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问题与高考

2024-05-09

民生问题与高考(精选九篇)

民生问题与高考 篇1

电视新闻广播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对采访新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众多新闻形式中, 民生新闻最为贴近百姓生活、关注民生, 其基于平民视角通过民生内容、取向价值的报道, 进行新闻资讯的广泛传播。基于百姓大众终端展开信息编码, 重点报道有关民众衣食住行、生活热点问题事件, 进而有效传播信息至更多受众, 为其生计生活提供人性化服务。由此可见, 民生新闻具有重要的核心价值, 只有采取百姓大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理解的形式展开采访报道, 反应民众需求、心声, 才能真正令民生新闻被大众接受与认可。

2 民生新闻采访实践问题

民生新闻采访即工作人员依据相应技术, 将体现民生新闻价值内涵的事实创作成新闻节目, 通过电视媒介广泛传播的采集民生新闻素材实践工作。其具体涵盖分析掌握民生新闻内容素材以及基于摄像话筒设备进行新闻事实声音、动态画面的有效收集汇总。基于后续环节体现了显著操作实践性, 因而采访人员常常关注该环节工作, 即关注业务技能应用, 却忽视了新闻理论实践研究。这样一来将会令新闻素材的搜集、探寻无法体现良好新意、反应民生现实, 体现出了重视制作、忽视采访的错位偏差认识弊端。同时民生新闻采访中还存在两极分化问题, 即一方面关注体现日常经济新闻事件, 另一方面又过多关注困难家庭、农村老人、奇闻事件, 而对于百姓身边发生的重大、深远价值的民生新闻却甚少涉及。虽然边缘题材民生社会新闻应该报道, 然而其并非民生主题, 因此应抓住民生重点, 不应体现两极分化的无重心采访报道。另外, 一些民生新闻的采访报道还存在走过场、摆拍问题。这是由于一些记者没能形成对新闻现场各类要素内容的有效价值判断, 无法真正体现能够反应新闻价值的生动形象, 不能有效认识新闻所映射的本质事物特征。因此他们往往会产生无东西可采访、拍摄的偏差认识, 进而走进走过场的摆拍采访误区。例如, 在进行科研人员工作采访环节中, 一些记者刻意的令他们将实验室进行清洁打扫, 做好摆拍背景准备, 这样一来, 对于新闻中最能体现科研工作人员实际服务特征环境的要点细节画面, 例如凌乱、真实便无从体现, 令民生新闻信息量大大削减, 还会形成一种错误传播信息、虚假报道的不良倾向。

3 民生新闻采访科学实践策略

3.1 走进群众、实施一线采访

为扩充民生新闻线索来源, 我们应走进群众, 实施深入采访, 由贴近民众的一线探寻价值化采访主题。应牢固把握民生新闻同受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核心要素, 令新闻采访呈现出与民众同一空间地域的优势以及贴近受众心理的核心价值。同时, 采访阶段中应注重对群众心声的了解, 通过对其想法的探寻, 深入一线的采访, 真正报道出反映民声的大事、符合民众心理诉求的民声新闻。

3.2 注重创新, 体现民生新闻时效性

只有求新、求实, 才能真正体现新闻价值内涵与属性特征, 因此民生新闻采访应科学注重新闻事件产生的时间, 同时应基于此时间性力求新闻内容事实通过科学采访体现新鲜性。也就是说民生新闻事件的采访应与新闻事实产生的时间越贴近越好, 或者与其正在形成的事实进行时间重合, 这样才能令其成为良好的新闻事实, 提升新闻价值性并符合新闻客观需求。采访民生新闻实践中, 不仅应注重把握事实时间规律, 同时应注重选题、素材的时效性, 秉承创新务实原则, 体现新闻新意、新鲜感、时间性, 进而真正采访出具有科学价值内涵的民生新闻。

3.3 基于平民视角, 科学开展民生新闻采访

民生新闻采访实践选题同他类新闻包含显著差异, 即民声新闻应更注重以平民视角进行选题角度设置。在民生新闻产生前期, 采访选题多基于政党、政府以及新闻媒体视角进行新闻报道, 或者基于传播高度针对各类新闻事件展开分析、研究与选择, 过分注重对政策的发布、解读, 进而令新闻采访长期以来形成了新闻联播或新华体的固定范式, 体现了新闻采访的单一固定性。为此民生新闻采访应科学摒弃该类固定传播形式, 由百姓大众的关注热点、生活需求、内心需要、中长期发展目标出发, 把握采访角度、做好采访选题。应对各类价值化民生新闻事件、线索、信息、资讯实施统筹集成挖掘、选择与采集, 进而优化新闻传播效果, 采访制播出深受民众喜爱、具有广泛认可度的民生新闻。

4 结语

总之, 民生新闻的挖掘、选择与采访直接对其传播效果、制作质量、喜爱程度形成了显著影响。为此, 我们只有在采访实践中注重弊端现象、不足问题, 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 走进群众、真正开展一线采访、注重创新、体现民生新闻时效性、基于平民视角科学开展民生新闻采访, 才能真正体现民生新闻价值内涵,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进而促进民生新闻实现持续、全面的优质发展。

摘要:本文基于民生新闻内涵、采访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 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践采访策略, 对提升民生新闻采访报道水平、突出实效性、获取受众认可, 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民生新闻,采访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王连河.关于增强民生新闻新闻性的思考——以漳州电视台《记者在线》为例[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 .

民生问题专题复习与训练 篇2

所谓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生计与生活的问题,也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等方面的问题,它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切实保障民生是维护社会和谐的稳定基石,持续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

中共十七大报告的新亮点之一就是首次单列篇章阐述“民生问题”,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表明中国的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民生正成为我们党工作的重点。这是中国发展进步的一个标志,显示出我们党对现代化的认识更加深刻。

【高考视窗】

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关于民生问题的考查力度在逐渐加大,以2007年高考为例,全国文综卷Ⅰ第21题考查1956—1965年我国的粮食问题,第23题考查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全国文综卷Ⅱ第40题着重考查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和历史贡献;山东文综卷第27题考查罗斯福新政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有益探索;天津文综卷第37题考查古今中外的民本思想;四川文综卷第16~18题直接考查了民生理论和实践问题。随着民生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2008年高考将会有更加精彩的考题出现。

【知识链接】

1.古代涉及“民生”的思想主张。

(1)老子:主张“无为”。

(2)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使平民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主张“以德治民”。

