目标设想

2024-05-13

目标设想(精选六篇)

目标设想 篇1

一、现行财务管理目标的综述

现在主流的财务管理目标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另外还有相关利益者财富最大化、企业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等非主流的目标。

(一)利润最大化目标

利润最大化就是企业通过持续不断地经营,使企业获得利润并且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是财务管理最早期的目标,强调了资本要有效地利用。

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存在着几点不足:利润最大化是绝对数,并没有考虑到资本的效率;没有考虑到企业利润取得的时间,既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没有考虑风险因素,易造成不顾风险一味追求利润而使现金流中断,出现债务危机;造成企业短期行为,对企业健康成长不利。

利润最大化目标存在诸多不足,但是辩证的看待利润最大化目标,我们也可以看出它有可取之处,首先,利润是企业存在的基础,只有获利,企业才能生存,才能发展,假如没有了利润,企业必定消亡;再者,利润是企业以股东为主的相关利益者财富或者收入的来源,只有实现了利润职工薪酬才能保障,债权人的本利才有保证,股东的财富才能得到保值增值,整个社会才能进步。因此利润最大化目标并不是一无是处,而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是否合理,去除影响企业长期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短期行为,利润最大化是可以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就是通过财务的运营是股东的财富达到最大化,在股份制企业里也可以理解为股票价格的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较利润最大化目标具有全面性与综合性,因为此目标考虑了风险因素;克服了短期行为,因为股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便于量化与考核经营者,在上市公司中的可操作性比较强。

但是,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只适用于上市公司,对于非上市公司运用比较困难;考虑了股东权益,对于相关利益者的考虑不够;在证券市场不健全的环境中,股票价值的决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报酬与风险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充分考虑了企业的长期发展,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关系。但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存在以下缺陷;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健全,股票价值受到诸多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不能充分反映企业价值,非上市公司的企业的价值更加难以计量,如进行评估则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差异性,很容易造成投资者做出没有效率的决策;关于企业价值计算的公式一般较为复杂,并且有一部分主观的指标,可行性降低。

二、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的原则

(一)价值导向与风险控制原则

财务管理目标首先必须激发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和价值,但同时也必须时刻提醒经营者要控制经营风险。企业是一个营利组织,其出发点与归宿是营利,这是无可厚非的。企业成立就面临各方面的竞争,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必须做到生存、发展、获利。企业的任何举措都存在风险,只是风险的大小程度存在着差异。风险与报酬是对等的,高收益的投资必定伴随高风险,风险小的获利又会变小,为了实现获利又考虑到风险,我们必须坚持价值导向与风险控制原则,即在企业能承受的风险的范围内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二)兼顾更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偏袒少数人利益的原则

企业是一个多方利益的载体,财务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而不是激发矛盾的过程。在企业中,股东作为投资者承担了企业经营中的剩余风险,理应得到最大回报,但是在经营权与所有权高度分离的趋势下,经营者与所有者的目标是否一致以及经营者有可能做出逆向选择和经营中存在的代理风险要求在管理中也应充分保障相关利益者的权益。因此应该坚持在股东利益最大化主导下,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均衡这一原则。

(三)兼顾适宜性和普遍性原则

兼顾适宜性和普遍性原则就是既要考虑财务管理目标的可操作性,又要考虑财务管理目标的适用范围。如果财务管理的目标不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就没有它存在的价值,也就失去了对于财务活动的指导意义。考虑财务管理目标的适用范围就是要做到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同类型的企业以及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由于内部环境的变化对于管理的要求是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要适应企业发展的趋势,要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与价值的实现,不能阻碍企业的发展。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都有其可取之处,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没有十全十美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根据企业的切实需要,考虑财务管理目标的适用范围来确定企业应该选用的财务管理目标。

(四)绝对稳定与相对变化原则

绝对稳定与相对变化原则就是要求财务管理目标既要保持绝对的稳定,以便制定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同时又要考虑对目标的及时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作为企业的外部环境的经济政治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变化,而且思想文化也会发生变化,所以企业内部环境必然也会发生变化,这些要求管理必须时刻处于变革过程之中。在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时应该适当的划分阶段,制定与环境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目标。长期来说制定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战略,短期目标保持与相对稳定环境适应的财务管理目标。同样,在不同的阶段也应制定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

(五)“三个有利于”原则

财务管理目标的“三个有利于”原则是: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提高“三个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

三、多目标的设想

多财务管理目标有两层的含义,一是不同阶段的企业采用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二是一个企业采用不同的几个财务管理目标。对于后一种情况必须分清主次,把一个目标作为主要的财务管理目标,辅助于其他财务管理目标,在弥补彼此不足的前提下,尽量的避免发生冲突。

(一)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中小型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中小型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正在逐步扩张。但是,中小型企业的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没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制约了它们的发展。建立与中小型企业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目标具有现实的意义。

