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指示剂

2024-05-08

酸碱指示剂(精选十篇)

酸碱指示剂 篇1

在酸碱滴定实验中, 我们常用的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弱酸或者有机弱碱, 当溶液的PH值发生变化后, 指示剂的结构发生变化, 从而引起颜色的变化, 以此来指示滴定终点的到达。若用HIn表示酸, In-表示其共轭碱, 酸碱平衡如下: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酚酞类:常见的有酚酞, 百里酚酞等。

偶氮化合物类:常见的有甲基橙、中性红等;

硝基苯酚类:常用的是邻位、对位硝基酚, 如α-β和γ-双硝基酚等。

磺代酚酞类:常用的有酚红、甲酚红、溴酚蓝、百里酚兰等。

近年来, 又有很多学者从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自制一些酸碱指示剂。比如已见报道的用紫草, 紫色卷心菜, 米苋菜等植物来制备酸碱指示剂。随着研究的深入, 学者发现很多植物的色素如月季花、菊花、牵牛花等的浸出液都可以制成不同的酸碱指示剂。

2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p H=p KHIn±1, 而在实际操作中, 实际的变色范围和理论变色范围有所不同,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如表1所示:

在酸碱滴定实验操作中, 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是关键。一般来说,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这是因为PH值稍有变化, 指示剂就能改变颜色, 指示终点的到达就更加精确。为此, 一些反应中, 还会用到混合指示剂, 比如凯式定氮中, 甲基红和溴甲酚绿作为指示剂, 这样就使变色范围变窄, 变色更灵敏, 终点指示更精确。

3 影响指示剂变色的因素

影响指示剂变色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指示剂的用量、盐类的存在等。

3.1 温度

温度改变时指示剂常数KIn和水的离子积Kw都有改变, 因此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也随之发生改变。例如, 甲基橙在室温下的变色范围是3.1~4.4, 在100℃时为2.5~3.7。因此滴定宜在室温下进行, 如必须加热, 应该将溶液冷却后再进行滴定。

3.2 指示剂的用量

对双色指示剂如甲基橙, 溶液颜色决定于[In]/[HIn]的比值, 与指示剂的用量无关。但因指示剂本身也要消耗滴定剂, 当指示剂浓度大时将致使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敏锐。而单色指示剂如酚酞, 指示剂的用量有较大的影响。例如, 在50~100m L溶液中加入0.1%酚酞指示剂2~3滴, p H=9时出现红色;在同样条件下加入10~15滴, 则在p H=8时出现红色。因此, 用单色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时, 要严格控制指示剂的用量。通常滴定溶液20~30m L时, 指示剂的用量约为1~4滴。

3.3 盐类的存在

某些盐类具有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性质, 也会改变指示剂颜色的深度和色调, 所以在滴定溶液中不宜有大量盐类存在。

4 酸碱滴定中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运用酸碱滴定法进行分析测定时, 最重要的是要估计被测物质能否被准确滴定, 了解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滴定剂体积增加而变化的情况, 才有可能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从而准确的确定滴定终点。

指示剂的选择是依赖于酸碱滴定曲线中计量点附近的PH值突跃, 只要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在该曲线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均可以选用。到达终点时虽不是化学计量点, 但在此范围内的滴定误差小于0.1%, 这是酸碱滴定分析上所允许的。选择不当会使滴定误差增大, 失去滴定分析的意义。比如选用的指示剂P H值高于滴定曲线PH突跃范围, 测定结果就会偏高, 反之则偏低, 这都会给滴定分析带来误差, 是酸碱滴定分析中不允许的。

在酸碱滴定这一实验中根据溶液的p H值与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规律, 也就要求我们在中和反应中要慎重选择指示剂。

经常使用的滴定规律是:当强碱滴定强酸时, 可选酚酞、甲基橙作指示剂;当强碱滴定弱酸时, 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当强酸滴定弱碱时, 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当由于我们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失误时, 会对中和滴定的实验结果, 造成很大误差。例如, 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醋酸时, 分别用酚酞和甲基橙作指示剂进行实验操作, 得到如表2的结果:

通过以上可以发现, 当选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时, 出现了较大误差。

5 小结

酸碱滴定分析中指示剂的正确选择是确保该滴定分析实验得到正确结论的关键。在选择指示剂的时候, 要注意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在酸碱滴定曲线突跃范围之内, 且变色范围越窄越好。指示剂的变色还要考虑温度、指示剂的用量以及溶液中盐的存在等因素的影响, 综合考虑选择指示剂的各种因素, 能够正确的选择合适的酸碱指示剂, 对酸碱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的准确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酸碱滴定法是化学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基本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用酸标准溶液或碱标准溶液滴定具有相反酸碱性的物质, 根据消耗标准溶液的量来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在酸碱滴定中, 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确定终点, 所以正确的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应该从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变色范围以及影响指示剂变色的因素等方面综合考虑, 以保证能够准确地指示滴定终点的到达, 进而得到正确的酸碱滴定数据。

关键词:酸碱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

参考文献

[1]徐慧, 徐强.酸碱指示剂的发展方向[J].化学教育.2010;9:3-5

[2]贾海红, 马卫兴, 葛洪玉, 等.分析化学综合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甘肃科技.2008, 24 (6) :166

[3]江月玲.综合性实验教学的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 27 (1) ;61—65

[4]徐功华, 魏得良, 王国平.酸碱中和标定中指示剂的选用[J].郴州医专学报.2001.3 (1) ;45-46

酸碱指示剂说课稿 篇2

本单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在酸和碱性质及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酸和碱之发生的反应-------中和反应以及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从整章的内容来看,都围绕着酸和碱这两种物质来学习的,所以能够清楚认识酸碱对学好本章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酸和碱在初中学生的概念中还比较陌生,同时新课改的教材中不对酸碱下定义,仅需要通过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和变色情况来进行判断酸碱。所以对指示剂的认识也犹为重要。本节作为该单元第一部分的第一课时,主要认识指示剂,并且能用指示剂来鉴别具有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实验方法,同时通过新课的教学使学生形成物质区别的一般原理。

二. 说教学目标

1. 课标要求

了解酸碱指示剂你酸碱作用的变化规律。

如何应用指示剂(代指示剂)区分酸碱性物质

2.具体知识目标

A 认识两种指示剂(酚酞和紫色石蕊试液).