(3)孟子:主张施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暴民”、“虐民”。

(4)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他的思想代表了平民利益。

(5)封建国家统治初年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

(6)唐太宗:强调“存百姓”的思想。

2.中国古代两种不同的民生思想的治国实践及影响。

(1)重视民生:①春秋: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齐国成为东方强国,为齐桓公称霸奠定了基础。②战国: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③汉朝:西汉初年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刘秀“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三十税一”、“鼓励流民返乡垦荒种地”,形成“光武中兴”。④唐朝: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形成“贞观之治”;唐玄宗“选贤任能”、“大力发展生产”、“大兴文治,发展科举,广聚学者”,形成“开元盛世”。⑤宋朝:王安石变法。⑥明清时期:“一条鞭法”、“地丁银”、“摊丁入亩”等政策的调整。以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当时社会的相对稳定与和谐,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对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2)忽视民生:①商纣王大建宫殿苑囿,作炮烙之刑残害百姓,导致商朝灭亡。②周厉王贪财好利,残酷剥削百姓,引发“国人暴动”。③秦朝:徭役繁重,刑罚严酷,赋税沉重,土地兼并严重,引发农民起义。④隋炀帝暴政,导致隋朝灭亡。⑤明朝后期加派三饷,引发陕北起义。

3.中国近代民生问题的提出、发展和实践及影响。

(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耕者有其田”和“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美好愿景,但是由于其落后性而根本无法实施。

(2)“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前期由于他们严重脱离人民群众,这个目标没能实现;1924年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但是又因为国民党右派的叛变,革命遭遇失败,理想再次破灭。

(3)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其中包括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4)20世纪30年代,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保障了红色政权的存在;抗战时期实行减租减息,提高了农民的抗日和生产积极性;1947年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开展土地改革,保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4.新中国关于民生问题的实践及影响。

(1)建国初:①完成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分到土地,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②恢复经济的措施: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巩固政权奠定了基础。

(2)“文革”期间,突出“以阶级斗争为纲”,不重视民生问题。在“左”倾错误指导下,农轻重比例失衡,用于农业和轻工业的财政支出相对很少,对农业和轻工业的投入严重不足,食品和日用消费品供应严重不足,极大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降低乃至取消农业税。②城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解决民生问题的步伐大大加快,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空前的提高。

5.近代西方社会民主思想及落实民生问题的具体事例、解决办法、社会影响。

(1)近代西方社会民主思想:①人文主义思想、启蒙运动中的人民主权说、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都涉及“以民为本”思想。②罗斯福新政中的思想以及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保障制度的改革。

(2)近代西方社会落实民生问题的具体事例、解决办法:①法国:1793年,由雅各宾派控制的国民公会规定农民可分期付款购买土地,并颁布全面限价法令;拿破仑颁布的《民法典》保障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并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②美国:《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等。③日本:明治维新中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关卡和行会制度,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力发展教育。④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重视社会福利制度。

各国落实民生问题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民的土地问题,当然它还带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重大胜利。在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成熟和稳定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民生问题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和解决,有些资本主义国家甚至出现一片和谐的繁荣景象。但是资本主义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对内对外的剥削和侵略从来没有停止过,极大地恶化了国内人民和广大亚、非、拉美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民生问题。

【知识发散】

民生问题与科技革命密切相关,为了推动民生更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应该加大科技发展和进步。

科技革命与民计民生的发展变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人们开始告别以人力、畜力为动力的封建时代,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城市崛起带来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人们的生活观念、价值观念也相应发生了变化。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人们开始享受电灯、电车、电影、电话、电报、汽车、远洋轮船、飞机、化学工业等发明给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工业化程度加快,人们的民计民生得到极大的改善。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更是把人类带入信息时代,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代表的科技革命成果日益深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之中,人造纤维使得人们的服装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以集成电路为基础制造的家用电器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日新月异的现代化通讯手段缩短了人们的距离,人们的衣食住用行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或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民计民生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和迈进。为了推动民生的更快发展,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我们应该加大科技的投入、研发和运用,推动科技创新,让科技在改善民计民生的过程中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

【创新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历史上中外统治者采取的一些改革政策和措施给我们提供了历史借鉴和启示。据此回答1~4题。

1.唐太宗的主要政绩中,体现出其关注民生的措施是()

A.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B.革新政治,完善制度

C轻徭薄赋,戒奢从简 D.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2.下列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政策中,体现了相对减轻农民负担、保证农业生产时间的是()

①庸 ②募役法 ③纳银代役 ④青苗法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

3.孙中山先生阐述的新三民主义含有一定的“富民”思想,主要表现在()

A.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B.反对民族压迫

C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D.限制小私有者

4.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修筑了田纳西水利工程,其修筑的直接目的是()

A.国家干预经济,减轻经济危机的破坏性

B.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

C.兴办水利工程,解决发电、防洪、灌溉等问题

D.国家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克服建设的盲目性

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富民”理想,是中国人数千年以来的梦想。据此回答5~7题。

5.中国古代的思想流派中,与关注民生、实施“富民政策”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A.墨家 B.儒家 C.法家 D.道家

6.孙中山认为通过实施_______的政策可以做到“家给人足”。()

A平均地权 B.奖励实业 C.保护农工商D.开展土地革命

7.中国共产党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发展农村经济,其中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是()

A.实行土地改革,建立农民个体私有制

B.大搞人民公社,建设农村集体所有制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为贯彻党中央精神,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增加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财政支出。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实际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促进社会和谐。

材料二 “自古读书需交费,而今上学不花钞”,道出了人们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的欣慰。免收学杂费成为继免除农业税后又一场惠及广大农民的“及时雨”。

“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曾是农民看病贵的真实写照,而今形成的农村初级医疗保障制度使农民健康有了“保护伞”。

“关注民生之本,心系百姓利益”,“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251亿元,使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谱写了一首民心歌、和谐曲。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哪些关系?请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及其作用。

(3)结合材料一、二,用发展的观点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共享”也需要“共建”,你应该为此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一、1.C 2.B 3.D 4.B 5.C 6.A 7.D

二、(1)①党和人民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执政为民。②政府和人民的关系。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③党和政府的关系。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政府的政策措施是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④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务院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各级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2)①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增加财政支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教育、医疗、就业等。②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3)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构建和谐社会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②坚持发展的观点。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解决民生问题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只有不断解决民生问题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我国民生问题现状调查与分析 篇3

纵观调查数据,得出我国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基本生存( 物价控制、贫富差距、药品安全、 饮用水质量、食品安全、生活设施) 的问题。

1、不满意度分析

非常不满意的问题集中在物价控制和贫富差距上,所占比重两项几乎持平,保持在27%以上。 不太满意的问题集中在食品安全、物价控制和贫富差距上,所占比重保持在34%以上,其中最高的是物价控制。 综合以上两项可以得出物价控制是现今我国居民严重不满意的问题。 非常不满意程度居于第二位的是贫富差距 , 其中城镇居民占76.75%,占绝大多数。 一般满意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药品安全和饮用水质量上,保持在40%以上,相对其他问题可以认为此项稍显乐观。

