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主义观

2024-05-17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精选十篇)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 篇1

近年来,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在物质需求不断获得满足的同时人们也逐渐面临着贫富差距加大、社会道德滑坡、人文关怀主体缺位、自然环境恶化等问题。另一方面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在其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根本矛盾中的寓言至今没有实现。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社会福利机制和对社会资本的重新调整缓和了这种矛盾, 使其从显性变成隐性不易被人察觉。两方面因素造成了资本主义“思潮”、“社会主义低潮”、“市场经济商潮”对社会主义的冲击, 使一部分人陷入了理论的困惑, 从而模糊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淡化了信念。国内外学术界试图用自由主义取代历史唯物主义, 用西方经济学取代马克思经济学, 这是对科学的社会主义观的严重否定。这些都是因为人们片面地以为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仅是对生产力的发展而忽略了对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各个因素之间的协调和科学发展造成的。面对这种情况人们迫切希望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寻求答案, 探寻和厘定科学的社会主义观的本质内容对现实问题予以解答。因此回归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探寻社会主义观成为必然。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的基本内容和本质属性

所谓“社会主义观”即人们对社会主义这种社会形态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早期的“社会主义观”概念是作为个人主义的反题由空想社会主义学派提出来的。它特别针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弊端, 力求予以矫正, 试图建立起一个以合作为基础, 以公众的幸福和福利为目标去集体管理人类事务, 提高下层福利、保障社会和平的乌托邦。由于这种“社会主义观”仅仅是从良好的主观愿望上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缺乏实现理想的必要手段, 因此只能是囿于以理性为工具的一种空想。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 是指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社会主义观, 包括对社会主义必然性、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特征、社会主义道路, 以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等有关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的基本观点;狭义的社会主义观, 是指关于社会主义阶段。从总体上看,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具有以下根本属性。

1. 唯物史观是它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是在对所处环境的时代特征进行了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诞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充分意识到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是处于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 劳资关系不断恶化, 工人阶级不断贫困化, 剥夺者应被剥夺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与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为两大科学基石,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并对其发展作出了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逻辑预测并论证了这一预测。他们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引入到社会主义理论中, 把共产主义的理论概括为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他们指出, 只有发展生产力、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 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同时他们还提出了社会主义这种社会形态如何克服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设想, 即私有制的弊端用全民所有制来克服;按资分配的非伦理性用按劳分配来克服;资产阶级专政的反动性用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性来克服;自由经济的盲目性、无序性用计划经济来克服。

可见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是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客观地对资本主义弊端予以揭露并科学地提出取代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具体手段, 其目的不仅要解决生产力的问题, 更要解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关系和与经济基础相匹配的上层建筑问题。

2. 人的全面发展是它的价值追求

人的全面发展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始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他们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以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共产党宣言》中, 马克思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中对于人的全面的自由发展的设想———“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唯一目的” (1) 。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分析和批判就是为了解脱资本主义国家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 实现其人身自由和全面发展。马克思跨越设想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也在于对东方各民族的无限同情, 为的是使人民不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苦难。所以说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最高的价值追求。

三、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的现实意义

1.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有助于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确立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不仅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同时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在当下中国的具体要求和表现。

第一,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其最终目的之所在。

社会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形式, 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总和,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人不仅是自然生物体, 更是一个精神世界人, 不仅有物质需求, 更有精神的满足;人不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进行创造性活动, 而且要社会对人的创造性活动的认可和评价;人不仅要有经济地位, 还需要社会地位, 这些都只有在社会的发展中才能逐步实现。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为“以人为本”提供了理论前提和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 。这就决定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必然是一个个人能够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其他一切活动皆是为了这一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努力。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需要一种全新的人, 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也愈来愈突出, 人们感到仅有经济发展并不能完全解决现代化的问题, 还需要以社会的全面发展适应人的发展的要求。事实上, 在经济快速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 人们常常感到感情孤独, 精神空虚, 思想紧张, 甚至怀疑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更有甚者, 道德沦丧, 走上反社会的道路。所以, 只有明确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 充分了解了其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这种价值追求, 以人为本, 才会弥补在现时的实践过程中片面追求工业利益造成的人文关怀上的主体缺位。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观的具体要求。

恩格斯提出在共产主义社会, “将按照根据实有资源和整个社会需要而制定的计划来支配这一切东西, 所以同现在实现的大工业制度相联系的一切有害的后果, 将首先被消灭” (3) 。

在恩格斯眼中, 共产主义社会在发展上秉承着全面的发展观。要对实有资源给予分配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这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而且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形态的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共产主义的设想还体现在注重社会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协调上。在当前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建立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形成相互间良性循环状态, 使社会的发展富有生机和活力。这是社会主义生命力的体现。人是自然界的产物, 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通过社会作用于自然, 使自然发生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变化。这种作用必须使自然界按其本身的规律发生变化, 才能在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实现人的发展和自然变化之间的动态平衡。然而, 由于主体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 对于自然的认识是有限的, 这种有限性往往表现为人对自然的认识的局限性, 因而人类在对自然界作用过程中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 往往都遭到自然的报复。因而人类对自然的占有不能像征服者对被征服者的统治那样, 可以随心所欲。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科学中的科学问题。那种不尊重自然、不尊重科学、对自然疯狂掠夺和滥用自然资源的行为是与科学发展观完全背离的, 也必然遭到自然更大的报复而失去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一代又一代的永续发展。

总的来说, 应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最终实现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这是践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最高价值追求的真正体现。

2.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作为一种社会理想, 和谐社会是人类很早就开始追求的一个目标。从中国的大同理想、莫尔的“乌托邦”到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从傅立叶的和谐制度和欧文的实验公社到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都是人类追求和谐社会的足迹。“和谐社会”实际上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 它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形成和谐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其内在要求, 而且其就是科学社会主义观的内容之一。他们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主要思想观点是:

第一, 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社会不平等和两极分化、人的畸形发展和异化等弊端是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 用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二,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社会物质财富极为丰富, 社会只有实行“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 才能达到真正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第三, 未来和谐社会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其矛盾通过自身的调节解决。

第四, “自由人联合体”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人的各种能力和潜能充分发挥, 人的多样性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思想为今天我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是“什么是资本主义”, “怎样推翻资本主义”。因此其和谐社会的构想重在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为推翻资本主义这一历史使命而服务。而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建设和谐社会不仅作为推翻资本主义的革命理想而存在, 更重要的是以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从必然到自由的实现而存在。从“革命”到“建设”的过程也是从“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与其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的社会主义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好了前期铺垫提供了理论支持, 不如说这是建设和谐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 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总的来说,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贯穿于其整个哲学学说中, 对生产力的发展, 对人类的解放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其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不仅是将人类从私有制社会中解放出来的有力武器, 而且是我们解决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支持。因此重新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文营.从马克思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到科学发展观.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1.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 篇2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空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

