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一体化教学

2024-05-22

数控车一体化教学(精选十篇)

数控车一体化教学 篇1

职业教育蒸蒸日上, 一体化教学借助于教师和多种教学设备, 将抽象理论实际化, 将复杂的动作简单化, 最终达到加深记忆和强化训练的目的, 被认为是最适合目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我校正在推广这种教学方法。

现在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较差、接受能力不强, 因此在数控专业编程课程教学中, 学生的对车加工原理和零件编程都难掌握, 相对简单的基本指令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 但是相对复杂的零件的编程与工艺分析、高级功能指令的使用掌握的比较差, 这样就很难对工件编程时熟练的掌握和应用。宏程序中深奥的理论知识学生更难理解。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和实训由不同的教师授课, 理论教师不知实训教师安排的项目, 同样实训教师也不知理论教师的授课内容, 造成了理论和实训脱节。更重要的是理论教材上的实训设备与实训室的不符, 如教材车削编程是法拉克系统的, 而实训室的是华中系统的, 叫学生一时很难适应。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是项目课程教材的开发和编写, 中职学校可在企业的参与下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 形成既便于教师“教”, 又便于学生“学”的校企一体化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几个项目, 从简单到综合应用循循渐进逐步提高能力。比如:整个课程可分为 (1) 数控车床的简介与功能。 (2) 车削编程指令与用法。 (3) 用指令进行简单工件的编程。 (4) 加工工件时工艺参数的设置。 (5) 把所学的理论应用到课题当中。把优生、差生进行搭配分组, 按组分配任务。我们以项目5为例谈谈一体化教学过程

一、项目教学目标, 提出项目任务

因为项目课程的结构模式应按照工作任务过程设计课程结构。所以教师再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 可以提出一些零件加工项目设想。当然这些项目任务的提出都需充分考虑到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 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有哪些, 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下面通过以轴类零件为例进行项目任务介绍。第一步:先分析轴类零件的外形、尺寸、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要求。第二步:确定装夹方法、刀具、量具和毛坯等。第三步:确定加工方法、工艺流程、工序内容和各工步加工参数、编程等。第四步实施:领取刀具、量具、夹具, 操作步骤、加工过程的监控。第五步检查:零件的检验。

二、项目实施

项目课程的实施以行动导向为主要特征, 以工学结合为主要形式, 因此, 在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上也要服从和服务于“校企一体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与生产统一、教室与车间统一、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的统一、学生与工人统一、实习与就业统一。那么将课堂教学搬到实训室, 讲授、听课与实际操作一体化实施, 让学生在工作的过程完成知识和技能的构建, 根据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 认真组织内容, 精心设计项目。项目要求:

任务一、机床的操作。具体如下: (1) 打开电源, 松开急停, 主轴正转, 机床回零。 (2) 用百分表校验工件基准面的水平误差和垂直度误差, 并确保夹紧好后的定位精度, (3) 测量工件的零点偏置值, 认真检查零点偏置数据的正确性。

任务二、操作技能。 (1) 加工工艺的合理。 (2) 加工程序的正确。 (3) 工件装夹正确, 刀具安装调整合理。 (4) 切削用量选择合理。 (5) 测量方法正确, 使用量具合理。

任务三、安全事故。 (1) 遵守安全规则, 不出安全事故。 (2) 正确摆放工件、工具等。 (3) 结束前做好实习场地、设备的清洁卫生工作。

确定工件加工方案:小组成员共同研讨, 制订总体方案, 绘制加工工作流程图;加工工艺指标确定工件的评价标准。

项目考核及总结:按照任务书的要求, 填写考核表, 与同学、教师共同完成本次项目的考核工作。整理上述步骤中所编写的材料, 完成项目训练报告。

学生完成每个项目的教程就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 并且每个子项目都安排实训, 加大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学习效果

通过一体化教学项目的实施, 做到了从教到学有机融合, 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在项目实施中教师为主导, 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项目任务, 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实施。在本项目对轴类零件的加工中引导学生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并合理编程,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即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也激发学习兴趣, 并提高教学质量。在“数控车加工”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后, 几乎所有学生都在认真学习, 相互探讨、交流, 再也没有上课打瞌睡的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一体化教学对学校的实训设施要求较高, 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要求有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扎实的专业理论, 高超的专业技能, 要从重“教”轻“学”向“教”“学”并重转变, 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针对中职学校数控专业车削加工、一体化的教学的现状分析, 提出“教、学、练”介绍了一体化教学的新模式, 从教学组织过程, 教师指导过程, 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一体化教学。

关键词:车削加工,一体化教学,车削编程

参考文献

2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分析报告 篇2

前 言

一体化教学已成为当今中高级职业学校教学模式发展的新趋势。为了配合我校教务教改工作的深入落实,本文就一体化教学的定义以及我校数控专业开展一体化教学应做的工作、具体实施的方案、以及开展一体化教学应避免的几个误区进行分析。

目前,我校数控专业实习设备总投入达到数百万元,形成了以中高端设备为后盾,前沿技术为主导内容的多领域、多模块教学模式。数控专业师资也随之扩大。在拥有良好的教学软硬件资源的前提条件下,如何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满足企业需求,是我们学校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如何让数控专业实训与其专业理论课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应该是当前课程体系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为此,我们主要应在数控专业关于学校教务教改上的“一体化教学”思想进行积极的探索。一、一体化教学的定义

