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村劳动力

2024-05-10

河南农村劳动力(精选十篇)

河南农村劳动力 篇1

1 实证调查

本研究采用实证问卷调查方式, 调查问卷采用国家产业划分标准进行设计。2009年1月10日至2月10日, 通过对豫中郑州市登封县宣化乡才沟村第6村民组、许昌市鄢陵县南坞刘圪垱村和平顶山汝州市小屯乡范湾村第4村民小组, 豫南信阳市潢川县白术村第9村民小组、南阳市红泥湾乡竹园村第5村民小组和驻马店市遂平县和兴乡后楼村第5村民小组, 豫北安阳市安阳县辛村乡南伏恩村、新乡市原阳县陡门乡安庄村、焦作市郇封镇雪庄村第6村民小组、濮阳市南乐县张果屯乡西韩森固村第6村民小组和济源市北海庙后村, 豫东周口市淮阳县齐老乡杨楼大队西三刘村、商丘市虞城县城郊乡罗庄村和开封市兰考县坝头乡孟房村第2村民小组, 以及豫西的洛阳市栾川县栾川乡七里坪村第9村民小组和三门峡市灵宝县马家寨村等河南省豫中、豫北、豫东、豫西和豫南等五大区域的16个村庄或村民小组共2076名农村劳动力薪资分布情况的抽样调查, 通过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 力求得出河南农村劳动力薪资分布的基本规律。

2 河南农村劳动力产业分布

2.1 农村劳动力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研究发现, 河南农村劳动力具有以下特点:男女比例接近, 女性稍多;已婚占大多数, 其次为未婚劳动力, 但离异比例呈上升趋势;年龄集中在18~55岁年龄段;教育程度以小学和初中等较低的教育程度为主, 其次为高中和中专, 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占比较低。

2.2 河南农村劳动力薪资分布的总体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 在接受调查的河南省不同地域16个村庄的劳动力中, 农村劳动力工资待遇结构如下:月工资500~2000元的劳动力占绝对主体, 占比均在10%以上, 且总体占比超过90%;而月工资2000元以上的, 占比均在5.21%以下, 且总体占比低于10%。另外, 农村劳动力工资待遇呈现工资越低占比越高, 工资越高占比越低的特点。这一方面说明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整体工资待遇偏低的现实, 另一方面也说明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素质亟待提高。

2.3 河南五大区域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薪资分布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 河南五大区域的农村劳动力在工资待遇方面均表现为月工资500~2000元占比较大, 而2000元以上占比较低的情况。另外, 五大区域的农村劳动力在工资待遇方面有多不同, 具体表现为豫西和豫南极端低工资 (500~1000元) 务工人员占比相对豫北、豫中和豫东较高;豫东和豫中务工人员相对较低工资 (1000~2000元) 占比明显高于豫北、豫西和豫南;豫北、豫南和豫中务工人员相对高工资 (2000元以上) 占比明显高于豫西和豫东地区。

2.4 河南农村劳动力薪资分布的相关性分析

2.4.1 农村劳动力性别与薪资分布相关性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 男女农村劳动力在工资待遇方面均基本上表现出工资越高, 劳动力占比越低的情况, 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说明农村劳动力的工资待遇水平整体偏低的事实, 月工资500~2000元占据主体地位。另外, 除月工资500元以下的务工劳动力比例女性高于男性以外, 月工资500元以上的务工劳动力比例女性均低于男性, 说明女性劳动力务工工资水平较男性整体偏低的现实情况。

2.4.2 农村劳动力婚姻状况与薪资分布相关性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 不同婚姻状况的农村劳动力在工资待遇方面均表现出月工资500~2000元劳动力的比例占居绝大多数, 月工资2000元以上劳动力的比例占居少数的情况, 说明不同婚姻状况的劳动力整体工资待遇水平偏低的事实。另外, 除了月收入500~1000元的未婚劳动力、1000~1500元的离异劳动力以外, 已婚、未婚和离异劳动力的月工资随工资升高而比例降低, 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而月收入500~1000元的未婚劳动力与1000~1500元的离异劳动力较高的比例则很难解释。

2.4.3 农村劳动力年龄与薪资分布相关性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 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村劳动力在工资待遇方面表现出月工资500~2000元劳动力的比例占居绝大多数, 月工资2000元以上劳动力的比例占居少数的情况, 说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劳动力整体工资待遇水平偏低的事实。另外, 12~17岁月工资1000~1500元的劳动力比例、26~35岁月工资500~2 0 0 0元的劳动力比例以及5 6岁以上劳动力月工资1500~2000元的劳动力比例明显偏低, 而12~17岁和36~45岁月工资2000~2500元的劳动力比例及18~25岁月工资2000~5000元的劳动力比例明显偏高, 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4.4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薪资分布相关性分析

由表6可以看出, 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农村劳动力在工资待遇方面表现出月工资500~2000元劳动力的比例占居绝大多数, 月工资2000元以上劳动力的比例占居少数的情况, 说明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劳动力整体工资待遇水平偏低的事实。另外, 如果月工资5000~10000元大学及以上学历劳动力比例较高可以解释为高学历相应的工资待遇较高的话, 那么月工资2000~5000元小学学历劳动力比例较高则很难解释。

3 结论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薪资水平整体偏低, 月工资500~2000元占据主体地位, 且呈现出与劳动力占比明显的负相关。另外, 河南五大区域的农村劳动力月工资500~2000元占比较大, 而2000元以上占比较低的情况。豫西和豫南极端低工资 (500~1000元) 务工人员占比相对豫北、豫中和豫东较高;豫东和豫中务工人员相对较低工资 (1000~2000元) 占比明显高于豫北、豫西和豫南;豫北、豫南和豫中务工人员相对高工资 (2000元以上) 占比明显高于豫西和豫东地区。

河南农村劳动力 篇2

农民创业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豫农科教〔2009〕40号

各省辖市农业局、财政局,有关院(校):

现将《2009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2009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工作实施方

为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工作有效开展,培养造就一大批农村创业人才, 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办公厅等6部门《关于做好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09〕50号)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规范》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推动、部门监管、学校培训、地方扶持、农民创业”的思路,以增强农民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理念为重点,以提高农民创业能力为核心,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农村创业人才的培训工作,为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2009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任务2000人。通过创业培训和跟踪服务,使学员树立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促进学员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领办经济合作组织、创办农业企业,培养造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民企业家。

三、培训对象和培训产业

培训对象重点从种养大户、农村经济组织带头人中选取。

培训产业重点选择比较效益高,增收潜力大,有利于规模化生产经营的行业或专业,如规模化养殖业、高效种植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

四、组织实施

(一)认定培训基地。培训基地由省阳光工程办公室统一认定,原则上从农业大中专院校中认定,2009年度共认定农民创业培训基地9所(见附件1)。

(二)下达培训任务。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根据农民创业培训基地培训能力和各地农村劳动力分布状况,按照学员就近培训的原则,将培训任务下达到各省辖市培训基地(见附件1)。扩权县不再分开下达培训任务,由省辖市统一安排。

(三)学员遴选及组织。学员遴选采取自愿报名,乡镇推荐,择优选择的程序进行,具体程序是:各省辖市同培训基地会商,确定培训产业(专业)、开班时间,并将培训任务及产业(专业)下达到各县(市、区),2009年度每县原则上确定一个产业(专业)。各县(市、区)依据培训产业(专业)要求,将培训任务下达乡镇,原则上每个乡镇推荐1人。乡镇在学员申报的基础上,择优选择1人,报县农业局。县农业局审核把关后,统一将该县的学员送到指定的培训基地。

