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

2024-05-22

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精选十篇)

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 篇1

我国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农耕社会,五千年中华文明形成极为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当代人宝贵的文化资源,我们称之为“历史文化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内涌现出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等新的文化形态,扩展了文化资源的范畴,我们称之为“现实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遗产为主,反映了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状态,体现出我国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人文发展历程,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含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劳动人民口传心授,代代流传下来的活态文化,划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曲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门类。

二、保定文化资源概况

保定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京津石”三角区中心地带,面积2.23万平方公里,现辖5区、18县(市),1自上古唐尧时期这一地域就有中华民族的祖先居住,春秋战国时期为燕赵之地,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民勤劳质朴、心灵手巧,加之毗邻京津的独特地理位置,创造和发展了种类繁多、技艺高超的民间文化艺术。

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定有各类文物点3175处,其中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有706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71处;有可移动文物近4万件,三级以上文物2243件。著名的文物景点有燕下都遗址、北岳庙、直隶总督署、清河道署、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齐全,数量居于全省前列,现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7个,省级非遗项目75个,市级非遗项目283个,2徐水舞狮、保定老调、曲阳石雕、曲阳泥塑、雄县古乐、易水砚等非遗项目和产品在国内外知名度颇高。

抗日战争时期保定人民英勇奋战,谱写出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篇章,涌现出清苑冉庄地道战、白洋淀雁翎队、狼牙山五壮士等红色事迹,及据此创作的《小兵张嘎》《敌后武工队》《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地道战》等著名红色电影、文学作品,成为全国闻名的红色文化集中地。

动漫产业是现实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定具有发展动漫产业的良好条件,已成立了河北大学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保定动漫产业园,创作出一批质量较高的动漫作品和影视作品。多所驻保高校设有动画、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为动漫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保定文化资源传承保护及开发利用的对策

无论历史文化资源,还是现实文化资源,保定都有较为优越的发展条件,当前亟需加强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充分挖掘其内在价值,加快文化资源产业化进程,为此本文提出以下措施:

(一)涵养文化生态

随着工业化及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自然村落数量急剧减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很大改变,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遭到破坏。为保留传统文化的根脉,亟需在保护好自然生态的同时,涵养文化生态,修建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经常举办文艺演出、展览,放映电影,开展非遗传承等文化活动,形成群众喜爱并参与文化活动的氛围;保护与修复文物古迹,保存、建造体现当地特色的建筑,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前提条件。

(二)提升文物价值

一些著名的文物景点需要着力打造,提升为保定的旅游精品景区,如:对古莲花池、直隶总督署、淮军公所、大慈阁、光园、钟楼、清河道署、杨继盛祠堂、育德中学、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清真寺、西大街、东大街、城隍庙街等古城核心区域内的所有文物,甚至老街巷进行整体保护,统一规划,依据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真实完整地再现古城风貌,发展文化休闲旅游。加强文物景点的宣传推介,将历史渊源、逸闻趣事等挖掘收集起来,利用数字技术制作成带有文字解说的视频,供公共场所及网络播放,增强人们对我市悠久人文历史的认知。

我市有些文物遗址,虽残留文物遗迹不多,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尚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如定兴高里乡的黄金台遗址,3传说战国时期燕昭王曾在此修筑黄金台,招贤纳士,引起历史上李白、陈子昂、杜甫等众多文人学士乃至皇帝们的诗咏赞叹,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形成独特的“黄金台文化”。为弘扬发展这一文化,可在此修建“黄金台文化遗址公园”,由文物部门在残留遗迹旁立说明碑,打造直观的遗迹现场供游客参观;将黄金台部分或整体恢复,再现其恢弘壮观气势。

(三)发挥非遗魅力

非遗是历代人民自发创造的民族民间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情感,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保护传承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可考虑通过以下途径:

1. 修建非遗主题公园

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非遗资源,采用现代设计理念修建非遗主题公园,使游客近距离了解非遗,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喜爱,这也是国内一些省市保护非遗的成功经验。如:2015年济南非遗博览园开园,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该园利用激光多媒体、微缩实景等高科技手段,使游客真切地感受到华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还与30多位非遗传承人签约,游客可以在非遗小镇中接触到鲁绣、黑陶、传统琉璃等当地非遗文化。

2. 树立非遗活动品牌

结合我市实际,可以考虑依托节庆民俗活动,打造“民俗文化节”“戏剧节”“民间艺术节”“传统美食节”等非遗品牌,成为我市文化旅游特色项目。

3. 精选非遗系列产品

我市已实现市场化开发的非遗产品有芦苇工艺画、漕河驴肉、顺平桃木雕刻等,可另选具有市场开发价值、产品外形美观、体现保定特色的非遗项目,如面塑、剪纸、刺绣、葫芦烙画、五谷粮食画、白洋淀苇编、涞水版画等,进行市场化开发,形成特色非遗系列产品,并做到产品包装大方、制作精良、价格适中,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

(四)发展人文旅游

旅游业属于朝阳行业,当前我市旅游深度开发不足,过度依赖于自然风景、历史古迹本身,忽略对人文历史、地域文化的挖掘,亟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投入必要的人财物力及政策支持,发掘地域文化,合理规划旅游项目,将项目设计、研发、销售、宣传等环节紧密相接,实现项目的成功开发。

融入非遗元素是发展人文旅游的重要途径之一。比如定兴高里乡金台陈村有省级非遗项目“黄金台传说”“九曲黄河灯”,市级非遗项目“金台陈村南乐会”“陈村活盘旱船”,可将这些非遗项目融入前文所提的“黄金台文化遗址公园”,让游客亲身体验九曲黄河灯阵的转法,欣赏金台南乐、舞龙、跑旱船等民间花会表演。金台陈村还是市级历史文化名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形成村落,在古村落旅游开发方面有一定潜力,需依照古村落开发原则,对古建筑、古街区进行合理规划,修建与完善乡村公路、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以增强旅游吸引力。

(五)拓宽融资渠道,吸引资金支持

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文物修缮,修建非遗主题公园,恢复传统村落等等。在依靠各级政府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的同时,需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参与,引进本地、外地企业和个人投资,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资金入股等方式广泛吸收社会资金。

四、结语

当前正值国家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我省大力发展旅游业之时,保定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增强文化活力,树立文化品牌,由文化资源大市转变为文化产业强市,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支持。

参考文献

[1]赵艳喜.论文化生态保护区中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J].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4月,20-23页.

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 篇2

综合调研组

〔内容摘要〕 六盘水市境内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民族文化资源面临着濒危、变异等问题,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民族文化 保护传承 开发利用

〔作者介绍〕 市政协、市民委、市文化局综合调研组

为了促进我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市政协、市民委和市文化局于2011年5月对我市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组深入到4个县、特区、区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了10余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富集、特色鲜明的村寨,就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生活现状、民族传统文化与当地旅游业的结合等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建立了民族文化工作机构,大力开展民族文化普查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市成立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的专门工作机构——六盘水市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之后,各县、特区、区相继成立了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做到了“有机构、有人员、有成果”。目前,我市是全国市、州、地中唯一市、县两级都有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机构的地区。2005年,我市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推动了我市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多年来,我市民族文化保护工作机构从普查工作入手,做了大量工作。在全市文化系统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90%以上的项目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历经多年的艰苦努力,基本摸清了全市民族文化遗产的家底,普查工作收到很大成效。

(二)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硕果累累

民族音乐舞蹈方面:早在50年代,市境内就出现过杰出的苗族芦笙舞蹈家张文友。随后,又有少数民族艺人甘明媚、罗文军、祝兴荣等在全省、全国的各类文艺演出中获得较好成绩。九十年代以来,我市的羊皮鼓舞、海马舞、铃铛舞、芦笙舞等一批民族民间舞蹈在全国、全省民族文艺会演中获得多项大奖。2005年至今,我市有“六枝梭戛‘箐苗’彩色服饰艺术”、盘县“布依族口传史诗——布依族盘歌”、水城“苗族芦苼舞(箐鸡舞)”、盘县淤泥“彝族山歌”4 个项目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我市的“非遗”保护名录中,99%以上的项目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项目。

古籍整理方面:目前,我市共搜集民族古籍文献600多册,翻译整理20余册彝文古籍。编译出版了《彝文金石图录》,《盘县彝族指路经》、《盘县彝族民间文学选》、《盘县彝族古歌》、《夜郎同亭》等民族文献古籍。

民族民间美术方面:我市通过举办“少数民族民间绘画班”等形式,培养了一大批民族民间艺人,许多少数民族同胞的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全省展览,并被国家美术馆和国外美术馆收藏。近年来,陡箐苗族农民画已自成体系,并探索出了产业化发展的成功之路。

民族文化研究和文化交流方面:参与了《中国彝族通史》、《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系列·彝族卷·白族卷》等国家级、省级重要典籍的编纂工作;编辑出版了《贵州六盘水市彝族词典》、《六盘水市志·民族志》等10余部民族文化书籍;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民族文化工作研讨会、座谈会、培训班,推动了全市民族文化研究工作的开展;承办了贵州省彝学会、布依学会、苗学会等多次大型交流、联谊会议,促进了我市的对外文化交流;参与完成《中国仡佬母语生态研究》、《中国彝汉英字典》、“六盘水彝族历史文化研究”等省内外重要课题研究;加强与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的协作,共同开展了六盘水市民族古籍进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工作等等。

民族文化园建设方面:建成了挪威国王和江泽民同志共同出席签字仪式的国际合作项目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六枝梭戛苗族风情生态博物馆。投资500多万元建成海坪彝族文化园一期工程,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陇脚布依文化生态园一期工程。决定启动海坪彝族文化园二期工程和白族文化园前期工作。投资384万元分别在钟山区、水城县兴建苗族文化园。

