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024-05-22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精选十篇)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篇1

1.1 工程设计对施工质量的制约

设计是工程开展的前提, 只有高明的设计才能出质量上乘的工程。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能充分利用已有资料, 针对性总结, 提出合理设计方案。设计规划中如涉及到失实数据、或不合理构架方案, 甚至隐含较大漏洞, 势必埋下令人堪忧的质量隐患。

1.2 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项目开工前, 施工方应当以设计图纸为依据、结合现场实际, 编制出完整、可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选择适用的施工工艺, 上交给监理单位进行审核, 施工中落实并付诸实施。另施工中不确定因素多, 易受到拆迁、管线等因素影响, 施工单位应及时调整工作计划, 满足动态施工要求。

1.3 管理人员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施工中人的作用最重要, 现场施工人员和驻地监理的技术水平及工作态度对工程质量影响最直接。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工程情况、了解设计意图、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及时发现施工进程中的各种问题, 向监理和设计方上报, 确保道路施工正常进行。

1.4 合理的工程造价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现阶段工程招投标得到普遍推广, 市政道路项目也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模式确定施工方。然而因为评标原则和建设方倾向于低报价, 中标价格往往偏低, 导致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为了一己私利, 通常会降低质量标准。对此建设单位应严格工程限价, 甄选合理评标方式, 从源头保证工程质量。

2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浅析

从目前施工监管模式上来说, 只有工地技术负责人能够全面胜任技术统计和现场技术交底及施工指导工作, 经验丰富、技术全面的项目技术负责人是施工质量的前提保证;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复查施工数据, 监理方依照监理章程实时监督, 尽可能避免由于工地技术人员的人为技术漏洞而导致的失误, 同时对工程各个分项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2.1 制定合理施工方案和选用合适工艺

2.1.1 施工方案

市政道路施工通常受限于多种因素, 制定科学化的施工方案, 对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施工方案应分级审批, 逐步对各事项进行完善, 直至符合国家规范才能执行。施工中, 工程人员应采取监控、记录方式对施工过程中暴露的新问题形成反馈, 施工企业应在第一时间修缮施工方案, 制定步骤性措施, 加强事中控制, 使施工过程一直处于掌控之中。

2.1.2 施工工艺

(1)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工程开始之前, 填方路堤应先做试验段获取相关技术参数作为此填料施工的参照依据;填方施工前应清表, 必要时清淤换填, 机械整平后压路机碾压密实;根据施工能力控制填筑长度, 当日填筑, 当日整平碾压完成, 严格控制每层松铺厚度, 逐层碾压, 分层验收。施工中应做好各班组之间的协调交接工作。如笔者参建的沪昆高速龙虎山服务区迁建项目, 场区内房建、污水、雨水、强电、弱电、电信管线密布, 场地范围有限, 工期紧, 施工密度大, 路基必须分段验收交付, 方便其他班组施工。挖方路堑应按设计横断面及边坡要求自上而下逐层开挖。路基施工中应采取排水措施, 确保工作面不积水, 完工后及时支护, 护坡。

(2) 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路面有软硬之分, “软”指沥青路面, 摊铺碾压验收合格后无需养护可直接通车, 是城市建设中急需恢复交通的首选。优点是施工速度快, 工期短, 维修方便, 但维护费用高;“硬”指水泥砼路面, 浇筑后砼需要养护达到设计要求才能通车, 优点是弯沉小不易损坏变形, 维护运行费用低, 但维修困难。本文从实际出发, 就笔者参建的刚果金PWETO机场跑道项目简述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路面底基层和基层施工: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基层施工完成后, 应对其保湿养生不少于7天。

面层施工:先摊铺试验段, 确定松铺系数、施工工艺、机械设备配备、人员组织、压实遍数, 并检查压实度, 沥青含量, 矿料级配,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各项技术指标等。摊铺机均匀行驶, 行走速度和供应量相匹配, 以确保路面均匀不间断摊铺, 摊铺过程中不准随意变换速度, 尽量避免中途停顿;随时检查摊铺质量, 出现离析、边角缺料等现象人工及时补洒、换补料;随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 并及时通知操作手;碾压进行中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 每次由两端折回的位置呈阶梯型随摊铺机向前推进, 折回位置不能在同一横断面上, 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驶时应关闭振动。不允许在新铺筑的路面上进行停机, 加水, 加油活动, 以防各种油料、杂质污染路面;压路机不准停留在温度尚未冷却至自然气温以下已完成的路面上;接缝按规范处理。

2.2 增强质量意识, 健全质量监管制度

施工管理者是工程施工组织的灵魂, 优质的管理才能出创优的工程。施工企业要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 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形成质量至上的观念;同时健全质量监管体系, 明确质量职责归属, 制定岗位责任制, 完善质量考核办法。对需监理签认的工程, 施工企业应建立施工档案, 责任到人。

2.3 加强施工材料的控制

材料性能很大程度决定工程品质和寿命, 应严格审批检验;项目质量监管机构应在工程建设进程中对工程材料全程监管。施工质检人员应严格履行质量检验程序, 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纠正。监理应严把材料关, 对进场材料采取抽样检测、复试等控制措施, 确保施工材料质量。

2.4 充分发挥工程监理作用

项目监理体系的落实对规范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有着重大意义。监理合同中应明确监理职责, 使监理工程师能科学、公正、独立开展工作。现场监理应加强质量监管, 做好监理旁站, 如施工企业不规范施工, 必须及时制止并下发整改通知。

3 结束语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篇2

一、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机构,制定完整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工程质量创优规划,强化质量管理意识,明确任务,责任到人。驻地办定期或不定期对施工单位进行检查,力求工程质量管理规范化。

二、经常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施工前技术交底制度,特别是重点关键部位的施工要强化质量教育,将质量保证措施落实到具体岗位,实行质量责任制,挂牌制,对特殊工种人员实行持证上岗,以确保工程质量不出问题。

三、严格执行施工监理程序。对每一道工序,特别是隐蔽工程,施工单位首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组检查签认,未经监理组检查签认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例如,对钢架支立径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挂钢筋网;钢架、锚杆及钢筋网检查合格后方能喷射砼;初期支护全面检查无问题后方可挂防水板;防水板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二衬砼的浇注。

五、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驻地办监理部对隧道施工的各道工序的质量经常进行抽捡,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和监理组,如下发巡查通知单或监理指令,或在会议上提出批评,乃至罚款,责令限期整改,直至达到要求为止。从而杜绝了隐蔽工程的质量隐患。

六、对隐蔽工程或重点工程部位的施工,坚持监理旁站。例如隧道初期支护立钢架,挂钢筋网,二衬和路面的砼浇注等工序都有监理旁站,以确保按设计和规范施工。

七、认真执行测量复核制度。隧道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水准点,施工单位初测后由监理组专业人员复测;隧道开挖的外轮廊线,在打炮眼前由测量人员标出,以确保隧道不欠挖少超挖;二次衬砌立模前,对中线和水平事先复测,立模后进行检查和校正,以确保准确无误。