(四)组织开展培训。各培训基地要严格按照农业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规范》的要求开展培训工作(见附件2)。

(五)抓好跟踪服务。培训结束后,培训基地对学员进行不少于2年的技术、信息、资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创业跟踪服务。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对学员创办的企业或生产经营实体进行诊断,帮助学员解决创业发展难题。

五、资金安排

(一)资金安排。2009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

共安排资金500万元,资金从中央、省财政阳光工程资金中安排解决。农民创业培训的资金标准为2500元/人。

(二)资金的使用。农民创业培训资金,主要用于招生宣传费、教材费、授课费、场租费、场地实训实习费、考察费、学员食宿费、学员往返交通费、后续指导和管理服务费等,不得挪作他用。农民创业培训实行免费培训,培训期间不得向学员收取任何费用。

六、有关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农民创业培训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农业部门和培训基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各培训基地要明确一名院(校)级领导主抓此项工作,并确定专门机构来承担完成具体工作。各级阳光办要按照工作职责,积极配合培训基地做好学员的选拔和组织工作。

二要精心组织。各培训基地要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要选拔经验丰富、熟悉农民创业培训工作、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来担任教学工作;要选择符合农民特点,形式新颖、农民欢迎的实用教材;要按产业编班,原则上每班50-60人;要做好市场考察、选择好实习基地,组织好学员的考察和实践实习工作;要建立教学管理、班主任职责、班委会和学员签到等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教学管理工作。

三要严格资金管理。各培训基地要建立财务专帐,确定专人管理。严格按照农民创业培训资金用途使用,不得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挪作他用。培训班结束后,各培训基地要向同级阳光办和财政部门报资金使用情况。对资金使用中违规违纪问题,一旦发现,除取消培训基地外,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四要加强信息报送。各培训基地要及时上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方案;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学员台帐,并于每批次结束后及时上报;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学员档案,档案中要详细记载学员培训、考察、实习,以及创业发展跟踪服务等情况。档案由培训基地保存,并确定专人管理。培训结束后,各培训基地对培训工作要及时总结并报同级阳光办和财政部门。

五要加强监督管理。承担农民创业培训的学院(校)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对培训的真实性负责,保证培训时间和教学质量,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管理。省阳光办、省财政厅将定期不定期对培训基地进行检查和抽查,对各地阳光办学员组织情况和各培训基地的培训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培训工作结束后,省阳光办、省财政厅组织开展验收工作,检查和验收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安排农民创业培训任务的重要依据。

联 系 人:吴秀云联系电话:65918652

电子信箱:hnyggcbgs@sina.com

附件:1.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任务分配表

2.农业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分类培训规范(部分)》

3.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学员台帐

河南农村劳动力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 过剩劳动力 转移

0 引言

河南是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严重过剩,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仅靠农业内部的消化远远不够,必须把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加快河南工业化进程、增加就业岗位作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把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河南农民工竞争力,搞好省外、境外劳务输出作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1 河南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十分艰巨

河南地处中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9869万(2007年底),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其中农业人口6774万,占全省常住人口的69.35%(《河南年鉴》2006),是个典型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截止2005年底河南省农村实际劳动力4543.75万,耕地总资源7925.3千公顷,其中常用耕地7201.18千公顷,折合10801.77万亩。按人均年耕作能力6.8亩计算,实际需要农业劳动力1588.50万人。再扣除 林业、畜牧业、渔业就业人数,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近2800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广大农民进厂、进城的脚步,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止2007年底,全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达1974万人,同比增长228万人。输出到外省达1199万人,省内转移770万人,境外就业4.8万人。常年在外务工898万人,占转移总数的45.4%。全年全省劳务收入已达1316亿元,同比增长361亿元。[1]即使如此我省仍有近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尚未得到有效转移。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由于受到世界金融危机和欧美经济衰退的影响,东南沿海大批外向型中小企业纷纷破产或倒闭,农民工成为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群体,许多农民工失去工作,被迫返乡。据保守估计,截至2008年11月20日,河南至少已有一层六的农民工提前返乡,还有大量农民工已失去工作,滞留原工作地或转移其它城市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同时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失去城市工作岗位,被迫返回乡村。因此现在及将来一段时间内,河南农村实际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将有较大的反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压力将进一步加大。而能否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将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能否持续,党和政府扩大内需、拉动农村消费的政策能否见效,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能否把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避免经济大幅下滑,保持经济健康、平稳、较快得发展;关系到“三农”问题能否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个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成败的战略性的大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而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和农村劳动力资源严重过剩的大省,更应该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当作影响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的问题来研究。

2 中小企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是农民工就业的主渠道

能否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必须首先弄清这些问题:农民工最适合在哪里就业,农民工最容易在哪里就业,农民工最愿意在哪里就业?综合以上考虑,笔者认为中小企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是农民工就业的主渠道。主要原因如下:

2.1 地缘优势 中小企业多在远离大城市的县、乡(镇)、村等距离农村相对较近的地方,这种地理特点有利于农民就近转移。企业所具有的乡土、乡情、乡亲等元素,既迎合了中国农民固有的恋乡情节、又节约了转移成本,往往成为农民转移的优先选择。造就了一批“离土不离乡”、“亦工亦农”的新式农村居民。

2.2 企业特点 首先,中小企业数量多、分布广,便于农民工就业。统计显示截止到2006年年底,我国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已经达到4200多万户(包括个体经营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以上;1978—1996年从农村转移出来的近2亿劳动力绝大多数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就业。其次,中小企业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传统制造业、采掘业、纺织业、建筑业、餐饮业及商品批发、零售业等,企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用工量大,对员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经过简单培训即可上岗,这种用工特点正好为知识文化相对欠缺、缺乏专业技术的农民工提供了就业机会。

2.3 薪金与待遇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遇到融资困难、产品销路等问题,企业经营相对困难、利润空间有限;加上部分中小企业主自身素质不高,“唯利是图”,因此相对于成熟、稳定的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福利待遇缺乏保证,普遍存在着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等问题,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这对于生活相对优越的城市劳动力缺乏明显的吸引力,而有着吃苦耐劳精神的农民工则成了其用工的主要来源。

2.4 农民工兼业特点 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一般都保留着对本乡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经商外,农忙阶段大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这种转移属亦工亦农间断性转移。兼业转移人员在外务工时间长短与农民家庭男劳动力的多寡、从事劳务收入的高低及工作的稳定高度相关。农村劳动力兼业转移人员在外工作时间1-5个月比率为3.4%,而在本乡从事非农行业的比率为18.3%。农村转移的劳动力近60%是兼业型转移。这种兼业性质,最适合于在中小企业尤其是本土各种企业中小就业。

3 采取积极措施,有效促进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

如前所述,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省都将面临着农村劳动生产力的严重过剩。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造成了河南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低下和农村的贫穷落后,拉大了河南与先进省市的差距,延缓了中原崛起的步伐。如何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

