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双定位

2024-05-12

CT双定位(精选七篇)

CT双定位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介入科收治梗阻性黄疸并胆管扩张程度相近患者30例, 男21例, 女9例, 年龄56~80岁, 中位年龄65岁, 其中胆管结石7例, 胆管癌18例, 胰腺癌5例。肝内胆道扩张直径5~8 mm, 平均6.5 mm。血清总胆红素182.5~435.5μmol/L, 平均235.4μmol/L, 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均>0.5。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痛、纳差、皮肤巩膜黄染、尿黄, 其中7例伴白陶土样大便, 6例发热。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 每组1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设备与材料

飞利浦螺旋CT, 美国GE公司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DSA) ;金属导丝4~6根, 记号笔, 22G PTCD穿刺套装, 碘海醇, 2%利多卡因。

1.3 方法

A组:患者平卧位于DSA检查床, 前腹壁及右外侧腹壁常规消毒铺巾。取右侧腋中线肋膈角下1~2个肋间, 约7~9肋间隙为穿刺点, 进针方向T11~12椎间隙, 到达脊柱右侧缘1~2 cm后, 拔出针芯逐步腿针看是否有胆汁流出, 或边退针边注入造影剂探测胆管位置。确认穿刺成功后引入导丝进而置入PTCD引流管。

B组:患者右侧腹壁及右前腹壁分别纵行贴敷金属导丝3根, 屏气下CT扫描确定预穿刺胆道层面, 右侧腹壁选择穿刺进针点A点, 测量进针角度及深度 (尽可能选取水平进针路径) , 记号笔体表标记;该层面预穿刺胆道所垂直对应前腹壁B点, 做体表笔记。患者转DSA检查床, 在前腹壁定位点B点贴敷不透X线的点状金属标记。常规消毒铺巾, 嘱患者屏气, DSA透视下沿右外侧腹壁A点对准所见金属标记点B点穿刺进针, 直至针尖与B点大致重合, 拔出针芯看是否胆汁流出或注入少量造影验证有无胆道显影。穿刺成功后引入导丝进而引入PTCD引流管。见图1和图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患者穿次次数、平均操作时间、平均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均大于B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两组患者均无大血管损伤及胆汁瘘、腹膜炎并发症出现。

3 讨论

梗阻性黄疸多由于肝胆系统肿瘤、壶腹部肿瘤及胆道结石或蛔虫等因素所引起, 肝内外胆管阻塞或压迫, 胆汁淤积, 梗阻远端胆管扩张, 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进行性升高, 临床表现为腹痛、纳差、皮肤黏膜黄染, 瘙痒, 尿黄、白陶土样大便、发热等症状。进一步发展可继发胆道感染, 肝功能衰竭等, 威胁患者生命。PTCD术的临床应用为梗阻性黄疸症状的迅速缓解提供了技术支持, 具有微创、安全、见效快等优点, 对解除胆道梗阻, 恢复胆道通畅具有重要意义, 为梗阻性原因的治疗赢得了机会[8,9]。

穿刺路径的设计及术中胆道位置的判断是PTCD治疗成功的关键。单纯的X线透视引导虽己广泛应用于临床, 尚存在一定的缺点:不能准确判断针尖和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多难以一次穿刺成功, 多次穿刺增加了肝组织损伤、血管损伤及出血感染的机会, 增加了患者痛苦及操作风险;不能选择最佳的穿刺路径, 多次穿刺延长了操作时间、增加了X线曝射量、造影剂用量[10]。操作时间与术者经验、胆管扩张程度、患者配合及其耐受性有很大关系。

Holm等[11,12]1972年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完成首例PTCD术。超声引导具有多体位、高分辨率以及无射线损伤等优点, 多可首针穿刺成功, 显著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操作简便[13]。但超声引导视野偏小, 易受胃肠气体、肺野气体及肋骨因素影响, 穿刺成功后, 即便超声造影也不能如X线透视下胆道造影能清晰全面的、动态的显示肝内胆管情况及狭窄程度, 更不能直视下观测导丝及导管在胆管内的走行情况, 也不能引导行胆道支架置入。而且, 超声引导更适合无肋骨阻挡、走行与体表平行、位置较浅的左叶胆管穿刺。肝右叶胆管走行多与体表垂直, 且有肋骨干扰, 超声引导穿刺难度仍较大。目前, 有部分医院采取联合运用超声及X线引导行PTCD术, 超声引导穿刺成功后, 透视下胆管造影及辅助引入导丝、导管, 可视性强, 优势互补。但经肝左叶胆管入路明显增加了术者手部在X线下的暴露时间, 且左叶置管位置浅、受呼吸动度影响大, 易脱管、移位或胆汁瘘, 诱发胆汁性腹膜炎。目前国内多数医院尚无联合应用超声及DSA条件。

CT成像不受胃肠内及肺内气体或肋骨的干扰, 肝右叶与体表垂直的胆管及距肝表面较远的胆管均可以清晰显示, 扫描所得图像还可与术前增强CT图像对照, 使术者更易选择出最佳的穿刺目标胆管。根据所选层面于右侧腹壁、前腹壁体表标记后转DSA室。前腹壁贴敷不透X线金属标记B点后, 透视下所见金属B点与右外侧腹壁穿刺A点便可确定穿刺层面, 嘱患者同样屏气避免呼吸影响, 此层面便与CT定位层面基本一致, 且B点后方与预穿刺胆管位置一致, 因为B点确定了预穿胆道的上下及左右位置, A点决定了穿刺上下及前后位置。根据CT所测量进针与水平面角度, 进针深度, 参考B点位置, 双重定位辅助, 透视下经右侧腹壁肋间一次穿刺致B点附近, 退出针芯, 多可首针穿刺成功, 见胆汁流出, 胆道造影确认后, 引入导丝导管或支架退黄治疗。

