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侵害债权问题

2024-05-03

第三人侵害债权问题(精选六篇)

第三人侵害债权问题 篇1

关键词:第三人侵害债权,债权,建立

第三人侵害债权问题, 是民法学界长期争论的热点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日益繁杂,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为充分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其重要价值日趋显现。我国现行民事立法尚未在整体上实现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立法化, 但司法实践要求确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势在必行。本文就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起源、理论基础、我国立法现状及司法实践和立法展望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对构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有所裨益

一、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起源之探究

自罗马法以来, 将合同之债权作为违约行为的侵害对象, 将物权等绝对权作为侵权行为的侵害对象, 从而形成了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的根本区别。但从十九世纪开始, 在以判例法为传统的英美等国, 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继出现了承认充分保护债权人权益为目的的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案例。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行为在英美法系中被称为妨碍合同权利或合同关系。在1853年的莱姆利诉格伊一案中 (Lumley V.Gye) , 歌星Wager与戏院老板Lumley签约, 同意在其戏院独占演出3个月。Wager践约之前, 另一戏院老板Gye以高薪将其挖走, Lumley虽获法院颁发禁令, 但Wager最终无意践约, Lumley遂起诉Gye要求赔偿损失, 最终法院判决其胜诉, 肯定了债权人对第三人的侵害合同行为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此后又通过1881年Bower V Hall和1901年Qninn V.Leathem两案确立了干涉合同关系的制度。在1932年的多洛河诉史蒂文森案 (Donoghue V.Stevenson) 后, 英国确认了消费者可以对与诉无合同关系的产品制造者提起诉讼的请求权。

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规定:“任何行为使他人受损害时, 因自己的过失而致行为发生之人对该他人负赔偿责任。”在1908年Raudnitz V.Deouillet一案中, 法院依据该条判决被告承担侵权责任, 对一贯坚持的债的相对性原理作出了新的解释, 认为侵害债权不受债权相对性的束缚, 总之, 法国在立法、司法实务上, 都认为第三人负有不可侵犯债权的义务, 并逐步建立了侵害债权制度。而日本学者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司法实践界也接受了侵害债权的概念。

第三人侵害债权是否能够认定为侵权, 虽然在理论上尚有争论, 但是在各国法律实践上, 都已经认定第三人侵害债权为侵权行为, 第三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遇到的最大理论障碍是债权作为相对权是否作为侵权行为侵害的对象。债权是否具有可侵犯性, 历来有否定说和肯定说。根据传统民法理论, 债权具有相对性, 即债权为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发生请求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债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第三人对债权人不负义务, 自无侵害债权的可能。依此理论, 因第三人的故意或过失致使债务人履行不能或履行迟延时, 债权人仅得向债务人主张权利, 或者请求债务人让与其对于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否定说论者正是由此而获得的结论。肯定说论者在区分绝对权与相对权的理解上对传统观念进行了更为精确的阐释, 在此基础上扫除了在债权不可侵性面临的债权相对性这一“绊脚石”。如台湾学者李肇伟认为:“绝对权与相对权之区分, 亦只能就权利之主要内容是否对抗一般人为目的之不同而言。于是在绝对权, 因一般人须履行不侵害之义务, 而得对抗一般人, 得谓对世权。而相对权, 既须特定义务人履行义务, 固得对抗特定义务人;而一般人仍须负不侵害之义务, 是仍得对抗一般人, 自不得谓对人权。故绝对权为对世权虽可, 以相对权称对人权则不可也。”[1]也有学者认为:“债权的不可侵犯性主要用来描述债权人与不特定第三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即债的对外效力;债权的相对性则用来表述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即债的对内效力。”[2]

现在, 债权具有不可侵犯性, 逐渐被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和判例所接受。那么债权被侵害后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

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 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以及依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损害行为。侵权行为以绝对权作为侵害客体, 侵权行为的责任系由违反法律事先规定的针对一般人的义务引起, 而不是违反了由当事人自行协议所规定的、针对特定人的合同义务。对此, 让第三人能因其对债权的损害行为而承担侵权责任, 各国的理论依据各不相同。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任何行为使他人受到损害时, 因自己的过失而致行为发生之人对该他人负赔偿的责任”规范和调整一般侵权行为, 设条对其保护对象采概括规定, 解释上理应包括债权。德国的第三人侵害债权一般适用其民法典第826条“违反善良风俗的故意损害”的规定。而台湾对第三人侵害债权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依据通说是台湾民法第184条第1项的后段:“故意以背于善良风俗之方法加害于他人者, 应当负赔偿责任”。

我国《民法通则》第5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同时《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 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而债权属于预期的财产利益, 是无形财产, 应当包括在“财产”概念中, 受到与有形财产同样的保护。从上面《民法通则》的规定看出, 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理论依据是:债权作为一种人们享有的一项重要财产权利, 任何人不得侵犯。这是由宪法确立的权利不可侵犯性原则和侵权行为法的基本价值目标决定的。并不因为债权自身的特性即相对性和非公示性而排除在权利保护体系———侵权行为法之外。即凡法律上的权利, 皆为法律所保护的对象, “于物权然, 于债权独何不然”。[3]

三、我国立法现状及司法实践

在我国, 债权的不可侵性的确立有一定的立法依据, 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司法实务的认可。

1.《民法通则》第5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债权人对其合法存在的债权享有利益, 该规定赋予债的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以不得侵犯的消极义务, 否则就构成侵权。

2.《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 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通说认为“财产”二字, 应当理解为财产权利和利益。债权反映的是一种动态的财产关系, 最终要决定财产利益的归属, 因而债权的基本性质仍然是财产和财产利益的权利。因此侵害债权的行为应当在本条规定的范围之内。

