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维修

2024-05-13

制冷设备维修(精选十篇)

制冷设备维修 篇1

《小型制冷设备维修》是制冷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在制冷专业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按照学科体系进行安排的, 不仅缺乏职业针对性, 而且与职业情境缺乏应有的联系。显然, 这样的教学方法既无法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也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本文将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细化教学内容, 创设出学习情境和相应的教学方法, 最终通过教、学、做相结合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型制冷设备维修》学习领域构建

所谓工作过程, 指的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 (每门课程) 的设计, 都涵盖两个要素:一是课程内容的选择, 二是课程内容的排序。课程内容的选择需要标准应该以职业资格为基准, 还应以前瞻性眼光来选择课程内容, 以避免课程过度滞后于职业的发展。课程内容的排序在于选择工作过程作为参照系, 学生在同一个范畴的三个以上工作过程构成的课程单元——学习情境的学习中, 通过步骤的重复掌握技能, 融入知识, 又在不同内容的比较中, 提升自己的能力。根据小型制冷设备维修工作岗位与典型工作任务研究与分析, 按照工作领域与学习领域对应的方法, 得到学习领域结构, 而学习领域的表现形式由若干个学习情境构成, 因此确定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设计的核心, 也是学习情境设计的基础。我们首先对《小型制冷设备维修》从学习的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内容如下。学习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小型制冷设备的原理与维修技术, 具有典型的制冷与电气系统故障分析和排除能力, 具备从事小型制冷设备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等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习内容:电冰箱原理及维修技术, 家用空调器原理及维修技术;教学方法:现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等。其次, 我们按照工作过程对《小型制冷设备维修》的内容设计成八个学习情境:直冷式电冰箱制冷系统维修、直冷式电冰箱电气系统维修、间冷式电冰箱制冷系统维修、间冷式电冰箱电气系统维修、壁挂式空调器制冷系统维修、壁挂式空调器电气系统维修、落地式空调器制冷系统维修、落地式空调器制冷系统维修。我们将制冷设备的维修分为4个步骤, 即观察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确定故障部位、排除故障, 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障维修过程, 然后按照这个工作过程的顺序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八个学习情境虽然重复过程、步骤和方法, 但是内容不完全重复, 而且从总体上来看是越来越难。通过学习和训练, 不但可以使学生积累经验, 而且能够达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

三、《小型制冷设备维修》学习情境设计

在学习情境设计过程中, 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需求学校的教学条件等多个因素, 确定每一个学习情境的目标, 选择内容, 设计环境, 融合知识与技能, 整合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于工作过程中。按照这个总体思路对《小型制冷设备维修》的学习情境进行了设计, 其过程如下:

1、确定学习目标

确定学习目标就是根据《小型制冷设备维修》学习领域确定的学习目标, 结合上述八个具体的学习情境的特点来确定每个学习情境的学习目标 (主要以学习情境一为例) 。

比如学习情境一为直冷式电冰箱制冷系统的维修, 要求学生知道冰箱为什么能够制冷, 制冷需要哪些部件, 经过哪些过程, 最终目标即为使学生掌握直冷式冰箱的制冷原理并能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制冷系统故障的分析与维修。

2、教学内容的选择

职业能力目标能否实现关键是要选择能培养和开发这些能力的教学内容。为此,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将现有《小型制冷设备维修》的相关知识点融入到工作任务中, 按照工作过程进行整合、序化, 在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支持下, 通过完成工作任务, 使学生习得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

对学习情景一的真实工作任务的分析, 制冷系统维修不外乎“堵”和“漏”。所以本情境教学内容是在让学生掌握制冷原理的基础上, 自己分析或者分组讨论“冰堵”、“脏堵”和“制冷剂泄漏”的现象、原因、故障部位确定及排除。具体检修过程中, 认识压缩机三根管, 它们连接哪些制冷部件, 工艺管处如何排放制冷剂、检漏、抽真空、充注制冷剂、气焊等制冷操作根据工作过程一一引入, 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学会了制冷维修。而对于间冷式电冰箱制冷系统维修、壁挂式空调器制冷系统维修、落地式空调器制冷系统维修, 几乎相同的制冷原理与故障, 可以采用几乎相同的操作步骤, 教学过程中, 要把这几个情境多做对比, 引导学生在不同内容的比较中, 提升自己的能力。

3、教学组织设计

在任务教学方法上, 我们根据教学目标、任务、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环境和条件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比如现场教学法、案例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以及小组讨论法等。以便在以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的互动教学过程中,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在动手与实践中, 学习专业知识, 掌握职业技能, 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通过维修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和思考, 去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到正确答案, 真正重视的得出答案思考过程。如以“电冰箱充注制冷剂”引出案例, 让学生了解其整个过程, 在逐步深入到检漏、抽真空、加制冷剂等工艺, 加以相关技能训练, 引导学生挖掘知识要点, 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 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对案例的理论和相关技能得到大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小型制冷设备维修与保养技术》, 《精品课程》。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年。

制冷设备维修实习大纲 篇2

专科专业实习大纲

专业名称: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

专业编码: 学 制: 三 年 所属系部: 土木工程系 制订日期: 二零零九 年 三 月 三十 日

河南工程学院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专科专业<设备维修>

实习大纲

实习教学是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

一、实习目的

设备维修实训是空调制冷技术教学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它是综合应用本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所学知识,对制冷技术及应用,在规定的时间内的强化训练。通过实训,要求学生了解冰箱,空调基本知识,掌握常用工具及仪表使用要点,掌握维修工艺过程及故障分析,掌握气焊焊接操作要点,以其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形式

集中实习

三、实习地点及时间安排

实习地点:实验室 时间安排:第五学期

四、实习内容

设备维修实训包括如下内容:

(一)常用工具及使用,常用仪表简介

(二)制冷基本操作,焊接要领

(三)冰箱组装及制冷系统介绍

(四)维修工艺过程及维修实例

(五)空调器维修及空调器维修与冰箱维修的异同

(六)制冷工鉴定及成本核算

五、实习要求

参加设备维修实习的学生应制定实习工作计划,认真完成设备维修实习的各个环节。实习课程一般不少于两周,同时应有完整的实习方案。并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开展实习工作,认真撰写实习报告,做好实习总结。本实训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要求学生较好掌握维修工艺过程。

(二)冰箱及空调基本知识的了解。

(三)气焊焊接操作能够熟练掌握。

(四)掌握维修过程的故障分析

六、实习报告:实习报告的要求

实习报告应用专用纸张书写。内容应包括所有实训内容。编写顺序建议如下: ⑴标题页 ⑵实训任务书 ⑶目录

⑷实训主题的确定 ⑸主要实训内容 ⑹实训收获及缺陷(7)参考文献

七、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

实习结束,任课老师对学生的总体实习进行评价,评价等级分为优、良、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

八、实习参考资料

制冷设备维修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制冷与空调技术 小型制冷设备安装与维修 教学改革 故障分析

【中图分类号】TB65-4

1. 课程特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小型制冷、冷藏与空调设备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小型制冷、冷藏与空调设备汇集了当今较为先进的设备、工艺和控制技术,小型制冷设备的安装与维修也需要掌握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来进行。因此,在大多数高职元凶的制冷与空调专业或相近专业中,均开设了《小型制冷设备安装与维修》这一门专业课程。