CT双定位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 年1 月—2015 年6 月收治的外伤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硬膜外血肿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 例,对照组34 例。治疗组男23 例,女11 例;年龄22~68 岁,平均年龄39.5 岁;对照组男25 例,女9 例,年龄23~65 岁,平均年龄37.9 岁。致伤原因:车祸伤46 例,跌损伤14 例,打击伤8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及致伤原因等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治疗组:CT定位下选择血肿面积最大层面(血肿量按V=1/2长×宽×层面厚度计算)为穿刺点,分别选择硬膜下及硬膜外穿刺点,距离相隔>2 cm。局部麻醉后,采用针钻一体的YL-1型穿刺针,分2次行硬膜下及硬膜外钻孔穿刺引流成功,进行包扎、消毒;留置引流管3~5 d,每天注入生理盐水5 ml+尿激酶3 万u注入血肿腔内,夹闭引流管2 h后打开引流,2~3 d复查颅脑CT,血肿引流干净后拔管。

1.2.2 对照组:CT定位下选择血肿面积最大层面(血肿量按V=1/2 长×宽×层面厚度计算)为穿刺点,分2 次手术治疗,颅脑钻孔单置管,采用针钻一体的YL-1型穿刺针,行硬膜外钻孔穿刺引流成功,进行包扎、消毒;留置引流管3~5 d,每天注入生理盐水5 ml+尿激酶3 万u注入血肿腔内,夹闭引流管2 h后打开引流,2~3 d复查颅脑CT,血肿引流干净后拔管。再次行硬膜下血肿颅脑钻孔单置管,采用针钻一体的YL-1 型穿刺针,行硬膜下钻孔穿刺引流成功,进行包扎、消毒;留置引流管3~5 d,每天用生理盐水5 ml+尿激酶3 万u注入血肿腔内,夹闭引流管2 h后打开引流,2~3 d复查颅脑CT,血肿引流干净后拔管。

1.3 观察指标

68 例患者引流成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如术后残余液量、颅内积气和颅内感染情况等。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CT扫描提示血肿消失、腔内积液消失,症状及体征消失;有效:CT扫描提示血肿消失、腔内积液减少,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无效:CT扫描提示血肿未消失或复发,腔内积液未明显减少,病患症状和体征未明显改善[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 , 远高于对照组的82.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住院时间为(7.0±1.0) 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2) d;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4.6%,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外伤导致亚急性硬膜外合并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制明确,颅脑外伤导致硬脑膜、静脉窦或者颅骨板障出血,颅内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发生血肿等[3];因轻症颅脑外伤患者多就诊于门诊急诊行颅脑CT检查,未发现异常而不留院观察,外伤后3 天~3 周内逐渐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和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及意识障碍等;部分患者短期内无明显症状,随着出血量的增加开始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单孔置管分次引流治疗已被广泛用于临床,但该方法往往出现引流不彻底,术后颅内残余气量较多、住院周期长和费用高等问题。采用YL-1 型微创钻孔行颅脑双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有效地减少了脑组织的损伤,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该观察通过对34 例外伤后亚急性硬膜外合并硬膜下患者行颅脑钻孔双置管引流疗效分析,其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1.2%,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采用颅脑钻孔双置管引流治疗外伤后亚急性硬膜外合并硬膜下血肿对挽救颅脑外伤后亚急性硬膜外合并硬膜下血肿患者有利。

YL-1 型微创钻孔行颅脑双置管引流术沿用了常规颅脑钻孔的原理,在此基础上,采用CT定位行颅脑钻孔双置管术,局麻下治疗,安全可行。同时因硬膜外合并硬膜下血肿的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差,常合并有其他疾病,不适用神经外科开颅行血肿清除治疗[4],特别是硬膜下血肿的复发率高,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或者使用抗凝药物等增加了复发的风险。(2)术后残余气体量较多。(3)术中释放积血过快,导致血肿与脑膜剥离过快,引起出血或脑表面血管破裂等。(4)术中冲洗不彻底,残留凝血块及纤维蛋白相关物质,导致局部纤溶亢进,抑制血小板聚集,在此引起持续性慢性出血。(5)血肿局部炎症反应等[5]。

CT双定位 篇3

1 CT模拟定位系统

放射治疗用的CT与诊断CT不同, CT模拟定位系统成为立体定向放疗、适形放疗乃至调强放疗必不可少的设备。CT模拟定位系统是将CT扫描机、计算机化的模拟定位系统和三维治疗计划系统通过数据传输系统进行网络连接, 实现CT扫描、CT数据的获取、进行三维重建、靶区定位、虚拟模拟、治疗计划等过程。随着CT扫描机技术的进步, 计算机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及虚拟技术的兴起和广泛应用, 使CT模拟定位技术得到更大的发展。CT模拟定位系统使放射治疗真正做到精确设计和准确定位, 制定最佳的照射方案并加以实施, 因而有可能使某些肿瘤的控制率得以提高。

