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用户

2024-05-08

微信用户(精选十篇)

微信用户 篇1

关键词:微信,移动即时通讯,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

雅虎CEO梅耶尔在2014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对腾讯财经表示:微信非常棒, 移动科技未来不可限量。[2]两个月推出产品、两年内积累超3亿用户、遍布覆盖100多个国家、仅仅3年之后, 月活跃用户数近3亿的, 微信的成功, 除了它是背靠着QQ庞大的用户群, 与其他新型移动即时通信产品相比, 拥有着较高的发展起点这个原因外。它的成功最根本的在于微信的互联网思维。尤其是它的用户思维, 它及时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特征, 不断地创新和完善用户体验, 从而获得巨大的成功。

用户思维, 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指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而且, 好的用户体验应该从细节开始, 并贯穿于每个细节, 能够让用户有所感知, 并使这种感知超过用户的预期, 带给用户惊喜。[3]微信成功的根源就是重视用户体验。

一、微信传递信息便捷, 立体, 给予用户传、收信息新体验

微信是一款存在于用户手机终端, 以传收语音、图片、视频等为主, 支持群聊, 仅耗少量流量的即时通讯软件。特别是微信传、收语音短信, 即它的“对讲”功能。而且手机或电脑间都可以实现语音对讲, 还可以多人实时语音聊天。所以微信既解放了用户的眼和手, 也因为其定位为手机终端, 从而满足用户随时随地传收信息的需求。同时这一过程依靠网络传送渠道, 只占用流量, 不收取费用。从而使得微信的这种从语音、文字、图片到视频的立体化沟通方式, 更拉近了人们沟通的距离。除此, 它可以通过朋友圈和微信开放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 并且通过扫一扫的方式, 实现用户即时获取信息的需求。除了通过扫二维码获取信息外, 还可以将朋友发来的位置进行导航, 以腾讯地图的立体街景呈现;将正在听的歌曲名称搜索出来;将正在看的图书相关信息呈现;将正在看的单词翻译等。

微信的以上优势, 不仅让用户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而且也让用户享受传收信息新体验。

二、微信给予用户心理上的触动, 建立强关系圈

由图一, 我们可以看出, 微信添加好友方式主要是通话手机通讯录和QQ好友来添加的。微信与手机通讯录以及QQ好友结合, 通过这种方式, 达到了微信加强用户对于熟人关系圈的重视和培养的目的。这无疑是区别于其他社交媒体扩大生人弱关系圈的特点。让人们重新从驰骋于交识新朋友的快感中重新回归到熟人圈, 去加强熟人关系的培养, 重续昔日老朋友情的温馨, 从而给用户全新的体验。

同时, 它不仅从产品功能上体现了这一点, 还通过一些暖人心的话, 来传递这种思想, 微信4.2版启动画面上的文案是这样的:“曾经在微博上虚度光阴, 如今又在微信里蹉跎岁月, 你以为通过手机就连接了世界, 其实只是退在屏幕后面获取安全感, 如若不能, 试试微信视频通话, 少发微信, 多和朋友见见面”, 以此耐人寻味的方式提醒人们多和家人联系, 强化熟关系。从而给人一种别开生面的感受。

三、以多样化的交友方式给予用户交友新体验

在强化熟人关系的同时, 微信也以提供多样化的交友方式, 满足人们广泛交识新朋友的需求。由图一, 我们可以看出, 微信添加朋友的方式多样, 在继承一切社交媒体交友方式下, 进行了创新, 例如微信的摇一摇, 获得同一时刻摇手机人, 从而把附近或千里之外的陌生人摇出来, 这种创新方式, 即带给了用户与众不同的交友方式体验, 非常符合年轻人“偶遇”的个性体验需求。通过这种创新使得人际交往从个人熟悉的强关系圈, 扩展到了原本遥远陌生的弱联系圈, 达到虚拟社交圈与实际社交圈的交融, 给予用户交友新体验。

四、微信让用户传递信息更有安全感

在信息发布之前, 用户无法预期和控制信息终端潜藏陌生受众的反应。[4]从而在传递信息中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而在微信熟人关系圈中, 可以免除用户这些后顾之忧, 因为相比较于陌生人来说, 面对熟人, 用户的言论不会招致很大、不必要的麻烦。从而使得用户在发表自己信息的时候不会有所顾忌。

同时, 在隐私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的当下, 微信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集中体现在微信朋友圈的设计中, 与以往的虚拟社区的差别, 在于用户无法浏览自己好友发表状态中非自己好友的评论, 正是这一点, 体现了微信保护用户的隐私的特点。组成朋友圈, 需要圈内成员两两之间互相确认, 他们发布的信息才能共享, 微信朋友圈的这一设计在维护用户隐私的同时, 更加强了用户的熟人社交关系, 从而更具安全感。

参考文献

[1]纽约时报.微信让世界对中国公司刮目相看[DB/OL].腾讯科技, 2014-1-2.

[2]雅虎CEO梅耶尔赞微信称会谨慎评估中国市场[DB/OL].腾讯科技, 2014-1-26.

[3]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4]徐进.微信开启微博后时代[J].知识经济 (中国直销) , 2012 (7) .

“微信”与“来往”的用户体验: 篇2

马云手下无狂人——

“微信”凯旋归来期必是“来往”马革裹尸时

马化腾说:“微信这个产品出来,如果说不在腾讯,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话,是在另外一个公司,我们可能现在根本就挡不住。回过头来看,生死关头其实就是一两个月。”

我想说,这话很扯淡。

小米推出米聊比微信早。但为什么还是干不过微信——小鹰养在鸡窝里,长成了个鸡样,但最后在悬崖上扔下去,生死时刻最后能一飞冲天,不是因为它多努力,而是它本来是老鹰的儿子。

QQ这强悍的老爸每个月超过六亿多的活跃用户,是微信这儿子冲天最有力保障。但阿里这只老鹰为什么就生不出个像样的蛋。

有人说是基因问题,腾讯属社交,阿里重电商,按这样的逻辑:微信一定不能把微店做好?那为什么阿里还会如此惧怕微信?跨界,混搭,穿越在互联网上没什么不可能,那为什么阿里的来往干不过腾讯微信呢,今天跟大家谈下“微信”与“来往”的不同,顺便提下阿里“来往”的必杀技:

一、阿里来往是用PC的思维在做APP。

很多APP开发人员是从PC软件开发调过来的吗?为什么都不明白手机用户的心。腾讯的用户为什么在手机上会放弃QQ,而选择微信呢?QQ这东西是在PC上出生的,很多操作,界面,功能都是适应PC而设计的,就算是转化为手机应用,但还是带着PC的影子,手机不如PC操作空间大自由多窗口方便,所以手机用户在操作时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求“简洁”(操作简单界面干净)。

