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慰藉》

2024-05-03

《哲学的慰藉》(精选五篇)

《哲学的慰藉》 篇1

1 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精神慰藉缺失的现象

不可否认的是, 存在精神慰藉缺失的退休职工在国企退休职工的总数中占有较高的比重。精神慰藉的范围很广, 其实质就是使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包括亲情需求、期待需求、自尊需求, 以及相对的情感慰藉、成就安心和人格尊重。精神慰藉既包括家庭层面, 也包括社会层面。精神慰藉, 并不等同于物质需求, 而是物质需求的一种升华。

通过对某国有大型石化企业的400 位退休职工进行了随机调查, 其中70 岁以上的有41 人, 其余均为55-69 岁, 女性226 人, 男性174 人。通过调查发现, 尽管退休职工都认为当前的收入与退休之前相比有所减少, 但是绝大多数退休职工对当前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物质水平仍然感到比较满意。大部分的退休职工平时的活动主要是看电视, 其次为跳舞、慢跑、打牌和聊天, 总体而言退休职工的活动方式比较单一。有超过一半的退休职工有户外活动的习惯, 但是活动场所仅限于住所周边。在被调查的退休职工中, 268 名退休职工的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 退休后与配偶共同居住, 并每天都能与子女见面的有280 名。共有120 名退休职工的子女在外地工作和生活, 在这其中又有10%的退休职工与子女的联系较少。根据退休职工对自身退休后精神生活的评价可以发现, 绝大部分退休职工都认为当前的养老制度体制下, 其退休后的收入基本够用, 然而精神慰藉却存在缺失。认为平时生活充实的退休职工的比例尚不足30%, 另有20%左右的退休职工认为生活比较寂寞和单调, 存在精神慰藉缺失的现象。

2 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精神慰藉缺失的表现形式和原因

2.1 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精神慰藉缺失的表现形式

2.1.1 退休职工的孤独现象比较普遍, 孤独程度较深

从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可知, 65 岁以上为人的成熟期, 这一阶段的主要冲突是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这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不能避免的一个问题。在这一阶段人类往往不能接受自己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而产生绝望和孤独的感觉。退休职工大多数处于成熟期, 难免会产生孤独感。

产生孤独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年龄增加造成的身心变化, 以及退休之后面对的工作和社会环境的改变, 子女成年离家、配偶或者亲朋好友的去世都会使退休职工的生活积极性和热情降低。

其次, 退休职工不得不面对各器官老化带来的疾病, 尽管国有企业职工能够享有一定的医疗保障, 但是疾病仍然会给退休职工带来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和压抑。

再次, 退休职工面临着心理方面的变化, 更加需要精神寄托。这种精神寄托包括了自信、自爱自尊方面的要求, 希望子女、企业和社会能够尊重他们的情感和选择。退休之后, 职工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面临着生活环境的变动, 很容易产生情绪抑郁、精神空虚等症状[1]。

2.1.2 子女给予的精神慰藉不足

要让退休职工得到足够的精神慰藉, 子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退休职工子女必须在满足父母物质条件的基础上, 能够与父母保持有效的沟通, 及时消除父母心里的失落感和抑郁感。然而根据调查发现, 与子女分居的退休职工数量越来越多、比例越来越大, 特别是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退休职工子女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忙碌, 看望父母、与父母通电话的频率均有所下降, 而退休职工又具有较强的与子女沟通的愿望, 如果该愿望难以得到满足, 就会产生精神慰藉的缺失[2]。

2.1.3 退休职工得到的社会关怀不足

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的数量和年龄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退休职工得到的社会关怀存在不足, 甚至有一部分退休职工存在着与社会脱节的问题, 不能主动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丰富, 感到退休之后的生活无所事事, 很少参加社区文化活动。根据研究发现, 社区文化活动的次数越多, 老龄人口的抑郁比例越低。随着年龄的增长, 退休职工退出了工作岗位, 失去了工作的兴趣和工作的能力, 获得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如果退休职工不能很好地对闲暇时间进行处理, 积极接触社会, 就会产生与社会脱节的情况, 从而造成抑郁、孤独的心理状态[3]。

2.2 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精神慰藉缺失的原因

2.2.1 社会和企业对退休职工精神慰藉状况的重视程度不足

一般来说我国的国有大型企业都比较重视退休职工的生活问题, 然而无论是社会还是企业, 大部分只对退休职工的物质生活予以了一定的关注, 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退休职工的精神需求, 对退休职工精神慰藉状况的重视程度不足。还有很大一部分退休职工自己也没有对精神慰藉的具体内涵予以了解, 当自身出现精神抑郁等情况之后也不能及时寻求相应的帮助和治疗[4]。