3. 在司法实务中已经有了认定第三人侵害债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案例, 如原告甲校图书馆的助理馆员孙某申请自费出国留学, 因服务期未满未获校方批准, 后由乙厂出具假证明, 得以出国。原告甲遂起诉被告乙厂, 原告胜诉。该案例这说明第三人侵害债权之侵权行为已经得到了司法上的初步认可。

四、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立法展望

由于债权的不可侵性对传统民法理论冲击较大, 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均采取较谨慎的态度, 即便是在对法典化推崇备至的大陆法系国家, 迄今也未在民法典中明确规定这一制度, 仅通过对侵权行为法一般条款的扩大解释而在司法实践中有限制地确认该制度。而在判例法占主导地位的英美法系国家, 通过判例确定的这一制度的范围过于宽泛, 妨碍了交易和自由竟争。

笔者认为, 虽然在民法理论和实务上确认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仍有许多需解决的问题, 但从实践的发展和需要来看, 债权已成为现代社会财富的重心, 完全绝对地依靠合同法上的违约责任制度来保护债权, 势必难以周全。如果在平衡债权人、债务人以及第三人这三者利益的基础上, 协调好债权保护和维护自由竟争两种价值取向, 把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适用限制在合理范围内, 在立法上构造这一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肇伟:《法理学》[M], 第281页

[2]叶林:《违约责任及其比较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97年版, 第97页

执行第三人到期债权申请书 篇2

申请书

小学校县人民法院:

我与曾xx借贷纠纷一案,你院作出的判决生效后,依据本人的申请,你院已立案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至今未履行生效判决中确定的金钱给付义务。现得知被执行人与xxx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已经你院判决。依据(2008)x民二初字第xxx号民事判决,该公司应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一次性退还被执行人曾xx货款82000元;赔偿拒绝向被执行人曾xx供货造成的经济损失54000元,两项共计136000元。据此,被执行人对该公司享有到期债权136000。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实现自己的合法债权,特请求贵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00条“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债务,但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的,人民法院可依申请执行人的申请,通知该第三人向申请执行人履行债务。该第三人对债务没有异议但又在通知指定的期限内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之规定,强制执行被执行人对该公司享有的到期债权136000元。

申请人:

论第三人侵害债权责任 篇3

摘要:相对性是合同债权的决定性特征之一。随着实践的发展。合同相对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被突破,尤其体现在“侵害债权”概念的提出。但如何协调相对性与第三人侵害债权责任的矛盾仍是各国面临的难题。本文着重对二者的关系问题进行讨论,并在理论上对第三人侵害债权责任进行介绍和研究。

关键词:相对性侵害债权责任关系合同法

1合同相对性原则与第三人侵害债权责任的关系

现代民法提出了债权不可侵性理论,认为债的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侵害债权需承担侵权责任。这表面上看破坏了合同相对性原则。但笔者以为,债权不可侵性理论与合同相对性并无矛盾。下面对第三人侵害债权与合同相对性的关系进行阐述。一般认为合同相对性主要包括合同主体相对性、合同效力相对性和违约责任相对性三个方面。

1.1第三人侵害债权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合同主体的相对性。由于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在构成要件、归责原则,责任承担方式以及免责事由等方面都有明显区别,若侵害债权的主体包括债务人在内,则债务人的所有违约行为同时也构成侵权,这样必将导致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混淆。因此,在侵害债权的法律关系中,侵权人不应包括债务人,只能是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有观点认为,恶意通谋情形下的侵害债权行为由于第三人和债务人之间具有共同的意思联络,应由债务人和第三人向债权人负共同侵权的责任。据此,侵害债权的主体应包括债务人和第三人。笔者认为,“恶意通谋”的违约行为只表明了债务人违约的主观过错,并不能改变其行为的违约性,承担的仍应是违约责任,此时侵害债权法律关系的主体仍应是债权人和第三人。而合同主体相对性是指合同主要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发生法律拘束力,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基于合同向对方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合同关系的主体通常只限于当事人双方,即合同债权人和合同债务人。

1.2第三人侵害的对象与合同效力的相对性,传统民法理论认为侵权行为的客体应是物权、人身权等绝对权。债权是相对权,不应属于侵权法的保护对象。而且债权保护的利益,只有债务人的行为才能使其实现,也只有债务人的行为才足以妨害其实现,与第三人的行为并无关系。更重要的是民法区别绝对权与相对权,如果承认第三人侵害债权构成侵权,则这种权利的分类将变得毫无意义。但是,笔者并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债权也是一种合法的、应受法律保护的民事权利。其一,债权虽然是对债务人的相对权,但这无非表明,债务人负有实现债权的积极义务。其二,根据我国《民法通则》“何公民、法人不得侵犯他人合法的民事权利”的规定,债权当然具有不可侵犯性。而且就不可侵犯性而言,物权与债权并无区别,只是在排他性、追及性、支配性上,两者仍有区分的必要。

合同效力包括对内效力和对外效力两个方面。对内效力指合同的相对性,即合同中约定的权利和义务主要对双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对外效力指第三人在一定条件下负有不得侵犯的义务。有人认为,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损害,允许债权人对债务人和第三人的行为行使撤销权或代位权,这两种权利的行使,都涉及到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因此可以看作合同相对性的例外现象。

1.3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相对性,第三人侵害债权属于侵权行为的一种,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根据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具体行为方式不同,其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下面将做具体论述。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债务或履行合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违约责任的相对性是指违约责任仅仅发生于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不承担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也不对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负违约责任。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与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可以并行不悖,确立该制度既不会对合同的相对性造成破坏,也不会造成债权与物权的混淆,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与合同相对性原则并无矛盾。

