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世界中的生命

2024-05-20

多维世界中的生命(精选四篇)

多维世界中的生命 篇1

一、把握情感, 撩开面纱见风华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故情者, 文之经;辞者, 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 理定而后辞扬, 此立文之本源也。”情是作家跳动的心, 情是文章勾人的魂, 教师如果抓住了文章的动情点, 也就抓住了解读文章的突破点。因此, 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地点击文章的动情点, 读懂古人, 为其所感。

以教学王安石的《伤仲永》为例, 题目中的“伤”就是作者的动情点, 通过解读“伤”的具体内涵其实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通过和学生的对话, 学生马上能说出:作者是因仲永的悲剧而“伤”, 因为仲永幼时天资过人, 最终却“泯然众人”。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学生能说出仲永天资过人的具体表现以及仲永才能的发展过程。接着老师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想想, 学生也基本能回答出:作者“伤”社会上如仲永之父贪财短视的可悲之辈, 这时也着重分析一下“利”字, 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利”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就很容易理解了。然后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还“伤”邑人闻听盛名趋之若鹜的不良心态, 这也正是文中感慨“受于人者不至也”的深远意义。

我们知道, 作者的情感体现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因此, 教学文言文时, 教师应该将引导的功夫放在让学生自由诵读的基点上, 让学生从自身阅读感受出发, 从文本出发,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说出的不一定就是文章的动情点, 更多的时候是感受性的体验, 老师可以对学生的直观感受进行概括。让动情点的寻求过程真切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这样, 学生才能够深刻地体会到文章的动情点是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真情, 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有了这样一个思考过程, 在以后的文言文学习当中, 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运用“点击文章的动情点”的方法阅读文言文, 做到心随文跳, 情随文动。

二、触摸文化, 透过文品看人品

赫德尔说:“语言的特质就是该国文化的特质”。翻开中国古代散文史, 庄子、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横空出世的是一个个灼目的名字, 熠熠生辉的是一篇篇经典的美文, 扑面而来的是中国文化的恢弘气势,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传承的载体, 我们可以通过触摸温暖的文字, 感受文化的温度, 从而透过文品看人品。

学生在八年级会接触到大量的山水游记, 细心的学生会发现, 唐宋一些山水游记的作者有一个共同的经历, 那就是被贬, 承天寺空明澄澈的月华下有苏轼的身影, 小石潭清澈见底的溪水上倒映着柳宗元的长须, 琅琊山际回荡着醉翁爽朗的笑声。对此, 笔者认为, 在上完《记承天寺夜游》, 《小石潭记》, 《醉翁亭记》之后, 教师宜做个文本内容重组和归类, 引导学生开展专题阅读。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教学安排对三篇文章做一个比较整合: (1) 苏轼、柳宗元、欧阳修三个作者在文中是怎样的形象? (2) 提取三篇文章中出现的一个相同的情感词? (3) 三种“乐”分别借助于哪些意象来表现? (4) 三种乐的实质一样吗?由此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这样的一个整合会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底层的生活丰厚了这些诗意文人的阅历, 锤炼了他们的意志。在亲近山水中, 他们由郁闷走向豁达, 苏轼心与月化, 与友同乐。柳宗元心与潭合, 与境同清。欧阳修心与亭融, 与民同乐。这些诗意文人的山水情怀, 凝结成唐风宋韵, 流淌在历史的长河中。让学生品读这些文章, 品出的是一个个香气氤氲的灵魂, 品出的是精神贵族的人格芬芳。孤独使他们厚重, 宁静使他们美丽。他们身陷逆境却依旧心怀释然, 他们闪光的文品和人品, 让我们接受了文化的洗礼, 更有足够理由让我们坚信:“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三、品味文学, 通过句读解意蕴

有人比喻现代散文是文学的轻骑兵, 笔者认为文言文在文质兼美这一特质上, 丝毫不逊色于现代散文, 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必定会感受到其作为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美的熏陶。因此, 文言文教学过程中,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诵读。

