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新闻

2024-05-22

文字新闻(精选十篇)

文字新闻 篇1

1.有效分析两者相同之处

新闻文字与文学文字两者有互通之处,都是属于文学创作的一种,都可以使用一定的表达方式。两者都强调现场观察,通过亲临现场、亲身经历、亲眼所见,收集写作素材。两者都有一定的社会功用,反映事实、报道事实。两者都要求具有知识的全面性,只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写出好的新闻稿件和文学作品来。

2.全面掌握两者不同之处

两者体裁范围不同,新闻写作有消息与通讯,而文学写作则有小说,诗歌,散文等,所以,在新闻文字稿的编撰中,要注重新闻写作的体裁。

两者表达方式不同,新闻写作表达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叙事为主,而文学创作的表达方式比较多样。随着体裁的不同,会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以在新闻文字的编撰过程中,要注重表达方式的选取,不过随着现在读者越来越年轻化,新闻写作的表达方式也趋于多样化,只要在不影响新闻客观传播的前提下,编辑可以对新闻文字稿适当选择或共用一些表达方式。

新闻文字稿编撰尤其注重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写作主要是传递信息,注重事实,它不同于文学写作主要是进行文学创作,加以感情发挥。真实性新闻的最重要的特性,所以,要求新闻文字稿编撰,不能加入编辑自己的思想,也不能对新闻事实做出对错的评价,但可采用编后记的形式,来抒发感受。

1.杜绝编撰或创作新闻

新闻文字稿编撰是在新闻写作的基础上,对新闻文字进行二次创作,但这个创作,并非文学意义上的创作,而是基于新闻客观性、真实性等基础上的, 一种修饰,突出新闻点,提炼新闻标题等。所以,编辑在这一过程中,编辑必须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对稿件进行适当修缮,不得擅自删除或割舍一些重要的新闻事实,也不能随意捏造。

2.常识内容要反复核实

在新闻稿件写作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常识,比如法律常识、生理常识等。编辑或者记者的文化素养可能会有不同,所以在碰到一些把握不准的常识知识时,一定要反复跟记者核实,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国家的法律政策、一些重大案件的进展等,必须把每个比较敏感的词,进行仔细推敲,经得起考验, 才能算是比较好的完成了后期编撰工作。

3.图文要仔细对照

在采访新闻的过程中,摄影记者会拍摄一些现场的照片,比较大型的活动还好说,碰到一些领导人出席活动的画面,编辑在后期对新闻文字稿进行编撰的过程中,一定要与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进行核实,对照所选用的照片中,谁是谁,切忌不能出现张冠李戴的事件, 尤其是面对国家领导人的时候。图说与图片要对应,文字稿与图片也要一一对应。

新闻文字稿编撰要注重传播性和时效性

新闻文字注重时效性,要求所采的新闻素材第一时间变成文字形式,予以报道,尤其在网络媒体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抢现场和抢新闻变的同等重要。

1.编撰工作要注重传播性

新闻文字虽然具有传播性,但往往因为它的标题不够吸引人或太“露骨”,让很多读者一览而过,或者完全不会注意到这条新闻,或者完全进入“读题时代”。所以要求编辑在编撰新闻时,首先要让标题生动吸引人,最好的方法是跟现在流行的网络用语相结合,比如,描写一个赛马选手从马上摔了下来,可以用网络热搜词汇“马上有险情”这个主标题。其次在标题的提炼过程中,尽可能留点悬念,让读者自己去新闻本文中寻找,避免看完标题就不看了的情况出现。

2.编撰工作要注重时效性

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尤其是面对一些突发性的新闻事件时,比如长春“304”婴儿随车被盗案件。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的时效性更注重得是采访,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对现场进行还原,寻找当事人。可随着新兴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的发展,新闻的时效性更加注重采访和写作的同步性,采访过程中,第一时间发布掌握的信息,并予以发布,根据采访结果,进行滚动播报, 这类采访方式多见于一些大型的突发现场。编辑(这里主要指网络编辑)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注重编撰工作的时效性,接到记者的第一手稿件后,马上进行提炼标题,并建立专题页面,随时滚动报道。

新闻文字稿编撰要注重新闻的结构性

新闻的体裁虽然比较单一,但随着读者的层次越来越多样化,新闻文字稿的写作或者编撰都可以适当的采用一些比较时髦的写作体裁。举一个例子,国内最优秀的一家日报《都市快报》,这家报社对新闻的写作,更倾向于写作故事,文字流畅性非常好,引人入胜。分析他们成功的秘诀,那就是注重新闻的结构性。从事新闻文字稿编撰的人,在整体把握写作思路、新闻真实性等基础下,可以适当创新一些新闻写作结构, 比如倒叙方式、蒙太奇写作方式等。

总结

《新闻联播》文字版(速录) 篇2

女主播:晚上好!

男主播:今天是9月17号星期五,农历八月初十,欢迎收看《新闻联播》节目。

女主播:首先向您介绍这次节目的主要内容:

胡锦涛为瑞士“文化风景线艺术节〃中国主宾国”活动致贺信。

温家宝同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通电话。

宁夏中卫市新思路治沙——种果树增收入。

冷空气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大范围降温降雨。

菲律宾调查委员会递交中国香港人质事件调查报告。

以下是详细报道:

男主播:本台消息:国家主席胡锦涛16号致信祝贺“文化风景线艺术节〃中国主宾国”活动在瑞士举办。

贺信说,在中国同瑞士建交60周年之际,欣悉“文化风景线艺术节〃中国主宾国”活动即将在瑞士举办。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并以我个人名义对这次活动表示热烈的祝贺。

瑞士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欧国家之一。建交60年来,两国关系全面发展,经济、科技合作成果丰硕,人文交流日趋活跃,人民友谊不断加深。中国人民珍视同瑞士的长期友谊,中方愿同瑞方一道,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深化政治、经贸、科技、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携手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做出努力。

文化创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这次“文化风景线艺术节〃中国主宾国”活动是两国建交以来最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将以音乐、戏剧、建筑、舞蹈、文学、电影等多种形式向瑞士人民介绍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中国当代艺术。这次活动也将为中国人民深入了解瑞士人民创造的独特文化提供重要契机。我衷心希望这次活动为促进中瑞两国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做出积极贡献。祝“文化风景线艺术节〃中国主宾国”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女主播:本台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天应约同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通电话。温家宝祝贺吉拉德就任澳大利亚新一届政府总理。

温家宝说,中澳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两国经贸合作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变得更加紧密和富有活力,双方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方愿与澳方保持高层交往,增进相互了解,扩大互利合作,继续把两国关系推向前进。

吉拉德向温家宝表示感谢,吉拉德说,澳大利亚新一届政府高度重视澳中关系,愿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推动澳中关系继续向前发展。澳方愿与中方密切各级别交往,深化经贸等各领域合作,加强在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机制中的协调与配合,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

女主播:记者日前从全军医学科技大会上了解到,“十一五”期间我军基本构建起紧急救治、立体护送、核生化武器医学防护、快速机动部署、卫勤信息应用和特殊环境保障六大系统的卫生装备体系,卫勤装备初步做到“车、舱、箱、囊”系列配套,“陆、海、空、天”一体相连,“救、送、诊、治、防”要素齐全。目前全军卫生系统医用机器人、器官联合移植、烧创伤修复、干细胞移植等

滨海速录——《新闻联播》2010.9.17 13项研究治疗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肿瘤早期诊治技术等116项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野战方舱医院可在两小时内快速展开,昼夜通过伤员400人。

自主研制的万吨级医院船、舰载医疗模块为骨干打造的海上医疗救护平台,保障链条从近海礁盘延伸到茫茫大洋,有效提高了我军遂行多样化任务的卫勤保障能力。

女主播:正在新疆各地举行的第五届“天山读书节”推荐了50种优秀图书作为重点阅读书目,在全区各级新华书店进行集中展示和优惠销售,每天都吸引大批读者选购。本届读书节以“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分设主题教育图书、新疆本版图书、青少年优秀图书、中华文化经典图书、红色经典图书和服务“三农”等六大专柜销售,同时在党政机关、中小学、农牧区开展不同主题的阅读征文活动。

“妇女与城市发展”暨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5周年论坛今天在上海举行。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女政要及各领域的女性领导人、知名人士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下,讨论妇女与城市发展问题。与会代表还围绕“女性高层人才的成长”、“妇女与城市化进程”、“妇女全面发展与责任”三个议题展开了讨论。

女主播:上海世博会今天迎来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馆日。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演员带着原始部落的歌舞来到世博园。巴布亚新几内亚馆位于世博园B片区太平洋联合馆内,展馆内风格迥异、各具形态的部落图腾讲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预示这个太平洋岛国美好的未来。

女主播: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音乐会昨晚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上演,演出有协奏曲《山之祭》、民乐第一二胡协奏曲、管弦乐、《热巴舞曲》、《幻想协奏曲》、《火车托卡塔》等7部入选本年度《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的新作品,表达了作曲家对国家、民族、社会与人生的关注与思考。