2.2.2 退休职工家庭结构的转变

家庭结构会对退休职工的精神慰藉情况产生直接的影响, 离异、丧偶、与子女长期分居都会使退休职工产生精神慰藉缺失的现象。调查证明独生子女的家庭也就更容易产生精神慰藉缺失的问题, 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情感更加亲密, 职工退休之后更希望得到子女的关怀和精神沟通, 然而一部分独生子女外出求学、工作和定居, 导致退休职工这种心理期待难以得到满足。同时丧偶或离异的家庭结构也容易产生精神慰藉的缺失, 职工退休之后大部分的时间都用于经营家庭生活, 如果家庭结构不完整, 会对退休职工的精神造成一定的伤害。

空巢老人的家庭结构也容易产生精神慰藉缺失, 一方面空巢老人缺少子女的照料, 另一方面长期独居, 内心的压力无法得到释放, 精神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生活质量较低[5]。

3 应对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精神慰藉缺失的对策

国有企业不仅要对退休职工的物质生活予以关注, 也应该关注退休职工的精神生活, 认识到退休职工精神慰藉缺失对退休职工晚年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 必须采取一定的对策, 扭转退休职工精神慰藉缺失的状况。

3.1 切实提高退休职工自身精神慰藉的意识和能力

我国已经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 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数量也越来越多、比重越来越大。退休职工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 但仍然是企业和社会的一部分。一些错误的观念认为, 退休职工应该长期待在家中, 依赖子女生活。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 退休职工会逐渐与社会脱离, 更容易产生失落、焦虑、抑郁的情绪。老年期是每一个人类都必须经历的发展阶段, 退休职工不应该认为自己已经被企业和社会遗弃, 而应该仍然将自己视为企业和社会的一份子, 不再将自己视为被动的接受者和弱者。这样才能引导退休职工平衡退休阶段的心理状态, 寻找新的生活关注点, 不断完善自身的价值, 从而提高退休职工自身的精神慰藉意识和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 企业、社会、子女和退休职工自身都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6]。

3.2 不断提高退休职工的社会活动参与度

退休职工的社会活动参与度越高, 其精神状态就越好, 反之亦然。为了进一步改善退休职工精神慰藉的质量, 弥补退休职工精神慰藉的缺失, 必须想办法提高退休职工的社会活动参与度。

通过各种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来使退休职工融入企业、融入社会, 充分实现退休职工的自身价值, 满足退休职工的心理需求。

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 应该具有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一方面国有企业要为有意愿的退休职工提供一些返聘的机会, 特别是有较高的学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的退休职工, 如果其愿意在企业中继续发光发热, 在充分考虑退休职工身体状况的基础上, 企业应该考虑对其进行返聘。这样既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 也能够使退休职工继续体现自身的价值。

与此同时, 企业还应该针对退休职工举办更多的社会活动, 例如广场舞比赛、歌咏比赛、短途旅游、退休职工朗诵比赛、退休职工运动会等, 引导退休职工解除思想观念上的障碍, 主动与时代潮流接轨。同时也使退休职工感受到企业对自身的关心和重视, 弥补退休职工精神慰藉的缺失[7]。

3.3 积极弘扬孝道文化, 打造和谐的家庭关系

退休职工普遍对子女有着较强的心理期待和精神需求, 希望能够与子女进行精神沟通。然而一部分退休职工的子女由于各种原因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 而且由于生活、工作忙碌, 很少探望和联系父母, 导致了退休职工缺失精神慰藉。

要解决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应该积极弘扬孝道文化, 打造新型、和谐的家庭关系。从法律层面上来讲,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 子女既要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 也应该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大型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在物质需求方面的满足程度较高, 这也使一部分退休职工子女忽略了退休职工的精神需求。

国有大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应该在企业内部积极弘扬孝道文化, 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要面向全社会积极宣传孝道文化, 提高对退休职工精神慰藉缺失问题的重视。与此同时, 国有大型企业也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应该给在职职工提供更多的孝敬父母、陪同老人的机会, 引领社会风气的回归, 使职工能够达到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平衡。企业应该定期开展孝老爱亲活动, 为职工创造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陪同老人、孝敬老人, 打造和谐的家庭关系[8]。

3.4 整合社会力量, 加强退休职工服务设施建设

国有大型企业应该积极整合当前的社会力量, 配合当地政府和社会养老组织, 为退休职工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 弥补其精神慰藉的缺失。当前我国的社会养老组织包括老年休闲会所、老年体育文化中心和老年培训中心, 企业中也会设置退休职工活动中心。然而这些社会养老组织还不能将所有的退休职工囊括进来, 不能完全解决退休职工精神慰藉缺失的问题。企业应该考虑在职工居住区设置定点养老组织, 定期开展各项活动, 将每一个退休职工囊括进来, 满足退休职工的心理需要。

