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中语言的品味

2024-05-25

散文教学中语言的品味(精选十篇)

散文教学中语言的品味 篇1

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其潜能, 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理论机制, 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宽思维、多途径地采用一系列品味语言的有效策略, 推动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 并在理解散文核心思想的同时, 获得精神的充实和能力的锻炼。下面, 笔者以《春酒》和《云南的歌会》两篇名家散文为例, 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和观摩实例, 谈几条散文教学中语言品味的策略, 以求抛砖引玉。

一、创设情境, 感受语言的妙趣

散文是对现实生活的形象化展现。在教学中, 创设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 有助于学生打通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界限, 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增强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进而真正领略散文语言的魅力。

如《云南的歌会》,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 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 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在教学中, 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创设情境, 对“报春花的颜色是粉蓝色的”这一意象进行赏析, 教学过程如下:

师报春花是粉蓝色的, 天空的颜色也是蓝色的, 这是一种怎样的意象美?试想, 如果你此时正在云南的小山坡上, 那是一片怎么样的美景?

生1花的蓝色和天空的蓝色交织, 天空是那么湛蓝, 空气很清新, 很干净, 空气中有着特殊的因子, 吸进去后, 身体有种奇妙的感觉。

生2天空一碧如洗, 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错落有致地点缀着, 在微风里不住点头, 和天空的蓝色交相辉映, 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生3天那么蓝, 无与伦比的蓝;花那么美, 不可约束的美。

师在我们生活的地方, 你能经常看到这样湛蓝高远的天空吗?

生4很少, 灰蒙蒙的, 空气被污染了。

师让我们再次感受这是一种怎样的美。

生5没有任何污染的原生态的美。

师齐读这一段文字, 感受那没有任何污染的原生态的美。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想象美景, 在想象的过程中, 学生实际上很好地完成了对这段文字的品读, 较之初读时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 他们在不自不觉中领悟了散文语言的美并感受了语言的魔力。

二、评读结合, 触摸语言的馨香

品味语言不能机械地孤立进行, 而要与读有机结合起来, 正如特级教师余映潮所说:“朗读对孩子们进行着审美熏陶, 进行着情感陶冶, 进行着气质培养。是让孩子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语文实践活动。”将评和读相结合, 可以发挥朗读的最大功效。

如《云南的歌会》, 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 逼得对方哑口无言, 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 表示胜利结束, 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 理理发, 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对这段文字的赏析, 有学生说:“我从这段文字中看到了一个轻松快乐的中年妇女。”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不错, 但是略显笼统。于是, 笔者进行了追问引导, 教学过程如下:

师同学们在听刚才同学朗读这段文字的时候, 有没有觉得哪些地方应该读得慢一些?

生1轻轻、理理、拍拍。

师这位同学的语感非常准, 正是“轻轻、理理、拍拍、笑笑”, 大家发现这些词都是什么词?

生 (齐答) 叠词。

师同学们, 让我们齐读这段文字, 注意“轻轻、理理、拍拍、笑笑”这些叠词要读得慢。

(生齐读)

师感受到了什么?

生2轻松快乐, 还有淳朴。

师好, 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读出轻松快乐的感觉。

学生读得很入情, 其他的同学听得很陶醉, 似乎感受到了几分沈老语言的特色。“文章不是无情物”, 学生从朗读中, 领会了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耳醉其音”, “心醉其情”。将读、评、品相结合, 朗读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可以提升品读的效率, 增加课堂的张弛感。

三、穿字累词, 领悟语言的内涵

《标准》在“阅读”部分关于学习语文知识表述如下:“在阅读教学中, 为了帮助理解课文, 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 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 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与原课标相比, 《标准》新增了“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这一内容, 明确指出了学习基本词汇、语法知识的方式和途径。

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 对于习惯了品读语言之前先朗读掌握词汇再进行基础知识积累的初中生来说, 是一种变化。教师可以利用求异、求变思维, 增加学生的新鲜感, 从而既较深刻地理解词汇的语境意义, 又理解课文语言, 领悟作者表达的理趣。

如《云南的歌会》,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 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 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 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对此, 有学生这样赏析:“用拟人的手法, 赋予报春花以人的情感, 表现了花的美丽, 表达了对报春花的喜爱之情。”学生的赏析符合考试赏析句子的要求, 然而跳过了成语“呼朋唤侣”, 少了对后一分句的品味, 赏析比较模式化, 不能深入作者意韵。针对这样的情况, 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同学们看到成语“呼朋唤侣”了吗?知道它的含义吗?

(学生有的拿出字典查阅, 有的自行思考)

生1应该就是呼唤朋友和召唤情侣吧。

师比较准确。 (用PPT出示:呼朋唤侣———呼唤朋友和情侣) “呼朋唤侣”让我们马上联想到朱自清的《春》“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高兴起来了……”中的哪个词语?

生2“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高兴起来了,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唱出宛转的曲子, 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生3呼朋引伴。

师这两个词是近义词, 有什么区别呢?

生4“呼朋引伴”顾名思义是呼唤朋友, 招引同伴。

师山鸟在山路上呼唤朋友和情侣, 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5鸟鸣悠悠, 婉转动听。

生6鸟儿们的无拘无束。

生7鸟也唱, 人也唱, 交相应和, 互为辉映, 交织成一片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

生8自然、原生态的美。

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 笔者随文引导学生关注成语“呼朋唤侣”, 联系旧知比较它的近义词“呼朋引伴”, 从而来掌握这个成语。从课堂效果来看, 它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瓶颈, 使学生深入体会到作者笔下那个自然、原生态的美, 成功地促使学生的思维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

四、质疑修辞, 品味语言的传神

品读运用修辞的句子时, 师生总是会从运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怎样的效果这样程式化的角度来赏析。品读的程式化直接导致学生的品读不够细致、不够贴切, 无法真切感受到修辞的魅力, 无法学以致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品读能力也无法上一个台阶。质疑修辞的贴切性, 从全新的角度来品读运用修辞的语言, 能帮助学生提升品读能力。对此, 特级教师赵群筠老师为我们做了非常好的示范。在执教《春酒》时, 赵老师引导学生品读:“我是母亲的代表, 总是一马当先, 不请自到, 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 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赵老师通过追问质疑比喻的贴切性, 教学过程如下:

师这个琦君是不是有点问题, 把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比喻成蜜蜂似的。蜜蜂好看吗?为什么不写像只小蝴蝶而说像小蜜蜂?

生1蜜蜂肚子是鼓鼓的。

师从形状上像, 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2因为蜜蜂吃的是蜜很甜的, “我”吃的是春酒, “我”很爱春酒, 春酒就像蜜蜂吃的甜蜜。

师很好, 形状上像, 味道上像, 还有什么地方像?

生3蜜蜂很勤劳, 经常采很多的蜜回来, 和我喝春酒类似, 吃了很多家的春酒还要捧一大包回家。

师她这种行为能理解为勤劳吗?

生4贪吃。

师讲得多好, 这么贪吃的小姑娘像小蜜蜂一样的, 还有“家家户户轮流着喝”, 这像不像小蜜蜂?不仅形状像、味道像, 行为也像, 这个比喻太好了。大家一起读一遍。

在教师质疑比喻的贴切性想要替换喻体的引导之下, 在剥笋式的层层追问之下, 看似很一般的比喻句, 让学生不禁感叹原来这个比喻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看似信手拈来的比喻句其实也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样的教学能对学生的写作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五、联想旧知, 拓展语言的宽度

巴甫洛夫认为:“一切教学都是各种联想的形式。”语文教学中经常用“以旧知引入新知”来作为新课的导入, 做到“温故而知新”。这里, 旧知识无形中起了桥梁铺垫作用。在品味散文语言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由新知联想到旧知, 旧知识亦可起桥梁铺垫作用。知识点的碰撞, 能加深学生对语言的感悟, 提升学生的品味能力, 品出作者笔法的精妙。这种方法对调动学生知识积淀、促进品读能力亦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如《云南的歌会》, 有这样一段话:“最有意思的是云雀, 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 一面扶摇盘旋而上, 一面不住唱歌, 向碧蓝天空中钻去, 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 和其他同伴会合, 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对此, 有学生这样赏析:“这段文字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 将云雀比作小流星, 形象地写出了云雀的敏捷矫健。”显然, 学生能从修辞角度来进行赏析, 思路是可以的, 但不够深入。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其中一个动词用得特妙?