B .掌握酸碱指示剂和酸碱作用的变化规律.

C 如何运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物质中存在的酸碱性

D .了解指示剂的发现. 了解如何简单运用生活中的某些物质代替指示剂来鉴别物质的酸碱性。

E 简单了解物质酸碱性对工农业生产生活的意义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在探究酸碱指示剂和酸碱作用的变色规律 培养学生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和运用实验的现象分析实验的实质内容

如何用指示剂来检验物质的酸碱性 运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自制指示剂的探究过程 培养学生如何运用生活实际与化学学习相联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探究指示剂与酸碱变化规律过程中 运用研究物质的基本程序 观察物质外观性质――(利用旧知识)预测物质的性质(假设)――实验验证――观察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解释及结论)

如何区分食醋和氢氧化钙两种物质 从简单的物理方法 ――到化学方法 多种方法的探究 让学生懂的区分物质的一般原理

从两种物质的探究到多种物质的验证,让学生懂得研究物质从特殊(个别)物质为代表到一般(普遍)物质的研究方式

在自制指示剂的探究问题上。通过观看感性的内容材料。培养学生如何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让学生能在学习用石蕊试液区分酸碱的基础上,自行探究另一种指示剂。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能应用相同的实验原理。达到学一种具体的物质研究方法应用于其他类似物质的研究。

在自制指示剂的探究实验上,列举的都是生活中学生见过的物质。居然有如此的功效。让学生懂得即使是身边最不起眼的物质都有可挖掘的知识内容。让学生懂得学习化学的同时,要着眼于平时对身边事物的细心观察 如何让化学知识你生活实际相联系。

三. 说教法

1.实验探究和验证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所以必须通过实验方法对物质的性质进行探究 本节课运用探究实验和验证实验相结合,通过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出物质变化的规律。然后进行多种的物质再次进行实验对总结的规律进行验证。

2.归类比较 指示剂你酸碱变化规律

3.类推 实验仅有几种物质的验证 其他的酸碱和指示剂的变化也是如此

4.问题引导 通过提出问题,使学生逐步深入了解教学内容

5.指导学生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用的信息内容

以引导学生为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四. 说学法

复习旧知识―― 总结研究物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再利用这种方法来研究新事物

探究实验 ――观察现象―― 分析现象――总结规律

认识规律――运用规律

假设――实验验证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提问]紫色的石蕊试液中通入CO2气体,有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

[追问]为什么会变红?

[学生解释]

[提问]1、除碳酸外,我们还知道哪些酸?

2、这些酸中滴加到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会有什么变化?

自制酸碱指示剂等 篇3

工具百宝箱

①一个玻璃瓶

②一碗紫叶甘蓝汁

③一张纸巾

④一个盘子

⑤肥皂水

⑥一张滤网

把滤网放在玻璃瓶上,然后将碗中的紫叶甘蓝汁倒入玻璃瓶中。

将纸巾放在紫叶甘蓝汁中浸泡1分钟。

取出纸巾,放在盘子里,晾干。

纸巾吸收了甘蓝汁后,就可以当做酸碱指示剂了。

紫叶甘蓝汁内含有一种受酸碱影响会改变颜色的染料。所以,可以把吸收了紫叶甘蓝汁的纸巾当做酸碱指示剂使用。

醋、橙汁、肥皂水、牛奶为什么一遇到紫叶甘蓝汁就纷纷变色了呢?这个变色现象有什么秘密?

工具百宝箱

①紫叶甘蓝汁

②醋

③橙汁

④肥皂水

⑤牛奶

⑥4个玻璃杯

⑦一把汤匙

将醋、橙汁、肥皂水、牛奶分别倒入玻璃杯中。

在每个杯中加入一汤匙紫叶甘蓝汁。

结果,醋和橙汁成了粉红色,而肥皂水和牛奶变成了绿色。

酸碱指示剂 篇4

一、借酸碱盐溶解性表, 破酸、碱、盐概念及本质区别

酸碱盐一章的概念较多, 出现的物质种类更多, 能否正确理解酸碱盐概念, 了解多种酸碱盐物质, 是学好酸、碱、盐的前提条件。如果我们借助初中化学教材后面的附录表, “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来学习酸碱盐概念, 学生根本不需要花很多时间要来死记硬背酸碱盐概念, 而且也容易理解透这三个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

仔细分析溶解性表, 这张表中第一纵行均是阳离子, 从H+到Ag+共13种离子, 其中K+、Na+、NH4+、Ba2+、Ca2+、Mg2+、Al3+、Zn2+、Fe2+、Fe3+、Cu2+、Ag+, 共12种金属离子, 第一横行均是阴离子, 从OH—到PO43—共6种离子, 而我们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是OH—、NO3—、Cl—、SO42—、CO32—五种离子。根据酸碱盐是阴阳离子结合成的化合物这个特点, 我们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来破析酸碱盐的组成。纵行中的第一种阳离子H+和横行中的第一种阴离子OH—结合成水, 属于氧化物, 然后依次和横行中的NO3—、Cl—、SO42—、CO32—四种酸根离子结合形成酸, 反过来也就说明酸是由H+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因此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化合物。第一横行中的阴离子OH—和纵行中的金属离子依次结合成的化合物均为碱, 反过来也就说明反过来也就说明碱是金属离子和OH—组成的化合物, 因此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纵行中的所有金属离子和横行中的所有酸根离子结合成的化合物均为盐, 反过来也就说明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因此借助于酸碱盐溶解性表, 老师们很容易分析清楚酸碱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同学们在课后也可以依据溶解性表梳理归纳酸碱盐的概念及它们的区别, 为以后学习酸碱盐的性质作好铺垫, 真可谓事半功倍。

