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感恩教育

2024-05-22

大学生感恩教育(精选十篇)

大学生感恩教育 篇1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之心,感恩教育

当代大学生缺乏感恩的问题日益突出,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虽然施恩者不求回报, 受人恩惠者也不应该忘记感恩。当代大学生可谓是社会的国家的栋梁之才, 在不久的将来会是社会的中流砥柱, 因此培养他们的感恩、报恩之心具有重要意义, 解决这一问题也迫在眉睫。

一、当代大学生缺少感恩之心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为什么缺少感恩之心呢?这一现象出现是多种原因的结果,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是大学生缺少感恩之心的一大原因。

首先, 家庭教育中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存在误区是造成大学生缺少感恩之心的一大原因。在当代, 大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 父母长辈对孩子百般呵护也不乏溺爱者, 孩子只知一味接受与索取家庭的爱, 却很少回馈他们。家庭缺少对子女的感恩教育, 在物质方面家庭提供给孩子尽可能好的条件与环境, 但不可回避的是精神方面的关注有些不足。

再者, 学校教育中的教育内容分布比重不合理也是造成当代大学生感恩心缺失的一大原因。当前, 学校十分重视知识教育, 以学习成绩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 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因而感恩教育无论是在高中还是大学受到的重视都不够。这对学生的和谐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当前高校学生自私自利、冷漠无情、修养低下都与其有着很大关系。

再次, 社会教育中人际关系功利化、物质化对大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当代大学生感恩心缺失的重要社会因素。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与人的关系变得逐渐功利化、物质化。

最后, 大学生缺乏自我教育能力也是一大主观原因。随着时代发展, 大学生自我意识、自主意识不断完善, 同时责任意识薄弱, 其思想深处还有一定的依赖和享乐思想。他们充分享受权利, 承担义务不够。

二、高校———实施感恩教育的理论向导

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道德准则, 引导大学生懂得感恩是十分必要的。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有着怎样的认识, 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其行为有着决定作用。因此高校要进行宣传教育引导, 让大学生意识到他们得到的并非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父母之恩、师长之情以及大自然的蓝天白云、鸟语花香, 这一切都得视为别人给予的恩情, 都应对此持感恩之心。老师父母也要改变以往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方式, 而要将爱展示在孩子面前让他们体会到长辈的用心良苦, 经过教育引导大学生才会心怀感恩心, 激发他们的爱心, 唤醒内心深处的情怀, 将感恩心铭记心间。

在认识到感恩的必要的基础上, 我们应当以实际行动给予回报, 学会回报社会家庭学校等, 正如古语说的, 受人滴水之恩, 当以涌泉相报。懂得感恩, 懂得回馈他人, 不仅是要物质上给予回报, 更为关键的是要给予精神上的回报。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 人性最深的期盼就是受人感激。感动中国的人物无一不是懂得感恩的, 要善于用正反两方面的经典案例教导大学生懂得感恩。

三、高校———实施感恩教育的实践向导

感恩教育对于每位大学生而言,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使感恩教育更加有效, 在此仅提出两点建议:

一方面, 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强调以情动人, 正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 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 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与学生的交往。在感恩教育中, 师生之间的互动至关重要, 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老师的关怀, 爱护。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逐渐的培养独立思考精神, 发自内心的懂得感恩, 把感恩意识逐步内化, 学会共享, 在交流中获得进步提升。

另一方面, 采用趣味化、实用化的方式展开感恩教育。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方式应当与时俱进, 多开展有趣的让人容易接受的感恩教育活动, 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以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感恩教育, 以学生身边鲜活的例子来感染学生, 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 课堂内外二者有机结合, 影响教育学生。比如开展学生感恩回报学校、回报父母活动, 给学校和家庭做贡献, 比如给红十字会捐赠衣物书籍, 爱护校园环境做环保卫士, 给父母洗脚等, 从细微做起, 从身边小事做起,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总而言之, 感恩是一种美德, 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感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我们要把期待变成行动, 把希望变成现实, 及早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感恩之心。

培养大学生的感恩之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营造一种良好氛围。本文简单的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缺乏感恩之心的原因, 以及探讨如何解决这一现象的方法与途径, 通过高校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共同发力, 二者形成合力,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懂得感恩回报, 形成良好社会风气。让更多的大学生懂得感恩, 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涛.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J]科技资讯, 2005 (25) .

[2]梁勤儒, 王燕芳, 陈昌龄.感恩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直面的课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4) .

[3]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 2004, (8) .

大学生感恩教育 篇2

一、感恩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

目前,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感恩教育显得十分薄弱,尚需大力加强。

1.家庭教育成了溺爱和望子成龙的工具。父母不仅为孩子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更为他们提供了众星捧月的生活氛围。只要儿女过得好,父母再苦再累也心 甘情愿,根本不求什么回报,使本来应为双向互动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爱的“单边行动”。在望子成龙、盼女成风的强烈愿望需要 去博弈实现的背景下,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学习成绩优异。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似乎就能“一俊遮百丑”。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很少 涉及精神领域,尤其是缺少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父母的过度溺爱,使不少孩子对来自长辈的爱麻木了;孩子过分依赖父母,使他们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 力。现在有,许多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养成了惟我独尊、骄横任性的坏习惯。父母的溺爱使他们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 动的“冷漠一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父母应教育子女不能只会接受爱,更应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从小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是家庭教 育的必备内容。它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体现。

2.学校教育沦为升学和就业的工具。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更多地是在关注升学率和就业率,教学成绩成了学校的惟一追求,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一 价值取向的影响下,育人变得更加微不足道,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地进人中学教育教学范围。学生在考人大学后,又将重心放在专业技能的掌握上,关心最多的是就 业问题。一些高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学生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这与高校德育落实不够,尤其是忽视感恩教育有关。感 恩教育本来应该成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普遍的情形是感恩教育在中学、大学校园中被忽略甚至被遗忘了,这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既 然中学感恩教育没有落到实处,高校德育理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高等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 接班人,这是高校德育的重点所在,也是感恩教育必须加强的重要原因。

3.社会教育变为欲望和功利的工具。现在社会上各种不良影响的增加,社会风气的败坏,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报答,给涉世之初的大学生带来了不少 负面效应。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全社会应掀起一股感恩教育的热潮,倡导、弘扬感恩文化共同营造知恩报恩的好风 气,从而使人们在感恩的氛围中共同走向和谐。只有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激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世界也因此才会多一分阳光、少一点冷 漠,我们对年轻一代的教育才会更加有效。

总之,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感恩教育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只有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做到“三位一体”,互相衔接、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才能形成合力。

二、感恩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做人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应该懂得什么是感恩。

1.大学生对父母的养育应怀有感恩之心。我们每个人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天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父母的爱。生育我们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一天天将我们养 大,养育我们的父亲用宽厚的肩膀将我们高高地托起,让我们看见外面的世界,父爱如山,母爱似海。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爱最多的便是父母。因此,我 们首先要感恩父母。对父母的养育,我们应心存无尽的感恩与报答之情。如果连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漠然置之,又如何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来自社会的体恤、来自祖国的培养和来自自然的赏赐。

2.大学生对师长的教诲应有感恩之意。当今社会,尊重教师已成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重要表现,反映着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然而,在大学校园 里,课间不擦黑板、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已不是个别现象;有些同学见了老师擦肩而过不打招呼,如同陌路人;对老师的辅导答疑,连句“谢谢老师”都不会说的学 生并不鲜见;更有甚者还给老师起外号。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发展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在学生的成长中,无不凝结着教师的辛勤劳动。今 天的大学生更应该像毛泽东当年尊重、感激徐特立那样,来尊重、感激自己的老师,要学会尊重老师的人格、尊重老师的劳动及尊重老师的创造。

3.大学生对社会的救助应存有感恩之情。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每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 得尊重他人,发现自我价值。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是文明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感恩优良传统的国家,大学生更应懂得“饮水思源,知恩图 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经典诗句的真正涵义。每个大学生都应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努力塑造完美人生,努力把孝心留给父母,把关心留给他人,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忠心留给祖国,把信心留给自己。

不难想像,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对教导自己的老师都不在意、对自己的恩人都不感激,何谈今后关心民生、贡献社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无疑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这其中既包括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一颗感恩的心及完善的人格。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会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会懂得珍惜老师的启蒙、教育之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会体会国家、社会与他人的资助之恩。只有这样,将来才有能力担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需感恩教育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 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 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然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对如何找 到待遇好的工作、如何享受生活成了众多大学生关心的热门话题,而对于如何承担责任、奉献社会他们却很少涉及。一些人总是抱怨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亏欠”,却不想自己给予了他人和社会什么。为了虚荣心,他们不愿谈及受过国家和他人的资助。每个大学生只有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责任感 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只有对家庭、他人和社会常怀感恩之心、常留感恩之意、常存感恩之情,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和谐社会不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是人与人的和谐。生活在社会大家庭里的大学生们,受到许许多多恩泽,有国家的培养,大自然的给予,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 诲,亲友的关爱,他人的服务,陷入困境时好心人的救助等等。大学生只有学会感恩,才会少些抱怨、仇恨和对抗,多些宽厚、友善和快乐;才会对生活寄以希望,对别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报以敬意,对社会予以回报;才能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应当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行为准则。我们应该通过感恩 教育,树立起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让这个世界充满友爱,以期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大和谐,进而升华我们的人格魅力,辉煌我们的民族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培养

