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引导

2024-05-17

受众引导(精选四篇)

受众引导 篇1

在当前传播格局下, 一些主流媒体遇到的最大危机, 在于信任度降低, 反映在受众层就是逆反心理。受众在接收到新闻信息后, 将首先进行人际传播。他会积极调动自己已经存储的经验知识去判断这条信息的实际价值。这一过程是需要受众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但是, 由于每一个受众的主观经验并不一致, 在解码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偏差。这就要求新闻信息内在需要进行文本信息与实际的相符合。

另外, 从大众媒介所营造的虚拟环境来说, 舆论引导更应该符合实际。现实中, 受众个体对外在世界的了解, 相当一部分来自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受众接收到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后, 会根据个人的知识积淀、人生阅历、社会经验等对这些信息进行“二次加工”, 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学者沙莲香称这个由大众传媒营造的人工世界为“拷贝世界”。这样造成的一个事实是, 当人们接收到拷贝信息时, 几乎没有可能立即身临其境, 而是通过人内传播的形式完成对信息的解构。在接受拷贝信息的过程中, 体验是内心的、是隐藏在自己心中的。因此, 拷贝世界对意见或舆论所担负的责任也就变得更大。所以, 舆论宣传必须基于实事求是的态度, 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式尽可能全面、真实地传递信息。否则, 就造成舆论引导的僵滞, 并可能引起舆论的误导。

2010年3月30日, 西南地区某都市报在报道中国作协七届九次主席团会议和七届五次全委会时, 没有经过核实就贸然刊发《住总统套房、坐奥迪文人有点高调》一稿, 报道说:“与会人员入住总统套房, 吃2000多元一桌的宴席”。该消息一出, 立刻把中国作家的集体活动推上了浪尖风口。随即, 网络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有关部门立即启动相关调查, 结果证明此次报道是虚假的。该报后来承认报道失实, 并发表致歉信。

由此案例可知, 在宣传报道过程中, 媒体需要谨慎核对“拷贝信息”与真实情况之间的差异, 避免出现恶性炒作。这一事件中, 在中国作协出面澄清之后, 仍有一些媒体出于吸引大众眼球的需要, 有意无意地罔顾客观现实, 仍然加以炒作, 将难点炒成热点, 将热点炒成“沸点”, 不但严重误导了人民群众对感性世界的真实认识, 这种错误的舆论引导严重影响了大局的稳定, 也损害了媒体自身形象。

二、反腐倡廉舆论引导要把握好时机

有效引导反腐倡廉舆论, 需要我们有很强的“把度”功力。同样一件事情, 选择什么时候“说”、说到什么程度, 大有讲究。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 一些国际反华势力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干扰奥运圣火在全球的传递, 这一事件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义愤。国内的一些媒体在报道这些事件时, 过度用力, 不断热炒, 结果不但没有起到正面引导作用, 反而挑起了一些群众特别是一些学生的不理性情绪。在关键时刻, 《人民日报》发表《爱国热情与国家利益》《爱国主义如何更有力》等评论, 及时疏导公众情绪, 倡导大家理性爱国, 起到了社会情绪“减压阀”的作用。这些事例充分说明, 媒体发声要张弛有度, 把握分寸, 不能为博眼球而挑动社会情绪, 引发不稳定因素;也说明, 在舆论不稳定的关键时刻, 主流媒体要敢于果断出手, 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时机对舆论引导来说十分重要, 这是由舆论的形成过程决定的。一种舆论的产生直接来源于外界的信息刺激。例如, 社会群体事件、自然事件的发生、重大政策的变动等。这些社会事件在爆发之前, 一般都需要一定时间的酝酿。由于媒体在观测和预警异常动态方面担负的职责和具备的优势, 它是能够在外界世界发生变动也即事件在萌芽期捕捉到苗头的, 尽管在事件酝酿期发布的信息明确性有所欠缺, 但是它却在引导舆论往何处走上占领了制高点, 从而引起政府和公众的注意, 其积极意义值得充分肯定。

