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研究论文

2022-04-25

【摘要】目的:了解高血压病药物治疗原则以及康复护理措施。方法:总结了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方式,针对性治疗原则,如何减少药物副作用,用药及饮食干预,联合用药原则以及生活健康教育,合理饮食,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措施。结果:促使患者对高血压病进一步了解此病,可以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等也是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的针对性的措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研究论文 篇1:

关于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研究

【摘  要】文章首先探讨了当前我国使用的常用降压药,然后分析抗高血压药的合理联合应用和应用原则,最后提出要指导患者注意抗高血压药物的服用方法。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

1 引言

高血压是当前社会十分普遍的慢性病类型,病因比较复杂,发生率很高,病程持续,难以根治。到2017年,我国成年高血压患者已达到5亿,占成人总数的46.4%,比例十分高。同时这个数量还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但是分析他们的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治疗率和控制达标率方面,却分别只有46.9%、40.7%以及15.3%。这意味着我国对于高血压控制情况形势比较险峻。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出现,在我国来说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情况,而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依靠药物进行血压水平的控制。但是用药时需要考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个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提升血压控制结果。

2目前我国常用降压药

2.1 利尿剂 利尿剂主要是氯噻酮和氢氯噻嗪,价格较低,大部分群体的耐受性都比较好,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所以目前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有研究选择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分别使用氢氯噻嗪、氨苯蝶啶,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增加甲基多巴的使用,结果发现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显著,与使用氨苯蝶啶的患者对比,随访五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情况明显要低。

2.2 β受体阻滞剂 这是传统的降压药物,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已有多年历史,但实际的降压成效存在一定争议。本品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对于合并心肌梗死、心绞痛情况的治疗,而且其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研究选择>65岁的患者作为老年组,选择<65岁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本品进行治疗,发现:治疗前,老年组的立位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立位血压水平有所提升,且老年组的提升比较明显。

2.3 钙拮抗剂 这实常用的降压药,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水平,效果与利尿剂类似,对于合并发生冠心病或糖尿病的患者也有良好作用。收缩压增高性高血压属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但使用本品可以直接降低收缩压水平,进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2.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这类药物可以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可能,作用机制与利尿剂相似。有研究同时使用这类药物与氢氯噻嗪进行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发现这类药物可以17%的程度降低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而且与性别无关。还有研究使用安慰剂和雷米普利进行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坚持随访5年,发现使用雷米普利的患者心血管死亡率降低37%,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分别减少33%、23%左右。

2.5 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 这类药物的降压效果与5.4的药物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但相对来说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这类药物以氯沙坦为主,作用机制为:通过切断血管紧张素Ⅱ手提,控制其产生的升压效果,最终实现降压目的。有研究表明,选择75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别使用这类药物与利尿剂,发现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头痛或头晕,而使用这类药物的患者不会出现低钾血症、高尿酸血症等,说明耐受较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3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联合应用

因为当前市面上的抗高血压药物比较多,不同药物有不同的优势和缺陷。而高血压作为十分普遍的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进行控制,单纯使用一种药物的效果一般不太明显,将导致患者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同时又将对脏器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或者长期使用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都提倡联合用药,相对来说效果较好。一般在联合用药时,需要考虑药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在没有拮抗作用的基础上,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同时因为药物之间的降压机制各不相同,所以联合用药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以有效减少单独用药产生的代偿反应,进而提升降压效果。另外,抗高血压药物长期使用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而如果加大剂量则可能引发不良反应,所以临床上选择不同药物的联合应用,其中最常用的就是二联用药。借助科学的合理联合用药,可以提升降压效果,保护好靶器官,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还能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经济负担。

4 抗高血压药合理应用的原则

4.1 根据血压高低程度选择药物 抗高血压药是的种类较多,不同药物有不同的适应症和效果。而在选择药物时,需要按照血压水平进行合理选择。对于轻度高血压,可以采取科學饮食,减少盐和脂肪的摄入,控制体重,戒烟戒酒,适当运动等措施控制血压,而如果控制效果不良,可以单独用药,并尽量选择长效制剂,比如氢氯噻嗪。对于中度高血压,需要单独用药,如果效果不良的话,可以联合用药,常用的方案有β 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合用、钙通道阻滞剂与利尿剂合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利尿剂合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与利尿剂合用、钙通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