2第三人侵害债权责任制度的建立

债权作为法律保护的权利,与物权同属财产性权利,如不对其保护而任第三人侵害,债权人的期待利益将难以实现,交易秩序将难以维持。基于权利不可侵性和“恶意不受保护”的物权规则,债权同样具有不可侵犯性和对抗恶意第三人的效力。20世纪以来,各国立法、判例都有建立侵害债权制度的实践。如英国通过大量的判例确认了第三人引诱他人违约的侵权责任。美国《侵权行为法重述》(第二版)第766条规定:“无论是明示还是默示的关系,一般都可以落实到合同上。缔结合同并从合同的履行中获取利润是受法律保护的财产权利。不正当地干涉该权利,无论是阻止合同的订立或者是干涉合同履行的行为一般称为干涉预期经济利益实现的侵权行为。”另外法、日等国也都有接受侵害债权制度的相关规定。因而,侵害债权制度是合同法和侵权行为法相互渗透、融合的产物,实现了对债权更为周密的保护。

合同法律制度的重心在于通过确定一系列的制度和具体规则来维护财产“动的安全”,而我国的经济现状要求法律调整和保护的中心正是财产“动的安全”,因此应重视对债权的保护,建立第三入侵害债权责任制度。具体来说,依据第三人侵害债权具体行为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四种:一是无权利第三人受领给付,致使债权人的债权不能实现。该行为是对债权的直接侵害,笔者认为,此时出现不当得利请求权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债权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救济方式。二是第三人侵害给付标的物,即第三人明知债权债务关系存在,而损坏给付标的物。这是对债权的一种间接侵害,债权人可以要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但债务人的违约责任并不当然地免除。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债务人违约没有过错时也要承担违约责任,此时债务人与第三人对债权人负有不真正连带债务,债权人对债务人和第三人同时享有请求权。三是第三人通过侵害债务人人身来阻碍债务人履行合同,导致债权人的债权不能实现,如限制债务人的人身自由或伤害、杀害债务人。这也是对债权的一种间接侵害,债权人和债务人对第三人都有请求权,而且这两种请求权是出于不同的原因,侵害的分别是人身权和则产权,因而不能互相取代或吸收。四是债务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债权人债权,这主要是指债务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转移、隐匿财产、设立抵押权等,致使债权人的债权不能实现。对此,有学者认为这种情况构成共同侵权,应向债权人承担共同侵权的责任。如果认定债务人的违约行为同时侵害了债权,势必造成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情形大量存在,导致违约责任与侵权限责任的混淆。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不可否认,债权与物权、人身权不同,它不具有社会公开性,要求第三人承担与物权、人身权相同的注意义务未免过于苛刻,还会使第三人的侵权责任无限扩大。因此,我们应在确认第三人对债权可以造成侵害的同时,对侵害债权的构成要件作进一步限制,包括第三人出于故意,第三人实施了侵害债权的不法行为并

造成了损害结果,第三人范围的限制,责任承担方式的限制等。最主要的体现在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方面,即第三人明知存在债的关系而故意或过失的侵害了债权,这样既可避免造成第三人侵权责任的无限扩大,又能使债权人的合法债权得到有效保护。总之,侵害债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界限应严格掌握,并建立一系列详细明了并易于操作的规定。论第三人侵害债权责任

张卓玉

李墨

摘要:相对性是合同债权的决定性特征之一。随着实践的发展。合同相对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被突破,尤其体现在“侵害债权”概念的提出。但如何协调相对性与第三人侵害债权责任的矛盾仍是各国面临的难题。本文着重对二者的关系问题进行讨论,并在理论上对第三人侵害债权责任进行介绍和研究。

关键词:相对性侵害债权责任关系合同法

1合同相对性原则与第三人侵害债权责任的关系

现代民法提出了债权不可侵性理论,认为债的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侵害债权需承担侵权责任。这表面上看破坏了合同相对性原则。但笔者以为,债权不可侵性理论与合同相对性并无矛盾。下面对第三人侵害债权与合同相对性的关系进行阐述。一般认为合同相对性主要包括合同主体相对性、合同效力相对性和违约责任相对性三个方面。

1.1第三人侵害债权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合同主体的相对性。由于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在构成要件、归责原则,责任承担方式以及免责事由等方面都有明显区别,若侵害债权的主体包括债务人在内,则债务人的所有违约行为同时也构成侵权,这样必将导致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混淆。因此,在侵害债权的法律关系中,侵权人不应包括债务人,只能是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有观点认为,恶意通谋情形下的侵害债权行为由于第三人和债务人之间具有共同的意思联络,应由债务人和第三人向债权人负共同侵权的责任。据此,侵害债权的主体应包括债务人和第三人。笔者认为,“恶意通谋”的违约行为只表明了债务人违约的主观过错,并不能改变其行为的违约性,承担的仍应是违约责任,此时侵害债权法律关系的主体仍应是债权人和第三人。而合同主体相对性是指合同主要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发生法律拘束力,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基于合同向对方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合同关系的主体通常只限于当事人双方,即合同债权人和合同债务人。

1.2第三人侵害的对象与合同效力的相对性,传统民法理论认为侵权行为的客体应是物权、人身权等绝对权。债权是相对权,不应属于侵权法的保护对象。而且债权保护的利益,只有债务人的行为才能使其实现,也只有债务人的行为才足以妨害其实现,与第三人的行为并无关系。更重要的是民法区别绝对权与相对权,如果承认第三人侵害债权构成侵权,则这种权利的分类将变得毫无意义。但是,笔者并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债权也是一种合法的、应受法律保护的民事权利。其一,债权虽然是对债务人的相对权,但这无非表明,债务人负有实现债权的积极义务。其二,根据我国《民法通则》“何公民、法人不得侵犯他人合法的民事权利”的规定,债权当然具有不可侵犯性。而且就不可侵犯性而言,物权与债权并无区别,只是在排他性、追及性、支配性上,两者仍有区分的必要。

