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教学

2024-05-07

普遍教学(精选十篇)

普遍教学 篇1

初中是学生学习较为初期的阶段, 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后期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教学的发展, 英语教学已经从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就已经开始, 进入初中之后,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但是, 这并不等于学生已经有能力使用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 因此, 通过怎样的教学改革来保证教学效果的有效实现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对于语言工具的教学而言并不完善, 在教学方法、方式以及内容等都存在问题, 因此, 分析和研究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教学误区并且提出有效的教学改革方向, 对于当前初中英语教学意义重大。本文将从这两方面入手对课题开展研究, 以期为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探索带来一定的参考。

2、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教学误区

与农村等教学相对落后的地区相比, 城市在英语等语言教学方面相对正规。但是, 从教学主体而言, 即使在城市初中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学误区, 这些误区导致教学效果无法很好的体现, 使得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2.1、应试教育仍然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向

在很多初中, 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应付考试, 分数成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 应试教育作为教学主要方向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种教学误区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首先, 学生只会做题, 不会实际应用。英语是一种语言工具, 语言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 而这种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目的教学和学习, 使得学生只是学会了考试, 而失去了英语实际的应用价值;其次, 影响学生后期学习和发展。初中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而应付考试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本质作用, 对于后期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极为不利;第三, 不利于教学的整体改革和发展。教学的改革是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而目标的相对固定性使得教学改革难以实现, 从而使得整体初中英语教学停滞不前。

2.2、课本知识的教学依赖性

课本是教学的参考, 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课本非常重要, 但是,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在课本的使用中存在着很大的误区———照搬课本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能够较好的适合英语教学, 因为那时候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到任何的英语知识, 所以, 课本知识完全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但是随着教育的发展, 学生在初中以前已经具备的较多的词汇量, 并且对于英语学习有了一定的方法和认识, 如果仍然依赖于课本教学, 那么将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甚至对于初中英语学习产生懒惰心理。课本对于教学而言仅仅是一种参考, 特别是当前信息高速传播, 学生接受和认识新事物的能力较强, 学生对于课本的内容接受力较强, 所以, 仍然以来课本知识进行教学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3、教学手段单一化现象较为普遍

英语学习应该是听说读写多方位的学习和锻炼, 但是很多学校, 锻炼学生的做题能力远高于其他方面, 同时, 单纯依靠板书进行教学在很多学校中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不仅在农村, 在城市很多初中英语教学中, 这也是一个普遍的教育误区。这种教学手段对于学生后期的发展非常不利, 首先, 学生普遍高分低能。强化做题能力, 弱化了听说等其他方面的教学, 将导致学生没有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 影响学生后期的发展;其次, 单一教学手段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处于各方面正在成长的阶段, 对于新鲜事物的认知和认可度较高, 如果仅仅以板书的形式进行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利于学生学习。由此可见, 教学手段对于学生学习影响较大, 特别是对于学生后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方向

第一, 加强学生的听说能力锻炼。作为一种语言工具, 读说能力对于学生而言是最应该掌握的, 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在相对偏远的农村, 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 通过磁带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听力能力, 并通过课本的对话进行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的锻炼等。对于城市初中,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形式加强学生的视觉听力, 并且通过有效的手段, 例如排练英语剧等形式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第二, 尊重课本但不依赖课本。课本对于教学而言非常重要, 是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参考, 但是, 依赖性的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并不利。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按照课本的范围进行灵活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新概念等教学素材, 对应课本进行实时的教学锻炼, 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 使得学生能够从课本的内容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知识。对于有条件的学校, 在英语教学中, 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的英语水平进行分组教学, 从而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三, 开展多层次的教学效果评价手段。当前考试是主要的, 也几乎是唯一的教学效果评价手段, 教师通过课程考试对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的考核在本质上是没有什么错误的。但是, 对于语言类的教学, 单纯依靠考试进行评价并不全面, 所以要改变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教学就必须改革平时的学习效果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 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等结合最后的考试成绩进行综合的评价, 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朱洪伟.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 2010, 9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两分法” “两点论”的基本含义,理解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和对待矛盾的科学态度,并能用两分法去分析说明问题。

2、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运用所学原理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人和事,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教学重点: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教学难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要学会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问题。

教学方法:用反证法分析、归纳出哲学理论,再用哲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矛盾的含义是什么? 导入 新课:

下列诗句,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 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归纳:这些诗句揭示出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包含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规律的深刻哲理。那么,是不是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矛盾呢?事物每时每刻都包含矛盾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板书)谈话交流活动:

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板书)观点:飞矢不动

理解:离了弦的箭,在飞行路程上的每一点都是静止的。静止的总和并不产生运动,所以,飞矢不动。

提问:你能对上述观点加以驳斥吗?

归纳:这个观点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从静止的观点看,物体在“某时某刻”会停留在“某处某点”,但从运动的观点看,物体既在“某时某处”,同时又离开“某时某处”向接踵而来的“某刻某点”过渡了。这是机械运动的发生之所以可能的原因所在——存在着“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这个地方又不在这个地方”的矛盾。

设疑:除了机械运动有矛盾,其他运动也存在矛盾吗?

归纳:物理和化学运动中同样存在矛盾。在生命运动中,存在着同化异化、遗传变异的矛盾。也就是说,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矛盾。材料: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提问:这段材料说明在社会领域中存在什么矛盾呢?

归纳:说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提问:社会生活中还存在哪些矛盾呢?

归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矛盾,民主与专政、自由与纪律、民主与法制、和平与发展的矛盾等等。提问:这说明什么道理呢?

归纳:社会运动充满复杂的矛盾。

设疑:综上所述,你会得出什么结论呢?(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板书)

讨论:有人认为有时有矛盾,有时没矛盾。你同意吗?为什么? 材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古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事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提问:

(1)孔子所设想的大同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是否存在呢?所谓的“太平盛世”是否是没有矛盾呢?

归纳:人类社会一产生就充满着矛盾,如阶级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先进与落后的矛盾等等,而且矛盾伴随人类社会始终。设疑:自然界的事物是否每时每刻都充满矛盾呢?如一个生命体从产生到死亡都从满矛盾吗? 归纳:生命有机体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矛盾运动的终止,全部科学的发展史证明,各门科学都是在不断的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即自然界时时刻刻充满矛盾。

设疑:思维领域时时刻刻充满矛盾吗? 材料:2000年6月,人类基因图谱绘制成功,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划时代突破。将来人们可按图索骥,为一些困扰已久的顽症寻找治疗方法,基因技术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但是,人们的担忧和争议同样之热。隐私权的丧失迫在眉睫,科技伦理问题日已凸现。

提问:这段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归纳:在思维领域同样存在着矛盾,而且旧的矛盾一解决新的矛盾就出现,人类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不断深化。设疑:以上论述给我们什么启示?

