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植物

2024-05-20

诗经植物(精选六篇)

诗经植物 篇1

《诗经》中有大量的诗篇是描写婚恋和生殖崇拜的。谈到婚恋,必然与繁衍后代紧密相连。在古代社会,婚姻的最终目的是传宗接代,正所谓“为族娶妻为重,为己娶妇为轻”“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女人身高体胖才好,这样表示女子身体强壮,今后多子多孙。在那个战乱时代,壮大宗族人口是非常重要的。《诗经》时代民风淳朴,加上对自然的认识也有限,人民多以身边常见动植物来表达心中美好愿望、比喻心中美好事物。据孙作云先生统计 ,《诗经》中的植物约有143种,其中婚恋诗提到的有五六十种。《诗经》中尤其是描写婚恋、生殖的诗篇,大量运用动植物来做比喻。文章从动植物的角度入手,分析其所代表的《诗经》时代的婚恋风俗和生殖崇拜文化。

一、婚恋形式:正统聘婚制与“野合”

《诗经》时代实行聘婚制。聘婚制首先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请媒人说亲并得到父母允许后,结婚之前还要举行一系列繁琐的仪式。《诗经·齐风· 南山》:“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诗经·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这些描写的都是正统聘婚制对婚姻的严格要求形成的约束以及周人的婚恋观——婚事一定要经过父母同意,有媒人提亲。在当时,如果婚姻没有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会被所有人唾骂,正如刘冬颖在她的《执子之手——< 诗经 > 爱情往事》中所说“父母国人皆贱之”。可以看出,当时正统聘婚制对婚恋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但是,《诗经》里描写的另外一种场景,“仲春三月,奔者不禁”,有人认为这是与传统聘婚制相悖的,看起来似乎不应该存在这种正统聘婚制下。但《周礼》规定,男子的婚龄是20至30岁,女子是15至20岁。有这样的规定就会有不符合规定的现象出现。男子在30岁以上,女子在20岁之后没有结婚的大有人在。这样必须有相弥补的其他措施,男女自由“相亲”的形式就出现了,就是“仲春三月,奔者不禁”的婚会,也被称为非正统的“野合”。这种“野合”是为了弥补聘婚制的不足,反映了当时人民真正的生活环境,并不是所有家都有条件按照聘婚制的方式说亲迎娶,也不是所有人刚刚好都在规定的婚龄内结婚。《诗经》中运用大量动植物意象描写男女之间的婚恋,以动植物为定情信物大多是民间的风俗习惯。贵族一般是不会以瓜果作为定情信物,而是用琼玉等贵重物品。这反映了当时淳朴的民风,人与人之间纯洁的情感。

(一)直接以动植物为定情信物

《诗经》中很多婚恋诗中都描写了男女直接以动植物为定情信物。《诗经·卫风· 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男女定情,女方赠送给男方瓜果作为定情信物。瓜果多籽,果实累累,寓意子孙旺盛。女方赠送瓜果给男方,代表愿意为其生儿育女,也指自己有很强的生育能力。《诗经·郑风· 溱洧》就是一篇描写“婚会”的诗歌。诗中说道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描写的就是婚会上男女相互戏谑,心仪男女互相赠送瓜果、花草定情的场面。《诗经·国风·野有死麇》:“野有死麇,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描述了一个男子捕杀了一只麇,用白茅包裹起来送给心上人作为定情信物。

(二)间接以动植物传情

《诗经》中海油很多婚恋诗描写的是男女以动植物间接传情。这类婚恋诗多数以动植物起兴,后表达自己对心上人的思念或求而不得的无奈与痛苦。《诗经·鄘风· 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描写了男女在桑林中约会的场景。《诗经·国风·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以苍苍蒹葭起兴,表达自己心中对心爱的人辗转反侧、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柔肠寸断的思念。《诗经·郑风· 风雨》“风雨凄凄 , 鸡鸣偕谐。既见君子 , 云胡不夷?……鸡鸣胶胶……鸡鸣不已。”以鸡鸣起兴,不同阶段的鸡鸣表达了女子焦急等待心上人的难熬与见到心上人无法掩饰的喜悦之情。《诗经·郑风· 将仲子》:“将仲子兮 , 无逾我里 , 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 , 畏人之多言。”以树檀作比喻,写出了男女之间不能相好的无奈。《诗经·郑风· 野有蔓草》:“野有蔓草 , 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 , 适我愿兮。”以蔓草起兴,描写男子邂逅自己心仪的女子,内心十分高兴。《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男子把心爱的女子比喻成木槿花,表达了对女子的赞赏和喜爱。《东门之枌》:“视尔如荍”。男子将女子比喻成一朵美丽的锦葵花。《诗经·周南· 桃夭》:“桃之夭夭 , 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 宜其室家。”以桃花起兴,描写女子出嫁如桃花般美丽、妖艳。

《诗经》中还有很多其他婚恋诗也是借动植物表达了男女之间美好的爱情及愿望。如,《诗经·大雅· 卷阿》:“凤凰于飞,翙翙其羽。”描写了凤与凰在空中交尾,用来祝福婚姻新人的生活幸福美满。不论是瓜果、花草,还是麇、凤凰都象征着美好的愿望,对爱情对婚姻和多子多孙的美好期盼。瓜果、花草暗示女性生育能力强,像绵绵瓜瓞一样。麇可以使男子身体强壮,合卺礼后多子多孙。

不论是正统的聘婚制还是非礼仪的“野合”,其实都是在官方允许的前提之下进行的。非礼仪的“野合”是对正统聘婚制的补充。这两种婚姻制度使得大方向上周人严格按照周礼实行聘婚制的礼仪程序,在主流婚制下提倡非礼仪的“野合”体现了周礼人性的、合理的一面,能够更好地调和阴阳、玉成男女。

