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

2024-05-14

高技术(精选十篇)

高技术 篇1

现代结构技术观在考虑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等因素之外, 超越单一的节能或自然的概念, 致力于寻求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生态建筑的建造需要在自然观、人文景观、物质和精神诸方面的和谐统一, 同样需要结构工程师与建筑师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的全面的合作。结构技术中对生态科学观念的运用;绿色技术、绿色城市的思想影响等等, 不仅推动了结构技术本身的发展, 而且, 就象当年的工业革命推动了新的建筑运动、创造了新的建筑空间和空间艺术那样, 在建筑的设计思想、建筑的空间与形式建构上都将会有一番新的创造。现实的结构技术, 总是包括先进技术 (包括所谓“高技术”) 、一般技术、适宜技术 (appropriated technology) 、传统技术等的共存发展。无论采用哪种技术形式, 关键还是根据具体情况, 如经济条件、物质条件等, 合理选择运用。

1 生态高技术———发达国家建筑的持续发展道路

以当今最新科技手段为支持, 从而达到建筑节能、空间灵活、高效使用的是西方高技派建筑。高技派建筑的代表人物如让·努维尔、让·皮亚诺、诺曼·福斯特、理杰德·罗杰斯和马来西亚的杨经文等。这类建筑师的建筑其主要特征是充分利用包括汽车、飞机等制造业相关的高新尖端技术作为支持手段, 以钢材、铝板等金属材料制品以及大玻璃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他们强调建筑的灵活性、低能耗, 强调较强的空间适应性, 提出仿生的概念 (见图1) 。他们的口号是“使用最少的能源同时有益健康”。杨经文 (K·Yang) 的生态气候高层大楼就是基于炎热地区节能观念的建筑作品。福斯特设计的巴塞罗那电信塔采用新的结构技术, 使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减到最小 (见图2所示) 。他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楼也采用新的结构体系, 成功地将自然景观引入到超高层集中办公建筑中, 使城市区域的高密度与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福斯特在为西班牙圣地亚哥设计的电讯通讯站时, 大胆采用大跨度的斜撑结构, 通讯站在一大片树林之中, 仅由两根坚固的落地钢结构交通筒体将水平展开的主体建筑高高托起在树顶上, 因而在建设过程中不需砍伐一根树木。这都是运用结构技术保护环境的例子。而富勒和他的继承者们, 其理想是“少费而多用”, 通过对结构形式本身科学理性的探索, 追求用最少的材料建造最大的空间体系, 其短线穹顶结构和整体张拉结构又何尝不是高技术中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

然而, 许多高技术建筑并非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许多高技术建筑以高昂的投资为依托而达到节能、节地和高效, 这只是既成建筑的特征, 但事实上, 建造和运行维护这些昂贵的高技建筑所费不菲, 这些都是与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的。有传闻说, 福斯特从来没有把他自己的作品归到可持续发展建筑一类。而我国的一些现代建筑, 对西方高技术建筑从形式上简单地模仿, 在设计中牵强地使用昂贵的材料、纯形式的金属遮阳、莫名其妙的构件穿插, 这就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客观地看, 生态高技术是一种具有绿色意义的前沿科技, 是现代科学原理的运用和相关学科成果的综合。生态高技派建筑师秉承技术乐观主义, 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知识并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可持续性的高技术建筑是对当今生态危机的一种积极、主动并且有效反应的解决之道, 因而生态高技术建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2 适宜技术--欠发达国家建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选择

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 欠发达国家应该走以适宜技术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印度、埃及等国为代表的建筑师们, 充分了解和掌握本国传统地方建筑形式, 在空间、布局和构造上采用适宜技术的措施, 以改善建筑环境, 实现微气候环境下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正如查尔斯·柯里亚在印度进行的实践一样, 以当地的炎热气候为研究对象, 提出“形式跟随气候”的口号, 而埃及建筑师哈桑·法赛更是对埃及的地方作法和建筑形式作深入的调查, 其设计的建筑颇有地域特色 (见图3) 。在这里,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建构方式是运用经过提炼和进化的地方的传统的材料、手段和生活方式, 由于经济、技术水平落后, 采用适宜技术是必然的。印度的另一位建筑师拉兹·列瓦尔 (Raj Rewal) 利用适宜技术创造丰富空间的实践也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在1972年的“国民会堂”的设计中, 由于受到政治上、财政上、技术上的制约, 买不起高价钢材, 他利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提出了三维空间构架的方案, 其结果便产生了让展示者兴奋的高30m, 长78m的无柱空间 (见图4) 。这个建筑既体现了象征印度的文化特征, 同时该建筑的整体结构造型也具有十分强烈的时代象征性。他于1978年设计的新德里室内运动场, 也是采用适宜的结构技术创造生动的大空间的佳例 (见图5) 。不发达国家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不是低技术的简单应用, 而是应该在结合了环境的研究、时代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进化的基础上, 通过适宜技术的发展而充分运用的。从技术上来说, 与发达国家相比, 欠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以及生产力水平有限, 对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缓慢, 因此, 在发展建筑科技的同时注意吸取传统建筑的精华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技术和经验, 才是正确的道路。

3 中国建筑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走适宜技术的道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同样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同样要走技术进步的道路, 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路线, 应根据国情和地域环境特征确定。首先, 生存质量的问题仍是我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建筑的首要问题, 只有真正解决好了生存质量问题, 可持续发展才是可行的, 因而, 简单的实用的适宜技术是改善生存质量的首要考虑。其次, 中国, 由于在自然方面, 人口多、地理气候多样性、分布广, 人均自然资源较低, 在历史方面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 决定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建筑研究与实践具有地域性。各地的民居经过数千年的发展, 累积了数不清的生态智慧, 必先全面考察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 充分发掘中国传统地方建筑对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因素, 并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以提炼和发展, 进行综合的运用。只有这样, 中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走出“高技术”的误区, 而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值得欣慰的是, 中国有相当一批建筑师对此已有深刻的认识, 西南地区的一些建筑师对彝族土掌房地结构形式进行充分的研究, 并用现代技术加以改进, 建造出适合地方气候、地方材料的现代生态建筑 (见图6) 。西安的一些建筑师对黄土窑洞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 天津的一些建筑师也为北方的荒漠地区提供了生态家居的方案。然而这种研究似乎很不够, 还没能用先进的科学分析方法对古老的地方建筑传统进行系统分析。对当地材料、当地建造技术的分析提炼, 综合运用, 将使我们获得更多生态适宜技术的智慧。图7的所示, 显然隐含我们发展适宜的建筑技术的方向。

4 结语

西方经济已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社会物质极大的丰富, 劳动生产率很高, 产业结构合理, 高技术的采用变得简单可行。未来建筑设计及思想的进步, 仍然取决于未来结构技术的发展, 需要人们在许多方面继续努力。而不发达国家, 劳动生产率不高,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社会物质缺乏, 这就决定了人们不能单纯采用昂贵的高技术作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的支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生态适宜技术, 才是真正走具有现代结构技术观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建筑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差距。人民的收入也比较低, 人均物质资源也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这就决定了中国建筑界不能盲目地走高科技的技术道路。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宜的建筑技术才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建筑技术的发展方向。

摘要:生态建筑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及思考, 探讨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在结构技术发展上上采用各自不同的发展途径和态度。鉴于我国的国情, 在结构技术观上, 我国生态建筑的结构技术应该依托我国特定的自然、社会、经济及科技环境, 走发展适宜技术的道路。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高技术,适宜技术

参考文献

[1]ChrisWise.巴塞罗纳克尔塞罗那塔之设计与施工[J].建筑钢结构进展, 2000 (1) .

[2]栗德祥 (中) , 单黛娜 (法) .法国当代百名建筑师作品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3]荆其敏, 张丽安.世界传统民居—生态家屋[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4]渊上正幸 (日) 著.世界建筑师的思想与作品[M].覃力, 黄衍顺, 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5]鲍家声.支撑体住宅[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6]栗德祥 (中) 、单黛娜 (法) .法国当代百名建筑师作品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7][美]H.H.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9.

军事高技术 篇2

一、支撑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通用性基础技术

二、直接应用于武器装备并使之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专用技术高技术武器装备划时代的发展:

一、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越来愈高,性能获得重大突破

二、信息化主战平台仍将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精确制导武器成为攻击兵器发展的主页方向

三、武器装备的未来发展将趋于综合化、隐形化、无人化和低成本化

四、新概念武器和作战航天器等更新的高技术武器将登上战争平台

五、武器装备的发展日趋体系化信息化战争:在信息技术时代,在信息网络化战场上,以网络中心战为主要作战思想,大量应该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及其体系,并在指挥自动化系统指挥控制下,以信息战、精确打击作战、空间战等为主要作战方式的诸军兵种联合进行战争侦查和监视:是获得军事情报的手段,其目的在于在一定的背景中发现与识别目标光电探测技术:是将光学和电子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结合起来的探测技术,可见光、红外和紫外波段,可见光观测仪、多光谱相机、多光谱扫描仪声纳:利用声波在水下的传播性通过电声转换和信号处理完成水下目标探测、进行水下通讯、遥测或遥控的设备伪装技术:为隐蔽自己欺骗或迷惑敌方所采取的各种隐真示假的技术,是军队战斗力保障的重要内容伪装技术措施:天然伪装、迷彩伪装、植物伪装,人工遮蔽伪装,烟雾伪装,假目标伪装,灯火和音响伪装隐形技术:又称低可探测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技术典型点对点通信系统框:信源~压缩~加密~纠错编码~复接~调制~信道~分接~纠错译码~解密~解压机~信宿现代通讯传输途径:光纤、无线电、电缆、红外、大气激光、声波、水声、可见光我国信息战的解释:是敌对双方在信息领域的对抗活动。主要是通过夺取信息资源,掌握信息的生产、传播、处理等得主动权破坏敌方信息传播,为遏制和打赢战争创造有利的条件信息战方式:攻击信息战和防御信息战信息作战基础技术;电子对抗技术、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侦查技术、信息保障技术电子战定义:为确保己方对电磁频谱的利用,消弱、破坏、遏制敌方对电磁频谱的利用而采取的综合措施电子战的技术内容:电子侦查和反侦查技术、电子干扰和反干扰技术、隐身和反隐身技术、摧毁和反摧毁技术、制导和反制导技术精确:制导技术含义:以高性能探测器为基础,采取先进的信息处理与自动目标识别等方法,控制和导引武器准确命中目标的技术精确制导技术分类:寻的制导、遥控制导、匹配制导、惯性制导、卫星定位制导、复合制导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命中率高、作战距离远、作战效率高引导方法:两点法、三点法军事高技术概念:又称国防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应用的,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军事高技术的两个层次或类型:

一、支撑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通用性基础技术

二、直接应用于武器装备并使之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专用技术高技术武器装备划时代的发展:

一、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越来愈高,性能获得重大突破

二、信息化主战平台仍将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精确制导武器成为攻击兵器发展的主页方向

