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继承创新

2024-05-05

以生为本继承创新(精选十篇)

以生为本继承创新 篇1

(一) 坚持“以生为本”, 创新学生工作理念。“以生为本、学生第一”, 是现代教育理念和管理思想在学生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因此, 新形势下学生工作要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理念, 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把学生的需求作为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并落实到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以生为本”要求实现从注重教育、管理功能到注重服务功能的转变, 从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到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的转变, 从理论灌输、简单说教、统一管束的传统管理手段到走进学生、服务学生、方便学生的新型学生工作模式的转变, 以服务功能的实现来达成教育、管理功能的育人内涵。要认识到高校体制改革后, 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 也是教育投资者和消费者, 因此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各种生活服务、助学服务、就业服务、心理服务等, 通过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高质量的服务, 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校园氛围, 通过优化校园服务的软硬件环境, 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与健康发展。

(二) 坚持“以生为本”, 创新学生工作模式。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常常是管而不导、教而不育、堵而不疏, 治标不治本, 已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和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因此, 要把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和落实到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实践中, 从管理性的工作模式转变为教育性、服务性工作模式;从点上管理延伸到层面管理;从校纪校规管理上升到人文管理、民主管理;从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宏观和导向管理为主;从以教师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重点抓好三个“强化”、实现三个“超越”:一是强化全过程的人性化管理。从学生入学到毕业, 甚至包括毕业后的追踪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 都要体现对学生的关爱、引导、帮助和服务, 体现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指引和推动;二是强化全方位的人性化管理。从学生的品德修养、个性形成、身心训练、学习生活到处世交友、就业择业等方方面面都要充分体现依法依规严格管理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相结合;三是强化全员人性化管理。每个学生工作人员、每个老师都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育和管理实践中去, 都应当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形成“人人皆教育之人, 处处皆教育之地”。

要积极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三个超越:一是实现由事务管理型向研究型的超越, 即学生工作不能仅限于事务管理, 要深入研究学生工作中存在的客观规律, 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学生工作体系;二是实现由管理学生向发展学生的超越, “管”是为了“不管”, 管理是为了发展。要想方设法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使他们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完善和发挥, 在课程学习、活动开展、社会实践等方面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途径和机会, 强调学生的自主认识、自主选择、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 彰显学生个性,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的主体潜能, 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让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 通过各种自治、自律以及自我管理而成长、发展;三是实现由本土化教育向开放化教育的超越。要加强学习、开阔视野, 积极了解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模式和管理水平, 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三) 坚持“以生为本”, 创新学生工作机制。传统的学生工作机制存在着重心错位、基层虚位、创造力空位的缺陷, 要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 学生工作就要实行“纵横交错、自下而上”的运行机制, 纵即“纵到底”, 就是要触及到每个学生;横即“横到边”, 就是要覆盖到学生生活、学习的每个场所。要坚持“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工作机制的转变, 摒弃“想当然”的工作作风, 深入实际、重心下移, 增强工作实效。要大力完善学业导航和职业导航机制, 建立学业导航队伍, 在发挥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作用的同时, 吸纳名师、专家开展名师导航、专家导航等学业导航活动。要根据学生成长规律, 结合学生不同发展阶段需要, 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导航。要以创新教育为核心, 注意培养特色学生。建立学生兴趣特长档案, 从新生入学开始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文艺体育等方面的发展, 使学生成为人格与个性健全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要体现教育的层次性, 对学习上的后进生、生活上的贫困生、心理上的弱势生高度关注, 从而为每个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帮助引导每个学生积极、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 坚持以生为本, 创新学生工作方法。网络技术发展给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同时也为学生工作提供了新的、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因此, 高校学生工作要超前介入网络平台, 主动把握学生工作制高点, 体现学生工作新特色。学

提要通过一个下雨特效的制作, 介绍FLASH AS动作脚本的使用, 主要是利用Funct i on、Dupl i cat e-Movi e Cl i p、

I nt er val, 实现特效的制作、速度的快慢控制、选择播放的顺序。

关键词:f l ash;AS脚本;下雨特效

中图分类号:TP317.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flash是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一种优秀的交互式动画制作软件, 具有体积小、互动性强、兼容性好的特点, 一直受到动画制作者的青睐。如今, 因特网上已具有成千上万个flash站点, 让人尽情地享受这种多媒体技术所带来的动感, flash动画势必将成为未来网页的一大主流。在flash动画制作过程中, AS动作脚本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动作脚本是flash动画中使用的程序脚本, 通过动作脚本, 可以对动画进行高级的逻辑控制, 能实现时间轴的特殊效果, 能帮助用户按照自己的想法更加准确地创建电影。效果更加精彩纷呈, 但是如何能掌握好flash动作脚本制作技术, 已经成为广大学习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制作下雨特效实生工作进网络应把握好三“点”:一是找准立足点, 要用主流、健康、科学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网络;二是挖掘切入点, 要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 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三是把握融和点, 要从本质上实现学生工作与网络的融合, 达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 以充分发挥网络的服务功能、引导功能和教化功能。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高校学生工作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例, 让读者了解和掌握一些动作脚本的运用。