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小型制冷设备安装与维修》这一课程的学习安排在第四学期,在学生进行《制冷原理与设备》、《通风与空调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小型制冷设备如家用冰箱、家用空调、冷柜及酒柜等装置的安装、检测与维修等技术,在结合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认识空调及冰箱等小型制冷设备的结构,掌握常用维修工具、仪表的使用,掌握基本的制冷设备维修技巧,掌握常见小型制冷设备的检测与维修流程及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工作任务模块及主要内容见表1。

2. 传统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较为重视对维修技能的培养,然而在实际实训过程中即使学生掌握了各项具体维修技能的操作(如充制冷剂,抽真空,检漏等),在面对故障设备时却仍然无从下手,主要原因在于无法确定设备是何种故障,既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自然也就无法判断该对设备进行何种维修操作。虽然经过反复的实操训练部分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掌握课程中所罗列的维修内容,但这只是一种经验主义式的“熟能生巧”,并没有体现学生在第三学期所学习的《制冷原理与设备》的作用,也就是说没有很好的做到“理论指导实践”[3]。这种培养模式实际上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技工”,无法与中职教育区分开来,导致高职制冷与空调专业学生毕业后,在动手能力上比不过中职毕业生,而理论知识又不如本科毕业生的深广。

另一方面,维修课程的学习会使学生对专业培养的内涵理解产生偏差,即会觉得学习本专业以后毕业就是成为一名“制冷设备维修工”,而这与他们当初报读本专业时的预期是有一定差距的,更有学生认为他们以后若不从事制冷设备维修的工作,就没有必要学习这门课程,这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课堂气氛沉闷。然而实际上高职制冷与空调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制冷设备维修工作的比例也是很小的,大部分毕业生会到企业、工程公司或机电公司从事简单的设计制图、运行维护和工程管理等工作;而本门课程的作用亦不仅仅是一门“工具课程”,学习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掌握所谓的“制冷设备维修技术”。

为了摆脱这种尴尬局面,必须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纠正其仅仅是一门“工具课程”的认识偏差,挖掘其在思维训练方面的重要作用,无论学生毕业后是否从事与维修有关的工作,学习本门课程都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笔者做了如下改革探索。

3. 教学改革探索

3.1 强调故障分析,重视思维训练

如前所述,《小型制冷设备安装与维修》这门课程安排在《制冷原理与设备》等专业理论课程之后,毕业设计之前,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接理论与实践的作用,是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物现象、实际操作联系起来的桥梁。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许多学生往往在学习完《小型制冷设备安装与维修》之后,才真正吸收、消化了《制冷原理与设备》中的理论知识。因为在设备的故障分析中,需要熟练地运用制冷原理知识。因此,在《小型制冷设备安装与维修》一课中,掌握基本的维修技能固然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而故障分析是同样是重要的一个环节,甚至说是本课程的核心环节都不为过。故障分析,归根结底是一种思维训练,是联结制冷原理与实际设备维修的桥梁。虽然学生毕业后大多数都不会直接从事具体的维修操作,但是通过故障分析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模式;这是学习本门课程的核心意义所在。这一观念不仅要在教师脑海中形成,而且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跟学生强调,以纠正他们觉得学习此课程无用的认识偏差。

3.2 巧用演绎法与归纳法,建立双向强化机制

故障分析又是本课程的难点所在。一是由于制冷设备故障种类繁多,而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接触到真正的故障机器十分有限;二是学生在刚接触时,脑海中既有刚学到的基本维修操作方法,又有之前不久在《制冷原理与设备》中学习的空调器运行原理等知识,还没有梳理清楚故障产生的原因和现象之间的关系,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制冷原理知识去判断、排查故障。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梳理、总结制冷设备的故障原因与现象之间的关系。这其中包含两层含义,即从制冷设备的运行原理推知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而产生怎样的故障现象;反过来,由故障现象反推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用制冷原理选择排查故障的方法、制定正确的维修方案。即演绎法与归纳法。在本课程中应用演绎法和归纳法,可以从双向巩固强化学生的故障分析思维。

所谓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即从本质到现象,从制冷设备的运行原理推测、预判其会发生何种故障。具体到本课程中,即是从制冷设备制冷原理及其结构特点出发,猜测、推理其可能发生的故障,对所有可能会产生的故障都要预估到。所谓归纳推理,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叫做归纳推理(简称归纳)。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它属于合情推理,即从现象到本质。具体到本课程中,即是從故障现象出发,列举出可能导致此种故障的所有情况,再根据进一步的检测逐步判断、确定故障原因。

以教材中工作任务三——家用空调器的检测与维修中最常见的故障“空调器不制冷”为例,从演绎法和归纳法出发可得到不同的逻辑关系树,见图1,2(因篇幅所限,造成制冷效果差的可能故障未全部列举)。如图可知,从制冷系统所包含的结构部件出发,推理出各种可能发生的故障,其中,部分故障的现象会表现为“制冷效果差”;同样的,亦会有其他故障表现为“周期性开机、停机”,“空调运行一阵后停机”等现象(见图1),即从本质到现象;但在实际维修过程中,我们往往只能看到现象,因此单独将“制冷效果差”这一现象提取出来,将可能导致此故障现象的成因都列举出来,通过从易到难的次序逐一排查,直至锁定故障类型及所在区域(见图2),即从现象到本质;同样地,其他故障现象诸如“周期性开机、停机”,“空调运行一阵后停机”等也可单独被提取出来进行归因,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以这两种方法对故障发生的本质与现象构建联系,可将众多的分散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整理、总结,将学生从毫无头绪的迷惑中解脱出来。同时,运用所学原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大大提高,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让高职学生彻底摆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境地。

3.3 增强模拟训练

在实际的实训教学环境中,如对空调、冰箱等实物设备反复进行故障设置(如泄漏、堵塞等),将会大大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学生在实训室的实物上能够接触的故障是十分有限的。这时,通过购买模拟实训装置,让学生在模拟装置上进行故障分析的训练,将使其接触到更加丰富而全面的故障,思维训练的效果也将大大增强。通过购买YL-818-A型空调冰箱组装与调试实训装置,可以较为轻松的设置设备故障,学生需要通过故障分析找出问题所在。这样一来,就更加突出了本课程思维训练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基本维修技巧的学习上。

4. 结论

通过教学改革,使得《小型制冷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的教学内涵大大提升,在强调基本维修技能的基础上,重視故障分析,兼顾思维训练,引入模拟实训装置,使得教学内容也极大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所增强。通过演绎法与归纳法的双向强化,使学生将制冷原理的知识充分融会贯通,真正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建立起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在女生较多的班级,大多数女生在实际动手维修上存在一定困难,如果纯粹强调维修技能,则有可能会使这一部分学生在本门课程上一无所获;而在强调故障分析的思维训练之后,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多学习上的成就感。综上,本次教学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高职院校制冷与空调专业的人才培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挥(1987—),男,汉族广西玉林人,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强化传热传质,现任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制冷与空调专业专任教师。

参考文献

[1] 徐红升 小型制冷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08.

[2] 邱庆龄 小型制冷装置检测与维修[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05.