考虑到中小型企业的特点,利润最大化是中小型企业的现实选择,由于中小型企业的组织形式绝大多数是个人独资与合伙企业,筹资渠道较为单一,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程度很低,决定了中小型企业的首要目的是生存,只有获利才能保证中小型企业的生存,才能保证资本的保值增值,才能保证中小型企业的正常健康的发展。

利润最大化目标固然有缺陷,但是能适应中小型企业的管理需要,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这个目标便于操作,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利润最大化目标是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二)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我国的上市公司有很大一部分是国有企业,这是财务管理目标选择中必须面对的基本现状。

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来说,股东财富的最大化目标是一个适当的目标,除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缺陷外,财务管理目标必须与企业生存、发展、获利这三个基本目标相一致。股东财富最大化反映了筹资、投资、运营和分配的资金运动的过程与结果;股东财富最大化有利于鼓励民间资本的投资,扩大经济的规模;过分的强调债权人、职工与国家的利益不利于非国有上市公司的规范操作。所以,非国有上市公司宜采用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国有上市公司是一个比较特殊性质的组织,一方面它的所有者是全体国民,股东权利由国资委代理,缺少真正的监管;另一方面国有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基础的作用,有很多具有“垄断”的性质。在确定国有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时必须考虑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由于作为“大股东”的国家长期缺位,很多经营者将国有企业作为了“自家的”,在这种情况下过分强调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必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基础性的,可以说国有企业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在这种情况下,又必须考虑整个社会的利益。因此,国有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主导下的相关利者的利益均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体国民的利益,也有利于国有上市公司创造更多的属于全体国民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满足国有上市公司在现实中的管理需要。

四、结论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以及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应该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的需要确定合适的财务管理目标,使目标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在确定财务管理目标时必须结合企业的总目标,遵循财务管理目标确定的基本原则,让财务管理目标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而不是束缚企业的发展。

摘要: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通过分析主流的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的优点与缺陷, 确定财务管理目标需遵循的原则, 笔者试图对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进行组合, 设定财务管理主次分明的多目标管理体系, 解决财务管理目标缺点的同时尽量保留其优点, 进而为企业正确设定财务管理目标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原则,设想

参考文献

[1]徐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辨析 (J) .财经界, 2010 (11) .

[2]李娟.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现代商贸工业 (J) .2010 (13) .

[3]蔡静静.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进一步思索及其新选择 (J) .商场现代化, 2010 (21) .

[4]黄国良, 侯晓红, 郑爱华.财务管理 (M)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3.

[5]欧阳令南.公司财务 (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6]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 (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7]袁振兴.财务目标:最大化还是均衡—基于利益相关者财务框架 (J) .会计研究, 2004 (11) .

[8]张燕.企业十大问题研究 (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9]王庆成.财务管理目标的思索 (J) .会计研究, 1999 (10) .

人民调解工作目标设想 篇2

为贯彻落实好《关于建立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机制的意见》文件精神,有效实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三种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重要手段的有效衔接和互动,提高调解效率,健全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更好的发挥人民调解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职能努力实现矛盾纠纷调解率、调解成功率、人民群众对调解工作满意率不断提高,民转刑案件发生率、越级上访率和群体性事件发生率不断下降,一般矛盾纠纷不出居,较大矛盾纠纷不出街,重大疑难矛盾纠纷不出区,为实现河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建立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体制

1、健全完善“大调解”衔接配合机制。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的协调联动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和效力衔接机制,实现信息对接、人员对接、程序对接、效力对接,充分运用调解手段化解矛盾纠纷。各部门及各调解组织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工作,2、健全完善预防排查机制。司法所定期会同信访、公安、民政等部门,全面排查辖区内的社会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网络功能和基层调解员的信息优势,及时发现矛盾并化解。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定期排查工作中可能产生的矛盾纠纷并及时化解,做到早发现、早调处、早解决,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

3、健全完善分析调处机制。各部门各单位定期召开分析会,做到预警在先、矛盾纠纷早化解,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控制在先、敏感时期早防范,工作在先、矛盾纠纷早调解,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和部署。建立健全社情民意排查分析制度,重大疑难纠纷报告制度,加强对群众心理、社会心态的掌握和研判,为区委、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对定期排查出来的情况要认真分析,对重点情况及时调处,做好纠纷当事人的息访和息诉工作。

4、健全完善联席会商机制。区调解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各街道党工委负责组织本级“大调解”联席会议,定期通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商讨个案解决对策。对于法律关系复杂、涉及多部门的矛盾纠纷,“大调解”联席会议根据矛盾性质,确定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各负其责,共同调处,化解矛盾。

5、健全完善督办处置、督查保障、及时通报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调处难度较大的案件,实行督办制和领导包案制,做到明确单位、明确负责领导、明确责任人、明确工作时限。加强对“大调解”工作信息的收集整理,对典型案件和普遍性问题进行通报,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实行目标责任管理,采取分组督查和明察暗访的方式,适时组织专项督查指导。