要讲一体化,首先要定义什么是一体化。一体化教学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

狭义的一体化教学就是理论、实习教学按照课程的实际需要融合起来的整体。针对一门专业有一体化教学,对一节课而言也有一体化教学,重点实行项目教学法。具体指的是理论与实习相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是通过强调以实习为主的原则体现的,但我校普遍存在理论与实习脱节的情况。只有将理论与实习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达到学校教学改革新战略的要求,培养出高质量的学员。这样既符合学校模块化教学的改革方针,同时也符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广义上的一体化教学,指的是学生管理与专业学习有机的结合为一体。它将本专业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课所涉及到的所有资源融合到每个课题,每个项目与学生日常管理中。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日常生活中也能得到相关的辅导,始终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感受到学校、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同时提高我校学生管理水平。

二、我校数控专业课程一体化应做的工作

(一)在学校数控专业场地、设备、师资等基本条件具备一体化的前提下,怎样有效的开展专业课程一体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具体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逐步开展工作:

1、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明确一体化教学课程

我们学校理论课的教学计划和实习课的教学大纲是具体指导我们开设课程、开设课时、教学内容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实行一体化,必须从源头有一个根本性指导思想。为确保相关文件的科学性,我们必须本着国家“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认真调研市场对毕业生的专业需求,及时走访毕业生的就业反馈,结合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和我校具体的实习条件,由数控技术系牵头,学科带头人负责,教务处与学校给予政策支持,联合数控各个模块专业教师,讨论并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新计划中的核心专业课程模块应当全部实行一体化教学,明确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中哪些课程可以合并成为一体化课程,如《车工工艺学》和普车实习,《铣工工艺学》和铣床实习,《数控加工工艺学》和数控车、铣加工以及数控仿真实习。同时,还必须明确每门课程讲叙哪些基本内容,体现出学历教育版块大专班和中专班内容区别在哪里,技能培训版块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内容区别在哪里。

2、专业教师负责编写一体化课程的教材

虽然市面上数控专业教材颇多,含金量也较高,但是它不一定是适合我们学校实情的教材。反而我们自己的专业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编写一套适合于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新教材。这套教材要求专业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将重点放在与实践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上,充分体现一体化教学的思想。有了自编教材,理论与实习之间的授课不再会出现重复或是出现理论与实习脱节的尴尬局面,同时教师之间也能借助教材互相学习。学生则能够做到将理论知识贯穿到实习当中,而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则通过理论分析来解决,达到相互渗透和补充的目的。

3、课程习题及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试题库的建立

目前在我部的理论教学上,始终没有重视平时测验的开展和期末试卷出题的质量。这样无益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师在讲完理论课后,可以利用晚自习或者其它时间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测验,以此使学生加深和巩固知识的吸收;期中和期末考试则以题库标准来制作试卷。例如将《车工工艺学》考试和普车实习考试合并成一科,我们可以设置含有理论与实习两部分内容的期末试卷,试卷格式和考试内容应符合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的标准和要求。而平时则根据教材的章节同样设置相应的测验作为平时成绩。

(二)对于广义的一体化教学来讲,核心是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我们可以通过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相互配合将教学工作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目前我校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差,管理上难度较大,时常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影响到教学工作的开展甚至是学校的声誉。为了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落实全校工作会议中关于学生德育建设的精神,加强学生管理和学生德育是非 常必要同时也是迫在眉睫的。而开展一体化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教学有效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反过来使学生管理真正能为教学服务。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目前,我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脱节现象主要体现为以下内容:

我校教学处、专业课教学、学生日常管理、党团活动、班主任工作各自为政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脱节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日常管理的专业指导性、各种教育活动的计划性以及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究其原因,既有观念问题,如对教育与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应有的认识;也有体制问题,如相关管理制度内容陈旧,跟不上新形势、新问题,相关部门未能有效起到监管、督促的职能,不便于部门之间的深层次合作。而怎样有效的开展学生管理与教学一体化,同样应根据以下内容开展工作:

1、加强班主任与专业教师的合作,改变思想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来讲,目前课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由于各种原因,学校上的一些要求和政策往往没有很好的传达给各个教师和班主任,学生违反纪律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学生管理与教学脱节。我校班主任与专业教师的办公地点不同,使相互之间的沟通上容易出现障碍。为了更好的实现一体化教学,班主任应当积极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来,同时专业教师也应当积极参与到学生管理上来。我们可以在一个班级上设置正副两名班主任,正班主任主要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副班主任主要负责技术知识辅导答疑。按照模块教学的时间交叉监管,有效配置,积极管理。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专业教师必须做到课后进入学生寝室对学生进行辅导、谈心,晚自习必须到岗,从学业和生活两方面入手,重点强调学业;班主任必须做到学生实习时到岗,配合专业教学,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但重点强调日常管理。为什么要让课任教师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呢?事实证明,课任教师的优势在于他们的权威性。在学生的意识中,课任教师的一句话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都是专家。学生更易于接受课任教师的意见和要求。而这种意识形态往往能够深入到课堂之外。但课任教师缺乏学生管理经验,不能有效的将这种优势运用到学生日常管理中去。而目前班主任对于学生管理则非常在行,他们了解班级的情况,学生的性格、作风,采取不同方式对待不同的学生。如果将这两者整合在一起,则效果必定是非常明显的能保证一体化教学顺利实施。所以,只有在正副班主任之间紧密合作的前提下,才能保证一体化教学顺利实施。