三、武器装备的未来发展将趋于综合化、隐形化、无人化和低成本化

四、新概念武器和作战航天器等更新的高技术武器将登上战争平台

五、武器装备的发展日趋体系化信息化战争:在信息技术时代,在信息网络化战场上,以网络中心战为主要作战思想,大量应该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及其体系,并在指挥自动化系统指挥控制下,以信息战、精确打击作战、空间战等为主要作战方式的诸军兵种联合进行战争侦查和监视:是获得军事情报的手段,其目的在于在一定的背景中发现与识别目标光电探测技术:是将光学和电子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结合起来的探测技术,可见光、红外和紫外波段,可见光观测仪、多光谱相机、多光谱扫描仪声纳:利用声波在水下的传播性通过电声转换和信号处理完成水下目标探测、进行水下通讯、遥测或遥控的设备伪装技术:为隐蔽自己欺骗或迷惑敌方所采取的各种隐真示假的技术,是军队战斗力保障的重要内容伪装技术措施:天然伪装、迷彩伪装、植物伪装,人工遮蔽伪装,烟雾伪装,假目标伪装,灯火和音响伪装隐形技术:又称低可探测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技术典型点对点通信系统框:信源~压缩~加密~纠错编码~复接~调制~信道~分接~纠错译码~解密~解压机~信宿现代通讯传输途径:光纤、无线电、电缆、红外、大气激光、声波、水声、可见光我国信息战的解释:是敌对双方在信息领域的对抗活动。主要是通过夺取信息资源,掌握信息的生产、传播、处理等得主动权破坏敌方信息传播,为遏制和打赢战争创造有利的条件信息战方式:攻击信息战和防御信息战信息作战基础技术;电子对抗技术、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侦查技术、信息保障技术电子战定义:为确保己方对电磁频谱的利用,消弱、破坏、遏制敌方对电磁频谱的利用而采取的综合措施:电子战的技术内容:电子侦查和反侦查技术、电子干扰和反干扰技术、隐身和反隐身技术、摧毁和反摧毁技术、制导和反制导技术 精确制导技术含义:以高性能探测器为基础,采取先进的信息处理与自动目标识别等方法,控制和导引武器准确命中目标的技术精确制导技术分类:寻的制导、遥控制导、匹配制导、惯性制导、卫星定位制导、复合制导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命中率高、作战距离远、作战效率高引导方法:两点法、三点法

航天技术各关:上天关~回收关~一箭多星关~地球静止关~太阳同步关~深空探测关航天系统:(1)航天运输系统(2)航天器任务系统(3)航天基地系统.军事航天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是将军用航天器送入外层空间,为军事目的而开发和利用外岑空间的综合性工程。军事航天力量组成:军事航天系统、航天部队国际定位系统:GPS定位系统、伽利略定位系统、导航卫星系统发展军事航天力量的对策;

一、建设精干、实用、高效的航天力量,增强我军信息战能力

二、完善军用卫星体系,重点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获取系统

三、加强军事航天应用,开展航天作战攻防对抗技术研究

四、适应实战需求,重视军事航天力量建设

五、加强培养军事航天人才新概念武器特征:创新性、高效性、时代性、风险性高能激光武器:又叫激光武器或激光炮,利用高能激光束来摧毁飞机、导弹、卫星等目标或使之失效的定向能武器激光武器的特点:速度快、机动灵活、精度高命中概率高、无污染、效费比高、不受电磁干扰高功率微波武器:利用定向发射的高功率微波频段的电磁波波束对目标进行干扰、致盲或破坏的武器核武器杀伤破坏因素: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放射性沾染核武器损伤的防护:个人防护动作、简易武器防护、大型兵器防护、工事防护、化学武器:利用化学毒剂毒害,扰乱敌有生力量、牵制敌军军事行动的装置总称军用毒剂: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窒息性毒剂、失能性毒剂、刺激性毒剂指挥自动化:在军队指挥系统中,运用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设备和软件系统,使指挥员和指挥机构对所属部队的作战和其行动的指挥,实现快速和优化处理的措施C^4I: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指挥自动化功能:战场感知功能、信息传输功能、指挥控制功能、系统对抗功能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国防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现代作战指挥与控制的必备手段、未来敌我双方对抗的重要领域指挥控制过程:情报获取~态势评估~方案产生~方案选择~作战计划~下达命令网络中心战的主要特点:加快部队的指挥作战速度、增强各军种的协同作战能力、武器作战效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密切关注和认真研究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与影响、以信息化为先导,加速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创建中国特色军事理论、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新军事变革需要的新型人才精确制导武器的地位作用:提高作战效能、促进作战样式发生深刻变化、成为我改革军事力量对比的杠杆军事通信的地位和作用:是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战场的神经系统、海量的信息通过通过通信网络传送和发布,部队和武器装备调度通过通信网络传递,作战命令通过通信网络实施下达、军事通信网络将成为战场信息化的最重要基础航天技术各关:上天关~回收关~一箭多星关~地球静止关~太阳同步关~深空探测关航天系统:(1)航天运输系统(2)航天器任务系统(3)航天基地系统.军事航天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是将军用航天器送入外层空间,为军事目的而开发和利用外岑空间的综合性工程。军事航天力量组成:军事航天系统、航天部队国际定位系统:GPS定位系统、伽利略定位系统、导航卫星系统发展军事航天力量的对策;

一、建设精干、实用、高效的航天力量,增强我军信息战能力

二、完善军用卫星体系,重点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获取系统

三、加强军事航天应用,开展航天作战攻防对抗技术研究

四、适应实战需求,重视军事航天力量建设

“高技术”的嬗变 篇3

[关键词] 高技术 书籍 书籍设计 机械美学 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6-0033-05

Change of “ High-Tech ”: the New Development of Modern Book Design

Gu Yuanyuan

(School of Fine Art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210023)

[Abstract] Technical factor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books developement.Today,“High-Tech” becomes a remarkable feature of the modern book design.“High-Tech”is a concept with rich connotations. Applying this concept to modern book design leads to a lot of different book binding style.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book design from different aspects, and explains the core problems of modern book design. It i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guidance to modern book design.

[Key words] High-Tech Book Book design Mechanical aesthetics Aesthetic value

技术作为人类肢体、感官和大脑的补充和延伸,是实现人类特定目的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调节和变革人与自然的物质力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书籍作为知识存续与文化传播的重要中介和平台,首当其冲地受到新科学与新技术的影响与制约,如造纸术和印刷术直接作用于书籍的发展,从而改变了书籍的基本形态,同时书籍形态的变化又折射出技术的发展,成为人类技术发展的一个缩影。从纸莎草到羊皮卷,从甲骨到线装书,直至今日形式多样的数字、电子、多媒体出版物,书籍成为展示人类新技术的重要窗口和舞台。现代书籍设计,更加注重新技术的合理运用,突出工艺性的细节,并有意体现科学技术的象征性意义,极力宣扬机器美学和新技术的美感,崇尚“机械美”,以另类的视角,重新诠释现代文明,呈现出“高技术”的特征。比如韩湛宁先生设计的国际平面杂志《No.1》(图1),采用锡箔纸作为书籍最外围的包装,银色的锡箔显示出一种强烈的现代科技感,读者在撕开书籍包装的过程中,锡箔外形发生改变,产生一种不规则的形态,扭曲、折叠和撕裂的锡箔通过对光线的反射、折射,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体现了机械美学的特征。从书籍创作的角度而言,这是对书籍形态的“再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参与了书籍形态的“二次创作”,并呈现多元化的设计效果。

严格意义上讲,“高技术”即高技派(High-Tech),亦称“重技派”,发轫于建筑设计领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这种建筑风格得到很大的发展。“高技术”建筑运用精细的技术结构,讲究现代工业材料和工业加工技术的运用,对技术化的视觉元素加以夸张处理,常将建筑结构、框架、设备、管道等暴露在外。同时,“高技术”建筑强调施工工艺的时代感,重视工业化的象征性特点,赋予建筑新的美学含义。最具代表的“高技术”建筑是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香港中国银行等。这种风格在现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且一直延续和影响到今天。作为系统化的文化生态环境,现代书籍设计必然会受到同时代“高技术”建筑风格的影响,呈现“高技术”化的特征。这是由于书籍作为文化中介和载体,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它的视觉形态极易受到同时代先锋、前卫艺术的影响,并呈现出一定的风格倾向。另一方面,由于书籍与建筑同为三维立体结构,有着极为相似的空间形态,不论是在整体的构建思想上还是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书籍与建筑之间都有一种内在的契合性,因此,现代建筑艺术中的新发展更易影响现代书籍设计,并使之呈现特定的艺术风格。正如吕敬人先生所言:“我认为书籍设计应该是一种立体的思维,是注入时间概念的塑造三维空间的书籍‘建筑’。”[1]

现代书籍设计不仅受到同时代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影响,还受到社会经济、文化与艺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高技术”风格的书籍设计在逐步发展与成熟的过程中,“技术”本身的内涵也在不断改变,它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工具理性和科学物化,也不再只是一个不带任何感情因素的中性词汇,它已经被人为地赋予更多主观的意义和个性的色彩,逐步嬗变成一个包含多种语义,并与各种感性因素相融合的新的审美标准。“高技术”不仅代表着高的技术水准与工艺水平,更意味着现代书籍设计追求的高艺术感与高审美性,设计的高标准与高准入,读者的高需求以及书籍最终呈现的高品位、高情感与高补偿。从本质而言,这种嬗变不只涉及物质表层,更直指人类精神内核,它是现代书籍设计思维模式的变化,也是设计方法的改变,更是审美观念的转变。客观而言,这是一种积极的变化,体现了现代书籍设计的新发展。

1 书籍设计的高技术与高工艺

现代书籍设计同建筑设计一样强调系统设计(Systematic Planning)和参数设计(Parametric Planning),强调运用结构体系中的模数化、构件化、标准化,书籍设计师借助先进的加工设备与条件,将现代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中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工艺等大量“移植”到书籍设计中,并使用工业化的处理手法、机械化的视觉元素和技术化的语义符号,对书籍的装帧形态、结构和样式做出大胆的创新与革命性的处理。书籍设计的面貌为之一新,呈现“高技术”的风格倾向,并逐步演变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和审美形态。

现代书籍设计基本纸张的尺寸和开本,如大度、全度纸张完全符合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书籍的开本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细分,整本书就是由相同尺寸的标准纸张在空间维度上重复搭建而成。此外,书籍编排设计中的母版、段落样式、字体样式的设定完全建立在标准化与构件化的基础上,这些元素可以进行系统化的参数构建,基本元素一经设定即可重复调用,从而实现整本书在视觉形式上的严格统一。页眉、页脚、页码位置,天头、地脚、订口、切口、分栏的距离,字体、字号、字距、行距的大小等,也都可以在设计中进行严格规范,从而实现标准化设计。在书籍的整体构建上,设计师常采用对比、类推、共生、重复、秩序等方式重构书籍的空间结构,力图展现技术的合理性和空间的灵活性,同时对书籍的各个局部,如封面、封底、护封、腰封、书脊、勒口、环衬、扉页等进行再设计,通过暴露书籍内部模数化的标准构件,营造特殊的空间结构。

现代书籍设计极其强调材料特性的表达,除使用传统纸张外,还大量使用木材、金属、塑料、陶瓷等特殊材料,通过各种材料的穿插、组合与并置,产生强烈的视觉对比与视觉反差,从而营造特殊的空间效果,体现“高技术”的特征。如韩家英先生设计的《深圳平面设计03展作品集》(图2),就如“高技术”建筑裸露结构、框架和管线一般,将书脊局部或全部暴露在外,通过内部的规则锁线与外部的透明胶水把分散的书页结合成书,装订线与整齐的书帖自然地显露出来,每一个书帖的折叠部分呈现不同的印刷颜色,多色的书帖整齐地并置在一起,构建成一个三维立体结构。这与传统书籍整齐、规整和封闭的装帧风格完全不同,既满足书籍保护的需要,又营造特殊的工业化视觉效果,体现了机械美学的内在含义。又如王粤飞设计的《正泰集团简介画册》(图3),在设计中通过使用金属或仿金属材料,辅助压凹凸、模切、烫金银等印后工艺,为书籍营造特殊的金属效果,赋予书籍新的美学含义。

