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的建构与流动

2024-05-05

公共空间的建构与流动(精选四篇)

公共空间的建构与流动 篇1

城市公共空间的建构, 是城市设计研究和实践的核心课题。而城市公共空间质量的提升, 也是城市化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城市更新的关键问题。当下, 随着快速城市化引发的人口与其它城市要素集聚, “紧凑高密度”成为城市未来空间环境发展的突出特点, 而日益紧迫的环境问题又使得城市在“紧凑”发展的同时必须兼顾“生态”发展的要求。在此过程中, 公共空间的建构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 表现为公共空间建构必须兼具“紧凑”和“生态”的双重特征。

一方面, 公共空间的建构要遵循空间集约化和空间形态紧凑化的原则;另一方面, “紧凑高密度”的语境为城市生态化的诉求提出了特殊的挑战。一般化的生态策略, 例如创造大面积的生态斑块, 在空间资源极其紧缺的高密度城市环境中将难以实现。

当代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为我们思考高密度城市环境中的公共空间建构问题开创了新的的视角。从总体上看, 它吸收了景观学、生态学的思想, 但是不仅把景观当做塑造城市生态空间的载体, 而是强调以景观为媒介, 将其看作是加强空间关联、整合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活力的综合要素。在过去的20多年中涌现出许多成功案例, 为城市设计研究和实践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和方法。

2 景观都市主义的策略与方法

2.1 景观都市主义的概念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 (Landscape Urbanism) 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 由查尔斯·瓦尔德海姆 (Charles Waldheim) 等率先提出。它并不等于景观 (landscape) +都市主义 (urbanism) , 而是一门以景观为工具, 研究当代城市发展的学问。该理论试图重新讨论建筑、规划与景观三者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拓展景观的内涵与外延, 使其成为“洞悉当代城市问题的透镜和重新建造当代城市的媒介”。[1]

莫森·莫斯塔法维 (Mohsen Mostafavi) 在《景观都市主义:机械景观操作手册》中指出:“景观是城市未来想象力的框架, 它为我们应对当代的城市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2]弗兰姆普敦 (Kenneth Frampton) 认为:“能够转变失控的全球性大都市的唯一希望在于景观这一结构因素, 它不应仅仅是一种基于当地真实性的美学资源。”[3]詹姆斯·科纳 (James Corner) 则认为:“景观都市主义的模式更接近真实复杂的城市, 并提供了一种取代刻板的、中央集权式规划机制的新途径。”[4]斯坦·艾伦 (Stan Allen) 在《二维的厚度》一文中提到:“景观都市主义是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模型, 更是一个能很好展现其发展过程的模型。”[5]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它关注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城市理论;二、它以景观而非建筑作为认识和建造城市的媒介;三、它关注“人化自然”语境下的城市生态;四、它关注景观基础设施、废弃棕地修复、生产性景观 (Productive Landscape) 等领域;五、它秉持动态的观点, 注重城市发展过程, 从而形成更加全面、更具策略性的设计方法。可以说, 景观都市主义正在成为一种当代城市研究的范式。

2.2 景观都市主义的作用

研究者对于景观都市主义在当代城市发展中作用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源于景观学自身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景观”概念理解的转变。从词源上看, “landscape”一词天生带有自然和视觉两方面的属性。与“景观”所对应的公园、绿道、花园等内容, 在视觉上呈现出的自然特征, 使其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缓解城市发展中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的安慰剂和药方。1969年, 伊恩·麦克哈格 (Ian Mc Harg) 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一书, 开创性地将区域生态环境同景观联系在一起。他在里士满林园大道选线方案中, 对区域的坡度、地表排水、土壤排水、基岩地基、土壤地基和易冲蚀程度进行信息采样, 按不同级别将这些信息用不同颜色绘制在图纸上, 对其进行叠加, 进而得出对区域生态破坏最小的线路。由此, 景观不再是单纯的视觉象征, 而同时具备了生态学上的意义。但是, 批判者认为, 麦克哈格的生态适应性规划中“科学的雄辩使场地的艺术和文化表达遭到贬值”。[6]1995年, 维克多·格鲁恩 (Victor Gruen) 合成了“城市风景” (cityscape) 一词, 指向由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所构成的人工环境, 将其与传统的具有强烈自然属性的“地景” (landscape) 概念区别开来。库哈斯 (Rem Koolhaas) 为了抹除传统自然景观和都市景观的区别, 甚至主张采用“景” (scape) 一词, 作为对无图底、无边界城市的表达。[7]

与之不同, 詹姆斯·科纳认为“景观都市主义的目标是探索由空间时间相联系的生态学 (space-time ecology) , 即全面考虑城市范围内的所有作用力和要素, 并将其看成内在作用下的连续网格。”[8]这一对景观都市主义的界定, 一方面继承了麦克哈格对景观生态性的强调, 另一方面又弥合了人工与自然的对立关系, 使景观在发挥生态效应的同时, 成为城市组织城市结构、整合城市功能、激发城市活力的媒介。

2.2.1 作为结构的景观

俞孔坚认为, 景观不应过多地承担粉饰作用, 而应介入城市结构。[9]在景观都市主义者看来, 景观除了具有美学价值与生态价值之外, 还具有成为城市骨架的潜力。在传统城市中, 道路格网往往被认为是构成城市结构的首要元素, 这实质上体现出一种基于功能和效率的城市设计观。随着城市发展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识的觉醒, 人们对城市空间环境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景观作为城市结构的价值逐渐凸显出来。

法国莫伦塞纳特 (Melun-Senart) 的城市设计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图1) 。库哈斯在方案中提出“空的策略” (Strategy of Void) , 试图以景观为工具建立城市发展的新秩序。景观骨架由南北相互交错的廊道系统构成, 这些廊道由生态绿地与公共空间组成, 以虚体的方式串联起森林、农田、遗迹以及城市的各个功能区块。被景观所限定的城市区域, 犹如一个个独立的岛屿, 可以按不同密度、不同模式进行发展, 而不必受限于城市本来的形态与肌理。这既保证了城市最大限度的自由发展, 又防止城市陷入无序的混乱中。事实上, 莫伦塞纳特不是由实体建筑来定义, 而是由这些结构性的景观骨架所定义。