二、借酸碱盐溶解性表, 破酸、碱、盐分类知识

在初中阶段, 学生们必须学会对酸碱盐进行简单的分类, 而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恰好可以帮学生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从溶解性角度, 我们可以把酸碱盐分为易溶性、微溶性和不溶性三大类。其中, 常见的酸均为易溶;碱类物质中, 依次按金属离子从上而下的排列顺序:钾、钠、铵、钡离子 (即纵行中的前四种金属离子) 对应的碱均为易溶, 氢氧化钙微溶, 镁、铝、锌、亚铁、铁、铜离子 (即纵行中的除银离子外的后六种离子) 对应的碱均为不溶;盐类物质中, 按阴离子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分析:硝酸盐均易溶, 盐酸盐只有氯化银不溶, 硫酸盐不溶有硫酸钡, 硫酸钙、硫酸银微溶, 碳酸盐大多不溶, 如果从阳离子依次分析:钾钠铵盐均易溶。其次, 从挥发性角度, 我们可以把酸分为挥发性酸和不挥发性酸, 盐酸、硝酸、碳酸为挥发性酸, 硫酸为不挥发性酸;碱类物质中, 氨水易挥发;盐类物质无挥发性。当然运用酸碱盐溶解性表我们还可以给盐类物质进行多角度分类。如按酸根离子将盐分类:如第一横行中的NO3—和纵行中的所有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的盐统称为硝酸盐, 横行中的Cl—和纵行中的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的盐统称为盐酸盐, 依次类推;如果按阳离子将盐分类:纵行中的K+和横行中的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的盐统称为钾盐, 纵行中的Na+和横行中的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的盐统称为钠盐, 依次类推。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条理清楚, 学生易接受易掌握, 而且课后易复习易巩固, 在习题训练时, 即使忘了部分知识, 自己也会利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查询所需的知识点。

三、借酸碱盐溶解性表, 破酸碱盐溶液中离子反应的规律

酸碱盐三类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 因此只要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酸碱盐之间就能反应。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能知道或者背诵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要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可是拿到具体的题目, 他们往往不会判断哪些离子在一起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哪些离子在一起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或者能判断, 但判断的速度很慢, 根本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节奏, 究其原因, 还是对离子间的反应不理解或者熟练程度不够,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如果巧用溶解性表一方面加深对复分解反应的理解;另一方面加强对哪些离子结合能形成沉淀、气体或水训练和记忆, 往往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破解酸碱盐反应规律。如横行中的OH—如果在溶液中遇到纵行中的H+会生成水, 遇到纵行中的NH4+会生成氨气, 遇到Mg2+、Al3+、Zn2+、Fe2+、Fe3+、Cu2+会生成不溶性碱;而横行中的NO3—不论遇到纵行中的什么离子都不会形成沉淀、气体和水;依次按照横行中阳离子的排列, 逐个分析Cl—、SO42—、CO32—分别遇到何种离子才会反应, 让学生清清楚楚的理解每种离子间的反应。同样把纵行中的每一种离子分别能和横行中的哪些离子结合才能形成沉淀、气体或水也一一分析透彻, 在分析过程中, 学生会慢慢熟悉并理解离子间的反应, 在此基础上, 适当编制一些巩固作业, 让学生做些专题训练, 很快, 大多数学生会攻破酸碱盐反应的规律。

四、借酸碱盐溶解性表, 破物质的检验

在酸碱盐这一章的学习中, 学生感到最头痛的还是物质的检验。物质的检验包括物质的鉴别、鉴定和除杂, 这三类题型表面上看上去完全不同, 实际上解题思路大同小异。只要我们借助溶解性表, 根据离子间的反应就能找出合适的方法来。如用化学方法区分稀盐酸溶液和稀硫酸溶液, 我们肯定是抓住Cl—或SO42—, 如果考虑到Cl—, 根据酸碱盐溶解性表, 只能在溶液中加含Ag+的溶液使其产生沉淀, 但依据溶解性表, SO42—和Ag+也会形成沉淀, 所以从现象上无法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因此只能考虑SO42—, 根据溶解性表, SO42—在溶液中遇到Ba2+就会产生沉淀, 因此可以在溶液中滴加含Ba2+的溶液如氢氧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或氯化钡溶液均可。而如果要鉴定某酸是盐酸还是硫酸, 同样也是抓住Cl—或SO42—。如果要除去稀盐酸中混有的硫酸杂质, 也是抓住Cl—或SO42—, 只是在除杂过程中所加物质不能和盐酸反应, 而且在反应过程中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所以不能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 而是要滴加氯化钡溶液。由此可见, 酸碱盐物质的检验这类习题, 我们都可以充分利用酸碱盐溶解性表, 紧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加以解决, 在训练中我们还要提醒学生要逐步熟记溶解性表中的离子反应及几种重要的沉淀, 以提高解题的速度, 拓展解题思路, 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总之, 酸碱盐部分虽然题型众多, 但是这些应用都离不开酸碱盐概念、性质及离子间的反应等知识, 所以在学习中我们常借酸碱盐溶解性表, 让学生理解透酸碱盐的概念、分类知识及它们的本质区别, 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应用, 再通过不同种类的变式题型强化常见的离子反应。让学生在理解中记忆, 在记忆中再消化, 在练习中巩固, 在巩固中再升华。只有这样才能把酸碱盐知识轻轻松松学扎实。

摘要:初中化学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是整册教材的教学难点, , 也是教学重点, 在中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由于这部分知识系统性强, 概念较多, 涉及到的化合物种类也多, 化学反应也很多, 且反应规律较复杂, 因此大多数同学在学习时有不同程度的困难, 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此分化更为严重, 所以这一部分知识往往就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酸碱盐教学策略 篇5

初中化学中,酸碱盐之间关系密切,因此是初中化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也是中考的主要内容,更是初中与高中教学衔接的重要知识。

如何搞好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呢?我认为,在酸碱盐的教学中,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应既要符合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水平,又要符合新课程的目标要求,辅之以恰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正确把握好课标要求

老师对酸碱盐这一部分的教学要求把握偏差是最大的。虽然实施新课程已经有些年头了,但是听课过程中还是发现一部分老师还是要求过多、过高。有一部分是无意的——平时不能认真学习“教学要求”,教学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跟教着辅走,跟着经验走;有一部分是故意拨高难度——新课程教材因为兼顾学生中心,学科系统性没了,上了几年下来,效果不好,干脆就回到老教材的路子上。这种过多、过高的要求,其结果是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学习负担,而且对基本的内容没强调到位,增加的部分又把学生搞混了。因此,应注意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认真按照《课程标准》备课、开展教学,进一步明确教学要求,清晰每一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有机重组,夯实基础

