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砼施工质量控制

2024-05-02

高强砼施工质量控制(精选十篇)

高强砼施工质量控制 篇1

关键词:高强度砼,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高强混凝土作为一种新的建筑材料, 以其抗压强度高、抗变形能力强、密度大、孔隙率低的优越性, 在高层建筑结构、大跨度桥梁结构以及某些特种结构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高层建筑中采用高强混凝土可以大幅度缩小底层钢筋混凝土柱子的截面尺寸, 扩大柱同间距, 增大建筑使用面积。上下柱子采用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 有利于统一柱子尺寸和模板规格, 方便施工, 并可利用高强混凝土的早强特点加快施工进度。高强混凝土还因徐变小、弹性模量高, 可以减少柱子的压缩量和增加结构刚度, 这对超高层建筑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1 工程实例

1.1 南阳市中心医院病新建病房楼工程概况

南阳市中心人民医院病房楼工程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 地下室墙柱及顶板砼强度等级为C60, 该高强砼的试配及施工是我项目部遇到的新课题。高强砼为采用水泥、砂、石、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和粉煤灰、超细矿渣、硅灰等矿物掺合料, 以常规工艺配置的C50~C80级混凝土。为攻克这一难题, 项目部技术人员与公司实验室在开工伊始就着手高强砼的试配工作。

1.2 原材料的选择

根据规范要求, 胶凝材料水泥宜选择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且应选择旋窑生产的水泥, 以保证水泥质量的稳定;粉煤灰要用一级灰, 且应选用需水量比小且烧失量低的;粗骨料碎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5mm, 宜采用二级级配;细骨料砂应选用干净的中砂, 其细度模数不宜小于2.6, 含泥量不应大于1.5%。对砼强度影响最大的外加剂缓凝减水剂的选择应为减水率高 (减水率应大于20%) 且应与所选用的水泥相容性好。

鉴于以上要求, 项目部材料人员联系多家供应商, 提供了平顶山星峰水泥厂及鹤壁同力水泥厂生产的PO5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鸭河电厂生产的一级粉煤灰, 蒲山劳改厂的5~20碎石, 白河中砂, 提供了四家缓凝减水剂的样品, 并与两种水泥进行试配, 测定外加剂的实际减水率, 经测定平顶山神翔化工厂的白象牌缓凝减水剂及徐州双拥牌缓凝减水剂, 遂选择了质优价廉的徐州双拥牌缓凝减水剂。

根据施工配合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验收、称量工作及砼的搅拌时间。原材料的进场质量验收决定着拌成砼强度能否达到设计要求;有了合格的原材料, 材料的过磅称量对砼的强度至关重要, 砼各种原材料的运输、储存、保管和发放, 均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防止误装、互混和变质。

1.3 高强砼的试配

根据规范要求, 配置C50和C60高强砼所用的水泥量不宜大于450kg/m3, 水泥与掺和料的胶结材料总量不宜大于550kg/m3。粉煤灰掺量不宜大于胶结材料总量的30%。配置高强砼所用的水胶比 (水与胶结料的重量比) 宜采用0.25~0.42。强度等级愈高, 水胶比应愈低。砂率宜为28%~34%, 当采用泵送时, 可为34%~44%。高效缓凝减水剂掺量宜为胶结材料的0.4%~1.5%, 能提高拌合物的工作性和减少砼坍落度在运输、浇筑过程中的损失。试配结果:试配砼强度等级均高于1.15倍的设计砼强度等级。

经实际应用, 高强砼的水泥及胶凝材料掺量较高时, 砼构件强度检测时测定的碳化值低, 甚至为零。

1.4 确定施工配合比

根据现场砂、石材料的含水率, 砂子内的含石率, 调整设计配合比, 开出施工配合比。现场砂石含水率的测试方法为:在砂及碎石堆上的不同部位随机取5kg砂, 进行烘烤, 测定含水率;在砂堆上的不同部位抽取10~15处的砂, 将采集的砂过筛, 测定砂的含石率, 根据实际测定的数据, 计算并调整设计配合比, 施工中应根据进场的材料情况多次测定调整配合比。

1.5 混凝土的拌制

拌制高强混凝土不得使用自落式搅拌机。配置高强混凝土必须准确控制用水量。砂、石中的含水量应及时测定, 并按测定值调整用水量和砂、石用量。高强砼的配料和拌合应采用自动计量装置。当需要手工操作时, 应严格控制拌和物出机时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混凝土原材料均按重量计量, 计量的允许偏差为:水泥和掺和料±1%, 粗细骨料±2%, 水和化学外加剂±1%。高效减水剂采用水剂或粉剂, 宜采用后掺法。当采用水剂时, 应在混凝土用水量中扣出溶液用水量;当采用粉剂时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不少于30s) 。高效减水剂的选择和使用, 应有专业人员指导。严禁在拌和物出机后加水, 必要时可适当添加高效减水剂。

因掺加了减水率较高的缓凝减水剂, 在拌合砼时的掺水量就要严格控制, 根据配合比的用水量每增加一公斤水, 砼的强度就要降低1~2;搅拌砼时应严格控制通的搅拌时间, 应保证砼干料在滚桶内干拌均匀后再加水搅拌, 总搅拌时间不能少于120s, 以保证减水剂充分发挥作用, 保证砼的塌落度和砼和易性, 保证砼的可泵性。

拌制高强混凝土可参照图1所示的投料顺序。

1.6 混凝土的施工

长距离运输拌合物应使用混凝土搅拌车, 短距离运输可利用现场的一般运送设备。装料前, 应清除运输车内积水。混凝土自由倾落的高度不应大于3m。当拌合物水胶比偏低且外加掺和料后有较好粘聚性时, 在不出现分层离析的条件下允许增加自由倾落高度, 但不应大于6m。

浇筑高强混凝土必须采用振捣器捣实。一般情况下宜采用高频振捣器, 且垂直点振, 不得平拉。当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低于120mm时, 应加密振点。

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现浇构件相连接时, 两种混凝土的接缝应设置在低强度等级的构件中, 并离开高强度等级构件一段距离。如图2所示。

当接缝两侧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且分先后施工时, 可沿预定的接缝位置设置孔径5mm×5mm的固定筛网, 先浇筑高强度等级混凝土, 后浇筑低强度等级混凝土。

当接缝两侧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且同时浇筑时, 可沿预定的接缝位置设置隔板, 且随着两侧混凝土浇入逐渐提升隔板并同时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也可沿预定的接缝位置设置胶囊, 充气后在其两侧同时浇入混凝土, 待混凝土浇完后排气取出胶囊, 同时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泵送的高强混凝土宜采用集中预拌混凝土, 也可在现场设搅拌站供应, 不得采用手工搅拌。高强混凝土泵送施工时, 应根据施工进度, 加强组织计划和现场联络调度, 确保连续均匀供料。

混凝土泵或泵车的选型, 应根据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排料量和最大泵送距离确定, 泵送高强混凝土时, 输送管路的起始水平管段长度不应小于15m。除出口处采用软管外, 输送管路的其他部分均不宜采用软管, 也不宜采用锥形管。输送管路应采用支架、吊具等加以固定, 不应与模板或钢筋直接接触。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 输送管路应分别用湿帘或保温材料覆盖。

搅拌运输车到达泵送现场后, 应高速旋转20s~30s后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受料斗。在泵送过程中, 受料斗内的混凝土拌合物不应排空, 而应保持淹没叶片。

混凝土开始泵送时应保持慢速运转, 以观察泵压 (不宜大于20MPa) 几个部分情况, 待确认工作正常后在以常速泵送。

当向下泵送混凝土时, 管路与垂线的夹角不宜小于12°, 以防混凝土因自由下落形成空段而引起阻塞。

现场搅拌的混凝土应在出机后60min内泵送完毕。集中预拌的混凝土应在其1/2初凝时间内入泵, 并在初凝前浇筑完毕。

混凝土应保持连续泵送, 必要时可降低泵送速度以维持连续性。如停泵超过15min, 应每隔4min~5min开泵一次, 正转和反转两个冲程, 同时开动料斗搅拌器, 防止斗中混凝土离析。如停泵超过45min, 已将管中混凝土清除, 并清洗泵机。

泵送高强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120mm~200mm。泵送高强混凝土的工作性可按照规定采用扩展度及粘性指标评定。

在冬期拌制泵送高强混凝土时, 应制定相应的施工措施, 以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高于10℃。

高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必须立即覆盖养护或立即喷洒或涂刷养护剂, 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提起不少于7d。

为保证混凝土质量, 防止混凝土开裂高强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根据环境状况和构件所受的内外约束成都加以限制。养护期间混凝土的内部最高温度不宜高于75℃, 并应采取措施使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度差小于25℃。

在高强混凝土配制与施工前, 设计生产和施工各方必须共同制定书面文件, 规定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实施细则, 并明确专人监督施行。

在高强混凝土施工前, 施工单位必须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及所配制混凝土的性能提出报告 (含试验数据) , 待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施工。

测定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件, 应尽可能采用边长150mm的标准立方体。当采用边长100mm的立方体试件时, 其抗压强度应乘以规范规定的折算系数, 以调整为边长150mm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对于大尺寸的高强混凝土结构构件, 应检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 并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开裂及水化热造成的其他有害影响。

对于重要的工程, 应同时抽取多组标准立方体试件, 分别进行标准养护、密封下的同温养护 (养护温度随结构构件内部实测温度变化) 和密封下的标准温度 (20±3℃) 养护, 以对实际结构中的混凝土强度作出正确评估, 确保工程质量。

2 结语

现代高强混凝土的出现是建筑工业上的一个重要进展。在可预见的将来, 它是最有潜力能被大量用于各类重要结构尤其是基础设施工程的新一代结构材料。

应用高强混凝土可带来很大的技术经济效益。在设计高强混凝土结构时必须注意加强构件的延性, 要改变过去习惯追求低配筋率的倾向。高强混凝土的施工必须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保证制度, 材料的试配和高效减水剂的使用应该在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参考文献

[1]汪澜.水泥混凝土:组成、性能、应用[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5.