钱理群教授说:“文学的教育, 有时声音极其重要, 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 而不是理性的。所以, 读让学生感动, 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用有声的语言展现文章的神韵, 作者的情思, 这时的诵读, 不仅是一种再现, 更是一种表现。钱钟书认为:“人于山水, 如‘好美色’, 山水于人, 如‘惊知己’:此种境界, 晋宋以前文字中所未有也。”而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对于《与朱元思书》这样行吟千古的经典美文, 我们可以这样用读准、读通、读熟、读透、读化五步法去指导学生诵读涵泳, 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读透:如“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应读得大气、宏观, “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要读得自在一点, 而“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应读得陶醉一点, 在读得过程当中, 我们可以展开想象, 天是蓝的, 蓝得那么澄澈, 水是绿的, 绿得那么纯净, 天和山都是一样的颜色, 我和吴均坐在船上, 随着水流, 任凭它把我带向东或者带向西……至于“鸢飞戾天者”一句, 对“望峰息心”“窥谷忘反”可采用强调性重音的方式予以诵读, 语气肯定, 语调平缓, 应体现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山之势”语速稍快, 语音铿锵;“山之音”语速平缓, 语音洪亮;“山之色”语速中等, 语音轻柔。这样, 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自然就会懂内容, 悟情意, 进而把握作品的深层审美意蕴。

多维世界中的生活意义 篇2

一、 自成其序的多维叙事

影片的开头,一个经典的鸽子实验道破人们的某种认知缺陷,即我们常以为我们所做的某些行为和结果是有关的,但有时候并没有关系。在这个令人深思的实验之后,主角以各种年龄与身份出现,穿梭交织的各类记忆片段、临死前的回忆、不同的妻子与家庭、宇宙空间与精神病院、孤身一身的惊醒等闪过的片段,让人看起来多少有些矛盾和困惑。而对于这种快闪式插叙手法熟悉的观众,则对导演的技巧会心一笑,仿佛伯牙与子期的相遇。

对于最终结局的提前揭露与误导的手法并不少见,比如《盗梦空间》(Inception)开头的一幕,便是柯布倒在最深层的梦境之中;又比如《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则预先呈现了那本应完美的世界,从而与后半段的真实故事形成剧烈对比。除此之外,主角从记忆碎片中醒来的一幕和片中时常出现的醒来颇有致敬《香草的天空》(Vanilla Sky)的意味。而以上三部作品总体而言都可以归入科幻片的范畴,并且在叙事上,多多少少都用了插叙和倒叙所产生的信息欺骗。当作品运用这类手法的时候,观众常常会附和主角常识性的判断,而随着剧情的推演,不同维度叙事的合流,观众不自觉地掉入了导演所挖设的陷阱之中,在大呼不可能的同时,也不禁为导演的奇思妙想和逻辑思维折服。相对以上三部较简单的叙事结构,《无姓之人》则是在整体以老人回忆和优秀的剪辑功底的基础上,大玩了一把华丽的超多线叙事:以同一个主角为视点,横跨五个时间线上的故事,却天衣无缝般的自成其序,它看似繁复难解,但是却有三个关键节点作为基石。

从时间线上来看,故事大致可分为出生前、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其中,出生前为主角之所以能知道所有的可能性作了铺垫,影片中说每一个人在出生前知道一切,但是在出生时却有遗忘天使将每个人的这种能力取消,但诺伯迪却被忽略了。这是第一个关键性的节点,也是一切的开端。倘若主角没有这种能力的话,他便不能够看到如此之多的世界。第二个关键性的节点在于,诺伯迪在儿童期所遇到的三名女孩,分别是安娜(Anna),埃利斯(Elise)以及一名亚洲女孩吉恩(Jean)。根据诺伯迪未来的人生伴侣所选择的不同,他的人生也延伸出了至少三条不同的可能的线路。第三个关键性的节点在诺伯迪9岁以前,他父亲因为没有拉起手刹而导致了一起车祸,从此一蹶不振,而母亲则另觅他人。最终家庭破碎,父母亲争吵最终导致离婚。在影片关键性的,反复出现的火车站场景上,母亲搭上了火车正要遥遥远去,而无助的父亲则在身后呼唤着诺伯迪。这时,这一名9岁的小男孩迷茫了,他是如此深爱他的父母亲以至于他并不知道应该选择谁。从这里便延伸出跟随父亲或是跟随母亲的线路。

总体而言,第一个关键节点并没有产生分裂。所以,我们如果试图理解这部作品的时间线,问题就在于二三两个节点的相互结合。在影片中,跟随着母亲离开的选择则会遇到安娜,而跟随着父亲离开的选择,则会先遇到埃利斯,而在埃利斯的时间线,根据诺伯迪的不同选择,吉恩则或会出现或不会出现。其次,倘若诺伯迪娶了埃利斯,那么还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在结婚的当日遭遇车祸,最终他去了火星撒下了埃利斯的骨灰。一种可能则是两人组建了家庭,埃利斯却因为不爱诺伯迪而得上了抑郁症,最终选择离家出走,而诺伯迪也进了精神病院,结局就是地球上最后一名自然死亡的老人。当然,实际上影片还提供了最后的一个选择,那就是小男孩没有做出以上的选择,而是跑进了小道,吹起了一片树叶,在若干年后促成了他和安娜的重逢。

