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钉截铁相似的词语

2024-04-19

斩钉截铁相似的词语(精选7篇)

篇1:斩钉截铁相似的词语

刚毅果决 当机立断 直接了当 直截了当 斩钉切铁 斩钢截铁

斩钉截铁造句:

1、刘胡兰斩钉截铁地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

2、他说话办事斩钉截铁,从不拖泥带水。

3、在战斗的紧要关头,团长斩钉截铁地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4、他对我斩钉截铁地说他要出国。

5、小明办事斩钉截铁,十分值得信任。

6、适当放弃,做出斩钉截铁的决定,才能成为人生的赢家。

7、老师如法官,判案斩钉截铁义正言辞!

8、对于这种行为,他斩钉截铁的拒绝了。

9、小明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他对自己的未来很有信心。

10、连长斩钉截铁的对战士们下了最后一道冲锋命令。

11、犹豫了一下,接着她就斩钉截铁地说,好!

12、张瑞敏斩钉截铁地说,正确!

13、怎么办?终于理智战胜了感情,我定定地看着她的眼睛斩钉截铁地说:不行!我不能答应你!

14、我喜欢他那种斩钉截铁的`作风。

15、妈妈斩钉截铁的说,一点商量的余地也不留。

16、他斩钉截铁的说这件事不是他做的,与自己没有关系。

17、他的发言十分精彩,而且语调是那么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18、同学们斩钉截铁地说:“保证提前完成任务!”。

19、人民英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斩钉截铁地说:“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

20、当陌生人贿赂你的时候,你因该斩钉截铁地拒绝他。

21、班主任布置的任务他斩钉截铁地答应了下来。

21、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22、看他回绝得那么斩钉截铁,这事没希望了。

23、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却斩钉截铁扔给我两个字,不行。

24、他那种斩钉截铁的作风,就很能说明他的领导才能。

25、小兵办事干脆利落,斩钉截铁。

26、我精心策划的作案计划被他斩钉截铁地否定了。

27、过了很久,妈妈擦干了眼泪,斩钉截铁地说去自首!

28、面对这个艰巨的任务,她斩钉截铁的说一定要完成。

29、爸爸斩钉截铁地说:“我再也不抽烟了。”。

30、我软磨硬泡地说了一大堆,嘴皮都快磨破了。可老爸不为所动,还是斩钉截铁地说:不行!

篇2:斩钉截铁相似的词语

2、妈妈斩钉截铁的说,一点商量的余地也不留。

3、每当我听到这个问题时,我都是斩钉截铁地说,不是!然后就转身跑开。

4、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5、适当放弃,做出斩钉截铁的`决定,才能成为人生的赢家。 16、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7、听着爸爸斩钉截铁的话语,看着爸爸坚定不移的眼神,我被他的执着感动了,不觉手中的广告纸挥动得更快了。

8、话音未落,小东就斩钉截铁地说:“有些人迷恋武侠小说。上课时还对它牵肠挂肚甚至有的人为了武侠小说整天失魂落魄废寝忘食。这就说明开卷不一定有益!”。

9、老师听了,神情立刻严肃了起来。斩钉截铁地说:“不行,必须练,不能因为我们班给我们学校丢脸!只要大家团结一心,跑快了的等等别人跑慢了的,跑快一点就一定能成功。”

篇3:斩钉截铁相似的词语

词语相似度计算在信息检索、文本分类、信息抽取、机器翻译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目前,词语相似度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基于距离的方法,如基于WordNet中词语结点的距离来计算英语词语的语义相似度[1],基于知网(Hownet)义原距离来计算中文词语的语义相似度[2,3];另一类是基于语料统计的方法,这类方法假设凡是语义相近的词语,它们的上下文也应该相似,利用上下文中词语的概率分布来计算词语相似度[4,5]。

自1999年知网(HowNet)正式发布以来,其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基于知网计算中文词语的相似度也诞生了很多方法[2,6,7,8],这些方法通常根据意义分解思想,将词语分解为更小单位(义原)参与相似度计算,再按照权重比例综合计算词语整体相似度。利用词语分解后的单位(义原)参与计算,割裂了描述词语的各个义原之间的关系,不能充分反应出词语间语义的相似性,计算结果也不够理想。