舆论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舆论引导的时机需要传播者认真选择。综合考虑, 舆论时机的选择需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舆论产生的环境, 也即大背景是否适宜。二是社会舆情。三是舆论引导的主体准备条件的充分性。

首先, 要及时研判舆论形势, 提高舆论引导的时效性。在研判舆论形势时, 必须综合考虑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上的舆论, 其中的网络媒体最应引起关注。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信息:截至2014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47.9%, 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人。微博用户2.49亿人, 微信用户5亿。在网络舆论如此强大的社会环境下, 政府公布信息更要按照“公开是规则, 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行事, 否则就会被网民认为“有猫腻”。事实上, 在自媒体时代, 政府部门要想封锁重大事件的消息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根据经验, 突发事件发生后, 一般在40分钟内就会在网上出现相关信息, 4小时后会引起网站大量转载, 24小时后在网上的跟帖和讨论就可达到高潮。

其次, 需要把握好社会舆情。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改革转型的关键期, 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 利益阶层的矛盾冲突有加剧趋势。与此相对应的, 各种社会思潮你方唱罢我方登台, 人们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 在少数人眼中, “去主流”甚至成为一种思想时尚。在此背景下, 主流媒体要想像过去一样, 通过搞宣传报道的“集中轰炸”来达到“舆论一律”的目的, 变得十分困难。与此同时, 社会对涉官、涉富、涉警, 对官员腐败、城管执法、“强拆”、环境污染等问题十分敏感, 事件一旦被贴上这些标签, 则很快会在网上引起围观, 极易形成舆情热点。因此, 提前把握网上舆论热点的走势, 做好舆情的跟踪、研判和分析, 显得越来越重要。

第三, 要注重舆论引导的准备条件。在互联网时代, 我们应对热点事件, 如果仍像过去一样, 只是被动地“灭火”, 哪里出了问题就去哪里解决问题, 其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 “摁下葫芦浮起瓢”。因此, 在互联网时代做舆论引导工作, 必须更加重视事前的谋划, 未雨绸缪, 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

根据危机传播相关理论, 危机事件都有一个酝酿、发生、发展、衰退的周期。引导舆论, 就必须根据危机各阶段舆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在危机酝酿阶段媒体如能及时发出预警, 向社会和政府提供相关信息, 则可能遏制危机的发生, 至少可以为应对危机争取到充足的时间。如果错过了第一阶段, 在危机形成的第二、第三阶段, 大众媒介要配合政府或社会组织及时通报情况, 呼吁各界给予配合和协助, 同时多做情绪疏导工作, 防止负面情绪的放大。在危机的第四阶段, 媒体除了继续做好上述工作外, 需要开始审视这次危机发生的社会背景及政府应对的得失, 引导社会舆论进行反思。

三、反腐倡廉舆论引导要找好切入角度

舆论引导需要传播者必须选择好切入的角度。从受众心理的角度来看, 最佳的“切入度”, 就是能够充分地表现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意义, 并激发受众兴趣的传播方式。

首先, 从受众的信息需求出发来加强舆论引导。“受众本位论”或者“受众中心论”作为传播学受众研究的一个重要取向, 以“使用与满足”理论最为重要。这种理论将受众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 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的使用活动, 是为了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传播过程。

其次, 在传播方法上注重新闻传播规律, 首先要用真实可信的新闻信息去赢得受众的信任。从传播者的角度分析, 舆论引导中的真实与否,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传播者对待事实的态度。在当前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 新闻宣传面临着越来越开放和透明的大环境, 漠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发布虚假新闻或有偿新闻, 将大大削弱传媒的公信力, 导致人民群众大面积的不信任。

其实, 信息真实还涉及深层次的认识过程, 即舆论的真实性是事实或随着事实发展的真实。事实进展到什么程度, 舆论引导的相关传播才可能到达什么程度。

最后, 舆论引导的角度还要注意新闻传播的艺术性。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舆论引导工作要善于总结经验和改革创新时指出:“是虽常是, 有时而不用;非虽常非, 有时而必行”。“上乘的宣传看起来要像从未进行过一样, 最好的宣传要让被宣传对象沿着你所希望的方向走, 却认为是自己在选择方向”。

