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动平衡校验

2024-05-01

现场动平衡校验(精选三篇)

现场动平衡校验 篇1

设计背景

平衡轴相对于柴油机其他关键件来说, 结构相对简单, 加工尺寸也容易控制。平衡轴的材料主要是铸件, 因在铸造时存在有缩松、气孔等铸造缺陷, 为了达到平衡效果, 减少因平衡轴不平衡力矩不足而造成发动机不能充分平衡活塞等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惯性矩, 所以在铸造平衡轴的过程中, 一般对非加工部分适当加大尺寸, 这样就可以对多出的不平衡力矩采取去重处理, 从而达到平衡轴设计要求。这就要求在加工平衡轴时需要确定平衡轴不平衡力矩和平衡轴的质心位置, 以便在平衡轴相应位置上进行去重处理。另外, 对于双轴平衡的发动机来讲, 如果两只平衡轴质量相差过大, 或质心距 (不平衡力矩) 相差过大, 平衡轴就起不到减振和降噪的效果, 反而会增加发动机的振动和噪声, 对柴油机的整体性能造成损害。

综合上述, 平衡轴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平衡轴进行静平衡校验, 来确定平衡轴的不平衡力矩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同样, 在发动机装配时, 也要对平衡轴不平衡力矩进行进厂检验, 来控制平衡轴的不平衡力矩。

平衡轴与飞轮、砂轮等旋转件不同, 其理论质心不在旋转轴心线上, 所以对平衡轴进行静平衡校验就要使平衡轴质心转移至平衡轴轴心线上。根据以上情况, 制作静平衡校验装置来确定平衡轴的不平衡力矩。

设计原理

平衡轴静平衡校验装置设计原理为杆秤原理, 即依靠秤砣在秤杆上的移动, 来“秤出”平衡轴的不平衡力矩。图1所示为公司某平衡轴以此为原理设计制造的静平衡校验装置。

将平衡轴放在圆柱支承上, 要求平衡轴在支承上能滚动自如, 自由状态下平衡轴扇叶自动朝下 (如图2 A-A剖) 。秤杆连同秤杆座和平键装在平衡轴前端上, 转动秤杆使之转至图1a所示水平位置, 即指针指向表盘零刻度, 然后将秤砣套入秤杆上, 将秤砣位置放置在秤杆图1a所示“0”刻度线位置。当秤砣在“0”刻度上时指针指向表盘位置不在“0”刻度上时, 说明平衡轴力矩不符合设计要求。根据指针所指示的角度, 可以知道平衡轴质心的角度位置。当将秤砣在秤杆上移动, 使指针指向表盘的“0”刻度线上, 根据秤砣在秤杆上相对“0”刻线移动的刻线数, 可以算出平衡轴不平衡力矩与设计要求相差多少。因为平衡轴的质心在平衡轴扇叶左或右两侧 (见图2) , 所以测定平衡轴质心距位置时需根据平衡轴转动情况, 调整秤杆的左右位置测定平衡轴的力矩。通过以上所得数据可以方便地处理平衡轴。

1.支座2.圆柱支承3.扇叶4.销钉5.表盘6.秤杆7.秤砣8.衬套9.表盘座10.螺钉11.指针12.秤杆座

结语

现场动平衡校验 篇2

1.由办公室负责实施,并作记录,但在使用前后或使用中必须校正者,则由使用人随时实施。

2.定期校正:依校正周期,排定日程实施。

3.临时校正:

(1)使用人在使用时发现,或品质部门在巡回检验时发现检验仪器、量规不精准,应立即校正。

(2)检验设备、计量器具如功能失效或损坏,经修复后,必须先校正才能使用。

(3)外借收回时。

(4)检验仪器、量规经校正后,若其精密度或准确度仍不符实施需要,应立即送请专门技术人员修复。

(5)若因技术上或设备上的困难,而无法自行校正者,则委托经国家认可的计量检定单位代为校正,且须要求提供校正证明。

(6)检验仪器、量规经专门技术人员监定后,认为必须汰旧换新者,以及因检验工作实际的需要,必须新购或增置者,得由品质部门依本公司请购规定请购。

现场动平衡校验 篇3

关键词:电能表 误差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082-01

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用电量逐年上升,电能表作为电网中重要的设备,其运行状态对电网的运行效益影响很大。电能表是供电用电双方电量结算的重要依据,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是保证供用电结算公平的基础,为了保证电能表的准确性,需要定期进行电能表的现场校验,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要求,控制电能表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1 电能表误差影响因素

1.1 基本误差

规定参比情况下要能够满足技术规程要求,满足2.0级验收误差极限,按照规程误差限50%进行运行误差极限验收。

1.2 影响量造成的误差改变极限

影响量造成的误差改变的最大值,不能超过规程规定。

1.3 工作环境的影响

电能表属于精密仪器,对外界环境比较敏感,气候因素、机械外力因素和温度因素都会造成电能表误差。来自外界的正面压力和意外冲击以及位置倾斜会影响电能表的运行状态。气候因素则主要包括电能表工作温度和湿度等,可能会造成电能表内部零件性能下降和老化腐蚀,导致电能表误差增加。在外界因素中,温度对电能表性能的影响尤为明显,电能表的实际运行温度偏离电能表额定运行较大程度会导致电能表自身内阻随环境变化产生较大变化,最终增加电能表误差。