本文从整体性角度出发,给出一种基于义原信息量计算中文词语相似度的方法。基于知网的分类体系(Taxonomy),将义原及其角色关系整体作为词语相似度计算的基本单位,保留了描述词语概念的各个义原间的关系,并依据信息论中计算两个事物相似度的思想[4],用两个词语共有义原及其角色关系的信息量和所有义原及其角色关系的信息量来综合计算词语的相似度。

1 知网义原信息量

1.1 义原信息量

Philip Resnik最早提出基于信息量来计算语义相似度,在WordNet中,对于概念c,其信息量(Information Content)表示为在某给定语料库中c出现的概率p(c)的负对数函数[5],计算公式为:

根据Resnik的思想,对知网中的一个义原A,其信息量大小I(A)为:

其中,P(A)表示义原A在某个语料库样本空间中出现的概率。

计算语料库样本空间中某个义原出现的概率很困难。知网作为一个以各类概念及关系为描述对象的知识系统,其分类体系本身可以看作是各个义原出现的一个样本空间,那么仅依赖知网分类体系本身而不需其它语料库,作为计算义原出现概率的样本空间也是合理的。本文给出一种根据知网的分类体系来计算义原信息量的方法。

由义原组成的知网分类体系是一棵概念分类树,在每类义原树状层次结构(以下简称为义原树)中,根结点义原是分类类别,是最大的分类,其它义原都是根结点义原的子孙。可以认为,分支结点义原包含越多的子孙结点,其信息量越小。叶子结点是最小的分类,所有叶子结点的信息量是相同的。

选取知网中实体类、事件类、属性类、属性值类、次要特征所包含的2 216个义原作为计算某颗义原树上义原出现概率的样本空间,将一个义原及其包含的子孙义原的数量作为该义原在样本空间中出现的次数,设p是某类义原树上的一个义原结点,则p的信息量I(p)计算方法为:

其中,Seme(p)是义原p包含的子孙义原的数量,MaxTree是该知网义原树上所有义原的数量。

1.2 义原及其角色关系的信息量

在知网的知识词典中,每个词语由DEF来描述其概念。将DEF分为两部分:主类义原和特性描述部分。

定义1:义原及其角色关系。

在词语概念DEF的特性描述部分中,将义原及动态角色与特征(Event Role and Features)[9]的层次结构的组合称为义原及其角色关系。

定义2:主类义原。

在词语概念DEF中,把描述词语概念最左边的第一个义原称为主类义原,也称为第0层义原及其角色关系。

例如词语“病菌”的一个概念:DEF={bacteria|微生物:domain={medical|医},modifier={able|能:scope={ResultIn|导致:result={disease|疾病}}}}。在“病菌”的DEF中,将“bacteria|微生物”称为主类义原,其它部分是特性描述部分。在特性描述部分中,将“domain={medical|医}”、“modifier={able|能}”称为DEF的第一层义原及其角色关系,其中包含两个本层义原“medical|医”和“medical|医”;把“scope={ResultIn|导致}”称为第二层义原及其角色关系,包含一个本层义原“ResultIn|导致”,将“result={disease|疾病}”称为第三层的义原及其角色关系,包含一个本层义原“disease|疾病”,依次类推。

计算一个词语DEF的义原及其角色关系的信息量时,用各层义原及其角色所包含的本层义原信息量来加权计算。设R表示DEF的义原及其角色关系,给出R的信息量I(R)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n表示R的最深层次,m表示R中第k层义原及其角色关系所包含的本层义原及其角色关系个数,I(ri)表示第k层所包含的第i个本层义原及其角色关系ri的信息量。

将本层义原及其角色关系称为最小不可分割的义原及其角色关系,最小不可分割的义原及其角色关系的信息量采用其所包含的本层义原信息量来计算。设最小不可分割的义原及其角色关系r的信息量为I(r),r所包含的第j个义原为pj,给出I(r)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I(pj)表示r所包含的第j个义原pj的信息量。

