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计算机实习课

2024-05-05

怎样上好计算机实习课(精选七篇)

怎样上好计算机实习课 篇1

一、充分及精心设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机房中上课, 学生们一进机房就是自由式, 很容易注意到别的东西, 再加上很多学生根本就不愿意学习, 所以教师讲什么, 当然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很重要。在课堂的前十几分钟, 学生情绪高昂, 注意力也相对集中, 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 根据要讲的内容, 通过作品的演示导入课堂内容, 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就能触动学生心弦,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比如, 在讲Word版面设计这一课时, 先通过电脑演示几幅制作精美的贺卡, 当学生边欣赏边赞叹时, 我趁机插入:“同学们, 这些个人贺卡美不美啊?它们都是通过Word制作出来的。其实很容易, 你们只要通过今天的学习, 也能设计出一幅幅美丽的贺卡。”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兴趣一下子就被提高了, 从而为下面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二、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努力挖掘学生潜能

1. 大胆放手,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多年来的教育教学结构都是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 甚至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 教师通过口授、板书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作为学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用耳朵在听, 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我认为, 在教学中老师应大胆放手,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提出问题, 然后让学生动手, 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 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 讲Word绘图工具时, 可以展示一张图文并茂的海报, 或一篇编排合理的文章, 让学生照着做。在完成整个任务的过程中, 学生们个个都带着十足的好奇或疑惑, 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 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把自己的海报装扮得图文并茂、精致华丽, 当遇到没有学过的内容时, 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去寻找解决的方法。事实证明, 学生在这种活跃、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探索, 他们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是十分扎实的。同时, 他们的主体意识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所以说, 大胆放手, 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切实提高实习课教学效率,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采用互动式教学。

实习课是上机操作, 除了让学生们锻炼动手能力外, 同样也要练习语言能力。因此, 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 也就是让学生多回答问题或让学生们自己操作及讲解, 这样既可以把课堂气氛带动起来, 又可以让学生的知识接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完成实习报告情况是计算机实习效果的体现

作为计算机实习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实习课结束后应完成实习报告, 以便及时总结实习中的收获, 对实习过程进行回顾与概括, 对实习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思考。在程序设计实习报告中学生还应该完整写出自己编写的或经过调试修改后的程序清单。学生在实习报告中还要完成实习提纲中的思考题及实习课上布置的作业, 教师对学生所做的实习报告应认真进行批阅, 以了解和掌握学生上机实习的效果。

怎样上好小学数学计算课 篇2

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我的体会颇深,随即记下几笔,供大家参考:

一、重视有趣情境的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将计算教学和教学情境结合起来,能增添计算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颖性,进而使学生有极大的兴趣参与计算过程。如:我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是这样进行的,师:小朋友你们会朗读古诗吗?生:会!师:老师有个想法,就是和大家一起比一比速度,看谁在朗读完诗句后能迅速地把诗句的字数报出来,大家愿意吗?生:愿意!此时,大多数学生是一个一个字地数,而老师很快可以知道是多少字,学生顿生疑虑,师顺势就说: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大家就知道了……短短的几分钟,教师将“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与学生非常熟悉的古诗诗句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了一个师生快速数古诗字数的比赛游戏的教学情境,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冲突和探究的欲望,使其以积极的心理倾向进入乘法口诀的探究活动中。

二、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提倡算法多样化,是为了提倡学生独立思考,提高思维能力,展示学生不同层次的思考结果,老师不能引导学生寻求“低层次算法”。要舍得放手,要相信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多独立思考、尽可能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目前,计算教学在方法上大都注意了量的增加,既引导学生找出尽可能多的方法,但往往忽略了有序思维,从质的方面提高。鼓励算法多样化,它为我们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能有的放矢地采用各种手段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追寻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小学教学的计算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一些条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育。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我是这样进行的:首先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整数除法等知识,然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入新课:小明去商店买文具、每支笔0.3元,他用1.2元可以买几支笔?学生因为有生活经验,所以很快就得出答案:可以买4支笔。可当我请他们用竖式解答时,学生产生了疑惑:1.2除以0.3,商4应该写在哪儿呢?这时,有的学生说,如果都是整数就好了。我及时抓住学生的这个迁移点,因势利导地提出:如果把除数变成整数,要使商不变,有什么办法?学生思考、检验有关知识,不一会儿就回答出: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得扩大10倍。接着,我设计了把除数变成整数时,要使商不变,被除数的几种情况的练习,从易到难,引导学生“拾级而上”。这样,就使新的计算法则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获得了实际意义,同时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真正理解了算理。