所以, 在舆论引导中, 必须做到“吃透上头”和“把握下头”相结合, 既要准确全面深刻地了解党中央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又要真实号准时代的脉搏、了解人民的心声。这个结合做好了, 舆论才不会有失偏颇、吃力不讨好。

四、反腐倡廉舆论引导要兼及正反两个方面

首先, 反腐倡廉舆论引导要具有公正理念。大众媒介是社会公器, 要时刻站在维护公平正义、维护真理的角度开展工作。公正, 就是要对所有相关主体同等对待、同等尊重。经验上看, 在舆论引导中, 一旦出现片面引导的问题, 大部分是出现在不尊重受众的问题上。具体讲, 记者在报道新闻时, 要做到三点:第一, 要让事实说话, 报道的必须是百分百的事实。第二, 要用事实说话, 就是媒体发表评论时要用事实来支撑。第三, 为事实说话, 就是要坚决维护真理。正如罗尔斯所说, “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 提供真正的同等的机会, 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哪些天赋较低和出身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

其次, 注重反腐倡廉舆论引导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我国新闻事业的一个基本方针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但是, 在新的传播环境下, 如今在强调这一方针的同时, 还应该强调媒体提供的价值观念是社会中确实、为人民群众所承认和拥护存在的舆论, 而非媒介创造, 同时要注意宣传的有效性, 切忌说大话、空洞、套话。另外, 还要从社会角色定位入手使价值取向有序、合理, 即要注重反腐倡廉的可信性和实用性。

最后, 反腐倡廉舆论引导要注重民主性。有人认为舆论导向是限制和强制, 是传声筒, 是摆弄群众, 是不民主的。毋庸讳言, 在舆论导向中确有这种情况。然而, 舆论导向具有限制性和强制性, 但要分析限制的对象和内容。假如以正确的舆论去限制和强制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的舆论, 那这种行为就是应该的和必须的, 这种限制是为了实施和保障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 而不是限制和强制言论自由。

五、反腐倡廉舆论引导要定位准确

当前, 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在追求目标、实践功能和整合方式等方面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以此为前提, 民间社会的意识形态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和多样式的新状态。一方面, 极大地拓宽了意识形态的传播深度与辐射广度;另一方面, 多元化的意识形态给主流的、正确的意识形态的传播行动造成了由里到外的难度, 作为舆论引导的传播者, 极易陷入定位不准的境地。因此, 舆论引导要定位准确便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 反腐倡廉舆论引导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同志再三强调,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必须讲党性。讲党性, 简单地说, 就是和党中央高度保持一致, 站在党的立场上讲话, 讲党需要讲的话。反腐倡廉宣传报道政治上很强, 十分敏感, 就更需要媒体把讲党性放在突出位置。我国的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具有鲜明的党性特征。近年来, 西方一些人士极力宣称资产阶级新闻观, 说什么“媒体是社会公器”, 是“公共信息平台”, 言下之意, 就是攻击中国没有“新闻自由”, 好像西方的媒介就是绝对自由的, 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实际上, 西方国家在重大政治问题和关系其核心利益集团切身利益的新闻报道上, 并没有真正遵循他们所说的“新闻自由”, 倒是很多时候出现了侵害媒体报道权, 大搞“双重标准”等问题, 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政府对美国之音管理层的清洗、“战时新闻管制”措施, 北京奥运会前后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无原则攻击, 都是很好的例证, 这方面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其次, 反腐倡廉舆论引导必须始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舆论引导要积极有效, 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就是看媒体是否做到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服务大局中进一步增强舆论引导能力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基本要求。

最后, 舆论引导必须讲究新闻宣传艺术。实践反复证明, 大众媒体只有站在公众的视角来观察和报道新闻, 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 才能很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六、反腐倡廉舆论引导要契合舆情状况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 当前我国舆论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和特征。

首先, 表现在私人观点公开化。随着公民参政议政意识的不断增强, 个人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等不同渠道获取信息, 并把观点直接传播到社会生活中, 从而在一定的领域内形成众声喧哗的局面。面对海量信息和纷纭的观点, 受众往往失去筛选和比较各种观点的能力, 极易在渲染和鼓动中迷失原则和方向。

