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增长点

2024-05-09

经济新增长点(精选十篇)

经济新增长点 篇1

一、环保产业创新发展方式的必然

经济新增长点即代表了产业结构演进基本方向、在产业发展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产业。作为新兴产业, 为各行各业获得并提供清洁原料、清洁生产过程、清洁产品、清洁回收和资源重复利用。环保产业天然地具有经济新增长点的自然属性和生态特质。

在过去的几百年间, 传统工业文明以机械的或机电的思维和发展方式为导向, 其目标是“完美性”, 即把机器或事物改造得更大、更快、更好。前工业文明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同时也使“反自然”的历史“堆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肆意掠夺式资源开发, 引发了诸多生态危机。环境与发展的尖锐矛盾冲突和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迫使人类不得不做出反省和重新抉择。通过对传统发展思维和发展方式的调整, 向更高层次的生态思维和发展方式演进, 以修复由于传统工业文化“不适应”所造成的环境衰退, 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机械的或机电的思维和发展方式, 建立的是一种有恃无恐的世界秩序;生物的或生态的思维和发展方式, 则认同和顺应地球自然秩序。如今人类社会已经开始从前一种发展方式向后一种发展方式转变, 去“完美性”而代之的是“功能性”。凡事不必追求完美, 最为关键的是“适应性”, 即随环境变化做出改变的能力, 以及为实现成功而进行的必要改变, 人们已经认识到最理想的状态不是完美而是最好。这种思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意味着人类的世界观及其行为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集中体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的环保产业, 典型地展示了这种变化过程的一种必然结果。

二、影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全球环保产品比例达到了5%~10%, 发达国家的环保产业占据了全球环保市场的主要份额。我国的环保产业初具规模, 2008年全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1.41万亿元, 占当年GDP的4.7%, 其中, 节能产业为2700亿元,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为6600亿元, 环保产业为4800亿元;就业人数达2500多万人, 其中, 再生资源产业就业人数达1800万人。预计到2010年, 我国环保产业的年生产总值将达8800~10000亿元。今后10年, 我国环保产业有望保持年均15~17%增速。将形成环保产业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工程设计、自然保护和科研与环保产品咨询服务的优势和特色, 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将会大大增加。

我国环保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但总体规模相对比较弱小, 除了由于发展战略、相关政策不完善, 资金不足、企业综合素质较低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和后天缺陷外, 环保产业在成长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⒈运行机制需要适合市场需求。缺乏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保产业运行机制, 环保设施运营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补偿, 导致出现了市场障碍。为数不少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固体废物处理场等污染治理设施, 自负盈亏能力低下, 几乎完全依靠政府补贴维持运转, 存在建得起运行不起的状况, 导致一些企业缺乏生产积极性。

⒉技术、装备和产品水平有待提升。我国环保技术开发、产品生产等领域常规技术仍然占主流, 二氧化硫处理设备、除尘脱硫一体化设备, 以及工业废气净化装置等高新技术、设备开发能力很薄弱, 在许多领域仍然是一片空白。现存的技术装备大部分只相当于国际20世纪70~80年代中期水平。在环保产品中, 有20%只达到了20世纪80年代国际水平, 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不超过1%;有20%的产品由于可靠性、适应性和结构设计欠缺, 已面临淘汰;有40%的产品科技含量低、工艺落后、自动化集成度不高、运行可靠性较差, 亟需改进。

⒊市场秩序有待规范。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地区间产业、产品结构趋同、集中度低。条块分割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 加剧了不平等竞争, 给一些劣质低价环保产品泛滥提供了机会。

此外, 产业发展滞后, 生产设备和产品的多, 从事技术研发的人才和服务的人员少, 以及环保产业信息服务和透明度不足等因素, 也是制约环保产业发展的负面因素。

三、推动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1. 明确环保产业发展战略。

将清洁生产工艺、节能技术、新能源开发、废物循环再生与综合利用、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 列入优先发展项目, 按轻重缓急实行重点突破。环保产业布局、技术开发和产品生产, 要突出不同地区经济与环境特点, 西部以恢复生态功能和生物防治为主;沿海以减少陆路污染物排放源为主;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以大气和水污染综合整治为主;乡村以治理农药、化肥污染为主。或一个地区以一业为主, 并科学地兼顾其他。

2. 以科技创新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提高环保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推进科技进步, 推动企业与高校、环保科研机构联姻, 集高科技人才与技术之优势, 加快环保产业经济技术一体化进程。扩大资源节约和替代性产品等环保实用新型适用技术、产品开发和创新成果的市场化, 同时加速引进国外环保高新技术成果和消化吸收, 缩小与发达国家环保产业的差距。推进环保产业管理制度创新, 提升环保产业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3. 建立与市场经济接轨环保产业新机制。

一是推进投资社会化。按谁投资谁受益原则, 采取降低贷款利率等优惠广泛吸引社会投资;鼓励利用外资特别是国际多边组织的资金;建立环保投资公司进行资本运营, 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或发行股票进行市场融资。形成政府、企业和受益者共同出资机制,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完善环境补偿机制。遵从污染者付费的补偿原则, 由污染者对其不良环境行为后果做出相应经济补偿, 弥补由于环境损失所带来福利损失的社会代价。加快排污收费调节和改革力度。相应增加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的收费额度, 工业“三废”排污费依据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征收, 力争排污收费适当大于污染治理成本费。扩大税基、增加税种, 开征资源消费税和环境税, 对二氧化硫、汽车尾气等特殊污染物, 追加征收资源附加费等新费种。一旦条件成熟要尽快完成费改税改革。三是推进集约化经营。把环保产业从小而散、小而全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大格局, 组建一批与国际接轨的环保产业股份集团, 形成规模效益, 影响和带动环保产业和相关传统产业发展, 增强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和风险经营能力。

4. 优化产业外部环境。

2011高考政治得分新增长点 篇2

在高考复习阶段,本人以为主要做好三方面的事情:一是继续做好专题复习,以专题复习带动教材知识的整合、构建,创造一个更高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学习的平台;二是要选择并做好各地的高考模拟试卷,认真批阅,特别是做好讲评,在讲评中发现问题,在讲评中查漏补缺;三是要把好心理这一关,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与应试技能,以培植学生新的得分增长点。现就第三方面略谈些自己的浅见。

一、把握考试题型,增强应试信心

现行高考政治部分,就大的题型而言有二种:一是单项选择题,二是材料分析题。把握好具体的题型,有利于有生拿到试卷后心中有数,增强应试的信心。

(一)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的测试占据了高考试题的半壁江山,在政治学科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处于主体地位,成为高考成败的重要题型。近几年高考题中,政治部分选择题一般为12小题,共48分。五本书只考了12个选择题,可见选择题对教材知识的考核面较为集中,覆盖面小了,而且都是以当的社会热点和焦点为背景设置题干材料,并从该题干中创设1到2个题目,考查与题干设问要求相应的教材知识。这种考核,注重了对学科知识准确掌握程度的考查、突出综合能力思维能力的考查、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以主题组合的形式出现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准确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水平。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备这些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

1、加强审题是第一步。

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题材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认真审题犹为重要。高考政治选择题有二种主题材料的形式,其一是主题材料本身就是题干,依据该题干的要求设问并给出选项(题肢),06年高考题中有8道选择题属于这种的;其二是给一段主题材料,然后依据主题材料回答一组具体的题目,一般为2道题目,这些具体题目本身又有题干,再根据这些具体题干的要求设问,并给出选项(题肢)。一般情况下,这里的引导材料只起着一种“引导的作用”,更多地要根据具体题干的设问要求进行作答。06年高考题中有二则引导材料4道选择题。审选择题到底审什么?具体要求是:

第一、对第一种情况就是要读懂题干材料。明确题干材料的中心思想和主旨,特别是要抓住整个材料的中心思想或主要思想,较少(或不必要)把题干的材料进行分解。对第二种情况,那就是要读懂主题材料。每组选择题出现之前所出现的引导材料,是选择题的共同情景材料,其与各题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试题也都是受该主题控制的,对选择答案有着极强的提示作用和限制作用。要重视对引导材料的解读,明确其主旨以及要考核的学科范围等。这是前提。

第二、要明确题目的设问要求。对设问要求必须抓住“限制词”,这是关键。这种限制词一般有:①表明、说明、体现、蕴含、意味着;②是因为、根本原因、主要原因;③决定性因素、取决于、归要到底取决于;④经济学角度或经济常识角度、政治学或政治常识角度、哲学或哲学常识角度;⑤唯物论角度、(唯物)辩证法角度、认识论角度、人生观角度、价值观角度;⑥从国家、政党、国际关系角度;⑦从企业的角度、政府或国家的角度、市场经济的角度等等。抓住了“限制性”规定就抓准了方向,选择题也就对了一半了。

第三、要搞清隐性限制与显性限制。显性限制如上第二点中规定的。较难的是“隐性限制”的要求,这就更需要读懂题干材料的思想了。

第四、要搞清选项的形式。有二种:一种是组合式的选项,另一种则是单个的选项。组合式选项是以前高考题中不定项选择题的变种,但比不定项选择容易得多了。在06年高考题中有8道题是属于“组合式”题型的。一般的组合是以2个或3个题肢,在四个选项中只要排除掉一个即可。结合平时的学习、做题和掌握,根据各题的答题方法进行“对号入座”的思考和把握。

第五、推敲各备选项。现在的选择题,迷惑性、干扰性较强。必须要通过仔细思考,反

复推敲。要运用已学的教材理论、观点去进行分析、比较、鉴别,去掉一些干扰性强的选项。以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为例:①采用直选法。根据题干设问的要求,直接选出正确的答案。②努力排除掉表述(叙述)错误的题肢,即与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相背离的叙述,在余下的叙述正确的题肢中再进行第二步选择。③碰到“原因类”的题目,可以运用“代入法”。把作为题肢的原因“代入”其中,“因为……(题肢),所以……(题干)”,完整地读上几遍,看看是否通顺、是否合适、是否恰当、是否合理、是否正确。(06年高考题中有4个选择题是“因为题”)。如果是要求选择“错误的答案”(“不正确的是”),则先排除叙述正确的题肢,再在叙述错误的题肢中进行比较、鉴别。

2、要做好选择题,必须注意选项的“变意”。

从06年高考政治选择题的第1、2题(24、25题)中可以看出,高考中题肢的设计有时不是照搬教材中的“原话”,而是教材意思的一种“变意”,是“替代性意思”。如24题中的“易货交易”,这在教材中是没有出现过的,其实就是“物物交换”的意思,而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一般都是不再叫“物物交换”,而是称为“易货交易”。再如25题中的3个题肢: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形象思维的随机性、理性认识的创造性,这三个题肢在教材均没有出现相同的词语,需要考生去比较、领悟。但有关“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理性认识”等内容教材中都有的。

3、选择题的变化还体现在题肢的“变异”上,这种“变异”不是对“意思”的改变,而是“叙述方式”的变化,把“具体的内容”“容含”在“一般的观点”之中。如06年高考第30题: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

①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②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