指挥家 谭利华说:这样一个平台上就是说我们应该多演出,才能耳熟能详。

中国音协副主席 宋飞说:从这一个点上可以看到当今音乐文化发展的一个系统工程。

女主播:2007年,人民音乐出版社以与作曲家签约出版方式启动了《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出版工程,至今已陆续出版了50多部著名作曲家作品,并以举办作品音乐会的方式对这批新作品进行推广,改变了新作品出版难、演出难的两难局面,实现了音乐出版与媒体结合、与社会结合,从纸媒谱本到现场音响的立体化发展。

人民音乐出版社社长 吴斌说:我们人民音乐出版社将来在演出、培训,包括乐谱租赁都是我们新设立的经济增长点。把我们过去的编辑优势、专业优势转化成为一种市场优势,我想这也应该说是在这次国企改革中起一种带动作用。

女主播:《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中的很多作品还以乐谱租赁方式成功输出德国、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创作、演出、出版、租赁的良性循环,有效保护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资源。

女主播:这两天冷空气横扫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带来大范围降雨和强降温。

滨海速录——《新闻联播》2010.9.17 昨晚开始的一场降雨让北京市民一夜之间感受到秋天的味道。

在辽宁沈阳,降雨使气温陡降了15度,人们纷纷穿上了秋装。

受冷空气影响,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地的气温下降10度以上,其中大兴安岭地区的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度局部地区出现了霜冻。

与此同时,在副热带高压影响下,“秋老虎”在南方部分地区显示出威力。今天上午,湖南省对有可能出现39度高温的长沙、株洲等地拉响了高温橙色预警。重庆、江西部分区县的气温这两天迅速攀升到了37度以上。气象专家预计,南方这一轮晴热天气仍将持续4天以上。

专家提醒,在昼夜温差加大的情况下,极易患上感冒等疾病,大家应适时增减衣物,预防疾病的发生。

女主播:苗寨干昌位于贵州的大山深处,为了解决深山区孩子们上学难的问题,18面前黎永清和妻子唐乔英自费办起了一所小学。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后,学校条件虽然有了好转,但经费依然紧张,他们就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挣钱,为孩子们购买课外读物和文体器材。

今晚,我台第一套节目《焦点访谈》之后《身边的感动》专栏将播出《苗寨里的夫妻学校》。

男主播:下面请看一组简讯:

女主播:银监会今天公布,将对广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违规揽储行为进行查处。

据了解,这些银行主要通过暗记高息、有奖储蓄等方式变相提高利率,或向存款中介支付吸储费、协储费、手续费等不当费用的手段进行违规吸收储蓄。

男主播:截至目前,今年我国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突破1000亿美元,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达到22.5%,在提振企业出口信心和优化出口结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女主播:第一届中国—东盟行业合作会议今天在昆明召开,来自全国的机电、汽车等多家商会以及云南省内的28家行业协会与东盟国家的各国商会和企业展开对接,拓展合作领域。

男主播:“十二五”期间,海河流域将实施取水许可总量和排污总量“双总量”控制,将河流水量和水质按断面分配给流域内的7个省区市的232个县市。目前海河流域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不足三成,缺水率达22%。

女主播: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赴南太平洋5国出访及远航训练的女学员近日登上“绵阳”号导弹护卫舰,开始航海、雷达等多科目的远洋航海训练,结束了我国海军作战舰艇没有女学员上舰实习的历史。

男主播:从12月1号起,湖南省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将在药品集中采购交易平台上采购药品,通过先对药厂限价,再由企业竞价,最后医疗专家议价来确定中标药品价格。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预计此举可使药价下降两到三成。

滨海速录——《新闻联播》2010.9.17

女主播:今天,西藏5个纯牧业县的26500多名牧民获得了6119万元生态奖励资金。从去年开始,西藏在全国率先实行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初步建立了以草定畜奖励、薪柴替代补贴、草原生态监测制度。

男主播:电影《山楂树之恋》昨晚开始在全国上映,开启了国庆电影档期的序幕。《山楂树之恋》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一对青年忠于爱情,生死相恋的感人故事。

女主播: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6号在联合国总部接受中文媒体采访时说,中国已经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取得巨大进步,由于有中国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他对中国能够如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充满信心,并认为中国的成功经验值得其它许多发展中国家学习与借鉴。

潘基文说,中国向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合作与援助的做法已经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潘基文同时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联合国工作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他期待与温家宝总理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和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期间举行会晤,就如何进一步加强联合国与中国的合作交换意见。

女主播:斯里兰卡军方今天说,在斯里兰卡东部蒂克洛镇,一辆停在警察局附近、装有公路施工爆炸物的卡车突然发生爆炸,造成包括两名中国工人在内的至少60人死亡,其他死者多为警察。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对此高度关注,已派出使馆官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处理相关事宜,并安抚中国工人和斯里兰卡工人。

女主播:菲律宾人质事件调查委员会今天下午结束了对中国香港人质事件调查报告的最后审核和阅览,并向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递交了这份报告。报告的具体内容还需要数天时间才会公布。据透露,报告有80多页,涉及事件评估、查明责任人以及相关建议等方面的内容。人质事件调查委员会主席德利马此前说,报告将建议对约10名相关责任人提起诉讼。

女主播: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16号在国会就中国的货币政策和中美经济关系作证时说,美国在与中国的关系中有着显著的经济利益,中国市场对美国持续经济复苏至关重要。

盖特纳说,中国现在是美国增长最快的主要海外市场。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截至目前,美国对中国的商品和服务出口超过530亿美元,约合3565亿元人民币,对华商品出口比2009年同期增长36%,凸显了中国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重要性。

谈到人民币汇率问题,盖特纳说,目前美国财政部正在准备下半年度的主要贸易伙伴汇率政策报告。

女主播:正在澳大利亚访问的中国藏学家代表团16号、17号两天在悉尼与当地的政府官员、社会学者以及主流媒体人士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代表团成员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切身经历,向当地各界人士详细介绍了西藏的文化历史、宗教信仰、自然环境保护以及藏民生活的真实状况。

文字新闻 篇3

概括起来,新闻照片的说明文字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新闻照片标题文字;另一类是新闻照片解说性或评述性文字。

1.1新闻照片标题文字

越来越多的新闻照片开始采用标题说明文字,用简洁、醒目的词句表明所报道事实的主题或内容,画龙点睛,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图片要义。一条好的标题,能为新闻照片增色传神,赋予新闻照片以灵魂,不可小觑。新闻照片的标题从文字性质和创制方式上可分为以下几类。

1.1.1提示新闻事实的内容

由于新闻图片上所提供的只是瞬间的画面记录,读者只看画面难以准确把握新闻事实的主要新闻要素,得不到解释,新闻照片标题就可以既准确又快捷地提供必要的新闻要素,让读者一目了然。

如获“第1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摄影报道“中吉首次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纪实”一组军事画面,光看分镜头说明读者不明所言,而有了这个标题就豁然了。

1.1.2揭示新闻照片的意义

新闻照片是纪实的,而照片的意义是要经文字概括才能获得准确揭示、让人领会并思索画外之音。一个纪实的画面再配上一个阐述意义的标题,虚实结合,相得益彰。譬如《洪水无情党有情》,报道江西临川县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战胜洪水的事实。在发生洪水之际,一架军用飞机送来了救济物质,受灾群众翘首以待,激动不已。标题用对比手法点出“有情”与“无情”,从深层揭示人民群众战胜洪水的力量源泉,挖掘出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这一重大主题。

1.1.3评论新闻事实的内容

新闻照片标题还可从评论的角度入手,判断新闻事实的是非曲直,表明拍摄者的态度与立场。譬如获“第1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摄影报道“温家宝情牵孤儿”,表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关心。

新闻照片的标题不管是从何种角度入手,都必须注意题图一致,观点正确,富于文采,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只有这样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2新闻照片解说性或评述性文字

新闻照片解说性或评述性文字比标题对于画面的阐释更为细致,可以给图片以更加丰富的内涵,甚至可以更完善地发掘图片新闻的深层含义,使新闻照片血肉丰满,情采四溢。按其性质和创制方式上可分为以下几类。

1.2.1客观报道式

这类说明文字实际上是简讯式的报道,要求用客观报道的方式、只交代主要的新闻要素和必要的背景材料,不作文字上的渲染、描述,要言不繁。譬如2011年3月16日《人民日报》一版的图片新闻报道,只用了“3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国家会议中心参观‘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区区49个字就言简意赅地交待了时间、地点、场合等新闻要素,对图片进行了很好的说明。

