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藏族社会经济论文

2022-04-16

【摘要】甘肃文县白马藏族的传统活动《池哥昼》涵盖了白马藏族人的音乐、舞蹈、服饰和文化,是白马藏族民族文化的象征。本文以甘肃文县白马藏族为研究背景,以传统活动《池哥昼》为研究对象,对《池哥昼》的溯源、基本情况进行梳理,运用多种调查研究方法,旨在丰富相关的文献资料,探索出《池哥昼》的艺术特征及现实功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马藏族社会经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白马藏族社会经济论文 篇1:

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在甘肃“文化强省战略”的指导下,坚持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陇南市“文化强市”目标的重要路径。本文针对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中广大人民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所创造的享用并传承下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集体性、民族性、阶级性、普通性、历史性、地方性、传承性和扩布性等特征。甘肃省文县居住着一个有5800多人的古老民族——氐族后裔的白马人。其语言独特,肤色特别,居住形式与汉民不同,大部分专家学者称之为全国仅有的“中国白马人”。至今保留着独特的白马文化。

一、白马藏族文化源远流长

陇南是氐羌族发祥地和氐族活动的中心地带,史载:先秦时期,氐人就在此聚居,魏晋十六国时,杨氏以西和仇池山为中心建立了仇池古国,其后族人又相继建立了武都、武兴、阴平政权。由于中原统治者的压迫,氐羌人从陇南北部南移,之后定居在陇南南部和四川北部的深山中。目前白马藏族被称为氐族的后裔,氐羌文化也在陇南地域与汉民族文化融合,形成独特的白马文化。今文县天池乡洋汤寨村每个寨子后面的山都是神山。逢年过节时,各部落人们戴上自己标志性的面具,表演着独特歌舞,当地人称“十二相舞”。白马藏人能歌善舞,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四月十八日和十月十五日是重要的节日。在节日期间,他们跳传统舞蹈——跳“曹盖”。他们以铜号、鼓钹为伴乐,头戴木雕面具载歌载舞。通过舞蹈,旨在祈求平安、驱鬼避邪、祭祀神灵。他们拟兽舞蹈的特征说明:它是远古“百兽率舞”的遗存,同时代表白马藏族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白马藏族地区经济十分落后。白马藏人在饮食和生活方面都十分落后,他们几千年以来均以农业为主。《华阳国志》载:“土地险阻,有麻田,氐傁多羌戎之民。出名马、牛、羊、漆、蜜。有瞿堆百顷险势,氐傁常依之为叛。”鱼豢《魏略》载:氐人“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南史·夷貊传下》谓氐人“地植九榖……种桑麻,出虠绢布漆蜡椒等,山出铜铁”。敌人把蜜、椒等作为主食。可以看出其作为农业牲畜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落后。而今文县的白马藏人,还从事农业生产,种植小麦、洋芋、玉米、豌豆、荞子、燕麦等作物,又以火麻为重要的经济作物。白马人仍织麻布,“男女均喜著白色麻布衣裙”“小腿均围以麻布或毪子”。古老而朴素的白马藏人,至今仍然还保留着原始而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优秀而古老的文化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致使经济依然非常落后。

2.白马藏族文化仍“藏在深闺人未识”。据《魏略·西戎传》载:氐人“或号青氐,或号白氐。此盖虫之类而处中国,人即其服色而名之也”,“尚青绛,俗能织布”,“其妇人嫁时著衽露,其缘饰之制有似羌,衽露有似中国袍,皆编发”。而今生活在文县铁楼乡境内的藏族同胞,俗称“白马藏族”、“白马人”,据历史学家考证系古氐族后裔。《汉书·地理志》称:“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在这二郡中,特别是武都郡,自古即为氐族分布地区,今天白马藏人仍然保留着这种特色。然而,丰富而悠久的白马藏族文化尚不被人们所重视,仍然是“藏在深闺人未识”,这对白马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是一大损失。

