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研究

2024-05-20

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研究(精选十篇)

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研究 篇1

学习动机作为人类行为的动机之一, 是指直接引发、推动个体进

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是一种为满足个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

渴望了解、认识世界的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 利用一定的诱因, 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 形成学习的积极性。在中等职业学校里我们走访了几位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 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有几点感想:

上的好恶, 而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这种认知倾向, 直接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 就是对感兴趣的内容听得津津有味;而对那些自认为兴趣索然的东西, 有的即使教师再三强调其内容十分重要, 关键之处音高八度, 也无济于事, 结果一堂课下来, 教师虽千辛万苦, 付出很大, 学生却收效甚少。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 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变化的东西、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 对笑话、幽默故事感兴趣, 对美的东西感兴趣, 对竞赛和游戏等感兴趣。因而教师教学时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核心, 从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形式上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吸引学生,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感, 增进学习动机

中职生遭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失败甚多, 容易体验到焦虑、不安、气愤等消极情绪, 这些消极情绪反过来又阻碍他们努力学习。相反, 成功感却能使学生轻松愉快, 增加学习兴趣。正如美国的盖茨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 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而学生最直接的成功体验则来自教师的信任与赏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经常表扬和鼓励这些学生, 对这部分学生要循循善诱, 多用启发式, 建立他们的自信心。首先相信学生, 理解学生暂时的失败所带来的内心痛苦, 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鼓励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基础。另外, 多赏识和激励学生, 会带给学生更多的成功体验。让他们在理解、信任与赏识中主动学习, 感受知识的奥妙、学习的乐趣。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维持学习动机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很多学习习惯都会带到中职来, 如按部就班, 对老师依赖性强, 缺乏学习的自觉主动性等。当他们进入中职阶段的学习后, 就会发现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初中有所不同。例如, 中专的教师一般课后较少与学生进行交流课外作业, 布置了以后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等, 更多强调的是学生的自觉性。这对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既然这样, 就要想方设法教会学生如何自觉学习。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自觉性, 就会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表现出坚毅的学习精神, 就会促使他们认真学习, 努力进取, 获得优异的成绩, 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可以设定一个希望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而达到的目标, 学生努力达到了, 就会满足学习需要, 从而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 使学习行为更为持久。

四、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强化学习动机

中职生由于学习的自觉性差, 学习成绩差, 讨厌学习而经常受到老师及家长的指责甚至打骂, 把学生差的原因归结为接受能力差、脑子笨等等, 严重的损伤了学生的自信心, 导致学生惯于把学习中的失败归结为自身能力差, 逐渐对学习产生厌倦, 最终变得不思进取。实际上中职生并不是因为笨而读不好书, 而是缺乏兴趣, 缺少鼓励, 缺少成功的体验, 而一旦激发出他们的热情, 他们就会获得巨大的学习动力。作为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正确评价自己和学生, 从学生的学业成败中发现自己教学的长处和存在问题, 以发扬优点, 改进不足, 提高教学质量。多鼓励、少职责, 多理解、少处罚, 多帮助、少唠叨, 多赏识、少批评。从有利于学生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归因,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 不仅可以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反过来, 学习成绩的提高, 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地强化学习动机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问渠哪得清如许, 惟有源头活水来”, 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 教学工作必须与时俱进, 准确地把握教育对象的变化, 找准工作的着力点, 惟其如此, 才能行之有效地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蓝维.德育学科教学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范源清.职校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J].职教论坛, 2001, (11) .

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研究 篇2

一、本活动研讨主题及基本情况

三月份:

1、参加全市技能大赛的训练为期一个月练习手工做账、会计电算化。

2、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分别采用模拟现场教学法,项目训练法,行动导向法,进行课题研究,实现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一体化措施。

3、通过课题研究营造科研氛围,坚持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4、做好过程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四月份:

1、加强《中职学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关注师生合作学习。

2、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教学法。如: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现场教学法

3、请高级会计师为教师进行讲座,会计工作岗位注意事项。

五月份:

1、组织财会教师参加全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强化学习,不断提高。

2、以学生能力形成为依据,评估教学质量。

3、教师结合一体化模式进行课堂设计。

六月份:

1、落实学生课间实习,并组织好老师、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2、课题组成员通过听课、评课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查阅资料,整理课题研究实施中的材料。

九月份:

1、总结假期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总结学生实践活动情况。

2、组织优秀毕业生回学校给新学生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3、利用周末大舞台开展技能成果展示活动,现场点钞。

4、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工作过程系统化。认真理解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十月份:

1、认真总结《中职学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开展的系列活动。

2、认真学习黄炎培课改理念。

3、课题组成员收集、记录整理教学过程中教法和学法。十一月份:

1、组织专业课教师听课、评课,交流教学体会,2、开展教学设计评比、教学文件评比。

3、收集整理课题材料。

十二月份:

根据开展的各项活动,认真总结经验,做好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1.本课题研究体现科学性。

“一体化”教学模式使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强化职业技能是必然趋势,根据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提高教师主动参与意识。如果教师对课改精神理解不够透彻,传统教法一时难以改变,将影响到合理整合教材,起不到解构、重构效果。扮演好新型的教师角色,落实新理念,必须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

开展的系列研究活动符合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状况。我们从实际出发,采取相应教育对策符合教育科研方法要求,引入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使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双向同步探究活动有机结合,相互贯通,实现了教室与实验室、训练场地合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一。理论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的合一。通过改革尝试到了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学生踊跃参加技能节、艺术节及各种活动,我校高考成绩逐

年提高,技能操作优秀率逐年提高,学生品质评价合格率达到98%,通过活动来育人已收到较好效果,同时学生毕业时能100%考取职业资格证。

2.本课题研究体现创新性。

研究过程中我们采取重视基本技能学习,采取了教学实训一体化,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在专业技能的学习方式、方法、途径上有所创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改变,教师技能操作整体水平上了新台阶,出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本课题研究体现实效性。

通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的专业技能水平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我校改革了教育方式、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培养的学生能高就业已成为喜人景象。

4.研究报告。结合最初的理论构想和实践,对研究结果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有推广价值结题报告。

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篇3

关键词:中职;英语学习动机;培养策略

1.前言

学习动机是教育心理学里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教育研究中重点研究的课题。所谓的学习动机是指在特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教育者充分利用诱因,激发、培养学生主动、积极进行学习的愿望。根据许多研究的结论,在英语的教育中,我国中职学生普遍的学习状态较差,大部分中职学生没有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基础弱,英语的口语、听力以及读写能力都较差,归结原因,在于学习英语的动机不足,因此,培养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成为中职教育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学习动机的增强不是教育者主观愿望的结果,而是要在学习动机形成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方能实现激发、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2.以某校为例对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当前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现状,找出造成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差的原因,为制定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办法打下基础。

2.1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笔者针对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问题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然后在本市两所中职学校分发,调查对象是378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这份问卷包含30个问题,最后回收的问卷共378份,有效率100%,具有统计学意义。

(2)访谈。这是对调查问卷的一个补充调查手段,能够追查无法辨别的情况。访问对象的选入标准是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和上一个学年的英语期末考试成绩。被选入的访问对象共48名,其成绩较差,访谈是为了找出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不利因素。

2.2调查结果分析

在对378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48名英语成绩较差学生的进行了访问调查之后,获得了大量的有效数据。通过数据以及访问结果的综合分析,发现对英语学习感兴趣的学生不到四分之一,不感兴趣或者一般感兴趣的学生占绝大部分。总结起来,影响这部分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英语基础差。根据入学成绩的调查,绝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是很差的,具体表现在:英语的基础知识薄弱、基础技能掌握不全面、未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刻板等。加之中职英语实际教学经常不按照学生的职业教育特点进行,仍然使用初中应试教育的方式,不但不符合中职学生的教育需求,而且会直接或者间接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2)学生消极心理影响。许多基础差的学生在初中阶段英语的学习动机已经很弱了,主要是因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学习水平低,导致英语成绩差,被老师批评和忽视,进而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这种情绪使学生开始讨厌英语学习,最终完全丧失了英语学习的动机。

(3)缺乏深层学习动机

被调查对象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工具性的被动动机,包括英语学习。他们学习英语或者强迫自己学习英语只不过是为了将来能够找到好工作,或者为了应付考试,等到考试过后或者找到好工作,这种兴趣立即消失。通常具备深刻学习动机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是自发性的、积极的,相比,缺乏深层学习动机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却是被动的,消极的。

(4)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为了获得文凭,并不重视具体的技能与知识的掌握,因此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的主动性缺失;加上中职教育的职业性比较明显,学校比较重视专业的教育,类似电工、焊接、或者电子技术等专业,基本上上英语课纯粹是种形式,学生对英语学习就基本是漠视或放弃的态度。

3.增强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对策

3.1提升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进行一项任务的基础。要增强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首先需要帮助学习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可以通过表扬和鼓励表达对学生的支持和肯定,这种支持和肯定是学生激发内部学习动机最好的催化剂,效果很好。对于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基础差、出现错误等问题,教师不宜过分喝斥、批评,更不能忽视,据研究表明:喝斥、批评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英语学习动机效果不明显;而忽视比以上任何评价所起到的动机激发效果都差,因为教师的忽视会让学生不相信自己,失去学习耐心和兴趣,同时也让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重创,因而无法建立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重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要及时给予适当的赞扬;当学生在英语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真诚而及时的帮助,必然会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增强其学习动机。

