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综合楼

2024-05-16

医院门诊综合楼(精选十篇)

医院门诊综合楼 篇1

本工程为莆田市第三医院门诊综合楼。地下一层 (内设消防水泵房、防排烟风机房、发电机房、汽车位等) , 地上十二层 (地面一层为大厅、架空层、非机动车停车处、变配电房、消防控制中心及监控中心、电信间、电视间等, 二~五层为主要由门诊、医技、治疗室、各种功能的检查室, 六层为百万洁净手术室, 七~八层为住院病房、9~10层为美容、激光治疗, 十~十二层为办公会议室) 。工程总建筑面积为9769.5㎡。主体建筑高度49.500m, 该建筑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医院等级按一类建筑, 医院级别为一级。

2 负荷等级

根据设计规范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民规) 中附录A民用建筑中各类建筑物的主要用电负荷分级表格要求, 本工程消防控制中心、消防电梯、消防水泵、防排烟设备、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火灾疏散照明、消防电梯集水坑等消防用电、一般电梯、生活水泵、排污水泵等为一级负荷;急诊部、手术部、血液病房净化室、治疗室和走道的照明、培养箱冰箱、恒温箱的用电、百万洁净度手术室空调用电、挂号处、划价处、药房、各护士站等为一级负荷;主要计算机系统、监控系统、电子信息设备等对医院影响较大停电将造成医院工作瘫痪主要部门等为一级负荷;一般空调用电、一般诊断用的CT及X光机用电等为二级负荷;其他照明动力用电均按三级负荷供电。另本工程设计的重症监护室和百万洁净手术室 (重要手术室) 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

负荷容量:总计算负荷为835KVA, 其中照明插座等计算负荷为415KVA, 空调计算负荷为420KVA, 一级负荷为290.83KVA, 二级负荷为108KVA。本楼中门诊、医技等用房用电主要为日用负荷, 住院病房用电负荷主要为夜用负荷。

3 配电系统:本次强电配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本楼配电设计

3.1 电源

本工程从10KV市政高压管网引接两路高压电源, 采用埋地方式敷设到本楼一层的变配电房。高压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 并设断路器联络的接线形式。为了满足节能要求, 采用照明和动力分开设置变压器。要求两台变压设置联络互锁装置。任何一台变压器断开时均能满足一、二级负荷的用电要求。变配电房内设有容量为500KVA、变压比例为10/0.4KV的SCB11型照明变压器和空调变压器各一台, 负载率分别为:83%, 和为84%。高压柜采用具有短路及过负荷保护的真空高压断路器。与当地供电局沟通后, 因虑到当地市政双高压电力系统不够稳定健全, 无法满足一、二级级负荷供电要求。故在地下室另设一台500KW自启动柴油发电机组。根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中P939页中第十五章:低压电气装置的防电击和特殊环境的电气安全章节的九、6、 (1) 的对医院的要求:当市电停电时柴油发电机供电时间要求不得小于24小时。变配电室应急母线段由低压母线与自启动柴油发电机母线经双电源互投后配出。故本次设计的柴油发电机要求持续供电时间不小于24小时。

3.2 供电方式

本工程低压配电主要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配电相结合的供电方式。普通负荷采用树干式配电点, 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低压供电电压为380/220V。接地保护采用TN-S系统。消防设备和重要的医疗场所用电采用双电源末端互投。一路引自应急母线段, 一路自普通母线段。对于一般的一二级负荷采用从应急母线段引接电源。三级负荷直接由普通母线段引接电源。电源均引自变配电房低压母线, 要求断路器最大整定开关小等于400A。所有非消防均采用C级无卤低烟阻燃型电缆、电线。消防均采用C级无卤低烟阻燃耐火型电缆、电线。

根据规范要求对于百万洁净手术室、ICU等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设备等应增设UPS不间断电源以保证其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其用电需从本建筑物配电中心专线供给。手术室主要选用TN—S系统和IT系统两种形式。同时洁净手术部的总配电柜, 应设于非洁净区内。供洁净手术室用电的专用配电箱不得设在手术室内, 每个洁净手术室应设有一个独立专用配电箱, 配电箱应设在该手术室的外廊侧墙内。

应急照明和备用照明除采用双电源外, 灯具还应自带可充式蓄电池方式供电, 保证照明的可靠性和连续性。其中消防控制中心和消防水泵房及变配电房、监控中心、防排烟风机房等要求蓄电池供电时间大等于45分钟 (蓄电池作为发电机发电到正常投入使用的过渡电源, 柴油发电机作为主要的第二电源) 。其他疏散区域照明灯具蓄电池供电时间要求大等于45分钟。

3.3 从医院的供电时间要求方面考虑医疗配电

除按以上方式配电外, 医院的不同场所的不同配电设备的配电时间要求也是大有特殊之处。

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实施指南》中第9.7.1条要求:根据医院电气设备工作场所分类要求进行配电系统设计。在医疗用房内禁止采用TN-C系统。备用电源的投入应满足医疗工艺的要求。

医院电气设备工作场所分为:0类场所 (为不使用接触部件的医疗场所) ;1类场所 (为接触部件接触躯体外部及除2类场所规定外的接触部件侵人躯体的任何部分) ;2类场所 (为将接触部件用于诸如心内诊疗术、手术室以及断电将危及生命的重要治疗的医疗场所) , 具体详见下列表格《民用建筑电气规范实施通则》表1医院电气设备工作场所分类及自动恢复供电时间

X:表示医疗场所以及设备所归属类型a:照明及生命支持电气设备;b:不作为手术室;c:恢复供电时间可在15s以上, 但需要持续3-24h提供电力;d:患者2.5m范围内的电气设备。

作为普通的一类高层柴油发电机作为第二电源时, 只要求自启动电源投入使用在30秒内即可。但是根据上表列出的医院不同场所自动恢复供电时间来看, 不同场所停电时的自动复电时间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医院大部分场所要求在自动恢复供电时间0.5s<t≤15s内, 还有些场所要求自恢复供电时间小等于t≤10.5S。

根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中P63页第六节应急电源章节中第一点:应急电源种类。

(1) 快速自启动的发电机组适用于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15S以上的供电。

(2) UPS不间断电源。适用于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毫秒级的负荷。

(3) EPS应急电源。一种把蓄电池的直流电能逆变成交流电能的应急电源。适用于中断供电时间为0.25s以上的负荷。

根据以上要求, 仅仅靠柴油发电机作为第二电源, 是无法满足医院各个场所的医疗设备的供电时间的要求。这样就将大量使用UPS或者EPS才能满足要求自动恢复供电时间在t≤0.5s和0.5s<t≤15s的场所的供电时间要求。鉴于目前市场上大量EPS电源的转换时间为小于等于5S, UPS电源的切换时间小于10ms。有些医疗设备需要小于0.5S的切换时间, 采用EPS无法满足要求, 应采用UPS电源才能保证患者的治疗和生命安全。为此本工程医疗设备恢复供电时间要求t≤0.5s和0.5s<t≤15s场所的医疗设备, 本工程均采用UPS作为第二电源的过渡保证电源。当在柴油发电机在正常投入运行前, 靠UPS供电。当柴油发电机正常运行后供电后, 切换到柴油发电机供电回路。这样UPS的蓄电池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根据以上要求本工程中手术室、术前准备室、术后复苏室、麻醉室、抢救室、等照明及生命支持电气设备要求恢复供电时间要求t≤0.5s;手术室、术前准备室、术后复苏室、麻醉室、抢救室等其它用电要求恢复供电时间0.5s<t≤15s;治疗室、培养箱冰箱、恒温箱、各护士站护士站、麻醉师办公室、石膏室、冰冻切片室、敷料制作室、消毒敷料室、心电图室、X光室、电子显微镜、医院收银计算机系统等用电要求恢复供电时间0.5s<t≤15s。以上场所除采用双电源外另增设UPS以保证其用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要求UPS自动恢复供电时间t小等于0.5秒, UPS供电时间大于60分钟。本工程中一般电梯、生活水泵、排污水泵、百万洁净度的手术室空调系统、挂号处、划价处、药房、主要计算机系统、监控系统、电子信息设备系统、手术室空调系统用电均采用双电源供电。其中电梯、生活泵、消防电梯、消防水泵、防排烟设备、百万洁净度手术室及其空调系、重要计算机系统、监控系统、电子信息设备系统、急诊部均采用双电源末端互投。

3.4 对医院放射线设备的配电考虑

医院配电除应注意供电时间的特殊性, 还注意对放射线设备的供电要求。依据规范民规第中9.7.2条:

根据医疗工作的不同特点, 医用放射线设备的工作制可按下列情况划分:

(1) X射线诊断机、X线CT机和ECT机为断续工作用电设备。

(2) X射线治疗机、电子加速器及NMR-CT机 (核磁共振) 为连续工作用电设备。

同本规范第9.7.5医用放射线设备的供电线路设计,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X射线管的管电流大于或等于400m A的规格射线机, 应采用专用回路供电;

(2) CT机、电子加速器应不少于两个回路供电, 其中主机部分应采用专用回路供电;

(3) X射线机不应与其它电力负荷共用同一回路供电;

(4) 多台单相、两相医用射线机, 应接于不同的相导体上, 并宜三相负荷平衡;

(5) 放射线设备的供电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

(6) 当为X射机设置配套的电源开关箱时, 电源开关箱应设在便于操作处, 并不得设在射线防护墙上。

本工程的X光室的X射线机经与院方确认为临时短时间工作设备, 且X射线管的管电流大于或等于400m A的规格射线机。故对于本工程X光室配电采用双回路由变电所引出单独回路供电。并在X射线机室的入口处, 设置红色工作警示灯。警示灯的开闭应受X光设备的操做台控制。

3.5 从医疗设备安全校对考虑电源总开的设置

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实施指南》第9.7.4条指出:放射科、核医学科、功能检查室、检验科等部门的医疗装备的电源, 应分别设置切断电源的总开关。

根据上面规定本工程中的心电图室、血液检验室、体液检验室、B超室等均单独设置配电箱, 以满足规范要求。

4 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对于本次医院设计强电部分的负荷等级、配电方式及不同场所不同医疗设备配电时间和供电要求的设计及依据的阐述。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专家及同仁给以提出宝贵的意见和指导。当然医院电气设计还有很多应该注意的地方比如:医院电气照明、医院产所的安全保护、医院洁净手术电气设计、医院病房护理呼应信号系统设计等在此就不做详细说明。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2]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 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2014.