[摘 要]感恩是社会个体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基本修养。感恩意识的培养,对个体的成长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由于感恩教育的滞后,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感恩意识缺失背后隐藏的是道德教育的弱化问题。培养青少年的感恩意识,必须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教育合力”作用。[关键词]青少年;感恩;感恩意识;缺失;培养

一、感恩:一个传统与现实的话题

说到感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西方感恩节。据说,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北美新大陆寻求宗教自由。在第一个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半数以上的移民都死于饥饿和传染病,活下来的人们生活十分艰难。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他们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为了感激上帝的恩典,按照宗教传统习俗,他们决定选一个日子来永远纪念它,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这就有了美国感恩节。感恩节体现了西方那根植于人们灵魂深处的感恩意识。在我们的记忆中,犹太人那种感恩意识同样让我们感受到刻骨铭心。十九世纪末的时候,伴随着苏联政权的建立,犹太人纷纷从俄国领土上迁出。在之后的半个世纪里,犹太人陆续来到中国东北的哈尔滨。肆虐欧洲的反犹浪潮妄图灭绝犹太民族的时候,哈尔滨曾一度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犹太人聚居中心,居住人数最高曾经达到2.5万人,并具有完整的社会体系。虽然二战后,犹太人大多离开了哈尔滨,但是哈尔滨一直是他们感恩的地方。同样,二战期间,上海市民曾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一千多名犹太难民免遭法西斯杀害。为了教育后代不忘中国人民的恩情,以色列政府把这个历史事实写进了他们中小学公民教育读本。

感恩,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并不陌生。经历了五千年历史文化浸染的中华民族同样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民族,中华文化的骨子里就有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感恩情愫。当然,传统文化中,感恩着重体现在“忠”与“孝”上,忠是对封建帝王的感恩,孝是对父母长辈的感恩,“忠”、“孝”的感恩文化把中国从一个诸侯国家推向中央集权大国,也浸润到寻常百姓心中。我国历史也不乏感人的感恩范例,从《三字经》里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的名句,到孟宗“哭竹”、王祥“卧冰”、庾黔“尝秽”、“割股疗亲”等传说,足可以证明中华民族那深沉的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愫。

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理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感恩是社会个体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基本修养。懂得感恩的人,必然会有“知恩图报”的感恩意识。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律。对他们恩惠的认知和报恩行为的实施,关键在于感恩意识的培养。

一个生命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便开始接受爱,从父母亲人的疼爱到同学朋友的关爱,从老师的教育到国家的培养,我们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倾注了无数人的关心和爱护。父母给予我们身体,给予我们生命,没有父母的含辛茹苦,我们就不可能长大成人。我们对父母感恩,就要尊敬父母、孝顺父母,感恩父母是家庭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教会我们做人。没有老师的耐心教育,我们就不能从“自然人”成为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人”。我们对老师感恩,就应该尊师重教,牢记老师的教诲,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才是对老师的最好回报。社会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教育和就业的机会,我们感恩社会,就应该服务社会,建设好社会。周围的人给予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给予我们种种关怀和照顾,正是他们提供的服务和帮助,我们才能生存和发展,我们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我们对所有的人感恩,我们就要从内心对他们有真诚的感激之情,并把这种感激之情化为为他人服务的自觉行为。

二、培养感恩意识: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和任务 长期以来,我们对道德教育非常重视,但往往导致道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远离生活,忽视个体道德的完善。感恩,是做人的基本品德。缺乏感恩意识会影响人的成长与发展,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会自觉为社会服务,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

1、培养感恩意识有助于个体道德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一个人格完整、心理健康的人,会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也必定会对社会心存感激,并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人和社会的恩情。实施感恩教育有助于人们摆脱对利益的单纯追求,有助于人们人格的完善,有助于唤起人的感恩心和感恩情,用感恩心来融化人们的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养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

2、培养感恩意识可以帮助人们确立社会责任感。有感恩意识,我们就能体谅父母的辛苦和来自社会的关怀,体会大自然的恩惠,增强人情味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人不至于只生活在单调而紧张的环境中。学会感恩的人,才会体会个体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帮助,离不开社会关怀,才会自觉服务社会,建设社会,树立起维护社会形象和为社会建设改造职责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感恩意识有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在道德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引导被教育者对自然心存感恩,懂得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可以培养人们积极的环保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对社会心存感恩,了解人与社会紧密相连,可以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意识,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他人的帮助与关心心存感恩,领悟人与人之间关爱的真谛,可以培养人们良好的人际交往素质,与他人和谐相处。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青少年群体中的忘恩负义现象,尽可能避免感恩心缺乏所造成的悲剧,而且可以培养人们的责任意识、自尊意识和自立意识,帮助我们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精神人格,从而提升其精神境界,完善其生命。这正是学校道德教育所追求的要义。

4、培养感恩意识可以唤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一个人为他人做了善事,得到他人的感激和尊重。这种感激和尊重会化为更大的精神动力,激发起他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这种感激和尊重会促进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增强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形成一个和谐而令人愉悦的心境。

5、培养感恩意识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都要从自然界获取物质与能量。尊重自然,感恩自然,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生存境界。通过培养感恩意识,引导人们对大自然的恩惠心存感激,就会对自然产生关爱、保护意识,才会自觉保护好自然环境,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三、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隐藏在背后的是道德教育的弱化

(一)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近年来,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影响,感恩教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导致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甚至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私任性、坐享其成,对父母不敬不孝。据《北京晚报》报道,一名在北京城某高校就读的女大学生,因与父亲闹了点儿别扭,自己的电脑坏了急需用钱维修,就在其居住的地方张贴了5张“借钱启事”,目的是“寒碜寒碜我爸爸”,这位为人女儿的表现着实令人寒心。东南大学曾经对该校100多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每周和父母的通话次数、谈论话题、写信频率、是否记得父母生日等方面。调查显示,82%的学生与父母的联系方式是电话,主要动机是要钱,仅8%的学生保留了和父母通信的习惯,与父母每周联系一次的学生只有8%,仅9%的学生每年都能记得父母的生日,有74%的学生承认有时向父母撒谎。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尚且如此,其他人也就可想而知了。

2、忘恩负义,麻木不仁,获得救助不感恩回报。《中国青年报》曾刊登过一篇“他们为何忘掉恩人”的报道,讲的是沈阳沈河区84岁的老人王儒臣13年来,先后资助了4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其中有10名是大学生。当老人双目失明,卧病在床时,却从未收到受其恩惠而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来信,更没有人来探望了。深圳歌手丛飞耗资300万元,资助178个贫困学生,而当他重病住院时,受过资助的个别大学生就在深圳工作,也没去看他。《中国青年报》也报道过,去年6月30日,从山东老家来沈阳的年仅17岁的韩磊,在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到附近的丁香湖游泳时,发现一名溺水的男青年。他奋力游了300多米,将落水者托出水面,而自己却因精疲力竭被大浪卷出10多米远光荣献身,人们被他的见义勇为所感动。而被救者自现场离开后至今没有站出来说一声“谢谢”,又着实令人感到被救者的不可理喻。面对别人救命之恩都显得如此地麻木,社会上见死不救,为富不仁也就不足奇了。

3、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经常抱怨社会不公平。青少年喜欢拿中国和西方国家比较,生活在农村的喜欢拿农村和城市比较,生活在中西部的喜欢拿中西部和东部地区比较,总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如别人,认为现存社会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优越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时常埋怨“生活条件差”、“教育设施落后”、“社会提供的学习、就业和发展的机会太少”等等,他们在抱怨社会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过自己家庭的具体情况,没有考虑过我们的具体国情,只是一味责怪家庭、学校和社会,思考问题片面化、极端化。

4、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缺乏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青少年公德意识之差,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经常看到部分青年学生,不注意保护环境卫生,不爱护社会公物、学校公物和自然的花草树木,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他们乱扔垃圾、踩踏草坪、采摘花朵。公共设施被“伤残”后的无奈,旅游景点被刻上“某某到此一游”后的伤痕累累,足可以证明我们对环境、对自然的藐视和破坏到了如此残忍的程度。(二)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感恩意识缺失背后隐藏的是教育问题,是道德教育问题。感恩意识缺失当然与学校的道德教育有关,但家庭、社会都要对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负责。

1、家庭教育观的问题。部分家庭在孩子教育上只注重智力投资,不注重基本品质的培养。孩子自幼生活在一个被爱笼罩的环境里,不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过着“衣来伸手,饭来伸口”的生活。加上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满足孩子的种种要求是应该的,为了孩子,即使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很多家长已习惯了为孩子默默奉献,不愿意将自己的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压力呈现给孩子,既不给孩子感知,也不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正是这种毫无原则的宠爱、溺爱,无意中助长了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不顾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对父母都不尊重的人,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也就难以产生了。

2、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虽然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铺开,但新的评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升学考试还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方式。中小学校在考试这个指挥棒的影响下,只注重学生的智力培养,而道德的培养和情感教育被弱化了。在大学的道德教育中,传统伦理的孝敬观念、现实生活中正确人伦关系的培养同样被忽视,感恩变得可有可无,老师的教育、父母的付出、社会的帮助,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感恩意识变成一句空话。

3、社会环境的问题。当我们进入市场经济的门槛时,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和多种利益群体的出现,虽然极大地调动了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也诱发了人的求利心理。当人们长期受压抑的求利心态渐渐被“正名”而得到认可,并被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后,一些人便置良心与道德于不顾,不择手段地追求自身利益。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之间在资源分配、经济收入、教育机会上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情感以及无规则、无节制的攀比使一些人在接受社会或个人援助时,也会产生一种“心安理得”、“受之无恩”的心理。这些,都对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培养起到负面作用。

