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类药物

2024-05-04

抗感染类药物(精选九篇)

抗感染类药物 篇1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感染作用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主要是由于人体中的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状的斑块破裂, 从而使血小板粘附聚集以及凝血因子被激活形成血栓, 从而出现一系列的血管破裂、痉挛、出血, 导致冠状动脉完全或部分闭塞引发的心肌缺血、缺氧, 甚至心肌梗死等危重疾病[1,2]。由此可见血小板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 抗血小板为主要的治疗目的。而在临床中他汀类药物在抗血小板的应用中极其广泛, 除了能够抗血小板凝聚, 达到降脂的治疗目的以外, 在近期的临床医学研究中, 发现他汀类药物还能够治疗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引起的感染[3,4]。因此本文就对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抗感染作用及其临床运用进行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需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手术的1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 年龄45~71岁, 平均 (68±2.1) 岁。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35例, 女25例, 年龄45~70岁, 平均 (67±1.8) 岁;急性心肌梗死33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27例。对照组男36例, 女24例, 年龄45~73岁, 平均 (68±4.1) 岁;急性心肌梗死32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2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肌钙蛋白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入院当天均经TC、TG、HDL-C、LDL-C检查, 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诊断符合内科学临床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患者不存在其他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患;不存在任何精神心理疾病;不存在原发性或继发性痴呆;不存在全身系统性疾病;对本次研究知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服用赛诺菲安万特 (杭州) 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氯吡格雷300 mg, 每天晚饭后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维持1周, 之后给予本组患者每天均服用他汀类药物10~40 mg作为维持剂量。持续1个月。

1.3 判断标准

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 同时术后冠状动脉中残余狭窄≤30%, 没有发生急性的并发症, 且前向血流分级TIMI为Ⅲ级, 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心电图较之前有所改善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同时术后冠状动脉中残余狭窄≤50%, 没有发生急性的并发症, 且前向血流分级TIMI为Ⅱ级, 为有效。心电图无明显改善或恶化, 患者在实行冠脉造影之后, 得到的管腔内径与上一次实行介入治疗之后的管腔直径丧失情况相比较, 要在50%以上时为无效[5]。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肌钙蛋白水平分别为 (3.17±0.64) ng/m L、 (3.09±0.78) ng/m L, 治疗后分别为 (0.92±0.14) ng/m L、 (1.83±0.56) ng/m L。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肌钙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 但观察组患者肌钙蛋白水平下降更为明显,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3 讨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ST段抬高型心梗及ST段抬高型心梗, 其主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激活发生聚集导致急性血栓的形成, 从而引起冠状动脉变窄甚至堵塞, 造成心肌供血严重减少[6]。临床症状主要有胸闷、胸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情况严重还会导致患者死亡[7]。在冠脉综合征治疗中, 采用冠状动脉支架是对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但在术后引发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是发病率较高以及较难处理的情况[8]。因此在术后均采用抗栓药物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的治疗可以阻止血栓进一步发展, 加速溶栓, 提高溶栓再通率, 保护缺血心肌, 避免心肌坏死;减少术后血管再梗死或再闭塞的发生。

抗血小板的溶栓治疗属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治疗现阶段较为常用的一种防止血管再次狭窄的治疗方法, 该治疗方法具有疗效显著、易于操作、及时与方便等优势。相关医学研究发现, 溶栓疗法的治疗效果受药物剂量影响较大, 往往采用临床初始剂量并未起到明显效果, 同时给药过程中还应考虑患者的耐受程度以及适用剂量。

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药物, 属于强效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具有起效迅速、持续时间长等优点[9]。其作用机制是氯吡格雷体内活性代谢产物可选择性地与血小板表面的ADP受体P2Y12发生不可逆结合, 进而阻断ADP对腺苷环化酶的抑制, 从而促进c AMP依赖的舒血管物质磷酸化, 抑制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b受体与纤维蛋白原发生结合以及糖蛋白GPⅡb/Ⅲb复合物的活化, 最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另外, 氯吡格雷还可以通过阻断血小板的活化, 进而减少炎性介质的表达与释放, 产生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此外, 氯吡格雷能够有效降低ST段或非ST段抬高心绞痛、脑卒中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经临床结果显示, 氯吡格雷的临床副作用明显高于观察组。而他汀类抗感染药物其以良好的抗过敏、消炎、止痛功效[8], 成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感染疾病的常用药物。随着他汀类抗感染药物的应用逐渐增多, 其安全性及临床应用效率的研究, 也成为了众多专家的研究课题。他汀类抗感染药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应用中疗效虽然较为显著, 但是其不良反应亦不可轻视。为探究其更安全的用药方法和临床效果, 更多的专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以减少其不良反应, 提高药效。近年来, 推出了的新型的他汀类抗感染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等[9], 这类药物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炎症时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他汀类药物可以防止单核细胞黏附在血管的内皮上, 起到稳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10]。各类新型的他汀类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方式, 起到防治血管壁出现炎症, 比如阿托伐他汀可以使丝氨酸及苏氨酸的激酶活化, 从而引起e NOS出现磷酸化, e NOS的活性加强, 这时候阿托伐他汀就可以降低凹陷处蛋白的含量, 降低凹陷处蛋白质对e NOS实施的阻碍, 从而提高e NOS的活性, 生成NO, NO的含量增加就可以使病人的血管舒张, 防止单核细胞黏附在血管的内皮上, 从而对血管内皮起到保护作用[11,12]。

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有效地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部仪器血液循环过程中凝血因子与组织因子之间的有效结合, 那么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破裂时, 抑制了血栓的形成, 从而直接抑制了平滑肌细胞的合成胶原蛋白, 同时会刺激巨噬细胞产生表达了降解基质金属蛋白酶导致纤维帽变薄和破裂[13]。

抗感染类药物 篇2

【摘要】:现在的抗肿瘤药物和过去的药物不同,为了避免其产生不容易选择性、出现不良反应几率大和耐药性的弊端,其已实现了高选择和低毒性的优势。其中对于强心苷类化合物抗血液科肿瘤机制的研究备受瞩目。本文以研究强心苷类药物的分类和对抗血液科肿瘤的作用,深入分析其抗肿瘤的机制,进而引出它在医学临床中的应用。为强心苷类药物的发展和抗肿瘤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意义。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强心苷类药物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CARDIAC GLYCOSIDES OF ANTI TUMOR DRUGS IN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Abstract]:Now the antitumor drugs and the past different drugs, in order to avoid the disadvantages of not easy to produce selective, adverse reactions and drug resistance rate, it has realized the high and low toxicity advantage.The study on cardiac glycoside compound anti tumor mechanism of high-profile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Based on the study of cardiac glycoside drugs against tumor classification and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in-depth analysis of its anti tumor mechanism, which leads to its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medicine.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ac glycoside drugs and antitumor mechanism research.[keyword] antitumor drug;mechanism;research progress;cardiac glycoside drugs