[2]李继业.新型混凝土技术与施工工艺[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2.

高强螺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篇2

一、高强度螺栓种类

高强度螺栓从外形上可分为大六角头和所前型两种;按性能等级可分为8.8级、10.9级、12.9级等,目前我国使用的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有8.8级和10.9级两种,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只有10.9级一种。

二、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1、高强度螺栓长度

高强度螺栓长度应以螺栓连接副终拧后外露2~3扣丝为标准计算。

2、高强度螺栓复验

1)、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预拉力复验:复验用的螺栓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抽取8套连接副进行复验。

2)、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复验:复验用的螺栓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抽取8套连接副进行复验。

依据:《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2006中规定,同批高强螺栓连接副最大数量3000套为一批。

3、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检验

制造厂和安装单位应分别以钢结构制造批为单位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制造批可按分部(子分部)工程划分规定的工程量每2000t为一批,不足2000t的可视为一批。选用两种及两种以上表面处理工艺时,每种处理工艺应单独检验。每批三组试件。

抗滑移系数试验用的试件应由制造厂加工,试件与所代表的钢结构构件应为同一材质、同批制作、采用同一摩擦面处理工艺和具有相同的表面状态,并应用同批同一性能等级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存放。

三、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1、高强度螺栓摩擦面

摩擦面应平直,翘曲、变形必须进行校正,确保摩擦面的紧贴,紧贴面积要在70%以上,用0.3mm塞尺检查,插入深度面积之和不得大于总面积的30%,边缘最大间隙不得大于0.8mm,摩擦面板边、螺栓孔边应无毛刺,摩擦面严禁有氧化铁皮、毛刺、焊疤、油漆和油污等,表面应呈铁色,并且无明显的不平,处理好的摩擦面必须进行防护。

2、高强度螺栓安装

对每一个连接接头,应先用临时螺栓或冲钉定位,为防止损伤螺纹引起扭矩系数的变化,严禁把高强度螺栓作为临时螺栓使用。对一个接头来说,临时螺栓和冲钉的数量原则上应根据该接头可能承担的荷载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得少于安装螺栓总数的1/3; 2)、不得少于两个临时螺栓; 3)、冲钉穿入数量不宜多于临时螺栓的30%;

高强度螺栓的穿入,应在结构中心位置调整后进行,其穿入方向应一致。安装时要注意垫圈的正反面,即:螺母带圆台的一侧应朝向垫圈有倒角的一侧;对于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靠近螺头一侧的垫圈,其有倒角的一侧朝向螺栓头。

高强度螺栓的安装应能自由穿入孔,严禁强行穿入,如不能自由穿入时,该孔应用铰刀进行修整,修整后孔的最大直径应小于1.2倍螺栓直径。严禁气割扩孔。

3、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拧 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拧顺序

紧固顺序一般从接头刚度大的地方向不受拘束的自由端顺序进行,或者从栓群中心向四周扩散方向进行,这是因为连接钢板翘曲不牢时,如从两端向中间紧固,有可能使拼接板中间鼓起而不能紧贴,从而失去部分摩擦传力作用。

一般节点施拧顺序示意图

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拧力矩

施工用扭矩扳手使用前应进行校正,其扭矩相对误差不得大于±5%,校正用的扭矩扳手,其扭矩相对误差不得大于±3%。

施拧时,应在螺母上施加扭矩。

施拧应分为初拧和终拧,大型节点应在初拧和终拧之间增加复拧。初拧扭矩取施工终拧扭矩的50%,复拧扭矩应等于初拧扭矩。终拧扭矩按下式计算确定:

Tc=K·Pc·d 其中Tc为终拧扭矩值,Pc为施工预拉力值,d为螺栓公称直径,K为扭矩系数,取值在0.11~0.15之间。

施工时宜分两组进行螺栓的初拧和终拧,并用不同颜色的油漆作标记,防止错拧和漏拧;高强度螺栓宜在24小时内完成初拧和终拧。

4、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检查

1)、外观质量检查:检查螺栓紧固有无初拧、终拧标记,穿装方向是否一致。同时,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3扣,其中允许有10%的螺栓丝扣外露1扣或4扣。

2)、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终拧完成1h后,48h内应进行终拧扭矩检查。采用转角法检测螺栓紧固扭矩:按节点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10个;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栓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2个。如有不合规定的则扩大10%,加倍复测。如仍有不合格的,则对整个节点的螺栓全部进行检查。检查中发现的漏拧或欠拧螺栓应逐个补拧,超拧螺栓则应更换。

3)、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应将梅花卡头拧掉。按节点数抽查10%,但不应少于10个节点,被抽查节点中梅花头未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全数进行终拧扭矩检查。

四、成品保护

如何解决高强砼及其施工技术 篇3

1.高强混凝土的特点

1.1优点

1.1.1高强砼的强度很高,适用于以受压为主的构件(如钢筋砼柱、拱壳等),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承载力,对于受压构件,可减少受压区的面积,提高适用性。

1.1.2高强砼材料密实、坚硬、耐久性好,同时对于有抗掺、抗冻性能要求的,效果更好。

1.1.3用于高强混凝土中的高效减水剂还可使混凝土早强。

1.1.4应用高强混凝土可以减少截面尺寸,多用于高层,大跨结构,由于截面较普通混凝土构件小,故可以大大降低结构物自重,增大了使用空间。

1.2高强混凝土的缺点

1.2.1高强混凝土对材料有严格的要求。

1.2.2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均需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1.2.3容易受生产、运输、调试过程的影响。

2.高强混凝土的获得

2.1掺加高效减水剂

减水剂是一种在掺入后能在混凝土工作性能相同情况下,显著降低灰比的外加剂,减水剂分为普通型(减水率12%以下)和高效型(减水率12%以上)。

普通减水剂能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提高强度,改善砼的和易性。对于高效减水剂,除具备普通减水剂的作用外,同时还有早强、高强、配制流动性混凝土的特点,目前常用的普通型减水剂有木质素类(M型、MY型、TRB型、棉浆型)和腐植酸类(草灰、泥碳、以褐煤为原料提出的碳化腐植酸钠),高效减水剂有NF、UNF、FDN、SN、SM等,制备高强混凝土须掺加高效减水剂,加减水剂后,混凝土强度可达C80,若双掺(掺减水剂及活性矿物材料)可达C90-C140。

2.2其它获得途径

可在成型工艺上采用挤压、推动加压;在养护工艺上采用高压蒸养;在骨料选用上采用活性骨料以至金属骨料,此外还有利用推动真空技术将混凝土拌合料中的多余水份吸出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3.高强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求选择

3.1水泥

要求水泥标号不应低于525号,宜选用硅酸盐水泥及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细度按标准在0.08mm方孔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15%,根据外国经验,水泥的C3A含量不得超过8%,最好选用回转生产的水泥;不能使用含碱量高的水泥,在配制时,水泥的用量高,但不宜过高,如果用量过高增加混凝土水化热,同时增大了收缩,限制每立方米高强混凝土水泥用量不超过550kg,同时水泥贮存不得超过3个月。

3.2水

宜用饮用水,要求水中盐的总含量不超过500g/m3,PH>4。否则不能用于拌制高强混凝土;宜用磁化水,经磁化后的水分子容易进入水泥颗粒内部,加速水化,同时可使混凝土强度提高10%-15%。

3.3骨料

粗骨料以碎石为好,粒径5-20mm,其抗压强度应比砼抗压强度高出20%,且不宜小于100Mpa,碎石表面无粉尘,含泥量不得超过碎石体积的1%,针片状颗粒不超过3%-5%,对配制C60以上混凝土石子应清洗。对于细骨料(砂),宜选用干净的山砂河砂及海砂的中粗砂,含泥量不超过2%,细度模量不小于2.6(一般在2.7-3.1之间)当掺入高效减水剂后,也可采用较细的砂。

3.4减水剂

选用高效减水剂。质量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标准的计算方法》(GB8076—87)并经试验。

3.5掺合料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通常在拌制混凝土时适当加入粉煤灰、硅粉,F矿粉等掺合料,保证混凝土拌合物有良好的工作度并在硬化后获得高强。

3.5.1粉煤灰

粉煤灰是电厂燃烧煤粉后获得的工业废料,可作为外加活性材料配制高强混凝土,掺量一般的水泥重量的15%-20%,可减少10%水泥用量,且减少混凝土干裂。

3.5.2硅粉

硅粉是电炉生产工业硅或硅铁合金的副产品,主要成分为SIO2占85%-98%,其料径为水泥粒径的1/50-1/100。具有高度火山灰性质,用硅粉能够配制强度很高且早强的混凝土,但必须与减水剂一起使用。当混凝土强度高于C80时,掺加硅粉几乎成为获很高强的唯一手段。

3.5.3 F矿粉

F矿粉是以天然沸石岩为主要成份,配以少量的其它无机物经磨细而成,用F矿粉置换部分水泥,能改善混凝土拌合料的工作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并降低混凝土造价。

4.高强砼的配合比要求

4.1高强砼的配合比应考虑到实际施工时的坍落度损失,事先规定拌料在搅拌出料时以及运输到施工现场,浇筑时的坍落度,控制坍落度损失可采用复合型外加剂,多次添加外加剂以及用载体流化剂等办法。

