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冲击

2024-05-06

环境冲击(精选八篇)

环境冲击 篇1

1 新媒体对报纸的冲击

继三年前美国著名报纸《基督教箴言报》宣布停止出版印刷版报纸、一个月前美国著名杂志《新闻周刊》宣布停止出版以后, 2012年11月13日, 德国著名报纸《法兰克福评论报》向法院递交了破产保护申请。这些著名报纸相继消失的实例, 敲响了新闻人的警钟, 尼曼实验室专家Ken Doctor盘点2012年世界传媒四巨头——纽约时报, BBC, 华盛顿邮报和金融时报经营状况, 认为西方传统传媒业当前如履薄冰, 在数字化转型中不容再走错一步。数据显示, 纽约时报和金融时报设立付费墙及数字化经营初现曙光, 而传统模式的华盛顿邮报则亏损严重深陷困境。

新媒介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和“第五媒体”, 有着互动性、多媒体、数字化、海量化、小众化个性化、超越时空限制等特点, 它的产生对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冲击, 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消亡论”和“平衡论”。

笔者认为, 短时间内, 传统媒体将和新媒体展开一场拉锯战, 争夺核心在市场份额和受众注意力。以上海为例, 自新媒体介入之后, 上海的报纸发行量逐年降低, 一元钱能买到一份十多张的一大摞的报纸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 地铁上甚至出现不少免费赠送的报纸如《时代报》、《新民地铁》, 而在教育和其他行业领域也有不少报纸对准目标受众免费投送到用户家里。我们都知道免费报纸每多印刷一份就意味着报社多亏损一份的钱, 免费投送的报纸更是要支付邮局和投递公司一笔不小的费用。在新媒体出现之后, 传统媒体已经不惜通过亏本印刷而获得受众注意力, 用来获得广告商青睐而获得广告费来平衡收支, 从而小赚一笔维持运营。然而, 即便如此, 新媒体潜力无限, 依然不依不饶, 继互联网之后, 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又开始抢夺受众在工作和家居之外场所的注意力, 微博、微信、电子杂志等新兴的软件继续瓜分着受众有限的时间。传统报业的市场份额到底还有多少?据悉, 在一个县级市, 一个报亭摆放5份地方报纸也难以卖掉, 这就是市场和普通受众的认同。

我们的大多数报纸现如今大多还是以官方和企业为主要发行渠道, 党报以政府、企业订阅为主;学习报则以教育局、学校统一订报为主。而真正完全面向市场的体育类、娱乐类报纸报刊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遭受到了重大冲击, 一些遭受灭顶之灾的纸媒直接退出市场, 另一些虽还在苦苦挣扎却饱受每况愈下的发行量从而步履艰辛。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未雨绸缪, 自问:如果有一天, 这种规则保护消失了怎么办?若干年后新媒体的专业新闻能力提高了怎么办?

2 我国传统报业的优势

2.1 庞大的新闻采编战线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我国的新闻队伍呈金字塔结构, 从中央到省市县再到乡镇村, 一级一级相扣, 覆盖全国, 如此庞大、专业的一张新闻网是任何一个网络新媒体短期内都无法建立和复制的, 一是资金有限, 二是专业新闻专业人才缺乏, 三是和本地区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皆非一朝一夕可以建立。

2.2 我国新闻法规的保护和限定

首先, 我国的媒体并不对外开放, 国际资本和新闻集团至少在近阶段内不会对我国新闻业产生冲击;其次, 即便私人办报, 在批下刊号, 采访合作、发行经营等方面也困难重重, 私人报刊企业主欠债“消失”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2.3 权威性和公信力

报纸的记者、编辑都是专业新闻人才, 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对待新闻事件秉承客观、公正、严谨、负责的态度, 通过科学调查、核实、采访并以最专业的语言表述呈现, 比起新媒体特别是人数众多的自媒体所发布的超大量信息更权威、严谨、可信和规范。同时代表了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发挥优势利用新媒体长处做报纸

3.1 采集和利用微博新闻线索

截至2012年, 我国微博用户已超过3亿, 一个真正全民自媒体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新媒体之前, 记者新闻线索的获得通常是通过政府、报社、通讯员、爆料人、自己用“新闻眼”搜索获得, 那么微博时代就为记者在原有方式为主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新的新闻线索获得渠道。

上海著名社会新闻记者宣克炅, 曾被称为突发新闻记者, 哪儿失火了, 楼倒了, 化学气体泄漏, 交通事故等等都少不了他。2010年11月15日, 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大火发生后, 新闻中心的宣克炅是最早进入着火大楼的记者。勤勉的他如今在上海拥有不小知名度, 新闻中心有一个很好的新闻线索爆料系统, 除了电话爆料, 不少市民都会主动把第一时间拍摄制作的突发新闻发给他, 笔者的一位朋友就曾经把公司附近北京西路的一场火灾发上微博并告知小宣, 为其提供了新闻线索。

在以传统新闻线索获得方式为主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微博至少可以为记者提供20%以上新的新闻线索, 具体因人而异, 这也是新媒体对新闻记者线索搜集新的帮助。同时, 由于文化程度不同和经济不平衡等原因, 大城市对微博新闻线索的提供往往大于小城市大于农村和偏远地区,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自媒体的渐渐普及将是大势所趋, 活用微博线索将有助于记者更好地开展新闻采编工作。

3.2 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对报社或许是最主动也是最有利的发展方向, 报社依托现有的采编优势, 发展网络新媒体, 在互联网上新设地方门户网站, 将新闻、生活、工作、娱乐、信息等资源整合, 化被动为主动, 主动扩张建立本地新媒体;在手机移动终端建立本地新闻微博和手机新闻, 从而将第一媒体和第四、第五媒体实现媒体融合, 以此一举反超电视和广播成为受众第一的融合媒介。据尼尔森发布的2012年二季度跨平台报告, 2012年二季度, 18-24岁的年轻人每周看电视的时间22小时32分钟, 相比2011年二季度减少了1小时45分钟, 即约每天减少15分钟。尼尔森的报告指出, 当然年轻人看电视减少的过程并非急速下降, 但慢速下降仍让传统电视感受到潜在的危机。新媒体的冲击下, 不仅报纸, 电视收视率也受到了一定冲击。事实上, 在新媒体介入传统三类媒体之后, 人们的生活方式其实越来越体现出“媒介依赖症”, 人们花在媒体上的时间比之前传统媒体的时代增加了, 早上醒来打开电脑浏览下新闻, 上班路上地铁、公车看手机新闻和微博, 甚至中午吃饭也移动终端不离手, 晚上回来路上又是私家车上的交通之声或者车载电视、楼宇电视, 回到家又是电视和电脑, 人的一天就这么充斥着主动或被动的媒体轰炸之中。这是一个化挑战为机遇的发展模式, 融合媒介集团是强大的全媒体, 应当配备资深传统记者, 生活娱乐全媒体记者, 网站和微博编辑等。