2 书籍设计的高艺术与高审美

技术与艺术,分别从属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不同领域。但是它们又作为构成要素,共同融入设计产品之中[2]。现代书籍设计师借助技术化的语言来实现“高艺术”化的视觉效果,技术是实现的路径与手段,艺术价值的提升才是设计师追求的目标。正如尹定邦先生所言,当设计解决了物质技术产品的技术课题与使用功能,艺术便成为它永无止境的追求[3]。事实上,技术与艺术之间存在相互转化与融合的关系,“当技术上升到一定程度就成为艺术”。从某种程度而言,在现代书籍设计中,技术就是艺术,“高技术”意味着“高艺术”。

在书籍装帧技术与加工工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书籍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变化,书籍视觉形态进一步独立。“高技术”的介入,使书籍的角色发生改变。书籍除了肩负传统的文化传载与承续功能,还承担更多的任务,有更强的艺术性、趣味性与交互性,变得更加可读、可知、可赏、可玩和可感,犹如一件件高品位的清赏与雅玩,常令读者爱不释手。吴勇为电视剧《画魂》设计的宣传画册(图4),采用特殊的三角形结构,完全颠覆了四边形书籍的传统形态,并且采用模切、压痕等印后工艺,具备很强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朱赢椿设计的《不裁》(图5),充分结合书籍的具体内容在形式上做出相应的变化,形成一种内在契合。在该书的扉页上配有一把小纸刀,读者在翻阅每一页前都要借助小纸刀将粘连在一起的页面裁开。阅读看似变得更加复杂,但却充满互动的乐趣,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享受了更多书籍设计带来的惊喜与快乐。此时,书籍已经超越功利化的色彩,嬗变成为一种纯艺术的形式,犹如一件高品质的艺术品,具备收藏、鉴赏和审美的价值,书籍的视觉形式具备了独立的美学价值和意义。因此,评判现代书籍设计优劣,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话语体系内,而应该转换视角,更新观念,重新认识书籍作为艺术品的角色,重视书籍视觉形式自身的价值。正如徐鲁在《封面上的书卷气》中所言:“真正的爱书人,绝不是把书的生命和美质仅仅寄托在可读上的。有时恰恰相反,当某本新书一拿到手,先不考虑其内容价值,而仅仅从外表就感到它的美和可爱,这样的书,往往也能引起爱书人收藏和把玩的兴趣。”[4]

审美价值的提升,为书籍艺术化的表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技术性”逐步演变成一种“高艺术感”。设计“以科学技术为创作手段……这并没有损害设计的艺术特性,反而使得现代设计具有了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艺术特性,如全新的材料美、精密的技术美、极限的体量美、新奇的造型美、科幻的意趣美等”[5]。设计师将艺术因素融入书籍设计领域,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具艺术韵味和精神内涵的“艺术品”。杜威(J.Dewey)指出:“为使作品成为真正的艺术作品,作品也应该是审美的,也就是说,应该创造得使人在欣赏它时感到愉快。”[6]现代书籍极高的审美价值也激发和唤起读者更多的思考与想象,读者更多地参与到书籍的“二次创作”中,从而实现书籍设计审美价值的持续提升。

3 书籍设计的高标准与高准入

书籍设计的“高技术”并不只是简单地为书籍披上一件高技术化的外衣,而是在书籍的编辑设计、编排设计、装帧设计和信息视觉化设计等几个方面整体性的提升[7]。实现书籍设计的高技术目标需要设计师进行缜密的策划编辑、巧妙的图文编排、合理的装帧技术和有效的信息传达等,从某种程度而言,“高技术”意味着“高标准”。

实现书籍设计的“高标准”涉及众多因素,设计师的创新欲望是实现这种“高标准”的内在驱动力。信息时代提倡创新,鼓励冒险,宽容失败,这种开放的社会风潮为书籍设计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尝试性、实验性和前瞻性的书籍设计探索不断涌现,成为书籍设计不断深化发展的动力。同时,设计师本体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的确证,为这种创新活动的深化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在创作过程中,设计师不希望受到过多外界因素的干扰与影响,不愿书籍设计完全沦为书籍内容的附庸与标签。设计师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很多设计师苦心孤诣,将书籍当成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通过独立的设计来实现自己的审美理想,通过展现设计自身的魅力来营造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正如吴冠中在艺术创作中反复强调的,要学会表现出自己的感情,不择手段,择一切手段,表达视觉美感及独特情思[8]。

在书籍设计审美标准普遍缺失的情况下,技术特征极易演变成一种设计质量的评价标准。“高技术”体现的是一种实现过程的“高准入”、“高区隔”与“高门槛”,这种实现的“高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设计的“高品质”,能够提升作品的附加值。因此,提高书籍设计实现的困难度,从一个角度体现了设计师的工作价值。这也是当下“高技术”风格的书籍设计流行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设计风潮与时尚,成为一种设计的方向与选择的重要原因。当然,对“高技术”的过度喜爱容易演变成一种对技术的盲目崇拜,沦为唯技术论或者技术至上主义,或者一味地炫耀技术发展,演变成为所谓的“炫技派”。这对书籍设计的发展而言,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4 书籍设计的高需求与高品位

作为终端消费者的读者,希望通过阅读获取知识与信息,并通过观看获得独特的审美愉悦与视觉享受,实现精神的升华与心理的满足。在消费社会,书籍是文化消费的产品,书籍设计则作为一种消费的符号和标志存在,具备象征和隐喻的功能。在书籍消费过程中,读者被分为不同的阶层与群体,并通过书籍消费,显示出各自的身份与地位,体现个体的存在。

随着社会发展,读者的审美标准不断攀升和提高,视觉“阈值”不断被刷新,读者呼唤有更多、更新和更美的书籍设计作品出现,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审美需求。读者对他们常见的书籍设计形态提出了更高的审美标准,对他们感觉陌生的视觉形态展现了更强的包容性。与以往书籍朴素、自然、含蓄和内敛的视觉风格不同,当下荒诞、怪异、离奇和另类的书籍设计风格层出不穷,呈现出多元化的风格趋向。现代书籍设计风格经历着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的背后,其实是人类求新、求异和求变的心理本能体现,也正好契合了形式主义美学中关于“陌生化”理论的阐释。“陌生化”是俄国人什克诺夫斯基(Viktor Shklovsky)首先提出的,他认为艺术通过将事物“陌生化”,从而增加读者感受的难度和延长读者感受的时间,让人们对平日视而不见的寻常世界产生一个全新的体验,艺术如果要避免衰老、退化,就要不断地追求“陌生化”,从而满足读者的审美需要。由此我们就容易解释今天种种另类风格书籍存在与发展的相关问题。

1978年,詹·克朗(Joan Kron)和苏珊·斯莱辛(Susan Slesin)在他们的著作《高科技》中对“高技术”概念进行了系统的阐释:“这个术语在设计中特指两个不同层次的内容”,“一是技术性的风格,强调工业技术的特征(technology);二是高品位的(high style)。”[9]在数字媒体时代,数字出版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并没有消弭纸质书籍的发展,数字出版与传统印刷出版共同发展、并行不悖,纸质书籍仍然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在快餐化消费的读屏时代,相对于数字出版物而言,纸质书籍本身就意味着“高品位”。

在快节奏的今天,读者对于纸质书籍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不再仅是直线性阅读,而出现了更多非线性与多线程的阅读方式。也就是说,读者的阅读状态是离散与混沌的,阅读节奏是跳跃与无序的,阅读心境是随性与随意的,阅读的前后次序被打乱,阅读的状态变得不可确定,阅读的进程变得不可控制,阅读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这种变化对书籍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师需要对书籍的整体与局部都进行恰当的设计,通过设计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满足读者的心理期待。比如,设计师弗朗西斯卡·普列托(Francesca Prieto)为诗人尼加诺尔·巴拉(Nicanor Parra)的诗歌集设计的精装书(图6),内容看似支离破碎,但若把它们撕下来,进行折叠、拼贴和组装,就能看到完整的诗歌内容,这种极富想象力的书籍设计,既反映了诗歌的内在精神,更激发了读者的阅读热情。丰子恺先生曾说,善于装帧者,亦能将书的内容精神翻译为形状与色彩,使读者发生美感,而增加读者的兴趣[10]。读者对书籍进行触碰、轻抚、摩挲、把玩、翻阅和审视,并借助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感进行更加深入的沟通,实现与作者跨时空的交流,从而获得独特的审美愉悦和心理满足。

5 书籍设计的高情感与高补偿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指出:“无论何处都需要有补偿性的高情感。我们社会里高技术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用技术的软性一面来平衡硬性的一面。”[11]“高技术”不是设计的目的,而是设计的手段,当“高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更需要“高情感”的投入和“高心理”的补偿。“高技术”应该与“高情感”相融,使作品呈现出技艺高超又感人至深的特殊景象。设计师通过高情感的设计来柔化和软化高技术带来的片面性,实现对人性的抚慰与心灵关怀,使读者获得更多的心理满足与情感关照,从而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温暖感,借助设计的力量实现平衡与调适。由此可见,“高科技”转化为“高情感”,“改造自然”转变为“适应自然”,才是未来设计的主题,关注人的本质需求才是设计的终极课题。

现代书籍设计热衷于用金属、塑料、玻璃等工业时代的材料来重新设计书籍,强调工业化的材质,极力宣扬机械美学和新技术的美感。“高技术”阐述工业化带给人们审美的重大改变,并突显生产技术带给人的现代、冰冷、科技的感觉。这种看似冰冷的机械美学,在今天被赋予更多人性的色彩,戴上了情感的光环,它以一种建立在设计师理性推理之上的片段存在,充满调侃、戏谑和游戏的意味。在温润的书籍中应用机械美学中那种冷漠、冰冷和生硬的视觉形式变得更为常见,并逐步成为一种特殊的视觉审美形式,成为书籍设计风格的一种选择。书籍自身特有的书卷气息,与看似冷漠的机械美学之间形成一种非常有趣的冲突与反差,产生一种独特的视觉张力,构成现代书籍特有的戏剧性效果。吴勇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的《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画册(图7),就很好地结合了北京奥运代表性建筑元素,同时采用极其特殊的装帧工艺与材料,完美地体现了“人文奥运、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的核心理念,具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现代书籍设计的这种匠心独运,其实就是一种“高情感”的投入与“高心理”的补偿。通过人本思想重新审视现代书籍设计中高技术的运用会发现,未来更加需要关注新技术影响下书籍设计本体语言的拓展,使之更符合人性化设计和情感化设计的需要。

6 结 语

“技术”是书籍设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书籍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代书籍设计由于受到同时代“高技术”建筑的影响,呈现出工业化的特质,体现了独特的机械美学特征。但在发展过程中,“高技术”概念发生嬗变,演变成一个包含多种语义、内涵丰富的特殊词汇,代表着高艺术、高标准、高品位与高情感等。因此,书籍设计呈现多元化的风格倾向,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书籍设计超越功利性的色彩,具备独立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今天,荒诞、怪异、离奇和另类的书籍设计风格,很多是设计师个人的行为。事实上,书籍设计同电影艺术一样也存在“类型化”的分类问题。对实验性、概念性和尝试性的书籍设计,应该给予更大的包容与更多的自由,鼓励其成长,因为,今天的“前瞻性”设计极有可能就是明天的“实用性”设计,“创新”是设计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此外,我们需要客观地审视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大胆地引入新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合理地融入书籍设计中,不断拓展书籍设计的发展空间。同时我们必须明确,情感与精神性的需要永远是书籍设计的最终落脚点,采用高技术的形式和手法,都源于对人们精神需要和情感需要的满足,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更多地思考设计的价值与目的,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注 释

