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间舞蹈

2024-05-01

藏族民间舞蹈(精选十篇)

藏族民间舞蹈 篇1

藏族是一个具有浓厚神秘色彩的民族。在那里有许多关于青藏高原和珠穆朗玛峰的传说, 藏舞的文化沉淀是西藏上下几千年历史进程, 同时也是藏族人民生活的缩影写照。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出:这块神秘而圣洁的土地上自有人类开始的同时也诞生了宗教。当佛教传入西藏, “生死轮回”及“因果”论的教义笼罩着整个藏族人民的心灵。由此, 原始宗教和藏传佛教的文化在这片雪域圣地根深蒂固而且延续至今。因为藏舞真实的再现了藏族人民的劳动生活、风俗人情、恋爱婚姻的社会生活和灿烂的历史文化, 虽然藏族民间舞蹈虽然长期受到宗教意识的影响, 但它是我国名族不可替代的舞蹈文化宝藏。藏族舞蹈记载着藏民族社会发展变革的体态节奏, 凝聚着藏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因它的地理条件和风俗习惯形成了传统而多样的藏族民间舞蹈。

二、藏族舞蹈的类型

因为受到藏族各地区地理环境和劳动对象以及生产方式不同, 最重要的是宗教文化的影响和特殊的地理条件, 让城镇、农村、牧区和森林地带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舞蹈形态与形体动作, 折射出西藏地域辽阔, 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针对如今所发现和发掘的前藏与后藏等地区藏族民间舞分布的现状来分析, 藏舞真是丰富多彩。例如:

农村“果谐” (圆圈歌舞) 就是以顿足为节奏, 挥臂而歌, 气氛无比热烈欢腾。属于群众性自娱自乐舞蹈。“果谐”的由来一般都说它是从“打青稞”“打阿嘎”等劳动生活发展而来的。所以其步伐稳扎, 形象鲜明, 充满劳动气息。

热情欢快的“堆谐” (俗称踢踏舞) , 以踏步为节, 重脚下节奏点子变化。属于表演性较强的舞蹈形式, 有音乐伴奏并有半职业性艺人的流动演出。

有注重情绪表现, 舞姿优美豪放的农牧区“果卓”。“色玛卓” (后藏的大鼓舞) 和“卓谐” (前藏腰鼓舞) 更是羽锤翻飞, 气吞山河。“卓”俗称“锅庄”, 是一种在牧区、半农半牧区广为流传的歌舞形式。动作风格因地区而不同也使舞蹈名称、曲调各不相同。

还有稀世罕见, 带有西域风情的宫廷舞蹈“噶尔” (供云乐舞) 。最早是从西域流传进来带有宗教性的舞蹈, 成为宫廷乐舞时, 藏族的动作与风格早已融入了进去。

所以, 用“歌舞的海洋”来形容西藏绝非溢美之词, 因为它是西藏民族文化灿烂、历史悠久的最淳朴真实体现。无论藏舞品种多么繁多, 从它的纵横面关系上整体分析, 藏舞可划为为:“四系”“四类”“多风格”和“多品种”。“四系”就是指戏曲、宫廷、民间、宗教。而“四类”指民间舞康谐、果卓、果谐、堆谐。

三、藏舞的特点及风格

藏族因历史文化悠久, 集聚区域辽阔, 同时受到古代唐、南昭等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等的差异, 藏舞蹈形式演化的绚丽夺目, 丰富多彩。宗教文化和农牧文化融合而成的舞蹈是藏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形式, 其风格特性在舞蹈形象的动作刻画上得到充分体现, 并且伴唱曲调的旋律特征同歌词上也得到表现, 还有因不同的区域, 也增加了地域的文化色彩氛围。曲背 (向前倾) 、弓腰、松胯是藏族民间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 这样的体态特征具有受压迫的宗教心里轨迹, 及其重要的是劳动者为减轻体力负荷的自身调节, 具有非常强艺术性创造性, 如果用舞蹈的角度来审视, 又体现出不一样的美感, 就是身体不同部位因劳动而产生的动律协调美。藏族民间舞蹈体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边顺”, 它是舞蹈者以腰部为主体、手和脚同出一侧而形成的“一边顺”舞蹈韵律, 形成高原地区特有的舞蹈体态特征。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律是舞者的膝部会有连续不断、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 也造就了藏族舞蹈“无屈不成动, 欲动必先屈”的动作规律。而且“屈”不但要颤膝, 还要懈胯, 因为这一特点, 形成了藏族民间舞蹈上肢松驰, 下肢主动, 形成自上而下, 欲动先屈的藏舞动律特点, 给人们带来一种飘逸而沉稳的舞蹈感觉。

四、藏族舞蹈的创新与传承

从藏文对舞蹈的描述中, 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 在西藏历史发展中, 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在广大藏族人民群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的魅力在于其深厚的民族性, 藏族民间舞蹈至今都有着非常旺盛的生命力。时代在继续发展, 而如今藏族舞蹈艺术的发展需求, 必会向着更独特新颖, 更精致的风格, 更为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新时代的藏族舞蹈艺术发展过程, 可以从方方面面去发展, 在藏族舞蹈发展过程中我们能看到, 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例如, 对藏族舞蹈本体的风格特点把握问题, 也就是要继承要坚守要生存, 更要创新要变革要发展。所以, 我想对传统的认识和对以徉创作和表演中的经验教训的认识是必不可少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传统藏族舞蹈遗产中要坚守的, 但“人民性”也是藏族舞蹈的主体。因此, 藏族舞蹈艺术的自我更新和完善, 传统决不能忽视, 而推陈出新更不是不要传统, 而是要在传统的最基本的基础上更新和创造。借鉴与学习其它艺术的长处, 相融合贯通为我所用, 是藏族舞蹈发展之必经之路。但是在这个过程之中应该注意的是, 在学习和吸收别人的过程中, 淡化和模糊了自己的优势, 就很可能会变成得不偿失。此外, 在对传统藏舞表演过程中, 我们应该保持特有的研究价值、审美价值、欣赏价值。就目前形势来看, 还存在着传统藏舞本身表演有所淡化的现象出现。必须重视对自身传统中经验的继承, 同时在自身基础上吸收外来艺术营养自我完善, 藏舞才能以其独特的个性与时俱进, 创新发展。

对于藏族舞蹈艺术来说, 其本身并不是文物, 这里绝对没有原生态就是最美的意思, 也不赞成把舞蹈艺术当成“活化石”。在如今的新时期, 藏族舞蹈艺术在自我更新, 更要牢牢把握住自身阴柔之娇的特征和阳刚之壮的风度;还要发展其柔丽舒展之美和威严狞厉的动感。只有这样藏族舞蹈艺术才能在发展创新的过程中永远繁荣发展, 永远保持自身独有的风格特点。

参考文献

[1]马力学著.《中国民间舞蹈》.国际文化出版社.

[2]索南坚赞著.刘立千译.《西藏王统记》.民族出版社.