八、严把原材料的进场、使用检验关。所有进场材料均需有出厂合格证和正规的检验资料,监理组按规定抽检,严格审查把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和使用。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篇3

【关键词】输电线路施工质量要点

质量控制在输电线路施工中非常重要,把握每一项作业环节中质量控制的要点,无疑是确保整改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在施工方案中予以明确,并进行认真的培训以及严格交底,使施工作业人员了解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将对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输电线路架线施工分为多个环节,现将重点环节、重要工序中应当注意的质量控制要点予以总结。

1、导线临锚处的导线防磨伤措施

导线临锚时应当采用线间距离较大的临锚架,使各子导线相互分离,锚线架上应垫木板、木棒等,使导线不直接接触锚线架。张力机松线顺序应按锚线坑位置确定,不使导线相互交叉,锚线坑尽可能接近导线方向。临锚钢丝绳套最好使用无扭结构钢丝绳或钢绞线制作,与导线接触部分应包胶。临锚钢丝绳套与卡线器相连应使用卸扣,不应使用U形环,卸扣螺杆应朝向导线穿入,卡线器不应在导线上滑动。

2、绝缘子的质量要求

绝缘子质量及瓷件外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外露表面应均匀地上一层瓷釉。玻璃件应由钢化玻璃制造,不应有折痕、气孔等有损于良好运行性能的表面缺陷,玻璃件中的气泡不大于5mm。连接用的锁紧销应为铜质或不锈钢材料,并与绝缘子配套,无裂纹或损坏等影响其强度的缺陷。安装前应逐个表面清洗干净,并应逐个(串)进行外观检查,应检查碗头、球头与弹簧销子之间的间隙。在安装好弹簧销子的情况下球头不得自碗头中脱出。验收前应清除瓷(玻璃)表面的污垢。有机复合绝缘子伞套的表面不允许有开裂、脱落、破损等现象,绝缘子的芯棒与端部附件不应有明显的歪斜。

绝缘子在拆箱联接和起吊时,应清理地面碎石等杂物,并在地面铺垫帆布,采取可靠的防磨损措施。复合绝缘子要严格遵守厂家的运输使用说明,防止碰伤伞套。

3、金具的质量要求

金具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规格、型号符合设计及国家标准,并与施工图核查,试组装。机械强度、握着力、尺寸偏差、防晕金具的防晕性能、防震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试组装。外观质量应在试组装时检查,要符合国家标准,表面光滑,无毛刺、镀锌均匀。镀锌层有局部碰损、剥落或缺锌,应除锈后补刷防锈漆。金具上的开口销、闭口销、弹簧销应齐全,其材质应为不锈钢,所用的开(闭)口销的直径必须与孔径相配合,且弹力适度。金具的连接配合应在试组装时检查,要符合设计要求,不强行连接。所有金具连接螺栓丝扣部分不得进入剪切面。

4、导、地线的损伤处理要求

在张力放线、紧线及附件安装过程中,要在容易产生磨损处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导线磨损。导线磨损的处理视其磨损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但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当外层导线线股有轻微擦伤,但擦伤深度不超过单股直径的1/4,而且截面积损伤不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积的2%时,可不补修。可采用不粗于0#细砂纸磨光表面棱刺。②当导线损伤已超过轻微损伤,但在同一处损伤的强度损失没有超过保证计算拉断力的8.5%,且损伤截面积不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积的12.5%时为中度损伤。中度损伤应采用补修管进行补修。③当强度损失超过保证计算拉断力的8.5%、截面积损伤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积的12.5%、损伤的范围超过一个补修管允许补修的范围以及钢芯有断股或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的情况时,视为严重损伤,应将损伤部分全部锯掉,用接续管将导线重新连接。

5、导、地线连接的质量要求

当导线或架空地线采用液压连接时,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具有操作证的技术工人担任。连接完成并自检合格后应在压接管上打操作人员的钢印。不同规格、不同金属、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或架空地线严禁在一个耐张段内连接。必须使用现行的电力金具配套接续管及耐张线夹进行连接,连接后的握着强度在架线施工前应对试件进行拉力试验。试件不得少于3件,其试验握着强度不得小于导线或架空地线保证计算拉断力的95%。

连续管及耐张管压后应检查其外观质量,使用精度不低于0.1mm的游标卡尺测量压后尺寸,其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各种液压管压后呈正六边形;飞边、毛刺及表面未超过允许的损伤应锉平,用不粗于0#细砂纸磨光。弯曲度不得大于2%,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校直后的接续管严禁有裂纹,达不到规定时应割断重接,裸露的接续钢管压后应涂防锈漆。

在一个档距内每根导线或架空地线上只允许有1个接续管和2个补修管,各类管与耐张线夹出口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接续管或补修管与悬垂线夹中心的距离不应小于5m;宜减少因损伤而增加的接续管。

6、导、地线弧垂质量要求

弧垂允许偏差为±2.0%;且其正偏差不应超过0.8m。相间弧垂的相对偏差不大于250mm。子导线间弧垂允许偏差:100mm。交叉跨越和对地距离符合设计规程要求。

7、附件安装的质量要求

为了防止导线或架空地线因风振而受损伤,弧垂合格后应及时安装附件。附件安装时间不应超过5天。大跨越永久性防振裝置难于立即安装时,应与设计单位研究制定临时防振措施。安装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工器具碰撞有机复合绝缘子伞裙,严禁在安装和上下中踩踏有机复合绝缘子及均压环,上下必须使用软梯。悬垂线夹安装后,绝缘子串应垂直地平面,并保证顺线路方向与垂直位置的偏移角不应超过5°,且最大偏移值不应超过200mm。

安装预绞丝护线条时,其中心应与线夹的中心重合,对导线包裹应紧固。各种金具上的螺栓、穿钉及弹簧销子穿向应统一,并符合规定。金具上所用的闭口销的直径应与孔径相配合,且弹力适度。各种类型的铝质绞线,安装时应在铝股外紧密缠绕铝包带(并沟线夹及使用预绞丝护线条除外),缠绕方向应与外层铝股的绞制方向一致,缠绕的铝包带可露出线夹口,但不应超过10mm,其端头必须回缠绕于线夹内压住。

铝制引流板及并沟线夹的连接面应平整、光洁,安装前应检查连接面是否平整,耐张线夹引流连板的光洁面必须与引流线夹连板的光洁面接触;应使用汽油洗擦连接面及导线表面污垢,并应涂上一层导电脂,用细钢丝刷清除有导电脂的表面氧化膜;保留导电脂,并应逐个均匀地拧紧连接螺栓,螺栓的扭矩应符合该产品说明书所列数值。

结语

施工质量的控制作为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中一项重要的管理环节,需要各级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予以重视,在了解并掌握质量控制要点的基础上,保证架线施工工艺,从而建设输电线路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赵彪,王刚.电力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5)

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篇4

1 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1.1 结构稳定性

为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发生不允许的变形或破坏,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措施来保障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1.2 强度

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至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

1.3 水温稳定性

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强度将会显著降低。特别是季节性冰冻地区,由于水温状况的变化,路基将发生周期性冻融作用,形成冻胀和翻浆,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会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