前 言

恶性肿瘤对于人们的危害正慢慢普及开来,现在中国大概有200多万的患者深受肿瘤疾病的摧残,研究血液科肿瘤机制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随着现代肿瘤生物学的高速发展,抗肿瘤药物开始了严谨的研究工作。现代科学的进步逐渐引导人们朝着先进的健康理念发展,医学进步给大量的医学难题带来了解决的希望,血液科肿瘤疾病也不例外。血液科肿瘤虽然长期困扰着很多医学专家,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其研究力度的深入。肿瘤在遗传学中被当做是一种基因病,同时还会受到各种各样外界因素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进而导致了患者的DNA出现损害,患者的原癌基因被激活进而引发的其表达水平异常[1]。

人们所了解的强心苷类药物一般是对心力衰竭与心房颤动所采取的药物治疗,但科学研究发现强心苷对于抗肿瘤研究的作用也十分重要。20世纪40年,医学专家们纷纷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抗癌药物的临床使用,其结果是医学界得到了300多种西药和200多种中成药物用于抵御肿瘤疾病。现在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抗肿瘤药物高达70多种,现在投入研究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抗肿瘤新药也不下300种。数量众多的抗肿瘤药物反映了医学研究人员正在大范围地寻找理想中的抗肿瘤良药,不过临床反映的结果却让专家们再次投入研究,因为理想的治疗药物少之又少。伴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发现了一个十分惊喜的科学发现,细胞之所以导致癌变其根本原因在于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出现了失调而发生的,这就使得恶性的肿瘤细胞大量增生。然而这一研究为日后研究强心苷药物起到了普及和推广作用。

肿瘤作为现代社会影响人类健康的死亡杀手,其所造成的患者死亡率仅仅低于心脑血管疾病,并出现了增长趋势。为了抗御肿瘤,有关于强心苷类药物的临床研究早在100多年前就开始了。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将强心苷类药物积极用来治疗癌症。患者在传统的临床用药中很容易通过长期用药让肿瘤产生耐药性,医学专家对此也是束手无策。强心苷类药物解决了这一难题。强心苷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希望通过强心苷类药物的科学研究发现和总结出治疗肿瘤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第一章 强心苷类药物分类

强心苷类可以基本划分为外源性强心苷类与内源性强心苷类这两个类别。所谓的外源性强心苷类药物是经过分析和检测大自然中存在有强心苷类物质的天然植物或者动物组织提取物等,它既含有天然成分,又具有经过人工提取的合成物质。例如我们熟知的洋地黄、夹竹桃苷都是外源性强心苷类物质,蟾蜍灵属于提取动物组织而获得的外源性强心苷类物质。内源性强心苷类物质在哺乳动物中广泛存在,经过科学研究哺乳动物能够分泌和合成内源性强心苷类物质,例如内源性哇巴因、内源性地高辛、内源性海蟾蜍毒素[3]。

第二章 强心苷类药物抗血液科肿瘤的作用优势

经过大量数据资料证实,强心苷类药物能够广泛应用在心血管疾病上面,除此之外,它还能够有效治疗和控制肿瘤的恶化,其作用原理多是和抑制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蛋白表达具有很大程度上的联系。强心苷类药物对于肿瘤疾病的治疗主要体现在其能够有效抑制多种肿瘤细胞进行细胞增殖,不过这样的作用却丝毫不会防止正常细胞的功能和运作。有人在文献资料中大胆论证,强心苷类药物具有这种高选择性优势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依靠糖酵解机制实现抑制肿瘤细胞赖的作用。经过研究发现,肿瘤细胞里面往往具有大量的H2O2,肿瘤细胞在进行分

裂和增殖的时候会消耗大量的ATP,肿瘤细胞只好依靠糖酵解增强生存[4]。当和肿瘤细胞生存密切相关的糖酵解增强遭到抑制的时候,就基本宣告了肿瘤细胞的死亡。不过对于正常代谢糖类的人体正常细胞而言,这种抑制效果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又有人提出强心苷类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繁殖的说法,他们猜测强心苷之所以能够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抑制其生命活动,原因在于肿瘤细胞独特的信号通路,不正常细胞没有这么特殊的信号通路,同时强心苷类药物能够有效阻碍肿瘤细胞的信号通路,实现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

经研究发现,强心苷类药物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细胞内HIF-1α蛋白表达[5];这种抑制作用不是通过阻断mTOR, eIF2a和Na+/K+-ATPase这些信号通路[6],更不是阻断eIF4E和底物uRNA之间的结合所致[7],而是通过阻断eIF4E/eIF4G之间的结合来抑制蛋白质翻译起始复合物的形成所导致的。强心苷的抗肿瘤作用是多靶点的,它们可以影响肿瘤生长过程中各个环节,发挥多效的抗肿瘤作用,是一类很有前景的新型抗肿瘤药物[8]。但是其毒副作用始终是其应用的最大限制,能否发现更多肿瘤治疗量下无心脏毒性的强心苷,或者对于一般强心苷在临床应用中如何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是近几年强心苷的研究热点也是将来的研究趋势。

第三章 强心苷类药物抗血液科肿瘤机制

强心苷结合至Na+/K+-ATP酶后,作用于附近一些蛋白引起信号级联的变化;或者通过增强细胞内外Na+和K+的交换,增强ATP的水解,导致Ca2+大量内流[9]。

Ca2+是细胞内信号传递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第二信使,参与细胞内多条信号通路的调节。有学者认为认为Na+/K+-ATP酶α亚基是肿瘤治疗中的一个新的重要靶标

[10]。医疗工作者们已在多种肿瘤细胞内发现Na+/K+-ATP酶α亚基表达上调,寻找靶向作用于Na+/K+-ATP酶α亚基的新药物将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的方向。强心苷是一类细胞内DNA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研究研究发现,在乳腺癌细胞MCF-7中,地高辛和乌巴因可抑制拓扑异构酶Ⅱ的催化活性,然而对拓扑异构酶Ⅰ却无作用。而海葱次甙A对拓扑异构酶Ⅰ和Ⅱ都有抑制作用。临床发现蟾蜍灵可抑制白血病细胞系HL60的拓扑异构酶Ⅱ活性影响DNA合成,诱导HL60细胞凋亡[11]。在另一种白血病细胞系U937中亦发现,蟾蜍灵抑制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并且可诱导酪蛋白激酶2基因易位[12]。但是强心苷抑制拓扑异构酶的机制是否与其抑制Na+/K+-ATP酶的作用相关,目前尚无相关报道。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强心苷化合物的一个新的靶点为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肿瘤发生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在很多肿瘤中都能检测到高表达的HIF-1α,它的表达增强会引起下游多种细胞因子如VEGF、IL8和IL6等的表达增加,涉及到肿瘤细胞的凋亡、迁移、粘附以及肿瘤血管形成等与肿瘤密切相关的细胞行为[13]。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建立一个HIF-1α抑制剂筛选模型,并筛选了一批化合物,地高辛、乌巴因及洋地黄毒苷等一系列强心苷类化合物对HIF-1α都有抑制作用,是一类潜在的HIF-1α抑制剂。

