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问题的整改

2024-05-23

民生问题的整改(精选6篇)

篇1:民生问题的整改

民生医院科室整改方案

民生医院落实反馈意见整改方案

按照市卫生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小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经院党委研究同意,制定以下整改落实方案:

一、深入开展医德医风宣传

利用好“创建学习型”和“科室建设年”这两个载体,充分利用岗前培训、行政查房、中层干部会议等各种机会,加强正反两方面典型教育。大力宣传华益慰、王忠诚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先进典型,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服务病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积极引导广大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定期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及时传达通报全系统查处的典型案例,发挥震慑作用,促进依法廉洁从业。宣传学习最高民生法院、最高民生检察院《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提高全院医务人员明确是与非、罪与非罪的界限,切实筑牢廉洁行医的思想基础,增强廉洁行医的自觉性。

二、改善医疗服务促进医患和谐

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认真开展导诊、导医等服务,方便患者就医。积极改善就医环境,维护环境卫生,杜绝“脏、乱、差”等现象。切实改善服务态度,严禁“生、冷、硬、顶、推、拖”等现象。要充分发挥病人满意度调查的导向性作用。严格落实各项医患沟通制度,积极履行告知义务。大力推行人员聘任制,逐步解决窗口科室服务态度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加大投诉事件的查办力度,建立医务人员不良记录档案,为可能推行的人事制度改革作好准备。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进一步端正办院方向,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院管理评价体系。要始终抓住 “质量”和“安全”两个主

题不放松,为巩固和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奠定坚实基础。下半年要重点放在落实医疗制度、积极消除隐患、加强医患沟通、增强自我防范和合理规避风险五个方面。坚定不移加强服务能力建设,要在业务横向拓宽和专科纵向延伸上下功夫、做文章。手术科室要切实规模扩大后的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人员、人才的配置要提前规划。骨外科和肛肠科要做好整体搬迁各项准备。螺旋CT的购进和投入运行要加快步伐。肿瘤科筹建要抓紧落实。

三、严格控制医药费用

严格执行单病种质控标准,重点要控制好农合病人例均费用和药品占总费用的比例。下半年,要充分利用医生工作站系统的优势,下决心遏制住院部一些医生通过有目的抬高总费用降低药品费用比重的行为,门诊要坚决控制“药品费用“这个指标和“大处方”这一现象。加强合理用药监测工作,积极开展“合理用药、合理检查”治理。严格落实《处方管理办法》,积极杜绝“一药多名”现象。继续实行使用量前十位药品清退或降价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制度和价格政策,积极探索医院财务管理新理念、新做法,杜绝隐患,保证资金安全。进一步完善院务公开制度,严格实行费用清单制和费用查询

民生医院科室整改方案

制。加强收费管理,规范收费行为,坚决查处乱加价、乱收费和私设小金库现象。深入开展反商业贿赂专项行动,建立和纪检、检察等部门的经常性联系机制,巩固和完善领导体制,建立健全内部多部门协同查办工作机制。涉及任何商业贿赂的案件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典型案件要上报有关部门。认真实行反商业贿赂专项行动科主任问责。

四、扎实推进医院采购工作

严格执行《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全面实行以省区市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切实降低药品的虚高价格。继续扎实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进一步加强物资采购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实供需双方见面会议。采购小组要积极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纪监部门要全程监督采购活动,保证采购程

序合法合规。特别要积极配合纪委监察部门和上级的纪监机关,下大力气做好涉及外科大楼的所有招标采购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

将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在充分谋划专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中长期人才培养规划》。其一要引进一批。根据外科大楼建成以后科室设置和发展需要,今后2-3年要引进本科以上学习专业人员80名左右。其二要培养一批。选准一批具备思想稳定,作风稳健,工作扎实;进取心强,责任心重;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有悟性,重操守等综合素质较高,不同层次和不同年龄的人员充实到专业骨干队伍,有针对进行培养。其三要留住一批。要从待遇上、感情上、事业上、体制机制上留住一批医德良好、技术精湛、有真才实学和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

六、切实加强整改方案的落实

党委、行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集中精力抓整改,班子其它成员要结合分工认真抓好分管部门、单位的整改落实工作。医院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工作指导,切实发挥好指导检查作用。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工作健康开展。同时,有关职能科室要注意保存资料,及时与学习实践小组办公室联系,学习实践小组办公室要注意总结和推广好的做法。要加强舆论宣传,充分运用各种媒体、载体,及时宣传和上报学习实践科学活动整改落实进展情况成功经验、生动典型和实际效果。各科室、各部门要加强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工作,将落实整改方案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确保各项工作协调推进。

民生医院学习科学发展观整改方案

篇2: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一) 报道缺乏平民视角。

长期以来, 传统的电视新闻往往过分注重自上而下的指导性, 将受众看成了是需要教育的对象, 高高在上, 存在着脱离群众的倾向。早在2000多年前, 孔子早已对新闻的规律做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孔子说:“务民之义, 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矣。”从新闻学的角度解释这句话, 意思就是说新闻的选题要围绕人民的需要来进行, 一定要寻找老百姓关心的事。应该尊敬领导, 但不要老是围着他们转。