从以上对于剧情结构的基本分析可以看到,《无姓之人》的多维和复杂的故事之所以具备完整的逻辑和秩序,恰恰源于最为简单的“选择”或者说“分歧点”所带来的各式延伸,这最简单的延伸,配合以导演对于故事节奏的绝妙掌握,辅以极富创造力的镜头,在略长的两个半小时之中,制作出了包罗人生百态,变幻无穷的万花筒。从这一万花筒所映射而出的,则是我们应当如何看待生活。

二、 生活意义的深入探寻

对于选择,电影中一号女主角安娜(Anna)说,是为唯一有意义的生活,抛弃其他的可能性。这句台词看似颇为小清新,但是安娜却为此付出了相当程度的努力。她不做固定的工作、不试图去融入人群、不和人恋爱、不居住在一个固定的城市,而这一切仅仅只是要和诺伯迪相遇而已。对于安娜而言,他和她的相遇就是生活的唯一意义。

生活意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影片中有一幕,是9岁时的诺伯迪坐在空无一人的影院,看着自己和他人的人生在舞台上上映。实际上,他也确乎瞥见了他的人生的所有可能性。在大爆炸理论、超弦理论、熵、真实和虚幻等热门元素的狂轰滥炸之后,影片告诉我们,他仅仅只是一个无法作出选择的9岁小孩。所幸的是,在影片的最后,他最终作出了不选择的选择。这是因为,他发觉其实每一条路都是同样的,都具备着同样重要的意义。这或许有些难以理解,又或许有些像是心灵鸡汤般的说教,但倘若我们对影片本身加以探究,会发觉导演通过极其复杂的剧本向我们展示了这一虽然朴素但却富含意义的哲理。

在《无姓之人》中,诺伯迪小时候对于未来的预见,被母亲认为是既视感(Deja vu),但那只是因为没有被遗忘天使亲吻的结果。遗忘天使,多么美好的创意。我们对于自我的确认和对于未来的期待,往往是根基于我们的记忆的,我们活在当下,而当下不断的消逝为过去的同时,也不停的成为未来。我们只记得对于过去的记忆,而对未来往往一无所知。但是,假若我们了然自我的未来,我们应当对生活持有一个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这一严肃的问题,当我们不能预料未来的时候而造就某些结果时,我们可以说自己是无意的,自己是被生活所推着走的。而诺伯迪,则不可能这么轻易地就让这一严肃的问题溜过去——因为他能看到未来。这一点,确乎是导演的神来之笔。他迫使自己和诺伯迪,以电影为形式,以复杂的故事为蓝本,去思考生活的意义。有趣的是,在影片中,诺伯迪无论是选择跟随母亲或是父亲,无论是选择安娜或是埃利斯,他似乎总会遇到安娜——在新婚那天遭遇爆炸的埃利斯的时间线上,诺伯迪成了一个科学家,研究火星、时间、熵,最终还是遇到了安娜,尽管该时间线上的安娜刚成为寡妇,有了孩子。而影片的最后,9岁的诺伯迪跑进了小道,吹拂起的树叶也使得安娜发觉一直等待着她的成年诺伯迪。另一个时间线上讲述了一切的老人诺伯迪,在临死前仿若顿悟,一边对着采访者说所有的生活的道路都是同等的重要的,一边喊着安娜的名字安详的死去。无论如何,实际上诺伯迪已经作出了他的选择,他唯一的选择,他生命的意义。为此,他也正如同安娜一般,放弃了其余的所有的可能性。笔者认为,导演此举正说明了无论是他还是诺伯迪,无论是离家出走的埃利斯还是吉恩,他们实际上都在寻觅着爱,那真正的生活意义。