2 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2.1 施工方法合理选择

目前,多采用机械化施工或综合机械化施工法,采用配套机械,主机配以辅机相互协调,共同形成主要工序的综合机械化作业的方法,能极大地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造价,保证施工安全。因此,所采用的机械必须满足路基施工的要求,特别是压实设备合理配备,是保证路基强度的关键。

2.2 严格施工程序

必须认真按规定要求做好组织、物质、技术及现场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小桥涵、挡土墙、盲沟等小型构造物通常是与路基施工同步进行,避免路基填筑后又来开挖修建这些构造物,影响工程整体进度和质量控制。施工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精心地开展工作,路基土石方施工程序:路堤基底处理→选择填料→确定路堤填(挖)方式→路基压实。

3 质量控制的关键程序

3.1 施工测量

其内容主要包括:导线、中线及水准点复测。操作的要点:一是要认真熟悉图纸,复测后检查与设计是否有误;二是为满足施工期间饮用需要,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和加桩的地面标高;三是在每道工序施工测量放线时,测量误差要满足规范要求,必须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使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及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四是要注意道路下面覆盖的管网路线,以免在施工中造成损失。

3.2 路基土方施工

3.2.1 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是分层填筑,满足上一层压实要求后,再填压下一层,压实前必须对含水量进行测定,含水量符合要求后再碾压,避免返工浪费;二是干密度试验标定要准确,对不同的土质要分别标定干密度,不可以用同一个干密度去评定不同土质的压实度。三是分段施工,纵向搭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坡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否则路基会出现不均匀沉陷,影响路面平整度。当路基稳定受到地下水影响时,应在路堤底部填以水稳性优良,不易风化的砂石材料或用无机结合料(石灰、水泥等固化材料)进行加固处理,使基底形成水稳性好的厚约20cm~30cm的稳定层。

3.2.2 松铺厚度的控制

松铺厚度与土质类别、压实机具功能、碾压遍数等有关,应根据实际情况,保证压实度为原则,路床顶面层最小松铺厚度不应小于8cm。

3.2.3 严格控制路堤几何尺寸和坡度

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宽度宽出30cm,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压实合格后,最后削坡不得缺坡,以保证路堤稳定性。

3.2.4 掌握压实方法

压实应先边后中,以便形成路拱;先轻后重,以适应逐渐增长的土基强度;先慢后快,以免松土被机械推动。同时应在碾压前,先整平,由路中线向路堤两边整成2%~4%的横坡。在弯道部分碾压时,应由低的一侧边缘向高的一侧边缘碾压,以便形成单向超高横坡。前后两次轮迹需重叠12cm~20cm.应特别注意控制压实均匀,以免引起不均匀沉陷。

3.2.5 机械作业的合理安排

应根据工程地形地貌路基断面形状,用土量、土方调配情况,合理地规定机械运行路线,应有全面、详细的机械运行作业图纸的施工。土的含水量不够时,配洒水车洒水。含水量较大,配翻晒机械翻晒并用压路机碾压。合理的组织及调配机构,是保证施工进程及质量重要因素,也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关键。

3.3 小桥涵洞及其他构筑物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桥台台背、涵洞两侧及涵顶、挡土墙墙背的填筑在这些构造物基本完成后进行,由于场地狭窄,又要保证不损坏构造物。因此,填筑压实比较困难,而且容易积水。如果填筑不良,完工后填土与构造物连接部分出现沉降差,影响行车的速度、舒适与安全,甚至影响构造物的稳定。

3.3.1 填料

在下列范围内一般应选用渗水性土填筑:台背顺路线方向,上部距翼墙尾端不少于台高加2m,下部距基础内缘不少于2m;拱桥台背不少于台高的3倍~4倍;涵洞两侧不少于孔径的2倍;挡土墙墙背回填部分。特别注意,不要将构造物基础挖出来的劣质土混入填料中。

3.3.2 填筑

桥台背后填土应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涵洞、管道缺口填土,应在两侧对称均匀回填;涵顶填土的松铺厚度小于50cm~100cm时,不得通过重型车辆或施工机械;靠近构造物100cm范围内不得有大型机械行驶或作业。

3.3.3 排水

桥涵等结构物处填土,在施工中要竭力防止雨水流入;对已有积水应挖沟或用水泵将其排除。对于地下渗水,可设盲沟引出。当不得不用非渗水土填筑时,应设置横向盲沟或用粘土等不透水材料封顶。挡土墙墙背也要做好反滤层,使水能顺利地从泄水孔流出去。

3.3.4 压实

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状态下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20cm。密实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如设计无专门规定,则按路基压实标准执行。用非渗水土填筑时,必须加强压实措施,或对填土性能进行改善处理(如掺生石灰),以提高强度和减少雨水的渗入。

4 施工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4.1 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

路基填土不经选择,把表层土、带草皮的土及腐殖土等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导致路堤出现强度不均匀,达不到压实标准,甚至出现路基沉陷等质量问题。

4.2 保证达到压实标准

由于施工方法不对,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使路面产生病害。防治办法就是不同的土质不能混填,分别对不同的土质进行击实试验,标准实验要准确,应通过铺筑试验路获得相关的技术参数来指导施工,确保压实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验纵横坡度,保证每层土的厚度均匀,压实度均匀,坚持桥头涵洞处规范填土,保证达到压实标准。

4.3 软土区域注意路基的稳定性

原水塘、水田地区路基,季节性处于过湿状态,致使路基沉陷,产生路面病害。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换填水稳性好的土、抛石挤淤等处理措施,使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5 结语

道路路基施工技术难度不大,但由于施工场地狭小,交通流量影响大,且工艺比较复杂,因此,在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条件的制约。所以,要始终坚持技术标准,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意识,就一定会提高路基路面的耐久性。

摘要: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发展, 对道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使用品质。要做到路基的坚固而稳定, 必须精心施工, 才能建成高质量的路基工程。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篇5

摘要

本文介绍了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以及施工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 质量控制

目前国内高等级公路已普遍采用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基层材料,已取得较好的效果。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半刚性材料,以其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刚度大、水稳性好等特点在高等级路面基层施工中被广泛应用。S323徐海公路大修改善工程路面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过程中采用场拌机铺,振动压路机碾压并遵循“先摊铺,后碾压,最后整形光面”的工艺方法,较好的达到了规定的质量要求。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要求较严格,为控制基层施工质量,提高效益,对施工机械、施工人员、施工组织都有较高的要求,中间如有一环出了问题即造成一批混合料作废。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加以控制,不仅能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而且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首先要把握三个关键环节:(1)把握检测关

每天对原材料级配和含水量、混合料级配和含水量、水泥剂量和粉煤灰含量、压实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检测。(2)把握时间关

由于水稳碎石的结合材料---水泥的固有特性,时间因素对整个施工过程尤为重要,施工中要严密组织、科学控制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各道工序,确保施工一次成功,一般从混合料拌和到碾压结束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3)把握养护关