[4]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JGJ 49-88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

医院门诊综合楼调研报告 篇2

一、调研对象

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吉安市中心医院 上海东方医院吉安医院

二、调研时间

2017.4.29

三、调研地点

江西省吉安市

四、调研人员

刘靖晖、倪恒夫、张唯、杨庆炜等

五、调研目的

通过对医院门诊综合部的调研,学习其处理功能复杂,造型艺术的设计手法,学习医疗类建筑设计手法,学习从场所精神,建筑流派,文化气质,地域特色,生态技术等不同切入点突出建筑的个性,创造出有新意的作品。

六,调研内容

1、医院介绍

(1)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井冈山大道110号,创建于1974年,医院占地面积近16亩,是一所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2)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是吉安市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始创于1943年,2000年随吉安撤地设市,由吉安地区人民医院更名为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3)上海东方医院吉安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总用地27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12.65万平方米,规划设计床位1280张,依山就势,显山露水,绿树环绕,景色幽美。医院2015年12月26日正式开业运营,首期开设心脏内外科、肿瘤内外科、急诊内外科、神经内外科、妇产科、儿科等40个临床、医技科室。

2、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3、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位于吉安市吉州区井冈山大道110号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建筑分为门诊大楼、医技楼、住院楼。三栋楼连接在一起。门诊大楼一层主要为挂号室、中西药房、收费处、注射室、采血室等,放射科及CT室等放在地下一层。经测量,我们得到一些尺寸,该建筑的柱网为5.4m*9.6m,走廊为3m宽

调研中发现许多问题

第一,该医院位于井冈山大道旁,由于城市规划不完善的原因,导致该医院前没有广场,只有几米宽的道路,以至于很多医患在门口停车,堵塞交通,十分不便。

第二,门诊部大楼中庭为了采光,将中庭的顶

用透明材质覆盖,导致夏季阳光强烈,现 用一些不透明材料遮挡,影响美观。

第三,三座大楼围成的庭院内,被用于医务人员及救护

车辆停车处,同时院内还规划为住院患者的休闲场所。首先,该庭院过小,不适合用来做停车场。再者,该庭院内环境并不好,供住院患者休闲的绿化面积太少,夏天阳光强烈,并且没有遮阳的亭子等建筑物。

第四,急救通道及路线十分不合理。急救车辆必须绕过医院右边的城市小道进入庭院,再进入住院部(急救科在住院楼),首先,路线太远,交通也不方便,容易堵塞。再者急救通道要经庭院,而庭院又是比较乱的停车场地,很容易急救通道被堵住。

第五,停车场停车位数量不够。整个医院有三个停车场地,一是医院前的一小段空地,二是医院的庭院内,三是住院楼左边的非机动车停车场。三个地方停车都很不合理,影响城市交通以及急救通道,并且停放的车辆极为杂乱数量也多。

第六,门诊楼侯坐厅座位偏少,总共不到10个,一旦患者稍微多一点,就没有座位可以坐。

对于以上缺点,由于受面积限制,很多缺点是无法改变的,例如停车场地的问题,整个医院没有空余的场地可以作为停车场地,除非将地下一层作为地下停车场,但是有没有面积布置地下停车场的入口。对于座位太少的问题,可以在每个科室的走廊外布置一些座位缓解压力。对于急救通道的问题,可以将急救科搬到医技楼,直接对外城市次干道。优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该医院选址较好,处于吉安市中心地带,交通方便。

第二,医院内流线较为简单,方便患者找到自己想要的科室。

第三,整个医院的采光通风条件较为良好。3,上海东方医院吉安医院

东方医院位于吉州区吉安南大道80号,相对于位于井冈山大道的中心医院和井大附属医院而言,位置显得有些偏僻。这同样是东方医院的一个优势,周边多为农村乡镇场所,自然环境安静优美,医院主入口距离公交站台约300米,交通顺畅便捷,位置显眼便于寻找。与此同时,东方医院处于市郊距离市区的中心医院和井大附属医院位置较远,这样的选址从一定程度缓解了医疗资源围绕市中心而郊区看病难的局面,为周边郊区市民看病提供了便利。

医院主要由门诊医技楼、住院楼、行政楼、餐厅四栋楼构成。先是一层,一层中间为门诊大厅,设有挂号收费和取药窗口等基本功能,左右区域分别为急诊和儿科,后面则由影像科、导管室和影像科围成。一层中的设计要点就是讲儿科和急救设置了单独的出入口,便于分流,更能为病患提供更好的服务。二层以上楼层即为各科室和病区,其中将人流量较大的内科和外科门诊放置在了二楼,也是为了方便病患的同时能够更好的满足建筑人流功能。在二层内外科门诊的后面则是检验科、内窥镜、体检科、超声科功能检查科等科室,这些科室由于里面的医技器械比较重的原因放置在了而成同时也能减轻建筑的承重压力。接着来到三层,三层则是需要一定隐私性的妇产科门诊和病区再加上产房构成,对于医疗建筑来说,妇产科的外置摆放比较重要,首先要确定一定的隐私性,其次又要满足孕妇不宜处于太高楼层的需求,所以在这里,妇产科放置在三层还是一个比较不错的位置,错开了二层的人流高峰,又能在适应的位置提供相较隐私的功能服务。再到四楼,主要就是由比较细化的口腔科和眼科两个科室组成,但四楼放置了手术室和重症监护室,这不得不提。手术室对地理位置和风向要求比较高,而东方医院里的手术室摆放在四楼的尽头,远离污染源,并且处于医院最多风向的上风侧,自成一区的营造了洁净的环境,而且与相关的重症监护室、病理科、消毒供应室、血库等路径短捷。接着我们来到了五楼,五楼则是耳鼻喉科和中医、皮肤科。五楼的布局比较简单,也比较单调。

对于该医院,有以下几个缺点

第一,该医院较为庞大,医患到达所需到达的地方要走很远的路,虽然每个科室分格明显,但是流线较长,对于腿脚不变的患者来说十分不便。

第二,选址较为偏僻,交通没有那么便利,现人员较少 第三,该医院各科室相隔较远,无法相互交流 第四,整个建筑采用中央空调,能耗非常大

优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总体建筑风格较为独特,大气,并没有传统医院的经凑感、紧张感。

第二,内部功能比较齐全,交通流线便利,各科室分布明显。

第三,整个医院通风采光较为良好

七、调研心得与体会

1、医院的选址应靠近居民区,方便就医。

2、在陌生的环境里导向系统很重要。

3、应该将医院内部的工作流线与病人的活动区域分开,并为病人及陪同家属提供一个舒适的等待空间。

4、要合理的满足医院的通风采光要求,减少室内照明,同时又要考虑阳光强烈的问题。

5、建筑外部要有个良好的室外环境更有利于放松病人的心情。

6、内部建筑环境材料及色彩要给人十分轻松的心情。

医院门诊综合楼 篇3

关键词:综合医院;门诊护理;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02-01

前言:

医院的门诊部可以说是医院的基础,也是人民关注最多的服务窗口,它是面向社会大群体的医疗服务,所以医院的门诊部越来越涉及更多的领域,这也就伴随着医疗纠纷日益增长。因此,深入改革医疗体制,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各界。

1 门诊护理特征与设置

1.1 病患复杂多样

门诊的患者大都来自四面八方的,年龄、社会地位都有较大的差异,病患大都会有慢性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所以要依据医院规定的管理进程对病患进行有效的疏导,预防交叉感染,患者要积极的配合医务人员实行合理有效的治疗,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其他的病症感染。若是病情较为复杂并且类型多的病患,要及时的做好应对策略,第一时间对病患进行有效的抢救,病患出现突发症时护理人员要具有一定的救治能力以及判定能力,不能出現自身慌乱的问题。

1.2 医生流动性大

综合医院的门诊部门病患的流动性大,并且还涉及到不同的科室以及不同的病情,这样非常的不利于病患的病情治疗。因此,门诊的护理人员要有自己对医生流动性大的独特见解,并能够言简意赅的进行阐述,让病患能够理解并包容。要符合医院的所有规定,尽可能的缩短病患的挂号等待时间,做好就诊的简化流程,门诊的就诊室合理的布置。做好门诊的各项服务,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以及病患的满意度。

1.3 门诊护理设置

一搬门诊的服务资源都非常的有限,因为大量的病患就要求接诊的时间要短而快捷,体现最大化的接诊量。所以,就要求护理人员接诊快速、检查仔细、诊断明确。并且病患的接诊到最终的治疗等待的时间较长,有一系列的流程要走,所以医院的各个环节之间要很好的协作,要有良好的协调管理,杜绝多次以及重复的排队。综合医院中门诊的设置基准为咨询台、分科检查室、输液室、门诊的手术室等,基本的工作就是能够为病患即刻的提供医疗信息咨询以及就诊的方法,让病患能够第一时间接受治疗,也包括各个科室的衔接工作。现阶段医院的门诊部在不断的提升要求,同时设置也在快速的完善。

