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文件系统

2024-05-17

程序文件系统(精选六篇)

程序文件系统 篇1

1 设计原理

对于一个源文件, 首先判断目标盘上是否存在该文件, 如果不存在, 则直接复制过去, 否则分别获取源文件与目标文件的修改日期时间的这个属性, 通过进行对比新旧, 决定是否进行备份。如果源文件的修改日期时间比目标文件的修改日期时间新, 则覆盖目标文件, 否则不复制。对于源盘上的文件夹, 判定目标盘对应的路径下是否存在, 如果不存在, 则在目标上新建该文件夹。

2 文件与文件夹处理

根据源文件夹下文件的类型, 对文件与文件夹进行分别处理。

2.1 文件处理

(1) 针对一个源文件夹, 创建一个Directory Info类的对象。

(2) 通过Directory Info的Get Files方法, 获取源文件夹下所有的文件对象序列, 保存到一个数组中。

(3) 通过FOR EACH循环语句分别获取数组中的每个文件对象。

(4) 针对一个文件对象, 查找备份盘上对应的的路径下是否存在该文件 (通过FILE类的EXIST方法) , 如果不存在, 则直接复制过去 (通过FILE类的COPY方法) ;如果存在, 则通过FILEINFO类创建该文件对象, 然后比较源文件与目标文件的修改日期时间 (通过文件对象LASTWRITETIME这个属性) , 如果源文件对象的修改日期时间比目标文件对象的修改日期时间要新, 即源文件的LASTWRTETIME大于目标文件的LASTWRITETIME, 则直接复制过去, 否则跳过, 处理下一个文件对象。

2.2 文件夹处理

(1) 通过Directory Info的Get Directories方法, 获取源文件夹下所有的子文件夹对象序列, 保存到下一个数组中。

(2) 通过FOR EACH循环语句分别获取每个子文件夹对象。

(3) 针对一个子文件对象, 查找备份盘上相同的父文件夹是否存在相同名称的子文件夹 (通过Directory的EXIST方法) , 如果存在, 则对该子文件夹的文件按前面的处理方式进行, 如果不存在, 则首先在在目标盘对应的父文件夹下创建子文件夹 (通过Directory.Create Directory的方法) , 再按文件的处理方式进行备份。

3 算法流程图

3.1 文件备份的算法流程

如图1所示。

3.2 文件夹备份的算法流程

如图2所示。

4 关键技术

4.1 关键类及其属性、方法

(1) System.IO.File类及其方法:Exists、Copy、Delete。

(2) System.IO.File Info类及其属性:Last Write Time。

(3) System.IO.Directory类及其方法:Exists、Create Direc tory。

(4) System.IO.Directory Info类及其方法:Get Directories、Get Files。

4.2 递归技术

建立一个程序过程, 把目标文件夹作为该过程的参数, 该过程对文件夹下的文件进行直接处理;对子文件夹, 首先判定在目标盘上是否存在, 如果不存在, 先在目标盘上创建该文件夹, 然后递归调用过程自身;回归的条件, 取完文件夹下子文件夹后进行回归。

5 关键代码

基于Viusal Basic代码如下:

6 注意事项

在程序的设计的过程中, 为了操作的方便, 还需用到一些控件, 如Folder Browser Dialog控件等, 另外作为使用者, 一定要注意计算机的系统日期时间要与当时的实际日期时间一致, 否则会造成Last Write Time的不正确, 从而造成不能完全备份或旧文件会覆盖新文件。

7 结语

(1) 使用技巧:利用本程序可以完成对文件的管理, 例如, 磁盘D上有一个文件夹DIR1、在E盘上有一个文件夹DIR2, 通过DIR1备份到DIR2, 再通过DIR2备份到DIR1, 这样, 两个文件夹下的文件就完全一样了。

程序文件系统 篇2

解决残留文件删除的教程方法步骤如下:

1、我们需要现在自己的电脑桌面的空白地方信件一个记事本文件,直接点击我们的鼠标右键,然后在选择记事本这个文档,然后直接点击就可以新建一个了,然后在复制下面的代码到建好的记事本中,

DEL /F /A /Q ?%1

如何压缩程序文件 篇3

A:通过你的介绍可以判断,这个病毒至少包括Auto病毒和感染性病毒的双重特性,但是并不能证明这就是一个老病毒。要想对付这类病毒,可以通过PE的方式进入到系统。接着通过Dr.web Cureit等病毒扫描器进行扫描,看通过它能否对破坏的EXE文件进行修复。最后实在别无它法的情况下,可以试试先将重要的文件进行备份,然后格式化整个磁盘并重装系统。

◆ Windows 10应用商店打不开

Q:Windows 10预览版已经先后发布了几个版本,但是我发现应用商店闪退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如果是一两次也就算了,可是经常这样真是忍无可忍。请问这一问题是否可以解决?

A:既然传统的方法不能解决,那么我们就试一试民间的偏方。当你打开系统的应用商店后,立即点击系统的“开始”按钮。这时候应用商店就不会挂掉了,当应用商店加载完成后再关闭“开始”菜单即可。

◆ 如何将应用安装到其他分区

Q:Windows 8时代,微软限制应用商店中的应用只能安装在系统的C盘中,这样难免就会造成C盘空间的紧张。请问在Windows 10中这个问题是否已经解决?

A:在全新的Windows 10系统里面,微软的确已经考虑了这个问题,并且自身就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首先点击“开始”菜单中的“设置”,在弹出的设置窗口中点击“系统”命令。接着点击左侧中的“存储”选项,在右侧窗口即可看到“保存位置”项目,在“新的应用将保存到”列表中选择将应用安装到相应的分区即可。

◆ 如何减少电脑主机风扇的噪声

Q: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电脑主机的温度也越来越高。但是我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电脑主机在待机的时候,主机的风扇反而转个不停,但是在使用的时候却没有声音。请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A:为了减少对系统资源的过度占用,系统以及很多软件都会在待机的时候,自动运行一些设定的命令,所以风扇的旋转就会增加。为了减少这样的状况,我们可以关闭一些程序,比如对磁盘进行优化:在磁盘的属性窗口中选择“工具”标签并点击“优化”按钮,再在弹出的窗口点击“更改设置”按钮,去掉“按计划运行”项的勾选即可。

◆ 能否双击Update安装64位Windows 8.1

Q:我目前使用的是Windows XP系统,最近下载了一个64位的Windows 8.1安装文件。请问可以通过解压到任意文件夹后双击Update来进行升级安装吗?