养护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形成和干缩性影响非常大,所以要充分重视水稳基层的养护工作。派专人负责对已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养护,养护采用麻袋湿养,养生期不少于14天,养生期间禁止一切车辆通行。1对原材料的控制 1.1碎石

要严格控制碎石级配,以保证原材料的稳定性。碎石最好是定山厂、定筛孔尺寸,建议山场破碎机采用35mm、22mm、6mm的筛孔规格。碎石的压碎值≦30%,硫酸盐含量<0.25%。1.2水泥

水泥应采用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小时以上)的水泥,不得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和受潮变质的水泥,宜采用标号32.5#,经检验安定性合格的水泥。

若采用散装水泥,散装水泥进场入罐时,出炉天数大于7天,且安定性满足要求;入罐温度不高于50℃,若高于50℃必须使用时,应采取降温措施。1.3粉煤灰

粉煤灰中SiO2.Al2O3 和Fe2O3 的总含量应大于70%,烧失量小于20%,比表面积大于2500cm2 ∕g(或90%通过0.3mm筛孔,70%通过0.075mm筛孔)。对于湿粉煤灰其含水量不超过35%,含水量过大时,粉煤灰易凝聚成团,造成拌和困难。如进场含水量偏大,可采用打堆、翻晒等措施,降低含水量。1.4水

凡是饮用水均可使用。2混合料组成设计

2.1进行混合料组成设计时,应先确定碎石合成比例,水泥、粉煤灰采用外比。

2.2确定混合料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

2.3根据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制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在规范规定的温度下保湿养生6天,浸水24小时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应大于或等于4MPA。严禁用增加水泥剂量来提高无侧限抗压强度,因为水泥剂量大容易使路面基层产生干、温缩等非荷载裂缝;徐海公路S323TA1标的配合比设计充分考虑了这一点,采用1%的粉煤灰替代水泥以降低结构层的收缩性。2.4根据试拌、击实试验以及试铺来验证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最终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3.1拌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应配备产量大于400T/H的拌和机,拌和机至少要有五个进料斗,应配置2个50T的水泥罐或1个80~100T的水泥罐,并配有大容量的储水箱。所有料斗、水箱和水泥罐应配备高精度电子计量器,并经有资质的计量部门进行标定后方可使用。

(2)工程技术人员应在每天开始拌和前,检查料场内各材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施工配合比,外加水与天然含水量之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并根据天气、气温、早中晚等具体因素适时调整加水量。(3)必须专设工程技术人员对混合料进行检测和控制,拌和过程中每小时至少检查一次混合料的含水量、水泥剂量(特殊情况随时检查)。每个工作日上、下午至少检查一次混合料的级配,出现问题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不得擅自处理。

(4)在拌和过程中为了有效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水泥剂量,在拌缸处指定专人观察混合料的颜色及水泥下料情况,确保含水量、水泥剂量准确,严禁将不合格的混合料运到摊铺现场。

(5)拌和场负责人与摊铺现场负责人应保持联系,随时通报彼此运转情况,以便对方采取相应措施。

(6)设专人记录每车料的拌和时间、出厂时间,以此作为前台收料摊铺的依据。

3.2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运送混合料的车辆应采用大吨位的自卸车,并且数量满足施工要求,以保证拌和摊铺的连续性和均匀性。

(2)运送混合料的车辆应配备覆盖混合料的帆布或彩条布,严禁混合料暴晒。接料时车辆应前后移动,避免混合料产生离析。(3)应采取预防措施及时处理抛锚车辆,保证运输车辆处于完好状态,及时、安全、迅速地把混合料运到摊铺现场,运输时间超过30分钟作废料处理。

3.3测量放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施工前应认真复核水准点、中线桩,根据设计标高定出高程控制桩,直线段每10米、曲线段每5米布设中桩,边线按超出设计宽度20~25cm 控制。

(2)每断面设4个控制点(每机2点),测量摊铺前的标高、摊铺后的标高以及碾压后的标高,以确定水泥稳定碎石的松铺系数。3.4摊铺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前应将作业面内的软土、浮土、积水等清除干净,同时将作业面内的表面洒水湿润。

(2)检查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确保摊铺机处于良好状态。(3)根据摊铺计划提前做好路肩培土,并设专人维持交通,确保交通安全。

(4)摊铺时应采用两台功能一致的摊铺机进行梯队摊铺,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时应相距5~8米。无超高路段先摊铺边部,前一摊铺机边部走钢丝,中部走移动梁,后一台摊铺机中部走已摊铺好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边部走钢丝。两台摊铺机要均速协调作业,摊铺厚度、松铺系数、振动频率、行进速度等要保持一致。合理控制摊铺速度(1台400t/h拌和机作业时速度为1.1m/min)。摊铺现场应严格杜绝“车机互等”现象:即既不能因摊铺机等运输车而影响已铺好段面的压实;也不能让车辆长时间的闲置等待摊铺增加延迟时间,前后场应协调作业、步调一致(5)摊铺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确保横坡度满足设计要求,为确保摊铺的平整度,摊铺机在进行摊铺时应严格按照试验路确定的摊铺速度匀速连续摊铺,严禁一会快,一会慢。

(6)专人记录每车料开始摊铺时的桩号、开始摊铺的时间以及摊铺终了时的桩号和摊铺结束的时间,并记录摊铺机停止摊铺的时间。(7)现场施工人员认真检查摊铺的均匀性,对局部出现的蜂窝现象及时进行处理。

(8)每天施工结束后的工作缝采用整齐后直接碾压和再施工时用切缝机切齐等方法进行处理,并安排专人埋植工作缝标记桩。3.5碾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为了保证基层压实度,缩短延迟时间,应采用大吨位的压路机组合,徐海公路S323TA1标采用的组合形式为: 初压:振动压路机1台(CA30型),前静后振1遍。复压:振动压路机2台(YZJ-18型),前振后振各1遍。终压:30T胶轮压路机2台,各稳压1遍。

(2)施工前向压路机操作手进行技术交底,明确碾压方法、碾压顺序、错轮宽度以及碾压的速度。

(3)在碾压路段上设置碾压路段显示牌,显示牌上应写明碾压段落的起讫桩号以及碾压段落第一车料的拌合时间,以便随时掌握总的延迟时间。

(4)无超高路段由边到中碾压,在保证边部压实(每台压路机在边部多压一遍)的同时要防止混合料侧相位移,碾压速度一般为1.8~2.2KM∕H ;压路机换档要平顺,严禁急刹车拉动、推挤结构层;压路返回。在摊铺机方向换档位置要错开形成齿状且原路返回。另外,要确保结构层在允许延迟时间之内达到规定压实度。对碾压过程中的局部干燥处要安排用喷壶洒水湿润。

(5)专人记录每台压路机的碾压趟数以及每一趟开始碾压的时间和碾压终了时间,碾压时间记录人员与拌合、摊铺时间记录人员每天开始施工前统一对表,每天施工结束后,时间记录人员应认真整理时间记录表和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确定第二天的碾压速度。

(6)碾压应在水泥终凝前及试验路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

(7)严禁压路机停在未碾压成型的路段上,以免破坏基层;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路段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不受破坏。