二、认识和理解动作脚本术语

和任何脚本撰写语言一样, flash动作脚本既有和其他语言相同之处, 比如数据类型、关键字、运算符、表达式、函数、变量等等, 但也有自己的独特专用术语, 它本身具有独特的专业含义, 只有准确地理解术语, 才能读懂语句, 真正地理解脚本的含义, 逐步构建自己编写动作脚本的基础。

1、动作:是在播放SWF文件时指示SWF文件执行某些任务的语句。

2、类:类是可以创建与定义新类型的数据类型, 若要定义类, 需在外部脚本文件中使用class关键字。

3、构造函数:构造函数是用于定义类的属性和方法的函数。

4、事件:事件是SWF文件播放时发生的动作。例如, 在加载影片剪辑, 播放头进入帧, 用户单击按钮或影片剪辑, 或者用户按下键盘上的键时, 会产生不同的事件。

5、实例:实例是属于某个类的对象, 类的每个实例均包含该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

坚持以生为本, 才能紧跟时代步伐, 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为构建和谐校园,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6、方法:方法是与类关联的函数。

7、实例名称:实例名称是脚本中用来表示影片剪辑和按钮实例的唯一名称, 可以使用属性面板为舞台上的实例指定实例名称。

8、对象:对象是属性和方法的集合, 每个对象都有其各自的名称, 并且都是特定类的实例。

9、包:包是位于指定的类路径目录下, 包含一个或多个类文件的目录。

10、属性:属性是定义对象的特性。

11、目标路径:目标路径是SWF文件中影片剪辑实例名称变量和对象的分层结构地址。

三、制作特效用到的AS脚本

1、Funct i on———用户自定义函数。定义一个函数Function, 要后跟函数名、参数列表和代码块。函数定义的形式为:

Function函数名 (参数列表) {代码块;}

其中, Function表明函数的头部。函数名, 是该函数的名称, 一般都是选用能够代表函数功能的词或词组。参数列表, 是用来给函数传递参数, 参数可有可无。代码块, 放在大括号里面, 是执行Function函数的语句, 可以有多个语句组成。

用Action script动作脚本制作flash下雨特效

□文/朱珊虹石庆民

摘要: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网络全面化、信息普及化背景下, 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变化, 创新学生工作, 必须坚持“以生为本”来创新学生工作的理念、模式、机制和方法。

关键词:以人为本,学生工作,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宏亭.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5.3.

以生为本继承创新 篇2

常州轻院轻化系唐一鑫

党的十七大把“和谐”、“以人为本”等关键词放在突出位置。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现代教育趋势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容可涵盖内外环境、软硬件、心理状态、学习氛围、教研机制、校园文化和谐等。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基础。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事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以生为本一原则和要求深化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等方面的改革,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丰富和完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和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以生为本”就要把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以生为本"既要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引导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要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一、“以生为本”,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

以生为本,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持续动力,一个幸福、公正、和谐的社会,将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宏观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实现和谐校园,将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

“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生命感受和经验体会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才,使校园的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都能做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加强领导班子办学能力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要素

以生为本 创新教学 篇3

一、以生为本,促进教学过程优化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应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初中语文教学革新和发展的必经之路。教师要积极地思考如何把先进的理念落实应用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让每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够获得知识的最大化和思维最大化,促使学生语文技能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做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将学生放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其积极探究、自主思考,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得到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有效提高。

案例一: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九课《伟人细胞》的有效阅读思考。

师: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生:贾里。

师:贾里追求伟人细胞经历了哪几件事?

生:文中的脉络层次是第1~18节,讲的是“仇人”变成朋友,第19~29节说的是追求“矮个风度”,第30~44节讲的是打工计划破产,最后第45~54节是一次意外成功。

师:你们能根据故事的情节,分别给这几个层次加一个简短的小标题吗?