图片来源 图1:www.oma.eu/projects/1987/ville-nouvelle-melunsenart/

图片来源 图2:AA Landscape Urbanism book:Social Waterscapes:86

2.2.2 有厚度的景观

景观作为城市复合基面来整合多样的城市功能和复杂的城市行为, 是景观都市主义在公共空间建构中又一重要作用。它强调景观不应只被视为是薄薄一层表面, 而应被看作是一个有厚度的、并且能容纳各种城市功能的立体容器。阿兰·博格 (Alan Berger) 将从城市延展出去的巨大城市表面称为“多孔平面” (holey plan) , 其中的“孔洞”就是那些当时未被利用的区域。[10]事实上, 城市的基座 (大地景观) 不是扁平状的, 而是一个整体的、连续的、有厚度的空间 (图2) 。物质和能量在这个空间里发生交换, 生态过程在这个空间里进行。这种观点很快被设计师所接受并应用于实践中。克利夫兰广场 (Cleveland Public Square) 方案通过景观的隆起, 形成了有厚度的景观, 从而将公共活动在三维的景观空间中展开 (图3) 。

2.2.3 激发活力的景观

景观不仅仅是一种塑造物质空间的媒介, 还是城市活力的催化剂:特殊的景观可以引发各种公共事件, 例如城市中的樱花节、郁金香节就是由特殊景观引发的城市活动;从动态的过程来看, 景观是一系列公共事件发生的舞台, 它创造了一种开放的空间系统来容纳城市不可预期的、随时间变化的活动。或者说, 景观和有机生物一样, 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个系统将允许公共活动萌芽、进行、以至最终消失。同时, 景观能因时而变, 并扩展出新的网络、新的链接与新的、不可预期的机会。在日本横滨渔市岛竞赛中, “计划性岩浆”的图解表达了库哈斯的目的和手段 (图4) 。尽管两个渔获交易市场占据了小岛大部分的场地, 但它们只在早上4点到10点之间被密集地使用, 其余时间这两个巨大的建筑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渔市岛分时利用的框架成为了设计的真正核心。设计者通过场地与景观改造, 削弱形态控制, 加强事件编排以填充渔市岛剩余时间的活动, 从而它提供了一个半开放的计划框架, 将不同时段、不同内容的要素纳入到整个空间利用的过程中。在这里, 事件空间取代了形式的空间。

图片来源 图3:www.designundersky.com/dus/2009/12/22/rethinkingclevelands-public-square.html.

2.3 景观都市主义的策略

在当代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景观都市主义的重要性已逐渐凸显出来。它拓展了景观的意义, 使景观作为综合要素介入到城市公共空间的建构中去, 并逐渐形成一种“弱形态、重策略”的设计方法。

图片来源 图4:Rem Koolhaas, Bruce Mau, S, M, L, Xl[M].New York:The Monacelli Press, 1995:1220.

图片来源 图5: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29fcbd01010uu0.html

图片来源 图6:http://www.weissmanfredi.com/project/seattle-artmuseum-olympic-sculpture-park

2.3.1 架构策略

“架构” (structure) 就是以景观为纽带, 将景观拓展为一种系统性的结构性要素, 为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建立生态骨架 (ecological framework) , 以此加强高密度环境下公共空间的生态化与系统化。

(1) 利用景观天然具有的生态保育功能, 通过建立城市生态廊道, 加强城市公共空间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 并显示生态特征, 以此对抗高密度城市环境中城市公共空间的“破碎化”和生态恶化。詹姆斯·科纳在前海新城的设计中, 利用并拓宽了流经场地的河流与排水渠, 把这些原本水质恶劣的河道重塑为五条城市滨水走廊, 形成了放射式的景观生态廊道系统 (图5) 。18km2的场地被分割为六个不同区域, 限定了每个区域的开发边界。城市滨水生态廊道系统性地连接了各个区域, 建立起以城市生态景观体系为主导的城市弹性结构。同时, 更大范围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借由滨水廊道被引入城市, 既净化和改善了水质, 又保证了城市在未来高密度开发中仍保有生态性。

(2) 把景观作为一种柔性和开放的媒介, 促进城市各系统整合。在休斯顿布法罗河散步道公园 (Buffalo Bayou Promenade) 项目中, 凯文·杉立 (Kevin Shanley) 摒弃了将生态保护、交通航运、防灾减灾、公共活动当作互不相关的系统进行设计的观点, 以景观空空间为媒介将多个原本独立的城市系统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在这里, 景观作为一种“活动的工具”, 实现了多项城市功能的高度复合, 强化了城市形态的整体性。

2.3.2 折叠策略

“折叠” (fold) 就是通过景观的三维起伏, 创造连续、立体的公共活动基面, 从而加强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和立体化。

高密度环境下城市用地资源的紧缺使得公共空间必将向多层面、立体化的方向发展。景观以其自身的灵活性与可塑性, 成为了建立空间连接与塑造空间厚度的优良媒介。“折叠”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创造一个或多个柔顺的、易弯曲的、平滑的基面, 使公共活动不受阻碍, 连续不断的发生。例如消除建筑或道路对连续活动的阻隔, 形成跨越街区的公共活动基面。该基面能够“汇”、“编”穿越公共空间的动态事件与过程, 并在最大程度上为它们提供联络、互动、交换、聚散、混合和相互融入的可能性。[11]二、以三维的景观空间形态, 塑造加厚的、多层次的空间, 以容纳各种城市功能与活动。

美国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 (Olympic Sculpture Park) 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 (图6) 。维斯曼弗雷迪事务所 (Weiss/Manfredi) 将公园塑造成一个“Z”字型的绿色折板。折板跨越公路与铁路, 将相互分离的三个地块缝合在一起, 构建了一条从西雅图艺术博物馆到滨水区的连续路径。折板下方是公共停车场。折板表面被大面积的绿化覆盖。绿地与各式雕塑结合, 成为一个露天的雕塑艺术广场。该项目通过对景观进行“折叠”, 不仅创造出新的绿地公共空间, 加强了城市滨水区的可达性, 还利用折叠形成的空腔解决停车问题, 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利用。