(8)碾压结束后应立即进行压实度检查,为了减少振动对压实度的影响,应与正在碾压段落间隔一段,每碾压段应按抽检频率要求随机进行检查,压实度检查完后应迅速将试样送到工地试验室检查含水量(由于试验量大,建议采用燃烧法检查含水量)。试验人员根据压实度试验结果认真分析,并及时提供给碾压负责人,以方便碾压负责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3.6养生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度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用湿润的麻袋进行覆盖,严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暴露。(2)养生期间,洒水车应行驶在另一半幅,不得碾压已做好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同时洒水车的喷头应采用喷雾式,严禁采用高压式胶管直接喷洒。对未洒到的地方采用小型手推洒水车进行补洒。(3)专人负责检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潮湿状态、洒水的均匀性,同时认真观察裂缝产生的情况,并做好记录和标记。(4)养生期不少于14天,养生结束后及时做下封层。3.7交通管制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生期间,严禁一切车辆通行。

(2)在养护路段上设置一定数量的安全标志,避免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排专人加强巡视,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建筑施工管理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篇6

摘要:质量是产品和企业生存的根本,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产品的质量好坏,直接体现一个企业的水平,而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是指在整个生产周期中,利用系統工程理论,结合其他先进管理方法,对项目进行规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工作以求在达到建筑质量、工期、造价、环保及其他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目标,本文就将对建筑施工管理质量控制方面予以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在建筑施工生产,特别是大开型的建筑施工生产中,对生产的各方面的管理都很重要,而质量管理更是重中之重,没有了好的质量,那么其它的就是做的再好也就没有了意义,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大方面,因此,对这五方面的因素严格予以控制,是保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一是人员的影响因素:人,是指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人,作为控制的对象,是避免产生失误,而作为控制的动力,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因素第一”的主导作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二是材料构配件的影响因素: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实现投资、进度控制的前提;三是施工机械设备的影响因素: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建设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均有直接影响,为此在项目施工阶段,我们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机械设备功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使之合理装备、配套使用、有机联系,以充分发挥建筑机械的效能,力求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四是施工工艺的影响因素:施工工艺和方案是进行科学施工的措施和手段,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施工工艺技术包含建筑施工整个周期内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验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的控制,施工方案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建筑施工的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三大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

二、施工质量控制

一是决策期的施工质量控制:决策期主要是广泛的搜集和利用有关的资料,认真分析,和比较以制定可行性的最佳方案;二是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在施工前首先要对要进场的施工队伍进行调查,看其是否符合相应的资质,若发现施工单位与投标时不一致且不具备相应的资质,要及时进行纠偏,其次是对合同文件,技术文件,设计图纸进行审阅,看是否有空缺,组织图纸的会审看是否有各设计之间有矛盾的地方,各项技术标准是否齐全等,其中要重点审核关单位的技术资质证明文件,开工报告,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有关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报告,设备和仪器检验的方法次数,审核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安全交底,明确各项工序的质量要求,为全面展开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三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的控制可谓重中之重,可以说施工前以及决策前的准备工作都是为施工过程在的质量控制做了一个基础,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可分在几个方面来进行施作:一方面是对工序的控制,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基础,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工序质量的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控制,据此来达到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而工序质量控制的原理是采取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工序一部分(子样)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道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若不稳定,产生异常情况,就必须及时采取对策和措施予以改进,而在对工序质量控制过程中,一方面是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一方面是要突出对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因素实行有效控制,使其处于受控制状态;一方面是要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质量,及时掌握质量动态;一方面是要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对工序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用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办法来保证工序,使之达到良好控制状态;一方面是设置工程质量控制点,对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个工序或环节,设置为检查的重点,提前制定有效的措施重点控制,质量检查,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每个工序或是阶段施工结束后操作者首先要自检,各施工班组间可互检,现场主管工程师和质检员检查,待合格后再向监理报检,经过几个回合的检查确保成品质量,完成后要对成品做适当的保护措施,并且加强成品保护的检查工作,最后移交技术资料,除此之外还要严格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的优劣与施工工程实体质量的优劣是息息相关的,要实现建筑工程质量达标创优的目标,施工企业的施工材料供应部门就必须与施工材料构配件厂家建立工作联系和材料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密切业务联系,不断改进和提高材料质量,避免和解决与供方的质量争端,对于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的关键,是要抓住施工材料构配件采购质量、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验收、施工材料构配件贮存质量这 3 个环节:首先是施工材料构配件采购质量:物质采购人员要选择合格的供方,应初拟 2 家以上供应方待选,经过比较后确定,对经过几次供货考核,确能保证供货质量的供地可签定长期供货协议,同时,还要考虑施工材料构配件价格和费用,交付服务等标准来评价供应厂家,设计部门和建设单位指定的供应材料构配件厂家,经审核确有质量保证能力的,可按设计和建设部门指定的厂家订货,否则,应同设计和建设部门协商,另择供方,要做到四不采购,即不采购达不到质量标准的材料构配件,不采购国家已明确淘汰的材料构配件,不采购不带合格的材料构配件,不采购需用单位已对质量提出异议的材料;其次施工供应材料构配件的质量验收也是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材料构配件供应验收过程中,对材料构配件质量有异议时,供应部门负责同供料单位交涉,具体实施要按《原材料构配件质量异议仲裁办法》处理,材料构配件质量复检后要索取复检报告,对复检不合格的施工材料构配件要按《材料构配件隔离办法》、《原材料构配件退货办法》处理;最后是施工材料构配件贮存的质量管理:为使库存的施工材料构配件不发生变质,保证物质的完好无损,供应部门及分公司或项目经理部的仓库管理人员负责验收入库材料构配件保管和发放,必须要严格按照仓库管理办法,及时上帐上架,严格执行仓库保管原则,对于特殊材料的跟踪管理,要按照类别分类保管,严禁混料,还要开展经常性的对库存物质材料构配件进行检查,以发现可能发生的质量变化和损失情况,防止发生物质材料霉烂、变质、潮湿、锈蚀、虫鼠害、老化和过期失效。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建成优质产品服务,各项对施工的管理就是为了施工现场能够更好的更顺利的进行施工,现场对质量的控制的好坏就是项目成败的关键,要想做精品就必须做好管理从各方面入手把好质量关。

参考文献:

[1] 蒋念忠;胡荣明;;浅析民用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J];广东科技;2009年08期

地下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篇7

1 对于地下工程防水施工前的具体准备事宜

1.1 施工方要和具体的规定准则相结合, 按照施工设计图的要求, 编制

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的具体措施, 实施过程中要请有关监督及监理单位进行现场检查, 不可以在方案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1.2 工程部门需要按照以下条款进行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的检查。

1.2.1 整个工程的模板、钢筋、防水砼、防水层等施工项目是否可以得到工程质量要求的通过;

1.2.2 各环节的工作人员不仅要熟知自己的工作流程, 也要了解其他环节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 以做到更好的工作衔接;

1.2.3 场地内部的通行、现场排水、围护栏等布置工作是否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规定;