4.2根据合并疾病选择药物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病,很多时候是与其他合并症同时出现的,而且高血压也是很多疾病的并发症。对此,在用药时需要考虑合并症的治疗,避免出现冲突。比如对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最应当选择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禁止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应当选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禁止选择噻嗪类的利尿剂或者含有这类成分的复方制剂;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应当选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对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高血压患者,禁止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对于合并消化性溃疡的高血压患者,禁止使用利血平或者含有这类成分的复方制剂;对于合并Ⅱ度或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者的高血压患者,禁止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者维拉帕米。

5 指导患者注意抗高血压药物服用方法

对于抗高血压药物的服用,医务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合理使用,选择适合的剂量、时间和方法服用。

5.1 服药时间 抗高血压药物的种类很多,而且效果各不相同,适应的用药物时间也不一致。而高血压患者本身血压水平波动情况并不一致,所以要做好动态监测,寻找自己血压昼夜波动的规律,自己独立测量血压或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服药时间。对于血压水平的科学控制,医务人员应当指导患者有效把握用药时间,而不是单纯使用一日三次、一日二次等用药方法。按照一般规律,机体在乳睡后血压要比白天下降 20% 左右。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当选择早上的时间用药,但也有个别高血压患者出现血压在晚上不下降或者升高的情况,这类患者需要在睡前用药,或者选择长效高血压药物,避免夜间血压的波动。按照一般规律,血压波动呈现勺型,在24h以内存在两个高峰时段,分别是上午的6点到10点,以及下午的16点到20点。所以选择在这两个时间段前的半小时用药效果最好。

5.2 服药剂量 因为血压波动水平的不同,高血压病情不一致,同时患者个体对于不同药物的耐受情况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所以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剂量需要合理控制。一般来书,考虑患者的耐受能力以及血压水平,需要从小剂量开始,让患者慢慢适应,然后根据血压变化情况,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剂量的增减,切忌随意改变药物和剂量,最终找到适合自身高血压情况的药物和剂量。

5.3 聯合用药 考虑抗高血压药物单一用药的效果有时并不明确,很多医师选择联合用药,根据患者的年龄、合并症情况、个体差异等,制定科学的用药方案。对于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使用,需要注意拮抗作用和禁忌症以及不良反应的思考,最好选择作用机制比较互补的药物,这样可以减少单一药物的用药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还能降低用药费用,缩减用药成本。在抗高血压药物联合用药时,拮抗作用是最需要关注的问题,要禁止选择相互之间存在拮抗作用的药物。另外,因为高血压属于慢性病,没有特效药物,需要长期用药控制血压,所以患者要坚持长期用药,降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禁止随便停药、加减药物或改变用药配方等。这样可以减少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可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6 结语

高血压本身属于慢性病,无法根治,要长期用药进行控制,才能保证血压水平趋近正常。这也意味着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用药十分关键.当前高血压上的药物已有100多种,而如果高血压不能良好控制,有可能带来心血管疾病和脏器病变,产生心肌梗死、脑出血等严重疾病,威胁生命安全。所以患者需要合理控制血压,选择合适的抗高血压药物,科学进行服用,合理联用,注意合理用药的原则,才能保证科学控制血压水平,促进病情恢复正常。本篇文章主要是对抗高血压药物的种类、合理用药、联合用药原则等进行分析,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丽,杨淑云.浅谈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10):153-155.

[2] 王娜,黄世锋,丁玉玲.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18(99):240-241.

[3] 戴国明.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联合应用[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09):544.

[4] 余慧.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使用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8,(8):53-54.

