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方法

2024-05-20

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方法(精选十篇)

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方法 篇1

化学实验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化学实验,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实验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且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实验象现, 正确处理实验结果。对实验效果不好, 甚至于失败的实验, 指导学生进行认真分析, 应用所学的知识或学生易接爱的其他知识引导学生改进实验, 找出实验成败的原因, 再实验。让学生在失败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激励学生改进实验, 培养学生勤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善于探索创新的好品质。如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制乙烯时, 当温度加热至170℃左右时燃烧火焰的黄色非常明亮, 当继续加热至180℃以上时火焰就变成了淡蓝色。通过对此实验的指导分析既能树立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实验中还让学生体会到了一种创新的意识。

2 创新化学教育, 必须加强化学实验室建设

2.1 要有学生操作的场地、仪器、试剂

按现行化学实验的配备, 仅能满足学生完成所编教科书中的学生实验及演示实验内容, 且教材中有许多演示实验, 可以改进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 有许多的演示实验也有可改进的成份。学生实验也存在很多的憋病, 几乎是照方抓药。要改变化学教学现状, 推进创新教学, 就要求学生主动的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能力, 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去建构新知识, 这对化学实验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对一个实验的实施可能有许多种方案, 需要各种不同的仪器、试剂, 如果实验不能满足学生的最低要求, 一些基本的试剂, 仪器都没有, 学生的方案就得不到实施, 设想、猜想都变成了空想, 化学教育就得不到拓展和提高, 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如甲烷的制取性质实验效果一直较差, 有关资料提供了其他的实验方法, 实验室由于缺乏相应的设施而无法进行。因此, 化学实验室不应按某教材配置, 应以某教材为主线, 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 (文化层次) , 生活环境, 适当的拓宽仪器、试剂的配置。使学生能想到的大部分实验都能实施, 让实验室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主战场。

2.2 学生的学, 需要教师的导, 应加强实验教师队伍

现在许多学校的化学实验员只是文化水平相当低的工人, 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门实验员, 化学教师的教学重点也仅仅是传授知识, 化学实验仅是化学教学的调味品。比如说, 有这样一个学校, 由于许多人认为化学试剂管理危险大、毒害大、仪器管理又繁琐, 没有任何人愿意去化学实验室工作, 结果学校领导指定了一个仅小学文化层度, 对化学一无所知的工人为化学实验员, 仪器的名称都说不上, 更谈不上能科学管理, 他又怎能承担学生的实验指导呢?这类学校的化学实验就可想而知。而现代化学教学, 既要学生敢想, 更要求学生敢做, 化学实验室应定期为学生开放。由于化学实验也有很多的危险因素, 试剂、仪器也要求生学能合理使用, 这不仅要求学生能有时间实施自己的实验方案, 能对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由于学生的知识层次较低, 也要求教师做重点的指导, 以避免试剂不必要的浪费, 仪器不必要的损坏, 甚至于造成不必要的危险。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正确辅导, 协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让学生做到有目的实验, 避免学生盲目实验。在实验中, 培养学生的进取心, 创新精神和成就感, 这就要求化学实验员不仅能熟悉教材、熟悉仪器, 做到周密、细致、耐心的管理实验试剂、仪器, 能按教材准备实验, 还应该有较深的学科知识, 及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验能力, 能独立指导实验, 把精力投入到实验研究上, 攻克难点实验, 填补空白实验。这就要求增加化学实验员, 提高化学实验员的素质, 有关部门应加强实验员队伍的培训。

2.3 化学实验室不仅应配备较宽领域的仪器, 试剂, 还应配备有关专业资料

学生的知识层次比较低, 思维面比较窄, 考虑的问题比较单纯, 设计的实验比较片面, 且实验操作也比较差, 仪器、试剂的性能、性质掌握得也不全, 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往往比较弱。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 为学生提供借鉴的资料, 让学生能通过实验、查阅资料、教师用资料中的依据指导学生等手段, 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在此过程中, 让学生体会到有据可依, 有据可查, 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学, 以此激励学生的探究精神,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化学实验专业资料对于绝大部分地方来说很难买到, 而人们在接受高等教育时, 这方面知识虽然接触不少, 了解也很多, 但作为实验的专业人员, 知识掌握的系统性还是欠缺, 理论也了解不是很透彻。要专门从事此项工作, 并适应现代的化学教育, 就必须进行系统的, 整体的自学, 这就需要书籍、资料, 有关部门不仅要重视仪器、试剂、设备的配置, 也应加强有关书籍资料的配置。

参考文献

[1]彭钢, 张晓东.课程理念的更新[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潘鸿章, 姜淦萍, 孔令鹏, 等.化学研究性学习[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高中生物学科预习方法 篇2

“读”有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对课本知识的初步感知阶段、深入理解阶段和消化吸收阶段。那么,我们就一定要学会阅读教材。我们要能够通过课前的阅读,将课本上的知识点统统抓住,抓住了细小的知识点就等于抓住了基础知识这个大的平台。所有一切的解题能力都是基于这个平台之上的。所以,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内容记忆准确。对于发生变化的前因后果都要想办法搞清楚。同时要学会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将生物学习变得妙趣横生。

2、不怕质疑、勇往直前

生命科学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我们在学习生物的时候就一定要有这样的想法。我们一定要有质疑的勇气,特别是看到一些自己无法理解的问题,不要用“我错了”来搪塞自己,要尽可能地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去真正地搞清楚自己究竟在哪方面还有欠缺,这样就可以将生物学的很深很扎实。

3、巧妙记忆,化繁为简

1).生物知识记忆要扎实。把知识理解透彻之后,就要要求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一定要扎实。不能有任何的偏差或者模糊。这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化繁为简。

2).生物知识记忆要迅速。在记忆生物知识的时候,要构建一个生物知识体系的“骨架”,然后再添加上以内容和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肌肉”和“皮肤”。这样在记忆的时候就会快速找到某块该对应的位置,从而快速记住所学知识。