生:a化敌为友b矮个风度c打工计划d意外成功

在上述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试着给“打工计划”编一个剧本,模拟当时的情形,揣摩人物的心理,体会文中主人公贾里的追求和缺点,为进一步揣摩文章主旨、探究文章写作特点、品味语言特色打下基础。

二、导学探究,引导学生高效探究

“导学案”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突破,它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手段,是学生自学的方向盘、指南针。教师应精心编制、合理使用好学案,做到依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和结合“教情”需要而精心设计,注重主体性、探究性、指导性和创新性,以科学思考、巧妙设问、深入探究,让导学案充分发挥其优势,体现“抓住了学生,也抓住了课堂”的新理念。

案例二: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背影》一文导学案的有效编制。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学案设计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确确的目标。例如,本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味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难点正是作者叙事抒情的线索——“背影”。

相关背景知识:通过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作品等,使学生对于理解外在的事物、人物、环境等有个有效的知识支撑。

文本研习: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化解成一些具体的问题,以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例如,在熟读全文并疏通字词的基础上思考如下问题:全文可分成几部分?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有几次?利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写下你对文章各部分的理解与认识。

随堂练习:文中写家中境况与描写背影有什么关系?课文选择背影这个表现角度,好在哪里?哪一次背影最让自己感动?并说说理由等。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领会这篇散文构思的精巧。

拓展延伸:课后自主阅读《父亲的驼背》,说说与今天所学的《背影》的共同特点,并联系自己思考从小到大,自己和父母之间最让自己感动的一件事,在下节课堂上一起分享。

通过上述导学案设计,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有效探究。教师应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又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性,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三、借助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变革课程与教学已经成为全社会和整个教育界的共识。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语文课程中去,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教学途径和手段,也能让学生使用各种信息手段进行学习,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空间。

案例三: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故乡》一文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激情导入渲染氛围:一曲由斯琴格日乐演唱的《故乡》作为教学前的导入,深情款款中酝酿情绪。

图文并茂呈现教学信息:将文中第2段和第12段所描写的图片以多媒体形式予以呈现,并在两图的比较中激起学生对“故乡景色在作者眼中为何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的探究欲望。

客观反映作者的情感体验:利用PPT向学生展示文中人物这二十多年来的变化,如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变化,从中揭示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的社会现实。

不断延伸学生的知识视野:可以建立学习QQ群,将知识重点放在群共享上,让有需要的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下载。还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我需要在“答疑网”、“中国教育出版网”等网站上下载到最新试题。

四、小组合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是现代化课堂教学中一种潜能深厚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采取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就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不仅能顺利、有效地完成教学认知任务,还能以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为基本动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案例四: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奇妙的克隆》一文的小组合作探究。

共营合作氛围:课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收集关于克隆的资料,课堂进行小组演讲、呈现。

突出合作重点:究竟什么叫做“克隆”?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对它下个定义吗?“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克隆试验”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梳理归纳:如谈谈你对“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的理解,说说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端。

总之,在“以生为本”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时代呼唤教育改革,教师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探索兴趣及能力、良好思维习惯和创新意识等都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以生为本,努力创新学生工作机制 篇4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1.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入心入脑。 理想信念教育。 以班级为单位, 利用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 组织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 以开展“构建和谐社会与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等内容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和读书月活动, 进一步增强广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帮助其树立远大理想, 勤奋学习, 奋发成才。

爱国主义教育。 针对黄岩岛事件、钓鱼岛事件, 通过“理性爱国、纪念12.9”等主题班会, 教育学生理智、有序表达爱国热情;在重大节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纪念日, 加大宣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力度;有效利用各种媒介, 通过讲座、参观等形式, 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观看相关影片等, 宣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优良革命传统, 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诚实守信教育。 利用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奖助学金评定等过程和学费缴纳、考风考纪, 求职择业等, 组织各种形式的诚信教育活动, 进一步增强广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2.专项教育活动。 新生入学教育。 配合武装部积极落实好新生军训工作, 全面加强新生入学教育活动, 利用开学典礼, 有效开展一系列入学教育活动, 帮助新生进一步树立新目标, 适应新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5.25, 10.10”这些重要的日子,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 加强心理咨询辅导工作、心理干预, 尤其是危机干预工作。 院部确定专职辅导员, 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 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实行班级心理健康周报表制度, 每周汇报一次;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等活动, 一年以来未发生任何因心理引起的事故。

形势政策教育。 有效利用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时间, 邀请两课教师解读“两会”精神及十八大报告, 不断培养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 特别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问题、社会热点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

专业思想教育。 重视和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 大力推进经管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工程, 认真组织我院“听、读、说、写、管”技能比赛, 让学生积极参与, 活动受到师生好评。 努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快乐学习型团队建设。 为了促进班级及班级每个成员健康成长成才, 形成优良班风、学风, 在班级中开展“快乐学习型团队”创建活动, 每年12月底, 大二各班按抽签顺序以PPT形式展示创建快乐学习型班级材料, 每个班结合专业特色, 将本班一年以来的活动、班级建设展现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评委和学生提问环节, 气氛活跃, 问题提得好, 学生答得妙, 充分体现我院学生较好的综合素质。