4.2高强混凝土的水灰比应不大于0.35,并随强度等级提高而降低,对于C80及以上的混凝土,水灰比应不大于0.28。拌料的和易性宜通过外加高效减水剂和外加混合料进行调整。

4.3准確控制施工用水量,应仔细测定砂中的含水量并从用水中扣除,配料时最好采用自动称量装置,通过砂子含水量自动控制仪器,自动调整搅拌用水。

4.4高强混凝土必须采用高频振捣器振捣。

4.5高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8h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或在暴露的表面刷喷养护剂,浇水养护日期不得少于14昼夜。

高强螺栓施工质量控制 篇4

郑焦城际铁路为四线特大型桥梁, 主桥上部结构为下承式连续钢桁梁, 设计为变高度曲弦桁架三主桁, 该结构形式为国内第一座, 也是国内三主桁桥梁中宽度最窄的桥梁。采用两孔一联的方式布置, 共十一联, 总长2200米, 钢钢梁单联重7000t, 总重75000t, 单联高强度螺栓数量达20万套, 总套数220万套。本桥主桁杆件拼接采用M30高强度螺栓, 铁路横联, 桥面板横梁腹板和底板连接采用M24高强螺栓连接。

2 施工准备

2.1 高强螺栓进场检验和存储

(1) 对成产厂家进场的高强螺栓进行检查, 厂家提供高栓质量检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书。

(2) 施工现场根据《铁路桥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TB10415-98) 的规定对进场高栓进行复检, 主要检查螺栓规格尺寸, 表面缺陷以及扭矩系数等机械性能检查, 并做好记录, 检查不合格的产品退场处理。

人工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螺杆螺纹的精度, 螺杆垂直度;螺母的精度及支承面的垂直度;垫圈的平整度;螺杆、螺母、垫圈的各部位尺寸以及螺杆、螺母能否自由配套等。

(3) 高栓进场后及时存放在高栓库中, 现场施工时, 领用的高栓及时放置在施工平台顶设置的临时存放库房中。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在运输、保管过程中要注意装卸过程中不要受到损伤, 并做好防止受潮和雨水侵蚀。

(4) 对入库的高栓连接副按照规格型号, 不同时间进场, 批次的分类进行摆放, 并做好标示, 强螺栓存放在高强螺栓支架上, 按照厂家进场包装的大小进行分层, 一般不超过三层。库房内要保持通风, 防雨防潮, 建立台账, 并按照现场实际需要做好发放登记, 加强管理。

2.2 高栓施拧机具配置

一般拧紧可采用臂长55cm的套筒扳手或开口扳手施工;

M24高强度螺栓初拧、终拧和M30高强度螺栓的初拧可采用1500 (N·m) 电动扳手;

M30高强度螺栓的初拧和终拧可采用2000 (N·m) 电动扳手;

1500 (N·m) 、2000 (N·m) 带响定扭矩扳手用于不能使用电动扳手施拧的部分螺栓;

1500 (N·m) 、2000 (N·m) 的表盘扳手或电显扳手, 用于终拧螺栓的扭矩检查。

配备220V稳压器, 用于电动扳手施拧时电源接头。

2.3 高强度螺栓施拧工艺性试验

扭矩系数检验时, 扭矩系数控制在0.110~0.150、螺栓楔负载检验、螺母保证荷载试验、螺母硬度检验、垫圈硬度检验。

2.4 高栓施拧扭矩值计算

高强度螺栓初拧值取终拧值的50%。终拧采用扭矩法, 采用电动扳手 (不能用电动扳手的部位可用带响扳手) 将初拧后的螺栓拧紧到终拧值。扭矩值按下式计算:

M=K·N·d

式中:M—扭矩值 (N·m)

K—扭矩系数 (按试验的数理统计值)

N—螺栓的施工预拉力 (KN) (设计预拉力的1.1倍)

d—螺栓的公称直径 (mm)

3 高栓施拧及检查

3.1 高强螺栓安装

(1) 在拼装现场, 首先用公称直径比钢梁设计孔径小0.2mm的冲钉将板束准确对孔, 再用部分普通螺栓将板层充分压紧。

(2) 在支架上拼装钢桁梁时, 冲钉和高强螺栓总数量不得少于孔眼总数的1/3, 其中冲钉应占2/3, 孔眼较少部位冲钉和高强螺栓数量不得少于6个。钢梁悬臂或半悬臂拼装时, 采用50%冲钉并受力, 另采用30%高强度螺栓, 然后拉吊钩, 尽快补齐20%螺栓孔。初拧、终拧后再将冲钉分批换成高强度螺栓并施拧。

(3) 高强度螺栓的安装应在结构构件中心位置调整好后进行, 其穿入方向以施工方便为准, 使全桥保持方向一致。组装时, 螺栓头一侧及螺母一侧应各置一个垫圈, 垫圈有内倒角的一侧应朝向螺栓头、螺母支承面。

(4) 安装高强度螺栓时, 构件的摩擦面应保持清洁, 不得在雨雪或空气湿度超过90%天气中作业。

(5) 对高强度螺栓加强管理, 同一批号的高强度螺栓、螺母、垫圈使用于一个部位, 不得混用, 在一个节点上不同时使用两个生产厂家生产的同一直径的螺栓。

3.2 高强度螺栓施拧

(1) 高强度螺栓拧紧应分为初拧、终拧, 采用的扳手应进行编号, 使每一个螺栓的施拧都具有可追溯性, 以便进行检查。

(2) 初拧前, 应对安装的螺栓进行外观检查, 查看螺栓规格有无用错者;螺母、垫圈有无装反者;螺栓朝向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无误后, 即可用标定好初拧扭矩值的电动扳手进行初拧, 初拧扭矩值为终拧扭矩值的50%。

(3) 初拧完毕, 逐一敲击检查, 初拧时螺栓头用套筒扳手卡住防止转动, 防止螺杆与螺母同时转动影响扭矩值。初拧后的高强螺栓应用油漆划线 (白色) 在螺母上进行直线标记, 标记节点板、垫圈、螺母与螺栓的相对位置后方可终拧。

(4) 终拧时螺栓头用套筒扳手卡住防止螺栓、垫圈与螺母一起转动, 终拧后螺栓应用另一种油漆颜色 (红色) 在螺杆头上进行标记。

(5) 施拧顺序:无论使用电动扳手、表盘扳手或带响扳手, 均从螺栓群中心向外扩展逐一拧紧, 从节点刚度大的部分向不受约束的边缘进行, 否则影响螺栓群的合格率。

(6) 针对钢梁不同部位所需的螺栓规格型号, 按照不同扭矩系数使用不同扭矩值得扳手进行施拧, 对高强度螺栓应用加强管理, 同一批号的高强度螺栓、螺母、垫圈使用于同一部位, 不要混用。

(7) 施工所用扭矩扳手班前必须进行标定, 其扭矩值与理论误差不大于±3%, 合格后方可使用。校正使用过的扭矩扳手, 其扭矩值与理论误差不得大于±5%。误差超标不允许使用, 必须经标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8) 根据每天所需施拧高栓量, 对制定的部位按照扭矩系数的不同抽检7套螺栓进行扭矩扳手标定试验, 保证上、下班时用桥上的高强度螺栓标定电动扳手, 复验扭矩系数, 准确校核扭矩系数、终拧扭矩和紧扣扭矩比值等。

(9) 高栓拧紧时只准在螺母上施加扭矩。高强螺栓的初拧、终拧必须在同一天完成。

(10) 在每班作业后应对扳手进行复核检查。当发现偏差超过±5%时, 应复查该扳手施拧过螺栓的合格率。

(11) 不得使用生锈、螺纹损坏、表面潮湿或有灰尘、砂土和表面状况发生变化的高强度螺栓。凡表面状况发生变化的高强度螺栓, 应送回原生产厂家重新进行表面处理。重新处理后, 按原供货要求进行扭矩系数复验, 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2) 温度与湿度对扭矩系数影响很大, 当温度与湿度变化较大时, 可根据利用当天上桥的高强度螺栓, 在扭矩系数试验仪上标定电动扳手时所得的扭矩系数平均值, 调整终拧扭矩, 确保结构安全。

3.3 高强度螺栓施拧的质量检查

(1) 高强度螺栓施拧质量检查按《铁路桥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TB10415-2003) 的规定进行。

(2) 高强度螺栓施拧质量检查设专职人员进行检查, 当天施拧好的螺栓当天检查完毕。检查一般在节点螺栓全部终拧4h以后进行, 并且宜在24h以内检查完毕。

(3) 初拧检查:初拧检查采用小锤敲击法, 用手指紧按螺母的一个边, 按的位置尽量靠近螺母垫圈处, 然后采用0.3kg重的小锤敲击螺母相对应的另一边, 如手指感到轻微的颤动既为合格, 颤动较大既为欠拧或漏拧。同时用0.3mm塞尺插入杆缝, 插入深度小于20mm者为合格。初拧合格后, 用白油漆在合格的螺栓上顺螺杆穿入方向将节点板、螺杆、螺帽及垫圈标记成一条直线, 以便于终拧后检查有无漏拧以及垫圈或螺栓是否随螺母转动 (检查判定方法:螺栓、螺母、垫圈之划线均未错动者为漏拧;螺栓、螺母的划线未错动者为螺栓随螺母转动;螺母、垫圈的划线未错动者为垫圈随螺母转动) 。