藏族民间舞蹈 说课稿(1 ) 篇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生:高铭泽

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藏族民间舞蹈》。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阐述我本次课程的涉及理念,下面让我带大家一起走进我的说课课堂。

一、教材分析

舞蹈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在中学生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藏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而藏族舞蹈也是学习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实施,可以实现艺术教育对中学生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要求,同时也可以培养部分学生走向舞蹈专业道路。

二、教学目标

要制定目标,就要全面、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因此我首先进行的是教情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舞蹈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重视,但是学校舞蹈教育并没有受到重视,甚至被其它姊妹艺术所替代。在此情况之下,高中的艺术教育中急需开设舞蹈课,作为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美即美育。)

高中阶段的舞蹈课与专业院校的舞蹈课有所不同,学生所掌握的舞蹈基础知识和舞蹈基本技能,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得到艺术方面的熏陶,并能正确认识和欣赏美的东西,同时起到一个锻炼身体及塑造体型的作用(舞蹈特长生除外)。而不是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所以高中的舞蹈课程不是专业性的训练而是要与高中的艺术教育相适应舞蹈课。

本课程的教授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对舞蹈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认识程度各不相同,但是高中阶段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快、思维活跃,易于融入本课程的学习氛围。也存在部分学生行为习惯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有持多方、多时引导教育。

根据这些情况,我把目标定位:

知识目标:通过藏族舞蹈的学习,是学生初步了解藏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基本造型,动作的韵律感。

能力目标:扩大丰富学生的眼界及知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断提高自身鉴赏和舞蹈表演的能力,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动作融会贯通。在以后的舞蹈欣赏中,能正确的判断出藏族的舞蹈。

情感目标:培养并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热爱民族艺术,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藏族舞蹈中的基本抬踏组合

难点:将颤膝动律贯穿整个组合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四、教学方法

1、教法分析

根据学情分析情况,以“能力为本,学生为主体”的概念,主要采用了:

(1)直观演示法:利用现代影像技术让学生欣赏一些藏族舞蹈精品,一边欣赏一边向学生讲述其表现内容、风格特点、动作节奏、服装舞美等,让学生开阔眼界,认识到舞蹈之美;人体动作的美、队形的美、服装的美、音乐的„„领略各种舞蹈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其次,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舞蹈是肢体语言。在教学中优美、规范、富有感染力的示范动作和熟练的舞蹈技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舞蹈的学习中。

(2)谈话讨论法: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责任是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地思维。经常提出问题,与学生相互讨论,及时了解反馈信息,在教学中进行调整。

(3)讲解讲述法:

“口传身授”一支以来都是舞蹈最主要的教学法。(4)操作练习法:

A、反复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法。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精准。B、分组练习与比较练习相结合,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现在的学生自我表现欲非常强,喜欢向别人展示自己较为优秀的一面。我利用这一心理特点,没学问一组动作后,让学生分小组轮流练习,互相观摩。观摩的学生要认真观察,学习同学的优点,对表演中存在的缺点或不足要指出并加以纠正,这样既掌握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5)总结归纳法:每节课结束前两三分钟,让学生小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动作名称、风格特点、要领、难点等。

2、学法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法和学法是相互统一的,有什么样的教法就要什么样的学法,所以,在教学中,我采取的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观察法(2)讨论法(3)操作法(4)归纳总结法

五、教学过程

基于教学分析方法、根据教学内容要求,本人把舞蹈课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PPT展示,导入新课

1、现场播放几段音乐,请学生思考问题:(1)音乐是哪个民族的舞蹈?(2)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2、藏族舞蹈欣赏

讨论:

1、和之前学过或见过的舞蹈有什么区别?

2、藏族舞蹈的服饰特点?

3、藏族舞蹈用的最多的动作有哪些?

4、引出本节课的步伐组合视频 第二部分:讲解内容、演示操作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身体各关节活动

3、藏族舞蹈开范儿:

(1)基本体态(2)基本手型(3)基本手位(4)基本步伐(5)基本动作(6)基本动律

4、步伐组合(1)示范(2)分解动作(3)合音乐

(4)对学生舞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强调分析

(5)练习—纠正(个别教学法)—练习—分组(学生找问题)—练习—对比找问题

5、课堂小结

最后两三分钟,让学生小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动作名称、风格特点、要领、难点等。

六、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藏族舞蹈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藏族舞的基本风格和动作韵律特点,对于难点“颤膝”不是一下子就能掌握的,也许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能协调好整个动作的动律,但单一的“抬踏步组合”是必须要掌握的。步伐组合要求每个人都记住动作,之后再慢慢找感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我也特别注意一下几点:

(一)真诚的表扬、细致的分析

(二)多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

(三)随时巩固学生的自信心

藏族舞蹈的审美 篇3

关键词:审美;审美特征;民族性格;风格

舞蹈本身是一种行为艺术,肢体艺术,更是一种文化。舞蹈的历史,来源于每个民族的历史组合而成。每个民族有自己的审美态度、宗教信仰、劳作生产、思想成分、经济发展轨迹、当地的民风民俗等各方各面的交汇,这是形成他们风俗习惯的根本。每个民族居住的地方不一样,也会有不同的习俗,但是信仰是没有改变的。藏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居住在西藏自治州,青海、云南、四川等省区,这样的一个民族有着他们自己的历史文化,也创造出了他们独特的民族性格。藏族舞蹈深受全國各地舞蹈爱好者的喜欢,学习和传承藏族舞蹈是每个爱好者的职责,为了能更好的继承这个民族的艺术传统,更为了发展和弘扬藏文化的需求。藏族同胞用他们独特的表现手法,服饰、动作把本民族的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下面浅谈一下藏族舞蹈的美学地位、神韵、风格及审美意识。

1 藏族舞蹈的美学地位

审美的意识是每个人都存在的通过大脑的意识所反映出来的一种感觉,称为“美感”。舞蹈的美感指,在某一个舞蹈作品中以比较完美的表现方式,能够鲜明生动的表现演绎作品的中心内容,能够很准确的抓住作品的根本,让大家所能接受的,所喜欢的表现手法,这样的作品就达到了美感。而欣赏者和表现者都有自己的审美理念、审美思想、审美能力、审美心理活动。藏族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随着发展他们不断提升审美能力,更是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的完善他们对于美的要求。藏族舞蹈在舞蹈美学来说,就是从他们的姿态、动作、身韵、服饰、音乐,还有他们特有的水袖来表达情感,让我们体会到美。

2 藏族在各个地区的不同表现手法

藏族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区的一个农村部落,早在4000年前他们就有自己的文化、语言、历史、文字,经过时间的演变,才形成我们现在所接触的藏族。现在的藏族分布在全国各地,集中的地方只有藏族自治州、云南、四川等由于搬迁后受当地地方差异、语言不通、气候不同、服饰不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他们融入当地和自己民族的东西,形成了更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表现手法。现在藏族也广泛流传于民间、学校、艺术团体。为了突破传统,有很多的编导通过采风会大胆的融入现代元素,使作品不失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感觉,这样的大胆尝试在专业团体、民间会比较流行一点。综合上述虽然表现的方式不同了,但是他们的基本动率动作、技术技巧、服饰风格、姿态,还有音乐的节奏风格和曲调是比较接近的。然后相似的生活形式形成了相仿的藏文化,而文化的土壤则孕育了绚丽多姿的藏族艺术,因此,绵长的传统文化成为了藏族舞蹈繁衍生息的“根”,因此而产生的审美共性。则成为了藏族人共同的审美理想。