民族风情影视制作方面:近些年来分别与峨眉电影制片厂、市电视台等单位合作,拍摄了《六盘水彝族风情》、《凉都民族风彩》和《夜郎彝韵》等影视作品,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民族文化进校园和民族节日活动组织开展方面:目前全市共建立了3个省级、6个市级民族文化教学点,6个双语教学点,3个民族体育培训基地。各教学点、培训基地在民族文化进校园、民族传统体育竞技等方面效果明显,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重点组织和复兴了彝族火把节、彝族年、苗族跳花节、苗族四月

八、布依族六月

六、回族开斋节、仡佬族吃新节等民族节日活动并创出了品牌,使民族节日活动成为宣传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舞台。除此之外,我市先后有玉舍等10个民族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乡镇被省政府命名为各类民族歌舞艺术之乡。

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影响,我市宝贵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濒危、变异等问题。

(一)母语危机日益加剧。由于全球文化交流和文化碰撞,使得本就处于脆弱状态的民族传统文化更趋于濒危状态,尤其是母语危机日益加剧。与80年代相比,我市境内民族语言的使用率急剧下降,彝语、苗语、布依语下降率达8个百分点,呈惊人态势。

(二)民族文物损毁和流失严重,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面临断代危机。由于民族文物特别是民族古籍大多散存在民间,保护意识淡漠,保护条件差,损毁现象较为严重。市境外的一些民族文化研究机构和私人进入我市民族地区,私自购买了一批民族文献古籍,造成了民族文物古籍的流失。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古籍传播渠道狭窄,普及使用范围不宽,除了极少数传承人能简单识读外,民族地区大多数人不具备识读能力。传承人大都年事较高、相继辞世,造成了民族文化传承人断代的危险。一但传承人均去世,很多具有珍贵价值的民族古籍文物将成为无人识读的“天书”。

(三)文化认知观念亟待改变。在文化认知上,一方面是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并未看重自己的文化,对于如何保护和弘扬本民族文化没有深层次的思考,失去了文化传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我们的一些所谓的文化产业人不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只注重商业利益,不注重文化保护,导致了许多伪民俗,假文化的出现,严重伤害了拥有民族文化的人们的民族文化情感,造成了民族文化认知上的误区,即没有处理好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的关系。同时,民族文化类型的界定有待进一步明晰。主要是人们常说的“原生态文化”概念和“原汁原味”的文化需要进一步明晰并科学化。因为任何民族文化都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应予区别对待。

(四)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尚待规范。民族文化进校园,进去后学什么?跟谁学?目前国家没有一套规范的教材,也没有教学大纲。所以,从各县、特区、区的试点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差别比较大。有向黔东南学的,也有向当地民族民间艺人学的,教的人懂什么,就学什么,没有相应的标准,这项工作亟待规范。

(五)民族文化专业人才奇缺。现在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部分人员不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有的连最基本的本民族语言都不懂,更没有经过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缺乏民族文化情感,造成了工作技能与工作岗位的严重错位。

(六)民族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同级财政未将民族文化工作经费列入预算,民委系统有“三项经费”(民族工作经费、发展资金、教育补助资金),但没有单列的民族文化经费,造成民族文化工作“基层有热情,艺人有真情,专家有感情,认识有位子,财政无盘子”的局面,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举步维艰。

(七)公权保护、地域文化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关系尚待完善。按文化保护的理论和规律,民族文化的保护应当由创造这一文化并拥有这一文化资源的地域和群体来保护。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文化保护主要还是国家政策保护,也就是公权保护,私权保护尚无法律依据。哪个单位征集,就由哪个单位申报成果,并拥有知识产权,而创造和拥有这一文化资源的群体被置于知识产权之外,所以就缺乏对自己文化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甚至不愿意提供自己拥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参与保护。

(八)民居古建筑和特色民居濒临灭绝。由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绝大部分民族地区不根据民族特点、地域特点、文化特点、传统特点、气候特点、自然特点,一概照搬照套外地民居建筑模式,使得曾经引以为自豪的具有人文品质的苗家山寨、彝族山村、布依水乡即将消失。民族地区民居样式洋了,特色没了、建筑新了,传统丢了,未能很好的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和谐发展。

三、进一步做好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的建议

(一)制定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建设规划。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我市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建议制定六盘水市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建设规划,分步组织实施,并出台相关政策,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市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提升我市的文化软实力,促进我市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加大民族传统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加大培养民族文化学科带头人的力度,在选拔配备民族干部和招考民族文化工作人员时,以懂民族语言文字者优先,适当放宽条件招录。在普通高校、职业技术院校设置相关专业,培养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人才。调查、登记、申报、批准、确定民族文化传承人,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优惠待遇,保护和激励民族文化传承人自觉传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做好文化传承和传承人保护工作。

(三)设立民族文化工作专项经费,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应设立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经费,并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各级文化和民族工作部门应当设立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专项经费,真正做到民族文化工作“认识有位子、财政有盘子”。

(四)认真探索民族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机制。应结合乌蒙高原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和六盘水市亚高原的地域特点,大力挖掘各民族文化特色和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实现开发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和发展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推动我市旅游业向前发展。

(五)改变文化认知观念,做到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并重。充分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情感,唤醒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觉意识。正确处理好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的关系,以开发促传承,以利用促保护。

(六)认真完善公权保护、地域文化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关系,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明确拥有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群体的知识产权,让他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中受益,激发他们创造和保护自己文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更好地保护、传承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

(七)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快民族文化园建设速度。六盘水市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民族文化资源区,又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与气候资源优势,建立多个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可以更好地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又可以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快民族文化园建设,目前苗族文化园、白族文化园、海坪彝族文化园二期工程、陇脚布依文化园二期工程处于停滞状态,应加快建设速度,让文化园建设助推我市近郊旅游业的发展。

(八)出台特殊保护政策和优惠政策。主要是增设双语教学点,设立双语特岗教师岗位;出台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相关标准,规范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设立各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补助经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专项经费。

(九)加强民族文化工作机构与民间机构的建设。建立健全各级民族文化工作机,壮大民族文化工作队伍;在各有关乡镇、村设立民族文化传习所,鼓励和激发民间机构和传承人保护民族文化热情,搞好民族文化传承;以优惠政策鼓励建立民族民间文艺团体,激励文艺工作者到民族民间,在挖掘、保护、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艺创作,传播民族优秀文艺作品,帮助培养民族文化艺术人才;扶持民族民间文艺团体,让优秀民族文艺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民族文化旅游。

(十)将民族传统建筑形式的保护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实施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带动战略中应注意民族传统建筑形式的保护。要根据民族特点、地域特点、传统特点、自然特点、文化特点,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建设和保护工作。提早避免那些丧失个性和特色的“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事情发生。

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 篇3

在我国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使得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极大地改善,由此人们逐渐的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出现在自然山水与文化胜地、名城中寻找乐趣,进而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因此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旅游业重要的骨架,同时也体现一个地方的实力,而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主体而言,则是具有文化底蕴的旅游工艺品,它在旅游市场上所占的消费比重相当大,一方面可以较好地衡量人们的消费水平,另一方面在推动旅游市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分析当前旅游工艺品的现状

(1)旅游工艺品的个性与文化内涵不够突出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环境具有较大的差异,从而形成截然不同的文化类型,例如比较典型的就是南北之间的差异,集中体现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思想文化以及价值观等思想意识方面,而在开发旅游产品中,本应该出现独具特色的产品,但实际情况却是,旅游工艺品在市场上出现品种单一,独具特色的少,以及样式单调等现象,这难免会使游客对这些工艺品产生审美疲劳,也就难于冲击旅客的购买欲望。除此之外,在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与设计中,忽视旅游工艺品对一个地区文化内涵的承载,忽视了对地区文化的横向和纵向的挖掘与创新。例如许多旅游景点中都出现中国结这一工艺品,这不仅没有满足游客的购买需求,而且也没有将文化内涵体现在工艺品的设计中,从而导致旅游工艺品的个性不够突出和旅客的对旅游工艺品的审美疲劳。

(2)旅游工艺品的市场效益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发展旅游工艺品需要体现出当地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不仅能使旅游工艺品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体现出重要作用,而且也能够带来较好的市场效益。但是在当前的旅游市场中,许多的工艺品设计者没有研究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开发出来的旅游工艺品没有得到游客的喜爱,因此这些工艺品在旅游市场中没有为人们带来较好的经济价值;再者在旅游工艺品的制作中,基本是一些小作坊的生产模式,没有强有力的制作与加工企业的领导与支持,因此在技术创新研究与加工工艺方面都相对落后于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进步,再加上许多制作者都是本地的、相对保守封闭,在思想观念、认识水平以及创意研究,生产加工方式等都与当今社会的发展步伐具有一定的差距,由此而制作出来的旅游工艺品也就难以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同时也很难在工艺品中体现出文化价值,从而导致旅游工艺品缺乏个性,缺乏市场竞争力,缺乏地区特色,同时市场效益也因此不佳。

(3)旅游工艺品的制作方式有待更新

旅游工艺品本来应该承载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内容,充分地发挥其在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积极作用,但在制作旅游工艺品中,人们更多只是突出它的纯手工制作,而忽视了工艺品的地区文化内涵和传承发展。这在当前化学污染较为严重的时期,纯手工制作确实是一个比较突出的卖点,但是这个制作的过程中出现耗时较长,成本与卖价之间难以平衡;再者就是这种传统地制作方式,不仅制作步骤比较繁琐,而且投入的成本较大收益较小,也难以留住优秀的制作人才,更严重的是我国旅游工艺品在知识产权申请与保护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所以在新的工艺品刚进入旅游市场,就马上会出现大量的仿制品,由此出现侵权的现象十分频繁,这对于工艺品的开发者来说难以得到较好的经济回报,对地区文化传承的工艺品开发也就缺少了开发的活力,从而也给旅游工艺品行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2.创新旅游工艺品开发的方向