③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包含④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这样的叙述方式是一种全新的叙述方式,它把具体的矛盾双方“安”与“危”容含在一般的观点中,并且增加了“同质”与“异质”这一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学生回答这种题目显得较难把握。

当然,最根本的仍然是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把握。从近几年高考出现的选择题情况看,得分率都较高,也就是政治选择题部分较容易。48分中应该可以得44分。如果再能够考虑上述所分析的情况,相信得分会更高。

(二)材料分析题

文综考试中的单科大题,往往是以材料的形式出现,因此在考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考政治部分的材料一般是表格(图)与文字材料的结合题。06年的第38题就是如此,该题共38分,二则材料组成,材料一是图表、材料二是一段文字。一般有三个设问,与第39题综合题的二个设问,共五个设问。06年高考卷中经济学有2个设问、哲学有2个设问、政治学1个设问,05年高考卷中经济学2个设问、哲学1个设问、政治学2个设问。

分析题的解答通常有四个环节:审读、查找、作答、规范。

1、审读:解题的基础,这也是审题的过程。

(1)如果是文字材料,一般要读两遍,第一遍可以粗读,顺读。一要读出文字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或中心思想;二要注意各段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是图表题,则按图表题的审题方法进行审题阅读。即:一看标题;二图表内容,既要横看又要纵看,要有比较;三看注解。

(2)审读设问。带着设问的要求再次回头仔细审读材料,将材料读懂、读透(从设问——材料)。细读材料时要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阅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从材料再到——设问)。在审读材料中要找“主体”、找“行为(措施)”、(经济学和政治学常以主体出现:政府、国家、企业、经营者、市场等等),从这些材料中努力获取和提取有效信息。

2、查找:解题的关键。

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完全分开。

(1)阅读材料后,要找出材料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果设问中有这方面的要求,更要注意内在联系)

(2)找出材料与教材理论、观点的结合点。材料体现或包含了哪些观点等。

(3)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体会命题者的意图——命题者想要考查一个什么知识

或观点。

(4)审读设问,找出不同设问的不同方向和不同要求,并有初步的腹稿形成,从哪几个方面去回答这个设问。

3、作答:解题的落脚点。

组织答案时注意的问题:

(1)按问作答,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材料分析题多由3问、4问组成,每问都有具体的指向和要求,要根据具体要求,一步步组织答案,并依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大概字数。

(2)要善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图表题的答案要点可以说几乎都在“图表”(标题、数字、注解)中,只是要做到如何把“数据”转化为“文字”,转化为规范化的政治术语,并能从表象中抽象出深层次的观点性的理论性的本质的东西。材料题的答案要点构成有三:一是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和观点,二是材料中内容的转化,三是党和政府新的提法和观点的运用。

4、规范:答题的保障。准确、全面、多角度地形成答案要点。一切努力都必须落脚 于答案之中,这是取分的关键。

(1)答案的基本要求是内容的针对性、要点的全面性、叙述的条理性、语言的术语性。在内容的组织方面要做到面要宽、点要多、话要短。在这里更加注重要点的全面性和语言的术语性,更加注重面要宽、点要多。现在高考政治答案的组成,都要求多角度、多方面、全面地形成。

(2)答案的编写上,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三)答题过程中还要注意

第一、按照题号的顺序作答。这是最科学的办法。现在不提倡什么“先易后难”,因 为在考试前,根本不知道哪道题易哪道题不难。拿到试卷后,也只是简略地浏览一下试卷的情况,有没有少印的等。所以,按序号一题题做下去是最合理的。

第二、合理安排时间。时间的安排已经通过平时的“模考”,自己心中有数了。选择题部分大该做多少时间,其中地理部分、历史部分、政治部分各做多少时间,主观题部分应做多少时间,心中应该要有数。一般按照正常的速度做下去,考试时间是没有问题的。如碰到特难的题目,一时拿不下来,那么可以先放弃,等有时间回过头来再做。

第三、相信自己对题目的第一感觉,特别是选择题。第一感觉往往是正确的。即使后面有时间,也不要轻易地改动原来的答案,除非你有八、九成的把握——原有的答案肯定错了。第四、看清题目,注意解题技巧。如材料题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时,一定要找准所运用知识的角度(经济、哲学、政常,或者更小的范围);二要找准主题词、主体词,是指国家还是政党,是指企业还是指公民等;三是尽可能从材料中去寻找答案,即使是抄材料也比自己凭空编造强。要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结合,既有材料又有观点。切忌只有材料或只有观点。

认真审题,层层分析;把握意图,找准题词;排除干扰,自信选答;

答题规范,字迹清楚;角度范围,多层多面;要点序号,层次清晰;

材观结合,政策落实;适度拓展,分析到位;政治术语,运用规范。

二、考试中的心理调适

1、要自信,对自己要充满信心。做任何一件事,信心是第一位的。在进入考场前,要不断地给自己以鼓劲。“我能行,我一定能行”。要相信自己,该复习的我都已经复习好了,别的同学、别的学校也是这样在复习的,一届届都是这样走过的。

2、对老师要充分相信。我们的老师都带过高三毕业班,都是有经验的老师,对今年的高考,复习什么、怎么复习,在之前都是备课组集中商量过的;都是在听了好几次高考复习研讨会后思考提升的;都是对近几年高考有感悟的。其他学校也是这么复习的,所以没有必要可担心的。要相信高考的东西老师翥已经复习过的。心中有底,什么都不用怕。

3、要适度放松心情。愉快、轻松的心情是取得高分的前提,同时要有适度的紧张。但不能过分紧张,特别是在遇到难题或新颖的题目时,心情会特别地紧张,最后即使是做得出来的题目也因为紧张而失分。这时,要求学生做到“作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目的就是放松心情。在进入考场后,多作几次深呼吸,直到自己平静下来。

4、不必害怕监考老师。许多考生不敢正视监考老师,其实不然,考场设在本校,监考老师一个是本校的,另一个是外校的。他们也希望我们的考生能考好,考出水平。只要不违

规,你可以尽管放心地作答。即使监考老师走在边上,其实他什么都不懂,或最多懂自己教的那门科。监考老师来检查,只是检查准考证号、答题卡的涂写,以及看看你的答题进度等,你只要全身心答自己的题,让监考老师去走吧!

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篇3

按照可能爆发的顺序看,中国经济的三大增长点包括:公共消费型基础建设投资、已有产能的绿化和升级以及居民消费。其中,最有可能在短期内引爆 并可长期依赖的是公共消费型固定资产投资。

当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比3年前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GDP增速已经降到了7.5%左右,名义GDP增速也降到了个位数。中国经济到底还有没有潜力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如果有,新的增长点在哪里?应该如何通过改革和创新,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接生?

增长潜力仍存

中国经历了36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规模比排在第三位的日本超出了将近一倍。尽管如此,中国当前的人均GDP发展水平按照购买力平价的汇率计算,仍然只有美国的20%。

东亚各经济体追赶美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它们的人均GDP与美国差距较大时,追赶的速度是比较快的;接近美国时,步伐就会放缓。其基本原因是,差距大的经济体不但可以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学习先进的技术和商业经营的模式,更可以向发达国家出口,从而提升本国国民的收入水平。

日本的人均GDP在二战之后达到了美国的20%,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的人均GDP则分别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达到美国的20%,在此之后的5~10年,这些经济体的增速都在8%以上。我们应该有充分的信心预测,中国经济在未来的5~10年仍然有接近8%甚至超过8%的增长潜力。当然,这一潜力需要通过社会经济制度的改善来释放。

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有三大发展优势。首先,作为大国经济,中国拥有巨大的腹地,不必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其次,中国是一个赶超型、学习型的经济体,能不断从发达国家学习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中国经济与20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经济不同,仍然有体制创新的原始动力。根据我们的测算,到2049年,中国的人均GDP发展水平(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有可能达到美国的70%~75%,总体经济规模将接近美国的3倍左右。

根据这一分析,今天中国经济的一些困难是暂时的,应该有底气适当地采取措施来应对经济增长下滑的态势。中国可以通过未来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与此同步上升的国家财力,来弥补当前维系经济增长的一些社会成本。

经济减速的原因

当前中国经济减速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增长点正在褪色,而新增长点尚未完全爆发。

过去近20年来,中国传统的经济增长点有两个,一是房地产,二是出口。房地产开发及其拉动的相关产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动力。房地产开发投资长期以来约占中国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20%、GDP的10%。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它不仅拉动众多相关产业的增长,也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效应,让已经买房的家庭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同时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增值感,撬动了相当数量人群的消费。出口则在中国加入WTO之后长期保持两位数甚至高达20%的增长。

但是这两大经济增长点都在逐步褪色。房地产业的增长碰到了困难,原因有两个。其一,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已经得到了部分满足。其二,由于金融改革的加速,许多家庭可以比较容易获得5%以上,即超过通胀水平2.5%以上的低风险的、流动性极强的金融投资回报,这改变了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将投资买房作为财富增值保值手段的格局。

出口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已经光环不再。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经济的规模已从4年前的5万亿美元上升到目前的10万亿美元,世界这个大市场再也不能提供与中国经济增长同步的进口需求,更不用说中国自身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利率上涨也为出口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阻力。

新增长点在哪里

中国经济未来存在3个增长点,按照有可能爆发的顺序列举如下。

公共消费型基础建设投资

包括高铁、地铁、城市基础建设、防灾抗灾能力、农村的垃圾和水处理、空气质量的改善、公共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等。

这种公共消费型投资不同于一般的固定资产投资,它们并不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不带来产能的过剩。更重要的是,这种公共消费型投资并不完全是提供公共产品,比如说高铁和地铁仍然是谁使用谁受益,具有相当的排他性,并不是全体百姓同时受益。公共消费品需要大量的前期性投资,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尽管商业回报可能比较低,但一旦形成服务能力,可以逐步形成社会福利回报。

这类投资是当前中国百姓最需要的,最能够直接提升百姓未来幸福感。中国的国民,尤其是城市居民,与发达国家国民的生活质量差距,已经不再是电冰箱的拥有量、手机的普及度和质量,以及汽车的拥有量和品质,而在于空气质量、交通拥挤程度、公共交通普及度和质量,以及自然灾害来临之时的应对能力。就目前情况而言,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中约有25%用于此类投资,这一比重未来还有提升的空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投资不仅不会加重产能过剩的问题,反而有助于化解这一难题。

已有生产能力的绿化和升级

中国的制造业从生产能力和产出量上讲已经在全球名列前茅,但是各种生产设备往往是高污染、高能耗,把这样的产能升级为现代化、有效率的产能,需要投资。这个投资的过程将长期拉动中国的经济增长。

根据笔者不完全测算,仅五大耗能行业——有色金属、钢铁、电力、化工、建材,更新一遍高污染、高能耗的产能,就需要10年时间,其每年将拉动GDP增长1%。由此带来的低污染和低能耗将令国人长期受益。

居民消费

中国居民消费每年占GDP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目前已经上升到45%左右,但是居民消费真正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其比重超过GDP的50%,还需要4~5年的时间。