同时在国有企业内部也要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 使退休职工了解当前我国各种养老组织的主要职能, 吸引退休职工参与这些养老组织, 使退休职工认识到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益处。对于长期与子女分开居住、丧偶或离异的退休职工, 企业应该对其给予更多的关怀和重视, 并且鼓励退休职工之间互帮互助, 建立亲密的互助关系, 改善退休职工精神慰藉的质量。企业要积极鼓励退休职工积极开展人际交往、培养兴趣爱好、明确地向子女或家庭成员表达自己的精神需求, 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晚年生活质量。

4 结语

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数量较多, 也应该对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予以更多的关注, 帮助退休职工安度晚年。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精神慰藉缺失也折射出了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普遍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可以说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缺失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 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针对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精神慰藉缺失的现象, 企业应该提高对退休职工工作的重视, 使退休职工感受到来自企业和社会的关心, 满足退休职工的精神需要, 减少退休职工精神慰藉缺失的现象, 提高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惠.试论国有企业养老保险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时代金融, 2012 (30) .

[2]穆光宗.我国机构养老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02) .

[3]乔军.浅析企业职工提前退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2 (05) .

[4]董克用, 孙博.从多层次到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再思考[J].公共管理学报, 2011 (01) .

[5]杨忠厚.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23) .

[6]胡杨图, 袁涛.为新制度加油助力——全国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宣传活动启动[J].中国社会保障, 2011 (12) .

[7]符前进.长株潭地区城镇化建设中居民生活方式现状的调查分析[J].商品与质量, 2012 (S2) .

哲学的慰藉 有感 篇2

一.

正义的审判一定不会缺席,只是会延迟开庭。在苏格拉底被害死之后,那3名雅典的公民也因此付出了代价。苏格拉底在描述中是一个有些爱质疑的人,他向所有人质疑,质疑的问题千奇百怪,无论被质疑者的表情。而这种质疑无疑是神经质的,或者说是没事找事。苏格拉底问出的问题常常使人难堪,而又富有哲理。可以说,苏格拉底是因为使得人们的难堪而导致他的死亡,而说到底,哲学不就是使人难堪的东西吗,从使人难堪中让人获得改进,然而,这脱俗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将所有的身外之物全部抛弃的脱俗。按照佛学的将法来说,就是禁欲。看穿钱财的本质,追求内心的幸福,然而这也并非是许多人所能看穿的,他们获得了金钱,却失去了灵魂。

所有的一切都是对的吗?一种狂热之下的冷静能让我们清醒的反省自己,所谓的每日三思。所有的一切都是注定的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然,我们有追求自由,内心自由的权利,我们可能无法与权力抗争,但我们可以选择服从,然而服从一定是对的吗?

在苏格拉底死去的时候,他是为信仰而牺牲,正如之一些虔诚的宗教徒,为佛,神献身。

同样的,为苏格拉底的平反显示了这个社会的公平,正所谓,我可以不支持你的观点,但我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

二.缺少金钱的慰藉

事实上,金钱是一个颇为矛盾的物品,它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又会给人带来痛苦。归根到底,这就是一个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认知,是更侧重物质满足或是精神满足。

事实上,我个人更倾向于精神满足,虽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实际上,人的贪欲是没有极限的,事实上,最终纵欲的人都大多没有好结果,对金钱或是其他一些欲望的要求是没有极限的,最终人将会被他们的贪欲所毁灭。上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而精神的慰藉是可以带来人的极大快乐的,而东方与西方最大的不同在于东方更加保守,更加提倡禁欲,而西方则正好相反。但是,精神的满足是源源不断的,而物质的满足必将带来更大的不满足,为了满足这种更大的不满足,又去为了这种欲望而导致更大的欲望,这是并不可取的。不知生,何知死。而灵魂的超脱是不会有失落感的,精神的满足远好于物质的满足。

三.对受挫折的慰藉

事实上塞内嘉的方法并不是十分的让我赞同,实际上这跟等死没什么两样。当然他比等死要好一点,毕竟面对无法抗争的命运和未知的力量时,不妨选择服从。从佛教的角度来说,就是心静如水,或是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贱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这也许就是一种所谓的顺从,正如茅草面对大风只是弯下腰顺从,而非不自量力的抗争,实际上,我们不能说那个好那个坏,事实上他们都有一种哲学的意味在里面。在风后,茅草又高高的树了起来,几乎没有损失。对于挫折,要以一种最坏的心态去面对,这样得到的结果一定比你心中的要好,对于无能为力,不可抗拒的事物,以一种顺从的方式去面对,便会受到更少的损失。这便是我对第三章的一点感想。