3).生物知识记忆要生动。生物世界是一个多么生动的地方!我们在记忆知识的时候,完全可以把生动的生物世界引进知识的记忆方法中,理论联系实际,或许会更容易记住。

注意事项

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既有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把握其学科特点来进行记忆。

浅谈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方法 篇3

一、学案导读,自主学习

目的:学生填写学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关键还是发现知识中的問题,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做法: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预习提纲提出的问题预习教材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引入预习,便于学生解读教材,提炼总结知识点,归纳规律。此环节要求学生把重点知识整理在预习本上,把不明白的问题在书上进行圈画,把好的见解、方法和生成的问题写在导学案上。此环节学生必须边看书边动笔,对差生要求把不会的问题从书上抄在预习本上,把会的问题写在导学案上。教师此环节要巡视指导,对自学有困难的同学进行帮助,对自学投入差的学生提示,做好评价。教师还要练学生读教材,教给学生的读书方法为“会把知识变成问题,会讲知识,会解简单题”,具体方法为:一通过读书整体了解知识,二把知识变成问题,三能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四明确知识要点,五能用例子把知识讲清楚,六能看懂例题,会做简单题。

二、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温故而知新,新旧知识是有联系的,我们在一堂课的前几分钟可适当而自然地复习已学的内容,并通过有效的方式进入对新课的学习。例如在学习启蒙运动时,可以先复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知识:从原因、内容以及影响等方面编织出历史脉络。也就是说,在导入新课上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以形成知识的整体性。

当然也有特例,主要是每个专题的开篇,如果无法使用上述方法,则要从专题的导语入手,勾勒本专题的整体结构,初步形成对本专题的理解。

三、熟读文本,发现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是学生学习自觉能动性的外露,是内化吸收的表现,是创新思维的优秀品质。中学历史新课标标准的核心指导思想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问题就谈不上发现,没有发现就谈不到问题探究,更谈不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更谈不上进行实践活动和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质疑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精选的具体体现。为此,进行新授课时,充分利用学案和教材。针对课前对学案的检查,发现学生的问题与不足,从而确定为上课的“难点”。教师对此进行强化,以保障这些知识点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做呢?首先,总结学案中知识点的各种误解,分析错误原因;其次明确指出正确答案,并尽可能的流出记忆时间;再次让学生拿出教材,寻找该知识点的因果史实,让学生加深理解。

四、思究点评,解决问题

每个学科中都会存在一些既难理解又非常重要的知识,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教师应适当精讲。有时候不但要讲,还要深入浅出地分析,生动形象地对比,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这些问题。当学生的讨论交流偏离主题时,教师应适当点拨,把他们拉回主题。在小组进行讨论交流的时候,有个别小组会出现跑题的情况,应及时进行点拨,使小组很快回到正题上。在教师精讲点拨的全过程中,针对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疑难点,设计问题是关键,思路分析、技巧和方法的点拨是重点。设计成一些带有启发性的、能够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能够辨明是非的问题,作为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和高超的艺术,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力要得当,教师不应该越俎代庖,也不要失去对课堂的控制;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要科学进行。二、教师设计的教学形式不仅要多种多样,更要切合学生的实际。

五、巩固消化,总结反思

本阶段主要是课堂总结,方法多种多样,如听说写做,内容为对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形成知识结构,建立宏观理解;还有针对中难点问题的当堂检测,达到巩固强化之目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可以文字表达、数字表达以及机构图示等。总结反思作为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大多数学生比较欠缺,思想上也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操作需要注意四个方面:一、留足学生总结反思的时间;二、指导学生总结反思的方法;三、激励学生总结反思的措施;四、收集和反馈学生总结反思的信息。

六、限时检测,查漏补缺

试题命制方面,教师根据知识点精选训练题型,不要试图一节课就想解决所有问题,而是要把最重要的问题解决透彻,“选题高于一切”,“做透重于一切”。每一组题型,设置要有梯度,形成题串;每一组题解决的是一类问题;每个小题体现一个知识点。学生学会的标准就是:满分、建立模型、举一反三、熟练。建立必要的纠错反思机制,引导学生深入到知识的内核中去,真正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与知识的本质内涵。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在完成每节内容的教学后,进行限时训练。一般时间为30分钟,针对监考中发现问题,余下时间点评讲解;如果没有时间则在阅卷完成后,针对发现的问题再次讲评。

其次,在完成每个专题教学后,进行单元检测,时间一般为40分钟,教师严格监场。阅卷后,依据正答率,进行有目标有重点的讲评。

再次,落实推进生的问题。对推进生在本专题所暴露出的个别问题,进行单独辅导,查漏补缺。

本环节主要是针对教学效果的评估监测,发现学生在教学后依然存在或者新暴露的问题进行补救,再辅之以纠错等手段,充分提高教学效率。

根据学科特点, 优化化学教学 篇4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的完成, 过程最优化的实现, 固然与学生的智力因素有关, 但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如学习兴趣、动机、情绪、意志等也不无关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会自然涌现, 它取决于教师所创造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创设得好, 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时, 就会产生积极的探索热情, 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调查表明, 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化学有直接的兴趣, 对化学现象存在着好奇心, 对化学实验尤其感兴趣。要充分利用学生学习化学的这种兴趣来组织教学, 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 调动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1.加强化学实验和直观教学

初中化学是启蒙教育。步入九年级的学生, 刚接触到这门学科, 往往对实验怀有极大的兴趣。因此, 在新学年开始, 我注意上好第一课, 绪言课重点在“看”, 目的在“思”, 除了完成书上的实验外, 我又选做了“玻璃棒点灯”实验, 同时问学生为什么玻璃棒能点灯?学生无法回答, 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向学生说明, 玻璃棒尖端蘸有高锺酸饵高锰酸钾和浓硫酸。那么, 为什么玻璃棒蘸有浓硫酸和高锰酸钾就可以点灯呢?那就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化学, 从而去揭晓谜底。这样一开头, 就把学生如痴如醉地吸引住了, 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化学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有了良好学习化学的开端。