创新融资渠道

中国最有可能在短期内引爆,并且可以长期依赖的最大增长点就是公共消费型投资。

为了释放中国经济的增长点,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条长期稳定、高效的融资渠道。当前地方政府投资主要的资金来源是银行贷款及信托产品,公开发债占比很低。

依赖银行贷款进行长期投资的弊端很多。第一是期限错配,以3年及以下的银行贷款支持10年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往往使得地方政府需要不断向银行再融资,而每一轮再融资无论对银行还是对政府都有风险。

第二是地方政府面对短期还债的压力,因而过分依赖土地开发。这就像一个紧箍咒,不断逼着地方政府拍卖土地,同时又担心地价下降,导致许多地方政府不能够按照应有的长期规划来进行土地开发。

第三就是由于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依赖银行贷款,而这些投资具有政府背景,在资金来源上具有优先级,在相当程度上挤压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中小企业往往不得不以很高的利率为代价融资,这就拉高了整个民营经济的贷款利率。

中国的国民储蓄率高达50%,但贷款利率普遍在6%以上;而美国的国民储蓄率为15%左右,其贷款利率却普遍在3%~4%的水平。我们必须进行机制创新,通过创新为长期固定资产投资打开融资渠道。允许宏观杠杆率有所提高,当前中国的杠杆率,即贷款余额加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约为190%。

国际上很多人认为这个比重太高,但必须注意,中国的国民储蓄率是50%,用这些储蓄去支持占GDP约190%的债务没有任何问题,这些债务的年利息顶多是GDP的19%。美国经济的杠杆率是250%,但是美国的储蓄率只有15%左右,更何况,美国还是一个以股权等直接融资市场为主的经济体。

中国经济的杠杆率按照比较保守的计算应该提升至300%。其中的关键是调整债务结构。本质上讲,需要把部分公共消费性基础设施投资由银行贷款转变为低利率的政府性贷款或由政府担保的借款,由此释放银行贷款潜力,让其更多地为企业服务。

具体说来,首先应逐年增加国债的发行量,使国债占GDP的比例从当前的15%提升到50%。可以用净增发的国债收入建立专门的国家民生建设投资开发公司,类似于国家开发银行,但其功能更加单纯,就是专门评估地方政府的长期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使用情况。中国2014年可以增加9000亿元的国债规模,2015年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再增加3000亿元,即1.2万亿元。以此类推,中国经济未来5年能够形成一个7万亿元以上的不断滚动的投资基金,用于长期支持民生性项目的投资建设。

已发的、地方政府所借的债务,应该及时转为地方政府的公开债务,但同时地方政府也需要公开自己的财务信息和资产负债表。这样可以形成社会对地方政府财政的监督机制,这也是一个机制的创新。

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逐步降低银行贷款存量占GDP的比重,如果能从目前的130%降低至100%,将有助于化解银行的金融风险,更可以解决经济增长对货币发行依赖的老大难问题。

通过以上运作,可以逐步将货币的部分功能调整为由国债等准货币类金融工具来提供,从而使得金融市场的风险大幅度下降。同时也必须看到,当前由银行发出的基础设施贷款有一定的风险,应该允许银行和信贷公司进行一定的重组,允许部分的项目和产品违约,这样才能够给金融系统消毒,逐步地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如何培育中国经济新增长点 篇4

当前, 中国经济走向新常态已经成为共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 “认识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 引领新常态,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新常态发展阶段, 中国经济将面临深刻调整, 体现在增长速度的适度下调、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增长动力的显著转换。

认识新常态有必要从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视角理解。改革开放至今, 中国经济增长率大致经历了三个经济增长周期, 对应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包括:80 年代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的改革;90 年代开始的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2000 年以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三个经济增长周期对应了三次阶段性经济增长率下调, 即:1984-1990 年期间下降了11.3 个百分点 (增长率从15.2%下降到3.9%) ;1992-1999 年期间下降了6.7 个百分点 (增长率从14.3%下降到7.6%) ;2007-2014 年期间下降了6.8 个百分点 (增长率从14.2%下降到7.4%) 。从这个意义上讲, 当前的阶段性经济增长速度下调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上述数据也表明, 只要经历过超高速增长 (例如, 阶段性增速高点达14% 以上) , 必然要经历阶段性的经济增长下调。这是因为超高速增长必然带来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而随后的增长速度下调就是通过减速换挡解决结构性矛盾, 其本质是经济结构调整。因此, 对当前的阶段性增长速度下调没有必要悲观, 而是要充分认识到阶段性增长下调的必然性、客观性和积极性。

经济结构调整是新常态发展阶段的突出特征和本质要求。首先, 从产出结构来看, 第三产业将取代第二产业, 中国经济逐步进入到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形态, 预计2030 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望达到60%以上 (2014 年为48.2%) 。其次, 从需求结构来看, 最终消费需求 (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占GDP的比重将持续提高, 预计2030 年达到65% 左右的水平 (2007-2014年期间基本维持在50% 左右) , 逐步实现经济再平衡 (1978-2002 年之间, 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值超过60%) 。因此, 从长期的结构调整来看, 新常态发展阶段至少可以延伸到2030 年, 这也客观地决定了“新常态”中“常”的内涵。

二、经济增长六大新动力的培育

“新常态”中“新”的内涵在于挖掘和培育增长的新动力, 进而引领新常态, 实现调结构和稳增长。这对于“十三五”时期乃至到2030 年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培育新动力首先需要客观识别影响经济增长的长期性因素。根据经典经济增长理论索罗模型预测, 储蓄率和劳动力供给已经不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促进性因素。例如, 总体储蓄率在近年来已经达到50% 左右, 不会再有上升空间;劳动力供给的增长率也将伴随着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结构转变出现负增长, 其中劳动年龄人口 (15-64 岁) 的比重已经从2010 年开始下降。此外,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 每1% 的经济增长率所隐含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 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约束性因素。因此, 按照经济增长核算的构成来看, 在新常态发展阶段, 保持中高增长速度必然要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培育。总体而言, 可以归结为六大动力:创新驱动发展动力、绿色发展动力、新型城镇化动力、区域经济动力、参与经济全球化动力和包容性发展动力。

首先, 创新驱动是新常态发展阶段的第一动力, 这也是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在构建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 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是基础, 人才事业的蓬勃发展是支撑, 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关键。从国家政策引导来看, 国家先后出台了科技、教育和人才发展的三个中长期规划, 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设定了制度支持体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关键在于尊重创新的基本规律, 深入落实三大中长期规划, 提升教育竞争力, 培育一大批创新人才, 使教育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 进而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在新常态发展阶段, 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新动力应当着力实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大力提升科技能力, 由跟踪、模仿的“追赶式”发展向立足于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转变, 在若干领域走向世界创新前沿, 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上取得更多的重大突破, 在某些领域实现由“跟跑者”变为“并跑者”, 甚至是“领跑者”;其二, 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强科技进步对产业升级和新产业发展的支撑, 推动“中国制造”快速向“中国创造”转变;其三, 构建和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体制机制, 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潜能, 促进科技、金融和市场的有效融合, 推动产业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

其次, 绿色发展是突破未来经济增长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我国已经承诺在2030 年前实现绝对减排, 这也决定了到2030 年左右, 单位GDP的减排速度至少要与经济增长率相一致。这在客观上也要求不断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尽早收获“绿色红利”,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既要坚守“底线思维”, 即把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作为“发展红线”, 列入五年规划的约束性指标;也要有“创新思维”, 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创新绿色发展动能。此外, 作为发展的新动力, 绿色发展将催生规模巨大的绿色产业, 进而带动大规模的绿色投资, 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和提质增效。

第三, 我国仍旧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2014 年中国城镇化率达54.77%) , 这个过程预计可以延续到2030 年, 从而进入到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 (70% 左右) 。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将继续成为产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城市公用事业投资、第三产业发展的驱动力, 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新常态发展阶段, 把新型城镇化建设培育成为新动力的关键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年) 》,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进而实现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第四, 区域发展是新常态发展阶段的空间动力, 将进一步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先后经历了东部优先开放 (1979-1999 年) 、区域协调发展 (2000 年以后) 两个主要阶段, 区域发展战略的设定总体符合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近年来, 主体功能区战略成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的总体战略, 提出了以“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以“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以“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这将继续推动经济发展、人口布局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还处于开始阶段, 必将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在新常态发展阶段, 中央又进一步提出三大战略, 即“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从而进一步重塑国内不同区域板块 (指的是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 之间以及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地理, 带动国内各区域间以及我国与周边国家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投资需求, 进而推动产业发展、贸易增长和人员交流, 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第五, 更广泛地参与经济全球化是新常态发展阶段的开放动力。目前, 我国正在积极打造对外开放的升级版、新格局, 这包括积极推动双边和多边自贸区协定谈判、设定若干个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 同时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设立、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等。与以往以对外贸易和吸引对外直接投资为主的对外经济开放格局不同的是, 在新常态发展阶段,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更加凸显主动性 (例如,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 、战略性 (例如, 中巴经济走廊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使新疆直通印度洋) , 更加体现深化机制建设 (例如, 推动双边和多边自贸区协定谈判和设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 。可以预见, 随着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的全面升级, 中国更有能力利用全球资源、全球市场发展国内经济, 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

第六, 包容性发展动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 也是新常态发展阶段通过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促进需求结构转变的动力。包容性发展的实质就是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共享。包容性发展有三个重点:其一, 切实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 落实“人的城市化”保障机制, 促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其二, 进一步促进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事业的发展, 构筑坚实的社会安全网, 促进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促进社会公平、提升人民福祉;其三, 补足发展短板, 特别是要完善精准扶贫, 力争在2020 年完成涉及7000 多万人口的减贫事业,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强基石。

三、释放六大新动力的必要支撑

上述六大发展动力互相促进、相互协调, 构成新常态发展阶段的综合发展模式,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速度维持在中高速水平目标的实现。然而要实现这种综合发展模式, 还需要依靠三大必要支撑。

一是科学规划。当前, 各级地方政府正在编制“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应当充分发挥上述六大新动力, 进而引领新常态。此外, 由于新常态的长期性, 应当考虑在“十三五”规划编制完成之后, 基于各项已经实施的面向2020 年的中长期规划 (教育、人才、科技、新型城镇化等) , 着手编制面向2030 年的中长期远景目标设计。

二是完善的资本市场。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最终还是要靠投资结构的转变实现, 其关键在于投资效率的显著提升。尽管未来的总体储蓄率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 (近年来大约为50%) , 但是, 预计到2030 年仍旧可以保持高达30% 以上的总体储蓄率。因此, 完善的资本市场是让“高储蓄率”转化为有效投资的必要条件。在新常态发展阶段, 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规范运作、透明开放、监管有力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完善金融体系的风险防范机制。目前,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仍旧是新常态发展阶段的薄弱环节, 需要花大力气加以解决。

三是稳健的公共财政。释放上述六大动力的一个必要支撑就是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引导性功能。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引导, 充分发挥公共投资的引导性作用, 利用多种形式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PPP) , 把投资引向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领域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领域, 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新常态发展阶段, 财政收入增长基本上会与经济增长同步, 但是财政支出有可能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这需要不断完善财税体制, 保持公共财政支出的稳健性和效率, 有效控制政府的债务风险。

摘要:在新常态发展阶段, 保持中高增长速度必然要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培育。总体而言, 可以归结为六大动力:创新驱动发展动力、绿色发展动力、新型城镇化动力、区域经济动力、参与经济全球化动力和包容性发展动力。

关键词:新常态,新动力,中国经济

参考文献

[1]张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年.