四、培养感恩意识:社会教育的一个系统工程

(一)全面了解感恩的构成要素,为培养感恩意识打好基础。感恩有一个认知、情感和实践的过程。感恩的第一层次是识恩、记恩,即个体认识到其所获得的一切并非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是社会与其他人恩情的结果,并且把社会与其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永远记在心上。感恩的第二层次是报恩,是在识恩、记恩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感恩的最高层次是施恩,即将感恩的意识和报恩的冲动转化成为施恩的行为。施恩不能带有功利性,它是自觉的、不图报的,否则,施恩者就不会心情愉快地去帮助别人。只有达到了施恩不图报的境界,才能真正地拥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在必要时为祖国献身的信念和品格。

(二)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功能。家庭是个人社会化进程的起点,它自然的教育方式,生活化的教育内容,让人们获得关于善恶、真假、好坏、是非等做人的最初观念。父母是孩子最初教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培养感恩意识方面,起着学校和社会道德教育所无法代替的奠基作用,应该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一是家长要以身作则,做感恩的典范。共同的家庭生活空间,使家庭感恩教育具有“言教”和“身教”的同步性。“身教”对孩子来说,是对父母“言教”的印证。对别人的恩情,家长要善于言谢,善于回报。父母要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孝敬自己的父母和长辈,主动与邻居搞好关系。家长要经常和孩子进行心理和情感上的沟通,对孩子要正确施爱,而不是宠爱、溺爱。家长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要及时纠正,不能放任自流。家长的示范,必然会换来孩子对家长的感激和孝敬。二是让孩子体会生活的艰辛。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顺境,有逆境,特别是不能一味地溺爱孩子,适当让他们从事一些家务劳动,让他们体验到家务劳动的琐碎和繁杂,为父母的长期付出而感动,慢慢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三)加强和改进学校的道德教育。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对感恩意识的形成起着生根作用。针对学校道德教育实效不强的现状,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重新定位,加强感恩教育,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化,道德教育目标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一要把培养感恩意识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道德教育要把感恩意识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成长,在家里离不开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学校离不开教师的教育之恩,工作生中离不开社会、单位、朋友的帮助。只有心存感恩,知恩图报,一个人才有可能立足社会。二要找准感恩教育的切入点。学校的感恩教育不要定位过高,要从学生学习生活的小事抓起,如培养学生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体会劳动过程的艰苦;帮助老师擦黑板,尊重老师;关心周围的同学,搞好与同学的关系;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踩踏花草、不虐待动物等等,慢慢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三要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逐渐认同和接受社会性规则,积极走向社会,把校园教育转变为社会教育。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会到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帮助与施恩,不但能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在活动中升华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如南京大学组织学生算一算父母一年在家的花费和自己每年在学校的花费,河海大学要求学生为父母洗一次脚,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则要做一件让父母开心的事,这些教育方法都值得借鉴。

(四)营造一个有利于感恩意识成长的社会环境。学会“感恩”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要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才有利于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培养。一是全社会都要形成一个有利于感恩意识成长的社会环境。要利用好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传媒工具,大力宣传感恩教育,报道开展感恩教育的情况,对一些典型事例进行推广和宣传,对一些知恩不报、忘恩负义的典型也要适当暴光,在社会中形成一种大力弘扬感恩精神的良好氛围。二是设立中国感恩节。西方的感恩节虽有其宗教内涵,但我们完全可以吸收其积极成分,融入传统美德中,并赋予新的涵义,设立有中国特色的“感恩节”。这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举措,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感恩意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抓手’。通过设立中国感恩节,让孩子学习换位思考,理解父母;让成年人互相体谅,人际关系更和谐。

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析 篇3

一、大学生感恩认知和行为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笔者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大学生感恩认知和行为中存在以下几点误区:

1.感恩对象的狭隘性

对于“您认为感恩的对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调查,80%以上的同学都选择了父母、老师、朋友,而选择大自然、社会、其他行业服务者的则少之又少。在“请将您认为最应该感谢的对象按顺序排列”这一题中,答案排在首位的是父母,其次是教师、朋友,社会、大自然、其他行业服务者等则排名比较靠后。这与我国传统的感恩文化是有密切联系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感恩文化建立在血缘亲情的基础上,感恩行为由孝敬父母进而推及其他。这使得中国人在一定的人际交往范围内有着非常浓重的感恩意识,从而营造出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社会。但不可避免的是这种感恩是由里向外(家人到外人)、由近及远(熟人到陌生人),并随着人际关系性质的转变逐渐减弱,以致于当代大学生中多数人片面、狭隘地将感恩的对象限定在跟自己关系最亲近的家人、朋友、老师这一范围内。在调查中,75%的受访同学将直接帮助过自己的人作为自己感恩的对象,忽略了给予我们恩惠和方便的大自然以及社会上其他各行各业的服务者。而对于竞争对手、陌生人等“外人”,他们完全没有感恩的意识。实际上社会发展到今天,感恩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除了向父母、师长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以外,还应当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把感恩情怀扩展到全社会。

2.时间上的滞后性

有60.5%的学生认为,自己目前还处于学习阶段,没有能力尽孝父母、回报社会。等以后学业有成,走上工作岗位,经济等各方面条件成熟了,才有能力回报他人。其实不然。感恩并非是单一的从物质上资助他人,还可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向帮助过自己的人说声“谢谢”;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和高尚的德行回报教师;热爱大自然,保护周围的环境,以此回馈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切;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并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我们帮助的人等等,这些都是感恩的表现。其实每天都有实施感恩的机会。

3.感恩行为的无条件性和盲目性

36%的同学认为自己会无条件地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别人给予了我们帮助,我们心存感激,知恩图报,但同时也要清楚感恩并非是完全无条件的。感恩不是讲哥们义气,要注意力所能及和社会法律道德的许可。首先,感恩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既要懂得知恩图报,又不必因为他人有恩于自己而时时处处挂念报恩,把报恩变成个人的思想负担。其次,感恩行为也必须是在社会法律道德许可的范围内,不能因为急于报恩而无条件地满足别人对自己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更不能因为报恩而做出违法乱纪、损害他人或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知恩图报既要选择在力所能及和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人及人,体现为报答和帮助他人和社会公众。

4.感恩行为的短暂性

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心存感激,回报恩情的意识非常强烈。但久而久之,这种意识会慢慢减弱,甚至被遗忘。在调查中,62%的同学认为自己愿意为他人、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以回馈他人、社会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但要持之以恒,坚持一直做下去就非常困难。这种理解还是源于当前我们国家的感恩文化和感恩意识的缺失。感恩是一个社会的道德规范,是一个人德行的体现,不需要通过外在的制度强制性地实施。在感恩文化和观念普及的情况下,感恩将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它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贯穿人的一生。

二、对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相关建议

感恩意识和行为是需要培养和引导的,因此,高校德育部门和工作者要加大感恩教育力度,使大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意识和习惯。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谈感恩教育的途径。

1.认知层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

感恩观是大学生对感恩的认识和理解,是学生正确的感恩行为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学校是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场所,然而长期以来,中小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过分注重知识传授、文化学习,忽视了学生道德品质以及其他素质的发展,这是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及时为大学生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通过开设感恩教育课程、开展感恩专题讲座等实现以下德育目标:第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让他们明白感恩并非狭隘的孝敬父母、尊敬教师,感恩还有更多的内涵,让他们知道感恩不是讲江湖义气,报恩也不能是盲目和无条件的,感恩可以有很多途径和方式等等;第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会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懂得奉献与索取、受恩与施恩的辩证关系;第三,教学生学会正确归因。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用辩证的方法多角度分析问题,客观看待内因和外因所起的作用,引导他们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不是一味怨天尤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父母没有为自己创造良好的条件等等;第四,引导他们树立强烈的责任感。感恩意味着责任,感念祖国、社会之恩,就要为祖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感念大自然之恩,就要保护环境,珍惜资源;感念父母养育之恩,就要理解、孝敬父母;感念对手之恩,就要尊重对手、公平竞争等等。一个人对社会、自然、亲友等的感恩之心能够让他勇敢地担当起自己的责任,这是一种感恩与回报的更高境界。

2.情感层面:营造校园感恩文化,陶冶学生感恩情操

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引导着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但效果是巨大而深远的。我们可以从物质、精神、制度三个方面构建高校感恩文化。首先,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上体现感恩教育的理念。校园内的建筑物、绿化和装饰、宣传标语等都是一个学校物质文化的外在体现,可在教室、宿舍、校园宣传栏内等张贴与感恩相关的名言警句和小故事;可利用校园网展开感恩大讨论和大宣传;播放感恩教育影片等等,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人人知感恩的良好风气。其次,在精神文化建设中渗透感恩教育思想。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模式上体现感恩教育的内容,将感恩品质作为办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德育工作人员如任课老师、管理人员、辅导员等要注重通过日常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将感恩作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道德准绳;再次,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中推广感恩教育。制度是保障学校有序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引导大学生知恩、报恩、施恩的重要举措。学校在制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时,可将“遵守社会公德、诚实守信、爱护公共财物、乐于助人、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热爱大自然、回报祖国和社会”等与感恩相关的内容引入其中,将其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的重要指标。同时也要注意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对于在感恩行为上表现突出的同学,要大力宣传,给予嘉奖。反之,对于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违反社会公德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并作为反面教材使其他同学引以为戒。相信通过以上举措,感恩之风定会在校园中盛行。

