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的阅读教学法

2024-05-04

以生为本的阅读教学法(精选十篇)

以生为本的阅读教学法 篇1

一、调动阅读激情

语文教学从本质上说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活动,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彼此分享思考、见解和知识, 交流情感和观念的过程。新课标“注重情感体验”, 追求“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调动学生的阅读激情, 以情感为导向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激发情感的共鸣, 让学生成为充满热情的、会思考的读者。

调动学生阅读激情的方法很多, 我们可以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设置情境, 也可以用画面、音乐等多媒体手段来创设情境。如研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可以让学生不断朗读作者深思的语段, 通过语言的魅力让学生走近作者, 与作者交流情感;还可以展示画面, 展现地坛的古老、斑驳和沉静, 展现作者的年轻、颓丧和落魄, 在强烈的色彩映照中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更深刻的感悟。学生将会在强烈的情绪活动中受到教育, 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去深刻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情感, 主动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如生与死、短暂与永恒、苍老与新生等, 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重视感悟积累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 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感悟积累, 力求让学生学会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

感悟积累的前提是充分发挥“读”的作用, 以读为本。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读课本, 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 终于不得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对于词汇、句式和名篇佳句, 学生可以通过诵读涵咏学会积累运用, 提升感悟, 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以读为本, 读要落在笔端, 悟才能得到提升。在诵读过程中要圈画出重要信息:作者的生活情思、文本所展示的社会背景、文本中的知识、文章的结构技法、作品中的语言特色等, 再细细品味, 积累吸收。

以读为本, 还要保证阅读的量,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离不开知识的“厚积”。阅读总量有了积累, 学生就容易养成开卷有益、手不释卷的习惯, 从而为阅读能力的“厚积薄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思维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在指导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和领悟、把握文章作者思路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设置问题, 引发学生展开思考、讨论, 进而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也可以培养、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 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积极主动地展开思维探索活动, 进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全面性。

“不动笔墨不读书”, 苏教版语文教材采用评点批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编者指出:“阅读不是被动地接受, 而是与文本的对话, 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在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 编者以“对话栏”的形式在第一板块“漂泊的旅人”中留下了多处评点;在第二板块中以“对话栏”的形式留下大量的空白地方, 要求学生自由进行评点, 并注意“大处着眼, 小处落笔”。

评点批注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关键是要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综合分析, 得出自己的结论。读重点段落之前, 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等, 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在课文中圈点勾画, 对文本进行评点批注, 为课堂学习、讨论作好准备;在讲读过程中, 师生可以共同交流、讨论学生写下的批注, 展示学习成果, 分享思想, 产生思维碰撞;文章学完后, 还可以拓展文本, 再写批注, 进一步延伸、拓展知识。一节课下来, 学生将会写下无数充满个性的旁批夹注, 思维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如研读《林黛玉进贾府》, 可以对王熙凤“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和林黛玉“先见其人, 后闻其声”的出场方式进行评点批注;也可以启发学生关注黛玉到来后, 贾府人物的“哭”和“笑”, 通过比较人物不同的“哭”和“笑”来把握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 体会“哭”和“笑”背后的内容。譬如林黛玉, 初进贾府一下子就经历了6次哭, 见到的又是“外姓亲友”, 唯独不见亲生的父母, 可见她的一生是真的不能好了———后来情节发展果真如此;从这个细节来看, 黛玉的“哭”不仅塑造了人物的性格, 而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四、增强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 培养创新能力是新课改的显著特色。陶行知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仿我者死, 创我者生!”我们应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运用阅读期待、反思和批判等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活化阅读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联系生活, 不断产生创新的火花。真实的体验来自真实的生活, 陶行知先生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在阅读中可将视线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联系生活解读文本, 变无意识的阅读为有意识的、较系统的思考, 创意解读文章。

开放式阅读可以让学生在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上广泛交流, 产生思维碰撞, 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教师可以把图书馆、网络和教学参考书全部开放作为师生共同的学习资源。在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和思考探索的基础上, 师生之间进行心灵交流。“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读者的个性心理不同, 决定了其阅读感受和欣赏体验的不同。开放式课堂可以呈现丰富多彩的答案, 学生看文章的角度、思维也会多样化。

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篇2

内容摘要:

本文阐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以课堂教学为例,从理论联系实践的角度谈了如何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来培养深受社会欢迎的创新型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寄托着人们美好梦想的世纪。当跨进这一新世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既充满了希望,也充满了挑战。而前几年职教形势大滑坡,就是明证。为此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说:“加强职业指导工作,解决好学生就业问题,是职业教育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方向性要求。就业是职业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就业是民生之本’。现在到职业学校上学的孩子,几乎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子弟,实践‘三个代表’就是要为他们服务好,想就业的‘铺就业路’,想深造的‘圆大学梦’。”因此,我们职教战线上的老师,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基于“以知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以生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人才培养的规律,这正是创新职业教育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也是推进职教富民政策最根本的举措。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能力只有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才能逐步形成。因此,“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根据新世纪对人才的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教学模式。“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先进教育思想,也符合新的课程标准。它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积极思维和主动实践,提高认识水平和掌握学习方法,全面提高素质。因此它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创设问题情境,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刘开在《问说》中曾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可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形成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是一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上课模式,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当然,合作探究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看起来非常热闹,实际学生交流得怎样?其实这时老师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合作探究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因此我的做法主要是创设问题情境。如我在教鲁迅的《药》时,先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文章的明暗两条线索是什么?明暗两条线索是靠什么交织在一起的?2、课文写了哪几类人物典型?有怎样的性格特征?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是怎样的?3、由前两个问题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我在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共同解决问题,尝到成功的喜悦,学会在学习中合作与共享,这将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愉悦、甜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二、倾注更多的情感,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过程其实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这是很正常的,师生之间就应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同悲欢,共离合。因此我的做法是尽快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意境,这就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情感。如我在教老舍的《我的母亲》的时候,在要求学生阅读了课文之后,我将文章最后一段,即“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朗读了一遍,学生听了我的朗读后,身受感动,有的同学眼眶湿润了。所以,学生在读的时候,语气、语调、表情等方面都模仿到家了,这就体现了师生之间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学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和课件的使用,它具有帮助教师拓展教学时空、丰富教学信息、减少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果、延伸教学功能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再加上每年我校都开展各种教师培训活动,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并与传统教学手