二、进一步深化人民调解工作

1、学习、宣传、贯彻好《人民调解法》。对全区调委会主任进行集中培训,提高调解人员素质和技能。采取多种形式,在全

区开展对《人民调解法》和人民调解工作的宣传。制定《加强司法所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明确司法所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的责任和任务。规范全区人民调解工作流程,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工作制度。依法调整充实人民调解员队伍,配齐配强人民调解员。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数据的搜集、统计和报送工作。积极争取协调解决好人民调解工作经费问题。同时,我们还将适时开展对调解工作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考评。

2、大力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和化解工作。认真贯彻“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组织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建立健全排查调解工作机制。采取多种排查手段并举的方式,实现矛盾发现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发挥三级网络优势,不拘泥形式和方法,加大民间矛盾纠纷的调处力度,使矛盾纠纷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做到小矛盾不出社区,大矛盾不出街道,让领导满意,让群众认同。

3、做好多方联动“大调解”工作体系的构建和运转工作。在区委政法委的领导下,建立健全调解工作指导委员会的工作机制和流程,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积极探索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强化调解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中的作用。指导各司法所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依托街道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和社区工作站,协调各方力量,采取各种调解手段,解决重大疑难矛盾纠纷。

三、加强多方联动调解衔接配合,深化专业调解、行业调解 3

组织建设

1、强化衔接,搞好相互协调配合。要在区委、区政府、区委政法委和区综治委的领导下,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作用,并按照各自的职能相互协作和相互配合,指导委员会在检查指导中以各调解组织为中心、司法所为联络点,确定巡回调解日期,定期巡回调解,就地调解;法院与司法局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在法庭建立指导民调办公室,负责对人民调解工作的具体指导;建立预警和联席会议制度,对突出的矛盾共同分析,对隐患问题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制定阶段性工作计划,明确各自工作目标,解决存在问题。

2、加强与信访综治的衔接配合。区信访办负责信访案件的接访受理、分流转办、交办督办,协助相关部门做好突出信访问题的协调处理;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及重大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及时预警,提出工作建议;对工作不力致使矛盾纠纷多发,以及突出信访问题不能及时化解的部门和单位,向区维稳领导小组、区信访联席会议和区综治委提出责任追究建议。区委、区政府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以及区司法机关要加强信访工作,及时接待和解决涉及本部门的信访案件和矛盾纠纷。

区各街道依托综治信访服务中心,组织开展街域内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对直接到街道要求调处或其他部门转入的矛盾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督办、统一归档,综合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方式进行疏导化解。

社区依托综治信访服务站,整合调委会、楼栋长、片长等力

量,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威望的党员、干部、群众担任调解员,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化解矛盾纠纷,并时刻与街道综治信访服务中心保持密切联系。

要巩固完善原有企事业单位调解组织,探索在不同所有制企业建立调解组织,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反映矛盾纠纷和调解工作信息。在集贸市场、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聚集区、行政接边地区和医疗、房地产等行业,积极稳妥地建立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不断拓展人民调解工作领域,提高全区社会矛盾纠纷信息预警和调处化解能力。

3、积极探索建立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

司法局在2010年向政府汇报了关于在我区创建“人民调解指导委员会”的意见报告,准备进一步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的贯彻落实。与此同时,为解决当前物业纠纷、医疗事故纠纷等呈现出的热点、难点问题,我局在吸取“道路事故人民调解室”的经验基础上,再创建物业纠纷调解室、医疗纠纷调解室,现已进入了筹划阶段。下决心一定要把专业性调解组织建好、用好,发挥出新形势下独特的调解作用。

三、切实加强多方联动“大调解”工作保障

在搭建了良好的大调解基本构架后,按照开展大调解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措施,进一步提高对干警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的提高,增强干警对开展大调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适合大调解的工作制度和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

1、提高认识,全员动员抓调解。要把化解矛盾作为工作重点,5

变被动调解为主动服务,主动走出去化解矛盾,局领导要主动争取区委、区委政法委、区综治办和相关部门对司法局调解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局机关业务科室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房屋拆迁安置、治安调解、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医患、劳动争议、国土资源、企业改革、农村土地承包、教管争议、运输管理等纠纷调解进行督促指导,依靠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形成多元解决纠纷的新观念,克服利己主义、本位主义和特权思想,把运用综合调控手段化解社会矛盾作为己任。