(1)重视旅游工艺品设计中体现独特的文化价值

对旅游工艺品进行商品化的开发是一种对文化进行有效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同时在工艺品中能够更好的将文化赋予商品化的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文化与市场发展相结合,进而可以将文化进行创新,这不仅能够满足市场对文化价值的需求,而且也能够使文化在时代发展中获得新的生命。因此在开发旅游工艺品时,需要坚持一个基本的原则:基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在开发旅游工艺品中,要充分地挖掘当地文化元素,然后通过创意的方式将文化中的精髓融于工艺品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制作出来的商品能够在市场获得独特的价值,这对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带来积极作用,同时通过旅游工艺品的载体作用使文化在各个时代中获得新生。

(2)加强对特色文化的研究与保护

在开发旅游工艺品中,文化价值的体现是发展旅游工艺品的重要方式,也是旅游工艺品获得独特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开发工艺品中需要对文化进行研究,从中提炼出地区文化的独特价值,这也是文化在进行自我保护中求得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在开发旅游工艺品时,不能简单的要求商品化获得经济利益,从而忽视工艺品中体现的文化价值,一方面是有关部门需要组织一批专家对文化进行整理与研究,从中提炼出有市场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文化元素,从而在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中找出一种良好地体现方式,从而将文化含义赋予旅游工艺品,进而可以提高旅游工艺品的文化价值,实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是在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中,需要以当地的文化作为重要的载体,在传统的制作中需要将文化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底蕴,在保证旅游工艺品的独特之处中,文化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式进行体现。

(3)需要培养旅游工艺品专业的制作人才

在当前旅游工艺品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在设计工艺品中投入一定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因此在一些职业院校中积极地开设与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创意相关的专业,从而培养大量的设计人才。在实际的设计制作中,需要学校在专业的设置方面提供较好的环境,从教学方面提高旅游工艺品的研究工作,为更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如与相关的旅游公司或者是文化研究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这类专业中学生的就业问题。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旅游工艺品相关的专业在工作中主要的就业岗位有:工艺美术设计、旅游市场策划与经营以及旅游装饰等方面,如果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在设计方向担任制图员、旅游卖场设计以及开发一些具有价值的特色旅游工艺品。再者还可以面向高端的旅游城市进行产品开发工作,由此可以得到旅游工艺品专业的就业面十分地广泛,从而推进旅游工艺品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对文化的认识与保护工作是他们日常学习与设计工作灵感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他们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旅游工艺品树立自身独特价值的基础,因此这一切的工作都是基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4)研究文化与工艺品之间的衔接点

如今开发的旅游工艺品中出现大量的雷同现象,对于吸引游客的购买动力越来越弱,所以在开发旅游工艺品中的需要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与制作,从而能够切实地提高旅游工艺品的市场价值。目前比较好的借鉴是在寻找文化的特色,并将其进行具体化的展示出来。第一点可以从原材料方面加以研究,例如我国赫哲族就根据自己以打猎与捕鱼为生中找到十分独特的旅游工艺品制作材料,他们对鱼皮进行加工之后,再通过人们加以丰富的想象从而制作出独具特色的鱼工艺品种类,这就较好地体现出赫哲族独特的文化,在当前的时代发展中,赫哲族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将他们历史悠久的鱼文化与旅游工艺品开发结合起来,从而向人们传达出本民族独特的文化。第二点就是在开发旅游工艺品中需要从文化中发现独特的价值,如当前人们比较常见的各种编织工艺品,这是其中突出的发展方向,在人们的创意中丰富它的种类,以其具有取材便利、造型多样、制作便捷、用途广泛以及自然环保的优点,在开发中获得良好的发展,这一工艺品是作为我国农业文明与农耕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编织的图案体现出工艺品的价值,这不仅具有修饰与美化的功能,同时一个简单的编织图案也包含中深厚民俗文化的意蕴以及独特审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将农耕文化中多包含的生态意义化为工艺品,从而有效地保护、挖掘、推广以及开发,这不仅利于保护传统文化,而且也有利于强化我国社会中文化的自主意识。

结束语

旅游工艺品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它属于旅游业中的附属品,但是它在体现一个地方的文化价值却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开发旅游工艺品中,需要人们积极得投入对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使得独具特色的内容能够在旅游工艺品中得到较好的保护与传承,首先这离不开人们对文化进一步地挖掘,找出它能够与旅游工艺品开发相结合的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优秀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其次还需要政府的有关部门重视这一项工作,在实际的实施中,给予一些政策的指导与帮助,从而对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后人们要加强对旅游工艺品的创新设计,将民族的文化价值与工艺品的传承文化载体相结合,积极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从而使得旅游工艺品能够带人们带来良好经济效益,同时也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带来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桂林旅游学院)

作者简介:阳梦祥(1976-),男,高级工艺美术师,桂林旅游学院视觉艺术系副主任,研究方向:工艺美术,平面设计。

区级教改项目:工艺美术专业“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作室制”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邢瓷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开发研究 篇4

邢窑于北朝初露端倪, 成功于隋, 盛兴于唐, 逐步衰退于宋金元, 不但开创了我国白瓷生产的先河, 而且在陶瓷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内丘白瓷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而且是最早烧造贡瓷的窑场之一, 它奠定了世称唐代瓷器生产“南青北白”的时代格局, 成为白瓷的烧造中心和外销瓷基地。由于邢州窑是当时新兴白瓷的中心和典范, 故邢州被称为北方“瓷都”, 有邢窑白瓷“类银类雪, 莹泽如玉”的美誉。邢窑遗址的发现, 大大促进了邢窑的研究工作。有关文物考古单位就对邢窑遗址做了详细调查和发掘, 同时又陆续不断从墓葬、城址等考古遗迹出土的瓷器中辨别出邢窑产品, 出土资料日益增多。与此同时, 研究者们从考古学、文物学、工艺技术等不同角度对邢窑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取得了一批成果。邢窑烧制技艺作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必须要很好地传承下去。本文则关注邢瓷艺术保护传承与开发研究。

二、邢瓷艺术研究的现状

邢窑以产品种类丰富, 胎质坚实细腻, 装饰技法精美, 而成为唐代名窑, 其产品种类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除上供朝廷外, 还远销埃及、印度、叙利亚、日本、伊朗、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宋代, 虽还生产少量贡品, 其制瓷规模已不能和唐代相比。如《邢窑研究》从已公开发表的邢窑遗址调查简报、发掘报告、论文、相关研究文章和通讯报道中选出114篇。书中所收录的文章, 均经过精心挑选, 较全面地反映了邢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状况。及《千年邢窑》一书, 主要收录了国内博物馆 (院、处、所) , 国外部分博物馆, 以及民间收藏的邢窑文物精品近300件, 窑址或墓葬残器及标本资料百余件, 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邢瓷从北朝经隋唐五代到宋金元时期近千年来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杨文山教授的诸多相关学术著作, 但这些著作的主要研究关于邢瓷历史文化、制作工艺、造型装饰等方面的研究较为集中, 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学术著作涉及到邢瓷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及对策研究。

然而昔日素有“南青北白”之称的邢州白瓷已悄然淡出。优秀的民族传统技艺噬待保护。邢窑烧制技艺已成功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邢窑的保护发展则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如今已建立邢窑博物馆对邢窑相关文化等历史文物实施静态的保护。然而博物馆式的保护缺少了文化保护的活态性, 也就是鲜活的技艺的传承。

三、邢瓷艺术的传承发展之路

如何运用邢窑文化资源, 通过现代的手法打造出传统的文化魅力, 而让它形成现代的文化资产, 把内在和外在更好的表达出来,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古窑遗址是历史的载体, 对它的抢救与保护, 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对邢瓷的保护首先要从遗址保护开始。既然目前还有古窑遗址, 就要细心考察, 认真清理, 建立“遗址博物馆”是最有效的保护方式之一。要恢复历史原貌, 复原邢窑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人们认识邢窑的生产现场和工艺流程能起到直观作用。

通过对历史遗留下来的邢瓷产品的研究, 有计划的集中专家和工艺设计师的力量, 复原邢窑瓷器制作的工艺流程, 培养邢窑产品制作的传承人。当今邢瓷艺术的传承模式已不同于昔日所谓的家族式师徒式的传承。应借鉴磁州窑、龙泉青瓷等地的成功经验加大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如龙泉每年都会有学生到此实习。此外其他个大美术学院, 如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院、景德镇陶瓷学院也都在此设立了教学基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

通过对邢瓷艺术的探究, 合理开发邢瓷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带动经济发展, 提升城市品位。邢瓷艺术的保护已经得到政府高度的重视, 成立了相应的组织, 出台了相关的政策。

四、关于邢瓷艺术开发创新研究

以邢瓷为文化载体, 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邢瓷的创新在于保护挖掘邢窑文化、培育邢窑产业、发展项目、重点打造邢窑商品、创立品牌, 要遵循文化产业发展规律, 找准定位, 发挥邢窑区位和生态环境优势, 充分借助各种国内国际的资源要素和市场, 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的文化产业。一是要将艺术的邢窑平民化、普通化。重点研发日用瓷的生产。二是要摸清消费者的心理和市场趋势, 了解竞争者的生产与营销方式, 找准自己的生产定位, 取长补短, 从而独树一帜。邢窑瓷器应保持其粗犷随意的风格, 回归自然, 逐渐以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取胜而占领市场;在宣传推介方面, “挖掘文化内涵”“创办文化节”“制作宣传片”等手段, 创立文化品牌。