2.3.3 编排策略

城市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时空过程”。基于对城市发展“过程性”的认识, “编排” (Stage) 策略注重以景观为媒介, 为场地发展编制时间框架, 从而创造出一种类似于舞台编舞的灵活脚本。它作为一种延时性策略, 在提高场地利用效率的同时, 应对了高密度环境下对景观空间活力化的诉求。“编排”策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1) 强调在不同时段、不同情况下, 公共空间具有转换功能的潜力。如莫非西斯事务所 (Morphosis Architects) 在浦东文化公园项目中制定了场地使用计划, 根据不同时间和不同季节来调整相应的公共活动 (图7) 。同样, 在曼哈顿滨水区改造竞赛方案中, BIG事务所也编制了“普通时段”与“防洪时段”公共空间使用计划, 通过与景观相结合的可变防洪装置, 调整空间的开合程度 (图8) 。

图片来源 图7:汤姆•梅恩.复合城市行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402-403.

(2) 强调对场地的全生命周期予以关注, 应对其诞生、发展甚至死亡的全过程。公共空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转变并非偶然, 而应在设计之初就被构想好, 并经过精心安排。多伦多当斯维尔公园 (Downsview Park) 就是这方面颇具代表性的案例。该方案以当地最为丰富的资源——树木为媒介, 为场地制定了全计划周期的时间框架:第一阶段 (2001~2005) 进行棕地土壤修复与简单种植, 恢复土地的生产能力;第二阶段 (2006~2010) 增加种植的种类, 改造原有建筑, 新增基础设施以建立公园的基本格局;第三阶段 (2011~2015) 拓展种植范围, 延展公园边界与东西两条主要的城市河流形成完整的绿地系统, 成为真正的“树城” (图9) 。这种动态的观点往往更加接近于城市的真实状况, 既可以在项目前期节约资金投入, 又可以利用景观自身的发展与增值, 为场地创造更多的、不可预期的机会。可以预见, 在未来的城市设计中, 对过程的设计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3 结语

景观都市主义是一个新兴的、富有生命力的理论。其策略和方法对于解决当代城市空间环境发展问题, 特别是应对高密度城市环境中公共空间建构的问题, 具有巨大的潜力。其概念、策略、技术手段、实践领域等都有必要进行进一步地挖掘和拓展。同时, 在解决现实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矛盾也有待多方面的思考和探索。例如, 景观都市主义在策略上非常强调景观空间应跨地块、跨区域立体复合使用, 在现实建设中容易出现土地权属与用地功能难以厘清, 投资主体、收益主体与管理主体不一致等问题。这使得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法规、建设、管理等多方面的障碍。未来, 景观都市主义能否使景观成为“洞悉当代城市问题的透镜”或“重新建造当代城市的媒介”, 尚需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更为广泛的实践, 特别是需要研究者、设计者、投资者和管理者等的协同努力。

图片来源 图8:www.gooood.hk/THE-BIG-U.htm

图片来源 图9:Julia Czerniak (ed) , Case:Downsview Park Toronto[M].Munich:Prestel Verlag, 2002:79.

参考文献

[1]查尔斯·瓦尔德海姆 (编) , 刘海龙等 (译) , 景观都市主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9.

[2]Mohsen Mostafavi, Landscapes of Urbanism, Mohsen Mostafavi, Ciro Najie, Landscape Urbanism:A Manual for Machinic Landscape[M].London:AA Publications, 2004:7.

[3]Richard Weller, An Art of Instrumentality:Thinking Through Landscape Urbanism, The Landscape Urbanism Reader[M].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2006:69-85.

[4]James Corner, Terra Fluxus, Charles Waldheim (ed) , The Landscape Urbanism Reader[M].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2006:9.

[5]Stan Allen, Mat Urbanism:The Thick 2-D, Case:Le Corbusier’s Venice Hospital and the Mat Building Revival[M].Munich:Pres tel Verlag, 2002:119.

[6]E.Mossop, Landscape of Infrastructure, Charles Waldheim (ed) , The Landscape Urbanism Reader[M].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2006:168.

[7]Marc Angelil, Anna Klingmann, Hybrid Morphologies:Infrastructure, Architecture, Landscape[J].Daidalos (73) , 1999:18.

[8]James Corner, Terra Fluxuss, Charles Waldheim, The Landscape Urbanism Reader[M].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2006:21-33.

[9]俞孔坚, 景观都市主义:是新酒还是陈醋?[J].景观设计学, 2009 (5) :16-19.

[10]Alan Berger, Drosscape, Charles Waldheim, The Landscape Urbanism Reader[M].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2006:197-217.

网络意见表述与公共话语空间建构 篇2

【关键词】 网络空间;意见表述;公共话语空间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2.98亿人。事实上,自90年代中期之后以来,伴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革命和“网民”群体的不断增加,网络以不可阻挡的步伐改写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作为一种新媒体,网络带来了新的文化生产、表达和交流的空间,其影响力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日渐呈现出一个新型的公共话语空间 (public speech space)的模糊生存形态。以各种网络论坛为例,它们成为公民表达“声音”、传递影响的“驻地”。人们自发结成某种意义的社群在论坛等网络空间中发表意见、交流观点,以网络为载体的公共话语空间由此被逐渐建构起来。

一、网络与新型的公共话语空间形态

首先,公共话语空间的概念是借用哈贝马斯“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的概念,二者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但不能等同。据哈氏的“公共领域”理论,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平等对话性这几个基本特征。本文所提的公共话语空间,从宽泛意义层面上讲,就是一个公共的、对社会政治及各种事务讨论的空间,同样具备这几个基本特征。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电子革命,对当代社会的“文化形式”和“感觉结构”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正如麦克卢汉所言,“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新兴的电子媒介不仅引发了传播方式的根本变革,更带来了一种新型的“公共空间”的参与方式。在传统媒体里,“话语权”掌握在媒介资源的控制者手中。尽管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传统媒体的节目形式、新闻内容等不断改革和创新,它们在意见表达上也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亦体现出一定的公共性,但是,整体而言,大众对信息的接受仍然以单向传播为主,他们更多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而网络的出现无疑为公众舆论炮制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在网络时代,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分明界限早已被跨越,每个人既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网络的匿名性、自主性、平等参与性、多向沟通性使它作为一个“公共话语空间”浮现出来。网络技术的特点使得传统媒体中强势呈现的“话语霸权”被相对削弱,公共舆论得以拓展和延伸。以各种论坛为代表的网络空间成为公共话语的集散地,网民得以在其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把握话语权,参与、评价、讨论,交流各种社会事件。