人类自出现以来,就处在与自然界和社会的不断交往的过程中,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追求一种自由完美的理想,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目标。古今中外的思想家纷纷诉诸想象,力图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这种美好理想。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曾描述过“天下为公”的大同之境,中国历代农民起义的口号中大都含有“等贵贱,均贫富”的要求,这些都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而在西方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理想社会也设计了种种蓝图。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培根的《新大西岛》,以及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的一条红线同样是对人类未来的无尽暇思。但是上述关于人类未来的种种思想和理论大都流于空集,缺乏严密的论证,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则从根本上转变了这一点。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最早接触到共产主义问题是在《莱茵报》时期。那时,他对英法共产主义文献还不很熟悉,对共产主义问题也还没有深切的认识。但作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他仍然积极参加了有关共产主义问题的论战,并严肃认真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马克思能洞察到私有财产的本质是劳力的异化,所以他对于扬弃这种异化的运动有了一种崭新的观点。而这些观点不仅表现在自己的观点的正面阐述中,也表现在对其它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中。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主要分析了空想共产主义最初的几种形式:“粗陋的共产主义”、“按政治性质是民主的或专制的”共产主义、“是废除国家的,但同时是尚未完成的,并且仍然处于私有财产即人的异化影响下”的共产主义。这几种空想共产主义,尽管形式不同,观点各异,但都有其共同特征,这就是它们都主张私有财产关系的“普遍化和完成”,即不是消灭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而是把私有财产当作客体、物来对待,通过均分私有财产来反对个别的私有财产,使人人都成为私有者。这种特征在“粗陋的共产主义”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它看来,既然物质财产的统治那么厉害,那么,“对物质的直接占有就是生活和生存的唯一目的。” 因而,凡不能被当作私有财产占有的东西,如人的才能、个性等等,都应当被消灭。与此同时,工人这个范畴并没有被取消,而是被推广到一切人身上,使每个人都成为挣工资的劳动者。对共产主义的这种理解,实际上是一种对私有财产的嫉妒和平均化欲望,而绝不是私有财产的消灭。因为在这种理解中,私有财产关系仍然是整个社会同实物世界的关系,还根本没有深人到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所以,马克思尖锐地指出:“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这种嫉妒和这种从想象的最低限度出发的平均化的顶点。它具有一个特定的、有限的尺度。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向贫穷的、没有需求的人-他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的水平,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的非自然的单纯倒退,恰恰证明私有财产的这种扬弃决不是真正的占有。”关于共产主义的主体本质

既然空想共产主义的错误在于它只是从客体或物的方面来理解私有财产,来理解共产主义,那么,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就必须深人到它的主体本质。而《手稿》中的共产主义观集中表现在这么一段话中:“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 关于《手稿》中的共产主义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共产主义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运动过程。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了人本性的一步一步的丧失,而共产主义作为人类进行自由自觉实践活动的理想社会,它首先是在与私有财产进行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这就是说,共产主义的运动与理论不过是对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历史运动过程的反映并与之相对立的表现。因而在私有财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反映并反对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也必然有不同的表现,从而形成种种不同的共产主义主义学说。“无产和有产的对立,只要还没有把它理解为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它还是一种无关紧要的对立。”所以,只有在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发展到顶点而要扬弃它自身的时候,才可能有真正科学的共产主义理论和运动。而对于各种共产主义学说,也必需对它作历史的考察,才能知道它们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第二,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

马克思已在《手稿》中明确地说明,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手段和必然结果,而异化劳动也是导致了人的自我的异化。要真正扬弃异化,就必须消灭产生异化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源。在《手稿》中,马克思已经有了劳动的异化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生产关系决定的初步思想。马克思说:“私有财产不过是上述情况的感性表现:人变成了对自己说来是对象性的、同时变成了异己的和非人的对象;他的生命表现就是他的生命的外化,他的现实化就是他失去现实性,就是异己的现实。”

这样,马克思就从私有制的内部,从私有财产的运动规律中得出了共产主义的结论。首先,作为自我异化之扬弃的共产主义,并不是“彼岸”的东西,实际上,它同这个异化的世界有着本质的、内在的关联,换句话说,异化的世界本身-它的内部的对立和矛盾运动-构成扬弃异化的现实基础,尽管是它的否定性基础。其次,既然自我异化在“异化劳动”的概念中表现为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因而从根本上表现为经济的必然性,那么,自我异化的扬弃就决不可能离开这种经济上的对立和矛盾,相反,它必然首先从这种经济必然性的方面去获得它自身的必然性,即“发展到矛盾状态”的私有财产本身就构成促使矛盾解决的现实前提。最后,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否定,不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而是辩证的否定,即它并不取消私有财产和自我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的成果。它扬弃异化劳动,但不扬弃对象化劳动,而是对劳动本身及其对象和成果的真正占有。

第三,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的占有同私有制下的占有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在劳动中创造出体现自己本质的对象;又通过消费这些对象来确证和发展自己的本质。而在私有制条件下,人失去了自己从事活动的材料和对象,失去了进行活动、生活和感性意识的源泉,也就失去了获得自己的人的本质的源泉。资本主义私有制就使我们对人的本质的占有的理解,变得愚蠢而片面,并且达到这样一个程度: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所拥有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它对我们来说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吃喝住等等的时候,总之在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对象。概言之,资本主义私有制使我们对人的本质的占有变成了对物的占有;人的丰富多样的特性,他的一切肉体和精神的感觉都被异化为一种单纯的感觉,一种对物的“拥有”的感觉。共产主义则不同,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

放;……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变成人的。” 从主体上说,共产主义的人不再是一种异己的、不被当作人看的对象,而是一个完整的、全面占有自己丰富的本质规定的人。他的一切个体的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等等,不再受到私有财产或异化劳动的局限和束缚,而是通过自身同对象的真正的人的关系而占有对象。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等等…从客体上说,扬弃了异化劳动的社会的人,在生产劳动中把自己的全部创造力、全部本质力量都加在自然对象上,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现实,这样,自然界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就具有了深刻的人的本质。我们在感受和享受这种自然界时,也就从中感受到人的本质力量,感受到人的真善美。因此,“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而这就是说,对象成了他自身。第四,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即社会的人的复归。

我们已经看到,在被积极扬弃的私有财产的前提下,人如何生产人-他自己和别人;直接体现他的个性的对象如何是他自己为别人的存在,同时是这个别人的存在,而且也是这个别人为他的存在。也就是说,在私有制社会里,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价值,为了得到物的财富。而共产主义条件下的生产是为了人,人们彼此互为地生产着。所以人通过劳动,不仅生产产品,更重要的是生产着别人和自已的存在以及相互的关系,生产着人本身和社会。而人的本质不再是动物的“物种”或是抽象的“类”,它具有了无比丰富的历史发展特性。共产主义的扬弃私有财产也就是恢复人的社会本质,在这里,“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也就是说,不仅活动和享受的内容是社会创造的,而且就连活动和享受的方式也成为社会的了。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他们的活动和享受都是同其他人一致的。比如说,某一个餐厅制作的美食,这一产品在私有制下虽然也是给别人吃的,但它绝不是为社会的,只是为那些持有货币的人所提供的东西。而在共产主义的扬弃了私有财产的前提下,这一餐厅的产品,才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存在方式上也是社会的,是真正具有人的性质的劳动和对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共产主义观的局限性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起点,但还不是一种成熟的理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阐述的共产主义观,实际上是对“异化劳动”的一种批判,因而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他对私有制的批判,不是因为它和历史的现实发展规律相矛盾,而是因为它和人的本质的要求相矛盾;对异化劳动的批判也是以人的绝对自由的、自觉的、超历史的、应有意义上的劳动作为标准的,这些都说明这一时期,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还处于一种不成熟的阶段。但其中也包含了许多合理化的成份,这些合理化的思想,正是以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余源培,吴晓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的产生 篇3

关键词: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

一、《莱茵报》时期对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认识

《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国家观点总体上带有黑格尔色彩。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法哲学中的“理性法”思想,认为国家应该超越各个等级的利益,实现普遍的理性。同时,现实的社会生活使得他对黑格尔的国家观产生怀疑。马克思认识到统治阶级的利益在国家中占有支配地位,国家成为私人利益的工具,占支配性的阶级“把自己最有限和空虚的形象宣布为国家活动的范围和准则”,此时,马克思的国家思想呈现新旧观点相互交织、相互冲突的情形。

马克思从大量的经验事实中得出结论,国家在现实中并没有成为普遍利益的代表者,而是成为了私人利益的工具。正如马克思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谈到,"国家权威变成林木占有着的奴仆。整个国家制度和各种行政机构的作用都应该脱离常规,都应该沦为林木占有者的工具;林木占有者的利益应该成为左右整个机构的灵魂。一切国家机关都应成为林木占有者的耳、目、手、足,为林木占有者的利益探听、窥视、估价、守护、逮捕和奔波。"由此,马克思根据他的经验认识,得出结论:物质利益决定国家,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是由马克思在这一时期的经验事实所表明的,但是由于马克思在这一时期总体上没有摆脱黑格尔理性国家观的影响,他认为这一现象只是国家理念的异化,只是对国家本质的暂时背离,最终还是要回到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当中去。这一时期产生的苦恼,对国家和社会关系认识的矛盾促使马克思从社会舞台退回到书房,从理论上进行反思。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对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界定