( 1) 物价控制和贫富差距。 物价控制表现最为突出 。 尽管中央银行频繁调整利率,国家使用紧缩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 但是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一直居高不下,从而使居民的生活随之明显趋于紧迫。 贫富差距不满意程度略微低于物价控制,在矩阵图中处于问题区域,物价控制之下。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一直高度强调共同富裕,但在我国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国情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依然不平衡,尤其表现为城乡之间的差距。

( 2) 食品安全 。 居民对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不太满意的阶段。 自从三鹿奶粉被发现添加了三聚氰胺以后,我国出现了一阵国产奶粉严重积压的现象,居民宁愿选择高价的进口奶粉,也不敢轻易尝试国产奶粉。 确实,现如今,在我国各地出现了有关食品安全的各种问题,比如人人皆知的苏丹红鸭蛋、孔雀绿鱼虾、甲醛奶糖、地沟油、 染色花椒、染色馒头、陕西榆林学生奶中毒等等。 因此,居民对此不太满意也于情于理。 但是,国家质检总局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和旗下各个食品安全部门都在不断出台新政策,加强我国食品安全,使我国的食品安全系数不断提高。

( 3) 饮用水质量和药品安全 。 在我国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环境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污染,尤其表现在一些工业园区周围植被破坏严重, 工厂废气排放量连年增大,饮用水污染范围不断扩大等问题上。 但随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家鼓励高效利用资源,节能减排以及出台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绿色经济。 并且伴随着各大教育机构对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 我国居民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从而提升了我国的环境质量。 在种种刺激下,饮用水的质量也有待提高。

( 4) 药品收费 。 90年代初期 ,我国居民认为民生问题中最严重的是“ 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但进入21世纪, 国家政府为解决看病问题在各大医疗机构加大投资力度, 对居民医疗消费实行高比例的医疗报销政策,实行范围不断扩大,切实深入农村地区。

2、生活设施满意度分析

生活设施是居民生存的根本,生活设施的建设直接关系着民生的发展,居民对生活设施的满意度直接体现着我国居民对民生发展整体的满意度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公共交通设施近20年来加速改善,进入高速发展期;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加速提高;市政公用行业供给与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综合水平大幅提升,但不同类别的设施建设发展阶段不同。 如果我国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最先受到重视的是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污居住环境建设。 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公共安全亟待加强。 调查显示,大多民众关注社会治安,据民众反映在公交车上以及火车站等繁华地段扒手居多,在中小学、幼儿园及周边地区流窜人员多,市民缺乏安全感,民众呼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打击违法犯罪的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提高公共安全系数。

第二,公共交通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城市公共交通是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随着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公交线路显著增加,公交车型不断更新,居民出行条件比以前有较大改善。 但由于部分地区道路狭窄、公交站点设计不太合理、等车时间长和线路短等影响,公共交通仍滞后于社会发展,制约了居民外出乘坐公交车的积极性。 居民不断呼吁加快城市道路建设,着力改善乘车环境方便出行。

第三,建设协调的居住环境与住房条件。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房地产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住房条件不断上升,但居住环境并不乐观。 据民众反映在居民区小商小贩叫卖声扰民,并且制造垃圾严重,气味蔓延,在居民小区内从事娱乐歌厅扰民、 餐馆油烟污染环境,导致居民居住心情指数略微下降。 民众呼吁市政加强居住环境的提升,以匹配良好的住房条件。

第四,提升公共服务与市政建设。 现如今的公共服务进步很大, 公园等游乐场地随处可见可供居民休息的地方,不但地方干净,而且个个设计新颖,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但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的阶段,市政基础设施水平依然较低,市政公用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与经济快速发展矛盾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 整体而言,居民对生活设施表现基本满意,但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问题,还亟需加强。

二、关注率高的问题

第一,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赖以生存的重要途径。 对千万个家庭来说, 安居乐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前提。 充分就业也有利于减少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失业率过高往往成为引发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 我国就业难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新增劳动力供过于求;城镇失业人口不断增加,失业率逐年上升;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尚未完善;大学生毕业就业困难。

第二,收入水平。 导致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低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我国的就业压力过大,职工工资水平严重偏低。 目前,在我国阶层间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出倒 “ 金字塔 ”的局面 。 少数人拥有大量的收入 ,越是在“ 金字塔”顶部的人,收入就越多,反之在“ 金字塔”底部的人收入就越少,其差距在数值上是惊人的扩大。

第三,住房条件。 在过去几年,我国农村地区的住房条件相对较差,在城市扩建过程中,征地拆迁,使农村地区住房有所改善,但在一些落后的山区同样存在危房的现状。

第四,物价控制。“ 物价控制”问题的关注率持续高位徘徊。近年来,日益攀升的CPI指数不断刺激着居民的神经。 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蔬菜、水产品、鸡蛋、猪肉、食用油等主副食品类价格以及住房租金居民用水等居住类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对中低收入人群造成了较大冲击。

第五,食品安全。 其过去的关注率逐年走高。 而近几年年关注率略微有所下降。

三、民生诉求

从调查结果来看,稳定物价、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增加职工工资收入、降低门诊医药费用、住房问题等5项内容是当前居民呼声最高的诉求。

其一,“ 物价稳定”是呼声最高的诉求。 大多数居民对物价波动变得日益敏感,呼吁要求“ 物价稳定”的居民超过了61.9%;其二,“ 加强食品安全”的诉求大幅增加。 尽管近年来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食品安全风险总体上处在受控状态,但大部分的居民仍然感到不安,希望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营造安心的食品环境,成为越来越多居民的期待;其三,“ 增加收入”的诉求也相应增加。 在通胀预期背景下,更多的群体感受到较大的经济收入压力; 其四,“ 看病贵、看病难”,医院成为城镇居民最关切诉求。 本调查中有55.1% 的民众认为仍然存在“ 看病难、看病贵”、药价虚高、天价医疗费、医生拿红包拿回扣等现象;其五,“ 住房问题”的诉求也一直居高不下。 54.8%的居民呼吁政府提高住房条件,解决农民住房问题。

四、改善民生的对策建议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应当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

1、围绕当前关注焦点,大力缓解民生之急

第一,积极控制物价,缓解居民生活压力。 要进一步加大价格监督和调节工作,最大程度缓解由物价上涨带来的居民生计困难的问题。 建议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强价格行为监管、监测和预警。 重点维护粮、油、肉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价格秩序,防止哄抬物价和搭便车“ 涨价”;二是要扩大民生必需品供给,降低中间环节成本;三是要加大临时救助和生活保障力度。 研究出台低收入困难群体补助政策,针对特殊困难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保障居民基本生活。 适时调整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标准。 此外,在遏制高物价,改革政府工作方式,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和税收方面,有很大的调整余地;在改变商场经营模式、理顺流通环节,控制游资炒作方面加大监管力度,也能在短期内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同时,加快对科技创新的奖励和真实性鼓励, 加快基础科学研究, 也能为将来的科技革命奠定基础,进而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低通胀增长夯实基础;第二,完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居民收入增长。 针对居民反映的收入水平较低、贫富差距较大的现象,我国应加快调整政府、企业、 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切实提高劳动报酬等要素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三,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提升居民居住质量。 扩大保障性住房供应范围,取消户籍限制。 大力发展公共租赁房,进一步加强政策、资金、土地支持,采取新建、 配建、改建、收购和代理经租等方式建设和筹集房源,扩大公共租赁房供给。 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中,应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就业人员的需求,规模要适度,设施要配套,管理要规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住房租赁制度。 科学合理地制订保障性住房的保障水平及布局。 各地方政府应科学合理地制订保障性住房的保障水平,在保障性住房布局上避免集中建设导致出现“ 贫民窟”。