二、网络空间中的意见表述特质

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严格的把关制度、互动性差等特点对于公共话语表达而言,无疑是很大的障碍。而网络自身“去中心化”、开放性、交互性的传播特点,正符合公共话语空间对传播的要求。在网络空间中,公民通过网络论坛、各种讨论板块等形式进行意见表述。我国的网络论坛自1996年起开始了蓬勃发展,到现在,国内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论坛(如人民网“强国论坛”等),它们拥有数量庞大的注册用户,相对稳定的在线人数,成为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和焦点话题的重要载体。公众在网络传播活动中,采用“超文本”写作,可以不受时空限制的加入互动,其意见表述的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而言,具有鲜明的特质。

第一,公众接受信息、发表意见的主动性。网络空间可以被看做是一个“意见的自由市场”,公众自觉自发聚集在一起,形成虚拟网络社区,平等的交流和理论各种意见,而不用担心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正是这种自发性和自愿性,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公民意识,成为“民意”的表征。

第二,网络空间中“意见表述”的方式是平民化的。这种平民化:一方面表现在普通大众可以直接参与乃至成为“意见领袖”;另一方面,也体现在网络交流方式的特点上。网络语言不同于传统语言,它摆脱了传统媒体的“书写”状态,而得以一种更为直接和纯粹的具有口语特征的方式“说”出来。在网络中发表的言论或言说,更多的时候,是不经过多修饰的“平民化”的语言,有着平民语言的活泼感、直白感、亲切感。同时,匿名的发表形式能让公众获得心里上的安全感,有利于他们表达出真正想表达的情感和言说。

第三,被表述的话语是多元的而非一元的。这也是网络作为公共话语空间的重要特点。意见表达的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话语的多元性。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论坛发表言论,他们的立场、价值观以及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是具有差异性的,这种差异性必然带来观点和意见的多元化,有利于解决一些现实中的问题。比如沸沸扬扬了8个月之久的“华南虎事件”,网络公众在事件的澄清过程中一直发挥着中坚力量的作用。从最初网民对“虎照”真假的质疑开始,到公众激烈的讨论,使这一事件的效应扩大化,并得到多方的共同持续关注。很多匿名的网络公众,秉着去伪存真的精神,乃至身体力行寻找证据来对虎照进行“证伪”或“证实”,并且大声地发布他們的意见,形成了巨大的民间舆论力量,在某种程度上,也彰显了网络公共空间中公众话语权的回归。

三、透视网络空间“意见表述”的不足

网络所构建的公共话语空间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虽然这个空间的准入门槛很低,但仍然存在门槛,那些不具备网络知识和上网条件的公众,在这个空间中是“失语”的。不仅如此,在网络空间内部,参与者和参与者之间,也非绝对的平等。比如在网络论坛中,成员分为论坛管理者和普通参与者,而参与者又可以分成资深网民和普通网民。管理者和“资深”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并且他们可能以封杀别人话语权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话语权。虽然网络论坛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网民的话语权仍然会受到一些“规则”的限制。另一方面,随着媒介的不断融合,论坛一般都失去了“独立性”,而依附于某些大型媒体,因此其所受的控制和管理也就愈加严格。“传媒一旦受到某种利益的牵制,便会成为操纵公共领域的工具。”总之,网络情境的自身特点决定了网络在“意见表述”方面存在不足。

首先,进入公共话语空间的用户的匿名性导致了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大打折扣,捕风捉影的消息常有存在,更不乏为了吸引眼球和“人气”的虚假信息。与此同时,匿名的身份模糊的网民个体在“意见表述”时无所顾忌,感性化、情绪化倾向严重,有时候甚至纯粹是情绪的宣泄。网络的开放性很不幸地同时扼杀了交流的严肃性。而由于情绪化的舆论往往容易带动起整个参与者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意见发表的失控。

其次,意见表述的去理性化。公共领域要成之为公共领域,其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成员之间的理性沟通。公共话语空间要正常的存在和运行,必须以其成员能够互相理解、交流为前提。在意见表述的去理性化现象中,成员的参与状态通常是“偏激”的,不屑于或者根本无视其他人的看法,这样,即便所有的参与者都极其兴致盎然的发表各自的言论,互相却拒绝沟通,它所形成的“公共话语空间”是空洞的,是虚伪的。

再次,公共意见表述的有效性实现问题。一方面在于平台本身的特性是否有利于公共意见的表述,另一方面在于意见是不是被完整的表述。从前者看,网络空间中各种论坛、板块都还处在一种离散状态,很多时候是小群体的、小众的微弱表达;从后者来看,权力的管制对于公众声音的表达形成了直接的障碍,网民经常抱怨“删帖”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很多来自民意的话语被强行“屏蔽”了,其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很多的论坛参与者宁愿选择“失声”。

四、建构理想的网络公共话语空间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要构建成一个理想的公共话语空间,还需不断进行优化、改进和弥补。理想的公共话语空间的构建,并不只是提供一个交流的场所,而更重要的是公众的参与状态。首先,如前面所述,网络空间准入是有门槛的,那就意味着网络公共空间面临着“数字不平等”的现实:那些没有网络知识没有网络接入的公民被排除在空间之外。这样一个部分公众“缺席”的空间如何避免成为掌握话语权力阶层的自我言说,是我们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另外,对于公众的“失语”现象而言,它折射了在强势的传统媒体下公众习惯性的被动,同时也对公众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众作为参与者,应当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参与交流,避免“集体无意识”的产生。以网络论坛为例,当对某一社会问题进行讨论时,需要有一部分公众能够发表有实质内容的、有一定深度的原创帖子来带动其他的参与者的讨论或辩论。另外,在处理删帖的问题上不应处在一种随意状态,应该有更明确的标准,否则很容易挫伤网友参与的积极性,导致集体“失语”现象的产生。总之,以网络为载体的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同时受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但网络的媒体特性决定了其作为公共话语空间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让我们一同期待公众话语“狂欢”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2009(1)