文化产业要做大做强, 关键是在衍生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上。以动漫产业为例, 迪斯尼集团出品动画片后, 又将这些形象做成玩具、服装、迪斯尼乐园主题公园, 它们就是在文化品牌基础上发展的产业链。

五、建立相关产业链平衡发展

邢台在民间曲艺 (威县乱弹、冀南梨花大鼓) 、陶瓷、武术、民间工艺等方面历史悠久, 资源丰富, 具有一定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但其现存状况另人堪忧。大部份项目都已处于濒危状况, 个别项目已濒临灭绝。如威县乱弹, 目前只有一个个体团在乡间演出, 只能演出个别段子, 大戏已无法上演;内丘神码, 大多已“产业化”, 由机器印制, 能手工刻版的人已不存在;沙河市掌握豆面印花技艺的老艺人只剩下两位, 都已经80多岁, 由于后继乏人, 已经处于“艺绝人亡”的尴尬境地。其相关文化产业发展较观念落后, 尚未能开发出相关衍生产品形成相关的产业链。邢台可借鉴其它地域成功经验, 结合邢窑特色旅游等资源开发系列旅游纪念品。

亦可借鉴磁州窑建立的创产业园 (园区总投资约3.45亿元) 的经验, 建立生产车间、瓷文化广场区、瓷窑寻根区、历史传承区、继往开来区、研发基地区等主要区域建设。以增加就业机会, 拉动经济增长, 以文化促产业发展, 达到经济文化双赢战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盛唐瓷韵将会重现, 千载邢窑将再焕异彩。

参考文献

[1]王会民, 张志中.邢窑调查试掘主要收获[J].《文物春秋》1997, (S1) .

[2]杨文山, 朱爱茹.邢窑白瓷分类与工艺研究[J].《中国历史文物》2007, (04) .

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 篇5

——以成都市锦里,宽窄巷子为例

王荣玺,吴维阳

(2010级建筑1004班)

摘要:历史街区中古建筑是一种文化的载体,通过它们,可理解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某个城市“历史记忆的符号”,因为,它们见证了这个城市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变革。本文就如何在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中选取了成都锦里、宽窄巷子两个街区的规划项目进行比较研究.分别对其文化特色、活动项目、空间环境作了分析,评价了各个案例的社会、经济效益.总结了不同开发模式的优劣及其对规划方法的影响。历史空间的重新营造、呼唤历史场所精神的回归进行探讨。

关键词:历史街区;锦里;宽窄巷子;保护;开发利用

一、研究背景

在继“最佳人居城市”之后.成都在2007年又获得了“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桂冠,历史街区的修缮与重建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虽然对旅游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和影响,但在灾后重建的规划策略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商业开发更进一步被作为了震后振兴旅游的突破口.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真实记录和宝贵财富。随着人类改造世界的手段越来越多,能力越来越强和范嗣越来越广。对建设的热衷有时会盖过对历史的珍视,尤其是20世纪以来,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大拆大建往往给文化遗产带来了无可挽回、难以估量的损失,引起了民众的抗议和各界专家、学者的反思。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在各国相继提出,经历了近百年的深化、演变,至今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与单纯的文物建筑保护不同,单纯的文物建筑数量有限,因而人们要以强调它在历史、科学和艺术方面的价值而抽掉或部分抽掉它原有的使用价值。而历史街区则不同,不仅范围大,而且是人们居住环境的载体。它一方面作为历史的承载者,给人们以传统的回忆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作为居住建筑,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再对其的保护中不应只是注重物质实体方面,还应注重它的人文环境,满足人们在历史街区中对新生活方式的需求。

二、案例比较分析

成都锦里于2004年10月开始正式迎客,是成都首个

古街主题文化旅游项目。锦里古街在成都以“历史文化”

为依托的创新开发思路,成功地创造了全国瞩目的商业奇

迹,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川模式”文化旅游产业。现

今,“拜武侯 泡锦里”已成为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和最

响亮的口号。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的锦里古街已成为成都市展示自身特色文化的重要名片,也成为前往成都旅游游客的必选景点之一。改造重建后的锦里主要依托的还是相邻的武侯祠所承载的三国文化。三国文化作为中国独

有的特色文化,对国内外游客具有着极大地吸引力。

承载了如此辉煌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锦里”这个名词本

身已具有相当的号召力。它承载的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且最具

商业气息的街道”的内涵,它在秦汉、三国时期闻名全国,但由

于时代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原有的街巷和建筑早已不复存在。

所以现今成都市所开放迎客的锦里古街并非对遗迹原址的修缮和

重塑,而是针对成都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特色文化的推广以及

城市功能再生等各方面进行考量后综合再选址的结果。锦里古街

是一条集中展示和体验巴蜀民风民俗和三国蜀汉文化的民俗风情

街。它主要依托武侯祠的游客资源,依靠市场化运作,引入品牌

产品,最终以形成以武侯祠为中心的锦里商圈和做大做强三国蜀

文化产业为宗旨。一方面,三国文化是中国所独有的特色文化,因而可以成为旅游吸引力因素使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和体验,三国时期蜀国的都城即是成都,而锦里是成都的代表,因而锦里也是古蜀文化的核心;另一方面,武侯祠是蜀汉皇帝刘备和丞相诸葛亮君臣合祀寺庙和蜀汉英

雄纪念地,是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

馆。

锦里整体定位主要强调“一条龙服务”

和“全方位展示”,在不足400米的古街上,让游客充分体验川蜀三国文化的原味生活。

由于我国旅游业这些年来的快速发展,武侯

祠旅游人数与日俱增。锦里作为武侯祠博物

馆规划的民俗文化主题街区,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都市武侯祠古建筑群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它的整体定位一方面很好地满足了前往武侯祠的游客旅游需求的多样化的现实情况,解决了与武侯祠配套的食、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设施不足的问题;两一方面,它良好的城市公共交通和基础配套设施,也满足了商圈结构因素的人潮流向因素。合理的商圈结构包括商店经营者、商圈业种业态分布和商圈人潮流向。锦里街区内商店经营者准入门槛较高,均要通过严格挑选;业种业态相对较为齐全,经营的产品和服务重复现象不多;锦里所处地理位置具有一定优势,日均人流量较大,故人潮流向非常有利。

至于空间格局,锦里的街道呈现相对简单。临街建筑围合成2-4m宽的线型空间,街道从入口处由南至北延伸。中部集散广场处分为平行两路,于

街区北端交汇,形成套索状的街道格局形态。临街建筑以二

层居多,以灰、白为主色调,选用薄片青砖砌墙,呈现出统一的川西风格。木料装饰门窗,配以小青瓦和白石灰勾缝,运用马头墙、歇山顶、飞檐角、二楼飘廊、木板墙裙等装饰

真实地再现了成都明清时期的古朴建筑风貌。这种建筑风格

与武侯祠博物馆及园林取得了和谐的统一,营造出了古时街

道宜人的亲切感。街道内茶座、餐厅、酒吧、四川特色商品

店铺和风味小吃店等经营项目的设置,以及定期民俗特色表演和主题活动的举办,极大地调动了游客的视觉、听觉、味觉以及触觉等多方面的感官,使其能进行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文化项目和文化活动的参与和体验。

从平面布局上看,锦里古街采用“步行街—广场—步行街—广场”的整体线性格局完成商业空间的营造;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上,锦里的街巷布局主要以线型空间序列的延伸和局部节点的放大来组织线路。锦里街区内的广场即是放大的节点,它承担着聚集、分流、休

憩、娱乐等功能,也是动静分区的一个过度。锦里在规划过程中即进行了细致的功能分区,总体而言主要划分为饮食文化区、客店府第文化区、锦绣文化区和民间艺术展示区,四个区动静分明,各具特色,它们是成都生活精华的浓缩。

总体而言,锦里古街依靠自己特有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使“人、商业、建筑、传统文化”实现了完美结合,呈现出“风情浓郁,尺度宜人,地域性强”的特色,体现了“文化是魂,建筑是体,商业是心”的理念,是历史街区开发与创新的成功案例。

宽窄巷子是成都文化的集中体现,记载了老成都的城市历史和生活记忆,孕育了

现代成都的生活精神,体现和延续了成都人的生活态

度。因此,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保护性改造工程将历

史文化保护街区与现代商业成功结合,以“成都生活精

神”为线索,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形成汇聚民俗生活体验、公益博览、高档餐饮、宅院酒店、娱乐休闲、特色策展、情景再现等业态的“院落式情景消费街区”

和“成都城市怀旧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形成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内涵的“老成都原真生活情景体验街区”。同时,根据三条巷子的不同特点,分别确定了“宽巷子老生活”、“窄巷

子慢生活”、“井巷子新生活”的不同定位。

1、宽巷子:老成都的“闲生活”

宽巷子代表了成都最市井的民间文化,在宽巷子中,老成都原真生活体验馆成为宽窄巷子的封面和游览中心,集中展现宽窄巷子所代表的成都生活精神。在业态上,宽巷子将形成以精品酒店、私房餐饮、特色民俗餐饮、特色休闲茶馆、特色客栈、特色企业会所、SPA为主题的情景消费游憩区。

2、窄巷子:老成都的“慢生活”

改造后的窄巷子展示的是成都的院落文化。这种院落文化代表

了一种传统的雅文化。通过改造,窄巷子植绿主要以黄金竹和

攀爬植物为主,街面以古朴壁灯为装饰照明,临街院落将透过

橱窗展示其文化精髓。窄巷子将形成以各西式餐饮、轻便餐饮、咖啡、艺术休闲、健康生活馆、特色文化主题店为主题的精致生

活品味区。

3、井巷子:成都人的“新生活”