第四章 强心苷类药物治疗血液科肿瘤的临床运用

经过国际研究的资料指出,现在已经有一些强心苷类化合物进入了抗肿瘤临床研究,这些化合物的心脏毒都相对比较低,在安全剂量都可发挥较好的抗肿瘤活性。Anvirzel是从夹竹桃属夹竹桃中分离的一个活性提取物,它的活性成分中有两个强心苷类化合物,夹竹桃苷和夹竹桃甙元。Anvirzel和夹竹桃苷都可抑制人前列腺癌PC3和DU145两个细胞株中成纤维生长因子2(FGF-2)的释放[14]。UNBS-1450是一个半合成的强心内酯,多数实验性文献对它的研究集中在非小细胞肺癌上:UNBS-1450可使溶酶体膜的通透性增加,还可以UNBS-1450可抑制核因子κB诱导的细胞保护作用,且对非小细胞肺癌异种移植瘤具有较好的抑制活

性[15]。

强心苷是一类主要用来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甾体苷类,在临床上已经有200多年的应用历史。近年来,强心苷的其它药理功能还在不断被发现,有人报道强心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治疗脑缺血性中风。马莲鞍属暗消藤的强心苷对纤维肉瘤、宫颈癌、肺癌细胞株有抑制作用,马莲鞍中强心苷类化合物能显著抑制胃肠癌细胞的增殖[16]。这些研究表明强心苷将来还有望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强心苷在多个科属存在,其中不乏常用或传统中药,如罗布麻、夹竹桃、冰凉花等,但同时其严重的副作用也一直困扰着医生和患者。研究发现强心苷之所以能够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抑制其生命活动,原因在于肿瘤细胞独特的信号通路,不正常细胞没有这么特殊的信号通路,同时强心苷类药物能够有效阻碍肿瘤细胞的信号通路,实现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因此积极研究强心苷治疗血液科肿瘤基本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的发展趋势了。通过研究强心苷类药物能够帮助大量被恶化肿瘤疾病摧残的患者们,也能够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带来希望,本文集中论述了强心苷类药物对于血液科肿瘤抵抗机制的研究,为医学中的肿瘤治疗领域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Perne A,Muellner M K,Steinrueck M,et al.Cardiac glycosidesinduce cell death in human cells by inhibiting general protein syn-thesis.PloS One.2009

[2] Acquarone N,Castello C,Antonucci G,et al.Pharmacologic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chronic kidneydisease:a complex issue.J Cardiovasc Med(Hagerstown).2009

[3] Kolkhof P,Geerts A,Schafer S,Torzewski J.Cardiac glycosides potently inhibit C-reactive protein synthesis in human hepatocytes.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2010

[4] Wang Z,Zheng M,Li Z,et al.Cardiac glycosides inhibit p53synthesis by a mechanism relieved by Src or MAPK inhibition.Cancer Research.2009[9]

[5] 陈少萍.强心苷的抗肿瘤治疗研究进展[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9(06)

[6] 邱碧丽,程永现,杜晓曦.强心苷中毒机制及规避措施[J].亚太传统医药.2010(04)

[7] 陈少萍.强心苷的抗肿瘤治疗研究进展[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9(06)

[8] 陈大朋,唐泽耀,熊永建.强心苷类抗癌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11)

[9] 陈有娥.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综述[J].北方药学.2014(02)

[10] 邱碧丽,程永现,杜晓曦.强心苷中毒机制及规避措施[J].亚太传统医药.2010(04)

[11] 王超,郑直.强心苷类化合物对肺癌细胞A549和H1975的不同生长抑制作用

[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2(06)

[12] 徐方野,高苗苗,木合布力·阿布力孜.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02)

[13] 陈有娥.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综述[J].北方药学.2014(02)

[14] 曾一,李娟,徐岳一.强心甾类固醇类药物对血液肿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2011

[15] 何玲娟.强心苷类药物抑制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蛋白表达的机制研究[A].浙江大学.2013

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的观察体会 篇3

方法:根据病人所感染的微生物种类、病人的机体状态以及药物的抗菌作用、抗菌谱、选择性和对机体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后,选择最佳的抗菌药物和制订最佳治疗方案。

结果:通过观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疗效、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减少耐药菌株都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在临床实践中,怎样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因此用药的目的在于既要充分发挥其药物的有效性,也要注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既合理用药。

关键词:合理用药 抗感染药 观察体会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25-02

抗感染药物,是指用以治疗病原体(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休、细菌、螺旋休、真菌等)所感染的各种抗生素,包括合成抗菌药物、抗结核、麻风、真菌和抗病毒的药物[1]。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抗菌药物在医院的使用率30.0%,而我国的使用率约70.0%。据统计,目前全国使用量、销售量排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菌药物[1]。抗菌药物滥用已成为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生存之患。

1 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分析

1.1 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的重要问题,这对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疗效、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减少耐药菌株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日趋严重,由此而引发和导致病菌耐药株增加已成为全球性问题[2],据报道我国每年约有8万人死于抗菌药物的滥用。

1.2 误用与滥用:将抗菌药物当成是消除病原体感染的保险剂,如只要能治病,都可以用。举例:2004年安微一家医院为一名9岁女孩治疗感染的手指,因为抗生素的滥用导致截肢,因此,防止滥用抗生素,是治疗中必须要遵循的原则,否则会使病人种造成不可预想的后果,至产生耐药性。

2 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的观察

2.1 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据有关规定,医院应建立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制度和生物试验室。对抗感染药物的应用药力争控制在50%以下,严格掌握适应症。主要为临床用好、用巧抗菌药物提供帮助。

2.2 护士应根据各种抗感染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制要求,準确执行医嘱进行配制,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有条件时应开展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

2.3 造成菌群失调,使免疫力下降,产生一系列并发症,主要是真菌感染如:霉菌性阴首炎、腹泻、口腔粘膜炎,反复感染感冒和发生衣原体、支原体脑炎,这类病人免疫力往往要半年一年或更长时间才能恢复,而且在此期间要尽可能少用和不用抗生素。

2.4 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掌握抗感染药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一定要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的给药方法、间隔时间、途径,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菌群失调,如发现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3 合理用药

3.1 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可以治愈或挽救患者的生命;不合理使用,则会延误患者的救治时机,而长期滥用将会导致细菌耐药,破坏人体内微生态平衡,引起患者内源性感染,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

