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善民生问题的思考

2024-05-17

关于改善民生问题的思考(共6篇)

篇1:关于改善民生问题的思考

关于改善民生问题的思考(2011浙江省公考题目)

现阶段的民生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衣、食、住、行问题,而是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生存权和发展权,而是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这就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民生问题。改善民生,要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当今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着人与自然的冲突,如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自然灾害等。如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获得长足进步,但是,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不容忽视。因此,改善民生,要着力建设绿色生态家园,使百姓所处的环境,空气清新、水质洁净、环境优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改善民生,要建设人文精神家园。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社会意识更加多样、多元、多变,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日趋旺盛,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因此,改善民生,要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等,这些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积淀着民族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得失、分清是非、明辩善恶提供标准,是改善民生的精神食粮,在引领社会风尚中作用不可替代。

改善民生,要建设文体康乐家园。现在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渐多起来,文娱体育活动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但现状是,城市文体活动设施相对齐全,广大农村文体活动相当缺乏。因此,改善民生,要从和谐文化建设入手,广泛开展文娱活动,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生活,增强人民体质。

改善民生,要建设安宁幸福家园。改革开放30年,城乡人居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大量存在。因此,改善民生,要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消除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工作网络,建立群防群治体制,为百姓创造安宁的生活环境。

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提高新认识,谋求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从而又好又快地改善民生。

——必须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前提基础,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目的,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和支撑。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增加社会财富,从而为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奠定物质基础。——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而且发展很不平衡。因此,解决民生问题,既要积极进取,尽最大努力加快社会建设,抓紧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又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量力而行。不能要求过高过急,要坚持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水平。

——要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公益性事业,发展形式不是单一的,运行机制也不一样,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性的社会需求不可能完全由政府直接提供。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是对一些社会事业的发展,政府还没有履行好该由政府承担的责任,而有一些社会事业的发展该由市场和社会组织解决的,政府却包揽过多。要按照政事分开和经营性非经营性分开的原则,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在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要使社会事业和服务产业相互促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一要靠增加投入,二要靠深化改革;不增加投入,社会事业难以加快发展,不深化改革,增加投入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现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财政收入明显增加,国家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要充分发挥投入的有效作用,既要扩大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又要大力调整供给结构,特别要注意向农村、向困难地区、向中西部倾斜,努力改变公共设施分布不合理状况。正确处理社会建设领域中事业和产业的关系,以事业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事业,逐步形成社会事业和服务产业相互促进,蓬勃发展的局面。

篇2:关于改善民生问题的思考

—关于对进一步改善民生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全面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也是各级政府施政的第一追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今

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总共才40页,而民生问题就占了整整8页;2008年4月15日十二届省委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全面改善民生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级政府务必加快从经济增长型向民生服务型转变,始终把民生问题铭记在心里、牢抓在手上、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现结合我市实际,对进一步改善民生问题作一些粗浅的调查与思考。

一、xx市民生工作的主要成效及亮点

近些年来,特别是十六大召开以来我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强化了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理念,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作了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百强城市排名中,我市列105位,其中我市的社会发展系统指标排在全国第52位,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列全国第4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三废综合利用产值、建成区绿地覆盖率、生态建设分别列全国第19位、26位、47位和60位。具体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执政为民、改善民生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自觉行动。各级政府在工作中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民本意识不断增强,在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制定时切实把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了反映人口、资源、环境和公共服务、人民生活、社会安定等方面的民生指标,并细化落实到现实工作中。在政绩考核中,进一步突出了社会保障、群众就业、文化事业、节能减排等工作的权重,倒逼各级确立起“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的价值取向。各县(市、区)都全面建立了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每年确定一批与群众利益紧密相关的项目,集中财力加以建设。同时,全面推广了民情沟通日制度,开展了全国百强城市创建、创全省最安全城市、“五城联创”、“文化三下乡”、“三服务”、“811”环境整治、信访下访约访等系列活动,有效解决了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切实保障了群众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巩固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基础。

(二)公共服务、公共投资已经成为财政的最大支出。围绕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建立和完善了公共财政制度,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切实加大了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公共投资等民生支出。xx市2007年民生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比重达70.2%,占比比上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其中市本级占比为68.2%,比上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在财政总支出中教育支出占比达24.5%、科技文化卫生支出占10.74%。(具体情况见pdf文档)

(三)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全省典型。坚持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切实加快公共服务向弱势群体、向农村延伸,既成为改善民生的一大亮点,也在全省创造了典型经验。2003年起我市就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农村五项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同时对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进行了全面的提标扩面,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各项社会保障的参保率在全省均名列前茅。(具体指标见pdf文档,截止2007年底)

在新农村建设上,通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着力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垃圾集中处理、农民饮用水、沼气利用、下山出库脱贫、康庄公路等六大工程建设,努力扩大惠及面,真正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五年来,各级财政直接投入资金6.68亿元,整合部门项目资金3.87亿元,村级集体投入3.41亿元,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具体工作情况见pdf文档)。同时,在全国创新了农民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的工作机制。截止去年底,全市已累计培训农民54.9万人,其中技能等级培训32.04万人,转移就业23.6万人,去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达50.8%。