其次, 舆论阵地呈现网络化。新媒体崛起, 既延伸了大众传播领域, 也拓展了人际传播领域。舆论领域的扩张放大了舆论阵地, 使舆论阵地呈现出网络化的态势。新媒体不再是“点对面”的传播, 更多是“点对点”和“面对面”的传播, 这就造成舆论的集中引导出现困难。舆论阵地的控制权分散, 使传统舆论阵地受到很大冲击, 让一些坚持主流的媒体出现了“叫好不叫座”或“叫座不叫好”的局面。

最后, 就是国内问题容易国际化。这几年,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西方社会特别关注中国的政治环境, 他们需要从中国获得传播内容, 以迎合西方人的“价值偏见”。因此, 我国一旦发生什么能够迎合他们污蔑我国的事件, 他们就无限制地放大, 使之演变成国际舆论的焦点。从近几年西方发动的“颜色革命”可发现, 利用互联网及即时社交工具大造国际舆论, 是“街头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当前, 社会舆论业已形成主流媒体舆论场和网上的民间舆论场, 主流话语主导权不断受到挑战和削弱。因此, 面对这种媒体信息多样、媒体环境多变, 舆论引导困难的状况, 提高舆论引导力必须特别重视网络舆情的变化。

受众引导 篇2

一、构架党和政府与广大民众之间沟通和联系的桥梁

民生新闻报道关于“中国梦”的宣传报道要想引起广大民众的关注, 首先必须构架党和政府与广大民众之间沟通和联系的桥梁, 将党和政府有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人民大众进行宣传与解释, 让广大民众知情, 获取广大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 民生新闻报道还要把有关“中国梦”的路线、方针、政策实施的过程中, 遇到新的矛盾和问题进行适时的报道, 尽快让党和政府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以便适时调整方针政策, 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力量, 确保“中国梦”的实现。在我国传统的新闻报道中, 常常使用大量的篇幅宣传报道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 对于反映民生的报道却相对较少, 为引起广大民众对“中国梦”的关注, 民生新闻报道必须改变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 用敏锐的目光发现存在于广大民众之间的、和“中国梦”相关的新闻话题, 准确反映社会民生, 为党和政府实时调整决策提供依据。

二、通过正面宣传树立先进典型

正面宣传是民生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出发点, 也是党和政府对于新闻报道的最基本要求, 为正确引导受众关注“中国梦”, 民生新闻报道必须自觉开展行动, 通过正面宣传的方式树立先进典型, 通过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带动广大民众。在树立先进典型的过程中, 民生新闻报道应该优先选择广大民众身边的先进典型, 通过宣传身边人物崇高的信仰, 执着的信念, 坚韧的意志, 忘我的精神激励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激励每一个人沿着他们前进的方向奋斗、探索。先进典型人物身上显示的实现“中国梦”的时代精神与风采,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宣传树立先进典型, 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为每一个华夏儿女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明显的示范作用。

三、民生新闻报道必须坚持“三贴近”的原则立场

要想引导受众关注“中国梦”, 民生新闻报道必须坚持“三贴近”的原则立场, 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正拉近民生新闻报道和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 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反映整个社会追求“中国梦”的行动, 传达广大民众的心声, 构建党和政府与广大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全面清除阻碍“中国梦”实现的障碍, 为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民生新闻报道过程中, 新闻媒体正是以朴实的语言, 翔实的报道, 准确地阐释了党和政府在实现“中国梦”方面所倡导的思想与理念, 讲述了一个个华夏儿女为实现“中国梦”所作出的努力, 正是因为民生新闻报道坚持“三贴近”的原则立场, 才使得民生新闻报道更好、更加有效地达到了引导受众关注“中国梦”目的。