沟通需要简单,简单,再简单。类似的话张小龙说得很明白了。

我断定“来往”的产品经理没有意识到这点,把很多功能都放上去了,跟PC上的QQ界面差不多凌乱,我一上来往就感觉有很多功能需要经过漫长的摸索,抱歉,我真的没耐心,这让我感觉我有很多还没有完成的工作要做。而微信在保有基本的功能后,宁可砍掉一些功能,或者隐藏到不易发现的地方(TMD的群发功能还是翻遍了整个微信才找到的),而保持手机界面的简洁,让微信看起来跟手机拔号和发短信一样简单,不像QQ一样是个庞然大物。

是否让你想起Flappy Bird,这种游戏如果放在PC上,有多少人会去玩? 微信界面:

来往界面:

二、面对残酷竞争是第二步,第一步是用户凭什么要使用 “来往”,你是不是多余的? 去年有一个朋友,说有一项目问我意见,是一家拿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想让她加盟成为代理商,描述前景时说得很可观:免费给商家安装刷卡机,然后跟商家商讨,在网上给消费者一些优惠,这样一来,商家免费用可以带来人流量,消费者上网又可以得到优惠,商家和消费者有什么理由拒绝。其实无非也是像支付宝,利用消费刷卡付款与商家结算之间的时间差,保持有大量的资金留在第三方支付的帐户内进行金融操作。

朋友问我意见,我想了说:必败。

且不说现有支付宝、财付通,光是你的操作模式与团购网类似,不是因为你免费,商家就肯安装刷卡机,不是因为优惠,消费者就要上你的网站订餐消费,在没有形成规模时有品牌影响力时,免费不再是发展支撑点,首先,你要找到一个生存下去的理由。

给我一个使用“来往”的理由?这是马云公司的软件,马云和他的小伙伴会在来往上发言,马云要求员工每人拉100个用户充数,还有别的吗?好像都是马云。

我装了来往至少有半年,除了一开始试用其功能后很少用,因为朋友都在QQ微信上,所以我很少开启来往。

要改变用户的习惯,比从他们兜里掏钱还难,人是很懒的,懒得不愿有一点风吹草动(何况你的产品没人家微信好用)。那微信给出的理由是什么呢?绑定QQ不影响之前社交,操作完全为手机用户订制的操作界面,更加稳私甚至有约炮的可能,更人性化就算你发的日记没有任何一个人理会你好友也不会发现你是一个没人疼没人爱的孩子。

“博微”是阳,“微信”是阴,“来往”这孩子只能算是阴阳不调吧。

三、领导风格不同:诸葛亮式的马云与刘备式的马化腾

马云太能干了,结果把自己干成了诸葛亮。中国就是这样,当领导强势又有本事,越有能力的时候,他手下的人往往会被他压制(这种压制更多是无形或潜意识上的),企业的思想和观念保持一致,所有的战略跟思路就跟着一个人走,这就很难产生创新,变革。

当这个领导名字等于这家企业(类似苹果公司),企业一刻也离不开他,所以我到现在,还是不清楚马云退休与在职时有什么区别?好像阿里就他一个在撑着。当他宣布从岗位退下来,但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看到,马云还是没有放手,包括后来推出的“来往”,靠马云吸引粉丝,马云的朋友站队支持,马云的发言占满整个来往。这是马云的来往。

顺便问一下,你马上能说出阿里新CEO的名字吗?

反观马化腾是相对低调的人,他也会放权让他们下面的人去玩一些东西,在开发微信时把张小龙从内部独立出来,同时又有其他组人员进行竞争,最后张小龙出来了,现在大家都知道微信是张小龙的东西,马化腾只是他的老板。

但阿里巴巴的人在做“来往”的时候,马云是否能毫不在意的放手让他们去操作呢?从后面“来往”上诸多马云的身影可以预料到,“来往”是倾注马云的心血的。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马云同学,你纵有孔明的手段,也不用步他后尘吧。到了最高境界,不是“有为”而是“无为”。你懂的。

四、阿里“来往”必杀技

微信出来前,阿里很牛,牛得可以排兵布阵,把阿里系中的进行各种应用拆分:天猫,淘宝,阿里旺旺,支付宝等不同的APP。但现在大敌当前,如果在不集中火力,怕是会被一一攻下。

阿里要弄出一个抗衡微信的东西,首先要让每个手机都必须安装。

把天猫,淘宝,旺旺,支付宝多个APP组合起来,集合形成一个新的APP,我把这样的东西叫“阿里系”,这样用户要用淘宝或天猫就必须在手机上安装一个“阿里系”。把阿里所有APP的用户都统一引流到“阿里系”上,微信也是通过绑定把QQ的用户引流到微信,让QQ用户认可其微信后转介绍更多朋友加入。

但是马云做“来往”的时候却没有把这一点做好,如何把天猫淘宝旺旺支付宝上的客户,引流到你“来往”上。

使用户必须安装你的APP,离不开甩不掉,然后再吸引用户使用其社交功能,即“来往”。很多人都说阿里电商不具有“社交”基因,这要看怎么引导,我的女性朋友在QQ上讨论淘宝买的东西,看看好不好看,值不值得买,最近流行什么颜色,然后把淘宝的图片截图下发给朋友们,让她们给意见。如果你们淘宝天猫加一分享链接跟分享给来往上的朋友是不是就能产生话题,包括衣食住行等都能引起社交话题,来往来有新闻也可分享,不断的通过创新去引导并吸引用户,提高其粘合度。

我常说:不懂策划的HR不是好的营销员,当从不同角度,站在不同的环境看问题,或者会更清楚。

现在阿里战术都是常规的传统的打法,反观腾讯,他所做的一些反击,针针都刺到肉了。再这样下去,包括阿里所引以为傲的电商,都可能被微信所代替。因为当用户习惯了,就会产生依赖,如果你能满足,其他的就是多余的。微信,有一天在头顶加个搜索框,那么移动互联网上的浏览器和搜索引擎可能就不用玩了,有时候就是竞争,就是这么残酷。

马化腾说过一句话:“有些人说移动互联网就是加了‘移动’两个字,互联网十几年了,它应该是个延伸。我的感受是远远不只是一个延伸,甚至是一个颠覆”。

用户体验:微信的根基 篇3

随着这一规定在多家自媒体及媒体平台上的曝光,大量解读与争议也开始不断涌现。事后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平台 于9日发布长微博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表示“规范”中相关的规定主要是针对非法、虚假、恶意营销等信息的传播,以及违规刷粉、恶意互推等公众账号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而并非盛传的“封杀”类似行为。不过这也再一次让腾讯“限制公众账号”的举动回到了大众视线。

事实上,这并非腾讯第一次限制公众账号。早在2013年6月,腾讯微信产品总监曾鸣就曾公开表示过,微信公众平台不是营销工具,将执行“造精品化战略”,着力解决公众账号信息泛滥的问题。而后微信5.0版本上线,订阅号信息被折叠,服务号收取审核费,以及此次“规范”的制定实施,都是这一策略的延续与推广。

在此次更新的“规范”中,腾讯将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基本原则归结为“建立良好的用户体验”与“值得信赖”。而这不仅是微信公众平台严格管理公共账号的原因,也是腾讯对于用户在自身价值体系中地位的维护。