四.对缺陷的慰藉

缺陷是每个人都存在的,所谓人无完人.事实上,权贵也不一定就比那些村姑要活得幸福,而我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物体,有精神上的我,也有肉体上的我,失去了精神上的我,我便是那行尸走肉,而失去了肉体上的我,灵魂的却得以超脱,但精神却似乎没有了安心之所.缺陷是什么,缺陷就是不完美的地方,既然我们无法改变他,那么我们便可以顺从它,包容他,作为身体的一部分.将什么事都放下也意味着放下所有忧愁,然而却可能是放下了所有责任.既然人是有两面性的,那么我们便宣扬那好的一面,打压那坏的一面.但是,到底欲望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我认为,当欲望与你的前行道路是一致的时候,欲望是允许的,当欲望阻拦了你前行的道路,那么这种欲望便是错误的.总之,缺陷是可以包容的.五.对伤心的慰藉

伤心是所有人都会 碰到的事,叔本华是一个有些郁郁的哲学家,与苏格拉底等人相比,叔本华所研究,探讨的哲学问题更加的接近世俗,比如爱情的,而叔本华的哲学认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是依附于肉体世界而存在,而并不是精神世界独立的存在,因此我们的行为与肉体世界的需求有紧密的联系,人不可以做到脱离,独立于肉体的思考与哲学,而一些我们正常的需求却被刻意的去回避,潜意识与意识,左右了我们的头脑,语言和行动,我认为,潜意识是可以间接被影响的,而意识则是我们所直接可以控制的,这些区别使得我们有理智与疯狂之时.但是,由于潜意识是可以被意识以间接的方式影响的,所以我们理智的时间大于失去理智的时间.六.困难中的慰藉

哲学的慰藉 篇3

《哲学的慰藉》就属于后一类书。再看作者阿兰·德波顿,英国人,生于1969年,原来并非花白胡子的老学究,而是同属六十年代的“我辈中人”,这些因素均指向一个恰当的心理暗示:或许我也可以试试。

当然,《哲学的慰藉》一书吸引我的首先是译者资中筠,这位大学里主修英美文学、以国际政治等宏大主题研究为业的前辈大姐,也常常为公共事务发言,这次能为这种生活哲学类“小书”附身翻译,想必该书一定有不同凡响之处。

阿兰·德波顿在《哲学的慰藉》中选取了西方哲学史上的六位哲学家作为叙述的主体。诚然,正如书名所言,作者选取的哲学家和他们的哲学意在对生活的慰藉作用,其实哲学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慰藉,更大的作用可能是智慧,是看待世界及其人生的总体目光。

在希腊语的词根中,哲学正是由爱和智慧组合而成。

苏格拉底一章的标题是:“对与世不合的慰藉”。或许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苏格拉底饮鸠事件对世人有警示和慰藉作用。但是作者却没有触及苏格拉底哲学的核心,在我看来,苏格拉底最了不起的成就是对智慧和知识不可抑止的追求,在日复一日、无礼冒失地与雅典人的谈话中,苏格拉底发展出了一种叫做辩证法的东西,他在各种习以为常的流行观念中,发现了它们的可笑和错误之处,以至于当时的人看见苏格拉底走来就赶紧躲开,甚至有些人恨不得杀了他。

德行与知识的关系也一直贯穿于苏格拉底的伦理之中。苏格拉底认为智慧是最大的善。他并不认为知识是不可企及的,关键的恰恰在于我们应当努力寻求知识。善就是知识,一个人之所以愚蠢只是在于他缺乏知识。只要他去认识,就不会愚蠢。恶的一个压倒一切的原因是无知。因此,要达到善,我们必须具有知识。

公元前399年,雅典城只有二十四万人,从城市的一头皮雷埃夫斯步行到另一头埃基厄斯城门大约一小时。全城有投票权的男性公民大约三万人,这就是雅典直接民主制的背景。在三万男性公民中又选出五百公民组成陪审团,就是这五百人决定了苏格拉底的生死,投票结果是二百八十人认定苏格拉底有罪,二百二十人认为无罪。

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尚处于多神崇拜阶段,还没有建立严密的宗教体系,苏格拉底圣徒般的行为从何而来?只能来自于哲学,来自于理性与逻辑的推理力量,事实上,哲学正是智者的宗教。

苏格拉底最后的演讲曲终奏雅,他说:“如果你们处死我,将很难再找到我这样的人。”事实上,他把自己看做是雅典古城这匹良马身上的牛虻,他甚至预言,雅典人最终会同他一样看问题,那些主张处死他的人很快就会后悔。

事实确实如此,哲学家死后不久,公众的情绪就开始转变,欧里庇得斯的戏剧《帕拉米德》上演时,苏格拉底的名字一出现,观众就哭了。雅典人对那些指控者恨之入骨,拒绝与他们共浴,在社交场合排挤他们,最后他们在绝望中自缢身亡。