这样一来,似乎无论如何都会选择安娜,这一点与所有的经历都具备同等的可能性这一点相冲突了。笔者认为,这一点恰恰是导演的高明之处。导演并非是在说,其余的生活都是为了最终为遇见安娜,确认自己的生命而存在的,那样实际上把安娜的经历置于其他的经历之上。相反,导演所想要说的是,尽管我们在生命中看似有许多的选择,看似会展开许多许多的可能性,但是生命之中总有某种不可以语言表达的存在,会引导我们走上真正生活的道路。而恰恰只有在这一基础上,我们才得以理解老人诺伯迪最后说,生活要么是游乐场,要么什么都不是。因为,我们自身真正所爱的,自身真正感兴趣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激扬的,才是生活的意义。而这一点,并不需要我们知道未来,只需要我们询问自己,正如影片诺伯迪知道一切也无法做出选择,而最终探求自己的内心一样。

结语

从上文的分析可知,影片无疑是“非现实”的。影片中也有许多处对观众提出拷问,比如,“我是存在的吗?”对于老人而言,他们都仅仅存在于一个9岁孩童的思想之中,这一超出常识的概括或许是不好接受的,但是其中所揭示的生活意义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多维世界中的生命 篇3

一、《热爱生命》中“超人”主题的体现

《热爱生命》中的主人公被认为是伦敦刻画得最成功的超人形象之一, 这位超人被作家置于北方人烟绝迹的荒野上。沉睡的泥土, 平静的流水, 陈年的灌木, 这一大自然的简单组合, 使这位超人的坚强意志在一尘不染的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了净化。

《热爱生命》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抛弃了, 他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 寒风夹着雪花向他袭来, 他已经没有一点食物了, 而且他的腿又受了伤, 鞋子破了, 脚在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蹒跚在布满沼泽、丘陵、小溪的荒原上, 非常艰难地前行着。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 他遇到了一匹病狼。他发现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 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就这样, 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躯壳在荒原上互相猎取对方。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令他作呕的病狼。最终在人与狼的战斗中人获得了胜利, 他咬死了狼, 喝了狼的血。最终他获救了, 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大自然是严酷的、不可侵犯的, 人是渺小的、无足轻重的。从自然的生命阻碍力来说, 主要体现在北方茫茫的雪野和南方的海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仅要面对气候、季节、地理的考验, 还要面对饥饿、狼群的威胁。人要在这里生存下去, 要有坚韧的意志, 只有凭借意志战胜无情的自然力量才能取得生存的权利。杰克·伦敦在创作中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作用, 把人置身于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中, 通过人与自然环境的斗争, 来体现人的性格、人的不屈不挠、拼搏进取的强者精神。杰克·伦敦让主人公置身在白茫茫的、可怕的荒原中, 恶劣的天气、严寒的极地、饥饿的狼群, 构成了大自然的威严气魄。杰克·伦敦浓墨重彩地描绘自然环境的险恶, 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主人公顽强的斗争精神。

二、杰克·伦敦作品中“超人”主题的根源

杰克·伦敦作品中的“超人”主题, 既来源于作家对于古希腊悲剧英雄们的敬仰与崇拜, 也与后来他所接受的尼采的“超人”哲学思想分不开, 而更重要的则要归于作者自身坎坷复杂的生活经历。

杰克·伦敦生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一个破产农民家庭, 从小就饱尝贫穷饥饿的艰辛。他从幼年起就不得不出卖体力养活自己。他当过牧童、报童、童工、工人、水手, 还曾经以流浪罪被捕入狱。出狱后, 他一边拼命干活, 一边刻苦学习, 广泛涉猎达尔文、斯宾塞、尼采和马克思等人的著作。后来受了阿拉斯加淘金热的影响, 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 却因病空手而归, 但却带回了北方故事的丰富素材。从此, 他埋头写作, 成为“出卖脑力劳动”的职业作家。他作品中的“超人”形象也多有着自身的影子。

如果我们要真正理解伦敦的超人思想, 我们必须联系伦敦接受尼采的历史背景及尼采超人哲学本身。

德国哲学家尼采号召人在痛苦中不断重估价值、凭借生命意志不断崛起、不断超越, 成为超人。“人有强者和弱者之分。真正的强者, 或者说最理想的人就是超人, 他们有超越常人的特殊的意志、品质和个性。所谓超人比一切人更高大、更强壮、更聪明, 超人能克服一切障碍, 统治奴隶大众。”尼采使伦敦相信超自然的威力, 这正是他在《热爱生命》中反复表现的东西, 尼采更让他感到自己是能克服一切障碍, 最终成为软弱的大众的保护神的超人。同时, 在作品中, 我们也可感受到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对伦敦的巨大影响。斯宾塞把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从自然界搬到了人类社会, 他认定进化也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社会组织形态也如生物的进化一样, 是按自己的规律进行运动的力量和法则, 是人力所不可左右的。而社会的进化则最终还是要依仗“适者生存”的强者即超人来完成。因此, 他希望他自己就是一个超人, 能克服所有障碍, 最终进入社会的上层。”正是有了成为超人的顽强信念, 恶劣的生活条件不但没有压垮杰克·伦敦, 反而使他更加坚强。