3 藏族舞蹈风格的形成

藏族民间舞中——堆谐、果谐、锅庄、弦子——最具代表性,但是无论哪种舞蹈,风格都是坐胯、弓腰、曲背的特点。一个民族的风格形成离不开历史及社会制度和宗教的影响。藏族的风格就是从他们劳作生产的时候长期背着竹篓上山,为了不让东西掉出来所以必须要弓腰和曲背,坐胯是下山为了让下身更稳。藏民聪明地把这种体态演变成了藏族的风格特点。因此,从民族的历史文化流变中,我们不难发现和挖掘那些深邃的艺术价值。

4 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

4.1 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

藏族文化传统深厚,其中,藏族歌舞是藏族传统文化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藏族同胞形容,只要会走路就会跳舞,只要会说话就会唱歌,主要以能歌善舞而闻名世界。从舞蹈的角度来看,体态的形成,腰部的节奏,膝部有规律的起伏颤动,给人一种安祥和谐的美感,他们膝盖松弛和腰、胯、上身结合形成的动律。表演的方式传统而独特、多样,主要表现为:谐(弦子)、堆谐(踢踏)、果桌(锅庄)等。

在藏族最具特色的就是“弦子”,是拉弦乐器的伴奏而得名。主要表现在上身的松弛,上身美的韵味。它盛行于青海一带,象征着喜悦,是藏族同胞自娱的一种歌舞。

从以上可以看出,勤劳、朴实的藏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民间艺术文明。藏族历史文化悠久,舞蹈绚丽多姿。无论是“弦子”“踢踏舞”还是“锅庄”从它们的风格特征的形成和演变都反映了这个民族热爱生活,向往神鹰,但是不管怎么发展他们对于美的观念是毋庸置疑的。

4.2 藏族舞蹈中舞姿的运用

在舞蹈中上身的感觉很重要,上身的感觉中腰的运用也丰富多彩。“弦子”的翻身、侧腰、甩臂都是对腰部的最大考验,上身要灵活,腰部要放松但是又不能无力,连风格的把握都要做到最佳。所以不管是上身的动作还是下身膝盖和脚下的动作,它对于腰部的要求都是极高的,必须要做到收放自如,松弛有度,挥洒自如,所有这些都是藏族的民族特色,要想更好的演绎藏族文化中的藏族舞蹈,需要对民族的了解,风格的把握,身体和舞姿的运用,才能更好的演绎出绚丽多彩的藏族舞蹈。

藏族舞蹈在历史上通过演变和集中的表现手法,也是他们的悠久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变化。对于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标准,还有很多方式方法,然而藏族同胞传承和弘扬藏文化是大家的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藏文化,懂藏文化,尊重藏文化,并欣赏藏文化。

参考文献:

[1]潘志涛.中国民间舞蹈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第1版.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

[3]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教程[M].

[4]王克芬.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M].

[5]中国歌谣集——西藏卷“打开歌门”藏文古籍.

[6]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第131页.

藏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探析 篇4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当中, 藏族舞蹈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以其特有的风格、形式和特点, 为我们呈现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表达。“藏族舞蹈”集中体现了藏民族对身体文化上的认识, 这种认识具有特立独行、别具一格的“原生性”, 是雪域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宗教思想和民俗风情的产物。其先天文化基因匹配、适应着其“作用”和“生成”的这些文化生态。由于藏民族对身体赋予了太多的思想内涵, 给予了太多文化的思考, 因而使藏族舞蹈的文化品质和思想修养自始至终被推动, 被提高, 进而形成了强大的优质文化系统, 得到了大家的喜爱。

藏族舞蹈是全国各舞蹈大专院校必修课程之一, 一般学期分配为十八周, 而在十八周的时间里传授好和让学生掌握好藏族舞蹈是不容易的, 因此, 本人根据这一实际情况, 结合自己十几年藏族舞蹈教学经验, 以教学传授者的“角度”和“视角”, 解析藏族舞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设计环节和方法步骤。为广大藏族舞蹈教学者提供一个参考点, 以便同仁们拾级而上, 相得益彰。

一、教师要传承舞蹈文化精神

藏族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既关注人的个体发展又尊重藏族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力, 教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双管齐下, 不但兼顾对动作的分析, 更要求从文化思想层面进行知识的引领和文化的灌输。有鉴于此, 它对舞蹈教育工作中的核心“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让藏族民族民间舞蹈语汇“长在身上”

舞蹈, 是以身体作为载体, 作为语言来表达情感的艺术,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它时时刻刻与特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精神生活产生着深厚的联系。它以肢体作为一种符号,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当中逐渐形成了该民族特有的身体符号系统, 保存、传递着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而教师作为继承和沿袭这一文化的使者, 就成了至关重要的承载者。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藏族舞蹈传授者, 就需要深入钻研和浸润这一文化内质, 深刻理解诸多文化行为。

按常规教学程序, 学生们首先接触到的是舞蹈的物质载体、表义层面的单一个体“动作”, 这些“动作”需要授课者熟练地掌握, 需要得到身体的“实践”, 并且在反复练习后转变为一种熟能生巧, 得心应手的身体记忆, 使藏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印迹变为身体的一部分。舞蹈教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在传授藏族民族民间舞蹈的过程中, 对典型动作语汇, 姿态造型, 表演形式都要“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并且知晓所要传授的或者说几种常用舞种之间的关系, 其风格、体态、动律的异与同, 并从动作层面上升拓展为思想内涵和文化背景的挖掘, 只有达到这一高度来进行文化视野的观照, 才能修正于“体”, 得到全方位的精进。

(二) 让藏族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烙在心里”

藏族民族民间舞蹈有着丰富的资源, 教师不可能兼顾周全, 不可能有相当的精力和时间条件深入学习每一个舞种。因此, 教师平时就需要多渠道、多方面地收集各类辅助知识。横向——¬¬探知藏族历史、宗教和文化方面的知识。纵向——注重观察、体味, 揣摩藏族民族民间舞蹈各个舞种上的“共性”与“个性”部分。使艺术与文化因素等同起来, 将诸多传统藏族的“文化行为”深深地“烙在心里”, 奠定教学的前期基础。有了这方面资源的收集, 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观和知识储存, 教师在教学和编创过程中对藏族舞蹈的“把控能力”将进一步增大, 其动作语汇、艺术形式, 艺术加工都会“有根有据”, 教学中便会对藏族审美文化、审美追求、审美理想变为一种合理的自然流露。

对藏民族文化了解的“深与浅”和“多与少”, 将直接影响到藏族舞蹈审美的表达, 藏族人的生活体态, 情感表述方式, 宗教影响等内质文化基因, 是舞蹈的核心要素, 也是舞蹈的“原形”生活形态, 有了这方面知识点的掌握, 便可以成为取这不竭之文化“源泉”。就能从注重舞蹈动作的传授, 转而上升表现为文化的深层次表达。

二、教师要传播舞蹈课堂技能

教师起舞蹈技能“实践”的主导作用, 他的工作, 就是对民族民间舞蹈这一特殊类型文化进行传承化的教学。通过人体动作韵律保存和传承生活习俗、审美情趣、民族信仰和民族心理等文化内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就是紧紧围绕这些独特文化表达中的风格形态来传情表义, 展现技术技能, 从而达到民间传统文化精神“根性”的传递。但在具体“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在教学过程中风格的“明朗化”问题