CT模拟定位系统兼有常规X线模拟定位机和诊断CT双重功能的定位系统。其通过CT扫描获得患者的定位参数来模拟治疗的机器。CT模拟定位系统由一台CT扫描机、一套虚拟计划及剂量计算系统和一套激光射野模拟系统三部分组成, 三大部分通过数据传输系统在线连接。

CT模拟定位扫描机的基本硬件同于诊断用的CT, 是采用X线球管和一个探测器一起旋转成像, CT模拟定位系统比诊断CT的扫描层数多, 为得到准确的数据, 一般选择层厚3 mm或5 mm, 每个患者需要40~150层。CT快速扫描采集时间短, 可以减少人为误差, 尤其在受吞咽运动、呼吸运动及胃肠蠕动等因素影响大的部位如咽喉部、下肺部、肝部, 如果不能连续快速扫描, 使重建图像发生扭曲, 会影响以后的计划计算及治疗[1]。

对于CT模拟定位系统, 患者的特殊体位如乳腺癌患者同侧手臂上举90°弯曲, 一般的CT孔径就难以扫描或不得不牺牲体位准确性和患者的舒适性, 这样需要大孔径CT, 大孔径CT使其扫描视野从40 cm达到60 cm, 可以扫描患者全部轮廓以及体外固定设备上的特殊定位标记。另外, CT模拟定位系统的床要求是平板的, 与加速器的床要求一致, 床具有精确的二维方向移动及旋转功能, CT模拟定位的图像质量直接关系到靶区及重要器官勾绘的准确性[2]。

CT定位系统配置有激光系统, 因为CT图像只提供了空间结构关系, 定位所需要的相对原点及坐标系则需要另外建立, 临床在CT模拟大多采用常规射野激光定位灯, 用以模拟机械等中心指示, 用来标记、确定和验证射野等中心。激光系统有CT内置和外置两部分。内置激光在机架内, 用于扫描位置的定位。外置激光有更高精确度的要求, 垂直和水平激光固定安装在机架旁, 冠状激光安装在天花板上, 是可移动的。

CT模拟定位系统应具备的主要功能: (1) CT扫描摆位。根据患者的情况及部位, 借助辅助设备进行摆位、固定, 获取患者的摆位标记。 (2) 设计照射野及剂量计算。医生及物理师根据肿瘤与周围重要器官的三维空间关系设计照射野。利用BEV显示窗口调整照射野, 要充分利用各种显示虚拟模拟功能 (DRR、DCR、APR) 进行照射野调整, 选择治疗参数, 即机架、机头、床角、挡块及楔形板等。 (3) 融合功能:通过CT与MRI、PET、SPECT图像的融合功能, 使医生掌握更多信息, 在设计照射野时, 有助于医生更全面地包括肿瘤区, 更有效地保护正常组织及器官。 (4) 剂量计算功能:医生及物理师设计治疗方案后, CT模拟定位系统应具备快速剂量计算功能, 提供剂量体积直方图以评价治疗方案, 并在二维、三维和照射野DRR、DCR、MPR上显示剂量分布情况的显示。 (5) 进行射野验证:做CT模拟定位时洗出DRR、DCR片后, 让患者到常规X线模拟机上, 在同样的条件下照X线定位片, 两者进行比较, 直至认可后方可执行此方案。必要时, 患者在加速器上照实际射野片与前两者比较、确认[3]。

CT模拟定位系统的临床应用广泛, 通过CT重建的三维图像为基础, 同样CT模拟定位系统也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基础。CT模拟定位系统特别适用于形状复杂或与重要器官临近的肿瘤, 需要多野照射或旋转照射剂量曲线复杂的肿瘤定位。如:脑胶质瘤、垂体瘤、脑干肿瘤、转移瘤、上颌窦癌、鼻咽癌、肺癌, 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骨和软组织肿瘤等等。

模拟定位机是以X线机为基础, 采用单床单管X线机作为基本构件, 配合机械旋转来完成对治疗部位的精确定位, 是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前检查、制定、确认放射治疗计划的必需设备。

模拟定位机的组成:机架 (包括固定机架、旋转臂、X射线管移动臂、测距灯、影像增强移动臂) , 界定器, 治疗床, X射线发生装置和医用X射线电视系统。模拟机的主体是由机架、界定器和治疗床组成的机械结构, 其各项运动是模拟机各种治疗机在放射治疗中的各种几何条件。各结构的运动由操作中心进行操作和控制。X射线源科产生射野方向观 (BEV) X射线影像, 该影像由医用电视系统完成接收和显示。模拟定位机在临床上的主要功能有:靶区及重要器官的定位;确定靶区 (或危及器官) 的运动范围;治疗方案的确认 (治疗前模拟) ;勾画射野和定位、摆位参考标记;拍摄射野定位片或验证片;检查射野挡块的形状及位置等。这些功能的实现通过两个步骤来完成: (1) 为医生和计划设计者提供有关肿瘤和重要器官的影像信息, 区别于来自诊断的X射线机的影像信息, 能直接为治疗计划设计用, 如治疗距离处射野方向的BEV片, 或正侧位X射线片, 可以设计出组织补偿器等。这些X射线片还可以通过扫描或者网络系统进入治疗计划系统, 直接用于直观比较。 (2) 用于治疗方案的验证与模拟。经过计划评估后的治疗方案前必须经过验证与模拟, 验证和模拟是附加如射野挡块等后按治疗条件进行透视的模拟与验证[4]。