(4) 终拧检查:对终拧完成的螺栓进行肉眼只管检查, 观察终拧后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检查初拧后用白色油漆标记的螺栓与螺母直线是否发生错动, 如果错动, 极为已经完成终拧, 如还是一条直线, 则为漏拧。

(5) 终拧采用紧扣法检查。随即抽检需要检查螺栓, 油漆笔或铅笔在螺母与垫圈交接部位做好标记, 用检查扭矩扳手拧紧螺母, 慢慢转动扳手, 观察标记线相对位置, 如螺母与螺栓刚发生微小相对转动时测得的扭矩值, 应在0.9~1.1N·m紧扣检查扭矩范围内。紧扣检查扭矩由试验确定, 并在测定紧扣间检查扭矩值时, 应确认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的误差在设计预拉力的±2%范围内。

(6) 螺栓的终拧检查数目:对主要承重节点, 如主桁及纵横梁连接处, 为每一面的栓群高强螺栓连接副总数的10%, 但不少于3套, 其余按照10%但每个节点不少于2套进行终拧检查。每个栓群或节点检查的螺栓, 不合格数量不超过抽查总数的20%。对于检查欠拧的螺栓对抽检频数进行增加, 检查合格数不小于80%, 对超拧的螺栓直接进行螺栓更换, 对抽检的螺栓打上绿色油漆标记, 作好检查记录。

(7) 高强度螺栓在终拧以后, 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至4扣。

(8) 终拧检查合格的螺栓群, 做出规定的标记, 并及时对螺栓、螺母、垫圈的外露部分涂上油漆 (雨天和严寒天气除外) , 朝上的板层缝隙应用腻子腻缝, 然后按照钢梁涂装的规定, 对外露的高强度螺栓和喷铝板面进行涂装。待至少涂了一道面漆后, 才允许拆除螺栓的脚手架。

3.4 施拧扳手的标定

(1) 施拧扳手的标定次数每班的班前和班后各一次。标定误差为上班前标定不得大于规定值的±3%;下班后标定不得大于规定值的±5%。若上班前标定误差大于±3%, 应调整至±3%以内;若下班后标定误差大于±5%, 应立即检查并有校正记录, 同时对该扳手当班施拧的全部螺栓进行紧扣检查, 欠拧的进行重新施拧, 超拧的进行螺栓更换。

(2) 紧扣法检查用扳手每班使用前必须标定, 其扭矩误差不得大于所使用扭矩的±3%。

(3) 高强度螺栓施拧用的电动扳手采用扭矩系数试验仪标定, 紧扣法检查扭矩扳手采用扭矩系数试验仪或挂重法标定。

(4) 标定方法:电动扳手和采用扭矩系数试验仪标定的定扭矩带响扳手, 用当天桥上施拧的高强度螺栓扭矩系数相同, 抽检7套进行标定, 取其扭矩平均值。

(5) 电动扳手、检查扳手均需编号, 建立履历表, 详细登记。施拧工班应在上班前领取, 下班后交回, 统一由实验人员管理, 不得自行保管。

(6) 电动扳手的正常使用期限规定为连续使用4小时或施拧螺栓不超过600套, 超过4小时或600套螺栓后应重新标定。

(7) 对定扭矩带响扳手和显示扭矩的表盘扳手、应编号使用。对每台电动扳手和控制器, 应固定配套编号, 不得混杂, 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调节控制器的旋钮, 并指定专人使用。

(8) 施拧扳手要定专人进行维修与保养, 电动扳手应于控制箱配套使用, 并应独立供电及配置稳压电源, 与其他大型机具的电源分开, 避免启动电压波动影响电动扳手的输出扭矩。

3.5 电动扳手使用注意事项

(1) 连接电源前应先查看电源电压是否与电扳铭牌相符, 是否有接地装置, 为保证电扳的控制精度, 每台电扳必须配备专用的稳压器。

(2) 电扳使用的环境温度为-10℃~40℃, 当环境温度超过这一范围时, 不得使用电动扳手。若确需使用时, 应在相同温度条件下标定, 并对该扳手所施拧的螺栓全部进行扭矩检查。

(3) 电动扳手工作前应开机空转3~5分钟。操作过程中如发现电机火花大﹑声音异常﹑扭矩不稳定等, 应立即停机检查, 切勿带病工作。

(4) 变换旋转方向时必须待电机停止转动后进行, 严禁在电动扳手运转过程中拨动正反转开关。

(5) 当扳手自动停止后应立即松开开关 (如不及时断开开关, 5秒钟后扳手会自行启动, 将造成被拧螺栓超拧) 。若需再次启动扳手, 需等待4~5秒, 否则扳手不能启动。

(6) 电动扳手自动停止后, 若不能顺利的取下扳手, 可拨动正反转开关, 点动电源开关扳手即可取下。

(7) 主机上的电源开关﹑碳刷, 控制仪上的保险丝等均属易损件, 且易引起故障, 应经常检查, 及时更换。

(8) 根据螺帽大小选择匹配的套筒, 并妥善安装。

(9) 在送电前确认电动扳手上开关断开状态, 否则插头插入电源插座时电动扳手将出其不意地立刻转动, 从而可能招致人员伤害危险。

(10) 检查电动扳手机身安装螺钉紧固情况, 若发现螺钉松了, 应立即重新扭紧, 否则会导致电动扳手故障。

(11) 使用时发现电动机碳火花异常时, 应立即停止工作, 进行检查处理, 排除故障。此外碳刷必须保持清洁干净。

4 质量保证措施

(1) 建立各级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做到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严格遵守基建施工程序, 坚决执行施工规范。

(2) 高强度螺栓施拧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和技能培训, 逐级进行书面及口头技术交底, 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高强度螺栓施拧作业的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

(3) 电动扳手所接电源电压要求稳定, 施拧一台电动扳手必须接一台稳压器。

(4) 抓好技术资料管理, 施工过程要做好详细记录, 认真填写工程日志、施工记录。

(5) 主动做好施工中的协作配合工作, 加强施工过程与监理单位的沟通和协调, 接受监理及当地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共同把好质量关。在施工全过程中, 教育所有人员尊重和服从监理工程师和质量检查人员。

(6) 雨天或螺栓表面雾气未干不得施拧。

PHC预应力高强砼管桩施工管控 篇5

工程施工管控包括:质量、进度、安全、投资控制,文明施工管理、资料信息管理,及相关协调工作;下面我们以高南垃圾转运站预应力高强砼管桩施工为例,介绍一下工程施工过程管控工作。

一、(首先来介绍一下)管桩施工质量控制

(一)、管桩施工前应先:

1、熟悉设计图纸要求:如管桩选用:外径500-壁厚125-A型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为:2600KN;桩端持力层选用强风化花岗岩,沉桩控制标准以压桩力控制为准、桩长控制为辅,有效桩长约为21~23米;要熟悉管桩与承台连接作法等基本信息。

2、要熟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桩基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规范标准。

3、要督促监理对《管桩施工方案》进行审批。

4、要检查压桩机压力表(近期)检测合格证明。

5、要对管桩进场检查,主要检查出厂报告、合格证,查看管桩外观质量是否完好(有无微裂缝等)。

6、要提供测量控制点,并对桩位进行测量放样。

7、要熟悉地堪报告等。

(二)、在开始压桩前,必须进行试压桩,试桩要请设计、地堪、施工、监理人员及质量监督站人员参与,对压桩全过程进行记录,要确定压桩标准,形成试压桩记录。

(三)、大面积压桩过程:要对桩基进行编号,并对桩位进行测量放样,要按试压桩记录及已审批的《管桩施工方案》进行压桩,并监督监理对压桩全过程进行监理;及时收集、汇总压桩记录。

压桩过程重点:要对桩基终压力值、桩长进行控制,也应对桩身的垂直度、接桩焊缝质量等进行控制。压桩过程常会出现个别桩遇到孤石,而产生断桩现象,若发生断桩现象必须暂停该桩施工及暂停该承台其它桩基施工,做好记录,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并与设计联系处理,待设计处理方案出来再进行该承台桩基施工。

(四)、桩基全部压完,应按《建筑桩基检测规范》要求:请第三方检测单位对桩基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及桩身质量检验(即低应变检测),并出具桩基检测报告。

(五)、要对桩基与承台连接质量进行控制:监督施工单位按设计《管桩与承台连接大样图》进行施工:安装托板、安装承台连接钢筋、浇筑桩顶填芯砼。

二、(下面我们讲)管桩施工进度控制

1、开工前应审核施工总进度计划:审核总进度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工期,是否合理、可行!