酸碱盐的学习能否顺利进行,要看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学生学习中需要书写大量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因此首先要强化训练化学式的书写,为学习酸碱盐时书写大量的化学方程式夯实基础。由于在探究酸碱盐反应规律时要考虑物质的分类和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因此需要把教材重组,提前学习物质的分类,特别是酸碱盐的分类。使学生能从酸碱盐的组成特征来区分物质类别,并通过顺口溜、口诀等强化记忆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只有强化了这些知识,夯实了基础,才有可能学好酸碱盐。

三、重视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知识

教师首先应该充分利用好演示实验,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更要重视学生的探究实验,尽可能多地创设学生实验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探究的过程中归纳酸碱盐的反应规律,掌握酸碱盐的性质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等能力。如在学习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时增加实验:请同学用导气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吹气,观察能否反应。由于没有明显现象,学生都以为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此时老师向溶液中慢慢地滴入稀盐酸,让同学们注意观察,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已经变了质,并得出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方法之一是加入稀盐酸。通过这些实验的直观现象,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这个知识点,并且由于学生对这些实验有较浓的兴趣,印象非常深刻,知识掌握非常牢固。

四、在重点知识的教学上要把握好“度”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酸碱盐教学的度呢?这是所有初中化学教师十分困惑的问题,一方面,平时的教学辅导书和考试在酸碱盐方面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如果教得简单,学生在一次次练习中与考试中常常会“碰壁”,信心就会消磨殆尽,学习的兴趣也会无影无踪。如果教得“到位”一部分接受能力比较差、理解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就会感到很痛苦,听不懂,甚至遇到酸碱盐题目就发晕。那么,准确把握酸碱盐的教学的难度至关重要。下面举部分例子进行说明:

在探究酸碱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时,可以通过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每组的实验药品不同,每组做四个实验,其中两个实验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另两个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从实验事实中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最后安排适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掌握该规律。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对于判断酸碱盐之间能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非常重要。从反应物来看,碱与盐反应,盐与盐反应时要求反应物都是可溶的,从生成物来看,要生成气体、沉淀或水。这一部分知识,对于高中学习离子反应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因而,对于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按照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我们可以这样处理:一是务必要教会学生怎么使用溶解性表;二是在实验中尽量多地展示常见酸碱盐的样品和对应的溶液,让学生感知它们的颜色、状态,再仔细观察教材中的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分组讨论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指导学生结合规律去感知,而不要死记硬背;三是编顺口溜记忆溶解性表。如:钾钠氨盐硝酸盐,都能溶于水里面;氯化物除氯化银,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碱溶钾钠铵和钡,碳酸只溶钾钠铵;微溶只有三四个,悄悄记在心中间。讲授元素化合物知识要尽量利用实物和实验。以物质的性质为线索,把有关物质的制法、用途、保存方法等知识串联起来。教师在讲解酸碱盐知识时,在新授课中须要通过实验,结合实验事实进行分析概括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在复习课中,须要指导学生联系已知的事实和理论进行演绎推理,得出酸碱盐性质的知识网络图。在习题课中,通过难度适中的多种练习加深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

五、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学科,与生活实际有较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生活事例出发,引出化学知识,并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或社会中存在的现象。如炒菜时在铁锅中加食醋有什么好处?蚊虫叮咬后又痛又痒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在学习盐酸时用家庭用品洁厕净中含有盐酸,它能除去厕所中的水垢,引出盐酸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学了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后,立刻引入:自来水中存在盐酸,有些不法分子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骗人,你能揭开不法分子的骗人勾当吗?当学习了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硫酸钡时,马上引入:已知可溶性钡盐有毒,在医院做肠胃透视检查身体时,要服用“钡餐”—— 硫酸钡,但误服碳酸钡会引起中毒,解毒方法之一是服用一种泻盐硫酸镁,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可以加深对酸碱盐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寓学于乐。

六、教学要循序渐进,阶梯式螺旋上升

酸碱盐知识难度较大,在新课进行中不能追求教学进度,不求量,但求质。可适当放慢进度,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给学生消化吸收练习巩固的时间。新授课练习时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课要起点低,小坡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实际上,以上补救知识缺陷、补充同类反应等多种措施,都会使教学进度慢下来。如果教学进度过快,学生还未理解巩固就向下进行新课,做成了夹生饭,即使再回锅也不容易蒸熟。学生尚未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又会产生新的认知障碍。

七、适当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通过实验,可指导学生归纳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在复习中,可归纳物质或离子共存的条件、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必须记住的常见沉淀、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判断方法等,这些归纳,可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酸碱平衡与健康 篇6

一、食物的酸碱性

在正常状态下,人类的血液和体液都稍偏碱性,pH值保持在7.35~7.45之间,此时人体健康状态最佳。而如何达到酸碱平衡呢,首先要从食物的酸碱性说起,食物的酸碱性是由食物经人体消化、吸收、代谢后的产物所决定的。

1、“成酸食物”:一般来说含氟、氯、硫、磷等非金属元素较多的食物,称为“成酸食物”。例如:肉禽类、蛋类、鱼类、粮食、油脂、花生、白糖、啤酒等。这些食品中的硫、磷含量高,在人体内代谢后形成硫酸、磷酸,使体液的酸度升高。

2、“成碱食物”:含钾、钠、钙、镁等金属元素较多的食物,称为“成碱食物”。例如:蔬菜类(冬瓜、番茄、南瓜、黄瓜、萝卜、菠菜、白菜、卷心菜、油菜、芹菜、莲藕、洋葱、茄子、马铃薯)、水果类(苹果、梨子、香焦、桃子、草莓、梅子、李子、柿子、葡萄、柑橘、柚子、柠檬)、豆及豆制品(豆腐、豌豆、大豆、绿豆)、蘑菇、竹笋、栗子、茶叶、咖啡、葡萄酒等,特别是海藻类如海带、紫菜等,所含矿物质远远高于蔬菜水果,红薯是强碱性食物。这些食物中的有机酸参与体内代谢,在人体内氧化后,(三羧酸循环)会产生氧气、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剩下的金属离子能使体液的碱度升高。

3、“中性食物”:食物所含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基本均衡,进入人体后代谢产物的酸碱性基本平衡,称为“中性食物”。例如:牛奶、芦笋等。

二、食物酸碱性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健康人的血液是弱碱性(微弱到近乎中性),pH值维持在7.35~7.45左右,仅相差0.1个单位,因为这一pH值范围最适合于细胞代谢及整个机体的生存,当pH值小于7.3或大于7.5时均为出现酸中毒或碱中毒现象。

