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技能学

2024-05-20

临床技能学(精选七篇)

临床技能学 篇1

关键词:留学生,临床技能,教学质量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到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接受较完善的医学教育。来华留学生医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南华大学国际学院于2011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学生主要来自索马里、加纳和巴基斯坦等国。临床技能学是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一门实践性学科。迄今为止,任何一个医学高度发达的国家都无法用现代高、精、尖、新的诊疗技术取代临床基本诊疗技能操作。对医学生进行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临床基本技能实践教学,已成为全球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课题之一。我们通过分析留学生临床技能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讨提高留学生临床技能学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为留学生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一、全英文教学中的困难及对策

医学留学生教育采用全英语教学,因此对于授课教师的英文水平要求较高。由于本学科绝大多数的老师没有留学海外的经历,教师的听力、口语水平及医学课程中大量的专业词汇使得老师没有办法做到流利地与留学生交流,再加上缺少相应的教学经验,所以教师自身存在着很大的畏难情绪。我校招收的留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于巴基斯坦等国,他们的英语发音也带有浓厚的地方口音,另外他们中有一部分是以前在医院工作过或者是在当地的大学接受过医学相关学科教育的,而另一部分仅仅只是高中毕业,所以留学生之间的基础知识差异较大,再加上他们喜欢在课堂上随时提问的特点,要求教师能够及时就各种深浅不一的问题给出切实合理的解释,做到这一点十分不易。由于师生之间的交流障碍,加上其中一部分同学对于医学学习缺乏兴趣,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发现,留学生上课的到课率比较低,有些学生来到课堂也不是在听课而是做其他的事情,这样就更加挫败了老师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师资质量,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英文水平。我校为了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为相关授课老师创造了一系列良好的条件,建立了国外、国内和校内三级培训制度。我校与英国格拉摩根大学长期建立合作关系,选派多名一线教师出国参加“双语教学”培训。从各个相关教研室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赴首个来华留学生师资培训中心———天津医科大学“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师资培训中心(医学)”学习。校内开设留学生授课教师英语培训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取得全英文课程授课教师资格。此外,鼓励授课老师课后多与学生接触,了解他们的文化、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增加信任和感情,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选取合适的教材,制定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

选取适合留学生特点的优秀的全英文教材,是课堂教学质量控制的前提。目前国内对于留学生还没有统一的规划教材,经过我科教师反复对比和讨论,我们决定选用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外科基本操作导论》(双语版)和《临床技能操作》(英文版)作为主要教材。教材的编写以临床基本操作为核心,紧贴临床,侧重应用。此外,全科的教师根据现行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留学生的特点,制定了临床医学本科留学生的临床技能学教学大纲。例如我们在讲授离体肠吻合时,考虑到大多数留学生都信奉伊斯兰教,他们禁止食用猪肉,禁止用手触摸猪身上的东西。所以我们将常规用于教学的猪小肠换成了塑胶制成的肠管模型。再譬如我们在讲授外科无菌术之前,考虑到伊斯兰教规定妇女除了脸和手之外都是羞体,是不能让非近亲的外男人看到的。所以为了方便教学,我们为留学生配备了一男一女两名老师,男学生由男老师带教,女学生由女老师授课,这样就一举两得,既完成了既定的教学内容,又有效地避免了因为宗教信仰带来的授课困难。

三、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建立先进开放的临床技能数字教学平台

1. 多媒体组合、网络化教学。

我们积极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了手术同步转播系统,多媒体显微互动系统、网络数码影像阅片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善了学习环境。目前,我们已制作多套多媒体教学软件,拥有大量教学图片、教学视频和音频等资料,增加了教学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反映良好。利用网络技术,我们先后建立了临床技能教学网及临床技能学数字化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也已上线“爱课程网”,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资源的限制,通过网络进行自学、复习、测试和提高。同时,网站还设置了课堂互动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都可以在互动环节中提出,教师会一一相应地做出解答。

2. 仿真模拟教学。

按照“模拟、仿真”的思路,引进大量国内外先进的医学模型,如:四大穿刺模型、心肺复苏模型、创伤模型、ECS高端综合模拟人等。建立了模拟手术室、模拟病房、模拟诊室等现场环境,使学生犹如身临真实的临床情景,有效地提升了临床技能教学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医患沟通能力等人文素质的培养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和新型医患关系的形成,临床工作出现了新变化和新趋势。为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留学生能够与病人良好地沟通,学校将留学生的学制由5年延长至6年,第一学年学习基础汉语与汉语口语技能实训,第三学期开设了中国概况课程,以清晰简练的语言,介绍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制度文化,帮助留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的管理方式和文化特点,为留学生日后在临床上顺利地完成医患沟通以及同本土的医学实习生进行交流与合作做好铺垫。此外,留学生的培养方案中还设置了医学人文素质导论、医学生临床思维教程、医学生临床沟通教程以及医学汉语等课程,教师紧密联系临床工作中碰到的一些实际案例,将临床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问诊情形和医疗纠纷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留学生学习正确的行为原则和处理技巧,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病人的影响,从而懂得尊重患者、体谅患者、鼓励患者,争取患者的充分配合,提升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章广玲,王梅梅,熊亚南,等.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5):520-521.