作者:王宗岩 金善子 孙芳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研究论文 篇2: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原则及康复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了解高血压病药物治疗原则以及康复护理措施。方法:总结了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方式,针对性治疗原则,如何减少药物副作用,用药及饮食干预,联合用药原则以及生活健康教育,合理饮食,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措施。结果:促使患者对高血压病进一步了解此病,可以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等也是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的针对性的措施。结论:对高血压患者临床上要采取合理的药物选择策略及康复护理工作,以期能够促进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发挥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治疗;康复护理

[文献标识码]A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外周小动脉阻力增高的一种临床上常见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临床表现,是对人民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在成人范围内的患病率更是相对较高,高血压的患病率在总体趋势上目前处于上升的局势,面对数量多种类抗高血压药物选择非常关键。应了解抗高血压药物的服药原则并应科学合理的选择药物治疗策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发病次数。使抗高血压药物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本文现结合文献就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原则及康复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

1.1药物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的血压升高的实际状态和水平,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型1级(轻度)、2级(中度)、3级(重度),对高血压病人首选以药物治疗为主,应用药物选择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B受体阻滞剂以及利尿剂以及其他扩血管剂等药物。采用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可有效降低病死率,以及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事件及致残率,对于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以及合并糖尿病或伴肾功能不全者将血压值降至正常(<130/85/mHg)或理想水平(120/80mmHg),对于老年人应降至140/90mmHgo2护理措施。降压药物的服用时间应要在清晨(起床前6点左右)服用。患者的血压一般在夜间时段逐渐开始升高,而早晨时段在8-10点达到最高值。因为长效降压药物起效较慢,如果在饭后服用,降压药起效后至少在8点之后。会造成老人在起床后血压最高的时间段没有药物起效降压,造成血管性疾病的发生。所以,降压药要早吃,避免疾病的发生[3-4]。

1.2针对性治疗原则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表现以体循环动脉高压上升,(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多伴随性肾、脑、心等器官功能以及器质性损伤的综合征即为临床慢性疾病之一。受身体素质差异性的影响,患者病情存在不同的发展进程,发病率较高。加上治疗方法尚不确切并其较为复杂的致病因素,密切关联多为遗传因素、精神因素、年龄因素以及生活习惯等药物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治疗高血压患者中要以患者身体素质及实际病情为出发点,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用药方案。对舒张压表现较高而且年龄小的高血压患者实行ACEI或ARB、利尿剂及β受体阻滞剂多联合用药治疗方案,针对收缩压升高而且年龄大的高血压病人采取钙拮抗剂及利尿剂联合用药治疗方案。因此结合患者血压峰谷时间以及季节性气候影响因素,准确计算用药治疗时间,严格控制降压药物的用药剂量[5-6]。

1.3减少药物副作用原则在以保证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高血压药物副作用,在治疗高血压患者的过程中,按照药物副作用大小实施个体差异性的治疗方案,严格控制降压药物剂量。注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初始钙拮抗剂标准剂量不得超过50%,针对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合理用药并减少用药剂量。实现抗高血压药物副作用最小化,是医务人员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主要探讨问题[6]。1.4用药及饮食干预在昼夜患者机体血压变化差异较

大,晚上服用降压药容易造成患者低血压的症状。例如心悸、头晕等症状表现并且症状严重,因此要做好高血压患者用药指导及护理工作。在坚持早中晚服药的同时,若发现患者出现低血压症状,应立即停止改服用药物,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反应和具体病情调整给药方案。做好患者的饮食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日常饮食计划,为患者提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且要对每天生活饮食摄入的热量总量进行严格控制,注重患者可吃一些鱼类食物,让患者要多吃水果及蔬菜,补充足够维生素、纤维及钙离子,同时,要对患者要禁烟酒、咸菜等腌制食物。

1.5联合用药原则首先在选择药物时要明确抗高血压药物是否为最佳的首选药物,如何对高血压患者以最大化降压治疗效果为前提,在治療高血压患者的实际过程中以遵循联合用药治疗原则为切入点,制定符合个体差异性的用药方案,制定用药方案并尽可能选择2种或2种以上药物进行治疗。钙拮抗剂、利尿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通过联合用药,不仅能够发挥不同类药物作用,同时能够降低机体的耐药性,在最大限度的提高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并进步减少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7]。缩短治疗时间,实现降压效果最大化。