段相结合,用生动、活泼的动画,配合视频、音频技术,使我们要表达的内容既直观又生动,以此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我们一定要注重实效。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它对教师上课所起的作用,应该是“锦上添花”,而绝不是“雪中送炭”。也就是说,教师在上课前重要的是“织好锦”,就是认真深入理解和钻研教材,精心地备课。在此基础上,再设计并编制为提高教学质量所运用的多媒体课件,使此手段在教学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反之,如果凭借和依靠多媒体课件来哗众取宠,以弥补教师在上课时由于备课的马虎或草率所造成教学的.苍白或疏漏,那么,这种“雪中送炭”的结果,恰恰使多媒体教学走上了歧路。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用自己的循循善诱来激发学生的注意、思维与学习兴趣,用自己的渊博知识来解答学生的疑惑,满足其学习的欲望。

四、贴近专业设置,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知识源于生活,教学要达到最佳效果,我们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教学中广泛、深入地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想方设法创设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和大自然种种现象等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进入学习过程。在职业学校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走出校门就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例如我校主要有建筑、机电、文秘等专业,我在教学安排的时候就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依我所教的语文为例,在建筑班上课的时候,我就把与建筑有关的文章不但重点讲解,而且还寻找一些相关文章来比较阅读,如我在讲《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的时候,就不仅仅把它当作一篇说明文来学习,而是把它与讲建筑美学的另一篇文章《建筑——凝固的音乐》来比较阅读;在文秘班上课的时候,我会把应用文作为学习的一个重点,这也是让学生能尽快地适应日后工作的需要。总之,职业学校的教学安排应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专业设置,这就要求我们要改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的局面,努力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形成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相互渗透,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

五、贴近社会热点,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现代多元的社会中,学生接触的东西越来越丰富,学生两耳须闻窗外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打开封闭式教学的围墙,关注社会现实,将社会热点引入课堂,指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热点,乃至关注全人类共同的话题。例如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我就会结合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设计一些专题讲座,让学生关注社会。尤其在讲到余光中《乡愁》诗的时候,我就联系了台湾三大政党访华的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最好体现。

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篇3

一、自学,让学生勾勒出新概念的轮廓

在小学阶段,课本的概念大致可分为数的概念、几何形体的概念、量与计量单位的概念等。教材大都安排有不同色彩的插图或文字、旁注或框图,十分便于学生的阅读。教学中,我以一些结构典型的教材为载体,教给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概念的方法,让学生根据学到的方法,自主地学习类似的新知识。例如几何形体的概念,在教材中总伴着图形或操作,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应紧紧联系课本提供的图形,从中寻找图形的基本特征或根据课本的要求完成剪、拼、画等具体操作,让学生综合利用自己捕捉到的一些感性材料,在脑中初步勾勒出新概念的基本轮廓。

二、互学,纠正对概念认识的偏差

数学概念一般用精炼、严密、抽象的数学语言来表述,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对其中一些关键字眼往往浅尝辄止、一知半解;或顾此失彼,以偏概全;或产生歧义,混淆不分。因此,学生进入课堂后,教师应以突破概念的难点为中心,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合作、交流与切磋,剔除概括过程中的非本质属性,形成正确、清晰的概念。

1.演示操作,丰富感性经验

学生对概念的学习依赖于感性材料的支持。学生从书本获得的直观材料往往不够具体全面,或因自学不到位而印象模糊。例如“直角三角形”这一概念,因课本例图直角都在三角形的左下方,学生自学后,误以为直角在三角形左下方的才是直角三角形。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尽量提供给学生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直角三角形,不断变化它们的方位,让学生在眼观手摸中把新感知的与获得的表象做一番比较,而后自觉地调整、纠正对概念认识上的偏差。

2. 质疑释疑,突出本质属性

质疑,能够及时地暴露出学生自行探索概念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课堂上,教师应关注班上各个层次的学生,尽可能提供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哪些问题该问,哪些问题不该问。例如:学生学习“平行线”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概念中“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直线”这些字眼入手、思考提问,避免提出“什么是平行线”之类在新概念前加“什么”之类的应付性问题,提高学生对概念知识所提问题的质量。释疑,作为“指导—自主学习”课堂的主旋律,它可帮助学生扫清蒙在概念前的一层薄雾,使概念清晰、明朗起来。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所提问题必然深浅不一。为合理安排课堂40分钟,可先以小组为单位,解决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学生在同学面前往往显得更主动、更无拘无束、更畅所欲言。这种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够起到教师讲授所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对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或学生的共同疑点,则需要在全班内交流,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围绕学生的问题或自行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全班学生共同解决,从而使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纠正原本对概念认识上的偏差。

三、训练,促进对概念理解的深化与应用

训练,是巩固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的重要手段。“指导—自主学习”的“超前”为课堂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在课堂上,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训练:

1.正面强化记忆

正面强化记忆就是让学生从正面去直接理解概念。例如:学完圆的直径、半径等概念,可以让学生利用概念的本质属性马上动手画出一些圆的直径、半径,从而强化了记忆。这样可以使一些学习有障碍的学生也能从训练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2.变化形式