化学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对学生最有吸引力, 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 要力求操作规范、现象明显、可见度大。学生实验要人人动手, 细心观察, 及时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魅力, 稳定学生学习的兴趣。家庭小实验, 一则可巩固课堂知识, 二则可丰富课外生活。教师可布置一些简便易行、因地制宜可以完成的内容, 在实验中让学生亲自感受化学的奥妙与神奇。幻灯、图片、录像有极强的直观示意作用。

2.理论联系实际

生活中有许多丰富的化学知识。九年级学生对自然界的现象及其变化已有一定了解, 结合教学内容, 联系学生熟悉的化学现象, 并应用化学知识进行解释。这能使一些较为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理解和掌握书本上的知识,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刚接触到化学的九年级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特点和方法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学生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 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发展自己的智能。古人云, 授之以鱼, 只供一餐;授之以渔, 终身受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远比化学知识本身受用。

1.学会观察和分析

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化学实验, 逐步培养独立观察的习惯,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说明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学会根据实验结果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会用实验验证化学定律, 学会用实验方法鉴别物质, 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 用化学语言描述化学现象等。在观察能力的培养上, 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实验前, 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的状态、仪器的形状和连接方法, 实验中要引导学生观察产生的多种现象, 及时纠正学生的片面性。

化学实验中需要学生观察的内容很多。例如, 物质的颜色、状态、气昧、溶解性、挥发性等;化学实验中仪器的连接、操作方法;实验中发生的颜色变化、沉淀、气体的生成以及发光、放热等现象都是需要观察的对象。只有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才会获得正确地观察结果, 才能了解事物变化的规律及其本质。好的方法应是:①明确观察目的;②确定观察对象;③仔细观察;④记录观察现象;⑤分析观察结果。

2.掌握预习的方法, 养成预习的习惯

学习前预习与教师备课一样, 都是在做上课的准备。经过预习, 学生知道教材内容, 知道问题所在, 能带着问题听课。预习是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做到课前预习, 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不爱预习, 其原因就是不明确预习的目的。为此, 采用对比课来提高学生对预习重要意义的认识, 如一节课, 在学前预习后再上课, 另一节课则不预习就上课, 两节课后, 请同学们根据听课效果进行比较, 从而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之后, 根据教材的教学目的, 列出预习提纳, 指导学生怎样阅读教材, 怎样总结重点和难点, 如何写预习笔记。在学生初步掌握预习方法后, 逐渐让学生自己列预习提纲, 自己做课前预习, 课上做重点检查。待学生形成一定预习习惯后, 进一步启发学生在预习中多思考, 多总结, 多归纳, 从中发现问题, 从而把握教材的整体内容。

3.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 而思维起源于问题。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发现问题, 而问题的提出又能促进深入思考。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去分析理解所观察的现象和教师所讲的材料, 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差别, 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在刚开始学习时, 应着重训练学生归纳问题的方法, 如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原子、分子、元素等。在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后, 再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得出概念的能力。如酸、碱、盐的概念, 从组成特点和电离方程式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 从而得出酸、碱、盐的定义。

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各部分化学知识间的联系,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和探索问题, 拓宽学生的思路。教师要注意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 不画框框, 不定模式,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敢于探索, 善于提出问题, 把学生的思维搞活。

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九年级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思维形式和记忆能力都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因此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尤为重要。要使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由“会”到“活”, 并由“活”到“用”。这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分析、总结、归纳阶段

这个阶段一般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但教师也要精心指导, 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地归纳, 整理在一起。在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前提下, 对知识作出全面的概括。还要善于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其差异作出明确的分类, 在一堂课后要小结, 在一单元学习后, 要进行单元归纳总结。

2.发展、提高阶段

这个阶段重在去挖掘、探索、发挥学生的才智, 教师在此阶段应该引导学生有梯度地去思考问题, 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到繁、逐层理解、深化提高。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 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即由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 , 从而掌握了事物的本质规律, 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综上所述, 兴趣、方法、能力始终是一个化学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必须努力的着眼点, 是始终贯穿在教学工作中的三个重要方面。它们作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三个方面, 是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努力探究和认真落实的。

高中体育学科教学计划 篇5

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经过上个学期的学习锻炼,学生体质有了一定的

提高,但是很多同学还是不能顺利通过健康标准的考核,所以本学期在完成模块教学的同时,继续加 强身体素质的练习,重点是男生的“引体向上”、女生的“仰卧起坐”和耐力跑两个方面的内容。以学校工作目标为准绳确立个人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案,具体如下。

二、工作目标 :

1、加强教学大纲的钻研,努力完成教学目标,更好的拓展教材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提高教研能力、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案,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3、编制一堂高质量的优质课或一篇原创论文。

4、组织好“两操一课”和校内体育活动,教研活动。

5、组织好体质健康的测试和统计工作,写出统计报告和工作总结。

6、搞好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安全预案和应急预案。

三、具体措施 :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选择针对性强的教材内容,主要是排球战术和体操双杠和支撑跳跃两个模块的学习。这两个模块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都较高,所以,每节课添加课课练的素质练习,以便保证模块学习的质量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2、加强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克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培养的问题。学生的兴趣是体育课锻炼效果的关键,也是学生自主锻炼和自发参与的关键因素,对于该问题,要通过调查和研究,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形式,评价方式以及认同学生自主创新的有价值的练习方式、方法和评价方式。

3、通过学习和网络资源,互相交流成功的经验,学习先进性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和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研水平、教学水平,更好的驾驭课堂,灵活的处理教学难点和突发情况,增加课堂的流畅性、生动性、活泼性。

4、提高学生对运动常识的掌握和运用,掌握相关体育竞赛的规则和竞赛方法,培养学生参与的乐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了解相关运动项目易发生的运动创伤和运动损伤,教育学生比赛前做好热身活动,尽量避免运动中出现的意外创伤,做到安全运动,快乐运动。

5、组建业余训练队和兴趣小组,积极开展有意义的体育活动,参加地区县举办的各种体育竞赛,力争取得优异的成绩,充分展示学生体质的健康水平和对体育技能的掌握。

四、教学进度 :