1.2.4 施工现场所配备的各种机械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配置是否完善。工作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能否按时按量的完成施工工程;

1.2.5 具体工作的划分以及工程大概完工的工期是否可以达到总的要求;

1.2.6 是否准备了后备预案, 后备预案是否可以完成工程任务;

1.2.7 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的主体结构工程必须通过相关部门进行认证。

1.3 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的人员应当在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前需要做的工作。

1.3.1 施工人员一定要熟知设计图纸、掌握设计理念、了解工程的重点、明确工程难点的应对措施;

1.3.2 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知道怎样验证材料的质量;

1.3.3 抓好施工期间内部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 并抓好工作环节, 处理好存在的问题。

1.4 对施工队伍进行严格审核, 对其公司资质、公司规模、公司口碑、工程情况均要了解透彻。

1.5 严把质量关, 对施工方运用的各项防水工程材料进行严格审查, 绝不可以将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1.6 对施工方的基础施工做好相对应的督促检查, 直到施工结束前, 不可以对基坑排水工作疏忽, 一定要稳定中求速度。

1.7 对施工方的现场火灾隐患、环境隐患都要做好督促工作。

2 对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的过程进行控制

2.1 地下工程的结构施工。

2.1.1 结构施工的工作流程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绑好钢筋, 支模;混凝土浇筑;保护浇筑后的混凝土;将模架拆除;最后进行验收工作。

2.1.2 模板工程在工作中的控制,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地下工程的模板一般均运用木质模板, 模板要求接缝处必须密实, 不可以出现漏浆、变形、吸水性差的问题, 要具有牢固的支撑能力, 并且在混凝土浇筑前就要将模板表面做好湿润工作。 (2) 在外墙处的模板要采取止水螺栓, 一般规格要在50*50*3mm。使用前要将止水螺栓进行满焊工作, 并且要根据墙体厚度进行定位。

2.1.3 工程中钢筋施工的控制。

(1) 钢筋在绑扎之前要做好钢筋的打磨、除锈工作。 (2) 在进行捆扎的过程中, 要遵循设计理念预留好保护层的厚度, 要用混凝土做成垫块垫起钢筋, 绝不可以用垫铁或者钢筋头垫起钢筋, 也不可以把钢筋用铁钉或者铁丝固定在模架上。 (3) 要严格做好绑扎钢筋的工作, 绝对不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捆绑的钢筋松动、移位等现象。 (4) 钢筋绝不可以触碰到模板上, 如果运用铁马凳等架起钢筋时要在铁马凳上焊上止水环。 (5) 地下工程的外墙部分要做好保护层, 并且要加设构造网片。

2.1.4 防水混凝土浇筑工作的控制。

混凝土在浇筑前一定要对模板进行全面检查工作, 要清理掉模板内的杂物、垃圾, 一旦模板有缝隙要将缝隙填平。而混凝土通常是预拌混凝土, 尽量做到减少中间环节, 可以直接运输到浇筑现场, 避免混凝土发生分层现象和漏浆现象。后期拆模过程中要注意不可过早将模板拆除掉, 工作人员要对拆模时间进行严加管理, 一定遵循具体规定进行拆模, 如果天气炎热, 那么拆模工作尽量在早晨或晚间进行。

2.1.5 混凝土浇筑后的保护工作。

根据气候温差等环境因素, 在浇筑完成后的12小时内进行浇水保护工作。由于其抗渗性和蒸发性特点, 只有做好浇水保护工作才能不至于导致水泥的质量问题。而大面积的防水混凝土不但做好保湿工作, 还要做好保温工作, 结合环境因素, 严格控制好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2.1.6 防水混凝土质量控制工作。

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的质量控制一定要严格把关, 尤其是防水混凝土的质量关, 要严格注意混凝土的材料、抗压强度、渗透强度、裂缝、后浇带、管道、构造等都要严格遵照设计理念。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值、结构表面的平整、结实、保护层等都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执行。

2.1.7 完成后的保护工作。

在混凝土工作完成后需要保证钢筋、模板的位置没有被改动, 拆除模板时不可损伤施工缝和止水带。捆绑钢筋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做好后浇带的清洁工作。管道、电线、电门盒、预埋件的位置不可以改动。

2.2 防水层的施工工作

2.2.1 施工流程。

防水层施工包括基层清理、涂刷基层、加强节点、确定基准线、铺设防水卷材、密封节点、混凝土浇筑、移交工作。当实际操作中, 要注意清理基层, 做到基层表面的平整、做好防水卷的抽样检验工作, 防水基层、管道、缝隙、后浇带的验收工作, 涂刷前的基层清扫工作, 以及清理后的防水卷的涂刷工作。

2.2.2 防水层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防水层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卷材防水层的粘铺工作, 要做到整洁、结实、无麻面、无污染物。涂刷处理剂时要用力均衡、涂抹均匀, 干燥后要立刻粘铺卷材。如果粘铺面积过大时, 不要将卷材后面的隔离膜太早撕掉, 防止灰尘或污染物粘在表面上。在施工中, 不要在大风天气、高温天气、雨雪天气进行操作。完成检验工作后要即刻做好隐蔽工作, 做好保护措施。卷材防水层和涂膜防水层的交接处理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不要造成渗水的问题。

2.2.3 质量要求。

防水层所有材料均要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 不可出现变形、漏缝、不平、不净、不实等现象出现。卷材的粘铺工作要严格控制好方向和宽度, 验收合格后要即刻进行混凝土的保护层工作, 并实施浇水保护工作。

3 要做好成品的保护工作

地下防水工程要做好各方面的保护措施, 加强管理, 在各个层面的施工质量上要保证按照规定进行, 施工部门及监督部门都要做好成品的保护、隐蔽等检查工作, 以确保工期能顺利完成。

结束语

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的质量问题是整个工程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只有严格把控好各环节的质量关, 才能为客户提供一个好的工程。

参考文献

[1]王伟.浅议地下工程防水的施工质量监督[J].科技信息, 2011 (20) .[1]王伟.浅议地下工程防水的施工质量监督[J].科技信息, 2011 (20)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近年来, 我国市场经济已经在逐步完善, 建筑行业也得到高速的发展。而在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 所暴露出问题也越来越多。从新闻媒体里不时会传来重大的建筑工程质量事故, 这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也给社会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建筑工程作为一项系统且极为复杂的工程, 建筑企业能否做好对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对于建筑企业来说, 是其管理水平以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因此,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 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建筑质量, 以此来增强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促使企业得到长期健康的发展。

1 施工质量管理重要性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关系到工程综合管理水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对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体现。良好的质量管理不仅可以做好对工程质量问题的预防和控制, 更能体现出一个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建筑材料、建筑机械、施工技术、环境因素的综合控制能力, 它能直接决定着一个建筑项目管理能否成功, 对建筑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2)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决定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下, 建筑行业像其它行业一样竞争非常激烈,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利益竞争实质也就是成本之间的竞争。企业想要从中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 加强管理部门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以及加大对工程质量控制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不断提高管理部门的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 积极学习和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知识和经验, 才能在施工管理中充分体现出不凡的管理控制能力, 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质量是对建筑工程来说等于生命, 它也是施工企业竞争力的体现, 在施工过程中能展现出良好的质量控制能力可以对一个企业经济效益打下重要的基础。