(二) 报道的娱乐化倾向。

在很多民生新闻栏目中, 新闻娱乐化、庸俗化、新闻过度炒作等问题不断显现出来。这种现象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比较普遍。为了追求新闻的娱乐化, 一些电视台强调软新闻或将硬新闻软化, 将名人逸事、暴力事件、花边新闻等作为新闻的重点;表现形式则强调故事性、情节性和吸引力, 强化戏剧悬念或用煽情、刺激的手段。一些受众似乎有意无意地把民生新闻等同于花边新闻或市井新闻, 对民生新闻存在的合理性和道德取向产生了怀疑。

(三) 报道流于表象, 内容琐碎, 厚重缺失, 新闻价值含量低。

有些民生新闻的内容是“一地鸡毛”, 全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邻里纠纷、街头闹剧等毫无新闻价值、无聊至极的琐碎小事, 视野狭窄, 沦为市侩新闻、市井新闻。新闻报道帮助群众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功能无从体现, 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也无从体现。其直接结果便是致使民生新闻庸俗化, 使节目的质量和品位低下。

(四) 民生新闻在舆论监督过程中的角色越位和异化。

新闻媒体的作用应仅限于表达民意层面, 而不能成为百姓投诉之所。民生新闻对某些社会问题的披露的确加快了问题的解决, 但是, 媒体的职责应有一定的界限, 不能超过这个界限。

虽然存在着这些问题, 但是民生新闻仍然有着很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么, 民生新闻的未来之路到底该如何走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 把普通百姓作为报道的主角, 选择与群众生产生活和利益密切相关的新闻题材。

新闻记者要关注百姓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环境, 体现应有的人文关怀, 多将镜头对准平民百姓, 内容上贴近群众。要善于深入到百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最底层去, 体验平民生活, 倾听百姓呼声, 反映百姓疾苦, 敢于触及老百姓特别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报道。如, 学龄前儿童入园难和城乡幼儿园发展不均衡是老百姓非常关注的问题。笔者就深入到村、镇和城区内的多所幼儿园深入采访, 并以《优化幼儿园结构布局满足优质学前教育需求》为题, 对该区从完善村级标准幼儿园、镇级中心幼儿园和区级国办园基础教育资源入手, 有效解决儿童入学难和城乡幼儿园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引起学生家长强烈的共鸣, 颇受观众好评。

2. 创新视角报道, 力求站在平民视角角度。

要用“平视”而不是“俯视”的目光看待百姓, 摒弃那种居高临下的心态。既要把群众作为服务的对象, 更要把群众当作老师, 把基层当作课堂, 从群众实践中汲取营养, 在与群众交流中提升思想境界, 真正做到为百姓采写、为时代放歌。著名艺术家赵本山、宋丹丹曾主演过一个小品《火炬手》, 剧情讲述的是白云、黑土一对农民夫妇竞争奥运火炬手。黑土得知自己被选为火炬手后, 面对记者镜头发表感言。由于从来没面对过记者的镜头, 大叔很是紧张, 语无伦次的上来就鼓掌说“好”, “今天这里蓬荜生辉、感谢TV”。很显然, 这些话语都不是农民生活中的语言。而出现这样的采访结果, 并不是黑土大叔的错, 其实是记者和他的沟通不够, 没有和他唠家常, 没有和他交朋友, 没有和他一起生产生活劳动, 一句话没有就进行深入的采访。

3. 报道方式上要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

活生生的百姓话语, 让老百姓既明白又亲切, 使新闻富有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就会受到观众的欢迎。主持人应多采用“说新闻”的形式, 尽量“口语化”, 让不识字的人群也能够听懂, 使观众产生“拉家常”的亲切感和收视愉悦, 让老百姓听起来不再像听“天书”。如现在非常火爆的《老梁故事汇》、《老梁说天下》等栏目, 就是因为梁宏达在节目中用极富个性魅力的语言, 用老百姓生活化的语言, 点评生活、时事、人物和体育事件, 有种邻家大哥拉家常的亲切感, 所以才受到了观众的追捧。

4. 要多采用同期声, 让百姓在新闻现场多发出自己的声音, 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篇3:民生问题的整改

2013.09.16

“据我所知,不仅康缘药业,还有其他公司也把民生证券给换掉了。”康缘药业董秘程凡对《投资者报》记者说道。同时他还表示,康缘药业这次更换定增项目的主承销商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考虑,是很正常的选择。他认为,民生证券如果能正确处理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以后还是会有好的发展的。

近日,康缘药业的定增项目承销商被曝从民生证券更换为中金公司,该药业公司的定增项目一直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其进展情况也成为投资者追问的话题。

康缘药业证券办工作人员李明确认了此事,并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在股东大会上公司提到该项目进展情况可能会涉及到信息披露等敏感问题,所以目前项目的进展情况不便透露,如果有重大进展,公司会及时发布公告。

面对多家企业换掉民生证券投行的问题,民生证券没有给出任何说法。其媒体负责人李向东在接到记者电话时说,他已经不负责这块工作,可以让公司前台给转接“媒体专员”;但这“媒体专员”是谁,公司前台也觉得迷茫。几经周折,最终民生证券投行部工作人员刘小姐对记者表示,有关部门业务情况不便评论。

康缘药业更换投行

早在2013年1月21日,康缘药业就公布了定向增发预案;在2月6日通过股东大会批准后,至今仍在审批中,未有实质性进展。

从项目进展情况和公司董秘程凡的态度来看,康缘药业对民生证券的工作似乎并不满意。从康缘药业的角度,公司肯定是想尽快完成定增,即使更换投行后会影响到定增的进展,公司依旧选择把民生证券换掉,那就代表公司认为由民生证券继续做承销商的话,只会让定增项目完成之日变得遥遥无期,无法顺利完成。