3.1 大力扶持和发展本土中小企业,稳定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本土就业岗位。

3.1.1 加大对现有中小企业的扶持和支持力度,通过“保企业”来“稳就业”。河南地处中原,虽然现有的中小企业中外向型企业较少,受世界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河南中小企业的发展态势同样不容乐观。一份来自河南中小企业服务局的调查报告显示,虽然全省中小企业继续保持健康平稳发展的态势,运行质量较好,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企业生产增速下滑明显,停产、半停产、倒闭企业增多。报告显示2008年1~6月份,全省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3466.47亿元,同比增长26.15%,增幅下降7.55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11108.17亿元,同比增长36.73%,增幅下降5.75个百分点。“增幅下降速度远高于同期全省GDP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幅回落幅度。报告还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全省中小企业发展到30580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7803家;个体经营单位达208.2万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2.7万个。但目前,停产、半停产、倒闭企业增多。[2]我省中小企业的运行现状要求省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下决心、想办法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扶持和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健康发展。为此省、市、县有关部门应组织力量对本土中小企业进行摸底、调查,既了解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融资困难、税负过重、成本上升…),制定相应的对策;又要关注不同企业存在的个性难题(如生产技术上的障碍、销售渠道的不畅…),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瓶颈,促使企业健康发展。政府各级主管部门必须对本土企业做到心中有数,服务到位,尽可能减少宏观经济形势对我省中小企业的冲击和影响,确保我省中小企业健康、平稳、较快发展,确保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不减少,至少不大幅减少,通过保企业来稳就业。

3.1.2 大力优化创业环境,从源头上增加和促进就业供给。显而易见,正如民生的源头在就业,就业的源头正在于创业,而要保证创业能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必然又离不开一个宽松、活跃,尤其针对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来说,充分优化的创业环境。各国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虽然GDP的贡献能力以及技术含量均相对有限,但在吸纳就业人口,缓解失业压力上,个体、中小型企业从来都是无可代替的主力军。因而,它们的发展和活跃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家经济的就业水平,及其背后的民生均衡。然而,当前我们的问题恰恰在于,个体、中小型企业的创业环境正变得十分狭促。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自1999年以来,我国个体工商户已锐减650多万,正面临整体性的衰落。而造成上述表象的原因之一在于:部门利益支配下的各种行政收费、处罚异常繁密。所以,扩大和促进就业的根本之计在于,从法律源头有效约束进而彻底清理权力不断伸向市场之手,最大限度地净化和简化中小企业创业的行政环境。

3.2 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以创业带就业。影响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首要原因是:河南省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还没有从传统经济和农业社会中脱胎换骨出来,二三产业和城镇的接纳能力弱小。[3]据河南省中小企业服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上半年,我省有中小企业30.6万个,远远低于东部沿海和其它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与此对应的是,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省内转移只占转移规模的1/3,约有2/3是在省外、境外转移。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省外转移,既增加了转移成本,还造成了“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同时也延缓了河南本土的工业化进程。

“从根本上说,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关键是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一个人创业不仅创造自己的就业岗位,而且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来带动更多的人就业。”[4]党的十七大曾提出,我国要“适时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称为创业者。”突出强调了创业就业在扩大就业中的指向性和倾向性。中小企业是创新创业的主体,也是吸纳城乡居民就业的主体。因此各级政府应抓住当前大批农民工返乡的时机,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通过实行有利于创业的财政、税收及相应的支持政策配套,促进以创业带就业,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正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司长于法鸣所说的那样,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因为一个人创业不仅创造自己的就业岗位,而且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来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因此我们必须把推动返乡农民工创业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长效工作来抓,把“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文章做足、做好。

3.3 培育农村新的经济体,扩大农村自身消化过剩劳动力的能力 就业压力大是中国长期面临的问题。劳动保障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仍将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而在现有经济结构下,每年只能供给1100万至1200万个岗位,劳动力供大于求矛盾十分尖锐。这一现象在我省也基本如此,甚至更为严峻。因此,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在资金、土地等方面对农村中有资金、技术等优势的人员一定给于一定的扶持,尤其是结合地方资源特点,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发展农村中的新的经济体,可以有效地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相应地增强农村自身消化过剩劳动力的能力,对于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就业会有显著的作用。

3.4 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提高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省外转移的整体竞争力。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河南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大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加快河南工业化进程,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外,直接向省外和国外进行劳务输出在一定时期内仍将是一条我省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重要的途径。过去我省约2/3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是在省外就业,我省劳务输出数量居全国第一。然而我省输出的农民工却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综合素质较低、专业技术欠缺、适应能力较差等。具有关资料显示,我省转移的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占1.16%,初中文化程度占72.95%,也就是说初中级以下的占到了84.1%,正是由于这些问题使我省农民工在和其他省份农民工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前,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世界经济出现明显衰退、出口定单大幅减少,我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不少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然而,随着现代化水平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效应出现递减势头,与此同时,高技能人才却处于短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即使生存下来的企业或通过减员增效、或借机实现企业升级换代,必将导致这些企业对传统劳动力的用工必将减少,劳动力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工的培训问题,把农民工的培训工作作为促进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础工作长抓不懈。

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关注经济运行态势、充分了解市场用工需求方向,减少盲目性、增加确定性。有条件的话最好搞定单式培训和输出;第二,除了必须的专业技术的教授和训练,使河南农民工成为真正拥有技术专长的劳动者以外,还必须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道德的教育、心理健康的培养,提高河南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整体竞争力;第三,必须改变过去职业培训中普遍存在的搞形式、走过场,交钱发证的恶习,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使职业培训成为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把金钥匙。我们坚信只要做好了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提高了河南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即使未来企业用工需求相对减少,河南农村过剩劳动力的省外就业依然值得期待。

3.5 切实落实国家及省相关促进就业的新举措。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就业政策是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方百计解决好就业问题,努力扩大就业和减少失业,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有之义。因此,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都十分关注着一问题的解决,出台了一些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政策。2007年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就业促进法》,该项法律不仅视就业为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使促进就业政策法律化,更突出强化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该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金融政策,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并对自主创业人员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小额信贷等扶持。”

在2008年出现民工回乡潮之后,河南省政府以“促就业、强素质、固保障”为支点,及时出台通过包括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中介服务,大力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高度重视农民工回流现象,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强力推进农民工技能鉴定,加快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加大农民工维权力度,充分发挥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等十项专门加强对农民工服务的措施,力争在5年内全省新增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750万人,转移就业总量达到2750万人,农村劳动力在二、三产业就业的比例达到60%以上。

《就业促进法》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河南省十项措施也已颁布。然而,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切实落实,才可能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尤其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就业问题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007年度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王振.河南省全面调研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大河报2008-08-26.

[3]陈敏昭.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中国论文下载中心.06-02-10.

[4]于法鸣.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山东劳动保障 2008.6第8-11页.

河南农村劳动力定居城市障碍研究 篇4

1 实证调查

本研究采用实证问卷调查方式, 调查问卷按劳动力工作的地域进行设计, 具体包括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本县镇和本村。2009年1月10日至2月10日, 通过对豫中郑州市登封县宣化乡才沟村第6村民组、许昌市鄢陵县南坞刘圪垱村和平顶山汝州市小屯乡范湾村第4村民小组, 豫南信阳市潢川县白术村第9村民小组、南阳市红泥湾乡竹园村第5村民小组和驻马店市遂平县和兴乡后楼村第5村民小组, 豫北安阳市安阳县辛村乡南伏恩村、新乡市原阳县陡门乡安庄村、焦作市郇封镇雪庄村第6村民小组、濮阳市南乐县张果屯乡西韩森固村第6村民小组和济源市北海庙后村, 豫东周口市淮阳县齐老乡杨楼大队西三刘村、商丘市虞城县城郊乡罗庄村和开封市兰考县坝头乡孟房村第2村民小组, 以及豫西的洛阳市栾川县栾川乡七里坪村第9村民小组和三门峡市灵宝县马家寨村等河南省豫中、豫北、豫东、豫西和豫南等五大区域的十六个村庄或村民小组共2077名农村劳动力在定居城市障碍方面情况抽样普查, 通过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 力求得出河南农村劳动力在定居城市障碍方面的规律。