制冷设备维修 篇4

最近, 济南市长清区举行了农机维修设备暨补贴机具发放仪式。有6个“四星级文明农业机械维修网点”获得了价值5000元维修设备的奖励。

近年来, 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的出台, 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期。长清区农机部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狠抓了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建设, 推进了农机维修业不断进步, 维修水平明显提高, 农机维修网络进一步完善, 农机维修网点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辖区内农业机械维修水平,加强农业机械维修设备硬件建设,济南市长清区农机局通过政府采购了一批农机维修设备,将这批设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发放给“星级文明农业机械维修网点”,以激励他们提高维修质量,加大服务力度,提高服务水平

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 篇5

摘要:本人从事设备维修工作已有10年,在外企担任部门维修负责人也已4年,本文包括了设备维修历史,发展规律,以及今后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的目的在于引起大家对维修工作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关键词:设备维修管理

0引言

几千年来维修工作对人类起了很大的作用。生产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大型、精密、高速、连续、结构复杂、电子装置控制的自动化水平较高的设备不断增多,工业企业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必将显得更加突出。

1设备管理的发展历史

设备管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管理科学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1事后维修时期事后维修就是将一些未列入预防维修计划的生产设备,在其发生故障后或性能、精度降低到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时再进行修理。采用事后维修(即坏了再修),可以发挥主要零件的最大寿命,维修经济性好。一般适用范围有①故障停机后再修理不会给生产造成损失的设备;②修理技术不复杂而又能及时提供配件的设备;③一些利用率低或有备用的设备。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设备结构渐变复杂,设备修理难度逐步提高,设备的维修费用不断增加,设备维修需要由专门人员来承担,这样就从生产操作人员中逐步分离出一部分从事设备维修和管理的专门人员。

1.2预防维修时期它是根据设备的磨损规律,按预定修理周期及修理周期结构对设备进行维护、检查和修理,以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的一种以备维修制度。

其主要特征如下:①按规定要求,对设备进行日常清扫、检查、润滑、紧固和调整等,以延缓设备的磨损,保证设备正常运行;②按规定的日程表对设备的运动状态、件能和磨损程度等进行定期检查和调整,以便及时消除设备隐患,掌握设备技术状态的变化情况,为设备定期修理做好物质准备;⑨有计划有准备地对设备进行预防性修理。

计划保修制(又称保养修理制),它是把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结合起来的一种修理以设备制度。其主要特点是,①根据设备的特点和状况。按照设备运转小时(产量和里程)等。规定不同的维修保养类别和间隔期;②在保养的基础上制定设备不同的修理类别和修理周期,③当设备运转到规定时限时,不论其技术状态如何,也不考虑生产任务的轻重,都要严格地按要求进行检查、保养和计划修理。

状态监测维修,这是一种以设备技术状态为基础,按实际需要进行修理的预防维修方式。这种维修方式的基础是将各种检查、维护、使用和修理,尤其是诊断和监测提供的大量信息,通过统计分析,正确判断设备的劣化程度、发生(或将要发生)故障的部位、技术状态的发展趋势,从而采取正确的维修类别。因受到诊断技术发展的限制,它主要适用于重点设备以及利用率高的精、大、稀类设备,即值得投入诊断与监测费用的设备,以使设备故障后果影响最小和避免盲目安排检修。预防维修的修理类别有:大修、项修、小修。①大修:设备的大修是工作量最大的一种全面修理。它要把设备的全部或大部分部件解体,修复基准件,更换或修复全部不合用的零、部件,修理、调整设备的电气系统,修复设备的附件以及翻新外观等,从而达到全面消除修前存在的缺陷,恢复设备原有的精度和性能,达到出厂标准。②项修:设备的项修是根据设备的实际技术状态,对设备精度和性能的劣化项目进行针性的局部修理。项修时,一般要进行部分拆卸、检查,更换或修复失效的零件,必要时对基准件进行局部修理和校正坐标,从而恢复所修部分的性能和精度。其工作量视实际情况而定。③小修:设备的小修是工作量最小的一种修理。对于实行状态(监测)维修的设备,小修的工作内容主要是针对日查发现的问题,拆卸有关的零、部件,进行检查、调整、更换或修复失效的零件(主要是易损件),以恢复设备的正常功能,保证设备能运行到下一次小修理。对于实行定期维修的设备,小修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根据掌握的磨损复在修理间隔期内失效或将要失效的零件,并进行调整,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能力。由以上可见,两种预防维修方式的小修工作内容,主要均为更换或确定失效零件的依据不同。显然,状态(监测)维修,因针对性更强。

20世纪50年代原苏联建立了一套计划预修制度,其实质是泰勒制度的基本原理在设备维修与管理中的体现和运用,它是以一套定额标准为基础的,其理论根据是设备的磨擦理论与磨损规律。欧美的预防维修的理论基础是设备的故障规律,即浴盆曲线。预防维修是有计划地进行设备的维护、检查和修理,以保证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的一种技术组织措施,它包括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查,精度检查,大修,中修,小修。事后维修与预防维修的局限性在于:①只注重设备的维护修理阶段,而较少注意设备的全过程管理。②设备的设计和制造管理与设备的使用和维修管理相脱节。⑨只侧重于设备的技术管理,忽视设备的经济问题和组织管理。④传统设备管理由于受传统的垂直专业职能分工的影响,没有把同设备管理有关的职能加以协调与组织,经常是配合不紧密,步调不一致,从而影响设备管理的整体目标的实现。

1.3设备综合管理时期为了摆脱传统设备管理的局限性,实现现代工业生产无事故、无缺陷、无伤亡、无公害的要求,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先后提出了设备综合管理理论。

1.3.1后勤学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经典的产品和设备寿命周期基础上,吸取了寿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简称LCC)、可靠性工程及维修性工程等现代理论形成了后勤学(Logistics),定义为“研究资源需求、设备、供应和维修,并以后勤保障、计划作为对象的管理艺术、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活动”,被认为是体现设备周期管理的最为彻底的学科。后勤学者认为,一个系统应包括基本设备和相应的后勤支援两部分。基本设备和后勤支援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必须在集成基础上来发展,建立最优平衡,以生产出一项费用效果良好的产品。

1.3.2设备综合工程学1974年,英国工商部给设备综合工程学下的定义是“为了求得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而把适用于有形资产的有关工程技术、管理、财务以及其业务工作加以综合的科学就是设备综合工程学。其内容涉及到设备、机器、装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规划和设计的可靠性与维修性,以及它们的安装、投产试车、维修、改造和更新,以及有关设计、性能和费用信息方面的反馈”设备综合工程学的内容可归纳成5个方面:①把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最经济作为其研究目标;②关于有形资产的工程技术、管理、财务等方面的综合管理科学;③进行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设计:④关于有形资产(设备、机械、装置、建筑物),即关于设备一生(方案、设计、制造、安装、运转、维修保养、改造和更新等)机能的管理学i⑤关于设计、使用效果、费用信息反馈的管理学。

1.3.3全员生产维修1971年日本在学习英美维修理论的基础

上,根据本国企业的管理经验,将可靠性工程理论和现代管理,技术加以综合应用,逐步形成了全员生产维修,它是全员参加的,以提高设备综合效能为目标,以设备寿命周期为对象的生产维修制度。具体内容如下:①目标是使设备的综合效能最大;②建立包括设备整个寿命周期的生产维修系统(即管理设备的一生);③包括与设备有关的所有部门,如设备规划、设备使用、维修部门等;④从最高管理部门到基层员工的全体人员都参加;⑤开展小组自主活动推进生产维修与管理。TPM、Terotechnology和Logistics都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获取经济的LCC,但他们的具体目标和责任分配却是不同的。Logistics的具体目标涉及到非常广泛的领域,包括制造的产品、系统规划、信息和设备。Terotechnology只针对设备(有效资产),包括设备供应商、工程技术公司和设备用户,而TPM只针对设备用户。设备管理理论体系架构,考察上述不同时期产生的设备管理理论,其理论基础主要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可靠性和价值工程等学说。