3.3 成为通讯社

报纸消亡, 报业成为内容提供商, 也就是专业的通讯社。这是一种较为被动报纸发展形势。新闻内容为王, 内容永远不可能消失, 而且必定是媒体的主角。我们今天生活的环境中, 新媒体呈现的形形色色的新闻几乎都是从全国上千份报纸摘录而来, 离开了这些传统媒体, 新媒体便失去了新闻内容, 成为了一个空壳子。所以报纸发展消极和最小规模应该就是专业通讯社了, 这样的机构依托其他媒介平台, 本身不具备新闻传播能力, 虽然专业化, 能写出一流有深度的文章, 但是依赖性过强, 自主性太差, 太被动。专业通讯社对新闻的真实、准确性更苛刻, 对文章解析的深度要求更高。

摘要: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之下, 传统报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并蕴藏着潜在的危险, 本文将从新媒体对报纸的冲击、传统报纸的优势和发挥优势利用新媒体的长处这三个方面对报纸在新媒体竞争下是趋于媒介融合还是独立成通讯社做尝试分析和思考。

航天产品的爆炸冲击环境技术综述 篇2

航天产品的爆炸冲击环境技术综述

对航天产品的`爆炸冲击环境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技术成果进行了概述,简要归纳了爆炸冲击的环境特点、破坏机理及其防护措施、环境测量技术及模拟试验技术、环境预示技术及试验条件的制定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技术现状.还结合我国航天工程的发展要求和技术现状,为相关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作 者:张建华 Zhang Jianhua  作者单位:北京航天强度与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76 刊 名: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MISSILES AND SPACE VEHICLES 年,卷(期): “”(3) 分类号:V416.5 TJ450.6 关键词:爆炸冲击   火工装置   冲击响应谱  

小区环境景观低碳冲击模式 篇3

全球经济从工业化、信息化走来,已经进入了低碳时代。二零零三年英国政府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首次以发展的眼光提出“低碳”的模式,这是在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后又一开创性的新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时代体现,通过新技术、新制度、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从而达到社会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格局。但是低碳模式在具体操作上很容易陷入茫然和误区,针对当今世界低碳发展的迫切要求,在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我们摸索出一些基本模式。

一、和谐建设,融会贯通

小区环境是城市的组成部分,相互依存,互相制约,小区环境必须从整体出发,突出“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不能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去破坏社会及自然资源,去侵占和掠夺周边资源,并且不应该将自身的污染转嫁到周边环境。因此小区环境设计不再是以前单纯的解决功能和视觉效果,不单是对功能和美的追求,而是更多地从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中去寻找小区的再生力量。只有实现了这种大背景下的一体化,才能避免在小区环境建设过程中出现过多的破坏和浪费,才能真正为小区居民打造一处长远的,既满足物质功能又能满足精神需求的舒适的环境景观。

二、追逐本土,循环利用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每一个省市区都有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传统文脉、生活形态、城市特点以及社区精神,同时每个城市都因为自己的气候特点,形成了个性化的自然状况。这些独具地域特征的资源,不仅是城市发展中最有影响力的因素,更是小区环境建设中首屈一指的构成元素。只有充分利用好本土资源,把本土的文化、材料和精神引用到小区环境设计中,才能实现小区景观的可持续性。当今国内开发商大多追求所谓“国际化”,实际上是一种单纯的照抄照搬,使很多小区景观不伦不类,甚至水土不服。大量的舶来品,使得使用小区的居民很难维护。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资源等方面的极大浪费。

三、保护自然,发展利用

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亲近自然已成为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城市居民追求的生活目标,自然资源拥有两面性:保护性进行开发,能很好地实现其价值,能大量地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破坏性开发,最大可能地改变了自然基脉,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小区是城市居民日常活动最多的场所,据统计,人的一生中有一半的时间是生活在小区内的,那么小区环境景观占了人生享受的大部分。以前小区只修道路,满足出行就可以了,如今居民追求环境景观的优美,这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因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我们不需要过多地随意创新,应该因地制宜地利用好小区内现有的自然条件,以自然为基脉,建筑为框架,构筑小区环境景观,这种顺应自然的模式,既实现人们亲近自然的梦想,又能更好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既减少了大开大挖的强行建设方式,又降低了资源和财力的投入,做到既保护了自然环境,又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一举两得。

四、节约能源,持续开发

未来时代是能源的时代,大量的能源都是不能再生的,电力资源和水资源与每个小区、每个居民息息相关,未来的小区生活不应该追求奢华,而是舒适,这种舒适不是人为地去实现,而是通过充分利用被动式能源,给居民带来愉悦的小区生活模式。小区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得更多的是怎样用好自然通风、太阳能和风能等。自然通风可以减少对室内空调过多的使用,能够增强生命的活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被动式的太阳能、风能是人工化能源之外的可再生能源,在照明和水景动力能源的使用上可适当地加以合理利用。水资源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能源,小区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同时产生大量的污水,怎样利用污水与雨水,已经成为小区景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版块。可通过设计屋顶蓄水、地面蓄水、雨水利用等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增加小区景观用水和绿化用水,实现小区水体的再生功能。

五、低技手法,合理实施

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经常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很多设计追求丰富、豪华,因此现代小区景观分为三个等级:中、高、低三个档次,然而很多时候这些档次就是消耗资源的档次。所谓高档次的豪华景观,实际上是大量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并不是一种理想的开发模式。一个好的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该是一种低技设计,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低成本和简单的技术手段就能实现,并且使用舒适,才是人们追求的永恒的环境,这种低技景观手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资源的消耗。

浅析网络环境对传统新闻媒介的冲击 篇4

关键词:新闻传媒,网络媒体,权威性,网络环境,冲击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互联网发布消息, 人手一部智能机的时代已经到来, 群众的话语权前所未有地开放, 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等智能终端实时发布自己身边的消息和新闻事件, 一旦将事件发布到互联网上之后, 便会引来大批的网民围观, 进而在互联网上就会产生一种声音。然而这种新闻传播方式毕竟与传统传播方式有所不同, 传统的新闻都是经过加工制作之后再向观众播出, 而网络环境的快速发展, 对传统新闻传播方式将会有剧烈的冲击, 如果能够在未来将两种新闻传播方式进行有效整合, 那么新闻传播效率将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网络媒体发展现状

如今已经是互联网的时代了,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人们在生活中已经离不开互联网, 随着手机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 互联网又伴随着手机能够为人随身携带了, 这种大趋势已经无法被改变。经过统计, 如今在全球, 越有60亿台电脑被人们使用着, 而在这之中, 又有1/7的人接入了因特网, 能够在网上浏览信息。