二、婚恋最终目的:繁衍后代

《诗经》时代战火纷飞,生产力低下,民生不安定。在这样的背景下,繁衍子孙,扩充宗族人口自然成为婚姻中最重要的事情。《仪礼·士昏礼》中记载,新郎迎娶新娘前,父亲会对儿子千叮咛万嘱咐,“往迎尔相 ,承我宗事”。前面提到的《诗经·国风· 野有死麇》中男子将捕杀到的鹿送给心爱的女子。事实上,鹿可以作为药材使用,对男子身体大补。将鹿送给心爱的女子也表示想与她喜结连理,将来合卺后多子多孙。《诗经》婚恋诗中运用大量的动植物意象作比喻,表达对多子多孙的渴望。

(一)弄璋与弄瓦

《诗经》时代宗法制已形成,在嫡长子继承制下,重男轻女思想、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已盛行。并且男子是主要劳动力和战斗力,所以周人对生男极尽崇拜,生下来的孩子分男女有不同的待遇。《诗经·小雅· 斯干》中记载“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生下来的是男孩就给他名贵的玉石等玩弄,寓意将来成王成侯 ;生下来的是女孩就给她将来从事女红的器具,寓意将来能够贤良淑德,做得一手好家务。《诗经·小雅· 斯干》:“吉梦维和?维熊维罴。……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说做梦梦见熊和罴,是生男的征兆,也是表达对生男孩的强烈愿望。《诗经·周南· 关雎序》:“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表达对生子的祝贺。

在生产力极其低下和战火纷飞的时代,对生男的崇拜也是必然的结果。这一观念对中国的影响深远,至今我国很多地区仍然重男轻女,生孩子偏爱生男。

(二)多子多孙

除了生男崇拜外,周人对子孙后代的数量也极尽崇拜。《诗经》中运用大量的动植物意象表达对多子多孙的渴望。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如螽斯之庆、椒聊繁衍、绵绵瓜瓞等。螽斯素来有一生九十九子的美誉,常常被拿来形容多子多孙的期盼或者祝福。《诗经·周南· 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瓜果也因其多籽而被拿来比喻多子多孙。《诗经·大雅· 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这里的瓜是指葫芦,葫芦因其籽多,形状又像怀孕的妇女,也被周民当成生殖崇拜对象。花椒果实累累,一串花椒上又有很多分支,也被看成是多子多孙的象征。《诗经·唐风·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之实,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硕大且笃。”以花椒起兴,将身强体壮的女子与花椒联系在一起,寓意其身体强壮、生殖能力强。

结合当时生产力情况和战乱年代人民平均寿命较短的现实,对生殖数量的崇拜也成了合理的需求。人们根据认识自然的能力,崇拜身边最常见的、繁殖能力超强的动植物既符合现实情况,也符合认知心理。事实上,不论是前面提到的官方举办的非正统婚制的婚会,还是男子对身强体壮的女子的赞赏,对繁殖能力强的动植物的崇拜,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当时宗族对人口兴旺、扩充实力的需求。

三、结语

从《诗经》婚恋诗中的动植物意象所代表的风俗文化,可以看出,这些动植物反映了周朝人民的恋爱、婚姻多元性的特点。周礼一方面要求人们严格遵守正规聘婚的礼仪程序,希望人们能够达到“非礼勿为”的廉耻观和道德风尚标准 ;另外一方面,它又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变通,减损礼法,最终达到调谐阴阳玉成男女的效果,最终达到了繁衍子孙、扩充宗族人口的目的。可以说,一切形式最终是为了繁衍后代而准备的,所以最终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周代的婚恋制——正统聘婚制和非礼仪的“野合”像结合,使得周代的婚恋制度张弛有序、刚柔相济,具有丰富而灵活的文化内涵。从动植物角度探索婚恋诗,让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周代社会风俗文化。与当今社会婚恋习俗相比较,周人的婚恋制度有其优点和特色,当然也有很多弊端。当今时下的婚恋也有其不合理之处,有兴趣的人不妨对比研究一下《诗经》时代的婚恋制习俗与当今婚恋习俗的相同与不同。

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历来都是文学、动植物学、语言学、民俗学等研究的热点。《诗经》中运用大量动植物意象比兴,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当时周人的生活。文章从《诗经》中的动植物入手,研究《诗经》时代的婚恋风俗和生殖崇拜。

《诗经》里的植物 篇2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岿然屹立的丰碑,它是中国文学中现实主义的源头。

采采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彼周行。

――《诗经・周南・卷耳》

卷耳,又名苍耳,因为果实如豆,小刺猬样杵在枝上,它还有一个特别灰头土脑的名――豆苍。我好像从来没有喜欢过这种植物,尽管,它常常在我的记忆里泛滥流殇。

做梦都没想到,沦落成乡间荒草的苍耳,会出现在《诗经》里,且轻轻一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便有了故事。故事很煽情,抓心挠肝的,纠结着思念与忧伤。每读及此,都会有一丝恍惚自心头暗生。那个提篮的女子,仿佛从两千年前颔首走来,魂不守舍的模样,一脸落寞。她在采苍耳。因为怀人,手上的动作渐渐慢了下来,以至于,好长时间过去,浅浅的篮子里,依然苍耳寥寥。索性,不采了,把篮子丢在大路旁,只一门心思向远方张望。或者,采苍耳本来就是一个借口,不过是为了一个人跑出家门,痴想他而已。

我常揣测,她采苍耳做什么呢?吃吗?若是,还真替她及她的家人捏了一把汗。苍耳全株有毒,幼苗尤甚。这,也是它为什么不受待见的原因了,连草食动物对它也没甚好感。偏偏,许多书上一讹传讹跟着标注:卷耳,又名苍耳,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呈枣核形,上有钩刺,名“苍耳子”,可做药用,嫩苗可食。――嫩苗可食。害了不少人吧?头皮不禁一阵冷飕飕地发麻。

苍耳后来开花结实了,小刺猬样的果,缀满枝。辗转的夜里,她百般想尽良人在关山路上的种种,独不成眠。相思是一种病,慢毒如苍耳,那些刺,根根都扎在心上。可是,妾身却不及一枚小小的苍耳子,可以攀上你的衣襟,随你来去。能做的,只有思念。忧伤是会传染的,心无端地跟着一痛,又一痛。