3)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现着工程的质量水平。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 工程质量的好坏与建筑企业家本身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要提高工程的质量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加大施工管理的力度,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使工程的质量得到提高: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方式以及检测方法等等。同时要结合操作流程、技术管理以及经济等几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 保证管理方案是可行的。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 施工人员素质水平控制。人是生产活动的主体, 对于工程项目建设来说是管理者与操作者, 建筑工程都是通过人来施工完成的。工程的质量是在所有参与工程施工的人员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 然而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好坏, 都将会对施工的质量造成间接和直接的影响。因此, 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 必需要求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综合统筹能力, 例如目标管理、质量规划、技术指导、施工组织以及质量检查的能力, 完成施工组织设计和对图纸进行会审, 然后对施工现场检查, 掌握工程特点和难点实现质量目标;在工程施工阶段, 对施工操作人员应该具备娴熟的技术能力, 做到持证上岗, 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依照指定技术要求和工艺流程进行操作, 在完成每一个工序后, 施工人员应坚持做到自检, 在自检合格后还要积极配合接受质量检验, 对工程质量严格控制;在施工完成后质量人员在进行质量检测过程中, 必须认真尽责时刻要以严格的标准去对待, 尤其是建筑关键部位的质量, 一旦发现问题, 要及时反馈并处理, 确保工程的质量。提高参与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 是把好建筑工程质量关的关键。

2) 施工机械设备质量控制。在施工中所使用到机械设备其质量安全可靠是保证施工顺利完成的前提与基础。目前科技水平高度发达, 在建筑工程中到处都要依靠着机械设备进行施工。而在选择工程机械设备时往往要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来确定, 一般是从工程的工期、工程的技术以及工程的规模要求等这些方面进行考虑, 而在机械设备的选择上又遵循着以下原则:实用性、经济性以有可行性。在机械设备的选择上根据这些原则去选定在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工程质量同时, 又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机械设备一般有自行租赁、承包、采购以及调配等这几种使用形式, 对于一项工程最终会采用哪种形式, 往往会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 最后会根据技术经济分析来确定。此外, 对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还要考虑机械之间的配套问题, 坚持落实人机固定原则,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定人、定机以定岗位这些责任制度, 还要在机械设备使用中定期进行维护与保养, 使机械的综合利用率得到最大程度提高, 确保机械设备始终保持着良好使用性能, 充分发挥其效率, 为施工企业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3) 施工技术因素控制。在高技术到处得到利用的今天, 施工企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许多新的技术进行了利用。而在对新技术的采用过程中, 必须要有一套标准规范进行管理, 毕竟新技术跟常用的施工程序不一样, 还没有比较完善的使用流程, 在对新的技术准备进行采用前, 一定引起高度重视并进行研讨分析, 在鉴定结果符合标准规范的, 才能让其投入到实际工程中进行使用。因此, 应将新的技术工艺作为一质量控制要点进行控制管理。

4) 材料质量控制。对于建筑工程材料是其建设的主要基础与重要保证, 在建筑材料采购阶段必须要把好质量关, 要做到货比三家, 选择出优质材料供货商。还要对供货方进行质量保证体系、资质对其生产能力方面的考核, 通过多方面的筛选来确定一个最理想的供货商, 力求最大限度的保证建筑材料质量。在建筑材料的存放上, 要根据各种材料的性质, 例如容易损坏要及时做好防护措施, 避免材料出现变质以及损失;而有些材料对防潮、防湿有严格要求的, 对材料管理时要配备防雨防潮设备, 并加强防雨防潮措施;对于易燃易爆性材料, 在存放时要确何仓库的安全性, 禁止跟易燃易爆物品放在一起。对购买的材料, 必须要求厂家提供出厂合格证, 且材料进场后, 施工方必须对材料进行抽样, 送到有资质的检测中心, 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5) 环境因素控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施工质量环境因素不可忽视的一大因素, 其中环境因素包括以下因素:现场自然环境、施工质量管理环境以及施工作业环境等因素。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 施工企业家必须充分对施工地点与环境进行考察并进行论证, 确保环境达到施工的要求。为了对环境因素做好控制, 要考虑以下环境影响:地理条件、污染状况等。对于不利于建筑施工的环境因素, 施工企业家积极采取有效地防护措施, 以确保施工质量要求以及安全性。

3 结束语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篇9

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值得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坚持把关质量,建造放心工程。

1 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现状概述

1.1 建筑施工中的管理问题

现在的施工单位大部分是以包代管,管理制度相当不完善,导致出现安全问题,所以有的管理专家常说,所有的问题都是管理的问题。在传统设备管理体系中,设备管理在设备的技术、经济、管理三者关系方面,侧重于技术管理,忽视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设备的维修方面,很少注意到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并把设计制造过程的管理与使用过程的管理严格区分开来,这种管理体系缺乏系统的观点,因此也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2 建筑施工方面的质量问题

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质量保证内业资料方面存在的问题;砌体结构存在的问题;地面工程存在的问题;暖卫工程存在的问题等等。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 提升意识,执行监理制度

建筑施工质量的优劣,通常是由整体施工人员施工质量意识来反映的。质量意识高,有利于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利于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质量意识的必要性,加强建筑施工单位的思想认识,然后再通过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会议,来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意,强调其质量责任感。毋庸置疑,建筑工程的质量涉及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必须从设计到施工整体过程进行把握,抓住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强调施工质量意识,才能把工程质量提升到全新的水平。

总体来说,当前的建筑工程相关质量法规还算完整,但是其威慑力度远远不足,这样必须把相关法规定性在权威性上,才能确保法规的晚上执行。法规必然需要完善,但是监理制度的合理建立,也刻不容缓。

因为,现今大部分工程监理只是停留在工程的施工阶段,在监理人员进行工程监督工作时,很多工程已经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甚至很多监理人员不是项目工程施工相关专业出身,在工程监督工作中才学习相关知识,这样对工程的质量监督影响十分恶劣,十分有必要建立全新的质量监督体系,对建筑工程实行全过程监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2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现场管理

现场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基本问题,一般来说,对于现场施工管理,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1)做好材料管理工作。材料的管理工作应该从材料供应、材料采购、材料进场、材料发放等几方面进行。(2)从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一个工程项目往往施工工艺复杂各施工工种班组多,因此在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首先,应该熟悉施工图纸,甚至每一道工序进行优化,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和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保证能按时保质地完成。(3)做好施工安全工作。安全工作的重点要放在预防阶段,从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到保证安全保护设施的设计与设置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和安全监假,安全事故的处理和分析,建立安全值班制度等多方面对安全上作进行管理。

2.3 加强安全与质量两者的协调管理

任何建筑工程,安全与质量两者都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保证安全的条件,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同时,建筑施工质量的好坏,一直以来,安全因素都是个重要指标。安全工作做好了,建筑质量就成功了一大半。