归纳:总之,不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设疑: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原理,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2、学习矛盾普遍性原理对我们工作的指导意义(板书)材料:《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曰:“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漫画:《因为手指上破了点皮》

提问:这两个例子给我们什么启示?

归纳:矛盾的存在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既不会因为人们否认它、回避它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任意夸大或缩小它而改变。因此,我们要想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首先就必须敢于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而不能害怕矛盾、回避和掩盖矛盾。所以,我们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是改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1)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板书)(2)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板书)两分法、两点论就是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板书)

材料:将来有将来的两点,现在有现在的两点,各人有各人的两点。总之,是两点而不是一点,说只有一点,叫知其一不知其二。

—毛泽东

横看成岭侧成风,远近高低各不同。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提问:这两段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归纳: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两点,看问题只有坚持两点论、两分法才是全面地看

设疑:那么,如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呢?

3、坚持两分法,两点论(板书)(1)首先要对自己一分为二(板书)

(2)要学会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板书)

普遍语法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篇3

【关键词】普遍语法 句法 对比法 题元理论

一、普遍语法基本理论问题

以Chomsky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派重视对儿童习得母语现象寻求合理解释。一方面,正常儿童完全掌握母语一般只需2到3年,而在短的时间内不可能接触到所有语言材料,即材料刺激贫乏;另一方面,正常儿童如果没有语言材料刺激,也不能掌握语言,如狼孩。这两方面就证明了儿童习得母语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内因”即与生俱来的,“外因”是后天获得的。针对“与生俱来”的语言知识,Chomsky提出了“固有性假设”(innateness hypothesis)。即人类生来就具备语言能力,就像听觉、触觉这些自然能力一样,它存在于人脑中一种特定物质形态的生理器官中,具有特定的语言信息处理能力。人类在出生时,“与生俱来”的语言知识和能力处于“初始状态”(initial state),然后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频繁接触特定的语言材料(个别语法),逐步从“初始状态”发展成“稳定状态”(steady state),从而完全掌握某种语言(掌握个别语法)。既然初始状态的语言知识是天生的,那么所有人类的这种天生的知识一定是相同的,即具有普遍性。这个人类大脑中共有的语言知识被生成语法称为“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 UG)。也就是说,儿童掌握语言,就是在普遍语法的框架内,以普遍语法为基础,通过在某种语言环境中接触其语言材料,逐渐掌握这种语言。不论民族、种族等,儿童在一定语言环境下掌握一定的语言,如在英语环境中儿童习得英语为母语,在汉语环境中儿童习得汉语为母语。

任何语言学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生成语法认为语言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两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语言知识,主要是研究人类共有的抽象的语言知识,即普遍语法。但乔姆斯基说“普遍语法不是一部语法,而是一系列条件,用来制约人类语法的可能范围”(转引自徐烈炯,1988:36),这足以说明其抽象性、高度概括性带来研究的难度。在后来的管约论中,乔姆斯基(Chomsky 1981b:7)提出“普遍语法可视为某种原则系统,这种原则系统为人类共有,且先于每个人的后天经验”。这样,普遍语法被假设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与人类语言的共有现象有关,称为“原则”(Principle);另一部分与语言的特有现象有关,称为“参数”(Parameter)(温宾利,2002:5)。原则是与生俱来的,是所有语言都具有的共性;参数提供一系列的值可供选择,具有个性,不同语言可以选择相同的值(这就是语言间的相似),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值(这就造成语言间的差异)。儿童就是在语言原则的限制下在不同环境中设定不同的语言参数,从而习得不同的语言。

二、普遍语法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原则与参数理论是一套高度抽象的组合理论,由7个子理论组成。各子理论通过语言对比或比较建立起来,融合贯通,较好地反映了人类习得语言的认知过程,尤其是母语的习得过程。虽然普遍语法是解释母语习得的理论,但人们积极探索普遍语法对外语习得的作用,众所纷纭,表贬不一。基于此,Ellis, Mitchell & Myles 就對这些不同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归纳,主要有四大假说:不可及说;完全可及说;间接可及说;部分可及说。虽然有不少人认为普遍语法在外语习得中的可及性持否定态度,但肯定的观点是主流。另一方面,尽管到目前为止,语言学家主要注重理论探讨,将普遍语法的成果直接运用到语言教学中的研究还很少,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有张法科的《转换语法与英语教学》、张铭涧的《转换生成语法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和何晓炜的《理论语言学研究与外语教学- 生成语法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等有限的几篇文章。笔者认为普遍语法从其理论基础(如句法理论)、理论研究方法(如对比法和比较法)到子理论本身(如题元理论)等都能给教学带来诸多启示。本文则致力于从这三个方面浅谈普遍语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启示。

1.句法理论

生成语言学是在“句法化”“一致化”和“结构化”(Culicover 1997:12)这三个方法论前提下运用原则与参数法进行的语言研究。所以句法理论虽不属于原则与参数理论的子理论,却是整个理论的基础。句法理论研究句子如何组成、如何理解的规则和原则。生成语法认为句子由不同的句法单位,即句子成分(Constituent)构成。且句子成分内部存在着语义相关。例如在句子The elephant snorted a bowl of peanuts 中,the和elephant 之间的关系比peanuts 和snorted之间的关系更亲近,也即The elephant可以看成是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是作为一个句法单位而起作用的一组词,即成分。

为了更精确界定成分,生成语法划分了一些基本语类,包括单词语类(动词、名词等实义语类、限定词、助动词等功能语类和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副词短语、介词短语这些短语语类),句子结构就是由这些语类组合而成。例如:单词语类→(短语语类)→句子;

the + boy → the boy

eat → eat

at + fancy + restaurants → at fancy restaurants

the boy + eat + at fancy restaurants → The boy eats at fancy restaurants.

在这句中,四个词是线性排列的,但各个词的地位并不等同,而是成具有层级性,如:

由此也证明,一个完整的句子一般都经历了从词到短语再到句子的步骤,各个步骤中都是组合体,若干个组合体拼成一个句子。

句法理论不仅解释句子是如何构成的,而且详细论述了如何将组合成的句子拆成一个一个意义单位,即子成分。这就是成分检测(Constituency Tests)。成分检测有多种途径,如修饰(Modification)、移位(Movement)、替代(Replacement)、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其中修饰是指若一个词修饰其他词,则修饰词与被修饰的词可组成同一成分。

例如: I bought a red pencil.