模拟定位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 起着非常关键, 根据其特点, 在临床上还有广泛的用途。 (1) 可以帮助医生修正肿瘤分期、判断放射治疗的适应证。肿瘤患者确诊后, 医师明确治疗方案, 到肿瘤定位时, 病变都有所发展, X线摄片的肿瘤病变主要由片上测量而得, 而模拟机的优点是能从多方位观察, 且显示屏上有刻度直接显示结果, 医生还可以设置具体的放大比例, 通过照片得出病变的大小。因此模拟机所得肿瘤病变大小比X线诊断精确, 临床医生能及时修正原来的临床分期、调整治疗方案。 (2) 模拟定位机可以准确的肿瘤定位、改野和缩野。在放射治疗时, 影响疗效的因素颇多, 照射位置的准确性是很重要的因素, 故在放疗过程中要定期在模拟机下透视核对野的准确性, 根据病变的变化适当缩野行常规放疗或大剂量分割放疗, 及时纠正移位引起的照射角度的改变, 以确保疗效。 (3) 介入治疗, 对需放射治疗的患者进行同步精确定位, 在介入治疗结束后, 暂不拔除导管, 根据肿瘤血供网不同角度显影形态, 采用同中心放疗定位所需体位, 对其同步作出精确放疗定位, 设好放射野供其后行放疗。 (4) 模拟定位机和数字减影工作站 (DSA) 行冠脉造影术, 既克服了冠脉造影快速换片不能动态观察的缺点, 又基本达到大型C臂X线机的成像效果, 成本费用低廉, 患者及家属容易接受, 有利于推广。 (5) 应用模拟定位机行经皮穿刺术, 穿刺时根据患者不同病变部位采取相应体位, 在模拟定位机监视下定出位置、深度后, 常规消毒。

如果能够合理应用模拟定位机的基本功能, 能为临床带来更多的方便, 也为医院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率。

2 CT模拟定位系统与常规模拟机的比较

模拟定位机与常规X线模拟定位机比较, CT模拟位机比常规X线模拟定位机更适用三维调强适形放疗强。常规模拟定位是利用专用模拟定位机来实现的, 主要依据透视影像中的骨性标识, 是一种二维平面定位技术。CT模拟定位是由一种高档的大视野[5], 克服了模拟定位机拍摄平片的缺点, 提供了更多的横断面内的解剖结构的细节, 极大地改变了放射治疗治疗计划设计的定位和治疗模拟的模糊。CT模拟定位系统更适用于形状复杂或与重要器官临近的肿瘤, 需要多野照射或旋转照射剂量曲线复杂的肿瘤定位。CT定位还可以清楚看到肿瘤, 以及肿瘤周边的情况, 其定位影像可以传输到三维治疗计划系统, 进行治疗计划设计。精确计算靶区和正常器官的放射剂量, 既有效地消灭了肿瘤, 又妥善地保护了正常组织和器官, 为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基础保证[6]。

CT模拟定位系统兼有普通模拟机和诊断CT双重功能的定位系统, 是通过CT扫描获得患者的定位参数来模拟治疗的机器。CT模拟定位系统提供三维信息, 可进行照射野设计、计算及评价[7]。CT模拟定位系统比常规X线模拟机更适合现代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需要[8]。CT定位机比常规X线模拟机有更强的功能。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CT模拟定位系统与常规模拟机系统比较的分析, 介绍CT模拟定位和常规模拟定位的硬件和软件, 以及他们在临床应用中的各项功能与优势。

关键词:CT定位系统,模拟定位,放射治疗

参考文献

[1]涂彧.放射治疗物理学[M].北京:原子能量出版社, 2010:126.

[2]姚家红, 李军.浅淡模拟机的应用与保养[J].医疗设备信息, 2006, 7 (12) :63.

[3]刘原照.CT模拟定位系统[J].医疗装备, 2009, 5 (2) :23.

[4]胡逸民, 杨定宇.肿瘤放射治疗技术[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9:424.

[5]苏新建.CT模拟定位在临床应用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3, 11 (3) :25.

[6]姜庆丰.CT模拟技术应用[J].华西医学, 2008, 11 (3) :192.

[7]胡逸民.肿瘤放射物理学[M].北京:原子能量出版社, 1999:250.

双能量CT对痛风的诊断及评价 篇4

痛风最显著的特点是单钠尿酸盐结晶沉积, 血尿酸盐浓度升高 (>6.8 mg/dl) , 表现为剧烈的撕裂样疼痛、痛风结节、 上皮肉芽肿等[1]。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痛风的方法是使血尿酸盐浓度下降到单钠尿酸盐结晶能够自动溶解的水平[2]。传统诊断痛风的标准是在光学显微镜下发现单钠尿酸盐结晶, 但其对受累的小关节则难以诊断。双能CT (DECT) 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它可以非侵入性地评价痛风患者尿酸盐的沉积, 协助诊断痛风, 监测疾病进展。本文对近几年DECT对痛风评价的研究作一综述。