例如在词语“病菌”的DEF中,每层的义原及其角色关系中包含的本层义原信息量均为3.346,根据式(4)可得“病菌”的义原及其角色关系的总信息量为7.946。

在知网中,包含几种特殊符号,如“~”、“?”、“MYM”、“*”。其中,“~”表达的含义是充当一个具体动态角色的值,“?”表示所充当的动态角色的演员一定会出现,“MYM”表示充当某一个动态角色的演员[9]。设定模式为“{义原1:{义原2:动态角色或特征={~}}}”情况下,“~”所表达内容的信息量等于义原1的信息量。将其它特殊符号及动态角色的信息量设定为一个常数,大小与具体词的信息量相同,为3.346。一个没有义原描述的具体词,其信息量为一个常数,其大小可规定为一个叶子义原结点的信息量3.346。

1.3 共有义原及其角色关系的信息量

设R1和R2为两个义原及其角色关系,rc表示R1和R2中相同的最小不可分割的义原及其角色关系集合,即rc为R1和R2共有的义原及其角色关系,I(rc)表示rc的信息量,给出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ri表示rc中第i个最小不可分割的义原及其角色关系,I(ri)表示ri的信息量,k为ri在R1和R2中所处的最深层次。

2 词语相似度

Dekang Lin认为任何两个事物的相似度取决于它们的共性(Commonality)和个性(Differentces),并从信息论的角度给出任意两个事物间相似度的通用公式[4]:

其中,logP(common(A,B))表示描述事物A和B的共性所需要的信息量大小(共有信息量),logP(description(A,B))表示完整地描述出事物A和B所需要的信息量大小。

基于Dekang Lin理论中计算两个事物相似度的思想,将把两个概念的相似度表示为:两个概念共有的义原及其角色关系的信息量与两个概念所有的义原及其角色关系的信息量的比值。用Rcom表示两个概念C1和C2共有的义原及其角色关系集合,I(Rcom)表示该集合的信息量,两个概念的相似度S(C1,C2)计算公式为:

其中,I(R1)为概念C1的所有义原及其角色关系的信息量,I(R2)为概念C2的所有义原及其角色关系的信息量,I(Rcom)由式(6)计算。

在知网中,词语的每一个概念表示一种语义,如果词语只有一个概念,那么词语语义的相似度计算实质上就是词语概念间的相似度计算,对于具有多个概念的词语首先应该进行词义消歧。通常,根据词语出现的语境进行词义消歧,然后再计算词语概念间的相似度,这样效果更好。本文采用一般性做法,将两个词语概念间的最大相似度值作为词语的整体相似度。

两个词语W1和W2的相似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Ci表示词语W1的所有概念,Cj表示词语W2的所有概念,Sim(Ci,Cj)表示概念Ci和Cj的相似度。

若符合下列情况可直接得出词语语义相似度值,无需做其它计算:如果两个词语为同义词,相似度为1.000;如果两个词语为同类词,相似度为0.950;如果两个词语为反义或对义词,相似度为0.000。《知网》建立了同义词和同类词词表及反义词词表。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目前没有可以评估中文词语语义相似度算法质量的专用数据集,本文选取一些常用词语和知网汉语词典中以“病”开头的一些相关词语作为实验对象,与国内著名的刘群方法[2]、知网在线[9]的词语相似度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刘群方法、知网在线和本文方法的实验参数如表1所示。词语相似度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实验参数

注:“—”表示该方法没有此项实验参数。

本文方法与刘群方法、知网在线方法相比较可知,刘群方法是基于义原距离来计算词语相似度,当义原处在同一类义原树中,词语的相似度偏大,例如第3、6组词语相似度结果比本文及知网在线方法的结果都偏大,与人的判断也不一致。实际上,刘群方法在词语相似度计算上不够重视能反映出词语差异的特性描述部分,使得词语相似度计算结果的差异性不够明显,例如第4组词语间相似度结果过于接近。

表2 词语相似度实验结果

知网在线方法在计算词语的相似性时更加细化,将词语的义原结构分解为多个部分,赋予各部分不同的权重然后加权计算得到整体间的相似度。这种方法实际上进一步割裂了描述词语的各个义原之间的关系,使得词语相似度计算的结果也不够准确,例如第1、2、5、8、9组词语,计算结果偏小。另外,知网在线方法对词语特性描述部分计算比较复杂,计算量也较大。