我国目前约有1.23亿网民, 占据全球网民总数约1/8, 不仅如此, 通过手机智能移动终端上网的人也已经上亿, 随着人口数量激增, 接入因特网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增。随着虚拟世界的逐渐庞大, 可以认识到, 在不久的将来, 全球人将公用互联网资源, 通过国家之间架设的硬件联通渠道, 互联网能够实现真正的无国界。

互联网中有很多种应用, 在企业或者政府的眼中, 互联网是一种网络媒体, 能够承载一定数量的数据和信息, 通过任何一个能够使用网络的人, 都可以将信息转发出去, 让信息或者新闻能够让更多的受众看到。

二、网络对传统媒介的影响

1、网络对传统媒体的恶劣冲击

网络媒体在大力发展的同时, 势必会对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体造成很大的冲击。比如我国普及面积最大的电视机, 互联网在这几年里已经开始了电脑的普及, 现在的城市中, 几乎每一家或者每一个人都拥有一台电脑,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电脑的普及量要比电视高得多, 因为一方面要进行浏览新闻, 另一方面还要利用电脑进行工作。

然而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快速普及, 人们的话语权也得到了解放, 无数的信息充斥于网络中, 在这种混乱的状态下, 除了数量比较少的真实信息之外, 便就是虚假的垃圾信息, 这是传统新闻媒介中不能够忍受的, 互联网的到来, 使得人们对新闻第一次有了怀疑心理。

另一方面, 互联网上的信息因为大部分是个人传播出来, 处于好奇或者张扬的心理, 对于事件的叙述或者分析缺乏深度, 不能够指出事情的关键之处, 这对于新闻的严谨性是一个挑战。人们通过这种浅显的信息不能够立刻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2、网络发展模式对传统媒体的启示

虽然网络媒体在信息的真实性以及严谨性上可能会误导观众, 有些时候甚至还会引起观众对传统媒体中新闻的质疑,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网络环境提供的信息双向交流以及实时发布等优点, 却是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

互联网因为是网民个人的话语平台, 往往能够反映出群众内心的真实声音, 对于某一件事的后续报道和分析, 任何传统媒体都没有网络媒体快速, 比如在自然灾难——地震面前, 传统媒体的反应速度明显要比网络媒体慢很多。同时网络媒体还能够进行信息的双向交流, 这是传统媒体单一投放的新闻传播方式所不能够做到的。

虽然网络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媒介造成了影响, 但是影响却也是具有两面性的, 一方面冲击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 另一方面又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活泼灵动的信息交流方式, 对传统媒体的改革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三、促进网络与传统新闻媒介相融合

1、加强网络监督保障新闻质量

在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 传统媒体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然而传统媒体毕竟有多年的根基, 不可能立刻被代替, 正因为网络媒体中信息的权威性不足, 内容不够深入, 报道浅显并且有泛泛的趋势, 与新闻报道所要求的严谨性有很大的冲突, 所以应该加强网络的监督, 保证新闻的传播质量。

因为网络媒体是将来的主流媒体之一, 如何确保其信息和新闻的正确、准确、及时, 都是目前网络媒体监管部门所主要考虑的事情。保证新闻的质量, 才能够让人认可网络环境下的新闻播报。

2、相互借鉴学习充分弥补不足

传统媒体可以向网络媒体借鉴, 学习其本身的灵活之处, 弥补自己的不足。传统媒体往往是要经过前期加工制作, 之后才能够在电视上进行播出。而如果借鉴网络媒体的优势, 也能够做到与观众互动。比如春节联欢晚会上面的现场答题抽奖活动, 就是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学习, 获得高支持率的一种尝试。

而网络媒体也要学习传统媒体新闻播报一丝不苟的精神, 在网络环境中设置多个权威网站和网址, 在这些权威网站或者网址中发布新闻消息, 并且大力宣扬权威网址, 这样自然就会屏蔽人们对其他网站不真实或者肤浅新闻的关注, 增加了网络环境中的新闻质量。

3、加强新闻媒体人对新闻发布的责任心

让发布新闻的人按照新闻要求进行真实发布, 就需要对发布新闻的人进行素质培训。如果新闻被制作好了, 那么操作的人不进行正确的发布或者有意扭曲新闻内容, 那么一样会损坏新闻的权威性, 对于这种素质底下的新闻工作者, 一方面要给予正确的培训, 一方面给予惩罚, 这样才能够保证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提升, 顺利完成制作与发布新闻的工作任务。

四、结语

网络如今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必不可少的角色, 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虽然在新闻传播方面, 还没有传统新闻媒体具有权威性, 但是从其发展的趋势上来看, 完全有取代传统媒体的态势, 而在将来的发展中, 网络媒体在有了智能移动终端等硬件的支持下, 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将会更加激烈。

参考文献

[1]唐圣平.网络新闻传播[J].中国新闻科技, 2000 (04) .

[2]郑歆.网络新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新闻爱好者 (理论版) , 2007 (03) .

[3]孟德东.网络新闻的新闻特点[J].新闻采编, 2004 (06) .

[4]陈力丹.不成熟的网络新闻传播[J].新闻记者, 2001 (07) .

[5]陈卫星.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环境冲击 篇5

关键词:网络冲击; 新变化; 新定位

Keywords: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university library users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ake on new features and have new changes so users have a fres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 of the library service. In face of the new changes of the users information needs, university libraries should re-adjust the service strategy, take actions timely to better meet the user's documentation and information needs.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break the present status of "With the network, there is no need of traditional book", but to create a new library location.

Abstract: Internet impact; New change; New adjustment; New location.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网络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图书馆传统信息资源的利用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也为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机遇。在科技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用户信息需求内容多样化、精细化、个性化,获取信息方式要求便捷化,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方式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自动化与网络化必然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形态。高校图书馆应就新形势下的信息服务进行新定位,在文献资源开发、资源保障建设、优化技术服务及服务方式拓展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调整信息服务策略,以适应信息服务环境的新变化。

1 注重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1注重文献资源开发

馆藏资源是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物质基础,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在充分掌握资源的拥有、把握资源获取手段、保障馆藏资源涵盖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拓宽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比如:对传统印本文献要加大采购力度,并根据重点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及时调整馆藏资源的配置结构,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购买各种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网络学术数据库和多媒体读物,实现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的有效互补。建立开发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库,形成馆藏资源优势。走资源共享联合体及图书馆联盟之路,实现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广泛开展馆际互借,逐步扩大文献传递服务的范围,不断拓展和创新用户获取文献资源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提高用户获取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等等。只有采取这些有效之策,才能更好地应对网络环境新变化。