通过规划改造,井巷子将是宽窄巷子的现代元素,是宽窄巷子最

开放、最多元、最动感的空间。井巷子将形成以酒吧、夜店、甜

品店、婚场、小型特色零售、轻便餐饮、创意时尚为业态的时尚

创意娱乐区。

准确的定位实现了宽窄巷子从原有的单一居住功能向居住(有部分原住民)、商业运营和文化价值提升的多元化、多功能转变。区域内实现了多种功能、不同文化、各种业态和谐共处的态势,探索出了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新模式。

但是,宽窄巷子在建筑上获得的一致好评,却让宽窄巷子的文化灵魂有些找不着北了。开街以后,开发商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公众认为其不再是老成都的代表,“徒有老成都文化的建筑外表,真正的财富——难以复制的文化底蕴,被弱化的只剩下空壳”。再看看新宽窄巷子的定位:“最成都、最世界、最古老、最时尚的老成都名片、新都市会客厅”,这么大这么多的名号却显得很笼统,在广大群体内心难以留下深刻和鲜明印记。像这样的动不动就用“名片”、“会客厅”来称谓的事情,似乎很容易发在成都任何一个类似的项目上;这种照抄上海新天地的模式,或许可以换来商业上的部份成功,但在中西结合式的照搬中,我们的“成都的根”

是否也因此沦丧了呢?什么才是老成都的根?不知开发者可否想过这个问题。

城市的记忆,似乎已经在一片开发浪潮中变得面目全非了。宽窄巷子现的在华丽包装,已经让人再也回不到那段“阳光大树下喝五块钱盖碗茶”的惬意时光。

因此,我们在进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中不仅要注入新生力,还要注意保护传统文化最本质的东西。

三、经验与启示

1.坚持历史文化的宣扬与商业开发相结合城市的历史是珍贵的文化资源,作为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将它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和经营,文化资源可以转换成重要的经济资源,成为城市的财富。将历史文化的宣扬与商业开发相结合,在挖掘其文化内涵,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和商业开发,既传承、再现、宣传了历史文化与文明,又形成了新的旅游亮点。

2.坚持政府统筹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政府主动调节和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是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市场化运作是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手段。文化旅游资源要实现其市场价值,必须进入市场,实行国有文化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通过市场运作发展产业。锦里古街项目实施的各环节均采用市场运作方式,既保证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又形成了产业集聚。

3.坚持整体形象塑造与个性化开发相结合业态的准确定位是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首要条件。锦里依托武侯祠,在保证人流量的同时,实现了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的一体化经营和发展,业态多样但商品和服务不重复,且能保证质量和价格合理。在产业布局上,面对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大范围内的服务人群,既满足对传统文化具有浓厚兴趣的游客需求,又能满足追求个性和现代社会生活的人群,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中外游客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共鸣点,这种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使得成都的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更多的旅游群体的理想目的地。

四、历史街区在开发、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成都历史街区在开发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一些对古镇发展不利的负面影响:旅游设施现代时尚、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商业气息较为浓重,走马观灯式的旅游方式与古镇的质朴的本质背道而驰。

1.历史街区的商业化色彩过于浓重,是遗产真实性面临挑战

观察中国的大部分历史街区,不难发现,古街两边布满了饭店、熟食店和古玩店等。给旅游者留下的印象,仅仅是又一个相似的古镇,当地民俗文化特色早已消失,只剩下浓浓的商业气息。

2.旅游开发过程的“空心化”,缺乏整体人文环境和文化底蕴。

历史街区再开发过程中,经常是把原住居民迁出,再对古镇进行修葺和维修,进驻一些商家和讲解员,看似是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其实是一种破坏,已经失去之前老百姓居住的传统意蕴。

3.历史街区超负荷运营,造成了不可修复的破坏。

随着历史街区旅游业的开发,为了商业利益,开发者大张旗鼓的宣传,越来越多的游客从四面八方涌来,古镇难以满足如此巨大的旅游需求,游客也很难再历史街区中体验到原来传统民居生活的宁静与优雅,取而代之的是喧闹的环境,熙熙攘攘的人群,满街的商铺。

4.有些历史街区在开发保护过程中,开发模式选择脱离实际,没有考虑当地的民俗特点,导致老街的一次次复制,我国许多历史街区在急于求成的形式下,造成脱离当地文化背景,没有地域特色,甚至走向全球化,最终导致历史街区的修整失败。

五、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 它牵涉到人民生活和生存的方方面面 , 牵动着当地居民的心路情感体验。保护历史街区的风貌、空间格局的同时 , 必须致力于改善其基础生活设施 , 以适应当地居民对现代生活的要求 , 否则很难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历史文化街区一般都经过长年累月的历时性变迁 ,它的结构形态往往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现状特征 , 对于成都这个历史文化重地,对其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 ,必须建立在对其历史背景与现状特点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吴志强 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9

【2】梁乔 历史街区保护的双系统模式的构建 建筑学报,2005年

【3】荣海山.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 ,2005

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 篇6

【关键词】林业资源;资源保护;开发;利用

在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是促进林业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和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林业工作者,必须对当前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更好地理清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1 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我国在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诸多不足,导致林业资源保护成效较低,为了更好地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和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当前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是必要的。具体来说,其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青黄不接的情况突出,大量适龄树木的砍伐速度与新生林木的生长速度不协调,使得后续力量不足;(2)林业资源开发过度,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环境问题尤为突出;(3)往往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缺乏长远的考虑,往往只采不育,加上很多林业单位管理模式的粗放、种植的品种单一、科学技术应用成效不高,导致林木的质量与产量日益低下;(4)林业资源的利用方式单一,导致大量的林业资源被无情地浪费掉,例如我国的一次性筷子就导致了大量木材的消耗[1]。

2 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的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当前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不足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必须针对存在的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更好地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

首先,应对现有的林业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和完善,不断提高林业资源保护的宣传与惩罚力度,做到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促进林业资源保护成效的提升;其次,应加大人工造林的力度,切实做好封山育林工作,以更好地促进林业资源结构发展的均衡性,加强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建设,切实做好野生自然保护区与湿地和绿地的保护,以更好地搭建防护林体系;再次,应加强林业资源的培育,实行阶梯式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致力于防火、阻火林业带和林业工程的构建,提高防火意识,加强对火灾隐患的监测与治理,切实做好林业病害与疫情的监测,尽可能降低其给林业资源保护带来的危害;最后,应循环利用林业资源,做好林产品及其副产品的二次加工与利用,同时致力于林业人员素质水平的提升,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并将其应用于林业发展之中,使其成为林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以更好地实现科技兴林[2]。

3 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当前林业资源保护现状以及如何做好林业资源的保护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了更好地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必须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1)合理保护林业资源是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前提,在林业资源开发过程中,应严防过度的开发和利用林业资源,否则将会导致林业资源被破坏。但也不能对林业资源保护过度,否则会导致林业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进而堆积甚至浪费林业资源,对于林业资源的再生十分不利,所以,应确保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双向性、实时性和适度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发展的合理化、长久化和规范化。

(2)在林业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始终紧密结合林业资源的现状,科学确定未来我国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方向,对于不同的林业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当林业资源较多时,应加大开发力度;而对于即将消耗殆尽和资源较少的,则应加大保护力度;如有需要,应禁止开发,例如目前我国采取的封山育林政策就是对这一情况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经过几十年的保护,很多林业资源得以再次开发和利用。在林业资源保护过程中,还要结合开发利用的需要,有针对性的栽培相应的物种,以更好地满足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例如加强经济林和防护林的培育,始终坚持适地、适时的原则,确保林业经济发展结构与资源繁衍和保护结构的匹配。由此可见,应在保护林业资源的前提下加强林业资源的培育,以更好地促进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更好地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针对资源的本身因物制宜、因地制宜的开发。以生态发展为原则,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护,以保护为前提,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多样化为原则,根据不同用途的林业资源进行不同的保护和开发,开采的资源要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行谁投资、谁受益,谁破坏、谁治理的政策。林业资源不仅有经济价值,还有维持生态平衡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林业防护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与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要把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促进和谐发展[3]。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关系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林业工作人员,应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致力于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认真分析当前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存在的不足,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切实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在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应以林业资源的保护为前提,结合林业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需要进行林业资源的培育,从而更好地满足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龙.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16:170.

[2]陈新泉.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之我见[J].科技创新导报,2009,05:116.

[3]祝思明.浅析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4:118-119.