生1“钻”。

师有眼光!“钻”, 妙在何处?

生2“钻”字写出了云雀这种鸟儿活泼灵动的形象, 充满了活力。

生3“钻”字写出了云雀飞时的冲劲和猛劲, 也写出了它轻快敏捷的特征。

师“钻”不免让我们想到朱自清的《春》中写春草的一句话。

生4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

师这句中也用了一个“钻”字。同样是“钻”, 怎样看待这两者之别呢?

生5本文中的“钻”体现了云雀飞行的速度之快;而朱自清笔下的“钻”则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 表现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生6两文中的“钻”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栩栩如生地 描绘出了 事物迸发 时的动态 。《春》中的 “钻”侧重于突出小草萌发时那种不可抵挡的生机, 本课中的“钻”则侧重于突出云雀飞行的速度和力量。

师同学们的辐射思维非常不错, 赏析也很细致, 让我们感受到同是这个“钻”字在不同的语境和不同的作家笔下的不同情味。

通过本课“钻”字的品味, 引导学生联想到朱自清《春》里面的“钻”字, 促使学生努力调动自己的知识积淀, 牵动学生的思维, 思考朱自清《春》里面的“钻”表达的效果, 从而进一步沉下心来思考课文中“钻”的意韵。变换品味语言的方法, 利用求异思维增加学生的新鲜感, 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力。

六、删减替换, 挖掘语言的深度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文教学不应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的规则, 阅读方法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 一字一句都不轻轻放过, 务必发现它的特性。”删减替换词语法是行 之有效的 品味语言的方法。它可以形象地被形容为“老师为学生品味语言放了一块垫脚石”, 将较难理解的平淡有味的语言略微降低点难度, 让学生“跳一跳, 就可以摘到果子”。

如有教师在教学《春酒》时, 当品读到“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 呼呼呼地点燃了”这一句时, 先用PPT呈现了“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 呼地点燃了”这样一个句子 (即删除了两个“呼”) , 并让学生齐读。然后, 再呈现一句只有两个“呼”的句子“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 呼呼地点燃了”, 让学生再齐读一遍。最后, 呈现原句, 让学生通过朗读三个句子来体会细致的区别, 感受哪个更形象。学生通过三遍朗读, 凭着语感就明白了有三个“呼”的原句更加形象, 给人很活泼的感觉, 与大厅中兴高采烈的气氛相吻合, 进而进一步感受到阿标叔点燃的不仅仅是煤气灯, 还有浓浓的乡情。

又如同样在《春酒》的教学中, 当学生品读到“我呢, 就在每个人的怀里靠一下, 用筷子点一下酒, 舔一舔, 才过瘾”这一句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换词法, 将“靠一下”替换为“靠靠”, 将“点一下”替换为“点点”, 将“舔一舔”替换为“舔舔”, 再进行对比朗读, 学生就较容易感受到原句更能体现琦君小时候的调皮、天真、可爱。

这样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删减替换, 与原文对比着读, 直观有效, 为学生品味散文平淡而有韵味的语言, 添了一架云梯, 学生就能豁然开朗, “拨开云雾见青天”, 品出字词的精妙, 品出文章的内涵。

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品味法2 篇2

摘 要: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语言的品味,引导学生通过咬文嚼字、诵读赏析、比较替换、结合语境等方法品味语言,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语言 品味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要求中有这样的概括: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中的意义和作用。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精神实质,因此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和工具,思维必须凭借语言来表达和深化。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的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语言的品味,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指导学生品味语言呢?

(一)咬文嚼字,揣摩语言的情韵,培养学生感知语言能力

教学中,对一些字、词、句进行艺术的“咬”文“嚼”字,能创设联想情景,让学生在领悟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意境中,揣摩语言的情韵,培养学生感知语言、品读文章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揣摩文字所包含的“情韵”时,要让学生注意关键词句,注意有特殊语序的句子,注意重复出现的词句,注意语言短路等特殊语言现象,并把自己的揣摩结果旁批在书中的空白处。

如《济南的冬天》的第三段描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景以及小雪点染下的山,作者用“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巧妙地对雪山的温静、秀气作了赞叹,随后对小雪点染下的山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记得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时说:“老师,我觉得作者把雪后的小山写得像一位在春风中追逐梦想的美丽少女一样”。学生此言一出,课堂沸腾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表达自己的读后感。又如文中有这样三句话:“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一个理想的境界?”“老城”本是无情物,作者却说它们“睡着”,还能被春风“唤醒”,赋予老城以人的灵性,把老城写活了。“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卧”不仅表示存在,还传神地、勾画出了小村庄、房顶上的雪的神态,它们像有灵性的人,在舒服地躺着。文章的重点语句,一般是文章或文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总结点,或是作者感情的凝聚点,或是文章的主旨,我们把握好对这种关键句的理解,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诵读赏析,揣摩语言的意蕴,培养学生品读语言的能力 “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韩愈《进学解》)。文章要诵读,在诵读中才能感受语言。学生通过对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从而增强对语言的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就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以朗读为突破点,让学生充分朗读文章,才能让他们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领会到语言的无穷魅力。我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首先通过初步阅读感知分析,找出文章的感情基调。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济南的冬天》一文,最后一句话“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不仅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作者情感的激发点。文中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由衷的喜爱,赞美之情。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通过学生分析得出要放慢语速,“这”字不仅要停顿,还要重读。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然段应怎样朗读,采用在各小组内试读、自由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领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

当学生完成了诵读和赏析后,沉浸在一种情绪体验之中,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解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最可贵的境界。

(三)比较替换,揣摩语言的精妙,培养学生辨析语言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语言品味中最常用的办法。韩雪屏教授在他的研究中已经将语文课堂上的各种比较法很精辟地概括为:增、删、移、换这四个字。确实,语言的比较都可以在这四种方式下得以实现。而正是通过对语言的比较和揣摩,学生才感知到语言的精妙,领悟到某些精彩文本在用语用词上“无可移易”的道理,从而产生对语言的敏感,逐渐滋养准确精妙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原稿中有这么两句诗:“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后来编入教材时删掉了“那怕”。笔者指导学生品味这两句诗时,将“那怕”重新加入诗句,进行比较,不难发现“那怕”是一种猜测的语气,去掉“那怕”更能表现诗人大胆的肯定和浪漫的理想。将“天上的明星现了”中的“现了”,换成“亮了”好不好?通过比较品味,得出星星本是恒星一直在发光没有由暗到亮的过程,只有由隐到现的过程的结论,由此更能领悟出作者锤炼词语的精妙。

再以《散步》为例,作者介绍一家人散步时写道:“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去掉“我的”,也很通顺,但语意有何改变?通过比较体会学生不难发现文章开篇基调就定得很庄重、很严肃,作者是借散步这件小事讲一个生命传承的大道理。大词小用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所以引导学生朗读这一句时要庄重、严肃,对顺利体验文本的情境极有帮助。

(四)结合语境,揣摩语言的弦外之音,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话已成为理解语言的口头禅,也成为理解语言一大原则。根据上下文意或情境意义迅速而准确地判断词句含义,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才能精析出文章的弦外之音,获得句子的隐含信息。

事实上,离开语境,望文生义,哪怕某些词语是字典词典的解释,有时也会出现误差,甚至还会闹出笑话。例如曹禺的《雷雨》一文,鲁侍萍和周普园彼此知道真相后,周普园反复诉说自己的思念,又再施他那虚伪的骗局,用虚假的旧情来软化侍萍。侍萍说了一句:“(谈一口气)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话请你也不必说了。”如果不联系上下文,还以为是侍萍原谅了周普园。其使者一句话的潜台词是:我早就认清你的真面貌,你别再欺骗我。所以品味语言的表现技巧必须抓住语言环境。另如《茶馆》吴祥子对王利发说:“我们不看簿子,看人!”言外之意,不一定反映登记者的真实情况,再说你王利发也可能没按真实情况写,所以不看簿子。