创建超过十五年以来,腾讯这个以IM(即时通讯)软件起家的互联网企业,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个传奇,QQ超过8亿的用户量让其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举足轻重的企业。而腾讯在移动互联网大潮来临之际的2010年,面对已经具有庞大用户数量的手机QQ,仍然决定开发一款新的即时通信应用——微信,与自己展开“左右互搏”,则是其重新审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的开始。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让网络生活整体向移动终端转移,无论是以触摸为主的交互方式还是小尺寸屏幕的展现形式都与PC端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而微信完全基于移动端的“永远在线”设计理念,以手机通信录及熟人关系为基础的强关系社交,语音留言、LBS与移动推送机制等创新交互方式,都是针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新增需求的设计,并最终使其借助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获得了爆发性增长,成为同样具有数亿活跃用户的“超级应用”。

作为移动端的“另一个QQ”,微信也在逐渐向平台化转变。然而不同于QQ在PC端曾经的一日千里,微信的平台化却一直走的小心翼翼。一方面,由于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屏幕较小,用户体验高度集中,移动端应用的任何商业化行为都极易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移动设备的应用安装卸载难度相对较低,在大量同质应用可选的情况下,用户忠诚度也明显不如PC。因此,对于用户体验的维护,就成为微信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务。这也是此次微信几次三番限制公众账号的原因所在。

从用户心理入手做好微信营销 篇4

微信营销的互动性

微信营销是指企业或商家利用微信平台, 通过向用户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品牌力强化或产品、服务销量增长的一种营销策略。互联网+营销是目前的一个热点, 其本质就是构建社会化媒体平台, 开展营销活动, 微信营销则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互联网下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可能也能获得百万、千万的微博粉丝, 但这些信息的单向传播特点仍旧十分明显, 是否真正能够让营销信息融入受众心里还是个未知数。而与微博不同, 微信的强制推送功能使得信息能够百分百传达到目标受众, 微信的特点是一对一地、互动式的私密平台, 企业通过微信能够与用户进行更为直接的深入的沟通, 这也使得微信营销的成本远高于微博, 传播速度也比不上微博, 但对用户间的影响深远, 适合做品牌与客户关系的维系, 因而在品牌营销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从用户心理角度来看, 微信粉丝间的影响显著高于微博粉丝间的影响, 这主要得益于微信的“互动性”优势。微信的粉丝都是由用户主动添加的, 这一举动本身就暗含着该用户对这类产品或者品牌更有兴趣,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将营销信息投递给这些用户, 转换率自然会高, 同时由于微信是一对一联系的工具, 而一对一的关系具有天然的信任基础。无论从品牌好感上, 还是从商户转化上, 微信营销都是其他任何互联网渠道无法比拟的。

随着微信营销的发展, 社群经济这个概念也被大家逐渐重视起来。社群经济这里的重点不是经济, 而是社群。移动互联网时代, 社群已不仅仅是你的亲戚和邻居们, 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端, 每个人几乎可以随时随地在线, 这就让具有相同志趣、相同爱好、相同才能等的人更容易聚在一起, 形成现代新型社群。在这个社群里, 大家经常沟通、建立感情、互相帮助、彼此信任, 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凝聚力把大家都粘在一起了, 而且粘得越来越牢, 像滚雪球似的, 使得这个圈子越来越大。对于品牌营销来说, 想要玩好品牌社群, 一要选准产品, 二要选准目标客户。很多推广人把朋友圈看成单纯的营销平台, 天天在朋友圈发布广告, 推销自家的产品, 也有天天刷群推广, 但是他们只是考虑到产品的推广, 却忽视了产品的品质、用户的体验, 这样做品牌营销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保证产品或服务的品质, 让人可信任, 基于此建立的品牌社群才会是一个有情感、有温度、持久的、不断壮大朋友圈关系, 你的推广才能得到发展和扩展。在品牌社群中千万别说你的产品面向所有人, 没有准确用户定位的产品要么本身太平庸没有卖点, 要么就是市场竞争大利润所剩无几的大众产品。所以每个品牌推广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产品做一个细致的微信用户分析, 确定自己应该跟谁玩。这个分析跟线下开店的市场调研相类似, 就是要了解目标客户的地域分布、消费习惯、工作收入、年龄范围、兴趣爱好及生活场景等等。

让用户认为与自己相关

星巴克微信营销, 这个案例经营者值得学习。2012年8月星巴克试水微信营销, 只要用户用微信的“扫描二维码”功能拍下星巴克咖啡杯上的二维码, 就有机会获得星巴克全国门店优惠券, 成为星巴克VIP。同时星巴克微信订阅平台同步上线, 收听“星巴克”微信官方账号, 只需发送一个表情符号, 用户即刻享有星巴克《自然醒》音乐专辑, 获得专为个人心情调配的曲目。“自然醒”活动充分利用了微信的文字、图像、视频传递功能, 为用户独家定制个性MV, 让用户从这项互动中得到良好的体验, 增强了对星巴克的好感度。没有任何广告植入, 只是一个温馨的互动小活动, 就在两周内为星巴克中国的微信账号赢得超过10万粉丝, 这对其他想利用微信进行营销的企业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星巴克对用户制定专属内容, 这种有针对性的内容一方面可以让用户觉得自己很特别、很受重视, 有一种心理上的愉悦, 另一方面可以让用户觉得信息的确与自己相关, 从而提高对信息乃至品牌的接受度。由此可见, 企业在利用微信营销时, 一定要明确微信不是一个简单的广告投放器, 用户的敏感性和微信功能的巨大潜能要求企业对于内容和形式要进行认真的挖掘与策划。

微信还可以成为企业的服务平台、O2O平台、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库等。微信的即时通讯功能为企业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售前、售后的咨询与服务提供了很好地帮助。微信提供的文字、语音、图片、视频、多人通话等丰富功能, 更能够满足用户获得清楚明了的帮助的需求, 同时费用低廉, 对企业和用户双方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O模式也可通过微信平台得到很好的应用。具体地说, 一方面是“带客到店”, 这是通过微信的定位功能来实现的。企业可以将产品信息推送给附近的人, 这比推送给所有的好友要更有价值。当用户收到信息并对其感兴趣时, 就会光顾, 尤其适合餐饮类等服务型企业。另一个方面就是会员卡制度或是优惠券活动, 通过扫二维码或者添加关注就能获得电子会员卡或优惠券, 能够吸引用户添加好友从而开展后续的营销活动, 增加顾客黏性。微信平台的支付功能最终将使得企业利用微信平台打造的020平台更加完整, 能够真正实现带客到店、加入会员、享受优惠、在线支付、售后跟踪等一条龙的服务, 而这一切也是用户想要的。

微信小程序提升用户体验英语美文 篇5

There is an audacious economic phenomenon happening in China: using a smartphone to deal with just about every daily transaction.