“a”和“red”都修饰“pencil”,因此这三个词组成一个整体,在句中作为整体充当宾语成分。

以上关于句子的构成、句子树形图分析和句子成分分析的讨论过程,本身就可以直接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下面我们总结一下这个理论基础带来的教学启示:

(1)句子是一些语类组合而成,那么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讲解这些语类,如实义语类具有词法特征如名词有单复数之分、动词有-ing等形态变化、形容词与副词存在级别之分和句法特征即不同词性能充当不同成分。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词法特征是重点内容,但教学效果不明显,如下面是某高三学生英语作文中的句子:Fail is the mother of succeed. fail 和 succeed 这两个动词分别处在主语和宾语位置,而主宾位置只能分布名词性的词。

(2)何晓炜认为普遍语法能运用于外语教学的原因之一是“采用形式化的方法对语言进行研究,如树形图的使用可以使句子结构更加直观”。那么英语句子成分分析的入门阶段可以适当通过画树形图帮助学生体验从词到词组再到句的组合过程,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记忆,还有利于提高成分分析能力。因为我国学生的英语输入以书面语为主,对复杂句子的理解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听力、写作水平。虽然很多人意识到成分分析的重要性,如刘振前和Tomas G.Bever 讨论了句法分析对阅读的作用,但目前具有直接有效应用价值的研究很少。而普遍语法提出的树形分析法和成分测验法,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无从下手的难题。

2.研究方法

何晓炜指出普遍语法运用于外语教学的另一考虑是:“生成语法研究推理分析严密,逻辑性及归纳性强。这样,生成语法学研究所得出的规则及研究示意方法就可直接用于教学”。生成语言学研究主要采用对比法(contrastive study)和比较法(comparative study)。比较法主要针对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语言的现象进行对比,找出各种语言间的异同,从而做出的解释,提炼出适用于各种语言的全面的理论。

例如(温宾利,2002:75-77):先用对比法总结出英语名词短语结构的规律再通过列出其他语言的名词短语结构,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完善规律。

如汉语名词短语中的附加语一律在中心语之前,而法语名词短语中的附加语一般在中心语之后:

一个头脑很灵活的小伙子。

Croix Rouge (十字 红色的)

更多研究发现:不同语言的名词短语都有中心语和附加语,但中心语和附

加语的语序在不同语言中成参数变化。这样就能抽象出一切名词短语的结构:

以上演示的研究方法,体现了人类认知的逻辑思维顺序,层层深入,归纳总结。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规律,而非一味“填鸭式”“满堂灌”。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索的乐趣,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再者,教师可以适当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这样也有助于找出难点,引起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参数重设。

3.题元理论

题元理论讨论的是句子基本类型的问题。句子是以动词为中心的结构,句子有不同类型的结构,是由于构成句子的动词具有不同的词汇特征。如果仅按照S→NP+VP,VP→V+NP两条规则,可以得出(1)John drinks wine. 和(2)Wine drinks John. 两个句子。很明显,第二个句子符合语法但不合语义。为克服这种不足,提出两个题元准则:(1)每个主目语(谓词所涉及的对象)必须充当一个题元角色(主目语充当的角色,如施事、感受者等);(2)每个题元角色都必须分派给一个主目语。也就是说,每个句子的谓词决定了选择几个主目语以及充当什么角色的主目语。即词汇信息决定句子的基本结构。这就投射原则,是普遍语法的一条原则。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都会教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型,并要求学生记住。而学生并不理解为什么会是五种基本句型而不是六种或更多。如果教师能根据题元理论深入浅出地分析五种句型的成因,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会记忆得更深刻,也能体会探索的乐趣。另一方面,题元理论也为词汇教学提出新的视角。如现行的中学英语教材,词汇表都只列出相近的中文释义,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词汇特征。词汇表应该尽可能提供词汇的特征。老师教词汇时也应注重词汇特征。这样学生输出的句子才有可能既符合语法又符合语义。

例如:die: V; [NP[+THEME]]

Murder: V; [NP[+AGENT]NP[THEME]]

Die 只能有一个且必须是充当“述题”的主目语,置于主语位置,不需要宾语;Murder能拥有两个主目语,主语位置的主目语充当“施事”角色,宾语位置的主目语充当“述题”角色。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普遍语法虽然是纯抽象的理论,但对外语教学也有积极作用。它给外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帮助教师更清楚地看到教学问题并为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带来新思路和启发。虽然普遍语法并非完美,其理论存在争议和漏洞。但外语教师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理论,并适当运用理论思考实际问题,对教学无疑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 1 ]徐烈炯. 生成语法理论[M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

[ 2 ] Chomsky, Noam. (1981b).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form and function’, the linguistic Review, 1, 1, 3-40.

[ 3 ] 溫宾利, 2002, 当代句法学导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5,77-79。

[ 4 ] Rod Ellis.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4:69.

[ 5 ] 张法科. 转换语法与英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1994( 2) : 48- 52.

[ 6 ] 张铭涧. 转换生成语法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青大师院学报, 1996(2): 88- 91.

[ 7 ] 何晓炜. 理论语言学研究与外语教学- 生成语法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外国语言文学, 2004( 3) :26- 27.

[ 8 ] Culicover, Peter W. (1997) Principles and Parameters: an Introduction to Syntactic The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9 ] 刘振前,Tomas G. Bever. 句法分析在外语阅读中的作用一项实验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3): 219-240.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篇4

(1) 知识与技能:

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点;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是课堂的参与者和主人翁。教师创设情境, 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梦想与智慧的舞台, 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中获得知识, 发散思维, 彰显个性, 培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 学会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增强环保意识;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形成辩证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处理:引导学生关注我们自身生活, 感悟、认识我们学校生活中的各种联系, 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 。

三、教学难点

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 (人们能够改变事物的状态, 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

四、教学方法

(1) 提问法——逐步引导, 逐渐深入。

(2) 讨论法——积极参与, 总结规律。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主题:我们生活中的联系

第一步:谈谈我们生活中的联系

第一组介绍学校生活中的联系;第二组介绍家庭生活中的联系;第三组介绍自己与社区 (村镇) 之间的联系;第四组介绍自己与大自然之间的联系。主要从两个角度谈:第一, 有哪些主要联系;第二, 这些联系的主要内容。要求各小组如实记录本组所介绍的联系, 并做好发言准备。

第二步:思考我们生活中的联系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相关知识, 思考下列问题。

(1) 对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联系, 你是怎么看的?

(2) 你认为这些联系可以避免或制止吗?为什么?

(3) 你认为这些联系是一成不变的吗?为什么?