1.2提高文献资源保障率

现代图书馆从“藏书楼”的观念中解脱出来后,拥有多少藏书、手稿、珍本书,已经不再是炫耀图书馆的标志,更重要的是被多少读者所利用,吸引了多少读者。图书馆的读者越多,提供文献越丰富,这个图书馆就办得越好。人们把能够提供的那部分文献称为有保障文献,不能提供的那部分文献称为无保障文献,也就是拒借文献。这部分拒借文献,降低了图书馆的威信使文献提供得不到保障,拒借率反映了图书馆服务与读者需求的差距,因此,如何降低拒借率,是提高文献保障率的突破口。在这方面图书馆必须做大量细致的工作,深入到各院系了解师生对文献采购的需求及意见;注意掌握书刊出版信息、新兴学科及边缘学科的发展动向;结合本校的专业设置、学科特点、教师科研方向等因素来确定所收藏的重点图书和核心期刊;拒借率降低了,文献的保障率也就提高了。

1.3发挥传统纸质资源的优势

网络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高,没有任何其它平台能够比网络更快。我们的图书馆传统资源要避其锋芒,展现另外一面在数字图书馆的浪潮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确定自己的发展模式和思路。纸质文献资源,信息来源可靠,著录规范,要提高纸质文献的利用率,就必须重视相关资源的建设质量;可充分利用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向學生全面介绍图书馆的的资源和服务,组织新生参观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和布局及服务项目和类型;经常搜集读者反馈的信息适时调整书刊品种,使收藏的书刊最大限度的适合读者的需求,提高图书馆藏书结构的质量及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

2 优化技术服务

2.1加强图书馆主页建设

网站是高校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重要窗口,也是与用户进行沟通的桥梁。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主页直接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方便、快捷的各种信息资源服务。比如,高校图书馆在设计网站时应该体现以用户需求为主题,以方便服务为中心,界面保持友好,尽量避免或减少访问中的技术障碍,通过网站所展现出来的各种服务项目,要更加方便用户有效利用,通过技术优势实现“一站式”、“无缝式”检索服务,解决用户由于各数据库检索路径不同、检索不便所造成的难题。

2.2提升用户信息素养

图书馆除了可以通过技术开发不断降低用户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技术门槛外,还应加强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和再教育,并针对不同需要定期开办各类型讲座。可通过好书推荐、随书光盘演示、名著讲坛和学术论坛等方式来提高读者的读书兴趣;以及举办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培训班或数据库使用专题讲座,开展新生入馆教育,开设现代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课程,提高用户网络资源搜索、文献下载及处理等信息资源的检索技能。

3拓展服务方式

3.1开展多样化服务

首先,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和新的信息产品将用户吸引到图书馆服务中来,形成融洽的互动关系。比如,让用户介入文献采集和书目数据质量评价,在图书馆网站和校园网及时发布图书馆最新数字资源信息,通报到馆新书、新刊的目次和摘要,实现网上预约和续借图书,激励用户参与在线参考咨询服务。用户与用户间的互动交流更能激发用户参与在线参考咨询的热情和信任度。其次,开展学科导航服务,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往往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参考工具,及时获取和掌握最新知识信息,为用户提出建设性意见。

3.2开展精细化服务

精细化服务是未来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图书馆需要培养一支有现代化信息管理知识,熟练掌握自动化操作技术,能够开展现代信息服务的专门人才队伍,这是图书馆开展精细化服务的前提和保障。应充分利用这些人才,发挥他们的知识价值优势,为学科带头人建立专家库、为用户开展学科专业文献推荐、对“重点和热点”的科研专题跟踪指导等等,协助他们快速有效地獲取所需要的知识信息,节约他们的宝贵时间。

3.3开展高效化服务

针对用户信息需求的新变化,高校图书馆不仅要提高工作标准还要更加重视高效化服务,而且要制订出一整套相应的目标管理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并将其贯穿到图书馆的服务体系中去。例如,制定图书馆工作人员考核计分办法,实行德、能、勤、绩四方面的绩效考核,把绩效考核制度直接与馆员的高效化服务和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挂钩。此外,还要制定馆员的年度培训计划,使馆员不断地更新知识,了解图书馆及其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高效化服务的目的。

高校图书馆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应在充分体现其人文气息,为读者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的前提下,全面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读者,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孙海霞,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的信息需求[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0):49—51.

[2]刘金玲,叶艳鸣,宋洵,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演变与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7,(12):66—69.

[3]叶勤,图书馆快速响应服务机制及其实施[J],现代情报,2007,(11):29—31.

[4]王新明,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与服务研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5):115—116.

[5]方向明,张海霞,论复合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拓变及应对举措[J],图书馆论坛,2009,(5):119—121.

环境冲击 篇6

一、环境会计基本理论

环境会计又称为绿色会计、环境保护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 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 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利用的成本费用, 并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的计量与报告, 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以自然资源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 它试图将会计与环境经济学交叉渗透, 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 达到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本世纪70年代, 以1971年比蒙斯所撰写的《控制污染的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马林所撰写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 揭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1989年650名工业界领袖把环境问题列为企业所面临的第一号挑战;1992年, 在联合国环发大会所通过的重要文件之一的《21世纪议程》中就提出了“建立综合的环境经济会计制度, 将自然资源核算制度纳入会计体制”。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 已经把自然资源与环境核算方法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正式纳入了优先项目计划, 明确提出要“建立综合经济与资源环境核算体系”, 而要求该体系“至少应当包括一个得天独厚资源的卫星账户系统”。八十年代末, 世界银行就积极鼓励修订现行的会计体系, 增加环境项目, 提出了建立一套与联合国国民会计体系相配套的环境辅助账户的建立, 经过修订的国民会计蓝皮已于1993年发表, 包括的内容有对环境会计的讲座, 对提出的设计环境辅助账户思路作了肯定, 而批准收益计量时应考虑计算环境成本问题。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几次会议都将环境会计作为工作组年会的讨论议题之一。特别是1995年3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十二届会议上更是将环境会计列为会议的中心议题加以特别关注, 环境问题己经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课题。下面简要介绍环境会计的目标和假设。

1.环境会计的目标

环境会计目标是在环境会计目的指引下设定的对环境会计职能作用的要求, 是环境会计目的的共体化。环境会计目标可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基本目标是协调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使它们能够均衡发展;具体目标是向环境利害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环境状况和环境行为方面的信息。综合基本目标和共体目标, 环境会计的目标可概括如下:

(1) 促使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 高度重视生态规律和物质循环规律,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 努力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确认和计量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内的环境经济效益与经济损失。

(3) 组织相应的会计核算, 尽可能多地为社会各部门提供有关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环境规划以及对环境保护的义务、贡献等方面的环境会计信息。

2.环境会计假设

(1) 会计主体假设。

以会计主体为环境会计的基本前提条件对其核算范围从空间进行有效的界定, 有利于正确反映一个经济实体的环境资产及其承担的债务, 计算其环境收益或可能遭受的环境损失, 提供准确的环境信息。环境会计的主体假设应注重会计主体的行为特性, 而非所有权特性。仅将会计核算局限于会计主体本身所拥有的资产已不适宜, 而应将这种由该会计主体的行为所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包含在会计的核算对象之内。