2、再按施工总进度计划对管桩施工进度进行细分,要求施工单位提供月进度计划及周进度计划,且经监理审批。

3、管桩施工要跟踪管桩实际施工进度,检查桩基施工进度是否与计划相符,有无偏差。

4、若进度滞后: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偏(有效措施:包括增加机械、延长每天压桩时间等);确保桩基施工进度处理可控状态。

三、(下面我们来讲)管桩施工安全控制

1、开工前应审核管桩施工方案中安全技术措施,对管桩施工安全危险源进行识别,管桩施工存在常见的安全隐患有:A、吊桩过程安全隐患B、压桩后桩孔洞安全隐患C、临时用电触电安全隐患;相对应措施工:a、吊桩过程严禁吊机下有人b、压桩后要对桩顶孔洞进行覆盖,严禁小陔等非施工人员进行入施工现场c、临时用电采用TN-S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系统、一机一箱一匣,且临时用电必须由有电工证的专职电工进行维护。

2、监督监理对管桩施工过程安全进行监督,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要求监理必须发出监理通知单,并跟踪整改到位,确保工程安全生产。

四、管桩施工成本控制

1、管桩施工前要熟悉合同、招投标文件关于桩基约定内容,比如工程预算审核书及投标书中均提到:桩基有效桩长按22米计入,结算时按实调整。

2、及时核对每根桩的施工记录,掌握每根桩的桩长数记,并进行汇总,为桩基结算提供相关桩长数据。

3、按合同付款周期约定节点、支付比例支付工程进度款(包含安全文明施工费)。确保管桩施工成本控制。

五、(下面我们来讲)管桩文明施工管理

1、在工程开工前,要督促施工单位按施工平面布置图搭设临时工棚(包括厨房、卫生间),要做好工地四周围挡、大门、洗车台及进行道路场地硬化;要做好喷雾扬尘防治措施及安装移动式喷雾机。

2、管桩进场不得乱堆乱放,必须堆施工整齐。

3、管桩施工过程必须进行扬尘防治,对车辆进行清洗,确保工地文明施工。

六、管桩施工资料(信息)管理

1、收集经监理审批过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总进度计划),收集《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等。

2、召开图纸会审并形成会审记录,及试压桩后形成试压桩记录。

3、进场管桩必须提供管桩 出厂合格报告及出厂合格证,焊条应提供出厂合格证。

4、施工过程要及时形成桩基施工记录,并经相关人员确认签名。

5、桩基检测后必须及时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

6、要复核桩位偏差,形成桩位偏差明细表,并编制桩位竣工平面图。

7、要督促监理对桩基子分部中各检验批、各分项工程进行验收;桩基全部完成后督促监理组织设计、地堪、监理、施工人员及监督人员进行桩基子分部验收。

七、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应及时收集各方信息,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与相关各方进行沟通协调、处理(重大问题应及时向领导请示处理意见),及时协调、处理工程有关问题,促进工程有序进展。

浅谈高性能砼施工质量控制 篇6

关键词:高性能;砼;质量;控制

高性能砼是一种新型高技术砼,具有高强度, 高弹性模量, 变形小,耐久性、抗渗性好等优点,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集中搅拌砼虽然有效地解决了砼原材料选用不当、配合比不符合要求、搅拌时间较长或太短等诸多自搅砼的质量缺陷进行有效地控制,但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是一件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根据几年从事砼施工经验从砼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管理、运输、浇筑、养护等几个方面提出对砼施工质量控制。

一、原材料选择与配合比的设计

1.原材料的控制

1.1原材料技术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砼耐久性的要求。

1.2砼拌合物组成材料尽量简单,因材料种类过多会使砼拌合物难以控制。

1.3粗骨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其级配(颗粒大小与分布)和颗粒特征(形状、孔隙率、表面特征)它会影响砼的用水量和皎凝材料用量,从而影响砼的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同时决定硬化砼的力学性能。

2.新拌砼工作性能的选择

2.1坍落度:根据施IT艺要求选择适宜浇筑的坍落度,高性能砼流动性好且不易离析,坍落度设计时不用太小,泵送砼一般设计坍落度为160~200ram,非泵送砼考虑运输坍落度可以选择100~150ram,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砼不得离析。

2.2含气量:考虑运输、浇筑过程可能会有大约1%的含气量损失,设计时非引气砼含气量控制在3—4%,引气砼含气量控制在5~7%比较适宜,以满足砼的人模含气量的技术要求。

3.对砼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考虑

3.1根据水胶比和强度的关系计算水胶比;同时要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要求,如脱模、初张拉等对砼强度要求,28天强度未必是最重要的,也许其它龄期的强度控制设计才是最重要的。

3.2根据砼所处的环境类别和设计使用年限选择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在考虑的使用年限时,耐久性如抗冻性、抗渗性甚至比强度更重要。

3.3初步设计的配合比要根据耐久性的要求校核砼总碱含量、氯离了占总的胶凝材料用量酌比例等不超过标准规定的限值。

4.配合比的试配与确定

4.1根据结构部位尺寸、钢筋间距、砼保护层厚度、泵送管的直径等确定最大骨料尺寸;调整砂率和其它组分的用量,选择可以接受的用水量和水胶比进行试配;最后根据试配的结果选择含气量、坍落度、强度、弹性模量等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又较经济的几个配合比进行砼耐久性能的检测。

4.2试配时必须采用有代表性的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水,并应考虑到不同季节砼性能的差异;特别是高温天气施工对砼的不利因素。

4.3充分考虑骨料吸水率对混凝~32作性能的影响,吸水率大的骨料会引起新拌砼坍落度的额外损失,这时可采用先润湿骨料的办法来检测新拌砼的性能。

4.4由于搅拌机的类型可能会引起砼含气量的不同,以及泵送过程可能引起坍落度和含气量的损失,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可能需要调整引气剂的掺量;在正式浇筑砼之前最好进行试泵试验已确定泵送口的含气量和坍落度满足设计要求。

二、砼的计量与搅拌

1.砼搅拌机的计量系统应按规定定期校核,计量设备应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准确称量出施工配合比的材料用量,其称量精度满足标准要求。

2.外加剂的计量应经常进行检查。因为外加剂计量错误,特别是掺量过大,将给新拌砼和硬化砼带来严重影响。

3.砼必须充分搅拌,直到外观均匀一致,各组分分布均匀,充分搅拌的砼从同批拌合物的不同部位取样试验,其密度、含气量、坍落度和粗骨料含量应该是相同的。

4.搅拌的时间必须符合规定,时间过短会导致砼拌合物不均匀,气泡分布差,强度发展不良,早期硬化问题等。

三、砼的运输与浇筑

1.避免砼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延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浇筑,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天气下。胶凝材料与水混合后立即开始水化,但前30分钟内硬化较慢;砼拌合后1.5小时还能顺利浇筑(除非砼温度过高或水泥用量过大),砼从开始加水搅拌到浇筑完毕的时间尽量短,防止砼过早失去塑性,使砼浇筑困难。

2.防止砼在运输和浇筑过程的离析,粗骨料的分离将导致砼不均匀,含较少粗骨料那部分砼收缩大而易开裂且耐磨性差,较多粗骨料那部分砼太干硬,使振捣和抹面困难,且易形成蜂窝。

3.必须杜绝在现场随意加水增加砼的流动度,那会严重降低强度和耐久性;特殊情况下通过添加外加剂提高工作性,但要注意不能引起含气量增加过大,那同样也会降低砼的某些性能。

4.模板内的残渣应清扫干净,浇筑前期溅在钢筋和模板的松散、干燥的砂浆必须清除,那会影响砼的密实程度。

5.砼上下层浇筑的时间间隔不能太长,特别是在夏季,在浇筑上层砼时,下层砼必须彻底振捣密实,浇筑速度要快,以便在浇筑上层砼时,下层砼尚未凝结,防止形成浇筑缝或冷缝。

6.应经常移动泵送管口,防止砂浆的流动性比粗骨料好而产生离析。

7.砼泌出的水不能汇集在模板的末端、角落或侧面,而应该引出泌水以保证砼的抗压强度。

8.振捣砼时,应防止过振引起砼的离析;也不能通过振动来水平移动砼,那同样会引起离析;振动的时间取决于砼的工作性和振捣棒的功率,可通过观察砼表面平整状况、砂浆层的外观及大气泡的溢出是否停止来确定,5~15S的振动可获得足够的密实度。

9.模板附着振动器只用于那些插入式振捣器不易插入的地方和配筋密集的地方,但要保证连接稳固,否则会引起振动能的损失和砼不密实。

四、砼的整修与养护

1.因为高性能砼的水胶比小,加上掺加了较大比例的掺合料用量,砼很少泌水,为防止塑性收缩裂缝,砼浇筑完毕后及早进行抹面,并在抹面后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养生;在抹面后最初的几小时最需要保湿养护。

2.低水胶比砼的养护非常重要,水泥和水混合后水化立即开始,水化程度显著影响砼的强度和耐久陛;虽然新拌砼中的水比水化需要的水多,但是水份蒸发引起过度失水,会影响水化么应的充分进行。

3.因为水胶比低,砼的渗透性低,砼一旦干燥,水分将很难再次渗透进去,所以砼的湿养护时间最好持续到砼达到足够的强度,耐久性。湿养护期间要防止两次洒水时间间隔过大引起砼表面干燥。

4.为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砼有时需要蒸养,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度达到施工工艺的要求;蒸汽养护制度非常重要,过高的温度过强度各耐久性均不利;通过控制静停时间、升降温速度、最高恒温蒸汽养护温度可以达到预定目的。

五、高性能砼质量保证措施

⑴高性能砼在试配与施工前,各方应共同制定文件,规定质量控制措施,并明确专人监 督实施情况;

⑵合理布置泵管和安放泵车,泵送前用同砼配比的去石子砂浆润管,正确启动泵车,检 查泵管连接、支撑是否牢固等;

⑶施工时采用泵送砼,为保证砼连续浇注,要求在技术和生产组织上保证砼供应、输送 和浇注的各环节效率协调一致,保证泵送工作连续进行。

⑷收集施工过程中砼的性能数据,以帮助调整、改进设计配比和监督砼拌合生产过程。

⑸针对商品砼站运距较远且地处交通复杂地带,为了解决C60级砼坍落度损失的问题(特别是高温季节尤为突出),保证砼正常施工,采取部分泵送剂在现场二次掺加的方案, 现场二次掺用的泵送剂必须配成溶液使用,二次掺用量根据试验确定。 ⑹砼出站运送至现场卸料完毕的时间、试块的制取、养护和试验严格按国家标准的规定 执行。