作者简介:

杨建龙,所在省市: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出生年月: 1978.03.08,籍贯: 达旗,性别: 男,职称:初级,学历: 大专,研究方向: 林业资源保护和利用。

藏獒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篇7

1 藏獒的生物学特性

1.1 藏獒的适应性

藏獒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犬品种, 已具有三千年的育成历史, 漫长的自然和人工选择进程和严酷的生存环境使藏獒犬的各种组织与器官之间、形态结构与其功能之间、整个藏獒犬只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形成了高度的协调与一致, 各种组织、器官亦得到充分的发育和锻炼, 使藏獒在其原产地具备了非一般犬所能具备的智力和体能, 具备了对青藏高原恶劣环境高度的适应能力, 表现在对海拔、气温、食料、栖息环境、饲养管理方式等诸多方面的适应性。藏獒对海拔的适应性, 表现在不仅可以生活在海拔5 000~6 000 m的极地, 正常的摄食、生长、繁殖, 亦可良好地适应于沿海低海拔地区。藏獒原产地是世界屋脊, 绝大部分地区无绝对无霜期, 年平均气温在0℃左右, 气候的垂直分布带十分明显。藏獒能够在-30℃以上和35℃以下的环境中保持健康, 食欲旺盛, 生长发育正常, 适应性好, 抗病力强。

1.2 藏獒的智力和感觉器官

藏獒的许多行为发展都依赖于极发达的嗅觉与听觉系统, 如标记领地, 辩识环境, 追随主人乃至千里归家等。藏獒的嗅觉发达得益于日常生活的锻炼, 在长期的物种进化及生存斗争中, 藏獒必须凭借敏锐的嗅觉、灵敏的听力, 洞察周围的环境, 展开有关守卫、巡察、觅食、捕猎、求偶等各种活动。嗅觉与听觉是藏獒犬最敏锐的感觉器官, 借助嗅觉、听觉、视觉系统和发达的中枢神经系统, 藏獒发育形成了机敏、沉稳、聪明和勇猛的品种特征, 这些都得益于藏族牧民累代地严格选择和青藏高原严酷自然环境的陶冶, 使藏獒成为最优秀的犬只类群, 坚定自由地生活在世界屋脊和茫茫雪原, 成为世界称赞的“东方神犬”[1]。藏獒善解人意, 能准确洞察主人的内心世界, 能准确领会主人的语言、表情和各种手势, 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和极强的记忆力, 这些都说明在经历了严酷的自然选择和严格的人工选择后, 藏獒不仅在体形外貌、品质性能、气质秉性等诸多方面有了巨大的提高和发展, 而且智力聪颖, 具备了作为一个大型工作犬品种所应具有的优良品质与性能, 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3 藏獒的食性

藏獒是肉食目犬科动物, 具有广食性和杂食性的摄食特点或食性。由于藏獒生活在青藏高原广大牧区, 偏肉食性, 包括马、牛、羊等家畜和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多种野生动物的肉、奶、骨、内脏等都可为藏獒所摄食。但藏獒毕竟经过了人类的长期选择和培育, 在消化道特点上比其野生祖先更加适应于人工的饲养条件。藏獒有非常广泛的食谱, 除食肉、骨等动物性食物外, 也吃大量的植物性食物, 例如各种谷物、蔬菜, 藏獒都能良好摄食。藏獒在采食中表现出吃食快, 狼吞虎咽的特点。同时, 藏獒具有暴食性、护食性等特点。

1.4 藏獒的繁殖性能

藏獒是一年一次的季节性发情动物。藏獒母犬10月龄性成熟, 1.5岁体成熟。藏獒母犬每年发情多在9~11月份, 妊娠期63 d, 产仔多集中在11月、12月和翌年1月。母犬最佳配种繁殖年龄应在2~5岁, 有效繁殖年限最大可达到10~12岁。6岁以上母犬活产仔数、断奶成活数、断奶窝重均呈下降趋势。藏獒公犬12~14月龄性成熟, 2岁体成熟。寿命为15 a左右, 少数个体达20 a以上。达到性成熟的藏獒公母犬, 健康无病, 能正常发情、配种, 繁殖性能良好[2]。

2 藏獒品种资源现状

藏獒分布于我国西部的西藏、青海、甘肃、新疆等省区, 是现今世界上仅存的三种獒之一。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984年调查认为, 藏獒种群的数量应当在30万~40万只, 其广泛的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 其中绝大部分犬只品质低劣、性能低下, 藏獒最优秀的类群是分布在甘、青、川三省交界、位于黄河第一弯部的河曲藏獒[1]。自1980年以后, 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 大量河曲藏獒犬被外销, 该犬的种质资源正在迅速流失[3]。据统计, 目前河曲藏獒种群数量已不足3 000只, 而且良莠不齐, 品种混杂, 公母比例超过12∶1, 优良纯种个体尚不足1%[4]。

2.1 藏獒标准研究现状

1993年, 国内制订了第一个藏獒标准——甘肃省地方标准《河曲藏獒》, 标准规定了河曲藏獒的体型外貌、生理特征、习性和分级评定。2002年甘肃省在修订《河曲藏獒》标准的基础上再次颁布了《藏獒标准》, 标准规定了对藏獒品种性能鉴定的要求和对藏獒犬体型外貌、体尺、毛色、适应性与气质评定的分级评分,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藏獒的体质类型应当是粗糙紧凑型。这是目前比较认可的藏獒标准。2003年, 河南省颁布了藏獒地方标准《中国藏獒》, 标准规定了中国藏獒的术语和定义、品种特征与特性、评定方法、后代品质、综合等级评定及评定规则。另外, 美国藏獒协会也制定了“藏獒品种标准” (包括美国藏獒协会藏獒标准Ⅰ、Ⅱ) 。以藏獒产地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条件为背景, 优良的藏獒犬应当是结构与机能的统一体、体形与性能的统一体、内部生理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相适应的统一体。制定“藏獒标准”, 首先应有代表性, 能反映藏獒基本的生物学特征和水平, 其次该“标准”应有导向性, 能引导和推进国内对藏獒的选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在保护藏獒品种资源的同时, 充分发挥藏獒的各种性能, 满足社会对藏獒需求的新高度、新水平, 不断推进藏獒的选育。

2.2 藏獒品种退化原因分析

在特殊自然生态条件的陶冶和藏族牧民的严格选择下, 使藏獒具有了高大的体型、匀称的结构、强壮的体魄、刚毅的气质秉性等一系列适应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生物学特征, 形成了对高海拔、强辐射、低气温和低氧压等高原环境特殊的适应性。但近年来部分社会人士出于商业炒作的目的, 盲目引种, 错误地选择和培育, 藏獒犬只品质性能被人为扭曲和破坏, 以及人为造成的环境吵杂、食料变化、疫病侵染等使藏獒生存环境恶化, 造成藏獒产地种群资源迅速流逝。千百年来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獒犬被大批贩运到内地后, 生活环境、饲养管理方法、选种选配技术、选育方向等诸多方面对藏獒所产生的在体形、毛色、体质类型、气质秉性等方面发生退行性变化 (或称为退化) , 包括适应性下降、生长缓慢、性格懦弱、抗病力低、繁殖能力下降等, 使藏獒品种资源保护受到严重威胁。

3 藏獒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藏獒是在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培育成功的犬品种, 能良好地适应于产地高海拔、低氧压、强辐射、多降雨等各种自然地理、气候条件, 了解环境与动物有机体产生互作的方式、途径, 乃至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为人类进一步探索青藏高原的奥秘, 探索生存在世界屋脊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与能力, 为全面开展对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奠定基础, 其理论与现实意义均十分突出。

3.1 划定藏獒保护基地, 加大保护力度

在对藏獒的各项保护措施中, 合理规划保护区始终是最重要的方法。通常要求在藏獒的原产地特别是在藏獒的核心产区, 划定一定的区域, 作为藏獒的保护基地。为了使出生在保护基地的藏獒犬能得到良好的生长发育和选育, 保护基地的地理位置的选择非常重要。首先应适合藏獒生理适应的需要, 具有高海拔、低气温和强辐射的生态特点, 交通可以相对闭塞, 以利于防止外品种犬的引入或大量外地客商的涌入, 使优良个体流失。因此藏獒保护基地一旦划定, 要坚决杜绝向基地内引入其他品种的犬只, 防止造成基地内的藏獒群体发生种群混杂。

3.2 建立保种群, 加强藏獒种质特性的研究

为了使藏獒的品种保护与选育、利用能同步开展, 在保护基地内建立藏獒保种群或保种选育核心群。在利用中动态地保护品种资源, 将藏獒品种资源的保护、选育、利用结合在一起, 保护是基础, 选育促进利用又利于加强保护。为此要求应按一定的公母比例、年龄结构和饲养条件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藏獒品种保种选育群, 贯彻动物育种技术和手段, 加强选育, 选优提纯, 突出藏獒品种标准, 更促进了藏獒的利用。同时, 开展有关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数量遗传学和统计学分析, 确定藏獒犬优良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和质量性状的基因频率, 进而采取相应的选择方法对决定藏獒优良性状的基因准确选择,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优良性状基因的选优提纯工作、优良性状的科学组合工作、纯化固定工作, 最终通过优良基因的选优提纯、科学选种选配, 品系 (或品种) 繁育、定向培育、科学饲养等措施, 从体形外貌、体质类型、生长发育、繁殖性能、性状遗传和种用价值六个方面全面开展对藏獒的系统选育, 在达到规定的基因纯合率后, 将个体所具有的优良性状、性能及时转化为群体所共有, 全面实现纯化后藏獒品种的提纯复壮和品种资源的科学保护。甘肃省已率先科技立项由甘肃农业大学崔泰保教授主持开展《纯种藏獒系统选育的研究》, 在国内引起了高度的瞩目[5]。

3.3 制定合理的交配制度, 适当延长世代间隔

为了推进藏獒的选育, 在保种群内必须实行正确的交配制度。一般而言, 在保种群组建的初期, 为了使群体内性状表现系统化, 稳定性状遗传, 可以有目的有意识的推行异质选配或异质加同质的选配方法 (某些性状是异质, 某些性状是同质) , 促进犬群内优良性状的科学组合并能稳定遗传, 此时要尽可能的避免近交, 或者说要避开全同胞、半同胞交配等近交形式, 以便防止由于近交系数的过快增长所可能造成的遗传漂变和基因丢失, 为此可以实行不完全的随机交配, 或采取非近交的公犬轮回配种制度, 使犬群每个世代近交率的增长速度被控制在2%以下, 甚至更低为好。藏獒每繁殖一个世代通常需要2a, 但为了减缓由于世代更替而造成近交速度的过快积累和犬群近交率的较高水平, 形成对藏獒品种基因库保护的不利影响, 必须适当延长世代间隔, 对犬群中公母犬的平均年龄可延长到5~7岁[6]。该年龄阶段, 无论藏獒公母犬都逐渐度过了繁殖的最佳年龄阶段, 此时淘汰, 在犬群中已具有拟淘汰公母犬的较多后代, 可以充分选择, 利于选准、选好, 利于逐年推进选育水平。实践也证明, 延长对公母犬的淘汰年龄, 对提高全场的经济效益也是有利的。

3.4 加强藏獒的饲养管理, 合理开发和利用藏獒品种遗传资源

优良藏獒犬的形成, 不仅要有良好的遗传基础, 也要有良好的培育条件以保障犬只在生后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生长发育。由于藏獒原产地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饲养管理条件的保障就成为藏獒培育中最重要的因素, 包括食料的水平、结构、饲喂制度乃至对育成犬的调教和驯致等, 都应给以高度重视。加强饲养管理, 注意环境改善, 及时驱虫、防疫, 重视藏獒的驯育, 培育出品质优良的藏獒。同时, 利用杂种优势, 合理利用藏獒遗传资源, 培育肉用犬新品种。

参考文献

[1]崔泰保, 鄢.藏獒的选择与养殖[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3.