临床技能学 篇2

关键词: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临床技能学一直是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的重点内容, 它以诊断学的实验课内容为基础, 采用医学模拟、标准化病人教学等方法, 使学生在实验室条件下训练和掌握一些基本临床技能[1]。为凸显临床技能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增强师生互比互拼的愿望, 医学院在2013年1月的学期末举办医学生诊断学技能竞赛。竞赛由医学系牵头, 诊断学教研室提供方案, 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团体组织, 具体竞赛流程和体会如下。

一、确立竞赛项目

根据竞赛主要针对诊断学学科学习的目的, 初步拟定诊断学理论知识、体格检查、问诊、症状学、心电图判读为主要比赛项目。但毕竟为学生竞赛, 为提高学生参与兴趣, 知识性亦需与娱乐性有机结合。后听取多方意见, 加入“你说我猜”、卡片游戏到此次竞赛项目中。“你说我猜”仿照综艺娱乐节目中一人口述或比划提示牌中文字, 另一人猜测答案的形式, 具有较高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猜的内容来源于诊断学中常见的名词解释, 具备竞赛项目必备的基本条件。卡片游戏主要是在纸字牌上写下各种症状关键词, 学生以组为单位轮流上台, 将觉得有关联的字牌贴在一起, 最后上去的学生需根据所有字牌信息, 提出疾病诊断。该游戏将症状学与临床诊断相关联, 既考查学生的症状学理论知识, 又兼顾临床思维能力的考核。

二、确定参赛人数和场地

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110人, 按临床技能学实验课分为6组, 每组一位教师指导。各组推举4名学生代表参加理论组, 另4名参加技能组, 共48人参赛。未参赛学生参与主持、评委和组织策划工作, 尽量做到人人参与。竞赛期间, 参赛人员不得无故缺席, 竞赛场所选择宽敞、明亮的J12A219阶梯教室, 赛前对此进行整理和布置, 划分选手席、嘉宾席和观众席。

三、提出竞赛要求, 合理设置奖项

参赛选手必须穿工作服, 帽子、口罩及其他相关器具由组委会提供。各组选手应提前进入参赛场所, 严格遵守比赛规则, 服从评委, 听从指挥。参赛选手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或操作, 竞赛过程中若有疑问, 应由领队向大赛组委会陈述, 但不得影响竞赛的正常进行。竞赛经费由医学院承担。本着公正公开的原则, 提高师生对本次竞赛的重视程度, 此次大赛特聘学校教务处领导、督导组专家及医学院各级领导参加。评委由诊断学教研室教师及部分未参赛学生共同担任, 并邀请部分护理、中医等其他专业学生现场观摩。客观题由学生评委评分, 体格检查操作由诊断学教研室专业教师评分。各评委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评分表格逐项打分, 并当场亮分。

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设置团体一、二、三等奖共6组, 单项奖10名、贡献奖若干名, 并设置优秀指导教师奖。

四、设置比赛环节

第一轮:必答题, 30分钟, 40分, 理论组。①最佳选择快速答题:看幻灯, 同等时间内看谁答得多, 每张PPT5题, 每题8秒, 2分/题。②心脏听诊:5题, 每30秒一题, 5分/题。③心电图判读: 给出图谱和选择项, 每30秒一题, 5分/题。

第二轮:“你说我猜”, 20分钟, 5分/题, 累计积分, 不封顶, 理论组。每组2名同学, 在2分钟内, 一人看幻灯提示, 描述加比划, 但语言不能涉及名词中的任一个字, 可以叫“过”表示放弃该题, 进入下一题。另一人猜名词, 看谁猜对得多。

第三轮:情景模拟挑错, 20分钟, 60分, 技能组。由2009级2名学生现场表演一个情景剧, 涉及患者接待、问诊内容, 共设计12处错误。每组挑出所有可能的错误, 5分/项。

第四轮:体格检查, 40分钟, 50分/项, 技能组。每次上来6人分组比赛, 每组从盒子里抽取一张卡片做出相应检查, 在5分钟内完成。抽签项目:腹部触诊、颈部检查、肺部叩诊、心脏叩诊、胸部触诊、病理征+脑膜刺激征、共济运动、眼部检查。

第五轮:卡片游戏, 30分钟, 40分, 全组。每组选派一位同学抽签, 抽取之前放在小箱子里面的六张卡片, 共有6种病的症状 (或体征) , 每种一张, 看完之后将其贴在黑板最上方。由在座的手上拿有卡片的同学以第一张卡片为线索, 看自己手中的卡片是否与之相关, 若相关, 则可以贴在黑板上面, 以接龙的形式传递, 每组最终贴上去的卡片的数目为10个。待六组同学贴完, 由该组选派一位同学根据贴出的症状和体征推断疾病, 并要求补充一条该疾病最明显的体征和症状。最后由评委进行总结点评。

五、赛后适时总结

赛后, 针对此次竞赛的得与失, 教研室开展了学生座谈及教师座谈。学生座谈主要针对竞赛本身经验与教训小结、竞赛对临床技能学的促进作用两大方面进行讨论。 学生反响强烈, 多数学生对技能大赛满意和比较满意。大多数同学反映收获较大, 提高自己学习诊断学的兴趣, 表示将继续带着对技能学习的兴趣投入到下学期的临床见习和未来实习中, 并希望此类竞赛能多多开展。部分学生对改进教学及诊断学技能大赛提出了具体建议。 教师座谈主要请各组带教老师针对组间差别, 查漏补缺, 肯定好的, 分析差的, 客观指出学生的薄弱环节, 为今后临床技能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总结本次竞赛对师生教学过程的促进作用, 体会如下。

(一 ) 更进 一 步加 深 学生 理解 和 掌握 诊 断学 理论 及操 作 技能

学生在学期初就被告知将举行该项比赛, 竞赛成绩将反映本组实验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极大地激发学生相互比拼、为集体而战的愿望和斗志。因此, 课程学习中2010级学生投入较往届学生更多的热情。在学期末再一次回顾课程内容, 重温知识点, 认识到自身不足, 激励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

(二) 提高医学生临床课程的主动学习兴趣

参加本次大赛的学生为大三学生, 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即将进入临床见习阶段。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诊断学技能大赛, 为学生的临床见习提供有用的临床技能知识, 以尽早了解临床, 将“以教师为主体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2],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意识, 使临床技能学真正成为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