[2]哈贝马斯.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商务印书馆,2000

[4]沃纳·赛佛林,小詹姆士·坦卡德.郭镇之主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5]石义彬,张卓.中国传媒公共领域角色的重建[J].现代传播.2005(3)

[6]许剑.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J].新闻大学. 2003(1)

[7]陈飞.网络新闻评论与构建公共话语空间的多视角分析[J]青年记者.2007:3~4

[8]张纯晖,李红伟.现代传媒与公共领域的构建[J].新闻界. 2003(6)

[9]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公共空间的建构与流动 篇3

1 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概述

众所周知,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城市中相对固定且最有影响力中的户外空间。从一般分类上讲分为3类:广场型城市公共空间, 细分为公园、广场、公共绿地等;街道型城市公共空间, 可分为普通街道、步行道 (街) ;水域类城市公共空间, 包括各类河道、湖泊、水池等。

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应指一种满足公共交往基本功能和互动能力, 以及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宜人尺度和造景特色, 当然, 这种活力必须是由人的参与和感受来形成。正因为活力必须基于空间实体、空间中各元素以及整体空间形成的氛围来体现, 所以这些元素在满足各类人群基本使用的多样性特征、满足多元的社会文化, 并有提供根据不同时代进行更新和演进等方面的综合效用, 才能形成完整的活力范畴。

2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主要问题

2.1 从景观角度来看, 其主要问题如下

2.1.1 普遍重视功能主义规划。

导致公共空间格局分散、忽略了人们原有的户外活动, 让人们不方便参与和利用, 加之城市土地的巨大价值, 也使公共空间面积预留不足或被日益蚕食。

2.1.2 在公共空间的构建过程中。

由于现代化、规模化的指导思想影响以及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相互借鉴, 导致公共区景观缺乏特色, 千城一面, 让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认同感下降。

2.1.3 流行化、样式化的城市美化运动。

如“光彩工程”、“河道打造”、“公园透绿”等, 让许多城市过分追求形式美和视觉效应, 使得街道宽广、广场庞大却游人稀少、劳财费力。

2.1.4 不注重地方化文脉延续。

或在景观元素方面忽略人们熟悉和回忆, 或者缺少人性化的设施等问题, 不被大众广泛接受, 导致了人群参与的减少和空间活力的弱化。

3 公共空间活力的特征和建设原则

3.1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活力特征

通过上述分析和实际调研, 一个充满活力, 能吸引人们关注、汇聚人们参与、给予人们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应具有如下特征:

3.1.1 满足功能———交通便利、网络布局。

城市公共空间不是独立于生产和生活的区域, 也不是远离人们活动范围的特殊空间, 必须做到交通便利、使用方便, 让人们在工作之余或短暂休闲时间的情况下容易到达和体验。当然, 形成网络化的交通和空间布局是一种合理模式, 线形化、单一化的布局使人们活动的距离增加, 并且原路线往返容易让人产生视觉和心理疲倦。

3.1.2 人性设计———方便利用、亲近市民。

人性设计是一个有着广泛内涵的概念, 从空间布局, 环境打造到功能设计、设施设备都应注重人性化, 注重宜人的尺度和形式。比如常见的座椅、垃圾箱、照明、公共厕所等都是必备设施;而在功能和样式方面应考虑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使用, 也应考虑少量群体人员使用的需要, 常见的如盲道、浅斜面轮椅道、亲子休息区域等。

3.1.3 景观特色———个性突出、富有文化。

我们不是一味拒绝现代功能化的景观模式, 但应考虑每个区域自有特色, 而不是千篇一律、复制样式。每个公园、街道、水域都应参考历史文化, 延续地域文脉。同时应考虑人们的传统文化和使用习惯, 不能因为培育所谓“城市文明”而试图立即改变人们的使用习惯, 应在尊重的基础上合理引导。

3.1.4 持续效用———参与度高、经久实用。

归根结底, 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必须是人们乐于参与、方便参与的区域, 从表象上看应该是人们喜爱的汇聚地, 人流量大且人人乐在其中。从另一个层面讲, 正因为利用频率高, 使用强度大, 就必须考虑所有功能设施和景观元素的经久耐用, 考虑空间的维护和环境卫生的保持, 否则, 这些空间必将成为城市中脏乱差的角落。

3.2 从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建构的基本原则

3.2.1 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符合大众化的需求。

考虑不同年龄特征、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使用诉求人群的需要, 塑造多义空间。

3.2.2 充分考虑人们的使用习惯和心理感受。

当然, 通常不存在面面俱到的方案, 在各种诉求的满足中应以更大的群体、更集中的需求进行规划和设计, 才可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3.2.3 技术和材料在经济实用的基础上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不可偏执的人为制造历史的风貌, 还原旧时的景观视感, 而应该是贯穿的、融汇的现代风格。即使需要打造仿古特色的公共空间, 其功能、材料、技术也应结合现代工艺和审美特征, 方便参与且利于维护, 不可修旧如旧, 机械的制造历史遗迹。

3.2.4 艺术和功能结合, 互动和体验兼顾。

不可否认的是景观打造需要符合艺术和审美, 但是如果将架上艺术品、展览作品、装置艺术等照搬到公共空间中却是欠妥的。为了增添空间的互动性, 游戏化的设计、娱乐化的参与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4 实现公共空间活力的途径

4.1 合理安排景观节点, 优化景观序列

公共空间活力的形成需要众多空间及其景观效果的合力。孤立的间隔空间往往因为参与和交流的不便让人们产生陌生、隔阂和恐惧, 难以形成相互呼应、游人如织的盛况;而混乱叠加或者主次不分的景观序列却会让身在其中的人们不知所以, 甚至产生视觉疲惫感。由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理论得知, 公共空间体验的整体是由运动和速度相联系的多视点景观印象复合而成, 而非简单叠加。由此可见, 人们对城市环境意象是综合体验城市空间中的面 (广场) 、线 (道路) 、点 (景观点) 而形成的。如中关村软件园的空间序列安排为例, 设计的出发点是想营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由生态核心、生态走廊、绿地和庭院等节点组成, 形成有重点、有辐射、有联系的景观系统。