三、作品的精神魅力及象征意义

《热爱生命》中的主人公所面临着诸如饥饿、恶劣的天气、个人体力的极度虚弱、伤病以及野兽的威胁等众多生死考验。他之所以能战胜这些并顽强地生存下来, 是因为他的坚韧顽强。他虽然身体衰弱无比, 却有着惊人的意志力。在这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生死搏斗中, 人的伟大与坚强也最鲜明地体现了出来。作品所要弘扬的正是这样—种硬汉精神, 同时在主人公身上也寄寓着伦敦的人格理想和美学追求。

小说的象征意味非常浓厚, 这是西方许多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尤其是文中显著的象征物“狼”的隐喻值得读者细细揣摩。

杰克·伦敦喜欢用“狼”自比, 小说中的场景构设无疑是他对社会进化论思想的体现。艰难爬行的主人公和一直尾随其后的饥饿不堪、奄奄一息的狼所面临的选择是简单而清晰的:要么战胜对方生存下去, 要么被对方战胜, 沦为牺牲品。主人公以他坚毅勇敢的性格和顽强不屈的生命意志, 在同狼的最后搏斗中取胜, 成为真正的“强者”。文中的“狼”可以看作险恶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力量的一种隐喻。适者生存, 优胜劣汰, 对适者强者而言, 生命就是拼搏, 而弱者因为不知拼搏就会被淘汰。生命是神奇而宝贵的, 只有敬畏生命, 热爱生命, 才能让生命光芒四射。

《热爱生命》这部作品充满了野性的美与男人的雄性魅力, 表现出杰克·伦敦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与自然的斗争精神的颂扬以及对超人的崇拜和赞美。他的作品永远是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的写照。

摘要:杰克·伦敦在《热爱生命》这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不畏饥饿、不畏严寒、不畏野兽, 具有坚强意志和强烈求生欲望的主人公形象, 表现了人战胜自然, 战胜死亡的积极思想。作品中反复表现出“超人”这一主题, 这与伦敦对尼采“超人”哲学的信仰密不可分。同时, 作品中的“超人”形象也多有着作家自身的影子。

关键词:超人哲学,战胜自然,斗争精神

参考文献

[1]厄尔·拉博尔著.阮江平译.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J].国外文学, 1997, (2) .

[2]漆以凯.杰克·伦敦和他的小说[M].北京出版社, 1981.

[3]曹广涛.浅析尼采对杰克·伦敦的影响[J].外国语言文学, 1996.

多维世界中的生命 篇4

一、望:通过观察, 辨认生命世界的知识

所谓“望诊”就是医生运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 那么到了我们研究生命世界的科学课堂里, 就要让我们的学生来充当医生, 仔仔细细地观察、辨认所要了解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

观察能使学生近距离地了解生命世界的现象, 但要注意课堂秩序的控制, 否则观察活动就会变成一个游戏, 除了过程好玩, 结果却不留一点痕迹。如三上《蚯蚓》一课, 笔者事先给每组提前准备两条蚯蚓放在玻璃皿里, 用白纸盖住, 上面用放大镜压住。课堂开始先给1~2分钟让学生用肉眼观察蚯蚓的身体特征, 可能这时候学生会很乱, 但课堂一时的活跃不会影响后面的教学, 时间到让学生用白纸盖住玻璃皿。随后分发蚯蚓观察记录单, 并指导填写记录单上的内容, 出示强调观察的小提示: (1) 蚯蚓娇嫩又胆小, 尽量少触碰它的身体, 如果它爬出来, 用笔或手轻轻地挑回玻璃皿; (2) 小组成员把自己的发现报告给记录员, 帮助记录员做好记录, 活动结束后选出成员上台汇报结果; (3) 老师拍手, 说“活动结束”, 就立即回原座位坐好。有了这个强调, 就对学生有了一个约束。观察开始, 让学生分目标层次观察, 提示把蚯蚓放在白纸上观察它的身体和运动, 每次观察结束后就把蚯蚓放回玻璃皿里, 用白纸盖住, 上面用放大镜压住, 再指名让学生汇报。这样学生没有了观察物, 则自然由混乱转入倾听, 会很感兴趣地投入到研究中来。按这样的方法, 逐一对蚯蚓的运动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以及蚯蚓在水里的反应等进行适时观察。在这节课里,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效率和能力, 还使学生掌握了生命世界里的科学概念。