寻找新增长点 实现经济V型增长 篇5

如何避免w型态势

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明显下滑。我国出台大规模的政府拯救计划。期间。1998-1999年经济明显下滑,2000年经济增长得到改善。但是2001年,经济再次下滑,出现所谓w型的经济态势。

这一次面对的是全球危机,与1997年的区域型危机相比,外部形势更严峻。我们拯救计划规模空前,今年志在“保八”。但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经济刺激政策对今年增长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有下一步稳定增长的考虑,否则已经增长的态势也会出现翻转。下面的问题值得注意。

首先,政府4万亿元资金不能与民争利,否则就会排斥民间投资。虽然政府投资规模史无前例,但是从投资的角度看,稳定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投资有效需求需要超过2008年17万亿元。如果不能够充分调动民间投资意愿,4万亿政府投资。加上银行今年新增贷款额度突破性增长到5万亿元甚至6万亿元,仍然与增长目标有距离,因此除政府投资之外,必须大力激活民间投资。

其次,产业振兴规划需要新的增长元素。十大振兴行业特别是其中的传统行业。大部分都有产能过剩问题。产业振兴规划提到产业结构调整,虽然这非常重要,将使行业发展更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但是从规模的角度看可能需要减少投资,而不是增加投资。所以要保持增长,产业的振兴一定依靠新的增长元素——技术进步。目前产业振兴规划加大投入、推动当前经济增长的“治标”动作还是比较明显的,真正能够稳定出现的增长信号并持续增长的各行业的技术进步的新元素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第三,关注银行在1个月内破纪录地放贷1.62万亿元所隐含的风险。短期发放大规模的信贷,政策性项目贷款的可能性很大。配套项目信贷的风险、收益的评估是否审慎和严格值得注意。如果坏账增加,将会影响银行系统的健康运行,而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否对整体经济的稳定运行增长至关重要。

第四,避免重投资轻消费的倾向。从某种意义上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w型态势的出现,主要原因是经济拯救计划以投资为主要动力,不是以拉动最终消费为主要动力。虽然基础设施一次性投资较大。可迅速创造当期有效需求,但是基础设施建设传导到最终消费并创造出有效的消费需求需要几年时间。结果是,大规模投资确实可以恢复当期的增长,但是并没带来良性的循环增长,使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经济态势出现了“下滑——刺激——恢复——下滑,不得不再刺激——再恢复”的w型增长态势。

另外,政府拯救计划是否能创造足够的就业是另一特别重要的问题。凯恩斯主义拯救大萧条的核心是创造就业。挖沟填沟虽然是无效劳动。但是可以通过发放工资,刺激最终消费,激活有效投资需求和生产消费的循环。在奥巴马的拯救经济计划中,创造就业是重中之重。政府和相关配套的投入是否创造就业是经济呈w型还是v型的关键。

怎样推动v型增长

中国经济要实现稳定的v型增长,必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经济出现第二轮下滑后,就是因为找到汽车、住房等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才再次走出低谷。本次经济刺激计划可以有以下新的增长点。

新增长点之一,垄断行业向民营企业开放。首先,垄断行业为了保持垄断利润,产量一般低于均衡需求。更多企业的进入,不会带来产能过剩问题,只会加强竞争,推动行业本身的发展。其次,有利于民营经济大发展。经济中的垄断企业基本上是国有企业,行业开放是对民营经济开放。只有激活大规模的民间投资,经济增长才会出现良性循环。金融、电信、能源等行业的开放,可以直接成为新的增长点。

新增长点之二,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投资新能源与其他投资一样,也会立即反应在当期的有效投资需求上,但是新能源的投资带来的乘数效应要大得多。同时,加大新能源的应用,比如太阳能的民用化大规模推广,也可获得一投多益的效果。

新增长点之三,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是真正振兴汽车行业之道。电动汽车的发展,还能推动中国汽车行业后发先至地站上世界汽车行业的制高点。 新增长点之四,大规模完善和建设保障体系。对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也会立即形成当期的投资有效需求。因为安全感不断改善的预期加强,会部分在有效消费需求增长上逐渐显现。

新增长点之五,大力发展与家电下乡相关的服务业。家电下乡不仅增加了家电需求,也创造了一系列服务需求。比如,家电修理,运输和物流,稳定供电,输电电网改善等。提供和满足这些服务,一方面可拓展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为部分返乡农民工创造就业和创业机会。

新增长点之六,全民健身。美国体育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2.4%,而中国只有O.3%。体育设施的投人可直接支持经济增长。同时,相关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有利于经济成长。

新增长点之七,产能过剩行业的振兴,注意向产业的两端扩展,向原材料和上游产品生产和直接开拓市场的销售方式的两端去拓展,而不是产品制造和装配部分的扩展。

笔者认为,只要在技术进步和制度进步方面不断地突破,只要在创造就业、推动服务业发展,在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方面做更多的文章,应该还有许多可以激活经济、实现稳定的v型增长的新增长点,从而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复苏。走出危机。

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篇6

为了使我国在未来发展中赢得经济上的主动, 在国际技术上抢占先机, 拉动投资和消费,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必须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节能环保已经成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 政府高度重视环保产业发展。

国务院常务会议刚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 不久之后会正式印发。环保产业的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 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我国的环保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十一五”以来, 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环保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环保产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2012年全国环保产业的总产值达到了5, 500亿元, 环境服务从业单位1.2万家, 从业人数300万人。环保产业的产值增幅, 一直超过一般工业的增速, 环保产业的领域不断扩大, 技术装备迅速升级, 产品种类日益丰富, 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已经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同时, 我国具备了设计和建设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能力, 可以自主生产关键设备;氮除尘的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火电厂特许经营比例逐步增加, 大部分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运营也形成了市场化模式。

“十一五”国家发改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第一个方面是加强宏观指导, 增加环保产业发展的牵引力。首先强化规划指导, 起草并由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规划, “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规划, 明确了发展产业的原则目标和措施。二是完善产业政策, 发布修订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当前主力发展的环保设备产品目录, 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投资环保产业, 引进先进环保设备。三是开展顶层设计, 研究了环保产业的意见, 报请国务院批准发布。四是加快标准化建设, 组织成立了全国环保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推动环保领域的国家标准修订工作。五是推动对外交流与合作, 引进环保交流技术与经验, 推动我国环保产业走出去。

第二方面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增加环保产业发展的硬实力。从2011年开始, 我们组织设施了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及产业产业化工程, 支持环保企业扩大关键环保设备以及核心产品的生产能力。目前共实施支持了我国龙头骨干环保企业, 实施了32个示范工程, 项目建成后将突破脱销催化剂载体, PM2.5监测设备瓶颈, 填补我国需要的环保技术装备空白, 推动我国环保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三方面是健全环保保护经济政策, 增加环保产业发展的内动力。制定企业最优惠政策, 对从事环境保护, 节能节水资源利用的项目, 购置环境保护装备的企业, 给予税收减免优惠。补偿燃煤电厂的脱销的建设;指导地方建立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加强增收管理, 为城镇生活污水垃圾运营提供保障。根据垃圾处理厂支付补贴, 积极促进了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积极推动排污权试点管理。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充分运营经济和价格杠杆, 使地方和企业由被动减排转向主动减排, 有效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第四方面是加强投融资支持, 增加环保产业发展的推动力。不断的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 我们支持了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水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建设。自2010年开始, 城镇生活污水,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专项会每年安排200亿元。同时, 拓宽环保产业的融资渠道, 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 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 利用外资实施环境保护项目。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批准了湖南湘江重金属的4个企业, 基本上将近50亿元, 启动实施了新兴产业创作计划;中央财政资金, 社会资本设立创业投资基金, 目前主要投向节能环保领域的规模达到235亿元, 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目前, 环保产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对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 才能更好的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第一, 创新能力不强, 以企业为主体的环保技术创新不完善, 产学研接合不紧密, 技术开发不足, 一些核心技术创新不充足, 一些可以实现国产化的环保性能和效率有待提高。第二, 结构不合理, 企业规模偏小, 产业集中度低, 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有待提高。目前排在全国前10位的水务公司不足20%, 环保设备标准化水平低, 附加值不高, 国际品牌少。第三, 市场不规范, 标准体系不健全, 工程建设领域, 创标, 违标普遍存在, 重建设, 轻管理。如废水治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的不足70%。第四, 政策机制不完善, 环保法规有待健全, 环保收入政策不到位, 企业融资困难, 财税和金融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环保执法监管不到位。第五, 服务体系不健全, 火电厂特许经营, 市场化服务模式有待完善, 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不健全, 环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还在建立和完善之中。

环保产业属于典型的政策拉动和法规驱动型行业, 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的政策措施, 我们考虑与普通的竞争行业不同, 所以发展环保产业, 既要突出市场导向, 也要加强政府的领导, 把潜在需求转化为现有市场。“十二五”期间, 为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进一步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我们将和环保部抓好以下工作:实施重点工程, 拉动产业需求, 加快推动环保技术装备, 环保服务业培育工程等;重点支持城镇基础设施, 保障饮用水安全, 重点流域和海域治理;加快非电行业的烟电脱硫脱销技术;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 退耕还林, 还草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 形成对环保产业最直接, 最有效的需求拉动, 带动整个环保产业的发展。

国务院刚刚审议的节能环保的发展意见, 主要对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有所阐述, 对整个任务, 按照部门都有分工和时间要求, 不久的将来大家可以看到很具体的意见。实际上, 国务院审议就是政策的预案, 主要是通过政策拉动。

其次, 完善政策体系, 形成激励机制。在产业政策方面, 鼓励先进环保产业装备及产业的发展, 加快淘汰落后技术, 逐步提高环保装备和产品准入门槛。在投资政策方面加大中央资金和中央国有资本投入力度, 各项政府研究制定促进先进环保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积极政策。在税收政策方面, 结合我国税制改革的方向和环保产业工作重点,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环保产业现有税收优惠政策, 积极调整环境保护的优惠目录和进口免费目录, 加快“营改增”步伐, 促进环保产业转型升级。

在价格收费和土地政策方面, 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的改革, 将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 既有成本, 按照“谁污染, 谁付费”的方式。实施鼓励污染物减排的政策, 扩大经营支持, 促进投资主体与融资渠道多样化,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 完善环保产业金融服务, 积极支持符合调整的环保企业上市、投资、发行;推动重点区域和高环境风险行业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

第三, 加快标准制定, 推动技术进步。积极开展环保产品评价, 环保设备运行评估, 整合现有环保产业的认证制度, 统一认证标准和标识, 建立环保产品认证认可体系, 树立我国环保产品的认证品牌, 加强对第三方认证机构的管理, 有效引导环保设备产品实现规模化, 为环保产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此外, 需要推动交流合作, 开拓国际市场。利用现有中日节能环保, 中德经济论坛等, 双边、多边的合作交流机制和平台, 加快信息、技术和项目的交流, 支持采用技术引进等多种方式对国外资源的利用, 支持我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出口, 积极支持有条件的环保企业到境外投资, 扶持和鼓励国内企业参与海外工程建设运营, 提供综合的环境服务。

经济新增长点 篇7

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机遇, 成就了泰州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 奠定了泰州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宏观形势复杂多变已经成为当前发展中的常态, 在四化融合的大环境下, 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 结合泰州实际, 最大限度地把发展中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 探索培育泰州经济新增长点?