四、大力加强舆论监督

尽管实现“中国梦”是全体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但是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 仍然会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为消除不和谐声音的根源, 帮助党和政府采取相关措施, 切除肿瘤, 解决问题。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的过程中, 舆论监督是党和国家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工具, 是广大民众依法行使自己舆论监督权利的重要方式, 加强舆论监督, 必须坚持有利于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的光辉形象, 有利于充分反映广大民众心声, 有利于针砭时弊, 弘扬正气, 化解矛盾, 有利于稳步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只有这样, 民生新闻报道才能引导受众关注“中国梦”, 才能凝聚受众的力量,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五、满足广大民众的知情权

知情权是广大民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权利, 不能真正享有知情权, 广大民众就无法真正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就无法真正参与到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之中。为此, 民生新闻报道要真正满足广大民众的知情权, 及时报道和“中国梦”相关的、广大民众想知道而没有知道的重要信息, 并对信息进行详细的梳理和解读, 形成浓厚的实现“中国梦”的社会氛围, 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雄.论民生新闻与“公众新闻”——兼议民生新闻的转型方向[J].江苏社会科学, 2012, 02.1.王雄.论民生新闻与“公众新闻”——兼议民生新闻的转型方向[J].江苏社会科学, 2012, 02.

[2].万陈芳.发挥新闻评论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作用——以《南京零距离》、《第七日》和《经视直播》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 2009, 02.2.万陈芳.发挥新闻评论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作用——以《南京零距离》、《第七日》和《经视直播》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 2009, 02.

[3].李敏.民生新闻的精神趋向与困境——以河南电视台8套《DV观察》栏目为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4.3.李敏.民生新闻的精神趋向与困境——以河南电视台8套《DV观察》栏目为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4.

受众引导 篇3

电视真人秀节目依据受众心理需求, 通过纪实性的手法将现实生活与虚拟情境加以融合, 实现了受众心理上的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真人秀节目为观众提供了最表层、最直接的娱乐信息, 颠覆了以往明星主导舞台的历史, 它让普通人特别是草根阶层登上舞台, 与明星同台演出、同台竞技, 让每个怀揣梦想、热爱生活的人, 从中获得了自我认知与心灵满足。但是, 真人秀节目在受众心理引导方面, 也有一些误区, 限制真人秀节目的发展。

一、电视真人秀节目引导受众心理存在的问题

(一) 暴露隐私曲意迎合受众窥探心理

窥探心理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状态, 是人类对某一事物产生的强烈兴趣和好奇感。[2]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特别是现实与理想的反差使人疲惫、焦虑, 真人秀节目的非虚拟性恰好让受众得到心理上的替代性满足, 给现代人带来了足够的刺激感和新奇感。

电视真人秀节目将大众放在核心位置。一方面, 它解放了人的天性, 受众在节目中找到了认同感与归属感;另一方面, 受众追求的感官刺激与层次需求得到了满足, 一些大众传播的禁区也被打破。但是, 部分真人秀节目为提高关注度和收视率, 满足受众的猎奇窥探心理, 会制造各种话题噱头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甚至不惜用虚假炒作的方式来博取人们的同情分。《中国好声音》的选手们几乎每个人都有故事, 不外乎是痛说家史、求学艰难、怀才不遇等, 被质疑的话题炒作也不占少数。这些背后的故事满足了大众看热闹的“窥探”心理, 以暴露隐私来博取受众的同情, 虽然某些人的才艺表演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但故事的真实性令人质疑。

(二) 利用偶像崇拜盲目误导受众的心理判断

电视真人秀节目中所传播的信息, 对受众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积极向上的内容, 会帮助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 庸俗化的信息则会误导受众的心理评判, 易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今电视上的各类真人秀节目铺天盖地, 各种选秀明星比比皆是, 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节目打造出了一批批时尚有范的俊男靓女, 这引发了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盲目崇拜, 幻想通过选秀节目“一夜成名”, 实现自己的“明星梦”。

偶像崇拜可看作是受众在生活中因心理偶像缺失, 导致他们想通过其他途径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青少年对事物的把握判断能力和分析认识能力比较差, 很容易陷入“盲目崇拜”的泥潭里不能自拔, 丧失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定位。从社会认识来说, 他们在生活工作当中, 来自各方的压力使他们学会伪装, 一些关于人的本质的东西正渐行渐远, 使他们无处释放自己内心的苦闷愤懑, 有些人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道路就选择了选秀类节目, 例如网络上热传的丑角“凤姐”。