开展基础文明建设。 在班级中制订文明公约, 从学生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 要求政治辅导员每周都到学生教室、宿舍接触了解学生, 发现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 此外, 以讲座、讨论、视频等活动为载体促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加强基础文明和学风建设, 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1.以制度建设为主线, 逐步实现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在制度建设方面, 重点抓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学生制度、例会制度、与学生家长定期联系制度, 这些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使我院的学生工作真正深入学生中, 增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 坚持学生干部竞聘制度, 学生干部任前公示制度, 学生干部考核制度; 坚持严格的课堂考勤制度, 晚自习点名制度, 班会例会制度, 等等。

2.以考勤、考证、英语过级考试、技能抽考为重点, 建立分类分级管理机制, 建立双差生档案, 巩固学风建设成果。 加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与学习经验交流、考风考纪教育等, 有针对性地进行学风督查。 与此同时院领导不定期地进行抽查, 齐抓共管,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杜绝学生旷课、违纪, 对违纪学生除及时处理外, 及时通报家长, 家校共管, 坚持一周一通报, 一月一总结。

3. 在管理队伍方面, 总结学风建设的工作经验, 统一思想, “三课堂”一起抓, 做到学风建设长抓不懈;在学生方面, 加强教育和宣传,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点带面, 在全院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以全面成长成才为目标, 做好评优评奖、扶困助学工作。

1.要改革贫困生的认定机制体制, 建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 保证公平公正透明, 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困难学生得到帮助。

2.根据《学生手册》, 有理有据做好学生的评优、评奖工作。

四、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 培养新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1.专业思想教育。 院部组织专业负责人向新生介绍院部情况、学籍管理规定、专业培养目标、发展方向等。

2.纪律观念教育。 按照 《学生手册 》, 学工办老师结合实际案例, 讲解手册内容和大学规章制度。

3.做好新生困难摸底工作。 新生入校以后, 学办组织辅导员和助理班主任、班主任深入学生当中了解贫困生情况。

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扎实有序做好顶岗实习就业工作及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

我们多渠道、多途径联系就业单位,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招聘会, 帮助他们顺利参加顶岗实习。 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积极开展就业市场调研, 多方收集用人信息。

2.精心组织, 周密部署。 院部领导和就业专干到各专业班级进行调研, 与班主任和实习生一起分析实习就业形势, 有的放矢地在实习生中开展就业指导, 并制订了阶段性工作计划。

3.热情周到的顶岗实习服务工作。 在学生顶岗实习工作中, 我们注意坚持原则, 同时热情服务, 建立班级顶岗实习QQ群, 及时发布招聘单位信息, 做到信息共享、人人皆知, 全方位做好顶岗实习服务工作。

4.开展创业培训工作。 创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鼓励大学生创业, 不仅拓宽大学生就业门路, 而且有利于实现大学生自身价值, 我们配合学校成功举办了两次“SIYR创业培训班”, 通过培训将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的理念深深刻在学生心中。

5.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安全稳定工作。 安全稳定是保持学校教学生活秩序正常有序和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 学工办在做好平时学生安全稳定教育工作的同时, 特别加大毕业生离校特殊时期的安全稳定工作力度。 要求毕业班班主任召开“文明离校、感恩母校、体面就业”等专题班会, 加强文明礼貌、感恩教育。

六、积极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1.充分利用学院 “一年多节” 和 “ 运动会”, 配合院团委组织开展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文化、艺术、科技和体育活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社团活动, 发挥学生社团的特色和优势, 引导学生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 积极配合院团委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 重点在加强社团管理和提高社团活动质量上下工夫, 使学生社团作为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载体, 成为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重要平台。

3.青年志愿团工作成绩突出。 在每年的志愿者活动周, 我院各班级、各社团和团学各部门都组织义务献血活动, 每个学生都争当志愿者。 我院分团委还配合志愿者活动周开展“认领公益岗、共建文明城”青年志愿者注册、“爱心献社会, 真情暖人间”的万人签名等活动。

4.社团大平台, 学生长才干。 我院各社团活动层出不穷, 如英语沙龙协会举办的“湘潭市大学生英语风采大赛”, 我院多名学生表现优秀, 获得了奖励多个社团评为星际社团。

以生为本,生命至上 篇5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花朵的灿烂需要滋养,花儿鲜艳的生命需要呵护。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生”是人的权利,像花一样孕育、含苞、绽放、结果同样是生命的意义,好好的生活着,快乐地学习、愉悦地成长乃“学生”“学着生活”的完美演绎。学校教育,以生为本,生命至上,当全力以赴。

“生”指学生,就是我们每位教师的教育对象;“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生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回答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即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学生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求末。

“以生为本”,就是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将学生作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以关心、关怀、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的,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根本,把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首位,在教育教学中,通过知识的讲解传授、文化传承、思想交流、情感沟通,启发、引导学生的内在需求,培育他们的主体意识、自主能力、创造才能,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救了一个人,你就救了一个世界。”圣经上卷。这世界所有的价值都要在个人的意识里才能打上,失去一个生命就如同失去了一个世界。这就很好的诠释了生命至上。做一一名教师,我们要负责的是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更应该是把学生安全放在首位。