我的记忆里满是苍耳的味道。然而,它不关《诗经》,也不关思念。

是某一年的某一天,春意正浓,阳光安好。于田间发现一株小小的苗,两三片叶子,左看右看,都如向日葵苗一般无二。于是,带土挖出来,用大梧桐叶托着,一路跳过田垄奔回家。院墙边栽下了,拍拍手上的泥,等着它开花结籽。这个促狭鬼,长着长着,现出了苍耳的形。它竟然敢假扮向日葵蒙人!整个春天,心里都窝着火,多么让人沮丧。这样的事,以后又发生了几次?记不得了。

那些兜里揣了苍耳子上学的男生更可恶,心理变态似的,成天捉摸着怎么害人。甩毛毛虫引来的尖叫声好像还未平息,又趁女生不备,往女生光亮的小发辫上丢苍耳子。似乎不尽兴,跑到女生面前,挤眉弄眼,哄笑而去。苍耳子的倒钩刺钩住了头发,一枚一枚摘干净了,小公主都成了蓬头鬼。可怜的女生,可怜的小发辫。

多年后,看刘墉的一篇文,他写道,有一次,他从后面吹个长发女生,那女生回头白了一眼,说:“有什么冤情?”这一句,让他足足回味了十几年。

苍耳带给我的,可不就是这样一些冤情?

采薇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诗・小雅・采薇》

曾经,用过一个ID――野豌豆,每次在键盘上敲,眼前都是绿莹莹的一片豌豆苗,藤蔓上开着蝶形小花儿,粉嫩嫩的,超喜欢。

野豌豆是家乡极普通的一种植物,山坡上,田畈里,随处可见。每年四五月间,野豌豆细长的茎托着几片细碎的羽叶,亮相在众多植物中,线条疏朗,娇弱无力。忍不住担心,它会不会夭折在一阵风里。其实,那种弱,不过是一种假象,它的枝枝蔓蔓里蓄满了韧劲,似百炼钢化成了绕指柔,只稍有一点点依附,便可以强大起来,开花,结实,一年又一年。

在烂漫的山花中,野豌豆实在花姿平平,很不起眼的。你可能会为寻找一串风信子,不顾坡陡谷深,荆棘丛生,但不会俯下身去片刻,对开在近前的豌豆花端详一二。它,就像荣国府里的末等粗使小丫头,由大丫头呼来唤去指派着,离主子远远的.,连替主子掀帘子的份儿也没有。

谁曾想,它的前生不一般呢。一日闲翻《毛诗品物图考》,看到一幅插图,十分熟悉,细瞅,上面有注:薇,巢菜,又名野豌豆。呀!原来这遍野俱是的荒草,竟是住在《诗经》里的薇。那采薇采薇,岂不就是采野豌豆了?多么不可思议!几千年前的薇,如今沦落成了野豌豆。自此,再见野豌豆苗,便多了一层想象,它是薇呢。

很喜欢钱红丽的《诗经别意》,她在一篇文中写到:当我知道“采薇,采薇”里面的薇就是遍布山野的嫩豌豆苗时,非常遗恨。好比一直与一个人通了信,与他谈道论艺,诗来书往,待到某日,忽然见了面,禁不住含恨撞墙一死――原来这个人就是隔壁邻村里二大爷家的狗顺子。

她是替薇惋惜吧,好好的一个让人能生出无限遐想的字,到了,竟是这么个俗物,糟蹋了。可是,狗顺子也有可能是博导的呀,许是真人没露相呢。等到有一天,他穿了长衫,戴上眼镜,见了,再不会有一死的怨怒了。

其实,即使在《诗经》里,薇也比不得蘩,芹和茆,《小雅・采薇》叙述了那些久戍之卒采薇充饥,从“薇亦作止”采到“薇亦柔止”又采到“薇亦刚止”。都花落结实、茎叶粗硬了,还得皱着眉头吃。有什么法子呢?战火纷纷,军粮告急,这些薇,就像两万五千里长征时的草根和苦荼,食之,只是为了活命而已,哪里像现在餐桌上那水泠泠的一碟?

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居到了首阳山,无以果腹,采薇捣食之。这两个对国家不负责任的老男人,顽固迂腐的可以,竟忘了薇也是周土所生所长,直吃得面有菜色,身体虚弱,还坐在老松树下唱: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最后,双双饿死。倒是大先生在《故事新编・采薇》里,替他们二位着想,写了份菜单,列出薇的N种吃法:薇汤,薇羹,薇酱,清炖薇,原汤闷薇芽,生晒嫩薇叶……可惜晚了,他们的口福,留给后人吧。

赶明儿,趁有闲暇,提篮采薇去。陆放翁说:“作羹尤美”。那咱就加老汤,烹薇羹。

参差荇菜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诗・周南・关雎》

中学时读《关雎》,绕来绕去,总是旖旎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句上。“关关雎鸠”和“参差荇菜”,如果没在习题上出现,是不会主动去关心的,就好像看琼瑶的言情剧,只在意双林和二秦的悲喜,其余的,全当成了配料,有没有均可。――这是小女生认死理的浅薄。

却无比感激那时的浅薄,让我在一把年纪之后重读《关雎》,可以绕过汉儒们刀切豆腐似的解说定式,依靠想象,体会出一点别意来,把瘦弱的诗心喂饱。

是暮春之时吧,河水盈盈,草色青青,雎鸠关关唱和,一腔爱意,在婉转悠扬的歌声里尽情表露。此时,此景,此歌声,撩拨起一个男子的春情,他意念中要娶的人,清嘉贤淑、慧美双修。这样的心思,现今的男人更甚。王洛宾对着草原唱: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每天她拿着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可是,这样的好姑娘去哪里找?寻寻觅觅不得,佳期也只好在“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中一推再推了。

我钟情那些参差而长的荇菜,也叫公须,或者金莲儿的水草。春来,一顷柔波之上,玉一样的新绿,疏落地漂浮着,映了天光水色,圆润亮泽。根须和白色的茎暗藏水下,纵横交错着,绿,也由此固守着一方水域,并不随波逐流。这样的光景没有多久。一场小雨过后,新绿像绸缎一样抖开,铺满水面。荇叶田田,绿意又深了一层,越发让人迷醉了。杜甫有诗: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水荇牵风,多么调皮,不由得叫一声好。