六、结束语

通过对高必能砼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拌合、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的控制,可以生产出满足设计性能要求的高性能砼。根据高性能砼施工的规定,充分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在施工上高标准、严要求,遵循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理念,从高性能砼试配、拌制要求、施工方法、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进行严加控制,保证高性能砼达到“质量均匀、体积稳定、耐久、满足设计强度”的目标。

沥青砼面层施工质量控制 篇7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目前国内最常见的路面结构形式,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及路面使用的耐久性等。因此,必须对施工中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控制,保证施工质量。

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1.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1.1 集料检验,应当重点落实集料的加工性和结构性两大指标。

砂进场后及时搭棚防雨、防晒;所有集料注意分级存放,不得串混。为防止材料离析,还要将场地硬化并在堆放时采用水平或斜坡分层堆放,不能锥堆。沥青原材料应从粘度等指标着手,确保沥青指标优良,符合设计要求。沥青材料的存放应符合下列要求:(1)沥青运至沥青厂或沥青加热站后,应按规定分摊进行检验其主要性质指标是否符合要求,不同种类和标号的沥青材料应分别贮存,并应加以标记。(2)临时性的贮油池必须搭盖棚顶,并应疏通周围排水渠道,防止雨水或地表水进入池内。

1.1.2 矿料要求。

(1)不同规格的矿料应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在有条件时宜加盖防雨顶棚。(2)合种规格的矿料到达工地后,对其强度、形状、尺寸、级配、清洁度、潮湿度进行检查。如尺寸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重新过筛,若有污染时,应用水冲洗干净,待干燥后方可使用。

1.2 沥青混凝土组成设计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由工地实验室负责的,有了配合比才能准确的确定材料的规格和数量。生产中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配合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1)目标配合比设计:根据规范要求的级配范围计算出各种矿粉的用量比例,根据试验规程和模拟生产的实际情况通过马歇尔试验以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得出的矿粉级配与沥青的比值即为目标配合比。(2)生产配合比设计:首先要调整冷料仓的流量,调整时要根据目标配合比以及拌合楼的生产能力进行调整,然后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最后进行马歇尔试验以确定生产配比的最佳沥青用量。(3)生产配合比验证:根据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试铺试验段,并取样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标准配合比是生产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

1.3 准备下承层

在施工沥青路面前要对基层进行认真的检验,重点检验标高、平整度、表面有无松散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一定要进行处理,处理合格后才能进行面层施工。

2 施工质量控制

2.1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1)拌合温度。拌合时沥青的温度在160℃~170℃左右,为保证矿料的拌合温度,矿料的进料温度控制在175℃~190℃,机制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以155℃~170℃为宜。(2)拌合料严禁使用回收粉尘。为了保持矿粉干燥并呈现自由流动状态,矿粉必须存放在拌合机的石粉罐中。(3)工地实验室每天要进行两次抽样检验拌合物性能、集料级配以及沥青用量等。(4)拌合料必须均匀一致,没有花白、结块或严重的离析现象,严禁不合格的产品出场。(5)集中尤其是石屑在多雨潮湿的季节应当堆放在干燥的场地。

2.2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主要是要确保沥青混合料不产生过大的温度离析和骨料离析。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应当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混合料,根据沥青混合料摊铺机的摊铺速度确定运距和运输能力。为了检测混合料的温度,应当随时用高性能温度计检测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输到现场后的温度。为了保证摊铺的连续性,施工中应当有运料车在摊铺机前等候。如果是高等级路面等候的运料车不应当低于5辆。(2)装料沥青车应当在车厢板底部喷洒一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以防止混合料粘车。运输中应当覆盖篷布保温、防雨以及防污染。(3)为了防止运料车污染路面,运料车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污染物,不得使用结块、遭雨淋或不符合施工温度的沥青。(4)运料车应当在摊铺机前空挡等候,间隔距离大约为100mm-300mm。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如有余料要及时清除防止硬结。

2.3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1)采用摊铺机对施工段进行整幅摊铺。加宽段应当采用摊铺机进行梯队作业,对于纵向接缝前部摊铺的混合料应当预留10cm~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续摊铺高程的基准面,摊铺时要重叠5cm~10cm以确保接缝紧密牢固,为了消除缝迹,在最后做跨接缝碾压时采用热接缝,上下层接缝之间应当错开15cm以上。(2)摊铺机应当安装移动式自动找平基准装置,摊铺上层面时为了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以及厚度达到设计的要求应当采用走雪橇的方式。(3)每层每天至少摊铺1.5km才能有效的减少施工横缝。(4)为了保证摊铺质量、摊铺速度、振动以及振捣频率等参数都应当经过试铺确定。同时,严禁摊铺机中途变速或停顿等。(5)每天摊铺前熨平板必须提前预热,并且预热温度不得低于70℃。(6)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采用人工进行局部找补、人工摊铺或更换混合料,一般机械摊铺过程中不得使用人工反复修整。(7)施工人员不得踩踏未经压实的沥青混合料。(8)摊铺过程如果遇雨应当立即停止施工,雨后继续施工前必须清除没有压实成型的混合料。

2.4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与成型

决定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即为压实度,因此碾压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最关键的工序。施工中要配备足够数量以及状态完好的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碾压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初压要求整平、稳定,复压要求密实、稳定、成型;终压则要求消除轮迹。碾压时驱动轮应当面向摊铺机,应当遵循先低后高的原则进行碾压。为了保证碾压效果,一定要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手扶振动夯趁热压实大型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死角、边缘以及接头等。压路机折回不应处在同一横断面上。复压要求提高密实度并揉压以减少表面细裂纹和孔隙,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不得随意停顿。碾压路段总长度不超过80m。相邻碾压带重叠1/3~1/2轮宽。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采用应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半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保证沥青面层质量的重要环节就是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掉头、加水或停留。在当天碾压的尚未成型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上,不得停放压路机或其他车辆,并防止矿料、油料和杂物散落在沥青面层上。要对初压、复压、终压段落设置明显标志,便于驾驶员辨认。压实完成至路面冷却后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时,方能允许车辆通行。

2.5 接缝的处理

(1)为了控制相邻行程间的标高同时相邻行程间能够可靠紧密的结合,通常采用自动控制接缝机处理纵向接缝。纵向接缝应当是热接缝,要避免冷接缝,同时接缝要连续、平行。为了保证接缝可靠牢固,纵缝的上下层之间应当至少错开15cm。(2)严禁横缝使用斜接缝,横缝应当垂直于道路的铺筑方向。相邻层次和相邻行程之间的横缝应当至少错开1米,横缝的边缘必须碾压到位。在上次行程的末端涂刷适量粘层沥青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摊铺工作,同时整平板的高度设置要合理并且要为碾压留出适当的预留量。

3 结束语

沥青路面是整个路面工程的功能性作用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是整个工程的精华部分,是真正体现管理、技术、设备等综合能力、水平的部分。我们用该质量控制要点指导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后将进一步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破坏,增加其使用寿命,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人民交通出版社.

[2]李博.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J].北方交通,2006,(12).

谈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篇8

沥青砼路面在我国道路建设中使用非常广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许多新技术、新材料都得到了实际应用, 各种规范、标准比较齐全, 但从实际施工来看, 尚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结合对工程施工管理及验收中出现的问题, 阐述了沥青砼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检查是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 因为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沥青砼路面质量的根本因素。在这阶段应当对选定的石料、矿粉、沥青按照规范进行质量检查, 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允许使用。同时, 对石料、矿粉的选定还须考虑到采石场的产量, 因为原材料的供应不足而影响施工日进度, 这实际也对沥青砼路面的质量造成影响。另外,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一经确认便不得随意更改, 应严格按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确定的石料、油石比、级配生产施工。

1.2 基层表面的清理与检查。

施工前用扫帚等工具清扫路面基层表面, 要达到干燥、清洁、无松散石料、灰尘与杂质, 清理宽度应至摊铺沥青砼面层边缘以外至少30cm。对局部被水泥等杂物污染并冲刷不掉的路面污染物应用人工将其凿除。

2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2.1 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控制

2.1.1 拌和温度。

拌和时沥青的温度在160-170度左右, 由于常温的矿粉是与矿料同时加入的, 为保证矿料的拌和温度, 矿料的进料温度控制在175-190度, 混合料出厂温度以155-170度为宜。2.1.2拌和料不得使用回收粉尘, 粉尘必须排放出去。用于生产沥青砼的矿粉必须存放于拌和机石粉灌中, 保持干燥, 呈自由流动状态。2.1.3工地试验室每天对拌和物性能、集料级配和沥青用量进行抽样检验2次, 拌和料各项性能指标必须与试铺合格产品相符。2.1.4拌和料应均匀一致, 无花白、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 严禁不合格的产品出场。2.1.5多雨潮湿气候时, 生产沥青混合料所需集料 (尤其是石屑) 应堆放在干燥储存, 当细集料需要量少又受雨潮湿使冷料仓供料困难时, 尽量不安排施工。

2.2 沥青混合料运输

混合料尽可能采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 运输车的数量, 根据生产能力、车速、运距等情况综合考虑, 合理配置, 并留有适量富余的备用。在运输过程中, 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2.2.1为了确保摊铺温度, 并防止漏料造成污染和防雨, 所有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车辆都有用油覆盖。2.2.2运输车装料前必须将车箱清理干净, 车箱底板及周壁要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 (柴油:水<1:3) , 防止混合料粘连。2.2.3拌和机向运料车卸料时, 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 以减少离析现象。2.2.4自卸车车箱后挡板卡扣必须保持清洁, 易于卡紧、开启, 以防车辆在运输途中漏料, 造成材料浪费和路面污染。2.2.5倒车卸料时, 要避免汽车撞击摊铺机, 指定专人指挥车辆, 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车, 卸料过程中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2.2.6 沥青混合料运到现场的温度不得低于130-150度。