2 河南农村劳动力产业分布

2.1 农村劳动力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研究发现, 河南农村劳动力具有以下特点:男女比例接近, 女性稍多;已婚占大多数, 其次为未婚劳动力, 但离异比例呈上升趋势;年龄集中在18~55岁年龄段;教育程度以小学和初中等较低的教育程度为主, 其次为高中和中专, 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占比较低。

2.2 农村劳动力定居城市障碍的总体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 在对全省不同地域16个村庄2076名农村劳动力进行的调查表明, 愿意居住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到一成, 除了一部分是出于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以外, 城市房价高、收入无法保障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均构成了农村劳动力不愿到城市居住的较大阻碍因素。

2.3 河南五大不同地域农村劳动力定居城市的障碍分析

续 表

由表2可以看出, 河南五大区域农村劳动力居住城市的障碍均表现为收入和住房构成农村劳动力移居城市的主要障碍。另外, 豫东农村劳动力移居城市的其他主要障碍还包括子女教育和安全担心;豫中农村劳动力移居城市的其他主要障碍还包括子女教育、受歧视、喜欢乡村生活、不适应城市生活、交流困难和安全担心;豫西农村劳动力移居城市的其他主要障碍还包括不适应城市生活;豫南农村劳动力移居城市的其他主要障碍还包括子女教育、喜欢乡村生活和不适应城市生活;豫北农村劳动力移居城市的其他主要障碍还包括子女教育、喜欢乡村生活、交流困难和安全担心等。

2.4 农村劳动力定居城市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2.4.1 性别与劳动力定居城市障碍相关性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 男女农村劳动力城市定居障碍方面表现出一部分是出于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以外, 城市房价高、收入无法保障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均构成了农村劳动力不愿到城市居住的较大阻碍因素。另外, 男性农村劳动力喜欢乡村生活、交流困难所占的比例高于女性, 而对于安全等障碍的担心则低于女性农村劳动力, 这说明男性适应社会的能力比较强。

2.4.2 婚姻状况与劳动力定居城市障碍相关性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 不同婚姻状况的农村劳动力城市定居障碍方面表现出出于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 很多的农村劳动力不愿意去城市定居, 另外城市房价高、收入无法保障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均构成了农村劳动力不愿到城市居住的较大阻碍因素。另外, 已婚的农村劳动力对于城市定居障碍的问题认识中住房和收入占得比例较大, 说明已婚的家庭责任比较大, 养家担子比较重, 考虑问题比较现实。未婚的农村劳动力也是住房和收入占得比例较大, 但是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等问题相对于已婚的较低, 说明年轻人的适应能力比较强。离异的农村劳动力对城市定居障碍问题中考虑最多的是收入和对乡村环境的喜好, 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2.4.3 年龄与劳动力定居城市障碍相关性分析

续 表

由表5可以看出, 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村劳动力城市定居障碍方面表现出出于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 很多的农村劳动力不愿意去城市定居, 另外城市房价高、收入无法保障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均构成了农村劳动力不愿到城市居住的较大阻碍因素。另外, 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于城市定居障碍问题中收入和住房的问题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 其次是子女教育问题和受歧视的问题, 但是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这些问题, 除了12~17岁这个年龄段也都是农村劳动力考虑的比较多的问题。而26~35岁这个年龄段对于乡村环境的喜好占得比例较高近三成, 比65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还要高, 这个问题很难理解, 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的了解。

2.4.4 受教育程度与劳动力定居城市障碍相关性分析

由表6可以看出, 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农村劳动力城市定居障碍方面表现出出于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 很多的农村劳动力不愿意去城市定居, 另外城市房价高、收入无法保障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均构成了农村劳动力不愿到城市居住的较大阻碍因素。另外, 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农村劳动力对于城市定居的障碍中收入、住房和对乡村环境的喜好这几个问题表现的比较一致, 而且学历越高对于这些问题考虑的越多, 而对其他的问题顾虑相对少一些。

3 研究结论

农村劳动力城市定居障碍方面表现出一部分是出于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以外, 城市房价高、收入无法保障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均构成了农村劳动力不愿到城市居住的较大阻碍因素。

河南国企改制劳动处理 篇5

河南省劳动厅

豫劳法[1998]2号

关于印发《当前企业改革中有关劳动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有效)各市、地劳动(劳动人事)局:

现将《当前企业改革中有关劳动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当前企业改革中有关劳动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

党的十五大以来,全省各地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了企业改革的力度。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改革的深化,对劳动工作尤其是对劳动关系、社会保险、收入分配等带来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为保障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现就当前企业改革中有关劳动工作遇到的一些政策性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劳动关系

(一)关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管理问题。所有企业都必须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建立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有关部门要监督检查劳动合同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积极推进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劳动部门要加强对集体合同的审查工作。

1.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工作的指导,对《劳动法》实施以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者缺乏必备条款、无协商条款的劳动合同,要指导企业和职工重新签订、变更原劳动合同或者补充相应的条款。

2. 劳动合同期满后,企业与职工应及时终止或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行政部门对既不终止又不续订劳动合同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要责令改正,限期补签。对既不续订又未终止劳动合同的,在此期间出现问题仍按原合同条款执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由企业予以赔偿。

3.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对至今尚未建立劳动合同制度的企业要限期纠正;对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行政部门应责令改正,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对因不签订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按照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予以赔偿。

4. 各级劳动部门在劳动合同鉴证或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案件时要对劳动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全面审查,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要及时纠正或确认无效。

5.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集体合同的审查工作,在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应提出审查意见,指导企业和职工一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依照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签订合同,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关于改制企业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中止、解除、终止问题。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由于劳动合同双方在合同主体、合同内容等方面已发生变化,因此应及时重新订立、变更、中止、解除或终止原劳动合同。

1. 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由于合并、分立或财产所有者变化等原因,使原来的用人主体改变的,新的用人主体与原企业职工应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应不低于原合同未履行完的期限,其它条款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由双方协商确定。

2. 改制企业仅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变更的、原劳动合同应继续履行,企业和劳动者不需要重新签订劳动合同。3. 企业职工在与新的用人主体建立劳动关系之前,应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合同。新的用人主体与未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建立劳动关系形成双重劳动关系,对原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4.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通过分配、调入等形式进入企业的人员,劳动关系双方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或工作年限较长、且距法定退休年龄十年以内的,其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企业应当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5. 企业下岗职工和在社区范围内从事各种便民服务项目、为企事业单位临时性突发性用工提供劳务项目、以及从事家庭工业的产品制作加工等非正规就业的下岗职工,仍为原企业职工,劳动关系双方可以签订二年期内的专项协议,专项协议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具有与劳动合同同等的约束力,协议期满后,企业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可以与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6. 进入行业、企业集团的再就业服务中心进行托管的下岗职工,仍为原企业职工。劳动关系双方应和再就业中心签订托管协议,明确三方的权利义务,托管协议生效后,原劳动合同中止履行,下岗职工在托管期间重新就业或托管期满符合法律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条件的,可解除劳动合同。

7.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职工,均应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职工的档案转入当地失业保险机构,其它失业人员的人事档案可转入各级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机构,由职介机构代为保存。

(1)原停薪留职协议期限已满,且不愿回单位工作的人员;

(2)已自谋职业的人员;

(3)招收、调入企业后由于职工个人原因从未上岗的人员;

(4)按国家规定被企业裁减或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劳动合同的职工。

(三)关于改制企业职工安置及有关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在企业改革过程中,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工会、企业主管部门、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劳动关系双方特别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 改制企业原则上应全部接收安置企业原有职工,不得借改制之机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对于符合经济性裁员规定的,应按照有关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办理。