[1]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5

[2]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7

[3][5]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3,43

[4][10]孙艳,童翠萍.书衣翩翩[M].北京:三联书店,2006:51,423

[6]莱德尔.现代美学论文选[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140

[7]吕敬人.书籍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

[8]吴冠中.笔墨等于零[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96

[9]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377

[11][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

高技术 篇4

技术进步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样也促进技术进步。就整个产业而言,这种作用时相互的,且具有递延性和传递性。对此问题的研究,Schumpeter(1942)提出了“创造性毁灭理论”,认为技术进步与整个经济的增长关系密切,初步给出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理论观点[1]。随后新增长理论较为系统的概括了其原理,代表性的有:20世纪60年代阿罗(Arrow)“干中学”模型[2](Learning bydoing)和宇泽弘文(Hirofumi Uzawa)“两部门”模型[3],上世纪80-90年代罗默(Paul M.Romer)和卢卡斯(Robert B.Lucas)关于长期增长原因的研究[4],Rosenberg Nathan(1986)全面回顾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5]。1986和1990年,保罗.罗默的两篇论文 (Romer,P.M.,1986[6]; Romer,P.M.,1990[7])把技术内生化更进一步地研究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随后以Grossman和Helpman[8]、F.M. Scherer[9]、R.Nelson[10]、Manuelli和Jones [11]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更为详细准确的研究分析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据以上理论,国内学者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与产业产出增长做过大量实证研究,杨先卫等(2005)构建了生产函数的产出梯度模型对华北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生产函数产出梯度与技术进步之间影响显著[12];张磊(2008)分析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性,并在理论上详细论述了其测度方法[13];赵镇(2009)用模糊分析法研究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得出技术进步与经济互动机制运行绩效评价值为0.715478,运行状态良好[14]。

然而遗憾的是,已有成果在研究中忽略了这种互推作用的递延作用,二是鉴于技术进步没有传递性[15],没有涉及对技术进步累积作用的研究。本文基于乘数理论的思想以北京高技术产业为实证对象,通过测算高技术产业产出乘数与技术进步乘数解决这些问题。

2 技术进步与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的关系

2.1 技术进步与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的相互作用

技术进步促进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又反过来推动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与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技术进步带来产出效应、规模效应和新产品,促进各行业的总产值及新产品的变化,进而调整资源在不同行业间、新旧产品间的配置,促进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高技术产业增长应会带来科研投入的增加,高技术产业结构的调整应会带来科研投入结构上的变化,最终促进高技术产业的技术进步。因此,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与技术进步是相互耦合的统一体。这种相互作用具有传递性。当期的技术进步对当期的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发生作用进而影响下期的技术进步,下期的技术进步又会对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发生作用进而影响再后一期的技术进步,如此往复循环。

如果考虑这种循环过程的每个期间作用时间的长短,我们可以把这种相互作用分为有时滞和无时滞的互推效应。其中,有时滞是指这种互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存在着较长时间的作用时间,而无时滞是指在这种互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的作用时间趋于无穷短的理想状态。若只考虑一定期间(比如一年),有时滞的互推效应在这个期间只会发生有限次的相互作用,在这一定期间的有时滞的互推效应就是这几次相互作用的效果作用之和;而无时滞的互推效应在这一定期间会发生无限次互推作用,其互推效应就是这无限次作用效果和的极限值。

2.2 有时滞的技术进步与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的互推效应

有时滞的技术进步与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的互推效应强调的是考虑技术进步与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相互作用的每个具体环节,即技术进步与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比如,t期增加一单位技术投入,会带来0.5单位的高技术产业(该行业)产出的增长,这0.5单位的产出增长带来0.25单位t+1期的技术投入(假定技术投入与技术进步正向相关),然后这0.25单位的技术投入的增加又会带来t+1期0.125单位产出的增加,如此往复循环。这样,考虑到每一次循环的互推效应就是有时滞的技术进步与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的互推效应。

2.3 无时滞的技术进步与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的互推效应

无时滞的技术进步与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的互推效应强调的是不考虑技术进步与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相互作用的具体环节,它考虑的是技术进步或者高技术产业的产出增长经过一系列的互推传递后带来的技术进步以及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的总变化。沿用上例,如果认为上例中总的效应为即时效应,则技术进步投入的总变化为0.67,产出的总变化为0.67。

2.4 有无时滞的技术进步有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的互推效应间的关系

首先,有时滞的互推效应是技术进步与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无时滞的互推效应是二者相互作用的最终体现。其次,无数个连续时滞无限小的有时滞的互推效应构成无时滞互推效应。形象地可以理解为这些时滞无限小的有时滞的互推效应是无时滞互推效应的“骨骼”,无时滞的互推效应这些有时滞互推效应的“整体”。

3 模型的推导及数据的整理

3.1 乘数模型的推导

为研究方便,文章给出了以下5点相关假定:

假定1:若存在某外力因素(如政府投入),则认为其同自身增长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方式、作用效果一致。

假定2:若存在某外力因素(如政府投入)且其值占高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较小,则近似忽略其增长带来的技术进步。

当没有外力因素或者外力因素较小,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与技术进步的相互作用就等于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与技术进步体系内部的相互作用大小。

假定3:专利申请数能够较大程度上反映技术进步水平,与技术进步成正比。

技术进步对高技术产业增长的作用可用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贡献度衡量,表示当投入增加一单位,由技术进步带来的产出变化的大小(VM)。高技术产业增长对技术进步的作用表现为技术增长对R&D投入的增加和知识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的贡献,设其作用大小为 △p,则:

e=△p/p=△Aa+△R(1+△Aa)/R (1)

其中 △P是专利申请数的变化,e是专利申请数的变化的百分比, △Aa是知识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R是R&D投入的增加量。

假定4:前一期高技术产业产出的变化与本期R&D投入成正向关系,且保持一定的比例波动。则:

R=a+bY (2)

R=b△Y (3)

将(2)、(3)式代入(1)式中可得:

undefined

据假设2,若某外力因素的影响对产出增长无作用或者作用较小,则(4)式便可简化为:

eo=△P/P=△Aa (5)

假定5:若R&D投入形成的知识(比如专利)能很好地转化为现实技术,即专利代表的技术进步与现实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带来TFP的变化)相等,则可认为其转化达到理论上的效果;若R&D投入形成的知识(比如专利)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现实技术,即专利代表的技术进步与现实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带来TFP的变化)差别较大,则我们认为存在技术转化效率问题。

理想乘数:鉴于厂商理性和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假设,在理论上,高技术产业厂商会积极实现技术的消化吸收以及转化,即专利代表的技术进步与现实技术进步相等,其带来的技术进步乘数和产出增长乘数我们称为理想乘数。这样,从高技术产业增长对技术进步作用的角度,我们就也可直接用知识反映技术进步。这时,t时期某外力带来一单位的产出增长,会带来t+1期e(e<1)单位技术进步的增加,即会带来e单位产出的增加,e单位产出的增加继续来e×e单位技术进步的增加,如此循环。

undefined

实际乘数:由于信息不对称、管理上的低效率等原因,知识代表的技术进步并不能够非常有效地转化为实际的生产技术,即存在转化效率问题,这种情况下带来的技术进步乘数和产出增长乘数我们称为实际乘数。这样,用实际技术进步来反映技术进步乘数的作用,则实际乘数可表述为:t时期某外力带来一单位的产出增长,会带来t+1期e(e<1)单位技术进步的增加,但技术进步的增加只会带来c(理论上c=VM-1< e)单位产出的增加, c单位产出的增加继续带来c×e单位技术进步的增加,继而带来c*c单位的产出的增加,如此循环。

undefined

其中M表示乘数大小,上标i表示理想乘数,上标f表示实际乘数,下标output表示产出乘数,下标t表示技术进步乘数。

3.2 数据的收集整理

本文选用我国22个省市的高技术各行业1998~2008年的面板数据均来自各年《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由于部分省市的部分行业数据缺失,为了准确起见,在分析中删除了西藏、新疆、宁夏、青海、甘肃、海南、浙江、内蒙古8个省的数据,并把重庆包含在四川省中。实际技术进步和知识生产的全要素变动数值均在以上面板数据基础上由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DEA)计算得出。

4 对北京技术进步与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互推效应的实证分析

4.1 北京各高技术行业产出增长与R&D投入的关系

在表1中,航空航天制造业的产出增长中对技术进步的投入的比重最大,且其R&D资金投入基数较小,说明它对理想乘数的影响最为显著,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及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则相反。其原因一是由行业的性质不同决定的。航空航天制造业多为国有高尖端领域,该行业受政治、社会因素影响相对较大,技术进步对R&D投入的要求比较高。二是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占整个高技术产业的比重较小,而其发展又要求必须有持续的大量资金。

4.2 有时滞的北京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与技术进步互推效应

在表2中,e是指当外在因素使产出变动1%时,带来的技术进步在有时滞时的变动幅度,它包括知识生产的全要素的增长(平均增长)和外因带来产出的变动引起的技术进步两个部分,当假设2成立时,则技术进步为e0。可以看到,当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作用很小时,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的增加值为0.275,而外力因素作用明显时,外在因素使产出变动1%时,带来的技术进步的增加值为0.279;而从e- e0可以得出,外力带来产出平均增长1%,会带来技术进步增长0.4%。在各行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增加值分别为0.619和0.624,而航空航天制造业仅为0.083和0.104;航空航天制造业外力带动产出的变动1%,对技术进步的作用为2.1%,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仅为0.5%。其原因一是这两个行业新增产出中用于R&D资金投入的比重不同(可由表1得出)。二是由于行业中企业市场规模不同所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厂商相对零散且数目相对较多,竞争更为激烈,理论上各企业对R&D资金投入受产出变化波动相对较小,表1该行业回归方程中常数项系数较大,也体现出了这点。三是行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航空航天制造业创新难度较大、周期长,技术进步效果不明显。

此外,知识代表的技术进步的增加(e)大于实际生产中发生的技术进步,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转化效率问题。表中后三行分别代表了在有时滞时外力对产出作用程度不同带来知识生产代表的技术进步的变化量及其转化效率。在外力因素对产出变化作用不明显和明显两种情况下整个产业的平均技术进步转化效率为86.7%和86.4%,考虑到用知识特别是单纯用专利申请数来衡量技术进步的局限性及用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化衡量现实技术进步中可能存在的技术非有效性等原因,可以认为北京高技术产业在知识(理论技术进步)向现实可用技术(现实技术进步)的转换是比较理想的。从行业的角度看,航空航天制造业两种情况下的转化率分别为98.5%和96.6%,不考虑上述两点缺陷,可以认为该行业的技术转化效率非常显著,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转化效率仅为70.5%和70.3%。其差异主要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进步速度快,产品更新周期短,可能造成某些技术实现的机会成本大于实现成本而未实现转化。另外该行业企业众多,管理水平差异较大,技术转化效率高低不同。再者该行业专利侵权现象比较严重,侵权的挤出效应较大。

4.3 无时滞且外力带来产出的变化较小时北京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与技术进步互推效应