四、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学生是因为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①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②认真审题,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③认真书写,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④认真演算。

五、保障计算练习的质量

计算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教学时应注意这样几点:①精选习题,练习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如有关小数计算练习的重点是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小数加、减法中小数点对齐;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怎样确定,位置不够时用“0”占位;小数除法中除数转化成整数时被除数中小数点的移动方法。教师组织练习时必须明确为什么练,练什么,要求达到什么程度,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注重基础,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学时注意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方法,逐步提高基本口算的熟练程度。③强化方法,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误,教师要具体分析其中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

六、适时适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得不认真思考一下,怎样对学生进行评价,才能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导向、调控、激励、诊断等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怎样上好烹调专业实习操作课 篇3

怎样上好烹调专业实习操作课

摘要:烹调实习操作课是中式烹调专业的重要环节, 本文就上好烹调专业实习操作课, 要做好实习操作课教学计划安排、做好备料工作、做好实习操作课的讲解和演示、做好实习巡回指导工作、做好实际操作的总结和评价、做好布置实习报告工作的探讨, 说明实操课是烹饪教学的重要环节。上好实操课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理论, 还能增强其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为培养合格的现代餐饮业的实用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实习操作;实习教学;操作能力

在几年烹饪实习教学中, 对于上好烹饪实习操作课, 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常情况下, 一堂严谨有效的烹饪实习操作课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做好烹饪实习操作课教学计划安排工作

烹饪实习操作课教学计划是保证烹饪实习教学总目标的实现、稳定教学秩序、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每学期开学前, 要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总体安排, 根据这学期的不同的学习对象, 根据原料上市季节, 科学、合理地编排实习教学计划。

二、做好备料工作

这儿的备料不是简单地准备所用原料, 包括检查设备、工具的使用情况, 做好设备、工具的清洁卫生, 餐具的就位, 主料配料的准备, 调味品的检查与配备。备料是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前提, 要严格把关, 充分准备, 做到万无一失。

三、做好实习操作课的讲解和演示

(1) 讲解要取得好的效果, 上课前的铺垫工作尤为重要。即演示之前介绍菜肴制作的全过程:烹调方法———原料———味型———初加工———细加工———烹制———装盘。有些内容一定要讲解细致入微, 如:原料的选择范围、改刀的形状大小及基本要求、烹制方法、所用的火候等。例如:在“拔丝”的教学中, 首先从“蔗糖溶液的性质”入手, 从中探索“拔丝”技法的规律, 其中涉及理化基础知识很多, 如“溶解和溶解度”“熔化与结晶”“浓度与密度”“饱和溶液与过饱和溶液”。

(2) 演示是上好实操课的关键和基础。在进行操作演示时, 从原料的初加工方法、切配的形状标准、动物性原料的腌制上浆、火力的大小, 到油温的识别、烹制调味的方法、装盘的方法, 都要在操作过程中辅以简单扼要的讲解, 强化理论知识,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例如:“拔丝”菜的教学, “炒糖”是制作“拔丝菜”的关键。“炒糖”时有下列现象发生:首先蔗糖熔化, 由结晶态转为液态, 并发生“翻泡”现象 (糖液中水分蒸发引起) , 接着“泡由大变小、由少变多” (糖液中水分蒸发速度减慢) , 此时糖液进入了“过饱和状态”, 并且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 低温时呈透明状, 具有脆性。此刻, 是“拔丝”的最佳时刻。在这一过程中, 抓住这些瞬间变化, 由现象到本质, 由表及里进行分析, 揭示变化规律, 使“讲与演”彼此默契协调, 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 操作演示结束后, 制得的菜肴由师生共同品评, 对菜肴出现不足之处, 结合理性进行分析。如“拔丝菜”经常出现不出丝或出丝少、颜色深或味苦、反沙 (重结晶) 等现象, 要逐一分析, 总结技术要领,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再进行概括总结。最后应该引导学生将菜肴操作的主要环节再回忆一遍, 并提醒学生注意要点, 让学生巩固本次操作课的目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注意的事项等, 为学生进行操作工作奠定基础。

四、做好学生实习

上烹饪操作实习课, 学生流动性大, 如果分工不明确, 将很难保证实习顺利进行。因而, 实习课时应分工明确。分工时, 做到两定:定岗位, 学生案板操作时, 所在位置要固定, 炉上操作时, 所用炉灶要定;定项目, 实习时, 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定, 安排值日时要定项目, 责任到人, 分工明确。