2、整合教育与管理机构,推动学生教育与管理部门的深层合作。我们一直会犯这样的毛病: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知识掌握不透彻总是归结于上课不认真、开小差,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是许多学生入校前学习成绩较差,基本上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在知识的汲取上缺乏自律性。学校是教育机构,而我们的责任恰恰就是改造学生,纠正缺点。如果一味的把责任抛给学生,就脱离了教育的根本意义。由此可见,要想改变学生,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光凭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需要更多的教育引导与组织管理。而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全员参与、多部门合作。我校传统的部门合作形式常常是由多个主管部门共同牵头,共同进行管理,结果形成了看上去谁都参与了管理,而事实恰恰是谁都没管理的尴尬局面。属于松散型的合作。此外,由于分工上没有真正的明确和细化责任,导致应付检查、不注重任务的目的性而只求在期限内完成工作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因素都极大的限制了一体化教学与学校教务教改工作的开展的实效。因此,目前要解决这些困难尤其是充满复杂性与创造性的学生管理,具体应当由某一个部门负责决策,其它部门积极配合,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便于合作,使落实学生教育与管理 结合的工作可以不受干扰的统一实施。与此同时,学校也应当给予领头部门一定的政策、权利空间,使其在实施工作时更加灵活、更加高效。

三、我校开展数控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应避免进入的几个误区

1、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技能训练课题脱节

一体化教学并不是单纯的把理论知识的讲授放在实习时间内进行,这样会相对占用实习操作练习的时间,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我校按照学校的要求,设置有理论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这样的配置能够充分保障各自的教学质量,但同时会出现两者脱节的可能。此时必须要求理论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有效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但理论知识的讲解应当紧密围绕实习项目进行。

2、弱化理论知识讲授

数控车一体化教学 篇3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中职学校 数控车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094-01

当今社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推动了中等职业学校相继开办数控技术专业,或是不断的扩大教学规模,以至于许多中职学校的数控技术专业教学面临着教学模式单一、师资匮乏以及学生自身的情况等,传统的先理论后实操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的培养社会所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我校经过多年的实践分析,在数控车教学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能使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更好的融合,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的界限,在理论知识能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来检验理论知识,在不断的理论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中职数控车教学现状

数控车实训是中等职业学校中数控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核心实训课程,一般都安排在高一下学期或高二上学期开设,根据各专业以及学校实训场地现状等要求,可安排两个学期至多个学期的学习,直至毕业。

(一)学生情况

中职学习的学生大多为90后,乃至00后,多数为独生子女,动手能力差,不能吃苦耐劳,且学习习惯较差,部分学生存在厌学的情况;加之学习实训场地环境较差,实训过程又脏又累,理论知识掌握较差,前期的编程、基本工艺的安排等学习情况较差,使得后续的实训过程不能很好开展,学生对实训课产生了厌烦情绪。

(二)师资情况

数控专业的开设最早也是近十几年在中职院校开设的,有的是近几年开设的,多数数控实训教师为理论教师或其他工种实训教师代替,缺乏较好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水平以及工厂实践经验,甚至部分学校的数控实训教师多数为外聘人员,相对于正式编制的教师而言,待遇较差,外出学习、培训机会较少,造成这部分教师在教学水平、责任心整体水平较差,实训教学师资力量匮乏,严重影响了实训教学质量。

二、传统数控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数控车教学模式为:学生先进行一个学期的数控车理论知识的学习,后进行数控车实训加工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训是分开的,这样会使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的衔接,造成知识连贯性不好,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的应用到实践中。在理论课程上一味的给学生讲述理论知识,本来就学习兴趣很淡,造成课堂真正在用心学习的寥寥无几;学生本该兴趣十足的实训课,因为理论知识的薄弱,造成学习障碍,大大的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显而易见,理论知识与实训操作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厚此薄彼,如若两者脱离,效果会差很多。

另外中职学校的学生,学校成绩差,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没有动力,且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老师为中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数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学习,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差。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数控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教学现状。我校参加实训的数控班级有5个,每个班有学生45~48人,我校共有数控车实训车间2个,每个车间配备24台数控车床,每个班级配有2名双师型教师,每个班级没有实训一天或一天半。

2.理论与实操内容统筹安排,相互兼顾。实训前期学生对于本专业知识一无所知,一般为2名学生一台机床,由2名教师一起给学生讲解、规范安全文明生产相关知识、机床的相关操作等等,2名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监督。经过两到三次课的学习,学生对刀、刀补等知识掌握之后,可以一人一台机床。教师可以根据实训内容灵活机动的穿插理论知识,让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能现学现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多媒体设备的合理运用,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的学习难度降低,许多原本需要多次讲解的难点、疑点,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的形式让学生轻松掌握,这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持续维持,使我们的教学变得简单、高效,并且有利于分层次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极大的降低了教学难度和强度,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践操作,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去辅导学生。

五、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实施,使理论知识与实训操作结合在一起,降低了学习难度,理论知识能应用于实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的求知欲望,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教学难点、重点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很好的突破,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亲自去实践操作,增加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操作的过程不断去思考、总结,促进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真正实现了中职学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有价值的劳动者,促进了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控车教学过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能有助于改善传统教学的弊端,改善了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学生的厌学情况,提高教学质量。虽然其优点为教师的授课过程带来方便,使教师和学生受益,但其缺点也不容忽视。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在应用中产生的问题,并及时主动的采取应对措施,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并时时思考如何将理论与实训教学有机结合,才能发挥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莹.浅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4(9).

[2]周志斌.一体化教学在数控车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实践[J].课程改革,2013(5).