发生在公元65年斯多葛派哲学家塞内加死亡事件颇有点像464年前苏格拉底之死的情景再现。割破手腕,血流并不通畅,又割破了脚腕和膝盖,塞内加要求医生给他一碗毒药,事实上,他长久以来一直以苏格拉底为榜样,毒药还是没有起多大作用,他最后要求把他放进蒸汽浴室,在那里慢慢窒息至死。

然而,苏格拉底之死和塞内加之死却有不同的含义,前者源于哲学的信仰,后者却仿佛命运之神打了个盹又突然醒来。在塞内加看来,死亡是偶然中的必然,不能因为命运女神长时期的发慈悲而麻痹我们的危险,他要求我们每天花一点时间想她,“汝生而终有一死,汝所生者亦终有一死,一切都应在考虑之内,一切都应在预料之中”。

当罗马皇帝尼禄处死老师塞内加的命令传来,亲友们都大惊失色,哭了起来。由于斯多葛派的哲学态度,哲学家不动声色,努力劝他们止泪,并从容地问道:“你们的哲学哪里去了?”

塞内加恰当地说出了哲学的慰藉作用,所以这一章叫做“对受挫折的慰藉”。塞内加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他曾是罗马朝廷的重臣,曾经贵为皇帝尼禄的老师,作为斯多葛派哲学家,尽管他鄙视财富,可是塞内加却积累了巨量财富,据罗素说有三亿塞斯特斯之多,约合美元一千二百万,据说他大部分财富都是在不列颠放贷而来。

然而当他进入政界想要大显身手的时候,却被梅萨利女王流放科西嘉岛八年,当他被召回罗马朝廷的时候,不得不接受一个险恶的任务——当阿格丽品娜十二岁的儿子的导师,此人就是后来的罗马暴帝尼禄,就是他在十五年后下令塞内加在他的妻子和全家面前自杀。

据说最初听到皇帝的决定时,塞内加准备写一篇遗嘱,人们告诉他已经没有时间容许他写长篇大论了,这时候他转身向他忧伤的家人说:“你们不必难过,我给你们留下的是比地上的财富更有价值得多的东西,我留下了一个有德的生活的典范。”

古代的哲学家总是思考德行与善这类伦理问题,斯多葛派认为德行才是唯一的善,像健康、幸福、财产这些东西甚至都是微不足道的。

出生于公元前341年的伊壁鸠鲁则声称:“如果我把口腹之乐、性爱之欢、悦耳之娱、见窈窕倩影而柔情荡漾,一概摈弃,那我将无法设想善为何物。”

在伊壁鸠鲁看来,最大的善是快乐,没有快乐,善的生活是不可能的。伊壁鸠鲁在后世赚得了一个享乐主义的名声,其实这可能是一个极大的误解。

伊壁鸠鲁的快乐既包括肉体的快乐,也包括精神的快乐,肉体的快乐大部分是强加于我们的,而心灵的快乐在于对身体快乐的沉思,按照这个观点,有德性的人在追求快乐的时候应该是小心谨慎的。

nlc202309011114

伊壁鸠鲁的快乐观是审慎的,更多的是一种消极的快乐。积极的快乐是在对匮乏事物的追求中体验到的,而消极的快乐能在没有任何欲求的情况下达到。伊壁鸠鲁的快乐观恰恰是说明真正的快乐可能对于物质的依赖十分有限,当财富超过了一定限度,快乐就走向了它的反面。

这一章的标题是“对缺少钱财的慰藉”。

在伊壁鸠鲁的快乐清单中,根本没有钱财的一席之地。在他开列的清单中,第一是朋友,然后紧跟着的是自由和思想。事实上,伊壁鸠鲁在离雅典市中心的几公里处,在集市与港口之间找到了一所大房子,他和他的朋友们一起搬了进去。据后来的史料记载,同他住在一起的有作家梅特多鲁斯和他的妹妹,数学家波利埃努、埃马尔库斯、雷奥修及及其妻子泰米斯塔,还有一名商人,名叫伊多门纽。这所大宅子有足够的房间,朋友们有各自的住房,还有共同就餐、集会和谈话的厅堂。

他说,除非有人看见我们存在,我们就是不存在的;在有人能懂得我们的话之前,我们说什么都没有意义;经常有朋友围绕身旁,我们才能确认自我;朋友知我、关心我,构成一种力量,让我们不至陷入麻木之中。

他们在住宅旁又买了一座大园子,种了卷心菜、洋葱还有某种古老的菊宇之类的蔬菜。他们的食谱既不奢侈,也不丰盛,但是有味道、有营养。他们开始一种公社之类的生活,以简单换取独立,以俭朴换取自由。

在园中思考受到鼓舞,据说梅特多鲁斯一个人就写了十二本书。可以想见,在那所大宅的厅堂和菜园里,有着不受干扰的机会同既有智慧又善解人意的人们研究问题,他们常常分析金钱、疾病、死亡和鬼神带给人们的焦虑。伊壁鸠鲁的理论是,如果能合乎理性地思考生命有限的问题,就会意识到人终有一死:“对于真正懂得不活着没有什么可怕的人来说,生命中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事了。”