2. 在企业改制中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如下岗职工安置、基本生活费发放、劳动标准、集体福利待遇等,要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通过集体协商或集体合同的形式加以确定。

3. 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的企业,在筹集股金时应尊重职工意愿,不准强迫职工入股。用人单位不得以未入股为由降低劳动报酬、停发工资或硬性安排下岗,更不得以此为由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

二、社会保险

1. 企业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改制,所有在岗职工和下岗职工都必须参加社会保险。凡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下岗人员,包括下岗后从事其他劳务与原企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人员、离岗退养人员以及停薪留职期限未满、请长假、外错、外聘等人员,均应由原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社会保险费。

2. 凡已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合同的人员,重新到国有企业工作或就业的,所在企业和本人应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解除劳动合同后从事个体经营或到私营企业就业的,应按有关规定参加养老保险,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原有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随同转移,个人帐户储存额前后累计计算,按规定计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可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办理退休手续。

3. 由职业介绍机构进行人事代理服务人员,可由职业介绍机构负责代征代缴社会保险费。4. 已参加社会保险统筹被兼并企业的离退休人员,由兼并企业接收和管理,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离退休人员养老、医疗费用等由兼并企业负责支付。实行股份制改造的企业,由改制后的企业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改制前所欠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改制后的企业继续承担。

5. 企业拍卖时,购买方必须全部接收被拍卖企业离退休人员,并负责被拍卖企业职工社会保险费的缴纳以及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问题。或者将离退休人员退休后十年的社会保险金交社会保险部门,由社会保险部门负责社会保险金的发放。被拍卖企业以往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应由购买企业负责补缴。企业在改制中被分立为几个新的用人主体后,由新的用人主体继续缴纳其接收职工的社会保险费并负责对接收的离退休人员的管理。

6. 跨社会保险统筹范围(包括跨行业、跨地区)联合的企业,如果原用人主体未发生变化,原则上各联合企业原来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变,特殊情况另行研究解决。

7. 国有企业职工到私营、三资企业就业的,如果当地实行了工伤、医疗保险费用社会统筹的,应按规定向当地社会保险机构缴纳工伤、医疗保险费,并享受相应的工伤、医疗保险待遇。如果当地尚未实行工伤、医疗保险费社会统筹的,其工伤、医疗待遇应比照国有企业有关规定执行,费用由所在企业负责支付。

8.企业改制方案实施前欠缴的社会保险基金,在企业改制清产核资时,应首先从评估后的净资产中扣除,并一次性向社会保险机构缴清。

9.破产企业在资产清偿时,应从存量资产中首先清偿以往欠缴的养老保险费以及离退休人员今后10年的养老金,归社会保险机构支配。不能或不足额清偿的,应由财政和主管部门予以补足,社会保险机构责其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发放。破产企业已参加医疗保险社会统筹的,应按当地劳动部门规定的标准向医疗保险机构一次性缴纳退休人员今年10年的医疗保险费,由医疗保险机构负责支付其医疗保险待遇。没有进行医疗保险改革的市、地,其医疗费用由主管部门负责。

10.改制企业应在国有资产中划出一定存量资产,作为现有离退休人员的养老补偿金。标准可根据当地平均养老金水平按五年的养老总额计算。养老补偿金应向社会保险机构一次性缴纳,并由社会保险机构负责其现有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发放。如现行企业缴费比例(按工资总额一个基数征缴)高于20%的,可适当降低企业缴费比例。如企业一次性缴清有困难,可分期分批缴纳,缓缴余额计息。如确实变现困难或暂无能力缴清,当地政府作出决定,只能留在企业的,可作为企业占用资金,由企业制订还款计划,逐年收回,并计收利息。

企业改制前已经退养的职工和距法定离退休年龄三年内的职工,可按现行离退休人员养老补偿金标准剥离部分存量资产。待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办理离退休手续时,将这部分资产作为养老补偿金向社会保险机构移交,由社会保险机构负责其养老金的发放。

11.欠缴社会保险费企业职工流动时,原企业和职工应补缴以往欠缴的社会保险费。补缴确有困难的,可在与社会保险部门签订补缴协议后,由劳动部门和社会保险机构办理职工的有关转移手续。

三、收入分配

1. 改制企业要建立适应本企业情况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内部分配自我约束机制。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及其他改制企业,要积极试行通过集体协商确定工资的制度。

2.改制企业要严格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取得报酬的权利,不论实行何种工资形式,都不准有意或变相降低最低工资标准,改变最低工资的适用范围。

3.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企业要积极推行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要合理确定经营者收入,建立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把经营者收入同其经营业绩挂钩,并通过抵押个人财产、在企业中持股等,对经营者的收入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

4. 实行股份制改造的企业,要处理好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不得为扩大分红而故意压低职工工资水平,可从企业税后利润提取法定公积金和公益金后的剩余部分拿出适当比例参与分红,在企业资产负债率降低到60%之前,分红率不能超过20%;同时对工资发放也要加以合理限制,防止工资侵蚀其他生产要素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5. 改制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基本工资制度和工资支付制度。企业要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建立健全适合本企业实际的基本工资制度,基本工资制度包括基本工资构成、基本工资标准、增减薪办法及条件、新录用人员初始基本工资的确定等项内容。在制定基本工资标准时,要以岗位评价、职位分类和职工的技能差别为依据,充分考虑本单位的工资现状、经济效益等情况,合理确定每个职工的基本工资待遇。6. 改制前的企业应清欠拖欠的职工工资及其它福利待遇。企业拖欠的职工工资、遗属补贴和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应在企业改制前清偿完毕。资金确有困难不能全部清偿的,应从企业净资产中划出相应部分用以清偿。

河南确山农商银行荣获五一劳动奖状 篇6

近年来,确山农商行忠实履行服务“三农”、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经营质量管理,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为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该行针对“三农”、小微企业、特色产业、个人创业等信贷需求,推出了小微企业财信担保公司担保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和特色养殖、种植、粮油购销、中药材购销联保贷款等。2015年,累计投放各项贷款18亿多元,其中投放迪展通电子、崇山冷轧金属、双剑面业等小微企业贷款2.6亿多元,向牛、羊、猪养殖和烟叶、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和农户投放7.3亿多元。同时,向国家和地方缴纳税收8367万元在全市纳税企业50强中排名第14位,被驻马店市政府评为2015年度纳税先进单位。

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更便捷的金融服务,该行大力开展便民金融服务点建设,设立村级便民金融自助服务点53个,实现了农民不出村即可享受到存取款、转账、定活互转、密码挂失、缴电费、刷卡消费等多项服务。通过深入开展文明规范优质服务,使全行服务水平、客户满意度和社会形象持续攀升。

河南农村劳动力 篇7

1、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后的“空心村”问题

每年春节过后, 农村一些青壮年劳力就纷纷离乡, 踏上了进城务工经商的征程。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确实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然而, 我们不容忽视的是, 大批农民工的进城, 而且都是青壮年劳力, 剩下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建设新农村,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农村青壮年是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和主体力量, 建设新农村离不开他们。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好的, 我们鼓励农民进城, 但也不能“空”了、“荒”了农村;城乡互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要从实际出发, 尊重客观规律, 实现生产力布局的优化和科学配置, 不可出现“城市热、农村凉”的不协调局面。