3.2 我们必须要在明确的指征下,根据药敏试验,为病人选择适宜的抗生素和适当的剂量、给药方法及疗程,以达到杀灭至病菌的目的。

3.3 对已明确的病毒感染,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对发热原因不明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也不宜使用抗感染药物,对病情严重和细菌感染不能排除者,可酌情选用抗菌药,最好采取综合治疗(中西医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不要过分依赖抗菌药物。

4 重视使用抗生素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4.1 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病人的定植抵抗力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防止菌群失调,尤其对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者,应定期观察菌群变化及感染部位的细菌变化,防止真菌二重感染。

4.2 抗菌药物不能长时间、大剂量使用,以防发生菌群失调导致的二重感染。治疗中应用剂量要足够,取得稳定治疗后,方可停药,避免治疗不彻底造成疾病复发或诱导耐药菌株产生,对急性感染,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续用2—3到三天可停药。

4.3 抗菌药并不是越贵、越新就越好。抗菌药没有高级和低级的区别,只有使用时对症、不对症和安全、不安全的问题,口服抗菌药时,药物吸收可能会受到食物的影响,应根据具体药物的要求考虑服用时间。静脉滴注抗菌药,能很快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但是并非所有的感染情况都需要输液。

4.4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抗菌药应特别注意,应严格遵医嘱服用,有些药物应权衡利弊使用,应把胎儿和婴儿作为药物的潜在接受者考虑。老人和儿童使用抗感染药应考虑身体代谢情况,由医师确定合适剂量和疗程。

4.5 应注意所使用的抗菌药和某些药物、食物的相互作用,如禁酒、禁食某些水果等。有些喹诺酮类抗感染的药物,18岁以下未成年人禁用。

5 严格执行合理应用抗菌药原则

医院医师必须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合理应用管理规范》,在选用抗菌药物时必须严格掌握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和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3]

6 讨论

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问题,对减少细菌耐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着重要意义,国内不合理使用抗菌药问题严峻,急待控制解决。

总之在使用抗生素治疗中,必须认识到人体免疫力的重要性,强调综合治疗为好,不要过分依赖抗生素。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在内罗华会议上提出的药物合理应用定义为:“患者所有药物适合其临床需要,所有剂量及疗程应符合患者个体情况。”

参考文献

[1] 田碧文.何庭辉,抗菌药物应用管理与成效分析.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9,8(9):343—345

[2] 田中革.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回顾性调查与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21):335-336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沈阳市东陵区中心医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抗感染药物出现ADR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性75例, 女性125例, 年龄18~75岁, 平均 (63.0±13.5) 岁。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参与本次抗感染ADR调查。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抗感染药物出现ADR患者的临床资料。

1.3 观察指标

(1) 观察患者不同给药途径和ADR发生的情况。 (2) 观察患者不同种类药物和ADR发生的情况。 (3) 观察患者ADR途径情况。

2 结果

2.1 患者不同给药途径和ADR发生的情况

见表1。

2.2 患者不同种类药物和ADR发生的情况

见表2。

2.3 患者ADR途径情况

见表3。

3 讨论

从患者不同给药途径和ADR发生的情况中, 主要是静脉给药发生ADR的比例最高, 可能是由于通过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体内, 在发挥其抗感染作用的同时, 通过血液循环对不同脏器的损伤更大, ADR表现更明显[3]。不同种类药物和ADR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 其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比例最高, 主要以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为主, 可能由于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件发布前, 在各个科室使用较为广泛。皮肤损害发生率最高主要是全身局部皮疹、丘疹、风团、荨麻疹、皮肤红肿、皮肤瘙痒。其次为消化系统主要以恶心、呕吐、反酸、胃部饱胀感、胃部绞痛、腹泻、腹痛便秘、便血、喉头水肿。神经系统反应为头晕、头痛、乏力、耳鸣、烦躁、失眠健忘、胡言乱语。心血管系统损害有心悸、心慌、血压异常变化、下肢水肿、呼吸系统反应是咳嗽胸闷、呼吸困难、气急喘憋。泌尿系统反应是以尿频、血尿为主。全身性损害以过敏性休克、局部水肿、手麻、发热、出汗、发冷、发抖等症状。

综上所述, 通过临床应用的抗感染ADR分析, 提示应更加充分的认识药物的作用机制和ADR, 根据ADR情况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密切观察, 为提高临床疗效, 给予恰当的处理。

摘要:目的 探讨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 (ADR) 报告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分析沈阳市东陵区中心医院收治的抗感染药物出现ADR患者临床资料, 探讨抗感染ADR。结果 200例患者静脉滴注ADR发生率最高, 氟喹诺酮类ADR发生率最高, 患者的ADR主要以皮肤损害为主, 其次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结论 应更加充分的认识药物的作用机制和ADR, 根据ADR情况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密切观察, 为提高临床疗效, 为指导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吴惠妃, 邱雄泉, 李柬蕙.我院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 2009, 4 (4) :92-93.

[2]陈桂香.175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14) :149-151.

抗感染类药物 篇5

1 临床资料

1.1 病史摘要

患者, 女, 44岁, 因“精神病史20年, 再发10d伴尿少5d”入院。患者20多年前诊断“精神分裂症”, 一直予以口服抗精神药物治疗, 症状控制良好 (具体用药不详) 。10d前, 患者“感冒”后, 精神失常再次发作, 就诊于我市精神病院, 予以抗精神病治疗, 精神症状有所改善。住院期间患者出现饮食差、尿量减少、肝肾功能进行性损害, 继而出现高热、昏迷等症状, 为求进一步诊治入住我院, 拟“多脏器功能衰竭”收住ICU。

1.2 入院查体

T:38.9℃, P:101次/min, R:42次/min, BP:155/88mmHg (1mmHg=0.133kPa) , SaO283%。昏迷, 体型肥胖 (卧床) , 全身皮肤及巩膜无明显黄染, 双瞳孔等大等圆, 光敏, 颈软, 颈静脉无明显充盈, 双肺呼吸音粗, 可闻及明显湿性啰音, 心律齐, 腹软, 肠鸣音存在, 双下肢无水肿。肌张力较高, 双下肢病理反射未引出。

1.3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13.2×109/L, 中性粒细胞91.9%, 血小板47×109/L;尿常规:红细胞+++, 蛋白质+;心肌酶谱:ALT 241.57IU/L, AST 1 317.00IU/L, 乳酸脱氢酶5 831.00U/L, 肌酸激酶36 488U/L, 肌酸激酶同工酶25 812IU/L;肾功能:肌酐793.5μmol/L, 尿素氮44.66mmol/L;电解质:K 5.28mmol/L, Na 153.5mmol/L, Cl115.3mmol/L;血气分析:pH 7.405, PCO223.1mmHg, PO279mmHg, HCO3 15.2mmol/L, TCO2 16mmol/L, BE-10mmol/L;胸部CT:右下肺坠积性肺炎伴胸腔积液。