蒙田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性情古怪的老头,总是穿着马裤,围着文艺复兴时期特有的褶皱领。实际上蒙田从三十五岁继承了家族的产业——一座庄园,一些仆从和牲畜,当然更重要的是城堡一角那座塔楼的三层楼上的圆形图书馆——他便一头扎进那座书斋,过起了隐居生活。他把隐居生活看作是暮年的开始。

书斋有三扇窗,毫无遮拦地把法兰西的美景尽收眼底,此外还有桌一张,椅一把,书千卷。就是在这里,蒙田穿越中世纪的藩篱与古典对接,他通过拉丁文的柏拉图文本读到了苏格拉底向雅典陪审团所作的坚定不移的讲话;通过拉尔修的《生平》和卢克莱修的《自然颂》读到了伊壁鸠鲁的快乐观;也读到了1557年新版的塞内加的作品。

他也阅读同时代人关于美洲新大陆的记叙。在蒙田出生前的四十一年,哥伦布达到了佛罗里达湾的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这些历史书、旅行日记、传教士和船长的报告、异域文学,穿着奇装异服的部族吃着不知名的鱼的图画集,帮助他克服偏见,获得深刻而宽容的思想体验。

这一章的标题是“对缺陷的慰藉”,其中的一节叫做“文化的缺陷”,在我看来简直是文化人类学的早期显现。不知道基督的美洲人跟我们的生活是如此不同:他们喜欢吃蜘蛛、蚱蜢、蚂蚁、蜥蜴和蝙蝠;新娘可以在婚礼日纵欲狂欢,男人和男人结婚;把死人煮熟,剁成酱用酒拌了,在祭神的集会上由他们的亲属吃下去;有的国家女人站着小便而男人蹲着。

巴西的图比族人赤身裸体犹如在伊甸园,当欧洲人送给他们衣服的时候,他们咯咯笑着拒绝了;他们一见到河就跳下去,有时候一天洗十二次澡;他们好客,每当村子里来了陌生人,妇女都要掩面哭喊:“你好吗?你大老远来看我们,辛苦了!”;男人可以娶不止一个妻子,而且对每一个都非常钟爱。

我想,蒙田是信奉苏格拉底的善恶观的,善就是知识,如果人类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不理解的异族文化,南美殖民者的大部分罪恶是可以避免的。他的博学、睿智以及这些庞杂的知识都写在他那三卷本的《蒙田随笔全集》里了。查理·索雷尔称这部作品是“宫廷和世界的日常教科书”。孟德斯鸠说:“在大多数作品中,我看到了写书的人;而在这一本书中,我却看到了一个思想者。”

作为英国的随笔作家,德波顿的叙述除了无可争议的古典哲学家外,没有选择近世的英国哲学家,而是选了两位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或许是个人偏好,或许是因为英国的经验主义传统具有零碎的、试验的、反体系的性格,用罗素的话说,这一切“使欧洲大陆人极感恼火”。

叔本华和尼采都是悲观主义哲学的代表。

叔本华说:“我的一生可视为一段无用之插页,是对我长眠于‘无’之极乐境界的干扰。”“人的存在是一种错误,可以说今天很坏,一天比一天坏,直到最坏的事出现。”正如先辈塞内加所说:“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看来古今哲学家看待人生的态度都差不多,只不过没有人像叔本华这样伤心,一事一景都可能勾起其内心的绝望情绪,所以这一章叫做“对伤心的慰藉”。他把此岸世界看做是魔鬼的作品,它把众生带到这个世上就是为看着他们受难而取乐的。所以叔本华求助于东方的神秘主义。

在叔本华的世界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是善的东西,人的意志都是恶的,所以必须像佛陀那样修行,当意志麻木了,才使我们达到涅槃或虚无,从而获得解脱。神秘的入定,使我们看穿了代表幻觉的“摩耶”之纱,因而可以视世界为一体,从而战胜意志。

尼采的哲学却直面人生的悲苦。他认为大多数的哲学家是“卷心菜头脑”,“我是第一个像样的人”,他甚至略带尴尬的承认“我非常害怕有一天我将被宣布为圣灵”。他认为叔本华的哲学“像胆小的麋鹿一样躲藏在森林里”,是怯懦、脆弱的和女性化的,实际上尼采一生看不起女性,他号召人们去找女人时,别忘了带上自己的鞭子。

尼采把悲剧看作是通向“超人”的必由之路,所以这一章的作用在于“困难中的慰藉”。人的自我完成不是通过避免痛苦,而是通过承认痛苦是通向任何善的自然的、必经的步骤而达到的。在尼采那里,直面痛苦就是善的,强烈的意志是善人的突出特征,而在叔本华那里,意志是万恶之源。