就在今年2月,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发生一起因拥挤引起的踩踏事故造成四死七伤,再敲校园警钟,究其原因是因为值班老师未按时开宿舍楼门。这样鲜活的花朵还没感受完赋予他的一切就摧残了,不仅让所有的有良知的人为之惋惜。在我们认为,迟到可能是小事,但造成意料确是让人痛不当初的。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只有把一切可能发生的隐患都加以足够的重视,才能防微杜渐。

而我校也是践行于此,有很好的安全保障制度。老师和学生都做认真负责。每天执勤的教师和带班领导站在自己的哦你工作岗位上,负责学生上下课以及上学和放学安全。每天有专门的记载本,记载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不仅如此,每到放假前都会有专门的安全教育课,再次引起学生和家长的注意。学校专门成立了安全检查小组,每天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检查。安全工作深入到全校师生的心中。

以生为本继承创新 篇6

一、以生为本,加强直观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对内在的知识脉络与联系还不甚把握,所以以生为本,加强直观教学就成为了帮助学生开启化学大门的金钥匙。我们更应适宜地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当然,直观教学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运用直观性的手段来升华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由于是无法用肉眼看到的极小粒子,学生可能无法进行想像,此时教师可借助模型来让学生对原子和分子这些微观粒子外观以及结构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这样学生在脑海中就能理解原子和分子这些粒子的化学概念。另外,教师在化学课堂上还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直观地教学。例如,一些学生总是不太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一内容,甚至以为所有的分子都是大于原子的。此时教师若借助多媒体,将某些化学反应的具体经过清晰地呈现在同学面前,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化学反应的本质内容。

二、升华能力,进行深入探究

在帮助学生认识概念时绝不可以零星的理解,只有对其进行全面认识,才可以让学生印象深刻,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难题,做到学以致用。若是教师要求学生只是背下概念,而不是进行探究和理解,这样即便学生能够记住,也并不能在实际的生活中加以迁移,做到活学活用,这样与没有学习该部分内容无异。所以,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对化学本质进行深刻的剖析,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其概念本质。

例如,在学习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本质区别的过程中,区分的重点就是看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若有就属于化学变化,若无就是物理变化。水结冰的过程许多学生都以为它属于化学变化,这时教师应该详细的给同学们进行讲解,冰本质还是水,只是水的另一种形态,在水结冰的过程中并无新物质生成,只是物质本身一种形态的转化,所以其为物理变化。同样道理,通过让同学们判断水变成水蒸气以及灯泡发热发光的变化类别,让他们学会知识的迁移,这样将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再如,在学习催化剂时,要让同学们弄清楚书本概念中“改变”的具体内涵,大部分同学都把“改变”在潜意识内当成“加快”去记忆和理解,这种“改变”并不单单是促进化学反应,还有可能是减缓化学反应;概念中“不变”所指的是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及其本身质量的不变,把“化学性质”错误的记成性质,忽略了性质还包括物理性质。再如,很多学生把氧化反应概念中氧理解成氧气,这是错误的,要让学生明白,含氧化合物中的“氧”也属于氧化反应中的“氧”。在帮助学生理解时不能以偏概全。

三、深化概念,加强实验对比

教师要锻炼学生亲自操作能力,利用实验去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概念的含义。例如,教师讲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时候,教师应设计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配制溶液,通过实验能让学生对这两种溶液的概念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进行探索,交流讨论以及相互评价直至最后得出结论,这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化学概念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将学习到的化学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一些问题,这样化学概念的教学就显得更为深刻有效、生动活泼,这要比老师空洞讲解的效果强上许多倍。

四、习题练习,凸显训练实效

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适当练习来巩固学过的化学概念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遗忘规律的存在,如果不进行巩固练习,学生对刚学到的概念只能记住很短的时间。为此,我们教师要在结合具体的习题进行强化训练,促进学生们解题能力与化学概念的同步深化。

例如,在关于溶液浓度的练习题中,诸如“75克浓度为15%的盐水和25克浓度为10%的盐水混合后的浓度是多少”的问题比较常见,强化训练后学生还是容易计算、回答的。但如果附加一句“溶液倒掉一半,剩下的溶液浓度是多少”,这类问题就有了迷惑性,不少学生会出现错误。这时教师不必急于纠错,而是先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等他们找出错误之后自然会加深对该化学概念的理解。这样与概念本质联系紧密的习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课后巩固练习的过程中决不能再走应试教育老路,采取题海战术,而是要进行创新。