2康复护理措施

2.1生活健康教育(1)在生活中应养成早起早睡的好习惯并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以养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并保持轻松、稳定的情绪。(2)减少钠盐,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减少膳食脂肪,限盐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及含盐高的食物、调味品。(3)应戒烟限酒否侧吸烟饮酒可使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以及血管壁脆性增高的重要的危险因素。饮酒还可降低降压药物疗效。(4)多吃蔬菜以及水果,多增进一些果蔬摄入量并有助于降低血压。其原理与水果、蔬菜、食物纤维和低脂肪的综合作用起着降压效果。蔬菜水果含有多量维生素C和纤维素,通过对体内的氧化作用的降低,对血管的损害减少并起到了解毒、排毒作用,保护了人体组织器官功能。(5)应积极改善饮食结构,对脂肪高的肉类尽量少食,较高而脂肪较少的多吃禽类及鱼类增进蛋白质[8]。

2.2合理饮食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钠离子在体内晶体渗透压产生的基础,如果摄入钠离子过量,可升高体内的晶体渗透压并引起口渴等不适。通过大量的饮水后并增大体内的容量,造成血管内的压力升高。所以,加强饮食指导减少钠盐摄入有效降压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得尤其重要。另外,研究证明多吃蔬菜和水果。注重蔬菜或水果摄入,降低脂肪可使血压进一步的下降。具体原因:限制饮酒,即饮酒者血压相对较高。同时大量饮酒可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世界卫生组织对酒的建议是:饮酒越少越好。

2.3心理护理针对高血压患者的情绪紧张、环境因素造成不良的刺激等孤独、焦虑、抑郁所导致的负性情绪,影响了患者的躯体疾病康复和预后。针对患者的临床中出现的焦躁、抑郁、易激动等心理上特点。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个体情况以诚相待,消除陌生感,耐心听取主诉。积极的解托患者存在的各种思想顾虑,加强针对性地心理疏导,患者自我掌握一定的心理应急措施,减轻压力并保持心理平衡。让患者学会自我调节并接受承受能力,减少高血压诱发因素维持血压的稳定。对个别患者血压控制佳,具有并发症或其他疾病会感到悲观、恐惧和紧张。要求护理人员应加倍关怀感,给予照顾理解患者的内心痛苦并提供可行的情感援助积极支持和鼓励。对于易激动的患者应让患者注重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对人对事的宽容心,同时家属工作做好教育,减少不必要刺激。保证患者有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9]。

2.4注重患者的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细心细致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一些关于高血压的相关专业知识,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所了解,明确长期、科学、规范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告知患者一些诱发高血压的高危因素,指导、督促患者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严格遵守根据医嘱按时、按量服药。给予患者生活中的健康指导、督促患者戒烟、戒酒,养成促使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应再次核对患者的有效联络方式,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同时应指导患者正确的监测血压方法,注重患者嚴格按照医嘱用药,确保日常充足的正常睡眠,保持好良好的情绪,定期来院进行复查[10]。

3结论

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病,主要病变于合并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早期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采取合理的综合干预。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为早期、长期、有效、平稳、联合降压。并对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可优选利尿剂治疗。对合并肾病、心衰、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优选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在保证降压效果的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及对靶器官的影响。让患者了解高血压药的服用原则以及注意事项等康复护理措施。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通过药物治疗方式,针对性治疗原则,如何减少药物副作用,用药及饮食干预,联合用药原则以及生活健康教育,合理饮食,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措施,能有效避免患者药物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改善其血压情况,提升生活质量。因此,有助于患者能够对症治疗,更好的降低高血压病症的风险因素。随着临床医药的发展并对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不断研究深入,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卢卫国,陈兴亮,伍伟洪,等.基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用药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4,19(3):175-177.