(三) 利用潮流噱头降低受众心理满足

面对当今浮躁的社会和心灵贫富差距的日益加剧, 电视节目制作方为迎合大众的心理需求, 获取快速便捷的利益和好处, 会倾向于做省时省力的选择, 简单复制成熟的模式或内容, 对节目内容的品质和内涵并没有加以改进, 因此节目便会出现同质化、庸俗化、媚态化。例如, 《中国好声音》引发了“转椅子”的热潮, 目前各类电视节目开始争相模仿。在“好声音”的舞台上, 大众在见证学员们好声音的同时, 导师和选手们的个性着装也给大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例如, 那英的黑色金边小外套, 选手丁丁的蝙蝠荷叶衫搭配高腰短裤, 这些个性靓丽的着装, 成为当下时尚潮流的风向标, 迅速为潮人们的一致追捧。而作为受众一方来说, 他们对电视节目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面对社会竞争压力, 他们会选择一些能放松心情、娱乐身心的综艺娱乐节目, 节目所传达的时尚潮流会让受众跟随大众的步伐, 他们痴迷于名气等物质享受和心理刺激, 希望通过非常规手段能够瞬间草根变明星、丑小鸭变白天鹅, 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社会地位。

二、电视真人秀节目正确引导受众心理需求的建议

(一) 立足节目本土化的宗旨, 顺应受众心理需求

电视真人秀节目, 本质上是一种大众文化形态, 其传播的是时代最先进流行的信息, 它引导着时尚的风向和时代主流, 以帮助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接近性心理是人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如相似的成长背景、职业、理想追求等。[3]因此, 真人秀节目应立足本土, 通过嫁接国外电视的文化形态, 以本土化的内容来顺应受众的收视心理, 将流行元素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符合中国受众的心理特点。流行元素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可以使节目的传播形式更加多样, 内容更加丰富有内涵。在传统文化的风格特征上融入流行后, 会使得其内容得以创新进而丰富。这样更能引起受众的兴趣, 使受众易于产生接近性心理, 节目自身也得以快速发展, 就是更能与时俱进, 因而能够更为顺利的传承。

因此, 电视真人秀节目要想长久生存, 一定要有准确的节目定位与核心理念。节目应将流行元素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提升节目的品质和价值观念, 契合国内的受众心理需求, 并注重节目的文化内涵的宣扬, 使大众在娱乐之际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电视节目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 要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精髓, 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 与流行元素兼容并包, 使之发扬光大, 这才是电视节目应抱有的态度。

(二) 设置积极话题, 正确引导受众心理判断

面对电视节目所传播的信息, 受众会依据自身心理特点、认知能力与生活经验, 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再创造, 构建自己的价值观和个人修养。因而, 电视节目要选择积极向上的话题, 在传播信息时, 不仅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 还承担着引导受众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任。部分电视真人秀节目为了获得高收视率, 过度的话题炒作致使节目变得低俗化、媚态化。面对虚假炒作、偶像崇拜等问题, 节目应该把握好分寸, 正确引导受众看到明星的内在品质及其对社会产生的价值, 还有他们在奋斗过程中对梦想锲而不舍的精神。特别是节目要正确引导青少年注意正确处理学习与追星的关系, 不能因为追星而荒废了学业、虚度了青春, 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获得成功, 不要抱有“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思想。

因此, 电视节目追求创新是必要的, 但一定要建立在不背离媒体社会责任的导向前提下。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大众娱乐欢笑之际, 节目应引导受众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过滤筛选, 自觉消除不良信息, 对电视节目始终保持清醒的理性批判意识, 不被虚假炒作所影响和左右。

(三) 提升“秀”的品位, 满足受众精神需求

如果说窥探心理的满足是真人秀节目受到欢迎的表层原因, 那么深层原因就是受众对节目主流价值的认同, 它不仅满足受众低层次的生理需求, 其励志性元素也使受众实现了高层次上自我实现的需求。在电视真人秀节目中不断提升“秀”的品位, 把握“真”与“秀”之间的度, 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是电视真人秀节目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和制作方向。