在学生认识某一概念后进行训练时,可充分利用变式让学生从多侧面、多角度认识概念,排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使概念建立得更牢靠、准确。变式,可以围绕新概念的本质属性,设计判断、选择、比较之类的题型,让学生通过练习,自觉规范数学语言,深刻理解概念。例如:学生学完“三角形的高”这一概念后,可设计判断题“从一个顶点到对边所画的一条线段是三角形的高”,也可以出示一个圈内画有若干条线段的三角形,让学生从中选择高,或让学生给规定的底边作高,以不同的训练形式从不同侧面来巩固概念。

3.归类整理

将所学概念进行归类整理,也是巩固概念的重要手段。由于学生缺乏知识和经验,新学的概念往往是孤立的,没有纳入到相应的数学概念体系中,这样容易遗忘。我在教学概念的课末,总留出几分钟让学生动脑理一理,小组议一议,然后适当牵引,让学生把新学的概念与旧概念作个比较,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例如:学了分数概念后,要让学生及时地把它同除法、小数、整数等概念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确小数是分数的特例,整数也可以写成分母是1或其他自然数的分数,这样挖掘出概念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深化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构建以生为本的作文教学策略 篇4

一、我们为什么要教学生写作文?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大问题, 可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对它的思考。我们年复一年习惯性的做着一系列工作:命题、指导、批改、讲评, 不去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现在面对这个问题, 大家的回答不一定会相同。有人可能会说是为了帮助学生应考。这种回答很现实, 但考试是检测的手段, 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有人可能会说是让学生学习写作知识, 培养写作技能。这种回答有一定道理, 但写作能力并不是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的简单相加, 写作主体的“内在精神”才是写作能力的内核。“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果我们跳出“庐山”外, 从教育的根本目的——“立人”这个角度来思考, 应该更深刻的认识到, 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 培养他们今后工作和生活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健康丰富的情感、良好的态度、正确的思想观念等。一句话, 就是要让作文教学成为提升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帮助学生炼就一颗好的“心”。我们进行作文教学, 应该指向这些要素, 聚焦这个核心点, 只有这样, 我们的工作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基于“发展学生”这一终极目标的作文教学可以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教师首先要善于以“文”窥“人”。言语是人内在精神的外显, 可以说言语即人。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 我们都要能用我们的火眼金睛看出学生内在精神的不足, 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训练, 把教学与“立人”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指导和训练来发展学生。

二、学生能写什么样的作文?

弄清学情是教学的逻辑起点。不了解学情, 随意降低或拔高学生的知能水平, 就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 其教学效果自然就难如人意。初中生能写什么样的作文?这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初中生 (特别是我们农村的孩子) 涉世不深, 心智尚未成熟, 写作能力普遍较低, 他们主要写作记叙文, 一般能写的就是自己熟悉的人、难忘的事等。所以我们应该坚持生活化的作文教学取向。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教学的《实施建议》中说得很好:“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我们要摒弃为应试而进行的那些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使花巧、玩公式的凌空蹈虚的方法指导、技巧演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有的老师常常不考虑学生有没有“米”, 出一些让学生无话可写的题目逼迫学生“做”作文 (成人有丰厚的生活积淀, 有的能“做”, 比如作家进行文学创作, 一般学生哪有这种能力呢) , 学生能不讨厌作文、讨厌老师吗?曾经读到这样一篇论文:《作文教学呼唤真诚》, [1]文中说武汉某校语文尖子生王云2012 年语文中考只考了69 分, 原因是作文没写完。什么原因呢?王云是这样说的:“我审题审了好长时间, 又想不出素材, 最后就凑字数, 脑袋里一片浆糊……”“全年级的语文顶尖高手”为何会在中考这样重大的考试中一败涂地呢?原来是作文命题出了问题!题目不妨完整呈现给大家:

今年年初, 《咬文嚼字》杂志社邀请读者一起“咬嚼”名人博客。大家惊讶地发现, 一些市场意识很强、人气很旺的名人, 在撰写博客时, 频频出现语言运用方面的“低级错误”, 对语言文字缺乏敬畏之心。

古今中外, 一直不乏“推敲”文字的佳话。即便到了网络时代, 我们阅读优秀作品时也总能感受到作者严肃恭敬的写作态度。

请以“敬畏文字”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文章。自选文体 (诗歌除外) , 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面对这样的作文题, 我想我们语文老师在短时间内恐怕也难以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吧。这道作文题, 布置给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来写是合适的, 出给初中生写就太难为他们了!想想学生怕写作文, 常常是我们一些老师 (尤其是一些命题的名师) 造成的, 真是莫大的悲哀。

三、我们怎样让学生写好作文?

用好“学生”这部活教材。现在有专家提出作文教学要编写出独立的写作教材, 设置独立的写作教学课程。“对于写作教学而言, 构建科学的教学序列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写作教学的‘可教性’。”[2]在我看来, 这种想法非常好, 但编写出来的教材和实施后的效果不一定很理想。近些年我就见过不少作文教材, 主要是着眼于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指导, 鲜有对学生生活的关注和写作资源的开发, 更难见到为着上述“发展学生”目标而编写的教材。着眼于写作技法指导的文章在语文教辅刊物上可以说是满天飞, 学生阅读后实际效果并不大。如果要以生为本, 既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又以“发展学生”为根本目的来编写作文教材, 由于学生素质良莠不齐, 各方面情况千差万别, 其难度可想而知。我认为, 在初、高中阶段, 各编写几本以写作知识 (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等) 为主要内容的普及读本很有必要, 平时具体的写作训练可由教师围绕课标要求灵活进行。因而培养一批真正懂写作、会写作的老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有了高素质的教师, 学生就是最好的“活”教材。一个班级, 总有一批尖子生, 他们的优秀作文不就是其他学生学习的最好范例吗?他们闪光的心灵不是引领其他学生前行的绝佳的指路明灯吗?当然, 一个班级也总有一些后进生, 他们的习作不是正好可以用来进行升格指导吗?这些习作对作者本人来说无疑是教师用来对他 (她) 进行施教的最合适的教材。当然, 这“教材”对班上其他学生也适用。此外, 学生的写作资源教师可以拿来全班共享。我每接一个班, 都要做一件事:把你记忆中最难忘的事客观完整的叙述出来。我把学生这些宝贵的写作素材搜集上来后, 从中确定一批有写作价值的材料, 然后在班上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如何使用该材料写出一篇优秀作文。大家从立意、材料的取舍与生发、结构的安排以及写作技巧的使用等方面各抒己见, 最后确定构思, 完成写作, 效果很好。