1、身体素质、篮球、排球模块

1)第2周—第5周进攻战术的学习。

2)第6周—第9周防守战术的学习。

2、体操模块

1)第10周—第14周双杠跳上—支撑摆动;前摆分腿坐前

进;前摆上;前摆下;后摆下;

2)第15周—第18周支撑跳跃侧腾跃;蹲腾跃(屈腿腾跃);分腿腾跃;

3、第19—20周体能考核和技能考核;

五、活动计划 1、3月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4月份校学生篮球球赛; 3、5月份中学生篮球赛;

篇二:高中体育教学计划_范文

高中体育教学计划_范文

加强体育课改教研活动,努力施行新课程标准,用新的理念来强化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勤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身心得到和协地发展。

一、工作要求: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力求创新。

认真学习强化新课程标准,加深对课改工作的认识,在工作中积极实施课改要求,转变观念,用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来指导体育工作,用创新的思维,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2、依照新课程标准,搞好体育课改活动。

要全面开展体育课改活动。在体育课中要有新的理念,要有创新意识,在上好平时课的前提下,体育教师要在体育健康课上,力求有创意,逐步使我校的体育课正规化。在省、市、区级评优课上取得好成绩。同时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得到锻炼,身心得到和谐地发展。

3、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课堂评价。

正确评价学生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评价还要从学生的自身条件出发,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积极参加、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兴趣。

4、抓好“两操”“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积极贯彻全民健身活动纲要。

学校“两操”、“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和“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两操”“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更要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所以各班要认真抓好广播操和推轱辘训练工作,竹竿舞还要有新的创意,要做到人人参与,师生共练。争创体育特色和大课间活动列全区前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5、继续抓好业余训练,争取更大成绩:

认真抓好我校业余训练工作。春、冬季是训练的大好时机。为了全面提高我校各运动队的竞技水平,体育组决定对我校各运动队全面选拔和分项强化训练力争在今年的市、区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校争光。

二、重视体育课安全问题

体育课的安全问题是我们体育教师所必须重视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用满腔的热情去关爱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上课前,应认真检查场地器械是否牢固安全;在课堂中,应仔细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以免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篇三:高中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课标,把“生活教育”的理念渗入到新课程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同学受益。

2、全册教材分析 a从学生需要出发,不受运动技术系统的制约。即以学生为主,进行游戏和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锻炼活动。b教材内容儿童化,生活化,更好地贴近生活,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如模仿兔跳,蛙跳等,更多的采纳游戏教学。c整本教材以发展学生基本素质,即跑、跳、投、爬的能力为宗旨,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灵敏、反应、协调能力。

d借助很多游戏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和个人的区别,能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3、全期总目标

①培养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掌握简单锻炼方法。②发展身体基本素质跑、跳、投,提高运动能力。③掌握简单技术动作,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④养成上体育课的良好习惯,提高自我约束力

⑤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教学进度

注:另有四节为机动课

5、教学措施

①正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

②备好每一堂课,营造一个宽松生动的课堂气氛来;在课前和课后进行反思。

③采取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分组教学(异质分组、随机分组等),分段教学等。④在课间多展开授课内容的评比、竞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竞争的气氛中更好的掌握动作技巧。

⑤积极培养体育骨干,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⑥将游戏贯穿于整个课堂中,并尽量做到与学生玩在一起,在娱乐同时学到知识,加强与集体的联系。

6、业务学习安排

①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提高理论水平,写出好的论文

②不忘继续加强裁判知识的学习,并多在教学中和实践比赛中锻炼。③带好训练队,多向老教师取经学艺,并经常翻阅有关训练书籍。④学习掌握电脑知识,能制作出较为简单的课件 ⑤多听课、评课参与讨论,增加自己的阅历。

7、教研教改课题及研究措施

课题: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措施:a把课堂作为实验的场地,创设宽松、有趣的课堂氛围,精心设置每一堂课的环节,给学生想像和展现的空间,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

b文献调查法

8、评价工作安排

通过考试和平时表现来评价。每项内容分三个层次:好;一般;还应努力。① 体能与技能:练习和学习的动作掌握得好不好

争取上一堂校或区级的公开课,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10、学科实践活动安排

① 配合其他老师进行校训练队的工作 ② 组织好大课间活动 篇四:高一体育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根据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出发点,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终身体育意识。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在富有节奏感,美感又充满活力的音乐伴奏下,可使学生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调节情绪,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培养欢乐,开朗,积极向上的良好个性和审美能力。通过学习,逐步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健美的形体和高雅的气质,并提供了学生互相学习,交流,研讨和挑战的空间,从而可提高学生的群体意识,交往能力和创新探究能力。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高一年级学生刚接触健美操运动,在动作的节奏性、协调性及表现力上均处于启蒙阶段,高中女生的身体形态正在缓慢增长阶段,是塑造学生的体型、提高身体的表现力以及欣赏美的好时机。因此,在本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基本步伐的节奏、规格、以及学生的表现力。高中生的心肺机能不断提高,承受运动负荷能力增强,因此,可以运用一定的有氧运动来提高学生的心肺能力。

三、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健美操的特点,是学生基本掌握健美操的基本步伐和组合动作。2.培养学生进行健美操运动的习惯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自我创编的能力,大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进取的意识。

4.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塑造健美形体,培养端庄体态;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艺术素养;焕发精神面貌,陶冶高雅情操;培养学生机智、果断、热爱集体等优良品质。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手势提示法: 手势是身体语言的一种,它是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手势指导学生完成练习的方法。其特点是直观、简单、明了,有利于学生连贯完成动作。手势提示法主要运用于成套操和一段操的复习及巩固阶段。

运用手势提示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手势的运用要果断,有明确的目的性。(2)运用手势时,要注意时机和效果。

(3)掌握学生完成动作的情况,在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提前向学生发出准确信号,以引起学生注意,然后给予手势提示。2.示范讲解法

