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相似性

2024-05-24

文化相似性(精选九篇)

文化相似性 篇1

小学阶段, 学生们的主要任务是玩, 孩子们有着充裕的时间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兴趣小组, 学校也会花大量的时间带孩子们走出校门参加各类社会实践, 如参观博物馆、做义工劳动, 能让学生独立完成的事情就让他们独立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认识、增加能力、培养自信和责任感。

而我们国家具有悠久的历史, 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读书的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特有的科举考试制度, 一旦能进京赶考, 金榜题名, 便可功成名就, 荣归故里。我们强调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言如玉”的以读书为荣的传统教育观。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态十分普遍。因此, 我们的学校很重视孩子的理论学习。

尽管素质教育实施了很久, 但学生的学习负担依然很大。评价学生也是以理论成绩为主, 学习成绩优秀就是好学生。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教室学习, 做作业, 很少有时间走出校门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和实践。在这种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 基础知识非常扎实, 但动手能力较差。

不久前, 我在新浪网的公开课看了来自TED的Ken Robinson教授名为“如何逃出教育的死亡谷”的精彩演讲, 让我对美国的教育文化有了新的看法, 思考后发现, 如今中美教育文化观存在一些相似!

据Robinson教授介绍, 如今的美国有很多的孩子从高中退学!主要原因是孩子们无法真正从中获益。美国的教育显然有许多优势:每年政府要投足够的钱到教育领域;小班化教学;每年都有上千条立法提案尝试改善教育制度……问题是——我们走错了方向!老师教得痛苦, 学生学得痛苦。

ROBINSON教授提出了三条教育法则能使教育更加繁荣:法则一:人类天生彼此千差万别。他调侃了美国人提出的一句教育口号——Education Under No Child Left Behind,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个观点的提出首先是基于一致性而非多样性而言的, 这种政策在鼓励校方以成绩高低这种狭隘的方式来为儿童定位。我不禁想到我们的一个口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强调了数理化等课程固然重要, 而真正的教育应当给予艺术、人文和体育, 因为广泛的课程才可以展示学生们多方面的天分, 譬如艺术可以表述孩子们的天性与本质。这个拿到我们中国来, 也就是我们教育文化观中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吧。

法则二:拥有好奇心。孩子们生来就有主动学习的能力, 无须外援。教育的主旨就是引导学生们去学习。优秀的教师团队非常重要, 教学要有适当的创作, 因为它不是单纯地输出。当下教育的文化注重测试而不是学习。他认为考试不应作为教育文化的主导方向, 考试只能应用于诊断学习问题并起到帮助改进的作用, 考试不应阻挠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目前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育不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而是教会学生服从。孩子们在学校里首先得学会听老师的话, 学校要求做什么就必须做什么, 虽然有些要求本意是为了学生好, 其实多半也是为了校方的便于管理。大考、小考对中国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为了中考、高考, 孩子们牺牲了睡眠时间, 娱乐时间, 锻炼时间。

法则三:人的生命具有与生俱来的创造力。美国当下的教育文化是标准定型的!教育更像工业流程, 只要有了更好的数据便有更好的发展。这个观点与我们相似。经过基础教育阶段的锤炼, 多数孩子学习方式固化, 上课提不出创造性的问题, 丧失了好奇心这个学习的原动力, 更不用说创造力了。

真正的教育应当是人性化的, 不是机械化的系统, 因为它的主体是人。在芬兰, 孩子在小学阶段并没有设置标准化考试, 因为他们认为用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优劣实在太过残忍。所以他们的孩子很少有辍学的。

Robinson教授最后提出了三条建议:

第一, 教学个性化。教育要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这样才能让孩子主动学习。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也指出, “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是进行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思想条件”。我们的情况是, 虽然学生多, 做不到量身定做, 但还是可以在可控的范围内给孩子们开设一些选修课。老师应该积极研究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大批量的考试操练。

另外, 我们的整个社会要有支持体系, 学校和社会应该紧密结合, 多组织和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校门, 百闻不如一见, 实地参观和亲身实践能让书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具体化, 提升学习者的兴趣。我们的评价机制也更应多元化, 可喜的是我们现在已开始提出和重视对孩子的综合评价, 不单以成绩论英雄, 过程性评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 我个人认为在我国开设志愿服务课非常有必要, 即每学期孩子们都应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 为他人献爱心并通过实践取得相应的学分, 学分拿满才能毕业。

第二, 教育行业要造就崇高的地位, 应该选择优秀的教员并给予不断支持以及专业化发展。在我们国家, 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小学老师的待遇在提高, 老师们每年都有相应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机会。高质量的培训应该给老师们带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态度、课堂管理方法等, 让他们学以致用, 受益无穷。

另外, 对学生的评价体制趋于多元化, 那么对老师的评价也应如此。自从教师实行绩效考核制以来, 老师们的工资待遇提高了, 但压力也增大了, 如果以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老师考核的唯一标准会让老师时刻紧绷神经。对老师的考核应该从这位老师是否有爱心和耐心、教学的方法、师生关系的和谐、授课的受欢迎程度等多方面考虑。

第三, 要求校方负起应有的责任。有人说, 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 足可见校长理念的重要。记得有本书叫作《窗边的小豆豆》, 这个淘气的名为小豆豆的女孩, 如果不是因为去了巴学园, 如果不是碰上了包容、豁达、幽默的校长和老师,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学校独特的教学方法和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特长的课程, 怎么会有她后来的成功呢?希望我们学校的领导者, 不单单注重成绩和排名, 更应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样也不单单用成绩排名来衡量一个老师的优劣, 更要注重老师的内在和对教学的孜孜不倦。

学校的领导者首先自身应是一个优秀的教育者, 再忙也应深入课堂, 深入学生, 关心了解师生最需要的是什么。另一方面, 校方要加大力度, 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让教师工作有信心, 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

文化相似性 篇2

刚过去的“黑色星期五”,全美大小商场的人气和销售业绩都很令人鼓舞。有美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让人看到了光明的前景。

受“圣经”文化影响,很多西方人除了“13”之外也忌讳“星期五”。但从感恩节后的“星期五”成为美国节日季市场购销第一天后,人们便不再忌讳这个“黑色星期五”了,反而是翘首以待。

在美国,感恩节是仅次于圣诞节的传统节日。与我们中国人过春节、过中秋讲究合家团圆一样,美国人过感恩节也是乘飞机、开汽车赶回家与父母家人团聚。美国文化自由开放,但过感恩节的晚宴却千篇 一律、众口一菜:家家户户主菜都是烤火鸡。

试想,感恩节美国家家户户晚宴要烤掉、吃掉多少万只大火鸡?想必火鸡肯定是不喜欢过感恩节。

或许因为天气总体不错,而且美国经济已有明显起色、就业率有所提高,今年感恩节机场、车站和高速都是赶着回家过节的人流。连接美国东海岸名城华盛顿、费城、纽约和波士顿的95号高速公路上感恩节前夜那真是车流滚滚形成一条长龙般漂亮的车灯风景线也就此形成。

其实,无论美国还是中国,每逢佳节倍思亲和感谢父母、渴望家庭团圆人的想法都一样。

我们中国人过大节喜欢一大家人一起和面、剁馅、包饺子,再喝几盅有劲的二锅头,最好是茅台、五粮液,那份其乐融融和感恩的天伦之乐就都有了。

美国人过感恩节当然不会包饺子,但每家的主妇都要花大半天的时间烤火鸡、准备色拉等配菜和煮咖啡、做甜点等。全家人和邀请来的朋友喝葡萄酒、看橄榄球赛转播、聊天,也是一番温情其乐无穷。信教的家庭少不了要祷告,感谢上帝缔造的恩典和赐福。不信教的人也都要在感恩节特别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亲朋好友的亲情与友情。

节日当天,费城的ABC等主要电视台一早就开始以很强大且富有经验的采访报道阵容直播费城和纽约每年一度的彩车游行。广场上载歌载舞,街道两边人头攒动,很有节日气氛。美国虽然是个只有2历史的年轻国家,但特别重视传统节日。10时左右,费城的天空上忽然开始飘起了雪花,但没有寒风,气温也不算低,节日气氛然反而更浓烈了。

我手握一杯热茶,看着电视转播和窗外硕大的白雪花,脑子里面想到的却总是“瑞雪兆丰年”和“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知怎地,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在天津的家里陪妈妈过中秋节的情景。

在中国时,我们过中秋节吃月饼既有圆圆满满、甜甜蜜蜜情感,又有望月思亲期盼团圆的祈望。美国人过感恩节是源自当年他们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

感恩节期间几乎没有美国人出差,你也千万不要赶在感恩节到美国公司出差开会,那十有八九是要吃闭门羹的.。中国过中秋节的起源和历史我没有研究过,但感觉我们在中国过中秋节不也是为了祝福金秋季节大丰收,家庭团圆好日子吗?

