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要以“真”、“诚”姿态面对受众

2023-01-01

新闻媒体是当今世界人们接受新事物、新信息最重要的途径。作为一个从业近十年的电视新闻工作, 笔者先后在大连开发区电视台在记者、编辑、新闻部副主任等岗位工作过。本文结合笔者的编采经历和电视新闻、新闻语言的特点等, 详细阐述了电视新闻为何要以“真”、“诚”的姿态面对受众。

1 电视新闻与电视新闻语言

所谓电视新闻, 是电视各种新闻性内容和新闻报道形式的总称, 就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 通过电视屏幕, 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 既传播声音又传播图像。

“电视新闻语言”就是运用于电视新闻传播的语言。粗略可认为, 电视新闻语言由画面和声音组成, 即记者采制回来的图像和根据采访形成的文字 (或是解说词) 。

基于上述电视新闻的定义来看, 电视新闻一词其实是一个抽象化、概念化的称谓, 是一种以电视为载体、以新闻为对象的传播手段, 电视新闻的播出, 需要以电视新闻语言, 这种运用于电视新闻传播的语言来实现。因此,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电视新闻的播出就是电视新闻语言的运用。所以, 我们要求电视新闻的“真”、“诚”, 其实质是要求电视新闻语言的“真”、“诚”。

2 电视新闻为何要坚持“真”、“诚”

首先, 我们认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鲜”是新闻存在的价值, 这两点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特点。

电视新闻可以或叙述, 或描写, 或议论, 或说明, 或抒情, 其表述必须合乎客观真实, 准确无误、完全清楚的表述记者的意思。比如中央电视台的金牌节目《新闻调查》, 通过记者深入细致, 不辞辛劳的调查访问, 逐步向观众揭示出事件的真相, 体现出“事实背后的新闻“的特色, 这其中并没有过多的加入记者的主观评价和理解, 而是努力引导观众从不断呈现的事情真相中得出自己的结论。画面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每期的《新闻调查》栏目我们可以看出, 记者十分注重画面语言的使用从拍摄、剪辑到后期的制作都紧扣当期节目主题, 力求记录事件的真实面目, 让受众时刻感觉因画面所带来的新闻事件的真实性。综上, 这个栏目受到普遍欢迎的首要原因就是它最大限度的尊重了事件本身的真实, 最大程度的呈现了事件本质。

其次我想谈一下, 电视新闻为什么要“诚”, 即新闻语言为什么要“诚”?

新闻语言要“通俗”、“朴实”、“简洁”等等, 一定程度上体现新闻语言“诚”的要求, 但还不够完全。可以这样认为, 新闻语言的“诚”是一个具有明显情感色彩的道德概念。

受众, 作为社会的主角, 接受新闻的主体, 因时间、对象而异, 会对不同的新闻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反应, 从而使新闻价值在他们那里形成不同程度的现实性。这样, 新闻价值的大小也就和新闻的情感因素直接联系起来。新闻借助于情感会使受众更快地形成态度, 实现新闻传播的一系列社会功能。所以, 凡是富于情感因素的新闻都能在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产生心灵的交感, 把受众的思考力调动起来, 由“情动于衷”到“言导于行”, 达到了与受众进行思想交流和行为指导的目的。

笔者担任新闻编辑期间, 记者曾采制了一条题为《入住这样的房屋迟早要惹“祸”》的新闻报道, 报道揭露了一家房地产商不注重工程质量、被质检部门查处的案件, 结尾记者这样写到“这样的房屋早晚要房倒屋塌, 使住户面临生命危险;这家房地产只顾捞钱, 不管业户死活, 真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了。”消息播发后,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观众纷纷打来电话予以谴责。而另外一家媒体则只在报道中说:“这家房地产不按要求施工, 出现质量问题, 有关部门应该予以查处”, 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产生这么大的区别, 正是情感因素起的作用。

另外, 新闻语言的“诚”也体现在“道德”的层面上, 即对受众和采访对象的尊重。尤其对电视新闻来说, 其所具备的具体化、形象化的特点, 更要求新闻语言要“诚”。

春节前某电视台播出了这样一条新闻:某市节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发现有些公共场所, 特别是某些人流密集的商场、饭店的消防设施长期得不到维护, 有的已经毁弃, 根本无法应付突发的火情。于是这则新闻说:在这些装饰豪华、人流如云的公共场所里, 消防设施却成了“聋子的耳朵”。

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开玩笑, 是对人的极端不尊重。比如称听力障碍者为“聋子”, 称智力障碍者为“傻子”, 等等, 这些习以为常的称呼, 或许在生活中人们已经习非为是, 感觉不到是不尊重人, 但那只是局限在私人领域, 在社会生活的公共领域里, 是绝对不能这样指称残疾人的。媒体作为社会生活的公共领域, 对残疾人这样的社会弱势者, 尤其应该充分尊重。而上述这则新闻的语言, 借残疾人的生理缺陷来调侃和讥讽, 显然是对听力障碍者的不尊重。

上述这则新闻是狭义上电视新闻语言的不“诚”的体现, 而从广义上说, 如果电视新闻画面语言的不“诚”, 丧失了新闻语言的“道德”标准, 则更不可取。

3 电视新闻坚持“真”、“诚”的基本途径

第一, 必须认识到“真”、“诚”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宣传思想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三贴近”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以人为本的观点。而电视新闻坚持“真”、“诚”则是“三贴近”要求的具体细化。坚持电视新闻的“真”、“诚”就是在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新闻规律办事。要从记者拍片、写稿和编辑、制作节目以及领导审片多个环节抓起, 多报道党和政府关心、广大人民群众也关注的事情, 多反映基层的情况, 扩大信息量, 增加可视性, 让电视新闻成为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沟通和联系的纽带。

第二, 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强化新闻自律和他律机制。

当前, 由于行业不正之风的问题依然存在, 所以, 加强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显得尤其重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 应该是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和富于敬业精神的新闻工作者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第三, 面对受众, 新闻工作者时刻注意要牢固树立平等意识。

相对于其他新闻媒体, 电视新闻工作者似乎更容易因职业和技术优势形成心理上的优越感, 有的采编人员在采访活动中自我感觉高人一等, 没有把自己和被采访者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影响了新闻工作的顺利进行, 影响了新闻工作者队伍的整体形象。有鉴于此, 笔者认为, 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时刻注意要牢固树平等意识。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平等意识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具体体现, 是把电视新闻的“真”、“诚”落到实处的思想基础。

摘要:当今世界, 电视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作为一个电视人, 特别是电视新闻人, 以什么样的姿态采编新闻, 并将其传递给受众, 至关重要。如何使电视新闻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更具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笔者认为电视新闻语言应该具备两个要求, 即“真”和“诚”。电视新闻要以“真”、“诚”的姿态面对受众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语言,“真”,“诚”

上一篇:浅谈心血管疾病(CVD)危险与饮食下一篇:浅议数学课堂软环境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