1.2.2介绍说明式

它基本上是采用说明手法,介绍画面上人物、场景、情节等内容。这样的文字,是帮助读者看懂新闻照片的,它与图片合为一体,互相依存,不可分离。如2011年3月16日《人民日报》13版一幅图片报道是說“3月14日,顾客在浙江省诸暨市一商场内选购数码摄像机”,如果只看画面或单从这句说明文字不仅毫无新闻价值,而且让人不知所云何意。但是以下图片说明文字就使图片报道的意蕴清晰而丰满了起来:根据3月15日起正式实施的浙江省新“三包”目录,浙江消费者将额外享有国家目录之外的平板电脑、手持式个人数字信息处理设备、GPS导航等30种商品“三包”服务。这份目录是对2001年发布的浙江“三包”商品目录的重新修订,商品种类从18种增加到30种。

1.2.3评论点题式

对图片上的新闻事实评头品足一番,把拍摄者或发表者的感受和见解写出来,或赞颂、或针砭,态度鲜明,情感流露自然。获“第1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摄影报道“人类母爱抢救小金丝猴”,照片上,一只小金丝猴叼着一位“人妈妈”的乳头正香甜地吮吸着。说明文字介绍:这是一只刚出生便被妈妈遗弃的小金丝猴,为了挽救它的生命,一位“人妈妈”来到它身边,用自己的母乳来喂养它。这则报道赞颂了这种爱的奉献,读后令人感动。

2.“图以为体、文以昭彰,图文并茂”——读图时代对新闻照片说明文字的要求

2.1从“图文并茂”说起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报纸的办报观念是版面的“图文并茂”,其运用图片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基本上是建立在“配合、补白、调节和美化”的基础上。在这种观念统领下,编辑在编排版面时,看到版面上只有文字,而无图片,灰蒙蒙的显得呆板,于是想到插图、速写、漫画、图表、地图、刊头、题花、拓片等,同时也想到新闻照片、艺术照片。那时,编辑很少从美术报道(漫画、速写)和照片的新闻性、独立报道作用等方面来考虑安排版面,其出发点就是为了补充文字的不足,填补版面的空缺,进而获得使版面在形式上变得活泼一些、好看一些等附载效果。这种状况从新中国成立前后,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形成了报纸版面上的“图文并茂”时代。

由此而知 “图文并茂”是新闻史上的一个新闻实践过程,在这一时期,新闻照片或干脆称之为插图照片、补白照片,其境地着实尴尬——最惨可惨到像现在晚报时报上特别注明的“图文无关”。换句话说就是,在当时报人们注意到了照片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美学价值而又仅仅又停留在美学价值上,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照片”或“照片新闻”还没有出现或被确立。也就是说,在“图文并茂”时代,“新闻照片”或“照片新闻”根本就不存在,因此,新闻照片的说明文字就更无从谈起了。

2.2读图时代及其对新闻照片说明文字的新的要求

当前,一种新的认识在新闻界已经达成了共识,那就是:纸介媒体如今已进入“读图时代”,照片新闻已成为纸介媒体越来越重要的组成成分,有人甚至提出了“半壁江山”等等,然而,不论多少,“图文并重”的读图时代已经到来。在读图时代,穆青同志提出的“文字报道与摄影报道要两翼齐飞”的观点已经变成报纸版面语言的主潮。

然而,我们在这里又要特意提出“图以为体”、“文以昭彰”、“图文并茂”的观点,意在强调充分重视和发挥新闻照片说明文字的重大价值,使只不仅仅成为说明新闻照片的文字,而且还要让它担负起发掘新闻照片深层含义的新的使命,为新闻照片“妙笔生花,锦上添花”。

读图时代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快捷高效、鲜明直观,人们在对“图”提出诸如更多更大、更清晰靓丽、更丰富多样化等要求的同时,对“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简洁、生动、深刻、风趣。这的确需要摄影记者具有锐利的新闻眼光和丰厚的语言文字功底才能实现。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新闻摄影队伍的新闻和文化两个建设相对滞后,有些新闻摄影记者长期沉浸于相机“器物层面”的语境而不能进入新闻语境,个别的甚至连图片的说明文字也不能顺利过关。而如果存在说明文字这条“瘸腿”,那么“读图”和“读图时代”被误读也就难以避免了。许多媒体的摄影记者忽略了说明文字对新闻照片内在含义的表达以及对新闻照片深层意境的展现,忽视了受众对媒体新闻图片的本质诉求即新闻诉求,片面认为图片越多,图片越大,就越是跟上了读图时代,于是组照成风,图片贪大成风,致使“巨大”图片所形成的“冲击力”难掩新闻素质缺失所形成的“巨大”苍白,造成图片愈大,“苍白”愈大,结果浪费了版面资源,倒了读者的胃口,费力不讨好。因为,再大再美的图片离开新闻意义就成了无源之水,难有作为。

只要留神一下比较成功的新闻摄影记者便不难发现,这些人新闻敏感性强,文字水平高,文化底蕴深厚。据报道,《中国青年报》摄影部有一个传统,这就是要求摄影记者拍好照片的同时,还要进行文字报道。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时任该报摄影记者的郑鸣在采访著名作曲家施光南突患脑溢血倒在演出现场时,不仅拍了图片,而且写下特写《施光南倒在钢琴上》,从而使“图”、“文”竞相裨益,凡响非凡。1998年,同是中青报摄影记者的贺延光,在九江决口现场不仅发回图片,而且通过手机向报纸社发回现场报道,这篇图文并茂的报道最终获得当年度的中国新闻特别奖。可见摄影记者迅速提高自身的新闻和文化素养,加强新闻基本功训练,把自己打造成“图文双全”的两栖记者是十分重要的。

“巧”当电视新闻文字编辑 篇4

一、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能力

(一) 电视新闻编辑要有“管理者”的统筹能力。

电视文字编辑不仅经常与社会各个阶层打交道, 而且还要与本系统的各个环节发生关系。如果将整个电视宣传队伍比作一个庞大的乐队的话, 那么, 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人是乐队指挥, 而编辑则是吹大号的角色, 既接受指令, 又发布指令, 并确保指令百分之百地执行。与其他媒介的新闻编辑工作相比较,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其中编辑对象的复杂性和编辑主体的群体性, 直接关系编辑工作的全局。而正是电视编辑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着作为一个新闻编辑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二) 电视新闻编辑要有“政治家”的敏锐头脑。

有无政治家办台的头脑, 这关系到电视节目能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原则问题, 电视文字编辑应该胸怀大局, 打好主动仗, 唱响主旋律, 坚持党性原则和走群众路线的原则, 为电视栏目的走向把好脉搏。

(三) 电视文字编辑要“记者”的扎实功底和“作家”的文笔。

当编辑先要当好记者。电视新闻编辑仅有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不够的, 他们日常大量的工作是与文字、图像打交道, 如果对电视新闻采访拍摄角度、写稿、声画组合等一窍不通, 就很难修改记者和通讯员发来的消息。所以电视节目的文稿编辑, 要熟悉电视新闻业务的各个环节, 记者采写新闻后写的解说词、言论、串联词、标题, 文字编辑都要对主题进行提炼和升华。这样既可以增强新闻的感染力与号召力;也可以引发观众更多的思考, 以弥补电视新闻一闪即逝的不足。

二、电视新闻编辑应掌握的技巧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既是对前期采访素材的程序化整理过程, 同时也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 材料的筛选与各种形式表达要素的运用, 都是包含了编辑自我观点与思想的创造, 当好编辑就应该注重技巧,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

(一) 重视头条新闻。

头条是观众对电视新闻栏目的第一印象, 是整档节目的龙头, 它所包含的舆论价值和信息价值,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档节目的质量。可见选择合适的新闻头条对于吸引观众、提高节目收视率具有重要意义。任何新闻机构都把精心选择头条新闻作为新闻编排重点来抓, 头条新闻直接体现了新闻编辑意图, 对观众来说头条新闻是否吸引观众直接影响到他们收看新闻节目的兴趣。哪些适合上头条呢?一是重大决策类。一个地方党委、政府阶段性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编辑往往会选择编排在头条, 但这类新闻中更应把事关经济、民生的决策前置, 这样的编排, 契合了时政新闻的栏目定位, 及时传递了当地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 也满足了百姓对于当前重要工作情况的了解, 有利于政府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重要民生类。吃穿住行、游购娱、医疗保健等, 都是百姓最关注的内容。编辑在选择新闻头条时, 优先考虑重要的民生内容, 可以是实事工程、惠民举措, 也可以是全国性惠民政策落地后的执行情况等。这样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提高收视兴趣。三是突发事件类。“5·12”汶川大地震, 震惊全国, 这种突发事件关注度高, 牵动亿万群众的心, 本台编辑就把涉及本地人员以及本地救助情况进行报道, 内容及时, 头条播出, 展示了栏目的整体策划能力。当然, 一些地方上的突发事故、案件等, 虽然当地百姓十分关注, 但主流媒体应“关注而不煽情, 化解而不浇油, 帮忙而不添乱”, 以客观的角度报道事件情况, 不宜把此类报道放在头条。四是热点现象类。社会热点问题是观众普遍关心的内容, 很多题材涉及民生, 这也是编辑考虑编排头条的重点。一篇稿件能否上头条, 压住“阵脚”, 与新闻事件的价值、新闻报道的策划以及新闻编辑的敏锐等多种因素有关。只要编辑平时多策划、多琢磨, 在稿件的分量上下工夫, 让人有信心、有触动、有启发。编辑记者亦要不断创新突破, 提高对稿件的判断、选择、梳理、整合的处理能力, 让新闻头条形式更活, 内容更新, 影响力更大。