第三步:探究我们生活中的联系

要求: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综合探究下列问题。

(1) 分析说明:湘江断流让我们“痛”在哪里?

提示:联系的含义。湘江断流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 进而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联系的普遍性。

(2) 综合探究:请你为解决湘江断流问题支招。

提示:①联系的客观性。创造各种条件,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以解决湘江断流问题。②联系的多样性。把握各种条件, 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鼓励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但要运用联系的观点。

活动总结:包括课堂教学内容总结、课堂评价总结, 对同学们的参与表示感谢, 为他们能够认识自己的生活而感到自豪, 为他们美好的明天而祝福。

七、板书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含义

(1) 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

(2)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

(1) 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 每一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3.联系的客观性

(1) 联系的客观性的含义。

(2) 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3) 把握事物的固有联系, 不能无视联系, 也不能臆造联系。

(4) 创造条件, 建立起新的具体的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

(1) 联系多样性的表现。

(2)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学案

(一) 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我们生活中的联系

第一步:谈谈我们生活中的联系

要求各小组如实记录本组所介绍的联系, 并做好发言准备。

第一小组:学校生活中的联系______。

第二小组:家庭生活中的联系______。

第三小组:社区生活中的联系______。

第四小组:与大自然的联系______。

第二步:思考我们生活中的联系

阅读教材相关知识, 思考下列问题:

(1) 对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联系, 你是怎么看的?

我的看法是______。

(2) 你认为这些联系可以避免或制止吗?为什么?

我认为______。

(3) 你认为这些联系是一成不变的吗?为什么?

我认为______。

第三步:分析我们生活中的联系

幻灯片:《湘江断流之痛》 (参见“视野拓展一”)

要求: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综合探究下列问题。

(1) 分析说明:湘江断流让我们“痛”在哪里?

(2) 综合探究:请你为解决湘江断流问题支招。

(二) 基础知识

①以下基础知识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 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解决:参阅教材P54—57相应内容。②同学间探讨或询问老师。

1.联系的含义

联系就是______以及______之间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一方面, 联系的外延包括事物之间的联系, 又包括事物内部诸要素的联系。另一方面, 联系的本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特征

1) 联系的普遍性。

从自然到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具有联系, 还应明确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 联系的客观性。

(1) 含义:

联系是______, 不以______为转移。

(2)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容易理解,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为什么是客观的?

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因而人们在客观事物的具体联系面前是无所作为的吗? (人能不能创造事物的联系?)

原因:①人为事物的联系的产生需要主客观条件。

②联系的产生过程需要人类的实践活动。

③就实践的结果来说, 这种人为事物的联系一旦建立就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3)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 改变事物的状态, 调整原有的联系,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 联系的多样性。

(1) 联系的多样性表现: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2) 联系多样性的方法论要求:

①把握______, 不可忽视______联系、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______。

②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______。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请动手填充下列表格:

(三) 视野拓展

1.湘江断流之痛

长沙的寒秋未曾到来, 橘子洲西侧的湘江却已经断流多日。市民们慢悠悠地在干枯的河床上散步、拍照。由于连日干旱, 他们对橘子洲开发建设指挥部“禁止下河游泳”的醒目标示置之不理, 把往日奔流不息的湘江河道变成难得的休闲之地。

但这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有专家在湖南省防汛抗旱会议上说, 如果水位再低几厘米, 长株潭三市一些自来水厂就将取不到水, 300多万居民的生活用水将受到严重威胁。从2010年9月21日开始, 湘江长沙站水位就出现持续下降的迹象, 并在过去一个月内屡创新低。

“近年来湘江水位下降, 主要原因是湘江流域的水利保护措施和开发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2010年10月23日, 湖南省政府参事、原湖南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聂芳容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 “但可以预料的是, 湘江流域在枯水期水位走低的情况在未来几年还会继续出现。”

2.体现事物联系的成语或名言

鱼儿离不开水, 瓜儿离不开秧。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唇亡齿寒。

一着不慎, 满盘皆输。

时势造英雄。

无风不起浪。

虚心使人进步。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牵一发而动全身。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四) 巩固练习 (略)

教学反思

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反思本框题的教学, 也给我带来诸多的启迪, 让我受益匪浅。

1.巧妙整合教学内容, 达成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探究知识,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把握概念与原理, 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 以及学生的生活经历, 注重体验与感受, 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辨析, 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处理好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关系, 学生的学习不能脱离课本,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适时地从生活中回到课本, 同时带着所学的知识再走向生活。利用社会热点问题的探究, 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大局意识, 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2.自主体验, 引领合作

普遍教学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两分法”、“两点论”的基本含义,理解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和对待矛盾的科学态度,并能用两分法去分析说明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运用所学原理观察、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对学生进行正确对待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引导学生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人和事,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

教学重点: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教学难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要学会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问题。教学方法:用反证法分析、归纳出哲学理论,再用哲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矛盾的含义是什么? 导入新课:

下列诗句,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

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归纳:这些诗句揭示出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包含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规律的深刻哲理。那么,是不是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矛盾呢?事物每时每刻都包含矛盾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板书)谈话交流活动:

王小力是某校高二的学生,他最近有几件不顺心的事情。一是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二是因为期中考试的事情和父母产生了小摩擦。三是和好朋友因为一点小事引起误会,到现在还没有解决。王小力现在最想找一个世外桃源好好歇几天。请问:

(1)假如你是王小力的朋友,你将为他出什么主意呢?

(2)世外桃源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为什么?

归纳:在现实生活中,每天我们都会遇到许多矛盾,我们每个人都在幻想有一个与世隔绝、风景优美、人际关系和谐、生活安宁的世外桃源可以让我们逃避现实的烦恼,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板书)观点:飞矢不动

理解:离了弦的箭,在飞行路程上的每一点都是静止的。静止的总和并不产生运动,所以,飞矢

不动。

提问:你能对上述观点加以驳斥吗?

归纳:这个观点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从静止的观点看,物体在“某时某刻”会停留在“某处某点”,但从运动的观点看,物体既在“某时某处”,同时又离开“某时某处”向接踵而来的“某刻某点”过渡了。这是机械运动的发生之所以可能的原因所在——存在着“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这个地方又不在这个地方”的矛盾。

设疑:除了机械运动有矛盾,其他运动也存在矛盾吗?

归纳:物理和化学运动中同样存在矛盾。在生命运动中,存在着同化异化、遗传变异的矛盾。也就是说,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矛盾。

材料: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提问:这段材料说明在社会领域中存在什么矛盾呢?

归纳:说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提问:社会生活中还存在哪些矛盾呢?