作文教学急不得, 写得多不如写得精。作文教学见效慢, 这是很多教师苦恼的地方。究其原因, 是因为写作能力的内核是写作主体的“内在精神”, 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 其“内在精神”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缓慢进行的。因而我们不要急于求成, 总想着“一教永逸”。正因如此, 所以我认为写得多不如写得精。有一次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 (他是教数学的) 来语文组聊天, 他笑着说, 其实你们指导学生一学期能认认真真写好两三篇作文就行了, 我看你们要学生每学期写一二十篇大小作文, 一篇都没写好, 有什么用呢?我和他的意见不谋而合。记得几年前我教七年级, 我要学生写的第一篇作文是《这就是我》, 批改后发现学生大多通过一件事突出写了自己的一个特点, 非常单薄。作文讲评时我便指导学生如何写好一个人, 然后布置学生写《我的______》 (爸爸、妈妈……) , 要求能选择典型材料比较全面的写出人物的个性。批改后又发现学生所写的人物大多具有相同的几种品质, 我就认识到这是由于学生对人物的认识能力不够造成的。于是在讲评时我就要学生尽可能多的列举出你所写的人物还有哪些可贵之处。全班学生你一言我一语, 师生用了半节课的时间, 就列举出了近四十种优秀品质, 其中有些词语很多学生还是第一次听说。这就是写作中“言”和“意”的矛盾, 学生想写却不知道怎么表达。然后我又第三次要求他们再写一个熟悉的人物, 结果学生就写出了一批令我比较满意的鲜活的好作文。[3]半学期过去了, 学生学会了写人, 不是很大的成绩吗?这个教例既向学生传授了写作知识, 又找准问题发展了学生 (培养了学生对人物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 , 让学生品尝到了作文成功的喜悦, 增强了他们今后写作的信心。

让学生“读”起来。老实说, 我们不要对学生写出佳作抱很大的期望, 因为学生熟悉的人和难忘的事如果不是那么特别, 要他们写出动人的文章来是很不容易的。学生没有好素材, 老师也没办法。我曾经十余年负责学校文学社工作, 一学年编一期社刊, 全校有近千名学生, 我还常常为征近百篇有分量的稿子而发愁。所以我的策略是让学生尽可能的多读。多读比逼着让学生多写要好。我每周都要求学生课外做五百字以上的读书笔记 (为了不增加学生负担, 写作文一般都在课内完成) , 内容可以是所读长文的缩写, 可以是精彩短文的背写, 还可以是妙文的赏析。做这样的读书笔记能让学生把“读”、“思”、“写”有机结合起来, 长期坚持效果很好。学生读多了, 不仅心灵得到了滋养, 智能得到了发展, 而且言语能力大大增强, 一旦有了好的素材, 很容易就妙笔生花, 写出让你赞叹的佳作来。

总的来说, 构建以生为本的作文教学策略, 就是要把握学情, 尊重学生;着眼“立人”, 发展学生;科学施教, 成就学生。学海无涯, 教无止境, 在作文教学的探索之路上, 我将不断学习, 继续思索, 奋力前行。

注释

1[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中旬) 2013年第3期。

2[2]屠锦红《我国写作教学改革的突围之路》.《初中语文教与学》2014年第3期。

以生为本的阅读教学法 篇5

十堰市汉江路中心小学 李琼琰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直接、最基础的实施者,也是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的桥梁。班主作工作不仅仅是教学,更重要的还有育人。因此,班主任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凡事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下面我就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以生为本,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以生为本,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存在意义,体现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因此,要坚持以生为本,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须更新观念,正确对待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善于换位思考,尊重学生,服务于学生。首先,要平等待人,处理问题要善于换位思考。平等待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只要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老师能够换位思考,体会学生的情绪和想法,理解学生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那么,师生关系大多是平等、融洽的。在日常管理中,发生一些打架事件时,一定要先心平气和的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解决问题,而不能因为学生与自己观点相冲突,就不分青红皂白,运用自己的权威否定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否则,容易摧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式。其次,要具有服务意识。通常,班主任要求学生服从于他的指挥,而忽视了学生也是学校的主体,是教师服务的对象。记得去年那个班,教室在楼顶,一到雨天,走廊上的积水都流进了教室,坐在后门附近的孩子脚下都是湿的,很不舒服,于是,我让学生想办法,大家齐动手挪动桌椅,将积水扫干净。老师是学生的公仆,学生是学校的真正主人。因此,班主任要改变观念,视学生为主人,想学生之所想,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以生为本,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前带一年级学生,他们刚入校时,我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的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三个