黄花是什么时候开在绸缎上的?一开就“弥覆顷亩”,阳光下,金灿灿的一片,太耀眼了,夺了荇叶的彩头。金莲儿的名,许是就这么得来的吧?第一次见,我惊奇于它的质感,花瓣如茜纱裁成,薄薄的,纱丝清晰可辨。忍不住伸手揉捻,指尖上,花毁成泥,方有了真实的感觉。

荇菜在徐才子的诗里,有着别样风情:“……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徐志摩《再别康桥》)。如果,他傍依的那株水草是林徽因,他必是心甘的了。后来想,也不确定。“没吃到的天鹅肉,才是天鹅肉,吃到了,都成了粪土。”――这是大意,却忘记了是在那里看到的。张幼仪、陆小曼都是他爱而娶之的人,也都不是凡俗之辈,结果,落得一个被弃、一个受冷落的收梢。倒是林徽因,因爱而不得,让他眷恋到最后,成就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佳话。

那个男子后来也娶妻了吧?但他娶的,肯定不是心心念念的那一个。也打算收了心,好好过日子,对妻子好,对儿女尽责,怎奈心随情动,痴缠不清。夜阑,枕边人安然入梦了,他却睡不着,翻来覆去,把床板摇着吱吱响。又想起那个佳人来了,幻想着,抚琴鼓瑟向她示好,讨得佳人一笑,然后,钟鼓齐鸣,和她举行一场盛大的婚礼。这个人世,爱情均是如此的吧,求而不得,才更有吸引力。

浅析《诗经》中植物蕴寓的美 篇3

摘要:本文从《诗经》中的植物入手发掘他们新意蕴,有关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之美与生态美,以及人类精神生活的人际关系融洽美与爱情美。通过这些植物,使人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古人融合生活、自然、情感之美的智慧。

关键词:《诗经》 植物 美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原创性的诗歌总集,孔子说学《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中的植物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散发着迷人的芳香,让人们在生活、情感中共享其蕴寓的美。

一、 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生活之美

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动植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据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毛诗类释》中记录,《诗经》中出现了大量的生物名词,据统计,有草名三十七种,药有十七种,木四十三,谷类二十四种,蔬菜三十八种,花果十五种。正是因为对植物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所以诗人将植物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进行融合,并赋予其特定内容。

《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全诗充满了由衷的仰慕和深深的感叹。方玉润《诗经原始》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诗人通过描写采摘芣苢欢快的自然景象,使读者有如进入“口唱山歌手不闲”的愉悦之境。两千多年前,大自然遍地生长的植物,可以供给古人食用、织布、疗疾等,成为现实生活的依赖与精神的寄托,先民们在每天的劳作中将自己的幸福依托于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达到了极致。

在《诗经》中我们能看到许多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毛传:“言求贤用吉士”,用凤栖梧桐来比喻任用贤人。可见《诗经》中已产生了以人类道德或行为比拟植物的意识,表现了人与社会生活之美。《诗经》中有大量的生活常见、生机勃勃的植物描写,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卫风·氓》)等等。这些意味隽永的植物与人们的精神生活、心理活动和感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这些植物表明,古人与大自然的接触已经相当广泛而密切了。

人们最初的审美对象是这些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直接关系的自然环境,其中《诗经》中的农事诗也同样赞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是先民们亲近自然、友爱自然、顺应自然的美好结晶。如《豳风·七月》中“遵彼微行,爰求柔桑”和“蚕月条桑,取彼斧斨”这几句话,可见这时古人已经开始用桑叶在室内饲养蚕。周人已经把自己融于大自然,也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表现。

二、 朴素的生态美

“早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以成鱼鳖之长。”(《逸周书·大聚篇》)这一记载体现了古人朴素的自然保护意识。同样关于生态保护的思想早在《诗经》中就有所表现和流露。如《诗经》中有一些保护树木的诗篇,暗含关爱、尊重、亲近自然为核心的“生态美”意识。“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勿翦勿拜,召伯所说。”(《召南·甘棠》)这首诗说的是:棠梨树虽小,请不要折断,不要伐倒,召伯曾在树下休息。棠梨树虽小,请不要攀折,不要毁坏,召伯曾在树下歇脚。棠梨树虽小,不要摧残,不要拔掉,召伯曾在这棵树下坐。这首诗好像一个公益广告牌挂在棠梨树上,让人们保护树木。

《甘棠》诗的写作背景在《史记·燕召公世家》一文中有较为明确地记载:“召公巡行乡,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召南·甘棠》之诗。”人民爱戴召伯,后世不忘前人,进而更爱护甘棠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打下的基业,后世得到恩泽。这首告诫人们不要割断历史,更不能抛弃传统,这样才能保护历史发展的持续性。后世人要保护前世人的成果,将基业代代相传。生态保护意识已经潜意识的建立在这种生生不息、世代传承的基础之上。

历史是一种继承与延续,在不断的继承与更新中向前发展。不断的继承和延续,就不会误入背离传统的歧途。朴素生态美的保护意识在《诗经》中延续下来,并在不断的更新中,一浪接一浪,这样才有其持续性。