归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矛盾,民主与专政、自由与纪律、民主与法制、和平与发展的矛盾等等。

提问:这说明什么道理呢? 归纳:社会运动充满复杂的矛盾。

材料: 在二百多年前,解释燃烧现象的燃素说认为,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质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燃素的过程。科学家拉瓦锡排除了燃素说的干扰,对燃烧现象作出了科学的说明。提问:这段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归纳:在人的思维领域同样存在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知与不知,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的矛盾等。提问:通过以上的分析,你会得出什么结论呢?

归纳:不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领域,一切事物都有矛盾。

材料:我国化肥总量与亩施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以前被农民在农田广泛喷洒的“六六六”,富含剧毒的有机物。国外60年代、70年代已禁止使用,我国80年代已禁止使用,但它在土地中的毒性消除要50年,且进入人体无法溶解,牲畜吃了含“六六六”的饲料,粪便也含毒素,再施到田里,造成恶性循环。所以有人说:“我们制造火药来开天辟地,却萌发了战争;我们发明指南针来追求幸福,却诱发了掠夺;我们使用农药来捍卫植物生命,却同时也招致的疾病。提问:这段材料又给我们什么启示?

归纳:这种种事实说明,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设疑:综上所述,你会得出什么结论呢?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板书)

讨论:有人认为有时有矛盾,有时没矛盾。你同意吗?为什么? 材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古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事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提问:

(1)孔子所设想的大同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是否存在呢?

(2)所谓的“太平盛世”是否是没有矛盾呢?

归纳:人类社会一产生就充满着矛盾,如阶级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

建筑的矛盾,先进与落后的矛盾等等,而且矛盾伴随人类社会始终。

设疑:自然界的事物是否每时每刻都充满矛盾呢?如一个生命体从产生到死亡都从满矛盾吗? 归纳:一个活的有机体,从生到死都充满着矛盾,即同化异化的矛盾,如:人体中的水分子每7天更新一遍;人体中的组织蛋白平均80天有一半死亡。其实,就是在每一分钟,每一秒钟内都同样发生着旧的死亡,新的产生的过程,如果没有这种矛盾斗争,人的生命就停止了。设疑:那么,人死了还有矛盾吗?

归纳:生命有机体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矛盾运动的终止,因为同化异化的矛盾运动停止了,仍然存在着物理的、化学的矛盾运动。全部科学的发展史证明,各门科学都是在不断的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即自然界时时刻刻充满矛盾。设疑:思维领域时时刻刻充满矛盾吗? 材料:

2000年6月,人类基因图谱绘制成功,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划时代突破。将来人们可按图索骥,为一些困扰已久的顽症寻找治疗方法,基因技术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但是,人们的担忧和争议同样之热。隐私权的丧失迫在眉睫,科技伦理问题日已凸现。提问:这段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归纳:在思维领域同样存在着矛盾,而且旧的矛盾一解决新的矛盾就出现,人类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不断深化。设疑:以上论述给我们什么启示?

归纳:总之,不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设疑: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原理,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2、学习矛盾普遍性原理对我们工作的指导意义(板书)材料:《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曰:“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漫画:《因为手指上破了点皮》 提问:这两个例子给我们什么启示?

归纳:矛盾的存在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既不会因为人们否认它、回避它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任意夸大或缩小它而改变。因此,我们要想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首先就必须敢于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而不能害怕矛盾、回避和掩盖矛盾。所以,我们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是改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1)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板书)学生活动:讨论

1、素质教育就是少看书多活动

2、规章制度就是制约个性的发展

归纳:任何事物都包含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所以我们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2)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板书)两分法、两点论就是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板书)材料:

将来有将来的两点,现在有现在的两点,各人有各人的两点。总之,是两点而不是一点,说只有一点,叫知其一不知其二。

——毛泽东

横看成岭侧成风,远近高低各不同。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提问:这两段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归纳: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两点,看问题只有坚持两点论、两分法才是全面地看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点论就是片面的看问题的观点(板书)

不能把两点论仅仅理解为优点和缺点,成绩和问题(板书)设疑:那么,如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呢?

3、坚持两分法,两点论(板书)

(1)首先要对自己一分为二(板书)

(2)要学会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板书)本课小结:本课我们学习了矛盾的普遍向原理及其相关的方法论。课后练习:练习册 板书设计:

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

(2)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2、学习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意义

(1)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2)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① 两分法、两点论就是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

② 一点论就是片面的看问题的观点

③ 不能把两点论仅仅理解为优点和缺点,成绩和问题

3、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1)首先要对自己一分为二

普遍教学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对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不论是在国际贸易还是国际文化交流方面,我国与国际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就向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以及英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要求。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的重视力度,并对其进行了改革措施,现今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各个高职院校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现今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不高

现今,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环境偏差,使得学生参与其中的主动性与热情都较低。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会采用传统的灌鸭式教学方法,往往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1]。与此同时,学生接受英语知识时也是处在被动地位,课堂效率低下。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与学习方法上的交流非常少,而且学生发挥自身创造性的机会也非常少。长此以往,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与积极性都被消磨殆尽,使得他们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二)口语交流环境缺乏

高职英语教学的最重要目的就是站在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角度,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从而提高其交际能力。但是实际上,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口语课上才会进行口语练习。众所周知,英语角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大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参与其中的学生只有少数,特别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2]。现今,高职院校学生通过英语口语进行交流的时间逐渐减少,而且其使用口语的积极性也较之前有了大大的降低。

(三)英语教学中将语言与文化割裂

现今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英语课程内容往往都会同时涵盖了精读、泛读以及听说,但是仍然是注重对于语言结构方面的教育。从整体上来看,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的题材十分丰富,但是经过深入研究后可以看出,在英语国家的思维方式、人生观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内容还是比较少的。

二、解决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问题的若干对策

(一)确定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占据着主体地位,而学生则是客体,“灌鸭式”与“传输式”是教师都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占据着绝对的权威地位,而学生的主要任务则是不断地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教材内容,这就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质疑精神[3]。所以,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不再将自己定位于长官位置上,而是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努力指引着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判断、领悟与创造。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也应如此,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与实践。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情景教学能够很好地将英语知识和应用实践联系到一起,通过实际的短语、词汇的运用让学生加深对书面知识的记忆,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实务能力。与此同时,情境教学对于学生接受新知识有很好地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导学案的制定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教材中的内容与情境很好地结合到一起[4]。而对于自身就具有很强复杂性的教学内容来说,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从而为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加强跨文化知识传授

对高职院生进行英语教育的最直接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从而在就业后的工作中能够很好的通过英语这一国际语言来交流。但是如果仅局限于英语口语的表达技巧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学生进行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5]。例如,教师可以在某个章节中通过某一故事情节的发展的讲述来传授英语国家伦理、价值以及制度等方面的文化知识。除此之外,尤其是一些待人礼仪、风俗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文化知识进行传授,以便学生在接待外宾或外来客户的过程中不至于手足无措。

三、总结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市场之间的竞争等同于人才之间的竞争,因此,要想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培养大量的人才。现今,我国对语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一情况下,我国各大高等院校要不断对本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反省,并不断对其进行改进,以此来提高自身的英语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学生的将来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关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兼考香港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04):147-148.