2013年5月31日,民生证券因保荐天能科技被证监会处罚。天能科技在2012年2月1日披露招股说明书后,遭到媒体的质疑,后在2012年4月撤回发行上市申请。

随后,证监会对该项目进行现场核查,发现天能科技项目涉嫌财务造假,对中介机构民生证券进行立案调查。

民生证券因此而受到警告处分,没收从该项目中获得的收入100万元,并处以200万元的罚款。同时证监会责令民生证券在6个月内对内部控制制度、尽职调查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对保代邓德兵、刘小群给予警告,并各处以15万元罚款,同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据报道,正是民生证券投行部整改,导致康缘药业决定更换承销商。北京某券商的投行部人士对记者说道,这次康缘药业更换承销商,中金公司仅仅提供通道的几率很小,毕竟现在对风控要求很高,对项目质量的检查应该会比较严格。这样的话,中金公司估计会重新审核材料,重新申报项目。时间上,更换投行肯定会影响项目进展情况,不过如果中金公司做得比较顺利,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投行业务受牵连

据记者了解,以前中介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因违法违规受处罚,大部分是由于企业上市后业绩变脸等情况,但今年以来,证监会进行严厉的财务核查,对各个环节涉嫌造假的相关券商都进行了处罚,表明了证监会对于IPO造假上市采取从严处罚的零容忍态度。

天能科技就是由民生证券主动撤销上市申请的,但证监会依旧给出了警告处分,并罚款300万元。

因IPO造假受到处罚,从而影响到定增业务的不仅是民生证券一家。其他券商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期间,其承销的多家定增业务同样被叫停,但并未出现相关公司更换投行的情况。

从2011年开始,民生证券大肆招揽投行队伍,团队规模从20多人增加到近80人。这些人员中,通常是带着项目被招揽到民生证券的,因此会有非常高的提成奖励,由此导致投行风格非常激进,经常会出现保荐项目业绩变脸的情况。

据Wind数据显示,民生证券2010年首发项目为7单,收入排在第20位;而在2011年其首发项目有10单,收入一下跃到第7位;在2012年下半年IPO暂停的情况下,其首发项目仍有7单,收入继续上升排到了第6位。

证监会责令整改的处罚极大地影响了民生证券的投行业务。截至发稿,2013年民生证券承销的项目数量排在第24位。

另据报道,华闻传媒的资产重组项目,原本是由民生证券担任财务顾问,因怕被拖累,在今年5月公示,改聘渤海证券为财务顾问。

佳都新太也因民生证券投行部被证监会责令整顿,而选择终止与民生证券的合作,改聘东北证券为财务顾问。

篇4:关于民生问题的几点思考

改善民生问题的制约因素:既要正视政治制度安排的缺陷问题, 也要关注经济与社会政策的滞后问题

1、政治制度安排的缺陷问题

政治制度安排的缺陷问题是导致我国民生问题产生的根本因素。邓小平在反思“文革”发生的原因时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这种制度性缺陷最根本的表现就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以及由此产生的权力垄断及其对社会各项职能的大包大揽。政治制度安排的缺陷导致整个社会系统功能和具体制度运行功能的紊乱, 从而导致公民利益表达、利益整合以及政治沟通过程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 权力几乎缺乏监督和制约。而一个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导致政治权威公正性的丧失以及特权垄断的滋长。而特权垄断恰恰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拦路虎。特权垄断导致国家权力部门化, 部门权力利益化, 部门利益法制化。破解民生问题之所以如此艰难,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是因为政府自身对自身的改革难以做到壮士断腕。比如对政府信息的公开、行政审批权力的削减、垄断行业的竞争化、决策程序的民主化等等, 由于直接涉及到政府官员的收入和福利, 政府很难彻底割断利益链。

2、公民政治参与的缺失问题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通过社会治理的方式实现的, 其基本手段就是要协调和聚合不同利益群体合理的利益需求, 建立民主的利益表达机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公共决策机制, 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使得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然而, 我们的决策体制尚未完全改变“自上而下”的主导路径, 公共决策脱离草根民意的弊端很大。相关利益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在关乎到他们切身利益的政策面前缺乏话语权, 也缺乏利益诉求渠道。为了防止少数人垄断发展与改革的收益, 必须建立保障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表达和诉求机制, 避免少数被边缘化的社会群体利益因与权力中心的距离而受到不公平待遇。

3、财政支出安排的缺陷问题

我国实行的是“分级财政吃饭”的财政体制, 地方政府把大部分公共资源用在能带来财税效益的经济事业方面, 而真正配置到公共事业方面的资源却很有限, 导致公共财政支出优先向经济增长倾斜。在相对长的时期内对效率优先的追求和对公平的忽视, 导致分配制度的失衡, 造成了财富从民间向国家、从大多数人向少数人的大范围转移, 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收人差距和分配不公的问题。区域发展上的强倾斜战略指向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又进一步扩大了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财政支出安排的缺陷引发了经济结构的失衡, 造成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失衡, 并使民生问题更加凸显出来。