2、农村人才流失严重, 农业技术人才匮乏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 大量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尤其是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都通过各种途径大量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 而留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只剩下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 无人从事农业技术研究, 致使农业生产后备力量严重缺乏, 农村的农民素质呈现逆向发展态势。另一方面, 城市与农村在生活、工作、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现实差距, 使得从城市回流农村的人很少, 外出的青壮年不愿意回到农村从事农业劳动, 大中专毕业生及各行业专业人才又认为农村发展空间小, 条件差, 也不愿到农村发展, 造成农村人才严重不足, 尤其是农业技术人才更是匮乏。

3、留守人员家庭残缺, 生活困难, 精神寂寞

农民收入不提高, 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但仅有收入提高, 也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许多地方农村的留守人口多为一些老人、妇女和儿童, 遇到农忙, 下田干活的都是些老、弱、病、残人员。他们这一部分群体由于家庭残缺, 家人长期分离导致许多社会问题, 不利于和谐家庭、和谐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二、新农村建设中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推进小城镇建设, 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发展县域经济, 重在发展中小乡镇企业, 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小城镇建设, 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发展乡镇企业是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 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的重要途径。2007年底, 我省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到1060.5万人, 政府应在资金、技术、原料、设备上积极扶持乡镇企业, 搞好乡镇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改造, 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 结合乡镇企业的发展,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吸引农村劳动力迁居小城镇, 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分流, 减少向大城市的盲目流动。小城镇建设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 与中心城市的规划相配套;要搞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使小城镇具备基本的城市功能;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联片、形成规模效益, 并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要以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长远目标, 注意节约用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 最终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 增强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 带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能力。

2、加强组织和引导, 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性

首先, 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在就业、工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要多做一些引导和服务工作, 增强外出务工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逐步走向有序流动, 避免盲目性。要确保对农民工的保护和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不断提高农民工工资收入, 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待遇, 以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 在他们进城之初及时提供各种帮助和服务, 让农民工真正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其次, 要在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一是共建信息平台机制。两地劳动部门应加强合作, 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 注意收集各种市场信息, 及时交流企业用工和劳动力供求情况, 并以适当的形式予以发布, 使农民外出之前做到心中有数, 避免无序流动。二是技能培训机制。输入地可以根据当地需要, 扩大定岗培训和定向培训的比例, 并延伸到市、县一级, 使两地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三是共同构建法律维权机制。输入地和输出地的法律援助机构要加强协作, 对遇到问题的农民工要给予热情主动的帮助, 运用法律手段积极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四是快速通达机制。在两地之间形成外出务工往返的“绿色通道”。

3、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提高农民工的素质, 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不仅关系农民工自身的竞争力, 而且关系中国经济的竞争力。经过教育培训的农民, 掌握了一技之长, 一部分走出去打工, 一部分留在家乡搞建设, 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各级党委、政府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 实施订单培训, 统一接洽用人单位, 有组织、成建制地输出劳务, 形成输出、管理一条龙, 建立起与市场的“直通车”。还要发挥劳动、农业、教育等部门的自身优势, 依托所属技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等, 开展对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2009年, 河南省在2008年培训100万人的基础上, 实施“农民工培训倍增计划”, 年内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200万人以上, 全省投入培训资金10亿元。大规模的农民工培训, 使河南由劳务输出大省向劳务输出强省转变。我们今天面向农村的教育培训, 主要是转移就业, 即农民工就业培训, 而缺乏针对留守农民建设自己家乡的培训。政府应将统筹城乡人力资源, 尤其是留守农民的培养问题摆在城乡发展战略全局的更突出位置, 通过财政投入开展留守农民的教育培训。一是通过培训, 让适度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容纳不下的农民建立对农村的信心, 建立在农村安居乐业的信念, 为家乡的发展作出贡献。二是通过农村适用技术的培训, 提高留守农民自我发展及适应市场经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不能忽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大背景, 新农村建设也不能脱离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实际情况。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协调矛盾, 趋利避害, 从中找到二者可以相互促进的结合点, 把促进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加快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潘维, 贺雪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1]潘维, 贺雪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2]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2]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3]黄振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 2005, (7) .[3]黄振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 2005, (7) .

河南农村劳动力 篇8

截止2009年底,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已达2258万人, 其中常年在外务工人员1150万人。从年龄结构来看, 2009年全省外出务工人员中, 3 0岁以下的占52%;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0.23%[1]。

二、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问题

(一) 劳动力市场发育迟缓、信息不畅, 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

劳动力市场没有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务输出服务网络, 流动处于盲目和无序状态, 很多农民工只是依靠亲戚朋友的介绍出去打工[2]。

(二) 昂贵的“搜寻成本”和“机会成本”阻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合理的流动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提出的“搜寻理论”指出:富余的劳动力总是在有摩擦的寻找工作, 而用人单位也在有摩擦的寻找工人。

(三) 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缺乏针对性, 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

很多农民工在接受培训项目后, 自身就业技能没有得到很大提高, 其个人素质与企业需求的存在差距, 从而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四) 转移就业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非常严峻, 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严重制约着农村劳动力转移[3]。

三、全顺模式

2004年, 农民工总司令张全收创办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 将松散的农民工组织起来, 对其进行整编、培训、准军事化管理, 形成“劳工团队”。他们利用团队作战的方式与用人单位“集体谈判”, 保护农民工的各项权益。全顺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将农民工组织起来, 对农民工进行准军训训练和相关技能的培训, 5O人一组, 输送给用人单位。全顺公司进行内部调配, 一个企业进入生产淡季就把农民工转移到仍然处在生产旺季的企业里去, 这样既解决了农民工的工作问题, 又适当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努力为解决农民工势权益受到侵害和东南沿海地区“民工荒”“招工难”问题做出有益的探索, 为合作用人单位营造了一个高灵活度, 低成本, 稳定收益, 低风险的用工环境。[4]

四、全顺模式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思路

(一) 建立网络信息披露平台, 改善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搜寻成本”

为了解决在招聘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农村劳动力服务管理机构应该将全省乃至全国的用工信息及招聘信息及时、有效地发布, 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披露实现农民工和用人单位的双向沟通、选择, 从而提高雇主和雇员之间“就业配对”成功的概率, 这个网络信息平台的建立与运作可以向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借鉴。

(二) 统一管理农村富余劳动力, 实现企业和农民工共赢

由于一些用人单位用工存在“季节性”, 如果由企业与农村劳动力签订劳动合同, 一旦企业处在生产淡季, 剩余的劳动力会带来边际经济效益的递减, 剩余的劳动力实际上在隐形失业, 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如果有农村劳动力服务管理机构统一管理, 将从各地来的农民工进行内部调配, 在一个企业进入生产淡季时把农民工转移到仍处于生产旺季的企业里, 一方面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三) 组成农村富余劳动力权益联盟,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在与用人单位的博弈中, 单个农民工始终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 只有将各地的富余农村劳动力集中管理, 形成强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权益联盟, 才能与用人单位进行博弈,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而农村劳动力服务管理机构正好可以起到团结雇佣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作用。在将一批农民工送入企业时, 由农村劳动力服务管理机构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并交纳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费用可由用人单位与农村劳动力服务管理机构协商, 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使农民工基本享受与城市职工相同的社会保险, 使农民工这类特殊的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四) 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源是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关键

目前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是青壮年, 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 很多劳动力的知识技能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这些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为了使得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富有针对性、成效性, 在技能培训前, 农村劳动力服务管理机构应该与用人单位共同组织农民工培训, 邀请用人单位针对其具体岗位的技能培训;在培训过程中, 为了调动农民工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农民工应承担一定的费用, 在经过培训后用增加的工资收益弥补其培训费用, 使得农民工和用人单位都能从培训中获得切实利益;在培训结束后, 应该让接受培训的农民工参加到用人单位的岗位中, 观察其培训后的技能掌握情况, 并根据具体情况实行绩效提薪, 最大程度调动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45-46.