数控车一体化教学 篇4

在现代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 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大大提高, 特别是在技工领域, 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创新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真正为企业提供高技能人才, 满足企业对人才的渴求。经实践表明, 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 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的基础上,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中职数控车实训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 有利于培养技术型人才

在一体化教学中, 学生可以拥有各种机会来实践学习知识, 如观察、模仿和练习等机会, 给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的学习从思想上转变为行动上。教师可以根据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来传授学生, 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进而通过实践巩固知识, 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技能。

(二) 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技能

教师在一体化教学中, 需要找到适合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教学方法, 长此以往, 教师的教学技能才能得到不断提升, 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还有效提高了中职数控课堂教学效率, 为学校带来更多生源。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既能掌握数控车床的专业知识, 又能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解决学生的问题, 改善教学效果。

二、中职数控车实训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 提高学生对数控专业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中职数控知识时, 首先应让学生对数控知识有一定的认识, 正确看待数控知识的意义以及运用原理, 提高学生对数控专业的认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实地数控车间进行参观, 特别是认识一些大型数控设备, 还可以把往届学生的实习作品拿给学生学习, 让学生直观理解数控机床的原理、特点、功能和运用, 增强学生对数控知识的理解。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对一些简单的零部件加工过程进行演示, 让学生对数控专业有个大概的了解, 帮助学生尽快熟悉数控专业知识。

(二) 提炼数控专业的教学内容

在中职数控专业的教材中, 有许多章节是讲解数控知识的原理和公式推导的, 较为枯燥乏味, 这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 下载与教材相关的视频, 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数控知识的原理, 简化教材内容, 对教材内容进行结构式提炼, 为学生建构出框架式内容, 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讲解过程中, 教师可以由浅入深, 由简到难, 循序渐进, 先从基础技能开始, 逐步向专业技能转变, 最后向综合技能方向发展, 有计划有阶段性地锻炼学生的能力。

(三) 优化数控专业的教学环节

传统数控专业知识的教学环节主要有知识的讲解和实验的演示操作, 反复指导学生, 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 这种教学环节过于繁多, 没有充分利用课堂有限资源, 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而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中, 教师一边讲解, 一边实验操作, 让学生有个直观的学习, 加深学生的印象, 之后再让学生亲自实验, 教师在学生实验时, 加以正确引导, 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四) 创新数控专业的教学方法

在数控实训课中, 教师不仅可以采用演示教学法, 还可以采用动手训练法和巡回指导法, 多种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选择最佳的教学法, 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使用动手训练法, 让学生按计划进行训练, 告诉学生一定要谨记动作要领, 注意安全, 加强训练效果。在巡回指导法中, 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大胆操作, 之后巡回观察学生操作的过程, 对操作中的问题及时解决, 教会学生处理问题, 让学生在操作中提高技能。

总之, 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 还可以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在实际操作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 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能, 特别是数控实际操作技能, 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演示, 提高数控专业的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海洋, 张晓光.高校数控实训课教学方法的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 .

数控车一体化教学 篇5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学习;实际训练;数控车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1-0096-02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大胆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丰富了教学环节,提高了教学质量。所以在中职专业课教学改革中,一体化教学模式被广泛使用。本文针对数控车实训教学中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数控加工工艺学、数控车工实训这三门课程是中职数控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程安排上,传统的教学是将这三门课程单独开设。其中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数控加工工艺学属于理论课程,一般由理论课教师进行教学,数控车工实训由实训教师进行教学。像这种课程独立开设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相脱节, 同时因理论课先开设,理论课教师与实训课教师又不同,所以实训课教师还要重复讲解相关知识,造成学时浪费,教学效果差,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然而一体化教学不仅可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会有针对性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到技能实训中,既解决了学生难以理解理论知识的难题,又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因此,将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数控加工工艺学融合在数控车实训中进行一体化教学是必要的。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条件

数控车实训中要实施一体化教学,需提供合适的教学场所、配备足够的实训设备,安排教学技能强的实训教师,分配好实训学生人数。

1.教学场所。教学场所是既要满足理论教学又要满足实训教学的场所,使师生双方在场地内做到边讲边练,边学边做。数控车实训车间除了实训设备,要设立车间教室、模拟机房,这样方便一体化教学。

2.实训设备。在数控车间需配备足够的电脑和数控车床,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及时动手操作的机会,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通常模拟机房的电脑是每人一台,每台机床最好不多于两人。

3.实训教师。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实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要有较高的操作技能,也就是能承担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双重任务的双师型教师。数控车实训教师既要懂数控编程、数控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高的操作技能。

4.学生人数。一体化教学中学生人数要适当,不易太多。在实操训练中,一位教师辅导的学生人数最好为15人以下,这样有利于教师讲解示范和巡回辅导,并能保证实训设备满足于每位学生的实操训练。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

1.确定教学目标。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既要有知识目标,又要有能力目标。①知识目标: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文明生产规则;熟悉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控车床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范围;熟悉数控系统的常用指令,理解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会制定中等复杂轴类零件的车削加工工艺;熟悉各种数控车加工刀具的结构和用途,会根据加工零件选择刀具及切削用量;②能力目标:能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及日常的维护保养;能熟练使用各种工、量具;能正确加工出各类工件,达到中级工水平;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加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2.整合教学内容。在数控车实训中,将编程知识、工艺知识、实操训练三部分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在训练内容上要由浅至深、由简至繁,循序渐进。从基本技能训练到专项技能训练,再到综合技能训练。表1为基本技能训练的教学内容设计。

以上内容设计以任务为导向,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操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教学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3.优化教学环节。传统的教学环节由组织教学、知识讲解、示范操作、巡回指导、结束点评等组成。在数控车一体化教学的整个环节中,可以将知识讲解环节贯穿于示范操作与巡回指导中,也就是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学生可以进行直观的学习。教师在巡回指导时,通过在学生身边来回走动、观察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这样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乐趣,并突出了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比如在学习G71复合循环指令时,通过模拟仿真,学生可以观察到走刀路径,从而体会到G71的含义。