3.2借助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增进英语学习动机

中职学生总体上学习基础较差,在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以后,学习任务和学习强度都有所增强,学生的压力变大,也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失败,继而诱发学生各种负面情绪,例如焦虑、烦躁、生气、不安等。这些负面情绪反过来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差以及学习情绪底下。相反,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保持一种轻松愉快并且成就感很强的情绪,必然能够激发起中职学生最强烈的学习动机。就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由此看来,如果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获得教师的表扬,或者体验成功,能够帮助其获得成功感,这是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关键。但大多时候,中职学生最直接的成功体验是来自教师,因此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作用,积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积极给予鼓励与支持,帮助学生建立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3.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积极的情感因素

因为中职学校的英语教育和普通中学的英语教育有许多差异,初中英语教育比较注重应试,而中职英语更注重技能的掌握。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学生要面对两种英语教育模式的差异,一时之间很难适应,无法进入状态,可能导致英语学习进入恶性循环之中,最终使得学生缺乏信心,动机崩溃。因此,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情感因素渗透,用情感引导学生爱上英语。首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喜欢自己的基础上对英语产生好感,所谓“爱屋及乌”,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上课时应努力做到仪表端庄大方、发音纯正标准、态度和蔼可亲、板书整洁美观、言语幽默风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4.结束语

中职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因为主观因素或者客观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中职学生都存在信心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基础差、厌学等问题,缺少相应的理想抱负,在遇到问题时,容易产生挫折感和失败感。针对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差等心理特征,经常处于失败的心理体验下,从而导致不良的自我意识,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在英语教学中,积极采取有效办法,全面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楠,罗俊伟.也谈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J].考试周刊, 2011, (04).

[2]杨自付.论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J].考试周刊, 2010, (41).

[3]李红瑛,于玲燕.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的研究[J].教育革新, 2009, (02).

[4]陈欣欣.中职英语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与学习动机的激发[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0).

[5]管培芳.中职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0, (07).

中职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研究综述 篇4

一、师生情感化学生, 启迪他们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 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缺一不可的。师生关系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相互联系的, 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爱屋及乌”, 学生喜欢一位老师, 也就喜欢这位老师上的课;喜爱的老师一走进课堂, 学生的兴趣便油然而生, 课堂气氛就会积极反馈:学生探求知识的心情, 对教师崇敬的神态, 安静的秩序, 必然给教师带来情趣盎然的讲解。这样的课堂教学深深吸引学生, 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越来越高。反之学生害怕、讨厌一位老师, 也就害怕、讨厌这位教师所上的课。师生之间就会产生消极反馈:当这位教师一走进课堂, 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蒙上一层阴影, 兴趣也就一落千丈, 教学效果注定是差的。良好的课堂气氛, 对学生学习知识会起到潜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气氛一定是融洽的, 情境必然是良好的。教师的人文关怀特别是对那些数学潜力生, 效果更为明显, 因为他们的学习心理往往比较脆弱, 在学习上需要老师更多的关怀。教师对待他们更应有耐心, 要用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方式感化他们, 他们一定会心存感激, 用刻苦的学习, 不断进步的成绩回报培养他们的教师。

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性教育, 启发学习自觉

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就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 从而形成间接的理想性的学习动机。要使学习目的性教育有成效, 就必须与具体的学习目标相结合, 避免空洞的说教, 并结合学生的特点来组织开展活动, 如讲故事, 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 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 有利于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因此, 使学生面临实际任务, 投入力所能及的活动, 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和学习的欢乐, 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利用原有动机的转化。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注意挖掘学生在其他方面表现出的积极因素, 从而转化为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 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充分体现做中学, 做种教的教学手段。

三、成功之喜快乐学生, 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

成功和愉快总是联系在一起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 设计和创设学生成功的机会,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 按问题的梯度都能够“跳一跳, 够得着”, 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中职学生心理脆弱, 自卑感强, 更加需要教师的关怀和鼓励,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鱼缸中, 用一块玻璃将梭鱼与小鱼分开, 饥饿的梭鱼看到小鱼后, 拼命的撞击玻璃, 但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败, 使它丧失了吃小鱼的希望和信心。久而久之, 将玻璃取出, 小鱼从梭鱼身边不断游过, 梭鱼却不再去捕食它们了, 最后竟饿死在有丰富食物的鱼缸中。这充分说明:虽然教师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 为学生准备十分丰富的教学内容, 但如果学生经过努力, 始终达不成目标, 就会丧失了学习兴趣。所以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 选择或设计一些学生能够回答的问题, 能够表述的概念, 能够解决的例题、习题,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积极主动地参与亲自实践。让他们从学到会, 体验成功的喜悦, 实现现代理论倡导的“快乐教学”, 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环境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培养学生品德、陶冶学生人性、完善学生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此, 学校不断地美化校园环境, 改善教育教学设施, 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如各种比赛、表演、联谊及职业学校学生社团等活动, 这样不仅能使新生自进校门那天起, 就能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促使他们及时地转换角色以适应新的环境, 而且也能帮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 增进交往, 增强自信, 积极调整心态,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校企联合