1.4 门诊护理业务

在综合医院门诊,各个护理人员要有相当的业务水平、专业技能,这些都会影响门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病患的满意度,直接跟医院的水平挂钩,医院的护理人员要持续的提升自身的业务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积极有效的做好护理工作,及时的观察病患的动态,可以独自的对病患的病情进行较为准确的判定以及治疗、制定护理与康复的计划,及时的处理相关的疾病。

2 门诊的护理管理策略

我国现阶段的医疗环境、医疗资源,还不能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这是客观事实,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要及时的处理就诊环节多、科室分散、护理人员的素质与专业技能差异大,提升综合性医院门诊的相应护理管理是首要的工作。

2.1 强化业务素质

护理人员的思想觉悟、专业素质都会影响到护理的质量,所以要强化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技能。有扎实的基本功,并能够熟练的掌握专业的知识,了解新型的专业知识与医疗技术,努力的完善护理业务,并了解相关的学科,丰富自身的视野。要跟随时代的脚步,不再只是做简单的技术操作,能准确的处理各类疾病以及健康有关的问题。熟练的操作信息网络,并能够准确的融合到护理工作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2.2 强化心理素质

现代化的生活节奏非常快,护理人员会在各个方面承受一定的压力,所以,护理人员要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快速的进行自我调节以及给自己心理暗示与安慰,能够自己排泄不良情绪。要积极向上开心愉悦的去面对每一天的工作,要用快乐感染每一个人,做一个快乐的传播者,用快乐带动病患的积极性,这对病患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也能避免很多麻烦。

2.3 强化道德素质

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是最主要的,护理人员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以及道德素质,礼貌的对待每一位病患及家属,和蔼可亲、热情大方、积极主动的跟病患进行沟通。让病患感到亲切、舒适,放下戒备的心理,这样能够让病患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综合医院的门诊护理人员也要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并依法行医,要懂得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有自我保护的意义。

3 讨论

在综合医院的门诊护理管理进程中,护理人员要遵守相关的规定制度,并了解服务窗口的重要性,各个护理人员要有熟练的护理技能以及良好的心态与道德素养。因为是面对社会各界的,病患的阶级不同、文化不同,所以要将门诊的护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护理人员的服务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病患不仅仅想要从技术上得到好的服务,还希望能够得到心里上的慰藉。所以,高质量的护理工作与管理是提升医院水平的重要因素。

门诊治疗是一种非常普通、方便的医院服务机构,对医院以及社会各界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医院都是面向社会各界的,不同的阶级层次、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疾病、不同的需求,这些都要求护理工作人员有着高素质、高技能。所以,护理人员要重视自身的素质与修养提升,积极的为病患做到满意的服务。构筑与医院发展战略相符合的门诊护理管理机构,建立相应的护理服务制度、培养医德的模式,有效的提升医院整体水平,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朱伟芝.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特点与护理管理探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4):713-714.

医院门诊综合楼 篇4

关键词:门诊管理,信息技术,自助服务模式,医院信息化

医院信息化是优化医院运作必要的技术支撑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 已成为未来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1], 门诊自助就医服务系统更是现代科学管理和信息技术密切结合的创新成果[2]。2009年和2011年我院投入7000余万元相继建成并运行了基于储值就医卡的门急诊一卡通系统和基于二代身份证的储值就医卡自助办理及充值系统, 展开了预约、办卡、充值、挂号、导诊、缴费、取单、查询、评价等多个环节的自助服务。自助就医服务系统运行2年来, 已成为医院门诊重要的服务渠道之一, 实现了医院年门诊量的逐年增长, 服务窗口与人员“零”增加, 一卡通就诊服务流程顺畅, 自助设施利用率明显提高, 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满意率得到提升。

1 系统组成及功能

1.1 自助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是有效控制与合理疏导门诊病人流量, 改善医院就诊环境, 提高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的有力手段[3]。为了方便不同患者需求, 医院同时实行了114电话预约、网络登录预约和现场自助预约等3种预约挂号方式。使用电话114或登录网络预约挂号多为初诊预约, 一般预约3d内就诊的时间、科别与号别;现场预约多为复诊预约, 3d内复诊不需再次挂号, 直接预约复诊, 超过3d一般可预约2 w内就诊的时间、科别与号别。预约系统每日晨分类汇总已预约号量, 实时更新剩余现场挂号量。

1.2 自助办卡充值

就医卡是数字化门诊就医流程中, 患者个人信息的记载介质和各项自助程序的流通“钥匙”。基于二代身份证的储值就医卡自助办理及充值系统通过读取患者二代身份证中的个人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等) , 准确生成患者主索引, 迅速完成患者就医卡的办理。系统还以人机对话方式提示患者设置就医卡识别码, 一般建议使用患者手机号码, 既为本人熟记, 又便于工作人员与之联系, 方便卡遗失时办理挂失。办卡完毕, 系统根据医院人均门诊费用, 提示患者以现金或刷卡方式进行预充值。

1.3 自助智能导诊

自助智能导诊系统提供智能导诊、电子地图、健康宣教、就医指南、疾病预防等信息。进入智能导诊, 患者点选有自觉症状的患病部位, 系统可智能推荐就诊科室、专家, 并显示当前号源情况;进入电子地图, 患者可自助查询就诊路线指引;系统根据患者刷卡的医保、新农合、军人等不同身份与费别, 自动提供相应的就医指南与流程;在健康宣教、疾病预防等版块中, 患者可以了解与学习感兴趣的健康知识。

1.4 自助取单取药

按照系统预设时间, 患者可在自助取单机上刷卡自助打印相应检查结果, 系统24 h开放, 患者取单不再受时间限制。患者不便来院取单时, 也可通过检验报告短信预约系统定制报告发送至手机。门诊诊治方案确定后, 患者在取药确认机上刷卡对已生成的处方进行费用确认, 药房开始后台摆药, 患者静候电子排队叫号系统呼叫至相应窗口取药。

1.5 自助查询评价

自助查询系统提供各专家、专科出诊安排;医院药品、治疗、服务价格;患者门诊费用清单、充值明细等信息, 患者可选择时间段查询与打印个人消费明细。系统兼具医疗服务评价功能, 患者刷卡后即可对本次就医服务科室、个人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 也可对医院的服务价格、流程设置、物业管理等方面进行测评。

2 系统运行与管理

2.1 科学布局, 规范管理

一卡通就诊服务流程是患者到数字化门诊就医时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医院采用了在门诊大厅设置集中自助区的办法, 集中展示与宣传门诊自助就医服务系统所有功能, 积极引导患者熟悉与使用数字化就医流程。门诊同时实行分层挂号、人工与自助挂号相结合的模式, 在所有诊区均定位配备有预约、办卡、充值、挂号一体机。其他机种按照楼层进行标准配置, 定位放置于同一部位。自助系统每天定时开闭电源、楼层物业人员刷取密码卡开机、院信息科指定专人服务现场巡查运行情况, 确保自助机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2.2 醒目标识, 温馨提示

各楼层自助机放置区域均进行了地面文字与色彩标识, 方便引导患者;所有自助机顶部液晶屏持续滚动播放醒目标识 (机器名称、使用流程等) , 机身配有图文说明, 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进入不同界面就能听到相应的语音操作提示。为方便患者还制作了系统服务常见问题与解答的温馨提示张贴在自助机醒目位置, 供患者在候诊、候检时了解。各项自助服务完成后, 系统会打印提示小票给患者留存, 如挂号票上除姓名、ID、科别号别外, 还有“就诊部位、有效时间”等信息;充值凭证上告知充值后就诊卡当前余额;取单票上同时告知患者检验报告出具的时间等。

2.3 全员培训, 宣传引导

自助服务系统的运行贯穿门诊就医全程。自助服务的顺畅运行, 涉及到多个科室, 并来自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与主动指导。医院机关与信息部门针对医生、护士、药技人员、收费员、导医、物业人员等不同层次人群对系统的需求, 进行了辅导授课, 编制了手册, 并组织了相应的培训, 通过流程演示、现场体验等多种方式加以强化, 确保人人熟练运用。每日上、下午开诊前30 min, 门诊大厅LED屏、各诊区液晶电视上滚动播放自助服务系统使用视频;并在医院网站中开辟自助服务专栏, 在门诊病历、诊疗指南中增加自助服务使用指南;在集中自助区、门急诊检验科及药房等关键部位, 同时安排导医人员与窗口人员配合, 引导并协助患者使用自助服务系统, 现场协助答疑解惑。

3 效果

3.1 优化了门诊就诊流程

门诊自助就医系统已运行2年, 在缓解窗口排队压力、延长服务时间、改善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项自助服务使用占比明显上升, 患者预约挂号分别达到预设放号的90%以上 (普通挂号) 和100% (专家号) ;日均自助挂号占全部挂号量的30%~40%, 门诊退号率由1.5%下降为0.3%, 目前开放无人值守自助挂号诊区5个。医院日均办卡量约1400张, 日均卡充值量2200余人次[4];卡充值率从2009年12月的20.9%上升至2011年12月的90.7%。门诊取单与取药全部实现了自助式后台化, 检验科、药房等窗口杜绝了排队现象, 医疗秩序井然。

3.2 规范了门诊医疗服务

实施数字化门诊以来, 年门诊量由实施前2008年的82.94万人次增长到2011年的141.17万人次 (170.21%) , 同时自助服务系统的运行使得医院并未增加挂号、收费等服务窗口, 也没有增加服务人员, 有效控制了医院的人力与管理成本[5]。自助查询系统中提供的出诊查询、价格公示、费用清单等透明服务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自助评价系统更新了医院服务质量的评价方式, 变发放问卷的被动评价为即时点击的主动参与, 及时获取患者就诊意见, 规范了医务人员的行为。