4.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数控车实训教学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演示教学法、动手训练法、巡回指导法等。其中演示教学法是教师通过示范操作使学生获得具体、清晰、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从而掌握技能操作要领和相关基础知识。动手训练法是让学生按计划进行训练,训练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操作要领,强调操作安全,提高训练的效果。同时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实际操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当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教学需要,达到教学目的。

5.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传统的实训课评价只有终结性评价,因为它只注重了所加工零件尺寸的准确性,却忽视了教学各个环节中学生的表现。而一体化教学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所以在评价中要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既有终结性评价又有过程性评价。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可以及时观察到每位学生整节课的情况,了解他们在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仿真模拟、实际加工中的具体表现,然后均给予有效评价,这样就会激励学生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能有效地学习。

四、一体化教学实施的效果

一体化教学可以使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同步,让学生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联系,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又加强了理论学习,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一体化教学更符合中职学生乐于动手操作的学习特点,所以说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提高技能训练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李俊峰,韩桂芬.《数控车床编程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4).

[2]陈其君,赵玉玺.数控车工专业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得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z1).

[3]刘先勇.一体化教学在《数控车编程与操作》中的实践应用[J].职业,2011,(12).

数控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 篇6

笔者在《数控车床的编程与操作》教学实践中, 经过探索实施并不断完善“一体化”教学模式, 的确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是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实习相割离的模式所无法达到的。在此过程中, 感触很多, 收获也很大, 现将一些心得记录如下, 与同行分享。

1 整合教材, 使教学内容“一体化”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载体, 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原先我校的数控专业理论课教材有《数控工艺学》、《数控车床工艺与编程》、《数控加工设备与维修》等多个科目, 内容繁多, 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 而现在出版的数控车床一体化教材也有不少, 但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很适用我校的数控设备, 教学内容也有必要充实和完善。笔者根据我校学生的心智能力、数控仿真软件类别以及数控实习车间的设备及数控系统类别, 编写出了适合本专业教学的校本教材, 使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和适应性。教材中以项目驱动方式进行教学安排, 每个教学单元分别有相关理论知识、相关工艺分析、数控程序编写、仿真与机床实操实施、加工过程分析、拓展与练习等教学环节。这样将每个教学单元中的理论与实践合理地结合, 理论部分删繁就简, 遵循“必学、够用”的原则, 加强实践操作部分, 实操时尽量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只做引导者和答疑者。这样的“一体化”教材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 在我校本专业教学中已经达到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2 提升自己, 做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实施一体化教学的首要条件是教师。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体化教学仍然无法落实。“双师型”教师要求具有综合的职业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是要求教师不仅有熟练的操作技能, 还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掌握现代职业培训的理念和方法, 以及敬业专一的教学态度等。这样在实施一体化教学过程中, 教师才能做到灵活处理教材,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擅于解决实际加工问题。我校非常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注重教师知识的更新及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为此, 学校每年都会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省内外的专业培训和教学交流, 目前为止我校已先后组织二十多位教师到省内外学习, 并有十多位获得技师和高级工的职业资格证书。笔者也多次参加了数控加工技术的培训, 包括有河南省骨干教师培训等, 并取得数控加工技师的职业资格证书, 提升了数控加工的技能水平。另外数控加工行业发展较快, 数控系统更新频繁, 新工艺、新方法层出不穷, 作为一名合格的“一体化”教师还应与时俱进, 经常关注和学习数控加工的前沿技术, 尤其是先进的CAD/CAM自动编程软件及虚拟制造技术等, 并将这些新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 使培养的学生更加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3 合理分配学时, 完善“一体化”教学安排

数控机床加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高, 但并非只要开设相关的课程就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而是要合理安排, 让学生从入学至毕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养过程。我校在进行数控一体化教学中, 完全根据校本教材大胆改革, 由原先的理论实习1:1的课时安排转变为全面取消相关理论课, 将理论课完全融入实习教学中去, 教学场地由“固定教室”向“实习现场”转移, 教学形式由“教师集中授课”向“学生分组讨论”转变, 使理论教学紧密联系数控仿真和机床操作等项目。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 理论课中的难点可通过实习指导强化理解, 实习中的困惑又随时通过现场教学分析释疑,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使学生、教师和教学设备三者之间能做到有机互动, 一方面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协作精神,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更多时间对不同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因材施教, 提高了教学质量。

4 多种教学手段, 丰富“一体化”教学

中职学校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必须注重实践操作, 对于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学生, 让他们想象出数控车床的切削加工过程、加工工艺步骤以及最终的形状, 具有相当的难度。我校为了丰富“一体化”教学手段, 在各实习场地都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施, 教学手段由原先单一的挂图和黑板向CAI教学、投影、数控仿真等多媒体教学方面发展。我校的数控编程室安装了上海宇龙公司开发的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软件, 它为数控加工的全过程提供了虚拟操作环境。学生可在电脑上进行毛坯定义、工件装夹、对刀、程序输入和仿真加工操作, 通过仿真练习, 可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迅速提高学生操作熟练程度及编程准确性, 减少机床损坏几率, 并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这门技能。而多媒体现代化教学, 则通过教学课件中的视频和动画把黑板和挂图无法表现的机械加工过程直观地展示出来, 这样的授课将书本上枯燥知识变成屏幕上的动画、从静态讲述到动态演示, 强化了教学效果, 增强了直观性,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乐学、想学。