1 探索新型风险项目运营平台

重大项目落户地方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泰州也不例外。

当前泰州市及其区县均在寻找重大项目能落户本地, 不仅泰州如此, 全国各地也都在寻找重大项目。重大项目犹如唐僧肉, 为了能让重大项目落户本地, 各地均拿出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保留了的看家武器, 诸如土地、税收、环境等等。为了招商引资成功, 重大项目落户, 基本上都属于 “赤诚相见”

任何一个事物均有一个培育、发展、成熟、衰退的过程。重大项目处于一个成熟期, 紧接着就是衰退。我们紧盯重大项目的成熟期, 看到的是利税产能和劳动就业, 忽视的是成熟期的长短以及产能的重复集中, 全国各地的行业产能过剩就是一个具体的反映。与其重复做他人做过的事, 还不如另辟蹊径, 分出一部分力量, 顺带做别人没有做过或者没有想到的事。把目标集中在项目的培育期和发展期, 尝试风险项目实体化的培育发展。

1. 1 风险项目实体化培育发展坚持的原则

( 1) 实体本地化。泰州尝试风险项目实体化培育发展, 为未成熟具有一定风险的项目提供一个发展的机会, 根本目的是在常规经济增长方式之外寻求新的增长点。必须坚持项目实施在泰州地区落户, 产生的利税必须归于泰州, 凡是泰州本土能够提供的劳动力资源必须优先使用。

( 2) 筹资多元化。风险项目投资不同于普通的投资, 大凡投资者均知道投资有风险, 但风险的承受度因投资者而异。风险项目资金筹措前提条件是必须让出资者能够知晓风险程度, 可以预测投资回报幅度。按照目前的常规渠道很难完成, 因此必须多方位动手。启动资金目前由政府提供较为现实, 一旦正常运转启动资金可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迅速撤出。

( 3) 运营规范化。风险投资项目虽然不是新生事物, 但就中国的地区而言还没有形成普遍化的趋势。社会投资主体进行投资是基于信心和创新的因素, 在运营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不确定性, 要保证正常运营必须公开化、透明化和规范化, 否则就是自我毁灭。

( 4) 服务专业化。从提出理念到具体实施, 离不开专业的服务。项目的策划和具体的收集跟踪、风险判断、联系洽谈、资金筹措及实体落实和经营管理等必须是一整套的专业操作, 这样才能保证落地生根, 形成真正的生产力。

1. 2 风险项目实体化培育发展实施的方法

( 1) 紧盯科技前沿。风险项目区别于成熟项目主要在于项目的初期试验以及投入之后产生的风险效应。按照风险投资是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 必须将目标紧紧盯在具有科技含量高且成功系数较为明朗, 通过预测判断有较大潜力, 但缺少资金投入的科技前沿上。优秀的科研人员不一定是合格的推销人员, 也不一定是合格的企业家。在现在招商过程中可以让招商人员注意留心收集这方面的科技信息, 必要时可以主动介入, 联系洽谈。

( 2) 筹措风险基金。风险科技是一项风险度极高的项目, 失败率非常高, 真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 很少有人问津, 但其成功后的投资回报率奇高。上世纪90 年代, 美国的风险投资收益率高达800% , 但它的投资成功率只有3% ; 现今在美国风险投资10% 的成功率即可保证基金的正常运转, 20% 的成功率可实现盈利。而中国国内的风险投资成功率达25% , 已超美国市场。以色列风投之父伊格尔·艾立赫曾表示: 风险投资项目投资成功率仅20% 都能赚10倍。收益性与风险性并存由此可见。由于风险较高且投资回报个体不确定, 很少有投资者直接愿意投资风险项目, 因此资金筹集是一个软肋。可以由政府带头, 吸引风险投资意识的企业家和社会投资者共同参与, 必要时可运用众筹模式建立风险项目投资基金和保险基金。

( 3) 发掘培育风险企业家队伍。任何想法和项目均要靠人去实施, 风险投资项目也要靠具有战略眼光, 具有风险承担精神的企业家来经营。从本土入手挖掘培育风险企业家人才, 吸纳有志于风险项目创业人才, 逐步建立职业性的风险企业家队伍。初步可以由工商联等与企业家联系比较密切的部门进行初步调研, 摸清状况。风险不能等同于冒险, 不是常说的赌一把, 风险有科学依据, 可以进行概率计量, 冒险完全由个性使然, 在发掘培育风险企业家队伍时一定要加以仔细甄别。

( 4) 建立风险项目投资枢纽平台。从内涵来说, 风险投资有几个要点. 一是有风险投资企业家; 二是要募集社会资金并设立风险投资基金; 三是用这笔资金投资发展中的企业或项目; 四是有健全的退出渠道, 退出渠道畅通与否直接影响到它的发展程度。应当建立风险投资综合平台, 有机糅合上述四要素。综合平台应当包含风险项目的收集判断、风险投资企业家的交流合作、政府与市场的信息沟通以及市场环境与资金供给研讨等功能。综合平台的运作方式可以市场化和开放化, 参考博鳌论坛的模式, 总体预想效果应当是举办频率高、参与人数多、涉及范围广、信息交换快, 使诸多围绕风险项目的因素由此找到落脚点, 让愿意参与风险项目投资的人才、资金、科技和思路、想法、办法在平台上充分博弈, 找到最佳平衡结合点促成实体项目。

2 探索 “第六产业” 重塑现代农业

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薄弱环节是农业现代化。要将传统农业塑造成现代农业, 必须将第一产业进行有效延伸, 拓宽农业发展的路径, 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 提高农业的高附加值, 激活第六产业。

第六产业是20 世纪90 年代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农业专家今村奈良臣, 针对日本农业面临的发展窘境, 首先提出的概念。就是通过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 即不仅种植农作物 ( 第一产业) , 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 ( 第二产业) 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 ( 第三产业) , 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 为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光明前景。按行业分类, 农林水产业属于第一产业, 加工制造业则是第二产业, 销售、服务等为第三产业。1 + 2 + 3 = 6, 1 × 2 × 3 = 6, 第六产业的名称就来源于此。

2. 1 激活第六产业基本的方略

( 1) 加快土地流转, 盘活土地资源。按照 《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等文件要求, 做好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三权分置” 的土地制度改革, 为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现代农业提供资源准备。

( 2) 建立以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经营经济体单元。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在本市并不罕见, 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不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以现有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基础做好培育孵化,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加快组建农业专业公司, 建设对应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

( 3) 培育农业品牌, 多元经营, 改变本地产品单一生产、销售现状。参考扬州的蛋炒饭能作出类似于方便面式的产品创新, 力求在产品产业链条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运用互联科技, 参照海关原产地产品生产监管模式, 做好原生态绿色健康产品, 创建富有泰州本土特色农业品牌, 提高农业产品链条的附加值。

( 4) 做好农业融资, 鼓励农业保险。资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 激活第六产业金融的输血支持。当前第一产业的投资回报明显不如第二产业, 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当前农业发展缺少稳定的资金流通渠道, 有必要在区域内整合关于三农资金的金融资源。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往往伴随着自然灾害, 这给农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加强农业保险宣传, 普遍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是解决农业生产不确定性因素的有效途径之一。以色列现代农业的经验告诉我们, 加大农业生产科技投入, 可以适当摆脱对自然条件的依赖, 减轻农业自然灾害的影响, 提高农业产业链条的整体附加值, 稳定农业生产。

2. 2 激活第六产业必须注意的相关问题

( 1) 规模与效益的关系。第六产业的本质是生产、流通、消费一体化和适度规模化的综合体。如果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强行推进第六产业, 则效益难以产生, 还有可能退回到小农自然经济状态。如果规模较大, 效益自然会产生, 规模风险也伴随而来, 但目前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很明显不能承受, 必须用规范化、专业化的农业经营公司来代替。主动适应市场变化, 提升农业整体效益, 避免丰产不丰收甚至亏损的现象。

( 2) 边缘化农民主体, 忽视农民利益。现代农业发展的不是单纯性提升农业产值, 而是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拓宽农业生产方式以提高农民收入, 根本目标是为多年未能解决好的三农问题提供一条出路。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 让农民在利益分配上处于弱势地位, 固然在短期内不会产生问题, 长期如此必然会阻碍现代农业发展。

( 3) 忽视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工业化的浪潮使得农村从事纯农业生产的劳动人口急剧下降, 而且呈老年化的趋势, 农民个体对于现代农业的反应比较迟钝。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 在广大的农村推进第六产业的发展, 除必不可少的市场化运作方式, 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必须要得到充分的发挥。

3 加快建设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步伐

3. 1 发挥规划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规划科学是最大的财富, 规划不周是最大的浪费。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 应当围绕人的发展规划建设。重点在于宜产宜城宜居, 以产业布局为出发点, 依托现有资源布局、城镇格局做好规划。

( 1) 确立新的城镇规划理念. 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突出规划的前瞻性, 确立持续发展的理念; 要围绕优化空间发展布局、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确立统筹兼顾的理念;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 确立和谐发展的理念; 要在注重学习借鉴的同时, 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 确立广开言路的理念。

( 2) 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 着眼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城镇化体系, 满足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走向和现实需要, 引领新型城镇化高品位、高层次发展, 同时为未来发展留下伏笔。

( 3) 提升规划质量, 强化长期有效性, 保持特色标志性。对城镇布局的规划, 对城镇路网、园林绿化、公共服务设施等规划要着眼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既要照顾眼前, 更要立足长远, 坚持高起点规划, 确保今后30 年甚至更长的时期不落后。泰州地理分布较为明显, 各具特色, 规划建设应当充分体现地方特色, 彰显城镇建设的个性, 提升城镇建设的文化内涵, 避免城镇建设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等同质化问题发生。重视城市标志性地带、标志性景观、标志性建筑的规划, 努力打造城市建设的亮点。

3. 2 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新型城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推进, 推动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

( 1)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继续推进中心城区建设。一是推动区域组团发展, 拓展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加快推动泰州中心城区和海陵、高港、姜堰三区组团发展, 努力打造中心城区和周边三市三区产业互补、交通一体、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的空间发展格局。