我来美国十多年了,感觉感恩节的传统从来没有变化,而中国就不同了。前不久,中秋节期间我曾回到中国出差。从天津到上海,各大五星级宾馆也自己出“特级月饼”。市场上各种烫金礼盒装的“极品月饼”,与名酒一起精美包装的“特级极品月饼”,动辄就是几百元(人民币,下同)一盒。听说还有成千上万元一盒的“鲍鱼月饼”、“燕窝月饼”,就差“真金白银月饼”了。我有点茫然和失落了。这是过节吃月饼团聚思亲吗?这不是烧钱吃月饼礼盒吗?几千年的传统变味了。连这么贵的月饼都没有我小时候那普通豆沙月饼的美好味道了。

记得我小时候在天津过中秋节吃块普通的白果、枣泥和豆沙的月饼就很好了,要是有块广东香草或五仁月饼等那就是很高级了。那时,买盒月饼也就是几元钱的事。

其实对于我们丰富的历史传统文化而言,许多东西“申遗”不“申遗”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真正保持住传统文化美德不变味、不走样就很好了。就如同美国过感恩节吃烤火鸡、我们过中秋节吃烤月饼,两种文化、两种美味代表的其实都是一样感恩的人情,追求的同样是一样的家庭团聚与温情。没听说过美国有谁过感恩节烧烤的是名牌、天价火鸡的, 火鸡本来就是火鸡。而我们中国由中秋节天价月饼表达出的追求奢华和背离传统之风应该休矣!

其实,我们只有完美地保持住传统文化的“传统”和其内涵本意, 这些传统文化和节日才能大大促进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

美国感恩节过后趁热打铁地开始销售旺季的做法或许也能给我们带来启示。

通过汉英谚语看中西相似文化 篇3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by their proverbs.” (一个民族的

天赋、智慧和精神都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 。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汉英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信息。

虽然汉语与英语在语言习惯、民族特色、地方风情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别, 但东西方人们的生活经历和对世界的认识在诸多方面很相似, 很多谚语无论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有相似之处, 运用的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也大致相同, 表达的意义也相同。

一、语言形式

1. 用词精炼, 句式整齐。

谚语的用词十分讲究, 单句言简意赅, 双句大多采用对仗, 结构对称。如, 汉谚:“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英谚: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眼不见, 心不烦) 。

2. 音韵和谐, 易于上口。

谚语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流传, 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 单句讲究韵律, 双句讲究对仗, 说起来朗朗上口, 听起来悦耳动听。如, 汉谚:“嘴上无毛, 说话不牢。”英谚:Cut your coat according to your cloth. (量布裁衣, 量入为出) 。

3. 比喻生动, 寓意深刻。

谚语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 包含着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 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如, 汉谚:“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英谚:A contented mind is a per petual feast. (知足者常乐) 。

二、语言内容

1. 反映道德观念。

中西方传统道德观念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鼓励人们刻苦钻研辛勤劳动。汉谚:“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对应的英谚有:With time and patience, the leaf of the mulberry becomes satin. (时间加上耐心, 桑叶变织锦) 。又比如鼓励年轻人勤劳工作, 不要到老年再后悔, 有汉谚:“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相当于英谚:A lazy youth, a lousy age. (少年懒惰, 晚年糟糕) 。此外, 汉语中有些谚语告诫人们在强者面前要谦虚, 并对在行家面前逞能者加以讽刺:“班门弄斧。”类似的英谚有:Never teach fish to swim. (不要教鱼游泳) 。

2. 反映宗教思想。

宗教信仰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部分, 对民族文化有很大的影响, 与之相关的谚语也大量地出现在汉英语言中。中国人信仰儒佛道三教合一, 英语国家人民信仰基督教, 有很多谚语表明了宗教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 如“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反映了佛教的“因果报应”;“乐极生悲”体现了道教的“物极必反”;“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表达了儒家“忠孝仁义”人生观。Love makes the world go round. (爱使世界更美好) , 表现了基督教中的“博爱”观点。Everyone is a master and servant. (每个人既是主人, 又是仆人) , 表达了基督教中“平等”观点。

3. 反映历史典故。

汉英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谚语, 在中国典籍中, 谚语多半出现在诗书、传说、诸子论著中, 这些谚语结构简单, 意义深远, 对人有警策和教育意义。《诗经》中的“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论语》中:“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而英语典故谚语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圣经》, 《圣经》中蕴含了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容,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圣经文化。英语谚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圣经, 以格言或箴言的形式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如:We are all Adam’s children. (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 ;二是来自希腊罗马神话的谚语, 如: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的根源) 。还有从莎士比亚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来, 如: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

4. 反映生活, 生产经验。

绝大部分谚语是人民群众对长期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 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 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汉语中就有许多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的谚语, 如:“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 “春雨贵如油”等。而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 英吉利海峡是大西洋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 这对英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如:Take the wind out of one’s sail. (先发制人, 抢占上风) 。汉谚的一大特点是丰富的农谚;英语虽然没有那么多农谚, 但反映的经验也有相似之处。汉语有:“瑞雪兆丰年。”英语有:A snow year, a rich year. (下雪的一年, 丰收的一年) 。

此外, 汉英语言中还有许多反映其他经验的谚语, 比如描述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多积累经验, 就能越做越好。汉谚有:“一熟三分巧。”与之相应的英语有: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 。

在一定程度上, 汉谚反映汉族文化特点, 英谚反映英语民族文化特点, 但二者又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汉英谚语都来自民间生活、神话传说、文学作品, 语言都具有简炼和生动形象的特点。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 谚语逐渐打破国家和民族的界限, 汉英谚语互相渗透与融合。对汉英谚语的探讨与研究, 有利于人们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 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汉英谚语丰富的内涵和哲理, 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摘要:谚语是民族历史语言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本文从谚语的句式、音韵、修辞、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和生产生活经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汉英谚语无论在语言形式和内容上都反映了中西文化相似相通之处。

关键词:汉英谚语,中西文化,相似文化

参考文献

[1]成志伟.中华谚语大观[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5.

太极博弈原理弟子感悟之相似性原理 篇4

作者:半痴先生,年十九,太极博弈原理弟子,尚在读书。虽年幼,惟思路清晰,禀赋异人。一旦接轨社会,定能大有所成!

以下是文,足见功底。

不久前,《太极博弈原理学习班第五讲相似性原理之演化》开讲,其后有所感悟,笔录如下,理解不偏不倚:

老师的学说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一者是以常规的方法思考问题,从不同的象,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转换了象就转换了方法,不同的象可以类象在于他们的太极之间的类似,这样通过一种发散思路化象为文。

这总让我想起盲人摸象的故事,不同角度摸得感觉都是真的,但是又都是矛盾的,如果只得一种感觉,则永远无法得出对“象”的全面认识,因为都只是一个部分而已,感觉的真实未必是全相。

所以认识的提高并不在于对一个象感受多深刻,而在于不同象的联系,甚至到归纳所有象的层面,这是高度抽象化层面的玩意儿。

譬如宗教哲学,这样才会有一个全象的认识,但人的认识是积累在静止与片面上的,这也是一个矛盾,所以我们的认识没有象只有更像而已,套用马克思对真理的认识,“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程度”。

而什么是画里乾坤?什么是一念化三千呢?

凭我的理解是把事物化为象,然后从不同太极出发演化,万理同源皆是象,象者,像也。化文为象后通过融入不同角度思考,即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洞察力即能成为可能——通过一个事物一方面认识另一个事物的一方面,不同转化角度,改变占象比内容得到不同信息。

言归正传,什么是相似性原理?

这则是老师理论另一个方面知识了——预测,使用超常规的方法去获取信息。

事物的发展不纯粹按我们认知的逻辑去演化,而是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这就是所谓测不准定理,所以一切定理源于假设,无假设,无演绎,牛顿三大定律建立在理论情况下,而现实则是绝对多变的,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现代科学发展的弊端,是因为建立在纯碎理想的理论下,在《牛顿的新装》一书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世界一切事物都在一个联系中,而联系形式又是复杂多样的,一些联系我们可以通过假设,判断,推理分析出来,而一些事物联系是我们无法用现在的认识得出的,譬如黑天鹅,蝴蝶效应,虽然我们无法具体分析这些联系内容,但是却可以描述出这些事物的形式——这就是老师的第一个相似性模型网状模型,这个模型在于通过对一个点的受力,离此点的最近则事物联系程度最高,那么我们反观离它最近的一点,推出因果,当然远近是以时空为参照的,事物的变化若是抽离时空则等于无化,时空是预测的根基,而时空影响力在于涟漪的大小。

相似性的影响在于通过一系列的非直接联系的事件形成一个具有联系的链条,一些事物看似比较寻常但是如果在一段特定时间连续发生,则可能被赋予特殊的意义。

我们知道单纯的现象如果不融入角度去解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不同现象如果融入同一角度去解读,则任何现象都可以解读无限信息,如果在特定时空内,将不同现象都用同一角度分析,是可以得出一定具体信息的,事物一静一动皆源于时空的运动,抽离时空任何现象都只是虚无,假设其他因素不变时间一动,在这个时间内发生了一些事件,时间一动,发生一些事件,在一个人一天内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可能看似毫不起眼,但这人最终发生一起较大事件比如车祸火灾,那发生重大事件那一个点与之前一段时间内的事件是否存在联系?如果存在联系又是何种联系?

最大一点联系其实在于时间连续性,时间连续而产生的事件有两种,一种是直系联系,一种是旁系联系,直系事件事后分析因果链条是可以看出直接联系的,旁系事件则不能看出直接联系,但是旁系事件在这一段时间内真的毫无影响力吗?