(四)好字优先、集聚集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主模式。解决民生问题,发展是根本。近年来,全市各级坚持好字优先、量质并举的方针,坚持走高起点、特色化、跨越式的路子,努力扩大有质量的总量,既为民生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支撑,也为群众生活留下了一片绿色环境。近几年来,全面实施了工业五大提升工程、“345”特色农业提升工程和服务业“三中心一枢纽”工程,促进了产业联动、快速、高效发展,全市gdp增幅近五年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实现了经济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坚持集约高效发展不松劲,强力推进节

能减排,完成了“811”环境整治阶段性任务,并在全省率先建立和完善了项目决策咨询、评估、验收工作制度,坚决杜绝低效益、高能耗、高排放项目落地,腾出有限容量发展了一批优质项目,切实调整和优化了产业结构。通过多方努力,2007年全市化学需氧量削减4.5%,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4.6%。在此基础上,全市开发区入园项目亩均投资额提高15.4%、工业产值和经济效益增幅均列全省第二。

(五)收入水平、幸福指数已经有了明显提升。近年来,各级政府坚持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幸福指数作为核心指标,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点来加以突破。强化了“就业是民生之本”的认识,围绕“创业创新、富民强市”的战略要求,通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社会服务业,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业,鼓励群众外出就业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了群众就业率。2007年新增就业岗位2.3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6.9万人。通过比较充分的就业,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提升了群众生活水平和消费层次。(具体相关指标见pdf文档)

另外,我市在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和平安建设上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截止2007年底,每百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2.7张、拥有医护人员3.4个,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4.99%和96.12%,初中升高中比例达94.07%,低保家庭子女免费入学率达100%,农民健康体验率达94.4%;在生态建设上,率先实现了全市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的目标,空气质量持续保持二级水平以上,其中一级天数达126天,区域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100%;在平安建设上,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8.33%,列全省第一。

二、民生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透析

虽然我市在民生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广大群众的呼声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总量不大与收入水平偏低的问题并存,民生发展缺乏强力支撑。加快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与前提。但是由于发展起步晚,我市经济总量偏小、发展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在全国百强城市排名中我市列105位,但经济系统指标仅列191位,2007年gdp仅为全省的2.5%、地方财政收入仅为全省的1.78%,全市还是“养人型”的吃饭财政,客观上难以抽出更多的财力改善民生,民生事业发展的保障与支撑水平难以提高。同时,受产业基础和产业资源所限,我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与民生紧密相关的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发展不充分,产业配套环境、创业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升,群众本地就业率和全民创业率偏低,难以更好地带动群众发展致富。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仅为全省的79%和73%,收入水平低从根本上制约了民生的改善。

(二)民生投入不足与投资效率不高的问题并存,民生发展基础仍然薄弱。由于财力所限,各地民生投入普遍不足。如2007年我市民生支出仅为38.9亿元,而全省高达1225亿元,我市仅为全省的3.2%。尤其是在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投入上存在明显欠账,一些应有的公共设施配套不到位,发展的普惠性不够。如全省各项社会事业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高达58.2%,而我市仅为35.2%;全省社会保障支出301亿元,而我市为3.4亿元,仅为全省的1.1%;在百强城市排名中我市万人拥有电影院数仅排在201位,燃气普及率仅列在200位,医疗床位总数列185位。与此同时,投入民生的资金也没有很好地用在刀刃上,存在浪费的问题,一些地方仍存在一定的政绩思想,热心于搞一些“政绩工程”、“精品工程”,很多如体育馆、大广场、大马路、培训中心等工程受益面不广,有限的投入起不到普降甘霖的效果。另外由于部门利益作祟,一些民生投入缺乏统筹性和集中性,“跑冒滴漏”严重,如在新农村投入上存在各自为政、多头管理、分散投入的问题,投资效率还有待提高。

(三)发展不均衡与内生动力不足问题并存,民生发展还存在恶性循环的现象。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和资源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导致农村发展与投入明显不足,贫富差距、区域差距逐步扩大,不均衡性一时还难以消除。如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比近五年来均在2.6:1以上;“十五”时期,全省25个欠发达地区人均gdp从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5.8%下降到38.7%,我市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在全省占比分别下降了0.02和0.17个百分点。同时,在市场规律下,城乡弱势群体配置和运作资源要素的能力明显偏弱,自我创业、自我发展的内生性动力不足,弱势群体一时还难以扭转“低弱”的格局。

(四)政府转型不到位与长效机制不完善问题并存,民生发展缺乏制度保障。各级政府的职能还没有完全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为主转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为主上来,还没有实现经济增长型向民生服务型转变,区域发展模式也还没有向民生导向型转型。同时,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制度建设还不健全,如公共财政制度、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制度、农村公共设施的长效管理制度等还不尽完善,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改善民生的问题研究和探索得还不够,民生工作的公平性和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进一步改善民生的目标取向、工作理念与主要措施

改善民生既是一个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因为只有民生得到全面改善,才能更好地促进群众消费,进而更有力地拉动内需、更好地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同样民生问题解决得好,社会才会安定、政权才会巩固,政通人和的和谐格局才能真正形成。因此,“改善民生是头等大事”。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明确目标,创新理念,落实更加务实的措施,切实解决好全面快速增长的公共需求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之间的矛盾,全面提升服务型政府的民生保障水平。