示范讲解法包括只示范,不讲解;只讲解,不示范或先讲解后示范;先示范,后讲解和一边慢动作示范,一边讲解此四种方法。

运用示范讲解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运用只示范不讲解的教学方法时,应采用背面示范,以使学生清楚动作的路线、方向等,并且动作的速度应比正常的速度稍慢些。(2)运用示范讲解法时,教师讲解的语言应简明、扼要,语言肯定,表达生动,比喻形象。(3)教师的示范要优美大方,有感染力。3.口令提示法

口令提示法是一种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完成练习、活跃课堂气氛而在健美操教学中加入一些调动性、指示性、警告性口令的方法。

运用口令提示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口令要有号召性和鼓动性。

(2)口令要与音乐节奏相吻合,要与音乐的韵律、节奏相一致。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口令的音量、语调的轻重要适宜,要恰到好处。

4.巡回指导法:在学生自我进行创编与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高一体育与健康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要求

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余地。本学期课堂教学力图以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运动参与的目的,提高学生科学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与积极性,通过太极拳模块、田径模块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二十四式太极拳及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与技能,增强体能,同时在运动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学会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形成运动专长和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新生具有初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理上,大部分学生进入了生长发育的高峰,身体素质有了明显地提高,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在心理上,高一学生刚刚从初中进来,心理还不成熟,控制情绪能力较弱,心理极不稳定;另外,她们虽然对高中体育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与新鲜感,但合作意识与团队观念较为薄弱。

三、教学具体措施: 1.利用室内理论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动作技能。2.利用实践课,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动技术要点,形成运动专长,培养终身体育意识。3.采用分组教学法,培养体育骨干。

4.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5.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为高中体育第一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内容。学生虽然进入了高中,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的自觉性、主动性仍较差。为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去练习,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所带的班级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乡村中学,他们的体育成绩参差不齐,有些同学的身体素质非常差,大部分同学没有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存在的问题比较多,需待解决的问题也比较多,这些给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些是这次计划制定的依据。所以总体本着严格要求学生,少批评,多鼓励,抓基础,促能力,由浅入深,注重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

根据以上的特点,在教学时进度尽量放慢些。课堂上主要教会锻炼的方法和技术,采取由浅入深的方法,循序渐进,课堂上教学主抓双基教学,要能力培养。多结合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性。多结合体育人物和事物,让学生多了解体育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

三、美育教学及教改措施。

1、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主抓“双基”教学。依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不搞过多的引申和推广,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3、注重能力培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培养能力。学习的过程就是能力养成的过程,不教学生读死书,而应教学会学生如何学习。

字号:大 中 小

新的学期即将开始,为了能把本学期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完成的更好,现在我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情况安排如下。

一、教学工作。

我的体育教学主要从三点来进行计划。

1、要特别重视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运用这个规律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并健康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人的认知规律的培养。

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形成技能,使体育教师真正实现精讲多练,为体育教学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奠定基础。

3、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 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

通过以上这三点的有机结合,力争使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广播操工作。

在开学初就要重点抓广播操,因为学生经过一个暑假,对广播操有些陌生,如不及时抓紧复习,一旦学生养成坏习惯,再纠正就困难了。因此,要通过以下几点对广播操进行教学。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

2、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

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要求教师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

3、讲解要少而精。

在广播操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

4、口令要清楚、洪亮、准确。

5、纠正错误动作要及时。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力求使广播操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篇五:1下学期高中体育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伊吾高级中学高中体育工作计划

(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高一年的学生选项为武术教学班人数较多,高二年选项出现一些人数参差不齐的现象,但也基本上是上个学分选项时的基本情况,对于学习时起到这个项目的连续性有一定的帮助。学习时也能了解到教师的教学意图,这样方便教学的总体安排,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一些技术难度与要求。

学生情况分析:

二、教材与教辅分析:

①分析教材与教辅的内容与结构:这个学期采用2个学分同时选项,这样有利于全学期的学习计划与安排,不用再教基本功,本学期我安排了校本课程永春白鹤拳里的两个套路进行教学,采用一套拳,一套器械的方式配合实用技能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内容与结构上的安排是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动作的到位,学不在多,而在精。②分析教材的特点与重点、难点:教材的特点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对于学习过程比较注重,方便学生的素质不同者的学习;重点在于武德,这是本个项目开设的重点,也是教学过程中最重最重的重点,让学生知道学习的基本意图,也让学生能自我控制;难点在于如何去掌握套路的实用技能,提高学以致用,能有防身的本领。

③提出教学任务:在全面发展体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灵敏、力量,速度和有氧耐力,武德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掌握练习与讨论的时间,了解实现目标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在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的过程中,表现出适宜的自信心,形成勇于克服困难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优良品质;认识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在武术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将自身健康与社会需要相联系,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结合本身项目去了解一些武术名人并能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评价;加强研究性的学习,去讨论与研究技能的实用性,加强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的环节。

三、教学目标:

①总体目标:建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魄,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永春白鹤拳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以及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学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本教学工作计划,以满足学生选项学生的需求,加深学生的运动体验和理解,保证学生在本永春白鹤拳选项课的学习中修满2学分。加强学习永春

白鹤拳的基本套路,加强学习的的兴趣,提升学生本身的素质,特别是武德的培养。②具体目标:

运动参与:a养成良好的练武的锻炼习惯。b根据科学锻炼的原则,制定并实施个人锻炼计划。c学会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主要方法。

运动技能:a认识武术运动项目的价值,并关注国内外重大体赛事。b有目的的提高技术战术水平,并进一步加强技、战术的运用能力。c学习并掌握社会条件下活动的技能与方法,并掌握运动创伤时和紧急情况下的简易处理方法。

身体健康:a能通过多种途径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b了解一些疾病等有关知识,并理解身体健康在学习、生活中和重要意义。c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