答案是否定的,旁系因素影响力的认知力与本时代认识水平密切相关,也就是可能一些旁系因素以我们目前的认知能力是无法仔细明白的,但是我们真的对他们毫无作用吗?答案也是否定的,比如在地震面前会出现一些异象比如奇怪的云朵,比如动物的怪异动作,又比如一些人在地震前做的怪异的梦。这些在认知水平不够时,人们是无法发现其内在规律的,只能通过对现象的积累,观察两种不同象之间的稳定联系,得出一定的认识,便成为我们所谓的逻辑,常识!这也是大数据一种思维方式,重事实轻因果,而以我们现在的认知水平来看时,我们知道地震本质是一种次声波震动赫兹小20,人耳是无法接受的而动物却可以接受到,所以动物会出现一些怪异的形象。

所以在特定时空内,一个重大时间里要发生一件大的事件会发生一系列直系旁系事件,如果用老师的网状模型来解释的话,直系因素就是直接连成链网状节点,旁系因素就是网状节点周边的节点,所谓事件就是这张网上的点,而每一个点的发生对应特定的时空。

相似性具有对应性,相似只是在一个时空里面对应相似,这就意味者事物蕴含的无限信息量,这是画里有乾坤的原理,一定时空内事物所相似的太极也是不同的,也是蒙太奇的一个手法,在不同时间内事物会因变化运动而让人做出不同的判断,但唯有那时那刻那人的判断感受才是真实的,一个象的解读演化在不同时空也会存在不同方面,会有不同的答案,而如果融入时间的话象又是无限变化的,所以老师谈到了一个效力问题,时空相联,同物相应,在同一时空下,可以通过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推出另一事物。

同时相似性又具有稳定性,相似性稳定的关系由象所体现。在不同时空下,如果象是稳定的,那么最终发展结果也是稳定,比如人通过表与时间交织,不同时间所取得时间信息是有有差异的,如果在时空允许内,譬如八卦的坎卦在蒸汽状况下是可以对应火的,周易的八卦,八种自然属性只是在稳定情况下才对应各自本来属性,时空变了,八卦的象也就变了,这是我给老师的答案。

文化相似性 篇5

一般建筑学所关注的只是物理对象, 而建筑美学也只在研究建筑作为感知对象。这种态度对建筑是有偏见的, 且是狭隘与不公平的。因为建筑从来就是“石头的编年史”、“木头的画卷”、“混凝土的诗篇”和“凝固的音乐”, 所以我们也要关注建筑的一般抽象意蕴或意识内容。有鉴于此, 我们既要对建筑空间感知现象的美学分析, 又要有超越建筑感知现象的时间观念的哲学研究。建筑作为观念与现象的设计符号, 它与美哲学之间存在着许多“家族相似”。在当下, 从建筑设计的文化商业化与美哲学化现象中, 可窥见建筑在现象与观念意识领域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但面对形形色色的建筑商业化与美学霸权现象, 我们必须正视建筑艺术商业化是一种社会化的产物, 它是社会文化、经济与哲学的一种设计艺术上的“读物”。本文拟锥指此种社会“读物”现象, 以期望为当下建筑艺术商业化作社会与哲学高度上的诊视与疗救。

一、建筑学与美哲学的“家族相似”

建筑 (Architecture) , 这个词的拉丁文原意是指“巨大的工艺”。它说明建筑原本同美学、艺术学密不可分, 而且美学向来被人们认为是哲学的一分支学科。因此建筑与美哲学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缘关系。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艺术的序列通常从建筑开始, 因为在人类所有各种多少带有实用目的的活动中, 只有建筑活动有权力被提高到艺术的地位。”[1]在各门艺术中, 建筑是较早 (时间或序列) 的艺术之一。黑格尔就把建筑看作最早的艺术门类, 堪称“艺术之母”;恩格斯同样认为, 在原始社会末期, 就已经有“作为艺术的建筑的萌芽”。

中文里的“建筑”一词是由日文以汉字翻译“Architecture”一词而来, 并传回中文里成为日常用语。在日语中, “建筑”为“营造”或“造屋”的意思, 它与“设计艺术”相关联。在汉语中, “营, (匝) 居也。” (《说文》) “营”本指四周垒土而居;“屋”是古代半地穴式住宅的顶部覆盖, 如“故十围之木, 持千钧之屋。” (《淮南子》) 其实, “四周垒土”、“十围之木”当是一种朴素的建造艺术设计。

在西方美学史上, 建筑的美学分析最早数毕达格拉斯学派, 他们提出美在和谐、美在对称和比例的系列哲学命题, 并且用“和谐”、“对称”和“比例”等范畴对建筑的形式法则进行“美学式”阐释。后来“和谐”、“对称”和“比例”等美学范畴也应用于建筑设计与评论领域。

在罗马凯撒时代, 建筑与美学的关系非常密切, 美学被引进建筑学。著名的建筑家维特卢威 (Vitruvius, 约公元前1世纪) 就是个美学家, 他的《建筑十书》堪称西方古代一部建筑学的百科全书。维特卢威虽然是从事建筑的一位建筑师, 但对美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常自觉地从美学角度分析建筑。维特卢威认为, “对称”与“比例”就是衡量建筑美的重要标准。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著名的建筑家阿尔倍蒂 (Alberti, 1404-1472) , 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他模仿建筑家维特卢威的著作写成《论建筑》一书。他热爱自然, 对自然特别敏感, 主张建筑要师法自然;并认为, 美就存在于自然之中, 要符合大自然的绝对要素和根本要素所要求的严格的数量、规定和布局。其术语“根本”、“布局”、“要素”既是建筑学中的重要概念, 后来也是哲学学科里的重要概念。

英国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和铜版画家荷加斯 (Hogarth, 1697-1764) 的代表作《美的分析》, 开创了对美的形式规则的专门研究, 它指出:“这些规则就是:适应、多样、统一、单纯、复杂和尺寸——所有这一切都参加美的创造”[2]。“适应、多样、统一、单纯、复杂和尺寸”等规则也是建筑形式美的重要规则。

在现代, 美哲学与建筑的关系更为亲近。“笛卡儿在他可被视为现代哲学基础文本的《论方法》中, 反复使用了建筑和修建城市的譬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将近结束部分有一章名为《构造纯粹理论》, 其中他解释了何以‘纯粹理性哲学的有机概念’, 从根本上说是‘建筑的’。尼采将人概括为‘建构的问答天才’, 这个天才借助隐喻和虚构, ‘在不稳定的基础上, 事实上是在流水上面’, 建树起生活和思想的社会的以及个人的大厦。”[3]维特根斯坦, 原来从事的就是建筑业。他和他的朋友保罗·恩格尔曼一起, 建造了最纯粹的现代性建筑之一:维也纳孔特曼街19号的府第。他转向哲学研究后, 建筑的语词是他表达哲学思想的重要素材。哈贝玛斯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开始于他在1980年的那一次讲演, 其讲演主要批判了建筑领域和以后出现的哲学后现代主义, 他本人因此而著名。著名建筑家、工业设计师彼得·贝伦斯 (Peter Behrens, 德国人, 1869-1940) 原初就是一个画家, 1907年他却成了德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建筑师。意大利工业设计师乔·科伦坡 (Joe Colombo, 1930-1971) 也是在布拉里 (Brera) 学习绘画, 后在米兰工业大学学习建筑, 从事建筑设计。

20世纪的存在主义、现象学、符号学、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等哲学思潮, 都对建筑的哲学作过深入思考。而且, 20世纪西方建筑设计与美哲学思想演进几乎是同步的, 无论是美学上的“审美心理时代”、“艺术时代”, 还是后现代的重建阶段, 建筑的设计精神与美学精神总是息息相通的。

因此, 建筑无论作为现象, 还是作为观念, 它都与美学、哲学有着亲缘关系。作为现象与观念的建筑, 它与美哲学之间何以有亲缘关系?这是因为建筑学与美哲学本身就具有“家族相似”的特质。建筑设计元素家族中, 如主题、重点、比例、尺度、韵律、和谐、对比、衬托、对称、均衡、隐喻、虚实、质感等等, 它们都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元素。建筑的表情与建筑的意义都是通过这些元素来传达的, 这些元素的艺术个性也都是美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建筑学与美学之间的“家族相似”十分明显。譬如, 中国古典园林中“堆山叠石”、“造河理水”、“营池构塘”、“移花接木”等设计活动, 均是美学家族里成员审美个性的彰显与追求。

建筑学与美哲学的“家族相似”关系, 最好的阐释莫过于建筑词汇在哲学中的广泛应用。如哲学中的“基础”、“根本”“结构”、“建构”、“上层建筑”等词汇, 它们就源于建筑学。如“基础”, “基, 墙始也。” (《说文》) “础”, 为柱脚石 (《淮南子·说林》“云蒸柱础润”) 。所以说建筑学与哲学之间存在着“家族相似”的特点。为阐释之, 首先, 举“结构”为例。“结构”, 指建筑物承重部分的构造。在哲学中的有“构筑、建造”等意思, 也指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该含义被广泛运用于哲学领域, 譬如“人格结构”就是人格主义的用语, 它专指人的精神活动的结构。人格主义认为, 精神活动的结构即人格的结构, 也就是意向性结构。结构也被运用于语言哲学中。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结构主义方法论的先驱人物, 他认为对研究对象不应该停留在其表层结构, 而应深入到对象的深层结构。而后结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 (Jacques Derrida, 1930-) 认为, 结构是没有中心的, 也不固定, 而由一系列的差别构成, 反对结构主义主张的固定结构, 因而亦称解构主义。无论是结构主义, 还是解构主义, 他们都以“结构”为研究线索。结构, 不仅用于哲学、语言学, 还用于心理学。譬如“建构”, 就是瑞士皮亚杰的用语, 指人的认识过程中结构或图式的形成与演化的机制。还如“空间”, 在哲学上, “空间”与“时间”构成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在建筑上通过量度单位的选定和建立对空间和时间进行量度, 一般以米或分数为单位。在美学里, “意识空间”被用来指心理的活动领域。“空间”是建筑的可见物质的存在或分割形态, 而“时间”也正在成为或将来成为建筑的重要形态或材料。时间的运动性、发展性与历史性在与建筑艺术的不可见的非物质形态上的特点是一致的, 也正是从这个特点上, 我们说“时间”成为建筑的重要材料之一。“非物质形态”或“非物质文化形态”是建筑的不可见形态或材料, 在技术与艺术高度联姻的今天, 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同时, 建筑用语与哲学用语也被互相移用。“上层建筑”, 就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逻辑是关于思维的规律性,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同样, 建筑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传统逻辑) 也遵循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美学里的“形式”范畴与哲学里的“形式逻辑”的概念, 它们与建筑关系十分密切。