尽管尼采不能为后来的独裁者负责,但是他所推崇的健康、强壮、高贵的“超人”性格,却成为欧陆“英雄的暴行”(罗素语)的思想渊源。在1889年他打算刺杀德国皇帝,策划一场反犹主义的战争,他越来越肯定自己是酒神、耶稣、天主、拿破仑、意大利国王、佛、亚历山大大帝、凯撒、伏尔泰、亚历山大·赫尔岑和理查德·瓦格纳。他被运到一家疯人院,在那里呆了十一年后去世,享年五十五岁。

《哲学的慰藉》 篇4

一、寄寓深刻的思想矛盾

赤壁之游, 已是作者黄州谪居生活的后期。一方面是遭受重创宿志难伸、内心无可排遣的苦闷和消沉;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流逝, 又有不能释怀的对人生的追求及对建功立业的渴望。这些深刻的思想矛盾和激烈的内心冲突在作者高超的文笔下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

1. 抒写遭受打击的苦闷

一个人, 才情奔放, 胸怀大志, 却壮志难酬, 遭谄重创。面对冷酷的现实, 即使再旷达超脱之人, 也难免郁愤苦闷。在作品中, 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那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思。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

(1) 用豪壮、洒脱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

《前赤壁赋》先写月明风清之夜, 泛舟赤壁, 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怡然自得, 饮酒乐甚, 扣舷而歌, 以至到了宠辱皆忘、超然物外的“登仙”境界, 何等洒脱飘逸!继而从幻想跌入现实, 借“客”之口, 哀叹人生的短促无常, 认为功业豪杰, 不过是过往烟云。回想自己青春虚度, 华发早生, 时运不济, 命途多艰。与其怀古伤今, 不如耽赏江山风月, 及时行乐!从而把那种在黄州特定生活条件下和常人已无法忍受的处境中满腔的郁闷抒发了出来。

于是寄情山水的逍遥却挥不去心灵的苦闷, 豪迈洒脱的音调中不时传出悲愤的愁声。这种矛盾的心情和思想此消彼长, 真诚坦露, 感人至深!

(2) 借古人古事的兴亡透露现实的苦闷

苏轼的曲折生涯多为自己的性格所累。赤壁之游重新唤起他对英雄事业的追求, 但他特殊的处境又迫使他有所克制。所以, 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反映的却是自己内心的苦闷。

文中“一世之雄”的曹孟德, “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真是不可一世!这样的“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 那么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也许悄然消失了。想想自己偏处江湖之远, 身为贬谪罪人, 事业上有何建树?不过就像仅活几个时辰的蜉蝣, 也像大海里一颗毫不起眼的米粒。此番潦倒比常人尚觉惭愧, 还想有何功业成就?

可见, 萦绕诗人心中的古人古事, 反映的正是他的现实苦闷。那种迁谪沦落失望无奈和不甘无闻的复杂心情混为一体, 对自身失意的感叹, 托古人古事吟出, 胸中的郁闷之情便悄然流露。

2. 隐含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贬谪黄州, 苏轼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奈。然而, 经世致用的人生理想并未因此泯灭, 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渴望不时萦绕心中。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

(1) 描绘壮丽山河, 隐含雄心壮志。

谪居黄州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 作者积极用世的报负和理想又逐渐抬起了头。赤壁之游, 观赏着浩荡东去的大江, 脚踩着赭红陡峭的石壁,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唤起了诗人蜇伏已久的雄心壮志。

文赋中描绘的是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清风明月, 一苇飘飘的迷人秋夜。面对如此江山胜景, 诗人不禁扣舷而歌:“……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优美的山光水色令人心旷神怡, 蜇伏的报国之志怎能泯然而逝?“美人”比君, 似喻神宗。这里写出了作者在特殊的情形下忠君之殷切及渴望报国的邈邈之思, 正是他思为世用, 希望为宋王朝分忧, 对功业有所建树的动力。

可见身遭贬谪迁居黄州之后, 正是美好的江山抚慰着诗人受伤的心, 激活了他蜇伏已久的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2) 截取古人古事, 透露胸中抱负

神游赤壁, 壮丽的山河令诗人心潮澎湃, 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一世之雄”曹孟德, 踌躇满志, 豪气冲天, 何等英武豪迈!千秋伟业, 万世英名, 怎不令人无限向往?对古人古事的热情歌咏, 正表明了诗人对建功立业, 实现抱负的热烈向往。

综上所述, 一方面是遭受重创、贬谪山野的消沉和苦闷, 另一方面又是深藏内心的对建功立业的渴望。这些深刻的思想矛盾和激烈的内心冲突在特殊的“赤壁”山水间交锋, 最终汇注笔端, 在赤壁创作中天衣无缝地结合了。