合同效力包括对内效力和对外效力两个方面。对内效力指合同的相对性,即合同中约定的权利和义务主要对双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对外效力指第三人在一定条件下负有不得侵犯的义务。有人认为,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损害,允许债权人对债务人和第三人的行为行使撤销权或代位权,这两种权利的行使,都涉及到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因此可以看作合同相对性的例外现象。

1.3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相对性,第三人侵害债权属于侵权行为的一种,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根据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具体行为方式不同,其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下面将做具体论述。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债务或履行合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违约责任的相对性是指违约责任仅仅发生于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不承担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也不对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负违约责任。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与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可以并行不悖,确立该制度既不会对合同的相对性造成破坏,也不会造成债权与物权的混淆,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与合同相对性原则并无矛盾。

2第三人侵害债权责任制度的建立

债权作为法律保护的权利,与物权同属财产性权利,如不对其保护而任第三人侵害,债权人的期待利益将难以实现,交易秩序将难以维持。基于权利不可侵性和“恶意不受保护”的物权规则,债权同样具有不可侵犯性和对抗恶意第三人的效力。20世纪以来,各国立法、判例都有建立侵害债权制度的实践。如英国通过大量的判例确认了第三人引诱他人违约的侵权责任。美国《侵权行为法重述》(第二版)第766条规定:“无论是明示还是默示的关系,一般都可以落实到合同上。缔结合同并从合同的履行中获取利润是受法律保护的财产权利。不正当地干涉该权利,无论是阻止合同的订立或者是干涉合同履行的行为一般称为干涉预期经济利益实现的侵权行为。”另外法、日等国也都有接受侵害债权制度的相关规定。因而,侵害债权制度是合同法和侵权行为法相互渗透、融合的产物,实现了对债权更为周密的保护。

合同法律制度的重心在于通过确定一系列的制度和具体规则来维护财产“动的安全”,而我国的经济现状要求法律调整和保护的中心正是财产“动的安全”,因此应重视对债权的保护,建立第三入侵害债权责任制度。具体来说,依据第三人侵害债权具体行为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四种:一是无权利第三人受领给付,致使债权人的债权不能实现。该行为是对债权的直接侵害,笔者认为,此时出现不当得利请求权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债权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救济方式。二是第三人侵害给付标的物,即第三人明知债权债务关系存在,而损坏给付标的物。这是对债权的一种间接侵害,债权人可以要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但债务人的违约责任并不当然地免除。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债务人违约没有过错时也要承担违约责任,此时债务人与第三人对债权人负有不真正连带债务,债权人对债务人和第三人同时享有请求权。三是第三人通过侵害债务人人身来阻碍债务人履行合同,导致债权人的债权不能实现,如限制债务人的人身自由或伤害、杀害债务人。这也是对债权的一种间接侵害,债权人和债务人对第三人都有请求权,而且这两种请求权是出于不同的原因,侵害的分别是人身权和则产权,因而不能互相取代或吸收。四是债务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债权人债权,这主要是指债务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转移、隐匿财产、设立抵押权等,致使债权人的债权不能实现。对此,有学者认为这种情况构成共同侵权,应向债权人承担共同侵权的责任。如果认定债务人的违约行为同时侵害了债权,势必造成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情形大量存在,导致违约责任与侵权限责任的混淆。

第三人侵害债权理论基础探讨 篇4

关键词:债权理论,第三人,恶意侵害

第三人侵害债权, 指债的关系外的第三人故意实施与债务人恶意通谋共同实施旨在侵害债权人债权的行为并造成债权人实际损害。传统民法理论, 侵权行为的对象为绝对权, 债权是相对权, 不是侵权行为的客体。随着民事关系日趋复杂, 为更好地保护债权人利益, 现代民法有所突破, 各国立法例大都确认了侵害债权的责任。在我国, 第三人侵害债权暂无立法, 此问题仍处于学理讨论之中, 只有少数著作有所涉及。从侵害债权规则在各个国家的存在状况和发展轨迹来看, 各国都从最初都坚持债的相对性原则, 变为在法律实践上均对第三人侵害债权予以了认可。可见, 这一规则是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的迫切要求而生的。

债权与物权的划分是大陆法系民法理论体系构建的基石之一。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建立的最大障碍在于许多学者人为债权是一种相对权, 仅具有约束债的当事人的效力, 确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就表示债权同物权一样也具有不可侵性, 这是对债权相对性的突破, 会相对权与绝对权的划分也没有意义了。故而债权不可侵性理论自始即面临着债权相对性原则这一障碍。

我认为债权是具有不可侵性的, 以债权是相对权来否认这一点是不充分的。因为绝对权与相对权的划分本身是存在问题的。传统民法是从物权具有不可侵性的角度论述其绝对性的, 这实际上是把物权的归属层面和债权的行使层面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 并不具有科学性。实质上, 物权和债权都包含着归属和行使两个层面的内容:物权的归属层面体现的是物权人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 表现为物权之外的人对物权的消极尊重义务, 物权的行使层面直接体现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表现为人对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而债权的归属层面体现的是债权人同债务关系之外的人的关系, 同样表现为债务关系之外的人对债权人债权的消极尊重义务, 债权的行使层面体现的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关系, 表现为债权人请求债务人为一定行为的权利。从权利归属的层面来讲, 债权和物权一样具有不可侵性, “既为权利, 则一般人应负有不为侵害之消极义务”, 只是由于债权天生的缺乏公示性的特征和民法上侵权责任的主观归责原则相结合导致了确认侵害债权行为是否成立的法律技术困难, 但这并不是说在确认了当事人存在侵害债权的行为后而不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们必须弄清楚这个逻辑关系。

物权和债权最本质的区别应该在行使方式上, 而且债权的相对性与不可侵性是可以而且应当共存的。物权和债权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区别不是表现在是否具有不可侵性方面, 而是表现在两者不同的效力上。物权的绝对性主要表现为物权的排他性、优先性、尤其是追及性等方面, 并且主要通过物权请求权规则得以实现, 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债权并不具有这些特征, 所以债权是相对权。第三侵害债权是可以成立的。