一”,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写作业,就不停地提醒他们纠正不好的写字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直,立正,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如课堂上我会要学生说说刚才那位学生说了什么,如答出来,我就表扬,你看某某听得多认真啊,如答不出来,就说明他没有专心听讲,这时我会说,你怎么不知道呢?一定是刚才走神了吧,可要认真听呀。同时,当有的学生答错了,别的同学帮助了他,我也会让他对帮助他的同学说声“谢谢”。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三、以生为本,加强一日常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为了规范小学生行为,我根据我校小学生一日常规,利用晨会课和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并请家长配合督促学生,我还将学校的常规、学习、劳动等教育向家庭延伸,通过家长会,请家长要求孩子每天按时起床睡觉,养成在家认真复习功课和参加劳动的习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要求孩子学会自己洗脸、洗脚、洗小件衣服,会帮助父母扫地、倒垃圾等劳动习惯。总之让孩子通过劳动来理解劳动的意义,体会父母的辛苦,体现尊老敬老的美德。在“三八”妇女节时,我班开展了自己动手做一张精美的贺卡给妈妈,和妈妈说一句心里话,当妈妈的小助手等活动,受到家长们的热烈欢迎,在班级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的同时,针对学生上进心强的特点,平时以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种种有效的措施,激励的制度,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作用。

四、以生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我觉得培养良好的习惯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使他们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如果一个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生会在各方面得到提升。所以,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一方面,以比赛、竞争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用榜样法给孩子确立行动的准则。作为老师以身作则,每次进教室都先往地上看一看,捡一捡,整一整,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创造了好的氛围。有些学生自理能力差,课桌、书包里常常乱七八糟。于是,我每天进教室总是先打开窗,再把讲台整理得井井有条,一段时间下来,开窗、理桌居然成了我班学生的习惯。于是,我更规范自己的行为,纸屑入篓,走路靠右,说到做到,和他们一起扫地,一起劳动,慢慢地,大部分学生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劳动习惯。

五、以生为本,善待学生的错误。

错误犹如真理,无处不在,著名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指出,人是生物机体,一切生物机体都要犯错误,犯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只有不去尽最大的努力避免错误,才是不可原谅的。此外,学生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以生为本,如何正确对待学生错误呢?我想,首先心态要平和,认为学生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允许学生犯错误。比如,一天在课堂上,一位学生发现一只麻雀飞进教室,大声叫了起来,其他同学也跟着起哄,站起来看那只小麻雀。那叫声打断了我的教学,使我很生气,但我马上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说:“你是不是也想休息一下呢?”那位学生听后脸红了,马上坐端正,认真听讲,其他同学也将注意力转到我身上继续听课。课后,我又找他谈话,告诉他课堂上应该尊重大家,不能影响别人的正常学习,他很认同。如果我当时严厉批评他,反而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第二,少批评多鼓励,要善于发现学生错误背后的积极因素,好的出发点和闪光点,而不能一味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使之丧失自信,产生消极心理和逆反情绪。例如,有几个男同学课堂作业字迹潦草,不认真书写,让我觉得奇怪,因为他们几个平时表现还不错。于是我找原因,才知道是因为他们觉得我偏心女生,每次给她们打优,优的次数都超过男生好几次了。他们不认真书写的行为无非是想让我重视他们,幸好我觉察,鼓励他们加油认真书写就能得优,师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小学品德教学以生为本的点滴思考 篇6

关键词:探究;创设;开放

探究性学习具有探究性、开放性、整合与拓展性,鲜明地体现出“创新”和“创新学习”的本质。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在学校集体教学的环境中、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对传统学习观的补充和发展。

一、营造宽松氛围,引发探究兴趣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氛围,特别是课堂上人际氛围的支撑,让学生获得“心理的安全感”,从而轻松愉快地进行自主探究。

因此,我努力建立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建构支持的、接纳的、宽容的课堂气氛。我用深深的师爱、浓浓的师情,把课堂营造成师生交往互动的空间,架起学生探究创新的桥梁。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世界真奇妙》一课时,让孩子们在礼仪小使者的帮助下学习:“握手礼”“鞠躬礼”“合掌礼”以及新西兰毛利人的“碰鼻礼”。接着老师配乐让孩子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情景表演。师述:“现在,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大竹海,居然碰到了一位日本的小朋友,我们应该用我们的礼仪欢迎他,赶快打个招呼吧!他也用日本的礼仪向我们问候。我们搭乘飞机到了泰国,泰国的小朋友热情地欢迎我们。我们又到了美国……我们又到了新西兰,碰到了毛利人……分别打招呼。”努力营造“真”的学习氛围。课堂中所营造的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避免了说教式教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自己的评价让孩子感受到老师期待听到他们真实的想法;当孩子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后,大力表扬或者暗示自己喜欢这样的回答;当孩子说出自己曾经犯的错误时,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真诚地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地改正错误。

二、创设相应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精神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种需要能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所以,情境教学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有人生病时》结束时,为了让学生坚持饭前便后要洗手,我设计了“七步洗手我能行”的记录表,请家长监督记录,能做到饭前便后七步洗手法的奖一朵小红花,能做到一周的奖一个红苹果,能做到一个月就能得到“七步洗手我能行”奖章,但我相信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会逐渐养成好习惯的。正如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听到,我忘记了;我看到,我记住了;我动手,我理解了。”因此,情境教学在教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教育中仅仅使用语言会使学生的兴趣减弱,实验教育已证明,情境教学使得课程形象化,不仅能调动学习气氛,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思考,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使问题迎刃而解,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效益。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光是老师讲,学生是记不了多少知识的。

三、树立问题意识,促进深入探究

首先,我注意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我既精心设计有新鲜感、能引起学生浓厚兴趣和强烈求知欲的问题,又充分利用“课题”“预习提示”“文中插图”课后思考题中的问题为学生示范,让学生模仿提问;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全面辨证地思考出现的问题,举一反三,提出不同答案,引导学生带着研究的眼光去收集材料,带着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的习惯和方法去整理材料,解决问题。例如,《讲究效率》一课时,教师首先出示课后列举的生活情境(结合学生实际进行适当变动):小明每天早晨6:30起床,他每天需要做如下事情:整理被褥需5分钟,洗漱需5分钟,听新闻广播需30分钟,读英语需10分钟,烧水冲奶粉10分钟,吃饭需5分钟。照这样的顺序做完这些事情共需65分钟,就不能按时上学。谁能帮帮他,让他既把各种事情做好,又上学不迟到。