三、人际关系的融洽美

古人云:“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我们礼仪之邦的传统。诗经中就不乏以植物作为载体进行人际交往的诗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卫风·木瓜》),就是其中一首。朱熹《诗集传》:“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别人送都是水果;我回报给人家的都是美玉。水果家家都有,美玉却是世间稀少的。这看起来很不对等,但正是这种不对等,深刻揭示了友情、爱情的实质不是获得,而是给予。关于倡导良好传统,通过植物表现人际关系融洽的诗篇还有很多。如《大雅·抑》中“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诗句,后来演化出“投桃报李”这个成语,用来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小雅·常棣》就向人们宣传兄弟情义,“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诗人宴请朋友兄弟,畅饮美酒。兄弟到齐,和睦的情意充满心中,就像琴瑟的和谐,也促进了夫妻的恩爱。在动荡的战乱时期,宴请兄弟朋友,更显得友情、亲情弥足珍贵。这里用棠棣花与萼、蒂俱为一体,比喻兄与弟亲同手足,不可疏远分离。朱熹在《诗集传》说:“此燕兄弟之歌。”兄弟为五伦之一,属天伦;夫妇、朋友,属人伦。后世祎花萼、棠棣、鹡鸰、孔怀比作兄弟之谊,即从这首诗中取义。“茑与女萝,施于松柏。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庶几说怿。”(《小雅·頍弁》)在这首诗中,用茑萝攀附松柏来比喻兄弟、亲戚相互依附之情,后来又演化为夫妻之间相处和睦、融洽的“松萝共倚”。

通过《诗经》中植物表现的人际关系,我们可以感悟到古人对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丰富了今天人们对人际关系的解读。

四、爱情美

《诗经》中描写男女爱恋、感情的诗篇有很多,因此植物也成了《诗经》中的亮点。在这些诗歌中,美丽的花草传递男女情感,有的传达了一种温润委婉的爱恋美,有的抒发了执着缠绵的相思之美,有的表现了热烈纯真质朴的追求美,犹如“爱情草”般演绎了爱情的美丽。

《诗经》中芍药与定情结下了不解之缘。《郑风·溱洧》一诗,正是反映了仲春之月,青年男女奔走相会表达爱情的情景:“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诗中的士与女互赠芍药与简(兰)花的动态描写,可知芍药与兰花,是当时男女相爱定情的信物,清醇、雅致,给人以不尽的回味。恋人互赠香草,彼此倾诉传达爱慕之情。其温润委婉情感的表达与人物的言行相谐相应,充满了爱情成功的喜悦,带给人们的是对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它预示着成功、向上。

葛,可谓《诗经》中的相思草。“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王风·采葛》)因为葛是女子采来用以织布的主要原料,所以她们最了解葛的习性,在采葛时就会把深厚的相思情感寄寓其中。葛长长的外形,慢慢向远处伸长的样子容易让多情的女子想到情思的悠长久远。长长的葛藤在山沟蔓延的情形,也暗合了恋爱中的人儿缠缠绵绵的相思情绪,颇有“剪不断,理还乱”的蕴味。诗中恋人的相思之情由这含情脉脉的“相思草”形象地表达出来。所谓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相思之美,是对恋爱中人物心里描写的一个典范,已成为恋爱中的男女最经典的常用语。

《召南·摽有梅》是一位描写待嫁女子的诗,表现出女子感觉时光流逝、求偶急切与渴望爱情的心理过程,热烈纯真质朴的爱情追求折射在梅子这有灵性的植物中。

《诗经》中的植物作为生活中的一种符号,传递了古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情感生活状况。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通过对植物的浅吟低唱得以最完美的展现。这种寄寓在花草树木上的情感之美为后世共享、继承和继续发展美的内蕴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参考文献:

[1]陈子展.诗经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2][宋]朱熹.诗集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李学勤.毛诗正义(上中下)/十三经注疏[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周振甫.诗经选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清]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2.

[6]金性尧.闲坐说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4.

[7]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8]林祥征.《诗经》审美价值简论[J].泰山学院学报,2008,(3).

[9]王青.《诗经》植物意象的文化解读[J].河海大学学报, 2007,(6).

《诗经·国风》植物意象英译探微 篇4

关键词:《诗经·国风》英译,植物,文化意象,典籍翻译

1、《诗经·国风》植物名称英译及其考证方法

《诗经》中植物种类繁多, 据陆文郁先生在《诗草木今释》中的统计, “那时环境上所习见的植物有一百三十二种” (陆文郁1957:45) 。其中有菜蔬类植物, 如荇菜, 葵, 荼, 荠;有水果类, 如木瓜, 木桃, 木李, 梅;有百谷类, 如黍, 稷, 稻;有树木类, 如乔木, 甘棠, 柳, 桑, 柏;有花卉类, 如舜英, 芍药, 菡萏。本文将从训诂学、名物学、文学、民俗学四个角度对“黍”、“稷”、“檀”这三种植物意象的翻译进行考证并阐释自己的观点。

首先, 训诂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训诂学强调“古代文献词义学派”;而广义的训诂学则包括词义生成学、微观文献考证学和古代文献词义考证学等。闻一多在继承传统训诂学的基础上创立了《诗经》新训诂学, 可在其《风诗类钞》、《诗经新义》、《诗经通义》中得知。

其次, 名物学主要是研究名物其名的由来、名实关系、客体渊源流变及其文化涵义。根据扬之水所作《诗经名物新证》可知, 名物学强调“将传统的名物训诂考据与现代的新的历史认知、观察、叙述方式相结合, 形成其独特的‘三证归一’的学术方法。”

文学方面, 本文主要从文学底本和文本的互文性两方面考查。首先需要考查翻译底本和参考系统。杨、戴的译本是以《毛诗》为翻译基础的。

民俗学方面, 闻一多先生对《国风》的研究甚多, 他认为要想全面地理解其诗的深刻内涵, 必须要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及生活方式。本文在研究探讨《国风》中植物翻译的时候也将用民俗学的研究方法。

2、《诗经·国风》植物名称英译及其文化意象的传达

笔者从训诂学、名物学、文学、民俗学等方面分别就杨宪益、戴乃迭《诗经·国风》译本中“黍”、“稷”、“檀”这三种植物的英译进行分析考证, 并提出了更能传神达意、表达中国文化意象的英译。

2.1.“黍”、“稷”

据统计, “黍”在《王风》、《曹风》、《幽风》、《唐风》中共出现七次, 而“稷”则出现六次, 且两种植物常同时出现。例如《王风·黍离》中的“彼黍离离, 彼稷之穗。杨、戴将“黍”译为“millet”, 将“稷”译为“sorghum”, 笔者认为其译法欠妥。