我国GDP和财政收入增速连续多年在10%以上, 外汇储备名列各国之首, 我国已经快速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 2007年财政收入突破5万亿元。显然, 我们已完全具备了加快改善民生的经济实力和财力。但我国政府公共财政却常常以“财力不足”为托词, 说明我们国家财政体制的缺陷不仅是局部的, 而且存在于整体和深层。一般说来, 财政支出安排应“以支定收”, 但我国财政是“以收定支”。也就是说, 2008年的财政支出标准是以2007年财政收入及预计增长量来确定的。这为超支和超收开了双重的方便之门, 并且形成了两者之间的互促互动。所以年终执行结果一般都会比年初预算有很大增长。在许多下属机关那里, 年度预算资金花不完就要退回去, 并且下一年度就要减少预算。这就导致很多部门在预算编制中经常夸大项目规模以套取财政预算资金。同时, 预算不透明、支出审查不到位、监督力度差, 导致滥用纳税人辛苦钱的行为层出不穷。总之, 公共财政支出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不够, 这是政府财政用以改善民生的一大桎梏。

4、社会政策的滞后问题

社会政策是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的法律政策体系, 其核心是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在现代化进程中, 经济政策侧重于解决经济效益问题, 而社会政策则主要解决再分配领域中的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要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社会政策所需要的财政能力与制度化能力相对欠缺。同时, 我国还是一个城乡长期分割的社会, 社会政策的差异性特征明显, 社会政策同经济政策地位不对称, 滞后明显。至今, 我们仍然没有建立起比较健全、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 已有的制度覆盖范围主要在城市。公共养老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只占人口总数的15%, 享受低保的城乡居民不到总人口的5%。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 他们要面对城市的物价、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高收费, 这就使之在客观上对国家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制度有了很高的依赖, 而国家却不能给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我国目前的公共政策安排剥夺了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种种特殊的补贴、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医疗教育等的机会与权利。

着力改善民生问题的路径:既要重视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调整, 更要重视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1、建设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政府

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政府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前提。建设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政府, 需要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解决权力过分集中, 审批过多等问题。实行政务透明公开, 防止权力的暗箱操作和权力的神秘化。建立和完善决策机制和程序以及纠错机制, 确保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力度, 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尽快形成, 而一个能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服务型政府管理体制, 则是增强政府强化民生问题制度安排的重要保障。发展民主政治, 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 还应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所以, 建设阳光政府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步, 是时刻保持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依法监督。依法监督的形式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依法监督、人民团体民主监督、人民群众信访监督、新闻与网络媒体舆论监督。严格贯彻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保证政府官员不断提高公开信息、权力透明行使的民主与法治意识。

2、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 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 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政治参与是公民实现权利的主要途径, 其最大的政治功能在于通过影响政府的行政和决策, 使国家政治体系的运作符合公民的意愿。有序的政治参与可以在国家和社会之间协调政府行为与公民意愿之间的矛盾。公民通过政治参与, 可以表达自己对公共财富和价值分配的意愿和选择, 并进而施加影响, 使政府行为与公民选择之间不至于产生矛盾。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可以促使政府树立“依法治国”理念,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严格规范政府行为, 防止一些政府部门与民争利, 防止利民政策走样, 从而使政府更好地担当公共服务者的角色。要以制度的刚性切实保证公民政治参与的实现, 让不同利益主体都有表达自己诉求的平等机会。完善决策听证制度, 保证政策制定的公平公正。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让公众对于与自己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事情及时了解, 保障人们的话语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从而改变部门主导和部门利益左右决策的局面, 使政府的决策与公共政策的制定真正走上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的轨道,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创新社会事业筹资机制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全面改善和保障民生, 需要建立财政投入的保障机制。除了实施严厉的行政措施确保各级财政稳定增长外, 应该参照国际经验, 尽快出台《社会公益事业财政投入法》等类似法规, 把财政投入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明确财政投入的最低保障线, 为社会公益事业的财政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增长力度。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 稳步提高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 逐渐提高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县乡等基层地区社会事业的投入, 使财政投入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的阶段性需求相适应。开拓新型的稳定的财政资金来源, 建立起集约、规范、稳定的面向民生的财政筹资机制。根据事权与财权匹配的原则, 可考虑赋予地方政府一定范围、一定幅度的税收立法权和调整权, 为地方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发展公益性社会事业提供税源保障。此外, 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可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欠发达地区财政平衡能力, 使各个地区逐步具备保障民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职能。

4、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

解决民生问题, 需要克服把发展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 避免陷入对GDP增长的崇拜而不顾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社会发展问题的唯GDP论, 摈弃片面崇拜经济增长而忽视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政绩观。改变过去考核政府及其官员政绩时只把GDP增长作为唯一标准的片面做法,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政绩考核体系, 不但要把GDP增长作为考核标准, 更要把“社会GDP”的改善作为重要参考依据。要把重视和解决教育、住房、下岗失业、分配不公等民生问题作为考核标准, 甚至可以提高解决民生问题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在政府和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中的权重, 从而促使各级政府和官员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观, 更加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此外, 政府还要建立“绿色GDP”考核标准, 将土地资源、矿物资源、森林资源、水力资源、生物资源等的保护和利用程度以及相关指标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整体的核算体系之中, 将“绿色GDP”列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之中, 使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在进行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 主动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篇5:民生问题的整改