在各大中专院校藏族舞蹈教学中, 最常见的问题是舞种风格的不明朗化, 一些藏族舞蹈种类如:弦子、锅庄、牧区舞和玉树“谐”舞等舞蹈语汇已经分不清彼此, 它们之间处于一种可以随意嫁接、裁减、融合和分割的境地, 失去了文化本身的条理性以及历史传承中的一脉性, 不能准确把握自身风格特性。弦子舞蹈组合中硬生生创进了锅庄舞蹈动作, 牧区舞蹈更是塞进了玉树谐舞动律, 动作与动作之间没有了民间舞蹈天然匹配的流畅, 风格与风格之间常常连接的突兀、生硬。甚至不同的舞蹈种类在舞蹈审美形态上, 都是千篇一律, 是翘臀塌腰的S体态或者是身体摇晃扭捏之状态。这样一些格式化、固定化的体态动律, 完全颠倒和背离了藏族原生的审美体系和文化秩序, 也极大地制约了藏族舞蹈文化的表达。

可以说, 藏族传统舞蹈的多样性、丰富性本身就为舞蹈的教学分类增加了难度, 再加上当代的民族民间舞蹈长久地远离于自身成长的土壤环境, 早已变为城市移植文化。因而, 不可避免造成了现在这样一个局面。要改变这一局面, 只有深入、研究藏族舞蹈文化, 只有从民间本土吸收、整理、提炼、升华来整合教学内容。才能改变这一困境。

(二) 传统组合在民间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这里指的传统组合是指民族民间舞蹈中已有的, 没有经过加工的舞蹈动作顺序, 传统组合多塑其精华而成, 故风格突出, 民族、民间色彩强烈。在藏族传统舞蹈中, 动作与动作的连接常常是固定有序的, 不能随意地打破和分割, 在动作的套路中风格要连贯, 需要契合音乐的走向, 情绪要有致。比如在“堆谐”舞蹈, 其传统节目的演绎方式本身就是一个堆谐完整的组合, 传统堆谐分慢板和快板, 慢板里有前部和后部二个板块, 快板里又分前部、中部和结束部三个板块。这里面的组合章节, 已成为定式, 是必须遵守和需要沿袭的传统。慢板有慢板的动作, 快板有快板的动作, 每个动作与每个音乐小节的“对应”都要恰到好处, 形成天衣无缝的连贯, 不能随意置换和安插, 因此不要随意地改变。再比如, “锅庄”和“果谐”舞蹈, 从慢板到快板, 有着自己的传统组合模式, 如果动作随意调配, 音乐就难合拍, 风格和动作的“完整性”就将受到影响。因此, 在藏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 传统组合是集风格性、典型性、文化性和训练性为一体的组合。传统组合最能体现民族民间舞蹈风情, 最为贴近人们情感与生活, 是舞蹈教学中的精华。在教学过程中, 传统、经典的舞蹈组合, 要有所固步自封, 要保持其原来的模样。

(三) 将“元素教学法”和“组合编创教学法”合二为一

以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为主的舞蹈权威教学单位, 创建出不同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提炼方法, 这此方法延续至今, 成为艺术院校乃至整个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材提炼方法的理念, 由此延伸发展出来的意义, 渗透到了表演、编创、教学和理论等各个层面。这其中, 许淑瑛老师的“元素教学法”和马跃老师的“组合编创教学法”最具有典型意义。“元素教学法”就是在令人目不暇接的民族民间舞蹈资源中, 找到“动”的特性, “动”的起因, 探究“原动”之力, 最根本地抓住动作起因的“根元素”, “特别是在一些看得见, 摸得着的民间舞蹈呈现形式中, 分解、化合、提纯这些起因, 找到力的根源”[1]来训练。它的优点是, 让学生更易掌握动作, 学会动作, 特别是找到主动律。不足点是太注重动作动律的拆分和分解, 造成舞蹈风格的肢离破碎, 缺少了整体的一脉性。马跃教授“组合编创教学法”传达的思想是, “单一的动作堆砌是形不成教材的, 还需要将一定限度的、分散的单一动作串联起来, 形成一种连贯性的舞蹈段落, 这样可以使学生沿着舞蹈段落的顺序、层次进行有规律的反复练习……通过这些动作的连接训练, 还应获得组织安排零散动作的‘舞蹈语法知识’的编排能力。”[2]组合编创教学法的优点是保持了原来的风格韵律。弊病是, 由于有了一定的跨度, 动作动态容易粗糙、影响舞蹈语汇的质量。

“元素教学法”和“组合编创教学法”已经过时间的长久检验, 形成了自己教学活动中的优势和长处, 在参照对比下各有千秋。笔者认为, 在藏族舞蹈教学中一定要结合这两种教学法的长处, 因时就需, 审时度势地运用。比如:在藏族单一动作教学过程中, 上肢、下肢、音乐和节奏的协调训练中, 学生如果无法掌握动作韵律, 就可以分解练习, 或找到形象、动律等“根元素”来拆开地单一练习。然后又逐渐合拢、相融, 变为整体的练习。但千万不能将拆解的动作变为文化的表达, 意义的呈现, 成为一种纯粹的动作, 或者说为动作而动作, 使动作失去生命情感依靠。单一动作掌握后, 就要运用“组合教学法”, 使风格、形象、生命之精神等诸多元素能够得到连贯的表达。这样就能够保留民族风格和情感韵味, 并且也规避了“组合教学法”中容易粗、不精细等问题。

在藏族舞蹈教学过程中, 二者教学法的相结合才能使教学内容完整、恰到好处地呈现, 才能深化教学内质, 才能较好地体现和训练出藏族舞蹈的风格、特色、艺术个性及精神气质。

结语

藏族舞蹈深厚的文化底蕴, 五彩缤纷的风格形式使它成为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一朵奇葩。而那些深藏在舞蹈文化内质里的文化特性和精神风韵, 转而也变为了一种舞蹈教学中的难度, 成为需要跨跃的障碍。更成为了一种需要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摸索和实践的教学规律。本文对藏族民族舞蹈课堂教学探析, 是一次对教学的总结, 旨在让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不断闪烁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熊妍李大.从民族民间舞综合性看民族民间舞的教材提炼[J]成功 (教育) , 2013[05]:23

藏族舞蹈反思 篇5

舞蹈学习活动。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舞蹈基础技能,增强学生对舞蹈的感受。让学生了解藏族舞蹈的美,讲解每个基本动作的重要作用及创编灵感。训练肢体动作的协调性,音乐节奏的准确性。发挥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感受学习藏族舞蹈的愉悦心情。通过学习培养自我创编能力和表现力。

在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力求突出“美”。首先喊出美:上课伊始,学生喊出舞蹈课的口号:舞动童年,开心炫舞。让学生时刻提醒自己,把自己最斑斓的一面展示出来。接下来是发现美:采用游戏《动作猜猜看》的形式,来复习和巩固上节舞蹈课中所学习的几个基本动作,从而做到知识扎实,运用自如。并

通过平时的观察,更多的展示一下学生对课外知识的一个掌握情况。

感受美环节中,先采用初听音乐结合观看藏族的风光,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及对音乐的理解,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复听音乐时,给学生独立思考这段音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动作灵感?例如:学生说出“夕阳下,牧童骑在牛背上。随着笛子吹出优美的旋律,拍着手儿。”我结合学生抓住音乐的表现内容,把肢体动作和几个脚步动作加以指导创编。“有温暖的家,就会有幸福的爱”采用的是学生自主创编的动作,并加