从训诂学角度来说, 《汉字源流字典》中说道:“黍, 象形兼形声字。甲骨文像一棵黍子形, 三叉像其散穗下垂, 一年生植物” (谷衍奎2008:268) 。训诂学考证“稷”有三种含义, 包括高粱、谷类总称和小米。而“稷”则是穗大而毛长且粒大, 其实为高粱。

从名物学角度看, 经笔者查证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可知“诗经时代主要粮食作物是黍子和小米, 即诗中屡屡并言的黍和稷” (扬之水2012:135) 。黍, 去皮称为大黄米, 分为粘和不粘两种, 粘者称为“黍”, 用来祭祀同时也是重要的食物。而“稷”即高粱或谷物类的总称, 商周时期, 黍稷是北方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生长于黄河流域。

从文学文本角度分析, 据考证, 《国风》当中收录的均为各地区的民歌, 其中, 《唐风》、《王风》、《幽风》分别收录的是山西翼城、河南洛阳以及陕西彬县的民歌。这就说明山西、河南、陕西在当时已经广泛种植黍稷了。因此可以说, “黍和稷”是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最古老的作物之一。

据名物考证知, 《诗经》里的“黍”是黄米。黄米是北方一种粮食, 比小米稍大, 颜色淡黄煮熟后很黏。黄米和小米是不同的两种粮食, 故笔者认为“黍”应译为“glutinous millet”, 不应译为“millet”。“millet”指的是小米, 也就是“粟”去皮前成为谷子。杨、戴在翻译“黍”时, 由于缺乏对“黍”和“粟”的慎重考证而将其二者混淆了, 而在翻译“稷”时, 统一将其都“稷”译为“sorghum”, 通过对“稷”的训诂可知, 《诗经》中的“稷”还可指谷类总称或小米。

2.2.“檀”

“檀”字在《诗经·魏风·伐檀》中有“坎坎伐檀兮”, 在《郑风·将仲子》中又有“无折我树檀”。而杨、戴二为先生均将“檀”字译为“elm”。

从训诂学角度来看, “檀”梵语是“布施”的意思, 而新华字典中说道:“檀”指落叶乔木, 木质坚硬, 用于制作家具、乐器等 (又称“青檀”) , 而青檀属于榆科。

从名物学入手, 《明清木质家具鉴别》一书中称:“《魏风·伐檀》中的‘檀’指的是檀香, 产于我国广东、云南以及印度、澳大利亚等地。是一种常绿小乔木, 有浓郁的芳香, 花开之初呈黄色, 逐渐变为血红色, 叶形似长而檀香属于檀香科, 俗名‘白檀’, 檀香在古代常用来被用作车轮, 而用檀香木制作车轮的车常被称作‘檀车’, 正如《诗经·小雅·丰大杜》中曰:‘檀车巾单巾单。’” (刘雅笛2010:98)

从文学文本角度分析, 根据《古诗苑汉英译丛—诗经》一书, 可知“《魏风·伐檀》为一首谴责诗。劳动者一边辛勤地砍伐檀树为贵族们制作车辆, 一边以悲愤的心情谴责着他们不劳而获” (杨宪益, 戴乃迭, 野莽2001:82) 。《诗序》云:“《伐檀》, 刺贪也。在位贪鄙, 无功而受禄, 君子不得进仕尔。”可知, 此处的“檀”指的是檀香木, 制作车辆用。

而译本中杨、戴将“檀”字译为“elm”, “elm”本身就是“榆树”的意思, 据以上考证知, 《诗经》中的檀应指“檀香”, 而不是“榆树”。在《唐风·山有枢》中可见“山有枢, 习有榆。”其中的“枢”即为“刺榆”, 而“榆”则为“白榆”, 落叶乔木。故笔者认为, 将“檀”译为“elm”, 欠妥, 应译为“sandalwood”或“sandalwood tree”更加合适, 指的是“檀香 (木) ”。

3、结语

翻译尤其是中华典籍的英译, 应重视对典籍原文的理解, 也就是需要译者在翻译前做大量的研究考证工作, 对文本中出现的“物”进行名物考证, 在翻译过程中也要运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已经翻译策略, 注重其文化意象的传达, 这样才能为中华典籍英译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冈元凤.毛诗品物图考[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 1985.

[2]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8.

诗经中的植物名 篇5

【诗·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为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是{诗经·王风】第一首诗“黍离”中的一段。读了这首诗使我想起另一首,唐末诗人刘禹锡写的诗——乌衣巷:乌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昔日王谢堂前燕,飞进寻常百姓家。上面两首诗同样都给人一种苍海桑田的感觉,会使你伤感之情油然而生。前者,作者回乡看到原西周宗庙上长满一行行茂盛的黍,稷。人是物非的情景,不免使之心情沉重,悲伤,“行迈靡靡,中心摇摇”,仰天长叹;后者,作者看到原王,谢府第仍在,但住在里面的人变了,变成寻常百性之家,那种感慨之情不言而喻。他们都有个共同点,都是因帝王之家没落而起兴,触景生情。

诗中的黍稷都是禾本科植物。

稷——【辞源】解析:“古今著录所述形态不同。汉以后以粟为稷,唐以后又以黍为稷。谷类中种之最早,古称为百谷之长,故农官为稷,谷神亦为稷。”(【稷正】条:稷神也,【风俗通】列山氏之子柱,能殖百谷蔬果,故立为稷正,周弃亦以为稷正也。)

罗愿《尔雅翼》云:稷,穄,粢皆一物。语音之轻重耳。赤者名糜,白者名芑(qi),黑者名秬(ju)。

古今著录,说法不一。现代多以明【本草纲目】为准。李时珍在《本草》中说:“稷与黍一类二种也。粘者为黍不粘者为稷。稷可作饭,黍可酿酒。犹梗与糯也。”“稷黍之苗似粟而低小有毛,结子成枝而疏散,其粒如粟而光滑。三月下种,五月可收,亦有七八月收者。其色有赤,白,黄,黑数种。黑者禾稍高,今俗通呼为黍子,不复呼稷矣。北边地寒,种之有补。河西出者顆粒尤硬。稷熟最早,作饭疏爽香美。为五谷之长而属土,故祠谷神者以稷配社。五谷不可遍祭,祭其长以该之也。上古以历山氏之子为稷主,至成汤始易以后稷,皆有功于农事者也。”又说:“盖稷之粘者为黍;粟之粘者为秫;梗之粘者为糯。”李时珍在《本草》【正误】中还说:“稷黍之苗虽颇似粟,而结子不同,粟穂丛聚攒簇,稷黍之粒疏散成枝。”