一、民生问题应由公共财政提供保障

公共财政是政府为民理财的经济行为, 财政收入取之于民, 财政支出理应用之于民。所以, 民生问题应由公共财政提供保障。

1.公共财政的公共性特征要求保障民生问题

公共性是公共财政的鲜明特征, 是公共财政的实质, 满足公共需要既是公共财政的出发点, 也是财政政策的立足点, 这就要求财政政策向公共需要或公共服务倾斜。而民生问题, 就是指人民的生计问题, 一般指人民群众的吃、穿、住、用、行、生、老、病、死等方面。近几年, 国家财政支出逐步向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倾斜, 这是财政职能的根本转变, 它突出了公共财政的民生特色, 符合公共财政满足公共需求的本质要求。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市场失灵要求公共财政保障民生问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但它对于公共产品合理配置、社会分配不公、宏观经济不稳定等市场失灵领域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也无法从根本上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与发展要求。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其生产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其本质是逐步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现阶段, 要合理、有效地配置有限的资源、弥补市场失灵、满足人民需要, 通过财政机制发挥作用。公共财政最重要的职能是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分配, 达到有效弥补市场失灵领域、纠正负的外部效应的作用。因此, 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财政的应尽职责。

3.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要求公共财政保障民生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这也是我国公共财政的目标和方向。福利经济学派提出“福利最大化”原则, 要求居民大致均等地享受民生。1998年的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认为:福利的创造主要依靠建立在个人能力基础上的获取商品的机会和活动。如果政府能够提供一个能使每个人大致均等地享受教育、国民健康与就业等基本民生制度, 那就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每一个人就有可能具备创造福利的能力。这样, 国民福利水平就会明显提高, 社会也将变得安康、稳定与和谐。所以, 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要求下, 我国公共财政应坚持“民生”取向, 保障民生问题。

二、当前公共财政在保障民生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分析

近几年来, 国家不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 取得较好成果。但由于当前公共财政体系不健全, 存在一些制度性缺陷,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民生领域作用的更好发挥。

1.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民生需求与财政投入差距大

近些年来, 公共财政虽然加大了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 但是, 总体而言, 支出力度不够, 突出表现在:一是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投入民生领域比重较低。对公共财政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财政在民生领域的支出力度。我国2003年以来民生支出比例有较大提高, 有30%左右。以社会保障投入为例, 在西欧、北欧这些高福利国家, 财政的钱有45%以上是用在社会保障上的, 即便讲求效率的美国, 其财政也有1/3以上的钱用于社会保障。在英国, 社会保障支出占政府支出总额的比重:1982年为53.5%, 1989年为52.93%, 1993年达65.5%。而我国目前这方面的投入大概占国家财政的12%左右。与社会保障投入偏少相对应的是国内社保基金的巨额缺口。与此同时, 近十多年来, 财政支出最大的两部分依然是“经济建设”和“政府行政管理费用”。二是财政投入与民生需求差距大。以社会保障制度为例,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较低的覆盖范围与庞大的人口保障需求有较大缺口, 低覆盖率远不能满足民生需求。在我国, 目前4亿城镇人口中, 已经享受养老保障的人口仅有1.75亿左右, 享受医疗保障的人口仅有1.4亿, 享受失业保障的人口仅有1亿, 主要社会保障的城镇人口覆盖率都在25%~45%之间。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覆盖率就更低, 在9.4亿农村人口中, 仅有5000万人享受到养老保险。而我国要在2020年建成基本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制, 财政支出缺口较大, 必须要有飞跃式增长才能实现。

2.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不完善, 县乡基层政府民生保障能力弱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清, 尤其是县乡财政事权大于财权问题。一方面, 由于农业税的取消、主要工商税种超收部分按照一定比例上划等政策的实施, 使原本就税源稀少、税种零星分散的县乡财政更是日趋紧张。另一方面, 由于政策规定农业、科技、教育等方面支出增加要高于同期财政增长比例, 再加上庞大的行政人员开支, 使县乡财政支出压力有增无减。县乡财政事权大而财权小、支出增加而收入减少, 使得县乡政府在履行职能、保障民生方面必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财政资源配置不均, 民生支出公平性有待提高

财政资源配置不均是当前我国社会的普遍现象, 以教育资源为例, 教育条件的差异和资源配置不公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和学生群体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公平、不均衡。特别是农村和城市教育差别相对较大, 东、中、西部教育资源差距明显。同样, 卫生资源配置方面, 包括医院和医务人才等医疗卫生资源的80%集中在大城市, 而80%的患者集中在农村地区。能否公平地分享公共资源, 决定着人们能否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享有公平竞争的机会。财政资源配置不均、民生支出不公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损害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社会利益, 有碍社会的公正和谐。因此, 合理配置财政资源, 统筹城乡发展, 缩小城乡民生服务供给之间的过大差距, 已是重中之重。

4.监督机制不健全, 民生投入难以切实保障

监督机制健全与否, 直接影响到民生资金的投入数量及实际使用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方面, 预算制度不规范, 预算制定比较粗糙, 不够细化、具体, 提交给人大的预算过于简单。这既不利于人大代表和公众审查, 切实发挥监督作用, 还容易给预算执行增加任意性, 致使长官意志滋生。另一方面, 由于现行财政体制的惯性, 即财政支出最大的两部分是“经济建设”和“政府行政管理费用”, 如果预算不能细化加以约束, 而人大初审、修改预算的法律效力、地位又没有明确、细致的规定, 那么, 民生领域投入和民生利益就自然难以落实。其次, 财政支出管理相对弱化、分散, 难以充分发挥民生资金的效益。同时, 由于缺乏民生资金投入的带动机制, 导致财政资金不能充分发挥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用于民生建设方面。当然, 这也与民生政策不够完善有很大关系。