后现代建筑符号学的兴起, 运用符号学关注建筑的“意义危机”, 正是符号学美学在建筑学领域的开拓与发展。后现代社会里, 哲学家也在干预建筑的形式与意义, 试图用哲学抽象的秩序与理性的思维规范建筑的几何形式与空间布局。罗兰·巴特就提出了“图形与形式神话”, 认为设计是一系列可以连接形式的文化符号。在当下, 哲学家介入建筑已经不是什么罕见事了。建筑师也通常会用哲学的智慧来引领建筑的时尚, 用美学与文化的智慧来设计建筑, 建筑无论作为现象, 还是作为观念, 都与美学、哲学有着家族相似般亲缘关系。

二、建筑的文化创意与美学设计

建筑与美哲学具有“家族相似”般亲缘关系的特点, 为建筑的文化创意与审美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因为, 文化是美哲学的核心。在市场经济背景下, 当下的城市建筑中的文化创意成为一种新的产业形式。

文化创意, 是对建筑的一种文化、审美设计与产业操作活动。而文化的、审美的与产业的分别属于社会领域、艺术领域与经济领域, 社会价值、审美价值与经济价值是它们各自领域的价值取向。这样的三类价值又是如何走到一起的?这既是建筑文化创意的对象内容, 也是建筑文化创意的难题。它们又是如何能创意, 或者说建筑能够被文化创意的哲学依据是什么?可以说建筑本身具有的文化的真实性是其核心依据。建筑物的文化真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 建筑具有物质性。物质是建筑在空间与时间上的承载物。物质具有自我表现的审美特性, 它能够将设计的文化思想定型化, 从而使建筑的物质能够承载着文化与美学的理念, 这样不可见的文化思想变得明确可知。建筑文化创意, 就是建立在建筑的物质性的基础上, 对建筑施以文化与审美的设计与创造。其二, 建筑具有符号性。符号不仅联系着人类的情感, 还联系着人类的文化感与历史感。建筑符号是时代的象征, 也是历史的缩影, 更是文化与哲学的外化物。哥特式教堂、埃及金字塔、北京故宫等具有一代人“集体印象”的建筑符号就是例证。正是建筑实体的符号性, 才能使其成为传达文化与审美的媒介的可能, 从而成为一代人的真实的“集体记忆”。其三, 建筑具有功利性。建筑的功利性不仅在于它的功能功利性, 还体现在它的精神与文化功利性。审美形象的美感追求是当下建筑文化创意不可缺少的, 文化的社会功利利益的真实性在审美形象的观照下, 确保了建筑文化的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获得某种调和性。

对建筑的一种文化、审美设计与产业操作活动, 只是现代人的事。但古代建筑虽然没有作为商业目的出现, 但其文化创意是始终伴随建筑而存在。不过, 古代建筑的文化的物质性、符号性与功利性为今天的建筑文化产业的商业行为又提供了新的商业土壤。如中国云南哈尼族“日月广场”上的图腾柱。相传它反映哈尼族的诞生、建寨、生产、迁徙与创造梯田文化的历程。如今云南哈尼族图腾柱, 又被从商业目的进行开发, 供游人欣赏与观审。它的设计创意是对文化的继承、开发与整理, 也是对文化的商业性的挖掘。因此, 一件古代伟大的建筑作品, 就是古代人的一座文化体验的丰碑, 更是现代人的审美的一道风景。

正是基于以上的事实, 使得建筑的文化创意产业才成为可能。因为建筑的物质性保证了建筑文化性成为其形式上的形式, 即渗透在其物质上的形式;其次, 建筑的符号性保证了文化产业的意指性能够联系着人们的思想与情感;最后, 建筑的功利性保证了文化产业的语用功能。

但建筑的文化创意与市场的结合, 使得文化形式变成了一种产业行为, 文化符号成为产业符号的一种, 文化功利也是一种商业利润的符号。因此, 当下的建筑文化创意一面承载着社会文化的元素, 一面又具有商业价值的追求, 使得文化价值与经济利益常常发生矛盾。但无论如何, 建筑基于产业操作活动, 发挥了承载文化的功能与创造价值的作用。

建筑审美设计, 作为一种商业文化操作行为, 其本质其实就是“美学设计”或“艺术设计”。建筑的审美设计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的审美化活动方案和计划。审美性与功能性是建筑设计的根本目标。建筑的商业文化行为始终要围绕审美性与功能性为坐标轴, 否则建筑的审美设计就会偏离审美规律。建筑审美设计是一种建筑经济的审美化行为或商业文化行为。建筑经济何以审美化?是因为, 建筑经济与审美行为在文化性的一致性所致。建筑作为物质文化的生产行为与建筑作为经济的文化反映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建筑经济是通过物质文化为反映对象, 虽然建筑的物质文化反映非常滞后。建筑作为技术文化与经济技术是一致的, 建筑的科学技术是经济技术的直接反映, 经济水平为建筑的商业化行为提供技术支持。建筑作为精神文化成果与商业行为的社会效应是一致的。商业行为, 不仅仅是追求经济效应, 社会伦理的精神效应也是它的目标之一。

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方式的存在已经深入人心。在此, 文化是一种生产力的方式。那么, 建筑美学的设计, 在产业运作方式中, 就是一种商业文化行为。文化的商业性存在着许多悖论:商业性追求的经济利益与文化性追求的社会利益之间的悖论。那么文化的商业性或商业的文化性如何协调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 这任务就交给了建筑设计美学。建筑设计美学在平衡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两者关系上必然要做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文化在商业中具有“欺骗性”。建筑的审美设计, 表面上为了大众而设计, 为大众而创意, 但实质上, 文化的霸权性在建筑中随处可见。尤其在信贷制度社会里, 表现得十分明显。口袋里的信用卡受到建筑文化的支配, 在享受着未来的建筑空间之时, 城市人在文化霸权中胆战心惊地生活, 为了支付房贷不得不拼命地工作。所以, 对文化资本的消费越来越离开大众, 这又是文化的商业性的悖论之一。建筑审美设计目的是为了大众生活得更完美, 建筑的文化设计目的是为了大众对建筑的理解, 然而建筑设计的商业化行为, 使得建筑设计成为文化产业的操作。文化产业又在塑造与控制着大众的建筑消费与建筑时尚, 反而使大众失去了对建筑的理解与生活的完满。

三、当代建筑艺术的商业化与美学霸权

建筑与美哲学的家族相似, 为建筑文化创意与美学设计提供了事实上的理论依据, 也为当代建筑艺术的商业化与美学霸权架设了“冠冕堂皇”的平台。因此, 建筑艺术作为经济生产形态而存在的资本就有了“特别”的意味。

现代建筑设计的文化本质在于“商业性”, 建筑作为经济生产形态而存在的“资本”是20世纪建筑的美学追求。文化与美学成了建筑“资本”的“帮凶”, 建筑形式在“资本”的诱导下, 从“形式服从功能”, 转向“形式追随销售”。20世纪建筑艺术的商业化进程大体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1915-1939年, 即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里。建筑艺术伴随着现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而走向成熟, 主导思想是“形式服从功能”。该阶段建筑艺术设计的商业化进程的特征是:激进地抛弃19世纪的历史折中主义, 走向以理性与功能为特征的现代设计;建筑功能与建筑表情共同决定消费。第二阶段, 1940-1950年, 即战后10年内。建筑艺术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形式追随销售”。该阶段建筑艺术设计的商业化进程的特征是:建筑艺术设计对象由“消费建筑”拓展为“投资建筑”。在建筑投资中, 建筑设计艺术成为名副其实的商业资本与竞争性战略手段;商业艺术设计的本质是式样主义。建筑商业性设计在商品经济的直接支配下, 艺术与美学成为形式包装的东西。第三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期。建筑设计进入一个“形式追随激情”的时代。该阶段建筑艺术设计的商业化进程的特征是:建筑功能主义发生危机, “功能”被“激情”取代;建筑艺术设计风格多元化, 国际化设计遭冷落;过度商业化遭到抨击, “生态设计”应运而生。

建筑艺术商业化将直面设计美学的考量。建筑艺术装饰的目的:物抑或人?那么, 建筑商业的艺术设计是以“物”为本, 抑或以“人”为本?建筑的艺术装饰如同人对服饰的选择与美化, 不同的是建筑的商业艺术设计含有对美的“包装”, 甚至有些“亵渎”, 具有很强的功利性与商业性。“装饰”之“装”是建筑的功能性表现;“饰”是建筑的审美性表现。“辩足以饰非。” (《庄子·盗跖》) 建筑的开始形态如台基、立石, 还谈不上“装饰”, 从有了装饰始, 建筑同样也变得“意味”深长。装饰的目的是物抑或人?因为装饰是对物质的消耗与欺骗, 固然不能完全如一些人的诅咒“装饰就是犯罪”, 但对有限物质资源的无节制消耗, 以及对腐朽物质的欺骗性遮掩, 其实它们与犯罪无异。墨子十分重视“装饰”, “青黄刻镂之饰。” (《墨子·辞过》) 何谓建筑之“饰”?“运而有光者, 饰也。” (《大戴礼记·劝学》) 可见建筑之“饰”要体现“运”的生命性与“光”的审美性。