采取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 与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为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服务, 企业为学校实习等教学环节提供必要的实践条件。在寻找工作时, 能有较大的成功机会。对于学生自主创业, 学校也应积极支持与扶持。职校生在对自己前途充满希望时, 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以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为将来进人社会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至关重要的, 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努力之母,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自觉性, 更没有智慧与灵感。作为中职教师的我们, 应该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 通过多种渠道, 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 初步形成适应社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成为社会所期望的一代新人。

交通通信系统传输组网方案选择的主流技术。

摘要: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推动力, 兴趣的形成依赖于学习兴趣的培养。面对素质相对较低, 学习缺乏主动性, 根本谈不上对学习有兴趣的中职学生,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我们中职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就培养学生兴趣方面作了一些探究。

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研究 篇5

关键词:中职学生学习心理调查研究

一、调查概况介绍

当今,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交往、挫折心理、意志、情绪、不良个性等方面,造成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等,预防和减少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和对策主要是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举办家长会等几方面。本人于2010年9月份至11月份,对我任教的富春职业高级中学,特别针对该校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对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中学生心理问题涉及面广,内容多。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职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

1、了解中职学生的当前学习心理现状及其表现形式。

2、了解并初步探讨当前中职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分析并研究当前中职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使用的调查方法

我们本次调查采用的是书面问卷调查法,主要面对的是高二的学生,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我们设计的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等几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富春职业高级中学进行,共发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回收率较高。

三、调查分析研究

在对学生问卷进行调查分析过程中,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职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64%的中职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2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16%的中职学生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或者从不考虑学习的目的。

调查还显示,中职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化特征。他们认为,中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50%的学生认为研究生挣钱多,2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本科毕业或者专科毕业挣钱多,18%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10%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4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30%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23%的学生害怕学习或者不愿意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5%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91%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计算机该课程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数学和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职高生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0%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有46%的学生认为“数学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职业高中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8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4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从他们的专业选择来看,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满意程度还是挺高的,我们调查中涉及的专业有旅游、文秘、会计、服装设计、网络监控、物流等5个专业学生的调查,每个专业近乎有50%的学生都对自己的专业感到非常满意。

4、学习目的调查结果表明,对于职业高中毕业后的打算,76%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他们当中有90%的学生是不想读大学的,因为他们自身方面成绩差,而且还是家长要求其学习。

(二)、当前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具体的不同点分析如下: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职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职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职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职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实践性较弱的中学实践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他们仍然很缺乏自主实践联系,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三是学生学习自信心不够,在他们生活的环境中,他们认为中职毕业的学生永远比不过那些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致使他们产生了自卑心理。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这些学生的主要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感到学习没劲,丧失上进的信心,学习欲望低下,严重者甚至对学习丧失兴趣,把学习视为苦差事,上课懒得开课本,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盼望着早点毕业以求解脱,更严重者根本不学习,终日浑浑噩噩,看到课本就头痛,坐进教室就犯愁,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对老师缺乏感情,部分学生最终辍学流失。这也是当前职业中学学校教育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问题。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职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职业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我们分析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发现67%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我们这两个月来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中职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中职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6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那就是以上所说的有些中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调查报告中所述的答案并不一致,尽管他们有了目标,有了梦想,但是不付出行动,光有梦想是远远不够的。

四、建议和措施

(一)、消除依赖,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参与和表达是培养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参与是指学生在课堂中投入学习的心理状态,即专注于学习的时间或参与课业活动的时间。教师可以经由各种管道鼓励学生参与,例如传达自己对所教学科的喜好。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形常有显著差异,如能激励学生花更多时间参与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对学习效果大有助益。

(二)、关注需要,给予成功学习体验

成功学习体验最能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师的赞美与鼓励对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常有强烈的效果。因此,教师无论如何要让所有的学生确知其所得到的赞赏与鼓励,而不是指限于几个优等生而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儿童自身的性格,气质对良好个性的形成起着很大的作用。