(三) 提高大学生独立工作及人际沟通能力

本次竞赛的主要组织群体正是学生自己, 他们既是台前, 又是幕后。让学生以主人翁姿态充分参与到大赛的策划、组织中, 体会其中过程的烦琐, 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争取、学会妥协、学会表达自己。组织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 此时我们要求学生多思考, 不能解决时老师再给以提示。最后老师对全场竞赛进行评估。在老师的协助下, 大学生能将整场大赛工作比较圆满地完成, 这说明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了, 独立操作能力提高了, 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 对实验课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和控制

现代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 建议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 学校、教师、学生等综合评价为辅的评判体系[3]。诊断学技能竞赛是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衡量, 各组学生成绩确有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投入度和教学水平。在期末教研室内部座谈会上, 实验带教教师普遍能认识到这一点, 并理性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 激励教师自身发展, 为下一学年的教学提供改良方向。

总之, 期末开展医学生诊断学技能大赛, 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相互比拼的愿望, 提高了临床技能的学习兴趣, 从而为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架起了桥梁;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沟通、思维和独立工作能力, 有利于新世纪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另一方面是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衡量, 调动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提升了实验教学质量, 值得长期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刘晋, 庹新兰, 袁慧等.以SP模拟为基础的临床技能教学改革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 2008, 8 (16) :785-787.

[2]欧阳玉祝.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构建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10) .

谜米学视角下运动技能教学分析 篇3

关键词:谜米学,运动技能教学,研究方法

谜米学是一种出现于20世纪末的基于类比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型理论, 源于理查德·道金斯于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一书。谜米学旨在探索文化信息传播的社会演化模型。新版《牛津英语词典》将谜米收入词录: “meme, 读作/mi:m/, 生物学术用语 , 是对mimeme一词的缩写…… (mimeme一词意为通过模仿之所得) 词形仿gene一词的构词方式所得。意为某一文化的基本单位, 这种单位是通过除遗传以外的其他方法, 特别是通过模仿而得到传递的。”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的最后一章, 借助基因学中基因为中心的进化观点, 设想了一种类似于基因的“文化单位” (一种观念、信仰、行为模式等) , 存在于个体的思想中, 会进行自我繁衍, 从而在不同人的思想领域内传播, 这种“文化单位”就是谜米, 他提出“调子、概念、妙句、时装、制锅或建造拱廊的方式等都是谜米”。 [1]苏珊·布莱克摩尔在著作《谜米机器》中用通俗的语言对这种以模仿为主要传播方式的“文化单位”进行解 释:“当你模仿别人的时候, 必然有某种东西从别人身上传递到你身上, 而后, 它又会从你身上传递到另一个人身上, 从而获得它自己的生命。这种在不同的人之间互相传递的东西, 可以是一种观念、一个教诲、一个行为、一条消息, 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而这种东西, 就是谜米。”[2]借助谜米的观点对人类文化的传播进行研究, 这是一种便捷而有效的方式, 所以从谜米学产生, 即使这个学说理论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但它仍以疯狂的速度将这个“谜米”传递给更多的人, 并为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等领域学者所接受、应用。新世纪, 谜米学传入国内, 在国内学界引起轰动, 众学者逐渐接受这种新的理论, 并尝试借助谜米学这一新视角对社会不同领域的研究提出新的观点。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传播、翻译、语用学、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 研究领域较为局限, 研究内容相对国外仍然匮乏, 研究手段单一。要完善谜米学的研究体系, 就必须在研究领域、内容、方法上有所丰富创新, 目前借助谜米学观点对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研究较少, 体育运动技能的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谜米传播过程, 利用谜米学的理论对体育运动技能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进行分析, 我们能更清晰地认识运动技能教学相关内容, 更好地开展运动技能的教学工作。

运动技能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和身体价值的表现, 已经与人们的身体健康结合在一起, 成为保持生命活力和提高生存能力的必要手段。在我国现行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 学生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执行和掌握过程, 达到增强体质、愉悦身心的目的, 进而使其参与体育运动成为终身教育和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淡化, 甚至放弃运动技能教学的做法, 我们应该有所警醒, 如何更好地开展体育运动技能的教学工作呢? 接下来从谜米学的视角出发进行分析。

首先, 我们既可以将运动技能教学本身看做一个“谜米”, 又可以将其看做一个或几个谜米 (谜米复合体:相互结合在一起而能够同时被复制的一组谜米) 的传播过程。从概念上看, 模仿是谜米进行传播的主要手段, 这符合运动技能掌握的规律———对于新的运动技能, 学生在初次学习时多是通过模仿教师的技术动作进而自己进行试误练习, 最后实现技术动力定型。谜米作为复制因子, 具备三个条件:遗传 (行为的方式和细节都得以拷贝) 、变异 (行为之被拷贝伴随着错误、修饰或其他的变化) 和选择 (只有某些行为能够成功的得到拷贝) 。这三个条件, 或者说过程, 联系到运动技能教学中, 其实就是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与机制: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示范, 对运动技术进行模仿, 这种模仿可以根据技术动作的复杂程度, 或者进行动作轮廓模仿, 或者对整个技术环节和细节进行模仿 (泛化过程) ; 之后在教师帮助和自我认知指导下进行试误练习, 不断纠正错误动作形成正确的技术动力定型 (分化过程) ;通过不断练习, 最终熟练掌握技术动作 (自动化过程) 。模仿必须包括三方面:做出模仿什么及如何才能算是“像”或者“类似”等的决定;实现从一个角度向另一个角度转移;在身体上做出相应的匹配行为。根据辛普森的运动技能教学模式, 学生首先经历解释刺激 (教师的讲解、示范) 的阶段 (知觉) ;其次准备做出积极反应———尝试建立动作概念 (定势) ;由于这种技巧动作对他说来是新的, 因此首先必须模仿所看到的这项工作或动作是怎样做的。学习者在模仿到一定程度后, 通过试误学习练习这种动作 (定势) , 当学习者已经掌握了这种技巧动作之后, 就能够修正 (适应) , 然后根据已习得的技巧动作创造各种动作形式[3]。在这个过程中, 模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 如果把独立个体的运动技能看成是一个谜米 (或谜米复合体) , 在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 通过模仿的传递, 必然产生新的谜米, 那么这些新的谜米从何而来呢? 它们既可以通过变异而衍生出来, 又可以通过旧有的谜米的相互结合而生成———由于不同教师的讲解示范习惯不同, 学生的接受、学习能力各异, 再加上学生受旧有技能的影响, 就不难理解这种新谜米的产生———不管是变异过程还是结合过程, 都既可以发生于一个人的内心之中, 又可以发生于谜米从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的传播的过程之中———新的运动技能的学习, 既取决于学生在学习中对技能的认知和掌握, 认知水平、身体机能水平等的差异会导致这种改变的出现, 又可能是由于教师的讲解、示范动作的标准程度、教授习惯的不同而得到形成或改变。