●张祥国

五、做好实习巡回指导工作

要想让学生独立操作取得预期效果, 进行有效的指导必不可少。学生初次制作某个菜肴时, 必然会存在许多问题, 如改刀不对、油温把握不准。任何一个方面的问题都会直接影响菜肴的色、香、味、型。因此,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要巡回指导, 以便能及时发现不正确的操作方法, 纠正问题, 让学生少走弯路。若发现较多同学都犯有同类错误, 就应该暂停实操。至于操作姿势、操作卫生、安全等问题, 应该是每一节课都应该强调的问题,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操作习惯。

六、做好实际操作的总结和评价

面对学生的作品, 比较评价相当重要。学生作品良莠不齐, 通过对比, 能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从而找到自己的差距, 弥补不足。评价最好在学生中进行, 在评价中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如:菜品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改正?对学生评价不到位的地方, 教师的强调和补充, 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最后教师要集中总结评价, 归纳出本课操作过程中共性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并要求学生在课后认真总结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失败的原因, 为下一次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 对学生作品认真打分, 为期末或毕业的成绩评定做好记录。

七、做好布置实习报告工作

烹饪操作实习课也必须布置作业, 这个作业就是实习报告, 其内容有实习菜肴的制作的全过程编写和实习总结。学生通过实习报告, 可以及时巩固专业技能;教师通过实习报告, 及时了解学生接受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情况。因此, 操作实习课后要及时布置实习报告, 教师批阅也要及时、规范。

总之, 实操课是烹饪教学的重要环节, 上好实操课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理论, 还能增强其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为培养合格的现代餐饮业的实用人才打下基础。

怎样上好阅读课 篇4

一、课上指导

一是朗读法。教师范读, 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标准和榜样;学生个别朗读或集体朗读:个别朗读锻炼胆量, 展示个人水平, 又起到交流作用;集体朗读大家都得到锻炼。分角色朗读, 教学剧本或以写人为主的小说、散文, 文中的角色由学生分别朗读。通过训练, 学生读出兴趣, 读出感情。

二是复述法。详细复述, 即按原文的顺序无遗漏地复述;简要复述,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用简要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复述, 锻炼学生的对课文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创造性复述, 在原文的基础上作某种创作, 这是培养鉴赏阅读能力的重要的手段。

三是提问法。提问主要是教师向学生提问, 也可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问。提问要能引导学生的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 问题要有启发性。

四是设疑自答。对教材中所写的人、事、物等要勤于思索, 即“质疑——破疑——再质疑——再破疑”。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先大概翻阅一下书的内容, 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结果如何等问题;然后再细读全书, 边读边答。这样阅读就会有所悟, 有所得。

二、课外指导

一是经典诗文背诵。让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 背诵100—200首 (篇) 经典诗文。

二是优秀书籍自读。让学生在课余 (包括节假日) 阅读100本优秀书籍。

三是精致篇章赏析 (美文赏析) 。每周一节阅读课, 教师和学生一起欣赏佳作名篇。

四是分享阅读成果。引导学生交流读书笔记, 进行话题讨论、主题辩论, 或举行各种阅读竞赛、表演等。

三、成长指导

一是激发读书兴趣。本来, 语文课就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现在的语文课很难真正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所以, 我就坚持每周给学生一节阅读课,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没有任何“应试负担”的情况下轻松地阅读。

二是积淀人文素养。“有知识, 没文化”是现在不少学生 (包括一些大学生) 的现状。通过阅读, 我希望能够让学生直接接触最优秀的文化精品, 让学生与大师对话;希望他们不仅仅有文化知识, 更有人文情怀。

三是培养科学精神。有些语文教师的阅读指导偏重于或仅仅是文学欣赏。我认为, 完整的阅读, 理应包括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 我的阅读课还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科普读物。

四是铸造健全人格。不管我们的学生今后从事什么职业, 他们都应该具备一个真正的人所具有的健全人格:心地善良、人品正直、灵魂自由、感情丰富、善于思考、勇于创造。

五是尊重与引导。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基础、阅读心理、阅读兴趣以及他们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 在这个基础上, 站在人类的精神高度给学生以引导, 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 把有限的精力用于直接吮吸人类的精神的养料。