建筑艺术装饰的服务对象:大众抑或商人?建筑艺术装饰的最高目标是美学诉求, 是为了审美的大众或大众的审美服务的。然而, 艺术装饰在“商人”的资本驱动下, 一方面建筑艺术风格得到了成熟与长足发展;另一方面又使得艺术变成了资本的资本。那么, 建筑艺术装饰的服务对象是大众抑或商人?问题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似乎扑朔迷离。建筑美学的富庶与贫困全在于问题的矛盾性之中, 调和建筑艺术设计矛盾的关键因素是建筑的表情与意义。建筑艺术装饰的根本逻辑是变与不变的矛盾运动。建筑表情可以丰富而多变;但建筑意义始终是唯一的。

建筑艺术装饰的媒介:文化抑或市场?建筑艺术在文化的市场中孕育与发展, 同时又受到市场的文化冲击与考量。建筑设计的文化性表现是建筑的社会性效益的普遍要求, 而建筑设计的市场性是要在满足消费者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达到风格多样性与审美层次性的个性化, 从而达到经济效益更大化的目的。那么, 建筑艺术设计的社会性效益与经济性效益又是如何统一的?文化产业, 似乎统一了建筑艺术设计的社会性效益与经济性效益。建筑装饰中的非物质化文化的渗透, 一边在传播时代或历史文化的同时, 也因此而“身价百倍”, 可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但是市场又是建筑艺术装饰的另一媒介。建筑业作为文化产业运作的时候, 建筑装饰的商业动机就十分突出, 那么建筑的血腥商业味儿必然要被掩饰在本身的文化动机里面。因此, 建筑装饰的市场性与文化性是一对矛盾体。

建筑艺术装饰的形象:悦目抑或审美疲劳?当下建筑艺术设计能指符号近乎“狂欢”, 从建筑文化产业符号的运作与包装, 到建筑产品符号形式的设计与艺术化, 符号形式被尽情“戏说”与“解构”。“形式”成为一种“碎片”感觉的组合, 符号“整体”已经变得没有意义, 解读符号文本的“意义”也被“削平”, 同时, 符号的文化历史意义也被“断裂”, 产品对“形式”的“经典背诵”已走向无度“戏说”的平面立场。建筑设计的“问题立场”在今天成了一个时代的尖锐问题。但任何对于建筑形式的没有节制的调侃与“大话”, 都是对建筑自身身份的一种灵魂的流放, 任凭“形式”的建筑艺术如何包装设计, 也无法逃脱对自我文脉精神断裂的苟同而获得短暂快慰的命运。所以, 建筑设计形式符号能指到底诉求何种审美价值?由形式符号被“戏说”所启示的问题氛围不仅笼罩着当下人的日常生存, 而且也笼罩着艺术设计与美学人的灵魂。笔者试举云南民居与美国民居为例 (如图1、2) , 云南民居蘑菇屋被移居或被包装, 其形式的审美性要远远大于美国民居, 但它仅是一种审美符号, 符号的功能也只是文化的意义, 而且其商业化与美学霸权性是“恶狠狠的”, 建筑的诗意被“艺术设计”与“美学霸权”买断。这样的建筑, 是纯粹的美学化或哲学化了。我们不反对这样的商业运作, 但现代城市建筑, 实际上也只是这样的被哲学化与美学化了的建筑, 建筑师们似乎在为文化的“碎片”而活。

建筑艺术装饰的原料:资源抑或环境?建筑艺术设计在原材料的使用上应遵循“满意消耗资源”的原则。“满意消耗资源”的基本含义是使用资源的最小化、合理性与科学性。在经济学家那里奉行的是“优势消耗”原则, 表现为“有益消耗分析”;而在社会环境学家那里, 乃是“能源节约型结构”原则;在美学家的视野中, 则表现为对“良性生态美”的追求。因此, 建筑艺术装饰, 作为经济活动行为, 必然要做到“有益消耗”, 无损于环境。“损益, 盛衰之始也。” (《易·杂卦传》) 建筑艺术装饰, 作为社会活动行为, 必然要做到“能源节约”。装饰所用的各种材料能源是我们的生存之本器, “强本而节用, 则天不能贫。” (《荀子·无论》) 不宜浪费。建筑艺术装饰, 作为审美活动行为, 应该做到“良性生态”, 不能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悖而孤立。

建筑艺术装饰的本体:工具抑或情感?建筑本体, 是建筑最后的实在。那么, 建筑艺术装饰是作为工具本体的存在, 还是情感本体的存在呢?20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对于人的存在的思考是耐人寻味的, 他认为, 诗意使得栖居成为栖居。因此, 他崇尚“诗意的栖居”, 反对“技术的栖居”。但恰恰是建筑“技术”能使我们“诗意的栖居”, 至少在外在自然上赋予内在自然一丝“存在”或“意义”。那么, 当重视海氏对技术所带来的精神“碎片化”或“断裂感”的担忧。在美学的角度上来审视海氏的人的存在哲学, 问题的核心在于工具本体与情感本体的平衡或“接口”。工具本体与情感本体的“接口”是什么?其实, 席勒已经给予我们一个答案, 那就是艺术与审美。席勒认为, 人的纯粹概念具有片面性的二重性, 也就是感性与理性, 唯有“游戏”才能进入“审美的王国”, 而艺术与审美就是这种“游戏”。他说, 美是游戏的对象, 艺术则是想象力在游戏中的自由活动。那么, 如今的艺术与审美为何又不能解决工具本体与情感本体的“接口”呢?说到底是艺术形象的“通货膨胀”与审美意识的“过剩”造成的, 也就是说感性的过度泛滥与理性的严重缺失。解决这一“接口”技术, 是要建立建筑艺术的“新感性”。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针对工业社会工具理性的压迫而提出对“单向度的人”的拯救办法:建立符合艺术与审美之途的“新感性”, 也即感性的解放。李泽厚先生也提出要从工具发展到情感的“新感性”, 即文化情感。其实, 建筑的“新感性”艺术的建立首先要解放感性, 然后才能谈及文化感性的建立与发展。

建筑商业内的美学霸权策略形形色色。建筑商业披着美学的“外衣”, 打着文化的“幌子”, 这种商业仅仅是经济的“泡沫”, 而且是“短寿”的。其美学的“外衣”之一:“时尚控制”。“时尚”是一个最能引起我们误解的词语。比如说, 它是新潮的、女性化的或是优美的。建筑商业披着时尚的美学外衣, 也正是利用我们对它的偏见而奏效的。实际上, 只要人类的审美欲望不泯灭, 时尚永远是我们填补精神土坑的土壤。“外衣”之二:“文化塑造”。“塑造”?不如说是“改造”。“创造”?不如说是“制造”。因为, 建筑商业的草率包装, 在时间的空间里无法容身, 显得粗制滥造。一旦当文化标签被撕破, 其本性必然暴露于大众。“外衣”之三:“装饰欺骗”。“包装”, 创造生产力;美学“外衣”无处不有。“装饰”变成了一种经济与情感的“圈套”。“外衣”之四:“信贷支持”。信贷制度, 使我们拥有一切, 拥有未来的一切, 但有时也毁灭了我们现在的一切。未来被信贷消费一空, 没有未来的生存是可怕的, 建筑空间也是可怕的。“外衣”之五:“假日特价”。“黄金假日”的登场, 使得“休闲假日”抹上一层资本的金光。假日经济, 也成了建筑“泡沫”的发酵剂。“外衣”之六:“区段诱惑”。中国在宋代开始“沿道设街”。今天是“大道时代”, “道路延伸财富”, 在城市, 人们相信楼盘选择信念:“踞守一环, 聚首中心”。“外衣”之七:“媒体视听”。媒体时代, 媒体无处不在, 无所不能;视觉文化霸权大众, 建筑广告诱惑人心。“外衣”之八:“回归自然”。“顺物自然”是中国传统哲学理念, 人们向往“城市化的农村”或“农村化的城市”。“外衣”之九:“圈地运动”。中国周汉时代的“皇家圈地” (指皇家苑囿) , 在今天, 演绎为新样式:商家圈地。圈地, 一方面暂时繁荣了被圈的地带;另一方面被 (痛苦地) 赶走的土地上的农民又用高价 (痛苦地) 买回。

建筑商业内的美学霸权实质是什么?资本利润是建筑商业内的美学霸权的最根本动因;集团利益与集团购买是分不开的 (集团购买, 即购买群体的多样性, 或是一种批评方式) 。建筑消费群体的个性审美差异与文化特征是集团利益获得的基础;美学与美被建筑商业等同并滥用, 花哨的形式与毫无意义的结构成为他们的“买点”。

大众被美学霸权支配的原因是什么?拜物主义的浅薄精神恰好迎合了花哨的“建筑表情”, 对物的匮乏后的暂时性满足触发了美学欺骗的合理性;花哨的表情是花哨的性情的表白, 城市建筑在美学的幌子下, 为享乐者提供了温床, 美学充当了“傀儡”;对异族的青睐 (少) 与本土的厌倦 (多) , 往往借用美学的庇护变得合乎情理;时尚是美学霸权的最有力“援军”;科技, 迎合了我们惰性的本性。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 在美学的遮蔽下, 必将使人类的惰性越发严重;社会转型与动荡, 使人们的思想产生失落与无序。建筑设计的美学功能填补了精神的沟壑, 也设计了新的思想秩序与格局。