(三)、培养情意,校正不良学习习惯

情意的起点行为是指学生投入或能被激发而投入学习过程的程度,包括学生对学习工作的兴趣、动机和自我概念。至于校正活动的内容与实施型态,应针对形成性测验中的目标性质与个别学生的学习型态来设计。首先要转变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的观念,形成有利于学生攻克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氛围。家长和学校共同分析原因,对进一步研究矫正措施,是观点与看法趋于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研究 篇6

关键词:中职学生 自主学习 调查研究

一、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调查目的和内容

在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却日益下降。近10年来,中职卫生学校的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中职卫校教育教学与学生管理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中职教育是社会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初级技术人才的摇篮,是国家拥有高素质工人的基石,是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近年来,面对高校扩招,普高热再次升温,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也导致了中职生源狭窄,中职学生素质呈下降趋势。针对中职学生的特殊性,笔者就中职卫校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本地区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以期为改善中职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依据。

二、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以赣州市中职卫生学校2013级护理、口腔工艺、助产、药剂4个专业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三、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调查工具

用自编的“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该问卷依据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对自主学习的定义,从对自主学习的认识、自我反思和自我择业3个方面,对比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专业两个因素,深入探索中职卫校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

四、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调查结果与分析

随机选取赣州卫生学校2013级药剂、护理、口腔工艺、助产四个专业的学生,每个专业发放调查问卷250份,共发放1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87份,问卷回收率为98.7%。

在不同专业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方面,经过检验,护理专业总体显著高于口腔专业(P<0.05),而口腔专业显著低于药剂专业(P<0.05);在自我择业方面,护理专业极其显著地低于口腔专业(P<0.001),同时也显著低于药剂专业(P<0.01),而护理与助产专业则无明显差异;在其他(家长选择)方面,四个专业的学生无明显差异;在自我反思方面,经过检验,护理专业学生显著高于口腔和药剂专业学生(P<0.05),见表1。

不同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对自主学习的认识、自我择业和自我反思等方面。总体上看,护理、助产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对学习认识较深,自主学习能力更强。这也可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得以体现,护理专业的学生课堂活跃程度和认真度明显高于药剂专业学生,更显著高于口腔专业学生。护理和助产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面临着全国护士资格考试,考试结果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选择,这迫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而药剂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资格考试,因此,他们没有压力,上课也不认真,但在自我择业方面,他们在就业方面的压力与护理专业有明显差异。口腔和药剂专业的学生有更多的就业渠道和方向,能主动寻找就业方向,而护理专业的学生在选择就业方面就没有那么灵活。在家长选择方面,几个专业无明显差异。在自我反思方面,护理专业的学生能自觉地总结学习,也更明确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

从家庭背景方面可以看出:在家庭沟通情况中,选择“经常”以及“民主型”的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明显高于其他学生。这部分学生很清楚自己的学习需求并能主动学习。大部分学生能与家人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交流,占到了90%以上,但也存在“几乎没有”或“很少”交流的现象。这样的学生在学校比较孤僻或自卑,很少与教师、同学沟通,容易出现极端问题。通过调研,也能及时发现这类问题学生,为其提供帮助,这对学生管理有非常大的帮助。父母文化程度按所占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高中或中专、初中、小学或小学以下、大学或大学以上。本地区的学生家长有很大一部分学历不高,多数是高中和初中文化,甚至还有相当部分家长是小学或小学未毕业,且占比例较大,见表2。

中职语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篇7

一、阅读兴趣的高效培养

语文课的学习离不开课外读物的大量阅读积累, 而课本中虽然也会有一些课外名著作为选读, 但也只是摘录了一些名著中的经典节段, 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去阅读相关的课外名著全集,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本选读内容的理解, 又可以积累课外阅读量, 还可以将其引用到今后的写作当中, 也为今后的写作练习积累了素材, 读得越多, 脑子里的墨水就越多。优秀的课外读物可以改变学生的思想, 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不仅有利于提高语文成绩, 还可以陶冶情操、舒缓心情,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所以, 每个班每个星期至少应该安排两节阅读课, 这样才能保证基本的阅读量。教师可以将语文课堂安排在图书馆的阅览室里, 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完成阅读任务, 每节课都会有收获, 这就要求学生在每节阅读课过后写读后感, 这样既是对学生阅读成果的验收, 也激发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写作兴趣的高效培养

写作题目是语文试卷中所占分值比例最高的一项, 所以一定要非常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使中职生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渐爱上习作, 能够练就一手好的文笔, 便于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今后的生活需求。但是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还依赖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阅读积累量, 是对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的综合考查, 只有阅读的积累量达到一定的水平, 掌握命题人的出题目标, 轻松找出题眼, 才能准确地定下写作方向, 加上阅读兴趣的影响, 写作时一定可以做到下笔有神。而教师可以通过举办写作方面的比赛,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升学生的写作热情。有了教师的指导, 学生对写作的要求就会有更准确的理解。通过举办比赛的方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 就等同于是在写作方面进行了一场专项练习, 既能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 也可以培养写作兴趣, 锻炼写作能力, 还可以拉近师生距离。所以, 要使中职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 就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增强语文在中职生心中的实用性, 并且做到主动学习。