四、阅读品味指导

每一次阅读课都是一个驿站。每堂课的结束, 又是下一次行程的开始。阅读无边, 阅读不止。如果仅仅为阅读积累而阅读, 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在阅读和鉴赏活动中, 要不断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 让他们完善自我, 提升人生境界, 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在重视文化传承的同时, 还要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 关注当代生活, 学会对文化现象的剖析, 注重跨领域学习, 创设大语文观。既体现语文基础学科的重要作用, 又让其他学科知识与语文融会贯通、有机结合, 为语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让学生提高感受鉴赏能力, 学会鉴赏、学会思考、学会应用, 在应用中有拓展, 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如, 讲授《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展示海子资料、海子诗作。“假如海子能活到今天, 他也许长大了, 一定会这样说:要热爱生命, 也要热爱自我。”让学生热爱文学, 更要珍视生命。讲授柳宗元的《愚溪诗序》时, 补充介绍柳宗元的生平, 尤其是被贬永州的经历, 让学生走进柳宗元的内心, 理解他与山水相晤、寄情山水的心志。

怎样上好数学复习课 篇5

首先, 要进行全面整理、贯穿知识联系。上好复习课, 不能做机械的重复。有些教师在复习中, 认为学生对某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 采用题海战术, 重复多练。这是不可取的, 这造成了知识的重复教育, 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学生对这样的复习感到乏味, 没有兴趣, 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牢, 主要是对各知识点容易混淆, 理解不透彻。所以, 我们在复习过程中, 主要抓住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 使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它们, 理解掌握它们。如复习第九册有关近似数的内容, 我们可以把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求积的近似数、求商的近似数放在一起来复习, 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教学, 这样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它们、区分它们。另外, 还可以增加另外几种求近似数的方法, 如“进一法”、“去尾法”等, 使学生既对已学知识加深了理解, 又懂得了几种新的求近似数的方法, 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其次, 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适当增加难度, 使知识有一个提高和升华。复习课既是对已学知识的一种温习和巩固, 又是对知识的一个延伸和提高。因为在复习过程中, 若停留在原有基础知识水平上, 那么一些中、上等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无聊。所以, 在复习过程中, 应适当增加一些难度。如在复习小数除法时, 可增加有关求“余数”问题的计算题;在复习三角形面积时, 可增加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条边上的高, 求另一条边上的高。总之, 增加一定的难度, 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每个学生都有新的收获。

再者, 还应重视实际操作, 提高学习兴趣, 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课外, 指导实践。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 同时又能指导实践, 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着的。所以, 把数学知识推向生活、应用实践, 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知识。如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时, 指导学生三人一组, 去测量周围一些物体的长、宽、高, 并根据公式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等;在复习步测、目测时, 可指导学生两人一组, 一人操作, 一人记录, 先算出自己一步的长度, 然后再用自己的步子去测量两地间的距离。这样的复习课是学生最感兴趣的, 学生的参与意识强, 学习积极性高, 使学生在实践中既锻炼了能力, 又掌握了知识。

怎样上好数学实践课 篇6

一、深入挖掘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了解才有发言权。”要想上好数学实践课,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把教材吃透。只有做到对教材的熟练、透彻的掌握,才能明确教材中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给学生带来既有想象空间、灵活机动,又能落到实际、比较“接地气”的课程体验。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线与角”中,课程规划既有线的认识,也有角的度量与如何画角。结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爱动、好奇的特点,笔者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大自然,巩固认识线与角的相关知识,为以后联系生活实际问题做好铺垫,感受生活中处处存在的数学之美。

二、调动兴趣,优化课堂效果

数学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枯燥乏味的。学生没有对数学的兴趣,只靠教师强硬地填鸭式灌输知识点,效果不甚理想,教师被动,,学生痛苦。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很多数学教师的难题。

在《小数的意义》这一章节,可以先让学生列举自己见过的小数。学生经常跟随父母逛超市,早已对小数不陌生。这个问题对学生并不难,很容易让学生眼前一亮,调动起兴趣。在争先恐后的回答中,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起来了,就能为后续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个活跃轻松的课堂气氛会对良好的教学效果产生重要作用。

三、学生自主参与,事半功倍

教学中不能是教师“一人独大”,而是应以学生为主。有了学生自主参与的实践课,才是“活”了的实践课,才能距离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目标更进一步。那教师如何才能淡化自己,让学生自主参与呢?