4 体会

4.1 创新设计是自助服务系统普及利用的核心

自助服务系统通过无时限的流程前伸与简约化的对话操作, 形成了对传统就诊流程的优势互补、功能互补与服务互补, 为患者提供了人性化、一站式、立体化的就医环境。我院自助挂号平台与集中自助区系统, 信息全面详实, 服务模块丰富, 功能配置灵活, 实行专科排列, 便于患者多页浏览、点选;对无关信息进行了屏蔽, 指向性明确, 突出了专科内容, 缩短了操作时间。自助取药施行后台摆药, 患者在自助机上确认处方后药房再摆药, 既考虑到患者取药意愿又避免了药房成药积压、工作人员无效劳动等现象, 更加合理地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实践证明自助取单、取药服务得到患者的高度认可, 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9.72%、90.24%上升到96.9%、97.42%, 自助服务系统提高了门诊服务能力, 满足了不断增长的门诊量, 是适应新医改模式下患者不同需求的有效手段[6]。

4.2 精细管理是自助服务平台顺畅运行的保障

探索自助服务平台的精细化管理, 有效提升自助服务管理效率, 是医院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就医服务的重要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 摸索出了适合我院发展需要的自助服务平台管理模式。目前, 基于我院自助服务系统设备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和布放地点的广泛性, 由信息科和门诊部进行统筹管理, 以业务需求管理为主。信息科负责软件开发及硬件维护、故障处理、环境安全等方面, 确保出现设备问题值班员即时到位, 分析与排除故障并进行登记;门诊部负责自助设备开关机管理、协调使用、健全标识提示、感染控制处理、宣传引导及意见收集反馈等, 实行分区域指定专人管理, 确保了服务现场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反馈, 专人及时疏导, 始终保持畅通。同时结合运行实际, 形成了机关牵头、科室协作的匹配工作链条, 建立了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管理规范与质量监控的共管体系。

4.3 医患参与是自助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途径

自助服务系统使门诊服务以更先进、更便捷、更贴近患者的形式进行, 不仅提升了医院的服务品质, 同时对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也起到很好的社会效应[7]。在推行自助服务的实践中不难发现, 自助服务平台的应用易受到就医专业性、患者传统就诊理念等因素影响, 使用信息化系统的人往往决定了信息系统使用的效果和水平[8], 患者不习惯持卡就诊或预交费用就诊等都可能影响系统的使用效果[9,10]。因此, 自助服务平台的使用不仅仅是患者的事, 而处于自助服务环节中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应是自助服务平台的咨询员、演示员和宣教员。我院将自助服务管理纳入门诊服务质量控制体系中, 通过积极营造宣传氛围和工作人员积极引导, 大大增加了患者参与诊疗的自主性;同时不定期收集医生护士反馈、患者就诊体验等, 有针对性地完善系统, 进而提高自助服务系统对疾病的连续管理水平。

5 展望

自助服务系统操作简便、流程顺畅, 患者参与性强, 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医院门诊自助服务系统的运用中, 笔者感到自助服务要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 创建现代化就诊模式”, 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加强。一是智能化的专业导诊。自助服务不应仅仅是一种服务方式, 而应挖潜门诊就医服务内涵, 为患者就医提供更为丰富、直观、准确的医疗信息指导和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切实满足患者实际需要;二是人性化的对接服务。规范114电话客服、网络在线客服、门诊导医、窗口人员等群体服务流程, 主动引导分时段就诊, 使患者充分享受与利用医疗资源;三是健全信息反馈处理机制。进一步构建与完善自助服务的短信平台, 实现预约确认、复诊提醒、变动告知、出院随访等多方位多节点的延伸服务, 确保自助服务全程顺畅、细化自助服务管理。

参考文献

[1]杨西平, 张惠芳, 朱斌.医院信息科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及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医学信息, 2009, 22 (4) :476-477.

[2]应黎明.自助挂号系统在综合性医院的应用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院, 2010, 14 (3) :65-66.

[3]刘良斌.自助服务系统在医院的应用[J].广东科技, 2010, (11) :67-68.

[4]肖飞, 郭雪清, 黄正东, 等.基于二代身份证储值就医卡自助办理及充值系统的设计实现[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2, 26 (1) :66-68.

[5]黄正东, 郭雪清, 肖飞, 等.门急诊自助服务模式构建的实践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 2011, 31 (11) :45-46.

[6]杨博, 李丽萍, 李扬.数字化门诊在优化就医流程中的作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26C) :6465-6466.

[7]王道雄.浅析数字化医院的现状及发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 (1) :1-2.

[8]王雪峰.数字化医院门诊病人就诊流程的优化[J].中国医院管理, 2007, 27 (4) :50-51.

[9]马锡坤于京杰, 吴艳君, 等.基于“一卡通”的自助医疗服务系统[J].中国医疗设备, 2012, 27 (5) :65-66.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发热门诊设置标准 篇5

为进一步加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工作,把好发热病人第一关口。根据卫生部的有关要求,综合医疗机构均要设立发热病人专用门诊,具体设置标准如下:

一、房屋。至少设有诊室、处置治疗室、留验观察室,每室 必须独立,发热门诊与其他诊室应隔离,并设有夜间明显标志和病人通道标示。

二、人员。应有经过培训的1-2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3 名以上取得执业资格的护士。

三、设备。

(一)基本设备。适量诊床、诊察桌、诊察凳、观察床、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污物桶、一次性压舌板、处置台、一次 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纱布罐、方盘、药品柜、紫外线灯、灭菌消毒器材、手消毒设施,墙上贴有洗手流程示意图等。有条件的应配置心电图机。

(二)通信设施。工作间应有电话与外面联系。

四、隔离消毒措施。

(一)工作人员着装。医护人员着2层隔离衣(外层为一次

性),戴隔离帽、医用外科口罩及N95口罩、防护眼镜、胶皮手套或一次性手套,穿工作鞋,套一次性鞋套。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详见附件。

(二)污物桶内置一次性双层医疗废物袋,按医疗废物处理要求分类运送集中处理。

(三)工作环境内消毒包括:地面、空气、物体表面等参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推荐消毒剂:0.2%-0.5%过氧乙酸,84消毒液,优氯净等。

(四)听诊器、血压计等消毒器械应进行规范消毒。

(五)保持室内通风。

(六)留验观察室床与床之间用屏风相对进行隔离。

(七)留验观察病人应谢绝亲属探视或采取保护措施后探视,以防传染。

五、接诊要求。

(一)医院门口和门诊大厅要设立醒目的发热门诊告示,其内

容主要包括接诊范围、门诊方位、行走线路及注意事项等。

(二)导医人员负责为发热病人戴医用外科口罩并代为其挂号后引入发热门诊就诊。

(三)不能明确诊断者,留验观察,积极治疗。

(四)若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重大传染病和疑似病人者,应迅速按规定报告疫情,及时定点规范隔离治疗。

六、规章制度。

(一)发热门诊实行24小时值班制。

(二)落实首诊负责制,不准拒收。

(三)发热门诊实行领导负责制。

(四)作好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工作。

(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并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L、穿戴防护用品顺序

步骤1: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 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步骤2:戴帽子,戴帽子时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步骤3:穿防护服。

步骤4:戴上防护眼镜,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步骤5:穿上鞋套或胶鞋。

步骤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2、脱掉防护用品顺序

步骤1: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2:脱掉防护服,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步骤3: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4: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步骤5:脱下鞋套或胶鞋,将鞋套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

提高医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水平 篇6

[关键词] 门诊药房;药学服务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4-167-02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改变,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门诊药房作为服务窗口,药剂师不但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加强门诊药房管理、提高药学服务水平要从实际工作中方方面面做起。

1 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强化服务流程

门诊药房各项制度的完善是完成门诊药房调剂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创优服务就必须加强管理,建立和健全监督及鼓励机制。如:(1)建立工作人员一览表,接受群众监督。上岗人员实行挂牌服务。 (2)每月进行一次患者随机满意度调查和评分,对工作认真负责,服务态度好的人员给予绩效鼓励。(3)对工作服务态度差、粗心大意者由年长药师分组配对上岗,年长药师指导和监督工作。对违反药房管理制度、造成患者有效投诉者,不但要进行批評教育,还要以院部通报或经济处罚等形式处理。(4)处方调配流程由以往的患者——调配——核对、发药——患者,改为患者——审方——调配人——核对、发药——患者,经手人在完成相应环节的工作后盖章或签名,哪个环节有差错就由哪个人负全责,这样能够有效的杜绝调配差错的发生。

2 热情服务患者,提高窗口服务质量

2.1 以积极的心态认真负责的对待患者

在工作中多做换位思考,设想自己是一个患者,身体不舒服到医院挂号、看病、检查、交费、拿药遇上排队拥挤,心里会感觉烦躁和无奈。如果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耐心不够时会有不满,但为了配合医生更好的治疗,这种不满会压抑在心中,在完成诊疗和检查后到药房取药是最后一步,心态也由看病初的被动地位转变为到药房取药的主动行为,压抑在心中的不满就有可能发泄在药房窗口上。因此,药房工作人员正确对待患者的心态,要特别注意自己语言行为,面对患者的时候,使用准确、简练的文明服务用语,多一份耐心,对患者有疑问的地方要认真细致的解答,对一些暂时无法解答的问题,可以建议患者咨询医师或建立登记本先记录,等自己有空咨询医生或年长的药师清楚后电话联系患者。