如今国内出现一种大胆创新的经济现象:智能手机几乎解决了日常所有交易。

People now have more reasons to move even more of their lives to mobile gadgets, as the social-to-payment app WeChat, the daily point of contact for Chinese, is leveraging miniprogram functionality to make life even easier.

现在人们有更多理由利用小巧的手机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比如手机上的社交支付两用软件-微信(国人日常联系根据地)以及使得生活更方便的小程序功能。

Debuted a year ago, miniprograms are subapplications within the WeChat app. They allow mobile phone users to scan a QR code and access a vast number of services such as bike sharing and food ordering, without the need to download separate applications.

小程序是一年前发布的微信中的`应用子程序。小程序使得手机用户能够扫描二维码以及享受到一系列例如共享单车及外卖服务,而不需要再额外下载应用程序。

Tencent, the owner of WeChat, said on Monday that it now boasts 580,000 miniprograms, luring more than 170 million daily users.

周一,微信运营商腾讯表示,其现在拥有近58万个小程序,吸引了逾1.7亿位日常用户。

WeChat, already home to nearly a billion users, now supports more than 1 million software developers who are working on a slate of miniprograms handling transportation, retail, dining and other purposes to enrich its functions.

微信已经有近10亿用户,如今可支持超过100万个致力于用小程序的软件开发商进行交通、零售、用餐和其他用途,同时也丰富了微信的功能。

Thirty percent of the people who use miniprograms almost every day live in first-tier cities, and half are third-to-fourth-tier city residents, according to company figures.

据微信数据,30%小程序用户住在一线城市,50%为三四线城市居民。

Brands and vendors that adopt miniprograms can offer cash rebates, group-buying options, virtual gift cards and livestreaming services to users.

接入小程序的品牌及供应商,可以为用户提供现金回扣、拼团购、礼品卡和直播服务。

Mogujie, an online shopping community for young women, saw the site’s conversion rate-?the percentage of people placing orders from all browsers-more than double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ir miniprogram in June.

线上年轻女性购物社区蘑菇街,自去年6月接入小程序后,转化率实现两倍以上增长。转化率是指下单量占总浏览量的比例。

A majority of our new customers come from group-buying businesses, which are heavily reliant on the sharing feature provided by the vast WeChat network, said Chen Qi, CEO of the site’s parent company Meili.

“新用户主要来源于团购业务,重度依靠大微信网络的分享机制,”网站母公司美丽说CEO陈琪说道。16年蘑菇街和美丽说合并,蘑菇街老板陈琪继续出任CEO,徐易容(前美丽说CEO)称会全力支持陈琪

Miniprograms have also reached into civic services. Guangzhou has started a test project that creates a virtual ID card using miniprograms.

微信用户超3亿 盈利前景仍不明朗 篇6

“对腾讯来讲,微信的战略定位是将它当成移动互联网的一个主要工具和入口,借助它,可以提供从线上到线下的一整套服务。”腾讯一名不愿具名的内部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

尽管盈利模式已逐渐清晰,但这款让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抢占先机的手机沟通工具,在实际运营中能否像即时通讯工具QQ成就互联网时代的腾讯帝国一样,成为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筑城的坚实根基,这一切还并不明朗。

酝酿中的盈利模式

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催生作用下,腾讯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迅速占据世界上20多个国家APP下载排行量榜首。随着用户量剧增,如何将用户变现成为外界最关心的话题。

对于具体的盈利模式,腾讯公司的上述不愿具名人士表示,微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考虑不同的方式,“从线上来讲,微信作为沟通工具出现,它提供的价值是为用户减少了短信的费用,因此在这一阶段收入来源可参考日本的line,比如通过表情符号或者贴图工具的一些增值服务收费”。

此外,该名人士透露,随着越来越多商家借微信发布信息,广告也将成为微信获取收益的模式之一。“接下来的阶段,微信会演变成一个平台,像line和KakaoTalk一样建立游戏平台,产生其他的增值模式。”该人士表示。

而实际上,腾讯在该领域的布局已经开始展开。此前,腾讯曾在2012年第一季度财报中披露,已完成对韩国手机聊天应用KakaoTalk的投资,投资金额为4.032亿元,从而获得KakaoTalk13.84%的股权。

在完成收购后,今年7月KakaoTalk就尝试推出了其手机社交游戏平台——KakaoTalk Game,游戏中添加的道具功能已经为游戏带来收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腾讯会将其成功的模式复制到中国。

此外,腾讯与日本最成功的手机网页游戏平台开发商GREE的合作,也表明了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继续做强它在PC互联网时代最赚钱业务的决心。

据了解,在PC互联网时代,腾讯游戏一直是其主要的收益来源。根据腾讯201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腾讯游戏收入较上一季增长7.3%,达59.73亿元,按照腾讯公布的总收入115.66亿计算,游戏收入占总体收入的51.6%。

“由于游戏这一块收入占腾讯收入的比重较大,所以目前微信游戏运营是交给了腾讯内部较封闭的腾讯互娱来做,不过也不排除将来把这一平台放开。微信与腾讯整个大项目不在一起,它是完全独立的,所以后期微信还将有很多机会。”炎黄网络CEO、皮皮精灵助理总裁管鹏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称。

难以铺开的O2O

对于线上可能存在的机遇都还只是想象。而现实总不如想象美好,这一论断从微信线下已展开的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中便可得到印证。

2012年5月18日,在腾讯开放API接口给第三方应用后的第3天,腾讯重组,专门成立腾讯电商控股公司(ECC),专注运营电子商务业务,并在该公司下打造了专注生活电子商务与O2O的解决方案腾讯微生活。而腾讯微生活成立后,第一个重推的业务是微信会员卡。

“传统商家的会员体系是金字塔型,微信会员卡不是重新建塔,也不打破原来的塔,它希望在塔下方重新划分出一个区域。商家通过塔底的人而增大原来金子塔的规模。”腾讯微生活项目组的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只需要通过微信扫描商家的二维码,就可以成为该商家的会员。他同时表示,由于推广的时间短,目前与之合作的商家数量还比较有限。

据介绍,这种方式让品牌商家迅速获得大量“准会员”,比如汉庭快捷酒店,单日最大发卡量达45000张。目前,微信会员卡的推广主要集中在餐饮、影院和酒店。

“微信作为一个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沟通工具,对规模较大的品牌连锁商店确实比较有吸引力,它可以直接介入到LBS。但如果只是单纯推送信息,微信优势不是太明显。加上目前分成模式不是很明晰,很多CRM公司也不敢轻举妄动。”管鹏说。

此外,也有部分业内人士对腾讯一贯以来养成的线上基因强大表示认可,但对于其线下运营能力则表示不信任,做生活服务平台,需要线下的业务员挨个推广,腾讯一直在这方面都不太重视。