(一)目标取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

(二)工作理念

——坚持改善经济结构与优化再次分配并举。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一靠提升发展水平,二靠调整分配格局。我们要坚持“提高平均数”与“缩小贫困面”两手抓。既要坚持发展至上,不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与民生联系紧密的相关产业,积极引导群众就业和创业,努力改善经济构成,提升经济发展对民生的直接带动效应;又要坚持改善分配,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事业、民生保障方面的投入,把发展成果合理地分配到群众手中。

——坚持保障生存条件与提升生活质量并举。民生问题包括保障生存、提高质量两个层面。我们既要强化保底责任,切实保障好弱势群体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条件;又要增强品质意识,着力在生态环境建设、医疗教育服务、精神文化享受、合法权益保障等方面落实新举措,提高百姓的幸福感,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并举。全面改善民生是个长期的持续性工作,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稳步推进。我们既要整合资源,集中财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又要善于总结工作经验,找准问题根源,着力建立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制度约束和保障,促进问题的科学、彻底解决。

——坚持促进政府转型与强化市场运作并举。解决民生问题的外在动力主要来自政府与市场两个方面。我们既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根据财力可能与群众需求,更好、更全面地解决好民生问题,尽好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同时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作用,调动多个积极性,引导更多的人承担社会责任,借助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更好地推进民生问题的解决。

(三)主要措施

——在工作绩效评价上明确新导向。要切实打破gdp政绩观,全面确立起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和工作目标确定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指标围绕民生指标转,切实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最终归宿;要明确与民生利益攸关的城乡居民收入、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环境质量、安全指数等指标,并全面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工作决策上,凡是与群众利益相冲突的、不利于民生问题解决的都要坚决予以否决。在工作考核上,要自上而下全面淡化经济增长指标,进一步加大民生指标的考核权重与力度,形成正确的工作导向。在领导干部政绩评定和提拔任用时,要推崇“下评上”制度,更多地让老百姓来评价领导,重点要看民生问题的改善程度、看社会发展的和谐程度、看老百姓的满意度。通过正确的导向,倒逼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形成,真正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民生经济发展上开创新局面。发展始终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金钥匙。发展既是民生事业的物质保障,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直接手段。在新时期发展经济,必须与资源环境可承受程度相适应、与广大社会成员基本公共需求相适应。重点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优化结构。重点要研究三次产业联动发展问题,构筑跨产业部门的新型产业链条,形成产业协同效应,增强产业整体带动力。根据我市实际,重点要发展与群众创业密切相关、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如生产性和社会化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据有关方面测算,每投资1亿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工业是500个,服务业是1000个,因此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旅游、信息、商务、社区、文化、科技服务等服务业,切实提高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二是要提升效益。就是要全面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切实把好项目入口关,提高项目投资综合效益。同时加快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和产业链条拓展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切实提高工业产出率、农业附加值和服务业贡献率,努力加快有效益的速度、壮大有质量的总量,为民生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三是要引导创业。创业是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改善民生的根本之举。要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宽松的政策、更加高效的服务,扶持群众投身创业、引导在外人员回归创业、激励成功人士二次创业,让更多的劳动者转化为创业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要通过全民创业的方法更好地解决全民生活保障问题。

——在公共服务投入上落实新举措。坚持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弱势群体覆盖的原则,切实加大公共投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切实把财政资金从竞争性领域中退出,进一步压缩行政性支出,集中财力用于民生保障事业。坚持用预算的方法固化民生投入领域和比例,增强民生投入的刚性,保障民生投入不打折扣。要完善为民办实事机制,借鉴杭州市“破七难”的做法,排出一批群众受益面广的民生问题,落实专项资金,强化督查考核,狠抓工作落实,通过不断积累,逐步显化成效。要注重整合资源,把各种专项资金整合起来,统一规划,统筹使用,并实行直接拨付,切实减少中间跑冒滴漏。如在新农村建设上,要转变由农办、农业、水利、交通、建设、环保、文化等多部门分头报项目、分头拨资金转向由发改部门统一审核项目、财政部门直接拨款到项目的方法来操作,切实减少中间环节。二是要强化市场运作。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也必须防止政府全埋单、财政全兜底的大包大揽倾向,要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调动多个积极性,来化解民生问题。如对一些准公共产品如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可以采取政府贴补的方式交由市场主体来建设和运作;在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上,可以采取向房地产商回购或直接发放补贴的方法来代替政府自建的模式;如在农村一些公共设施投入上可以发动群众集资、鼓励社会人士捐款等多种形式来解决资金问题,对已建成设施的维护和卫生保洁等可以导入城市物业管理的模式,进行市场化管理。三是要讲求投资效益。要坚持“少点轰动性、多点普惠性”、“有限财力发挥最大效能”的原则,严格把好公共投入关,切实提高投资效益。要确立不求大但求舒适、不求效应轰动但求解决问题的理念,杜绝“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上马,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把有限财力真正用到刀刃上。要完善项目科学决策、全程稽查和后评价制度,用“受益多少人”、“群众满意否”来衡量政府投入成效,对投资效益低的要进行问责。

——在公平制度构建上迈出新步伐。解决民生问题重在建立利益均衡机制,设计公平正义的制度空间。一是必须坚持人人平等、城乡一视同仁的原则,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设定政策和制度;二是要坚持“提低、调高、扩中”并举,加强全社会统筹力度,促进共同富裕,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要完善民情沟通、民主听证、民主恳谈等制度,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完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四是要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与群众参与度,通过重大决策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市民代表列席政府常务会议、推进阳光政务等多种形式,真正让当事人的意见进入决策层,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高政府决策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篇3:关于民生问题的几点思考