2.2 做好处方审核工作,注重细节

药房是保证患者和大众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药房及其药师在保证药品供应、确保药品质量方面应该发挥重要作用[1]。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正确指导患者用药是药学工作的重点。首先要提高处方质量,做好审方工作。电脑和互联网的应用告别了以往医生处方的字迹潦草,电子处方一目了然,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用量都比较规范和准确,一般出现的问题可能在患者多的时候出现录入、单次剂量和使用途径不正确等错误。所以在调配处方时应坚持“四查十对”,发现问题应做好解释工作,请患者回医生处修改或重新开处方;对医生不合理用药,应及时和医生沟通进行修改,搞好团结协作,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

2.3 不断学习完善自我

加强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业务综合素质,积极转变药学工作模式。以往的医院药学工作模式主要是药品供应保障型,现在的工作模式是为患者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它要求药师不仅要有以患者服务为中心服务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要有过硬的药学专业知识底蕴。药师应学习和丰富自己的知识,搜集更多新的药品信息、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报告;生物制剂使用也越来越多,使用方法和存储方法也需要更多的熟悉和掌握。临床知识的学习是学习的重点,药剂科应经常组织业务学习,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在职学习以更新和提高专业知识;也可根据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邀请各个临床科室的专家主任到药剂科讲课,传授临床专科知识,使药学和临床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3 开设药师咨询窗口,开展药物咨询工作

门诊药房每天面对大量的患者,用药的合理性仅靠药师发药时短暂的口头嘱咐很难让患者明白所使用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注意事项等问题。例如,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腹泻,蒙脱石和妈咪爱两种药物要间隔2 h服用,不然两者合用会互相抵消效果,出现药物相互拮抗而延误治疗。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药师一切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患者的利益,药师在药物治疗中提供药品的态度、行为、承诺、关怀、伦理、职责、知识和技能都是为了使患者获取最佳的治疗结果[2]。在门诊药房的一个窗口开设用药咨询,每天安排一名经验丰富的药师负责为患者解答用药方面疑问,方便在取药高峰期患者领药后或用药过程中有不清楚的地方,药师可以根据患者所需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患者得到医生那里难以得到的安全用药知识。这种药师和患者面对面的交流不但普及了安全用药常识,提高了患者科学合理的用药的意识,而且体现药学的核心服务,拓宽了药师的专业知识范围,增加了患者的信任度。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和保健意识的提高,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用药时间和方法等合理用药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药师的重要性也日愈体现。转变药师的工作模式在人们印象中只是从事简单的“照方抓药”,只要不拿错药就完成任务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要点点滴滴做起,努力改变药师在医护人员心中的形象,提高药师的工作地位,体现药师自身价值。

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全程药学服务,是医院门诊药房的发展方向,也是医院门诊药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面对目前这种药学服务的现状,作为药学工作人员,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改进、完善自我,才能使医院药房药学服务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汤光,李大魁,袁锁中.优良药房工作规范[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7):503-506.

[2] 田仲新,赵丽杰.提高门诊药房的服务质量与水平[J].实用医技杂志,2009,16(2):152.

[3] 赵志成. 浅谈我院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 2011,23(3):251-252.

[4] 王靖. 药学服务新模式的探讨[J].首都医药,2011,20(5):32-33.

[5] 王海芸.树立优质服务理念,提升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水平[J].北方药学,2011,7(1):84-85.

[6] 侯宁. 药师在药事服务中的职业价值探讨[J].中国药事,2011,6(5):579-581.

医院门诊综合楼 篇7

随着中国整体的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国内医疗机构也必将独自面对市场化的竞争,改变传统的管理与服务理念势在必行。医院门诊在病人就诊过程中排队现象在所难免,为了在排队时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构建以人为本的医疗环境,医院门诊候诊呼应信号系统应运而生。

由于我国国情特殊,人口基数大,长期以来,医院的门诊量大,病人排队秩序混乱、门诊工作琐碎繁多;就诊排队的人群“围医”现象,严重影响接诊医生的工作环境,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更不利于保护病人免受感染。通过门诊自动分诊导医信息与管理系统的实施,可以改善医院门诊及候诊区的就医秩序和服务质量,杜绝拥挤、排队和嘈杂,净化医院的医疗环境,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病员之间的直接接触,降低了交叉感染几率,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大型医院投入使用了医院排队叫号系统,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医院认识到了使用排队叫号系统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呼应信号系统更加的智能化、数字化、功能多样化、人性化;其结构紧凑,产品可靠性和管理维护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

2呼应信号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2.1系统基本构成

门诊候诊呼应信号系统由系统软件及计算机、系统主控器(排队机)、门诊分机、票号打印机、显示器及扬声器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候诊区集中显示屏可壁挂安装或吊顶下管吊安装,扬声器可采用吸顶式。候诊区信息插座应于候诊区内,靠近走道方便操作处设置。

2.2系统工作原理

一般医院都有一套成熟的HIS系统,管理挂号信息、病人信息、医生信息等,所以叫号系统具备良好的数据基础,通过设置一个合理的数据接口,直接从HIS系统获取需要的数据。叫号系统采用标准的C/S网络结构,从HIS系统获取的数据集中存放在服务器上。每个护士站配备一台客户端电脑,实现相应科室的排队数据的管理和查询。同时该电脑也是护士站局域网内的“服务器”,通过集线器和若干网络呼叫器连接在一起。每个医生配备一台网络呼叫器,当需要接诊病人时,通过呼叫器发送“呼叫”命令到护士站管理电脑。护士站管理电脑在收到呼叫器的“呼叫”请求后,查询数据库,响应请求,同时通过串口发送相应的就诊提示到LED显示屏,并给出语音提示:“请××号×××到××科××诊室就诊”。

2.3系统数据流程

如图2所示,系统工作流程以所要处理的数据为主体,从一条记录产生开始,给出了数据处理的整个流程。这里提到的数据要通过接口从HIS系统获取,所以需要HIS系统开发商提供配合。病人的整个就诊活动涉及到医生、病人、护士三方,所以根据活动主体的不同,可以将整个工作流程拆分成三个小的具体流程:病人就诊流程、医生工作流程、护士工作流程。

2.2.1病人就诊流程

1)病人首先在挂号处挂号,获取挂号单,根据挂号单上的提示,前去相应科室候诊。

2)在相应科室的候诊厅候诊,依据挂号单上的编号观察大屏信息并留意语音提示,当被叫到时,根据大屏信息和语音提示前去相应诊室就诊。

3)到相应诊室就诊。

4)根据医生诊疗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做进一步化验检查。

5)如果需要,前去化验检查后复诊。

2.2.2医生工作流程

1)到护士站签到,开始正常上班。

2)按‘顺呼’键,呼叫病人,系统自动为该医生分配病人。

3)接诊,并判断前来的病人是否和分配信息一致。

4)如还有病人候诊,继续叫号;如无,暂时等待。

2.2.3护士工作流程

1)打开系统软件。

2)判断系统软件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3)如有故障,及时找相关人员维护,使之尽快恢复工作。

4)系统软件正常运行后,进行基本配置,例如根据医院规定的医生上班表配置当班医生:哪个医生在哪个诊室坐诊,哪些诊室是专家门诊,哪些诊室是普通门诊。

5)在无特殊情况下,系统软件自动排队分诊病人。

6)是否有特殊情况需要处理,如转诊、过号等情况。

7)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2.4呼应信号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1)就诊排队应以初诊复诊、指定医生就诊等分类录入,自动排序;

(2)随时接受医生呼叫,应准确显示候诊者信息及就诊诊室信息;

(3)当多路同时呼叫时,宜逐一记忆、记录,并按录入排序,分类自动分诊;

(4)呼叫方式的选取,应保证有效提示和医疗环境的肃静;

(5)诊室分机与分诊台可双向通话;分诊台可对候诊厅语音提示,音量可调;

(6)有特殊医疗工艺要求科室的候诊,宜具备图像显示功能。

2.5呼应信号系统设计要求

1)医院各科室门诊、检验中心、出入院手续办理处等处设置候诊呼应信号系统。

2)各科室分诊候诊主机排队机宜设置在各科室门诊候诊区的护士站,在各科室候诊区设置集中显示屏显示就诊信息。

3)诊室内分机可选用手持式叫号器,安装在医生工作台上;或者采用虚拟叫号器,则应配置医生工作站计算机及相应软件,并提供网络接口。

4)综合医院内呼应信号装置应使用交流50V以下安全特低电压。

3小结

结合现有综合医院存在的问题和使用需求,在医院呼应信号系统设计中应注意:充分考虑医院现有的经济实力等因素,在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情况下,考虑系统造价。如门诊候诊呼应信号系统中采用硬件叫号器还是软件叫号器,对于经济实力比较雄厚,各诊室内均设有医生工作站的门诊可采用软叫号的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医院门诊综合楼 篇8

1 门诊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实践

1.1 设立组织管理结构

在综合医院组织管理框架基础上设计战略绩效管理组织框架,探讨该框架中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协助配合、监督执行、具体实施等组成部分的责任[3]。医院成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院长和党委书记担任组长,指定一名副院长担任常务副组长,其他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组员由有关职能部处室主任组成。在组长带领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统筹,确定工作方向。设立绩效考核日常办公室,负责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协调、管理和督办,实行绩效考核工作的决策管理和团队管理。

1.2 制定绩效考核计划

患者评价指标、医疗服务质量、安全指标和医疗服务效率指标是医院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也是较难制定的指标[4]。根据医管局公布的绩效考核指标,结合医院内部管理要求,制定了5个门诊绩效考核指标。(1)效率指标,即每医生日均负担门急诊人次;(2)质量指标,包括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专家门诊出诊率;(3)费用指标,包括门诊患者次均费用和药占比;(4)服务指标,包括预约就诊率和窗口等候时间;(5)患者评价指标,即门诊患者满意度。分别从院级和科级两个层面制定绩效考核计划。