心理健康:a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变心理状态,并努力获得成功感。b在武术练习活动中表现出调节情绪的意愿与行为。c在具有实用技能练习中体验到战胜困难带来喜悦。社会适应:a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与合作创新精神。b具有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体育与健康方面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采用教师示范与讲解,学生讨论,练习,教师评价,再进行个别指导,后进行学生练习,最后进行展示与学生的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实行培优扶中辅差,采用学习小组的建立,加强学习小组的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相互研究的功能,提升学习的效率;加强多边学科的整合,特别是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加强运动力学、运动医学等进行学习,以提升学生的运动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教学研究的计划(1)课题研究:加强校本课程功夫青春的开发与教学;提出趣味奥运会进入校园的课题进行研究。

(2)校本教研: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体育备课组的教研能力,做为备课组成员的我与其他老师加强讨论校本的研究与开发,本次校本开发利用了三个内容:篮球、足球、排球。(3)论文撰写: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撰写,特别是利用《晋江课改》在我校主办的平台上撰写论文,宣扬平山体育的品牌文化建设。

(4)校际、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做为晋江市教育局兼职中学体育教研员、校际组成员,协助教育局、进修学校开展好教研活动,履行职责;积极参加校际组开展的各项活动,加强提升在校际组的教研水平;积极参加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提升教研水平;做为备课组长的我,我计划着积极组织本组老师一起提高高中的课改力度与水平,集中老师的备课时间与讨论在备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针对选项会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加强学习过程的评价,协调选项内容的评价标准及认证过程。

(5)公开教学、听课、评课。本学期继续加强听课的机会的掌握,加强本校的听课,外校的听课,继续向各位开课老师进行学习充电。评课,提出自己的意见,针对课上出现的不同看法大胆提出,努力提升自己的评课的水平,加强谈话水平。

本学期考核项目

化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篇6

[关键词]化学教学 其他学科 融合

化学是近代从自然科学中分离出来的,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化学与各门学科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我们要打破学科之间的边界,找到各学科教学之间的相似点,把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充分利用起来,让化学知识变得易懂、易掌握、易拓展。

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之间存在对立统一规律,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之间都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之中。中学各学科之间既有许多共通之处,又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联系化学与各学科的共性,加强化学与各学科的融合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把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生产中去。当前知识的发展可以说是爆炸式的,各门学科之间也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化学与其他学科融合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扩大对知识认识的深度和广度,避免死记硬背,使学生学有兴趣、学得更好。

一、化学教学与其他理科的融合

从当前高考改革来看,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高考主要按文理分科,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再加上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对于理科综合,其各门学科之间都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以此综合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成功的“多学科的渗透实验”启示我们化学教师从自身积累做起,不仅学习本学科的知识、经验和研究手段,而且还要学习其他理科的知识、经验和研究手段。在化学教学中,利用数学特点可有效突破教学难点。特别是化学计算题,对于计算步骤繁多,计算难度较大的题目,灵活运用数学思维及相应的计算技巧,可使化学计算问题化繁为简,提高計算的准确性。

例如,已知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等混合物100克,充分加热后变为62克,求碳酸氢钠的质量。像这种已知物质的质量,但无法直接代人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计算题,我们往往用两种物质的质量差,在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找到对应物质的差量关系,列出比例式进行计算即可。上题中,减少的38克是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而碳酸钠和氯化钠受热不分解,在碳酸氢钠分解的方程中利用质量比等于式量比可求出解。

在化学计算的许多方面都用到了数学、物理等其他理科的知识,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二、化学学科与文科的融合

我们可以观摩与化学“近邻”的学科,也可以参照“远离”学科。例如,我们可以学习语文课堂语言清晰、简练、富有趣味性的特点,丰富课堂语言,为我们化学学习添知增彩。重视文科基础知识,尤其是语文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审题时能较快地理解题目要点,准确找出题目中相关联的知识,为解题创造条件。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语文的一些表现形式,更好地学习化学。例如,明代于谦《石灰吟》中的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句说的是从深山中找到石灰石矿,然而石灰石比较坚硬,要花很多力气把它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然后石灰石经过高温才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固体,氧化钙固体再投入水中生产氢氧化钙,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建筑工人再把石灰粉刷在墙壁上,墙壁上的石灰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重新生成碳酸钙,这样,墙壁既得到了加固,又很白很美观,也就是诗句说的“要留清白在人间”了。这首诗,有助于学生对整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这样学化学,就会觉得化学很有趣。同时,通过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力行,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此外,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任何地方都离不开化学知识,如能很好地融合其他学科知识,我们就能更好地学好化学,拓宽知识面,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总之,学科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理清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充分借力其他学科,以实现高中化学高效性教学。

结合学科教学知识理论实施化学教学 篇7

一、改变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立场

在教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时,教师可以先介绍活化能、活化分子、有效碰撞等概念,然后让学生看书,进行以下归纳与提炼(用学案形式)。其他条件不变时,1.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______。原因: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的______增多,单位时间内的______增多。2.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越高,反应速率越______。原因:压强增大,浓度就______,单位体积内的______增多,单位时间内的______增多。3.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原因:温度升高,______增加,单位时间内的______增多。4.使用适宜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原因可能是(1)改变了反应途径,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2)增加了反应分子的能量。这里对教材难度进行了调整,因为活化能、活化分子、有效碰撞等是化学反应速率重要的前概念,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这里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突出了学生立场,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的“自学—归纳—交流”的方式。这种方式除了关注学科知识自身的逻辑发展,更重视了学生逻辑能力的发展。

二、杜绝题海,提炼方法

教师在选择练习题时要特别注意基础性、典型性、新颖性和针对性。教师指导学生做好一道典型题以后,还要指导学生对该题进行“提炼”,即提炼方法、细节、角度、路径,下面用例题进行说明。例题:将甲烷和乙炔的混合气体8L在20L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产物通过浓H2S04,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剩余气体的体积为13L,则原混合气体中CH4的体积分数为()。