( 2) 提高承接承载能力, 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县城和小城镇是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重要节点, 在推动产业、人口集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县区级城市建设上, 要突出优化空间发展布局, 进一步提升承接承载能力。修订完善县区城镇总体发展规划, 扩展发展空间, 拉大城市框架. 下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强化服务功能, 改善城市环境, 提升建设品位。重视各县区新区建设, 带动旧城区人口向外迁移和农村人口向县城转移,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 3) 强化战略基点作用, 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是科学规划布局新型农村社区。二是突出新型农村社区发展重点。根据我市实际, 借鉴外地经验, 在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上, 应当依托建制城镇、产业集群和经济强村建社区。三是全面统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 建议对住房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以及社区就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3. 3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

( 1) 加强城镇路网建设。建立快捷、方便、安全的综合交通体系是现代城镇发展的重要标志. 要以中心城区为枢纽, 以县城和乡镇集镇为节点, 以新型农村社区为网点, 建立起干支衔接、畅通快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泰姜之间宜建直达高速通道。泰州主城区宜建设BRT快速公交, 各区县可预留BRT快速公交的建设方案, 条件成熟可联网BRT。

( 2) 建设完善的城乡一体的水、电、气供应系统。泰州适宜在长三角的城市群中率先试行建设集中供暖社区, 提高居住舒适度, 打响宜居泰州品牌。统筹建设城镇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在广大农村大力实施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工程, 强化农村环境卫生, 改善农村生活条件。高度重视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 统一规划和建设地下管网, 实现供电、供水、供气、供暖和通信管线地下化, 解决“拉链马路”和因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3. 4 强化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为什么会有农民工这个专有名词, 实际上是城市就业机会和劳动报酬城乡严重不平衡所致。限制大中城市人口和就地安置农民工使之市民化, 只能治标不治本, 不是根本解决方法。最根本的方法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彻底的方法就是, 平衡城乡就业机会和劳动报酬。因地制宜城镇化,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同时也是增强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社会化养老等服务业, 解决农民就业问题, 增加农民收入。

3. 5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关注的问题。

( 1) 反对为了建设新型城镇化而大肆造城。城以产业而建, 为人服务, 亦可以理解为无产无城, 无人无城。造城可适当提前, 但次序决不能颠倒。否则新型城镇化就会变成农村房地产化, 鬼城遍布。

( 2) 建设新型城镇化适宜以改为主, 适当新建, 设计改建新建相结合的最佳方案, 避免大拆, 降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社会成本。坚决不能搞强制拆迁, 赶农民上楼。要做好吸引农民上楼的工作。因地制宜, 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链条, 做大做强产业规模, 充分吸引外来人口长期定居, 给予完全市民同等待遇, 做好产业移民工作。兴化戴南的城镇化建设就是产业移民的真实写照。

( 3) 新型城镇化建设关注点是城乡一体、服务均等、发展均衡, 着力点是广大的农村乡镇。根本目的是不能让在新时期社会发展的 “三农”输在起跑线上。

4 培育发展规模产业形成集群效应

产业集群效应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 组织等行为主体, 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 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效率高有三个主要原因: 一是集聚能够促进专业化投入与服务的发展。大量工业企业在地理上集中, 完全可以提供一个足够大的市场使各种各样的专业化供应商得以生存。二是集聚在地理上的集中分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共享, 有利于专业化劳动力市场的出现。三是产业集聚有助于知识外溢。在产业区内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 同行们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秘密, 先进的制造方法和关于产品的发明和技术的改良得到迅速研究。

产业集群使得产业与地方社会不可分割的形成了当地的社会规范与价值, 从而能降低交易成本, 促进信息流动, 形成产业氛围, 对创新与经济协调起关键作用。

泰州的医药高新区和戴南的不锈钢产业是本市产业集群效应很好的实践样本, 但二者还有较大的区别。医药高新区的形成是有很大的行政力量在推动, 行政资源和经济资源消耗较大, 这种产业集群很难复制。戴南不锈钢产业符合市场化的自然规律, 以镇兴产, 以产扩城, 最终形成在中国具有很大知名度的不锈钢产业集群。除却不锈钢产业形成的环境污染因素 ( 与产业本身有关) , 戴南的各项社会事业指标发展的较为理想, 流动人口剧增, 城市规模不断扩张, 已经形成里下河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标杆。吸引周边地区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 更为重要的是由此产生的商机流。

泰州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建设, 需要注意的方面:

4. 1 错位发展是关键。走重复建设的老路, 固然可以减少即时风险, 但势必会付出极其高昂的招商成本, 且形成产业集群的概率相对较低, 造成资源内耗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4. 2 认真做好现有产业培育是捷径。浙江的小商品驰名世界, 一个小小的螺丝钉依然可以做出大产业。

4. 3 拔苗助长式行政干预是饮鸩止渴。产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 适当干预可以加速其发展, 若干预不当, 急功近利甚至于大包大揽只能适得其反。无锡尚德公司的破产就是典型的案例, 不尊重市场规律, 必然会被市场无情的抛弃。

4. 4 对现有的产业集群要加强创新, 促进向高级阶段发展。产业集群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企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 从而引起产业集中化, 这是产业集群的低级阶段; 第二阶段主要是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 并引发更多的同类企业出现, 这时大规模生产的显著经济优势就是有效的地方性集聚效应。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有机体, 在四化融合背景下研究泰州经济新增长点不能把他人为分割。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依赖信息化, 同时也离不开产业集群; 激活第六产业必须得到新型工业化的支持。注重生态文明, 在四化融合的背景下, 探索新型风险项目运营, 激活 “第六产业”重塑现代农业, 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培育发展规模产业集群, 使之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努力让泰州人民生活的更美好。

摘要: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本文从地理人文社会发展角度研究探索实施四化融合的可行之道, 提出以人文本、以产为核、工农结合的现代社会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途径。

经济新增长点 篇8

关键词:十三五,增长点,支撑力,转型升级

近年来, 国际经济走势持续动荡,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国内经济发展也受“三期叠加”影响进入到新常态, 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当前, “十二五”已接近尾声, 虽然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在过去五年取得了很多新成就, 但是一些制约发展的深层矛盾和体制机制问题仍然存在, 比如产业结构上涉及能源、原材料的重化工业比重偏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市场主体存在科技含量低、投入高、效益低等弊病;民营经济活力不足, 依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 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等。

去年以来, 全省出现了工业经济下降、固定资产投资乏力、财政收入滑坡现象。在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下, 辽宁省能否实现新一轮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关键在于“十三五”时期稳步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特别是要尽快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发展支撑。因此, 省政府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将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推进新型城镇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民营经济六大领域培育新增长点。这些增长点是省政府深度分析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科学研判辽宁省发展基础与优势后确定的, “十三五”期间只有紧紧围绕新增长点落实发展目标和对策, 才能为全省经济平稳增长和长远发展提供新的、更加有力的支撑。

一、新增长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分析

(一)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力分析

2014年, 辽宁省四大传统产业——装备制造、石化、冶金、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在6%以上, 超过了当年GDP和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十三五”期间, 辽宁省通过进一步推动以这些行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将对经济增长起到更强的支撑作用。

1. 依托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

“十三五”时期, 通过对传统产业增加技术改造投入, 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可充分挖掘传统产业的增长潜力。2014年, 辽宁省各类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11.5%, 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提高7.8%, 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7.2%, 比上年提升3.3个百分点。按照当前增速和占比, “十三五”时期, 辽宁省传统产业研发经费投入每年可实现10%以上的增长, 带动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 每年可至少带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

2. 依托传统产业大力开拓外部市场。

海外市场一直是辽宁省传统产业推销产品的重要阵地, 通过扩大外部需求可以大幅释放产能, 提高企业效益, 对稳定全省经济增长起到支撑作用。2014年, 辽宁省部分装备制造业和石化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率超过了10%, 部分冶金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超过了40%, “十三五”时期如果能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 再推动其他传统产业“走出去”, 升级全球价值链, 有望使辽宁省企业年出口交货值超过1800亿元, 增速保持在10%以上。

3. 依托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提高生产率。

重点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 在设计、生产、物流、营销等流程中融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技术, 着力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效率。“十三五”期间, 辽宁省传统产业通过将制造执行系统 (MES) 、集散控制系统 (DCS) 、在线监测与自动化等新技术引入生产过程, 预计可使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以上, 生产人员减少10%以上。同时, 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过程中, 既可直接形成新增固定资产投资, 又可带动智能机器人、IC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到2020年, 辽宁省传统产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关键生产设备数控化率、制造执行系统普及率等智能化指标均有望达到75%以上, 企业信息系统集成率可达50%以上, 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水平也将大幅提高, 带动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

(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力分析

2014年, 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类企业经营收入达4000多亿元。其中, 高端装备制造业约占48.3%, 新材料产业约占20.2%, 新一代信息技术约占13.2%, 生物医药产业约占8.7%, 节能环保产业约占6.6%, 新能源产业约占3.0%。辽宁省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大型压缩机、特高压输变电设备、IC装备等行业的总体规模都位列全国前茅。近年来, 辽宁省企业还在半导体装备和零部件、冶金与石化成套装备、重型燃气轮机与核电成套设备、新型绿色电池等创新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目前已有1万多项新产品的研发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按照当前发展趋势, “十三五”期间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可保持较快发展, 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可达15%以上;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软件服务和外包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可达12%以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相关产业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长将达20%以上。依托辽宁省现有的发展基础, 预计到2020年, 各类新兴产业领域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能达到5%,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可达30%以上。部分新兴产业规模和水平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到2025年, 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可达50%以上, 部分新兴产业规模和水平有望跻身世界前列。

(三) 发展服务业的支撑力分析

2014年, 辽宁省服务业增加值约1.2万亿元, 同比增长7.2%,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1.8%, 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增速高于GDP增长速度1.4个百分点, 高于第二产业增速2个百分点。根据辽宁省当前经济结构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预计“十三五”期间, 辽宁省服务业增加值将达到1.8万亿元以上。

1. 以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

2011-2014年, 辽宁省交通运输与物流业增加值年均超过1300亿元, 金融业增加值年均超过1000亿元, 两大行业增加值之和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4%, 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超过13%。“十三五”期间, 辽宁省通过紧紧围绕工业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 将进一步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增值空间, 在重点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力争到2020年, 使交通运输与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200亿元, 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400亿元, 年均增长率提高到10%左右, 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以上, 推动全省服务业提质增效。

2. 以培育壮大生活性服务业激发经济活力。

“十三五”期间, 辽宁省通过加快发展旅游、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 将进一步促进消费需求增长, 提高城乡居民就业率和就业水平。辽宁省已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精品旅游目的地, 通过着力发展休闲旅游、文化体育领域新兴行业, 力争到2020年使全省旅游产业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 年均增长率达20%以上。其中, 国内旅游收入可达9700亿元, 旅游外汇收入能达到60亿美元。预计到“十三五”末期, 辽宁省体育产业增加值能达到800亿元, 占GDP的比重超过1%, 达到体育产业发达地区水平。此外, 辽宁省更多的以养老服务、养生理疗为代表的新兴生活性服务业, 也将迎来更多更好的发展契机, 成为支撑服务业发展的新基点。