从法哲学上讲, 传统民法之所以不承认债权的可侵犯性, 是债权是债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债的关系具有封闭性, 缺乏公示。所以让第三人承担责任, 不利于人们自由的创造。我认为并非任何对债权造成侵害的行为都被视为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行为, 应对债权人负损害赔偿之责。既然是第三人承担侵害债权之责, 债权之内容是给付, 给付就涉及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因此, 单纯侵害债之标的物, 或债务人致使债权受到侵害的, 不能要求第三人承担侵害债权之责。所以, 一个重要的条件是第三人的主观出于故意, 只有当事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对于债权的一种侵害, 那么才能要求其承担侵害债权的法律主责任, 否则它只承担的是对债务人的侵权责任。现代侵权法对一般侵权责任的过错要求正是适应了这种变化。让一个明知他人的债权而去侵犯, 责让其承担责任, 具有合理性, 在个案中, 这和在行为人对侵害绝对权没什么区别。这也符合哲学上对人的要求, 符合现代民法对人的经济人和理性人的假设。

综上所述, 我认为债权是具有不可侵性, 第三人承担侵害债权的责任符合法哲学, 债权应受侵权法保护。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 关键要处理好是保护债权与保护第三人行为自由的关系。一方面应确认债的不可侵性, 建立侵害债权制度, 以保护债权人和制止第三人的不法侵害另一方面必须保护第三人的行为自由, 同时不能认为第三人的行为只要对他债权造成损害的就一律是侵害债权, 严格规定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构成要件, 明确侵害债权行为与合法行为的界限, 平衡债权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利益, 达到既保护债权又保护第三人行为自由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 (第五册)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2]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3]李开国主编.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

[4]王泽鉴.侵权行为法 (第一册)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5][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谢怀拭等译[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6]周枏.罗马法原论 (上下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

试论我国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建立 篇5

1、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第三人侵害债权, 是指债的关系以外的第三人明知他人合法债权的存在, 以损害债权人债权为目的, 故意实施侵害债权的行为, 并造成债权人财产利益损害。该制度理论首创于英国1853年Lumley V.Gye一案, 该案是第三人引诱违约的开创性案例。其案情如下:剧院老板Lumley与一演员签订合同, 约定由该演员在剧院独台演出一定期限。另一剧院的老板Gye明知此约定, 仍然以高价诱使演员违约到自己的剧院演出。虽然法院颁布了演员禁演令, 演出合同却无法履行。后来Lumley诉至法院, 要求Gye赔偿损失。法院判决Lumley胜诉, 并确立了“一个人应当为其不适当的干涉合同关系的行为负责”的一般原则。以此案为开端, 英国法突破债的相对性原则的约束, 扩展侵权法所保护的债权范围。

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权利者, 负损害赔偿责任。故意以有背善良风俗之方法, 加损害于他人者, 亦同。违反保护他人之法律者, 推定其有过失。王泽鉴先生指出该款规定的违背善良风俗类型所保护的法益, 可作为侵害债权的请求权基础。因此, 台湾对第三人侵害债权的侵权行为已经予以承认, 对债权具有不可侵性持肯定态度。

从以上的列举可以看出,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国家及地区都在不同程度上认可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 债权具有不可侵性已基本达成共识。

2、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学界对债权是否具有不可侵性这一问题存在争论。否定说否定债权具有不可侵性, 理由主要是:债权是一种相对权, 对债权债务关系之外的第三人不产生任何约束力。如果承认第三人侵害债权认定为侵权, 使债权由相对权转为绝对权, 打乱了债权与物权的区分, 造成既有民法体系的混乱。而肯定说则承认债权具有不可侵性, 原因在于:债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 当然受到民法保护, 就不可侵害性而言, 债权与物权没有本质区别。

本文赞同肯定说的观点。否定说的观点虽然符合传统民法理论的原理,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层出不穷, 恪守债的相对性而否认债权的不可侵性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有必要应社会需求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

首先,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根源在于债的不可侵性。依据《民法通则》第5条的规定, 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 债权属于民事权益自然受到法律保护;同时, 这一规定也确立了债权债务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不得侵犯债权的义务。如果债权关系以外的第三人恶意侵害债权, 就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其次, 第三人侵害债权与债的相对性并不矛盾。债的相对性意味着债权人不得以该债权为依据要求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履行债务。在债的关系内部, 债权人主张权利的对象只能是特定的债务人;在债的关系外部, 债权的根源在于债的不可侵性, 如果第三人损害债权, 债权人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因此, 债的相对性实际上不会妨碍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成立, 债的相对性与债的不可侵性是两个方面的问题, 两者并不矛盾。

再次, 侵权行为法保护范围的扩大为确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提供可能性。随着社会发展, 引诱违约、双重买卖、第三人与债务人恶意通谋隐匿转移财产等新的侵权行为出现, 让现代的侵权行为法的保护范围不断扩大, 将债权纳入保护对象之列。因而, 现在很多国家的侵权法已确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便是证明。《侵权责任法》第2条第1款规定:“侵害民事权益, 应当按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该款属于开放性条款, 将侵权法的保护范围定为民事权益。同时, 在第2条第2款则对“民事权益”进行了具体列举。虽然这一条款在列举中没有包括债权, 不过其中的“人身、财产权益”的兜底规定为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留下了空间。

二、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制度构成

在现实中, 第三人侵害债权多为:故意使一方当事人履行不能或者履行困难, 以及非法引诱一方当事人违约等情形。在对这些行为进行规制时, 有必要对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具体构成要件进行严格限制, 否则不仅将损害第三人的合法利益, 使其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失去判断, 还会带来诉讼增多的不良后果。