A.75%B.33.3%C.25%D.50%

这道计算题,用了平均值法(设有机物平均化学式为CxHy)、差量法、十字交叉法,是一道非常典型的计算题。但只学会这些方法还不够,还要进行以下提炼:什么情况下应该用这些方法,要注意哪些细节(如差量法是前减后还是后减前),哪些情况用十字交叉法可能出错等,这些提炼要指导学生自己去完成(课堂可提炼细节,其他方面要让学生在课后寻找案例)。在教学中,我经常会设计一些典型问题,让学生制订出解决此类问题的路线图,并提炼方法,这其实就是指导学生“做研究、做学问”,使学生的学习有了一种学术高度。

三、重视并拓展知识的育人价值

按照学生终身发展、个性发展的要求,化学的育人功能应该有三个层面。第一,为学生的心智健全提供必要的化学常识。第二,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如阅读理解、数据分析、演绎推理和归纳猜想等)和科学素养。以上两点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第三,作为部分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专业选择,也就是部分学生将化学学科作为学习、欣赏、感悟、阐述、实践乃至奋斗的一种载体。从人文层面看,化学的育人功能还应该重视认识论、方法论和世界观的培养,下面结合例题进行说明。例题: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研究核糖体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获得化学奖而不是生理学奖或医学奖,最可能的理由是()。

A.两种奖没有什么区别

B.该研究与制取抗生素有关

C.该研究深入到分子、原子层次

D.该研究与物质的结构有关

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方法 篇8

一、化学之美美在物质

物质是化学学科研究的对象,物质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宏观世界的形态美。

形态美是物质的外在直观表现,教师在面对新接触化学的学生时应尽可能通过实体或者图片等充分展示化学物质。如讲到硫酸铜晶体的俗名蓝矾时,可以向学生展示蓝色的硫酸铜实物;探究什么样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时,可以直接对绿色的碱式碳酸铜直接加热,通过物质外在颜色的绿色变成黑色,从而说明有新物质生成的就是化学变化。对于一些受限于中学化学实验室条件,无法展示实体的物质,则可以通过幻灯和图片给学生展示,如晶莹华贵的金刚石、夺目光彩的红蓝绿宝石、无暇透明的水晶,桂林芦笛岩、肇庆七星岩、云浮龙宫、阳春龙洞,巧夺天工、千奇百怪、令人叹为观止的钟乳、石笋、石柱,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展示让学生感叹这一切无一不是化学物质的有机结合和外在表现。

(二)微观粒子的结构美。

物质结构是物质外在形态、重要性质和用途的决定因素。金刚石之所以坚硬是由于金刚石中每个碳原子与周围呈正四面体排列的碳原子成键。而这种四面体的排列形式使得金刚石具有极高的反射率,反射临界角也较小,全反射的范围宽,光容易发生全反射,反射光量大,从而产生很高的亮度,同时微观的四面体构型使得金刚石晶面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通过折射、反射和全反射进入晶体内部的白光分解成白光的组成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C60是一个为美国化学家Robert F.Curl, Jr.Harold W.Kroto和Richard E.Smalley带来1996年化学诺贝尔奖荣誉的分子,它由12个五边形和20个六边形构成的多面体的每个顶点上有一个碳原子,每个五边形面的周围环绕着5个六边形面,是一个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足球状的球体结构,拥有完美的对称性。而空心球体则像一个笼子可以容纳很多原子或分子。据报道,把K、Cs、Tl等金属原子掺进C60分子的笼内,就能使其具有超导性能。

(三)社会价值的实用美。

如果说物质的微观粒子的结构美是抽象派,那么物质的社会价值的实用美就是现实派,它的现实在于它看得见、摸得着,它的现实在于我们研究物质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人类社会所用。例如当我们了解到金属晶体内原子的排列,好像许多硬球一层一层地紧密地堆积在一起时,金属的延展性被用到生活中,铝箔的使用减慢了很多物质的变质速率;硅酸盐的充分使用,让传统工业成了人类居住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很多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的使用更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物尽其用是化学物质美的最终目标。

二、化学之美美在实验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是探究和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化学美的大观园。每每问起学习化学的学生:“在化学课堂上什么最能吸引你?”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回答:“是实验。”在第一堂化学课上,很多老师都是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尤其是对化学初学者来说,化学实验是激发化学学习热情最有效的手段。例如有这样一个上课案例:

师:同学好,我是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化学老师,这个学年我将和大家一起共同探究化学知识,作为初次见面的见面礼,我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化学小魔术。

(学生倾听,教师停顿了片刻后接着说)

师:第一个是烧不坏的手帕,大家看,这是一块手帕,如果我直接用火烧,能烧着吗?

生:能。

师: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手帕一定能烧着。大家再看,这是一瓶酒精,大家说如果用火点,酒精能烧着吗?

生:能。

师:不错,酒精也能烧,如果我现在把手帕在酒精中浸泡一下,然后把手帕展开再用火点,手帕会不会烧着呢?

生(不假思索地说):能。

在一个学生的帮助下,教师点燃用酒精浸泡过的手帕,神奇的现象出现了,熊熊的大火在燃烧,但是手帕却安然无恙,学生看着这一现象无比惊叹。

这节课,教师受限于经验,在语言表达上很不精练,实验操作略显紧张,但是由于整个课堂是以奇妙的实验为主线,利用化学的现象美去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学科的魅力。

化学实验除了奇妙的现象美之外,还有利用化学实验完成一系列化学知识的探究美,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知识的过程,感悟获取知识的乐趣。如在探究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提示学生从原始物质水和氯气为基点思考),并设计实验。由于教师给了有效的引导,学生会想如果氯气和水反应的话,氯气中的氯元素可能会以氯离子的形式存在,而物质中阴离子不能单独存在,所以如果有氯离子的话,就一定会有氢离子,由于在氯、氧、氢三种元素中,能构成阳离子的只有氢,这样一来,只要证明氯水中有氯离子和氢离子就说明产出化学反应了。这个实验探究过程除了让学生知道氯气和水能发生反应之外,还让学生明白一切实验设计都是理论的推测,而要证明设计是否正确还需要实验验证。