1 DECT的原理

DECT扫描是利用相互垂直的2个球管发出的2种不同能量 (80 k V和140 k V) 的射线进行同步螺旋扫描, 通过探测器接收后对不同能量采集的各种密度物质的衰减信息进行分析的一种新的CT成像方法。X线的衰减取决于其能量, 80 k V和140 k V的X线对同一组织扫描的衰减不同;不同组织的X线衰减也不同。因此, 利用不同能量的X线及组织相对应的CT值变化可以得到体现组织化学成分的彩色编码, 以及对尿酸盐化学成分的检测, 并显示扫描部位尿酸盐的沉积[3] (图1) 。

图1男,38岁,痛风病史6年,右膝关节肿痛10余天就诊。A. VR图像示双侧髌骨上方软组织内多发尿酸盐沉积(箭);B. MPR图像示双侧髌骨上方软组织内多发尿酸盐沉积(箭)

DECT双能量扫描尿酸盐识别技术最初是用于对肾结石化学成分的分析, 以鉴别尿酸盐和非尿酸盐结石[4,5]。2007年, Johnson等[6]首次将DECT用于对痛风的评价, 对其第一次系统性分析则是在2009年[7], 自2007年以来, DECT评价痛风的研究越来越多。

2 DECT对痛风的诊断价值

痛风确诊是通过带偏振补偿的光学显微镜在关节滑液中发现单钠尿酸盐结晶, 然而, 关节滑液的获取过程是有创的, 且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 再加上患者不易配合, 使用受限。 单钠尿酸盐沉积于关节软骨表面, 痛风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软骨表面回声增强, 与深面的骨性关节面强回声线形成具有特征性表现的双边征[8]。DECT是目前唯一通过分析扫描部位化学成分来显示单钠尿酸盐结晶的成像方法。

Choi等[7]回顾性分析20例沙粒状痛风患者和10例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关节炎患者的DECT图像, 发现20例痛风患者的DECT图像均显示尿酸盐沉积, 敏感度为100%, 而对照组未发现尿酸盐沉积, 特异性度为100% ;DECT检测出的尿酸盐沉积部位 (22个/例) 较体格检查 (6个/例) 多 (P<0.001) ;尿酸盐最容易沉积于趾趾关节 (85%) 、膝关节 (85%) 、踝关节 (70%) , 而较少出现在上肢关节 (≤ 50%) 。 Glazebrook等[9]对31例疑似痛风患者的受累关节行DECT和关节穿刺检查, 其中12例 (39%) 显微镜下发现单钠尿酸盐结晶, DECT上均有尿酸盐沉积 (敏感度为100%) ;19例关节穿刺阴性患者, DECT也检测到部分患者有尿酸盐沉积 (特异度为79%~89%) 。Choi等[10]对40例确诊的痛风患者 (其中17例有痛风石) 和40例由其他原因引起关节炎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发现40例确诊患者中31例明显显示尿酸盐沉积 (敏感度为78%) , 3例DECT为阴性 (特异度为93%) , 6例假阴性中5例曾接受降尿酸治疗, 血尿酸盐浓度<6 mg/dl, 说明有效的治疗可以分解沉积的尿酸盐。DECT可以检测沉积于脊柱、肋软骨和颞颌关节处的尿酸盐[11,12], 对发病部位及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痛风有重要作用。

迄今为止, 大部分DCET研究集中于临床已确诊的痛风患者, 痛风患者首次急性关节炎发作的明确诊断是临床面临的一大难题。一组对急性痛风患者的研究发现, DECT对诊断不固定痛风的敏感度存在不确定性, 14例连续性急性痛风患者中11例关节周围或腱鞘周围检测到尿酸盐沉积, 5例DECT检测到尿酸盐沉积, 然而4例首发患者的DECT只检测到2例尿酸盐沉积[13]。Glazebrook等[14]也证实DECT在诊断首发患者的经晶体证实的痛风时存在假阴性。

3 DECT对痛风的监测

Choi等[7]的研究证实DECT检测已确定痛风的尿酸盐沉积优于体格检查。临床上通过测量痛风石来记录单钠尿酸盐的聚集程度和组织对结晶的炎性反应, 间接评价尿酸盐负荷[15]。游标卡尺通过测量皮下痛风石的长度评价痛风[16], 方法可靠、简单易行、成本低, 但不能发现和评价沉积在关节内肉眼不可见的痛风石。常规CT、MRI和超声能够发现临床症状不明显的痛风石、尿酸盐沉积和痛风石内的组织反应, 但对痛风石体积的测量需要手动描绘。DECT能够评价皮下和组织深部的尿酸盐沉积, 自动化的体积测量软件能够快速测量沉积的尿酸盐体积。DECT测量的是特异性的尿酸盐结晶体积 (包括组织反应区域) , 或许能更加敏感地评价药物治疗效果。

Dalbeth等[17]采用DECT和游标卡尺测量25例痛风石性痛风患者的64个足部痛风石内尿酸盐体积, 结果发现DECT的可重复性最高, 其读者内和读者间组内相关系数 (ICC) 分别为1.0和0.9。Choi等[10]对40例痛风患者不同部位 (足踝、膝、肘及手腕关节) 进行评价, 发现DECT测量的读者内和读者间ICC均为1.0, 两者的估计偏差为0.01cm3, DECT评价不同部位和不同大小痛风石的可靠性无明显区别。然而, DECT对治疗效果的评价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多项研究报道了通过有效降尿酸治疗后DECT上尿酸盐沉积的变化情况[12,18], 但DECT与其他痛风评价方法 (物理测量痛风石大小、痛风石计数) 的比较尚无系统研究, 应综合性考虑各评价方法, 对比于成本、可行性等, 制订最佳方案。