谜米的数量庞大, 只要能通过模仿传递的事物就是一个谜米 (或谜米复合体) , 如此巨大繁多的谜米究竟哪些才能够为我们所传递呢? 谜米传播的理论机制就是“谜米之间相互竞争, 以占有人们的头脑并由此传播开来”[2]。我们可以大胆做这样的假设:易于被模仿的行为构成成功的谜米, 而难以被模仿的行为则否。这其中导致一些谜米成功而另外一些谜米失败的原因有很多, 这些原因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其一是人类作为模仿者和选择者之本性, 谜米的成功传递还特别依赖于人的偏好、注意、情绪、愿望等———换句话说, 依赖于人类心理进化的产物。其二与谜米自身的特性有关。从这个角度说, 运动技能教学成功与否, 一方面与技能本身的复杂难易程度的高低有关, 另一方面既受教师的教学方法、动作示范的规范性影响, 又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注意力、模仿能力或者说身体素质、学习能力有关。

了解了谜米学在运动技能教学中的过程和机制, 分析了作为一种谜米的运动技能在传授过程中如何得到成功传递, 或者说它的传递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我们就需要分析作为谜米的被模仿者 (教师) 、模仿者 (学生) 、模仿对象 (某一 (些) 运动技能) 三者如何协调从而促进谜米的传递, 也就是如何成功地开展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工作。

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整合各类教学资源, 优化教学过程。作为被模仿者, 教师在整个谜米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要保证谜米 (运动技能) 成功传递, 教师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遵循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 即认识事物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 遵循运动技能学习的一般规律, 即从简单到复杂, 经历泛化、分化、自动化三个阶段;遵循学生的生理发展规律, 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遵循体育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 即自觉积极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直观性原则、实效性 (从实际出发) 原则、综合性原则等。2.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合理。影响谜米成功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谜米自身的特性, 运动技能自身的特殊性, 要求更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 技术动作太简单, 学生轻易学会, 无法给予学生适宜的刺激, 技术动作太难, 学生经过努力仍然不能完成, 会打击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内容的选择一定要难易适度, 让学生在经过适度努力后能够完成, 之后不断调整内容难度。教学内容还需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这样才能学以致用, 否则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3.教学方法的选择。谜米是通过模仿传递, 尤其是对于新的运动技能, 学生在完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学习, 显然, 好的教学方法此时会达到良好的效果。泛化阶段, 教师大多采用讲解、示范, 在这一阶段, 学生的主要学习手段就是根据教师的讲解示范进行技术动作模仿, 教师的讲解要做到“精讲多练”, 讲解要突出重点, 示范一定要准确, 示范面的选择要合适, 要根据动作结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如对闭锁性运动技能多采用分解教学法, 对开放性运动技能多采用完整教学法———对教学难点要准确把握。在分化阶段, 一定要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 即及时根据学生的动作反馈做出纠错、帮助、保护, 此阶段还要强调技术动作的细节。4.教师的教态和语言。饱满的精神状态、简洁大方的穿着、恰当而有力的肢体语言、规范的动作示范, 这些都会给学生传递一种积极、准确、规范的信息, 让学生在学习中不由自主受到感染。教师的语言要精简、准确、恰当, 及时给予学生提示。5.整合教学资源, 使用新的教学工具。随着信息技术发展, 教学对多媒体的引进, 使教学方法有了更多选择。运动技能的教学, 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这个载体、平台展开。

谜米的成功传递还特别依赖于人的偏好、注意、情绪、愿望等。从模仿者的角度来说, 学生的兴趣、注意力、意识、意志等都影响运动技能的学习。除了先天的运动能力的差异外, 运动技能学习的性格和气质差异是决定运动技能学习速度、水平的主要因素, 其中以兴趣、注意力、意志品质等为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集中学习注意力,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更快地完成运动技能的学习。

运动技能, 作为谜米, 通过模仿, 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传播, 了解到这一点, 就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教师、学生在运动技能教学中所担负的角色。谜米学解释了这种传播的过程和机制, 为我们研究运动技能的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英]里查德·道金斯 (RichardDawkins) 著.卢允中等译.自私的基因[M].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

[2][英]苏珊·布莱克摩尔 (SusanBlackmore) 著.高申春等译.谜米机器[M].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3][美]哈罗 (Harrow, A.J.) , [美]辛普森 (Simpson, E.J.) 编.施良方, 唐晓杰译.教育目标分类学第3分册动作技能领域[M].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04.