[2]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30-31.

[3]平西栓.河南省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分析[J].农业纵横, 2010, 11:46-47.

河南农村劳动力 篇9

一、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面临的现状与问题

1. 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基础薄弱。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 经济和教育基础相对发达地区较为薄弱。改革开放后, 虽然河南省在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文化素质整体状况较低, 受教育状况急需要调整和改善。河南省转移劳动力中, 初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比例高达71%,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为9.9%。河南省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将会直接影响到转移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如何提高河南省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成了劳动力转移必须面对和解决得问题。

2. 转移劳动力培训机制不健全。

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有三个因素:一是要有良好的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激励机制, 激励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劳动力转移的本人积极参加培训, 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二是要有严格的考核机制, 要建立“明确责任、落实责任、考核责任和追究责任”的制度监控体系, 确保培训资金和政策的落实到位。三是要建立科学的反馈机制, 要通过网络、问卷等方式加强对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调研。当前, 我省劳动力转移方式政府组织和中介组织所占劳动力转移的比例较低。劳动力转移的组织缺乏影响了劳动力转移的质量, 也影响了培训各项计划的实施。总之, 劳动力培训机制的完善是河南省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的一项重要工作。

3. 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模式、内容和手段滞后。

培训是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和促进人力资源发展的最好途径之一。舒尔茨断言:“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 决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加。目前, 由于培训历史条件的限制, 河南省的人力资源培训在培训内容、方式和手段上都存在滞后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培训模式的创新力度不够, 培训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劳动力本身和企业, 要加大“订单培养”和“联合培养”等培养方式, 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质量的提升。二是培训内容上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 导致培训内容滞后。三是在网络化和数字化时代, 网络的培训方式和手段没有充分发挥, 在时间和空间上制约了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益。总之, 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工作需要在培训内容、方式和手段上积极改进, 加大培训的改革力度, 提高培训质量。

4. 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意识缺乏。

近年来, 河南省在劳动力转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较好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比如南阳、信阳、驻马店、周口等地区, 劳务输出经济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但河南省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由于受到文化教育基础的影响, 在培训方面的意识缺乏, 影响了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据2011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0年, 河南省转移劳动力1843万人中, 接受过劳动力培训的人数为620.02万人, 占劳动转移人数的33.6%;未接受过培训的为1222.98万人, 占劳动转移人数的66.4%。因此, 河南省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工作急需加强和推进, 以便更好地促进劳动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5. 劳动力转移的心理培训要加强。

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据2011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0年, 河南省转移的劳动力向东部的为526.48万人, 占28.6%;中部的为497.15万人, 占27.0%;西部的为22.37万人, 占1.2%;其他地区的为1.52万人, 占0.1%。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河南省在劳动力转移方面区域跨度是比较大的, 这就意味着有1000多万的劳动力背井离乡, 将会导致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有资料显示, 我国每年失地农民以300多万人的速度递增, 因征地引发的农村群体性事件占全国农村群体事件的65%以上。河南省作为劳动力转移的大省, 要高度重视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和过程后的心理疏导工作, 加强对转移劳动力的心理疏导和帮扶, 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和有序的发展。

二、解决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的对策

1. 加大对农村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

河南省在面对劳动力转移教育基础薄弱的问题时, 要从长远和战略的角度制定决策尽快改变这一状态, 实际上就是夯实教育基础的问题。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加强农村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一是要加强农村的义务教育, 增加义务教育的普及率, 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当前, 整个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日益严峻, 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等现象也日益严峻, 需要从教育机制上来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和生存发展能力, 推进农村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二是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职业教育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出路。而且, 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的关键是职业教育这个平台能否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能否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能否得到人才市场和就业单位的认可。因此, 政府一方面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另一方面又要加强对职业教育质量的监控,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作用。三是要发展终身教育。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方式, 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机制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要发挥积极的作用, 推进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构建。

2. 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机制。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 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要的途径。在构建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机制方面, 河南省要从四个方面加强:一是政府要从政策层面加强激励机制建设, 鼓励基层政府、行业、企业积极投入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工作, 避免搭便车效应, 给予积极投入培训的政府、行业和企业以税收、投资等方面的支持。二是要加强考核机制和反馈机制建设, 要通过加强考核机制和反馈机制, 推进劳动力转移目标的实现。三是要依据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中长期建设与发展规划, 制定劳动力转移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 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发展。四是要结合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要逐步引导劳动力由向省外转移为主转到向省内转移为主, 构建劳动力转移的进退机制, 规避劳动力转移后续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同时, 通过这种转变, 确保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四是要构建劳动力转移的系统工作机制, 劳动力转移不仅关系到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还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实现。河南省要积极争取国家对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和资金项目方面的支持, 加大支持力度, 促进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推进和发展。

3. 优化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模式、内容和手段。

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内容、方式和手段直接影响着培训的效果。河南省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加强劳动力培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要从培训的模式入手,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企业对人才培养发展的需要,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次, 要丰富培训方式, 充分利用网络和其他移动平台突破对转移劳动力的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推进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工作。再次, 要改进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手段, 提高培训效果, 促进劳动力转移培训质量的提高。先进的培训手段能够降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培训的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的降低, 一方面节约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另一方面推进了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果和质量。最后, 我们还要认识到培训的中心任务。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培训对象是转移的劳动力, 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要帮助转移劳动力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以促进其更好地去安排时间, 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这本身就是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目标之一。

4. 提升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意识和理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2年1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明确加强指出, 要加强教育科技培训, 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 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任务还很重, 需要从各个方面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进程, 以此提高河南省经济生产要素的效率和人力资源素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政府要出台政策提升行业、企业和转移劳动力自身的认识, 增强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同时, 要加强宣传的力度, 通过树立重视参加培训而实现致富和发展的典型, 鼓励转移劳动力参与各类培训活动, 提高自身的劳动素质, 从而提高转移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能力。当然, 劳动力转移培训需要平台建设, 提高市场意识, 努力推进劳动力转移市场的软硬件建设。为了促进就业培训市场的发展, 提升农民工对培训的有效需求, 需要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力度,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使资金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

5. 突出劳动力转移的心理培训。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 随着经济社会节奏的加快, 社会心理问题成了影响经济社会安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这让整个社会的心理危机变得更加严峻, 因此, 这也要求我们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 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尤其是要加强社会心理问题的疏导。当然, 西方学者克莱尔·肖特曾论述道:“贫困所指, 并不仅仅限于物质和伤及人体的剥夺, 它也损害人的自尊、尊严和自我认同, 堵塞他们参与决策的过程、进入各种机构的途径。至关重要的一点是, 这些方面往往互相加强, 使得若干群体之易受伤害的程度沿螺旋线上升。”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 加强劳动力转移工作是为了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发展和改革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实际上, 不管是劳动力转移中的心理问题, 还是其他领域的社会心理问题, 都是与职业环境或各类压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 河南省有着宝贵的人力资源优势, 要通过加强对劳动力转移的心理培训或咨询, 帮助劳动力转移群体实现可持续发展, 减少突发事件和群体事件发生的频率, 从而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河南农村劳动力 篇10