2、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积极回应民生之需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当前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突出惠民利民,促进居民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 我建议:将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化,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对公立医院进行真正的企业改制,乡镇级医院及卫生防疫单位,保留公益事业性质,不得盈利,由国家、地方财政全额扶持,作为社会医疗卫生服务的托底,保障社会基本医疗需求。 其它县区级、地市级以上医院等事业性质公立医院,改制为国有企业性质,参与市场化自由竞争;另一方面,国家给民办医疗卫生大力支持,并给予国有企业医院同等的政策和地位,形成与国有企业医院的有效市场竞争。 正是因为缺乏国家政策的公平对待和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才导致民营医疗卫生服务发展滞后,形成公立医院一家独大的垄断现状。

3、强化城市安全综合管理,着力化解民生之险

民生问题与高考 篇4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着收入分配不均衡、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保障问题严重以及教育问题仍客观存在等民生问题。导致社会民生问题多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也包括社会规范缺失等因素,还包括服务型政府建设任重道远等原因。对此,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从而提高解决民生问题、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相关举措的实效。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民生问题;服务型政府

【中图分类号】D63

【基金项目】重庆社科规划培育项目“基于‘维稳的民生诉求协调机制研究”(2013PYZZ12)

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民生问题多发

(一)收入分配不均衡,且呈现拉大趋势

收入分配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到“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的重大问题。对于收入分配问题,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问题集中表现为收入分配格局不均衡、民众收入差距较大且呈加大趋势等方面。当代中国社会收入分配问题主要表现在职工收入总额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城乡居民间、区域间、行业间收入分配格局不平衡。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宏观调控工作的有效开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是差距比例仍然很大。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导致一少部分人占有着社会大部分财富,致使我国国内消费需求,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地区之间收入分配格局不平静,即区域间存在严重的待遇落差,导致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人才流失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二)社会就业形势严峻

就业问题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都面临的重大问题,是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交织在一起,我国就业形势的复杂与严峻程度、政府扩大就业的任务十分艰巨。目前我国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一是表现为失业率较高。根据“五普”统计测算,我国的城镇失业率已经达到8.27%,超过了国际通行的7%的警戒线。二是存在就业歧视。当前,我国社会就业歧视主要表现为性别歧视,这主要是表现为对女性的歧视;健康歧视,即对部分身体健康存在一定问题的人进行排斥,使其丧失宪法赋予的平等就业权利;学历歧视,即很多单位在招工过程中,原本低学历就可以胜任的工作却往往招收高学历的毕业生;待遇歧视,即在同一单位中划分不同待遇等等,这大大提高了就业门槛,对劳动者就业心态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第三,我国社会还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巨大压力,给社会就业形势的改善带来巨大压力。第四,当前我国社会就业问题还存在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随着高校扩招工作的不断推进,高校教育已经从原先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再加上产业结构性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大学毕业生失业率为,且存在持续上升趋势。

(三)社会保障体系建构不足

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社会变革带来阵痛的重要法宝,同时也是党和政府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着力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覆盖面与水平均较低,对于这方面的具体表现则包括:“部分群体未被纳入制度覆盖范围;不依法参保、参保后欠费的现象比较常见;社保经办服务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全覆盖的客观要求;部分企业和个人参保意识不足,积极性不高等”。[2]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覆盖率一般都达到80%以上,但是我国社会保障覆盖率远未达到这一水平,这严重制约着社会保障对于安抚社会变革带来阵痛作用的发挥。同时,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这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即乡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等。

(四)教育不公问题突出

教育与人们的职业选择、收入提高以及生存状况的改善等紧密相关,同样引人广泛关注。对于当代中国的教育问题,之前网上热炒的《泪》这一凉山州“最悲伤作文”就是当前我国教育投入不足、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集中体现,反映出贫困边远农村地区“孩子孤苦悲凉的命运”、“她的身后许许多多同样悲凉需要帮助的孩子们”以及“好不容易进入公众视野的关于扶贫救助的讨论”[3]等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直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存在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广大民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巨大需求与教育资源难以满足这一需求之间矛盾的客观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根据1993年颁发的《中國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我国在20世纪末教育财政支出应当占据国内生产宗旨的4%,但实际上直到1999年,对于教育的财政支出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仅只有2.79%,由此引发教育问题多发。近年来,我国教育投入状况有所改善,但这些投入并不能满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并且教育投入的增加并没有改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当前,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公,这主要表现在东中西部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以及“重点中学”对教育资源的独占等等。

二、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民生问题多发原因分析

(一)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凸显

与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推行的平衡发展战略相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调整了社会发展战略,即允许一部分人、一些地区率先富裕,逐步走向共同富裕构想的提出与实践。在这一发展战略调整的影响下,东部沿海地区因历史、区位、政策等优势而率先发展起来。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些社会贤达、经济能手等通过个人诚实劳动也迅速走向富裕,这使得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得到迅猛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地区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利益主体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使得社会利益分化日益凸显。同时,社会利益分化日益凸显也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联系紧密。我国推行改革开放,主要就是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效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使得过去强调平均主义式的利益分配格局得到彻底打破,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利益的分化。

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分化主要表现为贫富分化,这给社会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因为利益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分化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加大,这是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结果;第二,城乡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加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因外出务工、村民个体经济经营好坏等因素而不断拉大差距,城镇居民则是在原先经济积累、国企体制转型等综合影响下而不断加大;第三,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大,这既与地区历史、区位等客观因素相关,又与经济、政策等主观因素紧密相关;第四,行业间利益分化加剧。此外,当前利益分化还与所谓的“隐性收入”、“工资外收入”、“第二职业收入”、“实物收入”、“业务待遇”等联系紧密。endprint

(二)社會秩序尚未达到规范与和谐

社会转型期往往就是社会秩序存在一定程度紊乱的时期,这主要表现为法律、道德等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严重下降,甚至是完全丧失约束作用,严重背离了社会和谐。社会秩序不规范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与标志性现象,具体来说,我国社会秩序不规范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比如“规范真空”、“规范迷乱”、“规范软化”等等。