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中有一个实践活动“人口普查”。这不仅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也和社会热点相关。笔者布置作业:每个学生统计自己小区的人口数量。在下次实践课的汇报交流时,学生都很兴奋,因为这是他们自主参与、自己主导得出的数据,而后把自己的数据和国家人口普查数据对比,学生认识了“亿以内的大数”,并了解了数的融合,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四、化理论为应用,贴近实际

学生学习知识,很大程度是为日后的生活、工作打下基础,学习数学更是如此。因此,数学实践课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把课上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课拓宽学识,转化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学习统计知识时,笔者把学生分成小组,一起到学校附近的文具超市做调查。从学生天天使用的文具入手,对超市中文具的种类、数量、价格等方面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学生经历收集收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简单实践,学生了解了统计的概念,巩固了知识,发展了思维,从而达到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熟练应用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价值,增强数学应用意识的教学效果。

怎样上好数学复习课 篇7

关键词:策略,数学,复习课

“怎样上好数学复习课”是经常困扰我们数学教师的一个问题。近来听了一些复习课, 大都是这样的:先回顾与整理, 再练习与运用, 教材上是这样编排的, 老师们也是这样教的。这第一部分是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第二部分是对基本能力的巩固, 前者以教师讲为主, 后者以学生练为主, 看似珠联璧合、天衣无缝, 其实只是“今天重复昨天的故事”, 并没有取得太多实际效果。这样的复习弄得教师无奈、学生厌烦, 很大程度归因于重复。

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数学复习教学究竟教给学生什么?如果仅仅是将知识过一遍, 或常见意义上的查漏补缺, 不客气地说那就是多了一次重复;数学复习教学究竟要怎样教?如果仅仅对学生讲一讲, 或司空见惯地练一练, 学生的收获又在哪里?复习是为了考试, 在当下我们不可回避, 但绝不能只为了考试。倘若那样, 教师、学生、教学就都成了分数的“奴隶”, 做奴隶的滋味想必不会好受。假如不止这些, 我们还将要追求什么?怎样上好复习课呢?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任务前置, 丰富素材

教师单纯地出示复习材料让学生复习, 学生多数会觉得学习被动, 导致参与热情不高。但如果课前先让学生自己去收集复习材料, 再由小组整理、筛选、归纳 (以备复习课上使用) 。这样既符合学生渴望成为学习主人的心理特征, 又让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实效的课前复习。例如在复习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时, 我先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和收集生活中有关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方面的材料, 再由小组整理归纳知识点, 结果他们不但对圆柱表面积的三种实际情况 (有两个底面、有一个底面、没有底面) 区分得很清楚, 而且创新地发现圆柱的体积除了可以用底面积乘高, 还可以用侧面积的一半乘半径来求, 真可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但要注意的是教师放手让学生找题、变题、编题的时候, 要提醒学生在题目挑选和设计上注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难易适当, 力求做到综合性和新颖性。

二、竞赛激励, 全员参与

每个儿童都渴望在竞赛中展示自我, 获得成功。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我们可以运用情感原理, 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运用成功原理, 变苦学为乐学;在学法上, 教学生施展“点金术”, 等等。在知识点的梳理和练习时, 教师可根据复习内容的不同, 设计不同的竞赛项目, 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想去争一争、搏一搏, 让他们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例如, 我经常将枯燥的计算、烦人的解决问题融于竞赛中, 采用的竞赛方式有:小组接力、任意互问、绝对挑战、智慧冲浪、过关斩将等, 并且规定答错不扣分, 答对就加分, 如果思维创新, 就加发奖章。需要提醒老师们的是对于一些平时学习困难的学生, 教师在复习课上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 要多多促动;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 要提出更高的目标。力求做到培优、补差、推中并进, 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建构网络, 促进知识系统化

复习教学的首要目标要定位在“促进知识系统化”上, 对某一阶段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引导学生把相互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经过梳理串联起来, 贯通起来。复习课担负着查漏补缺、系统整理、巩固发展的重任。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平时学习的零散知识系统整理, 形成知识的网络系统。做到复习一点、连成一线、扩展一片, 在滚动中建构生成认知网络结构。例如, 我在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时, 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这些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了解了知识的来龙去脉, 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另外, 复习课不能上成习题课。复习教学要凸显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在重要的复习阶段, 倘若学生依然是过分依赖课本、被动学习、死记硬背, 或是教师简单罗列所学的繁多的知识点, 把它们一一清点给学生, 或是在举几个常见的类型题后变为机械的学生训练, 类似的种种做法正是在复习教学阶段容易走入的误区, 久而久之, 必将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我们应该摒弃陈旧的复习方法, 使学生学习活动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沉闷走向活跃、由单一走向互动, 要想方法让学生喜欢上复习课。

复习重点不只是知识、技能, 而是要将复习内容放在更加宏大的知识背景之中, 形成整体结构;要改变教师出题、学生练习的传统情况, 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上一篇: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下一篇:农业技术农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