马克思退回书房后,研究了近2500年的欧洲主要国家的社会历史,写下了《克罗茨纳赫笔记》。它的基本内容是围绕国家与市民社会的相互关系内容来展开。“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证明这一点的却正好是非理性的现实性的矛盾,这种非理性的现实性处处都同它关于自己的说法相反,而它关于自己的说法又同它的本来面目相反”,马克思借助于历史学的大量材料,全面清算了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思想。这一时期,“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分析”,马克思写下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在近代思想史上,黑格尔是把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独立出来的第一人,“黑格尔把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分离看做一种矛盾,这是他较深刻的地方”。黑格尔这样论证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逻辑。他认为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是伦理发展的三个阶段,家庭的原则是“爱”,它是“直接的或自然的伦理精神”。家庭存在的缺点是抑制了个人的特性,所以它必然被市民社会这一较高的阶段所取代。市民社会的原则是“利己”,市民社会的发展只顾个人自己的权益,因而容易产生一些社会弊端问题。市民社会将被国家所取代,“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国家体现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统一,国家包含了家庭和社会的优点,超越了二者的局限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从理念运动的角度来阐释国家问题,而不是从历史的、现实的角度来真实的还原国家的产生。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国家观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前提。马克思的这一批判借助的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费尔巴哈谈到,“我们只要经常将宾词当作主词,将主体当作客体和原则,就是说,只要将思辩哲学颠倒过来,就能得到毫不掩饰的、纯粹的、明显的真理。”他认为,存在是主词,思维是宾词,黑格尔的思辩哲学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首尾颠倒。马克思借鉴了费尔巴哈的这种方法,提出"黑格尔在任何地方都把理念当作主体,而把真正的现实的主体……变成了谓语。而事实上发展却总是在谓语方面完成。“由此,马克思直指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前提,指出现实的东西取代观念和理性的东西是历史发展的主体。

三、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的提出

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相分离的思想,明确提出了国家和社会二元化理论。在古代社会,生产力落后,自然经济是城邦的主要经济支柱,商品经济不发达,市民社会没有取得脱离于政治国家的独立地位。在中世纪,封建庄园是中世纪的社会基本组织,它不仅是一个经济实体,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实体。”旧的市民社会直接地具有政治性质,就是说,市民生活的要素,如财产、家庭、劳动方式,已经以领主权、等级和同业公会的形式上升为国家生活的要素。它们以这种形式确定了个人和国家整体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完成了分离。

马克思在继承黑格尔的二元分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区别:市民社会主要指经济领域,国家主要指政治领域。市民社会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经济活动场所,国家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明确提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并且国家最终要回归市民社会。”家庭和市民社会本身把自己变成国家。它们才是原动力……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它们是国家的必要条件。"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中,市民社会起决定作用,已经意味着社会把国家的权力重新收回的历史性方向。马克思对此讲到,"把靠社会供养又阻碍社会自由发展的国家这个寄生赘瘤迄今所夺取的一切力量,归还给社会机体。“至此,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加之对《克罗茨纳赫笔记》中大量历史材料的考证,完成了对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界定,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马克思集体主义观及其现实意义 篇4

马克思的集体主义理论是基于社会关系广泛化和个人之间分立化的矛盾而提出的。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来看, 集体主义最初是作为一种社会调节系统产生的。

人类伊始, 面对着威力无比的大自然, 任何个体都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 生存的本能和人们赖以生存的现实条件, 决定着人们只能采取以人对人的直接依赖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凭借结成群体或共同的形式去获取整体的力量, 以抵御大自然和索取物质生活资料。因此, 以集体为最高的价值取向、以集体利益为最高利益的集体主义原则就成为这一阶段人类的基本原则。然而, 这种原始粗陋的集体主义原则排斥了个性的性质, 阻碍了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马克思主义对它采取了严肃的批判态度, 并把突破这种集体的原始形态看作是人类社会和人类个性趋向发达的一个过渡。所以, 当人类借助分工和商品生产的发展, 瓦解了最初人对人直接依赖产生的集体, 形成个体与类的普遍排斥关系, 以至于最后把人变成高度分立化的个人时, 马克思认定它不仅是历史进步的表现, 而且是社会和人类个体赖以成熟的重要形式, 但是, 马克思也并不主张把个人主义当作历史迷迹的最终解决方式。随着历史的发展, 个人的高度分力化不能使人类摆脱日益严重的困境, 这就是个人分立化和社会关系广泛化的矛盾。孤立的个人显然不能真正地占有和支配由许多个人的合作而形成的广泛社会关系。生产力是社会集体的力量, 不是孤立的个人所能驾驭和支配的。这样, 广泛的社会关系对于孤立的个人来说, 也就有异化的性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 消除这种个人高度分立化的异化是社会关系广泛化的要求。马克思对此明确指出:“个人力量由于分工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 不能靠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没有集体, 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在集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 只有在集体中, 个人才可能有个人自由。”由此可见, 集体主义是解决社会关系广泛化和个人之间分立化的矛盾而导致的社会困境的客观要求。

二、马克思集体主义观的现实意义

我们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社会主义道路, 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代, 没有集体主义就没有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必然意味着集体主义, 这是马克思的一贯思想。

(一) 马克思主义集体观为现代素质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

素质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面对所有个体, 强调以人为本, 发挥个人的主体作用。它反对“应试教育”压抑个性, 使人片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其核心是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就是以人为本位, 发展人的自由个性, 使人能无拘束, 无压抑地发挥个人的能力, 把人从一切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马克思主义的集体观正反映了这一观点。它反对对个性的压抑, 强调个人的全面发展, 而个体的全面发展有赖于集体的宽容。在素质教育的氛围中, 作为接受教育的个体拥有宽松的发展环境和相对自由的集体, 其个性多样化, 能力多样化, 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集体中, 各个个体互动式的发展必然推动宏观集体的发展。“真正的共同体”就是以素质教育为目标, 它反对个性束缚, 反对统一的培养目标, 其集体价值正是由各种丰富个性的个体发展来实现的。也就是说, 素质教育开展越深入, 个性就越发展。因此, 马克思主义的集体观为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哲学依据。

(二) 马克思主义集体观体现了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对象, 以人为主体的思想, 它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集中表现, 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标志。随着我国工业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人们在主观上不能充分认识人文精神的价值, 从而出现了人文精神失落, 科学精神渐盛的失调现象。因此, 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集体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集体观告诉我们集体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这里的“自由人”就是指全面发展的人。真正的集体实现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统一, 正是人文精神的意义所在。换言之, 人文精神是人性、人气和人味的集中体现, 是人需要发展的首要精神品质。马克思的“真正共同体”就是具有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的联合体。所以, 马克思主义的集体观有利于重振人文精神, 防止由于物质刺激而导致人类的精神世界日益沙漠化倾向, 防止人被各种物欲所牵制、所束缚。

(三) 马克思主义的集体观对建立各种现代社会集体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传统的集体观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和挑战, 但处于某些具体集体中的个性发展仍受其制约, 但在社会的某些领域仍有强大的影响力。在现实生活中, 这种集体往往被谋私者所利用, 一些当权谋私者把个人的政绩、成就等同于集体的价值目标。集体中的个体必须为这个“价值目标”而努力并约束自己, 个体也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好评。很明显, 此时此刻的个体处于被压抑的状态, 对真正的集体目标缺乏认识。教育改革中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响, 但很多学校尤其中小学教师观念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他们认为听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 学习好的学生就是“三好”学生。只有学生在他们规定的框框中学习和活动, 他们才能“控制”班集体, 才能证明自己的“管理才能”, 成为“模范班主任”。这样很难培养出富有个性, 具有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不利于国家的建设和在未来国际中的竞争。马克思主义的集体观恰恰能解决这些问题, 在真实的集体中, 每个个体都是自由人, 是全面发展的人, 每个个体的发展都是集体目标所在。