2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

在今天全球经济充满兼并和收购的文化,削减费用是一种普遍流行的特征。当领导层开始削减费用时,维修部门就被视为一个轻易而隐蔽的目标,使媒体、股东和社会都无法察觉。削减常用备件、延长维护与大修之间的间隔期、外协维修作业、裁减人员等,在短时期内可能获得令人满意的节省费用,而没有风险。但是削减维修工作要在6个月、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之后才开始见效。到那个时候,有些力主削减的负责人员可能已经有所变动,或者公司已经被卖掉,或者已经破产。今天一般人难以听到或注意到“维修”这个词,当他们电脑坏了,他们或许设法找人修一下。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忘记维修,坏了就直接换新的。尤其是没有受过苦的“90后”,他们已开始拒绝工作,在他们心中永远不会有“维修”一词。我们国家50,60年代有许多大学艰苦地培养出成千上万受过优良训练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其他人才,现在他们早已成为国家科技发展的主力。但是现在一流的学生往往都去学法律、金融管理,对维修工程师和技师的工作嗤之以鼻。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维修技术能手的短缺,费用的削减和利润的刺激所引起的不良维修将有所改进。

3设备维修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当计算机系统和高新技术与维修程序有更直接关系时,它们将更广泛地被用来支持维修工作。维修专业人员将更加有本领和更加重要。在工业领域,维修是生产、质量和安全的集成体,维修将从一个消费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也就是从一个财务资源的消费者,转变为利润的贡献者。领导层将会认识到优良有效的维修对企业的利润有直接的贡献。他们也认识到优良有效的维修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的质量。这是否应该包括在消费者组织的多广告的世界里?当然,应该包括它。我建议新设备设计成带有维修操作系统和已经安装好了的程序。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设计、制造和使用之间,以及操作与维修之间,他们的费用和责任是完全独立的。设备的买主需要它,或者设备制造者可能成为承包供应和服务合同中的一分子时设备都毫无变化。

放疗设备维修实例 篇6

故障现象:调整光野时, 当按下手控盒上的“X+开”时, 机头内对应的铅叶无动作。当按下“X+合”时, 铅叶移动正常。按下“X开”时, 机架正转。按下“X合”时, 机架反转。按下“Y+开”时, 机头正转。按下“Y+合”时, 机头反转。按下“Y-开”时X-开, 按下“Y-合”时X-合。

故障分析:由于手控盒和机器之间采用PLC通信, 当按下手控盒按钮时, 通过手控盒内与之有关的二极管的通断产生编码传给PLC模块, PLC模块再根据编码作出相应的动作。从而考虑一是个别二极管损坏, 导致产生错误编码。二是编码与PLC之间的通信线有中断。

故障维修:打开手控盒, 用万用表测量各个二极管, 均正常, 排除了二极管损坏的可能。再按下手控盒上的“X+开”时, 观察PLC模块上的通信灯, 无显示。按下“X开”时, 通信灯上“0”亮, 机架正转。当按下“机架正转”按钮时, PLC通信灯也是“0”亮。按下“X合”时, PLC通信灯“1”亮, 机架反转。按下“机架反转”按钮时, PLC通信灯“1”亮。查看图纸, “X开”对应的编码是“001001”, PLC通信灯应是“3”, “0”亮。“机架正转”对应的编码是“000001”, PLC通信灯应是“0”亮。“X合”对应的编码是“001010”, PLC通信灯应是“3”, “1”亮。“机架反转” 对应的编码是“000010”, PLC通信灯应是“1”亮。再综合其他故障的编码, 皆是“3”不亮, 从而导致错误动作。从而判断是“3”的连接中断, 从图纸上看“3”对应的是手控盒上“0003”线。用万用表在手控盒与机器连接线上测量“0003”线的两端, 线路不通。由于手控盒与机器之间的连接厂家采用的是25 (针头) 插件, 而实际用的只有20芯, 空余出5芯。于是用万用表测量剩余5芯中的一芯, 以免出现“0003”情况, 线路通。然后把这根线两端分别接到“0003”线的两端, 用它来代替“0003”线。安装好, 故障消除。

2BJ-6B医用加速器显示盘故障维修

故障现象:操作手控盒改变X射野的大小时, 机架显示盘上X射野大小数据显示不改变, 机头内X射野对应的光阑大小随操作而改变。

故障分析:在机头X射野光阑处有一个可调电阻, 可调电阻的两端加24V直流电。当光阑大小改变时, 通过传动齿轮带动可调电阻的滑动轴, 从而得到取样电压。这一电压值再经过运算、放大电路 (AMP板) , 输出到机架显示盘 (DISPLAY BOARD板) 上显示出射野的实际大小。由故障现象判断:一是取样电阻损坏, 取样电阻的滑动轴与传动齿轮脱落。二是取样电压与运算放大板 (AMP) 之间的连接中断。

制冷设备维修 篇7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设备维修过程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设备维修策略上,而没有对设备维修过程的记录与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实际设备维修生产过程中,采用维修工单、维修记录单等维修文档记录设备维修历史。

采用设备维修文档记录设备维修历史的方式具有以下不足:①不同信息粒度的维修模块的维修记录均采用维修文档记录与管理,而维修文档以设备整机的信息粒度记录维修信息,因此查询与追溯特定模块的维修历史比较困难[1];②在某些大型、复杂的维修活动,如设备大修中,维修项目众多,某些零部件的维修信息很可能没有被记录在维修文档中;③设备维修历史信息分布在大量维修文档中,缺乏内联性,无法进行系统性的组织与管理。

为了解决以上不足,笔者将维修状态作为记录设备维修过程的元数据[2]:设备使用过程中,每次设备维修活动都会对某些设备模块实施修理或更换,由此形成了特定时间点的维修状态(maintenance status)。设备维修状态信息是开展设备维修的基础技术信息[3]。

以设备中维修模块集合为基础可以建立设备维修状态BOM(BOM for maintenance status),然后基于维修状态BOM中每个维修状态项(maintenance status items)的维修状态演化表(the evolvement table of maintenance status)记录与管理设备维修状态。

维修状态BOM将设备维修过程管理从目前分散的维修文档管理改进为集中和系统性的看板管理,对于各种维修模块都能直观方便地查询其维修历史信息,维修状态BOM是产品-服务系统[4]管理的关键性支撑技术。

1 设备维修过程的特性及几个关键定义

1.1 设备维修过程的特性

设备维修过程具有以下特性:①发生维修的设备组件是所有设备组件的子集,需要记录其维修历史的设备组件是发生维修的设备组件的子集[5];②设备维修方式具有多种,如保养、维修、设备大修以及技术改造等[6];③设备维修过程具有时间上的离散性,每次设备维修活动都发生在某个离散时间点;④设备维修过程由其中各个维修模块的维修过程所组成;⑤每次设备维修活动被记录在维修文档中;⑥维修模块的维修策略与维修周期规定维修模块在什么情况下实施维修[7],但并不规定设备模块每次的维修方式,如修理或更换,更换同型号的备件或更换不同型号的备件。