综合来看,本文方法的结果整体表现更加合理,能够反映出词语间语义的相似性和差异,与人的判断结果比较一致,计算也简单。

4 结语

基于知网义原信息量计算中文词语相似度的方法根据信息论中计算两个事物相似度的思想,利用知网的分类体系来计算义原信息量,并根据知网这一关系系统的特性,从保留义原间关系的角度出发,将义原及其角色关系作为计算概念相似度的基本单位,更能全面反映词语语义的相似性和差异。基于知网通过义原及其角色关系的信息量来综合计算词语的相似度,计算量较少,计算结果合理可行。在词语相似度计算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句子间相似度计算方法,则有待下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ENEKO AGIRRE,GERMAN RIGAU.A proposal for word sense disambiguation using conceptual distance[C].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ent Advanced in NLP,1995:258-264.

[2]刘群,李素建.基于《知网》的词汇语义相似度的计算[C].台北:第三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2002,7(2):59-76.

[3]董振东,董强,郝长伶.《知网》的理论发现[J].中文信息学报,2007,21(4):3-9.

[4]DEKANG LIN.An information-theoretic definition of similarity[C].Proceedings of the Fifte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1998:296-304.

[5]PHILIP RESNIK.Semantic similarity in a taxonomy:an information-based measur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roblems of ambiguity in natural language[J].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1999(2):95-130.

[6]夏天.汉语词语语义相似度计算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7,33(6):191-194.

[7]张亮,尹存燕,陈家骏.基于语义树的中文词语相似度计算与分析[J].中文信息学报,2010,24(6):23-30.

[8]王小林,王义.改进的基于知网的词语相似度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1,31(11):75-90.

篇4:相似词语辨析

相似词语:考察 考查

辨析:二者为同音易混词,都可以指用一定的标准、手段了解和弄清事物的情况。但它们又各有侧重:“考察”着重指观察、调查、研究,目的是取得材料、研究事物,对象往往是山川、地形、地质、工程、运动、科学研究等;“考查”则着重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目的是评定或审核,对象常是人们非重大的所作所为,如学习成绩、业务、工作、活動、行动、言论等,有时也指其他事物,如年代、历史、文物等。

2.当年张骞肩负伟大历史使命西出阳关,当他踏上这片想象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

相似词语:萧瑟 萧条

辨析:二者为近义词,都形容事物凄凉的情状。“萧瑟”多形容具体的景物,如“秋风萧瑟”;而“萧条”则多形容比较抽象的事物,如“经济大萧条”。

3.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

相似词语:增加 增添

辨析:二者都是动词,都有“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多”的意思。“增加”强调加的数量可多可少,使用时一般有一个参照物;而“增添”着重指加上微小的数量。此外,“增加”的使用范围比“增添”要广。

4.我们沿塔里木河向西走出200公里后,绿色长城突然从眼中消失。

相似词语:消失 消逝

辨析:二者都是动词,都有“逐渐减少以至没有了”的意思。“消失”侧重于不复存在,对象多为具体事物或现象,但变化的过程历时较短;“消逝”则侧重于过去了或不见了,对象多为抽象事物或现象,但变化的过程没有“消失”那样短。

5.若想进入罗布泊,至少要有两辆汽车,必须备足食品和水。

相似词语:必须 必需

辨析:二者为同音易混词,都有“必要”的意思。从词性上来说,“必须”是副词,在句子中多作状语,修饰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必需”则是动词,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或定语。从词义上来说,“必须”的核心在于“应该”,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必需”的核心是与物质相关的客观需要,强调某些物质是不可或缺的。

6.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相似词语:沧海桑田 日新月异

辨析:二者为近义词,都指世事发展变化大。“沧海桑田”是中性词,原意是指海洋会变为陆地,陆地会变为海洋,多比喻自然界或世事变化很大;“日新月异”在古代多形容品德、修养的提高,后演变为形容事物的发展、进步很快。

即学即用

1.下列句子中的黑体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的时候人心变化就像沧海桑田,又有谁的感情能是永恒不变的呢?