己经结团或受雨淋的混合料不得摊铺。2.2.7运输车在返回途申, 料斗要落下, 以免发生事故和余料漏污染路面。2.2.8料车申残余混合料运离摊铺现场, 在指定地点集中清除, 当天施工产生的废料当天运出工地。

2.3 沥青混合料摊铺

2.3.1 施工段采用摊铺机整幅摊铺。

加宽段采用摊铺机梯队作业, 其纵向接缝, 应在前部己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 作为后面摊铺的高程基准面, 并有5-l0cm左右的摊铺层重叠, 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做跨接缝碾压以消除缝迹。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2.3.2为确保沥青砼路面平整度、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上面层摊铺采用走雪橇方式控制摊铺层厚度和平整度, 摊铺机安装移动式自动找平基准装置。2.3.3为减少施工横缝, 应保证每层每天至少摊铺1.5km。2.3.4摊铺过程中, 摊铺机以试铺确定的摊铺速度、振动、振捣频率匀速前进, 严禁中途变速或停顿。2.3.5每天开始摊铺前, 烫平板必须预热, 预热温度不得低于70度。2.3.6机械摊铺过程中, 不得用人工反复修整。但在下列情况下, 可用人工局部找补、更换混合料或人工摊铺。2.3.7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在未经压实前, 施工人员不得踩踏。2.3.8摊铺遇雨时, 应立即停止施工, 并在雨后清除末压实成型的混合料。

2.4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

沥青混合料压实以试铺段确定的碾压组合和速度, 紧接摊铺后进行, 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 一般沥青砼路面采用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联合作业完成压实工作。施工时要注意:2.4.1碾压分段进行, 分段长度控制在30-50m, 即一段初压, 一段复压, 一段终压, 段与段之间应设标志, 并指定专人负责移动, 便于司机辨认。2.4.2初压采用2台双轮轻型钢轮压路机 (≤8t) 在混合料摊铺后进行稳压, 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一遍, 碾压速度2-3km/h。2.4.3复压采用3台重型轮胎压路机碾压, 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二遍, 碾压速度4.5-5.5km/h。2.4.4终压采用1台轻型双钢轮压路机和1台重型双钢轮压路机静压。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一遍, 碾压速度5-7 km/h。2.4.5相邻碾压应重叠1/3-1/2轮宽, 压路机转向角度不得大于35度。2.4.6初压后的沥青砼面层不得产生推移、开裂现象;复压后的沥青砼面层表面要求无明显轮迹;终压后要求表面平整, 光洁, 颜色均匀一致, 无明显轮迹。2.4.7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边缘及构造物接头处应采用小型压路机或振动夯压实。2.4.8施工过程中禁止对路缘石及硬化土路肩造成污染, 胶轮压路机碾压时需距路缘石边缘5cm左右。2.4.9当天碾压的沥青混合料面层应封闭交通, 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 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2.5 接缝处理

横向施工缝采用平接缝, 在摊铺段端部的3m直尺呈悬臂状, 以摊铺层与直尺脱离接触处定出接缝位置, 用切缝机切齐铲除;继续摊铺时, 应将接缝锯切时留下的灰浆擦洗干净, 涂上少量粘层沥青, 摊铺烫平板从接缝处起步摊铺。接缝处碾压时用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 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 碾压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是否达到要求。

上下面层的横向接缝必须错位lm以上, 横向施工缝应远离桥梁毛勒缝20m以外, 不得设在毛勒缝处, 以确保毛勒缝两边路面的平顺。

2.6 施工遇雨的处理

沥青混合料面层雨天不施工。如在施工过程中遇雨, 采取以下措施:2.6.1现场立即停止摊铺, 用油布等把摊铺机包括料斗部分全部覆盖;2.6.2运输车及时盖上油布, 并立即通知拌和车间停止拌和;2.6.3已摊铺部分加紧碾压, 尽快完成;2.6.4雨过后, 如摊铺机前地面干燥、无积水, 摊铺机料斗内的沥青混合料温度能满足最低温度要求, 可以把己运到工地的混合料铺完, 是否继续拌和、摊铺, 应根据气候情况研究决定。如果地面潮湿, 储料内沥青混合料温度低于最低温度标准, 则应丢弃。摊铺后本经碾压密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棍合料全部清除。

3 竣工验收

3.1 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部抽验。

3.2 抽验合格后, 由施工单位提供一份施工总结, 包括:

工程概况 (含设计变更情况) 。工程基础资料 (材料施工组织设计、机械、及人员配备、施工进度、试验、工程结算等) 。还应有自检结果原始录像或照片。

3.3 竣工资料齐全后

由业主组织设计、监理、质检站、原施工单位对沥青砼路面按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规范等文件进行随机抽样, 外现评定, 实测实管, 并按建设部市政统一用表填写评分。

3.4 评分合格后将资历料归档。

3.5 施工单位填写工程保修单, 并预留5% (合同总造价) 保证金。

结束语

沥青路面平整度涉及的面很广, 影响因素很多。只有加强管理, 精心组织施工, 才能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砼路面, 创造优良工程。

摘要:结合工程施工管理及验收中出现的问题, 谈沥青砼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

沥青砼面层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 篇9

沥青混凝土路面, 又称沥青面层, 是用沥青材料, 矿料及其他外掺挤按要求比例混合, 铺筑而成单层或多层结构层, 路面平整度是反映道路综合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 优良的平整度能保证大量车辆高速, 舒适, 安全地通行, 路面的平整度差, 势必会毛跳车, 行车不稳影响舒适感, 造成路面的早期破损, 因此, 研究路面的平整度的影响因素显得较为重要。

1 沥青砼面层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1.1 离析缺陷原因分析

1.1.1 冷料离析。

采石场加工的石料的级级与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的级配发生较大变化, 已不能满足级配的要求。

1.1.2 拌和料离析。

拌和楼的磅称未校核, 各集料称量不准确;拌和楼的筛网破损、集料串仓等造成拌和搂拌制沥青混合料离析。

1.1.3 温度离析。

拌和楼拌制的沥青混凝土之间的温度差异较大, 运输车的沥青混合料覆盖不严, 出厂温度与到场温度相差太大, 使摊铺的沥青混合料色泽差异较大。

1.1.4 装料离析。

运输车装料时未前后移动, 沥青混合料由于装料过高, 粗细料分离, 造成沥青混合料离析。

1.1.5 摊铺离析。摊铺机的螺旋输送器的位置设置不对或长度不够, 导致沥青混合料的二次搅拌不充分。

1.2 压实度不足缺陷原因分析

1.2.1 石料的压碎值偏大、针片状含量较

大、棱角少、导致石料易被压碎、集料间的嵌挤效果差, 沥青混凝土易失去骨架支撑。

1.2.2 石料或沥青加热温度偏低, 造成沥青

混合料出厂温度偏低, 沥青混合料在运输时未作好覆盖, 使沥青混合产温度降温太快, 在摊铺时已达不到温度要求。

1.2.3 骨料在滚筒里加热时间太长, 由于骨

料相互间碰撞, 造成一定粗集料破碎, 沥青混合料骨架受到破坏, 使沥青混凝土级配发生较大变化。

1.2.4 摊铺机的参数特别是夯锤和振级的

设置太小, 易使初始压实度太小, 沥青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太快, 压路机跟不上碾压, 沥青混合料降温太快, 沥青混合料不易压实。

1.2.5 在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离析面未及

时用细料填补, 造成该离析面粗集料集中处填充料不足, 压实度不易达到。

1.2.6 压路机碾压不规范, 未按试铺确定的

方案进行碾压, 压路机出现漏压或少压, 碾压重叠宽度不足, 压路机速度过快。

1.3 泛油缺陷原因分析

1.3.1 原材料污染。

采石场的加工场粉尘太大, 加工好的石料未作好防污染措施, 加工好的石料被污染, 粉尘含量大;拌和楼的料场未作好防污染措施, 装载机铲运时地表土含量大。

1.3.2 拌和楼除尘不净。

拌和楼的除尘设备出现问题, 如除尘布带未及时洗、换, 风门开度太小等;集料潮湿, 除尘时间不够, 拌和楼随意提高拌和质量, 导致集料除尘时间不够。

1.3.3 配合比不准确。

由于石料的级配不稳定, 集料偏细, 未及时进行配合比调整, 导致细集料偏多, 尤其是坟时细集料易被集中在表面, 由于细集料表面吸附沥青较多, 胶轮碾夺搓揉后导致该处沥青混凝土泛油。

1.3.4 复压遍数过多。

胶轮复压未按试铺确定的碾压遍数施工, 导致胶轮长时间的搓揉后, 细集料被搓揉集中在表面, 由于细集料表面吸附沥青较多, 导致该处沥青混凝土泛油。

2 沥青砼路面质量通病及其危害

油温低于碾压温度和混合料炒制过火, 都不能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经车辆反复碾压, 路面逐渐松散脱落, 出坑, 严重时会完全失去道路的使用功能———平整度。即使局部掉渣也会造成局部返工的后果。

2.1 路面平整度是道路工程的主要使用功

能, 如果道路不平坦, 会降低行车速度, 加大冲击力, 损坏车辆机件, 降低舒适性, 减少安全性, 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路面愈不平坦, 车辆冲击力愈大, 对道路的损毁愈严重, 会大大降低道路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

3 施工质量控制

3.1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严格掌握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 以及混合料的出三温度, 集料温度应比沥青高10-20度, 热混合料成品在贮料仓储存后, 其温度下降不应超过10度。储存时间不宜超过72小时, 净拌时间应为30-40秒, 不低于30秒。