3.行为层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实践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快乐,体会受恩与施恩的幸福,从而使大学生对感恩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感恩实践活动:第一,以庆祝我国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如在国庆节、环保日、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来临之际,在学校可举行大型的诸如热爱祖国、保护环境、感悟亲情、尊重教师等主题的感恩活动。笔者所在的学校还将每年的补考时间定在母亲节当天,提醒学生要好好学习,回报父母。第二,组织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感恩实践活动,如献爱心、青年志愿者、三下乡、环保宣传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明白感恩的意义,体验施恩的快乐。第三,与家庭、社会合作开展感恩实践活动。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感恩认知和行为。因此,高校可与家长、社会相关部门、企业等联合开展感恩教育。首先,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关注学生德育方面的发展,不能单一地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价自己的孩子,更不能溺爱孩子,并且以让孩子安心学习为由替学生包办所有事情。应该让学生平等地参与家庭事务,做到生活自理,同时担当起作为家庭成员应当担当的责任。除此之外,要经常与学校沟通,反映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还要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时的思想品德表现,避免出现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行为判若两人的现象。其次,高校可与社会有关部门、相关企业联系,在他们的支持下,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义务工作以及调查研究的机会,一方面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另一方面,通过亲身参与或调查,让学生接触到各行各业工作者的真实生活状况,了解其中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参考文献:

[1] 碧泠.教学生懂得感恩的十七堂课[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

大学生感恩教育 篇4

面对当今和谐社会的主题, 笔者认为, 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至关重要, 感恩是幸福的源泉, 是健康心理的基石, 是人品高尚的表现, 是和谐社会的需要, 以感恩促和谐, 才能达到更实在的效果。培养大学生的感恩心态不仅能够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更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1 以感恩促和谐, 认识感恩与和谐的关系是前提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 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 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 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感恩是社会道德的一个方面, 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人生哲学, 感恩是一种情感, 感恩更是一种责任, 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才能体会到自己的职责, 自己的价值, 感恩使我们用心去爱护别人、体谅别人, 懂得社会是一个团体, 是一个相互联系、充满爱的整体, 感恩促进了人民之间的互帮互助、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实现了人民之间的诚信友爱, 只有懂得感恩, 才能懂得他人、社会和自然对于自身的价值, 以及自己对于他人、社会和自然的责任, 才能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因此, 感恩是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 以感恩促和谐, 关注感恩教育是重点

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教育让学生发现生活中人、事、物的美好和价值, 唤起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一种认同和感激, 形成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教育活动。感恩教育有助于唤起大学生感恩的心, 融化他们的自私、冷漠、自卑心理, 培养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品德, 改善社会风尚,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助于促使大学生内省内察, 体谅父母的艰辛和他人的善意, 增进社会责任感, 促进内心的祥和宁静, 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了“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目标, 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毛入学率达到4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将比2009年翻一番, 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升, 表明在我国接收大学教育的人群将越来越多, 高等教育在引领社会发展, 改善社会人群素质上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高等教育对社会影响不断加大的现实背景之下, 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培养社会优秀人才的大学校园, 不仅应该关注校园的和谐, 更应该怀有长远的目光, 关注社会的和谐与大学教育的关系, 大学是社会的一个子细胞, 校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一部分, 校园的和谐必然影响社会的和谐, 同时, 大学生走向社会, 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骨干, 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 其言谈举止, 思想道德直接影响着周围的人, 影响着整个社会。加强大学生的感恩培养, 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人群, 使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引领者、宣传者, 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则是我们大学教育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3 以感恩促和谐, 把握方法是关键

和谐社会的构建, 需要大量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 具有感恩的心理是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在大学教育中应加强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培养, 采取多种方式, 强化大学生感恩意识、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

一是强化宣传, 营造感恩氛围。社会上有不少人怀着感恩的心对待社会, 对待周边的人, 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为他人提供了帮助, 营造了和谐的氛围。同时也有些反面例子, 由于缺乏感恩心理而遭到社会的不认同, 家人朋友的冷眼。对此, 我们应加大正反面案例的宣传, 树立模范和典型, 在大学校园和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 同时, 西方国家的感恩节日, 我们也可以吸收, 只要是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都应该为我所用。因此, 营造良好的氛围至关重要, 通过各种宣传和引导, 促进社会的和谐。

二是突出感恩教育, 提升道德素养。一个社会道德素养的高低关系到社会的秩序, 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程度。一个人道德素养的好坏主要受到后天的教育影响, 而在所有的道德体系中, 感恩则是最基本的, 最原始的道德, 中国是一个讲究仁爱、注重孝道的国家。尊老、敬老、懂得感恩是中华民族伦理观念和道德品质的精华与集中体现。感恩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 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 更是整个人类的精神美德。因此, 在国民教育中, 应多关注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这种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 通过家长、学校和社会来共同进行, 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高等学校应该更加注重感恩教育, 在这一方面可以通过搭建感恩教育平台, 提升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比如:组织学生观看感恩类影片、帮扶困难人群、感恩演讲等等, 通过各种有效方式, 提升大学生对感恩的认识, 提升大学生的感恩心理, 一个人具有了感恩的心理, 那么其道德水准也就随之提升, 对父母的感恩产生“孝道”, 对社会的感恩产生“社会责任”, 对妻子和家人的感恩产生“家庭责任”, 如此等等。感恩的存在, 道德的提升, 便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因此感恩教育必须常抓、狠抓、落在实处。

三是注重示范, 引领感恩行为。引导和示范作用对于感恩教育至关重要, 这种引导包括家长的引导、老师的引导和社会的引导。就家长引导而言, 孩子的家长应该懂得怀着感恩的心, 充满爱心面对自己的父母、孩子和周围的人, 强化社会责任感;作为老师而言, 要懂得以身作则, 作为学生的楷模, 以行动诠释感恩的理念;作为社会, 要多树立典型, 多发挥榜样的力量。通过层层引导, 不断深化学生对感恩的认识, 将认识转化为行为。

4 以感恩促和谐, 营造和谐社会风貌是落脚点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不断加强感恩教育,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通过感恩教育, 树立起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 让这个世界充满友爱, 以期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大和谐, 进而升华我们的人格魅力,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培养了大学生优良的道德素养, 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大学生们走向社会, 影响着广大社会成员的言行举止, 宣扬着感恩心态, 从而促进全社会感恩心态的形成,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早日实现。和谐社会的良好风貌、先进事迹、感人故事不断影响着、并推动着一代又一代人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以感恩促和谐, 和谐的社会风貌是落脚点, 但并不是终点, 因为和谐的社会风貌是感恩教育追求的目标、同时和谐的社会风貌反过来促进感恩心态的养成, 形成了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 没有始终, 持续推进。

总之, 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栋梁的摇篮, 因此, 必须加强道德教育, 尤其是感恩教育, 通过培养感恩心理, 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让学生充满爱心, 充满责任感, 在社会关系中相互协调、影响, 促进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胡金波主编.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0.6.

[2]叶祝颐.高等教育人数翻番, 含金量如何.中华网.

[3]汪受宽.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篇5

荆州区八岭山小学 方艳

内容提要

学会感恩,不仅感恩亲情,也感谢师恩,还感谢社会上所有为自己成长和发展付出的人,同时感谢自然,感谢国家,感谢时代。本案例是班主任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感恩之心,化感恩为学习动力,今后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教育中注重学生亲力亲为,自己感知。

一、背景描述

当前,受到物质主义和享乐主思想的冲击,又由于独生子女带来的负面影响,许多青少年漠视父母亲情,对别人为自己的付出认为理所当然;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享受,不愿付出;遇事冷淡,对人冷漠,缺乏社会责任感。

前不久,《知音》杂志上报道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学生为了能在某公司立足,极力撮合将自己含辛茹苦抚养成人的单身母亲与一个公司总裁的婚事,不惜采用卑劣手段诋毁母亲与同事的感情,为母亲下春药的糊涂事,最后此计败露后又丧心病狂地杀害母亲。

我班有一个同学名叫郑保生,他是爸爸和妈妈超计划生育的孩子。家庭因为他的出生而坠入了无底的贫困深渊,乡镇计生办公室拖走了他家稍微值钱的东西,妈妈离家出走。他由于计划外出生一直到五年级时都没有办理户口。爸爸在外打工苦苦支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而给予他的关爱少之又少。

二、存在问题

郑保生同学家庭贫困,缺少父母的关爱,特别是母亲所给予的抚爱是微乎其微。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他可以说是缺衣少食,平时学习成绩非常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认真听讲,顶撞教师,课后调皮,喜欢与同学打架斗狠。

三、辅导过程

通过和其他老师的交谈,我知道像他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能操之过急,不能采用硬的,急功近利的手段去要求他做一个好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慢慢来,抓住他生活中、学习中一点一滴的进步去表扬他、感化他,一定会有良好的教育效果。不然的话,他将在班上无容身之处,说不定真的会负气走出学校的大门,成为社会的渣子。

第一次看到郑保生的作业真叫人头疼:所写的10个词语不但字迹潦草,第一个字和第二个字没有明显的界限,相互牵绊,而且没有一个词语写全对,不是这个字多一点,就是这个字少一横,根本无法改。但我抓住他有时心血来潮时写得比较漂亮的一个字对他说:“你看你的这个字写得比较漂亮,如果你的这几个字能像这样漂亮就好了。”果然他下次写的字比上次美观多了,这样循序渐进,提醒他写好字,写对字。一段时间下来,他有了长足的进步对于他,我没有把他像其他的学生一样对待,学习上只要他的心思在学习上,爱学习就行了。班上每次报课文中的词语听写时,我便会安排两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其他的同学低头在自己位置上写,不能偷看黑板上同学听写词语。由于文化基础较差,可有很多次他都偷偷地瞄黑板上别人的词语。我班听写词语有这样一个规矩:词语听写完后,先自查,错一个词语就把这个词语再重新写了一遍,然后是老师查,凡是被我查到的写错的词语没有改过来写100遍,因此每次学生们都非常认真地自查,然