例:节日期间食荤菜过多,导致酸性元素过剩,使血液酸性化,血液就会色泽加深,黏度增大,甚至发黑而且混浊;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增高,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人会变得过于敏感,引起焦躁、慢性疲劳、便秘、皮肤粗糙、手足发凉、易感冒、伤口不宜愈合、对疾病抵抗力降低等,久而久之,影响大脑和神经功能,引起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甚至造成神经衰弱,还会出现缺钙;儿童容易导致发育不良、食欲不振、佝偻病、皮肤病、胃酸过多、龋齿、便秘等;中老年人容易导致神经痛、血压增高、动脉硬化、脑溢血、胃溃疡等。酸性体质会使细胞的新陈代谢减弱,身体的抵抗力降低而易发生各种疾病,使皮肤变得粗糙、多皱纹、色素沉淀甚至脸色变得青黑。据统计,人类的疾病70 %发生于酸性体质。

若是只进食或较多地进食蔬菜、水果等类碱性食品的人,也会导致碱性元素过剩,血液酸碱度偏离而影响健康,须知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非金属无机元素的良好来源,不摄入动物脂肪,将使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P、E的摄取大受影响,亦会导致营养不足,甚至使细胞脆性增加,则血管壁也会因脆弱而易于破裂,特别是大脑内小血管出血,造成脑卒中;另外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加重,血管亦会易于硬化,甚至诱发胆结石。

科学研究表明一但pH值改变0.4个单位,就会有生命危险。

为什么酸性体质、酸碱失衡,对人体的的健康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呢?科学家研究发现,当pH值下降0.1,胰岛素的活性就下降30 %。在酸性环境下,免疫细胞的吞噬与识别功能下降,神经的敏感降低,内分泌及机体的许多重要功能发生混乱,细胞膜上蛋白质合成困难,各种酶活性下降,细胞膜容易受损,细胞易发生突变和死亡;癌细胞更易生长与扩散,红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会串状重叠,从而出现各种病态反应。

酸碱理论探究 篇7

关键词:酸碱理论,电离理论,质子理论,电子理论,发展

人们对酸碱的认识是不断提高和深化的。最初只是从酸碱的外部表现了解, 如酸有酸味, 能使蓝色石蕊试剂变红等。十八世纪后期, 化学研究开始从物质内在性质, 即从组成上认识酸碱, 提出氧元素是酸的主要成份, 后来发现盐酸含有氢而没氧, 而且很多氧化物并不具有酸性。于是提出氢是酸的成份, 根据是很多金属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来。从而不仅从性质上, 而且从组成上对酸提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

十九世纪末, 随着理论化学的发展, 对酸碱理论逐步有了比较系统全面、深刻的认识。今天, 酸碱理论还在发展, 下面仅就三种主要酸碱理论, 作简要介绍。

一、酸碱的水—离子理论

酸碱的水—离子理论又称酸碱的水溶液理论, 是1887年阿仑尼乌斯 (Arrhenius) 提出的电离理论。他认为酸溶于水电离生成氢离子 (H+) 和阴离子, 碱溶于水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 (OH-) 和阳离子。也就是说, H+能给出酸的性质, OH-则给出碱的性质。酸或碱能使指示剂变色和进行中和反应, 都是由于这两种离子的作用。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电离作用:酸HCI=H++CI-;碱Na OH=OH-+Na+。

酸碱电离理论的缺点是把酸碱限制在水溶液中, 把碱限制为氢氧化物。但有许多反应在非水溶液中进行, 很多不含有H+和OH-的物质也能表现出酸碱的性质。

二、酸碱的质子理论

质子理论是1923年布朗斯特和劳莱 (Bronsted-Lowry) 提出来的。认为物质的酸碱性是由质子 (H+) 的传递作用表现出来的。物质不论分子或离子, 也不论在溶液中还是气相中, 只要能给出质子的就是酸, 能接受质子的是碱。酸给出质子以后成为碱, 碱接受质子以后成为酸, 互为“共轭关系”。

例如:HCI (酸1) +NH3 (碱) NH4+ (酸2) +CI- (碱2) 中, HCI—CI-、NH4+—NH3各组成“共轭酸碱对”。即“”。本反应也是两个碱:NH3和CI-争夺H+的反应, 或是两个酸:HCI和NH4+竞相抛出H+的反应。凡是夺取H+能力强的就是强碱。强酸的共轭碱 (HCI中CI-) 碱性弱, 弱酸的共轭碱 (NH4+中NH3) 碱性强。强酸与强碱中和生成弱酸和弱碱。中和反应是“与弱碱结合的质子转移到强碱”的反应。

质子理论认为, 质子不能游离存在, 只在反应中传递。例如HCI气体溶于水成盐酸, HCI为酸, H2O为碱, 反应中HCI—CI-、H2O—H3O+各组成“共轭酸碱对”。水不是单纯的溶剂, 是参与反应并给出或接受质子而呈酸性或碱性的物质。这是质子理论较水—离子理论更为完善之处。

质子理论还能说明某些盐类的酸碱性。如Na Ac组成上看是盐, 事实上是碱, 当Na Ac溶于水, Ac-与H2O发生质子转移:Ac-+H2OHAc+OH-。Ac-接受质子生成酸HAc, 同时生成OH-, 溶液显碱性。这是大家熟悉的盐的水解, 我们知道盐的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按照质子理论, 都属于酸碱间的反应。综上所述, 质子理论消除了电离理论中酸碱必须是分子的限制。无论酸碱, 可以是分子如HCI、HAc、NH3等;也可以是离子, 如NH4+、HCO3-、HSO4-等是酸, CI-、SO42-|、Ac-等是碱。把酸碱的范围扩大了。

此外, 质子转移反应不仅限于在溶液中进行, 如气态的HCI与NH3可以直接转移质子生成NH4CI。更多反应, 特别是很多有机反应, 是在非水溶液中进行, 只要放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都属于酸碱的范围。