2004~2009年, 连续5年, 中共中央针对“三农”问题下发了一系列的中央文件。2013年, 若干重大会议围绕城镇化展开, 同年6月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同年11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讨论了有关城镇化建设的议题;同年12月12日至13日, 中央经济会议召开改革开放以来首个城镇化会议, 与会代表针对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问题, 均指出“人是城镇化的核心, 即城镇化的关键是解决农村人口‘如何市民化’的问题, 市民化的关键是要有稳定的就业和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为了让城镇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即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 全国应实行统一居住证制度, 使基本公共服务按居住证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 为人口合理流动创造条件;同时在教育、医保、养老等方面实行体制改革”。

作为全国户籍人口和劳动力输出第一大省, 河南省的城镇化比率及质量在全国排名都较为落后, 在整个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就业问题上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提高我省城镇化改革的速度及质量, 如何加快我省农村转移人口就业的步伐, 以及如何实现切实解决转移农村人口的市民化问题, 就成为化解就业难题, 保障我省经济和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就业是民生之本, 因此, 就业问题不解决, 一省乃至一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 都是空谈。

2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困境

近年来,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小有成效, 转移数量在全国排名居于前列, 作为全国人口和劳动力输出第一大省, 2013年末, 全省总人口为10601万人, 全省城镇常住人口4123万人, 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8%。农村实际劳动力4800万人, 其中富余劳动力3200万人, 截止到2013年底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60万人。目前, 河南省正处在战略性结构大调整过程中, 中原经济区、航空港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全面推进, 沿海产业不断向中部转移以及很多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或投产, 使得河南省农村人口转移速度不断加快。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转移规模逐年递增百万, 省内转移人数比重显著增加, 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数不断增多等态势。另外, 据测算, 到2020年还有1000多万农业人口亟待转移, 就业岗位供需缺口较大。因此, 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就业问题是一项复杂而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过程中也会遇到诸多问题, 阻碍其市民化转变的步伐。

2.1 农村转移人口职业技能水平低下, 岗位胜任能力差

总体来讲, 农村转移人口平均年龄较小, 受教育程度较低, 职业技能水平低, 岗位胜任能力差。而目前全省尚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 90%左右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以及45岁以上妇女和55岁以上男性群体, 转移就业难度较大, 可见实现市民化就业的机遇和挑战共存。教育水平偏低意味着劳动力对于岗位的选择偏窄, 胜任能力差, 因此多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及岗位。其负面影响还表现在: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低将会减弱其外出就业的动机, 没有剩余劳动力的参与, 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便无法实现, 新型工业化便不能推进, 新型农业现代化也无法实施;二是综合素质低不利于转移劳动力接受城市先进理念, 融入城市文明, 进而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三是综合素质低将不能适应新型工业化对于人才的需求。

2.2 市民化就业社会保障机制和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 河南在农业人口市民化的社会保障体制健全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 以及农民工职业不固定、流动性大、失业率高等原因, 再加上农民工自身维权意识较差,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降低成本, 逃避社保责任, 造成了河南农业转移人口整体参保率不高, 从而造成了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不稳定性。

由于河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缺乏规范的就业指导, 农民工缺少获知就业信息的渠道, 外出就业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表现在:一是农民工进城务工多是通过非正规渠道, 如亲友介绍或自发外出, 而选择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正规就业部门的比例很低;二是政府在公共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上也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 且由于经费划拨问题以及地域和部门分割等原因, 培训效率和效果均差强人意。

2.3 农民工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令人忧虑

正是由于政府部门对于农村转移劳动人口的就业社会保障机制和就业服务体系的不完善, 再加上农民工外出就业比较分散, 多以个人或小团体出现, 缺乏统一正规组织, 在当前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因此, 他们的合法权益总是受到侵害。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严重, 尤其是节前或是年前;二是工作环境恶劣;三是农民工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 加班得不到相应的报酬。农村劳动力转移, 大批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 他们的子女被留在农村家里, 成为“留守儿童”。所以农民工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两难选择。针对农民工子女教育和成长出现的问题, 有些基层干部指出, 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最大成本是牺牲了下一代人的教育。

3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转移人口就业问题对策

3.1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转移人口就业问题的解决思路之一就是提供更多的适合农村劳动力的工作岗位。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河南省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很多的就业岗位。发展服务业就是要全面提高服务业的综合竞争力, 把发展特色服务业、发展物流、金融、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与推进城镇化有机结合, 从而吸引农民向城镇转移就业、集中居住。

3.2 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 促进农民工平等就业

3.2.1 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标准

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建立, 对于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和就业歧视, 保障农民工的自由流动和平等就业, 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打破现有制约劳动力市场流动的制度, 建立统一的城乡就业标准, 进一步淡化就业领域的地域性和户籍条件, 真正确立劳动力的市场主体地位, 真正实现由市场自主调整劳动力资源配置, 使劳动力市场中的每个个体, 尤其是农民工, 都能平等地参与竞争, 最终实现劳动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3.2.2 完善非正规就业制度

非正规就业是我国目前农民工就业的主要模式, 大量过剩的低素质劳动力无法通过有限的正规部门充分吸纳, 而非正规部门经营方式灵活、对劳动技能要求较低、资金投入较少, 逐渐成为我国主要城市的就业渠道和新增就业岗位的来源。我们应该正视并力求改变这种现象, 通过完善非正规就业制度以促进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职业发展。首先, 要确定非正规就业的法律地位, 使非正规就业合法化、明朗化, 明确非正规就业劳动者与雇主的权利义务关系。其次, 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和管理经验, 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 协调职能部门的关系, 为非正规就业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再次, 加强对非正规就业者权益的保障, 降低就业成本及流动风险。最后, 给予非正规就业者政策的倾斜, 提供资金支持, 开展公益性培训, 建立创业扶持制度等。

3.3 注重农民工个人素质的提升

3.3.1 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观念

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需要政府和各类社会团体的共同努力, 积极改革创新, 消除转化中的障碍, 创造良好的转化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民个体素质本身的整体提高来发挥这些外在改革的作用。所以, 农民主体性素质能否主动进行自我转化提高, 加快主体素质的转化速度, 农民如何以自身的能力、素质、文化和心理适应城市, 直接关系到农民市民化以及其是否能顺利就业。

3.3.2 加强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资金扶持

保障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中顺利就业主要决定于充足的就业岗位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工作能力。在当前农民工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和岗位技能较差的现状下, 政府负有对公众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同时由于农民工目光不够远大以及资金短缺等实际情况的存在, 农民工在职业培训上的主观需求不足, 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强财政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 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 强化职业教育与就业的对接服务, 提高农民工的岗前培训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

3.4 强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管理与服务

完善的农村劳动力的管理与服务制度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质性因素, 否则即使农村人口暂时转移到城镇中, 也面临着不稳定或不彻底的情况。因此,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必须以稳定就业和彻底定居为目标, 其具体措施包括:

(1) 将在城市中有相对稳定工作或有劳动关系5年以上的农民工纳入社会统筹, 而对稳定性不高或流动性大的农村劳动力的个人账户、医疗保险实施社会统筹的过渡性政策, 扩大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的参保比例;

(2) 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法规及维权意识, 从各个方面切实做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 鼓励用工单位或政府以及社会为农民工提供标准化的农民工宿舍、公共租赁住房或住房补贴;

(4) 以解决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住房、子女入学等重要问题为基础, 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项目的支出, 保障农民工在提升自身素质、住房需求和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上的权利。

参考文献

[1]徐光超.河南省农村转移人口就业模式与路径选择[J].中共郑州市党委学报, 2013 (04) .

[2]蔡泽昊, 贺楠.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制度保障、障碍及政策优化[J].河南社会科学, 2014 (3) .

上一篇:学习化学指导管理下一篇:国际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