改善民生问题的制约因素:既要正视政治制度安排的缺陷问题, 也要关注经济与社会政策的滞后问题

1、政治制度安排的缺陷问题

政治制度安排的缺陷问题是导致我国民生问题产生的根本因素。邓小平在反思“文革”发生的原因时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这种制度性缺陷最根本的表现就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以及由此产生的权力垄断及其对社会各项职能的大包大揽。政治制度安排的缺陷导致整个社会系统功能和具体制度运行功能的紊乱, 从而导致公民利益表达、利益整合以及政治沟通过程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 权力几乎缺乏监督和制约。而一个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导致政治权威公正性的丧失以及特权垄断的滋长。而特权垄断恰恰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拦路虎。特权垄断导致国家权力部门化, 部门权力利益化, 部门利益法制化。破解民生问题之所以如此艰难,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是因为政府自身对自身的改革难以做到壮士断腕。比如对政府信息的公开、行政审批权力的削减、垄断行业的竞争化、决策程序的民主化等等, 由于直接涉及到政府官员的收入和福利, 政府很难彻底割断利益链。

2、公民政治参与的缺失问题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通过社会治理的方式实现的, 其基本手段就是要协调和聚合不同利益群体合理的利益需求, 建立民主的利益表达机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公共决策机制, 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使得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然而, 我们的决策体制尚未完全改变“自上而下”的主导路径, 公共决策脱离草根民意的弊端很大。相关利益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在关乎到他们切身利益的政策面前缺乏话语权, 也缺乏利益诉求渠道。为了防止少数人垄断发展与改革的收益, 必须建立保障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表达和诉求机制, 避免少数被边缘化的社会群体利益因与权力中心的距离而受到不公平待遇。

3、财政支出安排的缺陷问题

我国实行的是“分级财政吃饭”的财政体制, 地方政府把大部分公共资源用在能带来财税效益的经济事业方面, 而真正配置到公共事业方面的资源却很有限, 导致公共财政支出优先向经济增长倾斜。在相对长的时期内对效率优先的追求和对公平的忽视, 导致分配制度的失衡, 造成了财富从民间向国家、从大多数人向少数人的大范围转移, 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收人差距和分配不公的问题。区域发展上的强倾斜战略指向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又进一步扩大了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财政支出安排的缺陷引发了经济结构的失衡, 造成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失衡, 并使民生问题更加凸显出来。

我国GDP和财政收入增速连续多年在10%以上, 外汇储备名列各国之首, 我国已经快速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 2007年财政收入突破5万亿元。显然, 我们已完全具备了加快改善民生的经济实力和财力。但我国政府公共财政却常常以“财力不足”为托词, 说明我们国家财政体制的缺陷不仅是局部的, 而且存在于整体和深层。一般说来, 财政支出安排应“以支定收”, 但我国财政是“以收定支”。也就是说, 2008年的财政支出标准是以2007年财政收入及预计增长量来确定的。这为超支和超收开了双重的方便之门, 并且形成了两者之间的互促互动。所以年终执行结果一般都会比年初预算有很大增长。在许多下属机关那里, 年度预算资金花不完就要退回去, 并且下一年度就要减少预算。这就导致很多部门在预算编制中经常夸大项目规模以套取财政预算资金。同时, 预算不透明、支出审查不到位、监督力度差, 导致滥用纳税人辛苦钱的行为层出不穷。总之, 公共财政支出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不够, 这是政府财政用以改善民生的一大桎梏。

4、社会政策的滞后问题

社会政策是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的法律政策体系, 其核心是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在现代化进程中, 经济政策侧重于解决经济效益问题, 而社会政策则主要解决再分配领域中的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要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社会政策所需要的财政能力与制度化能力相对欠缺。同时, 我国还是一个城乡长期分割的社会, 社会政策的差异性特征明显, 社会政策同经济政策地位不对称, 滞后明显。至今, 我们仍然没有建立起比较健全、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 已有的制度覆盖范围主要在城市。公共养老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只占人口总数的15%, 享受低保的城乡居民不到总人口的5%。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 他们要面对城市的物价、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高收费, 这就使之在客观上对国家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制度有了很高的依赖, 而国家却不能给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我国目前的公共政策安排剥夺了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种种特殊的补贴、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医疗教育等的机会与权利。

着力改善民生问题的路径:既要重视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调整, 更要重视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1、建设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政府

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政府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前提。建设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政府, 需要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解决权力过分集中, 审批过多等问题。实行政务透明公开, 防止权力的暗箱操作和权力的神秘化。建立和完善决策机制和程序以及纠错机制, 确保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力度, 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尽快形成, 而一个能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服务型政府管理体制, 则是增强政府强化民生问题制度安排的重要保障。发展民主政治, 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 还应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所以, 建设阳光政府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步, 是时刻保持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依法监督。依法监督的形式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依法监督、人民团体民主监督、人民群众信访监督、新闻与网络媒体舆论监督。严格贯彻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保证政府官员不断提高公开信息、权力透明行使的民主与法治意识。