1.4 入院诊断

恶性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

1.5 治疗过程

患者入院时情况较差, 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结合患者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具体情况, 予以抗感染、保肝降酶、抗精神治疗等全身综合性治疗。在整个病程中抗感染治疗是主要的出发点, 先后予以美罗培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伏立康唑联合利奈唑胺, 以及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 患者的感染症状得到很好的控制。患者感染症状较重, 住院周期较长, 前后使用抗菌药物50余天, 停用抗菌药物5d后患者一般情况可, 生命体征平稳, 神智清楚, 精神、饮食尚可, 无发热, 能下地行走, 无特殊不适, 予以出院。

2 抗感染治疗分析

该患者入院时发热、昏迷、血常规检查异常、胸部CT提示坠积性肺炎, 提示存在感染症状, 鉴于患者呼吸急促、心率偏快、合并酸碱代谢紊乱及电解质紊乱, 提示患者感染较重, 对于病原菌不明的可危及生命的重症感染, 经验性治疗可选用高档抗菌药物。患者肝功能损害, 不宜选用经肝脏代谢的抗菌药物。对于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 应禁用肾毒性药物 (如氨基糖苷类) ;对于经肾排泄的药物, 应根据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计算用法用量;对于行腹膜透析的患者, 如果药物的蛋白结合率低, 在透析完毕后应追加一剂用量;而对于持续性血液滤过的患者, 最好透过监测抗菌药物血药浓度来调整抗菌药物用量[4]。该患者虽有重度肾功能损害, 但目前正行持续性血液滤过治疗, 鉴于患者感染重且我院暂未开展抗菌药物血药浓度监测, 建议临床医师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按正常剂量治疗, 监测肾功能并完善相关细菌学检查。临床医师予以美罗培南1.0g q8h治疗。

美罗培南使用5d后, 患者症状稍好转, 痰培养未培养出致病菌, 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等均好转, 向临床医师建议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 建议选用药物应覆盖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药物, 鉴于患者血小板计数偏低, 部分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使用时可加重诱发出血风险, 建议选用诱发出血风险低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医生采纳该意见。患者在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1d时出现皮疹, 不排除药疹可能, 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 此例患者在用完当天所有药物一段时间后才发现皮疹, 且同时使用多种静脉药物, 综合考虑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诱发皮疹的几率低;鉴于目前患者感染症状控制尚可但未完全控制, 未达到停用抗菌药物标准, 建议暂时继续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同时加强抗过敏治疗。患者再次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已有4d, 仍存在发热、血象升高等感染症状, 感染控制情况不好, 鉴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对绿脓杆菌具有强抗菌作用, 此次感染未得到很好的控制可能与长期使用抗菌药物诱发产ESBL酶的阴性菌继发感染有关, 也不能排除合并MRSA或真菌感染, 建议立即行细菌学检查, 必要时先经验性针对产ESBL酶的阴性菌抗感染治疗。

患者连续2次血培养均培养出鸟肠球菌, 结合患者突发严重感染症状, 可排除污染的可能, 应尽快投入针对阳性球菌药物治疗, 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及肝、肾功能情况, 建议选择利奈唑胺。

由于患者长时间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且患者痰培养中培养出霉菌, 且该患者胸片提示双肺重度炎性病变, 加上患者长时间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曲霉菌感染的可能性高, 抗真菌药物的选择应覆盖曲霉菌菌种, 故抗真菌药物建议选用伏立康唑。停用了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予以利奈唑胺联合伏立康唑抗感染治疗。由于利奈唑胺+伏立康唑抗感染治疗在抗菌谱上缺乏对阴性菌, 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的抗菌作用, 建议医师暂不停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医生未予采纳。治疗4d, 患者尿培养检查出鲍曼不动杆菌, 痰培养检查出弗氏柠檬酸杆菌, 患者目前粒细胞缺乏, 仍发热, 考虑与肺部感染控制不佳有关, 鉴于患者肝功能正常、肾功能较前好转、血小板计数正常, 建议加用肝肾双排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

患者血培养及导管血培养检查出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 证实前次分析存在阴性菌感染无误, 与经验性治疗相符, 很好的把握治疗时机。鉴于患者现一般情况尚可, 生命体征平稳, 感染得到控制, 粒缺得到纠正, 且痰培养未再检查出真菌及阳性球菌, 停用伏立康唑与利奈唑胺。

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5d, 患者体温、血象、肺部听诊完全正常, 抗菌药物停药指征明确, 停用抗菌药物, 患者神智清楚, 精神、饮食尚可, 无发热, 生命体征平稳, 能下地行走, 无特殊不适, 予以办理出院。

3 药学监护点探讨

精神分裂症HAP发生率为4.17%, 高于总体水平[5], 对于精神病患者, 家属的教育与管理是疾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何及时、有效地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药学监护, 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增加患者用药依从性, 是摆在临床药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3.1 指导合理应用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 选择药物。从小剂量开始, 逐渐增量, 直至出现最好疗效和最小不良反应为止。不可不顾药物反应, 无限制地应用大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这种过量用药的做法不仅浪费了药物, 而且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

一种药物治疗无效时, 可换用另一种药物治疗。换药过程中切不可将原药一下子全停, 应逐渐减量撤换, 新药也应从小剂量开始, 逐渐增量, 至达到治疗剂量为止。一般不主张2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 因为联合用药不一定增加疗效, 而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相互作用更突出。

服用抗精神病药一般应缓慢递减剂量, 不能突然停药。突然停药有可能引起戒断反应, 如全身出汗、震颤、焦虑、紧张, 有的恶心、呕吐, 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等, 此时应迅速恢复应用原药的原剂量, 戒断反应才可消失。大部分抗精神病药会引起口水多、震颤, 静坐不能、肌张力增高等不良反应, 这是锥体外系副作用, 一旦发生, 应向患者耐心解释, 安慰患者, 做好心理护理。自理能力差的要给予生活上的支持, 多卧床休息。创造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 改善其睡眠。

3.2 加强患者出院指导

应告知患者规范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次数, 每日定时给药, 保证血药浓度。饮酒及食用某些食物 (如柚汁) 会影响某些药物的代谢, 应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 避免药物浓度发生大的波动达不到治疗效果或发生药物毒副反应。

3.3 合理开展患者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其家属耐心宣教, 使家属了解精神疾病相关知识, 熟悉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 告诫患者不可随意换药、停药, 应避免有较大的精神波动, 防止受凉, 加强营养, 提高用药依从性。健康教育是一项操作性强的工作, 药师除了掌握一定原则和技巧外, 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扎实的医、药学专业知识, 掌握与医药有关的相关资料, 如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等, 只有这样才能把健康教育的工作做好, 所以要求药师必须不断学习, 不断充实自己, 才能适应现代医疗模式需要, 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摘要:目的:通过参与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 的药物治疗实践,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与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抗精神药物所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住院期间主要抗感染治疗药物的合理性, 探讨该患者在整个药物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临床药师下一步深入临床实践, 探寻临床药师如何对精神病患者开展临床药学监护的工作切入点提供参考。结果:通过药师有效的药学监护, 能够改善HAP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直接面向患者提供药学服务, 参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开展药学监护, 可避免延误患者的有效药物治疗, 切实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

关键词:抗精神药物,HAP,药物治疗,药学监护,临床药师

参考文献

[1]温鹏, 魏敏, 徐玉荣, 等.医院获得性肺炎148例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 2013, 18 (2) :280-281.