二、复杂的心理矛盾形成作品独特的意境

偏僻遥远的黄州, 山高皇帝远;险峻古邈的赤壁, 慰藉着诗人受伤的心。作品中独特的意境, 正是他特有的复杂感情和心理矛盾融注在作品中形成的。

文赋中, 作者开篇展现出一种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和明月交织, 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优美的夜景中, 主客秋夜荡舟, 把酒诵诗, 扣舷而歌, 怡然自乐, 宠辱皆忘, 不禁飘飘欲仙, 这是何等悠扬和谐的境界。这种寄情山水的逍遥是多么令人神往。然而, 一想起“美人”, 顿时心境大变, 悲凉的箫声,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正道出了作者忧愤无奈的心声, 思君而难被启用, 游乐却心存不甘。胸中的块垒难消, 于是借主客问答的方式, 把读者带入山横水绕, 苍茫邈远的古赤壁战事。那英武壮阔的气势令人神往, 可如今却风流云散。联想自己当时处境, 顿时陷入无奈失意之中。好在作者的超然旷达及时挥去了心中弥漫的愁绪, 从而以一种豁达开朗的心情品味大自然美妙的江月水风, 旷达乐观又占了上风。主客开怀畅饮, 兴尽而睡。又回到了开篇超然欲仙的境界。由此可见, 纵情山水、放任无为的消极思想是那险恶的政治环境和作者特殊的身份决定的, 但他积极用世的抱负和理想并未泯灭, 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 对朝廷政事的牵挂关切, 而不甘沉沦。因此寄情山水又不甘消沉, 想放任无为却难舍政事;要积极用世又心存疑惧, 思慕建功却只能韬光养晦。各种深刻复杂的思想矛盾形成作品亦喜亦悲、翻波涌浪的独特意境。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篇5

说起哲学,它似乎总是给人一幅高高在上,古板深奥的面孔。这个词汇总是承载了许多人生与世界的问题。让人为之苦行求索,苦想冥思。也许我们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哲学是什么?是旧书中艰深晦涩的文字,还是神圣不容亵渎的真理呢?当然,看到这本书的书名,也许会觉得难以理解。但是,这本书既不是难以理解的学术专著,更不是千篇 一律的心灵鸡汤。而是以一个阅读者的视角向我们讲述哲学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古今中外,能够让众人皆知的哲学家或许寥寥无几,但他们的哲学思想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哲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信仰;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份慰藉。而这份慰藉并不来源于宇宙深处,而来自于我们内心。

我们乐于从生活中的点滴寻求慰藉,以此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一丝安慰。而哲学家们则善于把这份慰藉升华为哲学,并用他们的哲学反映生活:庄子可以从蝼蚁中品察天地,慧能可以在冥想中看遍人生;叔本华从日常的喜怒哀乐中看到意志的表象,尼采从登山的劳累中感受到超人的心境。在这些平淡无奇的事物中,总蕴含着丰富而通俗的哲理。生活无时无刻都在慰藉着我们,而我们又有几次能够察觉的到呢?

相隔几世纪,总会有一小群思想相通的哲人们,他们共同的爱好便是直面痛苦,忠于哲学,向我们诉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语,为平庸而苦痛的人生开出一剂剂慰藉的药方。他们用生命实践哲学,把最深刻的慰藉留给世人。当我们去阅读那些蕴含哲理的文字时,又何尝不是在对自己的生活重新做一次定位呢?

真正的哲学,往往是从最普通的生活中去提炼,并用最朴素的思想给予我们最温暖的慰藉:当我们无法得到认可,我们求助于内心的坚持,于是我们从信心中得到慰藉;当我们感到生活无趣,我们求助于书本,于是我们从精神中得到慰藉,当我们遭遇挫折,我们诉诸内心,于是我们从内心的安宁中得到慰藉;当我们遭遇困难,我们于是我们从拼搏中获得慰藉。他们用哲学为生命作礼赞,用超脱的慰藉诠释生命。也许,他们的哲学我们并不能完全理解,但至少让我们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们对生活做出最好的定义。

书中,作者对哲学给予了这样的描述:哲学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解读自己弄不清楚的痛苦与欲望的脉搏,从而让我们摒弃错误的方案,制定的幸福的计划。作为一个哲学外行的我,也许会难以完全理解哲学带给我们生命与生活的意义,但是,生活无处不慰藉。哲学家把他们的生活体验讲成了一个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故事。与其说是我们从他们的智慧中寻找慰藉,不如说是我们在对自己的生活的了解中得到了慰藉。实际上,哲学的意义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艰涩高深,只是把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加在一起,组合成了充满智慧的哲理。

上一篇:中国国航经营状况分析下一篇:处理及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