2、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 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 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政治参与是公民实现权利的主要途径, 其最大的政治功能在于通过影响政府的行政和决策, 使国家政治体系的运作符合公民的意愿。有序的政治参与可以在国家和社会之间协调政府行为与公民意愿之间的矛盾。公民通过政治参与, 可以表达自己对公共财富和价值分配的意愿和选择, 并进而施加影响, 使政府行为与公民选择之间不至于产生矛盾。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可以促使政府树立“依法治国”理念,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严格规范政府行为, 防止一些政府部门与民争利, 防止利民政策走样, 从而使政府更好地担当公共服务者的角色。要以制度的刚性切实保证公民政治参与的实现, 让不同利益主体都有表达自己诉求的平等机会。完善决策听证制度, 保证政策制定的公平公正。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让公众对于与自己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事情及时了解, 保障人们的话语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从而改变部门主导和部门利益左右决策的局面, 使政府的决策与公共政策的制定真正走上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的轨道,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创新社会事业筹资机制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全面改善和保障民生, 需要建立财政投入的保障机制。除了实施严厉的行政措施确保各级财政稳定增长外, 应该参照国际经验, 尽快出台《社会公益事业财政投入法》等类似法规, 把财政投入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明确财政投入的最低保障线, 为社会公益事业的财政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增长力度。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 稳步提高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 逐渐提高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县乡等基层地区社会事业的投入, 使财政投入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的阶段性需求相适应。开拓新型的稳定的财政资金来源, 建立起集约、规范、稳定的面向民生的财政筹资机制。根据事权与财权匹配的原则, 可考虑赋予地方政府一定范围、一定幅度的税收立法权和调整权, 为地方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发展公益性社会事业提供税源保障。此外, 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可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欠发达地区财政平衡能力, 使各个地区逐步具备保障民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职能。

4、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

解决民生问题, 需要克服把发展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 避免陷入对GDP增长的崇拜而不顾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社会发展问题的唯GDP论, 摈弃片面崇拜经济增长而忽视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政绩观。改变过去考核政府及其官员政绩时只把GDP增长作为唯一标准的片面做法,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政绩考核体系, 不但要把GDP增长作为考核标准, 更要把“社会GDP”的改善作为重要参考依据。要把重视和解决教育、住房、下岗失业、分配不公等民生问题作为考核标准, 甚至可以提高解决民生问题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在政府和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中的权重, 从而促使各级政府和官员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观, 更加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此外, 政府还要建立“绿色GDP”考核标准, 将土地资源、矿物资源、森林资源、水力资源、生物资源等的保护和利用程度以及相关指标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整体的核算体系之中, 将“绿色GDP”列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之中, 使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在进行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 主动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篇4:武陵山片区民生改善问题研究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民生改善;对策建议

武陵山片区是指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其中湖南37个县市区、湖北11个县市、贵州16个县市、重庆市7个县区。片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市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国土总面积为17.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65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50多万,农村人口约2800万。

1.武陵山片区民生改善面临的困难

一是自然条件恶劣,环境保护压力大。片区平均海拔高,地理条件恶劣,泥石流、冰冻、山洪等自然灾害频繁;农村人口中相当部分散居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高山高寒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艰苦;耕地面积少,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壤瘠薄,农作物产量低,几千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农耕状态和生活状态依然存在,“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油盐钱”的传统农业仍然没有改变,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按照功能区划分,武陵山片区作为生态保护区,生产建设活动受到限制,各区市县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又受到生态环境制约,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

二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实力偏弱。武陵山片区地处边远,受自然条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口素质、科技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受行政区划的制约,经济、人力和社会等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边缘化危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较低,经济实力偏弱,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2011年,武陵山片区内人均国内生产值为11858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城市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左右。片区内产业链条不完整,没有形成特色的产业或产业群,缺乏核心市场竞争力,市场影响力小、占有率低。同时,四省市之间、片区内各区市县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发展差距较大,城乡差距较明显。

三是贫困人口多,脱贫致富难度大。在我国2001至2010年实施农村扶贫开发十年期间,武陵山片区1万多个村被确定贫困村,约占全国的8%;片区内71个县(市、区)中有42个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1年,中央把扶贫标准从1274元调整为2300元后,按新标准计算,片区71个县(市、区)中国家级贫困县就有36个,高达50.7%,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占全国贫困县的6.1%。2011年,片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132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片区内扶贫面散量多,贫困人口分布广、数量庞大。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致富难以及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突出。

四是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事业欠帐多。武陵山片区地质条件复杂,交通、通讯、农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难度大,加之各地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造成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片区内主干道、无缝化网络尚未形成,交通运输渠道较单一。近50个乡镇、近万个行政村不通沥青或水泥路。同时,公路密度小、等级低、路况差、断头多,尤其是农村公路建设严重滞后。农田水利设施严重老化、损毁,尤其是山区水利设施令人堪忧,农业靠天吃饭现象突出;电力和通讯设施落后,近8000个村没有完成农网改造任务。教育、卫生、社保、就业等民生支出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教育整体水平低,对人才培养不够,人才总量不足,质量不优,人才流失严重。金融、外贸、规划、教育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支撑能力弱。