在散文教学中加强对语言的品味 篇3

一、重视诵读,读出雅味

散文的语言具有优美、隽永或者活泼、灵动的特点,一位优秀的作者总是将情感藏匿于这样的语言中。因此,阅读一篇好的散文,就如品味陈年佳酿一般能获得一种韵味悠长的美的享受。然而绝大多数语文老师却在课堂中用烦琐的讲析代替了学生对语言的认知和体验,不注重朗读品味,这就导致学生只记住一些干巴巴的教条,受不到智慧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实际上,只有朗读才是感知散文语言理趣之美的最好方式。它能将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进而深入体验文章丰富的内涵。如朗读“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种整齐的句式就能把感情抒发得酣畅淋漓,有一种诗韵美。朗读“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种工整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整齐,长短错落,曲折回旋的语言,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当然,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朗读实施点拨与指导,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把握其韵律,体悟其意象,注意语音停顿、感情重音、高低强弱、轻重缓急、逻辑重音,感受语气、节奏、情感、韵味,反复诵读,反复体味。

只有深入理解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情感,才能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情趣和韵味才能产生。比如,品读《荷塘月色》一文描绘的那幅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融融的清新美丽的景象时,教师可先让学生体会这是怎样的意境,讨论后再明确朗读的基调:语气要舒缓,语调要适中,停顿要合理,这与作者想排遣心中烦恼,月夜独游荷塘,陶醉于美景中的情境相吻合。读到叠词处时,就要读得轻缓舒徐,音律要更协调。但是语调中不能带有压抑和沉郁,更不能太活泼轻快。感情重音的把握还应落在文中那几个富有极强表现力的动词上,读出动作出现的过程美,体会其无可替代之效。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语句,更要细心品读安谧、恬静、柔和、朦胧之美及作者已陶醉其中的那种细腻的情感。

二、仔细玩味,揣摩深意

散文一般篇幅短小,要在千八百字中写出诸般光景,种种情怀,就要求作者必须惜墨如金,力求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做到语言高度凝炼。因此,一篇散文中,很多看似简单的语言背后,往往深藏着作者的不俗用意。而走马观花的略读难以深入这些深奥的地方,所以教师必须在这些场合指导学生玩味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叶圣陶说过:“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噜里噜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比如,《我与地坛》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几,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落日时分是最为“落寞”的时分?雨燕的声音为什么“苍凉”?孤立地看这些词语,的确没有什么品味之处。但是,只要联系文章,就会发现每一个语词后面都大有深意。“落日”本是无心的,但对身体残疾万念俱灰的作者来说,用“落寞”就十分贴切,因为那是“我”孤独寂寞心境的准确写照。雨后的燕子出来唱歌,应该是悦耳动听的,然而,在“我”听来,却是“把天地都喊得苍凉”。作者的心灰暗绝望到了如此地步。明白了这些,才能真切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母亲的思念,才能真切地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担心忧虑和惴惴不安,从而领会母亲那一颗伟大的心。

总之,要想深人品味散文,就须透过语言文字,读出其丰富的内蕴。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阅读散文仔细玩味的好习惯,只有认真品味,才能读出新鲜而真切的情趣来。

三、调动经验。加深体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要在体会语言本身的基础上领悟语言背后的丰富内涵,除了仔细玩味外,还得调动读者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作者的言语是具有较强的个性的,所表达的是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学生如果只凭表面的文字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在品味语言中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才能真正与作者形成共鸣。比如,在教授《背影》时,课文中有几句描写父亲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时那“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清布棉袍”的“蹒跚”“肥胖”的背影。初读这几句平淡话语时,学生并没有太大的感触。于是,笔者引导他们回忆在自己的生命成长过程中,父母亲有没有过类似的做法?学生的生活经验被调动起来了,再来读这些语句时,就能够感同身受,深刻理解。

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不同经历不同阶层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都可能从某一角度找到与散文作者的共通处。生活经验丰富的人,读散文就会获得深刻的精神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调动学生的各种体验,去品读语言。

四、善于联想,获得美感

在散文教学中,我们发现,仅限于文字所及的范围,所得是肤浅的,有限的。教师应启发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想象和联想,把课本的文字符号变成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引导学生从一个个方块字的组合中看出一幅画面,一片场景,甚至是一场人生。

比如,在教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时,写到小院观花那一段,作者通过文字呈现给读者的非常有限,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应抓住表现力强的几个关键词语,从色彩、形状、物象的特点人手展开想象:那是怎样的破屋?周围的环境如何?为何只喜欢蓝白紫这几种颜色的牵牛花?秋草为何是“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当时作者的神情如何?为什么要细数着“槐树叶间”漏下来的“一丝丝”日光?当青天下传来“驯鸽的飞声”的时侯,作者在想些什么?面对此情此景,你们想到了什么?在你脑中出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秋景图呢?你能否感受到作者的心境?通过这样的想象和联想,学生逐渐明白这些词语描绘的都属冷色调的景物,是为了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反映了作者离群索居的寂寞和内心的苦闷。

阅读教学中语言的品味与运用 篇4

因此, 指导学生品味语言和运用语言, 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 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语文, 运用语言意识, 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一.在诵读中品味语言之情感

朗读是整体感知文本、对文本进行原初性理解的基础性工作, 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最基本、最实用有效的方法。“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诵读是品味语言的最基本的方法。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读、诵读, “披文入情”, 与作者心灵相通、心气相融, 将外显的语言文字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情感, 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境界。不仅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的语感, 还能激活其生活经验, 愉悦其心灵, 使其通过直觉、顿悟、感悟、联想、想象等途径, 快速理解文本, 也为下一步品读文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好的诵读就是对作品的“二度创作”。通过诵读, 感悟语言的含义, 体味语言的节奏、韵味, 乃至于感知课文形象, 领悟文章风格特点, 从而使学生对文本产生自得的美感;通过诵读, 可以使文本的声韵节奏与学生的心理感知结构一致, 物我同一, 激发起让人荡气回肠的审美体验和人文想象, 在文本语言的世界里畅游翱翔。

例如, 《安塞腰鼓》是一篇铿锵激越、气势磅礴的抒情散文, 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 让学生感受到文章那种生命奔放、力量喷涌的美。朗读时我适当地给以指导, 如:把握全文粗犷、豪放的感情基调;尽力读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注意节奏的变化, 把握轻重音、音量、语速、语气和语调等的变化;排比句和短句要读得快速、热烈……通过训练, 学生读得有气势有感情, 声情并茂而极具感染力。在朗读中学生逐步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壮阔的生命图景中, 他们仿佛进入了清代学者唐彪所说的一个美妙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 则与我为化, 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二.结合具体语境, 品味语言之深意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 (即语境) 中, 同一个词语, 它的含义、功用、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等都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语言环境, 由于词语的不同, 它的含义、功用、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等都是不同的。我主要运用下列四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词语的品味与运用。

(一) 在替换比较阅读中领略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指导学生从词语的含义的差异上感受在同一个语境中, 不同词语所具有的不同的表达效果, 让学生通过替换比较阅读, 体会作者在词语上的正确运用。例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 (朱自清的《春》) 这一句的“钻”字能否换成“冒”, 为什么?大家知道, 在课文中, 作者运用“钻”字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 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而用“冒”替“钻”, 变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冒出来”。读起来则没有“钻”的表达效果。这样, 学生在阅读中, 不仅理解了词语的表达效果, 而且体会到作者运用词语的准确性。