三、为学生营造舒适的课堂氛围

在舒适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才能有主动学习的想法, 才可以进一步谈论培养如何激发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的问题, 所以说适当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语文成绩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所以, 教师一定要注重营造课堂教学的氛围, 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才会提高自身主动学习的意识。使中职语文课堂轻松舒适的教学方法有很多, 即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为目标, 投其所好, 使学生逐渐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事实证明, 适当的学习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高效性, 还可以影响教师讲课的心情, 愉悦的心情极易创建出舒适的课堂环境, 所以营造舒适的课堂氛围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四、结语

锻炼中职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量是学好语文的前提, 是激发学生对语文产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而对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需要打好写作和阅读基础的共同作用。创建和谐课堂, 营造适当的学习氛围, 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完成的, 基础的练习, 综合的应用, 认真的态度都是学好语文的必要条件。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任重而道远”, 仅凭一己之力就想实现是不可能的, 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蔡翰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 2010.

[2]余红杨.基于中职学生语文现实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7.

中职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篇8

一、影响中职学生语文口语能力的原因

(一)教师重读写轻听说

当前在很多中职学校的语文教育中,部分教师对语文教学存有误区,认为中职学生主要是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因此,在备课环节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多有懈怠,教师主要以单方面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为主,学生负责被动接受,师生在课堂上几乎没有有效性互动,而在教学内容上也多以读写为主的理论知识为主,教师很少会专门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因此,导致中职学校中部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高的情况[1]。

(二)学生语文基础较差

中职学生与其他普通高中生相比,大多学习基础、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弱。更有一部分学生词汇积累相对较少,缺乏深厚的语文综合知识,其口语交际能力自然欠些火候。

(三)学生缺乏足够自信

有很大一部分中职学生认为自己和普通高中生相比成绩较差,因而缺乏自信心,还有一部分学生自身性格腼腆内向、不善言辞,再加上知识面狭窄、个人见识较少,不愿意与人交流沟通。

(四)个别学生普通话不流利

有一些中职学生带有浓浓的乡音,普通话不标准,这也使得该部分中职学生在与其他人交流过程中困难重重,更有一部分学生会针对同学的方言特色对其进行嘲笑、侮辱,严重打击了该部分学生的自信心,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无法得到提高,还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其他的心理问题。

二、培养中职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首要任务就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勇于发言,敢于在人群面前大声说话。教师在语文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事先进行预习,包括了解文章大致内容、作者生平介绍等等,在正式上课前让学生以轮序的方式站在讲台前为全体同学做课前导入,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克服胆怯、紧张的不安情绪,鼓励学生张口说话,说普通话[2]。

(二)增加语文诵读训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诵读的方式加强对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技巧的培养。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的方式一边感知课文内在情感和内容精髓,一边对学生的语音语调、停顿、断句、节奏等细节方面进行专业化指导,例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学生在诵读“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似与游者相乐”一段时,语速比较轻快,语调需要轻微上扬,声情并茂地诵读出作者看见美景的欣喜感受;而在诵读到“寂寥无人,凄神寒骨……乃记之而去”时,语速需要放缓,语调略微下降,节奏整体较慢,诵读出作者怀才不遇、仕途不顺的抑郁心情。通过让学生熟练诵读课文,在无形之中增强学生的语感,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口语能力。

(三)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根据中职学生的所学专业,语文教师可以为其创造相应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能够一边增强其职业技能,一边训练和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情境模拟、课本剧等,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避免使用“额……”“嗯……”“然后……”等一系列无意义的口头语,保障语言流利、思维清晰。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提问或是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比如说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围绕作者是豁达洒脱还是抑郁愤懑展开激烈的讨论,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有效提高其口语交际能力,在此环节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管控,避免学生闲聊天、说闲话[3]。

总而言之,中职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当中要格外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创设相应的口语交际情境,运用积极向上的教学语言鼓励学生勇于在人群中发言。此外,教师还需要充分利用诵读的教学方式,通过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停顿断句等,有效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语文能力检测当中除了采用传统的笔试考核之外也可以适当增加口语能力测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优势。