三、酸碱的电子理论

质子理论总结碱的概念时已不再依赖OH-, 或特定溶液水。但是对于酸仍然依赖于H+ (质子) , 把酸限制为可游离出H+ (质子) 的物质。这是该理论的局限性。二十世纪初已经认识到, 一切化学反应都是原子中最外层电子的重新排布。1923年路易斯 (Lewis) 提出了酸碱的电子理论。根据这个理论, 凡能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是酸 (路易斯酸) , 凡能给出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是碱 (路易斯碱) 。酸是电子对的接受体, 其中的受电子原子有空轨道;碱是电子对的给予体, 其中的给电子原子有未共用的价电子对。而酸碱反应 (即中和反应) 的实质, 是酸碱以配位键结合形成配位化合物。即:A (酸) +B (碱) =A:B (酸碱加合物, 即配位化合物) 。按电子理论看, 电离理论的酸和碱都是酸碱加合物, 其典型酸HCI的H+是酸, CI-是碱;典型碱Na OH的Na+是酸, OH-是碱。酸碱的中和反应是:。对于质子理论, 碱的定义和电子理论一致, 如NH3是碱, 可以接受质子形成酸。

根据电子理论观点, 所有金属原子或离子都是酸, 许多阴离子都是碱。例如金属氧化物, 如Mg O、Ca O等, Mg、Ca为酸, O为碱。无机盐Mg CI2晶体中, 每个Mg2+离子周围有6个CI-配位结合, Mg2+是酸, CI-是碱;在它的水溶液中, Mg2+的水化离子Mg (H2O) 62+是Mg2+和6个H2O分子配位结合而成的, Mg2+是酸, H2O是碱。所以氧化物、无机盐等都是酸碱加合物, 所有络合物、络离子如Cu (NH3) 42+、Fe (CN) 63+等都不例外。若将有机物分子分解为两个部分, 如将C2H5OH分为C2H5+和OH-, 则C2H5+为酸, OH-为碱。于是, 有机物也可以看作是酸碱化合物。所以电子理论的酸碱范围比电离理论和质子理论有了更大的扩展。电子理论中的酸、碱还有“广义酸碱”之称。

文中没有介绍很多有机物的酸碱反应。在有机化学领域, 用质子理论或是电子理论, 对很多问题的解释很有意义。

酸碱理论的发展, 还出现了溶剂体系理论、硬软酸碱理论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酸碱理论会更加丰富和完善, 对指导生产、生活产生更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曹丽英、郭海燕:《无机化学》, 科学出版社。

[2]尧正文、彭国胜:《酸碱理论的发展简史》, 《化学教学》, 1981年第03期。

浅议酸碱理论 篇8

17世纪前,人们普遍认为酸指一切有酸味的物质,碱指一切有涩味滑腻感的物质。显然,并无科学性与规律性。

166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根据实验总结出了朴素酸碱理论。认为,酸:凡物质的水溶液能溶解某些金属、跟碱接触会失去原有的特性、而且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碱:凡物质的水溶液有苦涩味、能腐蚀皮肤、与酸接触后失去原有特性、而且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物质。可以看出,波义耳的定义虽比前人高明许多,但仍很不完善,易与盐混淆。如氯化铁、碳酸钾符合波义耳朴素酸碱理论,但它们实际上却是盐。

178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进一步发展了酸碱理论,他做了大量的实验,分析了当时几乎所有的酸(硫酸、硝酸),发现其中都含有氧,阐明其观点为:“一般的可燃物质(指非金属)燃烧以后通常变为酸,因此氧是酸的本原,一切酸中都含有氧。”很显然,拉瓦锡没有能够从盐酸中分离出氧,但他却认为盐酸中的氧被牢固的结合了,用一般的方法分离不出。

1789年,法国化学家贝托雷发现氢氰酸中只含有C、H、N三种元素,并不含有氧。1861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多种实验事实证明,盐酸、氢溴酸中都不含氧却有酸的一切性质。他认为:判断一种物质是不是酸,要看它是否含有氢。这个概念带有片面性,因为很多有机化合物和氨都含有氢,但它们并不是酸。

解决这个矛盾的是李比希,他指出:酸是氢的化合物,但是酸中的氢必须是可以被金属或碱所置换的。随着生产和科学的发展,人们提出了一系列对酸碱的看法,但直到19世纪后期,电离理论建立后,现代的酸碱理论才相继出现。

2 阿伦尼乌斯电离理论

1887年瑞典化学家阿仑尼乌斯创立了酸碱电离理论,该理论认为,酸:在水溶液中凡是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物质。碱:在水溶液中,凡是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物质。该理论不足之处,它把酸和碱局限于水溶液中,认为离开水溶液就没有酸碱反应。但实际上许多化学反应是在非水溶液中进行的。此外,它还无法解释氨水呈碱性。

3 酸碱质子理论

1923年,布郎斯特德和劳瑞各自独立提出酸碱质子理论。定义为:酸:能够给出质子(H+)的物质。碱:能够接受质子(H+)的物质。在质子理论中,没有盐的概念。

酸碱反应实质上是两个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反应。可表示为:

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酸和碱的在共轭酸碱对中,若酸越强,则它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强,其共轭碱接受质子的能力就越弱,因而碱性越弱。该理论很好的说明了NH3就是碱,因它可接受质子生成HN4+。同时也解释了非水溶剂中的酸碱反应。

然而,不管是电离理论还是质子理论,都是把酸的分类局限于含H物质。有些物质如:SO3、CO2、BC13,根据上述理论都不是酸,因为既无法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也不具备给出质子的能力,但它们确实能发生酸碱反应:这里,BC13虽不含H,但也起着酸的作用。

4 路易斯酸碱理论

1932年,美国化学家路易斯提出更广泛的酸碱理论。酸:一切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碱:一切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碱提供电子对,与酸形成配位键而生成酸碱配合物。酸碱又叫做亲核试剂,酸又叫做亲电子试剂。这一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一些不能释放出质子的物质也是酸;一些没有接受质子的物质也是碱。

5 软硬酸碱理论

1963年,皮而逊在路易斯酸碱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软硬酸碱理论,即HSAB原则(Hard and soft acids and bases)皮而逊将路易斯酸碱分为硬、软和交界三种类型。

a.酸是电子的接受体,硬酸的受电原子多为惰性气体型金属离子,其特点是正电荷高,极化性低,体积小,不易被氧化,不易变形。软酸与硬酸相反。

b.碱是电子的给予体,硬碱的给电原子的负电荷高,极化性低,难氧化,不易变形。软碱与硬碱相反。

c.交界酸碱的特性分别界于硬酸软酸、硬碱软碱之间。

软硬酸碱理论是一个经验总结,有一定的预测指导意义,不易定量描述。

前面,我简要的介绍了一下酸碱理论的发展历程,在今日,酸碱理论依旧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广大化学工作者对酸碱理论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必将取得重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徐春祥.基础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酸碱体质论”并不科学 篇9