(2) 可持续发展与会计分期假设。

可持续发展与会计分期假设是在环境恶化的条件下, 作为环境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受到其影响而提出的一种制约条件。它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顶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 它所持有的环境资产将按原来的目的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 它所承担的环境负债也将按原来的承诺如期清偿, 以及环境资源的消耗、补偿循环是可持续的, 即假定环境资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不断补偿的前提下实现良性循环, 从而保证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必须符合国家的环境政策, 其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要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 保证环境资源的良性循环。否则, 如果其环境表现恶劣, 无力承担环境责任, 那么, 它面临的环境风险将迫使其关门停业。只有在此假设下, 才能建立起环境会计计量和确认原则, 解决环境资产计价等问题。当然, 为了充分发挥环境会计管理的作用, 及时提供环境信息, 必须认真地把持续经营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划分为一个个首尾相接、间距相等的会计期间, 以便确定和分析会计主体的环境责任履行情况。

(3) 环境资源稀缺性与环境价值假设。

在现有的条件下, 良好的环境是稀缺的, 根据稀缺性标准, 环境和资源应共有资本性质。一般来说, 自然资本随着人造资本的产生而减少, 这些资源环境并非都可替代, 即使可替代, 也需付出一定的代价。因而环境会计要计量两种资本的转换过程, 并确定最佳的比率。同时, 要进行环境会计核算, 首先必须承认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 它不适用于劳动价值理论, 但适用于边际价值理论。

(4) 货币计量的多元计量假设。

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主要提供定量的信息, 因此, 必须选择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环境会计核算内容既共有商品性而又不限于商品性, 很大一部分在计量上共有模糊性特征, 如森林覆盖率、草场质量、水资源的含沙量等, 若仅以货币作为计量巾位, 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环境状况。因此, 环境会计的计量单位应是以货币计量为主, 辅之以实物, 与自然环境有关的指标, 甚至是文字说明。总之, 环境会计的计量可采用定量计量和定性计量相结合计量的精确性和模糊性相兼容的办法, 以使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环境会计对象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共有较客观的认识。多元计量表现能够互相补充, 提供更加完整准确的信息, 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二、环境会计对现行财务会计理论的冲击

近年来, 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资本、环境收益、环境费用、环境利润的确认、计量、报告问题一直为会计理论界所关注, 环境问题在全球的普遍产生和严峻现实更加剧了这一难题。传统财务会计理论可以归纳为四个特征:以复式簿记方法为核心,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以交易价格和历史成本原则为主线, 以对外进行财务报告为目标。环境问题的出现, 对以上四种特征中除复式簿记方法以外的三项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1.对会计处理基础的冲击。

会计处理基础可以分为现金基础 (即收付实现制、实收实付制) 和应计基础 (即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 。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记账的基础, 权责发生制以权利义务关系的确立与否作为记账基础。这两种会计基础都是以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作为基础, 对未来发生的交易事项则不予确认。而环境问题的产生都预示着将来一系列的财务变动, 而这些事项在传统财务会计报表中是无法反映的。监管更无从下手, 更何况环境资源中的许多内容并不是通过交易取得的, 而是凭借某种权利取得。因此将其确认为资产时, 不能以交换时的原始凭证为依据来确认, 不能以交换时的价格来计量, 应以某种证明来确认, 以相应的方法来计量其价值。

2.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

传统财务会计都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 入账后一般不再变动。环境资源问题不像传统交易那样历经一个时点即可完成, 环境问题从产生到解决。环境资源从消耗到再生, 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环境资源的市场价格一也在不断地变化, 这种变动在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传统财务会计报表中根本无法反映出来。可见, 所谓成本既不可能也不应该是财务会计的唯一计量属性。若从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客观真实性出发, 就应该分阶段及时地反映市场参与者所持有的环境资产的真实价值, 这就要求“公允价值”作为环境问题条件下财务会计的计量属性, 并在会计报表中予以列报。因此, 现代财务会计计量属性的发展趋势应当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将长期并存下去。

3.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财务会计确认、计量、记录的目标就是要向外界提供合理、真实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的核心是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的目标是决策有用性, 即财务报表要向现有的或潜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急。而目前的通用会计报表在提示会计信息方面又具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 被纳入通用会计报表的只能是货币化的数量化信息, 而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的非货币化或非数量化会计信息无法反映。

(2) 通用会计报表具有固定的格式、固定的项目以及较为固定的填列方式, 无法反映企业所发生的特殊经济业务。

(3) 通用会计报表反映的是一种以历史成本揭示的账面信息, 不能反映物价上涨或下跌或经济环境发生变动情况的会计信息。

可见, 现行会计报表已无法完全适应当今经济特别是环境问题形势的变化, 尤其是在环境问题己成为当今制约经济与社会协调一致发展的重大因素时, 无法满足报表使用者“决策有用”的需要, 必须对其加以改进。改进的方法可以是:

(1) 改进现有财务报表的结构。使之符合报表使用者直接获取有关环境资源信息的需求。如资产不再按其流动性分类而是按“环境资产”与“非环境资产”进行分类。

(2) 增加报表的数量, 编制一些适应环境会计核算需要的报表, 如增加“环境资产负债表”、“环境损益表”。

但在现有会计技术条件下, 上述改进并非不可能, 然而要全面完整地加以实际运用却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实现。因此, 目前最为现实的作法是重视会计信息的表外提示, 提高表外信息提示的质量。转变以往表外揭示就是对会计报表项目“附注说明”的观念, 使之与报表本身共同构成财务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 这是弥补通用会计报表揭示的会计信息的局限性, 提高财务会计报表总体水平和层次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使环境会计在实际中全面加以运用所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

4.对“资产”、“负债”等财务会计要素产生影响。

环境会计对财务会计基本概念产生的冲击, 在会计要素的概念上体现得最为明显。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按照传统会计中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它只能是过去交易事项的结果;而环境资源在传统会计核算中由于其价值定义为不能用货币表示而排除在资产的范畴以外, 同时环境资源与其他资产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通过交换取得, 而是凭借某种权利来取得, 这也与传统财务会计认为资产是过去交易事项的结果相悖。若将环境资源列为企业资产, 则传统意义上的资产概念必须加以改变和修正。同样道理, 传统财务会计中将环境问题中企业对社会应承担的环保义务不列为负债, 而是将其直接计入或较少计入当期费用中将可能的负债转化为现实的费用。但环境会计核算中的负债概念范畴应比传统财务会计理论中负债的定义要广阔。一旦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的概念发生变化, 其他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都将随之发生一系列的改变。