(四) 新型城镇化的支撑力分析

目前, 辽宁省城镇化率为67%, 根据预期发展速度和国内外发展规律, 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72%左右。“十三五”期间, 辽宁省城镇化率还有4-5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 每年大约提高1%。有研究表明, 国内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 可以拉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 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 将对辽宁省稳定投资和消费均起到30%以上的支撑作用。

1. 从实现城镇化建设目标来看。

辽宁省到2020年力争实现“533”城镇化发展目标, 解决500万存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解决300万人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 解决300万新增人口城镇化。根据测算, 每增加1个城市常住人口, 新增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至少需要10万元。预计“十三五”期间, 辽宁省通过稳步提高城镇化率, 可以带动各类新建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约5000亿元, 带动GDP增长约1200亿元。此外, 省政府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改造城市老旧小区、管网、道路等设施, 由于“十三五”期间辽宁省还能新增城市常住人口约200万人, 平均每年落实投资能提高到1600亿左右, 将主要流入施工、建材、物流、装备制造等行业, 可带动GDP增长1900多亿元。

2. 从推进宜居乡村建设来看。

辽宁省计划到2017年创建100个宜居示范乡、1000个宜居示范村、10000个宜居达标村, 到2020年再建成一批符合标准的宜居乡村。为实现预期目标, 辽宁省将在“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屯环境治理, 省财政将在乡镇建设上投入资金约2.5亿元, 在村级建设上投入资金约5亿元。通过投入这批资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促进基层地区商贸物流、劳动力市场繁荣, 成为拉动基层经济的新增长点。

3. 从促进产城融合来看。

“十三五”期间, 辽宁省将构建集现代农业、优质制造业、各类服务业于一体的城镇化产业体系, 为中小城镇尤其是县域地区吸引优质项目和新兴产业。通过推进城镇工业化, 加快发展县域工业集群, 预计到2020年, 辽宁省超百亿元县域产业集群数量将达到50个, 每个县 (市) 至少有一个大型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坐标, 全省县域地区将新增2000多亿元的经济增长空间。同时,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将进一步提高城乡经济和城乡人口的融合度, 为稳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五)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支撑力分析

辽宁是农业大省, 农业生产规模和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2014年, 辽宁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2403亿元, 比上年增长2.5%,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万元, 比上年增长8.6%。“十三五”期间, 辽宁省将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主要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等途径来实现, 这其中也蕴藏了广阔的经济增长空间。

1. 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来看。

一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将激活农机市场, 目前省政府每年安排1亿多元对保护性耕作、深松作业、农机化生产示范区以及农机购置进行补贴。从整个产业链推算, 全省每年农机销售、租赁市场份额约10亿元。预计到“十三五”末期, 辽宁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将从现在的76%提高到85%左右, 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的同时, 农机市场份额还能再扩大10%以上, 为辽宁省农机生产制造和流通领域打开新的市场空间。二是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将繁荣农村经济, 目前辽宁省已经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万多家, 出资总额超过600亿元, 生产经营范围涵盖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 数量上每年增长15%以上。预计到“十三五”末期, 全省各类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总数将接近5万家, 总出资额将达到1000亿元, 每年带动农业产值增长1200亿元, 将成为活跃辽宁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

2. 从发展壮大农业企业来看。

目前辽宁省共有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500多家, 每年总产值近1000亿元。“十三五”期间, 通过着力培育和扶持, 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可稳定在4000家左右, 国家和省级重点企业有望超过1000家, 生产总值将超过1200亿元, 成为支撑辽宁省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基石。

(六) 发展民营经济的支撑力分析

2014年, 辽宁省民间投资占社会总投资比例达到71.1%, 民营经济总量占GDP比重达到67%, 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达7.2%, 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另一方面也要看到, 目前辽宁省民营经济仍然以中小企业为主, 存在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或服务技术含量不高、附加价值低、低端产能重复投资偏多等问题。2014年, 辽宁省中小型工业企业增加值仅增长7%左右, 虽然总体增长速度偏慢, 但也说明辽宁省民营中小企业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待挖掘。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和国资国企改革趋势分析, “十三五”期间, 辽宁省民间资本投资年均增速可达4%-5%, 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将达到8%左右。到2020年, 全省民间投资规模将超过2.4万亿, 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达80%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有望超过3万亿元。

二、关于培育辽宁经济新增长点的对策建议

为尽快发展壮大这些新增长点, 使其成为“十三五”期间稳定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辽宁省应着力做好以下十个方面。

(一)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

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能定位, 既要为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也要为经济发展营造宽松健康的环境。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为各类企业和社会资本打开方便之门,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通过充分简政放权, 创造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针对目前存在的虚放实不放、明放暗不放、小放大不放等问题, 抓紧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 “十三五”期间将简政放权的重点放在“简”上, 着力砍掉一批不必要的前置审批和审批中介, 取消一批不合理的办事关卡和繁文缛节, 并制定更细致、更严格的推进时间表, 由上至下监督落实。

(二) 贯彻落实国家扶持政策

去年的国务院28号文件就支持东北地区加强自主创新、发展新兴产业提出了35条明确意见, 这对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增长点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而且随着中省直各部门贯彻文件出台的具体扶持政策和措施越来越多, 内外部发展环境已经日趋成熟, 辽宁省在“十三五”期间应继续抓好贯彻落实。重点工作包括:积极吸纳中关村等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有益经验, 推动沈大自主创新示范区取得实质性进展, 并打造沈大高新技术产业带。深化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 重点建设沈阳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大连国家能源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平台, 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在辽充分转化。还要加强与解放军总参、驻辽军工企业的沟通对接, 重点建设沈北航空城、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基地等军民融合发展项目, 推进辽宁省军用高新技术民用化、产业化发展。

(三) 建立健全各类要素市场

发展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需要大量的技术、资金、人才支撑, 只有真正形成“洼地效应”, 充分积累各类发展要素, 才能将新增长点培育壮大。针对辽宁省当前存在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高端人才缺口较大等问题, 建议省政府尽快出台涵盖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短期疏导政策, 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另一方面, “十三五”期间要多措并举出台“治本”之策, 一是改革科研体制和相关管理机制, 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高效运转、生产价值。二是加强同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双向对接, 准确把握国家金融政策, 灵活对接辽宁省各类专项政策, 切实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加快完善人才导向和吸纳政策, 鼓励各市为高端人才流转、长期居留开辟绿色通道, 努力创造并提供更加优越的环境。

(四) 提高辽宁省传统产业竞争力

“十三五”期间应全力支持辽宁省传统产业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需要及时顺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趋势, 鼓励企业利用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新技术优化生产流程, 推动企业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跨越。着力发挥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 做大做强数控机床、发电和输变电装备、石化和冶金装备、船舶等优势产业, 增强汽车及零配件行业竞争力。还要对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升级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 下大力气淘汰冶金、石化领域过剩产能, 提高产品产销率和企业利润率。此外, “十三五”期间辽宁省还要进一步完善两个“项目库”建设, 即在建项目库和储备项目库, 对重要项目实施即时跟踪、动态管理和科学激励, 同时抓紧出台全省产业规划指导意见, 优化产业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五)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三五”时期, 辽宁省应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尤其是智能装备制造业,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建设各类新兴产业基地, 优化高新技术园区功能定位和总体布局。要加大对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服务跟踪力度, 对于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的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及智能成套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等新兴产业重点项目, 需要建立定期联席调度机制, 组织有关部门逐个进行研究和推进, 尽快出台“十三五”时期的推进时间表和具体扶持政策。还要继续贯彻《辽宁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的有关章程, 全面做好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科技人才、知识产权、创新平台、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相关工作。继续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 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 力争在未来五年再打造一批带动力强的省级高技术企业。

(六) 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通过扩大开放为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好条件。一是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战略, 充分发挥辽宁省沿海沿边、地处东北亚枢纽的区位优势, 加强与俄罗斯远东开发的战略衔接和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 推进辽宁省各类产品和剩余产能走出国门, 把辽宁打造成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二是大力建设开放型产业基地和平台, 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积极申报设立沈大自贸区、大连自由贸易园区, 加快创建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还要加大对世界500强和各行业龙头企业的招商力度, 引导大型跨国公司在辽宁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三是着力培育外贸出口新优势, 推动传统出口产业转型升级, 重点培育以品牌、技术、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 将更多高附加值的辽宁制造、辽宁标准推向国际市场, 实现以出口升级带动产业升级。

(七)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十三五”时期, 辽宁省要重点推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 尤其是抓好物流、会展、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 引领辽宁省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重点发展信息服务、现代金融、交通运输、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具有广阔前景的生产性服务业, 制定辽宁省“互联网+”行动计划和长远规划, 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各类产业融合发展。继续鼓励发展养老服务、养生保健、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 在提高城市经济活力和服务保障水平的同时, 稳定城乡居民就业率。还要依托辽宁省深厚的文化底蕴、秀美的自然风光、完备的体育设施,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体育等现代服务业产业, 尽快编制出台各类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落实有关扶持政策, 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形成规模、获得效益。

(八)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

“十三五”时期, 辽宁省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数量增长、规模壮大、效益提升。重点推进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建设, 通过设立改革试点, 创新扶持模式与政策, 培育壮大一批民营企业集团。要着力培育从事专业化生产的中小企业, 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促进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协调分工、错位发展。进一步拓展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投融资模式, 提高民间资本的使用效率和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还要制定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 帮助民营企业克服在创办、成长、发展各个阶段存在的实际困难, 鼓励社会资本流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各类新兴业态, 力争“十三五”期间在全省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热潮。

(九)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

首先, 要继续提高城乡建设质量。一是着力提高新城人气, 主要通过引入产业支撑、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公共服务等方式, 充分盘活现有房地产资源。二是科学建设城市功能分区, 通过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并引导项目建设, 逐步将商贸区移向城市中心, 将生活区移向城市周边, 将生产区移向城镇远郊, 促进资源有序转移、资本高效流转。三是大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城镇改造重点是地上道路和地下管网, 在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同时拉动建设投资;乡村改造重点是完善偏远地区的水电路网, 并将农村客运站、沼气池、垃圾处理站等设施逐年纳入建设改造清单。其次, 要大力推进产城融合。一是做好大城市产能转移承接, 抓住当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小城镇转移的趋势, 鼓励市县政府为整体迁移或设立分厂的企业提供审批服务、土地指标等方面的便利。二是扶持发展城镇中小微企业, 各级政府要出台关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具体实施意见, 做好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工作。还可适当扩充基层政府招商权限, 使其能在本级税收征免额度上掌握一定灵活度, 提高优质企业入驻率。最后, 要鼓励镇村基层发展现代服务业, 重点扶持地理区位和交通条件比较好的乡镇, 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或商品集散地, 带动农村地区就业和上下游行业发展;扶持资源环境优越的镇村发展温泉旅游、沟域旅游等特色旅游业, 为县乡基层打造新的经济发展支撑。