B.那个地方发生了饥荒,到处都是萧条的景象。

C.人一天必须按时吃三顿饭,否则就会生病。

D.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是正确的,他热情地邀请我加入他们的野外实地考察小组。

2.选词填空。

(1)专家指出一些人把购买海外房地产当成基本的投资行为,但是有些人没有实地 (考查 考察)就购买,这样会有一定的风险。

(2)这一问题重在 (考察 考查)你预先计划和以具体行动完成计划的能力。

(3)山上到处是葱绿的树,没有平原上夏天的炎热,冬天的严寒,秋天的 (萧条 萧瑟),有的是春天的明媚和灿烂。

(4)这个计划如果能实现,将成为自大 (萧瑟 萧条)以来最彻底的变革。

(5)有一些解决这种困难的方法,但它们都会 (增添 增加)测试的复杂性。

(6)然而,这位艺术家为这幅图画 (增加 增添)了许多明亮的色彩。

(7)但是第二天早上,这棵树却

(消失 消逝)了,她们所有的希望都没有了。

(8)如果继续往外空观察,我们会看到新形成的星团、幽灵般闪耀的热气体云,还有星尘——那些正在成形或已经 (消逝 消失)的星星留下的痕迹。

(9)在你到达他家之前,你

(必须 必需)考虑好如何回答他提出的问题。

(10)了解这些当然很有帮助,但也不是 (必需 必须)的。

(11)圆明园在经历过 (日新月异 沧海桑田)之后,如今却只剩下残垣断壁。

(12)当今世界,科技进步

(沧海桑田 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篇5:斩钉截铁词语接龙

2.铁画银钩→钩玄猎秘→秘而不宣→宣化承流→流年似水→水性杨花→花遮柳隐→隐约其词→词约指明→明哲保身→身无分文→文子同升→升堂入室→室如悬磬→磬竹难书→书香世家→家至户晓→晓风残月→月露风云→云屯森立→立时三刻→刻木为鹄→鹄形鸟面→面有难色→色胆包天→天下归心→心同止水→水中著盐→盐梅之寄→寄颜无所→所当无敌→敌惠敌怨→怨天尤人→人杰地灵→灵丹妙药→药笼中物→物力维艰→艰苦朴素→素丝羔羊→羊肠小道→道高德重→重睹天日→日落西山→山高水长→长念却虑→虑周藻密→密云不雨→雨鬣霜蹄→蹄闲三寻→寻根追底→底死谩生→生拉活拽→拽象拖犀→犀角烛怪→怪诞不经→经武纬文→文身剪发→发蒙启蔽→蔽日干云→云飞雨散→散伤丑害→害羣之马→马首欲东→东闯西走→走为上策→策马飞舆→舆论哗然→然糠自照→照章办事→事往日迁→迁客骚人→人间天堂→堂皇正大→大腹便便→便还就孤→孤俦寡匹→匹夫之勇→勇猛果敢→敢为敢做

斩钉截铁详细释义

【解释】: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时。’”《朱子全书·孟子》:“君来惟是孟子说得斩钉截铁。”