而更多的人因此前腾讯收购了通卡公司、一卡易公司等CRM服务商而担心它想通吃整个产业,称其“既要开收费站又要自己跑车”。

微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探究 篇7

根据Bhattacherjee对期望确认与感知有用性的研究;Lin.Wu&Tsai (2005) 在ECM中加入感知娱乐性, 证实了期望确认程度对用户的感知娱乐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田莹颖以社交网络游戏为研究对象, 结果证明主观规范对于态度有直接显著地影响。因此本文认为, 用户在使用微信时, 其满意度会影响持续使用行为, 所以提出如下假设:

H1:期望确认程度正向影响用户的感知有用性。

H2:期望确认程度正向影响用户的满意度。

H3:期望确认程度正向影响用户的感知娱乐性。

H4:感知娱乐性正向影响使用者的满意度。

H5:感知娱乐性正向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

H6: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

H7: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使用者满意度。

H8:满意度正向影响微信的持续使用意愿。

H9:主观规范对微信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构成正向影响。

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微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理论模型。

2 研究设计

2.1 量表设计

本文在量表设计过程中借鉴了现有的较为成熟的量表, 这些量表经过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检验, 得到了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认可。然后在已有成熟量表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条款, 得到了最终量表。问卷设计采用Likert5级量表形式, 将问卷中对问项的评分分为5个等级, 对每一个问项的评分等级赋予相应分值, 每个变量至少有3个及以上的测量项。

2.2 问卷统计分析

本研究的问卷发放主要以网络问卷为主, 通过网络进行调查, 成本低、速度快、而且受访者的覆盖范围大, 因为微信作为即时通讯工具近几年刚刚推出, 它的使用人群较为集中。所以本文的调查对象主要以18-35岁的年轻群体为主, 多为在校学生或者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 受访者遍布山东、辽宁、河北、广东、江苏、四川、湖北、北京、上海、甘肃等地。

2.3 信度与效度分析

信度分析又称可靠性分析, 它可以测量所用量表的相关潜变量是否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量表的信度一般用Cronbach’s a系数做检验, 用于度量表内部的一致性。一般而言, 量表的a值越大, 其可信度就越高。通过SPSS20.0计算显示, 各指标的a系数都大于0.8, 说明问卷的信度良好。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来测量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通过分析, 因子提取的方差累积贡献率大于60%, 变量的因子载荷量大于0.6, 所以量表的结构效度尚可。

2.4 回归分析

在模型拟合度检验表1中, R方和调整R方均大于0.6, 这表明主观规范、满意度、感知娱乐对持续使用意向有较强的影响, 并且显著性概率均小于0.001, 所以回归关系具有显著意义, 而感知有用对持续使用意向没有直接显著影响, 所以H5、H8、H9假设成立。

从回归系数表2中t检验的情况来看, 常量、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和感知娱乐性的显著性概率均小于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 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期望确认均与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系数分别为0.244, 0.144, 0.491。所以H2、H4、H7假设成立。

经过回归分析, R方为0.294, 调整R方为0.292, 这说明期望确认对感知有用性有影响, 但影响的程度不强。通过方差分析, 显著性概率Sig.=0.000<0.001, 所以假设H1成立。期望确认与感知娱乐性具有比较显著的正向关系 (β=0.533, p<0.01) , 所以原假设H3成立。

3 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满意度、感知娱乐性、主观规范对微信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构成直接影响, 同时感知娱乐性通过影响满意度而对微信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起到间接影响;感知有用性与期望确认程度间接影响微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

摘要:本文以微信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调查和分析, 对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 (ECM-ISC) 进行拓展和改进, 建立微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理论模型, 通过网络进行较大范围的问卷调查, 探究微信用户在接受与使用行为中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微信,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荣泰生.SPSS与研究方法[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5.

微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篇8

微信是一款集即时性、社交性、移动性和娱乐性于一身的移动互联网软件, 自上线以来获得了巨大成功。截止2013年6月30日, 微信用户数已突破4亿。随着新版本的推出, 微信商业化价值日益显现, 未来盈利空间不可估量。然而, 盈利的实现仅靠用户规模是不够的, 必须依赖于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支撑。但当前国内移动社交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而用户使用或是弃用一项移动社交业务几乎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 这导致用户的使用行为变得更加难以持续。因此, 在当前背景下, 研究微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十分必要。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期望确认模型

期望确认模型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 ECM) 是Bhattacherjee (2001) 在对网络银行进行研究时提出的, 被广泛运用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领域的研究。当前学术界对ECM模型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扩展类研究。Hayashi (2004) 等学者根据使用情境的不同, 在研究时引入计算机自我效能、社会存在感等变量。Limayem (2007) 等学者则认为意愿不等同于实际的使用行为, 在模型中加入了持续使用行为变量, 发现持续使用意愿对持续使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类是结合型研究。Hong etal. (2006) 等学者将ECM与技术接受、理论行为、计划行为等模型相结合进行研究, 发现整合后的模型对持续使用意愿具有更高的解释能力。Ming-Chi Lee (2010) 等学者将ECM与创新扩散理论、动机理论、沉浸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相结合进行研究, 引入感知娱乐性、个人创新性等变量, 均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可以看出, 学者们普遍认为仅靠ECM模型不能充分地解释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品类繁多的学习型、娱乐型、商务型、社交型信息系统纷纷涌现, 被设计用于研究任务型系统的ECM模型显然无法全面地体现各类信息系统的不同特性。而针对微信这一兼具娱乐性和社交性的移动应用, ECM模型显然存在两大不足。第一是忽略了用户的娱乐感知。微信不是一个任务导向型应用, 不管是使用漂流瓶、扫一扫等功能还是与好友进行互动, 用户都能产生较强的娱乐感知。第二是模型缺乏对环境影响因素的考量。微信是一个社交平台。用户一旦使用微信便成为社交网络的一个节点, 其持续使用意愿必定会受到这个社交网络状态的影响。

基于以上不足, 本研究将对ECM模型进行扩展, 引入感知娱乐性和网络外部性两个变量, 并探讨它们是否对微信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存在显著影响。

2.2 感知娱乐性

Davis et al. (1992) 指出用户的信息系统使用行为同时受到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的影响, 感知有用性代表外部动机, 而感知娱乐性属于内部动机, 并认为感知娱乐性能够促进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Moon&Kim (2001) 在研究中认为感知娱乐性是用户接受信息系统的关键因素, 并提出了感知娱乐性的三大构面:专注性:好奇性和趣味性。

2.3 网络外部性

Katz&Shapiro (1985) 提出了网络外部性理论, 认为网络外部性可分为两类, 一是直接网络外部性, 指因使用特定产品或服务人数的增加, 而使用户获取的价值增量;二是间接网络外部性, 指因产品或服务互补品数量增加, 而使用户获取的价值增量。

微信是典型的具有网络外部性的产品。一方面, 用户既可以与好友进行互动, 又可以通过摇一摇、漂流瓶结交陌生人。使用微信的人数越多, 用户就能够和越多的朋友进行社交, 进而产生越多的感知价值。另一方面, 微信还加载了二维码支付等应用, 并打通了与腾讯微博、QQ邮箱的接口, 同时还有众多公众账号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微信上加载的应用越多, 或是提供服务的公众账号越多, 用户获得的感知价值也必定越高。因此, 本研究也将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来解释网络外部性的影响。