总之, 马克思主义的集体观告诉我们, 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 要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必须以“真正共同体”为目标, 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摆在极重要的位置, 以个体独立性、自由个性为发展目标, 建立社会集体。

摘要:社会关系广泛化和个人之间分立化的矛盾是马克思提出集体主义的基本依据, 马克思把集体主义当作克服个人分立化和社会关系广泛化矛盾的根本出路, 因而集体主义对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集体主义,内涵,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89页。

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习观 篇5

——重读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廖言

2011年08月30日07: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习观--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

1941年,在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关头,毛泽东同志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深刻阐释马克思主义学风,号召全党深入学习理论,研究历史和现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注重科学理论指导、注重学习研究的鲜明特质和品格。这篇文章在党的历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对推动全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胜利完成伟大革命的历史任务,发挥了巨大作用。

70年过去了,历史波澜壮阔地前进,中国共产党人在与时俱进地深入学习中实现伟大的进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伟大目标,把全党的学习与党的奋斗目标、执政使命,以及面临的重大考验和危险联系起来,指引全党把学习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站在这样一个历史起点上,重读《改造我们的学习》,深刻领会我们党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的学习理念,深刻领会一个先进马克思主义政党学习理念的丰富蕴涵,并以此为指导认真解决我们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扎扎实实地推进全党的学习,具有强大的启示力量。

(一)一个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自身的理论创造和学习,有多方面的独特要求,构成具有鲜明党性立场和价值取向的学习观念。《改造我们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学习观的诸多要点做了概括和阐述,深邃透彻,历久弥新。

明确“我们学的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灵魂,共产党人的学习首先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学习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是我们党学习的主线。这是马克思主义学习观的根本点。《改造我们的学习》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历经可歌可泣的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才找到的“最好的真理,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要胜任这样的使命,就必须深入透彻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历程,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从肤浅到深刻的学习过程。在异常艰苦的长期奋斗中,我们党始终自觉地学习和认识这个真理,实践和发展这个真理,找到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行动指南,高举起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应对重大挑战、战胜无数挫折的精神旗帜,把革命和建设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新的种种考验,但最根本的考验依然是能不能以毫不动摇的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在不懈地学习中深刻地理解、牢固地信仰、成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断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不断增强党所掌握的真理的力量,我们才能始终拥有不被任何困难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的主心骨,拥有坚定向前、步调一致的信心、动力和保证。

承担“认识新鲜事物和创造新鲜事物的责任”。《改造我们的学习》把创新提升到学习责任的高度,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政治基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理论品格。不断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责任。我们党始终牢记并忠实于这一责任,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锐意进取、日新月异的伟大实践中,勇于创造,接力推进,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上获得了马克思主义的新觉醒,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蓬勃生长、根深叶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更加“生动丰富”,党和人民的实践不断前进,为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开辟了广阔前景,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必须牢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用不断发展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深入研究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和现实国情,大胆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自觉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永葆科学理论新鲜而旺盛的生命力。

牢记“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改造我们的学习》着重指出并一再强调,不要“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是要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否则贻害无穷。实践证明,我们党依靠学习战胜挫折、赢得主动、制胜未来的一个根本原因,我们党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正确地制定战略、策略和政策的一个重要思想前提,就是坚决地反对教条主义,坚决地反对拘泥于前人作出现成结论、具体观点,刻板地束缚于个别词句、个别提法,坚持善于从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能动地、灵活地、具体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把握世界大势和基本国情、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必须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学习和掌握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正确的立场、科学的观点、灵活的方法,去明辨是非、洞察形势、破解难题,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能力,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坚持“有的放矢”、“实事求是”。《改造我们的学习》用“有的放矢”和“实事求是”两个中国古代经典,精妙而准确地概括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有的放矢,就是有目的地学习。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的、客观的、真实的情况出发,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引出正确、科学、实际的结论,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和实际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精髓,也是全党通过学习为革命和建设事业源源不断地提供思想活力和发展生机的根本。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有的放矢”的学习、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更是与执政党的成败攸关,为人民的利益所系。必须深刻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把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和宝贵传统作为“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倍加珍惜。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必须自觉地把学习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以此作为“党性的表现”,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这四方面观点,是我们对照历史和现实、重温经典得到的思想启示和学习指南,是马克思主义学习观的核心和本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应该在坚持真理、勇于创新、掌握精髓、学用结合上下功夫,锲而不舍地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使全党的学习始终打上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鲜明印记,始终有力引领和推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的发展。

(二)《改造我们的学习》通篇强调坚持“理论和实际统一”,反对与其相对立的“理论和实际分离”。毛泽东同志文中展开的深刻剖析,对今日今时仍是振聋发聩的警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当前,“理论和实际分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脱离实践,二是实践脱离理论。

理论脱离实践,突出表现在我们有的同志读书学习了一些科学理论,但并不是学以致用,不懂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具体问题、指导具体实践,不知道把学习转化为认识形势、破解难题的能力,而只会夸夸其谈、装点门面、自我欣赏。讲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束手无策;听起来高谈阔论,用起来全无价值。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所批评的:只是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理论。这种错误的立场和方法的学习,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学习。在这方面,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有些党员领导干部,经常地发表文章,下气力搞学历学位,其目的和效果都不在学习,而只是为自己捞虚名,看起来很重视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极坏的作风,是典型的学习脱离实践,结果是“害了自己”、“害了别人”、“害了革命”。

实践脱离理论,突出表现在,一部分同志特别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不是依靠科学理论的指导去实践,而是仅凭个人的简单认识、狭隘的主观经验,低层次的模仿、攀比去盲目地胡干、蛮干,干出了许多偏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违反科学发展、违背群众利益的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道理告诉我们,实践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很多人看上去很忙于“实践”,以为只要动起来、干起来就是实践,这是很片面的认识。对于一个政党和它的事业而言,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才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前进的实践。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面对的困难世所罕见,党领导的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含量越来越高,我们的实践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如果不能以学习为要务,不能争分夺秒地用科学理论和各类前沿知识提高和充实自己,并用以指导实践,就无法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像毛泽东同志所讽刺的那样,“瞎子摸鱼”,完全没有原则和方向,动则无益,忙而无效,劳却无功。

实践脱离理论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一些领导干部轻视理论,志不在学,手里没有掌握指导实践的思想武器。有两种现象值得注意:

一是随着干部队伍越来越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一些受过系统高等教育、学历很高的同志,自视为知识型干部,自满地认为个人的学习任务已经完成,吃老本就足以胜任工作。而实际情况却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面前,从前的老本不那么管用,必须放下架子,在实践中努力学习,把学过的有用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用以指导工作。否则就会“仅仅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就在那里发号施令”,不可避免地给事业带来损失。学历高,只证明有了再学习再提高的好起点,而绝不证明能力已经到顶、学习可以止步。二是一些领导干部根本就不热心于学习,精神懒惰,思想庸俗,在工作上沉溺于事务主义,在生活上热衷于社交应酬,甚至沉醉于声色犬马。即使读点书,兴趣也不在学习科学理论、提高工作本领上,而是热衷官场厚黑、权术经营、养生之道,甚至沉迷于种种迷信落后的文化糟粕,在思想作风上,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完全失掉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失掉共产党人的本色,严重败坏我们的党风政风。

忽视理论武装、忽视理论指导实践,背弃了马克思主义学习观。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这是共产党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表现。也是胡锦涛同志指出的“精神懈怠的危险”的突出表现和思想根源。不警惕和纠正此类现象,优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就不可能真正树立起来。