(二) 在前后比较阅读中品味语言运用的妙处。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指导学生通过同一语句在去掉某一词语前和去掉某一词语后的比较阅读来品味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例如: (1) “人们几乎中断了一切活动。” (张允文《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 这一句中的“几乎”为什么不能去掉?对这一问题, 我就指导学生进行去掉前和去掉后比较阅读。学生通过前后对比发现, 去掉“几乎”后的句子在语意上变得比原来绝对肯定了, 这样, 既不符合当时的实际, 也违背了作者在原文中的本意, 所以不能去掉。 (2)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这一句中的“闲人”能否去掉?引导学生进行去掉前后的比较阅读, 在阅读中, 学生感受到, 去掉后语言似乎是简洁了, 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似的。再读, 细品味, 发觉闲人两字才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表达了作者被诋的悲凉及有时间欣赏美丽月景的高兴悠闲心情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情感。这样, 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体会到了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不仅学到了知识, 而且学到了方法。

(三) 从感情色彩上品味词语的运用目的。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指导学生从词语的褒贬等感情色彩上领会作者在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 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 她爱我们, 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魏巍《我的老师》) 作者用“狡猾”表现自己的天真、顽皮、可爱, “狡猾”一词在这一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

(四) 从词义上理解词语运用的表达作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指导学生根据语句中词语的本义,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引申、比喻等相关联的理解, 体会作者在文中运用语言的技巧能力, 感受语言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例如:“我结结巴巴的, 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 (阿累《一面》) 这句中的“结结巴巴”本来指人说话不流畅, 口吃, 而在课文这里却比喻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三.把握修辞, 赏析语言之精妙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除了指导学生学会品味词语运用的好处之外, 还要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语气和感情色彩等方面去体会作者在语句运用上的表达作用, 领略作者在文章中的造句艺术, 以达到更深刻理解文章主题的作用。指导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体会和感悟作者在语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 这些修辞有什么好处, 提高学生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从比喻的角度品味语句的运用。

指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体会和感悟比喻用得好的原因, 达到理解语句妙处的目的。例如: (1) “上百只鹤的鹤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 轻盈飞扬, 有如海中的巨大漩涡, 缓慢升腾。” (江口涣《鹤群翔空》) 这句话好在哪里?为什么?作者在这句话中运用了比喻,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鹤群的形状和动态的特点, 给人一种轻盈、舒缓、优美的感觉。

(2)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席慕容《乡愁》) 诗句中的“没有年轮”用得好, 好在哪里?作者用比喻写出了乡愁虽没有年代记载也同样永恒, 永萦于心这一感觉, 给读者带来了无穷无尽的诗意, 多美妙啊!

(3) “斗折蛇行”, “其岸势犬牙差互。” (柳宗元《小石潭记》) 这两句写得好, 好在:前者用斗折蛇行作比喻, 写出了小溪曲折飘动的形态;后者用参差不齐的犬牙作比喻, 写出了两岸高低凹凸不平的形态, 生动形象, 美不胜收。

2、从排比的角度品味语句的运用。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作者运用排比从不同的方面赞美了志愿军战士的崇高思想境界, 感情炽热, 气势豪迈。

四.掌握文章的语气 (句式) , 领悟语言之内涵

1、句式的变化。如教学《陋室铭》时, 我让学生先把开头的三句话, 改成排比句, 然后问学生:“作者为什么不用我们的这一句式?这样的排比不是更有气势吗?”排比有整齐之美, 而变化则有摇曳之美, 作者追求的是后者。这就是骈句与散句的各自妙用。

2、长句与短句。长句包容量大, 能表达丰富而复杂的感情;而短句则短促有力, 感情更激越昂扬。因此长短句式的选择往往是因为表达的需要而令我们了解作者的情感。

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有段话:“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 闭了眼,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 有名字的, 没名字的, 散在草丛里, 像眼睛, 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这段文字可谓句式变化的典范, 它不仅有骈句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 , 也有散句 (句式不整齐, 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使用的一组句子) ;有长句也有短句;而且骈句散句、长句短句交替使用, 富有变化, 很有新意。这样, 既发挥了骈句和短句的整齐对称、节奏明快、铿锵有力的特点和散句的变化多姿、无拘无束、自然活泼的特点, 又不显得单调、呆板和散乱;既传达了春的气息, 又有春的旋律和缤纷色彩。

3、双重否定句和反问句。这两类句式, 都可以起到增强感情和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作者为了表达更为强烈的感情而选择使用这些句式。

在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之美 篇5

【摘 要】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对经典作品的语言进行感受和鉴赏,通过对作品中极具表现力的语言进行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领悟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体会其艺术魅力,而且能够逐渐培养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严密性和深刻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文章试图从如何教学灵动的语言、精确的语言和充分的语言等三个方面,结合一些典型例子,提供一些基本的方法。

【关键词】 语文;语言教学;品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8-0023-03

【作者简介】张正耀,江苏省兴化市教育局(江苏兴化,225700)教研室副主任,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兼职教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大作家的经典作品:“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在他看来,这些作品用其独特而又非常恰当的语言形式,准确地表达了作品的内容、思想,其语言运用的恰当程度达到了“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的地步,为学生明白“怎样写”和懂得“应该这么写”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范例。对这些经典作品的语言进行感受和鉴赏,不仅能够让学生领悟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而且能够增强思维的形象性、严密性和深刻性,使他们能够真正懂得并掌握“在需要的时候说恰当的话”这一终生受用的道理。教语文的根本任务就在这里。联系我们的教学实际,我们在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阅读与欣赏的基础上,有这样一些语言是最需要我们“教”的。

一、深得“能飞”之机的语言

刘熙载认为:“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飞”者,笔法之灵动也,笔力之高超也,这在大家文章的开头中往往有非常惊艳的表现。这些开头,常常不囿成规,出言奇特,先声夺人,给读者形成了强大的语言冲击力。

1.高度概括。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的开头中这样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样的开头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对所要讲述的女主人公安娜在“不幸的家庭”里所发生的“不幸”故事起到了总领的作用,能激起读者浓烈的阅读兴趣,并留下难以忘却的深刻印象。在中学语文课本里,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如梁衡起笔写《夏》:“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作者巧妙地借助了一个非常独特的比喻,一下子就把夏天的三个特点鲜明地呈现了出来,高度凝练地渲染了夏天所具有的气氛,使全文所要表达的内容都笼统于其中,语言的穿越感很强。对这些语言的阅读与揣摩,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其巨大的张力,而且对学生如何写出文章的“凤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也起到示范的作用,给学生的模仿与创新提供了好例子。

2.突出形象。鲁迅的散文《秋夜》,起笔是这样写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着重号为笔者所加)看上去,作者好像是要把一句话分成两句来说,但这绝不能视为语句的重复与拉杂。从表达来看,这样写具有舒缓语气、迥环语意的作用。而且这样也写出了视线的转换,这样的表述显露了作者孤独寂寞、百无聊赖的心境。不仅如此,从语意来看,作者是为了反复强调这两株“枣树”。作者在文中把他对寒冷黑暗的现实的深刻憎恶,对阳光灿烂的美好明天的热烈渴望,都寄托在勇敢反抗黑暗现实、热情追求美好明天的战斗者――“枣树”身上。由此就不难认识作者用复沓的句式来写枣树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突出它的形象。研读这样的范例,不仅对学生全面、深入地把握形象有直接的作用,而且能够对学生在作文中形象描写不够鲜明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矫正。

3.埋下伏笔。“文中用字,在当不在奇”。莫泊桑的名篇《项链》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开头是这样的:“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小说起笔即着一“也”字,一个“也”字,反映了女主人公内心的极度不平衡,可谓“羡慕、嫉妒、恨”,这是她追求奢华、艳羡虚荣心理的基础。这种被扭曲了的灵魂,为她的悲剧故事埋下了伏笔。

这样经典作品的开头,“如云龙雾豹,出没隐见,变化无方”,“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个中所传达出来的写作智慧和语言艺术魅力值得学生学习与借鉴之处甚多。教学中我们要启发和引导学生仔细揣摩,认真咂摸,注重感受,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悟,并能在写作中做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二、深谙“有无”之妙的语言