2.武陵山区民生改善的重点及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解决好最长远的民生。建设美丽武陵是全体武陵山片区人民的梦。武陵山区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生态地位重要,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建设任务重、压力大。各区市县在发展中,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模式。严格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提供生态产品作为发展的核心。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减少水土流失;积极推进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功能;强化科技创新,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二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着力解决好最希望的民生。教育是武陵山片区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关系到武陵山片区的未来。加大教育资源的整合和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力度,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及以上。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切实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城乡、校际差距。积极推进幼儿、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着力提高初中和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优化中小学布局,扭转农村校点分散、办学成本高、办学质量不高的局面,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寄宿制学校和学生宿舍建设力度,改善偏远落后地区学生寄宿条件。完善贫困学生助学救助体系,切实解决困难家庭学生上学难问题,确保农村孩子不因贫困而辍学。稳定教师队伍,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大发展教育事业,促进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机会,让人民群众看到最有希望的民生。

三是健全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着力解决好最迫切的民生。医疗卫生服务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是当下群众最关注的民生之一。切实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县市区级医院建设,重点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覆盖;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生待遇,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健全农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覆盖农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规范和完善农村大病防治和救助机制,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好最基本的民生。保障群众最基本的生活事关群众的生存权。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健全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实现应保尽保、应保必保。扩大新农合参保人数和比例,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新农保保险金额。完善救助、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五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好最根本的民生。武陵山片区长期受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差的困扰,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交通建设,建设一批对完善主通道、促进旅游业、特色农业发展等重大铁路、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项目。重点推进县际公路建设,扩大路网覆盖面,提高公路等级,实现片区内所有县(区、市)通高速公路或高等级公路,所有乡镇通沥青混凝土路。加大对至今仍未通车、通路的乡村道路建设、改扩建力度,切实解决广大农村出(下转第257页)(上接第243页)行难问题。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好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因地制宜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家”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生存条件恶劣、不适于居住的地区,要在群众自愿前提下,大力实行易地扶贫搬迁。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力度,切实改变文化娱乐设施以及资源短缺的现状,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篇5:关于改善民生问题的思考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最根本的就是要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的愿望,增进人民的福利,维护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权利。我国古书中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管仲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在西汉刘向编成、汇辑管仲众多思想观点的《管子》一书“霸言”篇中,记述了管仲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其中有一段这样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意为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也是以人民为根本的;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

如今,以人为本是我党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问题,并把改善民生作为基本国策。首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以人为本的思想自始至终地贯穿于这三个组成部分之中。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的革命理论,人的解放和以人为本既是它的出发点、根本点,也是它的最终归宿点。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并论证未来共产主义理想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时期,他们一直高度重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着不懈的研究、探索。这说明,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历史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它实际上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是每个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最高原则和根本内容。党的这一宗旨,鲜明地昭示党是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宗旨也要求共产党人应当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在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都应首先想到党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自觉地让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改善民生。再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时刻关注民生、维护民权、发扬民主,永远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自始至终贯彻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观,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历史唯物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宗旨、把党性和人民性有机统一起来,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最后,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 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民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根本要义。因而,以人为本的民生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也是具有永恒主题价值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的民生观,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为主旨,以经济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民生之基本国策的思想观点。所谓“民生”就是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比如就业、教育、收入分配、社保、住房、医疗等,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也直接关系到执政者的人心向背,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积累财富,而是旨在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应当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伟大历程就是不断改善民生的历史过程。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民生始终是重中之重,始终是一条红色的主线。翻开党的十七大报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话题几乎贯穿始终。

综合分析十二五规划的指标,我们可以发现其充分体现重视和改善民生。首先,提出了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的量化指标。要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率要大于7%,不但高于“十一五”的5%年增长率的预期目标,同时也高于GDP增长率(7%)的预期目标;其次,明确坚持吧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加了人口寿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等民生改善方面的指标。具体措施如下六条:

一个方面的内容就是要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这里面重点从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等九个方面加大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力度,把平常老百姓生活发展最基本的需求,主要通过九个方面把它明确了,这些是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必须得到保障的,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一定要把财富增长的部分用于改善这些老百姓基本需求的条件。所以我们相信通过五年的这种改善民生的这些举措,能够逐步地缩小城乡区域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第二个方面内容就是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这里面在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努力实现充分就业方面都明确了具体的举措。我们希望通过五年,城镇就业的总量能够增加到4500万人,每年平均是900万。

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是合理的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这也是目前社会方方面面都关注的一个焦点性问题。这一次“十二五”规划纲要通过深化工资制度的改革,健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加快完善再分配调节的机制,再加上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能够在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方面迈出一个实质性的步伐,包括最受关心的社会的最低工资标准问题,这次纲要中明确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

第四个方面是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比如说在“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同时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要实现新增1亿人,还要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稳定增长,而且城镇60岁以上非就业居民要享受基础养老金的待遇。城乡的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要新增6000万以上,同时财政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要逐步提高。

第五个方面就是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也是当前社会各方面比较关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对老百姓最实在的,是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时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第六个方面是最近的热点问题,就是关于住房保障的问题,明确了在“十二五”期间要比较明显的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现在已经开始了,“十二五”期间加大力度,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五年将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改造各类棚户区3600万套,建成以后全国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将达到20%,就是20%的家庭都能够享有保障性住房,这样的一个保障。同时这也是一条硬措施,就是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的改造,这个比例不能低于10%。