以表扬和肯定。然后对这一环节中学生感受到的美,跳出来。

创出美这一环节,再次复听音乐后,老师提出创编要求、由学生独立完成自由分组、自由创编动作,小组合作等。老师走进学生的小组中间,辅导接受能力稍差一些的学生,并及时提醒学生注意节奏的变化、舞蹈的姿态,及时对各小组提出指导意见、纠正动作、对创编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和肯定。

实践美这一环节是各小组采用不同形式展示出创编的想法和动作,例如:有的小组是找出音乐中最美的一句;有的是找到了音乐活泼、优美的感觉创编的动作;还有的小组采用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动作的创编。最后结尾一句采用师生共同完成,并展示动作。

表现美和跳出美是把创编的动作用不同形式秀出来、舞出来。老师及时给予评价。并师生同台表演,来结束本节舞蹈课。

走上舞台的藏族民间舞 篇6

由西藏自治区政府负责,西藏地区对外进行宣传推广当地民族文化的舞蹈专场晚会《天上西藏》,是将民间舞蹈搬上舞台的经典之作。《天上西藏》共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以西藏地区的五大传统节日为背景进行编排创作的,五大节日分别是:雪顿节、赛马节、望果节、斯姆钦姆和藏历新年。西藏传统的雪顿节是藏戏传统的盛会,藏戏是历史悠久、民族特色鲜明的藏族传统剧种,第一大部分通过展示藏戏中丰富多彩的面具和不同剧目中的角色,以及高亢的唱腔和独特的舞韵来体现藏戏的魅力。以赛马节为背景的第二部分,通过展现草原上疯狂的赛马活动、独具牧区特色的歌舞、男女恋情的热烈释放,来传达藏北草原的民风民俗、人们的幸福生活和当代西藏牧民们的精神风貌。第三部分望果节,望果节是雪域高原的盛大节日,通过对于人们在秋收时期的各种体育、娱乐和歌舞活动的表现,来展现广大藏族农区的风土人情,以及对于新农村欣欣向荣的繁盛景象的热切向往。斯姆钦姆是藏族的宗教节日,神秘的藏传佛教充斥着藏族人民的真诚信仰,绚丽多彩的宗教艺术表现着西藏雪域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厚底蕴。最后一部分是表现藏历新年,各种独具特色的庆贺活动和庆祝仪式,体现着藏族人民和谐和睦的安稳生活。

西藏昼夜温差大,气候较为寒冷,虽然藏族人民习惯于穿着长靴,但依旧不能时刻抵抗寒冷,于是跺脚这一日常行为成为了藏民们脚部取暖的一种好方式,久而久之,这一习惯性肢体动作便演变成了“堆谐”中的“跺脚”舞蹈动作。其次,藏族人民的服饰也由于气候原因颇具特色,氆氇是他们身着服饰的主要原料。但氆氇是非常有分量的,再加上各种珠宝制成的藏饰,一身行头可谓是相当之沉重。由于长年穿着这样的长袍,藏民们行动不便,自然形成了身体向下的下垂感,身体重心也随之偏低。在行走的过程中,手臂会随着身体自然地左右摆动,时间一久,便被藏民们运用到了舞蹈身体语言之中。再次,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以前藏族地区的交通不便,运输货物只能依靠人力,藏民们身背沉重的物品行走在山区,为了缓解重量的强大压力,身体幅度会跟随着呼吸有规律的上下轻微颤动,再加上后背承重,松胯、弓腰、曲背、颤膝、“一边顺”的体态自然而然形成,这些基本体态也就演变成了现在藏族民间舞蹈基本体态。

从《天上西藏》这部典型之作可以看出,如果说所有的舞台均具有艺术性的话,那么舞台表演性民间舞则因它独特的多样性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发光发亮。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不同的民族都拥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风俗,经过时间的沉淀,它们逐渐渗入到民间舞蹈中,形成一定的文化内涵,舞蹈编创者们将民间文化运用舞蹈的表现形式搬上舞台,让观众们受到民间艺术文化的深刻洗礼,使之在精神上达到一定的升华。多样化的风格所带来的文化必定也是充满多元化的,从这个角度上分析,舞台民间舞的多样表现性来源于对于民族文化表达的丰富性,值得一提的是,舞蹈编创者们尝试着运用艺术手法将民间舞蹈舞台化,不仅是为了传承该民族文化,更是为了传达民族文化背后更深层次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我们在欣赏民族文化艺术的同时,通过对于舞蹈意蕴的领悟所感受到一定的时代精神,可见,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它们对于精神信仰的把握不同,而造就出舞台民间舞蹈在传达深层精神时所带来的多元性。

与其他舞种不同的是,舞台表演性藏族舞在表演的过程中格外重视舞蹈剧目对于情感和情绪的宣泄作用。由此分析可得出两个方面:舞蹈在表演过程中,所要表达的民族气质中与生俱来的民族精神情感;舞者们所表演的舞台组合和剧目中本身带有的情节性情感。舞台表演性民间舞能否打动人心、引人入胜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对于情感的表达是否完美,对于情绪的宣泄是否到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体现出一个民族最强悍的生命力之旺盛的传统文化特征;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的总体体现及人性本质的真情流露;能唤起欣赏者心底最朴素与最本质的审美欲望,从而将情感投入其中。”由此可见,用情感来打动人,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最看重的一点。诚然,舞台上情感的宣泄与现实生活中情绪的表达固然不同,舞台上对于情绪的表达并不能像在生活中表达来得更为真切和热烈,舞台上舞蹈剧目是要依据一定的剧情设置和艺术手法的处理来进行情感表达的,在真挚的情绪宣发过程还要稍有舞台性的收控。舞台表演性民间舞对于情绪的掌控,可以通过对于现实生活与舞台艺术之间的关系把控来得以实现,将二者关系处理得当,便会为舞台表演增光添彩。

浅析藏族舞蹈的学习 篇7

一、藏族舞蹈的起源和发展

藏族的先民们自远古时就居住在青藏高原上, 是居住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的古老而悠久的传统民族。藏族舞蹈发展至今, 已然成为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中极为杰出、最具民族特色的民族舞蹈之一, 大量舞者整理挖掘了很多藏族舞蹈素材和典范, 并把它们整理规范, 让更多的热爱舞蹈的人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藏族舞蹈。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 逐渐形成了藏民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而藏民族的舞蹈是几千年以来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中慢慢发展演变而来的, 在时间长河中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独特文化, 不管是舞蹈还是其他方面都独树一帜, 藏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传统民族.主要以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相融合为主, 而正是在这种政教合一的氛围下形成了藏族舞蹈。再加上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藏族人民杰出的创造, 成就了辉煌绚烂的藏族民间舞蹈。

二、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藏民日常生活中弯腰弓背的日常生活体态, 与其特殊的地域、虔诚的信仰与情感加之日常繁重的体力劳动及生活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反映在舞蹈中进一步形成了藏族舞蹈的摹本体态特征。正是由于这一个动率特点, 使得藏族舞蹈整体形成了以下肢为主而上肢自然松弛的状态;由上而下、欲动先屈的特点和动率, 让人们觉得舞蹈的动作既沉稳厚重而又不失松弛飘逸。这些动作来源于劳动者为减轻体力负担时的自我调节, 从舞蹈的角度来看, 它既有艺术的创造, 又有艺术的美感以及劳动人民农耕过程的协调美。除此之外, 由于地域宗教文化的不同, 以至于在舞蹈的整体风格上, 不同于其他地区。藏族各地区的民间舞蹈在漫长的发展和传承之下,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探索和创造, 在藏族豪迈壮阔的大背景和风格之下逐渐壮大。其存在着不同地域的各种风格特性, 有豪迈粗犷, 也有柔美恬静。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风格, 相互区别又共同发展, 这也体现了藏族舞蹈的存在、发展和形成是基于地域、宗教融合于一体的独特风格特点。