化学实验之美的例子举不胜举,课堂中晶莹剔透的玻璃仪器,流畅的装置设计,规范的实验操作,都会使学生体验到严谨、准确、简洁、有序的实验之美。更为重要的是实验诱发了学生的兴趣,提供给了学生审美和求美的时间和空间,促使他们不断探索问题,体验实验成功的快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化学之美美在化学史

“一门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因为科学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给我们智慧”(傅鹰语)。每一个化学知识、规律和理论背后都有一个化学故事,这些化学故事是创设课堂教学情景的好素材。例如,在探究碳酸盐的性质时,引入侯德榜先生制碱的故事。面对外国资本家在制碱技术上的封锁,他凭着“外国人能办到的,中国人也能办到”的信念,发明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如,在讨论苯环结构时,以凯库勒提出苯环六元环的故事为问题情景,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机会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在探讨有机化学从平面向空间认识的过程时,我们可以介绍J.H.范特霍夫,一个在22岁就提出碳的四面体结构学说,开创立体有机先河的化学家,让学生认识到积极思考是每个成功人士必备的品质,和年龄无关。在介绍维勒用无机物氰酸铵成功制备出尿素,完成了人类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壮举时,也告诉学生关于维勒错过了发现“钒元素”而留下的遗憾。

探寻化学家的足迹,我们在慨叹其成功历程之艰辛的同时,又不得不为他们爱国敬业、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畏艰险探索科学真理的进取精神所折服。领略化学家的人生,化学家的求真精神是促进化学发展的基础,化学家的创美意识是促进化学发展的动力,如果说科学家的发现和发明带来了瞬间的美、外在的美,那么化学家的人生之美则是永恒的。

总之,美是一种心境、一种感受。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发掘化学自身所隐含的闪光点,把美的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给学生以美的欣赏、熏陶及感染,把化学教学变成诗和音符,塑造美的灵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吴中英, 吴晓林.发现化学之美感悟科学魅力.化学教育, 2004, (2) :16-19.

[2]闫梦醒.为学生构建神奇的化学史与化学美的世界.化学教育, 2008, (1) :76-78.

新形势下化学学科探究教学初探 篇9

一、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可以创设情境

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载体与核心, 每一项学习活动是围绕不同的问题展开的。设定需要解答的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出发点, 是进一步探究的起始。一般而言, 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 精心考量。比方说讲原电池的原理时, 首先原电池和门铃组成闭合电路需要利用 (铜———硫酸———锌) , 电铃忽然响起来。学生猜测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构成这样一个能够产生电能的装置, 因此学生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 思维当然就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教师让学生讨论, 然后让他们提出各自的假设。这时进一步追问, 以上理论假设的科学性及正确性如何通过实验探究?面对实验器材学生设计将铜锌插入稀硫酸中, 连接导线, 发现锌片上无气泡, 而铜片上产生气泡, 好像不符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那么我们就问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这一系列问题探究经过后, 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注意利用开放课堂

化学离不开实验, 实验要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这也是教学的关键步骤, 拟定合理的研究计划, 同时, 教师把必要的资料准备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查阅或者动手去实验, 来提出某些假设。这时, 教师的角色是一个组织者, 规范、指导学生的探索过程。这个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寻求合作的团队精神。学生要把自己的实验过程或者查阅的资料经过融入探究过程中, 进行总结梳理, 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解释。

三、诱导探究的方向需要适时点拨

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是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学生不明白教师要适当点拨, 指引探究的方向。

四、训练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更要注重课堂上合作探究

高中英语教学学科渗透及策略 篇10

(一) 语言技能训练中的学科渗透

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高中英语课程就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理解与表达的能力, 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高中英语教学中, 就单元主题进行学科渗透, 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用英语讨论一些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 有助于他们理解类似主题的阅读材料。比如,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五第三单元的话题是克隆技术, 教师可以在“Welcome”中以克隆羊“多莉”导入新课, 通过英语阅读材料的形式将动植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介绍给学生, 使他们能尽快熟悉并参与到单元学习中来。

(二) 语言知识学习中的学科渗透

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高中阶段语言知识的学习要以语用为目的, 不能只为了获得知识而学习知识, 要把知识的学习与语言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学科渗透适用于英语时态和英语单词的讲解。例如, 数学学科的数轴可以用于英语不同时态的讲解, 数学符号“≥”、“≤”、“=”在学习“not less than”、“not more than”、“no more than”等时可以用来辨析数量关系。汉语外来词的介绍有助于学生根据汉语读音掌握相应的英文单词, 比如, 摩登、引擎、芭蕾, 香槟等。

(三) 情感态度升华中的学科渗透

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 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有时我们会发现, 英语成绩一贯不好的学生突然对某个学习话题感兴趣时, 英语成绩就出现惊人的上升趋势。因此, 英语教师应该在学科渗透时注意形式的适当性和内容的针对性。比如, 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五第三单元“Project”时, 以高更的名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来导入新课, 学生觉得耳目一新, 会积极尝试哲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四) 文化意识培养中的学科渗透

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 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 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师应该尽可能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学科渗透策略

(一) 研究渗透内容, 体现地方特色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因此, 英语教师在进行学科渗透的时候, 应该及时将学生的关注引向地方建设的现实, 从而引发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苏州的古韵今风在诸多模块的话题中都可以找到切合点, 比如, 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第二单元“Project”时, 学生会在制作家乡旅游宣传册时考虑得格外周全。

(二) 把握渗透程度, 切忌随心所欲

英语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 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帮助学生打好英语知识基础, 提高英语技能, 是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 英语教师应该自觉克服漫无边际式的随意渗透, 要在充分研究教材和熟悉学生实际的基础上, 见缝插针、恰到好处地进行学科渗透, 在帮助学生打好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础的同时,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新意识,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三) 丰富渗透手段, 构建多维系统

学科渗透不能只限于课堂内, 和谐联动的讲座、英语角、影片欣赏、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 将是英语课堂渗透式教学必要的补充。

(四) 保障渗透质量, 教师素质先行

上一篇:有机铬的相关应用研究下一篇:燃气壁挂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