大众被美学霸权支配的后果——城市建筑的集团化使得一部分人产生异化。建筑是“社会人”抑或“业主”?是“自由人”抑或“信贷人”?是“债权人”抑或“债务人”?“文化人”抑或“物质人”?在美学的观照下, 建筑是“艺术天堂”, 还是“精神监狱”, 已经变得泾渭分明。

“社会人”变成“业主”。行为科学认为, 人不是单纯的“经济人”, 而是一个复杂的受感情、友谊、归属感、安全感等影响的“社会人”。而城市建筑的集团化发展, 又将“社会人”再一次推进入“经济人”的泥潭, 而表面上则冠以“业主”的美名。

“自由人”变成“信贷人”。马克思的“自由”理论认为, 人的自由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的自由, 从本质上说, 是从各种羁缚人的关系中的彻底解放。然而, 城市建筑的信贷制度, 是羁缚人发展的导火索。人们在重重经济关系的压力下, 很少人能够产生动力, 而绝大多数人将要用尽全生的力气去偿还建筑债务。“信贷人”, 一旦失去“自由”人的关系, “和谐”就成了社会的呼声。

“债权人”变成“债务人”。银行作为“债权人”的存在, 从社会经济理论学上看, 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在经济危机时代里。但殊不知, 经济萧条时期, 一旦“信贷人”的信用发生危机, 更加深重的灾难性的经济危机将大面积爆发, 并将引发大面积的社会危机。因此, 建筑“债务人”都是一群社会危机的“危险分子”。

“文化人”变成“物质人”。建筑“债务人”在危机面前, 社会经济发展策略又将重新营构, 新的“信贷政策” (如降息、补贴等) 兴奋剂般地注入建筑集团市场, 但它无法疗救建筑“债务人”变成“物质人”的伤痛。因为, 银行的“信贷策略”永远是剥削“文化人”的武器。“文化人”的生命被一张“信用卡”或“支付卡”所控制, 使得“物质性”与“文化性”在建筑信贷制度上无法调和。

建筑上的信贷制度, 满足了部分人的物质的暂时性消费与享受。与其说现代人在消费物质, 不如说在消费“信用”。而“信用”作为一个经济学范畴, 它必然要涉及到价值运行的两个方面, 即以偿还为条件的获得, 或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表面上, 这种债权与债务关系网络了社会经济运行, 其背后却隐藏着以上四种异化人的“杀机”。如果“公民”被建筑信贷异化而无法承受的时刻, 建筑信贷中的经济学范畴的信用消费, 必然沦落到道德范畴的“信用消费” (无力偿还而失信) 。

大众被美学霸权支配, 不是美学的错, 但美学在这场霸权活动中却恶名昭著与丑行昭彰。那么, 它最深沉的原因何在?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审美”语义混流而乱致使美学暂时性失语。从而, 它被扣上了“美学霸权”的帽子。“审美”语义混流而乱, “现实的”被“审美的”取而代之, 我们的生活没有了现实, 只有审美。生活各个领域被强行审美化:经济审美化、生态审美化、医学审美化、数学审美化、数据库审美化、网络审美化……这样的“审美化”的后果是:审美语义在使用中被无限放大, 现实空间的无限性也被放大而成为审美空间的无限性。而美学天性又是“海纳百川”的, 能“感知的”都是我要接纳的。在当前时代里, 审美词语使用混乱, 恰好说明这一点。美学是为了应用的, 美学是为了一切的, 它具有可用性, 也说明美学是能够超越艺术或现实的。美学失语, 不是不能说话, 而恰恰说明美学能超越现实或艺术的能力, 用“沉默是金”一词最能说明这样的状态了。

四、结语

建筑学与美学哲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家族相似”性。也正因为此, 建筑艺术设计才可能成为科技商业化、建筑哲学化与美学化的载体。但建筑艺术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商业、文化竞争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建筑艺术设计成了商业的战略策略或审美经济力。实际上, 建筑艺术的商业化与美学化利弊共存。文化与美学自身要保持共存中的独立性与纯洁性。当代建筑商业的文化性与审美性及其商业性在美学、哲学的拷问下应清醒自己的社会地位与设计艺术走向。

摘要:建筑学与美哲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家族相似”性, 抽象“时间”越来越将成为建筑师设计的一种无法替代的新材料。有鉴于此, 我们既要对建筑空间感知现象的美学分析, 又要有超越建筑感知现象的时间观念的哲学研究。从当下建筑商业化与美哲学化现象中, 可窥见建筑在现象与观念意识领域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但面对形形色色的建筑商业化与美学霸权之现象, 我们必须正视建筑文化创意、商业化与审美化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化产物。笔者拟锥指此种社会现象, 以期为当下建筑艺术商业化与审美化作社会意义高度上的诊视与疗救。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设计之维[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

[2]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3]滕守尧等.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学与设计[M].南京:南京出版社, 2006

[4][美]威托德·黎辛斯基著.杨惠君译.建筑的表情[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7

[5][法]马克·第亚尼.滕守尧译.非物质社会[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6][美]达不尼·汤森德, 王柯平译.美学导论[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相似性 篇6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脑有140亿个神经细胞, 与银河系的星数大致相等。现在一般人只使用了大约10%的大脑功能, 绝大部分潜能尚待开发。前苏联学者伊凡·叶夫里莫估计:“人类平常只发挥了极小部分的大脑功能, 如果人类能够发挥大脑一半的功能, 将轻易学会40种语言, 背诵整本百科全书, 拿到12个博士学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的智力活动都依赖于兴趣。”相似性原理是打开幼儿主动学习的通道, 是叩开幼儿潜能的钥匙;相似性是人类认知、模拟之源;相似性还是灵感之源, 重大的创新几乎都来源于灵感和意外。

生物通过遗传繁衍后代, 子代与亲代之间在形态、生理上很相似, 所谓“龙生龙, 凤生凤, 老鼠生儿会打洞!”

二、相似性的定义

童谣云 (图1) :

一横一竖勾,

两边挂球球。

三天不吃饭,

吃个大轮蛋。

这张图像不像一张脸谱?父子、母女俩相似, 就看他们的脸谱曲线大体相当就可以了, 但是一个大, 一个小, 比例上有差异。父子俩轮廓相似, 但脸上有痣, 我们不管。两个人相似, 看轮廓, 忽略细节。

“己、已、巳”很相似, 但有轻微的差别, 己——全开口, 已——半封口, 巳——全封口, 此即内容上大同小异——看整体。

相似性:事物起伏的轮廓曲线性或过程的流线性大体相当。大体相当既包括比例上的差异, 又包括内容上的大同小异。

男人娶妻和女人穿衣的共同点[1]:

1、只要社会环境允许, 男人恨不得娶

尽天下美女。

只要经济条件允许, 女人恨不得买尽天下华服。

2、年轻男人娶妻全凭感觉, 脸蛋漂亮就行;中年男人娶妻讲究品位, 更要符合自己身份;老年男人娶妻要求实在, 体贴照顾才好。

年轻女人买衣全凭喜欢, 款式时尚就行;中年女人买衣讲究品牌, 更要体现自己身材;老年女人买衣要求实用, 穿着舒服才好。

3、任何男人都希望可以至少拥有两个女人, 一个聪明漂亮, 可以带着出去帮他应酬周旋, 使自己感觉面子有光, 另一个勤劳朴实, 可以呆在家里为他操持家务, 使自己感觉安定宁静。

任何女人都会为自己准备至少两套衣服, 一套时尚正装, 用来穿着上班逛街走亲戚, 使自己看上去更美丽动人, 一套舒适睡衣, 用来在家里穿着可以随便横坐竖躺, 使自己感觉温暖舒适。

4、男人永远为身边缺少一位属于自己的心爱女人而哀叹。

女人永远为衣柜里缺少一件自己最喜欢的衣服而伤感。

5、没事逛马路时, 男人觉得走过的每一个女人都可爱。

无聊逛商店时, 女人觉得挂着的每一件衣服都漂亮。

6、男人在路上突然看到美女时, 会控制不了口水直流, 频频回头, 明知不能娶回家, 即使用眼光抚摸一下也好。

女人在商场发现漂亮衣服时, 会情不自禁两眼放光, 挪不动步子, 明知没能力买回家, 哪怕用手抚摸一下也好。

7、当男人爱上一个女人想要娶回家前, 先和她同居找感觉, 是为试婚。

当女人看上一件衣服想要买回家前, 先穿了着镜子找感觉, 是为试穿。

8、男人只有在打算娶一个妻子回家时, 才发现真正可爱的、自己能娶得起、又适合自己的女人其实少之又少。

女人只有在打算买一件衣服回家时, 才发现真正漂亮的、自己买得起、又适合自己的衣服其实少得可怜。

9、男人排除万难地把新娘娶回家时, 总以为对方是最完美的那一个, 事后才发现最可爱的女人永远是在家外的。

女人千挑万拣地把新衣挂进衣橱时, 总以为那是最漂亮的一件, 事后才发现最漂亮的衣服永远挂在商店的橱窗里。

1 0、当男人发现时间让曾经深爱过的妻子变老变丑时, 便不再爱她, 潇洒的有能力的男人立即离婚, 休妻再娶年轻美貌的;窝囊的没能力的男人只好委屈地凑合着过,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打着寻找真爱的晃子在外面干些粘花惹草的勾当。