文章大家深谙为文“材料选得精当一点儿,话说得确切一点儿周密一点儿”,“说话要没有多余的话,作文要没有多余的文句”之理,精当、确切与周密是他们所作之文的共同特点。但他们并不机械恪守这样的信条,因为“文之所尚,不外当无者尽无,当有者尽有”。在“当有”与“当无”之处,正显出经典之作的精妙。

1.惜墨如金。“一个作者应该自觉地使自己受到限制。人的思想不能汗漫无际。我们不能往一片玻璃上为人斟酒”。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歌颂父亲的美文,讲述的是自己与父亲交往的人生片段。叶圣陶曾经这样评析朱自清的《背影》:“父子两个到了南京,耽搁了一天,第二天上车,也有大半天的时间,难道除了写出来的一些事情以外,再没有别的事情吗?那一定是有的,被朋友约去游逛不就是事情吗?然而只用一句话带过,并不把游逛的详细情形写出来,又是什么缘故?缘故很容易明白――游逛的事情和父亲的背影没有关系,所以不用写。凡是和父亲背影没有关系的事情都不用写;凡是写出来的事情都和父亲的背影有关系。”作者没有写背影以外的事情,绝不是背影以外没有事情,而是有意避开那些事情,用有限的笔墨集中写背影。这是一种“自觉地使自己受到限制”的写作行为。无疑,学生一旦明白其中的道理,就能在写作文时注意收束自己的思维,对所写内容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和裁剪。

2.曲尽其妙。不少经典之作,“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就是这样的典范之作。诗中成功塑造了刘兰芝这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全诗不惜笔墨,使用了个性化语言、动作、肖像等描写手段细描细绘,把人物性格表现得异常鲜明突出。除此之外,诗中还同时描写了焦仲卿、焦母、刘母等近10位人物。在诗人笔下,她是仲卿意中的爱妻,焦母眼中的倔媳,刘母爱中的靓女、媒人口中的美人……这些人物的言行对主要人物的刻画既互为印证又相互补充,可谓烘云托月,使得刘兰芝这一艺术形象熠熠生辉,在我国叙事文学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因此,在引领学生欣赏美的形象的同时,我们要让他们掌握并灵活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努力克服记叙文中“只叙不描”“以叙代描”的偏向,使所刻画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动人。

3.另辟蹊径。无论是选材,还是表现形式,经典之作往往能够另辟蹊径,另寻他途,刻意求新。唐代的朱庆馀在参加进士考试前,担心自己是否能踏上仕途,于是写下了《近试上张水部》一诗呈给主考官张籍:“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以此征求他的意见并试探其心理。此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内容来自现实生活,取材新颖独特,视角非同一般,语言调皮活泼。特别是“入时无”一句为全诗之“眼”,将自己紧张不安的心绪描写得活灵活现,寓意自明,令人玩味。有趣的是,他所呈献的诗获得了张籍明确的回答,后者也用比体写了《酬朱庆馀》一诗:“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诗中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朱的赠诗写得好,张也答得妙,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可谓珠联璧合,千年来传为诗坛佳话。

有了对这些范本的认识,学生就会逐渐培养起自己的语感,拓展开阅读与写作的思维,形成熟练地运用语言进行具体描写、形象呈现和深刻分析的能力。

三、深致“茂密”之雅的语言

典范的语言作品,对其事其人其情其理的表述往往不拘一格,或含蓄,或直白;或浅显,或深奥;或热烈,或冷峻……,可谓出神入化,炉火纯青。“言外无穷者,茂也;言内毕足者,密也。”“茂”与“密”各得其所,相得益彰。而茂密之象得以体现,全凭一支生花的妙笔。

1.神完气足。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在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勤”等几幅图景进行具体描摹之后,这样来收束前面描写的内容:“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作家连续运用三个比喻兼拟人化的句子进行铺排式描写,新鲜而活泼、透脱又通灵的语言分别写出了春天的“无限生机”“无比美丽”“无穷生命力”的特点,尽情洋溢着对春天的讴歌与赞美之情。这样的结尾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对文章的主体部分高度概括且有所拓展和升华,可谓一气呵成,神完气足。对如此精妙语言的欣赏,既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作家在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立场、观点与态度,又可学到文章的结尾之法、照应之技、总结之道。

2.升华主旨。“文之道,时为大”,即可为“一时”,也可着力于文章的“久远”。为使文章能够“入时”,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脑”,“主脑既得,则制动以静,治烦以简,一线到底,百变而不离其宗。如兵非将不御,射非鹄不志也。”“主脑”可以在文中明确昭示,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结尾处升华主旨的语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博大胸襟、伟大的政治抱负以及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产生了无比巨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主脑”也可以在文中隐晦提出,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表面看全文围绕“乐”字写自己的“醉”,但写“乐”并非其真正的目的,他的言外之意是借山水之乐来排遣谪居生活的苦闷。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揣摩作家的真实情感,“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进而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3.兴味深长。陆九渊曾这样告诫读书人“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对学生而言,经典之作中有许多“未晓”之语,需要有涵泳的工夫,沉潜其中,反复玩味和推敲,不然就难以体会到个中的“兴味”。这也正是教学中需要用力、费力之处。这在特别强调“炼字”“意胜”的古代诗歌中是极为常见的,典型的例子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红杏枝头春意闹”之“闹”等等,不细加品味,学生是不能知晓“绿”和“闹”其义和运用之妙的。这样的具体细化与分析,对帮助学生理解含义丰富的句子、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是极有价值的――容易使他们形成写文章不能言尽意止、不能一览无余、要有想象空间的形象认识。

正如刘熙载所言:“叙事有寓理,有寓情,有寓气,有寓识。无寓,则如偶人矣。”我们教学生学习语言,就是要使学生对这些“茂密”之语,能够领会所蕴含的道理,揣摩其所表达的情感,把握其所具有的气韵,理解其所显现的识见,增强阅读力、感悟力和探究力,在品读活生生的语言同时,体悟活泼的生命。

著名作家汪曾祺曾经说过,作家写小说就是写语言。高明的作家就是这样,他们把对语言的锤炼当成了一种创作的追求,注重行文的整体感,注意语言风格的协调统一,他们认为“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液汁流转,一枝摇,百枝摇。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他们笔下的语言,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语文教学就必须在学习这样的语言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这,应该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品味 篇6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细腻地品味语言呢?笔者作了以下尝试:

一、大胆追问,在语境中品味语言

语言的品味,集中在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上,尤其是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能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感悟、体验,受到文学的熏陶。

引导学生品味《春》一文中第五段对“春风”的描写。

师:下面请同学们多角度地品味语言,可以从用词、修辞、句武、含义等角度来品味作者对春风的描写。

生:首句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

师追问:你被母亲的手抚摸过吗?

生:抚摸过。

师:请说说在什么时候?有什么感觉?

生:前天我肚子有点不舒服,妈妈就用她的手轻轻揉我的肚子,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师:有人把春风比作魔鬼的手,可以吗?

生坚决地:不行。因为春风和妈妈的手一样,都是温暖、柔和的。

师:回答真精彩!请你读一读这一句,传递你被抚摸时的感受好吗?