另外, 环境问题对财务会计中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资本、环境收益、环境费用、环境利润的确认问题、计量问题等都提出了更新要求, 从而在会计界出现了财务会计重构的趋势。

三、我国建立环境会计的对策与建议

在我国会计体系中创建环境会计是十分必要的, 这不仅是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客观要求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也是企业自身和我国对外开放的需求, 同时又是会计发展和改革的需求。建立我国环境会计, 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 也是一个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1.大力宣传环境会计, 加强会计理论研究。

在建立环境会计的过程中, 应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 积极借鉴国外研究成果, 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以指导我国环境会计实践。促使环境会计理论早日与会计实务相结合, 以提高环境会计的核算水平, 为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发展环境会计需提高环保意识, 人力宣传环境会计的优越性, 只有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才能促进更多的人去研究和发展环境会计, 推动会计理论和实务水平的提高。

2.加强环境会计法规建设, 进一步完善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会计法是会计工作最高层次的规范, 将环境的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 无疑以法律形式确定了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 是将环境会计理论付诸实践的最强有力手段。会计准则是对会计核算工作共有约束力的规范, 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 成为必须披露的内容, 将会有效地防止有关部门和单位短期行为。会计制度应逐步对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做出具体规定, 使环境会计共有可操作性, 便于会计人员掌握。

3.进一步加强环境会计的社会和政府监督。

环境会计主要是以企业为会计主体核算企业对社会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 往往不能全面、如实地进行揭小。因此, 环境会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和政府的监督, 应由政府或有关社会机构, 依据国家的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相关会计法规、制度, 对环境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监督, 以促使企业加强环保意识, 自觉保护环境。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 环境科技水平的提高, 环境保护措施的改进和发展, 环境管理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环境管理就必须首先使财会人员树立起环保观念, 同时, 环境会计还是一门多种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应用学科, 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 在增强会计人员环保意识的同时, 还要提高会计人员环境会计的专业水平。

摘要:在环境资源日益恶化的今天, 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研究生态环境的成本和价值, 提供生态环境变化会计信息的环境会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环境会计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 作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代会计新领域。文章首先介绍了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 然后就环境会计对传统的会计的基本理论的冲击进行了讨论, 进而提出了在我国推行环境会计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环境会计,财务会计理论,目标与假设

参考文献

[1]葛家澍.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沦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J].会计研究, 1992.

[2]朱学义.我国环境会计初探[J].会计研究, 1999, (4) .

[3]孟凡利.环境会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4]孙兴华等.关于在中国实行绿色会计的探讨[J].会计研究, 2000, (5) .

环境冲击 篇7

1 新媒体环境对电视新闻的冲击

网络新媒体通过电脑与手机客户端传播信息,在新闻传播上,网络媒体具有传统电视媒体所不具有的互动性、及时性、内容丰富性及形式的多样性。网络媒体可以将声音、文字、图片与视频影像信息容纳为一体,通过一个页面呈现出所有新闻内容,这种媒体形式有效融合了传统媒体的优势。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上更迅速,其编辑工作更高效,能早于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优先性报道。同时,网络媒体新闻有较强的即时互动性,受众可以在看到新闻的第一时间,在线发出评论,另外,可以通过评论区轻松获得其他受众的意见反馈,提升受众对新闻的参与度,达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随着网络媒体,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遍化,人们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收看新闻内容,打破了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固定时间播报收看的模式。

因此,无论是在新闻内容、形式、效率、成本、参与度等方面,传统电视新闻都不具有竞争优势。面对这种形势,电视新闻需要提升自身创造力,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加大对电视新闻编辑等工作的投入,促进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

2 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发展方法

2.1 形式多样化

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由于需要保证其真实严谨,因此,在形式上趋于刻板严肃,长时间采用这种刻板固定的新闻编辑模式,容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和收视疲劳,而在新媒体环境中,新闻编辑呈现出多样化发展,可以是深度跟踪报道、民意调查、新闻专题类、人物故事、事件全方面数据调查等。电视新闻也可以借鉴新媒体的这种形式,摆脱传统单一简短的消息类新闻报道,丰富其报道形式,将网络新闻中的多样性内容移植到电视新闻报道中,使电视新闻朝着全方位方向发展。当然,形式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各方面的支持,无论是前期策划、现场采集还是后期编辑审核,都需要有充分发挥其合力,才能有效促成优质电视新闻的产生与播出。

2.2 内容多样化

在电视新闻内容上,需要选取更加多样化的内容。电视新闻的竞争力归根到底是内容的竞争,时刻都应该以内容为王。在内容上,多了解民意,多开展民意调查,尤其是当下电视新闻也开辟了新媒体观众互动平台,可以通过平台了解观众的想法与生活,从而针对性民众心声,报道贴近民众生活,同时又具有深远时代意义的新闻内容。避免内容琐碎化、同质化,需要联系与民众生活相关的时代性话题,做深入的新闻素材挖掘。在新闻编辑中,要将具有核心表现力的内容展示在画面中。对一些较为复杂深刻的问题,可以采用数据表格或简要图像帮助观众理解其含义,同时,配合新闻编辑的画外音,做有效的配合性解说。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时代的工具,让电视新闻的内容更丰富,更精确。同时,可以采用三维动画等方式,对事件现场的情况做有效还原,这比文字描述更形象,这也是对未能及时拍摄到的现场情况做了有效还原,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可以将收集到的民意情况做简要展示,将多渠道搜集到的新闻素材展现在电视新闻中,但要注意内容的精炼。

2.3 风格多样化

对于电视新闻而言,传统报道严肃冷静,缺乏活泼感,不能满足当下青年群体对新闻报道的需求。而当下的网络新闻报道就生动有趣得多,不仅在新闻感情基调上更有特色,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让受众有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传统新闻报道可以借鉴新媒体新闻的特点,依据需要,让新闻充满趣味性、活泼性、幽默感、忧伤感、沉静感等情感色彩,打破传统新闻刻板单一的报道印象。对于新闻栏目而言,也需要调整栏目形式,增添栏目内容,提高观众的观看兴趣。例如,在内容上可以截取具有趣味性的现场画面,添加具有趣味性的画外音,或者添加具有一定感染力的动画效果,让新闻活跃起来,让新闻充满一定感情,就如同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严肃刻板的人。当然,对于一些时政要闻,应该继续保持其严肃性和权威性。