当前,社会秩序规范度不足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都有显著表现。在政治领域,权力腐败是秩序失范的重要表现。在经济领域,市场经济发展中不正当竞争的广泛存在、市场主体行为的盲目性以及非法交易仍拥有一定空间等等。在社会领域,民事纠纷案件的大量增加,反映出社会成员在利益分化过程中因利益纠纷而产生较多的矛盾纠纷,同样也反映出民众行为失范的增多,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此外,在教育领域中优质资源的垄断、高收费与乱收费的客观存在等,也是社会秩序不规范的重要表现。

(三)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民生问题不仅是一个仅靠经济就能解决的问题,经济并不能直接汇集民生,需要政府政策调控。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资源主要投放在经济领域,使得经济建设取得了极大的提升,但是社会建设明显滞后,政府在社会建设中的公共服务投入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上明显不足。如此造成了我国当前主要表现为公平正义失衡的新型民生问题凸显出来。原有民生问题如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消解的同时,又跌价了新民生问题,政府体制改革的失衡是民生问题突出的重要原因。党和政府强化服务意识,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基本服务的投入和执行效率上任重道远。

三、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民生问题应对措施

(一)践行包容性发展,推进社会利益协调

解决民生问题,最为关键的就是消除贫富分化,实现不同地区、阶层、群体之间的利益协调,而这最为根本的措施就是依靠发展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这对于民生问题的改善乃至于解决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有序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即做“大”蛋糕,为“分”好蛋糕,实现民生幸福奠定物质基础。但是经济发展并不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充分要件,发展的科学性以及发展的成果所能惠及民生的公平性才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充分条件。包容性增长作为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观念与发展方式,集中体现了其民生的特质。包容性增长强调发展的协调、可持续性,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增长,而且扩展到政治和社会领域。包容性增长注重增长成果的共享性。有其关注发展成果能否惠及弱势群体的利益,重视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如资源的分配、能力的提升、需求的合理满足等,本质上属于惠及民生的增长观念和增长方式。

(二)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注重民生问题的层级性

在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改善乃至于解决民生问题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是我们并不能认为经济发展就完全可以改善民生问题。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结构很不均衡,其中社会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并不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此,在持续推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民众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健全。此外,在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还需要注重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改善民生问题,不仅需要解决民众最为基本的生存性需求,更需要注重满足他们的发展性需求。由此,注重满足民众精神需求,着力提高民众幸福感,就显得十分必要。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这就包括他们享受优质教育文化资源的需求、谋求个人发展的需求以及积极进行政治参与的需求等等。

(三)强化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

民生问题具有公共性的根本特质,民生问题的解决必须强化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着力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工作。对此,政府首先就需要实现公平公正的提供公共产品,这主要是涉及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司法公正等方面的资源,这些资源基本上涉及到了公民生存、发展需求的各个方面。近年来,经过党和政府相关工作的大力开展,我国政府公共产品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地区、行业、城乡等之间并没有实现平衡发展,民生问题的改善状况所存在的差距较为明显。对此,政府就必须充分发挥自我在调节资源分配的主体性作用,需要强化自身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公共财政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覆盖面,尤其是强化对农村、欠发达地区以及特殊群体的公共服务工作,以改善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司法等方面所存在的民生问题,提高民众的生活幸福感。

强化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还需要推进改善民生制度的发展与健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民众均从改革中获得巨大实惠,但民生问题仍然凸显,这除了社会发展方略调整等因素的影响,社会制度与政策的因素也是不可以忽略的。以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民生问题为例,形成以及加剧这些问题的因素并非资源短缺,而是社会制度缺位或者难以奏效所造成的。由此,推进改善民生制度的健全,尤其是制定契合公平正义的社会政策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说,推进国民教育体系的健全必须坚守教育的公益性,即学有所教;推进分配格局的协调发展就需要更为注重公平,坚持合理调整,即劳有所得;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就必须注重覆盖面的问题,即老有所养;健全医疗卫生制度就必须实现病有所医、解决住房难的问题就必须实现住有所居等等。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调动广大民众在推进改善民生制度的健全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性,推进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建立与健全、注重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 赵巍巍.我国社会保障全覆盖面临什么问题?[J]. 劳动保障世界,2014(11):20-21.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5

1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存在的问题

1.1 互动性较弱

互动性弱是相对于互联网及其它新媒体等主要竞争媒介和一些高质量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而言的。民生新闻栏目通常会有电话访谈或短信互动等让受众参与进来的互动方式,但这往往需要普通民众在涉及自身需要的情况下才会有参与动机。相比之下,网络新闻媒体下的评论栏给了普通民众一个相对自由的参与空间,当受众想对新闻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动动手指就能表达自己看法,还能与其他网友共同讨论,互动。这种互动形式就不只局限在新闻发布媒体和受众双方之间。若新闻并未得到较广泛的关注,没有引起一定的舆论效应,那么新闻栏目的受众便会逐渐流失。在高度的竞争压力下,民生新闻栏目将逐渐步入颓势。

1.2 缺少创新

在这个什么都要讲创新的时代,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大多没有做到创新。民生新闻栏目的遍地开花并未产生百花齐放的光彩,茫茫一片都是大同小异的颜色。在同一市场体系和竞争关系中,后进栏目在领跑栏目通过创新获得的优先利润和市场优势的刺激和压力下,为了改变自身的不利地位而开始模仿和追踪领跑栏目的运作模式,导致栏目之间的风格定位、内容设置、读者圈定和广告模式都无限一致,最终形成民生新闻栏目千人一面的市场格局[1]。各地方台栏目内容同质化严重,题材单调,节目形式十年如一日,毫无创新意识,这样的新闻栏目必将引起审美疲劳。延伸到今天,使得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竞争优势降低不少。

1.3 新闻质量低

我国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经过十几年发展,已经全面进入商品时代,某些民生新闻栏目所看重的已不再是看点而是卖点。制造噱头、哗众取宠、小题大做、肤末支离甚至炮制虚假新闻,这已成为电视民生新闻的普遍现象。例如,屠宰场小猪逃跑爬上屋顶,公交车上争座位大打出手,记者路边假装昏倒测试民众反应,开豪车与普通车分别测试与女性搭讪成功率等。这些新闻在民生新闻中大多当成笑料来报道,毫无实际意义。为了不择手段地讨好受众,创作者必然会为取悦他人而扭曲自我价值观,为了屈从于世俗甚至不惜亵渎灵魂,从而完全丧失艺术创作的主体性,电视艺术因而可能变为完全是媚俗的文化商品[2]。要重塑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形象,就必须要在新闻质量上下工夫,真正做到关注民生。

1.4 缺乏管理策略和方法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遭遇诸多难题,与其内部的管理模式也有很大关系。许多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都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导致策略制定阻碍重重,员工失去工作热情,整体工作质量下降,最终整个栏目呈现一种散漫的状态,阻碍了民生新闻栏目积极健康的发展。因此,电视台必须要改善民生新闻栏目的管理方式,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团队。