[2]冯燕.去外语化:重点大学公共外语教师发展的必然选择[J].大学教育科学,2013(07):55.

[3]文秋芳.高职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02):25-26.

[4]陈坚林.高职高专英语教材的现状与改革——第五代教材研发构想[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1):14-16.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篇7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核心内容, 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有重要意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辩证法观点,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知识目标:识记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含义;理解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联系的多样性;结合生活实例, 运用上述原理, 分析气候等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本质的、固有的、内在的联系的能力;初步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增强环保意识,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 自觉维护人类赖于生存的环境;确信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各种条件;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等爱国情感和团结互助、崇尚科学等正确观念。

一、创设情境导入

2011年3月11日, 日本东海岸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教师用一系列日本被地震、海啸袭击后满目疮痍的图片展示出自然灾害带给人类的伤害, 并配以深沉的背景音乐。在图片播放的同时, 教师观察到学生的表情从惊讶到震惊再到沉重, 说明学生已经充分感受到自然灾害对人类的伤害力和破坏力。看完图片, 教师就此导入课题:大地震及其引发海啸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二、主题教学过程

直接引入知识点, 学生找出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学生们结合日本震灾说出了很多联系:地震引发海啸, 海啸使得日本的核反应堆发生泄漏, 我们国家出现了抢盐的热潮, 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对日本进行援助, 日本经济因此大幅滑坡等等。教师及时利用学生们在举例中生成的教学资源, 及时进行总结归纳, 并引出下一个知识点的教学。

(一) 联系的普遍性

教师利用学生们举出的例子, 因势利导, 导出联系普遍性的三点表现:第一, 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第二,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第三,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在此问题上, 教师应强调, 虽然联系具有普遍性, 但并不是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务必要让学生们走出认识误区。

(二) 联系的客观性

在这次灾难中, 很多联系我们不希望它出现, 但却无法阻止它的发生, 比如地震引发了海啸, 海啸又毁损了核电站的反应堆, 这说明, 联系不仅是普遍存在的, 而且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我们把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性叫做联系的客观性。

1.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 就联系与实践的关系来说, 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给学生时间自己看书, 理解两种联系的含义。这是本课的难点, 在突破难点的时候,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学之后, 教师播放视频, (视频时间3分39秒) 回顾日本大地震爆发时的惊险情景。在播放前, 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地震带来了哪些自在事物的联系?地震又使哪些人为事物的联系遭到了破坏?这样就让学生有目的性的观看视频, 并从中获取与知识有关的有效信息。视频观看结束, 学生踊跃地发言, 指出视频中的路面塌陷、洪水内涝、山体滑坡、泥石流、河堤决口等现象是自在事物的联系;房屋倒塌, 道路受损, 通讯中断, 核反应堆泄漏, 股市大跌, 经济滑坡等现象是遭到破坏的人为事物的联系。在学生分析的同时, 也就意味着他们对自在事物联系和人为事物联系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创设情景, 巧妙设置问题, 成功突破了难点

3. 联系是客观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灾后重建事实表明,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 改变事物的状态, 调整原有的联系, 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由上一问题顺利引出解决办法, 这也是教材P56相关链接的知识部分。

在日本大地震爆发的前一天, 我国云南盈江地区发生了地震, 在前一个月新西兰发生了地震, 在2010年智利发生过8.8级大地震, 再往前推, 就是我国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近年来, 地震频发, 自然灾害明显增多, 使得一些世界末日说法甚嚣尘上,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根据玛雅预言而制作的灾难电影《2012》。教师出示电影海报与剧情介绍, 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教师抓住机遇,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学生讨论异常热烈, 教师此时深入学生中间, 注意了解和搜集不同的观点, 并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同学展开争论。持否定态度的同学认为电影的拍摄是根据玛雅预言, 再加上了制作者的大胆想象和特技的夸张表现, 但并没有科学的根据, 世界末日的说法不足信。而持相信态度的同学则指出,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与人类大肆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人类仍然不注意保护环境, 肆意破坏生态平衡, 那么世界末日可能真的会到来。争论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教师趁热打铁, 充分整合学生们争论中所产生的教学资源, 总结归纳:《2012》告诉人们, 不能随意破坏自然环境, 否则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 对事物联系的认识不能主观随意, 不能只从事物表面的眼前的和直接的联系出发, 而忽视了事物的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一问题的处理, 既解释了教材中P55最后一段联系客观性的方法论要求, 又由此引出下一个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 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的展示, 我们充分领略到灾难带给人类的伤害, 也显示出自然的强大和人类的渺小, 但作为有着主观能动性的人类, 不能坐以待毙, 我们应该重振旗鼓, 恢复重建。由日本的地震, 联系我国2008年的汶川地震, 回忆并且思考, 面对灾难, 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教师将学生分为三个讨论小组, 分别从三个角度讨论问题: (1) 我国政府如何应对此次灾难? (2) 国际上对此作何反应? (3) 我国人民如何应对灾难?讨论中学生们积极思考, 集思广益, 并由小组长负责搜集和整理集体智慧并发言。我国政府积极应对, 紧急调动部队抢救受灾群众, 并且抢修道路, 安置灾民, 调动救援物资;国际社会给予积极的支援, 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帮助;灾区人民坚强地开展自救自助, 全国人民都伸出援助之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教师进行归纳和知识的提升: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既要注重客观条件, 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 又要关注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 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教师在此一定要不失时机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渗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三、教学反思

第一, 本课以生活情景为起点, 从不同角度精心设计问题, 构建“观察体验生活→思考探究问题→感悟理解理论→回归指导生活”的教学路径, 注重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 重视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相统一, 紧贴学生生活实际, 轻松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第二, 注重适当拓展学生思维, 结合日本大地震, 《2012》世界末日说等事件, 增强了联系客观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联系客观性相统一、注重联系多样性等难点哲学理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较好地实现了知识、能力、价值观相统一的“三维”目标。