[2]梁玉丽, 刘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诊治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33 (20) :2816-2818.

[3]龙定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J].临床肺科杂志, 2012, 17 (12) :2275-2276.

[4]杨传辉, 仲华, 王凤林, 等.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选择[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6) :828.

门诊儿童处方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8月的100张门诊儿童感染药物使用处方单进行研究, 其中男性58张, 女性42张, 年龄0~11岁, 平均年龄 (5.3±2.1) 岁。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1张, 扁桃体炎14张, 支气管炎15张, 肺炎12张, 鼻窦炎8张, 其他30张。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外伤者、先天性疾病者;手术患儿;心、肾、肝功能严重不全者。

1.2 方法

对所有患儿的用药天数、用药剂量和用药整体剂量、给药途径与用药类型等情况进行分析, 从而评价患儿的抗感染药物使用合理性。

1.3 观察指标

对该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的联合用药情况、给药时间、剂量与给药途径进行分析, 观察用药的合理性。

2 结果

2.1 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在100张处方单中, 一线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为34%、二线抗感染药物61%, 三线抗感染药物5% (这并非表1内容) 。在临床用药中, 采取二联用药17张, 占17%, 三联用药14张, 占17%, 其他为单独用药, 见表1。

2.2 各类抗感染药物的使用频率和品种数

17类抗感染药物, 可归纳为6大类。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频率最高, 占44.4%。其次为林可霉素, 占16.7%, 大环内酯类与青霉素类所占比例较高, 均为11.1%。18种抗感染药物, 销售金额为1429元, 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占38.0%, 林可霉素类占21.1%, 其次为大环内酯类, 占15.1%。见表2。

3 讨论

抗感染药是临床常用药物, 在门诊儿童用药中, 更是使用频率极高, 儿科中使用抗生素种类多, 且使用率高, 抗菌谱广, 存在注射用药比例较高, 使用剂量大, 未对症使用抗生素等问题存在。经相关研究数据显示[3], 三代头孢菌素与β-内酰胺类复合制剂的使用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抗感染药物的广泛、盲目使用, 导致人类机体中的细菌耐药性也开始逐渐加重, 在儿童分离耐药肺炎链球菌的临床检验中显示, 有多重耐药, 且多重耐药可占92%以上, 其中红霉素与青霉素的耐药性尤为严重。经研究显示[4], 我国的抗感染药物联合用药比例, 明显不满足WHO标准。对原因分析显示, 门诊缺乏对细菌感染进行菌种培养的技术, 明确的手段, 医生在临床治疗中, 大多选择经验用药, 并会选择联合用药, 极易导致广谱抗生素滥用情况加重, 并在机体内形成恶性循环[5]。根据目前临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 对抗菌药滥用情况进行控制势在必行, 对儿童抗感染药物使用合理性进行控制, 就是促进临床抗菌药合理应用的主要手段。目前, 临床抗感染药物不合理, 主要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3.1 未合理选择抗感染药物

对该次选择的处方单进行研究后显示, 患者临床症状为上呼吸道感染、胃肠型呕吐者, 使用阿奇霉素行静脉注入, 每天一次治疗。经该次研究显示, 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率达44%, 与其他药物使用率具有显著差异。可见, 未选择针对性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严重。患儿出现肠道病情, 且主要表现而感染、呕吐症状时, 行阿奇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会导致患者发生呕吐、恶性与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 可见对此类症状患儿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 不仅无法取得较好的疗效, 还可能会加重患者的肠道不适感, 导致病情加重, 使肠道症状更为明显[6]。甚至会延误病情, 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发生其他并发症, 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3.2 抗感染药物重复使用

近年来, 随着计划生育的顺利开展, 经济发展的进步,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中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小儿一旦出现身体不适, 或者用药后无法短期产生疗效, 家长可能会要求换药, 导致抗感染药物重复使用情况加剧。

经对处方单分析后表现, 有部分患儿在门诊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首剂选择头孢噻肟钠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但是在后期治疗中, 将抗菌药物, 改为头孢硫脒进行治疗[7]。这就出现了抗感染药物重复使用情况。经处方单统计后显示, 有8张处方单中, 患儿在使用头孢曲松治疗后, 未满48 h, 又采取头孢替安作联合治疗, 两种药物在临床治疗中, 其效果相近, 为抗感染药物重复使用情况。因抗感染药物的重复使用, 会对患儿造成程度不同的毒副作用, 产生不良反应[8]。在抗感染药物使用过程中, 必须要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重复使用情况。因药物治疗作用相近, 可能会引发交叉耐药状况;两种药物因治疗作用相同, 在治疗时可能会引发相互抵抗;药物作用相同时, 在治疗时也会导致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加重。因药物作用相同, 在重复使用时, 也导致药物浪费, 加大医疗费用支出, 为患儿的家庭带来负担。

3.3 未重视用药后不良反应症状

儿童身体处于发育的特殊时期, 身体器官尚未完全发育, 在药物治疗时, 很可能产生不耐受情况, 或者会出现不良反应。经过对该次研究中选择的处方单进行分析显示, 有部分儿童在门诊治疗中采取抗感染药物治疗, 采取呋塞米和万古霉素进行同时治疗, 这两种抗感染药物联合使用后, 会产生肾毒性, 对患儿的身体造成伤害。在临床用药中, 将万古霉素与呋塞米联合使用, 会引发耳毒性与肾毒性。医生在临床用药时, 盲目使用抗感染药物, 忽略用药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症状, 导致患儿用药后产生毒副作用。不仅会产生不良反应, 若未及时停药, 转归症状, 甚至会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3.4 药敏性与细菌培养情况