2、抓好培训,增强政治业务素质。进一步强化各级调解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努力提高广大干警的大调解技能技巧,加强同法院、信访办等部门的衔接,在法律业务上,加强对民调人员、行政调解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依法尊重及确认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协议的效力。在调解中,邀请人民调解员及有关司法机关调解人员协助调解或诉讼内委托调解。行政部门或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可以相互委托调解,或者邀请协助调解。行政部门或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可以相互委托调解,或者邀请协助调解,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3、各司其职,明确职能、目标、任务。各级调解组织要充分发挥调解职能作用,要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要对调解的数量、调解方式、成功率等主要指标进行量化、考核。人民调解要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积极调解婚姻、家庭、邻里、赔偿、土地等常见性、多发性矛盾纠纷。行政机关要进一步强化行政调 6

解的职能作用,切实把行政调解作为基层行政部门处理矛盾纠纷的首选方式,充分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和说理、教育、协商、调解等方式,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4、加强督导,务求取得良好效果。加强对矛盾纠纷高处的日常监督,对评查结果进行通报,对评查中发现确有问题的,要依法予以纠正。建立健全排查制度,强化对各种社会矛盾经常排查,热点难点问题专题排查,重大矛盾纠纷随时排查,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处置。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突出问题及时分析研究,提出法律建议,协助相关部门制定调处方案,充分发挥“大调解”机制的预防功能。

目标设想 篇3

关键词: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是指在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和方法论指导下,确定的各级各类具体目标相互关联而形成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网络系统。《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试行)》中,将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规定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创设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形成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全面发展。明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就明确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和规格。但是,只有把总体目标分解成为不同层次的可操作的结构系统,才能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发挥它应有的指导功能。

一、构建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依据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由一系列子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构建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可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供依据,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编制确定标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和评价提供依据,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奠定基础。构建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应该依据以下三个方面:

(一)北京社会发展对未来公民心理素质的要求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首都的特殊地位和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国际大都市和首善之区的宏伟蓝图对其未来公民心理素质的要求是构建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主要依据之一。

(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北京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殊性

心理发展是一个有连续性、阶段性、方向性、顺序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的过程。我们在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时必须注意到,受教育者的身心正在经历着心理的成熟过程。在这一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中,有迅速的发展的心理变化,也有矛盾和危机。只有充分考虑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构建在科学性的基础之上。

如上所述,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有其特殊地位。一方面,北京是古都,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另一方面,她又是对外开放的窗口,直面四面八方外来文化的冲击,给首都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选择带来挑战;首都作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多渠道传播的大量信息畅通无阻,使北京的青少年见多识广、头脑灵活,思维的批判性高,有独立见解;北京在经济发展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生活条件优越,使青少年很少有机会体会到贫困落后地区的同龄人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因此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意志力薄弱;北京的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家长都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对子女的期望值普遍比较高,青少年学生较大的学习压力对其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等等。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如果不能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缺乏针对性。

(三)教育规律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从属于教育的总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必须注意与德、智、体、美等各育之间的关系,避免泛化或片面化。

二、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构成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从横向构成的角度由认知教育目标、情感教育目标、意志教育目标和个性教育目标四个方面的子目标组成;每项子目标又都包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预防心理疾病三个层次的教育要求。从纵向构成的角度又可以分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每一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和个性教育四个方面都有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预防心理疾病三个层次上的要求。由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和个性教育等心理结构的各个方面构成的横向目标群,形成了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规格的统一。由不同学段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群构成纵向目标体系,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各年龄阶段心理机能发展的关键期、不同年龄心理发展、主导活动的变化所引起和面临的心理矛盾和危机,规定了在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方面的教育标准,它们之间相互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心理素质、潜能开发和心理卫生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内部结构。它们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心理机能全面发展的网络,保证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开发以及心理疾病的严密预防。01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各子目标的分项阐述

(一)横向目标体系(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结构构成)阐述

1.认知教育目标

心理素质培养:使学生了解有关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和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在对自己的认知特点了解的基础上,学会在学习中自觉运用认知规律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潜能开发:使学生认识到人的潜力是巨大的,通过科学的教育和训练,人人都能够取得成就、有创新精神。了解直觉思维、特异思维、创造思维和多元智能等知识和规律,使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一般认识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数理逻辑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等多元智能得到充分发挥,有较强的创造力。

心理卫生教育:使学生了解心理卫生知识,懂得讲究心理卫生、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学会科学用脑;避免由于学业成绩不良导致的恐学、厌学、自卑、考试焦虑和学习疲劳等不健康心理的发生;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知识教育,预防性生理和性心理问题的发生。

2.情感教育目标

心理素质培养:使学生在对人的情绪和情感活动的规律、青少年情绪活动的特点有所了解的基礎上,能够正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充分认识到控制自己情绪活动的必要性,学会有效调节、恰当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效处理自己的情绪困扰;自觉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建立正常、积极的情绪生活。

潜能开发: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有较强的道德感;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有主流的美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学习成功的快乐和探索自然奥秘的理智感。有广泛而稳定的兴趣和高级的需要;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经常保持乐观、平和、愉快的心境。使学生的情感机制与其他心理机制一道协调地发挥作用,使他们的身心发展达到最佳功能状态。