表3说明,整个无时滞且外力带来产出的变化较小时产出增长的理想乘数和实际乘数大小分别为1.379和1.117,产出乘数效果明显。从行业角度来看,产出乘数均大于1,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乘数达2.265和1.164,而航空航天制造业仅为1.091和1.072。对于技术进步乘数,由于考虑到知识代表的技术进步受上一期产出的影响,因此在计算技术进步比产出增长少一次循环,得到的乘数便小于产出增长乘数。其中理想乘数假定知识代表的技术能够有效地转化为实际技术进步,因此理想乘数得到的结果为产出乘数减1。可以看出,整个产业技术进步实际乘数0.30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最大为0.721,航空航天制造业最小为0.089。各行业产出乘数和技术进步乘数的差异主要是由北京各高技术行业技术进步效率的不同引起的。表中最后一行计算得出各行业乘数的转化效率,其结果与表2大致相同。

4.4 无时滞且外力带来产出的变化较大时北京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与技术进步互推效应

在表4中,整个无时滞且外力带来产出的变化较大时产出增长的理想乘数和实际乘数大小分别为1.386和1.117,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最大为2.662和1.164,航空航天制造业最小为1.116和1.072。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理想乘数和实际乘数分别为0.386和0.312。从技术的转化效率看,航空航天制造业与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转化效率最高,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转化效率最低。

5 结果及讨论

第一,有时滞的北京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与技术进步的相互作用大小等于当期二者相互作用的大小,其作用效果明显。在外在因素对北京高技术产业产出的作用较小和较大两种情况下,整个产业的理论技术进步的增加值(当期技术进步乘数)分别为0.275和0.279,其中以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最为突出,而整个产业的实际技术进步的增加值(当期产出乘数)为0.105。

第二,无时滞的北京高技术产业的产出增长乘数和技术进步乘数增长乘数显著。在外在因素对北京高技术产业产出的作用较小和较大两种情况下,整个产业技术进步的理想乘数分别为0.379和0.386,实际乘数分别为0.307和0.312,其中以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最为突出; 整个高技术产业的产出的理想乘数分别为1.379和1.386,实际乘数为1.117。

第三,整体上来看,北京高技术产业技术转化效率较高。有时滞时整个产业当期的技术转化效率为86%,无时滞时的技术转化效率也在80%以上,其中航空航天制造业的技术转化效率最高,达95%以上,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转化效率最低,无时滞时的转化效率不足50%。

摘要:在基于乘数理论及其5点假设的基础上推导出技术进步与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的乘数模型,并测度技术进步与北京高技术产业在不同外力作用程度下的有无时滞两种情况下的互推效应的理想乘数和实际乘数。研究结果表明:有无时滞两种情况下技术进步与北京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的互推效应效果显著;北京高技术产业整体上技术转化效率较高,其中航空航天制造业最为突出,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无时滞时的转化效率不足50%。

高技术战争教案 篇5

2012年01月26日

《高技术战争》教案

教学提要

目:高技术战争

目的:通过学习了解xxxx,掌握xxxxx,熟悉xxxxx,增强xxxxxx。主要内容:

一、高技术战争的基本含义

二、高技术战争的演变过程

三、高技术战争的主要特点

四、高技术战争对国防建设的基本要求

法:理论讲解 时

间:2个小时 地

点:25号教室

器材保障:多媒体教室、课件等

求:认真听讲,积极探讨,勇于发言。

教学进程

教学准备--------3分钟 教学实施--------2小时

一、高技术战争的基本含义

纵观高技术战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如果说82年的英阿马岛之战揭开了高技术战争的神秘面纱,91年的海湾战争使世人认清了高技术战争全貌,那么,去年的伊拉克战争则使人们对高技术战争的发展变化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思考。

那么,什么是高技术战争呢?弄清这一概念,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战争?什么是高技术?

●战争——是人类社会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

●什么是高技术?高技术是建立在综合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新技术。

军事高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高技术中用于军事领域的那部分高技术。

由此看出,高技术是一个不断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相对的概念,所涵盖的技术项目十分广泛。

高技术是含金量比较高、表现形式比较新的技术,往往称之为高新技术。

综合各种理论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给出高技术战争的定义:

高技术战争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时期产生的,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是介于机械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或混合型)的战争形态。

理解高技术战争的内涵,需要把握以下四点:

第一,高技术战争既不等同于机械化战争,也不等同于信息化战争。形象地说,机械化战争是高技术战争的发展平台,信息化战争是高技术战争的发展方向。对于机械化战争,我们已经很熟悉了。第一、二次世 2 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几次中东战争都是机械化战争。

那么,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呢?信息化战争是由信息化军队实施的、以信息力量为主导性作战力量的、造成的杀伤破坏有限的战争。

第二,高技术战争既不是一般的常规战争,也不是核战争。在高技术战争中,不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这一点,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军事战略中已有明确的表述。美国国防部国防科学委员会2004年3月26日公布了一份名为《将来的战略攻击力》报告,建议政府使用核武器清除所谓“无赖国家”和恐怖组织的领导人。

第三,高技术战争不是使用一两件高技术兵器进行的战争,而是使用高技术武器系统进行的战争。

仅仅使用一两件高技术武器装备所进行的战争,不能称之为高技术战争。只有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并运用高新技术将各种武器平台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起到主导作用,才能称之为高技术战争。

大家知道,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有一个过程,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运用,是相对增多,关键是要看它所起的作用是不是主导性的。特别是要看高技术武器装备是否形成了系统。实施整体的对抗和系统的较量,是高技术战争的一个重要特征。也只有当高技术武器装备广泛运用于战场,才会引起军队结构、作战样式和作战手段的根本性变化,达成真正意义上的高技术战争。

此外,对于战争双方来说,由于国情、军情的差异,不一定都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只要有一方在战争中大量使用了高技术武器装备,也应视之为高技术战争。如海湾战争。

第四,高技术战争是在与之相应的作战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战争。只有高技术武器,而缺乏相应的作战思想作指导,也不能称之为高技术战争。历史上,英国人最先发明和制造出来坦克,但机械化作战理论却产生于德 3 国。两伊战争现代化武器装备大量使用于战场,但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作战理论,被人们称之为“拿着现代化武器,打了一场低级的现代化战争。”

二、高技术战争的演变过程

高技术战争的形成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战争的总根源。“冷战”对恃、地区霸权和一超独霸的国际政治现实,是高技术战争得以形成的土壤;

核武器的巨大杀伤破坏力,使国际社会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呼声越来越高,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更多的是保持其威慑作用,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就成为霸权主义国家进行战争时既有使用上的政治合法性,又有作战上巨大的杀伤性的有效选择。

同时,受战争内在规律的作用,战争必然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更新。其中,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是高技术战争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这些就是高技术战争登上战争舞台的主客观条件。

从高技术战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是不是可以这样讲:高技术战争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中初见端倪,八十年代的马岛战争中逐步形成,九十年代的海湾战争中达到成熟,新世纪之初的伊拉克战争中有了新的发展,预计在本世纪前半叶还会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这一过程告诉我们,高技术战争的发展历经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的快速演变过程。高技术战争的形成与发展,较之过去战争形态的更替,速度更快、层次更高,每一次变化都留给世人一种出乎意料、惊心动魄的感觉。在这里,我们简要回顾一下这一历程:

爆发于1982年4月2日的英阿马岛战争则标志着高技术战争的形成。4 这次战争中,高技术战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一是电子战贯穿始终,作用于陆海空三维作战空间。二是高技术兵器占据了主导地位。三是创造了高技术条件下海战战例。

高技术战争的成熟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90年代初爆发的海湾战争,是一场全面、综合使用高技术兵器的局部战争。战争中使用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数量之多、范围之广、综合程度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海湾战争的作战样式、作战方法和作战理论,已大大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化战争,成为当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经典之作。这也标志着高技术战争进入了成熟阶段。

海湾战争表现出来的许多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是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极大地增强了打击效果。

二是使用高性能侦察器材,提供广泛而不间断的情报保障。三是使用“软”“硬”结合的电子战装备进行电子干扰和反干扰。

四是使用新式作战平台,为充分发挥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提供可靠依托。

三、高技术战争的主要特点

大量运用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高技术战争与以往的战争相比,战场空间极大扩展,武器装备的威力明显增强,战争的突然性、突变性急剧增长,战争的破坏性、消耗性空前增大,作战指挥的复杂性。艰巨性与日剧增。其主要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武器威力增大

高技术使武器的射程、发射速率、精度及战场机动能力大大提高,使常规武器的火力性质发生巨大变化,具备了震撼人心的超常毁伤威力,有些常规武器的毁伤能力甚至已经达到小型核武器的水平。

(一)武器的绝对毁伤力增强

(二)武器的作战距离增大

二、作战消耗巨大

随着战争的发展,作战消耗越来越大。以油料消耗为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军人均每天耗油0.对公斤;朝鲜战争中,美军人均每天耗油18公斤;马岛战争中,英军人均每天耗油200~300公斤。再以弹药消耗为例,越南战争中,航空弹药消耗为755万吨,地面弹药消耗为576万吨,分别是二战时期消耗的3倍和1.5倍。另外,从士兵个人消耗物资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人均每天消耗6公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均每天消耗20公斤;海湾战争中美军人均每天消耗60多公斤。作战消耗正在全方位地增加,使战争的代价越来越大。

(一)武器装备造价昂贵

随着军事高技术的不断应用,武器装备费用直线上升。例如,战斗机、主战坦克、航母的单价成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分别为10万、5万、700万美元;20世纪60年代初分别为100万、10万~20万、2000万美元;进人20世纪80年代则分别上升至100万、1000万、数亿美元以上。而海湾战争中使用的几种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单价是:M1A1型坦克为150万~200万美元,M1A1型坦克为350万~500万美元;F—15A~D型战斗机为2100万美元,F—15E型战斗机为4350万美元,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为1.1亿美元;E—3预警飞机为1.5~2亿美元;航母为35亿美元;战斧巡航导弹为130万美元等等。仅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投人的武器装备总价值就达1020亿美元,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投人的武器装备总价值才分别为20亿和490亿美元。

(二)战争伤亡和损失加大

第四次中东战争打了18天,双方损失坦克3000辆,飞机600架,舰艇60艘,物资消耗和财产损失达100亿美元之多。

(三)物资消耗量增大

据统计,目前部队移动100千米的物资消耗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10~15倍海湾战争中美军一个装甲师日作战消耗:弹药5000吨,油料30万加仑,口粮8万份,淡水每人20加仑;整个战争,美军单兵日耗量达二百余公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10倍,越南战争时的4倍;弹药日耗量为朝鲜战争时的20倍,越南战争时的4百倍;淡水日耗量达4.5万吨;食品日耗量折合2610美元;油料消耗达1900万加仑。战争物资的总需求量达八百余万吨。

四、高技术战争对国防建设的要求

一、树立打赢高技术战争的信心

树立打赢高技术战争的信心,是战略指导上首先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它从根本上制约战略指导的行为,影响战略指导的能动性,决定战略指导的成败。只有保持高昂精神斗志和坚定胜利信念的一方,才能充分发挥精神因素的作用,在精神上压倒敌人,赢得战争胜利。

(一)充分认识和发挥我军的优势

(二)客观分析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弱点和局限性

二、加强高技术战争理论研究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就必须要认真研究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规律和战略指导对策。

(一)加强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理论的研究

(二)加强理论研究的针对性

三、加速我军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

军事装备作为战争的物质基础,是构成军队及其战斗力的基本要素,对战争的胜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战争中,武器是不可缺少的,人们只有凭借武器才能实现保卫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我们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军情和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加速我军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研究和发展。