1、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构成要件

(1) 主体是债的关系之外的第三人。第三人不包括利他合同关系中的利益第三人, 以及民事诉讼中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或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此外, 债务人本人也不能成为侵权人。如果债权无法实现是债务人本身不履行债务或不完全履行债务所造成的, 那么债务人的这种行为已构成违约, 这是债权债务关系内部的事情, 债权人可直接寻求违约救济。如果认定债务人的上述行为构成侵权, 就会模糊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之间的区别。因此, 把债的关系之外的第三人作为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责任主体是必然要求。

(2) 主观上应是故意。第三人承担责任在主观上应限于故意而不包括过失。因为债权的相对性使其缺乏足够的公示性, 如果仅因过失而判定第三人侵害债权, 将使第三人难以预见自己的行为后果进而过分限制其行动自由, 同时也将过于扩大侵害债权的保护范围。鉴于在司法实践中判别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是十分困难的, 而且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之间的区别是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不同, 以及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的不同, 无论是第三人以希望还是放任的心态故意侵害债权, 其都已明知债权的存在, 在此前提下, 第三人仍进行妨害债权的行为, 其主观上具有恶意是无可置疑的。因此, 第三人无论是在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下的侵害债权行为均应承担侵权责任。

该故意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 在认识因素上, 第三人明知债权存在的事实, 但不需要知道该债权的具体内容和范围, 如合同的标的、数量、价款、履行方式等;其次, 在意志因素上, 第三人积极追求或放任债权损害结果的发生, 即第三人的行为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最后,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成立不以其从侵害债权中得利为条件, 只要第三人明知他人合法债权的存在, 仍故意实施妨害债权的行为并造成损害结果的发生即可成立侵害债权。

(3) 作为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客体应为合法债权。只有债权是依法成立的才能得到法律保护;反之, 非法成立的债权不仅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而不具有法律效力, 且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更谈不上什么侵害债权的问题了。

在合法债权的范围中, 合同债权最常受到侵害。这里存在一个问题, 即合同债权里的效力待定合同、可撤销合同、附条件的合同该如何认定?首先, 由于效力待定的合同是依法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 在追认之后才产生效力。第三人可能利用合同成立后生效前这个期间实施妨害行为, 损害债权人的期待利益, 若不保护这种期待利益将对债权人有失不公。其次, 鉴于可撤销合同是指基于法定原因使合同欠缺一定的生效条件, 其是否有效取决于行为人是否行使撤销权的合同。在可撤销合同被撤销之前, 其仍具有效力。由此可知, 应对可撤销合同分情况讨论:在行使撤销权之前, 第三人侵害合同债权成立侵害债权;在行使撤销权之后, 合同无效进而便不存在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情形了。再次, 附条件的合同是以条件成就与否来决定合同效力的发生或消灭的合同, 倘若在条件成就前, 第三人引诱当事人违约, 同样损害另一方当事人的期待利益, 从而亦构成侵害债权。

(4) 行为具有违法性。传统侵权法认为, 违法行为是成立侵权行为的必备条件, 对于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也是如此。不过, 仅以法律的原则性规定远远不足以规制层出不穷的侵害债权情形, 有必要将善良风俗作为法律规定的有益补充纳入判断标准, 更周全地保护债权。

善良风俗作为国家、社会存在及其发展过程中所流传下来并为人们普遍认可的行为规则和价值判断, 对人们日常社会活动有重要影响。将善良风俗作为判定侵害债权行为不法性的标准, 更容易得到当事人的接受和认同。如台湾民法第184条规定:“故意以背于善良风俗之方法加损害于他人者, 应负赔偿责任”。不过, 善良风俗的内容具有灵活性和不确定性, 因此要谨慎适用以免扩大侵害债权的范围。对此, 可以综合考察行为人是否以妨害债权为目的, 是否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 是否滥用行为自由等方面来界定行为人有否违背善良风俗。

(5)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行为与损害后果没有因果关系, 那么第三人自然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目前, 学者普遍认为只要存在债权侵害行为, 就有可能发生债权损害结果, 并且发生了损害结果, 那么侵害债权行为与债权损害结果具有因果关系。本文赞成这一观点, 该观点可以较为准确地认定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与债权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此外, 在分析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制度构成时还需考虑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免责事由。不过, 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属于特殊的侵权行为, 因此有特殊的免责事由。该免责事由主要有:正当竞争行为;依法履行职责行为, 如医生、律师为债务人着想, 提供建议致使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善意劝说忠告等。倘若发生侵害债权行为, 第三人可以上述免责事由免于承担责任。

2、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救济方式

依据《侵权责任法》第15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 只有在债权人亦是财产所有人且受损物品为特定纪念物品时, 法院才支持债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由此可见, 第三人侵害债权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型民事责任, 而基本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同时, 在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行为正在发生或存在侵害债权的危险时, 债权人可请求第三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三、建立我国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建议

1、立法现状与司法实践

我国现行法律尚无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明确规定。值得关注的是, 《劳动法》第99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给原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 对原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该条款与英美法判例确认的引诱违约侵权有相似之处, 但其适用范围具有局限性, 对类型多样的第三人侵害债权案件没有普遍适用性。

然而, 出于保护债权的需要,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信用社非法转移人民法院冻结款项应如何承担法律责任的复函》对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给予认可。该复函承认第三人与债务人恶意串通侵害债权的行为, 构成侵害债权, 第三人应在侵权范围内与债务人承担连带责任。由此之后, 便陆续出现了一系列有关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案例, 如“太原市外国企业服装公司诉《山西晚报》侵权案”等。各地法院以最高法院的复函为指引, 对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应承担侵权责任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但是, 有关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司法解释只针对具体案件的判决, 对法院审理案件仅有指导作用, 仅靠司法解释对保护债权人免受第三人侵害的作用有限。因此, 在未来民法典中明确规定第三人侵害债权是十分必要的。