[4]谭颖.教育中的模仿——人类模仿行为的教育学考察[D].沈阳师范大学, 2012.3.15.

[5]钟玲俐.国内外模因研究综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9.

临床技能学 篇4

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培养劳动型人才, 使学生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在教学中就要注重操作技能培养,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操作规程, 但在实际教学中, 却总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原因是多种、复杂的。这2年, 孩子在一所学校的游泳馆里学习游泳。在孩子学习游泳的过程中, 笔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发现了一些问题, 这给了笔者许多启示, 孩子学习游泳的过程与技能教学是如此的相似。

1 技能教学 (技术性操作) 要统一标准, 动作要领要一致

孩子假期去某校游泳馆学习游泳, 在陆地上练习动作要领, 腿的主要动作是收、蹬、夹, 手臂的动作是向后划水。说起来简单的动作, 不同的教练有不同的理解, 做出的动作就有些许差别。看到这里, 笔者就想到了护理技能操作, 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不同的教师教出的学生也不同。这是不符合专业技术要求的。教师如何去改变这种不同?在重视实践教学的同时, 必须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各专业教师在教研组活动时, 要认真研读国家制定的有关技能操作的各项规定, 按照技术流程, 统一动作要领。尤其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更应从实验教学开始, 要求他们先要做好实验课教学工作。笔者对青年教师的具体要求是: (1) 实验课要有讲义、有教案。 (2) 实验课要有板书, 可供学生参照执行。 (3) 听一轮实验课, 并协助做好准备工作。 (4) 做预实验, 统一操作技能标准, 检验实验结果。 (5) 实验课要严格要求, 严肃作风。

2 教学方法可创新

在孩子学习蛙泳的过程中, 年轻教练沿袭老教练的教学方法将手卡在孩子的后颈处, 可是笔者的女儿就是不让, 她说有种不好受的感觉, 教练就会惩罚延缓教学, 孩子始终不能进步。最后经过我们协商, 教练以手托肚子的方式进行训练, 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孩子很快就能自行蛙泳, 脱离教练了。这种进步是在改变教学方法后出现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有自己的创新思想。虽然动作技能标准是统一的, 但具体教学方法是可以改变的。年轻教师不必拘泥于老教师的传统方法, 老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于现在的孩子, 要针对不同性格、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确实实现因材施教。

3 心理障碍的突破是关键性的进步

孩子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始终不敢脱离游泳圈, 在游泳圈辅助下各种动作要领均能达到满分标准, 但只要脱离游泳圈, 就不敢运动。立在水中做准备游泳状, 就是不敢游出第一步。关键就是害怕沉入水中, 心理因素在作怪, 不能勇敢地跨出第一步。对男孩子, 教练的方法就是强行拉入水中;但对于女孩子, 他们还是采取了较柔和的渐进方法, 用游泳板取代游泳圈, 让孩子在水中漂浮, 克服会沉入水中的心理障碍。当孩子离开游泳板游向教练的那一刻, 孩子就学会了游泳。在实验课教学中, 尤其是真人实做的项目, 如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等技术操作有一定的危险性, 学生也会恐惧、胆怯, 害怕疼痛, 担心一旦做错了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难以克服心理障碍。当看到有同学成功时, 当克服了重重困难做过一次后, 他们就有了跨越式的进步。所以各项技术操作前的心理辅导、心理教育是做好技能训练的关键一步。

4 技能教学中的急躁情绪, 影响教学关系, 引起逆反心理

假期孩子学游泳是按天计算的, 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不会, 就要另外多出一些费用。在孩子学习的早期, 家长往往都比较着急, 逼迫孩子加时加量运动。情绪上、语言上都有一些过激, 甚至有的家长把惧怕水的孩子直接丢到水中, 孩子站在水中一动也不敢动, 哇哇地哭着求救, 声音凄惨, 心情急迫, 心理承受能力达到了极点。这样, 不但对孩子学游泳无益, 反会加重孩子对学习游泳的恐惧、厌烦, 引起逆反心理。由此想起在实践教学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课程改革使总体课程缩减, 实验课时也在大幅度减少。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技能动作要领, 做好各项技术操作, 实在是勉为其难。前期工作做得好, 理论基础扎实, 心理素质良好的学生能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但是对于大多数中等, 甚至偏下的学生来说就是强求他们了。要使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偏差的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教学要求, 教师就会有些急躁, 更加严厉, 甚至苛刻。自尊心、自负心强的学生就会厌烦, 甚至逆反, 反正也学不会, 干脆就不学了, 结果是适得其反。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 想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都能掌握技能要领, 但是结果却是最不愿意看到的。教师觉得委屈, 学生觉得烦躁, 影响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孩子学习游泳的过程中, 笔者深深体会到, 教师应避免急躁, 耐心指导, 给学生缓冲的余地, 为他们创造消化的条件, 使学生自主学习, 既可避免冲突事件的发生, 又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 认识不足, 前期准备欠缺, 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训练过程中很多家长认为, 只要孩子多在水中, 就能学得多、学得快, 往往忽视陆地上的准备工作和动作技能的理论教学, 早早地就把孩子丢到水中。孩子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概念, 动作技能不标准、不到位, 进入水中以后, 虽然也能游出去, 但往往动作是错误的, 影响到游泳的力量和速度, 导致游不远。教练纠正错误的动作要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使孩子的学习延后, 得不偿失。这叫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在教学中是否注重了前期的理论课教学呢?理论知识的储备, 动作技能要领的讲解, 分解示教是否都认真准备了?现阶段, 由于扩招, 学生增多, 教学场地不足, 在教学中大多数时间是任学生自由发展, 最终导致学生的技能操作五花八门、参差不齐, 所以应重视实验前期的准备工作, 尽可能地创造有利条件, 弥补不足,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6 对示教课与实验课的理解误差是导致失败的关键因素