【示例】:我喜欢那种~的作风。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近义词】

干脆俐落、刚毅果决、斩钢截铁、当机立断、刀切斧砍、干净俐落、直截了当、直接了当、斩钉切铁

【反义词】

篇6:层层波纹相似的词语

2、欣欣向荣,欣欣自得,星星之火,惺惺相惜,惺惺作态,熊熊烈火,休休有容,栩栩如生

3、纷纷不一,纷纷议论,忿忿不平,愤愤不平,富富有余,高高在上,格格不入,格格不纳

4、拳拳之枕,拳拳之忠,惓惓之忱,惓惓之意,穰穰满家,人人皆知,人人有分,人人自危

5、谦谦下士,切切此布,切切私议,切切私语,切切细语,切切于心,切切在心,窃窃偶语

6、谔谔之臣,恩恩相报,泛泛而谈,泛泛其词,泛泛之交,泛泛之人,泛泛之谈,非非之想

7、楚楚作态,蠢蠢思动,蠢蠢欲动,刺刺不休,蹙蹙靡骋,寸寸计较,代代相传,眈眈虎视

8、如如不动,蠕蠕而动,鳃鳃过虑,色色俱全,姗姗来迟,珊珊来迟,善善从长,莘莘学子

9、呱呱而泣,呱呱坠地,官官相护,官官相为,官官相卫,衮衮诸公,滚滚当潮,滚滚而来

10、赫赫之光,赫赫之名,嘿嘿无言,忽忽不乐,忽忽如狂,花花肠子,花花公子,花花世界

11、区区之见,区区之数,区区之心,区区之众,拳拳服膺,拳拳盛意,拳拳在念,拳拳之忱

12、滔滔不息,陶陶自得,迢迢千里,亭亭玉立,头头是道,途途是道,婉婉有仪,微微之界

13、生生不断,生生不息,生生不已,施施而行,事事躬亲,事事无成,说说而已,丝丝入扣

14、格格不吐,耿耿此心,耿耿寸心,耿耿于怀,耿耿于心,耿耿在怀,耿耿在心,呱呱堕地

15、嗛嗛之德,嗛嗛之食,显显令德,乡乡而饱,哓哓不休,小小不言,心心相印,忻忻得意

16、窃窃私议,窃窃私语,窃窃细语,茕茕孤立,茕茕孑立,茕茕无依,区区此心,区区小事

17、袅袅余音,诺诺连声,喏喏连声,翩翩风度,翩翩公子,翩翩年少,翩翩起舞,翩翩少年

18、鼎鼎有名,多多益办,多多益善,咄咄逼人,咄咄怪事,咄咄书空,恶恶从短,谔谔以昌

19、堂堂一表,堂堂仪表,堂堂之阵,滔滔不断,滔滔不竭,滔滔不尽,滔滔不绝,滔滔不穷

20、侈侈不休,楚楚不凡,楚楚动人,楚楚可爱,楚楚可观,楚楚可怜,楚楚可人,楚楚有致

21、唯唯听命,唯唯绸否,唯唯连声,娓娓不怠,娓娓不倦,娓娓动听,娓娓而谈,娓娓可听

22、翩翩自乐,飘飘欲仙,仆仆道途,仆仆风尘,仆仆亟拜,戚戚具尔,期期不可,谦谦君子

23、耽耽虎视,旦旦而伐,旦旦信誓,荡荡之勋,刀刀见血,喋喋不休,喋喋不已,鼎鼎大名

篇7:意思相似的四字词语解析

一、门可罗雀ménkěluóquè

【解释】:罗:张网捕捉。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出自】:《史记·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六外可设雀罗。”

【示例】:僮奴婢媪皆散,不半载,~矣。◎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一

:门庭冷落、门堪罗雀

:门庭若市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门庭冷清

二、冷冷清清lěnglěngqīngqīng

基本解释

死气沉沉;冷落、凄凉、寂寞

会议开得冷冷清清

详细解释

形容冷落寂寞。

宋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悽悽惨惨戚戚。”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二折:“不离了这花阴柳影,也强如绣幃中冷冷清清。”《水浒传》第二四回:“那妇人独自一个,冷冷清清立在帘儿下等着。”《儒林外史》第四七回:“﹝虞华轩﹞进了门,只见冷冷清清,一个客也没有。”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你为什么不爱乡里?’‘乡里冷冷清清的,太没得味了。’

三、鸦雀无声yā què wú shēng

【解释】: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四:“公曰:‘鸦去无声,又何言闻?’”宋·苏轼《绝句三首》:“天风吹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示例】:直等到大众去净之后,静悄悄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

【近义词】:鸦默雀静、万籁俱寂

【反义词】:人声鼎沸、沸反盈天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斩钉截铁相似的词语】相关文章:

斩钉截铁的反义词是什么04-16

斩钉截铁褒义词贬义词05-02

像什么似的的句子04-08

描写环境优美的语句 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05-10

上一篇:新课程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豆子教案下一篇:社会主义之我见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