混合料的生产是影响路面平整度的重要因素。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 确定各种粒径矿料和沥青的配比, 使之达到最佳组成, 满足路用性能的要求, 原材料的质量品质和配全比设计的优劣, 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拌和质量, 其中对平整度影响最大的是混合料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 混合料的性质不稳定, 易使摊铺厚度发生变化, 为了达到路面平整度, 要严格控制混合料配合比, 要求有颗粒组成均匀而且没有离析的混合料,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观察, 避免产生离析现象, 运送到摊铺现场的混合料的温度应该一致。

3.2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合料车装料时要前后移动, 先中后两则, 装料不要太高, 运输车的沥青混合料车到现场有专人测温, 摊铺机至少要保持五辆沥青混合料车, 以保持摊铺的连续, 沥青混合料车卸料时要缓慢卸料, 并控制在空档, 由摊铺机紧推缓慢前进, 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有所富余, 运送混合料时, 车厢必须清洁, 摊铺机前方应有五辆运炎车等候卸料, 如用输送机输送, 要注意输送机的下料高度, 并用装载机和推土机配合, 一层层均匀摊平, 石料不能堆积太高, 防止石料离析, 必要时用挖掘机对石料进行翻拌。

4 压实

压实工艺对最终平整度的好坏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使用的压实机具主要有钢筒式静力压路机, 轮胎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 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采用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 压实温度对压实质量的影响也较大, 压实温度过高, 会引起压路机两旁混合料隆起, 碾轮粘料等问题, 而压实温度过低, 压实效果不明显, 不能很好的改善摊铺层的平整度指标, 压实一般应按初压、复压、终压三部分工艺组成, 施工时, 应该使得三部分工艺各司其职, 确保压之路机碾压轮有无坑槽或凹陷或者压路机的急速刹车, 停放等因素均会影响到面层的平整度。

结束语

浅析水工建筑砼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篇10

众所周知,在水工建筑的过程中,水工建筑砼施工的涉及方面非常广。水工建筑砼施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因而,能够对水工建筑砼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众多,也十分繁杂。比如说,水工建筑砼施工的设计方法、水工建筑砼施工的施工用料、水工建筑砼施工区域的地质、水工建筑砼施工区域的水土人文、水工建筑砼施工区域的气象、水工建筑砼施工的工艺、水工建筑砼施工的操作方式、水工建筑砼施工的管理方式等许多方面都会间接甚至是直接对水工建筑砼施工的质量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水工建筑有着建筑位置固定,建筑工程量大的特点。不同的水工建筑的施工地点不同,和那些有着固定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拥有规范的生产施工检测设备、较为稳定的工业生产背景以及比较高超的工业生产检验水平的生产工业相比较而言有着明显的生产发展劣势。因而,可以对水工建筑砼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在水工建设砼施工的过程当中非常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比如说,在水工建筑砼施工时使用了不同的施工用料、采用了不一样的操作方法,在不同环境下进行了水工建筑,甚至是水工建筑所用设备的磨损程度不同都会对水工建筑砼施工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使水工建筑砼施工质量产生质变,进而造成水工建筑砼施工事故的发生。

在水工建筑工程完工之后,如果发现水工建筑砼施工的质量方面有问题,也不能和那些生产工艺产品一样对产品进行强制拆卸检查或者是解体检查,对损坏部分进行配件的更换,更不能够像那些产品一样实行“包换包退”生产服务制度。另外,砼结构当中所使用的施工材料质量的高低不仅会对砼施工结构的运行进程造成影响,并且还会对砼建筑的强度以及它们的外观造成一定的影响。

由此看来,在水工建筑砼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那些优质的建筑用料,要求施工用料具备较为稳定的色泽、较为坚硬的质地等必要条件。选择优良的施工建筑材料是保证水工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条件。因为浇筑是水工程建筑砼施工的最后程序,所以对水工程建筑砼施工的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2 水工建筑砼施工原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由砂石、水和水泥等通过搅拌而形成的。所以说,混凝土的质量和这些材料的配比有着很大的关系,与此同时,混凝土的质量还跟各种材料本身的性质质量有着一定的关系。

混凝土所用材料的质量高以及质量波动都会对水工建筑砼施工的施工工艺以及水工建筑砼施工的质量高低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比如说,水工建筑砼原料中水泥坚韧度的波动就会直接对砼的强韧程度产生影响。并且各种砂石的不同性质也会导致水工建筑砼级配比的变化,继而会对水工建筑砼的和易性以及材料水分含量产生影响,对水工建筑砼的质量影响十分巨大。

在水工建筑砼生产的过程中,对砼原料的质量监测除了要进行常规的质量检测以外,相关技术工作人员还要做到能够随时随地掌控砼含量的各种变化,了解各种变化的规律,并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比如在砼原料中砂砾和石子的含泥量超出规定标准的时候,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应该及时把这种情况整合汇报给相应的生产单位,及时商讨出解决方案,切实保证水工程建筑砼施工的质量。

此外,降低混凝土原料砂石的含水量可以对砂石进行烘炒,及时测定砂石的含水比例,对混凝土的原料配比进行调整。针对同一标号的水泥活性的质变,可以通过对胶砂的韧度测定结果来对各种混凝土原料调配比例进行调整来实现。由此看来,混凝土的各种原料必须要达到规定的要求才可以。

3 砼施工的质量控制

众所周知,水工建筑中混凝土的质量不仅和各种原料本身的质量属性有关,也和各种缓凝土的原料的调配比例、和易性等性质有关。

(1)水工建筑中混凝土的调配比例。在实验室条件下所能确定的混凝土的配合比,每一级的骨料都不会有超大径颗粒的出现,而且砂石表面都会以饱和面干的状态存在。然而在现实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各级骨料里面常常会伴随着一些超大径颗粒的出现,并且砂石表面的含水比率也往往会超过饱和面干状态的砂石表面含水比率。从这点来看,要把现实中的水利工程建筑的建设情况和实验室的工程建设情况有效结合起来,根据现实情况中混凝土的骨料超大径含量比例及其表面含水比例,对比实验室条件下的混凝土配合比例计算出现实生活中水工程建筑砼施工的混凝土的配合比。这样做的目的是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实验室条件下的混凝土配合比,不是为了改变实验室条件下的混凝土配合比。

对现实情况下水工建筑砼施工的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一定的调整。在实验室条件下所测得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用于现实情况下生产活动中的水利工程建筑,在混凝土的和易性问题上,实验室条件下的混凝土的和易性不一定能够和现实条件下的混凝土的和易性相互融合。如果所施工区域的施工器械、材料运输方法或者是材料运输的距离、施工区域的气候环境产生了改变的时候水土工程建设中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为了能够确切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能够符合水工建筑的标准,必须要对水土工程建设当中混凝土砂石表面的含水量等因素在水、灰比例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做出一定的调整。所以说水土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要满足相应的水土工程施工的工艺要求和技术要求,这样才能够确切保证水工建筑砼施工的质量。

(2)水工建筑中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混凝土的流动性能、保水性能等众多性能综合起来的一种说法。当混凝土搅拌的和易性较差的时候就会出现振捣不实或者是离析等情况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水工建筑砼施工的质量。因此良好的混凝土拌和和易性是决定水工建筑砼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实,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较低的水量和坍落度,往往会造成混凝土成品表蜂窝现象的产生,不利于优质混凝土产品的产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混凝土和易性才能够保证混凝土振实的充分性,并且流动性大的、可塑性强的混凝土才更能确保浇筑的成功。众所周知,水利工程是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点工程之一,水利工程建筑砼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水利工程质量的高低,拥有优质的水利工程建筑的砼施工质量不但能够使得我国综合国力得到增强,同时也能够起到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3)水工建筑中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在水工建设的过程当中,水工建设混凝土配合比例的科学设计、混凝土所用材料的品质、混凝土所用配料的精准度、混凝土制作过程的搅拌速度和匀速运输、混凝土的浇筑定型以及混凝土的后期养护等环节里,最为重要的就是混凝土的浇筑和振实成型工序。在水工建筑混凝土的浇筑成型过程当中,因为没有进行振实工作,所以就会导致蜂窝状表面、气孔状表面、麻状表面、孔洞型表面、裂隙状表面等众多劣质混凝土产品的出现。因为这一点,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浇筑工序格外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因为混凝土制作中振捣工序的不熟悉或者是振捣工作完成的不充分,到目前为止水工建筑中还是会出现蜂窝状表面、气孔状表面、麻状表面、孔洞型表面、裂隙状表面等众多劣质混凝土产品,严重破坏了水工建筑重混凝土的质量,影响了水工建筑砼施工的质量。由此看来,在水工建筑砼施工的过程当中,必须重视起对混凝土振捣工程的质量,以此确保水工建筑砼施工的质量。

(4)水工建筑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养护工作是水工建筑砼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优良的养护能够最大限度减小混凝土热胀冷缩这种物理性质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因混凝土膨胀或者收缩而引起缝产生的几率,达到切实保障水工建筑砼施工质量的目的,由此看来,在混凝土浇筑完工之后,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是不能缺少的一道工序。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工建筑砼施工质量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为了保证水工建筑砼施工能有一个较高的质量,必须对水工建筑砼施工的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强化有关施工单位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素养,尽一切可能,提升水工建筑砼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继明.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其施工质量控制[J].水利技术监督,2011(3):26-28.

[2]劳其三,李荫棠.水工建筑及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广东建材,2007(9):44-46.

上一篇:新时期对外开放新重点下一篇:幸福感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