西北俗呼“黄米”的即稷之黄者;华北俗呼“小米”的应为粟。

黍性味甘温,唐医孙思邈曰:“黍米,肺之谷,肺病宜食之。主益气”。补中。久食使人发热,心烦。

附:

【史记·周本纪】:“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音:tai.地点在今陕西武功一带)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ku)原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飢,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始姬氏。”

天下王氏鼻祖——后稷为官名,是周先祖,姓姬名弃。为天下王氏鼻祖。其父帝喾为黄帝曾孙。福建王氏族谱记载,其源自于后稷。福建“王”源于河南固始“王”,固始“王”源于山东琅琊“王”,琅琊“王”源于山西太原“王”,太原“王”源于周王朝“姬”氏,姬氏祖后稷也。王姓,因“王”而得王之姓。

诗经植物 篇6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反映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社会状况及生产生活情景, 蕴含着许多周代先民的生活习俗, 其中有许多反映先民们对野生植物进行采集劳动的篇章, 如《采薇》、《采蘩》、《采蘋》等。从这些诗篇的吟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周代先民们在采集活动中体现的一些民风民俗。《诗经》中涉及的野生植物种类繁多, 据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毛诗类释》中对《诗经》中记载的植物类别的统计, 共有蔬菜38种, 药物17种, 草37种, 其中除人们已学会栽培的几种蔬菜外, 其余绝大部分都属野生植物。

在《诗经》中写到采集活动的共有26篇, 其中以“采”命名的就有《召南·采蘩》、《召南·采蘋》、《王风·采葛》《唐风·采苓》及小雅中的《采薇》、《采芑》、《采菽》、《采绿》等八篇。《诗经》中大量的植物描写反映了先民早期的风俗民情, 表现了他们对野生植物的渴望意识和崇拜心理。在《诗经》的这些抒情诗中, 先秦百姓们采摘野生植物的风俗习惯按照其目的和用途主要可分为三种:其一, 作为野菜食用;其二, 作为药物服用;其三, 作为祭祀活动的祭品。

一、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采集植物作为野菜食用之习俗

随着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入, 周代先民们的采集对象日渐丰富, 其中野菜是人们采集的主要对象。在采食野菜的过程中, 人们积累了丰富的采摘、食用经验, 而且种类繁多, 有荇菜、卷耳、葑、菲、荼、荠、薇、芹、茆等, 这些植物可“食之不饥”。

《诗经》第一篇《周南·关雎》就有采摘活动的描写:“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荇菜是一种浅水性植物, 夏天开黄花, 嫩叶可食, 是当时常见的一种野菜。《诗经集传》曰:“根生水底, 茎如钗股, 上青下白, 叶紫赤, 圆径寸余, 浮在水面, 可食。”从《周南·关雎》中的句子“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可以看出, 荇菜在周代已是人们普遍采摘的一种野菜。

《鲁颂·泮水》中也有关于采摘水生野菜的描述, 如“思乐泮水, 薄采其芹;思乐泮水, 薄采其茆”等。芹, 一种水中植物, 即水芹菜, 是春天常见的一种野菜, 至今江南各地仍有食用。茆, 今言莼菜, 为睡莲科水生宿生草本植物, 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蔬菜中的珍品, 以嫩茎叶供食用, 还是抗癌佳品。陆机《疏》:“茆与荇菜相似, 叶大如手, 赤圆有肥者, 着手滑不得停, 茎大如匕柄, 叶可以生食, 又可鬻, 滑美。江南人谓之莼菜, 或谓之水葵, 诸陂泽中皆有。”人们采集莼菜用来煮汤, 柔软滑嫩, 是一道美菜。

《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毛传曰:“荼, 苦菜也。”邢昺疏:“叶似苦苣而细, 断之白汁, 花黄似菊, 堪食, 但苦耳。”荠, 朱熹谓:“荠, 甘菜也。”荠就是荠菜,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叶狭长, 羽状分裂, 花白色, 茎叶嫩时可食, 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野菜。

《小雅·采薇》:“采薇采薇, 薇作亦止。”《召南·草虫》:“陟彼南山, 言其采蕨;陟彼南山, 言其采薇。”薇, 巢菜, 又名野豌豆, 嫩苗可食。蕨, 指蕨类山菜, 可食。毛传:“蕨, 鳖也。”朱熹《集传》曰:“初生无叶时可食。”鳖, 蕨的别称, 陆机《疏》:“蕨, 鳖也, 山菜也。初生似蒜, 茎紫黑色, 可食。周、秦曰蕨, 齐、鲁曰鳖。”

从《诗经》所提供的这些资料可以看出, 在先秦时期, 农业生产处于初级阶段, 粮食不足, 需要大量的野菜充饥。因此, 采集野菜是周代先民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习俗。

二、陟彼阿丘, 言采其蝱———采集植物用作药材之习俗

从神农尝百草开始, 先民在采集活动和生活实践中认识到某些野生植物具有药用价值, 于是采集植物药材也成为当时重要的习俗。

《墉风·载驰》:“陟彼阿丘, 言采其蝱。”蝱, 又与莔通, 贝母也, 一种药用植物。《本草》:“贝母一名莔, 根形如聚贝子, 安五藏, 治目眩、项直不得返顾。”陆机《疏》蝱:“其叶如栝蒌而细小, 其子在根下, 如芋子正白, 四方连累着有分解。”古人以为可治郁闷之疾。《墉风·载驰》中许穆夫人心忧故国却不能相救, 驱车回乡却被拦下, 心怀焦忧登上山丘, 看到的是“主疗郁结之疾”的蝱。