二、闻:通过倾听, 感受生命世界的知识

所谓“闻诊”是医生根据患者发出的气味和声音来判断疾病。在我们生命世界的科学课堂里, 学生可以通过倾听视频解说和查阅有关资料去了解更多的动植物的种类、特征及习性, 感受生命世界里的纷繁复杂。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的最后一课《动物的共同特点》时, 可以先给学生看一些表现动物呼吸、摄食、运动、应激性、繁殖等生命特征的视频短片和图片资料, 虽然前几节课也提供小动物给学生观察, 但毕竟时间有限, 而且有些动物的生命特征也不一定能及时表现出来, 听过短片的介绍之后学生会对动物的共同生命特征有更深的了解和体会。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 我们所说的“科学探究”就是观察和实验。探索生命世界, 当然也需要实验, 但大多数关于生命世界研究的实验是需要长周期的, 在课堂上难以马上完成或看到实验结果, 因此观看和倾听已制作好的需要长周期实验和观察才能看到现象的视频短片也不失为一种探索生命世界的好方法。

三、问:通过提问, 获取生命世界的知识

所谓“问诊”是医生聆听患者诉说病情的诊断方法, 问诊内容涉及范围很广, 是获取疾病信息的重要途径, 很多老中医都非常重视询问。因此在生命世界的课堂里, 也要重视培养学生提问和探究的欲望, 只有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提出问题, 才能获得更多有关生命世界的知识。

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积极的回应和激励评价, 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可能对自己或对他人有一定的影响, 这样才会乐于并敢于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如教学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观察水生植物》一课。在观察的过程中, 学生发现, 同样是水生植物, 金鱼藻在水里是立着摇摆的, 而水葫芦是浮在水面上的, 马上就有一个学生提出:“老师, 为什么水葫芦在水中会浮起来, 是不是和它的形状有关呢?”笔者及时抓住这个学生的提问并引导学生对水葫芦进行解剖, 同时竖起大拇指对那个提问的学生说:“你真棒, 你不但善于观察, 更善于提问, 真是个小小的科学家。”通过这样的语言激励, 使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思维得到了肯定, 体会到了提问和学习的乐趣, 还能激起其他学生质疑提问的欲望。

只有当学生真正会问、想问、能问的时候, 他们才会从各种问题中能动地吸取生命世界知识的甘露了。

四、切:通过操作, 实践生命世界的知识

所谓的“切诊”主要是按脉和触按全身各部位, 最常见的为切脉, 这已经成为了中医的特征形象。在我们生命世界的科学课堂里, 也要让学生动手实践、具体操作, 亲身经历种植、饲养动植物的过程, 从中了解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它们的生命周期、生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等等生命世界里繁杂而又神秘的知识内容。

在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里, 就安排了“种凤仙花”这个需要学生亲身参与, 并坚持长期观察和记录的主题探究实践活动。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 要引领学生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 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 知道它们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 还要让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根、茎、叶的功能, 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等内容。

三年级的学生“玩”心较重, 他们很有兴趣种花, 但也容易把这些实践活动当成是一个游戏, 很难长期坚持观察和记录, 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想办法去激励和帮助学生保持这份兴趣, 让他们能从头到尾坚持完成这项任务。如在种植观察凤仙花的过程中, 笔者不但在实验室里设置了饲养角, 还安排学生定期测量凤仙花茎的高度、记录凤仙花叶子数量等活动, 随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比较;在班级内开展激励性的评比活动, 定期把自己种的凤仙花拿来比一比谁的凤仙花长得高、长得快, 结的籽数量多;还请学生给自己种植的凤仙花建一个专门的档案袋, 把记录的数据、绘制的图画表格、拍摄的照片放进去, 到种植结束时一起来展示和交流。在这样的“变相”督促下, 学生的记录变得勤快了, 还有些学生开始动脑筋, 如何给凤仙花添加一点“营养”, 让它长得更快更粗壮。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但了解了凤仙花所要经历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生长变化的规律, 还了解了施肥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 加深了对植物主要器官根和茎传输功能的认识,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上一篇:发展技术应用下一篇:授权分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