4 DECT对痛风病理学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除了检测尿酸盐沉积, DECT可以显示骨骼和软组织结构, 例如韧带和肌腱。尿酸盐沉积物易出现在关节及腱鞘周围[7,13], DECT可能对尿酸盐沉积在这些特殊部位的原因提供新的信息。典型痛风性关节炎在CT图像上表现为关节旁有痛风性结节、关节内或关节附近有骨质破坏区[19], DECT可以显示不同痛风石尿酸盐沉积的变化情况, 即痛风石是如何引起骨质破坏和关节损害的。需要指出的是, 至今尚未明确骨质破坏的发生是直接由于尿酸盐的沉积还是组织对尿酸单钠结晶的炎性反应结果, 评价尿酸盐负荷的纵向多模态成像 (包括DECT) 或许可以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信息。除了骨质破坏, 新骨的形成也是痛风的一大特征, 主要表现为骨刺、骨赘、骨质硬化、骨膜新生骨和关节强直[20]。 DECT对尿酸盐沉积和骨骼的高清晰显像可能改变对受侵关节的骨质丢失的新骨形成过程的理解。

5 DECT评价痛风的不足

DECT尚未广泛运用于临床, 仍存在一些不足。DECT成本较关节滑液显微镜检查和游标卡尺测量法高。DECT检查需要患者接受一定剂量的辐射。每个解剖区域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大约为0.5 m Sv, 每例患者所有外周关节全部扫描总共的辐射剂量可达3 m Sv[7], 而每人每年接受自然辐射源的平均剂量为2.4 m Sv。虽然痛风成像区均是在对射线不敏感的外周关节, 避开了重要的射线敏感部位。然而, 多部位重复扫描仍可能导致过度照射, 特别是年轻患者。虽然DECT诊断痛风的特异度较高, 但足趾指甲和足垫周围等部位易产生伪影。另外, 不同的研究选择的扫描部位不同, 包括足部[17]、关节[9,13]、外周关节[10]等, 在考虑成本和辐射剂量最小化的情况下, 应尽可能地减少扫描部位。

CT双定位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颅内血肿患者94例, 其中男性患者56例, 女性患者35例;年龄在29~83岁, 平均 (56.3±12.4) 岁。

1.2 扫描方法

扫描时采用的CT仪器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16排螺旋CT, 它配备了先进的临床应用软件, 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全身多脏器、多期扫描, 进行脑出血测量。我院采用美国GE公司的16排螺旋CT对颅内血肿患者进行多平面重建定位, 指导颅内血肿消除手术。进行颅内血肿的多平面重建定位基本步骤如下。

1.2.1 确定扫描范围

对于外伤性创伤导致的颅内血肿, CT扫描范围在发生外伤的部位及其周边的区域, 有时有肉眼可见的肿胀, 便于确定扫描范围。对于高度怀疑是高血压引发的脑出血, 或者血栓引起的脑部出血患者, 扫描范围应当适当扩大。由于定位时外耳孔要作为参照点, 因此应使扫描范围包括颅底。

1.2.2 扫描

进行CT扫描时, 患者取仰卧位, 基线选择为听眦线。扫描时设定层厚、层距都是5~10mm, 在事先确定好的扫描范围内进行扫描。测量血肿大小, 计算出血量。以CT扫描图像中的血肿最大层面为基准, 测定血肿最大层面与OM线的距离。由于采用CT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颅内血肿定位的目的是用于指导血肿清除术, 因此在CT扫描时应当确定患者的穿刺点。打开CT机的扫描定位灯, 以血肿最大层面为基准选定定位线。患者的头部在扫描前应进行备皮处理, 以方便置入小金属标志物。设定扫描层厚为5mm, 通过扫描确定体表穿刺点, 穿刺点应选在血肿的偏底部, 以利于血肿的抽吸。

1.2.3 多平面重建

(1) 扫描好的图像保存好, 之后进行薄层重建, 重建区域选定为3D区域。在重建图像之前首先将图像调正, 调整多平面的轴线, 将冠状面、横断面、矢状面调正, 重合。选定的参照点为外耳孔, 因此要确保横断面保持在外耳孔的中心层面。横断面上的冠轴要经过两个外耳孔连线的中心, 以确准确度。进行完以上步骤之后, 确定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上的轴线中心, 将三个中心重合好并使之相互垂直。矢状面的轴心点即是外耳孔连线的中心点。

(2) 1/2定面:将三个断面都定在血肿最大层面上, 三者的中心重合, 确定血中的中心点。在此情况下, 横断面为血肿最大中心层面, 与听鼻根面平行。此时反动冠状面, 则矢状面上的冠轴中心会一直在听鼻根面上移动, 不离开听鼻根线。此时翻动横断面, 则矢状面上的横轴轴心一直在冠轴上移动。符合以上两个特点才说明定面准确。 (3) 1/4定线:听鼻根线是将图像调到正中矢状面上, 以鼻根最凹处的鼻根点为明确的骨性标志, 将横轴旋转, 使之经过鼻根点, 则横轴变成了听鼻根线, 以此为定位基线, 将冠轴与听鼻根线垂直, 此时横断面显示的即是听鼻根面。 (4) 1/4测量:通过视窗调出要测量的图像。按照前述各步骤已经确定好血肿中心点, 调出矢状面, 将坐标的中心定位在血肿中心点上。测定外耳孔与血肿中心的距离, 标注清楚是耳前距离还是耳后距离。测定血肿中心与听鼻根线的距离。调整横断面图像的旋转角度, 使图像调正, 坐标轴的横轴要保持在血肿的最大层面上[2]。将坐标原点标记在图像上, 使纵轴落在正中矢状面上。确保图像位置端正, 调整窗体宽度, 使皮肤出现在视野中。