如何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的局面,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我认为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重新认识市场经济的特性和规律。邓小平同志说过:市场和计划,我们都可以用。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价值规律,而它在经济运动中所导致的社会结果,就是生产无政府状况,生产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是某些产品过剩和某些产品不足反复出现。我们现在遇到的许多地区的重复建设,某些行业的发展过度,以及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的扩大,深刻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自身客观规律在起作用。只有认识和把握好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使它真正与社会主义结合得好,我们才能真正完善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真正做到五个统筹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广大人民在这种发展中得到日益增多的福利。

2.要加强国家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的准确度和着力度,把国民经济的发展适当调低一点。建议把经济发展速度稳定在5%左右,如能坚持10年、20年、30年,也是很伟大的成绩。要研究和调整生产与消费、建设与消费之间的比例,把更多的资金用到提高人民生活上来,使消费逐步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推动力。要调整国家筹集资金和国有银行资金的投向,及时而准确地防止或纠正某些行业和某些产品的片面的、盲目的扩张偏向。要正确引导日益壮大的私营经济,使其发展适应社会和人民的需要,不要盲目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要生产坑民害民的假冒伪劣产品,不要拖欠国家税款和员工工资。

3.要加强对市场经济微观管理的准确度和着力度。现在的现状是,不仅宏观方面的许多大政方针得不到落实,而且微观方面的许多具体政策、具体规定也得不到落实,因而导致出现国家发展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导致出现许多突出的民生问题。一定要加强市场监管队伍的思想建设,提高他们的素质,特别是责任感;一定要纠正和减少监管机构、监管队伍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真正地依法监管、有效监管。

4.要把共同致富的大政策落实到一次分配、二次分配的具体过程中去,使最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果。建议制定一条大政策,制定一个具体的指标体系,把广大人民的富裕程度,与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总水平挂起勾来。一国以及一省、一市、一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总水平达到多少,那里的公务员收入就应该达到多少,同样那里的工人最低工资是多少,农民的最低收入是多少,那里的离退休人员收入最低应该是多少,低保人员的收入也应该是多少。这要作为一个整体,一升俱升,一富俱富。要改变片面地大幅度地 增加公务员的收入,而不顾及广大无收入、低收入人群利益的现象;也要改变只关照高收入阶层的需要和福利,而不顾及广大工人、农民的需要和福利的现象。

5.要抓紧制定和落实城市化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城乡出现的许多民生问题,都与城市化以及城市现代化政策滞后、法规滞后所致。旧城改造,包括街道拓宽和街区改造,不能只顾或多顾政府利益、开发商利益,而不顾或少顾被拆迁人群的利益;这类拆迁一定要给小店小铺安排新的营业和生产场地,居住居民一定要保证达到小康居住条件;新搞开发区或另辟新城,也不能只顾多顾政府利益、开发商利益,而不顾或少顾农民的利益。有关城市化以及城市现代化的政策和法规,一定要能体现上述的基本要求,决不允许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也绝不允许搞空手套白狼式的建设项目。

6.要制定农民工逐步享受市民待遇的政策和法规。这是一个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贫富差别的大战略、大政策。现在已有近亿农民务工,如果他们象城市居民一样,同工同酬、同享社保、子女近地入学、居住条件改善,就可以带动3亿至5亿农村人口过上小康生活,一部分人还可较快过上富裕生活。

7.要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全面规划,逐年实施,务求落实。全国和各省、市、地、县,均应对涉及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周密而系统的调查,做到心中有数,既有长期的解决规划,又有当年的解决步骤。要怀亲民之情,深入到人民中去,亲自做一些调查研究,既增强解决问题的责任感、迫切感,又能于调查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政策。

8.要把解决民生问题列为考核各级政府和领导人员政绩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解决民生问题要有计划,做到有指标,有措施,有领导人负责,并在执行中定期查进度、查效果、查责任,根据政绩赏罚分明。

9.中央政府以及省、市政府要加强检查工作,力促各项政策、法规、措施的落实。解决民生问题,不能只讲在口上,也不能只写在纸上,一定要落实在行动中,落实到千家万户,真正使亿万民众过上殷实而舒心的好日子。

篇6:关于改善民生问题的思考

(2011年6月22日)

社会弱势群体主要指那些实际经济收入偏低,未来发展相当困难的人群,从基本特征上看,弱势群体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贫困性、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及环境上的被动性。

一、我县社会弱势群体的构成与现状

1、城乡贫困人口。包括传统的城镇“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固定收入、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城乡低保户、低保边缘人群、农村“五保户”等,这些人员由于缺乏收入来源,其生活往往处于贫困状态,通常需要救助才能维持最低生活。目前,我县有城乡低保5657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左右,其中城市低保10505人,农村低保46072人;有五保户5121人,其中集中供养1199人,分散供养3922人。

2、残疾人。此类人口在我县比重较大,总数有6.4万人,在就业与生活中处于不利或者弱势地位。

3、大病患者。我县白血病、尿毒症、肿瘤等大病患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等数量众多,特别是西南岗地区受地理条件和饮水的影响,患病的比例更多。

4、老龄与高龄人口。我县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之一,到2010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有12.61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2.25%,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高速发展阶段。

5、贫困学生。我县在校学生约19万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2.8万人,约占在校生人数的15%。