(三)《改造我们的学习》开宗明义地提出“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为我们建设学习型政党提供了方向和指导。在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习观,把全党学习提高到新水平,必须更加重视学习制度的建设。

制度具有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作用。我们是拥有一个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在全党上下开展普遍、自觉、长期的学习,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学习,“使党变为一个共产主义的熔炉”,必须靠制度来保证。党中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我们党在学习上的一项重大创新,是从根本上改进和确立了我们党的学习制度。从“学习”到“学习型”,是一个质的飞跃,体现了我们党的学习从仅作为思想教育的要求向作为党的建设的基本制度的深刻转变。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领导班子集体学习制度、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党员轮训制度和党员个人自学制度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强调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完善学习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注重学习的用人导向。这些举措,就是要使制度建设成为加强和改进学习的基础环节,用制度来强化我们党以学习应对重大考验、解决突出问题、高瞻远瞩而又客观真实地研究情况的自觉性,用制度来巩固我们党的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和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用制度来营造学习风气、规范学习行为、养成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动力。

在这方面,中央政治局带头坚持集体学习制度,一以贯之、长期不懈,为全党做出了示范和表率。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十六大以来的9年时间里,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74次,坚持每个月集体学习一次。学习主题着眼于党执政兴国的实际需要,有重点地从大视野、宽领域的学习中汲取力量,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实施设计,研究和解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已经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制度,所产生一系列学习成果,成为了党的理论创新的基础,转化为全党的科学执政活动和亿万人民的科学实践活动。

学习制度的建设要靠全党上下的共同努力。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严格执行、认真落实中央的制度规定,用制度管学习、促学习,把学习的“软任务”变成“硬约束”,确保各项学习制度长期坚持和有效执行。更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创造性,不断在实践中创造新方法新经验,并及时地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依靠一整套科学完备、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使学习融入和内化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真正成为每一名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成为我们党的内在品格、显著特征和政治优势。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篇6

“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但是对于辩证唯物主义来说,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只是前提,而不是全部。从这个前提出发,唯物辩证地理解世界的物质性与人类活动的能动性的关系,认识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本质,科学的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进一步理解使人类活动和物质世界达到统一的桥梁和基础即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以前关于实践的理论

实践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在古希腊时期就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和关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说过:“只要一息尚存,我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而在哲学史上,“实践”这个概念是康德最先把它引入哲学范畴,并且提出了“实践理性”这个概念。康德认为,实践理性具有能够引发行动的能力和功能,实践能够通过规范人的意志来支配人的道德活动。从实践现在的发展历程来看,康德的实践观仅局限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没有突破伦理实践的范围。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以“绝对理念”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构建了庞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在此体系中他提出了有关辩证法及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比较正确的看法,如他对实践的观点就有许多独到的见解。黑格尔论述了实践的特性具有人的目的性,这是他在实践观方面的贡献。黑格尔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理性和思想,而动物则没有。动物虽然也有出自本能活动的“实践”,但这种所谓“实践”与人所独有的实践根本不同。动物所进行的活动都是不自觉的,是在本能的驱使下消极地适应自然界;而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觉的能动性,是在意识、愿望支配下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表现了特有的目的性。黑格尔提出了“实践理念”的概念,他认为实践理念的任务是克服客观思想的片面性,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并且改造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黑格尔肯定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观能动创造性特征。但他的实践在根本上是抽象的理念活动,现实人的活动是由抽象的理念所支配和决定的。总之,黑格尔的实践观是在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来提出的,他否定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否定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观,所以黑格尔的实践观不具有现实的基础。

费尔巴哈作为1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抨击宗教神学、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中作出了突出贡献,马克思高度称赞他“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在其哲学著作中多次直接用到实践这一概念,费尔巴哈的实践观是和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实践观主要是指人的吃喝玩乐、消化、呼吸诸种生理活动。费尔巴哈把生活中吃喝当做实践,或如他自己所说的叫“饮食实践”或“消费实践”。费尔巴哈同时还指出实践是人的一种感性直观活动。在费尔巴哈看来,实践不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外部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而是客体强加于主体,主体消极被动地反映客体的活动。从以上费尔巴哈对实践的理解不难看出:他并未真正了解实践的科学含义,仅仅把实践理解为人的生理活动和感性直观活动,不理解实践与生活的真实关系,只是从客观的形式去理解现实,摒弃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去谈客观事物因实践的结果而发生的变化,极少提到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实践活动,没有从改造世界这个意义上去理解实践,“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科学内涵及其特征

马克思以前的旧哲学没有正确的理解实践,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人们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人特有的对象化的活动。具体来说,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更重要的是,实践是把人的目的、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适于人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属人世界。

作为人的特殊的活动方式,与动物消极的适应自然的活动不同,实践活动具有它特有的特征。

首先,实践是物质的客观的活动。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和前提,即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实践的手段都是可以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即主体的对象化也是外在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实践的广度、深度和发展的过程都是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再次,实践是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有意识的、有目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通过实践不但能够认识客观规律,而且能够利用客观规律,使规律为人所用,达到物被人所掌握和占有。同时实践又是人自觉改造物质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它能够创造出按照自然规律本身无法产生的几率几乎为零的事物,并且人与动物有着本质区别。

最后,实践还具有社会历史性。由于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的,任何个人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的联系。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社会的人,即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都是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而变化的,因而都是具体的、历史的。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发展

实践观在我国社会历史中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发展,理论上形成上是一个一脉相承的体系,按时间前后其标志性的理论主要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一)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中国式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也是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观点在中国真正进行实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经过北伐、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并从新民主主义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在这场革命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长期革命实践所形成的一系列独特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确立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来,毛泽东思想是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系统的补充和发展,从时间和历史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全面、系统、发展的看待中国的社会矛盾和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发展的里程碑。

(二)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并对这一实践产生了巨大的指导作用。邓小平用新的实践写下了一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论”。这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又一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邓小平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当代的国际形势下,解决这一问题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东施效颦不益于中国的发展。邓小平认识到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实践活动的东西,所以实践标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具体化和深化,必然得出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他们不是孤立的衡量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更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哲学论断,而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和发展。这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实践观念是对实践本身以及如何进行实践的认识,实践观念的变革是社会根本的行为方式、认识方式的变革。邓小平敏锐观察到了现代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由马克思的“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发展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深刻反映了当代社会实践的根本特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充分肯定了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对我国转换原有的实践框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它预示着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巨大变化,涉及到知识分子、知识、智力及人才的重要地位。邓小平理论在最大程度上和最广泛的范围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邓小平在此过程中的贡献也是最大的。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重要的党建理论,而且它已被写入宪法,成为执政党治国的指导思想。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思想的提出不是来自空想,而是来自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和形势,是党在实践中得出的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又一次新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从其创立之初就关注变化中的实际,并及时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创造新的理論。随着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化和拓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进一步探讨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内在机制,从而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邓小平同志说过,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是说,只有以新的思想去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继承并真正坚持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又一次发展,其根本就在于它是从客观实际中提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理论。它本身是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的结果,不仅以高度精炼的表达概括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而且以高度浓缩的形式蕴含着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其理论特征就在于把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党的建设学说融合为一个理论整体,是立党、执政、兴国三者统一的新的理论形态。因此,“三个代表”理论的实施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科学阐述,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发展新阶段的理论代表。

(四)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分析和解决当今时代和中国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哲学智慧。不少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这无疑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研究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关系。这一研究,在理论上既有助于我们深化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义,也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自身的丰富和发展。在实践上,有利于启示我们克服和消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偏差,使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切实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本质要求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的表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重要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今时代条件下的具体展开,它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内在矛盾,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8-238.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6.

〔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21-127.