三、藏族舞蹈表演的心理建构

西藏自治区, 位于中国西南边疆, 青藏高原的西南部, 特殊的地理环境, 造就了特殊的文化根基。由于不同地区的地域差异, 使得舞蹈内容和形式韵味不同、风格各异。比如“卓”的风格粗狂豪迈, “谐”就显得柔美开朗。舞蹈作为藏族近百年来珍贵而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 不仅是藏族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更是藏族人民生活情感最为集中的具体体现。由于藏族人民地处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之中, 使得其处处都可以彰显出其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而他们的生活简单而具特色。最重要的的是他们的生活是他们歌颂和赞美的最重要的对象, 由此可以看得出在心理上他们深深的热爱着自己的生活和家乡, 并深深的沉醉其中。尤其是舞蹈这一独特的表现形式, 更是为藏族人民世代相传。藏族人民在舞蹈时, 心中的释怀以及对热土的喜爱, 使得他们由心而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从他们的表情中就可以看出他们想要表达的所有情感。用的的喜、怒、哀、乐、忧、思、惊、恐、吓等多种情绪色彩丝丝入扣、淋漓尽致地在舞蹈中表现出来。在长久的言传身教下, 藏族独特的风格特色越来越多的被后人所继承和发展, 这种对故土的热恋和对生活极度热爱的情感便日益浓烈真切, 这也体现了藏族人民热诚而真实的生活态度, 而这一切的心理表现和心理特征都可以从藏族舞蹈的表演中体会得出。舞蹈作为藏族人民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之一, 给广大的藏族人民的心灵和生活带来了情感的表达窗口。人们不但找到了一个内心情感的抒发口, 更是从中获取了民族情感维系的纽带。

四、藏族舞蹈表演心理建构对当代舞蹈的意义

作为民间舞蹈五大少数民族之一, 藏族舞蹈在当今舞蹈发展中立于重要地位。被列为民族民间舞蹈的必学舞种, 也是各大艺术院系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风格韵律, 使很多舞者置身于对藏族舞蹈的开发传承工作中。丰富的舞蹈元素以及众多的舞蹈剧目, 致使藏族舞蹈表演的心理建构成为藏族舞蹈探索工作的重中之重。藏族舞蹈表演的心理建构, 直接影响到作品的编排以及演员的情感流露。对藏族舞蹈表演心理建构的探索, 能够让当代的舞者, 更加容易掌握藏族舞蹈的精髓, 以及藏族舞蹈表演过程中的情感表达, 让更多的舞者去热爱舞蹈;热衷于对舞蹈的研究探索。让更多民众了解舞蹈;了解舞蹈的心理暗示;了解舞蹈的深层含义。对中国舞蹈的发展历程, 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每一种文化的产生都存在着其内在的构建因素。在藏族舞蹈中, 由于藏族人民特殊的地域环境和长期政教合一的文化氛围, 酿成了藏族人民独特的民族性格。这些在藏族舞蹈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上都可以体现出藏族人民豪爽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再加上长期宗教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更是使得藏族人民的坚毅品格得到了具体的体现。这些都成为藏族舞蹈编创和剧目表演时的心里建构, 以及藏族舞蹈的的基本因素。所以, 舞者在表演藏族舞蹈时, 应当跟随藏族人民长期以来的生活和文化氛围;跟随纯正的藏族人民生活和舞蹈表演时的心理状态, 如此才能抓住藏族舞蹈在表演和表现内容上的所要体现的具体情感内容。使更多的舞者深入了解藏族舞蹈, 让这一民族特色得到它该有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每个民族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地域风俗文化, 随着地域风俗文化的差异, 造就了各民族人民心理活动的异同。本文从舞蹈方向入手, 通过对藏族地域文化的剖析和舞蹈特色的了解, 多方面探究藏族舞蹈表演的心理建构, 以及其对当代舞蹈发展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藏族舞蹈,心理建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参考文献

[1]罗雄岩著.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1.

[2]陈琳琳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1.11.

[3]孙慧佳编著.图说中国舞蹈[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9.8.

[4]潘志涛主编.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5.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 篇8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 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 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 伴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如何看待舞蹈, 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 (即工艺学) , 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 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在西藏历史上, “羌姆”等舞蹈大多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 还用“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传唱着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舞蹈论述中, 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 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藏文古籍中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这一论述, 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 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 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正是一活生生的“工艺”, 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 充分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 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高度。同样, 随着社会的进步, 种类繁多的藏族民间舞蹈, 也由起初的简单模仿、无意识的自娱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值得指出的是, 有人认为西藏古代的“舞蹈艺技九”是古印度“乐舞论”中婆罗多牟尼论述的, 与藏族舞蹈无关。对此, 经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考证, 在藏族历史上, 人们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 也吸收了不少相关的艺术理论和技法。“波罗多牟尼在论述‘拉斯’时只提出了八种, 后经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种。这九种‘拉斯’主要作为卡达卡利舞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训练之用”这与藏文古籍“舞蹈艺技九”中论述的内容相重合的只有“愤怒、恐怖、英武”三种, 其余六种则根本不同, 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没有提到“形、声、情”和谐运用于舞蹈艺术中的观点。这就有力地证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来文化时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 以民族审美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 历史延续时间最长, 流传范围最广, 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 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 最具有民族特色, 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 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以上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 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 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 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 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 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 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一书中把“舞蹈艺技九”变成为“诗歌写作九”, 要求诗歌写作者用诗写出舞蹈者的身姿、韵律和丰富情感。同样, 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时表现诗情画意, 融诗舞于一体, 有歌就有舞, 以词带情, 以姿促情, 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谣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 要跳“高山不可动摇的舞”, 跳起来的“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的闪电”。这就像萨班·贡嗄坚参的书中所述 (注:萨典·贡嗄坚赞:《乐论》[M], 第10页, 北京:民族出版社, 1986年。) :“人们梳妆打扮, 人们歌舞欢畅, 那里没有悲伤, 神圣的音乐至高无上”。这就是藏民族对歌舞的共同审美意识的体现, 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还与地域、时间、年龄、男女等不同对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 如前藏人的舞蹈, 活泼有力、热情典雅、柔和敏捷, 具有浓厚的纯农区和城镇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 奔放潇洒, 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灵巧、多变, 充分展现着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区的舞蹈, 有着典雅稳健的舞步、优美自如的舞姿, 充分体现着古象雄文化的韵味;而藏东康巴人的舞蹈, 威武粗犷、豪放潇洒、矫健雄姿, 充分展现着康巴人的气质特征。