后小心冀冀,提心吊胆地给我检查。当我检查后全对时,同学们便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吔”。郑保生他一直没有按我的要求去做,他不但偷看到别人写的生字,而且有时他觉得自己写得不对,作业写得不美观时他便会自作主张持看着书又把词语工整地抄一遍给我看。当看到我像对待其他同学那样在他的作业本批上“优”时,他会很夸张地像其他同学哪样嘴理喊“吔”后乐顛颠地跑掉了。虽然我一直知道他的这种伎俩,虽然我知道这不是他的真实水平,我一直不曾打击他,看到他心满意足的高兴劲,我只是内心里觉得好笑,替他高兴。

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前不久,郑保生用自己的零花钱给我买了3条鲫鱼,说是要感谢我对他的“好”。

四、案例分析和评价

一、生活中关爱他,让缺衣少食的他感到教师给他的亲人般的温暖。

从三年级接班到五年级,在这三年里,我特别关照他,我儿子的衣服穿小了,我从家里带来后送给他;学校的生活贫困生补助,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写上他的名字。

二、学习上让他体会成功的愉悦,让他感受到他也是班级的一员,为班级出力。

学习上不能把每个学生都按照优生的标准来对待,这样差生就感受不到努力所带来的成功愉悦感。对于差生,应要求他自己和自己相比有进步就行,这样他体会到了成功的愉悦感,学习的劲头就会更足。另外也不能对他们不管不问,或者受制于优生,总让优生来管住他,让他总觉得低人一等。可根据他的特点分配班级事务给他管理,让他感受到他也是班级的一员,为班级出力。如:郑保生为我班的安全监

督员一直都很努力,我班三年来一直没有出现很大的安全事故,这和他及时把班上的有关信息传递给老师是分不开的。

五、辅导成效

郑保生给我送鱼这件事让我感动,我感动并不是因为他给我送了鱼。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郑保生学生感恩了,他用送鱼这种方式在回报着老师对他的爱。对于班上的几十个学生,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对他们的要求。我认为班主任老师都不能强求他们统一的要求:“十个指头伸出来都有长短。”几十个学生就有几十张面孔,几十张面孔就会有几十个不同的家庭背景,几十个不同的家庭背景就会有几十不同性格的学生。作为班主任,我认为如果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那就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不让一差生掉队,不让一个差生成为问题学生,这便是教育的成功之处。看到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关怀下学习、生活、共同进步,这便是老师的莫大欣慰,希望前面所写的“杀母”的悲剧不再重演。

作者姓名:方艳联系方式:***

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初探 篇6

[关键词]教育学会感恩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50092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同学、感恩社会是每个人做人所应具备的道德情操,也是每个人做人的起码修养,每个人做人的人之常情。

既然感恩教育如此重要,我们作为一名教育者该如何引导、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呢?笔者通过自己的实践、调查得出一些不是很成熟的做法及心得,拿出来跟大家共同探讨。

一、教会学生理解父母,感谢父母

1.召开“感恩”主题班会

利用节日的氛围在班级召开“感恩”主题班会,节日到来之际,让学生给父母送节日礼物并把当时的感受记下来,回到班上发言。礼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送,留守学生可以写信寄卡送祝福语,或电话问候说一声节日快乐等。父母在家的学生可以给父母送上自己亲手做的礼物——贺卡、画、保暖袋、按摩器等。

2.经常问候父母,让父母舒心

古人云:“言为心声”,不仅要让学生在节日问候父母,还要鼓励学生每周回家都要对父母说一句体贴或感激的话。如回到家对父母说,“爸,妈,我回来了!”“您在干什么呢?”“您辛苦了!”“干活累不累啊?”“要不要我帮忙?”这样既能缓解父母的工作压力,又可以增进与父母的感情,提升学生的感恩之心。

3.学做父母,体验辛劳

如让学生回家做父母平时做的事。洗衣做饭、喂猪喂鸡、到菜园去浇菜摘菜、到了农忙季节适当地挑谷抛秧等等。

二、教会学生感谢师长

1.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润物细无声。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教育者本身就必须先有一颗感恩的心,在行动上尊重自己的父母,尊重长辈,尊重学生。在言语上,态度和蔼,为人设身处地,不乱用攻击性的语言。在身教的同时,还需要言传。在教学个过程中,一些可以渗透感恩教育的作品,要尽可能运用。

2.教师节,送礼物

尊师重道,是中华儿女应传承的美德。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古人就非常重视教师的教导,非常尊重教师。然而,当今社会要反腐,拒绝收礼风。但有的人就撇去教师节送礼物的传统,我认为是有偏颇的,所有的事情不能一概而论。学生给教师送自己做的字画、小饰物、小卡片,是表达对教师的爱戴、尊重的方式。完全可以发扬传承!

3.用行动,谢恩师

马其顿王——亚历山大说:“我尊重教师亚里士多德如生身之父,因为如果说我的生命属于父亲,那么赋予生命价值的所有一切都属于亚里士多德。”教师是学生的引航人,指明灯。教育学生感谢恩师,要从小事做起,比如上课向教师问好,迟到喊报告,下课喊教师再见。尊敬教师,不给教师添麻烦,为教师擦黑板,给教师让座等,尤其是要教育学生好好学习,用成绩来回报教师的教育。

三、教会学生感谢朋友

2014年11月7日腾讯新闻报道,湖北有一位男子中了大奖却拿一百万赠给曾经共患难的好友,被人们称赞“中国好哥们”。这就是感谢朋友的行动最大化。教师要告诉学生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必然会有一些朋友,真正的朋友不仅可有难同担,还可以有福同享。每一位成功人士的背后多少都与朋友们的支持有些关系。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教会学生以平常心对待他人,抱着不求回报的心理帮助他人。对于他人的帮助,应该尽能力回报,做一个懂感恩、知图报的人。

四、教会学生感谢生活

生活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痛苦的一面。怀着感恩的心去生活的人,生活的痛苦对他来说就是一种考验,生活的美好对他来说一直存在。教育学生,学会感谢生活,感激生活给自己的一切,不管幸还是不幸,都要感谢生活历练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不必患得患失,你得到的是你应该有的一分,”不管美好还是苦痛都是每个人该有的。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学会感恩,感谢生活,感谢父母师长朋友,才会更加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热爱他人,从此收获幸福与快乐;只有不忘父母恩、人民恩、祖国恩,才能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在社会主义这条大建设的道路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扬中华民族的感恩优良传统,教师应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感恩教育,是目前广大青少年重要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

[1]唐伟红,崔华芳.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M].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彭成.感恩中国:青少年必上的8堂感恩课[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析 篇7

一、大学生感恩认知和行为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笔者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发现大学生感恩认知和行为中存在以下几点误区:

1. 感恩对象的狭隘性

对于“您认为感恩的对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调查, 80%以上的同学都选择了父母、老师、朋友, 而选择大自然、社会、其他行业服务者的则少之又少。在“请将您认为最应该感谢的对象按顺序排列”这一题中, 答案排在首位的是父母, 其次是教师、朋友, 社会、大自然、其他行业服务者等则排名比较靠后。这与我国传统的感恩文化是有密切联系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感恩文化建立在血缘亲情的基础上, 感恩行为由孝敬父母进而推及其他。这使得中国人在一定的人际交往范围内有着非常浓重的感恩意识, 从而营造出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社会。但不可避免的是这种感恩是由里向外 (家人到外人) 、由近及远 (熟人到陌生人) , 并随着人际关系性质的转变逐渐减弱, 以致于当代大学生中多数人片面、狭隘地将感恩的对象限定在跟自己关系最亲近的家人、朋友、老师这一范围内。在调查中, 75%的受访同学将直接帮助过自己的人作为自己感恩的对象, 忽略了给予我们恩惠和方便的大自然以及社会上其他各行各业的服务者。而对于竞争对手、陌生人等“外人”, 他们完全没有感恩的意识。实际上社会发展到今天, 感恩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 当代大学生除了向父母、师长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以外, 还应当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 把感恩情怀扩展到全社会。

2. 时间上的滞后性

有60.5%的学生认为, 自己目前还处于学习阶段, 没有能力尽孝父母、回报社会。等以后学业有成, 走上工作岗位, 经济等各方面条件成熟了, 才有能力回报他人。其实不然。感恩并非是单一的从物质上资助他人, 还可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如向帮助过自己的人说声“谢谢”;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努力学习, 以优异的成绩和高尚的德行回报教师;热爱大自然, 保护周围的环境, 以此回馈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切;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并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我们帮助的人等等, 这些都是感恩的表现。其实每天都有实施感恩的机会。

3. 感恩行为的无条件性和盲目性

36%的同学认为自己会无条件地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别人给予了我们帮助, 我们心存感激, 知恩图报, 但同时也要清楚感恩并非是完全无条件的。感恩不是讲哥们义气, 要注意力所能及和社会法律道德的许可。首先, 感恩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既要懂得知恩图报, 又不必因为他人有恩于自己而时时处处挂念报恩, 把报恩变成个人的思想负担。其次, 感恩行为也必须是在社会法律道德许可的范围内, 不能因为急于报恩而无条件地满足别人对自己提出的不合理要求, 更不能因为报恩而做出违法乱纪、损害他人或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知恩图报既要选择在力所能及和必要的时候, 也可以由人及人, 体现为报答和帮助他人和社会公众。