生之读声情并茂,尤其强调了“轻轻地抚摸”处。

当时我在课堂上判断学生可能没有真懂,只是在背答案,于是,当机立断,大胆运用追问,引进学生生活体验,结果学生的“假懂”在引导过程中变成了“真懂”,对《春》一课的语言有了感性的认识,课堂生成呈现难以预约的高潮状态。

二、反复诵读,在比较中品味语言

汉语句式多种多样,变换句式,不是一种文字游戏,也不是为了变换而变换,变换句式,是根据语境要求,追求一种更好的表达效果。

《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作者常常从语序、语气、语境等多个方面运用恰当的句式,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分析文章时,我通过句式的变换,要求学生大声朗读,领略各组甲句与乙句有什么不同。如:

甲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1: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甲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徽微露出点粉色。

乙2: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甲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通过反复大声诵读,对甲乙句式进行比较,学生体会到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艨胧春意,同时领略到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享受着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悠长的味道,给人以美的享受。

学文千法,朗读为本。语文学习要通过对语言的体悟和揣摩来落实,通过比较,推敲斟酌活用的词语,找到激活思想的关键性词语,巧用甚至创造一些用以比较、参照的词句,在比较朗读中,优劣高下,彰明昭著,达到造词(句)知文的效果。

三、重视铺垫,在拓展中品味语言 有一回,同年级的一位教师抱怨:引导学生品味《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英子挨打部分的动作描写“拖”、“抄”两词,想通过对动词的品味,引导学生感受英子父亲那埋藏在鸡毛掸子下浓浓的父爱。但事与愿违,学生的回答偏离甚至得出“英子爸爸不和蔼,不像个好爸爸”的结论。

于是,我在处理教材的时候:一、引进《城南旧事》一书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20年代末旧北京大家庭中父亲的地位和形象以及作家林海英在小说创作中那份对父亲的深挚怀念之情;二、让学生结合文本了解父亲的相关信息,比如父亲工作努力,父亲爱花,富有情趣等。

课例片段呈现:语言品味在学生了解到爸爸是一位富于情趣,努力工作,虽然有时脾气较暴躁,但是却热爱子女的形象之后展开。

生:“拖”、“抄”两词写出了爸爸对英子不去上学非常生气,很愤怒。

师:爸爸为何这样生气?

生:因为英子不去上学。爸爸怕英子将来没前途,所以生气。

生补充:这两个词其实也是写出爸爸对英子的爱,只是采取了一种古老(停顿),应该说是传统的方武而已。(有学生鼓掌)

生抢答:同样,我认为“抄”“倒转”两词也表达了爸爸对英子的爱。

师反问:有人认为爸爸出手很重,对英子较狠心,爸爸不够民主不够和蔼,你为什么却不这样认为呢?

生:爸爸脾气是急了点。但是过去那个时代的爸爸大都如此,而且他是为女儿而急,他的教育方法在情理之中。

生补充:其实英子挨打,疼在爸爸心里!(学生鼓掌)

语言品味应当先建立在对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之上,而语言品味又反过来作用于文本内容、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两者互相作用,相辅相成。

在教学实践中,做好语言品味的铺垫是语言品味成功的关键。铺垫成功了,那么教学过程中的意外就可以预防,即使在品味过程中还有所“意外”,学生也能够结合铺垫,自行匡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对于“学生的回答不向主题靠拢”这样的教学“意外”,适当拓展背景及文本中相关信息,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能提高语言的品味。

四、开发资源。在质疑中品味语言

我们见到的教科书上的文章在编入教科书的时候,大都经过了编者的删改。其实作者的原文和被编者切下来的角料也是一笔可供利用的重要的教学资源。《胡心亭看雪》一课,我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就是比较教科书的不同版本。

师:文中有一句话,我们手中的教材和去年的教材说法不太一样。

(板书)旧版: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新版: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

请问:你认为教科书编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修改?

生:用“船”多别扭啊,在语音上就没有美感,而且“船”还给人一种很热闹的感觉,与文意也不谐调。

生:“船”给人一种很庞大很笨重的感觉,而“舟”小巧玲珑,给人轻松、悠闲和洒脱的感觉,正可以衬托出张岱深夜泛舟西湖的闲情遗致。

生:如果乘船去看雪,那还是失意的张岱吗?而“舟”更有一种象征意义,茫茫天地间一叶扁舟正是作者孤寂的心。

师:这里“舟”的意象更多地融入了作者的漂泊之感,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舟”这个字眼在中国文学中有独特的内涵。它给人的感觉有点风雨飘摇的味道,和作者当时的孤独寂寞正相称,而“船”则没有这样的审美感觉。

生:舟怎么“拿”得动呢?“拿”字看似不通,然而细加品味,却又有说不尽的妙处。一个“拿”字,流露出作者去看雪迫不及待的急切心情。

生:“拿”还给人一种随意的自然而然的感觉,张岱去湖心亭看雪没有刻意准备,是突然涌现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情不自禁的冲动。

生:读“是日更定矣”给我的感觉好像比“是日更定”夜更深了似的,并且“矣”字还有舒缓语气的作用。

师:是啊,读,就要由言揣意;读,是深入文本的蹊径。

两种版本的用字在表现力上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引导学生做了细致入微的语义辨析,给学生提供了观照文本的另一种全新的视角,学生敢于向编者质疑,揣摩出了一番精彩的对话。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的品味,从语文的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出发。对一些重点词语进行推敲,对一些含义丰富而深刻的语句进行揣摩,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所在,在深入文本的同时也透过语言文字,欣赏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丰富,体味文字背后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理解作家要表达的思想、倾注的情感,感知文本中所蕴藏的人文精神。

浅谈语文课堂中语言品味的教学 篇7

一、朗读吟咏法

有些文章过多分析, 会把整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肢解的支离破碎, 不如引领学生反复吟咏, 使之入情入境, 其中妙趣, “自在不言中”。

例如讲授朱自清的《春》, 开头2段, 句式节奏明快, 感情跌宕起伏, 文中作者抒发了一种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在指导朗读时, 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 “盼望着”“脚步近了”“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读出重音, 读出语气, 读出节奏, 去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迫切期盼, 以及看到大地回春, 点缀万物, 一派春意盎然之景的喜悦之情。

二、比较揣摩法

文章中有些词语, 直接品味难尽其妙, 如采用换词的方法, 两相比较, 学生可能会豁然开朗, 受益匪浅。

例如:教学老舍先生《在烈日和暴雨下》这一课, 文中有一段写烈日下的车夫奔跑中倒地的情景:“走着走着, 一头栽倒在地上, 永不起来”, 这一“栽”妙在何处?直接分析不出来, 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换词法, 如把“栽”换成“倒”好不好?同学经过比较分析就能体会出:“栽”虽有“倒”的意思, 但用“栽”却能形容出病情来得快, 来得突然, 不容作出反应。用“倒”则难以表达人力车夫为了生计, 拼命挣钱, 病死途中的悲惨生活。

三、情景体验, 引发联想、想象方法

文学作品中描述的情景, 表达的内容, 对于同学来讲, 现实生活中可能会有类似的体验或相同的经历。这时, 结合文中具体情景, 调动学生已有经验, 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引导同学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感情。

例如朱自清《春》中一段:“坐着, 躺着, 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 赛儿趟跑, 抓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地, 草软绵绵的。”这一段写出了人们在春回大地, 翠草初舒, 沐着和煦的春风, 自由、欢乐之景。要让学生体会这一段语言, 可以引领学生联想, 可让学生回忆自己春游时或阳光明媚的春天, 躺在草坪上的感受, 学生自易理解文中作者描绘的情景。

四、表演、演示法

有些文章内容, 人物的动作、神情、举止有很强的表情达意作用, 可以尝试让学生去表演, 去体会;还有一些内容, 比较抽象, 难于直观, 可借助实物, 多媒体手段进行形象演示, 促进对语言的理解。

例如:《我的老师》中有一情节, 老师假装发怒, 想打我的情节:“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 文中词语“好像”“落”都值得好好品味。可引导学生模仿老师动作, 作势要打, 教鞭似落非落, 假意要打。又可让学生体验教鞭猛“砸”, 猛“抽”的动作, 再体会“落”的动作, 从而让学生体会教师假意要打, 其实爱生情真意切之情, 通过表演, 这两个词语的品析不讲自明。

五、整体把握, 局部自由品析法

对于一篇文章, 如果语言可品之处较多。可让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 自由寻找文章中感受较深之处, 或语言较美之处, 或富含哲理之处, 自由赏析, 不拘形式, 不限角度, 充分发挥学生品味语言的主动性。

例如教学《林中小溪》时, 先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文章记述了小溪流经森林, 最终达到大海的过程。然后提出问题:这是一条的小溪。让学生再读课文, 完成填空, 从文中找出依据, 讲出理由。