1.4 电能表自身质量

市场竞争逐渐激烈,一些电器元件厂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压低价格吸引客户,造成元器件质量的大幅度下降,以不正当的方式节省成本,形成了电器元件市场的恶性竞争,导致很多质量不达标的电能表投入使用,电能表自身的质量缺陷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并产生较大的计量误差。

1.5 电能表频率

电能表频率的变化同样会产生较大附加误差,这种误差就是频率误差,频率升高会造成电压线圈阻抗增加,电流下降,导致电压磁通降低,电能表表速变慢,从而产生较大的误差。而电能表频率过高则会直到导致电压磁通滞后角增加,电压磁通和电流夹角变大,产生较大附加误差。

2 电能表误差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2.1 增强电力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电力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是造成电能表误差的重要原因。电力人员需要对误差调校问题高度重视,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展工作,检查电能表时需要仔细观察电能表的运行情况和性能,避免疏忽产生的誤差。所以,日常工作中应该重视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的培养,保证电能表检查工作质量。

2.2 加强电能表运行管理

电能表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很高,对工作温度比较敏感,在较高的温度下电能表难以保持比较稳定的灵敏度,所以在安装电能表时应该尽量安装在表箱中,防止阳光直射,并且在温度较高的季节,需要进行电能表的通风降温,保证电能表的准确度,延缓电能表老化。

外部干扰信号会严重影响电能表的灵敏度,电能表如果在工作中产生了信号干扰、电路屏蔽不良和备用电池失效等问题,则可能会造成电能表通信和时段不正常,所以在进行电能表的正常使用时需要非常重视检查管理,防止因为电能表计量误差造成的严重损失。

3 电能表现场校验

3.1 电能表运行误差现场精确校验

对于测量精确度要求较高的电能表,要在电能表实际工作状态的电流、电压和频率情况下对其进行现场校验,进行现场校验器和被校电能表的比较,进行被校电能表校准点误差的准确记录。

3.2 电能表二次接线准确检查

根据实际负载电流、功率因数和向量图,分析评价电能表接线的正确性,如果不能准确进行错误接线状况判断,要立即停电进行检查。

3.3 回路电阻

可以停电情况下,断开电流回路后,接入万用表,测量回路直流电阻,接近零说明线路正常,电阻很大则表明线路中存在短路或者二次接错。断开电压互感器测量电压回路和三条线路的直流电阻,阻值很大或者接近于零表明存在开路或者短路现象,要进行分段查找。

3.4 负荷下电能表误差测量

标准电能表借助专用实验端子接入和待校验电能表相同的电压电流回路,实现可靠连接,减压过程中不能出现电流线路开路和电压回路短路。当标准电能表处于热稳定状态后,在负荷状态稳定状态下进行误差测量。如果实际误差超过最大允许值的80%~120%,需要多测量两次,选择多次测量误差的平均值作为实际误差。待测电能表的信号推荐使用光电转换器进行采集。为了保证准确度,需要适当增加检验圈数,进行三相三线电能表的现场误差检测时,要选择B相接地不会影响测量误差的标准电能表。

校准电能表内部时钟可使用GPS法,连接GPS通讯接口到电脑的通讯接口,电能表通讯接口连接电脑另一个通讯接口,调整GPS到有效接收状态,注意在检测现场的GPS接收天线摆放位置和接收电缆屏蔽。

北京时间校准法是另一种校准电能表内部时钟的有效方法。按照北京时间校准便携电脑后,使用电脑中的电表校时软件校准电能表内部时钟。在校准之前可使用软件记录电能表时差。如果电能表具备硬件校时功能,采用手动方式同样能够实现对时。

很多电能表内部时钟误差是电力系统短路或接地故障导致的,系统自动重合闸和故障切除会造成系统0.5 s的电压跌落和短时中断。CPU校时法将红外信号转变为CPU能够处理的数字信号,执行命令,发出高电平维持指示灯常亮30 s,通过发射管将数据传回掌上机,芯片处理信号为CPU可执行信号,实现故障自动对时。

4 校验结果处理

现场校验电能表误差要控制在等级允许范围内,在检验单上填写检验结果和有效期等条目。在现场检验中发现电能表多功能部分出现问题,需要进行更正,并填写更正报告。电能表现场检验误差考核两年都处于合格范围内,并且变差在等级指标的1/2,可在有关部门批准后延长一个测试周期。在填写电能表原始检验记录时需要使用签字笔或者钢笔,不能随意修改。电能表出现更换或者故障,需要记录在资产卡上。

参考文献

[1]潘晓燕.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的检定与运行管理[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3(1):60-63.

[2]丁艺,赵伟,侯国屏.谐波条件下感应系电能表计量误差分析[J].电测与仪表,2002,39(10):8-12.

[3]王汉杰.电能表检验技术的进步[J].电测与仪表,2004,41(6):28-30.

上一篇:讲师下一篇:农学专业课的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