5 加强校企合作, 延伸“一体化”课堂

中职学校培养的面向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才, 这就必须及时捕捉社会的发展动态, 针对企业所需来培养学生, 而这仅仅依靠单纯的校内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应该将“一体化”课堂延伸到企业中去。我校近些年来一直注重走校企合作的路子, 例如开设企业冠名班, 根据企业提出的培养目标, 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参加至少三个月的社会实践, 让学生在生产现场全方位地接触数控产品。学生在企业中, 一方面详细了解工件完整的数控加工工艺流程、见识了更多品种工件的生产内容, 拓展了视野, 增强了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学校指派专业老师全程跟随, 根据生产现场追踪讲解, 将专业知识服务于生产加工。经过这样的社会实践后, 学生普遍反映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安全意识, 理论水平也有所提高。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学生分配进入企业工作后, 上手很快, 适应能力强, 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以上是笔者根据我校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和心得。中职学校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是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 是构建中职教育新课程体系的必由之路, 也是面向社会输送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根本手段。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数控“一体化”教学进行浅显的探索, 通过实施“一体化”教学行之有效地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对数控技能人才的需求。

摘要:本文通过“一体化”教学在中职学校数控课程中的探索实施, 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有效满足社会和企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数控车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数控加工专业一体化教学的设想 篇7

关于数控专业的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改革, 我们设想把数控专业所有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融为一体, 例如把《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切削机床》和《数控机床操作实训》融为一体, 开发出一个实训课题如小型台钻 (如下图) , 在进行《数控机床操作一体化》这门课时, 利用《金属切削机床》中学的钻床知识, 充分了解钻床的结构, 让学生自己去课本中查找有关钻床的内容, 把钻床的结构吃透, 然后利用启发式教学法, 让学生分析一下, 钻床当中有什么样的机械结构, 这时候就用到了《机械基础》的知识, 这时候再引导学生去查找有关《机械基础》的知识, 分析一下钻床当中用了什么机构, 用的是什么传动方式, 这时就可以顺便讲一下钻床当中有《机械基础》中的带传动, 齿轮齿条传动, 轴和轴承的知识, 还有螺纹连接, 激发一下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 引导学生我们加工一个小型钻床怎么样, 那我们用什么机床来加工呢?就是用我们将要学的数控机床, 所以大家要好好学习《数控机床操作一体化》这门课, 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 小组之间展开竞争, 看谁最先把钻床做出来, 做的又快又好, 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各司其职。

首先, 我们要进行模型设计, 用我们之前学过的CAXA制造工程师造型, 生成机械图纸, 把图纸分成要用车床加工的, 要用铣床加工的和用数控线切割加工的, 小组成员各司其职。

其次, 准备材料进行零件加工, 车床加工的有钻床的主轴, 钻套, 皮带轮, 支撑柱和手柄, 铣床加工的有钻床的底座, 工作台, 电机座, 固定法兰和主轴箱体, 数控线切割加工的有传动齿轮轴和钻套上的齿条。

最后, 进行模型组装, 根据学过的装配知识, 该用过盈配合的用过盈配合, 该用间隙配合的用间隙配合, 壳体的固定用螺纹连接, 组装成功后试车运行。

总之, 理论与实际要紧密结合, 突出技能培养, 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从而既为以后搞好班级的一体化教学提供经验, 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学好理论知识的认识。通过以上做法, 我们的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学生真正地学到了专业技能。

摘要: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也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一体化教学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的结合, 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 针对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

数控车一体化教学 篇8

数控教学是耗资巨大的教学。由于数控设备价格昂贵, 无论是从数量还是成本和安全角度上考虑, 都不能适合大部分学生的普遍性教学及实训。更何况数控设备的维护费用和数控刀具、量具的投入, 更是一个“无底洞”。多数学校购置设备的数量有限是因为较大的投资, 由于每个学生的独立实际操作动手机会非常少, 实训的效果并不明显。这样的话, 数控实训教学中的实践操作环节受到局限, 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规模化、普及化的培养的目的, 从真正意义上也很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实训效果也较差。

因此, 如何改善和提高数控专业课程的实训环境, 使学生能学有所练、学以致用, 学用结合, 是数控专业建设面临的一个较大的难题。经过实践探索发现,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才能在数控教学起着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 什么是一体化教学模式

所谓一体化教学, 就是专业理论和生产实习结合为一体, 融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为一体, 侧重于技能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体化教学法是顺应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2.“教, 学, 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教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 要在做中教, 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是适合于数控专业课程的教学的。使学生能够对本专业感兴趣, 只有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真正的“理实结合”的技术人才。

实施一体化教学, 可以克服单门专业课教学的弊端。由于它是在一体化的教学实习场地, 通过一体化的师资对学生实施一体化的教学安排, 这样可以使每个课题的讲授、示范及训练都能同步地进行, 突出了现场教师的示范操作, 增强了直观性, 使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 使学生对知识更加熟悉, 对设备的操作更加熟练, 从而提高了自身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增强了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3. 数控专业“教, 学, 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3.1 以学生为中心, 配备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教学中根据所讲授的内容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实用性的案例来进行分析讲评, 通过案例, 让学生参与讨论, 教师是教学环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利用情境模拟, 对问题问题进行分析, 并加以解决,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企业生产中可用在哪些方面。本课程任课教师为“双师型”教师, 拥有丰富的加工操作经验, 所以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 可以让学生结合熟悉的典型加工实例理解知识点, 掌握操作技能。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更有兴趣, 相应的对内容的理解就更为深刻。例如:讲授G90、G92、G71、G73等加工指令时, 编制了相应的教学案例程序, 进行案例教学。