三、健全公共财政制度, 保障解决民生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满足公共需要, 解决民生问题是公共财政职责之所在。所以, 当前最迫切的是要逐步健全公共财政制度, 着力改善民生。

1.积极转变理财观念, 牢固树立民生财政理念

首先, 要克服落后的理财观念, 牢固树立民生财政理念。长期以来, 由于受政府和市场职权范围不清的影响, 形成了“财政收入越多越好”、“财政支出给经济建设的份额越大越好”的财政观念, 也形成了“以政府利益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和考评机制, 严重地忽视了财政在民生领域的职能和义务。当前, 要努力克服这种落后的理财观念, 应树立民生财政理念, 还公共财政以本质。未来的财政必须以公共性为改革的根本取向, 即财政不再担负市场机制下微观企业的直接投资和资金供给;其职能定位主要集中于公共物品和服务提供上, 财政收入的取得要建立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筹措资金的基础上, 财政支出的安排要始终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宗旨;公共财政目标的实现, 既要靠支持民生的财政制度建设, 还要靠新型财政精神, 即“宪政”理念的支撑, 要求财政依法纳税、依法用税和监督用税, 以保证公共服务供给具有长期、可持续性。其次, 必须让利于民, 不与民争利。以民生为重、以公共利益为依归是政府的基本责任。

2.努力增加财政收入, 用财力夯实民生支出基础

强大的财力是增进民生支出的坚实物质基础, 要扩大民生支出, 就必须努力增加财政实力。首先, 发展经济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只有经济发展了, 财政收入增长才有保障。当前, 在我国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下, 必须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做大财政蛋糕。既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 运用经济杠杆等间接手段来管理和调控经济, 积极为市场主体创造更加公平、开放、宽松的财税环境, 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又要顺应经济结构的变化, 积极培育新的财源, 把发展高技术支撑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把它们培育成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产业。其次, 加大非税收入正规化速度。非税收入规模过大已是不争事实, 如果把这部分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每年可以为财政增加大笔收入。当前, 亟需完善地方税收体系, 清理、规范非税收入, 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 将收入稳定、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纳入“费改税”范围, 增强税收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地位;要逐步把政府收入统一纳入预算管理。第三, 宽税基, 严征管, 堵塞税收漏洞。

3.建立健全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 提高地方政府的民生保障能力

首先, 在相对明确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 建立省以下各级政府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财政体制。适当统一省以下主要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将部分适合更高一级政府承担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上移。要逐步建立财力差异调控机制, 强化省级财政调节辖区内财力差异的责任。引导并鼓励地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保障重点支出需要。同时, 积极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其次, 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按照“明确责任、奖补结合、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 逐步建立起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增强基层政府提供民生服务能力。在巩固和维护中央财政收入比重的同时, 逐步扩大和提高县乡财政收入比重, 完善和充实地方税收体系, 以保证其有稳定的收入。同时, 也要赋予地方政府适当的税收立法权, 使其能因地制宜地立税和治税, 保证财力, 服务民生。同时, 中央财政通过实施奖补政策, 加大对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支持力度。第三, 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既要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 又要规范与清理专项转移支付, 严格控制专项转移支付的项目和规模, 逐步降低税收返还和原体制补助的比例, 不断调整转移支付结构。还要改进一般性转移支付测算办法, 尽快在均等化转移支付中采用科学的因素法, 把地方政府的教育和公共卫生等基本公共产品服务经费作为基本因素引入均等化转移支付, 同时要完善转移支付办法, 科学合理地分配资金。确保不同地区获得大致相当的民生服务能力。

4.调整公共财政支出重心, 着力构建民生保障网络

近年来, 随着我国GDP的高速增长、人均收入增加, 政府应该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支出体系, 满足民生需要。当前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资金应逐步退出一般性和竞争性领域, 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提供全社会民生服务的轨道上来, 力争避免出现政府包揽过多、超出了政府职责合理范围和财政承受能力的问题。但考虑到我国具体国情, 财政支出不可能在短期内高水平地满足全部民生需求, 只能分步骤、有重点地实施。笔者认为, 财政支持民生的重点领域应在义务教育、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廉租房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 着力构建民生保障网络。