二、我县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保障措施

近年来,我县率先成立失学、大病、法律“三大救助中心”和县慈善总会,以服务民生为重点,不断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及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完善生活救助机制。在城乡低保方面,深入开展“1美元”计划,不断提高低保标准,扩大保障范围,2010年新增城乡低保1.36万人,今年计划再新增1.3万人,从今年7月1日起,城乡低保标准将提高到240元/月和210元/月。在五保户供养方面,大力实施关爱工程。全县23个农村敬老院普遍得到改造,累计新增床位2567张,集中供养由2005年的每年1200元提高到2900元,分散供养由2005年的每年800元提高到2300元,按照上级要求,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再次提高标准,集中供养五保户提高到3200元,分散供养五保户提高到2600元。

2、完善医疗救助机制。实施惠民医疗制度,建立大病医疗救助二次报销平台,对大病户进行城镇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后,根据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特困职工、重残人员等类别的不同,余下的自负部分再按照一定的比例报销,大大减轻了大病患者的经济负担。2010年,全县争取省级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051万元,位列全市第一,累计救助弱势群体9337人,下发救助资金678万元。

3、实施灾害救助机制。去年上半年大部分乡镇遭受了小麦赤霉病影响,小麦倒伏严重。到9月上旬,又持续出现特大暴雨灾害性天气。为了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我县迅速查灾报灾,并争取到125万元救灾资金的支持。今年春夏发生了严重旱灾,夏熟作物大量减产,我县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春荒救助行动,共采购发放救济粮186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82万人次。

4、实施临时生活救助。制定临时生活救助制度,不断完善类别化、分层次、阶梯式的临时生活救助标准体系,对无劳动能力的孤寡病残户、无固定收入的特困户等全部纳入保障范围,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教育资助和生活补助,特别注重做好春节慰问、汛期和冬令三个阶段临时困难群众的生活安排,为临时因灾困难户发放棉被、大衣、米面、油和部分现金及物价补贴。

5、完善慈善救助机制。着力发展慈善事业,发挥社会保障补充作用。自2007年4月泗洪县慈善总会成立以来,累计募捐资金3206万元,救助弱势群体5143人,累计发放救助款物2363万余元。2010年,高标准实施了瑞华助孤、阳光助学、心蕊工程和慈善超市建设,救助孤儿141人,贫困大学生219人,单亲贫困母亲50人,为15名患白血病、尿毒症、先天性心脏及恶性肿瘤的贫困家庭儿童申报救助资金,累计发放善款99.3万元。

6、实施贫困失学救助。针对日益突出的贫困学生问题,我县积极相应上级号召,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县级积极配套,对各类贫困学生予以救助。仅2010年就资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4688人,约占寄宿生人数的11%,发放生活补助资金308.4万元;补助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360万元,惠及学生2400人,约占高中在校生的11.6%;为近千名职校学生进行了学费补偿,补助资金168万元。

7、实施法律援助。县法律援助中心办结法律援助个案1660件,2800多名经济困难的群众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获得了法律援助,为683名农民工追回了拖欠工资,近3000名群众获得了免费法律咨询,受援人满意率100%,所援案件实现了零投诉。

三、我县社会救助弱势群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救助面太小。虽然我县部分弱势群体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救助,但由于资金有限,不能惠及到所有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

2、救助面不均。各基层党委、民政等多部门对弱势群体的多形式的帮扶救助活动,由于缺乏整体协调,易发生有的弱势群体得到了多重救助,有的却没有得到救助的现象,甚至出现社会救助“专业户”现象,使有限的救助资金和救助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

四、加强社会弱势群体保障工作的建议

弱势群体帮扶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必须加大弱势群体帮扶与服务工作的力度,以解决弱势群体生活实际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弱势群体人员的长效管理制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互助等事业,努力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帮、难有所救”。

1、争取帮扶资金。针对我县弱势群体人员较多的实际,仅靠县乡两级有限的财政投入,无法满足需求,建议加大向上级争取力度,特别是要以全省重点帮扶西南岗地区为突破口,加强与省各后方帮扶单位的联系,在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大病救助、贫困助学、法律援助、灾害救济、临时救助等方面争取省财政的更多专项资金扶持。

2、壮大慈善规模。结合2012年慈善总会理事会的改选,建议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开展一次大规模的资金募集活动,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捐款捐物,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房地产开发商、社会团体、知名人士以设立冠名救助基金和自愿定向救助基金等形式进行慈善捐助,不断壮大慈善基金实力,以便更好实施“阳光助学”、“大病救助”、“夕阳扶老”和“爱心助残”等慈善救助工程。

3、开展结对帮扶。建议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动员鼓励全县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和有一定经济实力、富有爱心的企业家及社会有识之士与低保户、特困职工、重残人员、孤儿、孤老、贫困大学生、大病患者、单亲贫困母亲等弱势群体结成帮扶对子,通过送资金、送物资、送技术、送项目等措施,解决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难题,为最终脱贫解困创造有利条件。

4、各方相互协作。建议尽快建立各方相互协作的救助工作机制,使有限的救助资金和救助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建议设立民政、教育、司法、团委、妇联、残联、基层党委等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定期召开会议,建立弱势群体档案库,制定统一救助方案,做到既不重复救助,又不留有空白点,最大限度地发挥救助资源的作用。

上一篇:边城写景作文下一篇:初中生优美句子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