通过对药物抗感染性进行分析后显示, 所有患儿在行抗感染药物治疗前, 均采取全面的病情诊治, 对病情进行诊断时, 主要有尿液和痰液、血液标本, 在标本诊断中, 有33%的标本显示在细菌感染同时有药敏症状, 并且出现有患者未遵循药敏结果使用抗感染用药, 或者未对患者实施药敏使用, 未及时进行药敏试验等。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9], 对某医院实施细菌培养、药敏性实验情况进行调查发现, 进行药敏性、细菌培养情况明显低于国内平均数据, 导致二联用药和三联用药所占比例低。本组研究中, 二联用药占17%, 三联用药占14%, 与以上研究所得结果相符。

结合上述, 为促进临床能够安全、合理、经济、有效的使用抗感染药物, 医院的药物管理必须要对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加强监督力度, 确保临床用药的规范性、合理性, 使因抗菌药滥用产生的耐药菌株可延缓, 使抗感染药物的安全性与治疗水平显著提升, 减少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抗感染药物的临床使用中, 一定要在进行药敏试验和细菌培养后针对性用药, 以免因盲目用药, 导致患者病情延误, 或者加重病情, 使体内菌群紊乱, 产生耐药菌株[10]。不仅无法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甚至会导致患者疾病治疗难度加大, 使临床治疗费用增加。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 相关部门必须要引起重视, 特别是门诊儿童用药, 不合理抗感染药物的使用, 可能会产生毒副作用, 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洁.门诊儿童处方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8) :494-495.

[2]马洁.儿科抗感染药物处方发药交待的注意事项[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1) :271-272.

[3]周鹏, 管鸽.该院门诊2011年4月用药处方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23) :218-219.

[4]王庆阳, 刘红.徐州市儿童医院2010-2011年药品使用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 2012, 18 (5) :47-49.

[5]邵志颖.社区医院儿科门诊处方用药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21) :124-125.

[6]徐先华.儿科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36) :402-403.

[7]刘宏明, 邱昆全.该院住院患者抗感染药物处方金额抽样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1, 31 (6) :770-771.

[8]程敏.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抗感染药用药的分析[J].现代养生, 2014 (2) :97-97.

[9]周林海.儿科上呼吸道感染应用抗感染药的趋势研究[J].海峡药学, 2013, 25 (5) :129-130.

常用抗感染药物配伍稳定性验证 篇7

1 仪器与试药

UV-2401紫外分光光度仪 (日本岛津) ;TG328B型电光分析天平 (上海天平仪器厂) ;pHS-3C型数字式酸度计 (上海理达仪器厂) ;抗感染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抗感染药注射液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

2 方 法

2.1 测定波长的选择

取各种对照品适量, 配制成约8μg/ml的抗感染药溶液和约12μg/ml的配伍溶液, 以蒸馏水为空白, 分别在200~400mm波长范围内扫描。根据各种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选择检验波长, 采用解线性方程组法分别加以分析。

2.2 线性方程组的确立

精密称取各种抗感染药对照品适量, 配制成200μg/ml的贮备液 (I) , 分别精密吸取I液1.0、2.0、3.0、4.0、5.0ml定容于100ml量瓶中, 配制成2~10μg/ml的抗感染药系列溶液;精密称取各种配伍对照适量, 配制成600μg/ml的贮备液 (II) , 再分别精密吸取II液1.0、1.5、2.0、2.5、3.0ml定容于100ml量瓶中, 配制成6~18μg/ml的配伍系列溶液。以蒸馏水为空白, 分别将2组测定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将所得数据回归处理得系列方程。

2.3 回收率实验

精密称取各种抗感染药和配伍液对照品适量, 配制成高、中、低3个浓度的混合溶液, 每个浓度分别测定3次, 计算回收率[2], 平均回收率分别波动在100.56%~100.24%, RSD波动在1.09%~1.02%。

2.4 配伍稳定性实验

2.4.1 配伍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浓度, 取各种抗感染药注射液适量和其他注射液加入到输液中, 摇匀得混合溶液。

2.4.2 外观及pH值变化:将混合液置室温 (25℃) 下, 在0~8h观察外观变化, 并测定pH值。

2.4.3 含量变化:精密吸取“2.4.1”项下混合液2ml置50ml量瓶中, 加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再精密吸取稀释液5ml加水稀释至100ml得测定液。在室温 (25℃) 下, 于0~8h分别精密取样, 用上述方法稀释, 在各自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并以0h时的含量为100%, 通过线性方程组计算其他时间的相对百分含量。

3 结 果

3.1 常见抗感染药与常用输液溶液的配伍稳定性 见表1。

3.2 阿昔洛韦与其他常用抗感染药配伍稳定性 见表2。

3.5 甲硝唑与其他常用抗感染药配伍稳定性 见表3。

4 讨 论

从溶液外观及pH值2个因素考察了药液配伍的稳定性。

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3]有关规定, 在室温条件下配伍液的颜色改变、气泡产生及肉眼的沉淀生成、pH值的变化情况是衡量配伍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一定温度和时间内混合液无色澄明, 无颜色改变、气泡产生及肉眼可见的沉淀生成, pH值稳定, 则提示药物配伍无理化变化, 可配伍;反之, 则其配伍后稳定性差。本文仅从理化性质角度对临床常见抗感染药配伍的稳定性进行考察, 其药理及生化方面配伍因素的考察实验和有关配伍后对生物活性的影响未作观察, 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常用抗感染药配伍稳定性。方法 在室温条件下临床常用抗感染药与常用输液溶液配伍后含量变化, 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 测定pH值变化及含量变化。结果 大多数抗感染药的配伍稳定性良好。结论 一定温度和时间内混合液无色澄明, 无颜色变化、气泡产生及肉眼可见的沉淀生成, pH值稳定, 则提示药物配伍无变化, 反之, 则其配伍后稳定性差。

关键词:抗感染药,配伍,分析, 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4.

[2]叶冬梅, 庞宇, 林红坚, 等.高效液相法测定母乳中奥硝唑的方法的研究[J].中国药房, 2003, 14 (11) :675.