[2]曹建军.高血压患者合理应用降压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6):164-164.

[3]秦泊洋.社区老年患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合理性的调查探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3,6(4):208-209.

[4]马中兴.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0):262-263.

[5]张达庆,张丽萍.高血压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应用及效果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5,16(1):36-38.

[6]武丽芳,杜剑峰.ACEI/ARB类和CCB类降压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预后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6,19(9):1104-1107

[7]陈玉梅.依那普利与硝苯地平对高血压微循环及血管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4):580-581.

[8]祝力骋,汤挺兵,刘炳进.抗高血压药物在当地医院应用情况分析[J].海峡药学,2012,25(01):205-208.

[9]杨建军,侯亚峰.我院2011-2012年抗高血压药物合理使用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7):70-70.

[10]袁侨英,肖利,李学军,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及特征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3):239-240.

作者:侯烨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研究论文 篇3: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临床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及肾脏保护作用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高血压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将96名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厄贝沙坦组32例采用厄贝沙坦100mg/次/天治疗,氨氯地平组32例采用氨氯地平10mg/次/天治疗,双联组采用50mg/次/天厄贝沙坦加服5mg/次/天氨氯地平治疗。结果:厄贝沙坦单药、氨氯地平单药组、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双联组均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血微球蛋白量、尿微球蛋白量,厄贝沙坦组和双联组的改善效果要优于氨氯地平组。双联组治疗高血压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药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具有高疗效,对患者的肾脏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关键词】高血压;厄贝沙坦;氨氯地平;临床疗效 ;肾脏保护作用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在我国成人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达18%,约有1.8亿高血压患者,而高血压又是心脑血管病的前兆,高血压已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民的健康[1,2]。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均为临床常用的治疗高血压的不同作用途径的药物[3,4]。研究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用药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室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间来我科室就诊的临床诊断为轻中度高血压的患者96例,年龄介于38-68岁之间,体重48-78Kg,病程3-15年,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46例,不适用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药物的患者除外。

1.2治疗方法

将上述9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厄贝沙坦组32例,口服厄贝沙坦100mg/次;氨氯地平组32例,口服氨氯地平10mg/次;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双联组,口服厄贝沙坦50mg/次的同时加服氨氯地平5mg/次;疗程均为8周。

1.3评价指标与数据统计

详细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并按照卫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评定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间计数资料比较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和病程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大于0.05),具有可比性。

2.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对比如表1所示。

2.4实验室生化指标对比

厄贝沙坦、氨氯地平以及双联组均能明显升高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血微球蛋白及尿微球蛋白的量,治疗前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小于0.05)。氨氯地平组患者在改善肾小球滤过率、血微球蛋白及尿微球蛋白的量的效果明显低于厄贝沙坦组和双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

2.5 不良反应

三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单药组明显高于双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研究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厄贝沙坦单药组、氨氯地平单药组和双联组,分别进行治疗。厄贝沙坦单药组和氨氯地平单药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双联组的总有效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单药组明显高于双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文通过对的双联用药在降压作用、临床疗效、对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和不良反应等反面综合对比厄贝沙坦、氨氯地平及双联用药发现,双联组的降压作用明显优于单药组,临床总有效率双联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双联组能够较好的保护高血压患者的肾脏,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双联组明显低于单药组。因此,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双联疗法具有更高的疗效和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作为临床常用的治疗高血压的治疗方案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力生,龚兰生.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 [J]. 中国医药导刊,2000,1:3-25.

[2]刘欣.坎地沙坦联合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7(2) 104-105.

[3]李国春,黄新武. 厄贝沙坦在国内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药师,2005,8(11):952-954.

[4]刘淑涛,王慧玲,娄鹏举,等. 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国药房,2011,22(16):1494-1497.

[5]蔡丽萍,韩伟,刘少壮.坎地沙坦酯与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3) 1598-1599.

作者:李莉

上一篇:手机动漫业务营销策略论文下一篇:软件开发技术网络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