经上网查阅,发现目前宣扬“酸碱体质论”的文章依然不少,当然也有批驳的文章。我的女儿是内分泌学的博士,副主任医师。我问她在医学上有无“酸碱体质”之说,她说根本没有。为辨明是非,我想把有关资料介绍给读者,以免造成误导。

如果你上网搜索“食物酸碱平衡论”之语,就会发现“百度百科”对这一论调的解释。最前面一段话如下:

“食物酸碱平衡论,主张‘选择食物要注意酸碱平衡’,并且特别强调酸性食物对健康有害,认为谷类、肉类、鱼和蛋等酸性食物摄入过多,可导致酸性体质,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生。但医生、专家们对这种理论持否定态度。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宣传缺乏科学依据,因而不值得提倡。”

条目下面有“背景知识”、“否定依据”、“漏洞解析”、“发布动机”、“专家观点”等五个方面的论述。其主要论点有下列几点。

食物化学研究中的“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是按照食物燃烧后所得灰分的化学性质判定的,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复杂的代谢反应,血液的酸碱度是各种代谢产物综合平衡的结果,不是仅仅由食物燃烧后剩余的几种矿物元素就可以决定的。

人体内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缓冲系统和调节系统,以保障内环境的酸碱平衡。健康人血液的pH值(酸碱度,或称“氢离子指数”,pH值小于7为酸性,等于7为中性,大于7为碱性一—路注)恒定保持在7.35~7.45的范围,一般不会受摄入食物的影响而改变,

蔬菜水果能够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是因为它们产生能量低,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元素、膳食纤维以及对健康有益的植物化学物质,而不是所谓碱性的作用。如果纠正“酸性体质”就可以预防慢性病,那么每天服用小苏打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这种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

食物酸碱平衡论的“学说”,其背后一般都隐藏着碱片、碱粉之类的关联产品,声明“本俱乐部由某碱素生物制品公司创办”。但这些产品的外包装上根本看不见“国食健字”号,因为它根本无法取得保健食品许可证。所以就用“食物酸碱平衡论”作为推销手段。

我早年下载的那篇《专家痛批伪科学,“酸碱体质纯属谬论”》一文,依然存于网上。是《生命时报》记者向肾脏病学、肿瘤学、营养学界的权威人士采访后所写的文章,认为“酸碱体质”之说纯属伪科学,没有丝毫科学根据。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肾病中心首席专家谌贻璞教授说,现代医学中根本没有“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这些词。

一本宣传“体酸是百病之源”的书称:“当人体的pH值处于6.9~7,人极易患上癌症等重大疾病……”谌贻璞教授哑然失笑,说“我在临床上就没见过pH值低于7的活人,更甭说慢慢存活着去患癌症了。”

上述图书名为《找对病源,碱回命》,还附赠100张pH试纸,建议读者“通过测尿液的pH值来判断体内酸碱度”。谌贻璞教授指出,人的尿液本身就偏酸,而尿液的酸碱度根本不能反映体内的酸碱度。这完全是一种欺骗读者的手段。

该书开篇即称:“联合国卫生组织公布过一组数据——全世界有70%~80%的人属于不健康的酸性体质,有超过90%的人死于因为体质酸性化引起的高危疾病”。记者询问了多位教授级专家,大家对这些数据闻所未闻,也从未听说过“联合国卫生组织”这个机构。

记者还采访了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程义勇先生。程义勇强调,“我们检索了全球近50年来1000多篇有关机体酸碱平衡的论文,没有发现因为食品酸碱性引起酸性体质的研究报告。负责任地说,食物分为酸碱性,是食物化学的研究范畴,跟食物进入体内以后的代谢变化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另外有一本权威性的著作值得向大家推荐。这就是受卫生部的委托,由中国营养学会编写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该书初版于1997年,其宗旨是“为给居民提供最根本、最准确的健康膳食信息,指导居民合理营养,促进健康”。从2006年开始,又由中国营养学会所属的全国25名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集数十名一流专家的十年科研成果,修订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最近又有2011年修订版。卫生部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等上百家媒体进行了报道,被誉为“能使中国人多活5至10年的一本好书”。

该书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三部分组成。对一般人群膳食提出了10条建议: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9.如饮酒应限量;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与本文有关的是,该书还专门写了“正确认识‘食物酸碱平衡论’”一节,其内容如下:

“在食物化学研究中,食物可以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或称为成酸食物或成碱食物)。分类的根据是按照食物燃烧后所得灰分的化学性质……。”

“在近年的一些科普文章中,有关食物酸碱性质的宣传,主张‘选择食物要注意酸碱平衡’,并且特别强调酸性食物对健康有害。这些宣传在我国居民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因而不值得提倡。”

“首先,食物灰分是食物燃烧后剩下的一些元素的氧化物,与食物在体内代谢产物的性质是不同的。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吸收和各种复杂的代谢反应,形成数以千计的产物。这些产物有酸性、碱性,还有很多呈中性。血液的酸碱度是各种代谢产物综合平衡的结果,不是仅仅由食物燃烧后剩余的几种矿物元素就可以决定的。”

“其次,虽然食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但人类在长期适应膳食条件下,体内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缓冲系统和调节系统,以保障内环境(主要是血液)的酸碱平衡。健康人血液的pH值恒定保持在7.35~7.45的范围,一般不会受摄入食物的影响而改变,除非在消化道、肾脏、肺等器官发生疾病造成人体代谢失常时,才有可能会受到影响。文献检索未见因为日常摄入食物不同引起健康人血液pH改变的研究资料,也未见到因为血液pH变酸而导致有关慢性病增加的科学证据……。”