当女人发现一件衣服过时.穿旧了, 便不再喜欢了, 奢侈的有钱的女人立即将衣服扔了或者赈灾处理了, 再买漂亮时尚的;节俭的没钱的女人只好勉强将就着穿, 但这并不妨碍她们装作阔姐的样子到商场里去过免费试穿时髦新衣的瘾头。

三、相似性的应用

高山对应高音, 低谷对应低音, 我们可将山川河流的起伏谱写成音乐, 此即相似性的应用。

多瑙河畔风景如画。一次, 施特劳斯行进在多瑙河畔, 望着滚滚波浪的多瑙河, 一股创作的力量油然而生。他摸摸口袋, 太巧了, 一张纸也没带, 于是他脱下上衣, 在衣服领子上写啊, 写啊……。

施特劳斯回家时换下一件脏衬衣。他的妻子发现这件衬衣的衣袖上写满了五线谱, 她知道这是丈夫灵感突现时记录下来的, 便将这件衬衣放在一边。几分钟以后回来, 她正想把它交给丈夫, 却发现这件衬衣不翼而飞。原来, 在她离开的瞬间, 洗衣妇把它连同其他脏衣服一起拿走了, 她在洗衣妇家找到。当时, 这件衣服刚刚放到水里正准备洗, 她上去一把把衣服抢出来, 回家后抄写到纸上, 这正是施特劳斯的不朽名作《蓝色多瑙河》。

古人云:行千里路, 读万卷书。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相似性触发灵感。

仓颉造字的传说[2]:古人结绳记事, 仓颉始作书契, 以代结绳。打猎时发现一个鸟兽的脚印代表一种野兽, 乌龟背上花纹表示意义, 仓颉仰观天象, 俯察地理, 始作汉字。

仓颉造字名气越来越大, 头脑发热了, 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黄帝请身边最年长的老人来商量。老人沉吟了一会, 独自去找仓颉。

老人说:“仓颉啊, 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了, 可我人老眼花, 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 你肯不肯再教教我?”仓颉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 你造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 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写成‘牛’样, 造‘牛’字时写成‘鱼’样。自己粗心大意, 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说:“你造的‘重’字, 是说有千里之远, 应该念出远门的‘出’, 而你却叫人念成重量的‘重’。反过来, 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 本该为重量的‘重’, 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 只好来请教你了。”

仓颉羞得无地自容。从此以后, 仓颉每造一个字, 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 还要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 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 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

四、结论

火箭受到冲天炮的启发, 潜水艇受到鱼的启发, 雷达受到蝙蝠的启发, 电子蛙眼受到青蛙的启发, 迷彩服受到变色龙的启发, 飞机受到鸟类的启发……相似性几乎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强哥:《男人娶妻和女人穿衣的共同点》, 新浪博客, 2009年9月27日。

相似性原理的应用探究 篇7

目前,相似性原理和模型试验已广泛用于航空、电磁学、工程传热学、气象等领域。本文就相似性原理在教学、模型实验设计及建模分析预测三个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相似性原理应用于教学

相似性原理是指导多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模拟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龚荣瑶等就高中生物教材中“种群密度调查———标志重捕法的模拟实验”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两个模拟实验,从实验模型与原型的相似性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实验方案的修改建议[2]。张学兵等根据相似性原理构建水槽模型、土(砂)槽模型和导电纸模型,进行电法探测实验教学,在模拟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3]。在测绘学中相似原理的具体体现在各种类型的地物符号与地物之间存在诸多相似性,例如比例符号与地物形状和大小相似,半比例符号与地物在长度上相似,非比例符号与地物在位置上相似;在数字化成图过程中进行拓扑变换,即原图经过弯曲、放大或缩小等任意变形后,与新图在任一相应的点一一对应。以上研究表明相似性原理是模拟实验的科学理论基础,它极大地促进了各学科实验教学的发展,有利于学习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推广。

二、相似性原理应用于机械设计与运行

各种大中型叶轮机械在真机设计前必须依赖模型试验来验证真机的各项技术参数性能。一般研究思路是分析各种类型的叶轮机械包括燃气轮机、压气机,水轮机等流体机械内部流动问题,利用流体力学相关知识表征原型的各种水力现象,再利用相似准数进行建模分析。例如控制水轮机的水压脉动是水电站水电机减少异常振动,保持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以相似性原理为理论基础,分析水轮机原型的各种水力现象,选择相关的相似准数,通过模拟分析得出原型和模型的相似规律,用以评价电站电机组的水力性能[[4]]。在电镀行业中为了减少制造和使用锌灰泵成本,以设计出的模拟实验台模型代替锌灰泵实际工况进行建模分析,选择影响锌灰泵机组工作性能的参数,采用因次分析法推导出相似准数,以得到的试验数据作为优化锌灰泵组的参数的重要参考。在相似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模型试验可以大大减少试验的工作量和成本,模拟实验得到的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再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灵活性。

三、相似性原理应用于预测

模拟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经过建模分析处理,可对原型可能发生的现象进行预测。在地质构造应力场中,在地质原型和模型的组合形式、边界条件与受力方式以及岩石破裂准则相似等条件下,利用相似性原理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可以预测岩体破坏程度。在流域水力侵蚀研究中,使原型和模型在汇流过程遵循一定的相似特征,对地表径流进行模拟,为治理水土流失,优化治理措施提供有效工具。在电力系统相关研究中,利用相似性原理对电力负荷、电价和关键设备运行状态进行预测。例如对风机的运行状态进行估计,可以根据相似第三定律得到相似函数,绘制出风机的运行曲线和相似度监测线,当运行曲线低于相似度监测线时,表明风机运行存在风险,风机预警机制启动。

综上所述,相似性原理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相似性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和实验数据推导出相似准数,并求出相似准数之间的关系式,再将其推广到对应的原型中去,从而揭示现实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过程是获取科学的实验数据,揭示客观规律,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

摘要:相似性原理是进行建模分析的科学理论基础,本文简述了相似性原理在教学、机械设计和预测三个方向的运用,表明相似性原理是解决诸多实际问题,揭示客观规律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相似原理,应用,模型试验

参考文献

[1]周乃君.工程流体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232~234

[2]龚荣瑶,郭又来.应重视模拟实验设计中的相似性原理[J].生物学通报,2010,45(8):42~43

[3]张新兵,于鹏,吴健生.基于相似性原理的电法探测物理模拟实验教学[J].中国地质教育,2012,21(2):64~66

浅谈“相似性”数学知识的教学 篇8

一、表象相似与本质相似

在人的学习中,人们往往先把感知到的新知与大脑中已有的概念和存贮的信息,即旧知性质的“相似块”作类比,这种类比首先是新、旧知识间表象化的比较,新、旧知识表象相似程度越深,其“相似块”间的互相碰撞越快、越激烈。特别当这种表象的相似性是新、旧知识间本质相似的反映时,“相似块”相互间产生和谐的共鸣,能促使新知在旧知的协调下迅速内化。

对于这类知识的教学,重点是创设条件诱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合情地产生联想,调动出相似的旧知,并借助研究方法,分析性质。

如,“相似三角形”一章的教学,我们完全可以在得到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后,十分容易地借助全等三角形知识展开研究,核心是把“对应边相等”转化为对应边的比是“K=1”,再把“K=1”演绎为“K=正实数”。这样,学生从两者表象的相似性入手,掌握其本质的相似性,对应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性质,考虑到相似比K不是1的情况,得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等。从中还可让学生领悟到图形处理方法上的相通性。如,辅助线的添加、图形的旋转、割补等。

二、表象相似与本质不相似

我们已经知道,学习的新、旧知识间的相似性会导致人们借助旧知去认识新知。但当表象相似的新、旧知之间的本质不相似时,这种行为阻碍了人们对新知的学习,且会产生负面效应。学习者被其表象的相似性迷惑越大,忽视本质不相似的程度越深,这种负面效应就越大。

对于这类知识的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搞清将旧知的方法、性质等移植到新知上去的原委,即理由或条件,其中特别要突出运用旧知的条件。因为相似的表象成为相似的本质,必须具备相似的条件,客观事物中任何相似的现象与结果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在教学中,恰当地列举反例是让学生感知这种区别的有效手段。

如,学生刚学“向量”时,由于向量的坐标与点的坐标在表示方式上极具相似性,会对一个向量坐标(3,1)区别不清。对此一开始讲述向量时,就要比较两者产生的情形,点的坐标是刻划坐标平面内带有方面性的线段的位置,实质是线段。

三、表象不相似与本质相似

人们遇到一个新问题,往往先考察其能为人熟悉的东西,与大脑存贮器里已掌握的旧知比较,并且竭力寻求出相似的成分,加以研究。期间,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表象的相似性上,正如前述。然而,事实上,许多表象似乎不相似的新、旧知识间也会存在本质的相似性。若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把表象似乎不相似的面纱撩开,还是能看到它们的本质相似的一面。这样对新知的掌握就容易了,甚至有时还会有新的收获。

对于这类知识的教学,核心是引领学生寻找新、旧知识形成过程中机理上的相似基因,利用这种机理上的相似基因大胆尝试、善于探索、努力创新,在全方位、多角度地审视新知的过程中,寻觅到相似的突破口,领悟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在“角的概念的推广”的教学中,先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可以是扳手对螺帽的旋紧与旋松。让学生感知现实生活中具有两种不同方向量的角,原有的角的知识已经不能将其加以区分。教师可以启发学生:1怎样区分这两种不同方向的角呢? 2你遇到过类似的两种相反意义量的问题吗?3它是如何解决的呢?