我院儿科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现状分析 篇8

关键词:抗感染药物,儿科,使用现状

感染性疾病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治疗的关键是针对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并合理应用。当前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较为突出, 儿科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现状值得关注。先将我院近两年儿科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儿科2007年1月~2008年12月出院病例300份, 其中, 男187例, 女113例;年龄6个月~13岁, 平均7.2岁;住院时间2 d~21 d, 平均7 d;支气管肺炎86例, 支原体肺炎22例, 病毒性脑炎17例, 上呼吸道感染78例, 感染性腹泻32例, 其他65例。

1.2 方法

对300份病例资料进行分类, 统计使用了抗感染药物的病例总数, 并分析在这些病例中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

2 结果

2.1 使用抗感染药物的病例统计

300份病例资料中, 使用了抗感染药物者274例, 占91.33%;未使用者26例, 本组只有8.67%患者未使用抗感染药物。

2.2 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情况

在使用抗感染药物的病例中, 只使用1种抗感染药物者78例, 占28.47%, 2种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者162例, 占59.12%, 3种或3种以上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者34例, 占12.41%。可见, 本院儿科以两种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为主。

2.3 各种抗感染药物的使用频度

本组病例资料中, 使用频度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头孢硫醚、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具体统计情况见表1。

3 讨论

儿科用药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领域, 儿童合理用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生存与发展, 具有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儿科常见感染性疾病, 需要早期给予抗感染药物和支持疗法。抗感染药物系指具有杀灭或抑制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可以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等全身应用的各种抗生素以及其他化学合成药。在用药之前必须进行正确的诊断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 当前抗感染药物的滥用现象较为突出[2,3], 对非感染性疾病如肠痉挛、单纯性腹泻以及一般感冒、发热患儿不究其原因就首先使用抗生素。在应用抗生素方面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病原学诊断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选用窄谱、低毒的药物来完成治疗。如需联合应用, 应以疗效好、副作用小为原则, 为防止累积毒性作用, 严禁联合使用对同一器官均有毒性的抗生素, 如头孢唑啉与丁胺卡那霉素都具有较重的肾毒作用, 应尽量避免联合使用。笔者对本院儿科300份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使用了抗感染药物者274例, 占91.33%;其中, 只使用1种抗感染药物者78例, 占28.47%;2种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者162例, 占59.12%;3种或3种以上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者34例, 占12.41%。使用频度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头孢硫米、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头孢硫醚为我国研制的第一代头孢菌素, 其作用机制与其他头孢菌素类药相似, 系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 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 (1) 头孢硫醚与丙磺舒合用, 丙磺舒可延缓头孢硫脒经肾排泄, 升高本品的血药浓度; (2) 头孢硫醚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可增加肾毒性; (3) 头孢硫醚与速尿等强利尿药合用可增加肾毒性。头孢噻肟钠为第三代半合成头孢菌素, 抗菌谱比头孢呋肟更广, 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更强, 其对青霉素有时有交叉变态反应, 对青霉素过敏者应慎用。头孢哌酮为第三代头孢菌素, 主要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有文献显示头孢菌素类与大环内酯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最多, 可能与头孢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临床应用较多有关[4]。而本组病例资料显示, 头孢类为使用频度较高, 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5]。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掌握抗感染药物的适应证、剂量、用药途径及药物的不良反应。且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可用一种药物治疗时就不用两种药物”的原则[6]。

综上所述, 临床医师要增强合力应用抗生素的意识, 选择最佳的抗感染药物, 使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黄志华.重视儿科合理用药[J].中国临床医生, 2006, 34 (2) :12-14.

[2]张明雄, 黄健, 邱晓莉, 等.我院486例住院患者抗感染药物使用分析[J].中国药师, 2004, 7 (5) :367.

[3]曹赛宏.我院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安庆医学, 2006, 27 (2) :26.

[4]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57.

[5]秦树森.儿科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的临床分析[M].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 2 (19) :80-81.

儿科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的临床分析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65例患儿, 所患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最多53例, 其中肺炎36例, 呼吸窘迫综合征12例, 湿肺5例;余为高胆红素血症6例, 败血症2例, 菌血症1例, 其他3例。

1.2 方法

对收治的65例患儿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统计项目包括:性别、年龄、疾病诊断、出院及入院时间、病原学检查、药敏实验结果和使用抗感染药物名称、使用时间、方法、剂量、联合用药等。

2结果

65例患儿中, 治愈43例, 好转18例, 转院4例, 总有效率为93.8%。17例 (26.2%) 患儿行病原学检查;在细菌培养阳性的13例中, 大多数为革兰阳性球菌, 其中11例作了药敏实验并选用了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所有病例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其中使用一种抗菌药物者12例 (18. 5%) , 2 种药物者46例 (70.7%) , 3 种药物者7 例 (10.8%) 。这些抗菌药物共有5类15种, 其中青霉素类6 种, 头孢菌素类3种, 大环内酯类2 种, 氨基糖苷类2 种, 其他类2种, 选用较多的抗感染药物依次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苷类。

3讨论

患儿常由病毒引起的感染, 其主要的治疗措施是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和给予支持疗法, 只有存在继发性细菌感染时才可使用抗生素[2]。在本组病例中, 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选用较多的药物依次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苷类。①青霉素类:具有杀菌活性强、全身分布良好、毒性低、对敏感细菌感染的疗效满意等优点, 仍然受到儿科医师的青睐;②头孢菌素类:具有抗菌作用强、高效、低毒、过敏反应少见的优点;③大环内酯类:治疗支原体肺炎有特效, 且与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无交叉耐药, 是呼吸道感染的常用治疗药物;④氨基糖苷类:抗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强, 疗效确切, 使用率不高, 且疗程一般3 d。

由于对抗感染药物的抗菌谱、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认识不够, 往往造成用不合理的用药。抗感染药物使用不慎, 最直接的后果是延误病情, 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在造成疗效不佳或无效的同时, 还可诱发耐药菌的产生, 造成后期治疗的困难或耐药菌的传播。由于抗感染药物的广泛使用, 在选择性压力诱导下产生的耐药菌株逐渐增多[3], 这对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由于儿童的生理特性, 针对病原菌选药后, 在考虑患儿病情、药物在体内代谢特点、给药依从性的同时, 还应考虑小儿机体代谢状态, 尤其是患有肝、肾疾病的小儿, 综合各方面因素来决定给药剂量及方式, 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因此, 在儿科应用抗感染药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及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尽早确立病原学诊断 (主要为细菌学) , 测定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是正确选用抗感染药物的先决条件;②抗感染药物的正确选择。应熟悉抗感染药物的抗菌谱、抗菌活性、临床药理、适应症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合理用药, 尤其应注意对新生儿患者的用药;③严格控制预防性用药。一般而言, 抗感染药物用于防止某1, 2 种特殊菌引起的感染或术前预防用药, 可能获得相当效果, 但疗程应短。如不适当的预防用药不仅徒劳无益, 反可引起耐药的继发感染, 因而预防性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征;④抗感染药物的联合应用。联合用药大都根据体外药敏试验证实, 可能因个体差异、药动学的不同、药物间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使临床疗效与药敏结果出现较大差异, 因此联合抗感染治疗更要有明确的指征;⑤选择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各种给药途径各有其优点及应用指征, 宜按药动学参数制定给药方案, 通常每3~4个血药半衰期给药一次。剂量过大过小均不相宜。一般用到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3~4 d, 如效果欠佳, 急性感染在用药后48~72 h 应考虑调整。

参考文献

[1]吴笑春.遏制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中国药师, 2006, 9 (2) :136-139

[2]齐薛红, 娄小娥, 吴美珍.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中国药业, 2002, 11 (9) :57-58.

上一篇:对话意识与对话的意义下一篇:施工全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