3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3.1 研究假设

Bhattacherjee (2001) 在研究电子银行系统时, 提出了ECM模型的五条基本假设。近年来, 杨扬 (2010) 等学者们在社交、搜索等多类移动互联网研究情境下都证实了这五条假设的有效性。微信是典型的移动互联网业务, 因此可提出五条基本假设:

H1: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满意度。

H2: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H3:确认程度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

H4:确认程度正向影响满意度。

H5:满意度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根据Davis (1992) 的研究, 鉴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同等性, 可以假设推论确认程度也会正向影响感知娱乐性。基于此, 可提出如下假设:

H6:确认程度正向影响感知娱乐性。

已有研究显示, 高度的娱乐感知和沉浸会引发用户在人机互动中产生满意感知。Lin etal. (2005) 在研究门户网站时, 验证了感知娱乐性对满意度的正向影响作用, 并在研究移动互联网服务时验证了感知娱乐性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存在显著影响。根据Davis (1992) 对内部动机的研究理论, 如果用户在微信使用过程中获得了较高的娱乐感知, 无需外部激励就会自愿产生持续使用行为。而这种娱乐感知度越高, 在内部动机驱使下, 其持续使用意愿也会越强。因此, 可提出如下假设:

H7:感知娱乐性正向影响满意度。

H8:感知娱乐性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Kuan-Yu Lin, et al (2011) 等学者在研究中通常使用“感知用户性”和“感知互补性”来分别代表直接和间接网络外部性。本研究也将沿用这一方法。在本研究中, “感知用户性”指消费者感知微信用户数增加为其带来的价值增量, 微信用户数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用户感知到的熟人社交圈中使用微信的人数, 二是用户感知到的陌生人使用微信的人数。“感知互补性”指消费者感知微信平台上搭载的应用数量和使用微信提供服务的公共账号数量增加, 为其所带来的价值增量。

Kuan-Yu Lin, et al (2011) 在对SNS网站用户的研究中证实了感知用户性和感知互补性对感知有用性和持续使用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Powell (2009) 在研究中认为, SNS网站为用户提供的社交之外的照片分享、电子邮箱等附加服务会增强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因此可提出如下假设:

H9:感知用户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

H10:感知互补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

H11:感知用户性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H12:感知互补性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3.2 本文研究模型

基于以上假设, 本文提出如下微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模型 (图1) 。

4 研究设计与问卷调查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 以前人研究成果和使用的成熟量表为参考和基础, 针对本研究目的及微信特性, 确定了本研究概念模型中各变量的测量题项。问卷中共有24个量表问题, 均采用Liketr5级量表, 选项范围从“非常不同意” (1分) 至“非常同意” (5分) 。

本次研究调查主要通过问卷星和微信朋友圈两个渠道发放和回收问卷, 调查从2013年6月9日开始, 总共持续四周, 共回收问卷437份, 有效问卷350份。其中, 微信用户使用行为统计情况见表1。

5 数据检验与模型拟合

5.1 信度及效度检验

本研究运用SPSS17.0软件, 采用具有普遍适用性的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数法进行分析。经检验, 本研究量表Cronbach’s Alpha值为0.959, 各因子的Cronbach’s Alpha值均大于0.8, 且各因子删除某一测量项问题后其Cronbach’s Alpha值均未得到提高, 具体数据详见表2。因此, 本研究的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 所有问题均可保留。

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问卷进行效度分析, 测得问卷KMO值为0.854, 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概率为0.000, 说明问卷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随后,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公因子, 并使用Varimax法进行因子旋转, 得到七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 所有因子载荷均大于0.5, 七个因子累计解释方差的比例为82.824%, 因此本研究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5.2 假设检验与模型拟合

本研究采用AMOS20.0软件对概念模型进行拟合分析, 得到卡方自由度比为1.856, 达到小于3的理想水平, RMSEA为0.043, GFI为0.926, AGFI为0.908, NFI为0.942, CFI为0.972, IFI为0.963, 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适配度检验标准, 说明本研究概念模型与调查数据拟合情况良好。

在AMOS20.0软件中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和路径分析, 得到如图2所示的检验分析结果。

从图2可知, 本研究所提出的12条假设中, H1至H11这十一条假设均成立, 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而H12即感知互补性对持续使用意愿的假设未得到支持。

注:虚线表示不显著, ***表示P<0.001。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主要研究结论

(1) 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满意度均对持续使用意愿具有正向的直接影响作用, 且影响作用递减。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性还通过满意度对持续使用意愿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作用。

(2) 感知用户性既对持续使用意愿有直接正向影响作用, 也通过感知有用性对持续使用意愿产生间接影响作用。

(3) 感知互补性不能对持续使用意愿产生直接影响, 但可通过感知有用性间接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6.2 研究启示

(1) 完善核心社交服务功能。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 在用户最常使用的功能中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文字聊天、语音对讲、发送图片、朋友圈、查看附近的人, 说明用户使用微信最核心的目的仍是社交。

因此, 微信应当进一步完善核心社交服务功能, 让用户获得更高效率和更具趣味性的社交体验, 提升用户的有用感知和娱乐感知, 进而提升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例如, 在聊天功能上, 微信可以增加照片优化和拍摄滤镜功能, 方便用户直接在微信中进行照片处理。同时, 面对易信的强势竞争, 微信还应当进一步优化语音处理质量, 并着力丰富聊天表情图库。微信或可尝试开放表情自定义接口, 允许用户自定义表情, 或是通过收藏功能将好友发送的图片收藏进自己的表情库, 充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表达需求。

(2) 以社交服务为中心进行功能拓展。

微信新版上线后推出的三款轻量级小游戏受到了用户的热情追捧, 形成了一个新的用户粘性纽带。除却游戏本身的趣味性和微信代理的独家性外, 微信游戏与社交的联结无疑是其取得成功的显著特点。从用户调查结果中也可明显看出, 与社交相关性较强的功能均能获取用户的青睐, 而与社交相关性较弱的功能被用户使用的频率则较低。

因此, 微信应明确自身的优势主体, 紧紧围绕社交这一核心进行功能研发和拓展, 充分利用社交关系链价值提升用户粘性。例如就游戏功能而言, 微信可以增加一些对战类游戏, 使用户可与好友直接在游戏中进行竞技比赛, 或是在现有游戏中增加向好友赠送道具等功能, 进一步加强游戏中用户与好友的互动性。

(3) 强化强关系平台特性及优势。

用户问卷调查数据显示, 在感知用户性测量题项中, 超过63%的用户同意强关系圈中更多人使用微信对自身而言很有价值, 而只有22%的用户认为使用微信的陌生人越多自己获取的价值越高。这说明对微信用户而言, 其强关系圈中使用微信的人数越多, 其越可能选择继续使用微信。

因此, 微信应当强化自身作为强关系社交平台的特性, 一方面在进行宣传营销时着重突出自身在强关系社交方面的优势, 另一方面在功能服务上针对强关系圈社交重点倾斜资源, 如着力完善针对强关系圈的社交服务功能, 或是进一步拓宽用户添加好友的渠道, 如让用户可从好友公开的朋友列表中添加好友, 扩大用户感知到的强关系圈规模。

摘要:以期望确认模型为基础, 构建了微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满意度、感知用户性均能对持续使用意愿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作用, 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和确认程度还通过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对持续使用意愿有间接影响, 而感知互补性则不能直接影响微信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

关键词:微信,持续使用意愿,期望确认模型

参考文献

[1]Bhattacherjee A.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Systems Conti-nu-ance:An Expectation Confirmation Model[J].MIS Quart-erly, 2001, 25 (3) :351-370.