5.加强财政监督和管理, 用制度保证民生政策落实

首先, 深化预算制度改革, 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一是加强政府内部行政控制制度建设。各级财政部门要始终坚持宪法和预算法的规定、遵循满足公共需要这一民生理念的原则, 来编制预算。在预算编制中要逐步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 同时也要逐步减少对经济建设领域投入、控制压缩行政管理费用支出等, 用制度来保证民生资金投入。同时, 各级政府要强化内部预算监督, 财政部门的监督专职机构要对政府部门进行经常性的内部审计, 并加快内部纠错和问责机制建设。二是切实把人大监督权落到实处。既要全面推广各级人大代表政府预算解读知识的普及, 还可以在中央及部分地方人大设立专司预算审查的专门委员会, 将具有相关素质的专业人员吸收进入预算委员会, 以加强人大预算审议能力建设;对于人大初审、修改预算的法律效力、地位给以明确、细致的规定, 使得人大预算审批、修改的权力切实落到实处;还要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中调整、变更的批准, 避免政府部门违规调剂行为的发生, 预算执行情况报人大批准, 使这些监督从形式变成有效的制度。三是积极推行公众参与式预算, 加大社会第三方力量对预算的监督, 以适应公共财政需要, 推进我国财政管理和财政发展的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其次, 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制度建设, 加大惠民政策的宣传力度。认真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 保障人民群众对财政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确保民生政策及时、全面公开。畅通民生政策信息宣传渠道, 积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媒介进行公开。第三,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加强对民生资金特别是教育资金、惠民补贴、民生工程等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防止被挤占挪用, 坚决纠正和查处民生资金实施中的违法违纪问题。让全体社会成员真正感受到公共财政阳光普照, 平等地享有社会资源和改革发展的成果。第四, 完善民生政策管理办法。一方面要加强民生政策事前可行性论证, 提高民生资金的实际执行效果;另一方面, 要积极探索开展民生支出绩效考评制度, 不断提高民生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效益性。同时, 要发挥财政民生资金的带动作用, 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用于民生建设。

参考文献

[1]高培勇.公共性:公共财政的实质[N].人民日报, 2004-10-22.

[2]杨子云.让人大看好人民的“钱袋子”[J].中国改革, 2009 (4) :67-69.

[3]郑子轩.公共财政, 富足下的荒凉[J].南风窗, 2009 (15) :36-39.

[4]周建元.论调控型公共财政[J].经济学动态, 2009 (8) :72-76.

篇6:时政新闻民生化表达的问题和思考

一、时政新闻民生化表达的必要性

时政新闻具有非常强的政治性, 体现了党委、政府的执政方针和执政理念, 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 是党报的核心竞争力。然而, 多年来党报形成的一些固定模式, 严重影响了时政新闻的可读性, 甚至让读者产生了“流水账”、“记事薄”和“讲话稿”的刻板印象, 同人民群众的生活脱离, 以至于使读者敬而远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 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报道方式过于单一, 语言过于程式化和严肃化, 缺乏生活气息, 不接地气

以会议新闻为例, 读者看到的大多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开了一个什么会议, 哪位领导出席、哪位领导讲话、会议有什么主要事项等, 然后就是用官话、套话把领导讲话一二三四加以罗列, 甚至是直接把领导讲话的原稿用了一遍。这种时政新闻的格式和语言, 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份文件, 只不过是用新闻的形式演绎出来而已, 并不会产生多大的兴趣。

(二) 过于追求程序性内容

程序固然是时政新闻的重要要素, 但是个别记者和编辑形成思维定势, 认为时政新闻只要让领导满意, 就算完成了“规定动作”, 并没有深入挖掘新闻源, 发现新闻价值所在。事实上, 群众关注的并非是谁出席、谁讲话、谁主持, 而是希望在讲话和文件中看到和自己切身相关的内容, 会给自己工作生活带来的变化。一眼看上去, 全是程序性的内容, 会使读者产生惯性思维和厌倦心理, 难有足够的兴趣和耐心继续阅读下去。长此以往, 时政新闻在媒体极度重视和受众不愿阅读中, 演化成为了媒体的“独角戏”。

(三) 缺乏对新闻事件本身的深入挖掘和把握

一些记者往往存在着例行公事的心理, 只要领导不丢、内容不缺、面面俱到即可。但恰恰是这种面面俱到, 其实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因为受制于篇幅的影响, 追求大而全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有却什么都没说清楚, 当读者自己去选择和提炼其中有价值的元素时, 往往会发现话都只说了一半儿, 再想深入挖掘的时候却又是下一项内容了, 不解渴导致于不想看, 或者转向其他渠道去获得感兴趣的信息。

时政新闻的内容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 但时政新闻受到“冷遇”, 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现象, 这需要媒体进行深刻的反思。“受众是主动的, 应该研究受众对媒体做了什么, 而不是仅仅研究媒体对受众做了什么。”[1]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 媒体必须认识到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地位, 找准受众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产生的需求, 及由这种需求而产生的期待, 研究如何实现这种需求使受众得到满足。

时政新闻本身具有很强的新闻性, 是新闻的“富矿”, 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信息。任何会议文件和领导讲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报的作用就是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服务的, 在考虑需求的时候, 不能只偏向一方, 只是作为一项政治任务, 而是应该全盘考虑, 找到双方诉求和目标的结合点, 达到“双赢”的效果。实际上, 人民群众是存在着了解和知晓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需求和期待的, 是希望从中得到“满足”的。由于在表达方式上的误区, 犹如一道无形的墙壁, 阻隔了时政新闻本身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只有媒体着力营造的“媒体舆论场”和受众的“口头舆论场”产生交集, 乃至交相辉映, 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会更大, 吸引力和感召力才会更强。强化时政新闻民生化表达, 就是要跳出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思维, 从受众的角度出发, 以崭新的视角和手法, 让时政新闻好看、耐看, 使报道更贴近民众, 与受众产生情感共鸣, 从而进一步缩短和淡化时政新闻与受众的距离和隔阂, 实现最佳的舆论宣传效果。

二、时政新闻如何民生化表达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 没有这种条件, 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2]党报的性质, 决定了我们的报纸是以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为主要读者, 以满足他们的需要为主要任务。