(二) 注重有效信息量。

有效信息含量指的是受众从该媒体传播中获知与认同信息的数量。编辑不能仅仅注重新闻的信息含量, 提高其有效信息含量才是最终目标。因此, 作为以报道百姓身边事, 反映百姓喜怒哀乐的电视民生新闻编辑要时常站在一个受众的角度审视自己编排的新闻究竟能给受众多少信息?审视自己编排的新闻对于受众究竟能有多大帮助?只有自己对自己“作品”满意了才有可能使受众满意和接受。

众所周知, 新闻工作主要职能是为受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因此作为电视新闻的文字编辑一定要把受众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上, 牢固确立以受众为本位, 在题材选择和新闻价值判断上要考虑到受众对这条新闻的关切度和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要致力于改进报道方式, 可以采用更为贴近普通受众的方式报道受众身上或身边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将新闻作品写成具有平民视角的报道, 注重人情味和亲和力, 使所传播的信息能有效地进入受众的心。

(三) 突出地方特色。

报道百姓的身边事儿, 这是电视民生新闻最大的特点。这一特点也让不同地方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具有了突出的地方特色。

从新闻信息接受特征看, 本地新闻与受众有着天然亲近性, 在媒体竞争中, 地域虽然对地方电视台竞争力发挥有一定限制, 使之不可能和省台、中央台抗衡, 但拥有“地利”优势, 本土化和区域性成为其贴近受众最大的资源优势。因为电视新闻编辑在进行稿件的选择和组合上, 要以受众最关心、最乐于接受的身边事和人进行选择和组织, 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结合当地经济文化特征和民族文化特色, 尽量从“贴近性”上去大做文章。只有将本地人、事、物的变迁充分纳入报道视域, 让百姓充分了解和感知发生在其周围的事件, 切实解决百姓关注的实际问题, 并能在形式上符合本地观众欣赏情趣和口味, 这样才能以独家、权威信息吸引受众注意力, 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同时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一方面, 无论是作为电视民生新闻始祖的《南京零距离》, 还是贵州台的《百姓关注》, 编辑风格都充分地体现了其贴近民生、突出地方性的特点。

(四) 语言风格多样化。

这主要是针对民生新闻而言, 民生新闻要求文字编辑在进行稿件的改写过程中, 要在保持栏目总体风格和报道方针不变的情况下, 能够做到语言风格的多样化, 甚至能够将记者的稿件根据记者个人的特点编排的多样化。比如, 在一些民生新闻栏目中, 当报道对象是小动物的时候, 可以用拟人化的手法, 或者当报道的内容很有趣的时候, 可以采用戏谑性的语言, 或者调侃式的笔法,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编辑对稿件的调整融合。

(五) 巧用编排手段。

巧妙地运用编排手段, 可以使一些稿件变得重要起来, 进而扩大影响力。这也是编辑“再创作”的一个重要技巧。内容相似的稿件, 编辑可以进行综合叙述, 让许多内容单一、形式简单的稿件组合起来, 变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样既增加了新闻的信息量, 也增加了新闻的厚重感。在编排稿件时, 编辑还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将稿件联系起来, 起到互相衬托、相辅相成的作用。对于内容不同的稿件, 作为编辑, 要将这些稿件分门别类地重新组合, 相互对比补充, 进行再创作, 让观众对于我们报道的新闻有更全面深刻的了解。在进行稿件组合的时候, 电视新闻稿的串联也是考验编辑能力和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个好的电视民生新闻编辑, 不但能够把单个的新闻稿件改好, 而且能够通过串联把相关的民生新闻联系在一起,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 电视新闻文字编辑再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编辑人员在进行新闻创作时要善于利用各种策略与技巧, 提高新闻质量, 为大众传达真实、及时的社会信息。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 电视编辑的职责和任务也更具挑战性。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 一定要有“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奉献精神, 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情操。

摘要:电视新闻文字编辑是电视创作的重要环节, 是一项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创作活动, 同时, 电视新闻文字编辑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中, 不仅需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对新闻全局的掌控能力, 还需要有政治家的敏锐头脑、记者的扎实功底和作家的文笔, 这样才能对记者的新闻稿件进行“再创作”, 才能让电视作品更加形象丰满地呈现在受众面前。

校园牛皮癣DV新闻报道文字稿本 篇5

系别:教育科学系作品类别:新闻专题类指导老师:付春苗

飞创团队FLYSTART

湖南科技学院第二届影视作品创作竞赛报名表

类型:

DV新闻报道文字稿本: 校园牛皮癣

一目的任务

为深入贯彻学校关于开展学生基础文明创建活动的工作精神,认真践行“湖南科技学

院大学生文明公约”,不断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精神实质,以爱护校园、美化校园为荣,以污染校园、破坏校园为耻,形成对校园不文明现象人人喊打的氛围,同心协力,共同建设文明的校园、和谐的校园。

二 场景结构

场景一、校园牛皮癣现象的报道。

场景二、学生对校园牛皮癣的认识。

场景三、学校领导对校园牛皮癣的态度。

三 长度:10分钟

片头

湖南科技学院

画面相继出现:学校门口 工商银行取款机 图书馆 电话亭

治理校园“牛皮癣” 需要全校师生参与常抓不懈

场景一牛皮癣现象报道

画面:学校门口 工商银行取款机 邮政银行

记者:在城市小广告的浪潮“推动”下,小广告正不断侵袭着我们的校园。办证过级、寻

物启事等一些小广告随处可见。今天你把它们檫了,它明天又会马上出现。人们把这种广告形象的称为校园牛皮癣,顽固而且难治。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湖南科技学院,在我身后,就有一家工商银行,银行的门口贴满了各式各样的“校园牛皮癣”。

画面:工商银行取款机特写小广告等

画面:美丽的校园风景(爱莲湖 二教 教学群 文化广场 信息楼逸夫楼 综合楼 假山 凉亭)

记者:湖南科技学院坐落在秀美的西山脚下,依傍在宁静的潇水湖畔,古老的的参天大树

映衬红屋顶的欧式教学楼,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古老而又年轻。但有种不文明的现象却与这整体的美极不和谐。

经仔细观察,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海报类、商业广告类、寻物启事类。海报类

画面:七舍门口 七舍旁的电话亭 逸夫楼墙壁 运动场 图书馆 宣传栏协会的活动通知、学校学生会、社团的活动海报、家教聘请、办证过级等,一般出自各个

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或社团。在大学校园里,为了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社团,为了招新或通知各成员,干脆写张海报张贴在人来人往的主干道上,自然会起到想要的效果。

商业广告类

画面:电话亭 篮球场下台阶 图书馆宣传板 寝室墙壁

如:在校学生的各种租、售、求购类广告以及学校各类培训、考研机构等信息;大多出自

各个学生,商业企业或者某产品的经销商。铺天盖地般飞来的各种宣传单贴得“惨不忍睹”。令人眼花缭乱的同时不禁令人感到悲哀却又无可奈何。真可谓:碎纸与落花齐飞,广告在海天一色。

寻物启事类

画面:图书馆墙壁 逸夫楼旧墙 宣传栏

一般出自个人。如,遗失了钱夹、书本或某种重要的或者心爱的东西,总会希望有好心人能将之物归原主。于是,在川流不息的主干道上贴几张“寻物启事”,既省时,有省力。

场景二学生访谈

画面:十舍门前电话亭上张贴的小广告

记者:在采访中,我们偶然遇见一些学生正在对学校宣传栏、电话亭上张贴的小广告张进

行清理。他们自带水桶抹布、刷子等一些工具一点一点地清除校园内的垃圾广告。清理过程中,大家抱着百倍的热情,不怕脏、不怕累,积极主动、齐心协力,并对一些卫生死角进行了细致的清理。记者随机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一)记者:同学你好,请问一下你是哪个系哪个班的,你们在这里干什么呢?

学生 1 :你好 我们是教育系0704班的,我们是青年志愿者,周末组织班上的同学来清除乱贴乱画的牛皮癣。

(二)记者: 同学 你是我们学校的新生,你对我们学校的最初印象是什么呢?

学生 2| : 刚进校园,觉得校园很大很漂亮,有很多树,到处是草地,但是呢路过这些地方时,贴在电话亭的广告特别多。

(三)记者:同学你好 我想请问你一下你对我们学校乱贴乱话现象有什么感想?