心理卫生教育:了解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和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教会学生把握和恰当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合理宣泄自己;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方面的指导,使之掌握调控情绪的各种方法,预防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障碍的产生。

3.意志教育目标

心理素质培养:使学生了解意志在完成活动、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重要性;对自己的意志品质有所了解,自觉进行意志的自我磨练,有一定的挫折容受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質。

潜能开发:使学生有比较强的挫折承受能力,有正确的竞争意识,既敢于竞争,争取胜利,对于失败又能够超脱;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意志的自觉性——有明确的目的和远大的目标;增强果断性——能够在面临紧急情况时头脑冷静、在对情况作出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当机立断;培养坚忍性——在执行活动中,能够抵抗和排除各种主客观诱因的干扰,遇到挫折和困难不灰心丧气,有坚强的毅力;锻炼自制力——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约束自己的言行,有特别强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引导学生进行意志力的自我锻炼,提高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鼓励和自我完善的自觉性。

心理卫生教育: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克服和矫正独断性和易受暗示性、优柔寡断和冒失草率、任性和懦弱、顽固和执拗等不良意志品质,预防说谎、逃学、盗窃、打架、性罪错等行为问题的发生。

4.个性教育目标

心理素质培养:使学生了解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对人一生的影响;通过个性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我,建立符合自己实际条件的自我概念;学会调节、控制自我,发展自我,进行自我教育,自觉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

潜能开发:培养学生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认识现实世界对人的要求,自觉进行扬长补短,主动适应周围环境,完善自我。

心理卫生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预防精神空虚;教育学生认识自己的气质和性格的优缺点,注意扬长避短,预防偏狭性格形成;教育学生正确、客观评价自己和别人,形成客观的自我概念,预防自我同一性混乱导致的过分自负与自卑。

(二)纵向目标体系(心理素质发展年龄特征差异)阐述

发展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过程,这一阶段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反映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日益复杂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反映活动从混沌、不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反映活动从不随意、被动性向随意、主动性发展;反映的认知技能从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向内部本质发展;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儿童心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具有不平衡性,具有个别差异性。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制定出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分层递进、相互衔接的螺旋上升的阶段目标。

(三)层次目标体系(教育效应层面)阐述

1.心理素质教育目标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本含义首先是与北京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北京人的心理素质。其次是与北京市中小学生当前生活相适应的心理素质。北京市的中小学生一方面处在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另一方面面临着首都特殊的社会文化发展环境,因此应该具备在适应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中顺利走向成熟的心理素质。第三,是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应该在学习中学习责任感、自信心、坚持性等。学习心理素质决定着学业的成败,同时也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

2.潜能开发目标

开发心理潜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性目标。培养新一代的首都人,不仅要培养他们与首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一般的心理素质,更要造就他们与科技飞速发展相适应的创造心理素质。这就需要开发人的心理潜能。心理潜能的开放,不仅包括开发智力,提高学生的智商,同样包括通过教育最大限度地发展人的非智力因素,最大限度地提高情商,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只有这样,个体对社会的贡献才最大,个体的人生才最幸福、最有价值。促进人的心理机能的充分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也是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要求。

3.心理卫生教育目标

心理卫生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目标,是实现提高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目标的前提。北京的青少年处在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冲突的旋涡中心,面临价值观选择的困难;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使他们聪明灵活、有独立见解但是意志力薄弱;家长普遍比较高的期望值和激烈的升学、就业竞争等使他们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压力,使处在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心理问题突出。讲究心理卫生,防患于未然,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心理发展的危机期,主动适应生活变化,避免和减少各种不利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危害,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最起码的要求。

本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构建的实验研究》系列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电邮:guoxiqing@medu.cn)

目标设想 篇4

空中目标定位运动模型主要为雷达模拟设备与系统提供及时、准确、逼真的空中目标信息。空中目标定位运动模型是任何雷达模拟系统都必须建立的基本模型,其结构与系统的处理速度、精度有极大的相关性。国内已使用的雷达模拟训练系统一般采用折线等速空中目标运动模型。这种模型具有简单、处理速度快,实时性好的优点,存在的问题是拐点间等速运行只适合描述民航机或转场飞机的运行,对战术飞行的描述精度较差,折线拐点存在速度阶越,与实际的物理显示不符合。因此,需要建立易于快速处理,又满足空中目标模拟训练要求的运动模型。

1 空中目标定位

飞机水平位置的基准是地理坐标的经度和纬度,飞机的位置用相对起飞点A、目标点B、而且与时间有关的规定位置C来表示。

理论上可以通过积分航迹速度矢量确定飞机位置。用惯性导航系统确定飞机的位置时,由起飞点A或者由最后飞过的航路点P0(x0,y0,z0)到实际位置O(x,y,z)来计算矢量s,该矢量可定义为:

图1表示飞机水平面内的关系。

采用极坐标时,习惯上以当地磁北方向作为方位基准0°,角度按顺时针计算。s的大小用S表示,而其相对于方位基准0°的角度用σ表示。在两坐标雷达中,一般不计飞行高度的影响,所以仅在水平面内研究飞机的位置。由图1可得两个航路点的地理坐标和极坐标之间的关系为:

雷达确定目标是研究到目标点的径向矢量,这些点是飞行段的中间目标,可用方位角和斜距作为相对雷达位置的测量值。由图2可得到从地面上的测向角为:

在两坐标雷达模拟系统中高度的影响常常忽略不计。 图3描述水平面的情况。在时刻t=0时,飞机在航路点A(出发点)上,该飞行阶段的目标点在航路点B(目的地)上,规定飞行航迹是从A点到B点连成的直线,用矢量rAB表示。矢量rAB在地平面内的投影与Xg方向间的夹角为σ,该角称为地图航向(规定的对地航向)。若飞机预定飞行速度VKc是一个常数,并且沿rAB方向,那么,从A点到预定位置C点的距离与飞行时间t成正比。

2 想定航线的生成

为了模拟系统中的目标自动地沿航路点规定的飞行航迹飞行,必须生成一条规定轨迹,规定飞行航迹用地面固定的航路点(逐段弯曲的飞行航迹的控制点)来描述,由此可分两步生成一条有明确物理意义的水平面内的航迹曲线。

把各航路点按顺序用直线连起来可以形成一条理论航迹。这里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固定点,一种是只确定两条直线的交点、而不必飞越的固定点,如图4(a)所示的航路点Pwi;另一种是必须以规定的航向实际到达的固定点,如图4(b)所示的目标点Pzi。在后一种情况下,通过实际飞行航迹和未来基准线延长线得到一个假想的航路点Pwi,这样,这个点又可归结为第一种类型的航路点;然后,把得到的多边形连线,作为飞行目标的水平运动仿真模型的规定预置值。当模拟器仿真“飞行”这条飞行航迹时,分别在相应的瞬间,转换到下一个要跟踪的规定直线,并通过航迹控制使对各个航段的距离最短。

与此类似,也可生成垂直面内运动的规定参数(航迹在垂直面的倾角或垂直方向的速度)。

作战飞行目标经常进行改变航向的机动,在想定图上显示为目标从一条规定直线转换到另一条规定直线,这种运动可简化表示成一段圆弧,如图4所示,这段圆弧的标准转动角速度以为基础,圆弧的半径为:

式中:VK为目标的运行速度;为目标的转弯角速度。

圆弧的圆心角等于基准线的偏差角Δρc。基准线和圆弧航迹之间的连接点Pzi-1和Pzi在绕假想的航路点Pwi的连接圆弧上。基准线之间转换的圆弧和连接半径如图5所示。由图5可见,其半径等于:

当已知Pwi时,就可定出连接点Pzi-1。

根据上述讨论所求出的曲线半径、测向角偏差和转换点之间的解析关系,认为飞行目标可以从直线飞行阶跃到曲线飞行,这种方式不能足够准确地定出符合实际飞行航迹的连接点,因此必须考虑进人和改出曲线飞行时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在这段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为此,通过图5可以得出半径与速度的关系如下:

3 系统仿真

建立雷达训练想定时,为了使目标在预定时间到达预定地点(如拦截、合批、分批等操作),需要确定精确的4D飞行航迹,必须给定的参数为:由时间确定的航路点;模拟目标的实际位置(规定航迹的起始条件)。

航线计算就是根据这些数据综合出一条粗略的近似飞行航迹,即通过这些给定的航路点综合成一条多边形航迹,并进行曲线拟合。第二步是按上节方法作快速预先仿真,计算出飞机的航迹。把这条航迹一直计算到所要求到达的地点,就能知道准确的距离。当给定目标运行的速度,就能计算出需要的飞行时间。若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到达目标点,还可以求出目标须在航线上的等待时间。模拟想定运行时,特别是进行战术训练时,为提高训练的难度经常有必要改变模拟过程中的参数,软件设计要求系统必须迅速地完成各项计算,使连续变化的起始条件只引起小量的准定常修正。

4 结 语

在目前使用的拐点折线法建立目标运行航线的基础上,引入了与目标运行速度有关的半径特性参数,建立了符合雷达系统特性、飞机运动特性的数学模型,它是雷达模拟设备模拟空中目标的重要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胡晓峰.美军训练模拟[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

[2]黄柯棣.系统仿真技术[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3]SPRIET J A,VANSTEENKISTE G C.计算机辅助建模和仿真[M].王正中,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4]BAIR George L.Airborne radar simulation[M].Dallas,Texas:Camber Coropration,1996.