第一天学习游泳, 教练先在陆地上教了一些简单的基本动作或叫热身运动, 接着在水中又把动作示教了一遍, 孩子都表现出很不屑的样子, 认为动作太简单了, 急着下水, 亲自体验, 结果却是洋相百出、错误连篇。这让笔者想到在技能操作课教学中, 不能将示教课作为实验课来上。混淆了概念, 结果自然不一样。有些教师认为技能操作上了示教课, 学生看明白了, 就可以了。但实际上他们只是看明白了, 并不真的就会做了。让他们每人去实际做一遍时, 就会暴露出太多的不足, 甚至错误的操作。也就是说, 看明白不等于会做。学生看到的、理解的, 与实际正确的操作还是有差距的。即使教师统一了标准, 但不经过实验课学生反复练习, 教师认真纠错, 也难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动作技能要领就必须经过反复正确的训练。学生对每一个动作都要亲自去操作、去体验, 而不能只停留在感知上。所以分清示教课与实验课的区别是使学生真正掌握操作技能的关键。

假期结束了, 孩子学会了蛙泳, 达到了教学目标。笔者在陪练之中也有了更多的收获。在今后的技能教学中会吸取经验教训, 使学生更好地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 达到预期的目标。这一假期充实而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愿我们都能在社会生活中感悟到事物的精髓, 真正用于实际工作中。

参考文献

[1]贾瑞芝.创建学习型班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 (7) :60~61.

临床技能学 篇5

关键词:新入职,大学教学技能,培训

毕业后, 笔者在大学中生活, 在大学中工作, 同时也在大学中学习。但是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学教学, 要成为一位合格的大学教员应该拥有哪些技能, 却还知之甚少。

今年五月, 季春之际, 笔者来到了首都师范大学, 学习大学教学技能。听到这门课的名字, 方才有一种登堂入室的感觉;等到真正见到了授课老师, 听到他细致讲解何为教学之技能, 更使自己如沐春风。培训过程中, 既有对过去学习经历的共鸣, 更有对自己未来教学道路的深刻启发。

为笔者授课的教师是物理学教授, 心理学博士, 课程与教学论的博士生导师, 可谓堂堂大家。他授课逻辑清晰, 深入浅出, 幽默风趣。坐在他的课堂上, 没有晦涩难懂的知识, 只有令人顿开茅塞的话语。是他, 一步一步将我们带向了真正的为师之道, 而他, 也让笔者感到了真正的师者风范。

这门课主要分为引言、教学基本规范、备课技能和教学技能四个部分, 老师主要讲解了教学技能板块中的十项重要技能。经过他的讲解, 令学员们明白了教学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没有规矩, 随性自由。作为教员, 自己拥有知识是一方面, 而能否将知识传授出去又是另一方面。

传授知识需要技巧, 同时也需要一种责任。讲授一堂课就像进行一场考试———备课就是复习, 上课就是答题, 而学生能否学到知识就是我们这堂考试的成绩。试问有哪一场考试是可以不复习不模考就能拿到高分的?当我们把传授知识当作了对自己的一场考试, 我们才担负起了一名教师应有的责任。

为笔者授课的老师上课也就像对自己的一场考试, 他向我们传授教学的十项基本技能, 同时也将这些技能逐一运用到了授课中, 化虚为实, 发人深省。

在课堂上, 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抽象的课件和文字, 而是每一项授课技能如何被老师自如运用的, 同时也能去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去运用这些技能, 这也许也是一种启发式教育吧!我们每天都在谈如何教育, 怎样更好地教育学生;但是当我们自己抛开老师的身份而成为了一名求知若饥的学生, 自己来感受和衡量什么是教学,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 不觉对这个问题又有了新的理解。

“朝闻道, 夕死可矣”, 既然学习到了梦寐以求的道理, 回到学校, 回归教员身份之后的当然要立刻去践行。笔者在学校讲授的课程偏重于抽象的理论知识, 算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夫子步亦步, 夫子趋亦趋”, 但是总让人有一种袭人故智却不能望其项背的感觉。

培训中, 一张名为《教室上课表情图》 (如图1) , 引发了在场老师们的广泛讨论, 在当今的大学课堂上, 老师在讲台上饱含激情、娓娓道来, 学生们究竟以什么样的状态应对呢?当这幅图片在武汉各大高校的校园论坛里被广泛转载, 引来众多大学生跟帖, 不少人甚至感慨图片十分“贴近实际”。这张全部由QQ表情组成的图片:一个长方形的黑框将教室的范围勾勒而出。讲台上, 老师唾沫横飞;而台下的前几排座位, 只有寥寥数个以奋斗、疑问、欣喜状态的学生积极配合, 多数学生集中在教室中间靠后的位置。面对老师的教学, 有的学生听得晕晕乎乎, 有的学生则打起了瞌睡。教室后门, 少数心急下课的学生干脆偷偷提前溜之大吉。发帖大学生表示, 大学生可以“自行寻找自己的对应位置”。不少大学生表示图片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很贴近。“我是第5排打哈欠的那个。”“倒数第2排睡觉的有我。”而又同学更直白地表示, 自己并没有在图片中出现, 因为“我没来”。虽然图片反映的情况有些极端, 但也说明了一些问题, 大学课堂出现散漫现象不能全部归罪于学生的原因, 少数老师教授的知识陈旧、授课方式刻板填鸭, 也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常说相声演员讲究“说、学、逗、唱”,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而身为教师, 教学也当有自己的讲究。教学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教学是一项专业的技能, 不是业余的技能, 也只有这样, 我们的课堂才会有生机、有效果、令学生受益终生。