1.2 几个关键定义

为了系统性地记录与管理设备维修过程,本文提出以下关键定义。

定义1 维修状态项 维修状态项是指在设备维修过程中,需要记录与管理其维修过程的维修模块。

定义2 维修状态 每次维修状态项经过维修之后,其组成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采用维修状态定义,维修记录状态是记录设备维修历史的元数据。依据对于维修状态项的不同维修方式,维修状态可以分为复原(recover)、更改(alter)、新增(new)与废止(discard)。这4种维修状态是记录设备维修过程的元数据,它们的详细定义见下文。

定义3 维修状态BOM 是记录与管理设备维修历史的看板,维修状态BOM将设备中所有维修状态项按照树型结构进行组织。每个维修状态项的信息包括维修状态项的种类、维修策略、维修周期以及维修状态演化表。

定义4 维修状态演化表 在维修状态BOM中,每个维修状态项的维修状态转移过程通过维修状态演化表进行记录,它包括每个离散的维修状态、每次维修状态转移的时间以及相应的维修文档号。

2 维修状态BOM中的维修状态项

2.1 维修状态项的组织

在维修状态BOM中,维修状态项的树型结构如图1所示。图1中,维修状态BOM包含了设备整机、设备组件以及维修备件这3类不同信息粒度的维修状态项。设备组件是指维修过程中以修理为主的设备模块。维修备件是指维修过程中以更换备件为主的设备模块。

在设备维修过程中,处在不同工位的多个相同模块的维修状态往往是不同的,因此在维修状态BOM中需要采用不同的维修状态项分别管理,如图1所示的5个不同工位的设备组件2。

在设备维修过程中,如果修理改造提升了维修状态项的技术基准或更换了不同型号的维修备件,就会产生维修状态项的新配置[8],图1中维修备件1与设备组件4都具有两种配置。

在维修状态BOM中,维修状态项的不同配置代表了它们在不同维修时间段的设备结构中被采用,不同配置具有不同的维修状态,因此需要分别管理每个配置的维修状态。

图1所示维修状态项的树型结构在设备维修过程中会发生动态变化,如维修状态项产生了新的配置,或在设备改造后增加了新的维修状态项等。

2.2 维修状态项的维修策略与维修周期

维修状态项的维修策略分为故障维修、计划性预防维修以及状态维修3种[9],这3种维修策略分别针对不同故障模式与故障影响的维修状态项而设计。

维修状态项的维修周期是指采用计划性预防维修的维修状态项的固定维修时间间隔,其他两种维修策略则没有维修周期,设备整机的维修周期是指设备大修周期[10]。

维修状态项的维修策略、维修周期与维修状态项每次的维修方式是无关的。

3 维修状态与维修状态演化表

3.1 维修状态以及维修状态转移序列

维修状态项的维修方式可以分为恢复型维修与改造型维修两类。恢复型维修是指维修状态项经过维修之后,其可靠性与技术性能得到恢复,维修状态项的组成与结构不变;改造型维修是指维修状态项经过维修之后,其技术性能得到简化或提升,维修状态项的组成与结构发生改变。

维修状态项的维修模式可分为A、B、C 三类。A类维修模式是指维修状态项的维修历史中,每次设备维修活动都是恢复型维修活动;B类维修模式则是指维修状态项的维修历史中,既包括恢复型维修,又包括改造型维修;C类维修模式是指对于设备改造后新增的维修状态项,其维修历史中既包括恢复型维修,又包括改造型维修。

在每种维修模式下需要定义各种不同的维修状态及维修状态转移序列(maintenance status transfer sequence,MSTS)。维修状态转移序列是指连续两次以上的维修状态转移。

3.1.1 A类维修模式

(1)复原状态。

复原状态代表了每次恢复型维修所带来的维修状态转移,复原状态具有版本(代表第几次恢复型维修),不会产生维修状态项的新配置。

(2)废止状态。

废止状态代表维修状态项的维修过程结束,维修过程结束包括两种情况:①设备报废后所有维修状态项都是废止状态;②维修状态项在设备改造后被从设备结构中去除。废止状态没有版本。

在仅有恢复型维修的情况下,维修状态项(仅有出厂配置)的维修状态转移序列具有以下形式:

复原1-复原2-…-复原m-废止

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采用正则表达式[11]可以归纳为

MSTS=R+D? (1)

式中,R代表复原状态;D代表废止状态;+与?是正则表达式的元字符。

式(1)不包含维修状态的版本信息,其定义的维修状态转移序列包含了到达废止状态与还没有到达废止状态两种情况(维修状态转移序列可以在任何一个维修状态停留)。

3.1.2 B类维修模式

先定义B类维修模式下的一种维修状态——更改状态。更改状态代表了每次改造型维修带来的维修状态转移。更改状态具有版本(代表经过第几次改造型维修),每次转移到更改状态产生维修状态项的1个新配置。

如果维修状态项的维修过程既有恢复型维修,又有改造型维修,那么对于维修状态项的出厂配置(原始配置),原始配置的维修状态转移序列与式(1)相同。

对于每次转移到更改状态以后产生的新配置,其维修状态转移序列具有以下形式:

更改状态n-复原1-复原2-…-复原m-废止

其中,nm均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每次产生1个新配置,其复原状态版本重新计数,采用正则表达式可以归纳为

MSTS=AR+D? (2)

式中,A代表更改状态。

3.1.3 C类维修模式

定义C类维修模式下的一种维修状态——新增状态。新增状态代表了每次新维修状态项被增加到设备中所带来的维修状态转移,设备整机没有新增状态,出厂时已经存在的维修状态项没有新增状态。新增状态没有版本。

新增的维修状态项的第1个配置的维修状态转移序列具有以下形式:

新增-复原1-复原2-…-复原m-废止

其中,m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采用正则表达式可以归纳为

MSTS=NR+D? (3)

式中,N代表新增状态。

对于每次转移到更改状态以后产生的新配置,其维修状态转移序列与式(2)相同。

基于式(1)~式(3)可以完备地定义维修状态项的所有维修状态以及维修状态转移序列。

3.2 维修状态演化表

如果在维修状态转移序列中附加上每次维修状态转移的时间以及相应的维修文档号,则可以建立维修状态项(某个配置)的维修状态演化表,如表1所示。表1中的维修状态项的维修状态转移序列如式(1)所示。

通过以上维修状态BOM中的维修状态项集合以及每个维修状态项的维修状态演化表,可以实现设备维修状态管理。

4 应用案例

某饮料集团灌装车间使用法国SIDEL SBO14吹瓶机生产PET饮料瓶,设备自1999年10月15日投入使用以后,开始用于非常可乐碳酸饮料瓶生产,一直到2006年7月22日。由于产品线调整,SIDEL SBO14吹瓶机更换了所有吹塑模具,开始生产咖啡可乐碳酸饮料瓶(非常可乐与咖啡可乐两种碳酸饮料瓶形态不同)一直至今。

对于SIDEL SBO14吹瓶机中14个工位的吹塑模具而言,其维修过程中形成了两个配置,一个是非常可乐型配置,另一个是咖啡可乐型配置。在14个不同工位模具中,第5工位模具的咖啡可乐型配置的维修状态转移过程如图2所示。

图2中,维修状态BOM的左半部分是SIDEL SBO14吹瓶机中所有维修状态项,右半部分是第5工位模具的咖啡可乐型配置的标识信息、维修策略、维修周期以及维修状态演化表。

图2中,第5工位模具的咖啡可乐型配置(见圈注)的零件号为0023751,零件种类为维修备件,维修策略为故障维修,维修周期为无,其维修状态转移过程自2006年7月22日开始一直至今,经过4次维修,维修状态转移序列如式(2)的定义:

更改1(见圈注)-复原1-复原2-复原3-复原4(目前的维修状态)

每次维修状态转移的时间以及相应的维修文档号被记录在其维修状态演化表中。图2证明了基于维修状态BOM可以实现设备维修状态管理。

5 结论

(1)维修状态BOM中的维修状态项分为设备整机、设备组件以及维修备件这3类。在维修状态BOM中,不同工位的多个相同模块采用不同维修状态项分别管理;同时每个维修状态项的不同配置存在于不同的设备服役时间段中,具有不同的维修状态,因此需要分别管理每个配置的维修状态。

(2)维修状态BOM以每个维修状态项的维修状态演化表记录管理设备维修状态。维修状态演化表包含了维修状态项的维修状态转移序列、每次维修状态转移的时间以及相应的维修文档号。

(3)维修状态BOM使得设备管理者既能够在元数据层纵览设备中维修模块的整个维修历史,又能够通过维修状态演化表中维修文档号的链接查看每次维修的具体细节,从而实现对设备维修状态信息集中和系统性的管理。

参考文献

[1]Wireman T.World Class Maintenance Management[M].New York:Industrial Press,1990.

[2]祁国宁,萧塔纳J,顾新建,等.图解产品数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Schechter J.MRO Roadmap Update[R].FortWorth,USA:SUGAIR UG Meeting 52,2008.

[4]Williams A.Product Services Systems in AutomobileIndustry:Contribution to System Innovation[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7,15(11/12):1093-1103.

[5]Tsang A H.Strategic Dimensions of Maintenance Man-agement[J].Quality in Maintenance Engineering,2002,8(1):7-39.

[6]叶万水.设备工程[M].3版.上海:华东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7]Swanson L.Linking Maintenance Strategies to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Economics,2001,70(3):237-244.

[8]Saynisch M,Burgers H.General Aspects of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Management,1997,15(5):331-332.

[9]Moubray J.Reliabilty-centred Maintenance[M].4thed.New York:Industrial Press,2001.

[10]SAP Corporation.SAP Service and Asset ManagementBrief 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 Maximi-zing Return on Assets with an End-to-End Solution[EB/OL].(2008-11-04)[2010-08-25].http://www.sap.com.

氮气增压设备故障维修 篇8

型号为RM 800/0/1/VP/10/750/So氮气增压设备,是公司同轴电缆物理发泡生产线的关键设备。高压氮气是否能稳定地注入到挤塑机,直接影响同轴电缆物理发泡生产的质量。一旦氮气增压设备出现故障,整个物理发泡生产线只能停机。

二、设备工作原理

参照图1,氮气增压设备主要由8个部分组成: (1) 氮气增压泵。 (2) 三位三通比例阀。 (3) 带安全阀的高压储气罐。 (4) 压力传感器、过滤元件。 (5) 液压控制系统(油泵,控制阀等)。 (6) 西门子PLC控制系统。 (7) 卸压阀、安全阀。 (8) 操作面板。工作原理为:氮气瓶(压力10MPa左右)供气给氮气增压泵DLE 75-1-2-GG(最高增压75MPa)增压后,经过单向阀储存于高压储气罐(最高储气压力80MPa),根据工艺要求设定的注气压力,通过PLC和液压系统,控制三位三通比例阀,将高压氮气稳定地注入挤塑机。

三、设备故障判断及维修

1. 增压泵工作频率加快

现象:氮气增压泵工作频率增加,增压困难,高压储气罐压力下降过快。

原因: (1) 管路漏气。 (2) 氮气增压泵的活塞缸密封圈、缸头单向阀阀芯和密封圈磨损。设备通过压缩空气使氮气增压泵的活塞往复运动,实现氮气从10MPa增压到75MPa,再储存于高压储气罐,并利用单向阀保压。由于压力高达75MPa,活塞缸及缸头单向阀的密封圈都是特制高压密封圈,如果压缩空气中有水或油污进入活塞缸,时间一长,高压密封圈就会硬化,起不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导致增压上不去,增压泵工作频率增加。如果缸头单向阀阀芯和密封圈磨损,则高压储气罐的压力下降很快。

维修方法及步骤: (1) 检查进气管路与出气管路是否有漏气现象,并解决; (2) 排除管路漏气后,检查压缩空气压力是否达到0.5MPa,是否有油污,并解决。 (3) 更换氮气增压泵活塞缸及缸头单向阀的密封圈并清洗单向阀阀芯,如果单向阀阀芯已磨损则更换阀芯。

维修注意事项:设备为高压增压设备,只要高压密封圈稍有磨损,氮气增压泵工作频率便增加,并且高压储气罐的压力下降过快,这样会大大缩短氮气增压泵使用寿命,如果不及时更换密封圈可能出现氮气增压泵缸头爆裂, 活塞杆弯曲等严重故障。为预防此类故障并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应该在该设备旁边单独加一个压缩空气储气罐 (0.5~1m3) 及油水分离器, 保证接入该设备的压缩空气压力稳定 (≥0.5MPa) 、干燥、无油污。

2.油压经常<10MPa

现象:油压经常<10MPa, 有时出现放气现象, 挤塑机实际气压突然下降很多 (如从35MPa突然降到25MPa) , 导致在线产品报废。

原因: (1) 三位三通的比例阀正常工作是通过油泵供给13MPa左右的油压来实现的, 而油泵工作是通过压缩空气、二位四通阀及油泵控制阀来实现的, 控制阀对压缩空气的要求很高, 压缩空气中有水、油污或压力过低、不稳定, 控制阀阀芯会卡住, 油泵无法供给三位三通比例阀正常工作所需的13MPa油压, 并导致三位三通比例阀工作不正常, 出现放气现象。 (2) 控制比例阀的油过滤不充分, 杂质带入比例阀内导致阀芯有时卡住不工作。 (3) 比例阀阀芯和密封圈磨损需要更换。!!!!!!!!!!!!!!!!!!!!!!!

维修方法及步骤: (1) 检查压缩空气压力是否达到0.5MPa, 是否有油污, 并解决。 (2) 拆下油泵控制阀, 清洗阀芯并更换控制阀密封圈。 (3) 清洗油路过滤器, 清洗油箱, 换油; (4) 如果故障仍然没有解决, 拆下三位三通比例阀的进油口和出油口, 并直接将进油口和出油口连接好, 然后打开氮气增压设备手动工作状态, 检查油泵压力是否能达到15MPa以上 (空载时能达到15MPa以上) , 如果油泵压力始终不能达到15MPa, 则说明油泵不能满足要求, 需维修。按油泵结构图拆解油泵, 更换油泵整套密封圈, 修好后再次检查油泵压力是否能达到15MPa以上, 如果达到压力, 则安装好三位三通比例阀的进出油口, 氮气增压设备可以正常工作。 (5) 如果油泵压力能达到15MPa以上, 则说明油泵没有问题, 是三位三通比例阀有问题。因为三位三通比例阀的结构非常复杂, 并且每个三位三通比例阀对应一个PLC控制模块, 当三位三通比例阀出现问题时, 只能送回原厂维修。