4. 感恩行为的短暂性

在我们困难的时候, 别人帮助了我们, 我们心存感激, 回报恩情的意识非常强烈。但久而久之, 这种意识会慢慢减弱, 甚至被遗忘。在调查中, 62%的同学认为自己愿意为他人、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 以回馈他人、社会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但要持之以恒, 坚持一直做下去就非常困难。这种理解还是源于当前我们国家的感恩文化和感恩意识的缺失。感恩是一个社会的道德规范, 是一个人德行的体现, 不需要通过外在的制度强制性地实施。在感恩文化和观念普及的情况下, 感恩将是一种自觉的行为, 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它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贯穿人的一生。

二、对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相关建议

感恩意识和行为是需要培养和引导的, 因此, 高校德育部门和工作者要加大感恩教育力度, 使大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意识和习惯。在本文中, 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谈感恩教育的途径。

1. 认知层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

感恩观是大学生对感恩的认识和理解, 是学生正确的感恩行为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学校是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场所, 然而长期以来, 中小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过分注重知识传授、文化学习, 忽视了学生道德品质以及其他素质的发展, 这是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重要因素。因此, 高校应及时为大学生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通过开设感恩教育课程、开展感恩专题讲座等实现以下德育目标:第一,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 让他们明白感恩并非狭隘的孝敬父母、尊敬教师, 感恩还有更多的内涵, 让他们知道感恩不是讲江湖义气, 报恩也不能是盲目和无条件的, 感恩可以有很多途径和方式等等;第二,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会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懂得奉献与索取、受恩与施恩的辩证关系;第三, 教学生学会正确归因。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要用辩证的方法多角度分析问题, 客观看待内因和外因所起的作用, 引导他们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而不是一味怨天尤人, 抱怨社会不公, 抱怨父母没有为自己创造良好的条件等等;第四, 引导他们树立强烈的责任感。感恩意味着责任, 感念祖国、社会之恩, 就要为祖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感念大自然之恩, 就要保护环境, 珍惜资源;感念父母养育之恩, 就要理解、孝敬父母;感念对手之恩, 就要尊重对手、公平竞争等等。一个人对社会、自然、亲友等的感恩之心能够让他勇敢地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这是一种感恩与回报的更高境界。

2. 情感层面:营造校园感恩文化, 陶冶学生感恩情操

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引导着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 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 但效果是巨大而深远的。我们可以从物质、精神、制度三个方面构建高校感恩文化。首先, 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上体现感恩教育的理念。校园内的建筑物、绿化和装饰、宣传标语等都是一个学校物质文化的外在体现, 可在教室、宿舍、校园宣传栏内等张贴与感恩相关的名言警句和小故事;可利用校园网展开感恩大讨论和大宣传;播放感恩教育影片等等, 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人人知感恩的良好风气。其次, 在精神文化建设中渗透感恩教育思想。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模式上体现感恩教育的内容, 将感恩品质作为办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德育工作人员如任课老师、管理人员、辅导员等要注重通过日常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价值观念, 引导学生将感恩作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道德准绳;再次, 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中推广感恩教育。制度是保障学校有序运行的必要条件, 也是引导大学生知恩、报恩、施恩的重要举措。学校在制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时, 可将“遵守社会公德、诚实守信、爱护公共财物、乐于助人、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热爱大自然、回报祖国和社会”等与感恩相关的内容引入其中, 将其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的重要指标。同时也要注意在学生中树立榜样, 对于在感恩行为上表现突出的同学, 要大力宣传, 给予嘉奖。反之, 对于违反学校规章制度, 违反社会公德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 并作为反面教材使其他同学引以为戒。相信通过以上举措, 感恩之风定会在校园中盛行。

3. 行为层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实

践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快乐, 体会受恩与施恩的幸福, 从而使大学生对感恩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感恩实践活动:第一, 以庆祝我国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如在国庆节、环保日、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来临之际, 在学校可举行大型的诸如热爱祖国、保护环境、感悟亲情、尊重教师等主题的感恩活动。笔者所在的学校还将每年的补考时间定在母亲节当天, 提醒学生要好好学习, 回报父母。第二, 组织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感恩实践活动, 如献爱心、青年志愿者、三下乡、环保宣传等活动, 使学生在活动中明白感恩的意义, 体验施恩的快乐。第三, 与家庭、社会合作开展感恩实践活动。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感恩认知和行为。因此, 高校可与家长、社会相关部门、企业等联合开展感恩教育。首先, 在家庭教育方面, 家长应关注学生德育方面的发展, 不能单一地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价自己的孩子, 更不能溺爱孩子, 并且以让孩子安心学习为由替学生包办所有事情。应该让学生平等地参与家庭事务, 做到生活自理, 同时担当起作为家庭成员应当担当的责任。除此之外, 要经常与学校沟通, 反映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 还要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时的思想品德表现, 避免出现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行为判若两人的现象。其次, 高校可与社会有关部门、相关企业联系, 在他们的支持下, 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义务工作以及调查研究的机会, 一方面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另一方面, 通过亲身参与或调查, 让学生接触到各行各业工作者的真实生活状况, 了解其中的艰辛, 从而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参考文献

[1]碧泠.教学生懂得感恩的十七堂课[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8.

大学生感恩教育初探 篇8

感恩是公民基本的道德素质和品质操守。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感恩在其身上不仅不应缺失,还应该传承。因而深入研究和有效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一)感恩的内涵

1.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境界

感恩是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说文解字》把“恩”解释为:惠也。所谓恩惠,自然有施之方和受之方。恩是用“惠”将施受两个方面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代汉语词典》将感恩注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1]有鉴于此,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洒脱豁达,也是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一种高雅情趣;感恩是一种精神境界,一种人生高度,也是对命运的一种美好回应;感恩是一种道德观念,一种思想修养,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一种有效途径。

2. 感恩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风尚

大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感恩观,才能对周围的人、事和物心存感激。感恩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风尚。提倡感恩并不在于回报什么,而是在人与人之间倡导一种友善、责任、关爱、宽容的社会风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单位的知遇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都是我们触手可及的感恩之源。懂得感恩,能够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得到慰藉、获得温暖,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进而获取前进的动力,这样我们才会有一个健康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人生。

(二)感恩教育的内涵

1. 感恩教育既是情感教育,也是道德教育

“情感是道德的卫士”,情感是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情感使人的道德认识处于动力状态,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道德认识和行为的统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而感恩教育即是使人产生善良情感的“内化”教育,开展的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感恩能净化心灵,涤荡世间一切尘埃,使人内心变得恬静而柔和。

2. 感恩教育既是情商教育,也是生命教育

感恩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情商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感恩犹如心灵的泉水,源源不断,它滋润心田,免于干涸;它让生命充满生机,洋溢朝气,遍洒阳光,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著名作家冰心在《谈生命》中写道:“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如果我们对生命中所拥有的一切能心存感激,便会体会到人生的快乐、人间的温暖以及人生的价值。当前对大学生践行感恩教育,就是让我们在渐渐麻木了的日子里,逐渐发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让我们领悟命运的馈赠与生命的激情;让我们用赤子般纯洁的心去领悟生命背后的关爱和温情。

3. 感恩教育既是职业教育,也是就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感恩教育是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大学生要真诚地感恩,自实习或就业以来,是企业的高标准、严要求、真关怀、实帮助、苦锻炼,才使我们视野更加开阔,意志更加坚强,工作更加务实。懂得感恩是优秀员工的重要特质,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懂得感恩的人,其工作态度通常都是积极主动、乐观进取、敬业乐群的,他们是企业发展中所急需的人才。

二、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现状及其成因

当今大学生由于受到自身局限、父母溺爱、教育方式、社会功利的影响,造成了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这些“缺失”不是孤立存在的,有其多方面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缺失,疏忽了感恩教育

近年来,在高校中不断出现了大学生不敬重生命,不孝敬父母,不尊重师长,不爱护动物等现象,有的甚至演变为对社会危害更大的犯罪行为。他们不注意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们自主意识增强,自立意识、责任观念淡薄,其中有些人依赖思想、享乐思想严重;他们大都没有经历过艰苦生活的磨练,特别是在城市中长大的大学生,体味不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他们认为父母和社会为他们所提供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对别人苛求,但对自己的思想、行为却缺乏反省,很少或从未深入思考过自己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应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

(二)父母对子女的过分呵护,淡化了感恩教育

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成为整个家庭所关注的中心,他们享受了太多的爱与给予。“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家长不仅努力为子女创造了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更提供了众星捧月式的生活氛围。生活中,父母关注子女身体是否高大健壮等生理性指标,远远超过其人格是否成熟健康等精神性指标,以至于关心子女的重点就是子女的衣着是否能避寒保暖,膳食是否可口营养,而子女在精神上是否独立、人格是否成熟,父母却忽略了。家长们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回报”的责任。这种“爱”的方式,无意中就淡化了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

(三)学校对学生培养教育失衡,削弱了感恩教育

长期以来有些高校重视学生的专业教育、能力培养和就业出路等问题,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育,也忽视了教育的育人功能,沦为了升学或就业的工具。感恩教育本应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许多高校的感恩教育是雷声大,雨点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口头重视的情形中,很少有学校把感恩教育活动系统化、序列化并纳入长期规划的,这势必使感恩教育缺乏长远眼光,削弱了感恩教育在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校方在随机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中,注重形式,走过场,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2]