(十)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经济新增长点 篇9

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把石材产业作为锡、钨、煤等资源枯竭持续替代产业, 着重抓好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 以形成集团发展、集成发展、规模发展、配套发展的格局, 使石材产业成为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 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已有板材、重质碳酸钙粉体、石材工艺品加工企业540家, 产品用途涵盖建筑、建材、医药、化工、轻工业生产等领域。2013年1~9月, 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石材粉体、大理石产业实现产值18.6亿元, 同比增长30%;上缴税金2.2亿元, 同比增长33%。

经济新增长点 篇10

当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比之于3年前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下滑,GDP增速已经降到了7.5%左右,名义GDP增速也降到了个位数字。中国经济到底还有没有潜力保持比较快的增长速度?如果有,新的增长点在哪里?应该如何通过改革和创新,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接生?这是分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必须回答的三个问题。

中国经济仍然有较快增长的潜力

要回答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必须把中国经济当前的发展阶段放到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中来考察。

中国经历了36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今天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规模比排在第三位的日本超出了将近一倍。尽管如此,我们必须看到,中国当前的人均GDP发展水平按照购买力平价的汇率计算仍然只有美国的20%。

纵观人类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经济体的增长潜力有多大,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该经济体与世界上标杆性的发达国家人均GDP的差距。近几十年来,在全世界人口总量超过1000万的大国中,美国的人均GDP发展水平始终保持最高,是全世界经济发展的标杆。欧洲各国包括德国的人均GDP发展水平,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基本上为美国的80-90%,日本当前是美国的70%(曾经达到过85%),韩国、台湾地区也接近美国的70%。

东亚各经济体追赶美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它们的人均GDP与美国差距较大时,追赶的速度是比较快的;接近美国时,步伐就会放缓。其基本原因是,差距大的经济体可以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学习先进的技术和商业经营的模式,更可以向发达国家出口,从而提升本国国民的收入水平。

日本的人均GDP在二战之后达到了美国的20%,台湾地区和韩国的人均GDP则分别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达到美国的20%,在此之后的5到10年间,这些经济体的增速都在8%以上(图1、附表)。因此,我们应该有充分的信心来预测,中国经济在未来的5到10年仍然有接近8%甚至超过8%的增长潜力。当然,这一潜力需要通过社会经济制度的改善来释放。

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有三大发展优势。第一是作为大国经济,拥有巨大的腹地,不必过分依赖国际市场。二是中国经济是一个赶超型、学习型的经济,能不断从发达国家学习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中国经济与80年代末的日本经济不同,仍然有体制创新的原始动力。

中国如果能够持续改进政府的社会综合治理能力、提高法制的效率、改进金融体系的效率,长远的增长前景将非常可观。根据我们的测算,到2049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时,中国的人均GDP发展水平(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有可能达到美国的70-75%,总体经济规模将接近美国的3倍左右(图2)。根据这一分析,我们应该看到今天中国经济的一些困难是暂时的,中国应该有底气在今天适当地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经济增长下滑的态势。这是因为,中国可以通过未来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与此同步上升的国家财力,来弥补当前维系经济增长的一些社会成本。

当前中国经济减速的原因

从本质上讲,当前中国经济减速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增长点正在褪色,而新增长点尚未完全爆发。

过去近20年来,中国传统的经济增长点有两个,一是房地产,二是出口。过去十几年,房地产开发及其拉动的相关产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动力。房地产开发投资长期以来占到中国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20%、GDP的10%左右。同时,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它不仅拉动着众多相关产业的增长,也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效应,让已经买房的家庭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同时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增值感,因此撬动了相当数量人群的消费。出口则在中国加入WTO之后长期保持两位数甚至高达20%的增长,2007年出口占GDP的比例达到30%以上,外贸顺差占了GDP的8.8%。

但是这两大经济增长点都在逐步褪色。房地产的增长碰到了困难,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已经基本得到了满足,97%以上的家庭都拥有了自己的房产,人均住房面积也达到了33平方米,一个三口之家的住宅接近100平方米,而且每年还在上升。另外,由于金融改革的加速,许多家庭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得5%以上,即超过通胀水平2.5%以上的低风险的、流动性极强的金融投资回报,这改变了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将投资买房作为财富增值保值手段的格局。

同时,出口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已经光环不再。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经济的规模已从4年前的5万亿美元上升到目前的10万亿美元,世界这个大市场再也不能提供与中国经济增长同步的进口需求,更不用说中国自身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利率上涨也为出口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阻力。

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哪里

既然中国经济仍然有较大的长期增长潜力,那么未来的增长点在什么地方呢?我的分析是,中国经济未来存在三个增长点,这里按照有可能爆发的顺序列举如下。

第一个增长点就是民生性、公共消费型基础建设投资。公共消费型基础建设投资指的是直接进入未来百姓消费的、具有一定公共产品性质的基础建设投资,包括高铁、地铁、城市基础建设、防灾抗灾能力、农村的垃圾和水处理、空气质量的改善、公共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等等。这种公共消费型投资不同于一般的固定资产投资,因为它们并不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不带来产能的过剩。更重要的是,这种公共消费型投资并不完全是提供公共产品,比如说高铁和地铁仍然是谁使用谁受益,具有相当的排他性,并不是全体百姓同时受益。但是这类产品的性质与汽车、冰箱和电视机不同,因为公共消费必须是大量民众一起进行的,比如一趟高铁的消费群是几千人,不可能为一个人开一趟高铁,但是一部手机却是一个人使用的。公共消费品需要大量的前期性投资,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公共消费类的投资尽管商业回报可能比较低,但一旦形成服务能力,可以逐步形成社会福利回报。

nlc202309040249

为什么说这种公共消费型基建投资是中国经济当前以及未来的第一增长点呢?最根本的原因是这类投资是当前中国百姓最需要的,最能够直接提升百姓未来幸福感。中国的国民,尤其是城市居民,与发达国家国民的生活质量差距,已经不再是电冰箱的拥有量、手机的普及度和质量,乃至于汽车的拥有量和品质,而在于空气的质量、交通的拥挤程度、公共交通的普及度和质量,以及自然灾害来临之时的应对能力。这些本质上属于公共消费水平的范畴。提升公共消费的水平,需要非常长的投资周期,商业回报往往是很低的,需要政府长时间的补贴。但这种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就目前情况而言,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中约有25%用于此类投资,这一比重未来还有提升的空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投资不仅不会加重产能过剩的问题,反而有助于化解这一难题。

中国经济的第二大经济增长点就是已有生产能力的绿化和升级。中国的制造业从生产能力和产出量上讲已经在全球名列前茅,但是各种生产设备往往是高污染、高能耗的,把这样的产能升级为现代化、有效率的产能,需要投资,这个投资的过程将长期拉动中国的经济增长。根据笔者不完全测算,仅五大耗能行业—有色金属、钢铁、电力、化工、建材,更新一遍高污染、高能耗的产能,就需要10年时间,其每年将拉动GDP增长1%。而且,由此带来的低污染和低能耗将令国人长期受益。

中国经济的第三大经济增长点是居民消费。中国居民消费自从2007年以后,每年占GDP的比重在不断上升,根据我们的测算,目前已经上升到45%左右,但是居民消费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点,其比重超过GDP的50%,恐怕还需要4-5年的时间。

综上所述,中国最有可能在短期内引爆,并且可以长期依赖的最大增长点就是公共消费型投资。

如何催生公共消费型投资这个中国经济第一大增长点?

为了释放中国经济的增长点,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条长期稳定、高效的融资渠道。当前地方政府投资主要的资金来源,是银行贷款及与之类似的信托产品,公开发债占比很低。

依赖银行贷款进行长期投资的弊端很多。第一是期限错配,以3年或3年以下的银行贷款支持10年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往往使得地方政府需要不断向银行再融资,而每一轮再融资无论对银行还是政府都有风险。

第二是地方政府面对短期还债的压力,从而过分依赖土地开发,这就像一个紧箍咒,不断逼着地方政府拍卖土地,同时又担心地价下降,导致许多地方政府不能够按照应有的长期规划来进行土地开发。

第三就是由于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依赖银行贷款,而这些投资具有政府背景,在资金来源上具有优先级,在相当程度上挤压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中小企业往往不得不以很高的利率为代价融资,这就拉高了整个民营经济的贷款利率。

当前非常荒唐的格局是,中国的国民储蓄率高达50%,但贷款利率普遍在6%以上;而美国的国民储蓄率为15%左右,其贷款利率却普遍在3%-4%的水平(图3)。

该怎么办?我们必须机制创新,通过创新为长期固定资产投资打开融资渠道。首先应该允许宏观杠杆率有所提高。当前中国的杠杆率,即贷款余额加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约为190%。国际上很多人认为这个比重太高,但是必须注意,中国的国民储蓄率是50%,用这些储蓄去支持占GDP约190%的债务没有任何问题,因为这些债务的年利息顶多是GDP的19%(按照名义利率10%的上限计算)。美国经济的杠杆率是250%,但是美国的储蓄率只有15%左右,更何况,美国还是一个以股权等直接融资市场为主的经济体。

根据这个分析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杠杆率按照比较保守的计算应该提升至300%。其中的关键是调整债务结构,本质上讲,需要把部分公共消费性基础设施投资由银行贷款转变为低利率的政府性贷款,或由政府担保的借款,由此释放银行贷款潜力,让其更多地为企业服务。

具体说来,首先应该逐年增加国债的发行量,使国债占GDP的比例从当前的15%提升到50%。可以用净增发的国债收入建立专门的国家民生建设投资开发公司,类似于国家开发银行,但其功能更加单纯,就是专门评估地方政府的长期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使用情况。根据我们的测算,中国2014年可以增加9000亿元的国债规模,2015年,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再增加3000亿元,即1.2万亿元,以此类推,中国经济未来5年大约能够形成一个7万亿元以上的不断滚动的(发新还旧)投资基金,用于长期支持民生性项目的投资建设。

第二,已发的、地方政府所借的债务,应该及时地转为地方政府的公开债务(由中央政府担保),但地方政府也需要同时公开自己的财务信息和资产负债表。这样可以形成社会对地方政府财政的监督机制,这也是一个机制的创新。

第三,应该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逐步降低银行贷款存量占GDP的比重,如果能从目前的130%降低至100%的话,将有助于化解银行的金融风险,更可以解决经济增长对货币发行依赖的老大难问题。

换句话说,通过以上运作,可以逐步将货币的部分功能调整为由国债等准货币类金融工具来提供,从而使得金融市场的风险大幅度下降。同时也必须看到,当前由银行发出的基础设施贷款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应该允许银行和信贷公司进行一定的重组,允许部分的项目和产品违约,这样才能够给金融系统消毒,逐步地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总之,中国经济未来仍然有大好的发展前景,而当前能够看到的最大的新增长点就是长期的、可持续性的、民生的、公共消费型的基础设施投资。为了释放这一增长潜力,必须从现在开始在融资渠道上进行创新,要在中国建立大量的国债等准货币金融工具,以比较低利率的长期债券来支持大量的投资,以此打通企业融资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整个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欲查看其他资本圈精英评论,请扫描版权页二维码,下载并登录“新财富酷鱼”和我们互动。

上一篇:学会动态下一篇:数学应用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