2、关于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立法建议

正如前文所述, 仅靠司法解释已远远不足以保护债权人免受第三人侵害, 立法确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具有现实意义。尽管《侵权责任法》并没有规定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 不过学界已对第三人侵害债权多持肯定之态。

总之, 可将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纳入侵权法体系, 在未来的民法典中作出明确的设置。通过概括式与列举式相结合的模式以保持民法典的稳定性与包容性, 对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责任承担、损害的计算进行具体明确的规定, 以利于实践操作。具体如下:第一条【第三人侵害债权】:债的关系以外的第三人明知他人享有债权, 故意造成债权损害的, 应承担侵权责任。

第二条【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第三人不得采用以下行为侵害他人债权:1、非法诱使债务人违约;2、对债务人采取肉体或精神上的强制、胁迫致使债务无法履行;3、与债务人恶意串通, 侵害债权;4、以背于善良风俗的手段侵害债权的其他行为。

第三条【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的免责事由】:因履行职责行为、忠告行为、正当竞争行为造成债权损害的, 第三人不承担侵权责任。

第四条【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责任范围】: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责任范围限于该债权正常实现时可得的利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纷繁的经济交往中, 第三人侵害债权问题日益凸显。然而, 传统民法理论中的债的相对性原则与该制度的关系等相关问题, 学界仍存在争议, 我国现行的民事立法尚无具体条文明确规定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本文通过分析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制度构成以及我国关于该制度的立法现状与司法实践, 主张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以满足社会需要。

关键词:第三人侵害债权,债的相对性,构成要件

参考文献

[1]肯尼斯·S·亚伯拉罕、阿尔伯特·C·泰特选编, 许传玺、石宏等译:侵权法重述:纲要[M].法律出版社, 2006.

[2]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 (第五册) [M].中国政法大学, 2005.

[3]杨立新:侵权法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5.

[4]江平:民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5]汪渊智:侵权责任法学[M].法律出版社, 2008.

[6]孙森焱:论关于债权之侵权行为[J].法令月刊, 1986, 37 (5) .

[7]杨立新:类型侵权行为法研究[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6.

第三人侵害债权问题 篇6

我国借鉴传统民法理论, 认为民事权利按照效力范围可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 同时以权利侵害人承担侵权责任和不履行责任对其分别予以保护和救济。物权为绝对权, 物权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都负有不可侵犯物权人对物进行支配和控制的义务, 违反该义务的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与此不同的是, 债权为相对权, 债权的效力只及于特定的相对的债务人, 违反债的义务承担债务不履行的责任。后来随着人与人之间财产利益关系的日益复杂, 代位, 为第三人订立合同等制度的建立使得物权和债权原本清晰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 而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出现则更是极大地突破了债权相对性理论。这种突破引来了国内很多学者的强烈反对, 针对他们的反对意见, 笔者对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进行了一些思考和研究, 以期通过现实和理论的分析, 论证其存在的合理性。

二、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概述

要深入探讨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合理性, 首先需要对它有初步的认识。

(一) 渊源

1. 大陆法系

传统理论认为, 由于债权没有公示方法, 致使债权债务关系只存在于特定当事人之间, 第三人对债权的存在毫无意识, 因此很难和对物权一样保护债权。基于这种认识, 传统大陆法系国家向来坚守债权相对性的原则, 侵权行为的客体只能是绝对权。[1]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债的关系不再如以前那样隐蔽, 第三人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获得相关信息, 进而出现了债权债务关系之外的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行为。为公平起见, 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在判例和学说中肯定了债权的不可侵犯性, 并逐步明确侵害债权的第三人得负侵权损害赔偿责任。1916年3月10日日本大审院刑事判例谓:“凡属权利, 如亲权、夫权之亲属权, 物权、债权之财产权, 无论其权利之性质、内容如何, 皆有不受侵害之对世效力, 无论何人对之有侵害行为, 均应负担消极义务。”[2]但学术界仍对侵害债权行为的认定存有争议, 所以这一制度始终未在各国家地区的民法典中明确规定。

2. 英美法系

英美法系国家没有物权和债权之分, 而是对一切具有财产内容的利益予以保护。因此, 对英美法系国家而言, 大陆法系中所指的债权利益一直就是不可被第三人侵犯的。

(二) 概念及构成要件

依据通说, 第三人侵害债权, 是指债权债务关系以外的第三人故意实施或与债务人恶意通谋实施, 意在侵害债权的行为并造成债权人损害。[3]至于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构成要件, 有学者主张将其类型化分析, 针对侵害债权行为的具体形态适用不同的构成要件。而在笔者看来, 侵害债权行为仍属于侵权行为, 该制度的构建应该基于一般侵权制度:一方面, 这能确保侵权法体系的一致性;另一方面, 由于具体的情况纷繁复杂, 即使进行类型化的处理也很难做到全面的总结。但与此同时, 由于侵害债权行为的特殊性, 在制度建立和法官具体适用方面需要有特殊的考虑。据此, 笔者认为, 无论第三人是独立实施还是与债务人通谋实施侵害债权的行为, 其构成要件一般如下:[4]

1. 存在合法有效的债权

2. 债权债务关系之外的第三人有侵害债权的行为

3. 侵害债权第三人主观上是故意的, 即第三人意图侵害债权, 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4. 债权人的债权利益遭受了损害

5. 第三人的侵害行为与债权人债权利益的损害有因果关系

三、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虽然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设计已经比较完善, 但还有很多坚持传统民法理论的学者仍尽可能排斥运用第三人侵害债权原理解决实际案例。他们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没有必要存在, 因为现存的代位制度、合同效力规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制度可以覆盖其能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存在会破坏传统民法法系概念法学的传统, 导致整个逻辑体系的混乱。传统民法中物权和债权的严格界限以及侵权责任严密的适用体系让学者们不得不有以上的疑虑。