以生为本继承创新 篇7

一、以生为本的重要意义

以生为本在当代高校学生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没有走出校园,又没有真正踏入社会。目前,大学生大多是新生代 “90后”,由于家庭及教育环境的影响, 难以避免有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自律意识淡薄、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性格。当今社会思想多元化并存,极大地影响了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 “90后”学生的价值观。从社会现实出发,当代大学生承受着诸如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形势严峻、创业困难等各方面的压力。以生为本,把学生看作自身发展的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现以生为本——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途径

如何实现以生为本?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生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主,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大学生都是成年人,教育者不能再把他们当孩子看待,要适当地放手让他们锻炼成长,把事情交给学生去做,让他们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自我成长。学校要多开展一些学生真正需要的、自愿参加的、体现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精神和原则的活动; 在确定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要巩固这种主体地位,并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改变把学生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的做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每个学生认同自己的价值,看到自身的闪光点,形成较强的自我认同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发挥实践育人功能

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依托,通过借助多种形式对社会生活的直接接触和所见所闻,可以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高校教育者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实际、深入生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学生带出校园,走入社会,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学改革的总趋势。大学生综合素质需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够逐渐养成。他们经过社会实践,有了自己的思考和重新认识,同时与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产生新的创造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增加了对社会的了解,尤其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使大学生更加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规划,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的道路和努力的方向,缩短就业后的适应期,为将来的职业道路做好充分准备。

3.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

高校学生中的骨干包括学生组织中的骨干、学生党员、团干等,他们是团结带领广大学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完成学业和学校各项任务, 实践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服务的优秀模范群体,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学生干部在参与学校常规管理的工作中,教育者可以适当放手让他们去开展工作,并给予充分信任,让他们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严格要求,表扬与批评兼施,使他们在亲身实践中接受教育、经受锻炼、 提高能力,真正体现以生为本。

4.关心大学生的学习

作为大学生来说,主要任务还是学习所选择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但我国高等院校的专业教材与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着知识陈旧、脱离社会需求和学生生活实际的现象,再加上有些教师习惯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上种种,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对于学校所设置的专业课程不太感兴趣的现状。要改变这种现状,教育工作者要把角色定位从居高临下的管理者和教育者,转变为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的引导者和服务者; 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各门学科的考试辅导,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科研水平; 以专业教育为切入点,组织各类教育活动,加强和巩固学生的专业文化知识,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 “死知识”, 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重视学习知识的过程,把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成为 “活技能”; 把从只重学习结果转变为兼顾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在听了教师的讲解后要进行讨论,通过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从而打开思路; 把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5.为大学生就业指点迷津

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必须从市场需求和本校学生实际出发,帮助学生早日制订科学系统的就业规划, 合理安排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为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夯定良好的基础,为大学生们顺利就业,成功地走向社会提供全面的指导。当今很多大学生普遍存在一种找工作就是 “拼爹”的错误看法, 认为毕业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与所学专业关联不大,导致学习不积极,专业技能薄弱,毕业后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 四处碰壁。要让每一个学生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给每一个学生的成功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其相信 “天生我材必有用”,以 “有志者事竟成” “行行出状元”等励志典故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勉励大学生认识到人生的成功并不全在于 “拼爹”,而在于自己的后天努力; 了解就业形势,开拓就业市场, 充分挖掘学校往届毕业生的校友资源, 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多渠道的就业门路, 推荐学生就业; 组织用人单位到校园举行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引导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从基层做起。

以生为本继承创新 篇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 主要有三层涵义:一是要把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早日成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高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根本, 尊重人, 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 启发人的自觉性。以人为基本, 关心人的利益, 调动人的能动性。以人为资本, 开发人、开发人的价值和能力, 激活人的创造性;三是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挥, 最大限度地开发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 使其充分实现自我价值。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中心, 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我们就应该真正去了解当代大学生。现分析如下:

一是当今大学生80年后期较多, 相当比例是独生子女。这个群体生活上有较强的依赖性, 情感上比较脆弱, 以及明显的羞耻心理弱化、自律观念淡薄, 逆反心理严重, 往往爱对正面作反面思考, 对先进典型百般挑剔, 对不良情绪产生情感认同, 对思想政治教育持冷漠态度。

二是当代大学生面对中国和世界巨变时期,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现实, 思想前所未有的解放, 东西方文化相互激荡, 价值取向多元, 人人崇尚个性张扬, 社会处在转型期, 新旧机制交替, 新旧观念碰撞, 关系失调、行为失控, 心态失衡现象突出, 良莠不分、美丑不辨、善恶不明、荣辱不清的问题客观存在。

三是当代大学生面临市场经济下、社会上的人们比较浮躁的心态, 人人忙着挣钱, 难以专心做学问, 学历社会、文凭社会、功利社会、世俗社会影响很深。有的高校重科研、轻教学, 重理论、轻实践, 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 强调科学精神, 冷淡人文精神, 淡化意识形态, 忽视思想道德修养。