同时, 合理组织景观节点和序列也是出于交通和流向的考虑, 以景观节点来引导人流、控制拥挤, 让各个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利用和景观展示高效有序, 做到易达、可达、可用、可观。这是实现公共空间活力的重要保证。

4.2 结合建筑围合空间, 利用建筑表面信息

建筑是视觉的艺术, 也是时间的艺术, “凝固的音乐”、“随时间流淌的艺术”便是最好表述。而从建筑发展史上来看, 特定的图形、符号被运用在建筑表面, 特定的材料、组合、肌理形成的外观是建筑的特点之一。在人类步入现代化、信息化的今天, 建筑外观丰富的艺术效果和表现力已经承载着更多超出建筑本身的内涵, 如在材料、图形、色彩之外的灯光、LED屏、标识等。由于建筑是围合公共空间的既有基础条件, 影响着空间的外部形态和景观效果, 所有综合利用建筑外观来设计环境空间也是营造活力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北京798艺术工厂D区, 基本保留了厂区以前的风貌而赋予新和功能, 让公共空间弥漫着怀旧的工业痕迹, 也有着“翻新”的艺术气息。

4.3 设置公共艺术作品, 有效营造空间活力

环境空间中的艺术品一直以来得到人们的认同而广泛使用, 将当代艺术作品置于城市公共空间中, 不仅能够提高空间的品质和受关注程度, 赋予公共空间独特的艺术氛围, 同时也为人们提供欣赏、领悟、提高修养的条件, 增进人们的交流, 消除隔膜而产生同化和亲切感。另外, 景观艺术品也是组织人们在环境空间中游览的导向标, 成为引导人们前行、汇集或者记忆路线的标志。

在现代化的城市空间, 尤其是创意园区的各个空间中, 涂鸦艺术、装置艺术、波普艺术、街道立体画等都得到了大量应用;而在市民聚集较多的空间里, 写实性、体验性的艺术品却让人们乐此不疲, 如成都民俗文化公园被注入了大量艺术作品和文字信息, 通过碑文叙述和艺术作品展现民俗和井生活现, 传递着非常亲切的信息, 鼓励人们参与其中, 使得这里经常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4.4 完善公共设施功能, 全面融入环境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功能就是必须满足人们各种活动的需求, 其舒适、方便、和谐、富有活力才是理想的休闲和交流场所, 当然就必须具备健全的公共设施。这些基本公共设施包括:灯具、座椅、垃圾箱、站牌、路标、城市地图栏、电话亭、售报亭、候车亭、治安亭、公共卫生间等。通常公共设施应符合易用、安全、系统、美观、环保、公平等原则。从景观学的角度来看, 要充分认识到设施是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 所有元素共同组成了特定的空间景观效果, 重点应考虑公共设施的系统性、陈设位置、体量尺度、造型色彩等方面。

通常情况下, 理想的公共设施可以在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同时, 产生亲和力或者舒适感, 增强空间的活力。另外, 公共设施对于市容市貌的营造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功能良好, 形态优美的公共设施具有美育的功能, 也有助于增进市民爱护公共设施, 爱护公共环境的意识, 增强市民对城市归属感和参与性。如图中的儿童游乐场所休息座椅不仅孩子喜欢, 成人也高兴地在找回童年乐趣。

4.5 利用新型材料和技术, 结合传统文化元素

同建筑一样, 景观设计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时代文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各种建筑材料、工业材料和科技手段被用于景观建设中, 带给城市公共空间特有的时尚魅力和审美感受, 如钢材、合金、玻璃等材料以及光纤、激光、LED等现代技术。由于可承受复杂多样的造型、呈现缤纷变幻的色彩使环境空间的景观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通过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增添了空间的活力。当然, 在吸纳新技术的同时, 也应考虑传统和历史元素的融合, 这是传承文明和启迪后人的需要, 也是赋予空间更多承载力和感染力的需要。

4.6 匹配文化活动开展, 综合提升空间活力

丰富多彩而匹配的公共文化活动是构建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有效途径。自然环境和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没有人文因素有参与, 始终摆脱不了作为客体的属性。地域文化需要活动来展示和延续, 市民需要文化活动来凝聚人心和陶冶性情, 城市也需要公共文化活动来提升形象和品味。当然, 活动组织和开展涉及多方面因素, 从规划设计方面则与空间尺度、景观打造有关, 开放的空间容易扩大活动影响, 相对私密的空间则更显得亲切, 取决于人们对进行活动的空间认可度———即其活力因素。

虽然如此, 一些设计们还是在尽力将公共空间中最本质的活动特性付诸其中, 最典型的例如北京建外SOHO办公区的公共空间设计, 位于朝阳区东三环中央CBD区, 被媒体称为北京“最时尚的生活橱窗”, 由20栋塔楼、4栋别墅、l6条小街组成。建外SOHO没有围墙, 16条小街在占地约17万m2的建筑群中流动, 这里制造出了充满人情味的小街文化, 应该算是比较成功的有活力的人性化公共空间。这样的活力空间的形成, 与它的建筑布局和人与空间的尺度关系的把握有很大关系。就其平面安排而言, 建筑与建筑之间围合出了若干个小的广场空间, 并且在竖向空间上有尺度相对低矮的2层商铺做缓和, 减少了高层建筑的压抑。如图中所示, 通过建筑的有效围合, 首先将车行与步行空间分开, 保证安全感, 再次是围合空间尺度的把握。