我怀疑“酸碱体质论”是由台湾传过来的。早在网上就有一篇《有关癌症——看完再寄给别人——功德无量》的文章。说几十年前台湾某人患癌症,某医院吕院长(“博士”)说,癌症之所以被称为绝症,是因为化疗杀不死癌细胞,反而把好细胞杀死了,补充的营养也被癌细胞吸收了。而碱性体质的人不易患癌症。该患者食用碱性食品后,已经存活了50年。接着就是一大堆关于酸碱食物的介绍。如果这是事实,在50年前就该消灭癌症了。网上还有台湾“排毒教父”林光常涉嫌诈骗被判刑七年的报道。林光常就是以“排毒食物”欺骗群众,使癌症患者贻误治疗而亡,引起诉讼。

浅谈食物的酸碱性 篇10

正常人血液的pH值在7.35到7.45之间, 为碱性, 这部分人只占全部人口的小部分。更多人的体液的pH值在7.35以下, 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况, 被称为酸性体质者。与碱性体质者相比, 酸性体质者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 如不加改善, 就会继续发展, 影响身体健康。一个人身体的酸碱性和其所摄取的食物有很大关系, 为了能够充分认识和了解这个问题,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介绍:

1 如何判断食物的酸碱性

食物的酸碱性对人类的身体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那么究竟该如何对食物的酸碱性加以区分呢?大部分人对食物酸碱性的认识十分模糊, 认为吃起来酸的东西就是酸性的。其实, 食物的酸碱性不是用简单的味觉来判定的。所谓食物的酸碱性, 由食物中无机盐的酸碱性决定。人类食物基本上分为五大类要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俗称糖类) 、维生素、矿物质。人人都知道蛋白质、维生素非常重要, 矿物质虽然只是微量, 但是却也是维系身体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 因此等同蛋白质。对人类而言, 必要矿物质中, 与食物的酸碱性有密切关系者有八种:钾、钠、钙、镁、铁、磷、氯、硫。食物的酸碱性取决于食物中所含矿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多少的比率:含钾、钠、钙、镁、铁等成分较多者, 进入人体之后呈现的是碱性反应, 故列为碱性食物, 如蔬菜、水果等;而含磷、氯、硫等成分较多者, 进入人体之后则呈现酸性, 可列为酸性食物, 如肉类、谷类等。

2 决定食物酸碱性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判断食物的酸碱性:

成熟度:成熟的蔬菜通常为碱性;未成熟的水果, 酸味重或涩味浓, 为酸性食物;栽种方式:蔬果生长在无机或喷洒化肥农药的土壤中, 由于土壤所含的矿物质原本就缺乏, 所以其碱性矿物质不足, 偏为酸性;反之, 有机蔬果则为健康的碱性食物;发芽与否:所有含植物蛋白的坚果、豆类、核果、谷物均为酸性食物。但有例外, 例如豆类中的黄豆, 坚果类的杏仁、巴西豆, 种子类的芝麻, 谷物类的乔麦、小米等为碱性;且含植物蛋白的种子等, 若能经由泡水, 催芽, 发芽或到形成芽苗, 则酸性渐减而碱性渐增, 最后反而形成具足碱性的食物;

加工度:食品添加剂, 加工、精制食物及各种碳酸饮料, 处方用药, 合成性维生素丸, 其它各类合成性药物, 均为阴性酸性食物, 呈现酸性反应。而许多全谷类 (糙米、糙米粉、黑面包、小麦胚芽等) , 与加工精制的谷类比较, 酸度明显降低;

3 常见食物的酸碱性

我们日常摄取的食物可大致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从营养的角度看, 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合理搭配是身体健康的保障。根据下列食物列表, 可以检查一下自己平日所吃的东西, 是否有酸性过度的倾向:

(1) 强酸性食品:蛋黄、乳酪、白糖做的西点或柿子、乌鱼子、柴鱼、牛肉、猪肉、鸡肉、金枪鱼、牡蛎、比目鱼、奶酪、米、麦、面包、酒类、花生、薄肠、糖、饼干、白糖等; (2) 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鸡肉、鲔鱼、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奶油、马肉等; (3) 弱酸性食品:火腿、鸡蛋、龙虾、章鱼、鱿鱼、荞麦、奶油、豌豆、鳗鱼、河鱼、巧克力、葱、空心粉、炸豆腐、白米、落花生、啤酒、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鱼、泥鳅; (4) 弱碱性食品:马铃薯、卷心菜、竹笋、香菇类、油菜、南瓜、豆腐、苹果、梨、香蕉、樱桃、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洋葱、豆腐等; (5) 中碱性食品:萝卜干、大豆、红萝卜、蕃茄、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 (6) 强碱性食品:牛乳、茶、柿子、黄瓜、胡萝卜、萝卜、菠菜、柑橘类、葡萄、芋头、海带、无花果、葡萄干、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芽、海带等。

4 碱性食物推荐

一般人都知道少吃酸性食物, 多吃碱性食物对 (下转P35) (上接P81) 健康有益。本节推荐以下几种常见的碱性食物, 供读者参考:

(1) 苹果:水果是食物中最容易消化的, 也是最好的体内清洁剂。在水果中, 苹果被称为最佳的碱性食物, 它可以改善酸性体质以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 吃苹果可以迅速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 从而增强体力和抗病能力。除了中和酸碱平衡, 研究分析还表明, 常吃苹果还有利于减肥;

(2) 蔬菜类:几乎所有蔬菜, 尤其是绿叶蔬菜都属于碱性食物。它们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 能够为身体增加养分。蔬菜中的大量纤维素还能够使人体的消化功能得到改善, 保持肠胃的健康。所以, 非常适合用它们来中和体内大量的酸性食物如肉类、淀粉类, 帮助食物及时消化和排泄;

(3) 食醋:日本学者长田正松认为, 在所有药物与食品中, 醋是惟一能直接使人的体液呈现正常的弱碱性的食品。醋还能使人对任何食品都感到味美, 这也是人类适量服用醋可消除疲劳、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长保健康的原因。

摘要:本文介绍了食物酸碱性的重要性及其判别方法, 并对决定食物酸碱性的因素进行了阐述。同时, 由于食物酸碱性对人体的身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给出了常见食物的酸碱性;在本文的最后, 作者推荐了对人体有益的碱性食物。本文为人们日常生活中, 科学搭配饮食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食物酸碱性,判别,碱性食物

参考文献

[1]张华.常见食物的酸碱性.老人报.2004年11月29日

上一篇:课堂创造教育教学管理下一篇:静电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