(四)社会不良因素的负面效应,影响了感恩教育

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比如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报答,甚至被误解,再加上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给涉世之初的大学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大学生们开始趋向功利化,金钱意识急剧膨胀,致使他们的防范心加强,对无私伸出援手的人往往心存疑虑。久而久之,有的大学生变得自私和无情,他们认为父母生养了自己,就得对自己负责到底;缴了学费,老师就得让自己及格;在社会上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是社会对自己的不公平等,他们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对父母、对师长、对社会的感激之情。

三、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不仅是培养大学生具有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更是培养实现其美好生活的历练与提升,是在弘扬感恩文化中的重拾与回归,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与担当。

(一)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是成就人生事业的需要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事业上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是人的高贵之所在。大学生只有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才能增强人情味和社会责任感。责任与感恩相辅相成,只有肩负责任,才能心存感恩;只有心存感恩,才会懂得回报。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说:“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我们从实习或顶岗中所获得的一切、享受的一切,不是平白无故得到的,这是许多人创造、奉献的,其中包括你的上司,也包括你的老师。是他们成就了你的事业,成就了你的价值,成就了你的人生。让感恩也像其他受人欢迎的特质一样,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和态度,用感恩之心以更加努力的工作来回报他们的栽培。

(二)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需要

人生最大的拥有是感恩。什么人最富有?什么人最贫穷?贫穷的人是随时想从别人那里获得,富有的人则是心存感激,时时想要施与别人。所以,一个人能够感恩、惜福,他就是人生最大的拥有者了。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恋爱需要感恩,即使是分手,也需要感恩,因为分手的过程就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婚姻同样需要感恩,“夫妻若不论恩,正如朋友不讲义”,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讲“恩”的地方。感恩是幸福与快乐的开始,如果你的左口袋里装的是包容,右口袋里装的是原谅,那么今天会在你的左口袋里收获幸福,明天会在你的右口袋里收获快乐,时间久了,身边充满着幸福与快乐。常怀感恩之心,大学生便能够生活在一个充满温馨的家庭中,家庭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三)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是弘扬感恩文化的需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感恩传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等古训和谚语集中反映了人们对感恩文化的认同和崇尚。诚然,优秀的感恩文化,既可以消弭隔阂、催生诚信、增进共识,又可以激发潜能、营造和谐、维护稳定。“重拾”感恩文化,是人性的需要与回归,也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接和传承。假如每一个人在需要帮助的时候都得到帮助,假如每一个得到过帮助的人都记得感恩,假如人与人之间这付出与回报的链条永不中断,那么,人们就永远生活在爱的链条中,那时,人间便处处充满温情,而人生则时时都会相遇奇迹。

(四)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感恩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唤起大学生的感恩之心,培养大学生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品德,改善社会风尚,促进内心的祥和宁静。也许父母不能给予我们金钱、地位、豪宅,或者是美丽的容颜,但他们却给了我们这个世界上什么也无法替代的最最重要的东西——生命!我们要感谢老师,是老师给了我们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还要感谢朋友,“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是朋友让你拥有一种坚实的依靠。我们还要感谢那些在不经意间,你生命路途中相伴而行的人。因而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会更加感激和怀念那些有恩于我们的人,甚至是逐渐原谅那些曾和我们有积怨或者伤害过我们的人,我们便能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

四、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及策略

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包括学校教育、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四位一体”的社会工程,完成这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各有关方面通力合作,形成合力。

(一)烘托感恩教育氛围,努力营造和谐校园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一文中曾指出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校园环境、教育氛围对大学生耳濡目染,对其成长成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1. 构建感恩校园文化,烘托感恩教育氛围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高校应努力构建感恩的校园文化,烘托感恩教育氛围。通过构建的感恩校园文化,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识恩感恩意识和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美德。学校有关部门,把感恩教育列入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开展感恩讲座、感恩班会、感恩征文、感恩巡展、感恩演讲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以“感恩”为主题布置宣传橱窗,悬挂感恩条幅,播放感恩歌曲,报道感恩专题等,在和谐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之下,和谐社团、和谐宿舍以及和谐系部和和谐部门一定可以培养和造就出来,从而和谐校园的培养目标也就实现了。

2. 有效改善人际环境,努力营造和谐校园

人际和谐离不开感恩,感恩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构建和谐校园,改善人际环境,最根本的是植入感恩元素。其中友善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重要的感恩元素之一。友善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连接情感的纽带,是增强团结的基石,是孕育和睦的襁褓。学校提倡和推崇感恩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以友好善良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教育和培养学生常怀爱人之心、常存为善之念、常有行善之举。在校园里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共同努力改善人际环境,创建和谐校园,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

(二)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养成学生自我教育

在感恩活动中,让大学生从书本中、课堂中、实践中去体验感恩。使处在活动中的大学生,真情体验感恩,实现“由被动的感恩,为主动的感恩”,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1. 算一笔感恩总账,方知感恩父母

倡导大学生算一算读大学期间的花费总账,然后再和父母的总收入进行对比。通过主题班会,回忆并记录生活中父母辛劳的细节和事件,就今后如何做出感恩回报,谈谈各自的感受。

2. 写一封感恩书信,抒发感恩真情

布置、动员学生写一封感恩书信,抒发自己的感恩之情,感恩的对象可以是父母、老师、同学等,感恩的主题如: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培育之恩,感谢同学的帮助之恩等。[4]

3. 看一本感恩书籍,悟出感恩真谛

教育者给学生推荐阅读有关感恩的书籍,比如看以孝的意义与孝德的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四书》《五经》、古代诗词、名人家训等,还可以推荐《读者》签约作家方达的心灵励志作品,《感恩:前世的五百次回眸》。写出读后感,供课堂上交流。

4. 踏一次感恩之旅,践行感恩承诺

“知恩在心,施恩重行”,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学校、社区、厂矿、故乡,参与感恩行动,践行感恩承诺。将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着力培养他们的感恩真情,使其能用实际行动来孝敬师长,回报集体,报效祖国,感恩社会。

(三)创建感恩教育体系,建立健全评价制度

在感恩教育中,课堂教学是识恩、知恩的主战场,课外活动是感恩的体验渠道,社会实践是报恩、施恩的实践平台。如何有效地开展感恩教育,使学生的感恩教育日常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感恩教育嵌入德育整体规划,增设感恩教育课程

高校的感恩教育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和服务等工作中,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优势,要着力建立感恩教育的新机制,把感恩教育嵌入德育的整体规划。学校有关部门,把感恩教育同人生观教育、世界观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同时,要把感恩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增设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发挥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防止感恩教育平淡化,以及过分理论化,用身边的实例触及学生的灵魂。

2. 感恩教育融入学生实践环节,实行学生全程“感恩”

感恩教育是一项必须重实践、重体验的工作,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展开。在一年级感恩教育的重点可以围绕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例如给学生布置一份感恩父母的作业,通过给父母买礼物,帮父母做家务,陪父母聊聊天等,把亲情回报付诸实践;高年级可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让学生融入集体,融入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要在见习环节中将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作为感恩教育的重点,让学生体会回报社会就需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5]

3. 感恩教育纳入学校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评价制度

感恩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每学期开展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有关部门需要定期检验大学生日常感恩教育的成果,通过长期的,有效的实施监督和管理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以便更好地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在建立健全感恩教育评价制度时,要充分体现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的原则,在实践中把握这些原则,为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6]

(四)形成感恩教育合力,倡导社会环境育人

在感恩教育实践中,政府、学校、家庭是大学生感恩教育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只有实现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社会环境综合育人的效果。

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占领网络文化阵地

政府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倡导和推崇感恩文化。感恩文化,就是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与忠诚,对社会和人民的包容与奉献;就是对组织的信任和感激,对工作的勤奋和尽责;就是对他人的友善和尊重,对家人的理解和眷念;就是对生命的敬仰和珍惜,对自然的亲近和呵护。感恩教育中充分利用网络,使网络成为弘扬感恩文化的主旋律。高校通过建设感恩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建立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并从中受到教育。

2. 宣扬感动校园人物,树立身边先进典型

大学生需要榜样人物的激励。高校可以通过大力宣扬,如学习宣传洪战辉、徐本禹、孟佩杰等大学生感恩楷模的先进事迹。还可以通过挖掘本校的大学生感恩典型,经过学生推荐、教师考核、社区意见等严格的评选程序之后,评选出校园感恩之星。把宣扬这些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感动校园”人物,作为感恩教育的切入点、突破口,让学生感受到感恩楷模就在身边,可学、可亲、可敬,从而迸发出大学生的感恩激情,诱导良心发现,回归传统美德,撞击理想火花,进行道德规范,实现理性飞跃,灵魂受到洗礼。

3. 发挥家长桥梁作用,实现家校共同育人

在感恩教育中,家长应树立“养”、“育”结合的全面教育观。家长每个月与学生通一次话,每季度或每学期与学生深谈一次,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动态;辅导员要重点关爱学生,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以心换心地述诸心灵,畅谈理想,体味人生,憧憬未来,达到心灵相通。只有家校密切的合作,步调一致的教育,才能使感恩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通过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导,社会教育为依托”的感恩教育途径,确保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443.

[2]关彤.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4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4]刘冰.大学生感恩教育浅析[J].陕西教育,2008,(2).

[5]梁吉霖.和谐社会的大学生感恩教育[J].中国冶金教育,2008,(2).