程序文件系统 篇4

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核对全院普外科、骨科、泌外科、移植科、心内科、消化科、肾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等科室病例共37 911份, 纠正收费70多万元, 其中2006年纠正46.3万元, 2007年纠正29.3万元。

2 方法

由信息科设计查对程序, 我们根据临床工作习惯, 把1 000多种收费项目归纳为检查项目、住院费、护理费、治疗费、手术费、化验项目。根据“三单” (医嘱单、检查单、费用单) 相符的原则, 核对每一份病历。以每张化验单、每张检查单、每条医嘱为统计数量单位, 病历中缺少的医嘱或检查单, 核对者登记在记录本上并以“字条”方式通知病房, 得到病房处理反馈意见后“确认核对完成”, 通知病人结帐。有时1份病历缺少几张化验单、几张检查单、几条医嘱。

3 出现的问题

3.1 执行了治疗, 有收费、无医嘱

①过去外科医生换药很少写医嘱, 医生一般不参与病房经济管理, 一般由护士长管理病房经济, 护士长再下达给全体护士, 因此护士只要看见医生换药就会收费, 但不会督促医生写医嘱, 造成只有收费没有医嘱, 或者只开1次医嘱, 收费单上却多出几次换药费。②护理医嘱包括口腔护理、吸痰、动静脉置管护理、氧气吸入等, 漏写医嘱最多的是动静脉置管护理, 护士认为动静脉置管护理不需要写医嘱。③病人主诉胸闷, 医生、护士根据病情即可给病人吸氧, 也会收费, 但医生往往忘记写医嘱, 造成医嘱与收费不符, 如:医嘱大换药, 收费为小换药, 或者医嘱小换药, 收费为大换药, 这是医生和电脑收费员的随意性所致。④无各种物理检查医嘱:包括B超、X光检查、CT、磁共振等非侵入性检查, 一般是医生直接写好检查申请单, 不写医嘱, 叫病人直接去做检查。⑤各种创伤性检查包括清创、内镜、各种穿刺, 这是医生往往先做治疗, 做完治疗后突然有事忘记补写医嘱。

3.2 有医嘱、有检查单、无收费

主要是检查科室, 因为检查科室工作很忙, 当天来不及计费, 病人当天或第2天出院, 导致漏费。

3.3 有医嘱、有收费、无检查单

各种检查单包括B超单、心电图单、X光报告单、CT单、磁共振单、内镜单、血化验单、病理检查单, 缺失原因是病人带走, 或者检查单未及时归入病历。病理检查单一般送检几天后才能发报告, 所以经常无病理检查单。

4 结果 (见表1~表4)

通过2年的核对工作, 无换药医嘱2007年第一季度比2006年第一季度下降了11.6%, 2007年第二季度比2006年第二季度下降了9.28%, 2007年第三季度比2006年第三季度下降了7.25%, 2007年第四季度比2006年第四季度上升了0.25%, 同样无各种护理医嘱、无各种物理检查医嘱、无各种创伤性检查医嘱如内镜及各种穿刺、无各种物理检查单、无各种血化验单、无病理报告单2006年与2007年各个季度均有不同的变化, 见表3、表4。

5 讨论

医疗文件是医院管理水平和医护质量的检测指标, 是病人住院的凭据, 具有法律依据, 医疗文件是医疗纠纷发生后病人及其亲属维权的有力举证, 现在医疗费用已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病历公开对医疗科学带来了无限挑战, “三单”符合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保证, 而病房由于长期工作繁忙, 形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 造成许多“三单”不符合的现象, 对医院的形象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 护理人员需要用大部分的时间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医疗护理费用, 经常因为缺少一些检查单、医嘱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 通过核对审查后, 缺少的检查单、医嘱及时补充, 使“三单” (医嘱单、检查单、费用单) 符合率升高, 减少很多医疗纠纷。

本文统计的是每条医嘱, 复杂病例每份病例有几条有错医嘱, 简单病例或许没有错误医嘱, 若按每份病例统计结果可能不同。本统计缺点之一是每个季度未统计内外科所缺少的医嘱检查单所占的比例。

6 措施

核对每份病例、每一条医嘱、每一张检查单、每一项收费, 发现无检查单而有收费者, 写在纸条上, 反馈到病房, 并且核对员对有疑虑的医嘱、无检查单者登记在本子上以备后查, 在本子上登记反馈者姓名, 责令其承担完善这条医嘱的责任, 财务科主管物价收费的会计, 不定期抽查反馈的真实性, 即从核算员登记本上所记录的有缺陷的医嘱, 抽查病历, 检查是否补充完整, 未完善病历者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这样反复督促、反馈, 强化医生、护士医疗文件书写规范的意识, 文件书写合格率不断提高, 对多收费项目向各检查科室询问确认, 有误者立即纠正。

无缝气瓶程序文件 篇5

编制: 审核: 签发人: 单位名称:发布日期;

2015.10.1 1

实施日期:2015.10.1

颁布令

《气瓶检验程序控制文件》已编制完成,符合本站实际情况,适用于我站无缝气瓶检验。

现将《气瓶检验程序控制文件》予以公布,自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希与气瓶检验有关的人员,认真学习,严格贯彻执行。

站长: 2015.10.1

目录

一、文件控制程序

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三、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四、检验仪器设备控制程序

五、检验实施过程控制程序

六、检验管理工作程序

七、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八、与上级部门、检验接受者沟通控制程序

九、接受上级部门监督的管理程序

十、检验安全管理制度

十一、气瓶报废管理制度

十二、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十三、检验质量管理制度

十四、气瓶收发管理制度

十五、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十六、仪器设备及计量管理制度

十七、监督检验制度

十八、档案管理制度

十九、检验许可证书的使用和管理规定

一、文件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本站气瓶检验质量体系运行有关文件的控制,确保质量体系在任何场所使用的文件都为有效版本。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站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的控制。

3、职责

3.1 档案员负责一般性文件的发放与管理,并组织对现有文件的定期评审。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性文件的发放与管理