2 应对电视民生新闻栏目问题的策略

2.1 整合媒体资源

与其和各种媒体竞争,倒不如整合有效的媒体资源,在微博,微信等平台选择适当时间发布民生新闻,并将受众参与的互动内容及时反馈到电视栏目直播室,选取有意义的言论来分享,这也是现在一些新闻类节目常用的方法。近年来,南通广播电视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城市日历》通过开通微博、微信,利用《江海明珠》、《濠滨论坛》等新媒体平台,形成互动,不仅更有效的传播了民生新闻信息,还提高了民生新闻洞察力。这不仅拓展了新闻选材渠道,吸引了年轻的受众群体,还对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大有益处。

2.2 推崇创新理念

创新不是一句口号,需要切实可靠的行动。想要在电视民生新闻中做创意,首先要做的就是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或在内部进行创新培训,或向社会广招创新人才,绝处“换血”方能求得生存。除此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还要寻求差异化,要广泛关注同类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尽量避免内容的同质化和形式的单一。再好的创意也不能改变这档节目关注民生的本质,这就需要从老百姓的感受出发,以百姓关心,对生活有意义的新闻为焦点。湖南邵阳电视台的《民生360》就勇于创新,针对邵阳市百姓关注的不同热点话题,连续3年都以专题的形式来报道,在解决这些难题中充分发挥了媒体的作用。

2.3 把控题材和调研

相对于传统新闻,民生新闻改变了高高在上的姿态,将镜头对准普通百姓生活,从“人文关怀”的报道角度和立场出发[3],民生新闻的成功就得益于对普通民众的尊重,人民对这些新闻感同身受。所以在新闻题材的选择上,电视台应当严格把控。新闻是否会带来负面影响,能否为社会提供正能量,还是粗俗如快餐,都需经过认真仔细的讨论。在严格控制选进新闻的渠道后,还不能忘记对受众的感受进行调研。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应当定期征集观众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在新闻内容质量上做到不断提高。

2.4 建立目标管理系统

目标管理是将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任务、目的、结果、效益都目标化,通过合理的管理逐步完成这些目标,从而实现企事业良好运作的管理模式[4]。民生新闻栏目的部门分化和任务分配是管理的基础,必须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做好本职工作。除了朝着做出最好的民生新闻这个大方向努力外,各部门在每个阶段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理想结果,最佳效益,都是可以提前量化制定的,以便于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

3 结语

民生新闻属于社会新闻的范畴,但民生新闻尤其重视民众情绪和感受,关心民众实际难题,维护普通人民的权益。民生问题现如今已成为我国的主要社会问题,关注民生百态,解决民生问题是当今媒体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民生新闻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依然会是大部分电视台的主流电视新闻。研究如何让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制作更精良,传播更便捷,效益更显著,意义更深远,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将起到一定作用。互动,让民生新闻更贴近;创新,让民生新闻更注目;事件,让民生新闻更直观;管理,让民生新闻更长远。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长远发展还需要不断探索,在曲折中前进,为解决中国民生问题尽一份力。

摘要:目前,媒介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民生新闻作为当前电视节目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发展遭遇瓶颈。因此,发现并解决当前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存在的问题,是电视媒介发展的迫切需求,且对发展民生、体察民情也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当前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存在互动性较弱、新闻质量低、缺少创新、缺乏管理策略和方法等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电视新闻栏目,民生新闻,电视媒体

参考文献

[1]张萱.一种理念的守望——民生新闻直播栏目的现状与展望[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2]白长燕.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创新策略——以淄博电视台《新视窗》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1,(24)

[3]刘玲玲.关于提高民生新闻质量的思考[J].科技传播,2010,(23).

浅谈地方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篇6

关键词:地方民生新闻,困境,问题,建议

一、地方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

地方民生新闻是以反映地方民生民意, 挖掘地方新闻素材为主的一类新闻, 该类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本土化色彩较重,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剧, 地方民生新闻所能报道的素材也越来越多, 地方民生新闻在充分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极大的影响了地方民生新闻价值和作用的发挥, 本人对地方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地方民生新闻的质量良莠不齐

地方民生新闻的质量良莠不齐, 很多地方新闻报道内容质量不高, 内容不符实情等, 这些都是地方新闻质量良莠不齐的表现。

2. 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报喜不报忧

乐于歌功颂德是地方民生新闻的主要表现, 往往多乐于采编报道反映地方经济建设, 领导的丰功伟绩等方面, 对于群众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或地方社会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不愿意报道, 不敢报道, 这些都是地方民生新闻存在的突出表现。

3. 服务地方的能力不强

作为地方新闻最重要的价值所在应该是服务地方大众, 服务地方发展, 但是从目前一些地方新闻来看在这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于提高, 这些都是地方新闻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表现。

二、地方民生新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 地方民生新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所造成的, 通过分析具体如下:

1. 地方民生新闻专业人才建设不足

地方新闻的专业人才建设不足是地方新闻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地方新闻人才匮乏, 人才建设的力度不足, 尤其是新闻专业人才的素质不高等都是地方新闻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表现。

2. 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浓厚

地方新闻要服务于地方, 必须要摆脱地方保护主义思想, 必须要敢于直面地方的各种问题, 在地方由于受到各种方面因素的影响, 地方保护主义思想较重, 所以地方新闻在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要突破这些条条框框的影响, 真正的承担起新闻的使命, 这样才能解决好地方新闻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

3. 不断提高地方新闻报道高度

目前, 地方新闻存在服务能力不高等主要原因, 其一就是宣传报道的角度较低, 没有能够真正发挥出服务地方的能力。因此, 作为地方新闻而言, 必须要提升报道的角度,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服务好地方。

三、加强地方民生新闻建设的建议

积极发挥地方新闻的作用和价值, 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服务地方新闻的作用, 笔者认为, 加强地方新闻建设,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正确看待自己的工作使命

民生新闻的本质讲究的是客观真实, 所以对于民生新闻记者来说, 要客观地报道民生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 不能够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或者是威慑于某种力量的危险, 而对报道进行扭曲的甚至是不实的报道, 这是违反民生新闻的本质的, 也是违背民生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除此之外, 民生新闻记者也不能够利用职务之便, 特地为某个团体或者个人的利益而进行违背民生新闻精神的报道。

2. 引导舆论, 发挥喉舌的价值

民生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喉舌”, 最重要的还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承担起弘扬正气、引导舆论、传播知识的严肃社会责任。特别是在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中, 更多的应考虑如何增强舆论引导能力, 积极营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和谐舆论氛围, 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的共识,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3. 服务大众, 贴近大众生活

民生新闻要贴近广大群众的生活, 民生新闻的素材要源于群众, 要贴近广大群众的真实生活, 要能够在新闻的素材上反映百姓真实情感, 要发现百姓生活的疾苦, 为百姓谋利, 这样才能夯实群众的基础, 使新闻节目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发挥民生新闻应有的作用, 如:将关注的重点可放在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教育乱收费、社会保障、农民工工资清欠、医患纠纷等热点和难点社会问题上, 贴近民情、关注民生、反映民意, 这样才能更好的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更坚定了在群众中扎实的根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新闻已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更是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改革开放后, 我国新闻媒体逐步与市场接轨, 地方新闻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励, 地方新闻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为地方群众带来了更多了解地方经济发展和世界变化的渠道, 对于促进地方社会的和谐稳定、丰富地方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对地方新闻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阐述, 并提出正确看待自己的工作使命、引导舆论, 发挥喉舌的价值、服务大众, 贴近大众生活等建议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雪飞.地方新闻网站发展瓶颈及对策初探[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2]张海斌.地方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J].新闻前哨, 2012, (10) .