在报道时政新闻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借助其中所深厚蕴含的新闻点, 转换报道理念, 改变新闻视角, 另辟蹊径, 突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内容, 让人民群众感到应该看、值得看, 看了有用, 不但满足群众需求, 还进一步达到了宣传效果。

治理雾霾天气, 改善大气环境, 是当前地方党委、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 也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唐山市召开动员大会, 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并出台了《大气污染治理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八大综合治理减排工程。在对会议进行了报道的基础上, 为了更好地贯彻会议精神、强化工作部署、让群众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唐山劳动日报还专门开辟了《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专栏, 对《实施方案》等文件中的关键内容和重点工作, 进行抽丝剥茧, 重点解读。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转型》《严格节能环保准入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等稿件中, 列出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快清洁能源替代作用、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等具体工作, 采用“净消减2560万吨”、“改用天然气”、“排放总量控制”等关键词汇解读的方式, 缩小了文件篇幅, 抓住了文件重点, 让人民群众能够更加直观地阅读新闻, 获取信息。这种方式使唐山市民认识到了市委、市政府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 以及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会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进而成为党委、政府工作的坚定拥护者。

力求从群众关注的角度入手, 贴近生活, 解决问题。党报是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 在发挥好党的喉舌作用的同时, 也要关注民生, 反映民意,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解决困扰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前不久, 关于城市噪音扰民的问题引起了全国热议。2013年11月, 唐山开滦一中学生排队劝阻公园噪声的新闻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对于噪音扰民问题,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唐山劳动日报、唐山晚报分别开辟了《让城市静下来》专栏, 迅速组织记者采写了《城市鸡鸣狗吠之声扰民》《全家福饺子宴排风扇噪声扰民盼治理》《市政协委员热议噪音治理》等一系列稿件, 以民生视角查找问题根源, 寻找解决途径。同时, 还通过配发《噪音:人类身心健康的无形杀手》《安静是城市的美德》等评论, 号召广大公民从“我”做起, 提升自身素质, 聚集社会“正能量”。从《记者随路北警方夜访“响门炮”少了》《这家加油站安静了》《扰民广告屏加装“防扩散罩”》等措施效果的报道中可以看出, 这种方式, 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密切关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 并使问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 很好地达到了舆论引导的效果。

三、关于时政新闻民生化表达的几点思考

实践证明, 时政新闻以民生化方式表达, 不仅不会动摇时政新闻的地位, 还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 拉近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距离, 产生了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同时, 民生化的表达方式, 强调了受众主动性的地位, 充分尊重了受众的主体意愿, 也更利于受众接受和得到满足。在实际工作中, 如何更好地突出时政新闻民生化表达, 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 学会换位思考

“受众通过对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的选择, 对传播质量和传播效果的评价, 对传播过程和传播成效的监管, 都会影响传播者的传播行为和传播方式, 影响最终传播的最终效果。”[3]受众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动摇的, 这就要求媒体工作者不应局限于“有什么”, 而更应该学会换位思考, 站在受众角度, 分析受众心理, 更多地去想一想受众“要什么”。通过思维角度的转换, 以普通读者的视角切入, 去认真梳理研究一个时政新闻源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 带来的变化是什么, 这就有利于我们在传播时政新闻中发现哪些是重点要说清楚的, 哪些是人民群众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需要, 从而增加报道的影响力和服务效果。

(二) 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是新闻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 贯彻于新闻采写编的各个方面。对待形式重复的时政新闻以民生化方式表达, 加强创新显得尤为关键。通过策划选题创新, 采用分析解读、双向互动、深度报道等方法, 向受众解释事件为什么和什么地方值得关注, 帮助其参与到公共生活中来。通过报道方式创新, 使领导视角与受众视角相结合, 在采写编的过程中, 注重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转化为受众关注的热点、亮点, 把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的工作具体化、标志化, 将更有利于受众的消化吸收。

(三) 延伸新闻视角

时政新闻一般都是党委、政府当前工作重点, 和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政新闻的报道不能只看眼前发生了什么, 还应注重新闻事件的连续性和关联性。作为直接受益者的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动态效果非常关注, 党委、政府也希望更多地倾听和了解人民群众的心声。地方党报在“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的工作中, 应该进一步延伸拓展新闻视角,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从更深的层次、更广的领域剖析新闻事件, 依靠高度和深度使报纸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获得党委、政府的信赖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摘要:当前,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崛起, 受众获得新闻信息的渠道和途径呈单一向多元化发展趋势, 海量的信息也会让受众在选择时更加注重那些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时政新闻是地市党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传递党委、政府声音的“常规武器”, 其中也蕴含了大量受众所关心的热点信息。在新的形势下, 更大发挥时政新闻舆论引导作用, 建立起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 需要媒体改变观念, 创新思路, 运用一体化思维, 尊重受众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 在整体上把握信息源和受众之间的关系。时政新闻民生化表达, 就是要媒体衔接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准确把握新闻信息源的基础上, 着眼于满足受众的需要, 从受众的角度出发, 做到既传递“声音”, 又抓住“需求”, 力争实现“双赢”的效果。

关键词:时政新闻,民生化表达,问题,思考

注释

1[1]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271.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234页。

上一篇:圣诞节漂流瓶,传播你的圣诞祝福下一篇:辩论赛的主持词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