四是当代大学生还有许多实际问题和压力, 刚刚从应试教育、高考拼搏、紧张竞争中突围出来, 又面临新的大学生活的重负, 上学交钱, 费用不低, 如何承受;父母失业, 经济困难, 特困生比例较高;学校扩招后, 方方面面的问题很多, 不少同学有失落感;毕业时双向选择, 自谋职业, 困难重重。

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创新并不否定传统的课堂教学, 关键在于能否真正以学生为主体, 做好几个转变:单向灌输转变为多向交流、说教转变为启发、一刀切转变为重视差异。

(1) 创新思想道德理论课教学模式和方法, 增强教学实效性。 (1) 专题讲座教学法:教师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基本理论点, 形成相互关联的专题, 构成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可从内容模块和层次模块两方面入手:内容上可分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公民基本道德、人文素质、创新意识、社会实践教育、事时政策、心理健康、爱校荣辱、职业发展;层次上可分为入学第一年入学阶段教育、最后一年就业准备、中间是主体教育阶段。 (2) 讨论教学法: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 就一些学生比较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或分组辩论。 (3) 案例教学法:教师采取选择典型的案例用事实说明道理, 由浅入深的方式。这种方式主要以两个实为基础:史实和现实。 (4) 自我教育法:一是学生自学, 互相讨论。二是学生主讲, 教师总结。

(2) 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应更广泛更好地深入到各专业课中。在这一方面美国做得较好, 在美国学习任何一门专业课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去思考与专业有关的社会伦理问题, 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2、重视隐蔽课程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

师生关系、教师对教学所持的态度、学校提倡的东西、校内的舆论导向、校园的面貌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不亚于正式的课程——隐蔽课程。隐蔽课程对于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作用。一是力求课堂学习与环境教育活动目标一致。二是校园环境应与社会环境相一致;校内生活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应该与社会一致, 这样在校内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3、社会实践教学。

把道德教育带出校园, 走入社会, 社会实践则把学生从课堂教育带到社会中, 把“两课”教育的实践环节落到实处。

4、充分发挥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学生社团以其组织的自发性、活动的自主性和符合青年学生注重个性张扬、追求个人发展的价值取向的特点, 越来越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学生社团也可以结合各自社团特点,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组织社团成员考察学习, 结合形势政策开设理论沙龙, 学习讲座等进行研究交流, 组织论文评比、演讲辩论赛等理论学习活动促进活跃的学习氛围的形式。

5、运用网络渠道, 开辟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利用这一有效载体, 加强“红色网站”的建设工作, 抢占网络宣传教育阵地, 开辟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开展“两课”网上教学、推动校园文化网上行活动, 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络文化活动, 构建起一个内容丰富多彩、形势活泼多样的网上思想教育系统。其次, 开设具有交互性、开放式的校领导电子信箱, 开展在线交流;开展网上专项服务, 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校内舆论引导, 纠正错误信息和批评错误言论。也可以在师生之间建立电子邮件“直达车”, 随时听取学生的意见。第三, 建立新的思想动态网络预警系统。该预警系统依托于网络, 建立一支思想政治工作“快速反应部队”, 他们活跃在校园网络BBS站点上, 在网上与学生直接沟通。

6、优化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的综合考评体系。

合理客观考评, 做到多元多维考核和成绩综合平定。可分三个部分:平时考核、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其中实践考核更侧重于社会考核, 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好坏最终的决定权在于社会, 特别是用人单位, 所以可把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道德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进行综合考核。

参考文献

以生为本继承创新 篇9

1.关 注生本 ,追根溯源用教材

1.1巧用教材 ,凸显生本。

在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做语文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者和高效利用者。教师要以教材自身所蕴含的“亮点”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教师以文本为载体,恰到好处地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悬念能使小学生产生急切期待的心理欲望,具有强大的诱惑力,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教师要依据教材从小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在新课导入时,用巧妙的语言设置悬念,强烈刺激小学生的大脑兴奋神经,使小学生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到课堂活动中。如:教学《惊弓之鸟》时,教师用语言巧设悬念:“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天上飞的大雁吗? 如果天空中慢慢飞来一只大雁,你会用什么办法把它打下来呢? ”课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用弓箭射,用枪打,用弹弓打……各种各样的办法很多。教师表扬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同学,他们沾沾自喜。你们的办法真多,可在古时候有个叫更羸的射箭能手, 他不用弓箭射大雁, 只是拉了一下弓,听见“嗖”的一声响,大雁就掉下来了。学生疑惑不解,这是为什么呀? 拉弓也没射到大雁啊? 它怎么就掉下来了呢? 这是为什么? 学生想急于知道结果。教师趁机引入新课,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文本,答案就在教材中。学生特别认真地阅读文本,对课文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认真读书、积极动脑思考,教师乐于关注学生,善于和学生一起积极参与语文课堂学习,从而分享丰硕的教学成果。