学生 3 :习惯了。

记者:“习惯了”,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感到无奈的字眼。就是这么一个“习惯了”使得这些

“小广告”成为了名正言顺的“野广告”;就是这么一个“习惯了”使得那些张贴者仍在不停张贴

记者:大部分学生对于校园“牛皮癣”现象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他们认为此现象严重的污

染了学生的学习环境,损坏了学校的形象,并表示愿意做“创建文明清新校园”倡议的支持者。

记者:难道真的不能根治这些校园牛皮癣吗湖南科技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杨部长,他有话要说。

场景三 领导的采访

画面:湖南科技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杨部长

乱张贴乱画这种现象在学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大家称之为校园牛皮癣。对于这种现象 我们认为,从学校文明程度建设来讲,乱张贴乱画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文明建设,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环境。为此,我们学校对这种现象一贯采取制止的态度。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现在采取两条途径:

第一个就是疏。一个方面就是加强环保的宣传教育,对学生、对教职员工、对社会上进来的人,我们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维护学校的文明环境。另一个方面就是开辟一些张贴栏,给张贴者提供一个平台。我们在学校的不同区域,比如,学生公寓区、宿舍区、教学区,我们都立了公布栏,专门用来集中张贴宣传的广告、标语、海报等。另外,最近我们还跟联通公司合作,由他们在我们宿舍区也立了公布栏和宣传栏。

第二个就是堵。对于乱张贴乱画的现象和行为,我们一方面组织学生文明纠察队,现场发现,现场制止。如果没有现场发现,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电话号码,打电话叫张贴的人来,把事情处理好。另外,我们学校后勤负责总公司物电管理部门对校门进行巡查,发现这种现象就立即制止。还有就是,学校保卫部门、军警也经常在校园巡逻,防止和制止这些乱贴乱画的现象。我们想通过这些途径--疏和堵,来维护学校文明环境的良好局面。

清除校园“牛皮癣”,共创美丽和谐湘科院

电视民生新闻文字编辑的工作分析 篇6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文字编辑

与其他电视栏目相比, 民生新闻内容较为符合民众的现实生活, 因而更易于激发社会民众的情感共鸣。从内容形式上来说, 通俗易懂的民生新闻是受众关注程度相对较高、非常引人青睐的一种电视节目。

1 文字编写要通俗易懂

在电视民生新闻制作中, 为了确保新闻内容的大众化, 文字编辑人员必须确保自身所编写的内容通俗易懂, 即要用民众看得懂的文字进行内容编写。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文字语言的感染特性, 才能保证新闻效果。在现实操作中, 民生新闻之所以需要口语化、大众化的进行语言应用, 是由民生新闻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民生新闻报道需要新闻关注着与新闻主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心理沟通, 需要不断进行新闻报道方式创新, 用受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进行僵化新闻信息播报。

2 连贯、紧凑的语言应用

在实际编辑和报道过程中, 电视民生新闻具有一定的限制, 因而, 除了要进行简明的语言应用, 还要最大限度地确保内容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此外, 在一个整体性的新闻事件播报中, 除了确保内容连贯, 还要讲清事件的前因后果, 甚至对特定的具体环节进行充分分析和论证。此外, 在实际操作中, 要充分注重文字的紧凑性;需要新闻编辑工作者不断进行文字和语言组织、提炼, 并尽可能不用或者少用复合性或者形容性的语言, 以尽可能确保内容不啰嗦、不重叠, 让受众能够明了、简单地接受信息。

3 清晰的进行内容表达

与其他新闻形式相比, 电视民生新闻在播报和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特点在于时间性层面的限制, 民生新闻的播报具有很强的时间限制, 且受众也仅能在特定的实践内进行节目报道内容收看, 一旦受众错过了新闻播报时间, 那么其将很难再有新闻内容报道接收的机会。因而, 在编辑和报道过程中, 电视民生新闻只有确保自身拥有足够的受众吸引力, 才能确保自身的节目收视率。这一目标的达成, 需要编辑在详细提炼记者采访资料的基础上, 对节目内容和形式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编排, 以确保民生新闻内容的流畅度和清晰度;同时, 在节目效果表达中, 也要准确、清晰地进行内容安排, 以避免人们难以理解节目语言和内容等问题的出现。

4 有效的进行现场节奏把握

图片、文字、视频等在电视民生新闻播报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且它们之间还存在着非常重要的补充性和关联性, 因而, 在新闻报道中, 文字编辑需要对图片和视频等进行有效结合, 以给受众带去更多的画面现场感。所以, 新闻文字编辑需要对新闻事件的整体来龙去脉进行充分了解, 并在报道中对新闻现场节奏进行准确把握, 强化现场画面感, 而不是只对新闻事件进行简单的描述。同时, 在进行现场连线时, 要对图片和视频的播放速度进行准确的控制, 确保受众信息获取的有效性;需要向受众清晰、准确的进行一手资料呈现, 让受众对新闻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真实、客观的体验, 以强化民生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确保新闻权威性和受众认可度的提升。

5 准确、及时的进行新闻内容播报

通过对民生新闻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具体效果进行分析, 我们发现新闻数量与受众知识获取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线性相关关系, 既如果想使受众在新闻观看中获取更多的新内容, 就需向受众证明新闻数量的拓展。当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人们能在新闻节目收看中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少, 因而, 人们总是希望民生新闻能够用最简短的语言呈现新闻内容, 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和文字编辑人员基于受众的实际需求变化, 针对性地进行新闻内容调整和语言组织, 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新闻需求状况。因而, 在民生新闻节目制作中, 文字编辑需要清除明了、简明扼要地进行内容制作。

6 结语

电视新闻文字编辑工作质量的高低对民生新闻质量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 文字编辑工作者需不断强化自身工作技能技巧培养, 在确保准确、客观的基础上, 不断创新新闻呈现形式, 以更好地满足广大社会民众的新闻需求。

参考文献

[1]李金亮.论电视新闻文字编辑的创作策略[J].新闻传播, 2014 (10) .

[2]史竹君.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民生新闻传播策略探析——以福州电视台《新闻110晚报》为例[J].东南传播, 2015 (6) .

[3]王燕刚.我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6) .

电视台新闻文字稿件写作研究 篇7

电视台在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文字稿件的写作非常重要, 它是新闻的核心部分, 通过文字稿件, 可以详细了解到整个新闻的内容。换而言之, 文字稿件详细阐述了新闻的全部内容, 所以, 新闻的文字稿件写作关系到整个新闻事件是否有效。

二、新闻文字稿件写作的实质

如今, 随着改革的步伐加速, 电视台一改从前的模式, 新闻节目变得非富多彩, 多种多样, 不再像从前模式单一、传统, 而是开始创新, 变得新颖、不拘一格。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开始重视文字稿件的写作, 重视主次分明, 科学合理, 既讲究语言艺术, 又实事求是, 而不是单纯把新闻的内容进行机械地描述或叠加。其实, 电视新闻文字稿件的写作, 在内容上所体现的不仅是新闻事件的本身, 还体现了作为新闻工作者特有的专业素质和思维。作为新闻文字编辑, 在文字稿件写作之前, 必须了解新闻事件, 以此为基础, 通过敏锐的思维, 运用专业的语言, 将新闻事件进行科学整理, 合理加工, 使其传递出的信息更有效、更有价值。

三、新闻文字稿件要区别于艺术文字

新闻文字稿件, 在写作上必须与艺术文字区分开来。从文学创作的角度上讲, 新闻文字稿件写作和艺术文字稿件写作都属于文学创作, 两者有共同之处, 即都是以某种表达方式把事件讲述清楚。写作前, 都要收集材料, 然后进行加工, 其目的是把现实生活体现给大众;都有社会传播的功能;对于写作人员的要求上, 都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活跃的思维、开放的思想、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然而, 两者又是有区别的, 从体裁上看, 新闻文字稿件属于通讯和消息, 而艺术文字则为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从表达方式上看, 新闻文字稿件比较单一、朴素, 而艺术文字则采取拟人、比喻、夸张等多种手法进行表达。电视台的新闻性质决定了其文字稿件写作的限制, 艺术文字则不然, 因此两者要区分开。随着观众的要求, 电视新闻在进行新闻事件的阐述中, 也可以运用艺术文字, 但要适当、科学、客观, 不能失去新闻的真实性, 影响正常传播。

四、正确把握电视台新闻稿件写作三大要点

(一) 不能杜撰新闻事件

事件的真实性是新闻文字稿件写作的基础。作为新闻事件主要传播途径之一的电视台, 电视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可靠性, 这就要求新闻稿件的写作要建立在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基础之上, 否则稿件就失去有效性。作为新闻文字编辑, 要对新闻事件如实叙述, 在写作过程中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添加到新闻事件内容中, 不能主观评论新闻事件的对与错, 要想表达个人的观点, 只有通过编后记。在新闻稿件写作过程中, 不能杜撰, 写作的材料要保证真实性, 在提炼新闻的标题时, 要突出热点, 在描述事件时, 要客观、真实, 不能擅自隐瞒, 不能为了加大新闻吸引力就虚夸, 将事件本身放大, 或者编造事件, 这些都是违背新闻写作原则的。