1.3 执行

1.3.1 制定绩效考核指标目标。

以2011年指标完成情况为基线,根据医管局目标值设定依据,分别制定2012年医院和科室的绩效考核指标目标。即每医生日均负担门急诊人次在2011年基础上,实现5%的增长;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已达到卫生部20%以下要求的,2012年目标值以2011年12月使用率为基准,数值保持不变;专家出诊率达95%以上;2012年门诊患者次均费用去除CPI影响因素实现零增长;2012年门诊药占比在2011年的基础上下降1.6%;预约就诊率达45%以上;挂号、交费、取药窗口等候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分为6个维度,即医院环境、挂号和候诊、诊疗、辅助检查、取药和交费、投诉。患者满意度调查达80%以上。

1.3.2 建立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

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是考核主体部门与医院管理者通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形式,明确公立医院综合管理目标,以及政府和医院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强化公立医院不同阶段工作的重点和政府管制的目标,明确对公立医院的考核项目和应要完成的任务,同时规定具体考核方法和指标[5]。医管局与医院院长签署医院绩效考核协议书,院长与科主任签署科室绩效考核协议书。绩效考核结果采用百分制评价,分四个级别:≥90分为优秀,75分≤分数<90分为合格,60分≤分数<75分为基本合格,<60分为不合格,以一年为周期进行评价考核。实行院长负责制和科主任负责制,明确医院、科室绩效考核项目和考核指标目标,与院长、科主任年终述职及考核测评挂钩,院长实现对医管局的承诺,科主任实现对医院的承诺。

1.3.3 分析、预估绩效考核指标。

医院、科室两级对绩效考核指标进行分析和结果预估,将指标分成三部分。一是工作运行现状即可完成的指标,以效率指标和部分质量、服务指标为主,占30%;二是需要调整工作现状,经过努力方可完成的指标,以部分质量指标、服务指标和患者评价指标为主,占50%;三是虽然有整改效果,但仍不能完成的指标,以费用指标为主,占20%。针对第二、第三类指标,主管部门召开有关部门协调会,分析在管理架构、组织实施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现状。与同级别医院做比较,寻找工作差距,加强精细化管理,制定整改方案,按时完成指标任务。

1.3.4 分层培训。

医院召开绩效考核领导小组会议,在决策层面培训绩效考核政策,达成工作共识。医院邀请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职能部门进行培训和绩效考核指标解析。医院召开院周会,院长及主管副院长向科主任讲解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要性、实施办法及目标指标说明。各职能部门对分管科室进行培训,科室主任做好科内动员、培训和工作部署。通过分层培训,提高全员知晓度和参与度,提高执行力度。

1.3.5 绩效考核数据管理。

医院指定专门部门负责数据统计,明确数据来源。对系统功能、数据库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及数据库安全、软硬件平台及性能等进行了详细设计[6]。维护科室字典和人事字典,规范各项数据的定义,搭建信息系统数据平台。按月汇总全院及各科室绩效考核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及时性和安全性。绩效考核数据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方可统一发布。

1.4 反馈及评价

1.4.1 阶段性发布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动态监测当月指标,并汇总过去的数月指标完成情况,分别评价医院和科室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实际完成情况分四种,一是在上半年即可完成的绩效考核指标,包括服务指标,即预约就诊率和窗口等候时间;质量指标,即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专家门诊出诊率;患者评价指标,即门诊患者满意度。二是上半年未完成,年中才完成的绩效考核指标,包括效率指标,即每医生日均负担门急诊人次。三是到年终才完成的绩效考核指标,包括部分费用指标,即门诊次均费用。四是全年均未完成的绩效考核指标,包括部分费用指标,即门诊药占比。完成情况与预估大致相符。

1.4.2 绩效考核指标的反馈形式和内容。

通过以下几方面反馈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一是主管部门定期召开工作联席会,传达医管局发布的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同时收集各部门有关绩效考核工作推进情况及存在问题;二是通过每月门诊例会反馈各科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三是召开全院年终工作总结大会,对各科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点评,让全院各层面职工及时了解绩效考核工作进展。

1.4.3 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分析评价。

全院能达标的指标包括效率指标、质量指标、服务指标和患者评价指标,不能达标的指标为费用指标,原因分析如下。

近年门急诊量持续增长,主要与我国医药卫生体制和政策导向、优质医疗资源分布、大型综合医院接诊范围广覆盖、就诊需求、就诊习惯和集中就诊等密切相关。门诊患者构成中单纯开药的、急诊患者构成中非急症患者等均占一定比例。使得大型综合医院门诊效率指标不断增长,也是导致医院能够完成门诊效率指标的重要原因。医院通过调整就诊流程、信息化建设、候诊环节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等措施,不断提高整体接诊能力。门急诊空间狭小、布局固定,承担着持续增长的工作量。医院虽然建立了预警机制,但就诊量增长引发的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近年来,卫生部及北京市卫生局先后下发有关文件,要求医院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开展预约诊疗工作、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活动、加强专家门诊出诊管理等。医院不断调整内部管理,如开放所有号源用于预约挂号,依托统一平台预约挂号,引导分时段就诊,监管专家每周出诊次数及出诊率,加大处方检查和处方点评力度,开展患者权益和患者安全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规范培训等。几年来的工作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并显现成效,使得医院能够完成医管局要求的质量指标、服务指标和患者评价指标。但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和患者评价是医院需要常抓不懈的重要管理工作。根据不同阶段的具体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改善患者就诊体验。

大型综合医院多以基础学科为主,疾病谱中以慢性病为主。以宣武医院为例,门诊量居前三位的科室分别是神经内科、心脏科和内分泌科,占全院门诊量的38.7%。门诊慢性病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长期用药的患者占较高比例。基于上述特点及国家医疗价格体系现状,费用指标是对医院管理工作的巨大考验。尽管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落实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严禁超量开药、重复用药、提前开药等,但仍需要依赖政府部门出台结构性调整的政策,合理利用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资源,弱化其过多承担二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能,强化其在疑难、危重症救治、承担社会公益性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合理控制门诊费用增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5 调整

为进一步提高门诊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医管局制定的绩效考核指标及完成情况,医院适时调整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规范门诊就诊指示标识,采取挂号单、检查检验申请单、预约单、处方、注射证明单、当前标识牌、指引标识牌等多种方式提供就诊提示。引导患者分时段预约就诊,缩短就诊等候时间。加强复诊预约管理,要求接诊医生根据病情主动为患者办理复诊预约,提高复诊预约率,尤其是产科和口腔科门诊复诊预约率应达100%。同时在诊桌上摆放复诊预约的提示,接受患者的监督。随着预约挂号就诊比例的升高,调整挂号流程和挂号窗口的功能,既方便预约挂号的患者,又方便诊间挂号和现场挂号的患者。加强门诊医生出诊管理,确保每医生日均负担门急诊人次达标。规范诊疗,合理施治,控制次均费用增长,降低药占比。提高病历、处方等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增加质量绩效指标,如门诊病历、急诊流水病历、抢救病历、留观病历和单项否决病历的质控指标。要求医生接诊时尊重患者合法权益,保护患者隐私,充分做好病情和诊疗方案的知情告知,与患者共同参与医疗安全活动,提供替代诊疗方案。主动说明诊疗流程,保障诊疗的连续性。通过分时段预约,缩短检查等候时间。医院增补对抽血等候时间,血尿便常规检验取报告等候时间,超声、CT、磁共振检查预约时间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患者及时检查、领取报告。继续定期监测交费、取药窗口等候时间,做好高峰时段人员分流和疏导工作,将等候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通过采取上述门诊服务的调整措施,提高门诊整体服务水平,改善患者就诊感受。

2 绩效考核对大型综合医院门诊管理工作的作用

2.1 转变管理理念

医管局绩效考核指标是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近期工作方向和管理目标的具体要求。医院应以医管局绩效考核指标为工作抓手,从决策层面到执行层面,从管理部门到临床部门,高度统一思想,及时转变认识,明确医管局绩效考核目的和目标。在医管局带领下,将绩效考核工作变行政指令为管理助力,推进医院内部管理工作。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分析、讨论考核内容,将绩效考核工作与医院发展规划、发展目标相结合,借助外力,整合内力,挖掘潜力,完成绩效考核指标,同时促进医院发展。

2.2 调整管理模式

过去人们对门诊工作的关注仅限于年门诊量、排队等候时间、“三长一短”等表面现象,缺乏门诊系统管理及考核指标。近年来,随着门诊量的持续增长,广大群众对门诊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门诊服务项目、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尤其是门诊已经成为首先践行各项医改政策的重要场所,门诊工作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并且受到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管理者的重视。根据门诊工作特点、服务内容、患者就诊需求和就诊感受,制定不同类别绩效考核指标,使得医务人员有章可循,规范医疗行为,管理人员有据可依,督查规章制度落实情况。通过绩效考核工作,使得门诊管理模式由经验、粗放型转变为科学、精细型,使得门诊工作由自然惯性运行转变为按照量化和标准化运行。通过绩效考核工作,引入团队管理、决策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激励管理、培训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创新管理等。通过绩效考核工作,逐步建立并完善大型综合医院门诊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

2.3 改变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是在管理活动中为实现管理目标、保证管理活动顺利进行所采取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因此,首先应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即通过完成绩效考核指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社会满意度,调动职工积极性,使得医院管理有效,运营高效,持续发展。医院运用综合管理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绩效考核指标。同时,使得医院管理更加科学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2.3.1 目标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医院和科室在一定时间内应该达到的工作成果。医管局下达绩效考核指标目标后,医院管理者在明确目标后,将其有效分解,转变成各科室以及各班组的分目标。通过绩效考核目标对科室进行管理,即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各科室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目标管理以实际成果为目的,以相信人的积极性和能力为基础。医院通过层层动员,由上而下层层制定目标,加深对目标的了解,取得上下目标的统一。调动每位医务人员参与,将其工作直接或间接地同医院、科室目标联系起来,了解自己的工作价值,提高工作成果,实现医院整体目标。