3 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的注意事项

电视新闻编辑可以多样化,但是应该保持应有的尺度与原则。多样化不代表可以恶俗、低俗,电视新闻仍然需要保持一定的审美品位,给予受众以优质的收看体验。在新闻编辑中,仍要做到规范编辑,例如为保护未成年人,应尽量避免黄赌毒等不良场景,必要时要做一定的模糊化处理。内容上要创新要新颖,但是不可将违规内容编辑到新闻中。同时,不可以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在新闻舆论导向上要保持公正客观、积极向上,避免低俗思想的诱导等。新闻内容要有价值,不能为部分民众恶俗的品位需求,而使内容走向庸俗化,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要为观众提供具有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内容。要积极引导受众提升新闻观看品味,避免长时间陷入琐碎新闻内容中,要积极引导受众打开眼看世界。在内容形式方面,可以融入高科技,但是仍旧需要保证新闻基本的公正、客观、真实、新鲜。不能为迎合受众而歪曲现实,要确保新闻的基本价值,而后再进行基本价值上的提炼创新与多样化的编辑处理。在编辑中,人员思想要一致,使工作朝着多样化与规范性的方向一并前行,避免沟通不畅导致新闻报道的“流产”。如果新闻内容不能有效播出,会极大地打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工作信心。

4 结语

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考验着新闻工作者自身的新闻审美能力,新闻策划、内容采集、后期剪辑编辑与审核各环节,相互配合,使其发挥出最大合力。此外,新闻单位也应该积极倡导良好的环境氛围,对于具有多样化创新能力的工作人员,充分尊重其多样性创作成果,并给予精神与物质上的奖励,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摘要: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严重冲击着传统电视媒体,已经有部分受众转向电脑或者手机客户端等网络媒体收看新闻。面对新媒体的强劲势头,传统电视新闻在编辑上需要予以创新,改革电视新闻传播模式,提升电视新闻内容质量,贴合观众需求,充分发挥出电视新闻的多方面、实用性等功能,使其在媒体领域中守住阵地。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

参考文献

[1]麻敏.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探讨[J].编辑之友,2013(4).

[2]成春.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技巧[J].中国传媒科技,2013(8).

环境冲击 篇8

关键词:灾害,“灾害冲击模型”,社会易损性,社会冲击性

引言

从1998年的特大洪水灾害到2003年的SARS事件,从2008年初中国南方的雪灾到5月的汶川大地震,中国近年来遭遇的重大灾害事件使灾害研究和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地震为例,中国以全球1/14的国土面积和1/5的人口承受了1/3的大陆地震,地震造成死亡人口约占全球地震死亡人口的1/2。虽然国内对灾害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对于易损性、尤其是社会易损性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灾害社会学中的“冲击论”为理论基础,以Lindell,Prater and Perry(2006)[1]的灾害冲击模型为背景,分别从社会心理、人口、经济和政治四个方面研究了灾害的社会冲击性,为进一步在中国发展灾害管理充实基础。

一、灾害和灾害易损性研究的发展和基本定义

1. 灾害研究的发展和基本定义

早在1755年,卢梭就在里斯本大地震之后指出城市人口的过度密集和初震时人口的不及时疏散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地震的冲击,导致了严重的后果[2]。世界公认的第一次系统性进行灾害研究的是Samuel Prince在1920年对于1917年Halifax大喷发所进行的研究[3]。随着研究的不停的深入,人们发现“灾害兼具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社会科学领域内诸多学科对灾害概念的不同认知说明,即便是灾害的社会属性以及灾害的双重属性之间的关系也是极其复杂的”[4]。美国灾害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弗瑞茨(Fritz)曾提出的灾害的经典定义:“灾害是一个具有时空特征的事件,它对社会整体或其分支造成威胁和损失,并最终造成了社会结构失序、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支持系统功能的终端”[5]。与之相似的是Kreps在1984年给灾难定义:“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爆发的事件,由于事件本身超出了人类的正常保护能力,故该事件对社会或社会组成部分造成物质性或社会性的破坏,并导致全部或部分社会功能的损伤或完全丧失”[6]。

2. 灾害易损性和灾害冲击模型

灾害易损性,又称灾害脆弱性,是指影响个人或社会群里受灾概率及灾后恢复能力的特质,包含了物质易损性(physical vulnerability)和社会易损性(social vulnerability)两个类别。在易损性研究出现之前,传统的自然灾害理解范式已经不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在极端地球物理事件爆发频率无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类损失却显著增加;同时,大量的事实证明,同等类型或强度的自然灾害在不同的地区发生所造成的损失程度也不尽相同[7]。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个灾害研究中心和研究人员开始重视易损性的研究。但由于灾害冲击所造成的时间和空间因子的复杂性,如受灾范围、人口特色(性别、种族、贫富等),灾害易损性也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2006年,Lindell,Prater和Perry建立了灾害冲击模型(见下页图1),将灾害易损性和冲击性,以及两者与灾害应急管理等因素放到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环境中进行分析。其中,灾前既存条件分别是灾害的灾害暴露性(hazard exposure)、物质易损性和社会易损性。物质易损性中的实体包括人、农业和建筑[2]。人的易损性源自对环境极端变化(如温度)的敏感性,与化学物质接触和相关压力等导致的疾病、损伤和死亡。与人体类似,农业易损性主要表现在种植物对极端环境的敏感性。而结构易损性则表现为建筑物的设计和使用材料无法抵抗极端压力(extreme stresses)(如疾风、液压、地震等)或无法阻止灾害性物质渗透人们居住的建筑。社会易损性(social vulnerability)是灾害易损性(hazard vulnerability)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它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在自然灾害条件下的潜在损失,它涉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健康状况、生存条件以及社会物质财富、社会生产能力、社会结构和秩序、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损失”[9]。具体指人的物质财产(如建筑物、家具、交通工具)、心理素质(知识、技术和其他能力)、社会资源(社区整合等)、经济资源(经济结余等)和政治资源(公共政策影响力等)的局限性。在灾害发生时,具体的灾害事件和实时应灾反应与减灾措施和应急准备一起共同产生出灾害的物质冲击。而灾害的恢复准备,实时灾后恢复再加上灾害的物质冲击一同形成灾害的社会冲击。本文基于此模型,集中探讨了社会冲击部分。

二、灾害的社会冲击

从灾害冲击模型中可以看出,灾害的物质冲击、恢复准备以及实时灾后恢复共同作用,形成了灾害的社会冲击。而在现代灾害社会科学研究中,不论是以“事件—功能主义”为导向的经典灾害流派,还是危险源分析视角下的灾害的“原因光谱”(reason spectrum),亦或是将灾害看做资源与权力分配结果的政治经济学观点,人们对灾害的研究已经突破了单一的研究自然易损性和灾害对自然冲击,开始深入到社会背景因素分析层面,将灾害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10]。

1. 对社会心理的冲击

灾害的冲击引发的社会心理反应不完全是消极的,也有积极的因素。如,灾害的发生可在短期内使得家庭或社区成员的关系更加紧密,经历过灾害的人群对灾害的认识也会使他们避免或应对未来类似灾害的能力和心理适应力有所增长。但总体来说,尤其是当灾害对社会心理的冲击放到中长期的评估环境中,其消极作用便远远大于积极作用。人员的伤亡、财产的损失以及熟悉环境的破坏都对受灾人群的心理造成了消极影响。北京大学心理咨询治疗中心研究表明,重大灾害后,几乎所有的灾民都会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其中30%的人在灾害后八至十二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处于慢性心理创伤状态[11]。