[2]鄢, 崔泰保.河曲藏獒繁殖性能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2, 37 (1) :71-74.

[3]王金良, 邱怀.畜禽保种最小群体规模的确定[J].黄牛杂志, 1993 (3) :63-64.

[4]崔泰保.河曲藏獒鉴定标准及品种选育的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2, 37 (2) :161-165.

[5]崔泰保.甘肃省率先科技立项开展中国纯种藏獒系统选育的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6 (1) :1.

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篇8

1.《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 理解主要的资源问题, 尤其是水资源问题、土地资源问题、矿产资源问题, 并能结合具体的区域分析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2.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 以及保护、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成功经验。在分析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时, 考生应重点掌握利用、保护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方法, 并能够科学分析不同区域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二、知识网络

三、考点解读

(一) 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

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 并用于生活、生产的物质或能量。它主要有以下特征:

1.数量的有限性。

有限性, 首先是针对所有的资源而言, 指在一定区域, 一定时间内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其次, 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范围、种类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 生产规模要适度, 资源开采量不应超过环境供给量或资源的再生量, 要节约、适度利用自然资源, 防止资源耗竭与生态破坏, 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2.利用潜力的无限性。

无限性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范围、种类将不断扩大和提高。

3.分布的规律性。

自然资源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组成环境的各要素如气候、水文、地质等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地域差异性, 导致陆地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地域差异性。不同类型的资源及其分布规律有所不同, 可再生资源受水热条件的影响, 其分布都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矿产资源受地质条件的制约, 其分布具有一定的地质规律。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域不平衡性要求人们利用资源要因地制宜, 资源要进行跨区域调配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4.地域组合的整体性。

它体现的是自然资源整体性的特征,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定的自然条件下, 会形成一定的资源环境。许多自然资源之间往往是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尤其是各种可再生资源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关系。对资源的利用, 必须综合利用, 统筹兼顾。

(二) 自然资源的分类

根据资源的属性, 可以将资源分成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即矿产资源) 两大类;按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行分类, 可以分为宇宙资源、气候资源、陆地资源和海洋资源四种。

1.宇宙资源。

主要有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如月球上的氦-3) 。

2.气候资源。

指光照、热量、降水和风等, 是一种普遍存在、具有数值特征和较大变率的自然资源。

3.陆地资源。

指陆地上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4.海洋资源。

主要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的领海主权和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享有资源管辖权) 。注意关注:日韩独岛 (竹岛) 问题、中日东海大陆架划分问题、南海主权之争问题、台湾问题等。

(三) 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由于传统生产模式 (掠夺性开发) 和消费模式 (奢侈浪费) 的不合理、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 许多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基本资源正在日渐枯竭。资源问题的主要表现有:土地功能退化、水资源短缺、森林植被的破坏、湿地的消失、物种灭绝、矿产资源耗竭、能源危机等。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资源不足和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

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 不同区域资源的差异 (结构、数量方面) 和经济的差异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原因。资源跨区域调配实质是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学生复习时应关注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大举措——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晋煤外运等;重要物资如石油、煤炭、铁矿石、粮食、木材等在全球输运调配的情况。掌握输运线路, 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对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分析。

(四) 资源型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五) 流域资源的综合开发

流域资源的综合开发, 主要涉及流域内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的影响与分析。水利工程的评价包括工程建设可行性评价和建成后对周边环境影响的评价两大方面。可行性评价主要从水利工程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分析。影响评价则需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分析。

1.可行性评价。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条件和工程条件。社会经济条件:①市场条件:经济发达, 人口稠密, 市场广阔。②工程条件:移民少, 淹没农田少, 生态破坏小, 有利于工程实施。

2.河流的开发与利用。

(1) 水能资源开发:主要从河流流量大小、落差大小两方面来分析。一般来说, 河流水量大、落差大的地方, 水能资源丰富;反之, 则水能资源贫乏。因此, 河流在从山区流入平原或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方, 水能资源大多比较丰富, 如刚果河、我国的长江、黄河中上游、红水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等。

(2) 水资源的利用:主要用于供水和农业灌溉, 解决季节性供水不足问题主要靠修水库蓄水;改善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主要采取跨流域调水或修引水工程的方式。我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 澳大利亚有东水西调工程。

3.影响评价。

水利工程影响评价首先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 即任何水利工程的修建既有利也有弊;其次要运用综合的观点, 即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水利工程所产生的影响。

(1) 有利影响。

经济效益: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调节库区气候, 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 降低河流含沙量;改善水质。

(2) 不利影响。

上游地区 (库区) :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 水域内害虫滋生, 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河流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 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径流量减少, 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 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 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

(六)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反映了生态状况的变化。针对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生态危机, 采取相应的对策可以使土地退化状况趋于好转。

(七) 能源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1.什么是能源资源。

能够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能源按利用状况可以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能源为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提供动力。矿物类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 同时还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 世界能源的消费以石油为主, 中国能源的消费以煤炭为主 (75%左右) 。

2.能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能源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这是因为, 能源是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动力;同时, 能源消费也会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目前, 世界的能源消费以非可再生的矿物类能源为主, 它们的储量有限而且空间分布不均。因此, 如何保证能源供应的稳定成为关系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我国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 能源供应普遍紧张。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保证能源供应稳定, 关系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问题, 应立足国内, 发展国内能源生产, 节能降耗, 开发替代能源;还要积极实施能源进口地域多元化战略, 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

3.能源资源的开发。

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应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来分析。自然条件主要分析储存量等, 社会经济条件一般包括市场需求量、距外地市场的远近、交通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应着眼于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资源的外运能力;加强资源的加工转换;构建多条产业链, 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

4.能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1) 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①生态问题:水土流失严重和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②环境污染:工业“三废”污染。

(2) 保护与治理的措施:①提高煤等资源的利用技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 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 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②调整产业结构。③治理“三废”,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5.德国鲁尔区和我国山西能源基地的比较。

分析一个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该区域的背景条件——地理区位、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四、题型回顾

例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Ⅲ)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为建设生态文明, 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 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 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图2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 (≥8级) 日数。

(1) 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 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 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 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 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 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解题思路】本题组考查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生态文明建设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 生态环境问题和能源开发问题也是高中地理的重要知识模块, 该组试题以此为基础, 设置了“与煤炭、水能相比, 开发风能的优势“”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四个问题, 重点考查能源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是人教必修三教材中“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相关知识的拓展和迁移。考生应注意材料中“地理位置”“沙漠”“戈壁”等有用信息的提取。第 (2) 题, 考查建设风电场的有利自然条件, 若误从社会经济条件方面作答, 则不仅浪费宝贵的答题时间, 而且可能造成评卷时的误判, 从而导致失分。因此, 沉着认真的审题, 回答时做到有的放矢, 合理的组织语言, 也是综合题得高分的关键。考生应在平时测试中有意识的注意到上述问题。

【参考答案】 (1) 与煤炭相比, 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 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 瓜州风能资源丰富 (有“世界风库”之称) , 年大风日数多 (近70天) ;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 (充足) 或戈壁 (难利用土地) 广布, 地形平坦。

(3) 当地 (经济落后, 人口稀少) 电能需求少;离东部 (用户) 较远 (需长距离输电) ;当地基础设施 (如电网等) 不完善;建设成本高 (投资大) , 当地资金不足。

(4) 风电极不稳定, 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进行调节、控制, 使电网输电平稳 (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 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

五、命题预测

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是水资源问题、土地资源问题, 涉及水源地及耕地资源的保护等, 这类试题一般要求考生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这体现了当前高考关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问题。同时, 高考命题不回避重要的国家和地区。

从考查的形式来看, 高考试题往往以图表的形式呈现相关信息, 并结合一定的区域背景设置问题, 重点考查考生从图表和文字资料中获取信息, 并调动运用相关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讲, 此类试题要求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同时, 该类试题设置的问题留给考生很大的思考空间, 其要求考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 并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

六、能力测试

读我国某种矿产品运输线路图 (图3) , 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矿产品输出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叙述正确的是 ()

A.石油工业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

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及铝系列制品方向发展

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D.化学工业向轻、薄型方向发展

2.该矿产品的运输能够 ()

A.改善输入地区的环境质量

B.缓解输入地区能源不足的压力

C.改善输出地区的环境质量

D.有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 (煤) 遍地”, 资源非常丰富, 但在5年前, 该地“村村点火, 处处冒烟”, 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3~4题。

3.在资源开发初期, 当地适合发展 ()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新技术工业

4.近年来, 该地区逐渐形成图4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B.增大了生产规模, 延长了产业链

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读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5) , 回答5~6题。

5.我国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 其主要的布局理由是 ()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6.从图示信息看, 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工艺流程复杂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D.消费市场狭小

图6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②廉价水电③经济发达, 基础好④科技发达⑤廉价水运

A.①②⑤B.①③④

C.②③⑤D.③④⑤

8.近年来, 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 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