企业设备维修探讨 篇9

维修是判定和评价机器的实际状态以及保护和恢复其原始状态而采取的全部必要步骤的总称。所有的维修都包括三方面的工作:首先, 保养是保护机器或设备原始状态所需的一切措施, 包括诸如清洁、润滑、补给、交换和日常护理等工作;其次, 检查是判定和评价机器、组件或零件的实际状态所需的一切手段, 检查纯粹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方法, 其中包括测量、试验、收集和外观观察等工作;最后, 修理是恢复原始状态所需的一切手段, 包括更换、重制和调整等。

2 设备的磨损规律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 机械零件由于设计、材料、工艺及装配等各种原因, 丧失规定的功能, 无法继续工作的现象称为失效。当机械设备的关健零部件失效时, 就意味设备处于故障状态。机械设备越复杂, 引起故障的原因多样化, 一般认为是机械设备自身的缺陷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机械设备自身的缺陷是由材料存在缺陷和应力、人为差错等原因造成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指灰尘、温度、有害介质等。而这两大造成故障的因素都可能引起设备的磨损。

机器的各个组成部分或零件间配合的破坏是机器故障产生的最显著表象, 而这主要是由于机件过早磨损的结果。因此, 研究机器故障应首先研究典型零件及其组合的磨损。磨损的定义就广义来说, 系某种固体之一部分因摩擦被除掉的减量现象。

磨损的存在, 对我们有有害的一面, 如辊道、剪断机的剪刃、高炉的料钟等的磨损, 就是有害的。但也有为我们所用的一面, 如滑动轴承的铜瓦只有经过研刮才能达到配合的精度以付使用, 这里说的研刮就是为我们所利用的磨损现象。

自然磨损是机件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 由于接触表面不断受到摩擦力作用的结果。有时也是由于受到周围环境温度或腐蚀性物质作用的结果, 产生了逐渐增长的磨损。这种磨损时正常的, 不可避免的现象。

事故磨损是由于对机器检修不及时, 会维修质量不高, 或因机件结构的缺陷和材料质量的低劣以及严重违反操作规程, 所发生的剧烈磨损而形成事故的现象。

由上可知, 自然磨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对机件采取措施, 提高机件强度好和耐磨性能, 改善机件的工作条件, 特别是对机件进行良好的润滑和维护, 从而减小磨损强度, 达到延长机器使用寿命的目的。

3 机械零件常见磨损类型

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 因机件间不断地摩擦或因介质的冲刷, 其摩擦表面逐渐产生磨损, 因此引起机件几何形状改变, 强度降低, 破坏了机械的正常工作条件, 使机器丧失了原有的精度和功能, 这称为机械磨损。具体有以下五种形式:

(1) 黏着磨损。两摩擦表面接触时, 由于表面不平, 发生的是点接触, 在相对滑动和一定载荷作用下, 载接触点发生塑性变形或剪切, 使其表面膜破裂, 摩擦表面温度升高, 严重时表面金属会软化或熔化, 此时, 接触点产生黏着, 然后出现黏着—剪断—再黏着—再剪断的循环过程, 这就形成黏着磨损。

(2) 磨料磨损。由于一个表面硬的凸起部分和另一个表面接触, 或者在两个摩擦面之间存在着硬的颗粒, 或者这个颗粒嵌入两个摩擦面的一个面里, 在发生相对运动后, 使两个表面中某一个面的材料发生位移而造成的磨损称为磨料磨损。

(3) 疲劳磨损。摩擦表面材料微观体积受循环接触应力作用产生重复变形, 导致产生裂纹和分离出微片或颗粒的磨损称为疲劳磨损.如滚动轴承的滚动体表面、齿轮轮齿节圆附近、钢轨与轮箍接触表面等, 常常出现小马点或痘斑状凹坑, 就是疲劳磨损所形成。

(4) 腐蚀磨损。在摩擦过程中, 金属同时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或电化反应, 使腐蚀和磨损共同作用而导致零件表面物质的损失, 这种现象称为腐蚀磨损。

(5) 微动磨损。两个接触表面由于受相对低振幅震荡运动而产生的磨损叫微动磨损。它产生于相对静止的接合零件上, 因而往往易被忽视。微动磨损的最大特点是在外界变动荷载作用下, 产生振幅很小 (小于100um, 一般为2—20) 的相对运动, 由此发生摩擦磨损。

4 设备的维护

4.1 设备维护保养

通过擦拭、清扫、润滑、调整等一般方法对设备进行护理, 以保持设备的性能和技术装况, 称为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维护保养的要求主要有四项:

(1) 清洁。设备内外整洁, 各滑动面、丝杠、齿条、齿轮箱、油孔等处无油污, 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气, 设备周围的切屑、杂物、脏物要清扫干净。

(2) 整齐。工具、附件、工件要放置整齐, 管道、线路要有条理。

(3) 润滑良好。按时加油或换油, 油压正常, 油标明亮, 油路畅通, 油质符合要求, 油枪、油杯、油毡清洁。

(4) 安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不超负荷使用设备, 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4.2 设备维护规程

设备维护应按维护规程进行。设备维护规程是对设备

日常维护方面的要求和规定, 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1) 设备要达到整齐、清洁、坚固、润滑、防腐、安全等的作业内容、作业方法、使用的工具及材料、达到的标准及注意事项。

(2) 日常检查维护及定期检查的部位、方法和标准。

(3) 检查和评定操作工人维护设备程度的内容和方法等。

4.3 设备的三级保养制

三级保养制度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 在总结前苏联计划预修制在我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保养修理制度。三级保养制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三级保养制是以操作者为主队设备进行以保为主、保修并重的强制性维修制度。

4.3.1 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一般有日常保养和周保养, 又称日例保和周例保。

(1) 日例保。

日例保由设备操作工人当班进行, 要认真做到班前四件事、班中五注意和班后四件事。

班前四件事。消化图样资料, 检查交接班记录;擦拭设备, 按规定润滑加油;检查手柄位置和手动运转部位是否正确、灵活, 安全装置是否可靠;低速运转检查传动是否正常, 润换、冷却是否畅通。

班中五注意。注意设备运转声音、温度、压力、仪表信号、安全保险等是否正常。

班后四件事。关闭开关, 所有手柄置零位;擦净设备各部分, 并加油;清扫工作场地, 整理附件、工具;填写交接班记录, 办理交接班手续。

(2) 周例保。

周例保由设备操作者在周末进行, 保养时间一般设备约1—2h, 精、大、稀设备约4h左右, 主要完成下述工作内容:

外观。擦净设备导轨、各传动部位及外露部分, 清扫工作场地。达到内洁外净无死角、无锈蚀, 周围环境整洁。

操纵传动。检查各部位的技术状况, 紧固松动部位, 调整配合间隙。检查互锁、保险装置。达到工作声音正常、安全可靠。

液压润滑。清洁检查润滑装置, 油箱加油或换油。检查液压系统, 达到油质清洁, 油路畅通, 无渗漏。

电气系统。擦拭电动机, 检查各电器绝缘、接地, 达到完整、清洁、可靠。

4.3.2 一级保养

一级保养是以操作工人为主, 维修工人协助, 按计划对设备局部拆卸和检查, 清洗规定的部位, 疏通油路、管道, 更换或清洗油线、毛毡、滤油器, 调整设备各部位的配合间隙, 紧固设备的各个部位。一级保养所用时间为4—8h, 一保完成后应做记录并注明尚未清除的缺陷, 车间机械员组织验收。一保的范围应是企业全部在用设备, 对重点设备应严格执行。一保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设备磨损, 消除隐患、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为完成到下次一保期间的生产任务在设备方面提供保障。

4.3.3 二级保养

浅析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 篇10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27-0100-02