《周南·芣苢》:“采采芣苢, 薄言采之。采采芣苢, 薄言有之。”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 即车前子, 古人以为其籽可以治妇女不孕和难产。毛传:“宜怀妊焉。”意其有助妊娠宜子的功效。它的种子和全草可入药, 利尿、镇咳、止泻。因芣苢多子, 古代妇女深信芣苢有宜子的效用, 古人歌之以示庆贺生子之意, 所以她们采集芣苢时的情状是十分欢愉而且充满希望的。

《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 如三岁兮!”艾, 多年生草本植物, 嫩叶可食, 老叶制成绒, 供针灸用。毛传:“艾所以疗疾。”朱熹集传上也明确了艾的用途:“艾, 蒿属。干之可灸。故采之。”艾除了治病之外, 民间通常认为可以用来驱邪, 用艾草煮水沐浴还可以强身健体。艾草长得越久越好, 最久者可至三年, 所以说如三岁兮,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南北朝以前, 民间习俗在端午节悬艾草于门上以消除毒气, 《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 四民并蹋百草……采艾以为人, 悬于门户上, 以禳毒气”, 这个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唐风·采苓》:“采苓采苓, 首阳之巅。”苓:通“蘦”, 一种药草, 即大苦。毛传:“苓, 大苦也。”沈括《梦溪笔谈》:“此乃黄药也。其味极苦, 谓之大苦。”《王风·中谷有蓷》中提到的蓷也是一种草药, 即益母草。

三、载谋载惟, 取萧祭脂———采集植物作为祭祀活动的祭品

祭祀是古代的重要活动, 先秦时期人们对祭品的选用除牲、酒、玉等物外, 一些采集植物也成为祭祀的祭品。因此, 《诗经》中所描写的野生植物除了用于野菜充饥、药材治病的日常习俗以外, 还有一些植物经常被用在祭祀活动中, 祭祀自然、祖先神灵以求得他们的保佑、赐福。在《诗经》中通常用于祭祀的植物有萧、蘩、蘋、藻、椒、韭等。

《大雅·生民》:“载谋载惟, 取萧祭脂。”《王风·采葛》:“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萧, 蒿类, 有香气。毛传:“萧所以供祭祀。”《集传》:“萧, 荻也。白叶茎麄, 科生, 有香气。”古时祭祀, 以香蒿、牛肠脂和黍稷混合在一起, 然后点燃, 使其香气远闻, 类似后世的香烛。

《召南·采蘋》:“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蘋, 又称四叶菜、田字草, 蘋科, 为生于浅水之多年生蕨类植物, 茎部纤细, 有柔弱之美。藻, 水生植物。陆机《疏》:“藻, 水草也, 生水底。有二种:其一种叶如鸡苏, 茎大如箸, 长四五尺;其一种茎大如钗股, 叶如蓬蒿, 谓之聚藻。”诗中的蘋和藻都是古代女子出嫁前的教成之祭所需的祭品。《礼记昏义》:“古者妇人先嫁三月, 祖庙未毁, 教于公宫;祖庙既毁, 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 祭之, 牲用鱼, 芼之以蘋藻, 所以成妇顺也。”就是说, 古代女子在出嫁之前三个月必须接受有关“妇顺”的教育, 教成之后用生于溪涧之中的蘋藻等物进行祭祀, 取其洁净之意, 且有柔顺的德行。

《召南·采蘩》:“于以采蘩, 于沼于沚;于以用之, 公侯之事。”蘩:白蒿, 生彼泽中, 叶似嫩艾, 茎或赤或白, 根茎可食, 古代常用来祭祀。毛传曰:“采蘩, 夫人不失职也。夫人可以奉祭祀, 则不失职矣。”是以为此乃贵族夫人自咏之辞, 说的是尽职“奉祭祀”之事。《左传》隐公三年也有记载“蘋蘩蕴藻之菜……可荐于鬼神。”

《诗经》中所反映的先民们采摘种种普通的野生植物, 通过繁琐的礼节仪式祭神祀祖, 这其中蕴含着他们虔诚的希望, 赋予植物以神性, 表现了他们对植物的崇拜心理。

先秦时期人们采集对象除上述三类之外, 还采食野生水果, 以助消化、促健康。《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薁。”郁是野李子, 即“郁李”, 一种落叶小灌木, 似李而形小, 果味酸, 肉少核大, 仁可入药, 亦称“唐棣”。薁是山葡萄, 并堪为酒。《本草纲目》:“薁, 野生林墅间, 亦可插植, 蔓叶花实与葡萄无异, 其实小而圆, 色不甚紫也。《诗》云, 六月食薁, 即此。其茎吹之气出有汁如通草也。”《诗经》中记载的野果还有梅、棘 (酸枣) 、桑葚、苌楚 (猕猴桃) 、榛子、栗子等。

还有些采集品被用作染料, 《小雅·采绿》:“终朝采绿, 不盈一匊, 予发曲局, 薄言归沐。终朝采蓝, 不盈一襜, 五日为期, 六日不詹。”绿:草名, 即荩草, 又名王刍, 染黄用的草。花色深绿, 古时用其汁作黛色着画。蓝, 一种草本植物, 从中可以提取颜料。郑笺:“蓝, 染草也。”

《诗经》中蕴含着对野生植物的大量描述, 可见采集生产活动是殷周、春秋时期的重要生产方式。它不仅对先秦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非常重要, 在社会生活中也与婚嫁、祭祀等古礼密切相关。这些采集诗充分体现了周代先民在自然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风俗民情, 展现出一幅幅上古时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纯净天然的唯美画卷。

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也是一部记载先秦时期风俗民情的珍贵史料。本文通过《诗经》所提供的有关资料, 从周代先民对野生植物采集的角度考察了先秦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

关键词:《诗经》,植物,先秦时期,生活习俗

参考文献

[1]孔颖达.毛诗正义[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 1980.

[2]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3]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上一篇:结构化产品发展下一篇:完善全面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