3.2 以完备的数控实训车间为保障, 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

引入了学生实训项目, 以企业实际生产加工零件的生产为导向, 引导学生对生产过程的全面了解, 以学院实训基地为生产环境, 选择企业生产的代表性零件作为的项目课题。按企业产品生产管理模式建立团队, 对学生进行项目化团队管理。引导学生以图书馆、互联网为课本, 以项目的执行过程和结果为考核成绩, 使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通常合理搭配, 将一个班级分成6~8个小组, 给每个小组下达不同的实训任务, 有时即使加工同一个零件, 各组之间的编程方法也有所区别。例如同样铣削6mm (每次铣削2mm, 分三次下刀) 深度, 要求有的组用子程序编程;有的组用长度补偿的方式完成;还有的组用修改零点偏置G54中Z坐标值的方法来完成, 并对所采用的编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归纳总结。学生通过典型零件的编程和加工, 掌握基本的编程方法、各种代码、指令的使用、加工工艺方案的制定、切削三要素的确定以及刀具、金属材料等相关知识,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3.3 以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为补充, 实践“教, 学, 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实训设备是学生数控操作技能训练的硬件保证, 没有好的实训条件, 学生的数控操作技能的提高就无从说起。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建立优质的数控实践教学基地, 除了建立学校内部的实训基地以满足日常教学之外, 为了让数控专业学生毕业后能更好的适应企业数控生产实际, 还应积极开拓企业数控实训基地。

3.3.1 校内数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应根据数控岗位群所需的知识结构和技能, 结合实践教学体系, 营造与生产、管理第一线工作现场尽可能一致的职业环境, 建立与现代企业运作方式相符的校内数控实践教学基地。尽可能配备生产型的设备, 可以让学生掌握零件实际的数控加工方法和技巧, 掌握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控制方法, 为日后的就业积累工作经验, 并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3.3.2 企业数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企业数控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可以弥补学校内部数控教学资源的不足, 并将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联系, 同时也为“双师型”教师实践锻炼提供场所。当前, 中职学校都在积极建立校外数控实践教学基地, 但是能够提供足够数控设备、保证学生数控机床操作时间足够、技术水平高的实践教学基地较少, 因此中职学校应努力开拓优质企业数控实训基地。

4. 结论

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不断进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 不断改善实训师资、设备等方面等条件, 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 才有利于提高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 培养出适应现代机械制造企业生产岗位的数控专业技能型人才。

摘要:面对当前职场对数控技能人才需求的现状, 职业学校无论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还是从市场经济的角度, 都没有理由不去培养数控技能人才, 大量职业学校开设数控专业也是大势所趋的事情。如果在专业课教学上继续沿用传统的理论和实习教学各自独立进行的方法, 已很难实现“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数控,一体化教学,“教, 学, 做”,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冯军.数控一体化教学之我见[J].文理导航 (中旬) , 2013-05-20

[2]张向前.“教、学、做”教法在数控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 2013-07-20

数控车一体化教学 篇9

一课程开发的原因

1.《数控加工编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理论课程, 内容比较

难, 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学习这门课觉得苦燥无兴趣且容易忘记。

2.《数控机床操作实训》是实践课程, 是在《数控加工编程》这门课的下学期开设, 实践与理论脱节。

3. 影响教学效果。操作实训前, 老师必须重新上理论课, 然后才能开始实训。

4. 学生对实践比较感兴趣, 愿意上机床操作练习技能。

5.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升理论教师的操作机床能力和实践指导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

6. 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以常见的减速器零件实物为载体,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循序渐进, 每一次练习都有实物, 实物随着教学进度在不断地变化, 成为合格的零件, 最终装配成减速器。减速器可作为下一届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教具。

二课程开发的前期工作

1. 配备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 并做好了任务的分配工作。

1名课程开发的总负责人, 在课题中承担课程设计方案, 总体协调和总结工作;2名主讲教师, 在课题中主要承担职业行动领域描述、学习目标制定、学习情境设计工作, 讲义编制;7名实践指导教师, 负责学习情境设计工作, 讲义编制;2名其他教师主要负责三维图像、动画设计。

2. 教学设备、设施齐全, 基本达到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在实训中心开设了容纳60人的教学场所, 改善了教学环境。

三课程开发的实施

1. 以减速器作为载体, 基于工作过程, 以任务驱动, 循序渐进, 项目化理实一体化教学。

《数控加工编程》一体化教学的教材分二大模块, 模块一是数控车床编程加工, 模块二是数控铣床编程加工。数控车床编程加工模块共分十二个项目, 数控铣床编程加工模块共分二十个项目。每个项目分1-3个具体任务。

2. 理论教学由1名主讲教师在实训中心教室集中授课, 根据项目的规划、任务的要求来确定授课内容、时间;

实践活动, 以学生为主体, 以实践教师指导为辅。

3. 教学方法多样性。

主要有“信心+激励”的教学方法、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教学方法、教师示范的教学方法、融理论于实践的教学方法等,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强调以“简明、实用、够用”为原则, 着重培养学生独立编程操作机床的动手能力, 达到数控中级工的标准,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严格按5S的要求做好现场管理工作, 养成良好的素养, 培育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4. 改革了考核评价方式, 采用了工作过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更重要的是关注完成项目的全过程;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还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每完成一个项目, 对学生做出考评, 肯定取得的成绩, 重点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指导学生在下一个项目中如何进行改进提高, 使学生每完成一个项目都有进步, 有成就感,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评定包括三项:工作成绩占50%, 重点以工作过程表现和二个模块的最后二个项目考核为主;理论和实践考试成绩占30%, 考试成绩中包含编程、加工过程、零件质量, 以动手能力为主;学习、工作态度占20%, 以平时学习态度的认真程度和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工作态度是否认真、是否认真做好5S为考核依据。总之, 考核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编程和动手操作机床能力达到中级工的要求。