(一)把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放在军队建设的突出地位

(二)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

(三)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打赢高技术战争的能力

在高技术战争中,人仍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但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这里的人并不是抽象的人,而是指具有高技术素质的具体的人。因此,我们既要正确认识人与高技术武器的关系,更要正确处理人与高技术武器的关系。要通过采取切实步骤提高人的科学技术素养,学习和研究高技术,掌握高技术武器,提高驾驭高技术战争的能力。

(一)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适应高技术战争需要

在战争年代,我军就十分重视军事人才的培养。建国后,我军在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设立了许多军事院校。

(二)加强军事训练,提高部队战斗力

军队的教育训练作为和平时期生成和发展战斗力的主要因素和基本途径,直接影响着军队质量建设的水平。

(三)加强指挥员训练,提高驾驭现代战争的能力

指挥员是军队建设和作战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他们的训练质量及素质高低,决定着部队的训练质量和战斗力的强弱。

(四)加强预备役建设,提高后备力量

高技术管理不容忽视 篇6

据资料记载,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部经理凯利,不仅能从自己的专长——电真空专业局限中走出来,而且知人善任,把长于理论的巴丁和长于实验的布莱顿集中到贝尔实验室,使优秀的科技人才组成“黄金搭档”,相得益彰。结果,很快研制出了领先世界的硅二级管。

而作为半导体技术奠基人之一的肖克莱,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之后,意识到晶体管的巨大工业前景,便创立了肖克莱半导体实验室。但是,由于他缺乏领导艺术和固守锗晶体管的方向,尽管其手下不乏优秀的技术人才,却节节失利,许多慕名而来的科技人员也相继离他而去。

既有堅实理论,又有实践基础的肖克莱,可以说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技术人才,他半导体实验室的实验条件也是一流的。与之相比,贝尔实验室的人才和实验条件都不如他。然而,前者却遭到了失利,后者取得了成功。在过去的近百年时间里,贝尔实验室每天产生一件专利,共有七人获得了诺贝尔奖,但研究人员并非都是一流的工程技术人员。究其原因,在这里工作过的人都有这种感觉:贝尔实验室充满亲切、友好和高效的合作气氛。正是在这种气氛之下,非一流的人员干出了一流人员的工作,一流人员做出了超一流人员的成绩。这就是高技术管理的作用。

凯利的成功与肖克莱的失利,虽然已成往事,但是“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天重读这则科技史话,仍能给我们十分有益的启示。它告诉我们,发展高新技术需要高技术管理。

到底何谓高技术管理?笔者以为,高技术管理就是像凯利那样,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克服个别的局限性,进行超前的谋划,对科研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同时做到知人善任,对从事科研者进行优化配置,取长补短,使其工作起来能得心应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科研的成功率。

只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需要科技人才、雄厚的资金、良好的科研条件,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还需要加强高技术管理,这一点并未引起企业应有的重视。有些企业招聘的人才不少,科研的条件也不差,但就是难出成果。有的甚至造成优秀的科技人才乘兴而来,败兴而去。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企业不重视高技术管理,致使各种优秀的技术人才聚到一起之后,不但难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合力,反而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艄公多了打烂船”的混乱局面。这又怎么能够行之有效地发展高新技术呢?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国际比较 篇7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欧盟委员会于2010年推出了“欧洲2020战略”, 以图制止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继续蔓延, 全面提升欧盟国家经济竞争力, 高新技术产业是构成“欧洲2020战略”三大发展重点——智能增长的重要内容。美国的奥巴马总统在任上一直强调美国要回归制造业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刺激美国制造业的发展。

中国1998年起开始实施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火炬计划, 各地纷纷建立高技术产业开发园区, 通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但是不能否认, 我国在高技术产业中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文献综述

创新经济效率是从投入的角度来衡量生产效率, 主要是如何确定生产函数。按照萨缪尔森的定义, 生产函数表示的是每一种具体数量的投入物 (生产要素) 的组合所可能产生的最大产量。柯布和道格拉斯 (1928) 提出了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该函数形式简洁, 经济内容丰富, 参数易于估计测量, 一直被引为经典。但是该函数不能反映要素投入之间的相互关系, 而且要素要求构成最佳配合。Chris等 (1973) 提出了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允许要素间的替代弹性可变。纵观之后的文献, 研究创新经济效率时, 较多运用的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研究创新效率的实证文献以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研究为最。Lee (2005) 和Wang (2007) 各自从国家层面对研发效率进行计算, 前者以专利、技术平衡收益和论文发表数目为产出变量;后者以专利、SCI和EI论文发表数目为产出变量, 得出不到半数的国家在创新活动中是有效率的。Lee等 (2009) 采用DEA方法测算韩国技术创新效率, 其创新产出包括学术论文发表、专利、高校毕业生等。Chen (2010) 用DEA方法对不同国家的创新效率进行测试, 采用的产出变量包括专利、专利税和论文发表数量。

在产业层面的创新效率研究上, Hashimoto (2008) 采用DEA方法, 从产业层面测算了日本医药企业全要素R&D效率变化。朱有为等 (2006) 用SFA方法测度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 得出中国高技术企业研发效率较低, 但稳步上升的态势。

二随机前沿方法

国内外学者研究创新效率一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 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 (SFA) 。数据包络分析主要采用线性规划技术, 是一种非参数前沿效率分析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利用生产函数来构造生产前沿面, 用技术无效率项的条件期望来作为技术效率, 其结果受特殊点的影响较小而且不会出现效率值相同且为1的情况, 可靠性、可比性都更好。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特殊形式, 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相比,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主要优点是考虑了投入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对于产出的影响。本文选择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来测试各国技术创新的效率。

三各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国际比较

1. 变量的选取及随机前沿生产函数适用性的检验

本国研究对象为OECD国家, 考虑到各国数据的可获得性, 在创新的投入指标方面, 本文选择研发经费投入 (RDE) 和人员投入 (RDP) 作为投入指标。对研发经费的投入考虑一年的时滞。在创新的产出指标方面, 采用的指标是专利产出 (PAT) 。所用数据均来自OECD结构分析数据库。

选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时需考虑技术非效率检验、技术效率的非随机性检验, 以及非技术效率效应检验。各函数估计得到的似然函数值 (见表1) 。

模型的LR值都大于1%临界值 (15.086) , 这说明适合使用随机前沿方法。

2.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模型估计结果

利用Frontier4.1软件, 对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参数进行估计 (见表2) 公式如下。

注:***表示在1%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0%水平下显著

研发投入要素产出弹性分析:模型投入变量的参数即为专利对投入要素的弹性, 研发人员 (RDP) 和经费投入 (RDE) 弹性系数β1和β2的值分别为3.46和3.87。两个变量均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模型的值为0.8623, 接近1, 且LR单边检验的似然比显著, 说明模型中技术非效率是创新活动未达到前沿面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 采用SFA方法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来测算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是有效的。

3. 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比较分析

通过运行Frontier软件, 得出各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结果 (见表3) 。

比较上表各国的技术创新效率, 创新效率最高的三个国家为瑞典、荷兰和芬兰。中国在这些发达国家中可列至第四, 创新效率已经跻身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日本、英国、德国和韩国等国的创新效率位于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而法国、美国等国的创新效率在OECD国家中处于中下游位置。

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国家创新效率不高, 在相同的投入水平下创新产出低下, 未能很好地利用创新资源。另外, 如美国等高度发达国家进行的是基础性研究, 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将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 本文中选择的是一年的时滞性, 可能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有关于这方面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对样本国家在2000~2009年的平均创新效率进行比较, (见表4) 可以发现各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说明各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不断提高, 发展日渐成熟。而创新效率的年增长率有放缓趋势, 预计创新效率可能会在将来达到一个临界值, 而后保持稳定状态。

四小结

技术创新效率表明了技术创新投入要素的使用效率。当产出水平一定时, 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就相当于节约了创新要素的投入。从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相比较, 中国的创新效率已经处于前沿位置, 但与创新效率最高的瑞典等国家, 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发展潜力较大。

从发达国家2000~2009年高技术产业的平均创新效率来看, 各国的创新效率呈现逐年增长, 而创新效率的年增长率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反映了各国对高技术产业的重视,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日趋成熟。这也预示着, 未来高技术产业国际领域的竞争必将风起云涌, 激烈至极。

参考文献

[1]姚先国、薛强军、黄先海.效率增进、技术创新与GDP增长基于长三角15城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7 (2)

[2]Reinhard etc., Environmental Effieieney With Multiple Stochastic Frontier and DEA Methods[J].Applied Eeonomies, 2000

[3]肖静、程如烟、姜桂兴.基于超效率DEA方法的研发效率国际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 2009 (6)

[4]Chiang-Ping Chen etc, R&D Efficiency and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Using the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 Bulletin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0

[5]李双杰、范超.随机前沿分析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评析与比较[J].统计与决策, 2009 (7)

高技术战争伦理思考 篇8

在传统战争中, 交战双方只有一个目的, 那就是消灭敌人, 杀死敌人, 在战场上往往“尸骨成山、鲜血成河”, 惨绝人寰的场面频频出现。但是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以来, 战场上的大规模屠戮没有出现, 取而代之的是对选定目标的“定点清除”, “已从过去那种滥杀无辜、一律加害的战争模式中走了出来”。人们开始用“人道”“文明”来形容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但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仔细考察近几场高技术战争, 就会发现高技术战争同样面临巨大的伦理困境。

第一, 高技术战争难以实现“军民目标”的分离, 大量平民和民用设施在战争中难以幸免。

在《国际战争法》中有三项基本原则, 第一项就是区分原则, 即军用目标与民用目标完全分开, 区别对待。但是随着战场空间的拓展和火力的增强, 军事目标和民用目标的区别渐成模糊之势, 机场等交通枢纽、发电厂及输电线路、石油加工和输送设施等已不能简单划为民用目标, 现在通常被视为军事目标并予以打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统计报告, 伊拉克战争头3年, 约15.1万名伊拉克平民死于战争、混乱和暴力。

第二, 高技术战争的残酷性没有减弱, 战争的暴烈本性没有改变。

“战争是残酷的”, 这种“小打”的战争丝毫没有改变暴烈性的本质。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持续时间虽然缩短了, 规模变小了, 但战场上昼夜不间断的作战、强大的宣传攻势、炸药巨大的爆炸威力使得作战人员身体和心里承受极大压力和震慑。有的散花弹里面还装有子弹头, 最多时有五六十个弹丸, 可以“四处开花”, 给人造成大面积伤害。由于弹丸扩散面积大, 治疗的时候往往需要几十处地方动手术, 使治愈的概率大大降低。

第三, 新概念武器的杀伤力和残忍程度并不比传统武器低。

正被军事家和政治家看好的新概念武器也有十分残忍一面。新概念武器是一种在工作原理、结构功能和杀伤机理上与以往武器不同的新型武器系统。从理论上看, 这些武器大都具有超杀伤能力或残忍性。如属于定向能武器系列的微波武器就能够发出强微波照射人体, 从而破坏人体的热平衡, 引起局部或全身温度增高, 内脏充血、出血和水肿, 内分泌发生障碍;严重时, 甚至可以使体温急剧上升, 把人活活烧死。更需关注的是现代的基因遗传学已经发展到可利用基因密码区分不同特性的人群, 以此为基础制造出来的基因武器完全能够专门损害甚至灭绝具有某种基因特点的人群, 因而具有极端的残忍性和毁灭性。