3.3 站长负责外来文件的收集、发放、及跟踪管理

4、工作程序

4.1 文件的分类

4.1.1 质量手册:指导本站质量行为的纲领性文件。4.1.2 程序文件:根据管理过程制定的文件。

4.1.3 作业文件、各种记录等

4.2 文件的编制、审批

4.2.1 质量手册、方针、目标由技术负责人编制,经有关人会签后气瓶检验程序控制文件报站长审批。4.2.2 各类控制程序,由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编制,经有关人会签后报站长审批。

4.2.3 管理性作业文件由站长组织编制。

4.2.4 业务技术性文件由各专业人员编制,经有关人员会签后报技术负责人审批。

4.3 文件的发放

4.3.1 根据文件使用范围,站长确定发放范围和数量

4.3.2 受控文件发放前的标识 经批准发放的所有文件,均有发放人加盖“受控”章,在《文件发放审批记录表》上做好记录,注明日期、文件名称和编数量等内容,并要求接受人签名。

4.5 文件更改

4.5.1 文件更改方式:在原文件上直接划改,换页、换版。

4.5.2 为保障文件的适用性,文件持有者,发现有不适用的条文时,可提出更改意见,填写《文件更改记录》,注明更改部位、更改条款等。

4.5.3 更改文件的审批,由原审批人执行,并在《文件更改记录》上签字,注明日期。

4.5.4 文件编制人员跟踪文件的受控与更改状态,若更改三次以上,影响文件的一致性与有效性,可换版更改。

4.6 文件的销毁

4.6.1 受控文件作废时,由档案管理员及时收回,做好记录,销毁。4.6.2 已作废但有参考价值的文件,应包装后加盖《作废留存》章,由资料室保存。

4.6.3 余者可集中销毁,填写《文件质量记录销毁记录》,由文件气瓶检验程序控制文件销毁人员填写销毁记录。

4.7 文件的日常管理

4.7.1 文件接收人员须填写《文件清单》以便取用和管理。

4.7.2 文件的适用部门和人员,不得涂改或弄脏文件,更不得损坏、丢失。

4.7.3 经批准执行的文件原稿(包括审批原稿)一律不外借,文件编制人员保存原文。

4.7.4 借阅、查阅或复制文件时,应填写《文件借阅、查阅、复印登记表》,经档案员批准后实施,并如期归还。

4.7.5未经站长许可,文件使用者不得私自复印、外借,若文件破损至废,应经批准后补领,若文件丢失,经批准后可补领。

4.7.6 对于各种临时性文件,在使用期内予以控制,过期自动失效。4.8 外来文件的控制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国外标准等外来文件对本站检验工作有直接影响,因此本站规定: 对气瓶检验有关的外来文件,由技术负责人作信息收集,报站长批准后,由技术负责人或派他人购买、登记、保存。本站人员从资料室借阅标准或资料,必须有文字手序。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1、目的

确保质量体系的完全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站领导对质量体系的评审。

3、职责

3.1 站长主持管理评审工作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提交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报告,提出改进建议,会同质量负责人写出管理评审报告。

3.3 质量负责人对管理评审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3.4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措施,由质量负责人负责贯彻实施并验证。

4、工作程序

4.1 管理评审计划

4.1.1每年进行一次管理评审

4.1.2 质量负责人在管理评审两周前,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报技术负责人审核,站长批准后下发各有关人员。

4.1.3 管理评审计划的内容

评审时间、评审目的、评审范围、评审重点、评审依据、评审内容。

4.1.4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由站长决定实施评审。

4.1.4.1 本站气瓶检验工作内容发生重大变化;

4.1.4.2 本站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

4.1.4.3 本站质量方针、目标发生较大变化; 4.1.4.4上级部门、检验接受者反馈重大质量信息或对本站有质量投诉时;

4.1.4.5内部审核发现严重不合格,或即将进行第二方、第三方审核时。

4.2 管理评审的准备

4.2.1 管理评审计划由质量负责人提前两周准备好,并发放给评审人员。

4.2.2 技术负责人提交质量体系运行方面的资料及质量方针,目标适宜性分析。

4.2.3 站长准备好检验计划进度情况,顾客抱怨,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资料。

4.2.4 检验人员提交出设备、仪器状况报告。

4.2.5 检验人员提供检验过程中不适宜项目的内容。需改进的草案。

4.3 管理评审会议

4.3.1 管理评审以会议形式,站长主持进行。

4.3.2 参加人员,站长及各专项负责人等。

4.3.3 会议内容,参加人员就所有评审输入事项作出评价,对存在潜在问题及不合格事项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确定责任和整改时间。4.3.4 站长就涉及到的评审内容做出结论。

4.3.5 技术负责人做好会议简要。

4.4 管理评审输出 4.4.1 质量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人力资源、组织结构、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评价,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

4.4.2 上级部门、检验接受者对质量要求的改进。4.4.3 对改进措施所需资源的提供。

4.4.4 技术负责人根据评审输出编制管理评审报告,站长批准后,发至有关人员。

4.5 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

4.5.1 由责任人员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4.5.2 技术负责人根据《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要求,对实施结果进行跟踪验证。

4.6 由管理评审引起的文件更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4.7 管理评审记录由技术负责人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整理后归档保管。

三、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从事与质量体系有影响的管理者,执行者和验证者在教育、技能、经验、服务质量等方面实施管理,使其具有承担相应工作的能力,以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作。

2、范围

适用于本站气瓶检验所有员工工作中的管理。

3、职责

3.1 本站根据检验工作需求及今后发展的需要,对人力资源的配置起决策作用。对员工负有考察职责,并建立员工技术、工作业绩档案。3.2 质量技术负责人承担对本站员工的技能培训、考核等工作,掌握员工对工作的胜任程度,在岗位调整人员时,提出技能方面的见解。

4、工作程序

4.1 总则

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主要控制内容有:人力资源需求分析,人员选择,能力考核,培训,资格考核,对人力资源的改善等过程。

4.2 需求分析:

分析内容如下:

(1)检验工作量;

(2)授权范围;

(3)上级对气瓶检验工作动态的变化;

(4)人员知识结构;

(5)人员间的合作灵感; 4.3 人员的选择与配备

4.3.1 本站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各有关人员,应根据工作的 需要,就人员配置问题向站长提出建议。