1.3 评价影像质量的标准

5分:脑内血管影像有清晰锐利的边缘, 脑内血管远端和分支明显可见;4分:图像有少许噪声, 远端及分支明显;3分:冠脉的主要部分显像清晰, 但远端不明显, 边缘粗糙但不影响诊断;2分:冠脉主干噪声较大, 边缘模糊, 但仍可进行诊断;1分:血管存在严重的伪影或不显影。

2 结果

评价结果, 其中5分影像有46例, 4分影像有23例, 3分影像有11例, 2分影像有13例, 1分影像有1例。

3 小结

多平面重建是将成像仪器扫描范围内所有的轴位图像叠加起来再对某些标线标定的重组线所指定的组织进行冠状位、矢状位、任意角度斜位的图像重组, 从而获得关于成像部位的详细的三维图形。本例中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未出现死亡病例。在患者的恢复阶段进行CT复查, 结果显示穿刺点存在一定程度误差。这一结果揭示CT多层面重建的图像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偏差, 未来发展更为精细的CT技术可以减轻这种图像偏差。这样可以节约资源, 节省时间, 并且穿刺技术相对于CT多平面重建技术更为成熟、精确。采用CT多平面重建定位颅内血肿, 既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又不增加辐射量, 对于CT资源较少的医院, 可作为CT成像定位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欧鸿儒.CT在颅内血肿脑室穿刺引流术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 2010, 32 (3) :70.

CT模拟定位的配置要求与质量保证 篇6

1 CT模拟机的构成与特性

CT模拟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大孔径的CT机;平板床;计算机控制台;模拟机工作站;激光定位系统。CT模拟机机房的设计标准与诊断性CT机一致。

1.1 影像分析设备

由于CT值可以直接被计划系统用来进行剂量计算, 因此CT值的采集要求一定的精确度。

1.2 模拟定位床

诊断性CT机为了使患者外形呈圆弧状并尽可能位于CT扫描幻孔径的中央, 以减小影像重建时的误差, 治疗床的设计多采用弧形。而放射治疗使用的加速器的治疗床一般为水平床板。因此, 在CT模拟机的实际应用中, 需要附加一个均匀密度的水平床板。考虑到散射可能对CT值产生的干扰, 推荐使用低密度的碳纤维做床板。模拟定位床的进床精度对保证影像重建的质量和DRRS图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2 CT模拟定位系统的功能

2.1 CT模拟定位系统的功能

肿瘤的正确定位;提供照射野的剂量分布;产生数字模拟影像;帮助设计合适的照射野;产生模板以供制作铅挡或MLC形状。

2.2 定义肿瘤靶区及重要器官

由于CT模拟机可以为治疗计划系统提供高质量的CT图像资料, 已经发展成为现代放射治疗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医师在CT图像上逐层勾画出肿瘤的轮廓, 从而定义肿瘤靶体积 (GTV) 。根据肿瘤侵袭的微观特点, 临床医师在GTV的基础上, 外扩得到临床靶区 (CTV) 。考虑到器官运动及摆位误差的影响, 在CTV的外侧还要进一步扩展适当的距离行成计划靶区 (PTV) , PTV是一个几何概念, 计划设计者通过优化照射野对PTV的覆盖情况, 保证CTV接受了均匀处方剂量的照射。同理可以勾画和定义重要的危及器官。

2.3 借助BEV功能

设计者可以从不同方向观察靶区及重要器官的覆盖情况, 通过优化布野方案, 保证肿瘤靶区的覆盖, 并尽量减少周围重要组织的覆盖。

2.4 组织不均匀计算

CT模拟机重建影像的CT值反映了X射线在人体组织中的线性衰减关系, 组织不均匀性校正对提高剂量分布计算的精确度具有重要意义。

3 CT模拟机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3.1 组织规范

CT模拟机的使用与诊断性CT机有所不同。作为放射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CT模拟机本身必须符合放射治疗质量规范的要求。若CT模拟机和加速器分别属于不同的部门。这时就需要建立跨科室的质量控制体系。

3.2 摆位与固定

CT模拟机的床板必须与加速器的床板一样为水平床板。此外, 患者在CT治疗床上的体位与固定方式必须与治疗保持一致。首次治疗时, 对一些胸、腹部病例, 患者的摆位还需要在X线模拟机上进行进一步验证。扫描时均要求患者采用浅呼吸。