[2]A Hayashi, C Chen, T Ryan, J Wu.The Role of Social Pres-enceand Moderating Role of Computer Self Efficacy in Predicting theContinuance Usage of E-learning System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Education, 2004, 15 (2) :139-154.

[3]M Limayem, S G Hirt, C M.K.Cheung.How Habits LimitsthePredictive Power of Intention:The case of InformationSystemsContinuance[J].MIS Quarterly, 2007, 31 (4) :705-737.

[4]S.J.Hong, J.Y.L.Thong, K.Y.Tam.Understanding continue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 behavior:A comparison of threemodels in the context of mobile internet[J].Decision SupportSystems, 2006, 42:1819-1834.

[5]Ming-Chi Lee.Explaining and predicting user’s continuanceinten-tion toward e-learning:An extension of the expection-confirma-tion model[J].Computers&Education, 2010 (54) :506-516.

[6]F.D.Davis, R.P.Bagozzi, P.R.Warshaw:Extrinsic and intrin-icmotivation to use computers in the workplace[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92 (22) :1111-1132.

[7]JW Moon, YG Kim.Extending the TAM for a world-wide-webContext[J].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2001, 38 (4) :217-230.

[8]M.L.Katz, C.Shapiro.Network Externalities, Competition, andCompatibilit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5, 75 (3) :424-440.

[9]杨杨.移动社区业务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10.

[10]C.S.Lin, S.Wu, R.J.Tsai.Integrating perceived playfulnessi-nto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 for web portal conte-xt[J].Information&Management, 2005, 42 (5) :683.

[11]KY Lin, HP Lu.Why people us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An em-pirical study integrating network externalities and inotivation the-ory[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1, 27 (3) :1152-1161.

微信用户 篇9

现阶段,微信运营已经认识到移动终端和PC端给用户带来的体验感存在差异,所以开始结合移动互联网用户时间碎片化、行为移动化、审美疲劳化的特点,在用户体验设计方面强调简易、简短和实用、其为、精准、亲切等。在融合式发展模式的作用下,微信用户体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微信运营要结合新的变化来开展。

二、融合式发展模式分析

融合即将多种不同事物合成整体,使其价值和效能相比其中任何一种事物都更优越。融合式发展模式是指传统媒体将发展新兴媒体作为自身发展升级的重要工具和战略目标,为新兴媒体的发展提供资金、人力、品牌、用户、内容等全方位的支持,将传统媒体作为新兴媒体发展的推动力量,使其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同时实现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其要求多源信息融合、信息与文化融合、产业与科技融合等。“互联网+”作为融合式发展模式的重要构成,要求将不同的产业与互联网相融合,使其既具有自身原有的特色,又享受互联网提供的便利。[1]微信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在线沟通工具,在融合式发展模式的作用下,微信用户的体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是信息科技改变人类生活的具体体现。

三、融合式发展模式对微信用户体验的影响分析

(一)视觉体验

微信作为信息传输的手段,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原本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呈现信息。这使信息内容精彩绝伦,但也容易使用户产生视觉疲劳。融合式发展模式下,将文字与小视频有机融合,能够提升文字的冲击力和凝缩性。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用户可以结合文字主题对信息内容是否感兴趣进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视频播放对信息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使自己在选择信息接收方面更具主动性。而且视频可以有效地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有利于微信产生高黏度的粉丝群。视觉体验是微信用户对微信软件作出评价的主要依据,所以其一直是微信优化升级的重要方面。在融合式发展模式中,要将微信的功能与微信受众的文化、需求等相融合,使其更符合用户的心理需要,使用户的视觉体验更加直观、亲切。[2]例如,微信在融合式发展模式的作用下,设计了微信Web原生视觉样式库特效,其与微信原生视觉体验一致为微信Web开发量身设计,从用户本身角度和第三方整理量化的角度,对微信用户视觉体验进行优化,将产品本质体验层、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层、产品的视觉体验层作为循序渐进的统一整体,融合用户的心理层结构,进行微信视觉体验设计。在融合式发展模式的影响下,微信用户视觉体验更加自然、直观、亲切。

(二)友好性体验

微信用户体验之情感体验,即呈现给用户心理上的体验,强调友好性。在融合式发展模式下,微信软件的开发设计更注重满足用户的友好性需求,所以其在功能上强调客户分类,对不同的用户进行划分,针对性地提供用户比较感兴趣的服务内容;进行友好提示,对于每一个操作进行友好提示,以增加浏览者的亲和度;提供公众账号,满足用户交流、信息共享的需要,增进用户感情;允许用户信息反馈,提高客户满意度;在用户体验的过程中会结合用户的浏览、操作习惯,为用户推荐适合的产品或服务;鼓励用户参与,提供用户评论、投票、互赞等功能,提供专家答疑:对用户提出的疑问进行专业解答,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要;首创发红包体验项目,为增进用户间感情提供途径;具备自动通讯录好友推荐功能,使用户的友好性体验更加全面等。[3]

(三)易用性体验

易用性即产品可以被用户容易和有限使用的能力,即是否好用或有多么好用。科技的发展使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多,而功能的繁多也增加了操作难度,要求产品设计一定要结合用户的使用能力进行。在多融合发展模式下,微信的功能不断强大,这在用户易用性体验方面会产生一定的冲击,特别是广告、资讯等信息的增多。在推广的过程中,微信一直在易用性方面占有较明显的优势,而且在结合多融合发展模式提供更多服务内容的同时,并未盲目地丰富软件的功能,而是结合用户的体验需要,进行不断创新,使用户的易用性体验与微信软件的功能不断丰富、平衡发展。例如,微信在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推出发红包功能,不仅未使用户因易用性受到冲击而消极对待此软件,反而更多地吸引了微信用户的参与。微信在2016年初推出的“发红包看照片”功能,一夜的使用量超过1亿。可见,在多融合发展模式下,微信在用户易用性体验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其不仅使传统的易用性体验优势得到保留,而且在结合用户文化需要、心理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

(四)有用性体验

微信在多融合发展模式的作用下,推出“微商”功能,用户可结合自身需要以“互联网+微信+”的多融合形式参与网络营销之中。微信给用户带来了强烈的有用性体验,这种体验使微信用户群体的范围和稳定性得到保证。另外,微信在多融合发展模式下将“互联网+微信+官方账号”相结合,用户可通过微信实现在线医院挂号、在线订票、在线支付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功能。这使微信用户对微信的依赖性增强,用户有用性体验增强。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微信用户体验是微信运营优化的主要依据。在融合式发展模式对微信用户体验产生新的影响的情况下,微信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就要结合用户体验的变化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这是一项动态且持续的过程。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升,单一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融合式发展模式出现并得到迅速推广。融合式发展模式在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对信息科技的用户体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以微信用户体验为例,通过对融合式发展模式进行系统分析,对融合式发展模式对微信用户体验的影响展开探究,为系统了解融合式发展模式,明确融合式发展模式下微信用户体验的发展趋势做出努力。

关键词:融合式发展模式,微信用户体验,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晶晶.微信用户的“使用与满足”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4.