2.3.2 定量分析方法。

运用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科学方法对各项绩效考核指标及其完成情况做量化分析,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掌握绩效考核工作进展及其动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通过定量方法将绩效考核工作数据化、标准化。

3 讨论

3.1 落实指令性绩效考核指标,注重社会效益

落实政府指令性绩效考核指标是管理医院的手段,追求医疗服务的社会效益是绩效考核的目的。卫生行政部门主导的绩效考核工作,就是要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以满足公众健康需求作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目的。公立医院是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是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方向。大型综合医院门诊工作是体现医疗服务社会效益的重要窗口,应切实完成医管局部署的各项绩效考核指标。

3.2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注重社会责任

卫生部于2005年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旨在探索建立医院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使医疗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以病人为中心”已经成为一种管理理念。门诊绩效考核工作中贯穿了这一理念,体现在预约挂号、检诊分诊、咨询服务、排队叫号系统、分时段就诊、诊室一医一患、集中预约检查、自助打印检查单、一卡通、检查结果互认、专家集中会诊、优化流程、控制费用、提升质量安全、缩短等候时间等方面。通过绩效考核,规范门诊服务,履行大型综合医院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3.3 根据医院发展规划,调整绩效考核目标

绩效考核工作与医院的发展密切相关。根据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医院发展近期目标和中长期规划,医院应不断调整绩效考核目标。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潜在能力,更好地实现医院的管理目标。绩效考核目标的设定应突出以下三方面,一是结果导向,即关注结果性指标;二是突出重点,即关键绩效指标的数量不超过5个;三是量化管理,即尽可能通过客观取值、计算的方式得出结果。总之,一个好的绩效考核目标确定后,有利于医院持续发展。

摘要:在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带领下,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作为北京市属三级综合医院,落实绩效考核工作。通过设立组织管理结构,制定绩效考核计划,明确绩效考核指标目标,建立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分析预估绩效考核指标,分层培训,加强绩效考核数据管理,阶段性评价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定期发布信息,及时改进工作,实现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管理要求。指出在落实指令性绩效考核工作中,应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注重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根据医院发展规划,调整绩效考核目标。

关键词:大型综合医院,门诊,绩效考核

参考文献

[1]单文卫.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模式的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2,25(1):58-60.

[2]陈云.新医改背景下构建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1,24(1):10-12.

[3]汪孔亮,胡翔,项莉,等.公立综合医院战略绩效管理组织责任体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0,23(7):53-54.

[4]孙纽云,梁铭会,胡翔,等.国内外医院绩效评价的关键领域和指标研究[J].中国医院,2012,16(4):9-13.

[5]孙纽云,周军,梁铭会,等.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思考与设计[J].中国医院,2012,16(4):6-8.

医院门诊综合楼 篇9

设计理念

1.新门诊综合楼建设背景

医院原有的门急诊楼建于7 0年代, 布局、流程都不尽合理, 医疗环境与整个苏州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与市区及周边地区患者的期望相距甚远。患者和医务人员都迫切希望从根本上改变门急诊用房紧张、诊室布置不合理、患者拥挤不堪等状况。因此, 新建一座门诊大楼, 已成为医院的当务之急。新门诊综合楼占地面积2250m2, 建筑面积14321m2。负二层为使用二层立体停车设备, 具有118个车位的汽车停车库。负一层为放射科, 一到三层为门诊和部分医技科室, 四层为检验科和门诊手术室。门诊楼规划布局设计合理、平面紧凑、功能齐全, 最大限度满足儿童的门诊医疗需求。门诊楼已于2006年6月1日启用。

2.新门诊综合楼的设计理念与使用效果

(1) 医院的功能和特点

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 现代医学观念的转变, 医疗技术和装备的进步, 对现代化医院的建筑在功能上直接提出更高的要求。流程的合理性, 在门诊综合楼的设计上更为重要。在设计时首先必须以满足功能需求为原则, 以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舒适度为根本, 力求使设计方案具有前瞻性。其次必须了解儿童医院的特点:第一, 儿童医院人流量大, 每位患者至少要有二位以上家属陪同, 这样, 就比综合性医院的人流增大了1~2倍, 从而要求候诊、卫生间、楼电梯等宽敞。第二, 人流停留时间长, 患者自己没有就诊的主动性, 加上就诊、检查、补液打针时的不配合, 都需要较长的时间, 这样就要求儿童乐园有多处缓解儿童紧张心情的场所, 要为儿童患者创造一个温暖、愉快的医疗环境。第三, 需要预诊和二次候诊, 因儿童医院分科专业, 家属就诊时并不知道挂什么号, 还有儿童的体温很重要, 来时必须先测量体温和甄别个别的传染病疑似患者, 这样就要求预诊台和足够大的大厅。再有考虑到专科特点和人性化要求, 所有诊室均为单人诊室, 即一名医生对一名患者, 从而要求诊室的走廊足够宽敞来满足二次候诊。第四, 儿童病情变化快, 特别是婴儿、新生儿的病情随时都有变化, 这样就要求便于抢救的绿色通道要通畅和较短的距离来节约时间, 垂直流程需二部客梯和二部医梯。第五, 必须考虑医院的车流和人流。随着经济的发展, 家属开着自备车来医院就诊越来越多, 在设计时除考虑必要的停车库外还必须有合理的人流和车流。事实证明, 现在的门诊楼南北大门直通病房大楼, 既增加了两座大楼的通透感, 又可作为病人和家属的主要通道, 而车和职工从医院的另一条主通道出入, 人流车流相对分离, 井然有序。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门诊楼三楼儿童乐园

(2) 舒适的环境

在外部环境方面, 苏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的文化古城, 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经济繁荣, 文化底韵浓厚, 园林风景优美, 文物古迹众多。医院又处在繁华的古城中心, 与世界遗产环秀山庄相对, 所以外立面必须与古城风貌和周边环境相协调。在布局和造型上看, 体现了苏州园林的特色, 当步入大楼时丝毫不会感到是来到了医院, 减少了患者的恐惧感。在内部环境方面,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 满足了医患双方的精神要求。大厅适度的共享空间和东西两个采光天井, 既体现了整个大楼的大气, 又给患者提供了足够的等候空间和活动场所。粉红色的门、不同颜色的各层候诊椅和墙上的卡通图片, 没有一点奢华的表象, 但充分体现出简洁、优雅、美观的整体风格。

(3) “人性化”准则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逐步向生理化、心理化、社会化医学模式转变, 医疗环境的“人性化”准则普遍受到设计者和医院管理者的遵循。大楼以中厅为轴, 向东西两边扩散, 每层东西形成功能相对统一的诊室小区和功能检查小区, 流程合理、布局简洁, 最大限度地方便患者就诊。垂直交通设在中间, 便于人员分流, 避免交叉感染;二、三层南面诊室医生通道的设计是医院的创新, 充分体现了医院“以人为本”的理念;等候休息区设计母乳喂养室, 大厅内设的小卖部和三楼的儿童乐园, 满足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卫生间设立了儿童用洗手台、小便池、残疾人卫生间, 每层的标识牌有儿童喜爱的各种不同的动物加以区别等等, 都充分突出了人性化理念。

3.老门急诊楼及老病房楼改造思路

医院老门急诊楼建于上世纪70年代, 面积为4000多m2的砖混结构建筑。新门诊楼启用后, 经反复论证并经规划批准, 对原有建筑与加建部分造型的统一, 结合建筑要求, 使改造方案设计达到“内外兼修”。外立面在原有锦砖上采用日本SKK外墙弹性涂料, 与新门诊相协调。考虑到原结构, 内部改造时首先采用植入钢筋加固梁、柱及碳纤维布对建筑进行加固, 增加每平方荷载;另外, 对建筑进行整体装饰改造, 增加自动消防设施、多联空调机组、变频供水系统、医用电梯、中心供氧等;从布局、流程、功能方面最大限度满足医疗及病人就医需求。老门急诊楼改造后, 在一楼设置抢救室、留观室、医技科室等, 单独设置肠道感染性门诊及发热门诊。二楼补液中心分设输液配置室、等候区域、穿刺区域及每人一床的补液区域。三楼为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老病房楼均为上世纪70年代末的建筑, 内部设施陈旧且都为大房间, 无法满足目前病人就医需求, 改建时在原有建筑结构不能改变的情况下, 进行内部整体改造, 在原病房内采用套门后变成两个病房单元, 每病房单元增加单独卫生设施, 集中供热水系统, 地面整体弹性地材, 多联空调机组, 住院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建造经验

1.全员参与, 充分论证。

一个医疗建筑项目, 不论是新建还是改建, 一般都会遇到四个问题。第一是选址和改建的可能性;第二是功能和流程;第三是资金;第四是建设和管理。在建设中往往大家都会注重后两个问题而忽略前两个问题。其实, 如果对前两个问题给的时间不足或论证不充分, 不仅会造成财力的浪费, 而且会在功能上造成遗憾。在建设中我们注意了这一点。考察学习、吸取先进经验, 这是改扩建工程的首要环节。医院建筑的改扩建是件大事, 大家都非常关心和支持, 尤其是一开始每个人就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工程的论证, 最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满足功能要求, 体现现代化的特征。