二、需要辨证看待高技术战争的伦理问题

尽管高技术战争仍给人类带来诸多伦理新危险和挑战, 但我们不能否认在现代社会, 人类对于战争的观念有一定积极的改变, 对于战争伦理和道义给与了更多的关注, 并设法在实践中更加趋近于道德一面。在战争法中, 规定了禁止或限制作战手段和作战方法的原则与规则, 关于战地武装部队伤病员的待遇、战俘待遇和战时保护平民的原则与规则以及禁止从事侵略战争、禁止非法使用武力以及惩处战争犯罪的原则与规则等都是从限制战争规模和人道角度加以考虑, 最大程度上避免战争带来的人道灾难。

战争是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 那么可以采取其他手段而不是大规模的杀戮来达到政治目的。在相对文明的今天, 道义性原则细化到每一作战单元、每一参战士兵的进攻行为之中。海湾战争中, 美军就要求作战部队贯彻“效果中心战”思想。所谓“效果”, 是指集政治、道德、伦理、法律、军事目的于一身的综合结果。它要求在进行战争的时候, 不能只考虑军事目的, 而是要在攻击目标的选择和方法选择等一系列方面同时重视战争的附带损伤、法律依据、伦理等道义性因素。

在作战方法的选择上, 比如要瘫痪敌人的电力系统, 并不需要炸毁所有电站, 只要摧毁远离居民区的一座电网就可以了, 也许根本不需要轰炸任何东西。如果能够付钱给某个人, 让他关闭电网, 效果是相同的。它预示着过去那种占一地屠一城, 一场战争消灭敌国几十万、上百万军队甚至种族灭绝的战争将成为历史。

摘要:通过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来反思现代战争的道德伦理问题。一味的给高技术战争冠以“文明”、“人道”之名是肤浅的, 这是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和暴烈性, 当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全盘否定现代战争在一定程度上的进步意义, 又是片面的。本文从两方面考察了高技术战争的伦理问题, 试图对这个问题做一浅析。

关键词:高技术战争,伦理,人道,正义

参考文献

[1]韩雨博、雷炎:美军称下一场大规模战争将更多依赖“魔鬼武器”《环球时报》2006年11月3日第08版[1]韩雨博、雷炎:美军称下一场大规模战争将更多依赖“魔鬼武器”《环球时报》2006年11月3日第08版

[2]朱之江:《对高技术战争的伦理思考》《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2]朱之江:《对高技术战争的伦理思考》《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对高技术产品的探讨 篇9

对高技术产品这一概念可以从技术与产品两个角度进行理解。在《高技术产品的营销》一书中, 作者将技术定义为“是对相关知识的积累, 这些知识积累可以衍生新技术, 包括产品与流程的技术诀窍”。 (1) 其中“产品技术涵盖了产品中所包含的理念以及产品的构成部分;而流程技术则包括产品制造中所涉及的所有理念。” (2) 而高技术则是指“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最新的工艺技术基础上, 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 能够为当代社会带来巨大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技术。” (3) 对于产品, 科特勒将其定义为是“任何一种能被提供给市场以满足需要或欲望的东西, 包括有形物品、服务、体验、事件、人物、地点、财产、组织、信息和想法等”, 将产品的涵义从以前的只涉及有形的东西扩展到了包含无形的东西在内的所有能“满足需要和欲望”这一核心属性的所有东西。因此可以看出, 高技术产品就是一种本身就是或者是包含有高技术在内的产品。

2 高技术产品的结构

2.1 高技术产品的可分流二元结构

仔细体会高技术产品的概念, 可以得知它具有一种二元性:一是, 指高技术本身, 通常是无形的, 称之为技术本体。在这种角度上, 高技术就是高技术产品。二是, 指含有高技术的有形的产品, 也就是所谓的技术载体。这两者都可以进入流通领域。因而, 它的这种结构被称为可分流的二元结构。但是我们所能看到的高技术产品, 却大都是有形的东西, 即使是无形的, 也需要通过载体、展示或者解说才能被获知, 可见, 两者在现实中的使用上是不可分的。

2.2 高技术产品的边界结构

产品的边界就是指产品的构成界定。任何一个产品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 都是由某种技术构成或者生产的, 而这些技术在该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也是特定有限的, 这种“有限性”就是该产品和技术的“界”。高技术产品亦是如此。通常将有界的技术称之为“有界技术”, 而将无界或者是边界不十分清晰的技术称之为“无边界技术”。

一般情况下, 多数产品都属于“边界”清晰的“清晰边界技术”, 可以清楚地指出该产品是由何种技术构成。但是在某些技术系统中, 或者是需要多种复杂技术的产品中, 这种边界则是模糊的, 属于“模糊边界技术”。对于清晰边界技术来讲, 技术的作用和所处的位置清楚明晰, 因此往往不需要考虑其中的局部效应, 而对于模糊边界技术来讲, 由于技术构成很复杂, 尤其是那些“过程系统”, 每一种技术的作用和位置往往是不清晰的, 因此需要格外强调局部技术对整体技术的全局效应。

高技术产品往往不是技术较为复杂和前沿, 就是技术含量复杂, 因此, 对高技术产品的边界结构分析, 尤其是对复杂技术系统中的子技术集成与“总”集成及其之间关系的分析, 对高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3 高技术产品的特性

正是高技术产品的这种流通上可分, 但是使用上却不可分的可分流二元结构使得其不管是产品自身, 还是它的流通, 都不同于一般的普通产品, 通常具有五种特性:

3.1 高变化率

这个特性是指高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短且形状不理想。根据高技术产品的第二层含义, 重要的一点就是更新换代快。相较于传统产品, 它的研发期和成长期较长, 而成熟期则很快。这一点使得研发商不仅要费心思研发新技术, 还要费心推出新技术的时机。

3.2 产品创新的非连续性

对营销者来说, 清楚地认识所销产品的类型很重要。从本质上讲, 高新技术产品的创新可以划分为根本性创新 (突破性创新) 和渐进性创新两种。突破性创新是指所发明的技术产品完全不同于已有的实践和观念的、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的创新, 强调的是革新性、革命性。这种创新往往不是市场导向的, 而是在研究室中产生的。往往研发者占有市场先机, 具有领先性, 由于在推出市场时没有其他竞争者, 因而很可能形成该产品的行业标准, 进而在以后的市场占领中占有其它企业没有的优势。但是同时却又带有更高的风险性。无论是研发投入, 还是市场投入及市场反馈, 都具有很强的未知性。而渐进性创新则是指针对已有方法或实践的延续、强化或者补充, 包括市场上已有产品的延伸和扩展。它在技术上没有根本性的变革和质的飞跃, 相对于“革命性”而言, 其是“进化的”, 强调的是“改进”或“改善”。可以说创新的发展是一个以突破性和渐进性为两端的连续体, 在现实中, 消费者很可能不会将两者绝对分开。被企业认为是突破性创新的产品, 可能在消费者那儿则被认为是一种渐进性的创新。因此, 不能把这两种划分绝对化, 更不能将高技术产业的唯一特征定位是突破性创新。

3.3 产品的复杂性

一般来说, 高技术产品由于技术含量高, 制造过程复杂, 因而产品的特性和功能不容易被使用者所了解, 并且能给自身带来多大的效益也不好判断。除了容易造成一定的技术闲置外, 对销售者的服务要求也高。

3.4 产品引导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的生产也大都以消费者的需要为引导, 依此开发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而高技术产品的技术含量高, 具有前沿性和超前性, 消费者不仅对其效用、性能和特点不甚了解, 而且也并不能很快的将其与自己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 感觉到自己对它的需求, 因而需要企业与市场的互动以确定产品的市场方向和用途。

3.5 产品的价值大

跟传统产品相比, 高技术产品的稀缺性和高效用增加了它在生产材料和劳动之外的附加值。越是在导入期, 价格越高, 因而高技术产品的价格也是其销售策略中的重要一环。

上述特性对应了高技术产品的高成长率、高利润、高风险率、高变化率和高知识水平。而除此之外, 高技术产品还具备时代性。不同的时代, 对应着不同的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 因而高技术产品的代表也不同。

摘要:高技术产品是科技含量高, 代表了技术最前沿的产品, 不仅技术含量高且前沿, 而且更新换代很快。高技术产品具有可分流二元性。由于高技术产品的技术成分高, 因此产品的边界划分相较传统产品要更为困难。高技术产品具有高变化率、创新非连续性、复杂性、产品引导需求及产品价值大五大特性。

关键词:高技术产品,可分流二元结构,边界结构,特性,时代性

参考文献

[1]雅基·莫尔, 桑吉特·森古普塔, 斯坦利·斯莱特.高技术产品的营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2]菲利普·科特勒, 凯文·莱恩·凯勒.营销管理[M].上海格致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3]王真.高技术产品营销:理论与策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高技术 篇10

弗莱斯曼 (1984) 从技术活动的过程出发提出技术能力的六要素。20世纪80年代后期关于技术能力的研究逐步进入微观角度, 学者们认为, 企业要获得技术优势、实现自主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企业拥有有效地使用和支配技术知识的能力, 并且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都会经历一个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过程。德赛 (Desai, 1984) 从企业自主创新程度的角度对技术能力进行了定义, 而卡茨 (Katz, 1984) 明确将技术能力定义为技术诀窍, 巴顿 (Barton D L., 1995) 则从技术和知识的角度对技术能力的核心进行了探讨, 认为企业应通过学习和知识的积累, 实现技术能力的有序提高, 其核心是技术核心能力的提高, 并把企业技术能力定义为企业为支持技术创新实现, 附着在内部人员、设备、信息和组织中的所有内生化知识存量的总和 (魏江, 2000) 。结合产业集群的特征和企业技术能力的涵义, 魏江、叶波 (2003) 将集群技术能力定义为:以集群学习为基础, 以支持集群创新能力提高为目的, 嵌入在集群创新系统内部人力资源要素、信息要素、固定性资产要素和成员组织要素中的所有内化知识存量的总和[1]。

本文认为, 技术能力有国家层面、集群层面和企业层面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对技术扩散的研究, 也有企业层面和集群层面的区分, 集群层面的技术扩散与企业层面的技术扩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前者以后者为基础, 但较后者有着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内涵 (李琳, 2005) 。从集群网络视角来看, 由集群外部供应商、用户、竞争企业及其他公共服务机构构成了集群外部网络, 集群内部的横向和纵向成员企业构成了集群核心网络, 集群内部的大学、研究机构、金融机构及其他公共服务机构构成了集群网络的辅助网络。结合集群网络的特征和学者对集群技术能力的定义, 本文将高技术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理解为:以集群网络为媒介, 以技术扩散为途径, 以集群技术学习为基础, 以提升集群技术竞争力为目的, 嵌入在集群网络企业内部人力资源要素、信息要素、固定性资产要素和成员组织要素中的所有内化技术知识存量的总和。

根据这样的定义, 高技术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内涵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第一, 集群各成员间之所以具有紧密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主要源于集群网络的技术扩散和技术学习机制。技术扩散为知识溢出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集群网络内供应商、用户、竞争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是主要的技术扩散源, 集群中人员流动、非正式交流、企业衍生、企业合作互动等成为技术学习的主要途径。第二, 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是支撑集群创新能力和持续竞争力的基础。正是因为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持续积累和培育, 使得集群网络内部技术转移和技术积累的社会化活动得以实现其经济意义。第三, 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本质是嵌入在集群内部的技术知识, 通过集群技术扩散和技术学习得以积累和转移, 这些技术的学习具有社会性、公共外部性、途径依赖性和动态整合性等特征。第四, 集群企业的技术知识以人力资源、信息、固定性资产和成员组织等四大要素为载体, 包含全部非格式化技术知识和格式化技术知识载体, 且只包括内化于集群内部的技术知识和信息, 而不包括那些存在于集群外部的技术知识和信息。