如:这是一条勇敢的小溪, 从文中“小溪遇到一个又一个障碍, 却毫不在乎。”一个又一个”表明障碍之多, 却“毫不在乎”, 表明小溪勇敢无畏。

这是一条乐观、信念坚定的小溪, 从文中“我们早晚会到达大洋”可以看出, “早晚”一词体现了小溪的乐观和信念坚定……

也谈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品味 篇8

一说到“品味语言”我们就会马上想到“朗读法”, 因为“朗读法”是指导学生品味语言中运用得最多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确实如此, 反复的朗读, “能使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总之, 语言的品味离不开朗读。不过, 除了朗读法之外, 还有很多好的方式方法值得我们去探讨。下面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一点思考和尝试, 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切磋。

一.在联系背景中品味语言

语言的品味, 需要品出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情感, 而作者的情感又与他当时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老师可以通过联系背景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语言, 体会作者的感情。

《最后一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 选材巧妙, 以小见大。文章选取一所普通小学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以及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天气那么暖和, 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这是自然环境描写, 这句话在文章中好像是节外生枝, 无关紧要。其实这句话写出了小说主人公小弗郎士去上学路上的亲身感受, 也充分展示了小弗郎士丰富真实的内心世界。所以理解这句话非常重要。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品味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的。

师:“天气那么暖和, 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这是属于什么描写?有何表达作用?

生:这是自然环境描写, 写出了当时环境的美丽。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确实没错, 能不能再深入地想一想呢?

(学生皱着眉头, 没人举手)

师:想一想当时的时代背景, 想想当时法国的境遇, 也许你们会受到启发。

生:当时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法国战败, 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城市。

生:老师, 我知道了。这是以乐衬哀的写法。当时的环境是这么美好, 呈现出和平景象, 可是祖国却遭受着耻辱。这种写法更能衬托出下文的悲剧气氛。

听了学生的回答, 我非常感动。不用教师大力分析, 只要让学生联系时代背景, 他们就能感悟到作者内心的情感。这种方法在时代背景气氛浓厚的课文中都可以运用。比如教学巴金的《短文两篇》, 学生了解这篇文章写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中国的大片土地被日本帝国主义蹂躏, 才能领悟日、月的象征意义。高尔基的《海燕》, 学生了解这篇文章写于俄国大革命前夜, 才能真正品味出关于海燕形象的句子。

二.在展开想象中品味语言

如今, 我们教师指导学生品味语言, 都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先找出品味的角度, 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达方法、句式特征等;然后再看这些方法在句中所表达的作用;最后指出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或主人公怎样的情感或品质。其实语言的品味有时也不这么死板, 有时一个句子蕴含的情感, 内涵非常丰富, 不是通过一个固定的格式就能品味出来的, 尤其是古诗词语言, 高度概括而又凝练, 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讲得清楚, 我们不妨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让他们在自己广阔的想象天地中去领悟语言的魅力。

我在教《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时, 就采用了让学生展开想象的方式去品味语言。

师:同学们, 这首元曲非常短小、精练, 刚才我们已经能背诵这首曲子了, 现在就让我们闭上眼睛, 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一下曲中描绘的是一个怎样的境界, 两分钟后我们互相交流。

生1:一个凉风习习的秋天的傍晚, 夕阳暗淡地挂在天边, 荒凉的古道上一个游子牵着一匹瘦马孤孤单单地走过来, 听着老树上的乌鸦回巢的叫声, 看着旁边村庄里升起的袅袅炊烟, 他不禁长叹一声:“断肠人在天涯啊!”

生2:秋风萧飒的傍晚, 一个沦落异乡的游子正从古道上走来, 陪伴他的是一匹又老又瘦的马。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下的流水叮叮咚咚地响着;村庄里的人们已经开始烧晚饭了, 炊烟缕缕。这位游子看了一眼正在落下的夕阳, 心中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故乡, 想起了自己的亲人, 伤心欲绝, 肝肠寸断。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呀, 可见你们已经能够品味这首元曲了。古人说:“凡景语, 皆情语。”这篇作品除最后一句外, 全都是景语, 而字字都是扣着“情”——思乡之情来写的, 这就是它艺术上的动人之处。

钱理群教授在《也说“语文与人生”》中说:“……即使是语言文字的训练, 也要引导学生去感受、体味语言的气韵、内在的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精神。”想象是我们学生最擅长的能力, 让学生展开想象, 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又品味了诗歌的语言, 领会了诗歌中可意会又难以言传的韵味, 何乐而不为呢?

《天净沙·秋思》写景抒情很有特色。由于元曲的体式限制, 在抒写过程中, 不可能像现在的散文那样以随意的笔调, 自由散漫地从容表达, 它把作者所见所想、所感极其巧妙、凝练的融合在文本中, 是非常精练的艺术品。我们可以通过想象, 让学生走入文本, 与文本、作者展开交流对话, 以达到深入解读的目标。

当然, 想象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 不是随意的漫无目的的联想, 而是根据阅读内容的实际需要, 对特定的景物展开相关的联想, 以达到加深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三.在更换词语中品味语言

汉语词汇丰富多彩, 更换词语, 不是一种文字游戏, 也不是为了变换而变换, 而是为了让学生在更换词语中体会用词准确的妙处, 为了追求一种更好的表达效果。

《黄河颂》这首歌词以气势取胜, 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其中有很多词语用得十分精确、形象、传神。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 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更换词语的方式让学生去品味语言。

师:“奔向黄海之边”、“劈成南北两面”, 把其中的“奔”改成“流”, “劈”改成“分”, 好不好?

生1:不好。“奔”的速度比“流”快, 力度比“流”大。

生2:“奔”能显示一种气势, 而“流”显示不出。

师:根据同学们的分析, 可见“奔”字用拟人化的手法, 形象生动, 能表现出黄河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用“流”则速度和气势都不够。而我们的民族在当时也正需要这样一种伟大坚强的黄河精神。

生1:“劈”改为“分”也不好。“劈”是用尽全力的, 而“分”的力度不如“劈”。

生2:黄河由高往低, 就像劈柴由上往下, 明显地把一样事物一分为二, 很形象。

师:同学们的分析太形象了。“劈”是从纵面剖开, 黄河也是由高处往低处奔流, 用“劈”不仅准确, 而且显得有力、有气势, 正好体现了黄河一往无前、勇不可挡的精神, 这与我们所需要的民族精神是一致的。

通过这样的换词比较, 既让学生体会到了语言中用词的准确性, 又让学生感悟到了黄河精神的伟大坚强, 领会了作者写此文的意图。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文体的课文, 既方便又实用。

四.在变换句式中品味语言

汉语的句式多种多样。反问句语气强烈, 更有肯定意味;排比句式、反复句式可以增强语势;比喻句式、拟人句式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句式的变换, 在比较阅读中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妙处。

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太美了。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 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 一种悠长的味道。本文有很多语言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师:下面有两组句子, 你们觉得哪一个句子更好, 为什么?

甲组: (1)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那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

(2) 快日落时, 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薄雪露出点粉色。

乙组: (1)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2)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这是个理想的境界。

生:我认为甲组是 (1) 句好。因为 (1) 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 既生动形象, 又把济南的山、济南的雪写得很有温情, 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它。

师:分析得很精彩, 那么我们再找找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得如此有情趣呢?我们都把它们找出来, 品一品, 好吗?