[5]陈国发,冯兵.雷达系统仿真[J].雷达与对抗,1997(3):6-11.

[6]王国玉,肖顺平,汪连栋.电子系统建模仿真与评估[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7]王国玉,吕晓雯,廖湘平.电子战条件下雷达接收信号模型[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7(1):102-104.

[8]梁百川.雷达干扰环境模型[J].计算机仿真,1993(2):56-58.

[9]欧阳琪.一种雷达视频模拟器的研制[J].火控雷达技术,1997(1):17-20.

目标设想 篇5

未来五年,广播影视作为一项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它不但信息容量大,覆盖广。而且它以形象的电视语言广猎大千世界。成为人们得悉各种新闻信息的信使,获得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知识的良师益友,观察社会面貌发展变化的窗口,活跃文娱生活和提高欣赏能力的广阔舞台。

一、发展设想

(一)广播电视

我们将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创新节目形式,使广播电视节目多元化,举办大型户外互动活动等方式,提高媒体的影响力,提升商家的认可度,拓宽广告渠道,增加广告市场份额,增加创收收入。同时加大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增加媒体的影响力;加大设备投入,提档升级,优质安全播出。

(二)网络建设

将全面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双向网改造和高清节目推广。进行体制改革,努力通过以下做法实现快速发展。

首先解决资源整合问题。第二是解决双向网络建设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建设IP交换前端、广电云、大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综合业务融合服务平台等,努力通过技术升级、网络优化、内容集成、应用创新、服务提升实现有线电视网络产业化发展目标。

第三是争取省网支持,从根本上解决内容及出口问题。坚定与省网的合作。做为省网的延伸,依托省网丰富的节目资源及宽带出口资质,向用户推送丰富的文化产品,实现全媒体运营的目标。通过有线电视智慧网络实现“互联网+”落地海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城市”,融合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实现服务民生个性化、社会管理集约化、公共服务智能化。

(三)电影

我局将举办更多的惠民活动,送文化下乡,在全市各镇区放映电影,同时要求各影院增加优惠活动、公益活动。

2018年广播影视科工作计划

一、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1、签订2018年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责任状。

2、做好重要保障期安全布署和检查,春节、两会、国庆节安全播出检查。

3、及时传达上级文件、通知,进行专项整治,排出安全隐患。

二、广告监测监管

按照省市级的文件精神和要求对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的医药广告和电视剧广告进行清查,并要求各播出机构自检自查,并整改。

三、全面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双向网改造和高清节目推广。

四、继续做好XX市老电影放映员生活补贴后续工作。电影市场管理

五、对电影市场秩序专项治理,按照省市局通知要求逐项自检自查并整改。

六、认真完成国家、省、市广播电视各项报表。

目标设想 篇6

2013年6月, 正值该校第一届本科生毕业之际, 笔者通过对新闻与现代传媒专业方向的37位同学进行电话调查, 并在对全国知名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认为我们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人才培养目标特色不明显、专业设置不够科学、人才培养与传媒市场错位、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师资力量不足等。

与重点院校相比,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生源基础较差、师资较薄弱、实验设备相对缺乏, 因此我院对新闻专业学生在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与重点院校区分开来。综观全国新闻媒体, 最急需新闻人才的是地市级、市 (县) 级的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和偏远地区或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新闻媒体。因此, 我们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为地方媒体输送新闻人才。

据此, 笔者提出新闻人才量化式培养模式, 借鉴媒体记者工分制模式, 即记者的工资水平和能力完全以记者的发稿量来打分的。量化式培养, 也叫目标式培养, 就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分阶段给学生设置一些目标, 通过大学四年逐步去实现。笔者的目标式培养模式, 简单来说, 就是“五四三二一模式”, 即新闻专业方向的学生四年期间每人必须读完100本书, 专业实习200天, 写3万字左右的读书笔记, 读书和实习期间公开发表作品不少于40篇, 掌握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 (像) 5项专业技能, 并获得5个方面 (普通话证、英语四六级证、计算机证、驾驶证或者教师证) 的资格证书。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笔者提出以下三个设想。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营造学习氛围

(一) 制定学生阅读书目并适时调整

根据新闻专业的学科特点, 制订学生阅读书目的学科类别及学科比例。我院图书馆书籍琳琅满目, 学科类别杂多, 学生不知从何读起。笔者建议阅读书目主要以人文社科类为主, 起码要占到九成, 自然科学类书目占一成。在人文社科类书目中, 专业书籍的比例不少于60%, 其他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自然科学等占40%左右。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自由地调整阅读重点, 为自身个性化发展提供绿色通道。另外及时调整更新阅读书目, 补充一些在学界与业界反映新闻传播学科理论前沿的、技术操作性较强的、反响较大的书目。对书目每年作一次微调, 每三年作一次较大的增删, 以此形成动态化的引导, 使学生养成对新理论、新思想、新动向、新知识强烈关注的习惯, 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 确立本科生导师制度