生1:他应该先整理被褥、洗漱,接着边听新闻广播边读英语,最后烧水、吃饭共需55分钟。

生2:他应该先整理被褥、洗漱,接着烧水,同时,边听新闻广播边读英语,最后吃饭共需45分钟。

生3:他应该先烧水、在等水开的过程中,听新闻广播,同时依次整理被褥、洗漱、读英语,最后吃饭共需35分钟。

生4:他应该先烧水,在等水开的过程中,听新闻广播,同时依次整理被褥、洗漱,水开后,冲奶粉,听完新闻广播,再读英语,最后吃饭共需45分钟。

生5:他应该先烧水,在等水开的过程中,读英语,接着听新闻广播,同时依次整理被褥、洗漱,最后,用水冲奶粉吃饭,共需45分钟。

学生设计出了多种方案,为学习《讲究效率》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这样的情境设计,贴近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的探讨意识,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感知、体验的机会,从而使学生以强烈的求知欲投入到有目的的学习中去。

只要在品德教学中善于营造民主、平等的和谐氛围,唤醒学生的需要,实施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探究实践的时空,学生就能进行有效的探究性学习,学生的品德实践能力便能培养起来。

参考文献:

以生为本的中学历史教学策略分析 篇7

一、更新理念、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干, 而非智力因素不仅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干, 决定着他是以积极的方式应对还是以消极的方式逃避, 中国古代有句名言, “非不能也, 是不为也”要让学生自己想学, 积极主动地学习, 以顽强的意志攀登科学的高峰, 就必须从美入手, 从情入手, 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他, 以真情实感去打动他。诚如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人的和审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敢于创新。对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 只有如此, 才能创造出新颖、超常成果。历史的思维就是是非判断的思维, 忆往思今的思考, 试想, 如果我们对已有的理论和成果不加任何质疑地全盘接受, 人类将永远不能以史为鉴, 或多走弯路, 或停滞不前。历史教学中, 教师就应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并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疑问, 从思想上使其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 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 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 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上还要发扬民主, 为独立思考创造条件, 现代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知识。历史教学本身基于史实记录, 传统教学中较注重识记, 学生愿意突破, 敢于创新难能可贵, 学生的标新立异难免伴随着幼稚和错误, 对于这些, 教师如果粗暴简单加以否定, 不仅打消学生学习积极性, 剥夺了他们探索新知的乐趣, 也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 忙于应付, 疏于思考。事实上, 只有犯过“错误”, 才能改正错误。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学生的标新立异, 一定要正确引导, 加以保护。更新传统理念,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 在历史教学中, 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

二、改变传传统统教教学学模模式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 甚至会压抑学生的个性, 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使本来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离历史越来越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很不够。所以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的包办教学模式, 从实际出发, 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尤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学生主动地接受, 有目的的吸收。通过启发教会学生分析历史人物、事件的立场、观点, 引导学生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以当前教学实际为依据, 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 老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从基础知识结构的掌握、解题技能的培养到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学习进行系统的指导。学生自主探究, 团结协作, 在此基础上突出个性和创新, 通过师生的教学互动, 达到共同提高。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倡“问题教学法”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 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本为中心, 以学科体系为中心。对学生主体性关注不够。我们要在教学中多用“问题教学法”, 学生在预习史实材料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教师将问题进行整理、筛选, 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再通过课堂分组讨论或师生的共同探讨或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 达到释疑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法”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智慧潜能, 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 即把作为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

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 过去性是其鲜明的个性特征, 凡是历史都是过去已发生过的事情, 都是客观存在的, 它不会重演, 因而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在中学的教科书中, 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已经做出了结论。这就要求学生要在识记的基础上, 通过前后联系, 横纵比较, 演绎, 归纳, 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去思考问题, 从各个方案、各种途径去寻求答案, 从而产生自己新的观念、设想和理论。实行“问题教学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问题, 有的放矢的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过程、设计问题, 使课堂教育更有针对性,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与学的矛盾。

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三方面入手变更传统历史教学, 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迂回失败, 成功兴奋, 更有利于他们感受和体验问题的实质, 教师从传播知识转为指导学生发现问题, 提供学习的建议, 教会学生面对众多的信息, 进行选择和认知历史的途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和谐融洽, 课堂效率在此基础上大为提高, 学生对历史知识从被迫接受转变为主动吸收, 以史为鉴, 明人之智, 学习历史的意义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摘要:新课程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对于中学历史教学亦不能外, 必须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本文就如何以生为本, 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实施中学历史教学展开论述, 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篇8

一、注重规范学生语言,提高语言的逻辑性

数学语言是由专门术语、多种符号、自然语言共同组成的,具有相应的科学性、逻辑性、有序性,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重规范学生语言,提高学生语言的逻辑性,形成学生规范的数学语言习惯。例如,规范阅读课本中的例题、定理、公式、解题步骤,提高学生归纳和改变应用题的能力。在数学课堂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数学语言,它们将自始至终伴随整个课堂。此外,教师不但要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纸上语言。在遇到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时,教师不要逼他们站起来回答问题,而是可以先让他们在纸上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如果遇到较为典型的个案,可以将学生的笔记借来读一读,还可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身边,俯下身来与学生小声交谈,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同时,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允许学生出错,增强学生说话的安全感,让学生敢于表达、敢于说话。