……

生:我认为乙组也是 (1) 句好。因为 (1) 句运用了反问句式, 更加肯定了济南老城是个理想的境界, 从而突出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同时用问句还能引起我们读者的思考。

师: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 他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就是用美的语言构建成的一幅生动的图画, 需要我们细心去品味。

学文千法, 品味为重。语文学习要通过对语言的体悟和揣摩来落实, 而通过变换句式, 让学生在比较中懂得语言的魅力, 也是品味语言的一种好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品味策略探究 篇9

一、注重学生的朗读, 以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

朗诵是品味语言的一种最基础的手段, 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朗读课文本来就是一种熟悉课文内容的过程, 反复的朗诵可以增加学生们的语言感知能力。语感是一种学生只能靠自己多阅读、多思考才能获得的一项能力, 所以只能重复的朗读。品味语言的含义。担不是乱读书, 而是循序渐进。就如苏教版中《诵读欣赏》:《诗词曲三首》《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天净沙·秋思》《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这些都是学生大多为耳熟能详的, 而且诗词的特点就是短小, 琅琅上口, 而且内容丰富, 如《天净沙·秋思》中几乎每一句都有一个意象, 画面感极强。学生在阅读时, 自然而然的感受到那种黄昏之后独自一人荒芜之感, 所谓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就是这个道理。从意象感极强的诗词入手, 由浅入深, 反复朗读, 学生对语言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这样才能完成后面的品味语言这一项更深层次的练习。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 以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指出, 要求创造出师生同等、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听取学生的意见, 学会自己独立的思考, 让课堂不再是学生的噩梦, 而是师生平等, 互帮互助, 彼此分享意见的平台。而品味语言必不可缺的一种锻炼, 但是怎么学习呢?如教材中的《纪念白求恩》这是一篇意义很深刻的文章, 以往的照本宣科的做法便是, 老师直接说出其寓意, 要我们学习怎么做, 其实这是很不科学的, 不仅扼杀了学生的思考的机会, 发散的思维, 还无形之中把师生关系变得生疏, 在学生有一定的语言感知力下, 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 不懂的询问, 老师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 然后询问他们的观点, 不管是不是和文章相契合, 这都是学生自己思考所得, 问出去原因, 有不对的循循善诱, 在道德教育的课题中, 起辅导、诱导的作用就好, 让学生自己摸索, 这才是深刻的记忆。通过自己的努力, 读出文章所蕴含的哲理。例如, 《陋室铭》这类, 含有深意的文言文, 讲解个别生僻的解释之后, 可以试着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诠释这篇文章的意思, 同样老师只是诱导的作用, 让他们慢慢的品味语言的魅力, 感悟其义。这样师生一体, 辅导学生阅读, 把握内涵, 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品味语言的方式。

三、注重学生的写作, 以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

有一些学生在语文练习中会发现, 无法准确的去表达自己观点或者会感觉一种思想却想不出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这就是学生品味语言能力不够的表现。所以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学习是必要的, 从名家、美作当中吸取经验, 借鉴其技巧, 让自己品味语言的能力更上一层楼。一篇美文的遣词造句都是很有阅读意义的, 对于用词不太准确的学生来说, 这种美文阅读和好词好句的积累是必要的, 教材中每单元都有不同类型的文章, 让学生取百家之长, 慢慢积累, 把别人的东西, 通过逐渐培养起来的语感和经验变成自己的, 指导学生欣赏、理解、吟诵、摘抄好词好句, 这是作文、品味语言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 做好这些, 让学生的语感更加敏锐, 用词更加准确, 自然语言的品味能力就更好了。

总而言之, 语文是我们学习的基础学科, 不仅是我们对母语的认知过程, 而且也是我们口头表达的初始, 更加是理解语言背后的价值观、人文精神的重要桥梁, 所以语言的品味很重要, 尤其是我们中学阶段, 是我们语言的起步阶段, 开始有了自己更加成熟的观点, 如果没有很好的品味语言的能力作支撑, 表达成问题, 这会使我们很苦恼。因此, 我们要积极主动的投身语言的品味中去, 不要放过机会, 有空读书、体味, 从文字中读书属于自己的思想, 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摘要:新课程教学注重师生的互动, 辅导学生品味语言、感知语言, 让学生自己感悟语言中的意义并更加准确的运用, 从而在深层次上得到语言的滋润和感情的启发和精神的升华。

关键词:中学语文,品味语言,新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陈素霞.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1) .

[2]刘英.营造教学环境激活生命课堂[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 .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品味和领悟 篇10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作家曹禺说过:“要爱语言, 要着迷, 语言的妙境才能得到;之后, 才能谈到学着掌握语言, 学着使笔下生花。”当学生对语言产生热爱的感情时, 他就会经常涌起那种孜孜以求地学习它、掌握它的力量, 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益的。我经常把这种激励渗透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注意对教材范文中典范的语言实例作赏析, 使其从中体味语言丰富的表达功能。此外, 要求学生在课外广泛涉猎, 多读名著名篇和当今获得好评的作品, 勤于动笔, 摘录自己感到有用的东西, 鼓励他们在墙报、黑板报、手抄报上交流这些语言佳例。坚持进行这项发现、收集、交流语言的工作, 对提高学生语言鉴赏能力, 加深其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是很有益处的。语言表达的好例子, 不仅存在于名著名篇中, 也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切合情境的店名、巧妙得体的广告语、别具一格的告示语, 学生每天都能看到听到。此处还应注意经常积累有关热爱祖国语言的名言警句。

以上这些, 坚持一个阶段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语言感性材料的积累, 而且逐步加深了热爱语言的感情, 老舍先生所说的“从语言学习中找出乐趣来”, 就能够得到实现。

二、认真感受

“认真感受”是让学生对语言的表现力、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在主观上切实地意识到、感知到, 这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途径, 从整体上感受语言材料。在熟悉内容、把握思想、了解主旨的同时触发语感, 即触发对文章的体裁、风格、情感、质地、气势等方面的整体感受, 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 从整体上感受文章的语言。

如范仲淹《渔家傲》一词。上片用“异”字来统领下文, 并从三个方面分别描绘:大雁南飞, 边声四起, 孤城落日。在这样的背景中, 下片着重写边关将士生活的艰苦以及思乡报国之情。他们离家万里只好借酒浇愁, 但功业未建, 怎么能回家呢?悠悠的羌笛声使他们胸中涌起强烈的思乡之情, 难以入睡, 再加上朝廷的对外政策, 使他们不禁发出壮志难酬的感慨。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结合写作背景来看, 学生就会理解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 也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报国的情怀。这就从整体上感知了语言, 既挖掘了意境, 更透过语言把握了词的主旨, 如果缺乏总体把握语言的观念, 就可能“一叶障目, 不见森林”, 不能真正理解作品。

在感受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的美、语言的美, 对自然、对生活细心观察和体会。热爱语文就是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感受这种美。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缺少接触自然的机会, 也许会对他们学习语文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 组织一些春游、秋游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使其从生活中学习语文, 这就是“大语文”的观念。

三、品味领悟

对语言的品味领悟是在认真感受的基础上, 联系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品味、领悟语言的精妙之处。

首先, 教师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语言材料交由学生品味、领悟, 材料可根据不同的文体有所侧重。同时要注意, 在品味领悟的过程中, 一定要以学生自己品味为主, 教师引导为辅。

其次, 从生活方面去体验, 把生活所得的一点点积累起来。积累得越多, 了解得就越见真切。夏中义教授说:“在我看来, 学文学得好, 第一就是人生体验, 第二才是文学体验。”这生活体验将帮助学生感悟到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为此, 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所提供给我们的社会生活, 以扩展人生经历和阅历, 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 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如朱自清笔下的“春”只有他本人“真正感受过”。但中学生又不同程度地有过对春的盼望、春来的欢欣, 有过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回味, 这无疑是学习《春》所不可缺少的经验基础。又如朱自清《背影》中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时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才能让学生更真切地理解文中所传达的父子深情。一个初中学生, 如果深知自己的父亲赡养老人、养育子女的身心负担之重而又恪守孝养的人伦, 就更易于体味。

再次, 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 从语言实践中领悟语言的美妙, 逐步提高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和谐感、情味感, 激发出学习语文的极大兴趣, 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熟练记诵

在感受中思考, 在思考中品味、领悟, 不知不觉就会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就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原文或重要段落, 抄写精彩的语句, 有计划、有意识地积累语言, 切不可孤立地要求学生只记住或摘抄几个词语, 而应搜集成块的材料, 它不仅包含着文言的思想内容, 还包括文字材料组合的方式方法, 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等, 学生从中可综合受益。

上一篇:医学培训下一篇:射频识别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