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篇9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环境,感恩教育,必要性,具体措施

一、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分析

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尤其是社会环境的影响, 更是对思想观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引导和驱动作用。家庭环境是对孩子影响最深的基础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态度、行为和教育结果直接从孩子的身上完全显示出来。“身教重行”父母对于孩子感恩教育有着基础性作用。学校和教师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接触的主要对象, 对其心理状态的健康发展十分关键, 学校的成长环境也需要进一步净化, 对教师的行为进行规范, 因为教师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具有重要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一) 当代大学生缺乏感恩的精神和态度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观念渐渐被历史磨灭, 很多当代大学生缺乏感恩的精神和态度, 这也反映出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缺失。一系列大学生施暴、投毒事件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轰动。这些学生选择采用极端手段来发泄自己内心不满, 其实经过调查都是生活中的琐碎小事, 这足以说明他们缺乏感恩的态度和精神, 忽略他人的包容和照顾, 在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会极端考虑对方的缺点, 导致悲剧的发生。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对来说比较轻松, 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上大学就是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所以很多大学的学习氛围十分淡薄, 对学校的规章制度等也是基本忽视, 课堂秩序十分混乱, 旷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的现象也很普遍, 类似于这样的高校比比皆是, 首先这种现象反映出学生对于自己的家长缺乏感恩的心, 在学校浪费家长的血汗钱, 辜负了家人的期待, 并且认为父母给钱天经地义。

(二) 当代大学生的感恩的观念发生扭曲

90后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对于全世界的新闻资讯都能通过各种方式获取, 所以社会中一些事件披露出来之后, 他们习惯于在网络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评论。而一些不良事件的出现也让很多大学生的传统感恩观念发生扭曲和变形。比如近两年兴起的“扶不扶”、“给来人让座”等敏感话题, 这些事件中的主人公让很多网友大喊“毁三观”, 不仅用这些举动伤害了乐于助人的好人, 也让人们对感恩的观念产生了质疑, 这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也是一次心灵上的冲击。

除了社会上一些现象之外, 家庭对于大学生感恩教育有着重要影响。90后大多都为独生子女, 在家占据绝对重要的地位, 父母和长辈的过度疼爱也需要通过正确的方式来表达, 很多父母从物质上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 长此以往导致孩子对于索取行为认知越来越模糊, 养成习惯以后就逐渐将别人的付出视作理所当然, 这对于大学生的正确思想观念培养有着很大的阻碍作用, 可能会出现对他人具有感恩的心理但是对于父母家人缺乏这种意识, 使原有的感恩教育偏离正确的轨道, 所以感恩观念的扭曲也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严重问题, 使感恩教育的进行更具必要性。

三、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 家庭感恩教育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长需要给孩子树立感恩他人的榜样, 用实际行动去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家长也需要从一定程度上让孩子更明确看到他们需要感恩的部分, 这就将家庭责任划分清楚, 把大学生当作成年人来看待, 让他们更加了解家人的付出, 从而培养他们感恩的习惯和精神, 并引导以这样的态度去与人相处, 从而走出更加宽阔的人生道路, 使社会更加和谐、温暖。

学校是学生的主战场, 在感恩教育方面也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通过设置一些感恩教育课程、举办感恩教育演讲比赛、安排感恩教育观影等活动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 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引起他们内心的思考和反问, 在与同学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更好地获取正能量的信息, 对正确精神观念的培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社会舆论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部分, 社会也需要更加重视感恩教育, 尽量提供一些正面的积极向上的舆论引导, 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宣传, 除此之外也可以采取微电影、网络剧等符合大学生品味的媒介来进行宣传和广播, 为大学生的正确感恩观念带去鼓励和支持, 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感恩精神, 为培养完整的全能型人才做准备。

四、结论

大学生的心智等方面都不够成熟, 其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更容易受到各个的影响, 在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中也需要大学生本身、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本文从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措施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更加明确了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目标, 只有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 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意义, 也能够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储备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金妍妍, 李建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反思与建构[J].现代大学教育.2010 (04)

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探析 篇10

一、感恩励志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强烈, 但责任观念淡薄, 依赖思想较严重。部分学生从小到大倍受宠爱, 认为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稍不如意就怨天尤人, 抱怨不公, 很少反省自己, 不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 不知道自己的权利义务, 很少思考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 不懂得自我反醒和自我教育。他们大多是中学阶段教育的成功者, 虽历经多年的励志教育, 但在励志初步成功后还会面临诸多困扰:一方面对自己目前的现状感到沾沾自喜, 另一方面, 对未来前途忧心忡忡、缺乏明确志向, 感到茫然。无聊、无所谓、懒得去做, 成为一些大学生的口头禅。造成这种现状的, 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方面的原因:

1. 不少家庭重智力投资, 轻道德品质培养, 把成绩好坏作为衡量教育效果的唯一标准。

父母往往在生活方面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 对孩子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道德教育较为忽视。家庭教育中缺乏自理自立教育, 导致孩子家庭责任意识淡化, 缺少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缺乏尊重与关爱别人的意识, 易于养成只知索取不懂感恩、只看结果不知艰苦奋斗的行为与心理。

2. 学校教育偏重升学和就业, 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弱化了教育的育人功能。

传统的思政教育课模式形式单一、方法落后, 较少关注道德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认知内化, 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简单的说教、灌输方式导致教育成果不明显, 感恩励志教育一度淡出教育视野。

3.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导致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层出不穷, 削弱了学校教育的影响力, 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网络环境在给人们带来福祉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些不好的东西, 感恩励志得不到尊重和认可, 真善美的标准被颠覆, 道德价值的悖反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人们正确的价值判断, 给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的三方面

1. 大学生对父母的养育应怀有感恩之心。

我们首先要感恩父母。对父母的养育之恩, 我们应心存无尽的感恩与报答之情。如果连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漠然置之, 又如何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来自社会的体恤、来自祖国的培养和来自自然的赏赐。

2. 大学生对师长的教诲应有感恩之意。

当今社会, 尊重教师已成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重要表现, 反映着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 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发展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在学生的成长中, 无不凝结着教师的辛勤劳动。今天的大学生更应该像毛泽东当年尊重、感激徐特立那样, 来尊重、感激自己的老师, 要学会尊重老师的人格、尊重老师的劳动及尊重老师的创造。

3. 大学生对社会的救助应存有感恩之情。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感恩优良传统的国家, 大学生更应懂得“饮水思源, 知恩图报”、“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这些经典诗句的真正涵义。每个大学生都应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学会感恩, 把爱心献给社会, 把忠心留给祖国, 把信心留给自己。只有这样, 将来才有能力担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三、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的实施对策

感恩励志教育要取得好的成效, 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等方面, 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感恩励志环境。

1. 重视家庭感恩励志教育影响。

家庭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要让子女学会感恩、励志成才, 自己就应该率先垂范, 日常生活中尊敬父母、孝敬老人、努力工作、刻苦专研, 孩子耳濡目染, 自然会在心中埋下孝敬感恩、励志成才的种子。如在央视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中, 当孩子看到妈妈为奶奶洗脚时, 孩子觉得自己也该为妈妈洗脚, 于是就悄悄端来一盆清水, 请妈妈洗脚。可见父母的模范行为对孩子幼小心灵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因此, 感恩励志教育离不开好的家庭教育。

2. 优化高校感恩励志教育系统。

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 提高感恩励志教育必须优化学校环境。这就要求:首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优势, 挖掘各种资源, 用丰富的案例引导学生懂得感恩、励志成才。其次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要以自身言行感染学生, 尊重和信任学生。最后优化校园生态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 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感恩励志教育。高校要充分发挥班委会、学生会、社团组织的作用, 利用特殊节日,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感染学生, 并有意识地塑造、悬挂感恩励志主题的雕塑、画像等。

3. 营造社会感恩励志教育氛围。

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互帮互助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起到良好的熏陶作用。政府要加大感恩励志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 大力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 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媒体的宣教功能, 通过宣传感恩励志先进事迹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学习;帮助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取缔非法歌舞厅、夜总会、美容美发店等;为大学生开展公益活动、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暑期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活艰辛、社会对自己帮助, 将感恩意识和榜样力量化为感恩励志行动。

4. 加强网络感恩励志教育引导。

感恩励志教育可以充分发挥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开展网络教育。建立网络感恩励志教育平台, 开辟网上相关主题资源库, 为学生提供丰富资源;利用BBS、QQ群、飞信群等建立学生交流平台, 学生在网上倾诉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论坛交流中建立感恩励志意识;加强网络监管, 维持信息的有序传播, 抵制不良信息;增加投入, 开发各种感恩励志教育软件, 提升网络安全水平;提倡网上道德自律精神,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文明上网。

大学生只有学会感恩, 才会少些抱怨、仇恨和对抗, 多些宽厚、友善和快乐;才会对生活寄以希望, 对别人施以爱心, 对工作报以敬意, 对社会予以回报;才能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怀感恩之心, 行报恩之举, 应当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行为准则。我们应该通过感恩教育, 树立起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 让这个世界充满友爱, 以期实现人与自我,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的三大和谐, 进而升华我们的人格魅力, 辉煌我们的民族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不断加强感恩教育, 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摘要:感恩励志教育是以感恩、励志为主题,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感恩励志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提升高校育人工作的内在价值,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有利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李丹.感恩励志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7) .

[2]孙立龙.“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有效实施途径探析[J].教育研究, 2011, (3) .

[3]丰玉梅.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 (3) .

[4]张忠春.大学生励志教育的探讨[J].新西部, 2011, (6) .

上一篇:模块控制板下一篇:齐次线性方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