〔4〕邓小平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1-38.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 篇7

马克思的社会公正观主要是批判当时社会中存在的非正义现象, 如社会制度的不公正和对劳动阶级的剥削。马克思所处的时代, 是整个欧洲国家处于资产阶级上升的时期, 他们不满当时封建社会的统治, 各国为了改变落后的社会制度, 实现国家统一, 相继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马克思社会公正观的提出是从工人运动的客观事实出发, 立足于革命实践并形成与发展的。

二、马克思社会公正观的基本内容

(一) 社会公正的本质

马克思所认为的社会公正的本质就是要消除私有制、消除剥削、消除压迫, 并且建立一个合理的、让社会成员普遍接受的社会制度。只有当社会制度处于一个合理的状态, 社会成员才能有一个公正的发展机会和合理的竞争氛围。由此就需要协调大多数成员之间的利益。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利益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需要不断地满足自身的利益, 而利益得到满足就要通过社会来提供。为此, 社会制度就要不断地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利益, 消除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促使利益分配趋于公正化。

(二) 社会公正的衡量标准

社会公正的衡量问题: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 对公正的考量也有着一定的标准, 这种标准也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他指出:“生产者的权利是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 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2]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期应是按劳分配, 以工人劳动的多少为衡量标准。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生产力得到极大丰富, 社会成员不在以劳动为标准, 而是转向了更高层次即个人根据自身的需要为衡量标准, 社会成员可以根据自身喜好、自由充分地发挥个人才能。

(三) 社会公正的实现路径

首先, 制度的公正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前提。马克思对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公正性进行了深刻地批判, 他指出:“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3]他认为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消除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社会公正。由此, 只有消除不公正的社会制度, 才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公正的实现。

其次,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础。马克思认为:“通过社会生产, 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 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4]因此, 只有充分发展社会生产力, 才能有富足的物质基础, 以此来保障人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从而使得社会尽快实现公平、合理。马克思还分析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私有制的存在, 使得社会分工明显的不合理, 为了改变这种不公正现象只有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使得生产力在发达的基础上, 通过消灭私有制, 才能逐步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的现象, 进而实现社会公正。

最后, 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最终目标。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明:“代替那存在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马克思在这里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社会发展的最高层次就是每一个人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每个人可以在自己的领域里展现自身的智能, 让其全力发挥。不再受制于资本的绑架和其它因素的制约, 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成员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和谐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和精神领域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社会不公正问题就会从此淡出。因此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地实现社会公正, 才能真正改变人剥削人的社会现象。因此, 实现社会公正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使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马克思社会公正观的当代启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是引发许多不公正的社会问题。如:收入分配的逐步拉大、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合理、政府官员腐败现象严重、就业前景不容乐观等等。现今, 我国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期, 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要注重公平、正义。

要解决我国目前众多的不公正问题, 就要以马克思的社会公正观来指导, 以便更好的解决出现的问题。马克思所认为的社会公正首先是制度的公正, 通过建立大多数人普遍接受的制度, 其中必然会侵害部分人的利益, 因此这些人必须以妥协的方式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促进经济大幅度地增长, 只有社会财富得到极大丰富才能消除私有, 牵制垄断集团的利益。国家首先要给社会成员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确保起点的公正, 有同等的机会去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潜力, 切不可凭“社会关系”和“财力”同对方竞争。这样就会破坏公正的社会环境, 助长了不正的风气。社会的公正需要人与人之间协调自身的利益来维持, 不然将会引发很多的社会问题, 利益的公正也是解决社会公正的亮点。

最后还是通过一些政策和法规来解决不公正的问题, 我国还要进一步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关注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早日促成社会公正的实现, 使人力、物力、才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根本的保障。

摘要:马克思认为社会公正的实现路径:制度的公正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前提、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础、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最终目标。马克思的社会公正观对于解决我国当前不公正的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制度公正,起点公正,机会公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1卷) :82 582.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卷) :304

[3][5]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卷) :286, 294.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篇8

从整个历史过程中来看, 妇女的地位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的发生变化的。在原始社会早期, 由于生产力极不发达, 人们过着以氏族为单位的群居生活, 男女共同参加劳动, 按照自身的特点进行分工, 此时男女关系是平等的, 且妇女处于较高地位。但是, 随着金属工具代替石器, 生产工具的发展带动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分工出现了。在生产中男性凭借着其自身身体强壮的优势, 在劳动过程中发挥着优势, 而女性的体制教男性的体质柔弱, 生产中男性的地位逐渐升高, 而妇女的生产地位逐渐降低, 男性地位不断上升, 女性逐渐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和生育工具, 父权制取代母权制。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形成了手工业、农业、畜牧业三种行业的分工格局, 并逐渐形成了以商品交换为目的的生产, 财富快速积累。分工导致个行业的分类, 并深入到各个行业的生产过程当中, 破坏共同的生产, 使个人占有成为主要的规则。随着劳动力的不断发展, 出现了个人独立经营土地的耕作方式, 不久, 出现了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形成之后, 氏族社会瓦解, 并形成促进个体家庭成为主要的社会单位, 形成两级分化, 富人凭借资本剥削贫困的人民, 剥削他人劳动, 人类进入了阶级社会。

在生产领域中, 男性是生产资料的最主要创造者, 在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拥有对财产占有权和支配权。私有制的产生, 使男性成为社会的中心, 而女性则主要负责家务, 失去了从创造劳动中获得的经济独立性。母权制被推翻后, 丈夫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是整个家庭的支撑, 妻子被丈夫所掌控, 被奴役变成单纯的做家务和生孩子的工具。家庭的出现是最初的阶级压迫同最初的阶级对立是同时产生的, 是妇女不平等形成的地方。

随着私有财产的不断膨胀, 男性为了保障其自身财产的延续与集成, 形成了以男性为基础的“一夫一妻”的婚姻家庭, “个体婚制在历史上决不是作为男女之间的和好而出现的, 更不是作为这种和好的最高形式而出现的。恰好相反, 它是作为女性被男性奴役, 作为整个史前时代所未有的两性冲突的宣告而出现的”。从此, 妇女成为丈夫生产抚育后代的工具, 而抚育后代是为了保障其财产延续性, 妇女因此沦为受压迫的经济因素。由此可见, 私有制是妇女受压迫的最深刻的社会根源。

二、妇女解放的条件和道路

妇女解放的根本前提条件是消灭私有制, 私有制的时候是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 男性占有生产资料, 参加社会劳动, 享有经济主导权。因此, 妇女要想彻底摆脱男性的舒服, 消灭妇女剥削和压迫, 需消除男女不平等的根基, 通过推翻私有制,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来实现。

妇女的解放需要生产力的发展, 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 马克思认为, 只有妇女参加社会劳动, 保障其经济自主权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得到解放, 追求男女平等, 妇女的解放之路需要女性从家庭劳动中走出来, 步入社会劳动广泛的参与社会劳动才有可能实现。马克思认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事业中去”。在工业化生产中, 生产力迅速发展, 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同时, 也为妇女提供了更多参加社会劳动的机会。

首先, 妇女的彻底解放和无产阶级革命具有一致性。资本主义制度下,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压迫无产阶级的根源, 也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 是造成社会一切不平等现象的根源。无产阶级要想摆脱受压迫的历史地位, 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才能在经济上获得自主权, 而妇女的解放是同无产阶级革命是一致的, 解放的目的都是获得自由。其次, 妇女的解放须同民族解放相结合的, 不可能脱离了社会的运动而孤立的成功。妇女同无产阶级一样处于社会受压迫的社会底层, 要想实现自身的解放获得自由, 必须依靠阶级的解放, 因此妇女的解放是无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 无产阶级的解放也需要而且必须要依靠妇女解放。社会的进步需要女性的参与, 任何伟大的社会变革都蕴含着女性的伟大力量, 女性的社会地位反应着社会的进步程度, 女性的社会地位越高, 社会就越进步。