关于藏族舞蹈的形态美, 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记载外, 在民间歌谣中也有许多记述。如《中国歌谣集——西藏卷“打开歌门”》章节中就记录了大量的传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谣。从以上舞蹈时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 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 脱离实际的, 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 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 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 不论手持道具与否, 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 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 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 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 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正如藏文古籍所指 (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 第131页, 木刻板。) “歌舞剧 (戏) 是:往事如同语言一样, 用形态表达各种语言的歌舞剧, 它主要靠舞蹈者手、头的各种变化, 如卷羊毛时手的动作反复多次后形成优美、迷人的舞”, 可见, 双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 除灵活多变外, 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 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 要有层次地旋转, 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我们在观看藏族不同风格的舞蹈时会发现其双手的动作非常丰富, 极富有活力。双手动作在藏舞包括藏戏舞蹈中已经演化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语汇, 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语汇融为一体成为藏戏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同样, 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势动作来展示内容;热巴舞中的“颤肩舞”;果谐中的双手前后甩动和胸前划摆, 至于“手镯舞”中海螺手镯舞的手势动作就更加丰富。藏戏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势动作直接反映生活, 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 手势动作也跟着变化, 双手始终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舞动, 并为升华情感需要而创新、发展, 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综上所述, 藏族舞蹈所具有的美学特征, 是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 也是藏民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 是继承优秀藏族舞蹈艺术, 发展符合民族审美情趣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藏民族舞蹈不仅是西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也是表达民族思想情感最有力的“形象语言”。我们要认真研究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 使其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挥舞蹈艺术的独特功效。

摘要:本文通过对藏族传统舞蹈的身韵、风格以及审美意识、审美理想的研究, 探讨了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 从而在继承和发展创新藏族舞蹈中, 把握古老民族的基本审美特征, 使发展中的藏族舞蹈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形成的原因 篇9

关键词:藏族,舞蹈,审美特征

一、藏族的文化对审美特征形成的影响

1. 对体态动律形成的影响

由于藏族的地域分布比较广, 导致藏族舞蹈的种类比较多, 从而也使他们的舞蹈姿态和动作韵律变得复杂。特别是膝盖的律动, 它的运动主要就是屈伸, 有连绵不绝的柔韧性屈伸也有小而快的颤动。膝关节的颤动和屈伸, 形成了舞蹈的步法, 使得重心转移, 带动了手臂以及上肢的运动, 使上身跟着膝关节运动的惯性运动, 没有任何主动。而从舞蹈的体态上来说, 它上半身的动作像魁梧的狮子、腰间的动作妖烧而不乏稳健、四肢的关节很灵活、全身的姿态柔软而不失豪迈。

并且因为藏族人民地处高原地带加上他们劳动生产生活的艰苦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导致藏族舞蹈中松胯、弓腰、曲背等体态的形成。藏族人民在进行庆祝等活动的舞蹈中, 这些舞蹈体态也自然而然的融入其中, 使人们感到安详与和谐。

2. 对形态美形成的影响

“舞蹈艺技九”中简洁透彻的阐明舞蹈是用人体的“形”, 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生活和情感。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人类舞蹈的不断发展, 藏族民间舞蹈也从模仿他族舞蹈演变成独立创新, 从最开始的自娱自乐到有一定的审美意识情趣, 最终成为了具有极高欣赏价值的一门舞蹈。藏族的民族舞蹈足以被成为艺术的杰作。有专家指出藏族舞蹈大多引致古印度, 但是通过藏文的古籍记载, 藏族舞蹈在吸取印度佛教文化的基础上, 也添加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和艺术表现形式以及艺术理论。这就充分说明了藏族人民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加入了自己的民族文化, 与自己的宗教信仰以及本土的审美观念相结合, 创造了属于符合自己本土审美特点的舞蹈知识。

3. 对身韵形成的影响

藏族舞蹈之所以会形成其独特的审美情趣, 主要是因为藏族舞蹈的是依据不同地区的人们的生活习惯, 宗教信仰, 方言差异和服饰差异等而形成的, 因此在共性的审美特点上, 也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审美感受。藏族舞蹈的分类有多种,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民族民间的舞蹈, 有供上层社会欣赏的舞蹈, 有专门服务于宗教仪式的舞蹈。在这些舞蹈形式中, 舞蹈的表现手法都有不同, 但无一例外的是, 各个舞蹈派别在表现舞蹈的身韵, 动作和技巧上都有相似之处。在音乐的选择上, 也都有所相似。服饰的选择的样式也大都相同, 跳法上主要采用的也都是圆圈舞的表现形式。因而也就形成了藏族民族舞蹈的根本, 就是指各个舞蹈派别有相似的身韵。它也是藏族地区舞蹈审美特点的集中反映。这点在藏族流传的歌谣中就有一定的记载。藏族歌谣中记载跳舞时说到:“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 前藏人的舞蹈形式和后藏人有一定的区别。前藏人跳舞时主要表现的是他们的活泼热情的个性特点, 敏捷中又不失柔和, 具有厚重的城镇市民生活的特点。而后藏人主要表现的是他们的奔放大气, 充分体现了他们生活在高寒地区的特点。藏族康巴人的舞蹈则豪放而粗犷, 体现了他们的独特气质。

二、藏族环境和人们生活习惯的特点对审美特征的影响

藏族是中国古老民族之一。由于草原辽阔, 生产多以牧业为主, 被人们称作“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高山非常的雄伟, 名山广布, 有许多也是佛教徒们所崇拜的圣山。就因为藏族的文化历史悠久, 这里的艺术表现出了热情与文化特色, 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 常年面对着高山, 雪岭还有瞬息万变的景象, 都会产生很多美妙的想法, 在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 陶冶和哺育下, 发展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居住面积广, 人口众多的农奴民族。藏族无论以何种生活方式, 总是与高原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 从而成高原淳朴、健壮、豪放的性格特征和产生从而形成成高原人纯朴、健壮、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和产生了与之相应的农牧文化型的民间舞蹈, 青藏高原的恶劣气候, 崎岖的道路是藏民的服饰言行劳动等透着浓浓的高原情愫, 在舞蹈中“一顺边”动律体态, 最能说明这点并且最有风格特点的是膝部松弛, 微颤造成的下沉感, 腰胯膝动作的结合, 特别是屈伸步伐时上身靠重心移动而造成的晃动感, 都与藏族人民的劳动生活相关联, 在藏族舞蹈中, 这一体态美, 协调美的艺术特征, 更是高原人民共同的心理。

三、藏族宗教信仰对审美意识的影响

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由于长期的封闭性生存, 藏族服饰发展的纵向差异并不大, 其基调变化亦小。 (2) 藏族服饰实在藏族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日常生活劳动中产生的。

在公元八世纪, 藏族服饰是由第一代僧人供给的, 后来百姓和政府共同完成。佛教的服饰也有所不同, 节庆日和平时的日常生活也有区别。早期西藏印度服饰对佛教的影响很大。据传说贝霞帽最早则是由印度的国王赏赐给活佛的, 后来流传至今, 成为西藏僧帽中的一种, 但后再随着藏族经济的发展变化, 是藏族服饰突显出了藏族地区的特色。朗达玛灭佛后二百年, 佛教不同的派别重获新生, 各派不仅在真理的理解上不同并且服饰也有所差别。宁玛派僧人穿红色袈裟, 所以被人们叫做红教。而噶举派则用戴红帽或黑帽来表示和别的派系的区别。藏族服饰能够代表人们的生活差异也能代表他们的信仰, 这正是西藏服饰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 也是西藏服饰的特别之处。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审美文化, 而色彩就是这种文化的载体。源于原始宗教的藏族神话, 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人神共娱的世界。千百年来, 藏族人民把这种崇尚白色的审美意识, 借自己丰富而颇有人情味的神话故事, 委婉动听地表达出来, 世世代代传颂。

参考文献

[1]于海燕.东方舞苑花絮[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5.