通过建立新闻教研室, 确立指导思想, 制定本科生导师制度, 制定本科生导师奖惩机制。让每一个老师带一组学生, 通过导师在书目阅读上“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指导, 帮助学生选定书目, 督促学生阅读, 同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学术小论文, 对优秀的读书笔记和小论文进行推优。若能在系刊、院刊、院系网站上发表, 对指导老师进行一定的课酬奖励, 相应地无指导积极性的老师也将给予一定的处罚。导师就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逐步转变学生“要我读”的观念, 激发学生“我要读”的兴趣, 并引导学生养成带着问题去读书的良好习惯。

(三) 加强读书活动的管理指导

为了顺利开展读书活动, 可以成立由系领导、新闻教研室教师和辅导员、学生干部组成的系读书活动指导委员会, 新闻教研室、系刊编辑部和班级读书指导小组为执行委员会。新闻教研室各个老师负责推优选拔工作, 系刊编辑部的职能是编辑出版登载学生读书心得、推荐好书和新书, 各班读书指导小组的职能是组织检查本班读书活动, 向系刊《花山》推荐好稿。

二、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平台, 培养专业技能

为了使学生在校内外实习基地学到5种专业基本技能, 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 建立健全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制度

目前,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新闻专业方向的学生活跃在校内各个期刊、报纸、系部网站、社团信息部以及学院网站里。但是校内实习基地在管理制度上存在一些不足, 学生得到专业指导和专业培训的机会比较少, 这样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实习实践的积极性。

(二) 加大校外实习时间总量

为保证学生有较多的时间到各类媒体实习, 提供一个知识转化为技能时间缓冲期, 笔者借鉴一些重点院校新闻专业在实习时间上的安排, 并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 把新闻专业方向的学生四年的实习总时间初步确定在32周左右, 其中大实习为16周 (硬性规定4个月的专业实习) , 中实习为10~16周 (不作硬性要求的四年大学暑假期间的媒体实习) , 机动的小实习6~8周 (校内实践教学的实习) 。此外, 在不放弃主流媒体的前提下, 积极主动联系广西各地级市以及县级媒体单位, 鼓励学生去地方性媒体和新媒体实习。

三、以第二课堂为载体, 全面提升五项基本技能

(一) 组织和动员学生积极参加优秀校友采访活动

以中文系优秀校友采访活动为契机, 组织和动员学生积极参加优秀校友采访活动。鼓励和敦促学生积极地运用自己的所学, 开展采访、写作、编辑、拍摄与后期制作以及新闻播报五种技能, 通过教师指导、上一级师兄师姐的“传帮带”, 进行电视摄像课程的教学实践, 让学生通过一门课程的教学实践, 系统地把新闻专业五项基本技能运用到实践当中。在优秀校友的采访活动中, 学生分组进行, 组长组织组员自行跟优秀校友候选人进行联系, 商量采访事宜, 前期收集候选人信息、拟定采访大纲;采访中的摄影摄像、录音, 采访后的写稿、编稿、音视频后期制作等, 全部由专业教师指导, 学生自己完成。

(二) 以强化技能为目标, 举办一系列比赛

通过摄影大赛、微电影大赛、版面设计大赛、新闻采访大赛、主持人大赛、专业小论文大赛、记者节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以及学生专业实习提高学生的职业化水平, 训练和强化学生新闻专业基本技能, 培养出能满足媒体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新闻人才。

四、结语

通过以上设想和举措, 我们推行的“五四三二一”人才培养模式力求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

(一) 教育理念上的突破

改传统的理论认知教育理念为实践教学的教育理念, 把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培养目标转变成易于操作、利于观测、便于推广的指标体系, 形成知识—素质—能力同步提升与高效转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 学习模式上的探索

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真正使学生形成“我要学”的观念, 我们将逐步推行“从阅读开始, 吸纳知识, 启发心智;从写作提高, 长于思考, 磨砺理性;从实践强化, 培养能力, 学会创造”的学习模式, 全方位促进人才创新品格的养成。

(三) 培养机制上的创新

通过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 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有机结合, 实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链接, 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专业素养。

摘要: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 它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与其他新建本科院校同样的问题, 如人才培养目标不明显、专业设置不够科学、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和师资力量薄弱等。处在学院发展的这样一个大背景下, 新闻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笔者尝试就新闻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教育理念、学习模式和培养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一些设想和举措, 力求创新。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目标设想】相关文章:

制度设想05-08

应用设想06-02

教学总体设想04-24

入学教育设想04-27

建设方案设想05-08

2022工作设想05-21

大胆工程设想05-23

岗位工作设想平台05-24

农业环境审计设想05-24

工作设想用范文05-19

上一篇:人类表演学下一篇:语音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