(二) 不能传递错误信息

作为电视台新闻文字稿件写作者, 在进行新闻文字编辑过程中, 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如法律法规、国家政策、生活常识、文化常识, 一定要查阅资料, 确认无误, 然后才能写进稿件中。特别是遇到较敏感的词汇、语句, 一定要再三推敲, 确保传递出的信息准确无误。

(三) 文字与图片、影像结合密切

这一点对于新闻文字稿件的写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新闻稿件写作过程中, 经常需要一些图片和影像的相互结合, 所以图片和影像的选择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 当新闻事件发生后, 记者要亲临现场进行拍摄, 新闻文字编辑在进行文字写作之前, 就需要与现场拍摄的记者进行良好的沟通, 对记者拍摄的图像新闻信息内容进行一一确认, 如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 有关具体事件, 文字稿件的内容一定要与图像相对应, 不能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

五、电视台新闻写作要注重时效性和传播性

电视新闻的特点是时效性和传播性, 鉴于此, 作为写作者, 就要第一时间内把新闻事件的有关内容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 形成新闻稿件, 以便于及时报道。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要求电视新闻的传播速度更加快捷, 充分满足大众的需求, 所以, 时效性是新闻文字稿件写作的要求之一。电视新闻, 在传播上具有了时效性才能具有生命力, 尤其是发生当重大事件、 突发事件时, 如果电视台能在第一时间向大众传递出真实有效的信息, 对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将起到重大作用。

以前, 当发生事件时, 电视台的记者要到现场采访、拍摄, 取到素材后, 再由新闻文字稿件编辑进行整理、写作。如今, 互联网和自媒体迅猛发展, 电视台也开始注重新闻事件采访与新闻文字稿件同步进行。特别是出现突发事件时, 现场记者只有在第一时间把采访到的信息发给新闻文字写作者, 新闻编辑才能根据有效素材进行整理, 提炼出适合专题滚动播报的页面内容。

新闻文字稿件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播新闻事件, 使其具有传播效果。但一般情况下, 新闻的内容朴实无华, 标题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 常被人们忽视。这就要求新闻文字稿件要适当创新, 增加新闻内容的传播性。例如, 和网络用语结合, 标题设有悬念, 人们带着好奇心, 继续了解该新闻, 最终达到传播的目的。

六、结语

作为电视台新闻文字稿件的写作者, 要具备专业, 丰富的知识、扎实的文字基本功、灵活运用文字和驾驭文字的能力。 这就要求新闻文字稿件写作者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写作技巧, 并且掌握相关政策法规, 使电视新闻更具魅力, 促进电视台新闻事业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桂珍, 王诗根.试论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写作[J].滁州学院学报, 2012 (04) :61-62.

试论电视新闻文字稿导语写作 篇8

1. 电视新闻文字稿导语的重要性

1.1 导语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导语对于吸引观众注意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 必须写出既准确又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导语。通常观众在观看电视新闻的时候都是出于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之间, 心理活动是比较涣散的, 所以也存在对新闻的内容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和期待。电视新闻的导语就需要在观众处于比较涣散状况的时候用比较有吸引力的文字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把处于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中间的观众吸引到有意注意上, 这对导语的要求很高, 对写作者的要求也很高。

1.2 导语可以突出新闻的主题

任何电视新闻都有着一定的新闻核心内容, 这个核心内容就是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和最有价值的部分, 同时也会体现出一定的报道者自身的价值理念和对事件的评价观点等。电视新闻文字稿导语不仅能在第一时间吸引观众的注意, 而且可以突出新闻的主题内容, 准确表达新闻的核心。

1.3 导语确立电视新闻的要点

电视新闻文字稿导语不仅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 而且对新闻内容的要点有简明的介绍, 准确确定新闻正文的写作基调。只有写好准确的电视新闻文字稿导语才有可能确立准确的基调, 进而确立新闻内容的要点。

2. 如何写好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导语

2.1 确立电视新闻的“卖点”

每个电视新闻都有一定的“卖点”, 正确把握电视新闻的“卖点”对于吸引观众有重要意义, 而且可以准确告诉观众事件的真实情况。新闻要有“卖点”, 就需要导语的写作不仅对新闻有高度概括, 而且要出彩。比如:《南京冠生园:年年出炉新月饼周而复始陈馅料》的导语:中秋节就要到了, 去年的这个时候, 南京、成都等地的一些消费者反映, 他们购买的月饼发霉了, 当时这些事情只是被地方媒体简单地报道了一下就不了了之。然而, 我们的记者在对一家月饼生产厂家进行整整一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月饼发霉的背后, 隐藏着更为触目惊心的事实。这条导语不仅告诉了观众月饼在保质期内就出现发霉的状况, 而且也告诉观众比月饼发霉更恶劣的事情。这两个卖点就足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让观众有兴趣观看整个新闻。

2.2 导语写作要简明扼要

电视新闻的报道时间通常是比较简短的, 而且导语的报道更是简短, 所以就要求导语的内容尽可能地简明扼要, 准确表达主题。比如2001年8月15日的《现在播报》在报道西安12条千米地裂缝时用的导语“日前, 在西安市南郊大雁塔风景区旁边的曲洼池西曲村, 出现了一条长逾千米的地裂缝, 经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后认定, 这是西安市发现的第12条地裂缝带。”导语中有两个独立的信息单元 (发现地裂缝和判定为第12条地裂缝) , 这条导语在较短的时间内传递了足够多的信息, 而且采用准确的数据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成功地做出“卖点”, 也有很大的亮点, 足够简明扼要, 是非常好的导语例子。

3. 电视新闻文字稿导语的写作形式

3.1 叙述式导语。

这类导语尽可能用平实无华的语言突出新闻事件的兴奋点。写作时可自问:这个新闻事件中什么地方最突出、最有新闻价值?受众又最想知道什么?例如:“前些日子, 社会上有关南丹矿难事件众说纷纭, 为此本台记者深入到南丹矿区及周边县市进行了调查采访, 并将情况及时向自治区领导作了汇报。今天, 自治区调查组证实:在南丹‘7·17’透水事故中, 确实有重大人员伤亡, 请看报道。”

3.2 议论式导语。

作为电视新闻文字稿导语写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式, 议论式导语在电视新闻文字稿导语写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电视新闻相对报纸新闻和广播新闻具有生动的画面, 但是有些新闻是相对抽象的, 所以也需要相应的议论手法来表达新闻的内涵, 引发观众的注意和思考, 可见, 议论式导语对于电视新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常见的电视新闻议论式导语可以分为结构式议论、提问式议论和评论性议论。

3.3 描写式导语。

相对于其他电视新闻中的导语形式, 描写式导语是比较少见的一种形式。与其他导语形式不同, 描写式导语比较注重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全面的描述, 让观众充分发挥想象能力, 尽量感受到新闻内容所描述的事物。电视新闻相对于传统的报纸新闻有了生动的画面, 因此, 描写式导语的应用也就不再那么常见。■

摘要: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导语对于电视新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不仅要简单明了, 而且要准确表达新闻的主要内容, 还要充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只有认真掌握电视新闻文字稿导语的写作要求和技巧才能写出较好的文字稿导语。本文主要从电视新闻文字稿导语写作的相关专业知识出发, 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电视新闻文字稿导语写作进行全面论述, 以期促进自身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电视新闻,文字稿导语,写作

参考文献

[1]许永.电视策划与撰稿.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1]许永.电视策划与撰稿.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2]周胜林.高级新闻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2]周胜林.高级新闻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

文字新闻 篇9

1 电视新闻文字编辑工作的主要内容

广播电视编辑主要是指从事组织、选编节目文字稿件、音像内容和编制节目的专业人员。电视新闻编辑负责新闻节目的编播过程。对于区县一级的电视台来说,编辑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新闻稿件编辑和电视画面编辑。电视文字编辑与广播电台和报刊杂志的编辑既有很多共同点,又有很多不同点。无论是电视文字编辑还是电台文字编辑,都具有一定社会角色,都有遵循的规范和原则,都是根据一个时期的需要制定工作计划,在选题和策划等方面具有时代特点。除了日常的稿件收集和稿件筛选,还要兼具字稿件的修改和校对,以对有价值的原始稿件进行主题升华。

广播电视新闻文字编辑在新闻文字稿件的编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例如,新闻稿件要有口语化特点。电视新闻播报需要播音员直接向观众播出新闻内容,人们对电视新闻是以视觉和听觉为结合的。从视觉上可以直观的看到新闻的基本内容,从听觉上可以仔细感受这些内容带来的震撼。电视新闻既是窗口,也是讲坛,所以新闻稿件要规范完整,新闻稿件既要符合观众“听”的要求,也要符合观众“看”的要求。