民生问题与高考 篇7

(一) 孙中山解决民生大计的战略思考

旧中国, 由于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民生问题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为此,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在1905年《民报》发刊词中, 首次提出了以“平均地权”为核心的民生主义思想。对民生一词的理解, 孙中山曾解释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 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孙中山认为:民生有4个基本需要。他指出:“民生的需要, 从前经济学家都是说衣、食、住3种, 照我的研究, 应该有4种, 于衣、食、住之外, 还有一种就是行”, “我们要解决民生问题, 不但是要把这4种需要弄到很便宜, 并且全国人民都能够享受”。孙中山还曾指出:解决民生问题, “不但是要注重研究学理, 还要注重实行事实”。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 孙中山不仅提出了新旧三民主义思想, 而且还提出了发展中国的《实业计划》, 认为不仅要推翻封建制度、创建共和制国家, 而且要发展实业和实施“平均地权”, 实行“耕者有其田”和“节制资本”等重大的社会改革政策, 才能“振兴中华”, 改善民生。

(二) 毛泽东解决民生大计的理论思路

毛泽东解决民生大计的理论思路, 体现在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很多方面。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 毛泽东认为, 要开展土地革命, 给农民看得见的实惠, 进而创立无产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大众的革命政权, 由此可彻底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压迫, 从此实现人民的翻身解放。又如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 毛泽东认为, 要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 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 来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并消灭剥削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在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中, 毛泽东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等。总之, 毛泽东解决民生问题的理论思路, 主要放在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政权,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生产力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变革生产关系等方面。

(三) 邓小平解决民生大计的大手笔

1977年, 邓小平第3次复出。他响亮地喊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行改革开放,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 使中国生产力迅速发展, 人民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1992年, 他又创造性地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新观点, 使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步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轨道。

(四) 江泽民解决民生大计的大智慧

历史进入2000年, 中国怎样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 怎样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不变, 江泽民以非凡的远见卓识, 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还要求: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 必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二、中国解决民生大计的新对策、新展望

(一) 十七大解决民生大计的新战略

党的十七大, 把解决中国民生问题, 提到了史无前例的新高度。其战略思想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加快推进中国的社会建设。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扩大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十七大提出的战略性措施有: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二) 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使中国民生问题有了巨大改善

党的十六大以来, 中国又启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战略, 使过去5年, 中国民生问题有了巨大的改善。

1、在教育方面, 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

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 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 使1.5亿学生和78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受益。

2、在卫生方面, 全国财政用于医疗卫

生支出5年累计6294亿元, 比前5年增长1.27倍。国家规划免疫预防的疾病由7种扩大到15种, 对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患者实施免费救治。国家安排资金改造和新建1.88万所乡镇卫生院、786所县医院、285所县中医院和534所县妇幼保健院, 为1.17万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医疗设备, 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 200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3岁。

3、在就业方面, 坚持实施和完善积极

的就业政策, 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五年累计666亿元。统筹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全面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平均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多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0万人。基本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 完成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

4、在在社会保障方面, 全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5年累计1.

95万亿元, 比前5年增长1.41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 2007年参保人数突破2亿人, 比2002年增加5400多万人;中央财政5年累计补助养老保险专项资金3295亿元。2007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亿人, 比2002年增加近1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 已扩大到全国86%的县, 参合农民达到7.3亿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累4140亿元, 比2002年增加2898亿元。

(三) 展望新蓝图, 民富国强有保障

1、2008年召开的“两会”, 从组织措施上保障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改善民生新战略的有力实施。

2、从财政、税收政策上进一步改善民生。如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和用药安全, 控制药品价格上涨;支持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 重点向农村和基层倾斜。

3、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上入手, 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让人民生活无后顾之忧。

5、建立住房保障体系。主要采取4项措施:健全廉租住房制度, 加快廉租住房建设, 增加房源供给, 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管理, 积极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 同时要积极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 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 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 合理调整城市土地供给结构, 增加中小套型住房用地;综合运用税收、信贷、土地等手段, 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增加住房有效供给, 抑制不合理需求, 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加强市场监管, 严格房地产企业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 依法查处闲置囤积土地、房源和炒地炒房行为。

三、当前中国民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必须把城市商品房价降下来

对照20世纪初, 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解决民生大计的战略目标, 就是把“衣、食、住、行”这4种弄到很便宜, 并且全国人民都能够享受的设想, 经过近100年的奋斗, 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4个方面, 至少“衣、食、行”3各方面已经“很便宜”;“住”, 在农村, 农民的自建房也很便宜;当前中国民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房价过高, 但建筑质量并不见得高, 处于“很不便宜、很昂贵”的质次价不一定高的状态。因此, 政府下一步的民生工作目标, 最主要的是必须把城市商品房的房价降下来。房价降不下来, 孙中山在20世纪初提出的目标就没有实现。

总之, 党的十七大和2008年“两会”描绘的新蓝图, 让我们看到中国解决民生问题的战略思路、措施已经基本明确, 重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并把人民群众迫切关注的社会建设、社会公平正义这些新期待, 放在了党和国家的工作日程上。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的大国, 能采取这一系列的有力措施来解决民生问题, 可以预见, 中国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刘仁坤, 刘兴华.孙中山民生史观新探[J].北方论丛, 2007 (4) .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7-10-15.