灾害对社会心理冲击的另一个体现方面是灾后犯罪率和犯罪种类的变化。如美国学者Zahran et al.(2009)发现虽然财产和暴力犯罪在灾后普遍有下降的趋势,但家庭内部犯罪(如家庭暴力等)却呈上升势态[12]。另据社会脆弱学派的社会分化命题理论,灾害对社会心理的冲击也受到受灾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影响,在经济欠发达的中、低收入国家在灾后表现出的短期和中期的暴力冲突要高于经济发达国家[13]。

在研究灾害对社会心理的冲击时,地方知识和本土文化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从国外灾害心理学的新近定义不难看出,对灾后幸存者的心理调节和压力减轻必须放到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区特征下[14],因为文化特征和文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灾民对灾害的认识和在灾后寻求援助的意愿。美国社会心理学家Taylor等人发现,在美国,亚洲人和亚裔美国人在灾后寻求社会支持的意愿要远远小于欧裔美国人,因为他们认为寻求帮助导致自尊的降低,而通过个人能力来解决问题能维护自己的面子,避免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15]。而在处理实际的灾后幸存者心理问题时,越是强烈的情绪,越不能忽视幸存者的文化背景,对症下药才能最有效的减轻其灾后的消极情绪,并进一步减轻这些情绪给社会其他方面,如经济和政治等带来的负面影响。

2. 对人口的冲击

灾害对人口的冲击主要体现为受灾地区人口的变化,包括人口总量变化、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居民职业结构的变化等。灾害社会学研究主要使用人口平衡公式,Pa-Pb=B-D+Im-OM,来分析灾害对人口变化的影响。其中,Pa(population after)和Pb(population before)分别表示灾后和灾前的人口数量,B(birth)和D(death)分别表示受灾前、中、后一段时间的出生率和死亡率,IM(immigrant)和OM(emigrant)则分别表示迁入和迁出人口的数量[16]。通过对此公式的计算,灾害对社会人口的冲击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受灾死亡人口往往高于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灾后迁出人口比例少于经济发达地区。第二,灾后人口迁入和迁出的原因和特点不同。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住房和工作的丧失,生活资源的缺乏和试图修复灾后心理创伤等。短期之内的迁入人口主要由于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所引入的各种劳动力,中长期的迁入则伴随着灾后短期内迁出的原当地居民。第三,在自然灾害比较频发的地区,人口的增长十分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的趋势。如汪志国(2008)在对安徽的灾害和人口增长调查中发现,在1910—1953年这四十三年间,安徽一共发生了两次特大水灾和一次旱灾,此时间段内人口增长率仅为全国的2/3[17]。

此外,灾害对人口冲击的另一重要体现是灾后人口素质的下降。教育是人口素质的基本保障,当灾害对教育及相关产业造成消极影响致使教育水平和质量无法保证时,受灾地区的人口素质将经历一段时期的调整和恢复。

3. 对社会经济的冲击

据密歇根大学Gerald Ford公共政策学院的Dean Yang的调查,在1970—2002年间,自然灾害造成了约987 000 000 000美元的经济损失,39%的世界人口所在国家或地区的GDP在此时间段内因灾害曾下滑3%以上[18]。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可见一斑。

灾害造成的自然资产损失可以通过灾情统计和自然科学研究对资产存量价值进行评估,进而比较准确的计算出自然资产的损失价值。但对于社会资产,包括物质资产损失、人力资产损失和制度资产损失等而言,由于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具有地域区别性和时间延续性,以及评估工作的复杂性等,对于这类损失的评估和计算难度要大得多。

在地域上,直接受灾地区遭受了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而受灾地区的临近地区可能因为人口的迁入、物资的供给等因素收到积极的经济效应。从时间上来看,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建筑物的不同程度损坏、灾害对生产资料的破坏和其他直接经济损失,这些损失一般可以通过对修复和重建的经济消耗来计算。不同于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却因为各种原因难以统计。灾害社会学在研究灾害对经济的冲击时,一般将蒙受损失的主体分为家庭、商业和政府三个主要对象。其中,商业的间接经济损失来自于营业性建筑物的重建、员工和原有顾客的暂时或长期的失去等,而政府的间接经济损失,根据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包括灾后废墟的清理、基础设施的修复与重建,以及对受灾地区的全部或部分重新规划等[19]。从经济部门角度出发,灾后地区普遍呈现出两个趋势:第一,零售和批发部门灾后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生产和建筑部门在灾后反而出现经济效益的增长;第二,因为客源的流失和资金来源的有限,依靠小范围顾客的小型企业或小本生意比拥有较大市场(全国或全球)的大型企业或经济实体克服灾害带来的经济困难要艰难的多,前者在灾难后结束经营的不在少数[20]。

4. 对政治的冲击

受灾群众在灾后往往经历心理学上划分的悲伤的五个阶段,即否认、愤怒、妥协、抑郁和接受,而在这五个阶段中,尤其是在第一、二个阶段,群众开始对政府应对灾害的不利之处、居住或受教育场所的破坏、物资发放不公平或不及时等问题进行思考和反问,进一步导致受灾地区的社会活动加剧,并最终引发政治不稳定因素。

基于上述的灾民情感反应和集中反思的几个方面,灾害对政治的冲击可以从灾前准备、救灾行动和灾后重建三个时间段寻找原因。首先,由于大部分自然灾害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确定性,政府和相关机构在灾前准备,包括灾害预警方面的工作有不小的难度,世界各国对灾害预警的研究也层次不齐[21]。其次,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实时灾害的救援力度政府救灾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是决定受灾群众,甚至整个政治区域内民众在灾后产生极端情绪的主要原因。而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政府又面临救援重建资金的发放是否到位、资金和物资的分配是否公平、重建资金和物资发放过程是否透明等问题。如1989年的美国加州大地震,政府在救援过程中因为语言不通、救援经验不足等造成了某些地方的不及时或低效救援,震后对危险建筑物的不公平评估产生的在公共安全名义下的不恰当行为以及对于损害程度评估的争论、修复费用和预期能力阻碍和延误了灾后恢复工作的进行,这些都导致了灾民对政府能力的质疑,并最终催生了一些新兴的组织对政府直接施加压力。

结论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环境冲击】相关文章:

冲击05-07

冲击韧性05-10

金融冲击06-07

低速冲击损伤05-02

冲击弹性波05-08

双冲击治疗05-28

冲击地压防治06-08

文化冲击表现例子05-22

流动性冲击05-23

中国金融面临冲击论文07-03

上一篇:颠覆下一篇:英语课堂中的情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