摘要:根据当前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情况来看,有很大一部分中职学生无法在人群中开口讲话,还有一部分学生语言逻辑混乱、表述不清,学生普遍缺乏口语交际能力。针对这一背景,简要分析研究中职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关键词:中职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卢思.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2]何俊.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研究 篇9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解决方案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不能和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混为一谈,前者更具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几乎不承担学习压力,家长和老师的重视程度大打折扣;二是在中职教育系统,学校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明显倾向于专业课学习,而文化课教学的地位相对较低。本文着重研究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

一、科学认识中职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上的劣势,着眼于实际制定课堂教学方案

中职语文教师应科学地看待中职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上的劣势,因人而异,制定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首先,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普遍较低,有些学生是中考分数不达标,或者没有参加中考的,语文基础水平都较低。其次,从中职学生的构成情况看,主要由农村学生组成,由于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他们在小学、初中阶段享受到的学习资源十分有限。另外,中职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和课外学习主动性较差,对知识的吸收和领悟能力及实践能力,都有所欠缺。上述情况是目前中职教育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中职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些现状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寻找可以突破的点,从事实基础出发,加强教学设计的规范性、科学性和针对性。从实际操作层面看,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关于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充分认清学生实际,适当降低标准

中职语文教学不同于普通高中,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应坚持从实际出发,适当降低标准,着重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重点夯实基础。例如,学习《沁园春·雪》时,可将教学目标设计为:(1)诵读诗词,增强阅读连贯性,加强对诗词的整体印象;(2)教师引导,学生逐个理解和记忆文中重点字词; (3)意象分析,理解诗词中的几类特殊意象;(4)布置背诵诗词任务,通过熟读强记,逐步理解作者的情感,并增加自身知识储备。 上述教学目标中的最高目标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丰富情感, 要实现这一目标,学生应在前期学习中加强知识积累,培养提炼课文的能力,还要增强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总而言之,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设计,重在扎根基础、强化基础,这也符合中职教学的基本实际。

2.关于教学问题的设计,要立足基础知识,提问方式应注重艺术性

中职学生的知识体系尚不完善,学科素养也需要加强,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时,应合理把控难度。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自尊心,激发他们参与语文学习的热情,教师的提问环节应注重艺术性,立足基础知识,确保学生问有所答、学有所得。对于学生之间交流讨论的议题,教师也应结合学生实际,注意把控难易程度。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闰土》一文时,教师提出如下要求“:请阐述一下鲁迅创作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人物背景。”这个问题的延伸性很强,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语文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这对中职学生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可这样要求:“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能够反映作者所处时代信息的相关词句。”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进行延伸,引领学生进一步熟悉文章的创作背景。另外,中职语文教师的构成也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有的教师以前是在中小学进行教学工作的,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学思维和模式,一时间难以改变。主要表现为忽略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期望过高,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压力,也为教学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科学认识中职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上的优势,不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虽然中职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上存在着劣势,但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语文素养不及普通中学的学生,但实践操作能力并不弱,甚至强于普通中学的学生。中职语文教师应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优点,科学设置教学目标,加强教学方案的针对性。

1.因势利导,利用网络互动模式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任务较轻,具有比较充足的时间进行网络学习。因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布置课后作业,以及加强师生互动,不断拓展语文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中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也十分乐意参与到网络学习中,因为网上学习的互动性较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氛围比较浓厚。

2.发挥中职学生热衷表演的潜能,为学生创造表达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和氛围

作为从事中职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通过对中职学生的观察发现,中职学生虽然在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但他们热衷表演,在情境教学中勇于表现自我,自主学习的意识是比较强烈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时,教师可以先营造一个以“思乡”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情境,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角逐前三名。在比赛的氛围中,中职学生将热衷表演的特性发挥到极致,进而激发出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三、结束语

中职学生创新能力及培养途径的研究 篇10

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邓小平说:“创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 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1]他认为, 如果不创新, 一切科技的发展, 人类文明的昌盛, 都无从谈起。而今, 创新已毫无疑问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一个国家或民族, 如果没有一批富有创造才能的成员, 创造出科技成果并及时转化为新的生产力, 那么, 它要在世界之巅占有一席之地是绝不可能的。

因此,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创新教育, 是我国在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 争取主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来说, 深入探讨和研究创新教育, 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是一项与时俱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任务。

2 中职学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2]

2.1 创新能力培养未能全面普及, 评估机制具有片面性

近年来, 各类创新大赛层出不穷, 一些学校单纯依靠参加各类创新大赛来体现学校的创新教育, 并通过参加科研项目、申请专利、发表学术论文等课外实践活动形式有选择性地对少数学生进行了创新能力的辅导, 而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估也变成所获奖项的统计。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评估, 似乎正在变成少数学生获得各类荣誉, 提高能力和优化就业选择的奢侈品, 成为了功利的面子工程, 并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基本需要。