医疗仪器设备是医院医疗诊治技术、医学实验、教学和科研的物质基础,随着医疗设备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及医疗设备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高科技、无创伤、使患者在诊治过程中舒适性较高的医疗仪器设备已成为医院医疗诊治技术进步和地位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对医疗设备进行有效的科学化管理,尤其是维修管理,已成为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

1医疗设备的特点

1.1技术先进精度高

医疗设备多是集光、机、电于一体的仪器,使用器件种类繁多,尤其是随着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小型化,仪器设备功能的不断增强,各种自动检测、自动控制功能的增强,使仪器变得更加紧凑、复杂。

1.2准确性和安全性能要求高

一些医疗设备是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诊断与检测,所以它的安全性能要求是相当高的,而另一些不直接作用于人体的检测仪器,其结果是为诊断疾病提供参考依据的,所以对它的准确度也有相当高的要求。

1.3对环境要求高

由于医疗设备具有以上特点,以及其中某些关键器件的特殊性质,所以仪器设备对环境条件要求也很高,如设备对接地的要求、对电源的要求、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以及防尘、防潮、防热、防震、防蚀要求等。

2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外部因素

随着医院的发展,诊疗技术的提高,电路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高新科技应用于医疗设备,以及厂家对设备进行技术封锁,各种技术保护,使我们对设备的理解和掌握局限于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维修工作往往无从开展。例如,CT,DSA等大型的诊疗设备,该类设备多为技术先进的进口设备。其结构复杂,专业性强。厂家出于技术保护的目的,多采用故障编码的方式显示机器故障,由于医院维修培训流于形式,缺乏故障编码技术资料,使得医院维修工程师遇到故障时束手无策。此外,其配件均为专用配件,具有技术垄断性,配件价格昂贵。增加了设备的运行成本

2.2内部因素

医院重视医疗器械维修,但对于维修人员再教育再培训认识不够,加之目前相当多的医院医学工程队伍存在人员少、学历低、技术差等维修力量薄弱的问题。而且长期以来,在以医疗为中心的医院里工程技术人员往往被视为修理工,待遇偏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很难留住人才,一些技术水平较高者多被大的医疗设备厂商挖走。加之近年来持续的精简整编,使得医学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一些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只能依赖厂商包修,自修能力差,一旦发生故障对医疗工作影响很大。此外医疗设备是医学知识与工程技术结合的产物,涉及计算机、电子、电气、机械、光学等多方面知识和技术,维修人员自身学习意识不够,知识更新跟不上,导致理论知识的欠缺。

3加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对策

3.1医疗设备维修人才的管理

3.1.1加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

现代医疗仪器设备涉及到很多学科,包含很多技术成果,而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维修人员不但要善于吸收和掌握医疗器械方面的新信息,还要提高自身的医学文化素养,并使自己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加强理论的学习和消化,不仅要学习电子、理化和生物工程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习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这样才能跟上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便于维修工作。因此,医院要加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成长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以利于医学工程队伍的长期稳定发展。此外,在人才引进方面,应有计划的从院校医学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中招收,补充新鲜血液。

3.1.2加强维修人员与采购部门的密切合作

(1)正确选购设备是关系到设备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如果设备本身的质量不过关,就会给维修工作增添大量不必要的麻烦。如下几种因素对采购造成不良影响:①单位的决策者不是医学工程人员,采购负责人往往是药剂师或后勤人员,这些人往往缺乏对医疗设备的细致了解;②制度不键全的单位实行“买的只管买,修的只管修。”采购部门对购入设备的日后维修不负责任;③因有回扣或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采购部门购入一些质量较差的仪器。针对以上不利因素,采购部门、维修部门、使用科室共同组成设备管理机构,相互监督团结协作。这样也有利于技术资料的索取和维修培训的谈判。特别是购买大型医疗设备和精密设备应争取维护保养的培训,使本单位的维修人员能解决常见故障,减少对厂家的过分依赖。

(2)维修部门需要配件时,一般是通过采购部进行购买。经销商也往往只与采购部门打交道。采购部门买仪器时是自己主动,买配件时却是被动的,所以采购部门应帮助维修部门尽快买到所需要的好的配件。

(3)采购部门应正确对待设备的更新换代。单位的制度如果不够健全,维修人员对采购设备就没有发言权,有的设备已难以正常运转,但由于不能更新,对病人的治疗和检查情况受到影响,又使维修人员对这种设备只能疲于修理。因此,难以正常运转的设备应更新换代。

3.1.3加强维修人员与设备使用者的沟通

为了有利于了解设备的运转状况以及做好维护保养,加强维修人员与临床科室,特别是设备使用人的沟通与交流。从我院近年来CT、核磁共振故障的统计分析来看,对于同一台设备或同一型号的设备,许多故障具有重复性和同一性,通过总结经验和互相交流,使我们对故障的分析和判断愈来愈准确。

3.1.4加强维修人员与配件供应商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如仪器损坏尚在保修期内,与厂家联系,厂家会派人修理。过保修期的仪器设备往往要求维修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设备恢复正常运行,如果加强维修人员与配件供应商、厂家工程师的联系,厂家工程师会提供一些维修参考信息,一些贵重的配件也能在最短时间内更换到位。

3.2制订合理的工作制度

医疗设备大致可分为治疗仪器、检查诊断仪器、消毒仪器等,可建立责任分工明确的制度;计量设备的检定制度;制订期保养贵重设备的制度,包括保养期限、范围、负责人、方法等;建立设备维修的申请制度,并作好维修记录,将其存档;搜集和整理医疗设备技术资料,及时建立技术资料的管理制度;实行医疗设备管理岗位责任制,对各级管理、使用和工程技术人员按有关制度和职责进行考核,奖惩兑现。

3.3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

3.3.1保证医疗设备的正确操作使用

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充分掌握计算机技术产生优质影像的各个环节。加强机房环境的管理,保证机房湿度、温度在规定的范围内。

3.3.2保证医疗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例如CT机,每天使用前必须训练球管,使球管平稳升温充分预热后再扫描,延长球管使用寿命。

3.3.4加强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

每月定期清理电源滑环和数据滑环,吸掉碳刷掉下的碳粉,检查碳刷的长度使之与滑环接触良好,否则因碳刷与滑环长时间摩擦产生热量,形成氧化膜,增大了接触电阻,影响导电性。信号传输不稳定,容易出现扫描中断和图像丢失故障。

3.3.5加强设备运行环境管理

灰尘过多会造成信号传输不良、散热不佳等故障,应做到每月对印刷电路板除尘并检查插头、插座及地线接触情况,检查是否有松动、生锈现象,并对扫描架运动部件进行检查擦拭上润滑油。

3.3.6加强电源质量的管理

检查电压、电阻、电源的地线接触是否正常,为了保证设备状态良好,同时还要考虑电磁辐射、震动及相互间干扰等问题。

4结束语

总之,医疗设备涉及了医学、电子、机械、光学、自动控制、计算机、信息图像处理、生物学等多种学科和专业,维修仅仅靠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需要多方面人才合作,协同工作,相互理解支持,才能保障医院各种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

Brief Analysis Medical Equipment’s Service Management

Su Binneng, Zhang Yidong

Abstract:The article has summarized medical equipment's characteristic, and unifies the question which in the present medical equipment service management exists, proposed solves the question countermeasure, supplies the exchange.

上一篇:分娩期人性化护理下一篇:教师培训与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