[2]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

甘孜藏族舞蹈文化内涵探析 篇10

一、甘孜藏族舞蹈

有“歌舞的海洋”之称的藏区涵盖着甘孜,这就使得赋予浓郁地域特色的甘孜踢踏舞充满着民族舞蹈的气息。踢踏舞是甘孜县的特色,又称“堆谐”,被认为是康巴最有特色舞蹈表演形式之一。它不同于纯粹的脚下炫技,而偏向于活泼闲逸的风格,这种倾向更衬托出康巴文化的粗犷奔放、热忱真挚,甘孜借此更多的是展现藏区民间的风情万种。

从宏观角度来看,踢踏舞形式比较开放自由,没有过多的受制于形式等。甚至可以归纳说:经过多年的发展,踢踏舞大致形成了一种趣味盎然的氛围,给人一种轻快、活泼之感,自由与节奏并存。一说到踢踏舞,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可能是闻名世界的爱尔兰踢踏舞,甚至将二者等同。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差异性大于个性,这不仅源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性,还有发力方式、服装样式等诸多方面。

甘孜踢踏舞或者说堆谐,历史悠久,最先流传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后逐渐盛行于藏区。堆谐由来已久,在最初之时因生产力落后,它的舞蹈动作以及节奏等表现比较单一。游牧以及原始农耕的生活使人们醉心于劳作,但枯燥的生活并非游牧民族的全部生活, 他们善于从中找寻到乐子,出于表达情感和娱乐的需要,这一地区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开始了“手舞足蹈”,他们模仿着动物的姿态,集体起舞;他们甚至从耕作中的动作中寻找到可用之资并将其融入到舞蹈中。藏族踢踏舞自其产生之起,就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其基本步伐有:退踏步、抬踏步、嘀嗒步、悠踏步、悠滑步等。这种舞蹈以膝盖的屈伸律动带动整个脚掌伴随着音乐节奏在地面上尽情的做有规律的踏步。灵活的脚步、稳重扎实的步法、长于变化、强节奏感等是甘孜踢踏舞的显著特点与风格,这种步履轻快、舞姿热情洋溢而受众面又广的民间舞蹈是甘孜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

二、甘孜藏族舞蹈的文化内涵

源远流长的甘孜藏族舞蹈,承继了该民族的秉性,寄托了该民族的理想与愿望,象征着该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甘孜藏族舞蹈中的堆谐艺术,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带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这种民族文化背后的内涵值得人们探索。

(一)藏区劳动人民寓作于乐,积极心态的反映

甘孜藏族自治州,占四川总面积百分之二十八,是四川省十四专州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全省最高寒的地方,在自然地理上属于青藏大高原的东南边缘部分。就是这样一个相对闭塞且高寒的地区, 却洋溢着歌舞乐三位一体的欢歌载舞的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当人们面临艰苦的生存环境,选择以跺脚御寒再创造性的转化为有节奏有趣味性的踢踏舞,并善于将劳作中的一些常用动作融入其中,这种创造性不仅是人民才智的展现,还是苦中作乐勇于面对困境的积极乐观心态的体现。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堆谐艺术日益丰富, 并非一成不变,紧跟时代潮流又饱含该民族的本色。

(二)藏区民众审美情趣、民族心理以及风俗习惯的展现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特色,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特色,藏区就有自身别致的特点。这一特点若要细化到舞蹈上来看,可以从诸多方面入手,比如说舞蹈的服装、步伐等等。论及甘孜藏区甘孜舞蹈的步伐,明显可以感受到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甘孜的踢踏舞舞者在形体表现方面上表现出浓郁的农耕文明的烙印,他们的身体重心落在腰部以下,膝盖微蹲,身体力量下沉,这样一种形体展示可以说是劳动人民劳作时常见的姿态。这种典型的东方民族的形体美学,正好契合了民族的身体审美倾向。其次,藏区民众熟知的踢踏舞区别与西方的一个显著标志表现在谨守本民族舞蹈的根基,不似西方敢于引进各种形式的舞蹈艺术,甚至采用百老汇的形式尽情展现舞者的脚下技法,迎合时代快节奏的现实社会需要,呈现在大众面前更多的是技巧的谙熟。论及甘孜藏族舞蹈的文化内涵需提及到它的外在凭借物——民族服装。藏区以高寒著称,因此民众的衣服一般以保暖为首要考虑因素,常年穿戴沉重的衣物以及古香的藏饰品使得藏民在行走时步伐会形成一种独特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感的平衡源自于衣物之间、饰品之间还有自身身体倾向的控制,总之手臂和身体随着步伐会成摇摆状,这种摇摆的姿态在甘孜藏区舞蹈中显而易见。藏区这一地域的偏僻使交通不便,但勤劳的藏民靠着自己的双手双脚身体力行,爬山涉水举步前行,在长年累月中形成了在高山之上躬背弯腰屈膝的行走姿态,这一表现也可以在甘孜藏区舞蹈中找到影子。淳朴的藏区人民清楚的意识到踢踏舞对于本民族的重要性,尽管保守传统,但也有不失创新之举。

(三)甘孜藏族舞蹈是对高原农牧文明、宗教文化等的尊崇

甘孜地处偏远,但孕育出淳朴厚实的藏族人,他们曾经生存、 生活于乡土之中,经历了游牧生活、耕种生活等,他们是带着崇高的信仰以及对宗教的崇仰而生活劳作的。甘孜藏族舞蹈以此为基础,带着对宗教的神往敬畏、对过往游牧文明的珍惜尊崇等舞出一曲又一曲本民族的高歌。

舞蹈与藏族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有藏民在的地方就有歌舞, 这一欢愉的艺术形式已经不仅仅是出于休闲而存在的,它是一个民族存在感的重要载体,是一个民族展现本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外物。

三、甘孜藏族舞蹈文化内涵探析意义

藏族歌舞真实地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劳动生产方式、 风俗习惯以及其他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国家艺术文化的精华部分。但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个别突发暴力事件的发生,民众对藏区有着一定的误解甚至是深深的恐惧。这些负能量的爆发, 导致大众对藏区文化甚至是一切藏民产生否认的错误观念,这一现象引人深思。甘孜藏族舞蹈虽然是一种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现象, 但互联网以及多媒体的盛行有责任将它的根本内涵展现在大众面前,这不仅是民族融合与和谐的需要,也是文化交流的要求,更是一种不可抵挡的让外界了解藏区、藏民、藏舞等的有益趋势。

本文着力于甘孜藏族舞蹈文化内涵的探析,虽然范围有限,但从微观角度为大众解开看似有着神秘背景的藏族同样是依靠着朴实艰苦的劳作一步步走到今天,在劳作中发现美、创造美,谨守本民族的传统,不忘根本。

摘要:在川西甘孜州康巴藏族人民的生活中,舞蹈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藏族舞蹈内容丰富,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跳法和功能,这种形式背后深涵的文化意蕴值得人们进行认真的探析。

上一篇:中文语音下一篇:加强数学应用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