早在20世纪60年代, 简·雅格布斯就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提出城市活力来源的多样性, 指出要挽救城市活力, 必须体验真实的城市人的生活。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环境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市民社会生活的场所, 是城市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汇集, 所以, 公共空间建设的宗旨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整体风貌和大众的满意度。而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方面, 如何从景观设计和功能考量的角度来增强大众的参与性和亲切感, 从而激发空间活力, 提高城市幸福指数, 是我们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指除建筑物之外的户外开放空间, 通常表现形式为街道、广场、公园等具体形式, 是人们生活、休闲、交往的重要场所。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关注城市建设风貌和品味的今天, 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景观打造成了众多决策者、规划和建设者、参与和体验者们关注的话题。基于目前存在的部分规模化、形式化、客体化等诸多问题。本文试以景观学的观点, 表明了关注民众、尊重自然、体现场所精神、增强空间互动等方面的指导思想。重点阐述了以功能设计、景观节点、建筑外观、公共艺术品等为途径来建构公共空间的活力, 为提升城市形象和人们的参与度、满意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景观学,公共空间,活力,建构

参考文献

[1]简·雅各布斯 (Janc Jacobs)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 北京:译林出版社, 2005

[2]扬·盖尔 (Jan Gehl) .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王江.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营造[J], 山西:山西建筑, 2008 (7)

[4]陈展川, 侯则红.现代景观设计中意境的创造探讨[M], 安徽:安徽农业科学出版社, 2007

公共空间的建构与流动 篇4

(一) 以农民工为特定群体报道的首次尝试

2009年两会前夕, 新华手机报推出“我打工我期盼”农民工关心问题手机调查活动, 吸引了5万余农民工的积极参与, 农民工读者纷纷向总理和代表委员表达自己的心声, 建言献策。正是这次的调查让首份以农民工群体为主阅读对象的手机报——“打工E族”的发行由设想变成真正的尝试。该报于2009年3月3日在北京创刊, 并在两会期间每天向用户发送一期, 以免费的形式赠送给农民工读者。在此期间, “打工E族”的单期发行量从两会开幕之初的6020份猛增到121万份, 收到读者短信提问、建言40多万条。

这种以农民工为特定群体的报道方式是新兴媒体的首次尝试, 标志着以手机报为主的新媒体将会更突出受众的多样性、个性化选择与传播区分, 也是针对农民工现状的极大突破。

(二) 两会农民工手机报“打工E族”手机报的主要内容及形式

“打工E族”这份由新华网联合全国总工会新闻中心、半月谈杂志社创办的手机报“特刊”, 旨在第一时间向受众传递两会中与农民工相关的新闻信息和热点话题, 并通过手机互动平台收集民情民意, 以便提供给两会代表、委员参阅。首期播发的两会农民工手机报, 由“两会之声”、“我身边的农民工”、“有问必答”、“寻工找活”等小版块组成, 涵盖了新闻、信息、互动、服务等多项功能。 (1)

“打工E族”手机报采取整合创新的形式, 有效联合各方资源, 加大报道的权威性、有效性和深度、广度;采用即问即答的方式, 针对性地为农民工答疑解惑;采访身边的农民工, 注重可读性、贴近性, 把他们的就业历程、心声期盼、切身问题的解决意见等原创报道内容, 通过手机报平台生动真实地展现给读者;突出报道农民工人大代表, 真实还原和体现这一群体的心声, 搭建农民工和两会代表委员沟通桥梁;提供真实、实用的就业创业信息, 真心真意帮助农民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2)

二、手机报与农民工公共话语空间建构的关系

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指出公共领域是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 市民们可以在这个空间中有言论自由。它是使“公民可以不受限制地进行协商对话, 他们可以就公众利益相关的事物组织聚会、结社和表达意见”。 (3)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 截止2008年12月31日, 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这两亿多农民工, 是社会中庞大又重要的群体, 也是一个新生阶层。近几年, 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 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权益受到广泛关注, 但是, 这种对所谓“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并不能从根本上为他们在社会公共领域中找到自己的位子, 并融入其中, 长期以来, 农民工都是社会中的“沉默”阶层, 也是社会公共领域的“边缘人”。此种现实语境, 正是对农民工在社会事务中丧失话语权的深刻暗示。我们要做的是, 追寻农民工在社会公共空间中失语的根本原因, 然后创建一个现实平台真正消除他们的“话语障碍”。

(一) 农民工公共话语空间狭窄的原因

1、知情权的缺失是导致农民工话语权缺失的直接因素

信息贫乏是指农民工阶层缺乏对经济社会事务等的知情权。“在社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信息分化, 已使得一部分人成为了信息的富有者, 也使得一部分人成为了信息的贫乏者。信息贫乏者是信息社会的最大弱者, 他们由于缺乏获取信息的手段, 根本无法及时获得必要的生产性信息和生活性信息。” (4) 农民工所获得的生产性信息和生活性信息都是不充分、不完备的, 与城市市民之间的“数字鸿沟”越来越明显。

知情权是公众行使话语权的前提条件。由于农民工缺乏信息获取渠道, 或者由于农民工所获取的信息不充分、不完备, 城市社会的信息及其流通与广大农民工对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信息的需求严重失衡。农民工先进通讯工具的匮乏, 如对电脑网络等接触极少, 制约其获取信息资源的机会, 决定了农民工所获取信息的片面性和延迟性, 导致其参与社会活动的话语权的现实基础的丧失。 (5)

2、社会断裂是农民工群体话语缺失的重要原因

社会的断裂, 主要是社会阶层的距离拉大, 各阶层交流渠道狭小, 无法达到意见的共融。尽管农民工阶层规模庞大, 但其对城市社会的影响仅仅局限在经济领域, 在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中, 农民工阶层只存在微弱的、甚至是被动的影响。 (6) 农民工阶层日益远离城市社会的中心, 只能作为一个“自在的阶层”而存在, 消解了将农民工个体微弱的声音聚集起来的可能, 消弱了农民工阶层的整体话语权能力。作为一个沉默的、被社会忽略的阶层, 农民工丧失话语权, 在喧嚣的城市社会中长期处于失语者的地位, “失语者”并非生来就没有发言的本能, 没有为自身的最基本权利去争取的心愿, 他们的“失语”只不过是囿于特殊的社会环境的无奈的选择。