电视真人秀节目最大特点就是将真实生活与虚拟情境结合起来, 它作为一种大众性的节目, 与现实有强烈的互动性, 与日常生活也有贴切的联系。《中国好声音》中确实有好的声音, 其“真人秀”的成分让大众看到, 一档以假充真的节目是不会长久的, 它只能感动观众一时, 长此以往会降低大众对节目的信任度, 对受众心理的引导也会发生偏离。因此, 真人秀节目在从实际生活中挖掘素材时, 要注意题材的真实性, 节目在制作时要根据素材的原始内容进行加工, 不能歪曲其真实的含义, 提升节目的透明度时, 更要传播积极向上的文化理念, 以引导受众树立健全的精神需求。一档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本身应当具有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创新点, 让受众在欢娱之余受到启迪。

互联网的发展, 大众传播媒介的变化, 电视真人秀节目适应了大众文化的需求, 满足了受众的求新、求异、求知、娱乐的心理, 节目传达的道德观念、价值理念对受众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电视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 很有发展前景。因此, 在已有的节目形态上探索、创新表现形式, 提高创新意识和制作水平, 契合受众心理需求并正确引导, 宣传正面价值观以适应社会发展, 避免同质化、媚俗化等现象, 提升受众的文化内涵和需求层次, 使电视节目在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下更好的创新发展。

摘要:社会发展使受众心理需求不断发生变化, 电视真人秀节目适应社会需求应运而生, 成为当下的电视文化奇观。但是, 真人秀节目在受众心理引导方面, 也有一些误区, 限制此类节目的发展。文章从暴露隐私曲意迎合受众窥探心理、利用偶像崇拜盲目误导受众的心理判断、利用潮流噱头降低受众心理满足等三方面探讨了受众心理引导视域下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 并由此提出建议。

关键词:真人秀节目,受众心理

参考文献

[1]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96.

[2]晏巧红.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南昌大学, 2007:101.

受众引导 篇4

1 新闻报道语言

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有力的文化载体, 在社会体系价值的构建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新闻媒体在对社会事实进行报道时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 因此新闻报道的语言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对犯罪行为的控诉、对正义举动的褒扬等等。但若新闻语言表述不当, 则会造成受众极端化的认同。当舆论风波过去后, 部分媒体冷静地对此事进行了解释性报道, 为受众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马加爵:一个由于封闭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全的心理走上犯罪道路的普通青年。此起校园侵害案件足以引起社会对于应试教育弊端和人文教育缺失的反思, 但却由于新闻报道中强烈刺激性的标题语言和强烈谴责性的词语运用使受众忽视了这种反思, 同时对于受众的接受情绪产生了负向引导, 造成了很多大学生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产生了过度的防范心理。

此外, 新闻报道在还原事实的同时对于事实细节的过度描述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以2013年复旦大学饮水机投毒案为例, 多篇针对此事的新闻报道中详细描写了将剧毒药品投放到饮水机的全过程。在2014年, 《京华时报》一篇名为《广西艺校女学生投毒案嫌疑人因不忍嘲讽欲自杀》的新闻报道中也提到了“不小心将亚硝酸盐撒进饮水机”的作案手段。这两起时间相近的校园投毒案极为类似的作案手法足以说明过度重视具体犯罪细节的描写会引起大学生受众潜在犯罪心理的扩张, 产生与法制宣传意图相悖的宣传目的。

2 新闻报道规模

新闻报道规模是指新闻媒体在报道时间、空间、力度等方面所形成的报道的格局、形式或范围, 是一个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十分重要的新闻业务问题[2]。以突发性新闻报道为例, 主流媒体的报道时长、报道时段、版面处理、文体选择和报道力度对新闻报道规模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而新闻报道规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又对受众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绝大部分大学生也会跟随媒介立场, 加深对犯罪嫌疑人的谴责和对被害者的同情。对于极小部分的校园群体而言, 随着纸质媒介报道版面的扩大和新闻报道对于犯罪过程血腥现场的报道规模增多, 从而引发了其潜在的犯罪心理, 甚至由此产生受众的行为偏差。