4.3.2 根据检验站长期规划及当前工作需要,站长负责配置人力资源的决策。4.3.3 要录用新人时,每年底前制定出下年录用新人计划,报上级批准,特殊情况下,随时提交计划,批准后,站长负责拟用人的考察。

考查内容有文化程度、技术职称、工作能力、思想品德、身体状况、年龄等方面。

4.3.4 对本单位内部人员调整时,除考察4.3.3内容外,还应考虑在原岗位的业绩及历年考核情况。

4.3.5 人员配备的原则是:人员具备相应的资格、培训经历、经验并熟悉所实施检验工作的要求,人员应根据所检气瓶的状况,给以准确的结论,具备出具检验报告的能力,并能针对检验结果,能提出深层次的分析,为上级部门解决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4.4 人员资质要求

4.4.1 对直接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要求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取得省级特种设备检验员证书,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和经验。

4.4.2 对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应熟悉与特检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能胜任本职工作。

4.4.3 对负责审批检验报告的人员,应具备工程师以上职称或具有检验员证,经站长授权后从事该工作。

4.5 人员任职程序

4.5.1根据国家对特种设备检验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本站对上岗人员的资格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对人员上岗前进行技术业务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4.5.2上岗考核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考核内容有:设备仪器的使检 验标准、检验程序、操作规程等,考卷及成绩存档。

4.6 人员培训

4.6.1与本站质量体系有关的人员应具有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并通过培训,在技能、经验方面不断提高。4.6.2 本站所有在册人员都在培训范围内。

4.6.3 培训的内容有:

(1)气瓶检验员资格培训;

(2)有关质量、标准化、计量方面的培训;(3)法律、法规、标准;

(4)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5)岗位技能。4.6.4 培训种类

岗前培训、岗中提高培训、转岗培训、资质培训等。

4.6.5 培训工作的实施

站长制定培训计划,技术负责人具体实施并做好培训记录。

4.6.6 对培训有效性的评价

4.6.6.1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绩评定和观察等方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评价员工的工作能力。4.6.6.2站长加强对人员日常工作业绩的评价,可随时对有关人员进行现场抽查,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可采取暂停工作的方法或安排培训;能力达到要求后上岗,否则转岗。

4.7人员考核

4.7.1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内容有:思想表现、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工作质量、技术成果等,此工作由站长负责。

4.8 人员技术档案

4.8.1 本站建立《人员技术档案》保存全部专业技术人员的有关资格证书,培训和技能考核记录等。

4.8.2 各管理部门分别提供内部资料,年底交档案室存档,内容要齐全、完整、清晰、业绩证明内容要充分。

四、检验仪器设备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检验用的仪器、设备、量具(以下简称检验仪器设备)进行控制,使其技术性能、使用状态达到标准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检验仪器设备的调研、论证、购置、验收、使用、维护、保养、事故调查与处理、报废、技术资料的管理等。

3、职责

3.1 设备员为检验仪器设备的具体管理人员,负责其验收及资料的归档工作。3.2 技术负责人负责调研、论证、采购、验货、维修等工作。

3.3技术负责人负责使用过程中的抽查及溯源性工作。3.4 站长负责检验仪器的审批、经费等全面工作。3.5 检验员负责使用、保养、状况信息反馈。

4、工作程序

4.1台帐

检验员负责建“检验仪器设备台帐”,编号后注明检验仪器设备所处的状态,如:“完好”、“待修”、“报废”等。

4.2 设备配置

4.2.1调研、论证

增添检验用仪器设备,应由设备员提交申请,站长批准后,技术负责人调研,阐明必要性、可行性。

4.2.2 选购

调研后,由技术负责人填写《检验仪器设备申购单》注明名称、型号、生产厂、数量、价格经站长批准后,技术负责人负责选购,并保证购物的适宜性。

4.2.3 开箱验收

开箱验收由设备员会同技术负责人共同进行,仪器设备到达后,一周内验收无误后入库。验收的内容:

(1)包装完整性、有效性;

(2)整机完整性、外观检查;(3)附件、备件和工具是否完好够数;

(4)使用说明书、图纸、合格证、技术资料是否齐全。4.2.4 安装调试与质量验收

(1)检验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检验员进行。

(2)技术负责人进行可追溯性质量验收。(3)质量验收应在安装调试好后半月内进行。

(4)在安装调试及质量验收中,若发现质量问题,凡由卖方参加的,应由其签字认可。

(5)当因质量问题无法验收时,技术负责人应联系厂商维修或退货。

4.3 仪器设备的使用

4.3.1 操作者必须熟悉仪器设备的结构、性能、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方法后方可操作。

4.3.2 主要仪器设备应制定操作规程,内容包括:正确操作顺序和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维护保养方法。

4.3.3 检验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设备不正常,应立即停业使用,维修员校验合格后再进行使用。

4.4 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4.4.1 操作者应自觉爱护仪器设备,使其保持整洁、灵敏好用。4.4.2 仪器设备由设备员负责定期保养维护。4.4.3 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损坏,在查明原因,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对责任者按本站经济责任制作相应处罚。4.4.4 对仪器设备的保养与检修,应记录《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4.4.5 待修停用的仪器设备不得使用

4.5 仪器设备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4.5.1 因操作不当或维护不善,致使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损坏或功能降低,均为仪器设备事故,有下列情况之一为重大事故:(1)损坏后,造成修理费千元以上的;

(2)因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4.5.2 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及时报站长处理,技术负责人会同检验员进行调查,查清后向站长报告,当有人员伤亡时,应立即组织抢救,保护好现场。

4.5.3 对事故要做到三不放过:原因、责任不清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无防范措施不放过。

4.5.4 对事故责任者按本站有关规定处理。

4.6 仪器设备的报废

4.6.1仪器设备经多年使用或因事故损坏,至使精度下降,无法修复,可由检验员提出报废申请,经技术负责人、站长鉴定批准后登记报废。

4.6.2 报废的仪器设备由本站统一处理。4.7 仪器设备档案 4.7.1档案员将逐个仪器设备建立档案及台帐。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的内容: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或购置日期、放置地点等。

4.7.2仪器设备档案由档案员集中管理,借阅按照《档案管理规定》办理。

4.8 发现下列情况追究当事者的责任:

(1)仪器的附件、零备件、工具、资料遗失;(2)出现事故隐瞒不报;

(3)用无效检验计量器具进行检测工作,出具检验数据。

五、检验实施过程控制程序

1、目的

检验工作是本站的核心工作,对检验过程各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检验工作过程的规范化、程序化,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准确。

2、范围

适用于无缝气瓶检验过程的控制。

3、职责

3.1 站长负责本站任务的下达、工作协调、人员资格确认、检验监督及检验费用的管理。

3.2 质量负责人负责仪器设备、计量器具鉴定。

3.3 站长及设备员负责检验仪器设备的配置,维修安排工作。3.4 技术负责人及检验员负责检验过程的控制、实施及检验报告的出据、审核。

4、程序内容

4.1 检验任务的下达

站长明确检验任务后,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向检验室下达要求。

4.2 检验准备

4.2.1 检验室接到任务后,进行检验前准备如下:(1)根据气瓶种类(介质),确定检验方案;

(2)方案确定后,依据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作好资料、记录准备。

4.2.2 气瓶检验时,最好由两名人员参加,并注意安全问题。4.3 检验任务的实施

4.3.1检验室接到检验任务后,根据检验作业指导书规定,作好检验前准备工作。

4.3.2 检验员在进行检验过程中,时刻注意被检对象及其周围环境安全,确保安全检验。

4.3.3 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应严谨、细致,认真作好每一项数据或缺陷记录。

4.3.4 检验人员应按照检验标识规定,对检验对象进行标识确认,保持标识后唯一性,杜绝瓶与瓶出现混淆。

4.3.5 在检验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检验人员应作好记录,按照有关规定处理。4.4 检验结果的处理

4.4.1在检验结束后,检验人员对记录进行整理,并作出判断,在5日内出具检验报告。检验报告一式二份,一份发给受检单位,一份站存档。

4.4.2 检验报告采用本站制定的检验报告格式。

4.4.3 检验合格者,出具检验报告,并在气瓶上打上检验钢印;如不合格,则出具统一的《判废通知书》,对气瓶进行报废处理。

六、检验管理工作程序

1、目的

为了规范本站气瓶检验工作,优质及时的完成检验任务,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本站气瓶检验工作。

3、职责

3.1 站长负责本站各项业务的受理、计划、任务的下达、工作协调、考核等工作。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检验过程中疑难事项的处理,检验报告书的审批。

3.3 质量负责人负责本站质量体系各环节活动的检查、反馈、员工与管理层的沟通,受检单位与本站的联系等。

4、工作程序 4.1 工作要求

4.1.1 检验人员

检验人员应取得省级质监部门颁发的检验员资格证书,方可从事检验工作。

4.1.2 检验仪器设备

检验用仪器设备的精度、量程应满足检验对象技术标准的要求,状态完好,定期校验。4.1.3 依据和方法

气瓶检验项目、程序,必须按照《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标准进行。

5、工作步骤

5.1站长给检验室下达检验任务,相关人员作好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5.2 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不得漏检。5.3 检验完毕后,及时出据报告,整理完整后资料归档。

6、对检验报告异议的受理

6.1 检验报告发出后,受检单位对检验结果有异议时,可在收到检验报告15日内,向本站提出。

6.2 技术负责人负责受理检验单位的异议,对详细情况进行了解,登记后与检验员一并处理。6.3 检验员针对“异议”内容,提出处理意见,技术负责人认可后,15日内对受检单位答复。若原结论无误,维持原结论;若属本站责任,应向受检方道歉,发出更正报告。

7、检验的收费

本站开展的气瓶检验,均按照上级标准规定收费。

8、检验代码

检验合格气瓶统一打铳,本单位检验代码及有效日期;不合格者报废处理,并填写《判废通知书》。

七、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产生不合格及潜在不合格因素进行分析,消除现有的不合格,预防潜在的不合格。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气瓶检验的整个过程,及涉及到的相关要素。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负责本站内部质量管理活动及检验实施过程中信息的收集,并提出纠正和预防的要求。

3.2 技术负责人审批全部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3 站长负责外部信息收集

3.4 检验室对本部门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措施并实施

4、工作程序

4.1 纠正和预防措施采取的时机

(1)检验工作质量发生重大问题时;

(2)上级部门、受检者对检验工作提出意见时;

(3)管理评审、内审提出要求时;

(4)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提出要求时;

(5)重新出现不规范检验时;

(6)法律法规提出要求时。

4.2 纠正和预防措施制定与审批

4.2.1 责任人员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出纠正、预防措施计划、方案,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4.2.2 重大问题技术负责人审批后,还要经站长批准,质量负责人 组织实施。

4.2.3 在实施纠正、预防措施的过程中,若发现非预期情况或更有效的措施时,执行者可建议修改计划、方案,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按新计划实施。

4.3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验证

4.3.1 实施

责任人员根据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要求,具体落实,实施过程中所需的资源按相关程序规定予以落实,站长应在资源配备上及时决策。

4.3.2 验证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验证,由检验员负责,对逾期不能完成的措施,要报技术负责人对责任人员采取必要的奖惩措施。

验证方式、内容:

(1)问题发生频次是否减少;

(2)组织临时审核,类似问题的发生是否得到控制;(3)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各环节是否做好准备;

(4)验证不符合预期效果的应重新制定措施。

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应形成文件,由此引起的体系文件的更改,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预防措施所形成的记录,由技术负责人保存,并成为下一次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4.4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保持

4.4.1 有效的纠正和预防应形成文件

4.4.2 预防措施的实施结果应通知管理评审

4.4.3 每年由技术负责人将纠正和预防措施汇总并予以分析,分析结果报站长。

八、与上级部门、接受检验者沟通控制程序

1、目的

为加强与上级部门、接受检验者的沟通,及时了解其需求。使其得到满足。

2、范围 适用于检验服务,上级部门及受检者需求的识别,管理等。

3、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市场需求调研,上级有关部门、检验接受者满意度的调查,受检者投诉、反馈和跟踪。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顾客的接待、需求评审、质量承诺方案的策划、业务咨询、洽谈等。