二、营造具体的教学情境,关注知识形成过程

教学活动必须为学生营造具体逼真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切身体验学习的全过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根据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他们把亲身经历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做出解释并且在实践中运用。创设具体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如果不能全面而又主动地参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就不能全面地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教师要充分借助情境教学所具有的特殊功能,不断拓宽教学空间,努力创设情感色彩丰富,实用价值高的情境,为学生能够拥有充足的学习机会,把数学学习转变为内在的体验与感受。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他们就会更积极地接受新的学习情境。与此同时,学生的自主思维、想象、动手操作和表达能力以及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甚至交际和应变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高。以三角形三边关系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我们可以创设一个“小棒组三角形”的情境,分别设置如下四个问题:如果用小棒代替三角形的边,那么要用多少小棒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是不是随便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具备什么样条件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第一个问题是引出学生的认知起点,第二个问题是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实际生活中碰到各种认知矛盾;第三个问题比较开放,学生会在动手操作中发现三根小棒中任意两根之和小于第三根,就无法围成三角形这样一个不完整的概念。解决了问题四,学生可能得出:三根相等的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或者较短的两根小棒的和长于第三根也可以围成三角形。然后教师再安排学生自己动手摆一下,验证自己的猜想,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从不同的角度,立体化地做出归纳和总结,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就能把演绎和归纳、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等重要数学思想有效地体现出来,学生也能够参与探究学习过程,经历数学概念完整的形成过程。

三、设计丰富多样的作业,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成就感和满足感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满足学生内心的需求,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作业的多样性,不能只是单一的文本作业,那样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降低学生学习的热情。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做到作业的形式丰富、内容多彩,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比如挑战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游戏性作业等等,让学生在收获知识、锻炼能力的同时,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四、完善教学评价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生自尊心强,渴望得到教师的赞赏和鼓励,教师一句赞赏的话语和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为此,我们教师要不吝啬表扬,以鼓励和赞赏代替批评,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批评,而是要慎用批评,如果一味地表扬,而忽视学生自身的问题,那就会造成学生狂妄自大,甚至还会刺伤学生,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中,每当学生有所表现时教师就说一些“你做得真好”“你真棒”之类的话语,或者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总是用一些形式化语言,那表扬和激励的味道就变了,有的表扬可能进入到学生心里,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但有的表扬可能在学生看来就是教师的敷衍和应付,成为刺伤学生自尊心的利器,打击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为此,我们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喜欢上数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生为本的阅读教学法 篇9

一、培养和巩固学生学习兴趣。

一直以来, 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并不是很受重视, 原因很多。其实小学音乐教学是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初次深入学习, 对学生将来的音乐素养甚至艺术理解能力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且我们发现其实很多学生起初都会表现出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但是往往很多时候因为音乐教学的不尽如人意而使很多学生慢慢对音乐课程丧失了兴趣, 逐渐开始对这门课程应付了事。那么小学音乐教育应该如何培养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小学生虽然年龄很小, 但是其对音乐的感知还是比较强烈的, 而且他们好奇心较强, 爱好模仿,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实施音乐教学。第一, 开拓音乐天地, 营造充满音乐的氛围。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唱歌表达友好等, 激发他们自主听音乐、学音乐的兴趣。第二, 音乐和游戏相结合, 使音乐学习变得更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当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组织一些和音乐有关的游戏, 如唱歌猜歌名、看图抢答乐器名称、简单有趣的音乐小品等寓教于乐的活动。同时还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各类能发出声音的玩具、乐器, 尽量让他们多接触, 让他们自由探索、自由揣摩, 让学生更立体直观地学习音乐。这种多种感官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 还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学习中, 提升对音乐的认识。

二、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学会欣赏音乐。

在传统音乐教学中, 教师只是把教会学生唱几首歌及教会学生分辨几种乐器作为教学目标, 只是机械地教学生一遍遍地看谱学习。其实这是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 不利于发展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教师在培养和巩固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时, 还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音乐中要表达的情感和蕴含的道理。教师还可以讲述音乐背后的故事、作词作曲者的创作灵感等。音乐教学应该不只是教授音乐旋律, 还应该让学生拥有更多思考音乐的思维能力。音乐欣赏能力应该在对音乐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得以提升。教师在教会学生一首歌曲, 或者让学生听一首歌曲之后, 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音乐中要表达的情感。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音乐, 不急于向学生讲解, 而是通过反复播放情感表现最激烈的部分, 让学生自行体会音乐的表现方式和蕴含的情感, 然后辅以介绍音乐背景、创作灵感、作者生平等内容, 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在高年级教学中, 还可以加入对音乐的辨析, 播放节奏相似但情感迥然不同, 或者节奏虽不相同, 但是情感表达类似的音乐, 让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使学生能够切实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形成对各种不同音乐的独特见解。

三、针对音乐教学中产生的问题, 教师要采取相应教学策略, 制订合适的解决方案。

1.音乐教学中容易产生的问题。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教师应当针对音乐教育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首先将小学生分成低、中、高三个年级层次,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和水平进行识谱教学。在教学低年级学生时, 首先要激发学生识谱的兴趣, 因此在选曲时要教授一些吸引力比较大的歌曲。不仅歌曲吸引力要强, 乐谱也不能太过复杂, 毕竟识谱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幼儿歌曲《闪烁的星星》为例, 全曲朗朗上口, 旋律动听, 而且乐谱简单易学, 除了乐句尾音是二分音符外, 其余都是四分音符。在学唱前, 一般由教师范唱, 学生多听, 乐谱的使用不是必须的, 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听觉上的训练,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乐谱的兴趣, 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到了中年级, 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唱名, 此时注意教学侧重点的变化, 让学生逐渐脱离老师, 能够独立完成乐句、乐段等, 在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些曲目后, 还可以要求学生背唱“唱名”, 当然教学过程中决不能一味追求教学目标的实现, 应当注意教学方式的趣味性, 加入一些游戏环节, 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识谱教学虽然只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但我们不难发现, 教师只有考虑到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歌曲本身的难易、长短、学生接受程度等因素, 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取相应教学策略, 制订合理教学方案, 以生为本, 才能收到良好学习效果。