1.2活 用 教 材 ,张 扬 个 性 。

语文教师要熟悉教材,并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解读,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语文教材进行增、删、补、调和换。依据教材增加不够的内容,让课堂教学的坡度不要过大,使课堂教学重点更突出。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课堂教学难点更易于突破。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删除多余、不太科学的教学内容,补充一定量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才华,大胆面对知识的挑战,张扬个性,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如: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 ,教师依据文本 ,围绕“谒见”一词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先让学生查字典理解“谒见”的意思 ,学生很快回答 :“进见 (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然后教师用“猜年龄”游戏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刺激了学生求知的兴奋点,课堂开始活跃起来。此时,教师迅速抖出包袱,用“反诘”的方法引导小学生思考作者是否把词语用错了。小学生的注意力从“兴趣”立即转向了“思维”。 这样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打破了以往教学中的“陈规旧矩”的束缚,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进入了高潮,在讨论交流中体会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 也感受了我国古代名著的艺术魅力。课堂绽放精彩,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凸显了解读教材的好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走 向生本 ,精彩互动用教材

2.1师生互动 ,质疑教材 。

师生互动是指在语文课上, 教师和学生针对教材中的某个问题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共同促进的一种教学方式。问题是课堂互动的核心,也是师生“互动”的前提。教师要依据教材,鼓励学生对教材进行质疑。师生双向沟通,自主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智慧的生成进行适当点拨, 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在质疑中互动提高,倡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如:教学《詹天佑》时,用“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 ”统领全篇,引导学生讨论、质疑:1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2为什么说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的工程师?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对不懂的问题认真做记录,在汇报时提出来,师生共同探究答案。让学生主动质疑,树立跨越时空理解文本的意识。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互动 情境 ,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 力 ,让语文课 堂变精彩无限。

2.2自 主 探 究 ,研 读 教 材 。

研读是最好的语文探究学习方式。教师研读教材是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和源泉, 也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阅读不是复制,阅读必须有个性的思考,提倡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理解,具有多元价值观。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思想,挖潜教材中的教育价值,给予学生以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享受。引领学生打开心灵之窗,放飞思想。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 ,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句子 :“那时候我有点儿惊异了 ,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 ”鼓励学生从字词入手,深入理解句子,体会“爱戴”这个中心词的含义,站在作者的角度体会“谈《水浒》、谈碰壁、救助车夫和关心女佣阿三”四件事的含义, 解读鲁迅受到人民爱戴的原因。鼓励学生动嘴读、动手画、动脑想,让学生把带有个性特色的东西带进文本,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最后得出结论:鲁迅为自己想得少,替别人想得多。

总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坚持以生为本, 活用文本资源,开发学生的智力,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认真研读文本,追寻本色语文,演绎快乐课堂。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语文的主要载体,是高效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重要媒介,也是师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依托。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生为本,活用教材”。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生为本继承创新 篇10

学校着力践行“以人为本、开发潜能、多元发展、体验成功”的办学理念,秉承“以生为本,激励成功,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办学宗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充分认识到体卫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把体育精神和红十字精神的传播渗透到教育教学中,通过丰富的活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

作为全国“十二五”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发展》研究基地,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以益智为主题的“头脑风暴大比拼”和以团队协作为主题的“吉尼斯挑战赛”。通过跳棋、连珠五子棋、智力七巧板、魔方、国际象棋等益智游戏和快乐毛毛虫、幻影移位、灵动双飞燕、万众齐心跳等团队体育活动,让学生动静结合,手脑并用,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健体,在“玩”中励志。

学校红十字活动作为武汉市红会活动的品牌两次接待了国际红十字会、亚洲红十字会的参观考察,迎接了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柳斌杰主任的视察,学生的急救技能展示和跳蚤市场义卖活动得到了国际友人和国家领导的高度赞扬。

学校凸显“以武健身,以武扬德,以武励志”的体育特色教育工作理念,将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传承,通过校级、年级、班级武术训练活动和竞技比赛,建立常规教学体系,使学生强于筋骨、壮于体魄,让学生明礼修德,磨练意志,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学校体育成绩斐然,多名学生在省、市武术锦标赛、运动会上摘得桂冠,摘得武汉市第九届运动会中荣获集体演练第一名。数名学生荣获全国国际象棋公开赛B1组前三名,亚洲青少年国际跳棋锦标赛常规赛100格、超快棋赛100格冠军。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先进学校、全国优秀大队部、湖北省少先队工作示范校、武汉市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先进学校、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武汉市人民群众满意学校、武汉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武术)、武汉市体育场馆开放先进学校等三十余项荣誉称号,2015年12月被湖北省体育局授予全国第三届智力运动会贡献奖。

上一篇:棚室黑木耳的栽培技术下一篇:手机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