三、妇女的解放之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妇女受压迫的地位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 历史相当漫长, 男女不平等的观念也是深入人心, 这种不平等的现象是社会历史中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因此要想消灭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也还需要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来解决,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来逐渐达到男女平等。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 都需要各个方面条件的具备。妇女解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需要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 才能实现。生产力发展之后不是一下子就能将私有制铲平, 当生产力的力量足够壮大到可以消除私有制, 实行公有制的时候, 无产阶级就会团结起来, 改造社会生产关系和所必须的生产资料, 才能将私有制废除。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生产力的发展, 它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只有生产力发展了, 妇女的解放之路才有了铲平男女不平的钢刀。因为, 只有妇女参加社会劳动, 参加社会劳动, 才能获得经济自主权。而参加社会劳动, 需从家庭劳动中解放出来, 需要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保障。只有生产力发展了, 才能保障妇女参加社会劳动的时间和精力。此外, 参加社会劳动, 还需要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事业, 倡导男女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提高妇女自身素质。

摘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的唯物主义出发, 深刻地剖析了妇女地位和受压迫的社会根源, 提出了妇女解放的条件和道路, 并指出妇女解放的历程, 这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关键词:马克思,妇女观,压迫,解放

参考文献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 篇9

事实上,新闻的价值与作用不只是一本史册,更重要的是它已成为一种导向,可以引领人们的观念,甚至改变人们对事物的评价,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这种对人思想观念与行为的介入和引导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媒介化的不断深入,新闻舆论功能所带来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一、社会预警:舆情汇集与公共价值

当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受到严重威胁,或者社会行为准则架构产生极高的不确定性,社会危机即产生。我国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具体而言就是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危机一旦爆发,社会稳定和和谐面临严峻挑战,新闻媒体的社会预警功能也便开始发挥作用。

预警是有效应对社会危机的重要举措,因此,社会预警机制是否健全成为衡量社会稳定和谐的基本标准。新闻媒体具有强烈的社会敏感性和遍布的信息来源,能够汇集复杂的舆情信息加以分析,并提供畅通的信息渠道沟通政府和群众,同时为危机处置和预案制定提供信息支撑。通过强大的信息收集和信息传播功能,新闻媒体表现出反应灵敏、运转高效、功能齐全的特点,在构建社会预警机制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公共价值即在一个特定时段,为整个社会能够和谐发展所应倡导的一种价值观。新闻媒体的地位,由其舆论覆盖面所决定。当今社会的信息交流日渐方便,一方面使得舆论范围极速扩大,新闻媒体的地位更加不容小觑;另一方面也使得新闻媒体的水准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然而无论新闻媒体的内部质量如何分层,其呼号呐喊的作用仍然存在。

公共价值的提出,就让人们有了一种行为的指南,可以在思维里储备一种可选的方案,以备执行。在行为之前就有所铺垫,其作用效果理应增加不少。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够与社会公共价值相契合,那将有不可低估的执行力,这里当然要排除那些极端的案例,因为即使再完备的媒体系统,也难逃众口难调的宿命。

新闻媒体的存在,即证实了它自身就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权威性,所以对它言论与观点的质疑通常不会成为受众的第一反应。所以新闻媒体的价值倡导,便是在呼吁一种社会的需要,一种对未来的寄托,也很容易受到人们的追随与认同。

二、当下指导整合社会

然而,社会的发展使一个系统且复杂的过程,单纯依靠前期的倡导与预警显然无法解决纷繁的社会问题,前期的准备也正是为了指导整合当下的社会生活方式而进行。

危机的发生往往给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如何规避或减少这种威胁成为群众迫切需要知晓的信息,这就需要新闻媒体及时传递防范风险和安全保障的相关知识,通过其权威性和广泛的覆盖面尽可能及时有效地抵达最广泛受众,发挥其信息传播和服务的功能。同时,在政府危机处理的过程中,新闻媒体也具有突出的优势。借助媒体,政府能够及时向民众传递关切,慰藉民众心理,抚慰恐慌情绪,维持社会稳定,动员民众积极自救,帮助政府共同处理危机。

新闻舆论对于人们行为的指导在此时发挥着最实际的作用,人们对其倡导的正确与否,也会在这个时候找到答案。需要注意的是,公众行为引导的执行过程是一个持续且不断变化的过程,甚至会对受众认知带来一定的颠覆,所以媒体在此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舆情动向,把握时、度、效,以期实现预期目标。

社会整合是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前者对后者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社会整合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是将社会各要素按照某种规则或规范进行调整或协调,使原本独立且关联的各部分凝聚成一个统一体。维系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功能、促进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是社会整合作用的集中体现。在信息和传媒产业高度发展的今天,传媒整合已经成为社会整合的基本方式之一,与经济整合、政治整合、文化整合等相依并存。与其他整合方式相比,传媒的整合通过信息传播渗透发挥作用,多元而丰富的信息以软着陆的方式在受众主动的接触行为中抵达受众意识层面,持续影响受众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产生更加持久、更有影响力的整合效果。传媒整合的优势就体现在攻心为上。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的组织动员和管控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更加多元的社会阶层,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渐趋分散的社会信息,使传统的社会调控体系很难在有效整合当前社会上发挥作用。以政府集权管理为特点的调控体系必须加入新的社会调控模式,提供合理可控的信息渠道满足民众的社会利益表达诉求,通过广泛的参与和有效的协商,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公正性,促进社会整合和治理。新闻媒体受众市场的日益细化,适应了社会形势的新变化。当下,新闻媒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受众阶层,并根据信息诉求量身定制匹配内容。新闻媒体在提供信息交流和情绪表达渠道的同时,也为民众提供了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普通民众可以直接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决策。于是媒体就成了整合阶层的渠道和整合社会的依靠,即发挥着列宁所说的“宣传者,鼓动者,组织者”的作用。反言之,新闻媒体又都在整合核心受众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整合功能在媒体种类繁多和交错覆盖的作用下,渗透各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地区沟通整合的过程之中。于是媒体也就成为社会整合的一种重要方式。新闻媒体整合社会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

一是有效传达即时信息。新闻传播的实效性保证了这一点,也让受众的行为得到及时的指导,指导的效果依赖于受众对信息的主动认识与理解。二是为目标群体提供“真实的、概括的、明智的关于当天事件的论述,并说明事件的意义”,为其行为提供明确具体的引导指向。三是塑造“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为民众与社会的互动沟通和协调提供平台。四是表现受众的整体典型形象,以受众典型形象激发受众群体共鸣,并以受众共鸣稳定受众群体。五是阐明社会的核心价值和总体目标,在社会公共价值层面表达观点和态度,从根本上起到整合社会的作用。

媒体通过这几种方式影响受众的观念和心理,继而对其行为产生影响,推动共性的文化规范和社会观念的形成,从而整合社会。在此过程中,形成共通的观念、价值和目标是引导受众的关键。这是因为对于作为价值取向的目标而言,其一致性是社会整合的首要条件。

因为新闻媒体所体现出来的突出的社会整合功能,坚持“党管媒体”的基本原则是不能变更的。但是,党领导新闻媒体发挥整合社会功能的领导方式,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变化。在我国,主流媒体具有传播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职责,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的功能,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我国的实际体现之一。然而,我们同时强调“党和人民的喉舌”,只有把党性和人民性完整统一起来,才能赢得更广泛的人民群众的心理认同,才能在引导和整合人民群众继而整合社会中发挥实际的效力。因此,我们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不断完善党管媒体的方式方法,更好地实现社会整合功能。

三、后期总结发展规律

每一次预警、排除社会危机或者预警无效都有值得借鉴和汲取的经验教训。所以对已经结束的社会危机,媒体要有相应的后期处理,总结发展的经验和历史的规律。此外,新闻媒体作为一种公开的声音,应当在情感的层次有所作为:

在危机的后期处理上,新闻媒体除了抚慰民众情绪,动员民众积极自救,还可以广泛发动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弱化受害者的无助和绝望情绪。另外媒体还要做好危机分析规避,在原因调查、危机总结中发挥作用,防止类似危机的再次爆发。