家族相似性与原型范畴理论 篇9

维特根斯坦为了批判曾经深深影响了他早期思想的本质主义的哲学传统, 在代表其后期哲学思想的著作《哲学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的“语言游戏”观。维特根斯坦的这一概念影响深远, 被封为对形而上学教条的重大理论突破, 但是同时也收到颇多的争议。

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概念具有重要的哲学史意义和思想魅力, 它不仅成为哲学家们争论的话题, 还被广泛应用到其他领域, 如美学、文学、翻译学等等领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家族相似性”对语言学的影响, 最典型的就是认知语义学中“原型范畴”理论的产生。本文试图在介绍“家族相似性”与“原型范畴”理论的基础上, 谈谈对两者的粗浅认识。

一、家族相似性

为了解释语言游戏的多样性及各种各样的语言游戏之间的复杂关系, 维特根斯坦引入了“家族相似性”概念。综观他的后期著述, 我们看到, 他不仅将这个概念应用于游戏、语言游戏概念, 而且也将它应用到其他一般概念之上, 并由此得出了如下一般结论:并不存在一般概念所刻画的诸多事物所共同具有的什么本质特征或属性, 在它们之间仅存在着这样那样互相交叉重叠的相似性———家族相似性。

下面我们就看一看他是如何解释这一概念的。设想有一个具有下述谱系的家族:该家族的祖先是A和B, 他们的儿女是AB1和AB2;而AB1和AB2又分别和C、D结合, 他们又有了儿女AB1C1、AB1C2和AB2D1、AB2D2;如此类推。AB1和A可能是体格上相似, 而AB2和A则可能是面部特征上相似, AB1C1和AB1则是气质上相似, 而AB2D1和AB2则是步态上相似;另外, AB1C2F2虽和AB1C2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而与B便无什么相似之处了, AB1C1E1虽和AB1C1还有相似之处, 但和A却无明显的相似之处了。也就是说, 虽在直接相邻的两个成员间 (即父子或母子和同父母的兄弟姐妹间) 存在着明显的相似, 而在只具间接的亲缘关系的家族成员间则不存在着什么明显的相似了 (当然, 不排除“返祖现象”) 。由此看来, 并不存在这个家族的所有成员所共具的特征。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观点, 我们称为“游戏”的诸多活动便构成了这样的一个家族。“我认为‘家族相似性’这个词绝好地刻画了存在于众游戏之间的相似性。因为存在于一个家族的诸成员间的各种各样的相似性:体格上的, 面部特征上的, 眼睛颜色上的, 步态上的, 气质上的, 也是以这样的方式重叠交叉在一起的。———我要说:‘游戏’构成了一个家族。”很显然, 维特根斯坦认为, 各种不同地语言游戏就像一个家族相似的不同成员, 它们不存在一般或概括的可能性, 即不存在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他还特别强调, “对本质东西的追求是一种‘哲学幻想’, 真实的东西只有语言中的所谓‘家族相似性’。”

从上面的解释中, 我们可以看出维氏的“家族相似性”包含四层基本含义: (1) 在各种语言现象中, 不存在一种“共同的”特征, 而只有以种种不同方式相关的“语言游戏”, 因此不存在语言的本质; (2) 在一个概念所指称的一类事物中, 也不存在某种“共同的”东西, 而只有各种“交叉重叠”的“相似性”关联, 因此也不存在所谓事物的本质; (3) 某些事物之所以被我们用同一个概念来指称, 缘于它们以类似于一个家族中各成员间的相似关系相互勾连而形成一个整体, 而并不是由于它们拥有“共同的”本质; (4) 在以概念所指称的一类事物中, 其边界是模糊的。维氏提出这一理论的目的就是以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关系取代并否定传统哲学所认为的事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性”联系, 即事物的“本质”。

二、原型范畴

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概念提出后, 在哲学界、心理学界、语言学界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语言学界, 语言学家Labov和Rosch先后发表了他们对于自然范畴的试验研究结果, 以此证明维氏的“家族相似性”原理适用于描述自然界中的许多范畴, 即许多自然范畴都具有维氏所说的“家族相似性”。Labov和Rosch把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这些自然范畴称为“原型范畴”, 即具有原型 (范畴的典型成员) 的范畴。

认知语言学家根据人们的认知规律, 认为人们不可能完全客观地认识外部世界, 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并不存在共同特征, 只具有家族相似性, 特征不是二分的, 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 范畴内的成员地位不相等。

认知语言学家目前对“原型”主要有三种解释:

第一, 指范畴内典型代表, 认为原型是与同一概念的成员有更多共同特征的实例, 这个典型代表对于识别范畴起重要作用。

第二, 指范畴核心概念的概括性图式的表征, 认为原型是范畴的平均特征或几种趋势, 是对范畴进行概括的表征。

第三, 另一种是“原型加转换”的观点, 认为范畴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 最佳实例以及一套对最佳实例进行操作的规则, 这似乎是对以上两者的综合。

总之, 我们可以看出原型范畴由原型 (尽管对原型有不同的解释) 和边缘构成, 原型是该范畴的典型成员, 边缘则由非典型成员构成。原型范畴理论不同于经典范畴理论, 它认为二分法是不全面的, 范畴边界是不确定的, 范畴内所有成员的地位是不相等的。此理论还认为, 范畴的属性不具有普遍性, 例如, 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会因语言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三、对“家族相似性”的质疑

“家族相似性”的提出被誉为20世纪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它在哲学史和科学史上的地位是显赫的。但是, 今天看来, 维特根斯坦对“家族相似性”的论述似乎也有不严密之处。

首先, 他认为一个家族中的成员其外部特征有相似性, 而无共同的特征。也就是说, 他是以外部特征 (如相貌、体态等等) 来认定某几个人是否属于同一家族的。这种划分标准很显然并不正确。我们很多人都知道, 表面上看上去很像的人未必就是一个家族的, 也就是说表面上的“相似性”与是否是同一家族的这两者之间并不是必然的规律。科学发展到今天, 科学家已经绘制出人类的基因组草图, 基因是一个家族的遗传密码, 所以, 它才是区分家族的内部的特征。因为这一理论的“反本质主义”倾向, 所以维特根斯坦只可能从外部特征上找划分标准。对其划分标准的质疑也就是对其“反本质主义”的质疑。

其次, 如果我们按照维特根斯坦的方法推演下去, 那么全世界就是一个家族, 不可能有一个家族区别于另一个家族意义上的任何家族的存在。世界上的人、物之间都是因为“相似性”网络连在一起而构成了一个世界统一体。如果所有事物都成为一个家族, 那么家族也就无所谓家族了。

最后, 维特根斯坦思维方式上的形而上学性。尽管这一概念的提出是针对“本质主义”和“形而上学”提出来的, 但是他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维氏看来, 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只存在一片片形状各不相同的特定的树叶, 而不存在各种树叶形状所共有的东西。另外, 综观其后期著述, 他只是从某一家族内部来考察这个概念, 并未能在不同家族之间进行比较研究, 这种方法上的局限性同其“反本质主义”的精神也是一致的。

尽管直到今天“家族相似性”概念的“反本质主义”倾向受到众多学者的质疑, 但是这一概念由于表面上符合人们的认知经验, 从而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对“原型范畴”理论的思考

启发于“家族相似性”的“原型范畴”理论的产生对整个人类的认知科学的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认知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是极大地得益于范畴问题的探讨。“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符合人们的认知特性。

在认知语言学看来, 语义范畴是人类认知和概念化的结果, 是人类概念范畴在语言上的反应, 而概念范畴又是人类认知的最基本因素。客观事物和反映事物的概念范畴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似性, 特别是家族相似性, 这样就使得客观事物和概念范畴之间保持有各种各样的不同性质的类别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才使得人类得以用范畴来概括各种相似的但却是不同的事物和概念, 并进而以范畴作为研究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的基本工具。应该说“原型范畴”理论对于语言学的发展功不可没, 在词典编纂、句法分析等领域都应用到其理论。另外, 它对于外语学习和教学理论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 正像上面所分析的那样, 范畴是同人类的心理相关的, 是依赖于人的经验的。我们可以说语义范畴的原型其实是一种心理表征, 会随着人们的心理状况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而且还同认知的文化模式有密切的关系。例如, 对于鸟类范畴的典型成员在中国人与美国人看来是不同的。这种基于人的心理经验的认知理论能否成为真正的科学, 至今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结语

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概念确实面临许多挑战, 例如:如何在具有家族相似性的概念和其他类型的概念之间划出界限?什么特征使某个概念成为家族相似性概念?家族相似性概念的范围如何?什么概念可属此类?维特根斯坦对此确实语焉不详, 而后世学者的研究相当丰富。即便如此, 此思想在当今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应用还是越来越多。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注意正确的应用此概念, 避免走向极端化。“原型范畴”理论固然有用, 但是它不是解决语言研究领域一切问题的万能工具, 并不能就此而抛弃经典范畴理论, 合理地将两者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涂纪亮.英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2]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5.

[3]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4]董志强.对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理论的批判[J].哲学研究, 2003, (11) .

[5]吴世雄, 纪玉华.原型语义学:从家族相似性到理想化认知模式[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2) .

[6]吴世雄, 陈维振.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J].外国语, 2004, (4) .

上一篇:项目动态管理平台下一篇:水环真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