3.3检验员协助对上级部门、受检单位的需求评审。

3.4 设备员负责参与评审有关检验设备能力和检验要求。

4、工作程序

4.1 外部检验要求的前期识别与评审

4.1.1 根据本站发展要求,站长不定期地组织气瓶检验需求的调研工作,并形成报告。

4.1.2 技术负责人根据调查报告和顾客需求分析,通过多种渠道的努力,以增强自身检验能力,以不断满足企业检验工作的需要。

4.1.3 质量(服务)承诺的推出

根据上级部门及接受检验者的需求,针对本站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情况下,检验站管理层提出相应的检验服务承诺方案,并组织有关人员评审。

4.2 检验业务受理 4.2.1 检验接受者到本站联系检验业务时,接待人员应详细理解其要求,协助检验接受者填表,双方仔细核对其中内容条款,无误后签字。

4.2.2 确认和评审顾客的要求时,时刻把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放在首位。

4.2.3 整个业务受理中,与接受检验者接触的本站人员,应做到热情耐心、文明、及时、细致、周到,体现本站的精神风貌与素质。

4.3 接受检验单位对本站检验报告提出异议时,检验站应作出调查、分析、答复、纠正等全过程的服务。

4.3.1 受理

4.3.1.1 受检者接到本站检验报告15天内,对检验报告有异议时,可向本站提出申诉,可来人、来电。

4.3.1.2异议或申诉的接待工作统一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当受检者来人提出时,技术负责人应将异议的各种资料汇总,转交站长,由站长作出分析、解释、处理。

4.3.2 调查与分析

4.3.2.1 技术负责人收到站长转交的异议汇总后,10日内作出分析、讨论和调查结果。

4.3.2.2 调查工作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检验依据、检验方法的符合性与有效性;

(2)所用的仪器、设备是否符合要求;(3)检验工作程序是否符合要求;

(4)数据处理是否正确;

(5)检验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纪律、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方面是 否有问题。

4.3.2.3 技术负责人应将调查情况向站长汇报,当受检者要求复检时,由技术负责人或站长安排。

4.3.4 答复

4.3.4.1 复检结果证明原报告有误,应编写更正报告,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后发给受检者。

4.3.4.2复检结果证明原报告无误,由质量负责人编写异议复检结果的通知,通知受检者。

4.3.4.3 所有处理异议的报告、资料一并由档案室保存。

4.3.4.4 技术负责人根据受检者异议和申诉意见,必要时组织人员对检验站质量体系的薄弱环节进行审核,提出纠正措施。

4.3.4.5 造成检验事故的责任者,按考核办法和有关规定处理。4.4 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

4.4.1 接受监督的原则是:实事求是、认真对待、虚心接受提出的问题、持续改进、促进气瓶检验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4.4.2 对于现场监督工作,按上级部门规定执行,站长做好协调工作,有关人员做好受监督记录。

4.4.3 对监督工作提出的问题,站长要组织分析原因,查找不足并分 析原因,采取相应纠正、预防措施。4.5 与外部沟通渠道的保持与加强

与上级部门、接受检验者保持业务上的沟通外,还应主动加强其他外部渠道的沟通,建立一个更完善的检验工作体系。

4.5.1 对所汇集到的外部信息,一是积极作出反映,反馈给对应人员,一方面抓紧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4.5.2 检验人员应积极参加质检部门和其他组织的相关活动,参加 活动的人定期向站长汇报情况。

4.6 顾客满意度测量

4.6.1 技术负责人定期组织对上级、接受检验者满意度测量,编制测量方案,提出测量要求,报站长审批。

4.6.2 涉及到职业道德、行业风尚等方面的事项由站长编制。

4.6.3 对测量结果,技术负责人汇总报站长,为制定纠正、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4.6.4 对满意度测量具体执行《上级部门、接受检验者满意度测量办法》。

九、接受上级部门监督的管理程序

1、目的

提高检验质量,避免检验事故,杜绝检验过程中的违规违法现象。

2、范围 适用于检验站气瓶检验工作接受上级部门的安全监察及管理。

3、职责

3.1 站长负责有关法律、法规、上级文件的宣传、实施;以及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

3.2 检验站全体人员遵法、守规,满足上级领导的要求。

4、接受上级部门监督的程序

4.1 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

(2)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

(3)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

4.2 上级部门的监督

4.2.1 本站遵照《气瓶定期检验站技术条件》,建立和完善气瓶检验业务管理体系,通过质检部门资格认可,成为法定检验机构。

4.2.2 在日常检验过程中,随时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监察。

4.3 建立向上级部门请示报告制度

4.3.1 受理气瓶检验业务时,执行《与上级部门、接受检验者沟通控制程序》,明确任务和要求。4.3.2 气瓶检验业务过程中,主动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及时汇报工作进度和存在的问题,请示解决问题的办法,取得上级部门的支持。

4.4 对上级部门监督的反映

4.4.1技术负责人接到上级部门的监督意见后,立即向站长汇报,并会同有关人员查清问题性质、分析发生原因、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重大问题由站长组织专题整改实施。

4.4.2 对上级部门反馈的受检单位的投诉和抱怨,应及时处理,同时将整改结果通知受检单位,并征求该单位的批评意见。

4.4.3 对上级部门的监督意见,经分析确定为质量问题,都应纳入上级,接受检验者满意度测量范围,进行统计与分析。

十、检验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加强气瓶检验安全管理,确保设备人身安全。

2、范围

适用于气瓶检验全过程。

3、措施:

3.1 检验场所要有明显标志,气瓶检验期间非本岗位人员不准进入,不得在检验岗位上边检验(或边操作)边交谈。

3.2 检验前要检查检验设备、管线等,确认都处于安全状态,方可进行操作。3.3 各种仪器、仪表不得超校验期,超量程使用,设备不准超负荷运转。

3.4 工作时,工作人员要穿戴防护用品,严禁穿拖鞋或高跟鞋工作。3.5 气瓶不准抛掷,要作到轻拿轻放,摆放整齐、稳定。

3.6 严禁在同一场地同时两种性质相抵触的气瓶。

3.7 各岗位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水压实验、气密性实验要保持防护设施完好,危险设备要划定安全区,试验时现场不得停留无关人员。