接下来本文将通过结合实践和理论, 逐步解决学者们现在的两大疑惑, 以论证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一) 现存的制度无法代替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主要针对由于第三人的原因导致的债权人债权无法实现的问题的处理。有学者指出, 中国《合同法》第73条规定的代位制度, 合同效力的相关规定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等法律制度即能解决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所能解决的所有问题。[5]但笔者并不这么认为, 有中国现实的案例为证。

1. 案例简介

北海忠实公司与北海市海兴贸易公司签订一份钢材购销合同, 海兴公司接货后尚欠1019780元未付。为此, 忠实公司向北海市海城区人民法院起诉, 同时申请财产保全。后北海市海城区人民法院派员到某银行北海市分行第二营业部查询海兴公司存款情况, 经查实海兴公司所存的款项余额尚有840000元人民币, 该院当即送达冻结该笔存款的裁定书及协助执行通知书, 第二营业部于当日已签领上述法律文书。然而第二营业部在签收上述法律文书后, 仍允许海兴公司职员在已经查封的账户上取款。时至次日, 海兴公司共在账户上连续提款9次, 共计799559元, 使该冻结的账户上最后仅存40441元。虽然忠实公司诉海兴公司的购销钢材合同纠纷一案调解生效, 但因冻结的存款已被取走, 且海兴公司又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 造成生效调解无法履行。于是忠实公司又起诉某银行北海市分行, 请求其予以赔偿。

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判决:北海市海城区人民法院依据忠实公司的财产保全申请, 冻结海兴公司在张某某名下的存款, 某银行北海市分行不经北海市海城区人民法院准许, 让海兴公司将已冻结的存款提走, 其行为不仅妨碍了民事诉讼, 也侵犯了杨玉石的合法权益, 对被取走的款项, 被告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 可能适用的法律制度

本案某银行北海市分行的不法行为满足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构成要件:债权人的债权合法有效;债权关系以外的第三人北海市分行实施了侵害忠实公司债权的行为;债权人的债权遭到了损害;同时, 第三人的侵害行为与债权人的损害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此外, 第三人存在侵害债权的故意, 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债权人债权无法实现的后果。

由上分析可见,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可以很好地解决本案, 而我国现存法律制度却未能涉及。首先, 我国《合同法》确认的代位制度和合同效力的规定无法适用。代位制度赋予债权人代位权, 债权人可以在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 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情况下, 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当次债务人向债务人履行债务时, 如果债务人拒绝受领, 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代位之诉, 将次债务人列为被告, 代债务人受领。此制度要求存在债务人的债务人, 即次债务人, 然而本案中的被告北海分行与债务人之间并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 明显不能适用代位制度。《合同法》第52条规定, 导致合同无效5种情况之一, 双方恶意串通, 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案例中虽然债务人和被告恶意串通损害了原告的利益, 但是债务人和被告之间并没有成立合同, 无所谓生效与否, 对原告的补偿更无从谈起。其次, 由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仅仅适用于存在竞争关系的经营者, 而案例中原告和被告之间并不存在任何竞争关系, 主体不适格, 所以也无法适用该法律规范处理纠纷。

(二) 债权相对性的突破不会导致体系的混乱

依上述分析可知, 现存的法律制度无法完全覆盖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所能解决的问题, 我国有必要建立该制度以弥补法律的空白。但是对此, 又有学者担心该制度的建立会导致物权和债权区别的泯灭, 破坏民法内在体系的和谐性。[6]笔者认为, 这种担心也是没有必要的。

我国学者谢在全曾指出, 债权得为侵权行为之客体, 债权受不法侵害时, 亦得依侵权行为之规定, 请求损害赔偿。[7]支持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建立的学者们尝试着寻找其存在的基础, 有以我国王利明教授和邱聪智学者为代表的利益保护说;还有以我国学者朱柏松为代表的债权行使和归属说等。[8]暂且不论哪一种更为科学, 至少各种学说都建立在物权和债权两分的基础上, 仅对债权的特性做了细微的调整以适用于具体特殊的情形, 而并未消灭物权和债权的区别。我们判断一个复杂事物的特性是看其本质属性, 其他属性微小的变化并不会改变其本质属性, 更何况物权和债权同为财产权利, 其区别也是相对而言的。此外,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适用有严格的构成要件的限制, 因此, 不必担心该制度的构建会改变债权的本质属性, 导致体系的混乱。

四、适用注意

本文虽然主张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存在具有合理性, 但是基于损害合理分配的原则, 笔者并不否认此制度需要谨慎适用。笔者认为, 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应严格审查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构成要件, 特别是要重点考查第三人的主观要件, 即第三人实施使债权人无法实现其债权利益侵害行为, 必须是基于故意。这里所指的“故意”, 既要求第三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债权利益的损害, 还需要第三人存在加害于债权利益的明确目的。若只有前者, 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第三人虽然知道他的行为会造成债权利益的损害, 但他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侵害债权, 而仅仅是针对债务人或者其他。在这种情况下, 第三人显然应该为其不法行为承担责任, 却不应为债权利益损失承担赔偿损失。

参考文献

[1]丁亮华.第三人侵害债权之责任构成[A].梁慧星.民商法论丛[C].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39) :313.

[2] (日) 我妻荣.日本民法债权总论[M].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1998.

[3]王利明.论合同的相对性[A].王利明.民商法研究[C].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 (3) :416.

[4]张淑隽.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理论问题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 2009, (2) .

[5]魏盛礼.第三人侵害债权理论:理论创新还是法学歧途?[J].河北法学, 2005, (9) .

[6]徐红新, 张爱丽.第三人侵害债权理论之检讨[J].河北法学, 2002, (11) .

[7]谢在全.民法物权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剖析下一篇:课文文化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