培训中让笔者切实感受到, 方法和技能都是在不断实践和重复中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才能真正去运用并且推陈出新。我们除了感慨教授的大家风范, 去模仿老师, 去套用老师的知识, 更多的应该是在运用中发现自己的东西, 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框架, 这样才能叫真正地学懂了, 会用了。不然只能是一蟹不如一蟹, 反倒贻笑大方之家了。

临床技能学 篇6

关键词:电子琴,中职学前生,基础

在农村中职校学前生的教育中电子琴音乐课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电子琴是一种通过电子手段来形成高音质以及高音量的乐器, 它具有多变的音色和起伏比较大的节奏, 能够充分表达出音乐的美感, 所以教学时可以通过对电子琴的了解和掌握, 培养学生利用电子琴丰富的音色和节奏实现创造性的音乐表现。作为中职学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电子琴更是在培养学生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前文也有提到中职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 所以要从基础开始做起, 本文就这方面做出分析, 然后提出关于怎样引导农村中职学生进行电子琴学习的建议。

一、电子琴教学在农村中职校学前生课堂中的地位

进入21世纪以后, 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逐渐提高, 人们对于生活的享受再也不像从前仅仅看重温饱问题, 开始向精神领域发展, 于是音乐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剂品。现代人的演奏乐器很多, 但据有关了解, 电子琴的运用在音乐方面更为宽广。

自从进入工业革命以后, 高科技技术和信息技术都开始快速发展, 社会的变革影响着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 在音乐领域, 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方法和途径来表现它。电子琴正符合这一流行趋势, 并开始在人们生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学校中的音乐教学。

中职学生因为在此之前可能没有学习过音乐, 所以可以为他们准备一些不同的音乐素材加以电子琴演奏, 让他们感受音乐的魅力。在演奏过程中要求学生随着音乐节奏点头或者拍手, 动作要符合音乐的节奏和速度, 这样就会让学生感受到节奏的律动以及在这之中的自然反应。这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激发他们以后对音乐的兴趣。所以, 通过感受电子琴的节奏功能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音乐感受。

对于刚刚步入中职学校的农村学生, 他们对音乐是充满好奇心的, 从未在音乐的世界里演奏过乐器, 因为电子琴的独特, 可以演奏出各种乐器的音色, 这会让学生觉得好像真的演奏了很多乐器一样。在电子琴的学习中, 中职学生可以通过电子琴的音高的不同和模拟唱法建立音乐感觉, 提高学生对某种乐器的音色直接能给记忆的能力, 加强他们对其他乐器的认识和听辨能力。

总之, 电子琴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 特别是针对那些农村的中职学前生来说, 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当前农村中职校学前生电子琴技能提升的具体策略

当前的学前音乐电子琴课程融入了新的理念以及新的教学方法, 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教学的重点, 表现形式并不仅仅局限于乐曲演奏, 要想在音乐心理、音乐感受甚至音乐语言等多个方面得到显著的提高, 就必须对当前农村中职学前生电子琴教学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我们从如下几点一一分析:

(一) 加强基础训练, 提高学习兴趣, 并且增强掌握键盘的能力

电子琴表现音乐的方式是键盘演奏, 因此掌握正确的键盘技术只是提升的第一步。电子琴, 也需要正确的弹奏姿势, 以及轻松舒适的状态。对手指的要求较高, 手指要独立, 有力量, 更重要的是要灵活。右手弹奏训练的方法, 由断奏到连奏逐步过渡, 左手和弦的运用是由单指到多指练习。主要目的是夯实学生的基本功, 掌握基础的键盘掌握能力, 为未来能够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基础技能训练的初期需要很强的耐心和意志力, 这恰好是农村中职生的长处, 假以时日定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识别功能键, 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学习电子琴的过程中, 首先要对电子琴有一个概况的了解, 这就包括电子琴上所有的键盘所表示的意思。电子键盘演奏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部分便是对键盘的理解和识别, “do、re、mi、fa、so”在上面所代表的五个音节的含义。

当我们熟练地了解识别了键盘的意义, 这时候就要引领学生感受电子琴的节奏和音色。这包括它们的术语名词 (英语和中文的意思) , 各自的特点, 以及在不一样的乐曲中应该运用的规律。一般我们常见的电子琴的演唱类型有舒缓型、活泼型和抒情型, 还有常见的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八三拍、八六拍等节拍。学习电子琴的第一步就是对于乐器的了解, 在对乐器了解以后才能做出更多的动作, 只有将电子键盘表示的意思熟练掌握, 并且熟悉了各种音色和节奏以后, 才能在以后的演奏中表现出非凡的自信。在我们所学过的儿歌Little Star中它所呈现的就是一种欢快的气氛, 所以这时候需要进行选择, 选择一种非常活泼的音色来表达儿歌中的童趣童真。

(三) 运用分合练习方式来训练指法技能

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后, 包括对琴键的认识和音乐的初识, 那么就可以进入一个重要的阶段——电子琴的具体演奏了。在对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进行电子琴具体教课的时, 我们采用的是分手练习, 就是左手和右手分开练习。音乐都是由几个部分构成, 左右手分开练习可以让弹奏更具有分明效果。第二个方面就是练习如何运用左右手分别使用的指法, 学会如何穿指和跨指等。例如, 怎么单手进行弹奏伴奏曲的C音, 演奏Little Star中的和弦伴奏。在这中间通过反复的分手练习, 加强学生对从单指和弦到多指和弦的联系的认识, 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对弹奏的指法有一个十分清楚的了解。最后要求左右手同时伴奏, 将左手弹奏的和弦伴奏和右手伴奏的歌曲旋律结合起来, 完整地演奏出Little Star的电子琴乐曲, 这是我们所说的合手练习。其实在实际演奏中合手练习比分手练习更加有难度, 所以不能急于求成,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由简到难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 应该开始使用缓慢的速度来进行练习, 在稍微熟练以后就可以加快速度, 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慢慢对速度熟悉的过程, 上手也不那么难。