3.8 除锈、倒残、喷涂场所应有完好的通风设施。

3.9 检验场地严禁烟火,如却需动火,要由安全员填写动火申请单,报站长批准后实施,同时应配齐各种消防器材,由设备员管理。

十一、气瓶报废管理制度

1、目的

防止经检验后报废的气瓶再次流入社会,危及社会安全。

2、报废气瓶

气瓶某些项目检验结果不符合有关规定或由于存在严重缺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使用的气瓶。

3、报废程序

3.1 经检验报废的气瓶,由检验员出具《气瓶判废通知书》,交由技术负责人审核。3.2 技术负责人接报废通知单后,经确认无误后,签字确认。

3.3 报废的气瓶存放于报废区。

4、销毁方式

气瓶的销毁方式,必须防止报废气瓶进入流通使用为原则,销毁方式为锯切法。

5、气瓶报废处理完毕后,用户可将气瓶带回。

十二、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防止气瓶检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易燃易爆介质事故。

2、范围

易燃易爆介质

3、规定

3.1 严禁在室内排放瓶内剩余气体。

3.2 严禁向阴沟或下水道排放可燃性、有毒污染环境的气体。

3.3 油漆等易燃性物品仓库实施专人专管,库内油料、漆料及各种溶剂应妥善分别存入,用后必须封口,严禁敞口存放。

3.4 油漆等易燃物品仓库必须经常通风。

3.5 检验场地内严禁烟火。

3.6 消防器材要配备齐全,安全标志要明显,消防器材取用方便,设备员进行管理,并每季度检查一次,确保处于完好状态。

3.7 发生事故必须先采取应急措施。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报警。

十三 检验质量管理制度

1、目的

提高检验工作质量,实现质量方针目标。

2、范围

气瓶检验过程中相关环节。

3、措施

3.1 由质量负责人制定气瓶检验计划。

3.2 对于非易燃、无毒介质气瓶由检验员按正常检验流程进行检验,否则,必须由检验员制定检验方案,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3.3 气瓶检验的所有人员,必须熟悉掌握检验工艺、检验内容,对检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技术负责人和站长。

3.4 在原始标记登记时,必须逐项准确登记,严格执行法定计量单位,发现不宜检验的气瓶,登记时应注明不宜检验的原因,并在瓶体上标注,将其存放在指定地点。

3.5 待检气瓶确定后,按有关规程、标准逐项实施检验,严格控制检验质量。

3.6 在检验中发现难以评定的疑难问题时,必须报告技术负责人评定、解决。

3.7 各项检验结果,检验员必须逐项记录,如有报废气瓶则必须填写报废通知书。

3.8 检验报告必须由检验员签字或盖章,技术负责人审核,由检验单位加盖公章后方可有效。

3.9 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后的全部气瓶资料交档案室存档备查。

十四、气瓶收发管理制度

1、目的

加强管理、减少差错,提高服务质量。

2、措施

2.1 查清送检各类气瓶数量、瓶帽、胶圈、瓶阀损坏情况及数量。气瓶的收发由检验员进行。

2.2 发现原配瓶阀型号与气瓶使用条件不符者,必须问明原因。

2.3 发现用户自行喷涂漆色(特别是新喷涂的漆色)的气瓶,必须查清该气瓶原喷何种漆色或原装何种气体。

2.4 发现提前送的气瓶,必须查清原因,并予以处理。

2.5 用户要求喷涂自编号码时,必须当场记录。

2.6 对送检人员关于上述3-5条问题的答复仍有疑问时,应请送检单位主管人员前来说明。

2.7 在进行上述工作时,必须随时把检查情况,用记号笔或漆笔标在瓶身上。

2.8 把上述检查结果详细记录在气瓶收发登记簿上,送瓶与收瓶双方核实后签字。

2.9 气瓶收发人员把检验合格后的气瓶按所属单位分别存放。

2.10 气瓶收发人员对待发出的气瓶,必须检查和清点,经用户复查签字后方可发放。

十五、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目的

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确保检验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2、范围

适用于检验站全体员工。

3、措施

3.1 员工培训工作由技术负责人于每年初制定计划, 质量科负责具体实施。

3.2 建立业务技术学习制度, 全年每月不得少于一次。由技术负责人主持。

3.3 检验人员除参加站内统一安排的培训考核外,还必须接受有关部门的专业培训与考核。

3.4 检验员和操作人员的标准、规程、文件、质量管理手册作为必修课, 要求深刻理解, 熟练掌握, 正确运用。

3.5 经常到技术先进和经验丰富的气瓶检验单位, 随时组织有关人员去学习。

十六、仪器设备及计量管理制度

1、目的

加强对仪器设备及计量器具(以下简称仪器)的管理,使其长期处于合格状态,保证检验工作的准确性。

2、范围

气瓶检验所用仪器、仪表及量具。

3、职责

3.1 检验员负责所有仪器的检验管理工作。

3.2 质量负责人负责仪器质量、精度的判定。

4、仪器管理实施

4.1 检验员协助档案员建立仪器台帐。

4.2 仪器的购置必须技术负责人提出,经站长审批后购置。

4.3 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必须经验收后,登记入库。验收人员做好验收记录。达不到要求的应追溯购置人员及厂家。

4.4 检验员应将仪器摆放有序,并做出名称、标识。仪器橱架整洁。

4.5 档案员应建立完善的仪器资料档案。

4.6 根据仪器检定周期,将仪器定期到计量部门检定。

十七、监督检验制度

1、目的

加强与质监部门的工作沟通,接受其监督,改进工作,提高气瓶检验水平。

2、职责

2.1 质量技术负责人负责气瓶检验质量统计,并进行工作总结、汇总报站长。

2.2 站长定期向质监部门汇报检验情况,加强沟通,争取工作支持。

3、内容

3.1 根据质监部门的要求及时上报气瓶检验情况,并汇报质量体系总体情况。

3.2 主动接受质监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机构的监督和指导,认真听取意见,对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