医院建筑不同于其他民用建筑的地方, 在于它必须流程合理和解决院内感染问题, 还要体现现代化要求。首先, 要流程合理先要做到分区合理。我们把诊疗区分为: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名医门诊、特需门诊、外科门诊和小科门诊;检查区分为:放射、检验、功能检查和门诊手术室。根据人流量、距离和急救因素等进行相对划定区域。其次, 按人流、物流的洁净, 污染程度, 通过通道、走廊、出入口、电梯、自动化传送设备、通风净化设备、消毒设备、导向标识等, 使整个大楼有机的联合、分隔, 按照不同区域对院内感染的不同要求, 把院内交叉感染的几率降到最低。最后, 把这些要求尽量通过智能化体现出来。这样大楼的系统有10项之多。即:垂直运输系统、物流传输系统、手术室供气系统、安全监控系统、消防控制系统、分诊叫号系统, 信息显示系统、检验结果提取系统, PACS系统等等。满足了各医疗学科发展的专业要求, 达到了基本现代化医院水平。

3.坚持长远规划, 整体布局, 分部实施。

医院从整体布局入手, 正确处理现状与发展, 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做到长远规划, 持续发展, 布局合理, 分部实施。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从2002年制定医院建设整体规划, 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 院容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 全院职工按照“家、学校、乐园”的办院理念, 努力把儿院建成技术领先, 服务一流, 环境优美的特色专科医院。

展望未来

根据医院《“十一·五” (2006—2010) 发展规划》, 在“十一·五”期间, 医院的发展目标有五个:

1.打造一个品牌——建成省内一流, 国内知名, 以疑难疾病、危急重症诊治为重点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2.实现两个满意——让患者满意、让职工满意。

3.增强三种意识——服务意识、市场意识、忧患意识。

4.倡导四种氛围——发展的氛围, 开放的氛围, 学术的氛围, 协作的氛围。

5.建立五种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经营管理体系、诚信服务体系、人才发展体系、科技创新体系

医院根据临床和科研发展需求, 力争每年将医院总收入的8%~10%用于医疗设备投入, 支持临床适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医院已购置MAR、DAS等一批现代化的大型仪器设备, 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推进科研创新。加强医院信息网络建设, 不断完善HIS系统, 拓展LIS系统功能, 建立PACS系统, 建设门诊医生工作站和电子病历系统, 医院办公自动化 (OA) 系统, 拓展医疗辅助系统与数字图书馆。

还医院加大了基础建设, 适时扩大医院规模。根据苏州市区不断扩大的人口规模、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医院已完成门诊综合楼建设、老门诊楼和老病房楼改造, 创造了良好的就医环境, 使就医流程合理化。按照苏州工业园区卫生区域规划, 工业园区将要建一所三级儿童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将抓住机遇, 力争寻求苏州市政府和工业园区的支持, 三年后, 一所占地面积6万m2, 按日门诊量3000人次, 住院床位1000张设计, 建筑面积9万m2的新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将在园区建成。

特约记者简介:

朱建兴为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

鲍俭为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基建处处长。

资料链接:

城市中心区大型综合医院门诊楼设计 篇10

1 影响城市中心区大型综合医院门诊楼建设的各种因素

1.1 城市发展对医院门诊楼的影响

随着医院所在城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方面的变革与发展, 综合医院门诊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变得更加庞杂。医院门诊既承担着一般门诊、保健门诊和急诊的任务, 又要对病人情况、疾病病发规律、发病因素进行相应的调查与研究, 同时城市对医院功能要求还包括病前预防、体检和美容护肤等健康服务项目。众多社会职能给医院带来多重影响:一方面, 大型综合医院门诊为城市提供多种服务, 使其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 医院门诊日益复杂, 多种拓展功能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 使得医院门诊楼建筑更趋复杂。

1.2 信息技术对医院门诊楼物流模式的影响

计算机数字化网络技术不仅融入医疗技术、医疗设备, 推动它们的改革与创新, 同时还拓展了医院的经营管理方法, 介入到医疗服务和后勤保障的各个方面, 对医院建筑设备和建筑物的运行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字化网络技术, 拓展了医疗服务的空间与时间范围, 从根本上提出了崭新的医疗服务模式:远程会诊、远程诊治等都相继付诸实施。在数字化服务网络中, 诊治所涉及的范围不仅打破了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界限, 对于一些疑难病症, 甚至求助于国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同时, 信息技术改变医院门诊的经营管理方式与服务模式。以上变化带来的结果是,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医院门诊候诊空间人群聚集的压力, 缓解门诊公共空间混乱繁杂的环境, 并节省门诊等候空间。

1.3 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对医院门诊楼科室设置的影响

随着人类健康疾病谱发生了许多变化, 那些明显与心理因素及社会老龄化有关的疾病, 如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等, 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 一些有条件的大医院和具有专业特长的医院对传统医院门诊分科进行了调整, 并设立了专科专病门诊, 如心血管内科、肾内科、血液内科、胸外科、脑外科等等;而部分门诊科室, 由于在治疗过程中是相互支撑和依赖的关系, 导致部分科室合并或重组成立新的科室。“双心门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该科室由心内科医生和精神心理医生共同医治冠心病病人。

2 城市中心区大型综合医院门诊楼设计的新观念

2.1 医院门诊楼的动态演变

与其他建筑类型相比, 医院门诊楼更加敏感地反映着时代和地区的医疗特征, 并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处于动态变化中。

医院在建成时拥有的建筑形态, 主要取决于建成时的医学及技术水平、地区医疗需要、医院运营机制以及相应的建筑标准与规范。在一定时期内, 各项构成要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然而这是暂时的, 各项构成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 医院建筑形态必然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2.2 “数字化医院门诊”的引入

“数字化医院门诊”主要由数字化医疗设备、医院门诊管理信息系统及远程医疗服务三个部分构成。医院门诊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使医院门诊管理、药房管理、后勤管理等更加清楚、明了、高效。

目前, “数字化医院门诊”的概念也融入到医院门诊楼设计中。它不仅改变了医院传统的管理模式、医疗习惯, 也影响了医院建筑功能布局和设计要求。

由于医院的管理系统大都是基于数字化信息技术建立并实现的, 信息中心 (计算机中心) 真正成为医院的心脏。它的位置选择、建筑布局、电源保障以及多层次的保护, 成为建筑设计必须重视的问题。同时, 智能控制要求有许多弱电管井和平行弱电线槽, 为了有效利用这些设置, 要求医院建筑布局应适当集中。

数字信息技术的大量运用, 要求建筑师对医院设计具有更精确的总体把握, 同时对设计程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3 城市中心区大型综合医院门诊楼设计的新趋势

3.1 医院门诊楼建筑的“应变模式”

一所医院门诊楼的设计建设, 都是在当时当地的医疗需求、医疗技术、医疗管理、建筑技术的具体条件下完成的, 在当时是适用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上述条件逐渐发生了变化, 医疗需求及相关条件不断演变, 而医院建筑凝固不变, 最终上升为现代医院门诊楼建筑设计的主要矛盾。

英国建筑师李维尔·戴维斯和约翰·威克斯倡导的“机变论” (Theory of indetesminacy) , 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 并与其他建筑理论相结合, 逐渐演生出相关设计模式:“通用空间”模式, 将医院门诊楼设计为多层的整片连续空间, 像一个大集装箱一样, 然后把门诊楼的各个部门通通包容进去, 并可随时加以调整, 适应任何功能转换要求;新陈代谢的渐次更新模式, 在原基地上利用空地或拆除部分次要建筑后, 按医院发展规划建设一期工程;待完成后, 拆除部分原有建筑作二期建设用地, 拆除建筑的功能转入一期建成的门诊楼内, 以此进行二期和三期建设, 最后达到全面更新的目的。

3.2 医院门诊楼布局日趋集中化

城市中心区大型综合医院门诊楼布局集中化是与现代医院的经营方式及城市土地利用价值的不断提高密切相关的。大型综合医院在功能设置与装备配备上逐渐“大而全”时, 其复杂昂贵的医疗设备就必须充分发挥经济效益, 方能维持运作成本。坐落于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的城中心区、市区可以为其争取广大的医疗服务覆盖面和更多的病人来源;然而, 市区范围内的土地价格极高, 因此, 只有采取集中式的布局才有可能充分利用其土地价值, 达到较好的利用率。

医院门诊楼集中化使得在建筑设计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大为增加, 在建筑形态和设计组织手法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层建筑技术、电梯、空调等技术的发展影响着医院建筑的布局。随着医院建筑中的各种设备管线渐趋密集, 低层分散式医院在经济性上的优势已经越来越难以体现, 这就使得医院建筑呈现出集中化的要求, 而这种要求又随着垂直交通工具和空调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得以实现。

城市的发展、数字信息技术的出现、人类疾病谱的改变, 使得城市中心区大型综合医院门诊楼在建筑设计上出现了“动态演变”与“数字化医院门诊”这样的新观念;为了适应新观念的要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 适应变化发展的“应变模式”和布局“集中化”的设计趋势得以提出与实现。然而, 这样的设计观念与趋势是否能够真正满足与解决门诊楼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与新要求, 还需日后更加深入的调研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巍.现代医院建筑的“变”与“应变”[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2]黄锡璆.医院流程的变化与发展[J].建筑创作, 2002 (9) :7-8.

[3]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4]董黎, 吴梅.医疗建筑[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

[5]南京工学院.医院建筑——国外建筑实例图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3.

[6]黄锡璆.变化中的医院总体布局[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1 (3) :73-74.

[7]托尼.蒙克.医院建筑[M].张汀, 译.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 2005.

[8]谷建.医患和谐和建筑设计[J].建筑创作, 2005 (12) :16-17.

[9]李亚, 黄锡璆.现代医院建筑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1 (3) :70.

上一篇:奥硝唑合剂下一篇:第三方仓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