3.3 体外标志点

定位技师在CT模拟时常放置3 个体表标记点, 标记点常常选用一些放射显影物质, 如铅点等。

4 CT模拟机的QA

4.1 CT模拟机影像质量QA

CT值的准确性水CT偏差<5HU;影像几何失真度偏差<1 mm;图像均一性偏差<5 HU;CT- 密度值转换与首次测量结果一致。

4.2 CT模拟机定位激光QA

CT机架激光与扫描层面一致性偏差<2 mm;CT机臂架定位激光精度偏差<2 mm;外部定位激光 (3 个方向) 精度偏差<2 mm;侧激光平面与机架激光平面距离精度偏差<2 mm。

4.3 CT模拟机治疗床QA

治疗床床板水平及垂直于影像平面偏差<2 mm;治疗床垂直、水平运动校正偏差<1 mm;治疗床进床精确度偏差<1 mm。

4.4 CT模拟机机臂架QA

CT机臂架倾角指示仪精度偏差<1°或1 mm;CT机臂架倾角校正精度偏差<1°或1 mm。

5 小结

双转向桥转向机构定位方法改进措施 篇7

1. 转向机构组成

汽车起重机的双转向桥转向机构主要由转向盘、转向管柱、角传动器、转向传动轴、转向器、转向垂臂、转向拉杆、转向摇臂、梯形转向拉杆、转向轮等组成,如图1所示。角传动器安装在转向盘下面,当驾驶员转动转向盘时,角传动器将转向柱的垂直转动,变为转向传动轴的水平转动。转向传动轴通过转向器带动转向垂臂前、后摆动。转向垂臂摆动时,通过转向拉杆拉动转向摇臂摆动。转向摇臂通过每个转向轮的转向拉杆拉动同侧转向轮偏转,再通过梯形转向拉杆带动另一侧的车轮摆动,实现车辆转向。

起重机转向机构带动转向轮摆动时,必须满足以下3个条件:一是每个转向轮应尽量做到纯滚动,以减少轮胎的异常磨损,并使转向轻便。二是从转向盘的中间位置向两侧转向的角度应相等,以保证起重机向两侧转向时,都能达到最大的转向角,三是转向轮回正后应保证转向轮定位准确,以保证起重机能直线行驶。

2. 传统定位方法

为了保证起重机向两侧转向时转向轮摆角相等,传统的装配方法如下:首先,将转向盘从一个极限位置转到另一个极限位置,数转向盘可以转动的总圈数;其次,从一个极限位置开始转动,转至总圈数一半的位置,默认该位置为转向器的中间位置;再次,保持转向盘在中间位置不动,粗略估计转向垂臂安装角度α,将转向垂臂安装到转向器输出轴上。然后,将转向盘转到正中位置,将转向轮调整至直行位置,将起重机悬架高度调整到设计总高度中间位置。接着,测量转向摇臂的角度,将转向摇臂置于设计位置。最后,调整各转向拉杆长度,将转向拉杆安装到位。转向垂臂安装角度α如图2所示。

3. 存在问题

传统定位方法存在以下4个问题:一是手动转动转向盘、转向器数圈,转向盘和转向器的中间位置判断不准确。二是无法精确调整转向垂臂的安装角度,会因转向垂臂的安装角度不对,造成转向盘从中间位置向左、右转向的圈数不相等,往往需要将转向垂臂拆下进行2次调整。三是转向摇臂安装角度测量不准确,与设计有偏差后,会造成同一转向桥左、右两侧转向轮的前束值偏离,转向轮回正后无法保证起重机直线行驶。四是装配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装配工时长。

4. 改进措施

(1)增设转向器中间位置标记

由转向器和转向输入轴制造厂家分别在转向器壳体和转向器输入花键轴轴端增设表示转向器中间位置的对正标记,如图3所示。在连接转向传动轴十字轴与转向器输入花键轴前,装配人员先分别逆时针、顺时针转动到极限位置,大体检查圈数相等后,再将这2个对正标记对正并紧固,这样可保证转向盘中间的准确位置,调试人员无须对其进行再次调整,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2)增设转向垂臂对正标记

为了解决转向垂臂装配时难以对正问题,我们在转向器壳体、转向器输出轴及转向垂臂上分别增设对正标记,并在车架立板靠近转向器支架位置开设观察孔,如图4所示。安装转向垂臂时,先转动转向传动轴,使转向器输出轴的标记与其壳体上的标记对正,以此表明转向器位于转向角的中间位置。再将转向垂臂的标记与转向器输出轴标记对齐,以此表明转向器输出轴端与转向垂臂安装角度准确。在靠近转向器支架的车架立板上开设观察孔,便于安装人员和检验人员检验各标记是否正确。

(3)采用转向摇臂测量杆

为了提高转向摇臂定位角度的准确性,我们设计、制造了转向摇臂测量杆,以此检测转向摇臂安装角度。该转向摇臂测量杆两端为关节轴承,中间为连杆,连杆中间采用螺栓连接,可以转动螺栓来调节2个关节轴承之间的长度,其一端关节轴承设有箭头标记,另一端则不带标记,如图5a所示。安照转向垂臂的设计角度,在转向垂臂上设置标记,如图5b所示。

将转向摇臂安装后,先将转向摇臂测量杆带有箭头标记关节轴承紧固在转向摇臂上的安装孔内,另一端紧固在车架上。再转动摇臂测量杆中间的螺栓,使关节轴承上的箭头标记对准转向摇臂的上的标记,就可保证转向摇臂的安装角度。最后调整转向拉杆长度后,将转向拉杆安装到位。

3.改进效果

上一篇:警务指挥下一篇:360°绩效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