2 提高区县电视新闻文字编辑工作的主要方法

区县一级电视台是政府主要的宣传媒体,承担着传达政策和反应民生的重要任务,舆论引导作用明显。因此,配合好地方政府,达到人民群众的基本诉求,是文稿编撰的重要目的。

2.1 适应地方特点:

文字编写本身就有一定难度,电视新闻编写尤其要符合更高的文字要求。任何文字编撰工作,都要依据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地方电视新闻主要是反映这一地区的时事政治、经济事件和社会风貌,文稿内容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要报道群众关注的事件,因此,在新闻选题上既要尊重上级对宣传工作的指示,又要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做到传达和讨论相结合。地方电视台的文稿选用,要考虑对上和对下的要求,要与中央电视台、省台、市台保持一致。有针对性的新闻事件,要符合上级新闻报道的具体要求。在新闻栏目设定时,哪个节目适合在哪个栏目播出,都要经过细致仔细的调查分析才能做出计划,节目计划要经过正规审核,符合地域特点的新闻节目,才能正确反映地方特色。

2.2 选取优质的文字稿件:

区县一级电视新闻文字编辑的关键环节就是对文字稿件的筛选工作。面对大量的新闻稿件,对稿件的选择要根据一定时期的一定要求。例如,国家在这一时期的大政方针、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事件、关系国际民生的问题以及解决地方矛盾的方法等。在编选新闻稿件时,不能参杂个人感情,更不能通过不正当途径达到发稿的目的。选择稿件应该符合纪律要求,要避免“人情稿”“关系稿”。优秀的新闻稿件一旦选定后,要对其进行编辑和润色,充分展示电视新闻编辑的能力。

2.3 文字编辑要与影像编辑相互结合:

电视艺术的优势在于电视结合了多方面的因素,把有利于受众接受的途径综合到一起。作为视听艺术,电视集合了图像、声音、文字多种信息元素。一个完美的电视新闻节目,三者缺一不可。文字作为图像和声音的基础,在电视新闻编辑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文字是确保新闻真实可靠的依据,没有真实准确的文字叙述,电视新闻就失去了新闻的价值。地方电视台在电视新闻制作中,在图像和声音上没有过多改进,因为受地区经济水平的限制,没有大量经费应用于图像的制作和合成,图像制作受光线、色调、色温、时间、环境的多重制约。在这样的条件下,文字编辑显得尤为重要。优质的文字稿件可以弥补图像和声音的欠缺,可以通过文字叙述和描写,让观众感受到当时的环境和事件的真实情况,还可以充分描述图像不能展示的内容。因此,文字编辑是区县一级电视台新闻稿件的核心。

3 结语

对新闻媒体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思考 篇10

无独有偶, 新闻出版总署于2010年12月20日下发通知, 要求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禁止在汉语出版物中随意夹带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外国语言文字;禁止生造非中非外、含义不清的词语;禁止任意增减外文字母、颠倒词序等违反语言规范现象。[1]这则通知, 连同此前广电总局曾要求央视等媒体尽量屏蔽英语缩略词, 转而使用中文全称的通知, 引发了不同的声音, 支持者反对者各执一词, 莫衷一是。这些争论再次显示了社会各界对媒体语言的关注。

央视已故著名主持人罗京曾经就媒体语言现象发表过看法, 他认为:“现在像电视媒体语言的发展, 也谈不上哪个好、哪个不好, 看你用什么样的标准。从语言文字的规范性、从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角度来看, 有些东西可能是不完全符合要求的。但如果从生动性或者贴近某一群人的角度看, 根据节目内容不同, 可能有些语言其实用性还是很强的。例如网络语言, 像网民说话, 岁数大一点儿的人都可能听不懂, 他们用的词汇, 从国家语言文字政策角度来考察, 可以说它是不能令人接受的。但你从这个圈子里来看, 它可能会被认为很有意思、很有个性的, 否则它不会发展这么快, 也不会有这么多的网民, 尤其是年轻的网民。因为他们希望标新立异, 让别人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因此, 对这类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 而是很有必要加以研究、规范和引导。”[2]

媒体语言及其特点

所谓媒体语言, 顾名思义就是大众传媒在进行传播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网络、手机已被纳入大众传媒家族, 但本文所说的大众传媒主要是指报纸、广播、电视这三大传统媒体。

有诸多研究者对媒体语言的特点进行过归纳和总结。尽管这些研究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 在具体的表述上有所不同, 然而, 仔细比较会发现研究者所归纳的媒体语言特点在本质上还是有着相近与相似之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 宏观而言媒体语言表现为时代性、规范性和权威性这三大特点。如果能深入地理解媒体语言的这三大特点, 也就不难理解媒体语言中的种种新现象及其引发热议的原因。

媒体语言最能及时反映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变化

语言始终是变化的, 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史迪芬·平克认为这是无法抗拒的改变。他在其成名作《语言本能》中指出:“表达思想的语言工具, 创造的速度远比消失的来得快”, “语言的每一个部分都会随着时间改变:在每一个时期语言都会流失”, “语言会不停地翻新、不停地丰盛起来”。[3]语言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语言反映着社会生活, 语言的变化始终与时代同步。语言的变化中词汇变化最为显著, 以汉语发展为例,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 带来了西域物种, 也带来了苜蓿、葡萄、石榴等西域词汇。晋宋以后, 译经之风盛行, 劫难、刹那等佛教词汇也融入汉语词汇系统之中。“五四”前后, 过渡、动机等日文汉字词汇大量进入汉语系统。[4]

时代性作为媒体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 与媒体的特性与功能紧密相关。媒体的职能就是迅速及时地传递信息, 反映社会生活, 因此媒体语言最能反映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变化。央视主持人敬一丹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媒体的语言应该是最有时代感的语言”, “如果媒体语言没有时代感的话, 它就完不成这个时代赋予它的神圣使命”[2]。前面所提到的进入汉语的日语词汇就是通过五四时代的报刊得以传播并最终进入汉语系统的。

媒体语言不仅反映社会语言的变化, 同时也在有形无形中推动着社会语言的变化。有研究者在回顾了白话文运动中大众传媒在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变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时, 做出了“传媒是语言变革的急先锋”[4]的论断。

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华语新词语词典》在其前言中指出:“报章语言有鲜活、实用和时尚的特点, 新词最初也往往大量使用于报刊。因而该词典中的绝大部分例句均取自当代报章。”可见, 媒体语言最能及时反映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变化。

媒体语言中外语词、方言词和网络词的出现是社会变革与时代变化带来的必然现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对外交流的扩大, 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新事物、新概念、新行为不断涌现, 直接采用外语词、方言词和网络词语必然成为一种最便捷最省力的选择, 从一定程度上讲, 媒体语言中夹用字母词、方言词和网络词都是现实生活上语言变化的直接反映。不仅如此, 随着大众传媒竞争加剧及其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 “眼球经济”的压力使得大众传媒为了吸引最广大的受众, 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而在语言运用上最大限度地贴近受众, 甚至主动求新求变, 博取眼球效应,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媒体语言不断出现各种新词新语的现象, 大众媒体成为新词新语的推手。

然而, 不能忽略的是, 现代大众传播媒体有着广泛的覆盖面和强大的渗透力, 因而不能因为媒体语言中出现外语词、方言词和网络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而任由这种现象无节制地发展。目前媒体语言使用中引起争议最多的主要是汉语中夹用外语词特别是英语词, 英语词未经“汉化”直接植入汉语, 中英混杂, 方块字中夹杂字母词成为一种流行与时尚出现于各种媒体。比如, 不用“购物”用“SHOPPING”, 不用“姿势”用“POSE”, 甚至还有“被OUT出局”、“那么please对大家好一点”等用法, 炫耀之感跃然纸上。如果任由这种语言现象蔓延, 结果会怎样?