2.合理评价, 因材施教。

在不同阶段、不同年级, 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在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既要对学生突出的音乐学习表现加以鼓励和表扬, 又要指出学生的不足, 让学生能够在今后音乐学习中找准方向, 从而更好地学习音乐。而且由于学生特点不同, 教师要尽量在兼顾全体的情况下, 因材施教, 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 引导学生积极学习音乐, 让其在已有的基础上, 每一节课都有进步和提高。

适应时代和当代学生的变化, 音乐教学不能停留在以往固有模式上。教师们应当心中时常装有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从学生实际情况和不同特点出发, 制订音乐教学方案。只有这样, 才能更科学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提高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培养孩子艺术、审美趣味的文化教育, 教师应当以生为本, 因材施教, 制订适合学生的音乐教育方案。教师可以探索多元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课件及其他各种渠道辅助教学, 培养和巩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欣赏音乐, 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另外, 教师还应根据音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制订合适的解决方案, 完善教学方法。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顾爱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新模式[J].现代教育科学 (小学教师) , 2009 (05) .

[2]乐玫, 杨迎.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维度[J].教育学术月刊, 2010 (07) .

[3]刘稳.浅谈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J].艺术教育, 2006 (04) .

[4]罗金军.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大舞台, 2010 (03) .

以生为本的阅读教学法 篇10

一、分析学情, 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 备课是基础, 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在备课过程中, 除了研读教材之外, 教师还需要注意“备学生”, 从而了解学生年龄特点与已有知识水平等实际情况, 然后优选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

1. 了解学生年龄、兴趣特点。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最大动力就是对知识与内容的兴趣。因此, 在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身心特点, 把握学生兴趣特点, 优选融合趣味性与知识性的教学内容, 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与方式。比如, 导入新课, 教师可选择故事、游戏、活动等导入方法, 以诱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在新知学习中, 教师可组织一些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 增强学生知识与情感体验, 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2. 分析学生知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了解学情后, 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有的放矢, 驾驭课堂, 使课堂焕发光彩, 充满活力, 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因此,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需要注意学情分析, 关注学生知识能力, 因材施教, 发挥学生潜能。

例如, 教学《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时, 分析学情, 选择方法。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 他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与认知能力, 并具有鲜明的个性。因而, 首先, 要关注学生实情。在这一阶段, 虽然学生有着较强的观察、猜想与操作能力, 却缺乏归纳、演绎推理与数学运用意识。同时, 思维不够灵敏, 缺乏广度与深度。在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等能力方面也需要教师逐步强化与指导。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可运用指导探究法组织教学, 借助如下师生双边活动: (1) 动:师生互动, 一起探究。 (2) 导:知识类比, 科学引导, 以突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发挥教师指导、引导作用, 诱导学生动脑、动手, 感知知识形成与发展过程, 分析与解决问题, 实现学习目标。其次, 紧扣学情, 采取“问题情境———学生体验———交流合作”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交流合作,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同时, 注意个别辅导, 引导学生互帮互助, 体验成功。另外, 还巧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开阔学生视野, 突破难点, 并展示分层练习, 让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二、以生为本, 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 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应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 优化各个教学环节, 如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带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强化知识应用, 适当拓展延伸、巩固训练等。同时, 注意学习活动的趣味性、探索性、启发性,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与引导下, 积极思索, 讨论交流, 在思维碰撞中深化认识, 升华情感, 学会总结归纳, 学会合作学习。

如教学《解直角三角形》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 再完成思考与练习。

[思考]在Rt△ABC中, ∠C=90°, 请问∠A, ∠B, a, b, c之间有什么样的等量关系?待选项为: (1) 边角关系:如cot A=?cos A, sin A呢? (2) 三边关系:勾股定理___; (3) 锐角关系:___。

[练习] (1) 已知Rt△ABC, ∠C是直角, ∠A=45°, b=3, 求c. (2) 已知Rt△ABC, ∠C=90°, AC=12, AB=13, 请求出∠A的各个三角函数值。 (3) 你们还有哪些疑问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讨论后, 学生提出不同的疑问:倘若不是特殊值, 如何求出角的度数?已知哪些条件才可以解直角三角形?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一特殊角可解直角三角形, 那已知两角、两边、三角、三边呢? (这样, 通过预习与练习, 让学生自主感知知识, 提出自己的疑惑, 培养了学生自学与问题意识, 为后面的知识学习作好铺垫。同时, 带着疑问, 学生会更积极地学习新知, 更主动地探究解直角三角形的条件。)

当学生对解直角三角形有一定的了解后, 教师还可结合生活实际, 启发学生继续探究新知:已知Rt△的一角一边, 若这一角不属于特殊值, 是否可以解出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 直角三角形有哪些应用呢?然后引导学生带着疑问, 联系实际问题, 进一步探究知识。首先, 呈现虎门炮台图, 创设问题情境:如图所示, 虎门有东西两炮台A与B, 两炮的距离是两千米, 同时发现了入侵敌舰C, 其中, 炮台B测出敌舰C位于其正南方, 而炮台A测出C位于其南偏东40°方向。请算出两炮台和敌舰的距离 (精确至1米) 。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分析各自的解题思路, 然后对比展示, 选出最优方法。通过这一练习, 可渗透转化思想, 将实际问题转为相应的数学模型, 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同时, 加深知识理解, 更好地感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来解直角三角形的这一方法。接着, 引导学生讨论总结:若要让你们来设计有关解直角三角形的数学习题, 会给出哪些条件?倘若仅仅给出两个角, 是否可求解?要求学生独立分析, 然后讨论归纳。最后师生共同归纳解直角三角形的几种情况。这样, 通过讨论与总结, 既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机会, 提高了学生学习热情, 也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明白了满足哪些条件才可解直角三角形。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分析学情, 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以生为本, 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上一篇:前路减压术下一篇:3d肠道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