A.人口增加, 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 需水量大增

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 浪费严重

C.水体污染严重, 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D.气候变得干旱, 降水减少

9.阅读图文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7为中缅油气管道位置示意图及缅甸皎漂港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哈石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该管道南起缅甸皎漂港, 从云南瑞丽进入昆明, 然后再延伸至贵阳、重庆和南宁, 已于2013年5月全线贯通。建成后, 比绕道“危险、脆弱”的马六甲海峡将原油运抵国内, 可缩短里程约1820海里。

(1) 结合材料一, 归纳皎漂港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 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3) 结合材料一、二, 说明该工程对我国的积极意义。

10.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西藏位于我国西部边陲, 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农牧业是西藏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农牧业产值历年占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的55%以上。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利用当地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培育了种类繁多的作物品种。能源发展是西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西藏能源资源可再生能源比重大, 但能源资源勘探程度低, 生态环境差, 能源开发难度大。

(1) 分析甲所在区域植物种类丰富的自然原因。

(2) 简述乙所在省区气温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列举青藏高原地区可以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 并任选一种分析其丰富的原因。

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1.B由图中资源分布和运输路线可以推断出该矿产品为煤炭。该地区石油工业薄弱, A项错误;建材工业向轻、薄型方向发展, C项错误;化学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D项错误。

2.B该地区煤炭外运具有“双赢”效益。对于东部沿海地区 (输入地) 而言, 输入煤炭能缓解其能源不足的压力, 但会产生大气环境问题;对于输出地而言, 能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但单一的煤炭输出不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 同时, 煤炭开采时可能会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

3.B该地能源丰富, 资源开发初期适合发展动力导向型工业。

4.D该模式扩大了生产规模, 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 减轻了大气污染, 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

5.B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启动“煤变油”工程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

6.C从“煤变油”工艺图可以看出, 该工艺需要大量的用水, 而本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水资源短缺。

7.A由图示信息可知, 该河中上游地区锡、钨、铝土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有大量水电站且内河航运便利。

8.D本区域水资源短缺与用水量大增及水资源浪费、水体污染严重有关。

9. (1) 气候特征:全年高温 (年均温在25°C以上) ;年降水量丰富, 主要集中在雨季 (或夏季, 或5—10月) , 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6分)

成因:地处热带沿海平原;雨季 (5—10月) 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降水丰富;旱季受来自内陆的东北季风影响, 降水稀少。 (6分)

(2) 地形崎岖、山高坡陡;地质构造复杂、不稳定 (2分)

(3) 实现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 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状况,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缓解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缩短油气运输距离, 降低运输风险和成本。推动西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增加西南地区就业机会, 提高经济收入, 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利于西南地区能源结构的调整, 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 (水土保持) 。有利于加强中缅两国分工与合作,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双边贸易的发展。

10. (1) 纬度低, 热量充足;受夏季风影响大, 降水丰富;相对高度大, 垂直地域分异显著。

(2) 气温特点:气温偏低。

影响:农业以高寒畜牧业为主, 放养耐寒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种植业分布在地势较低, 热量条件相对较好的河谷地带;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种植耐寒的小麦、青稞、豌豆等;昼夜温差大, 光照强, 单产高;气温低, 病虫害少, 农药使用量少, 农产品品质高。

(3) 清洁能源:风能、地热能、太阳能、水能

风能: (藏北高原) 昼夜温差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地形平坦, 植被稀疏, 摩擦力小, 风能丰富。

地热能:位于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 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 岩浆活动频繁, 地热丰富。

太阳能:青藏高原海拔高, 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 太阳能丰富。

余家庄水库开发保护与利用研究 篇9

余家庄水库周边环境清新, 依山傍水, 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库区原为自然山林地块, 外环连绵起伏的群山, 内绕千亩清幽明澈的余家庄水库, 南望林木葱郁的南香山西麓, 正符合城市人群的居住理想;因此余家庄水库库区也成为房地产开发的热土。

1基于防洪安全的水库开发利用

1.1水库概况

余家庄水库位于东江支流雅瑶河上游主流, 是一座以灌溉、防洪并重、结合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 (一) 型水库。库区集雨面积12.7 km2, 干流河长6.1 km, 河流比降0.011‰, 总库容930万m3。水库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 500年一遇校核;水库下游渠道的设计防洪标准是20年一遇。

随着时代的变迁, 水库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 灌溉与养殖的功能被弱化。如何在水库开发的同时保证水库的防洪安全, 如何有效的保护好水库蓄水的水质, 如何实现水库可持续的开发与利用, 都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1.2设计暴雨洪水

本流域内设有余家庄雨量站, 该站1958-2008年共51年的实测资料,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 811 mm。

本次不仅采用推理公式和综合单位线两种方法计算。考虑到库区下垫面的变化, 还采用广东省洪峰流量经验公式与城市水文学公式对洪峰流量进行了验算。

推求了500年、50年、20年一遇设计洪水的洪峰流量, 洪量及洪水过程线。其中2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是267 m3/s, 5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是317 m3/s, 50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是439 m3/s (图1、2) 。

1.3水库的调洪计算

随着水库下游五羊本田摩托车厂项目及库区内荔湖城项目的开展。对水库下游防洪和库区防洪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保证余家庄水库防洪安全, 2000年水库在除险加固时对溢洪道进行了改造, 由驼峰堰改造成了宽顶实用堰, 高程31 m的门槽没有设闸门, 为敞泄溢流堰。溢洪道的改造为水库的防洪安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水库调洪的起调水位下降了2 m;对土地利用各规划方案分别进行了调洪演算, 结果表明校核洪水位下降了70 cm。水库库区的土地利用及减少部分调洪库容对水库的调洪影响不大。

1.4水库开发利用规划

在水库周边的开发利用中, 在水库的北面已经建成了占地200 hm2的18洞荔湖高尔夫球场。金地荔湖城占地约327 hm2, 环绕余家庄水库库区共分为A、B、C三大板块。其中A板块占地约55 hm2位于水库西南岸, 现已基本开发完成, 而尚未动工的B、C板块各自占地约65 hm2、207 hm2, 分别位于水库西岸与东岸, 总体布置见图3。其中A地块住宅包括高层、别墅、公寓等, 沿湖还建设了大量的滨水景观和亲水设施, 使城市居民实现了在山峦、湖泊、绿茵的环抱中, 集工作、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城市居住理想。

随着开发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A板块将成为荔湖城的交通中转站, 各板块间的交通连接瓶颈在于A、C板块间的余家庄水库大坝。考虑到日后A、C板块间输运功能, 要对大坝加固, 加宽。

2水库保护措施

人们对美的追求则愈来愈趋向自然、恬静, 并喜好择水而居, 亲水意识大大加强。正因为如此, 水问题也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其中不仅是水资源问题, 更主要的是水环境问题、水生态问题。所以保护好余家庄水库的一池碧水是非常具有挑战的课题。

2008年10月对水库的水质进行了监测, 项目包括: pH、DO、CODCR、BOD5、NH3-N、TN、TP、SS等。所评价的综合水质为Ⅳ类。

水质超标主要原因是由于高尔夫球场草皮施肥造成的面源污染, 库区周边村落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库所造成。

所采取的水质保护措施主要有:①结合周边地块开发建设污水收集系统及水处理设施, 如建人工湿地等。②净化雨水措施。③在荔湖城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要做到雨污分流, 完善下水道系统工程, 建设污水截流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

3水库景观规划

余家庄水库水域面积为113 hm2, 水库库岸随山形弯曲多变回转, 优美自然, 形成许多半岛, 岸边绿树成荫, 水库清澈如镜, 景色秀美, 以独特水景与地貌相融合;水库内草美鱼肥, 鸟类多, 是观鸟、垂钓的好去处。

结合国际发展趋势和地区定位, 本地区应以余家庄水库的水体保护以及水边绿地等生态涵养区域的保育为前提, 以观赏游憩休闲娱乐等功能的建设为带动, 以适量的设施开发为辅助, 形成相对完备的岸线利用总体发展思路。将余家庄水库的岸线保护利用与生态保护、文化景观保护、游憩系统相结合, 共同构筑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图4) 。

水库的功能:水库处于新塘镇北部生态建设安全地带。是以景观功能为主, 兼有防洪、生态涵养综合利用功能的小型水库。

发展定位与空间发展模式:新塘城镇绿化、生态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带形滨水特征。

4水库管理措施

为了使水库更好的开发利用, 水库的日常管理设施应当跟上, 主要应具有:调度自动化系统、上下游警报系统、观测设施及其自动化系统, 通讯设施、交通道路、维护养护设备和防汛设施, 供水建筑物及其自动化计量设施等。水利信息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魏彦昌, 张喜旺, 袁超, 等.密云水库上游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特征[J].遥感信息, 2009, (8) :75-79.

[2]赵学敏, 胡彩虹, 王永新.综合利用水库工程方案评价的集对分析法[J].水力发电, 2009, (3) :11-13.

[3]杨建斌, 张慧.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综合评价方法探析[J].水力发电学报, 2007, 26 (4) :5-10.

蕨类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篇10

1丰富的蕨类植物资源

中国约有蕨类植物2300种,占世界蕨类植物总数的1/5,近50%的种为中国特有种,其中还包含了大量珍稀濒危的种类,如:中华桫椤(Alsophila costularis)、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鹿角蕨(Platyceium wallichii)、扇蕨(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等。

2资源收集与评价筛选

以活体植株收集和孢子收集为主要形式,开展云南野生蕨类植物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并开展观赏性和适应性的评价筛选。

3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从已收集的蕨类植物资源中筛选出金毛狗、泽泻蕨等重点类群,开展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4应用与生产

上一篇:中国粮食下一篇:中学生形象礼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