有论者指出:“在出版物上和媒体上出现的汉英混杂, 对搞乱汉语的作用又远胜互联网和日常说话。因为:这里既向大众传播, 又起着示范作用;还作为历史记录传于后世。所以, 这里的汉英混杂才是搞乱汉语的致命一击。”这一问题追究起来, “严重的责任就在于握有话语权的新闻出版界的记者、编辑、总编辑等身上。报纸、刊物、广播电视上的汉英混杂, 就是从他们手上放行的。有的编辑还特别热衷用汉英混杂的形式做标题”。并进而推测“按照30年来, 特别是近10年来英语侵入汉语的速度, 按照中国年轻一代对英语的崇拜对汉语的轻视, 按照我国知识分子目前对待英语侵入汉语所持的麻痹麻木的精神状态, 不用300年, 100年后, 汉语将会消亡”。[5]

或许这只是一家之言, 但它提醒了公众去关注如果任由媒体语言如此发展可能带来的后果。

媒体语言规范化是媒体的社会职责并为语言健康发展所必须

1978年6月29日, 《人民日报》刊登了大连读者蔡维藩的来信, 批评《人民日报》的语文错误。《人民日报》编辑虚心接受, 并表示感谢。8月24日, 《人民日报》又刊登高振东的来信《语言是活的东西》, 与蔡维藩意见相左, 两封读者来信引发争鸣。11月20日, 《光明日报》发表综述《语言应该规范化》, 为这次争鸣定论。今天重新来看1978年的争鸣依然有其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 尽管媒体语言最能反映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变化, 尽管媒体语言中出现外语词、方言词和网络词语的现象有其现实的合理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体语言可以无节制地使用来自外语、方言和网络的词语。媒体的特性决定了媒体语言必须规范。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 追求信息意义共享最大化是所有大众传播媒介的目标与宗旨, 语言符号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与手段, 本身就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任意性符号, 达到信息意义共享最大化的首要一点必然是要求语言的规范, 符合社会的约定俗成, 才能为大多数受众所理解所接受。可见, 规范运用语言是媒体生存发展所必须的。

不仅如此, 媒体语用的规范化水平还会对汉语健康发展水平产生深远影响。媒体语言的权威性决定了媒体语言对社会语言影响很大, 一方面, 媒体语言规范不仅体现在对成文的规范宣传与倡导中, 而且也体现在具体的媒体语言运用中, 媒体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传递语言规范。在这一过程中, 媒体语言不仅会巩固已有的语言规范, 而且能够创造和形成新的语言规范。另一方面, 如果媒体语言不规范, 那么带来的影响也将是巨大的。语言学家克劳斯曾经估计, 就全世界而言, 大约有3000种, 约50%的语言即将消失, 他认为语言消失的原因有:说这个语言的人居住的环境被破坏;种族消灭政策;强迫同化的教育;人口地理环境的重新划分;媒体的轰炸等。他甚至把电视媒介叫做“文化的神经毒气”[3]。尽管这只是一家之言, 但也不能不引起重视, 不可视媒体语言规范为小事。

以目前媒体语言使用中引起争议最多的汉语中夹用外语词特别是英语词为例, 有论者认为目前汉语面临中英文拼盘化的危险, 保护汉语的纯洁性势在必行。文字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继承发扬民族精神, 必须维护自己民族文字的纯洁性。倘若一个民族的文字支离破碎, 其民族精神将无以表达和传播。英、法、德、俄诸国努力维护各自语言的纯洁性的原因也正在此。[6]

在法国, 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 抵制并防范外来成分进入法语。在俄国, “俄语地位问题”已成为俄领导人最关注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俄高层正在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进行一场“俄语保卫战”。可见, 关注语言规范、维护语言纯洁早已成为关乎民族、关乎国家、关乎文化的大事。若不及早进行规范, “不用300年, 100年后, 汉语将会消亡”的预言恐怕并非危言耸听。

然而, 又该如何看待人们对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的相关规定的争论呢?当广电总局要求央视等媒体尽量屏蔽英语缩略词时就有反对意见说:不让用NBA, 先得把CCTV给改过来。同样, 当新闻出版总署要求在汉语出版物中禁止随意夹带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外国语言文字时又有人说:那是不是先把ISBN改成国际标准书号?[7]是否意味着这些论者不同意媒体语言规范呢?其实, 即便是前述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出台相关规定的反对者也并不反对媒体语言的规范。看看来自同一论者“文字需要适当规范, 否则会令人无所适从, 这个道理没什么好说的”[7]这样的语句便不难理解, 之所以类似政策引起争议, 恐怕并不在于媒体语言是否应该规范, 而在于媒体语言应当如何规范。

如何规范媒体语言

所谓语言的“规范”无非是指某一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然而, 在实际的媒体语言应用中媒体语言规范却常常存在争议。以传统媒体中出现较多的网络词语“美眉”为例, 支持者认为很好, 非常形象而且符合我国古代文化中以“蛾眉”代女子的意韵;反对者认为, 传统媒体使用包括“美眉”在内的一系列网络词语从语言学的角度看, 非常不规范, 不具备全社会的通用性, 作为新闻语言往往令一些中老年读者不知所云, 达不到好的传播效果[8]。在这里, “美眉”只是本文用来说明问题的一个具体个例, 实际上类似的争论不少。何以如此?依笔者所见, 问题的实质还在于媒体语言规范标准的缺失。规范问题关键在于规则与标准的制定, 媒体语言没有规范显然不行, 规范不明确、不清晰、不具体同样不行, 问题是, 这个标准来自哪里, 是谁制定的。

考察语言的起源与定义不难看出, 这个标准来自语言的使用者, 来自约定俗成。这也就意味着这一标准并非一成不变的, 标准发生变化就意味着曾经规范的有可能不再规范, 曾经不规范的也有可能规范。因此规则的制定必须要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必须看到的是, 在标准发生变化这一过程中, “语言的变革并不是一个自发、自足的现象, 它与社会结构、社会思潮的变革是互为表里的”, “语言变革的完成并非‘无待于外’。它有赖于社会的转型”, 大众传媒在语言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也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 “它是语言变革的‘急先锋’”[4]。

央视主持人敬一丹在谈及媒体语言规范时曾说:“媒体的语言应该是鲜活的, 但是媒体的语言跟老百姓平常说的语言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它应该更规范, 更上一个档次, 但是它又与那种更严格的规范要求不一样。”她认为“老百姓的语言和国家语委的标准、规范的语言之间的语言应该是媒体语言”, 她认为, 媒体语言一方面不要忘记自己的示范功能和榜样的作用, 同时又不要忘记从老百姓的语言运用中汲取营养, 否则“媒体语言就不具备时代感了”[2]。

因此, 如何规范媒体语言, 就行政管理部门而言, 制定规则一要顺应变化, 二要引导变化, 使语言的发展向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一方面, 政策出台之前必须有调查有研究, 政策的制定要有现实针对性及操作可行性;既要有相应的规范措施, 又不能以僵化的规范来限制媒体语言。对于那些炫耀卖弄性的媒体语言必须要有具体的措施来防范与制止, 对于那些及时捕捉社会生活变化体现出的语言变化要给予宽容的态度。另一方面, 政策出台之后要有宣传、监督和管理, 同时对于一些具体的问题也必须提供一些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针对汉语中夹用字母词的情况, 有论者早已提议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一个统一权威高效的翻译规范委员会, 专门负责外国人名、地名、外国专有名词、科技术语的翻译规范工作, 建一个这方面的官方网站。一有新词出现, 立即组织翻译审定, 立即在官方网站公布, 全国都来跟它“对表”。一有新词出现, 还可以在官方网站上号召全国人民发帖翻译, 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 最后由翻译规范委员会审定公布。[5]有了标准也就有了规范, 管理和监督也就有了依据, 这会比仅仅简单出台禁用令有效和有用得多。

然而, 规范媒体语言仅有规则和标准而无应用显然不行, 应用问题的关键则在媒体自身。要实现媒体语言规范, 新闻媒体必须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一方面要做到自身语言规范, 另一方面要为语言规范鼓与呼。同时还必须加强队伍培训, 正确处理媒体语言的规范性与时代性的关系, 发挥媒体语言权威性的作用, 引领社会语言健康发展。

总之, 关于如何规范媒体语言, 本文的观点是媒体语言规范应该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 对媒体语言中出现的新现象宜疏不宜堵, 媒体语言规范既不能单靠管理部门不断地出台政策法规, 也不能单靠媒介自律, 媒体语言规范发展需要的是双方的协调和努力, 需要的是统一认识之后的共同行动, 这样媒体语言的规范才可能真正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新闻出版总署.汉语出版物禁止夹带英文单词[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0-12/21/c_12903830.htm.[1]新闻出版总署.汉语出版物禁止夹带英文单词[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0-12/21/c_12903830.htm.

[2]姚喜双, 郭龙生主编.媒体与语言——来自专家与明星的声音[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12.[2]姚喜双, 郭龙生主编.媒体与语言——来自专家与明星的声音[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12.

[3]史迪芬.平克.语言本能[M].洪兰, 译.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4.[3]史迪芬.平克.语言本能[M].洪兰, 译.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4.

[4]俞香顺.传媒.语言.社会[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4]俞香顺.传媒.语言.社会[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

[5]傅振国.300年后汉语会消亡吗[EB/OL].http://view.news.qq.com/a/20100409/000001.htm.[5]傅振国.300年后汉语会消亡吗[EB/OL].http://view.news.qq.com/a/20100409/000001.htm.

[6]胡守钧.维护汉语纯洁性[EB/OL].http://view.news.qq.com/a/20100408/000041.htm.[6]胡守钧.维护汉语纯洁性[EB/OL].http://view.news.qq.com/a/20100408/000041.htm.

[7]魏英杰.“文字排外”运动体现不了汉语崛起[EB/OL].http://star.news.sohu.com/20101222/n278458718.shtml.[7]魏英杰.“文字排外”运动体现不了汉语崛起[EB/OL].http://star.news.sohu.com/20101222/n278458718.shtml.

上一篇:赖氨酸发酵下一篇:高职院校舞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