2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成长源泉探索

Iansiti (1998) 提出“集成”概念, 将“通过组织过程把好的资源、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称为技术集成”。Best (2001) 提出了系统集成创新模型, 强调要改变传统的由基础研究驱动的产品开发方式, 而应以提高产品技术水平为目标, 使研究开发服从于产品创新。本文认为, 集成创新的本质是创新要素的交叉与融合, 嵌入全球价值链 (空间意义上的集成) 的高技术集群 (地理意义上的集成) 通过全球价值链治理和主导企业协调和组织分散于全球各地的价值创造活动, 群内企业和相关机构接受主导企业的技术知识和信息扩散, 由此构筑了全球价值链中集群技术能力升级的平台, 群内各成员主体间的知识融合使得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集群网络和技术知识集成是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持续成长的源泉。

2.1集群网络集成促进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成长

高技术集群并非类似于众多企业在某一地理空间内简单集中而形成的传统集群, 而是集聚区域内各企业与相关机构间的一种创造性聚合和内部网络集成过程。经济全球化促使集群创新活动附着在适应柔性专业化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全球网络平台上, 推动集群内部成员主体与外部网络中的企业和机构的技术交流合作, 因而也是一个外部网络集成过程。集群内部网络集成与外部网络集成缔结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高技术集群横向集成、纵向集成和斜向集成的联动, 推动集群网络的构建与动态演进。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集群网络集成的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选择集成的技术知识资源, 规划知识的配置范式和联系结构, 使各类知识能够相互融通, 形成有序的有机整体, 从而提高集群分工协作能力和技术交流水平, 是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组织保障。这种集群网络使全球价值链中不同的创新主体所掌握的创新要素 (主要指知识和信息要素) 整合在一起, 为集群以较低的成本较快地获得互补的技术能力提供了组织平台。组织平台通过知识生产的不同主体间以及主体与环境间的创新能力和行为构成高度集成的集成界面, 利用网络的沟通功能与碰撞效应来提升集群技术能力, 是影响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持续成长的基础载体。

2.2技术知识集成促进集群企业技术能力升级

Rosenberg (1982) 认为技术发展是通过少数几个阶段性台阶实现间断性知识积累的结果, 当多个知识层面交叉时, 新的知识出现从而使技术创新成为可能, 并把产生新知识交叉的2个或2个以上知识层面所形成的知识台阶定义为知识平台。知识平台是异质性的知识集合体, 拥有丰富的知识存量, 集群企业可根据自身需要对一些知识进行内部化, 获得知识的重构或优化配置。因而依托于集群网络集成的集群企业知识集成并非知识的简单罗列, 而是不同知识的相互作用和促进, 能产生比知识累积大得多的优势。

高技术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依托集群知识平台, 通过知识学习和积累实现知识存量增加的过程, 企业拥有的知识量越多, 其技术能力就相对越强, 当集群固化和活化知识积累到一定阈值, 集群企业技术能力实现升级。Giuliani 和Bell从知识吸收的角度, 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集群企业分为:技术桥梁企业、互换器企业、外部明星企业、孤立企业[2]。技术桥梁企业与外部网络知识源有紧密联系, 也是群内企业知识转移的中心。外部明星企业与集群外部知识源有较强的联系, 但与集群内部本地企业联系较弱, 以知识吸收为主。互换器企业相对均衡地吸收集群外部知识和群内本地知识, 而孤立企业是与集群网络内外部很少有关联的企业。技术桥梁企业充当外部技术变革的“接受器”, 外部明星企业使集群得到新的知识增加集群知识积累, 因而技术桥梁企业和外部明星企业主要进行集群外部知识集成。互换器企业将外部的知识源扩散到群内其他成员主体, 因而同时兼有集群外部知识集成和内部知识集成。高技术集群通过耦合互动的知识平台, 将外部知识和内部知识整合在一起, 经过知识内部化和综合化的螺旋处理过程, 外部知识附有本土知识的特性, 形成集群企业专有知识, 使集群形成独特的技术能力优势。

高技术集群技术集成强调将技术源与市场紧密有效地联系, 依托潜力巨大、层次多样的国内外市场, 集群企业有利于构建从需求和技术出发的产品概念, 在局部细分市场内创造整体竞争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高技术集群以产品的建构为基础, 建立了与市场需求相联系的包含在一组产品中的设计思想和组成要素的产品平台。而有活力的产品平台是一系列相互密切联系产品的技术知识基础, 集群依赖这样的技术能力, 实现集群内部以设计思想和能力要素为核心而扩展的一系列产品技术知识水平, 随着知识和信息量的增加形成新的产品平台, 导致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持续成长。

因此, 以集群网络平台为依托的技术知识集成是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持续成长的引擎, 但集群网络平台和技术知识平台彼此间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坚实的集群平台的支撑, 集群企业知识集成和技术能力成长就失去了根基, 没有高效的知识集成创新的支持, 集群平台就难以为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成长提供资源。构筑于集群网络和知识集成的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持续成长能使集群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机遇, 推动集群网络沿着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不断向高端攀升。

3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持续成长的动力

将知识管理理解为一个连续过程, 则知识转化与整合是知识积累的关键, 知识的扩散与转移则是集群企业知识转化与整合的前提。高技术集群技术扩散过程也就是技术知识在技术供给者、技术需求者及技术扩散中介间的流动过程。集群企业在吸收技术知识过程中, 受到群内企业及相关机构等知识载体的认知距离、技术距离、空间距离和文化距离等因素影响, 技术认知的启动力、技术知识吸收力、技术差距拉动力和集群网络助推力是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基本动力。

3.1技术认知的启动力

上文论述了技术能力的知识本质, 技术能力的积累是知识的积累与企业技术知识系统的更新。知识积累不是新旧知识的简单迭加, 而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对企业内外部知识进行搜索、选择、获取, 并与原知识系统进行联结和融合的过程。因此, 技术能力积累是一个组织的认知过程, 即对技术与创新知识的学习过程。认知距离是指企业知识库之间重叠的程度和可以理解的差距, 不同知识库的共享需要相应技能的匹配, 而知识互补是基于不能完全相异和完全雷同之上的。Santangelo (2002) 在研究欧洲电子工业时发现, 参与者彼此之间的技术平台越相似, 彼此吸收对方技术的能力就越快。Cantwell (2002) 研究发现, 在核心领域内重叠的技术知识是集群成长的关键因素, 在相同的生产经营范围内, 竞争几乎不能使彼此的技术得到互补。

经验证实, 较小的技术认知距离会产生较高的理解程度, 却不能产生较多有效的新知识。相反, 较大的技术认知距离会产生较多的新技术, 却会产生有限的理解程度, 技术认知距离对企业之间和产业之间的知识扩散与转化起着决定作用[3]。一个企业吸收另一个企业的扩散技术知识需要有相似的感性认识、解释方式和评价准则, 需要理解彼此的行为和表达方式。了解技术认知距离有利于确保企业的联系限于认知框架内进行技术知识交流和吸收新知识, 适宜的认知距离可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导致理解力的提高, 有效促进技术知识转化。

3.2技术知识吸收力

所谓吸收技术是指将新技术纳入企业知识库并加以有效的利用, 企业对技术知识的吸收力是指吸收、消化引进技术的技术能力和再创新的组织实施能力。Cohen & Levintha (1989) 的“吸收能力”概念和Abramovitz (1986) 的“社会能力学说”认为, 知识生产具有很强的自我累积性和路径依赖特点, 吸收能力越强, 知识扩散效应越大越快。研究发现, 日本与韩国工业技术能力快速成长的关键是日韩企业对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吸收能力极强, 能以模仿、改进、创新的三部曲来创造竞争优势 (Kodama, 1991;Kim, 1997) 。

知识吸收力会受到“知识存量”与“学习强度”的双重影响。企业的吸收能力除了包括吸收外部新技术, 还包括新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利用与再创新, 因此是一种外部学习与内部学习的整合。如果集群中的高位势企业能源源不断地从外部知识源吸收有价值的知识, 就意味着集群网络作为一个整体得到了知识补给。而在集群网络这样一个适宜于知识扩散的环境, 在高位势企业引进知识并消化吸收、创新后, 知识将通过对高位势企业的模仿与学习扩散到低位势企业, 从而完成整个集群的技术学习活动, 提高集群整体技术能力。

3.3技术差距拉动力

从宏观层次上看, 技术差距指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范围内所形成的差别, 是科学技术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中的差别的总和。从微观视角看, 技术差距指不同技术承担者在同一技术的最高技术水平上的差距, 本文主要从微观层次进行分析。学者研究发现, 在技术领先者与滞后者之间, 技术模仿的潜力与技术差距积极相关, 认为技术扩散之所以能够提高后发国家的技术能力, 是因为后发国家可以在发达国家的技术基础上, 减少学习和开发费用 (Fagerberg, 1994;Findlay, 1978;Sjoholm, 1999) 。技术差距提供了一个转型和扩张空间, 企业在一定的技术能力积累基础上, 通过对先进产品、技术的模仿和吸收, 缩短技术差距, 培养自主创新的技术能力, 在学习模仿中不断学习, 不断改进原有技术的缺点, 提高其市场适应性, 实现技术追赶。

3.4集群网络助推力

高技术集群网络中的企业及相关机构间的空间距离、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创新理念的集群文化及政府政策支持是集群知识扩散和知识转移的推动力。

研究发现, 知识和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是区域性的, 并不是全球性的, 知识扩散与转移仍然受空间距离影响。尽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空间距离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 但空间距离仍然是决定技术扩散的重要因素[4]。高技术集群由于地理的接近性和产业相关性, 使得集群网络内企业在技术上关联性较强。而技术又是由众多技术因子组成的, 各技术因子并不是同步发展的, 必然存在着技术势差。由于技术内部各因子的关联性和群体技术的关联性, 当某一技术因子发生变化时, 必然相应地使另一技术因子发生变化, 从而产生多米诺骨牌一样的连锁效应。这种效应是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动力机制, 也是集群网络中各成员主体间技术链接的发生机制。

研究证明, 文化近邻关系对知识扩散具有重要影响, 集群企业彼此之间的信任、关怀、尊重是知识共享、创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和重要的激励因素。在集群网络中, 生活在同一社区里的人们关于事情的经过、原因、内容和人物基于同样的预存和积累, 在现实生活中采纳或忽略同样的信息和知识, 而其他有着不同的观念体系和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群体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在硅谷高技术集群中, 最新的生物科技企业有600家集中在直径50英里的范围内, 每天他们相互打电话或一起吃顿饭, 便可以获得许多同行业的最新信息, 保证本区域发展与外部技术与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相适应[5]。

参考文献

[1]魏江, 叶波.产业集群技术能力增长机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03 (1) :52-56.

[2]Giuliani E.and Bell M.The micro-determinants of meso-levellearning and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a Chilean wine cluster[J].Research Policy, 2005, 34 (1) :47-68.

[3]Cantwell J A., Santangelo G D.The new geography of corporateresearch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2002 (12) :163-197.

[4]Ohlin, B., Hesselborn, P.O., Wijkman, P.M. (eds) .The Inter-nation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M].London:Macmil-lan, 1977.

上一篇:动力传导机制下一篇:用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