3.3 积极参加质监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培训学习。

十八、档案管理制度

1、目的

强化检验报告、检验评定等资料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有效性。

2、范围

气瓶检验报告及检验评定记录有关标准等。

3、职责

3.1 档案管理员负责该范围内档案的日常管理。

3.2 档管管理员必须建立与其相对应的档案目录、借阅记录。

4、管理实施

4.1 检验报告及检验评定记录存期为四年,其余皆为永久保存。

4.2 检验报告及检验评定记录的销毁及存留,必须经站长批准,同时,档案管理员做好记录。

4.3 档案的借阅,应作借阅登记。

4.4 档案管理员应每年进行一次防虫措施,每月检查一遍潮、防腐情况。

十九、检验许可证书的使用和管理规定

1.目的

为了更好的使用气瓶定期检验许可证书。

2.范围

只用于本站无缝气瓶的定期检验与评定。

3.日常管理

3.1气瓶定期检验许可证书任何人员,一律不得外借。

3.2检验检验许可证书任何人员,不得涂改或弄脏,更不得损坏、丢失。

3.3未经站长许可,任何人不得私自复印、外借。

程序文件系统 篇6

关键词:metwind.ini;ascdbdat.ini;ascdbmea.ini;msg_srv.ini;

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midasIV是VAISALA(维萨拉)公司在中国民航系统中运用的系统。其是全球最先进的传感器制造商,涉足各个领域的传感器,针对于我国民航气象事业,几乎达到99%的份额。

一、风数据在ini 文件中如何配置

风数据设置包括metwind.ini, ascdbdat.ini, ascdbmea.ini, msg_srv.ini 四个ini文件。由传感器采集数据,通过链路传输到portserver,在portserver中设置各个传感器的端口分配传输数据,一个传感器对应一个端口,再从portserver传输到主机进行存储,计算,显示。在任何的ini文件中都要在文件中设置XXXXX=YES(例:WIND_1_MAG=YES),因为只有=yes才能在系统中运行,而且每一次更改ini文件都需要重启服务。

(一)metwind.ini

metwind.ini文件主要是风数据采集参数的设定。以下就是风数据的参数设置,同一个传感器输出两组数据。一个是真北风(TRUE),一个是磁北风(MAG)。真北风和磁北风是有磁偏角的,观测报文需要真北风,塔台管制指挥需要的是磁北风。主要用于注意更改的语句DECLINATION=[I]-6 。首都机场为例,首都机场磁偏角为6度(磁偏角的数值是不停在变动,在6度左右。为了测量方便才给定值6度),在北京磁北风大于真北风,首都机场是以真北风安装位基础的,所以在DECLINATION=[I]-6。所以在[WIND_1_TRUE]中为DECLINATION=[I]0,在[WIND_1_MAG]中为DECLINATION=[I]-6.以上真北风与磁北风只是风向的区别,对风速没有影响。以下为参数配置与解释

WIND_1_MAG=YES

WIND_1_TRUE=YES

[WIND_1_MAG] 数据文件名

AVEFORMD=[I]8

LINKNAME=[S]"1_WIND_SENSOR"传感器名

MAXDIR=[I]360风向最大范围值 MAXSPEED=[R]65.0风速最大范围值

MINDIR=[I]0风向最大范围值

MINSPEED=[R]0.0风速最大范围值

OUTAVELISTNAME=[S]"WINDAVE_1_MAG"

输出列表名字

OUTINSTLISTNAME=[S]"WIND_1_MAG" 即时输出列表的名字

BACKUPAVELINKNAME=[S]"WINDAVE_7_MAG"备份

BACKUPINSTLISTNAME=[S]"WIND_7_MAG" 备份

SENSOROUTAVELISTNAME=[S]"WINDAVE_S_1_MAG" 手工输入无所谓

SENSOROUTINSTLISTNAME=[S]"WIND_S_1_MAG" 手工输入无所谓

ALARMNAME=[S]"WIND_1_MAG.Alarm"报警

POLLINTERVAL=[I]3数据接受时间

RUNWAY=[I]1 设备安装地点

MAXGUSTTIME=[I]10时间阵风最大有效

AVERAGESFROMSENSOR=[I]0

MAG_VAR_10MIN_DIR=[I]0

RUNWAY_MAG_DIR=[I]179跑道端度数

ENABLE_USER_AVERAGES=[I]0

ENABLE_1MIN_AVERAGES=[I]0

USER_INTERVAL_1=[I]30

SPEED_MULTIPLY=[R]1.0 风速系数没有小数点后面

DECLINATION=[I]-6磁偏角

MAGNETIC_NORTH_SENSOR=[I]0

INPUT_AVERAGE_PERIOD=[I]0

FAST_10MIN=[I]0

MD_GUST=[I]0

(二)msg_srv.ini

msg_srv.ini文件主要是对于观测员发报的参数设定,本文只阐述与风有关的参数设置(其余数据不与解释)。因为观测发报是真北风,所以用WINDAVE_1_TRUE来采集真北风。只需要配置

WIND_LINK_1=[S]"WINDAVE_1_TRUE"即可。

(三)ascdbmea.ini 与ascdbdat.ini

ascdbmea.ini文件设置外场传感器测量数值的记录,以下有1分钟,10分钟的数值,这些事管制和观测部门使用的,也可以设置 2分钟,30分钟等。

WIND_MPS_1_MAG=YES

[WIND_MPS_1_MAG]

TABLE=[S]"WIND_MPS_SITE_19_MAG_" 存储的历史记录文件名字

TYPE=[S]"Timed"

TIME=[S]00:00+01:00 历史记录为一分钟一个数值

DATA=[s]"CREATEDATE" "LOCALDATE" "1_WINDSITE" "1_WSINS" "1_WS2M" "1_WS2A" "1_WS2X" "1_WS10M" "1_WS10A" "1_WS10X" "1_WDINS" "1_WD2M" "1_WD2A" "1_WD2X" "1_WD10M" "1_WD10A" "1_WD10X" "1_GUSTSPEED" "1_GUSTDIRECTION" "1_WDVAR" "1_CW2A" "1_HW2A" "1_WIND_STATUS"

ascdbdat.ini文件是整理历史记录中各个数据的。以2平均分钟为例。

1_WD2A=YES

[1_WD2A]

LINK=[S]WINDAVE_1 传感器名字 FIELD=[S]WD2A

COLUMN=[S]WD2A 记录名 TYPE=[S]int 类型

FORMAT=[S]%d 格式

ascdbmea.ini 与ascdbdat.ini 其实是一组文件。2个文件统一管理历史文件,存储与计算。

上一篇:函数极限下一篇:无线蓝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