第三, 本课采用了新颖的时政材料和经典事例作为生活情景, 内容丰富充实, 呈现形式图文与视频并茂, 生动灵活多样, 并且以日本大地震为主线, 思路清晰而不繁杂琐碎, 自然渗透了时事教育, 体现了政治教学的时效性, 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体现出政治课所承载的德育功能, 成功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摘要:中学政治课的课堂教学设计的要点在于:明确目标, 把握过程, 教学反思。通过《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能较好地示例这些要点的落实措施。

普遍教学 篇8

一、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改善实训教学的管理

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实施技能教学的主要场地, 是提高技能教学质量的基础保障。在条件应许的前提下, 以专业建设为抓手, 在校内集中财力重点建设一批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训中心, 并按专业设备配置标准配备, 建立适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室;积极创建校外实习基地, 突破校本部场地和设施的限制, 完成在学校无法完成的实践教学, 使专业教育与企业联系紧密, 培养出能适应企业要求的学生, 以提升技能教学的水平。

设施设备是技能教学的物质保障, 科学的教学管理则是技能教学的质量保障。通过合理的管理, 可以缓解实训资源不足和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实训时间的矛盾。譬如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制定合理的实验实习计划, 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仪器设备, 提高实验实习场地的利用率, 保障实验实习的顺利进行。改变实验实训室的开放时间, 鼓励学生利用晚自习时间训练动手能力。

应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这个教学资源, 为所设专业的全体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习形式。如新生认识实习, 毕业前岗位实习, 专业课程实习, 综合课程实习。通过这些实习, 让学生能够直接了解企业对专业的要求, 熟悉了生产工作中的工艺流程, 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二、加强专业课教师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 改善技能教学的质量

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师资队伍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内涵, 提升质量的重要保障。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核心技能除学科教学技能、教学管理技能外、还要包含与学科相关的职业操作技能。加强专业课教师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 是提高技能教学的质量的必由之路。

目前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主要有两种人员组成:毕业于职业技术高师院校或与学科相关专业院校的学生和从企业引进的专业技术人员。两者的特点是:前者能较快掌握教学技能, 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但是在专业职业操作技能上由于没有实际的岗位操作经验, 缺乏实操训练的锻炼,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感到底气不足, 强差人意;而后者虽然有着丰富的专业职业技能操作经验, 但是由于缺乏教学的其他核心技能, 往往无法将知识畅通无阻地传授给学生。这样的现状显然不利于提高专业技能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的。因此加强专业课教师专业核心技能的培训势在必行。可根据实际情况分组培训:一组以培训专业职业操作技能为主;一组以培训学科教学、教学管理等技能为主。两组成员相互之间担任彼此的培训教师。培训的方式可以多样化:群体集中培训, 个体带教实操等, 还可以利用假期进企业上岗, 以及时掌握专业技能的实际要求, 尽快让学校的技能教学与企业专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很好地衔接起来, 进一步提高技能教学的质量。

同时, 可以利用行政手段来促进专业课教师业务技能的进一步提高。譬如开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系列达标活动, 对技术不过关的专业课教师限期达标, 对技术达标的教师择优上岗;实施“名师工程”, 认定在教育方面、在技能训练方面有先进经验的教师为双师型教师;组织开展各种竞赛比武活动, 互相切磋技艺, 带动教师提高专业技能。

总之, 要为专业课教师锤炼专业核心技能创造条件, 创设情景, 使学校内部形成浓厚的技术氛围, 为实施学生的技能培训作好准备。

三、加强职业核心技能课程整合, 改善技能教学的效率

核心技能课程是设计、构建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方案, 是实现教育目的, 课程目标的整个教育过程。职业教育核心技能课程应该具有职业共同性、技能指导性、内容发展性和课程多样性。通过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设计来调整文化课、专业理论基础课、专业技能课课时比例, 建立起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的职业核心技能课程模式。

根据就业岗位需要设计职业核心技能的课程内容, 将相关专业的教材内容重新整合后成为职业核心技能课程内容的载体, 使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按照一定的递进阶梯, 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可实现的具体项目在教学中实施, 确保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通过采取活模块分阶段的方法来安排教学任务, 科学合理地编排课程总表, 实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优化组合, 使课堂教学与实习有效穿插, 技能训练安排日期交错, 为学生的技能训练在时间、内容、场所上提供保证。

四、加强技能教学模式的改革, 改善技能教学的质量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建立自己独特知识结构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 知识是要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因此在技能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可以采用“共轭教学” 模式, 将教学作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知识结构的过程, 以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为其主要目标。这种教学模式从三个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学习方式上, 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建构;在教学活动中, 从单一转向合作;在师生信息交流中, 从单向转向双向。它强调认识活动中知识的联系、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教学的过程与体验、教学互动和主体的情感交流。通过这种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由被动转为主动, 极大地提高了技能教学的效率, 改善了技能教学的质量。

五、加强技能教学评价形式, 改善学生在专业技能学习中的自信心

单一的评价方法往往会伤害学生在专业技能学习中的自信心。在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 评价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被评价者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并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 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有力激励和有用信息、更好地让学生认识自己、发展自己。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师生互评, 可以是生生互评, 也可以是学生自评, 突出质性评价。这些评价可以记录在学生专业技能的成长记录袋中, 作为每个学生自己的发展性学习成果。

考核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用技能实操的形式取代以往书面笔答的形式;考核机会可以若干次;考试成绩取学生单次中的最好成绩。

多元化的评价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你行我也行”的激励机制, 帮助他们在专业技能学习中重建自信。

技能教学是中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提高技能教学质量, 让中职毕业生成为社会各行各业欢迎的职业人, 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

摘要:在中职的技能教学中, 碰到了诸如教学资源 (实训场地、设备等) 不足、缺乏专业职业技能和教学技能兼备的专任师资、训练课时不够、教学方法呆板、教学评价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 本文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键词:实训教学管理,教师专业核心技能,职业核心技能课程,共轭教学模式,多元化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郭德平.《中职教育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初探》, 教书育人, 2007年第8期。

[2]焦伟红, 谈玉华.《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探索》,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1期.

[3]徐国庆.《新职业主义核心技能课程理论研究》, 外国教学资料, 2000年第3期.