同时, 媒体在追求关注度的同时往往会忽视新闻报道规模与新闻价值的协调关系。一般情况下, 新闻报道规模和新闻价值成正比关系, 即新闻价值越大的新闻事实, 媒介对其报道规模也就越大。但在很多校园案件的报道中, 其报道规模大大超出了其含有的新闻价值。例如, 《广州日报》在福建南平校园凶杀案发生的第二天使用了“国内新闻”二分之一的版面进行了相关的报道。这种不符合应有新闻价值的报道不仅加剧了受众的紧张情绪, 同时也不利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

3 新闻更正机制

新闻更正作为一种理念在我国还是处于摸索阶段, 是一个长期、宏观动态的发展过程, 是新闻传播活动中克服错误、回归真实的理性之举。研究更正活动, 规范更正行为, 在当前我国新闻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3]。新闻媒介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会因为接收方的认知偏差出现新闻传播的负反馈, 即产生“假新闻”, 不利于社会舆论的稳步发展。因此, 在对突发性恶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即是对于社会舆论的控制, 促使媒介在引导社会风气的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近年来, 由于网络媒体的兴起, 受众可在接收新闻信息后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及时反馈, 部分受众由于自身的认知偏差会发表一些消极的不正言论, 对广大受众的认知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新闻报道日益增多的信息时代, 部分受众会根据自身对于新闻事件的理解进行评论, 甚至形成对新闻事件的恶意指责。例如, 2009年8月, 互联网爆出一段在校女学生被同学暴力对待的视频, 该视频引起了网民的愤慨。经网友“人肉”得知, 此事发生在新郑市龙湖镇第一中学, 被打者和打人者均为该校学生。但是此次事件的曝光给被打女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 事发后她噩梦频频, 甚至不想回到学校。尽管接受了数位心理医生的心理疏导, 但该女生至今仍未走出此次事件造成的阴影。由此,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媒介应及时更正错误的新闻信息, 调整新闻报道的更正机制和体系, 尊重受众知情权的同时更要遵循受众的正确认知, 避免不正当的社会舆论的产生。

受众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对象, 是传播活动中重要且活跃的因素, 是产生传播效果的关键。任何传播活动只有被受众接收并解码, 并使受众产生相对应对的行为, 传播过程才可完整。大学生受众作为当代社会的特殊群体, 他们的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受着所接收信息的影响和制约。新闻传播活动的最终结果“新闻文本”, 实际上是经历了一个从“社会现实——议题现实——媒介现实”不断聚焦的过程[4]。因此, 新闻媒体在塑造媒介现实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媒体在还原事件真相的同时应尽可能地淡化有关细节, 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必须以正面报道为主, 从人文关怀的角度, 着重报道感人的细节, 从而唤起社会正义感;必须营造同仇敌忾的气氛, 拒绝任何为犯罪分子开脱的语言, 特别是对当事人没有原则的同情怜悯;可以通过采访有关安全专家, 提醒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做好防范;报道司法机关采取的强制措施, 给那些潜在的犯罪分子以强大的震慑。

摘要:社会现实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媒介现实则是对社会现实简约化的呈现, 因此大众传媒所传播的新闻事实与客观事实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差异。而新闻报道的语言、规模、更正机制等多方面因素对受众所接触的媒介现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大学生受众这一特殊的受众群体为例, 从媒介角度出发分析新闻信息在社会现实化的过程中对受众认知的影响, 为大众传媒提出借鉴性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媒介现实,受众认知,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张克旭, 臧海群, 韩纲, 等.从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从框架理论看电视报道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J].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9 (2) .

[2]朱祖纯.论新闻报道规模[D].湖南师范大学, 2005.

[3]金雯雯.新闻更正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 2007.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受众引导】相关文章:

体育受众05-02

受众选择05-15

媒体受众06-08

音乐受众06-16

目标受众分析05-05

受众本位意识05-15

从受众出发05-25

受众使用媒体情况04-08

受众使用媒体调查05-01

媒体受众人学管理论文04-17

上一篇:物流因素下一篇:俄汉文化差异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