[2]李姗.微信用户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微信用户 篇10

1微信平台优势

腾讯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5年三季度, 微信活跃用户达到6.5亿。根据艾瑞的数据, 在所有社交软件中, 在用户活跃度方面, 微信用户的每月使用次数最高, 为423.2次, 相当于用户每天使用微信14次。

现在的主流多媒体平台如微博、QQ、博客、贴吧、 论坛等在用户黏度方面表现也远不如微信的高。根据艾媒咨询统计情况, 我国有90% 的用户在1个月内使用过微信, 经常使用微信的人群已经达到50%, 远远超过了微博、QQ、博客等通讯工具, 并且微信具备实时通讯、朋友圈共享的特点, 即含有点对点的功能, 又能实现点对面功能, 用户黏度是其它工具无法比拟的, 企业与用户的沟通更加便捷, 交互性更流畅, 企业品牌影响力将实现极大的提升。

2微信平台功能

1) 群发助手。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向所有订阅号的粉丝群发消息, 也可以针对群发对象、性别、 群发地区有选择性的进行发送, 发送内容包括文字、 语音、图片、视频、图文消息, 每天只能群发1条消息 (每天0点更新, 次数不会累加) 。用户体验会更好, 企业通过公共账号进行群发, 会产生类似与App冒泡功能效果, 覆盖面广, 并且大部门用户产生阅读兴趣。

2) 自动回复。微信公共账号可以开通自动回复的功能, 可以有效的解决掉一对多造成工作量。 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关键词, 能够自动的回复常用的查询或疑问, 成功的规避掉了一对多的缺点。

3) 自定义菜单。微信公共账号可以按照需求设置自定义菜单, 平台公共账号和服务号在会话面板下方设置自定义菜单, 并且可以为自定义菜单设置不同的响应动。用户通过点击设置的菜单选项, 就能收到特定的信息, 或者转到特定的链接。但是此项功能只有经过微信认证成功后才能获得。微信公众平台申请微信认证, 需一次性支付300元/ 次审核服务费用。认证无论成功或失败, 都需要支付给第三方审核机构成本费用 (审核服务费) 。微信认证成功后, 该公众账号名称、认证标识及认证信息将会被保留一年 (自认证成功之日起计算, 一年内有效) 。通过自定菜单, 有效的提升互动功能, 互动是提升用户黏度、捆绑用户群的必要手段, 通过与用户群的互动, 有效控制好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整改, 并且可以通过用户转发, 增加新的用户, 实现繁衍的功能。

4) 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在功能上的区别。 订阅号对于普通用户可以像订阅报纸一样, 每日获得所关注的订阅公众号推送的消息。申请订阅号的用户则可以每日推送一条消息给关注的用户。适合企业组合和个人, 具备信息传播、媒体资讯传播、 品牌宣传的作用, 开放部分高级接口。

服务号是用于向粉丝提供服务的一种公众号, 它比订阅号的功能更全。适合于企业以及组织, 并且需要具备开发能力。每周推1次 (最多8条) 1个月可推送4次。发给订阅用户 (粉丝) 的消息, 会显示在对方的聊天列表中。并且同时含有客户管理、账务支付功能, 实现强大的产品服务功能。

企业号完全替代了企业OA办公自动化系统, 可以建立员工之间、上下级及合作企业之间沟通关系, 并且极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通过关注功能, 就可以向任意个人或者群体推送相关信息, 同时兼备微信高级接口, 使用微信原生的拍照、扫码、上传地理位置、开放平台的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的接口与服务、微信支付、企业红包等接口功能, 比企业OA办公自动化系统具有更强大的功能。我们也不用担心保密的问题, 我们可以对群体、消息进行安全等级设置, 实现与工作要求无缝对接, 有效解决了企事业的保密问题, 所以, 企业号完全适用于企事业单位。

3微信平台在与用户沟通方面的应用

1) 网络营销。在现在的主流低投资营销中, 微信营销显然是性价比最高的营销方式之一, 这种营销方式可以让商家在短期内获得巨大的效益。网站、电视、广播、报纸广告等营销方式往往针对性差, 并且不利于后期反馈。微信是一种精准营销, 潜在用户转发后, 可以发掘潜在用户的朋友圈资源, 产生“乘积效应”, 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其中, 实现成倍营销。

2) 会员管理。微信粉丝的稳定性及真实性使得微信成为获得用户稳定、持续联系的良好渠道。 点对点的交流保证了沟通的顺畅和及时, 便于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和真实身份。

3) 客户服务。微信说到底还是一个沟通的工具, 无论赋予再多的特别, 都不能剥夺其便捷的沟通特性, 查询实时费用、查看最新活动, 咨询办理业务, 通过微信打个字就解决了, 才是王道。

4) 在线客户调研。微信的针对性很强, 在客户调研方面可以提高调研的有效性, 从而降低调研的成本。

5) 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可以通过定位来查询所在位置附近的营业厅信息, 并可以直接导航去想去的营业厅, 方便用户去营业厅办理业务。

多媒体渠道已成为用户与企业沟通的重要渠道, 通过各互联网客服均衡配套发展, 为用户提供一个与人工客服无异的低成本高价值服务, 保证服务质量稳中求胜, 引导和培养用户对电子渠道的使用习惯, 提升企业的整体服务效率, 实现客户服务转型升级的目标。

摘要:首先分析了微信相较于其他几种多媒体平台的优点, 即用户活跃度高和黏度大, 接着介绍了微信平台的功能及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在功能上的区别, 而后分析如何通过微信平台跟用户进行高效的沟通。

关键词:微信,沟通,平台

参考文献

[1]吴滢, 俞科峰.中国电信多媒体客服渠道协同服务研究[J].中国市场, 2015 (14) :61-6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微信用户】相关文章:

BCR041301基于“武汉交警”政务微信公众号的政务微信用户采纳研究04-26

用户协议05-24

用户合同04-09

用户历史05-04

用户体验05-04

电信用户05-08

科技用户05-11

家庭用户05-12

远程用户05-14

用户评价05-22

上一篇:本溪市东胜小学下一篇:微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