安全工作需要全体施工人员共同落实,更需要领导人员的高度重视。在重视环节可分别通过四个过程来实现,即:责任、落实、督查和引导。把安全问题写入每日例会,是领导人员的责任,对安全隐患必须具备尖锐的嗅觉;对已经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得可以忽略,须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发现问题必须迅速解决;毫无疑问,安全问题的发现需要敏锐的嗅觉,更需要领导人员报告项目经理的亲自巡检;对于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必须深刻吸取教训,树立典型的方式来抓安全工作,合理运用对立统一观点,正反两方面来引导今后的施工。

毋庸置疑,安全管理的合理有效是和施工质量的优秀成正比的,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中,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是企业被评为文明施工、优质工程等称号的有力武器,然而这些公正的评语正是建筑施工企业市场竞争的有力工具。在质量方面,任何企业都不想被评为劣质工程,任何建筑施工的好与坏都是和全过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离不开的,所以,在建筑施工中,必须企业加强全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施工整体质量,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4 认真对待现场质量检测工作

施工现场质量检测是质量控制最具体的体现和操作,其工作的严格程度、科学程度和细致程度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在现场质量检测过程中应遵循三个“不放过”原则,即:不查清质量原因不放过;不认识到质量事故的危害不放过;无整改措施、整改不当、整改不彻底不放过。

3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必须充分分析其质量现状,基于现状,抓住其质量控制的要点,无论从质量意识、监理体制、施工人员素质,还是质量检测工作,都必须严格按相关规范来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施工质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汪锡华.建筑施工中相关管理[J].研究科技信息,2009(21):284-288.

[2]仵会超,张长兴,刘长垠.浅谈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J].河南水利,2006(4):26-27.

桥梁桩基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篇10

1.1 在正式施工前应准备必要的工程资料。

(1)所建桥梁处工程地质和必要的水位地质资料;(2)桩基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3)场地和邻近区域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资料;(4)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5)桩基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6)桩基钢筋砼所用建材(水泥、砂、石、钢筋)的质检报告。

1.2 施工前质量管理措施。

(1)施工平面图上应标明桩位、编号、施工顺序、水电线路和临时设施的位置;(2)制定施工作业计划和劳动力组织计划;(3)制定机械设备、工具、材料供应计划;(4)制定季节性(冬、雨季)施工的技术措施;

1.3 安全措施。

人工挖孔灌注桩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1)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范围内,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2)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严禁一闸多用。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灯。

2 灌注桩孔的施工与质量保证要点

2.1 为核对地质资料、检验设备、工艺及施工技术要求是否适宜,桩在施工前,宜进行“试成孔”。

2.2 开孔前,根据建设单位的测量基准点和测量基线放样定位,经监理复核,用十字交叉法定出孔桩中心。

桩位应定位放样准确,在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并派专人负责。

2.3 当桩净距小于2倍桩径且小于2.5m时,应采用间隔开挖。

2.4 第一节井圈护壁的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

井圈顶面应比场地高出150~200mm,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50mm。

3 钢筋笼的制作与质量保证要点

3.1 钢筋进场要验收,要有质保单,并要求作力学性能试验和焊接试验,合格后才能启用。

3.2 焊条要有质保单,型号要与钢筋的性能相适应。

3.3 钢筋笼制作严格按设计加工,主筋位置用钢筋定位支架控制等分距离。

主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箍筋或螺旋筋螺距允许偏差±20mm;钢筋笼直径允许偏差±10mm;钢筋笼长度允许偏差±50mm。

3.4 加颈箍宜设在主筋外侧,以加强对钢筋笼的箍子作用,且不会增加施工难度,主筋一般不设弯钩。

3.5 钢筋笼搬运和吊装时,应防止变形;

安放前需再检查孔内的情况,以确定孔内无塌方和沉渣;安放要对准孔位,扶稳、缓慢、顺直,避免碰撞孔壁,严禁墩笼、扭笼。

3.6 注意钢筋笼的标高,到达设计位置后应采用工艺筋(吊筋、抗浮筋)固定,避免钢筋笼下沉或受混凝土上浮力的影响而上浮。

3.7 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为无护壁时70mm、砼护壁时35mm。

保护层用水泥砂浆块制作,当无砼护壁时严禁用粘土砖或短钢筋头代替(砖吸水、短钢筋头锈蚀后会引起钢筋笼锈蚀的连锁反应)。垫块每1.5~2m一组,每组3个,圆周上相距120°,每组之间呈梅花形布置。保护层的允许偏差为±10mm。

4 砼灌注施工

4.1 检查成孔质量合格后应尽快灌注砼。

在灌注砼前,应进行清孔工作,要求孔壁、孔底必须清理干净,孔底无浮渣,孔壁无松动。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端承桩50mm、摩擦端承桩和端承摩擦桩100mm、摩擦桩300mm。

4.2 当有地下水而渗水量不大时,则应抽除孔内积水后,用串筒

法灌注砼,串筒末端离孔底高度不宜大于2m,砼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如果渗水量过大,积水过多不便排干,则应用导管法水下灌注砼。

4.3 砼的粗骨料可选用碎石或卵石,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并不大大于主筋净距的1/3。

4.4 坚持按配合比投料,砼坍落度不宜过大,以5~8cm为宜,每50cm为一层及时振捣,砼灌注要保持连续。

坍落度损失大于5cm/h时,要调整配比。

4.5 砼拌合料质量控制,每盘砼的拌和时间不得少于90秒,开

始搅拌时必须做一次坍落度检测,调整好流动性,且具有较好的粘聚性,灌注时作坍落度损失的观察,以指导砼配合比的调整,拌好的砼应立即使用,有离析现象严禁灌入桩孔。

4.6 注意桩头砼的标高,应适当超出设计标高,以保证在凿除浮浆层后,桩头进入承台内50~100mm。

4.7 桩身砼必须留有试件,对直径大于1m的桩,每根桩应有1

组试块,且每100m3砼及每个灌注台班不得少于1组,每组3件,试件的制作必须客观真实,严禁"开小灶"。

5 成桩质量检验

5.1 砼试块强度的质量检验和桩身动检,桩身动检包括大应变

和小应变,可测出桩长、缩径、扩径、断桩及可估算出砼强度,质量检验和桩身动检必须合格。

5.2 建议有条件的按1%~2%抽样,按慢速维持荷载法做竖向静荷载试验,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5.3 砼灌注过程中必须实行旁站,全员、全过程控制,严格把关。

5.4 要及时跟踪检验,及时评定质量结果。

摘要:作为桥梁工程中最为重要的工程部位——桥梁桩基,其质量的好坏,不仅会影响桥梁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影响桥梁后期沉降均匀平衡及主体结构安全。因此,在桥梁施工中,对桩基的施工质量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本文从桥梁桩基施工前的准备、挖孔、钢筋笼、浇注砼及成桩等几个方面简单的阐述了桥梁桩基施工及质量控制的要点。

关键词:桥梁桩基,施工,质量,要点

参考文献

[1]GBJ10-8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2]GB50204-92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S].

上一篇:科学社会功能下一篇:环境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