此外, 还可以让学生和老师在弹奏中有效地合作, 让学生体验独奏和合奏的不同感觉, 感受到电子琴的魅力, 为以后学生的独立演奏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 弹和唱相互结合, 提高电子琴演奏技能

通过上述的步骤, 学生对于电子琴有了一些了解, 并且对它所表现的音色和弹奏手法也有所掌握。然后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边弹边唱Little Star这首曲子, 主要是通过演奏来实现学生演奏技能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综合演奏能力。这部分采用边弹边唱法, 它是一个重难点内容, 不仅要求学生做到弹奏的准确性, 还要配合着唱出来, 让弹奏的旋律和自己唱的歌恰到好处地融合起来。具体来说, 就是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负责对应的一段乐曲, 然后最后进行合作弹奏练习。这几个小组从被分组以后就需要反复地进行练习, 以达到对曲子的乐感非常熟悉的程度。等到学生熟悉各个演奏部分以后, 交换顺序训练。通过不断地进行训练, 让学生对于整个乐曲的长度和弹奏方法非常了解。这样, 这生很快就可以独立地演奏Little Star这首曲子了。这种教学活动, 有效地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寓教于乐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 有效提高学生对电子琴的学习兴趣

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Jerome Seymour Bruner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过程中最好的刺激便是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的确如此, 教学过程便是教师“刺激”学生的过程。目的就是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电子琴作为音乐领域最广泛的一个部分之一, 它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同时它的难度也是众所周知的。作为一个农村中职校的电子琴教师, 对培养学前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激发:

1. 教学曲目比较式学习

在对于中职学前生进行电子琴教学的时候应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听唱训练。就像在学习用电子琴演奏Little Star的时候, 教师应该将中英文版本的歌曲拿来作比较, 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两首曲子所采用的不同的音乐表现方式, 然后再听莫扎特的“Little Star”变奏曲, 引导学生欣赏曲子中美好的音乐形态。通过对音乐的反复聆听, 感受歌曲中所表现出来的音节的长短不同, 节奏的高低起伏或者强弱有别的音色, 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和电子琴音色节奏的感知和鉴别能力, 然后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培养学生的基本乐感。

2. 教师范唱教学

生动的示范教学,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般通过教师范唱、范奏、表演首先接触新曲, 先入为主。因此, 示范的清晰、生动、准确颇为重要。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显示, 教师生动的示范是最能直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案例一:依然以Little Star为例:在演唱过程中感知节奏与连线、渐强、渐弱等, 同时要随时注意在演唱过程中的呼吸和气息。然后在第二节和第三节的时候, 以此节奏来递推, 进行大量的唱功训练。只有通过大量的演唱练习, 学生才可以在电子键盘的演奏中弹得更加精准。学生在听唱过程中可以更深切地感受音乐的美感以及节拍旋律、力度速度变换和情绪感情, 进而激发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对电子琴的兴趣。

案例二:以《和玛蒂达跳舞》一曲为例, 作为教师的笔者首先声情并茂地弹唱一次, 让学生随着旋律左右摇晃身体, 并且我也会随音乐栩栩如生地表演, 把曲中流浪汉的幽默自在、欢乐逍遥表现得淋漓尽致, 深深将学生吸引, 激起了学生自身想要弹唱学习这首曲目的强烈欲望, 便情不自禁地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学习中。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对电子琴演奏带着浓厚的兴趣想要了解想要学习某首曲目的时候, 那么这首新曲目的演奏学习已经临近成功了。

在中职学前教育的键盘授课中, 首先要培养他们对于电子键盘的基础认识, 加深基础, 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具体授课。同时, 对于中职校学前生的电子琴教育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教学, 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教育, 提高他们学习电子琴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韩宏.视唱与电子琴教学初探[J].继续教育研究, 2001 (03) :55-57.

[2]刘杨, 姜丽新.学前电子琴教学实践新法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 2009 (17) :193-194.

[3]郑海峰.兴趣为本, 诱导得法:中职电子琴教学中的有效引导[J].音乐时空, 2013 (16) .

[4]钟宁芳.电子琴教学中学生乐感培养的重要性分析[J].大众文艺, 2012 (22) .

临床技能学 篇7

“对我们来说, 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 自己的每一点付出都是值得的。”6月26日, 在2011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建筑工程技术技能比赛闭赛式现场, 获得“中望杯”建筑CAD第一名的刘天一激动地告诉记者。这天, 建设行业普遍关注的这一职业院校中职组的比赛落下了帷幕。

经过激烈角逐, 此次大赛共选出“广联达杯”工程算量一等奖11名, “天煌杯”楼宇智能化 (安防布线调试) 一等奖6名, “天煌杯”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 (给排水) 一等奖5名, “中望杯”建筑CAD一等奖11名。此外, 为了表彰学校及指导教师的工作, 还特别为各赛项第一名的参赛选手的指导教师颁发了优秀指导教师奖, 为所在学校颁发了建设行业人才培养特别贡献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副巡视员陈付告诉记者, 这次与教育部共同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是一次全国中等职业院校建筑工程类专业技能展示、建筑工程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成果展示的盛会。通过这次技能竞赛活动, 有力地推动了中职学校建设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提高了有关赛项和专业的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生操作技能水平。希望通过技能大赛, 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建设再上新台阶, 为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技能人才。 (摘自:《中国建设报》2011.6.28

上一篇:PCI通信总线下一篇:110kV高压开关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