(二) 手机报与农民工话语空间建构的关系

由于农民工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知识文化程度不高、经济能力较低等问题, 因此, 有人将他们处于社会公共话语空间边缘地带的原因归结于其自身经济文化水平的落后, 然而, 事实上, 在社会公共领域的建构中, 社会各阶层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关键是看是否有一个很好的有效的交流平台, 使社会各阶层都能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到合适的方式进行话语表达和参与建构公共领域, 正如哈贝马斯所说, 公共领域是以公众的平等参与、理性沟通为要点的。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对农民工群体的接受确实有着种种限制, 真正面向农民工的媒介产品少之又少, 农民工群体的话语缺失现象严重, 在现实的公共话语空间里, “出现与现实社会结构相反的结构性失衡——占社会少数人的精英群体占有优势话语资源, 占社会大多数的弱势群体处于话语边缘地位。” (7)

从本次的调查来看, 农民工群体主要是18岁到35岁的男性, 且他们中95%以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甚至有近20%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而且, 由于他们工作繁重而紧张, 超过50%的调查对象表示希望在就寝前的有限时间里接触媒介信息。这种现实情况和意愿表明, 为农民工建构的交流平台应该具有简单便捷、轻松灵活等特征, 手机报正是具有这一优势的新兴平台, 它以网络和通信手段为基础, 是农民工用得起、用得上的信息传递工具。

三、对武汉地区农民工阅读手机报的调查研究

(一) “打工E族”手机报是否真正扩大了农民工的公共话语空间

本次调查中的对象主要是在武汉地区从事建筑业和餐饮业的农民工, 调查方式以采访和问卷相结合, 共发200份问卷, 回收199份, 回收率为99.5%。调查结果显示, 调查对象中已经订阅了“打工E族”手机报的仅占21.6%, 超过半数的农民工不知道有此手机报, 也不愿意订阅;在两会期间, 仅有4%的农民工定期查阅“打工E族”手机报, 只有8.5%的农民工发表见解和意见;另外, 还有数据表明, 近七成农民工没有感觉到“打工E族”手机报拉近了“两会”与自己的距离, 笔者在采访中也得知, 多数人认为其并没有改善自身的“失语”状态。这些调查数据出乎媒体的预想, 也与之前报道的乐观局面不甚相符。我们甚至可以断言, “打工E族”手机报并没有像预期中所设想的那样扩大了农民工的公共话语空间。

(二) 如何利用手机报进一步开拓农民工公共话语空间

调查数据中显示, 尽管只有少数农民工订阅“打工E族”手机报, 但还有46%的农民工通过短信免费赠阅、从亲友处或媒体广告等渠道了解并接触过“打工E族”手机报, 45%的人表示在资费合理的情况下愿意订阅手机报。这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数据, 这说明手机报在农民工群体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针对这种潜在的需求, 要使这一群体在手机报平台上享有充分的话语权, 成为手机报的稳定受众, 还需要进行以下几点尝试:

1、根据农民工的特点确定发送手机报的时间和频率

从调查中看, 农民工对手机报传递讯息的量和形式并没有特殊要求, 但却对发送的时间和频率有所期待。由于农民工在社会中主要从事繁重的工作, 休息时间相对较少, 对他们而言, 阅读手机报虽只需5~10分钟的时间, 但是要找到一个恰当的时间段阅读却较难, 大多数农民工更习惯在就寝前阅读手机报, 因此, 针对农民工的工作规律, 定时发送手机报, 从而满足农民工群体的阅读习惯就非常有必要。

2、在都市报的手机报中开通农民工专版

农民工希望了解的讯息类型随着社会的进步也不断变化着, 已不单单只是就业问题, 他们也开始关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 从调查数据得知, 农民工对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的关注率分别为30.65%、33.17%、38.7%、55.78%。而且农民工群体向城市流动, 长期驻扎在城市, 由于害怕孤独和缺乏归属感, 他们同样关心自己所在城市的状况, 也希望参与到城市进步的舆论之中。因此, 目前的都市报的手机报可以开通针对农民工的专版, 整合各种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讯息, 为他们融入城市、融入社会公共空间提供更有效的平台。

3、加大宣传力度, 鼓励农民工参与手机报的互动传播

从农民工不知道手机报、没有订阅手机报的比率和他们通过其他途径接触手机报、有潜在意愿订阅手机报的比率的对比中, 我们不难发现, 手机报在构建农民工公共话语空间中发挥的现实作用还十分有限, 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手机报这种新型传播形式本身的宣传还很不够。因此, 应该加大宣传力度, 激励农民工群体参与手机报的互动传播, 从意识和行动上培养农民工群体主动建构社会公共话语空间。

综合以上的论述和调查结论, 我们应该看到, 两会期间发行的“打工E族”手机报为农民工群体进入社会公共话语空间找到了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这种话语平台的呈现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步的重要体现, 也表达了信息社会中各社会阶层的平等姿态, 随着这种形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随着社会对弱势群体话语权的日益重视, 社会公共空间领域的构建也会越来越完善。

摘要:2009年两会期间, 针对农民工群体创刊并发行的手机报“打工E族”成为一大亮点, 农民工通过这一平台关注“两会”、参与“两会”话题讨论, 建言献策, 政府和这一特殊社会阶层之间形成的良性互动局面受到会内会外的好评。本文以此为契机, 对湖北省武汉市农民工阅读手机报的情况进行了走访式问卷调查, 拟从实证的角度考证和探寻:“打工E族”手机报是否从根本上扩大了农民工的公共话语空间, 如何利用这一平台更好地建构农民工群体的公共话语空间。

关键词:手机报,农民工,公共话语空间,话语缺失

注释

1 (2) 刘军:《农民工有话短信说两会农民工手机报创刊》, 新华网, 2009年3月4日

2 (3) 吴飞、王学成:《传媒·文化·社会》,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第253页

3 (4) 陈成文、彭国胜:《在失衡的世界中失语对农民工阶层话语权丧失的社会分析》, 湖南社会学网-《天府新论》, 2006年第5期

4 (5) 俊贵:《信息的贫乏与富有:当代中国信息分化问题研究》, 三联书店, 2004年, 第351-352页

5 (6) 李强、孙立平:《中国社会分层》,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6.2

上一篇:基质培养下一篇:品牌战略规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