2.2 创新能力培养在课程中渗透不足, 缺乏专门的创新课程支持

很多中职学校都积极研究创新教育的模式, 投入了相当数量的科研经费, 并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 发表了大量的学术文章。但对于具体如何实施以及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如何在平时的课程中渗透, 缺乏具体和有效的行动指南, 而且就现阶段中职教育课程体系来看, 缺乏可以实际操作的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 更谈不上合理地进行创新能力的评估。

3 中职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根本特征,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 中职学校在追求办学规模和高就业率的同时, 也应着重于人的发展, 以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前提, 多元化、多渠道地发展职业教育, 构建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培养一线的操作技术工人, 更应当培养符合现代职业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 教师应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展创新能力。

4 中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4.1 学校教育体制方面

1) 开发符合中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基础, 是开发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创新知识结构应是多元、完整而有序的。根据TRIZ理论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中创新发明活动的分级理论中指出的, 大部分的创新发明活动都需要一些交叉学科的知识, 所以对组成知识结构的各类知识不但应具有足够的覆盖面, 各学科知识之间亦需具有互相畅通的联系渠道。因此在开发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中, 应多注重课程的综合化。

2) 建设一支富有创新活力的师资队伍。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生, 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这不但要求教师在自己教学与科研实践中要有所创新, 同时还要加强产学研结合下企业实践,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的科研项目, 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因此, 培养具备有创新能力的师资迫在眉睫。

3) 提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设施设备。

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给学生创设相应的环境, 提供必要的场所、设施设备等。理论知识的应用、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创新课题的完成和创业本领的训练, 没有这些设施基础, 都将变成空谈。学校应加大资金在设施设备方面投入, 并且应积极与相关企业联合, 建立训练、实习基地, 使学生了解企业的先进工艺流程、生产运作方式和管理方式, 达到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和激发创新情感的目的, 并通过实际操作, 培养创新能力。

4) 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

考试是教育评价的有力工具, 是人们普遍认为比较公平的测量手段, 它对教育活动和其他某些行为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目前, 职业院校的考试, 无论是平时测验还是期末考试, 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制约、阻碍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因此我校根据实际情况, 实施了考试制度的改革, 从实际出发, 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 采取灵活的考试形式和考试方法, 注重于技能考核, 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

4.2 教师教学方面

1) 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学习的教法和学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流水线上生产的只能是标准件, 而我们的学生具有多样化。因此, 我们要因材施教, 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 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多样的教法和学法中, 努力做到优化组合, 取得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效果。

2) 激发学习兴趣, 唤起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杨振宁博士曾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 兴趣是创造思维活动成功的先导, 兴趣永远推动人进取。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较薄弱,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各种方法和多媒体, 调动各种因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营造宽松课堂教学气氛, 激发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就是不受常规思路的约束, 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要激发创新思维需要宽松的、愉快的、无畏的环境, 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师生应树立平等意识, 平等相待, 使学生不仅是教育的主体, 更是创造的主体。有宽松的环境、和谐的气氛以及平等的地位, 学生才能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学生才敢向老师提问、陈述观点, 思维才能活跃, 也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萌芽出创新的思想。

4) 鼓励质疑, 挖掘创新潜能。

“质疑”体现出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一种积极参与, 通过调动已有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质疑是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知识的开始, 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标志, 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起点。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问的天性, 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质疑, 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和勇于提出问题。

5) 勇于实践, 培养创新能力。

常言道:“眼过千遍, 不如手过一遍。”知识不等于能力, 知识的积累只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起点。中职学校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 因此,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就要加强对他们的训练和实践, 定期组织他们到社会大课堂中开展实践活动, 通过观察和思考, 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6) 激发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往往是从好奇开始。发明千千万万, 起点只一个问字。好奇心是每个学生的天性, 引导学生勤于思考, 敢于提出问题, 并试着解决问题。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 交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发现问题, 多角度思考问题, 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需要教师将其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7) 尊重学生个性, 培养创新能力。

每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不同于他人的现实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 个性化就是创造性的代名词, 没有个性, 就没有创造。因此,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遵循个性化原则, 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在开放题的教学中, 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 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 既要隐含“创新”因素, 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

总之, 在中职学校的教学过程中,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为主要目标, 寓创新意识于教学中, 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和发掘。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279.

[2]李政洋.中职学生创新能力开发途径的研究.改革探索, 2011, (6) :98.

[3]陈晔.促进中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中等职业教育, 2011:9.

[4]刘建军.如何培养中职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职教论坛, 2003:22.

[5]张会敏.谈谈职业学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文化教育.

[6]陈德武.中职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内江科技, 2008, (2) .

上一篇:卫生服务可及性研究下一篇:捣固稳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