5. 实施效果明显。

以往数控中级工考工一次通过率为95%, 《数控加工编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后的教学班数控中级工考工一次通过率达100%。

通过第一轮教学改革后, 我们发现了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校本教材不够完善, 项目、任务安排不够紧凑, 教学内容和时间与实施有误差等。我们将尽快完善实施, 争取第二轮后完成教材的出版。

摘要:《数控加工编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理论课程, 《数控机床操作实训》是实践课程, 分二个学期开设, 理论与实践脱节。结合学院的资源和学生的特点, 对二门课程进行整合, 对《数控加工编程》一体化教学进行了课程开发, 从课程开发的原因、课程开发的前期工作、课程开发的实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中职数控车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探析 篇10

关键词 数控车工;一体化教学;教学改革;中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9-0174-02

高级中职技校数控车工专业更加重视培养综合能力高的人才。单一的教学方式与此相悖,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现在理论不能与实际结合。为了加强学生的个人素质,学校将“一体化”教学实施于数控车工专业,提升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 了解“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习以一定的比例相结合,在满足课程教学需求的同时,有效地防止了理论与实践的偏离,充分发挥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所谓的“一体化”教学就是先设定教学任务和目标,在教师教的同时,学生一边学一边做,丰富了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不仅如此,“一体化”并没有学科的限制,每一种学科都可以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使数控车工专业不再只是机械的学习数学、数控等专业知识,将直观与抽象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行,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修养,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1]。

2 “一体化”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明顯优势

中职传统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传统教学模式下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甚至忽略,学生很少能学到真正可以应用于实践中的操作技能,学生学到的知识很难适应生产要求。由于中职学校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是相互分开的,就学生的知识背景而言,大部分的专业知识并不容易理解,而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脱离的教学设计,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从生源处考虑,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弱,他们的学习热情很容易随着理论课程的逐步深入消耗殆尽,抑或是产生抵触、失落情绪。

“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改变中职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引起了相关专家、部门的重视,教学实践上需要构建一个科学的教育体系,它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并且符合职业教育目标要求。一体化教学体系把学生就业时所需的知识与教学相结合,制订详细的数控车工专业的教学计划与大纲,让学生的能力满足现代企业所需、与职业能力要求相吻合。呈现是教师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有去完成任务的责任感,这样就能使学生总是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学习的状态,这样就会使学生有完成任务的迫切希望[2]。

3 “一体化”的实施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实施“一体化”教学,前提条件需要有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也就是所谓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效率地指导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以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并不是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部,为完成职业内容还需要有相应的经验、积极的态度以及一些理论知识等。“双师型”教师不但能更好适应职业学校教学要求,在生产技能方面具有相应能力和较丰富经验,能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会贯通于教学实践,保障教学目标实现。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一是通过对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教师进行培训,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其中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组织他们在空闲的时间去企业工厂实习,培养实践的能力,了解企业的需求,将所学应用于教学之中,并且在学习之余也可以对企业有所帮助。二是从企业聘请一些实训教师,补充学习心理学、专业课等理论课程,使其掌握一定的教育理念,必要时组织实训教师与师范院校的教师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三是专门为教师开展不同工种创新比赛,研究同一方向的教师自成一组,每组确定一个课题,利用学校的设备做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在院级评比,再抽选优胜的队伍进入校级评比。通过这些方法,以加快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有效解决教师短缺问题。

建设“一体化”教学环境 建设“一体化”教学环境,实现理论与实践、课堂与车间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获得同步增长。为完成专业学习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扩宽知识面 工程管理性的选修课的开设推进了文工交融的教学理念,工程建设的学生不仅要有工程方面的素养,也需要知识面宽广。“文工交融”主要是指工科类的专业知识与文科类的知识相互融合贯通。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责任感,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依据教师给的图纸,对原料进行筛选,自己确定加工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成本以及成品价值的估算。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更加准确的控制工件的加工精度,让学生更加重视加工成本,与此同时实训的教学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4 “一体化”教学在数控车工专业应用中的创新点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该教学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辅助的作用,大部分的时候要学生去独立思考,在适当的时候教师才给予指导,以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与精神,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评估实施过程与效果。这样在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同时,也激励教师去获取新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机制。鼓励学生应该积极参与数控车工方面的竞赛,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培育自信心与合作精神。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一体化”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每个任务都需要大家协作共同完成,这就需要学生在这样的团体中不断去磨砺,有一定的团队意识,培养很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有了团队的交流作为基础,后面学习以及工作的展开都会相应地很顺利。

5 “一体化”应用于数控车的发展前景

学校与企业相结合 “一体化”教育现如今并不是十分完备,还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可以请企业中相关领域的优秀人员参与教材的分析,征求教学实施意见,让教学与企业生产更加贴近。除此之外,“一体化”鼓励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这样对于学校可以节约一部分的资源,同时企业也能够优先争取到高技术的人才。

师资的培养 “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相应也增加了课堂管理难度,为了适应“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所以要持续加强师资培养力度,保证新模式教学的顺利进行。

尽快实施传统教育到一体化的转变 在“一体化”施行之初,学生会有一个适应性学习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制定教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可以在边讲解的同时边演示,多给同学们讲解一些经验知识,尽快使同学们适应传统教育到“一体化”教育的转变。

6 总结

“一体化”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相互贯通、融为一体,使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都有了更深层次的提升。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大了实践学习的力度,获得了相应技能。同时这一机制更有利于教师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担当能力、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杜萍,立足实际谈中职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的摸索[J].科技信息,2011(6):190-191.

上一篇:畏惧下一篇:区域物流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