当下新闻媒体推出大量的“盘点专刊”可以算是“后期总结”功能的一个缩影。这样的盘点可以呈现一个时间段社会发展的大概,也可以让人有所思考、有所领悟:其中的规律或者偶然与必然,打开了受众对事件认识的大门,提醒受众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感知,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周围的社会环境。

四、新闻舆论社会功能的反思

从媒介功能角度出发,新闻舆论在之前、当下、之后三个时间段所发挥的作用覆盖了时间轴的全部;从作用效果看,新闻舆论主要发挥着以下社会功能:

一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媒体要成为党宣传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喉舌。新闻媒体一定要有自己的归属,否则难以有坚持的方向与原则。社会发展层次的日渐提高,使得价值观日益多元,新闻媒体在纷繁诱惑中应当有所坚持,这样才会有明确的立场,其信誉声望也会有所建树。对党的正面宣传,旨在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维系社会稳定,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或其他不安定因素。

二是宣传动员作用。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大众化,贴近群众,运用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实事求是地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教育群众。这就对媒体传播方式有了相对具体的要求,以受众主动接受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主要方式应该成为媒体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功能的重要支撑。

三是信息传播作用。这是新闻媒体最基本的功能。新闻媒体与生俱来的权威性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受众自主意识的发展和媒体传播理念的变化都会对媒体的权威性产生影响。但在这一变化中始终不变的是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其功能要求也会日益苛刻,民众的依赖也会更加深刻。需要注意的是,在多元丰富的信息传播中,正面信息的传播并不是狭隘的歌功颂德,事实上积极向上的社会发展目标也应当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日渐成型。

四是舆论监督作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不断中国化的进程中始终保存且不断重视的内容。新闻媒体要敢于揭露、敢于批评,纠偏正向,真正实行舆论监督。当今中国正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在其机遇与活力的背后,也有着不可回避的矛盾与问题。媒体的力量,就在于它有着自己独立的思维,懂得有所归属,懂得为谁服务,这也从根本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舆论监督作用的高度体现,有利于印证社会真正的民主与自主——因为真正的权力在人民手中,而舆论监督,就是人民民主监督的扬声器。

作用效果更为直观地反映出媒体的作用。媒体的社会价值与地位已然不可动摇,而媒体的执行却会受到各个层次的主观能动所带来的影响,因此为了使媒体在社会中发挥好“观察家”的职责,社会对媒体也就要有相应的规范与要求:

第一,应该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高度,认识新闻媒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媒体的定位,尤其更要让每一个媒体人明确自己的责任,使其懂得去为自己的言论负责,懂得去思考如何安排自己的话语,达到应有的效果。

第二,坚持姓党为民,正面宣传为主。媒体要明确自己的社会地位,要了解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以及维系社会稳定的种种因素,从而在媒体行为中把握好分寸,表明立场,尊重自己的归属,坚持自己的原则与信仰。

第三,办好新闻媒体,要尊重新闻规律,实事求是,贴近群众,服务人民。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受众的需要、社会的需要这两个方面来共同思考,媒体的社会效应才会达到最接近理想的状态。对于舆论监督,关键是要进一步健全体制,使人民民主的渠道最大化地畅通起来,让舆论监督所带来的实际效应在公众视野中有所体现,通过这种可视化的长效激励,使舆论监督在社会范围内得到最根本最广泛的认可与应用。

试述马克思主义责任观 篇10

在当前责任理论研究领域, 中国学者关于责任观的叙述比较少。相关学者普遍认为, 责任观是个体认识责任、履行责任的态度。正确的责任观不是自发形成的, 是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 通过正确的方法, 不断努力才能树立起来的[1]。如果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的话, 责任观就是责任主体对于责任的观点, 包括主体对于责任重要性的认识, 对于承担责任义务的认识, 也包含对于自身不良行为产生的后果的判断。笔者认为, 责任观应该是在科学的世界观的指导下, 通过责任意识的内化, 从而产生的对于责任的一种科学的认识与态度。

二、马克思主义责任观的概述

我们国家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充分证明了任何时候如果我们的党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我们的党就能够取得伟大的胜利, 任何时候如果我们的党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我们的党就要遭受重大挫折。大革命、土地革命的两次胜利与两次失败,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1989年发生的以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为倾向的政治风波, 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开展, 这一系列伴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阶段的重大事件无不证实了这一颠扑不灭的真理。

第一, 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责任观。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立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者们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种动力, 同时理想也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缥缈虚幻的东西, 共产主义是实实在在的, 它是我们的任务, 它是我们的使命。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人的一般责任时指出:“作为确定的人, 现实的人, 你就有规定, 你就有使命, 就有任务, 至于你是否认识到这一点, 那都是无所谓的。”[2]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作为一个现实存在的人, 当代大学生要时刻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责任观, 以此来指引我们学习工作的方向。

第二, 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责任观。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 祖国繁荣富强, 矢志不渝地追求真理, 抛头颅, 洒热血。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 似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 但是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中华民族随即陷入了军阀混战, 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状态。事实证明,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旨在中国建立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当时中国社会最先进的无产阶级的有机结合, 意味着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从此中国社会的面目焕然一新。

第三, 实事求是的责任观。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就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最早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整风活动中提出来的。它是我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认真总结党的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政治路线的经验教训, 针对当时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官僚主义, 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采取批评团结的方法, 以党内整风为主要形式, 而形成的作为指引我们党的工作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然而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 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泛滥, 我们党日益偏离了实事求是这一正确思想路线, 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致使国家遭受了重大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 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四, 与时俱进的责任观。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正如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所说, 他们从不认为自己的理论是终极真理, 他们的理论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得出来的, 因此这种理论必然要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正是站在这种理论品质的高度之上, 列宁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得出来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者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 从而创立了列宁主义。在中国, 依据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品质, 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创立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处于世纪之交, 面对国际风云突起变幻,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结合当今中国现实, 在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同时, 抓住“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一系列理论成果的创立, 正是与时俱进的深刻体现。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与时俱进, 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 把握规律性, 富于创造性。”[3]与时俱进同样是责任的重要品质。责任是社会和历史赋予人们的使命, 其内容和要求, 以及人们所认识的境界、所承担的行为, 都必然体现了时代性、阶段性。责任是发展的责任, 责任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不断的创新和发展[4]。因此当代大学生要树立与时俱进的责任观, 坚持创新精神, 立足于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 清醒认识到自身要承担的义务, 担当起社会责任, 加强自身责任意识教育,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勇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

第五, 和谐的责任观。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念, 是无产阶级所追求的价值之一。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 即在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中, 这种发展正是取决于个人间的联系, 而这种联系部分地表现在经济前提下, 部分地表现在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必要的团结一致中, 最后表现在以当时的生产力为基础的个人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中[5]。由此可知, 通过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的充分发挥而达到的社会和谐状态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 结合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中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 中国共产党人适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宏图。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6]。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7]。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每一个中国人的重大责任, 值此全球金融危机、社会转型时期, 和谐的责任观对当代大学生具有深远的意义。当前, 大学生面临着比以往更加严峻的形势, 如何处理好个人与社会, 自身与他人以及自身诸多因素的关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需要回答的问题。

第六, 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观。马克思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 目的就是为了论证实现共产主义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无产阶级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是为了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使劳动人民摆脱阶级压迫, 充分实现个性自由, 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 规定了解放全人类, 为劳动人民服务是每一个共产党人的最高宗旨。正如在《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所述,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 植根于人民, 服务于人民。在任何情况下, 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 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无比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当前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中, 我们必须始终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 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观, 是对马克思主义最为深刻的诠释。当代大学生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生力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 要时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 在日常学习实践中, 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 把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真正落实到日常行为中去。

参考文献

[1]丁泗.论大学生责任观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2)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329.

[3]十六大报告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专题读本[M].北京:研究出版社, 2002:11.

[4]试论江泽民同志的责任观[J].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4, (1) .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516.

[6]胡锦涛.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R], 2005-02-19:706.

上一篇:电视媒体营销下一篇:词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