民生问题与高考 篇8

电视民生新闻

采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民生新闻对民众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但是, 电视新闻媒体在民生新闻的采编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严重制约着新生新闻的发展。

1. 为了追求新鲜感, 忽略了新闻的价值

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范长江曾对新闻做出过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 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未知的重要事实, 对群众有一定的新鲜性。但是, 电视新闻栏目在新闻的报道上一味的追求新鲜性, 忽略了新闻本身的价值取向。时鲜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是新闻报道的标准, 而价值取向是新闻采编人员在采访制作工作中采取的合适的方式对新闻的标准进行合理取舍的过程。然而在民生新闻的实际采编过程中, 一些新闻报道片面的追求新奇性, 忽视了新闻价值取向。为了吸引观众的目光, 一些电视民生新闻栏目采取稀奇古怪的报道手段, 这样会误导群众, 甚至会引发不确定的社会因素, 同时, 由于新闻报道的趣味性较强, 观众就很难从新闻报道中分辨出新闻事实和新闻重点。

2.新闻故事化

用讲故事的方式报道新闻本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新闻报道创新手法, 对于一些意义重大但政策性、专业性较强的“硬新闻”给受众以生动、形象、鲜活之感。但这种新闻报道方式, 如果使用过度, 也会使新闻出现另一种现象, 就是被众多学者所诟病的“新闻故事化”。新闻故事化就是为了搜寻新闻的故事性, 对不存在故事的新闻事实, 生编硬造其故事情节或者对具有重大新闻价值而没有故事性的新闻却不进行采编报道, 使新闻失去了它本来的面目。

提高电视民生新闻采编水平的有力对策

如今的电视新闻媒体,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 为了提高收视效果, 在民生新闻的报道上一味的追求趣味性, 致使民生新闻在采编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 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采编水平。

1.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

作为民生新闻报道的媒体人, 一定要有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根据党政方针, 做好民生报道工作。现阶段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电视新闻媒体在报道民生新闻的过程中, 要牢固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报道民生新闻。

2. 找准主题, 进行深度报道

民生问题关乎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的安定, 电视新闻媒体通过对民生问题的报道, 可以向国家反映老百姓的呼声, 可以为国家的重大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电视新闻媒体在民生新闻的采编报道过程中, 要注重民心、民声、民意、民生的报道, 并找准主题, 通过自身的优势和各方资源, 挖掘民声新闻背后的信息。同时,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还要学会观察, 思考问题发生的原因, 并能合理的预测新闻事件的未来走向。

结语

民生问题与高考 篇9

一、媒介公信力的涵义

“公信力”一词是从英语Credibility当中演化而来, 是“信任、相信、可靠性、可信性”的意思。媒介公信力是指各种传播媒介以其传播内容的独特特色、传播质量以及品牌影响力在公众中取得的信任度和支持度。作为新闻传播媒介来讲取得受众的公信力就是其存在的生命力。由此看来, 媒介公信力对于媒介的存在价值以及进一步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二、构成媒介民生新闻公信力的因素

民生新闻传播媒介的公信力来源于这些媒介在讲真实的故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并且是客观、公正地在讲故事、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解析故事, 并且这些媒介有很强的责任意识, 有敢为民请愿、敢于舆论监督以及真诚为百姓服务的意识。所以说, 构成媒介民生新闻公信力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新闻本位原则

这是构建媒介民生新闻公信力的首要原则。新闻本位原则是民生新闻的立身之本, 它是指媒介所报道的民生新闻的动机就是从媒介的一般性原则出发开展报道活动, 而不是出于其他的因素去做这件事情。也就是说, 媒介在做民生新闻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我们是在做新闻, 而不是宣传和广告。媒介要明确民生新闻是向公众的一种告知性传播, 而不是劝服性的传播, 所以说在传播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民生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时效性等因素, 而不是其他的东西。当前, 我们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单纯地追求收视率、收听率, 大摆乌龙, 这些情况的出现充分说明该媒体没有真正领会到民生新闻公信力的重要价值。民生新闻的另外魅力之所在就在于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百姓的呼声, 进行舆论监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要媒体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客观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即使不容易作为民生新闻工作者, 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到客观、公平、公正, 否则无法建立媒体自身的公信力。

(二) 强化监督原则

在很长一段时间, 有些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基本上属于有名无实, 没有实际意义。随着民生新闻的出现, 为强化媒体舆论监督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突破口。以往的一些媒体对于社会的丑陋现象根本不敢进行深刻的批评和揭露, 有些媒体甚至回避这些问题, 造成公众对其公信力下降。民生新闻的横空出世, 很好地承担起了对社会激浊扬清的重任, 为百姓搭建了一个言论平台, 使百姓有了一个发言的场所, 同时也增强了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与责任意识。社会的发展需要舆论监督, 特别是社会的健康、秩序化发展, 尤为需要。而民生新闻正是担负起了这样一个职责, 能够正确地发挥其舆论监督功能, 从而得到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公信力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三) 人文关怀

民生新闻除了求真以外, 更重要的还要追求“善”、“美”, 也就是人文关怀。长期以来, 媒体一直把追求人文关怀作为其报道的目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这个目标却很难实现, 这是因为有一段时间我们的媒体没有真正赋予百姓话语权, 而是一味地高高在上、侃侃而谈, 一些媒体甚至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受众, 这种“代言”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百姓言论的压制, 势必会造成受众的反感。民生新闻为老百姓搭建的言论平台, 正好满足了百姓的需要, 在新闻报道中充满了人文关怀, 充满了对百姓生活的关怀和体贴, 所以说媒体的公信力自然而然地就搭建起来了。

三、提升民生新闻公信力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一) “主流”与“新锐”的关系

当前我们一般用“主流”和“新锐”来区分当前的媒体的类别。“主流媒体”是指服从和服务于我国现阶段主流意识形态, 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媒体, 是党和国家的舆论宣传阵地;“新锐媒体”是以关注民生、关心弱势群体、提倡人文关怀、倡导理性等的“新锐”理念媒体。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新锐媒体”都应该以反映我国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为己任, 而不能片面地以反映特殊利益群体的价值观为重点, 这样就背离了民生新闻的主旨。

(二) “理性”与“建设性”的关系

媒体“理性与建设性”口号的提出, 有助于新闻工作者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决定媒体的内容策划和整体运作, 用理性的诉求方式呈现新闻事件和观点, 从而挖掘本质和逼近真相;“建设性”则是“理性”在媒体实践中的深层次体现。因此, “理性”与“建设性”需要在“主流”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整合, 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公信力。

(三) “立场”与“导向”的关系。

这是我们媒体必须认识到的问题, 我们的媒体要时刻铭记自身基本功能, 媒体是为党和国家、人民服务的。因此说我们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要摆正自身的立场, 不能掺杂个人情感, 应该把握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接受党的领导, 在政治立场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 决不能以追求自身利益为出发点, 置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于不顾, 应该从大局出发引导社会热点、促进改革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 打造自身的品牌形象, 提升公信力。■

参考文献

[1].黄逸秋:《江作苏:责任造就公信力》, 《传媒》, 2007 (12) 1.黄逸秋:《江作苏:责任造就公信力》, 《传媒》, 2007 (12)

[2].李幸, 景志刚:《打造中国电视新闻新模式》, 《现代传播》, 2003.22.李幸, 景志刚:《打造中国电视新闻新模式》, 《现代传播》, 2003.2

[3].章剑华:《“零距离”的电视新闻理念》, 《现代传播》, 2004.33.章剑华:《“零距离”的电视新闻理念》, 《现代传播》, 2004.3

上一篇:监理模式下一篇:手术前访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