普遍教学 篇9

第一, 普遍联系的观点首先着眼于联系, 忌讳孤立地看问题, 而这种联系是整体的联系, 整体则是联系的整体。因此, 备课, 要备联系。既要着眼于册与册、章与章、节与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又要清楚所教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这样, 才能从整体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教材。讲课, 更要讲出联系。提出问题应自然, 要找到新问题与原有知识的联结点, 由此引出问题;分析问题要着眼于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纵横联系;解决问题应揭示从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机制, 使学生感受到新知识是旧知识自然的逻辑引申, 是“生”出来的, 体会知识的渐进过程。切忌孤立地讲, 而形成跳跃式前进。这就是普遍联系的整体性原则。

第二, 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在进行分数应用题教学时, 我引导学生首先复习倍数关系的应用题。例, 黑兔是白兔的5倍, 白兔20只, 黑兔多少只?黑兔是白兔的5倍, 黑兔100只, 白兔多少只?让学生总结出倍数关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然后让学生尝试解答分数应用题。如:白兔是黑兔的1/5, 黑兔100只, 白兔多少只?白兔是黑兔的1/5, 白兔20只, 黑兔多少只?再引导学生比较总结求几倍数和求几分之几的量的方法相同, 求一倍数和求单位“1”的量的方法相同。这样, 学生既巩固了“倍数关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又促进了学生对“分数应用题”解答方法的掌握和领会。在进行较复杂的分 (上接第74页) 他的词作多抒写其力

潮、社会面貌、学术风气、风俗习惯等。

数应用题时, 可以联系较复杂的倍数关系应用题, 以此为依托让学生迅速掌握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是主体, 要注重渗透普遍联系的观点,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会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 使之张开思维的翅膀, 创新思维能力不断得到拓展。

第三, 教学中注意运用新奇巧妙的联系。教育家卢梭曾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事实也是如此, 新奇巧妙的联系, 会让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意志上予以高度专注,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兴趣, 使学生的认知活动更加敏锐, 想象力更加丰富, 思想更加活跃, 真正做到具体、形象、生动, 进入意境。如, 在讲授运用分析法解答应用题时, 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公安人员侦破案件的故事。在讲的过程中,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也都参与了进来, 学习积极性高, 注意力集中, 思维活跃。然后, 我适时地告诉学生分析法的解题思路与公安侦破案件的方法很相象。首先从问题入手, 寻找解决的途径, 再解决新发现的问题。问题解决了, 思路自然就出来了。

如:一个商店运来苹果500千克, 是运进小橘子的2倍, 商店运来苹果和小橘子共多少千克?问:“怎样来求苹果和小橘子一共多少千克。”答:“找出苹果和小橘子的千克数。”“苹果知道, 小橘子不知道, 会求吗?”整理思路:先求出小橘子的千克数, 再加上苹果的千克数, 问题就解决了。用分析图表示分析过程。

通过联系观点的运用, 学生大都掌握了运用分析法解答应用题的要点,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长期的教学实践, 我深深的体会到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是有规律的、客观的。在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 让学生通过对新旧知识存在着的联系进行分析、比较、对照, 从中总结出规律, 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不断提高思维水平。这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独创性品质将有很大的作用, 也将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大有裨益。

普遍教学 篇10

一、紧扣教学目标“三维”特征, 设置适宜情境,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积极情感

心理教育学认为, 创新思维活动是对现有条件和知识进行“再次”加工的活动, 是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 这对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水准具有一定的要求。新实施的高中数学学科课程实施标准, 在教学目标、能力要求和学生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通过对新课程标准内容的分析, 可以发现, 教学目标和能力培养都是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主体特性进行确定和制定。加之, 高中生具有丰富的心理活动, 容易受外界不良事物或现象的影响, 遇到挫折或困难时, 就会产生畏惧心理, 打“退堂鼓”。因此, 教师在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时, 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三维”特征, 紧扣学生心理发展实际, 结合数学学科内容知识, 设置出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充满趣味或具有历史韵味的教学情境, 激发和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心理, 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 从而实现学生能动创新思维情感的养成和树立。

如在教学“概率”时, 教师抓住该知识点的内容与现实紧密联系的特点, 设置了“在一个边长为5cm的正方形纸上做扎针随机试验, 纸上有一个半径为1cm的圆形阴影区域, 则针扎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为多少”这个具有浓厚生活内涵的教学情境, 运用激励性教学语言,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内容感知, 从内心形成良好学习情感, 增强克服困难、树立信心的良好心态, 为创新思维活动开展提供情感基础。

二、发挥教师教学“引导”功能, 讲授解题方法, 教会学生创新思维活动要领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是整个教学活动有效推进的重要力量。古语云:“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 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 扮演者“指导”和“引导”的重要角色。教学实践也证明, 学生在掌握解答方法要领的情况下是未掌握解题要领情况下学习效能的3-4倍。因此, 教师要将教会学生掌握解题方法作为学生开展创新思维活动的“先决条件”, 设置出具有典型性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开展问题分析和解答活动, 逐步教会学生进行问题解答的方法和要诀, 从而使学生在有效解题方法的支配下, 有效开展问题解答创新思维活动。

问题:已知函数y=2sin (12x+8π) , (1) 用五点作图法作出该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函数图像 (要求列表、描点) ; (2) 求函数f (x) 在定义域上的单调递增区间。

在进行上述问题解答时, 教师采用“学生解题为主, 教师指导为辅”方式, 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问题条件及其知识点关系的分析和思考, 然后逐步引导学生根据掌握知识进行问题的有效解答, 最后,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答总结, 从而在逐步引导中实现问题解答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三、凸显教学评价“指导”作用, 设置矛盾情境,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习惯养成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和学生学等方面进行评析的教学方式, 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长期以来, 许多教师往往采用“题海式”教学策略, 让学生通过解答大量习题, 以此达到学生创新思维习惯的巩固和形成。但由于高中生数学学习能力及其数学素养还未完全形成, 需要借助外在手段的指导和促进。因此,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可以抓住教学评价的指导作用, 设置出具有典型特征的错误案例, 引导学生开展辨析评价活动, 使学生在评析问题解答方法和解题思路中, 实现创新思维习惯的有效养成。

如在讲解“已知∠A、∠B、∠C为△ABC的内角, 且f (A、B) =sin22A+cos22B-姨3 sin2A-cos2B+2;当f (A、B) 取最小值时, 求∠C”问题时, 教师采用“创设解题过程, 引导教学评价”方式, 设置该问题解答过程“解析:f (A、B) = (sin22A-姨3sin2A+3/4) + (cos22B-cos2B+1/4) +1= (sin2A-姨3/2) 2+ (sin2B-1/2) 2+1;当sin2A=姨3/2, sin2B=1/2时取得最小值, ∴A=30°或60°, 2∠B=60°或120°, C=180°-B-A=120°或90°”, 让学生进行探析和评判, 并让学生结合自身解题经验, 将思考辨析过程运用数学语言进行呈现, 并在最后, 让学生对其他学生辨析过程进行“二次”评析, 从而使学生及时认清不足, 找出错误, 树立起创新思维的良好习惯。

上一篇:干事创业下一篇:儿科学临床实习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