3.5·12大地震灾后重建大发展。文县白马人原始而古朴的社会生活与优秀的民俗文化,在2008年5·12大地震灾后得到建设与发展。新建了很多“非遗”保护工程“白马面具舞池哥昼传习所”。文县共兴建6个“池哥昼”传习所。铁楼藏族乡白马山寨投资了230万元,建了一座面积700平方米大的中心传习所;其中草河坝、石门沟、寨科桥3个白马山寨,分别建起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传习所。天池乡洋汤寨村,新建了一座占地面积近1公顷的白马面具舞“非遗”博物馆,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主要功能有展厅、陈列厅、报告厅和演艺厅等。古朴典雅的建筑,多功能的设施,无不令中外游客赞赏。因此,灾后对文县白马藏族地区的大力建设是对白马文化的保护和有力的宣传,对白马民俗文化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4.丰富而悠久的白马民俗文化尚待开发。白马藏族民俗文化古老而优秀,白马藏人能歌善舞,最负盛名的是傩舞即白马面具舞——池哥昼,白马藏人能歌善舞,服饰独特,不论男女,头戴一顶盘形、圆顶、荷叶边由羊毛压模后制成的白色毡帽,在帽顶侧面插上一只或几只白色雄鸡的尾羽作饰物。其声调、舞姿均有突出的民族特色。其表演藝术独特,技巧多样,堪称是中华民族的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国的白马人目前人口不足2万,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省的平武县、九寨沟县和甘肃的文县一带。白马人既不是藏族,也和藏族的生活、风俗大不相同。白马民俗文化优秀而独特,应大力开发,以便能够更好地为文县白马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三、对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对白马藏族文化的科研工作。通过对白马藏族文化的学术研究,将其成果在第一时间里公之于众,会成为白马文化保护工作的信息资源和参考资料。通过白马文化论坛、文化节的形式,及时交流、总结和完善相关研究成果。处理好文化保护和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把文县白马文化的活态保护与地方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结合起来,做到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又不损害白马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将对白马藏族文化的最新科研成果公之于众,让更多的人更好地认识并了解白马民俗文化,以便更好地开发和保护白马文化。

2.加大对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的保护。白马藏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过程中,形成了以白马面具舞“池哥昼”为主体的文化体系。其族群文化集中体现在语言、信仰、服饰、婚俗、故事、神话传说、舞蹈、手工技艺、习俗、游艺等方面。这些别具一格文化的族群,长期受到历史学、民族学和艺术学界的普遍关注。文县在2008年完成了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近年来,文县向国家争取“池哥昼”保护工程项目9个,总投资达2500多万元,并对其进行整体性保护。构建立体式、全方位的保护架构,使白马文化得到切实保护。这不仅需要各届政府的关注,也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

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白马文化自身发展需要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社会各界关注“池哥昼”文化艺术所蕴藏的经济利益,需要关注其民俗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增加对“池哥昼”的挖掘和保护。随着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尊重当地人的文化选择,处理好民族文化变迁和外界干预的关系,在民族文化变迁过程中,更多地关注白马人的参与和选择,同时,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民族文化的变迁与地方经济社会变迁与发展

4.加大对白马藏族“非遗”的申报力度。文县争取国家投资800万元,在县城韩家坝新城区兴建了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的以白马面具舞池哥昼为主的“非遗”保护中心。此外,文县兴建了“非遗”资料档案数据库,精心收集全县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了全县完整的“非遗”名录体系,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2007年,白马藏族“池哥昼”被国家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县“白马面具舞池哥昼传习所”、“非遗”民俗博物馆、“非遗”保护中心、“非遗”数据库等,为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文县白马民俗文化表演团参加了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甘肃天水市伏羲文化旅游艺术节、甘肃漳县国际攀岩、永靖县全国傩文化艺术节和四川省平武县举办的首届中国白马艺术节活动。文县专门成立了“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会”,出版《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文县白马人》和《文縣白马藏族考》等书籍,拍摄影片《千年之舞——文县白马人》。截至目前,文县已经完成了民间故事、舞蹈、服饰、歌曲、烤街火长节等5个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这对于文县白马藏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古老而优秀的白马藏族文化仍“藏在深闺人未识”,这对于白马藏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大损失。通过分析,指明了一条发展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的道路,既开发又保护,不仅白马藏族得以发展,而且能够对该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陶立幡.民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2]文县白马人生活习俗[N].甘肃农民报,2010,(3).

[3]甘肃文县白马藏族文化保护5年回眸[N].中国民族报,2013,(4).

[4]文县积极保护白马藏族民俗文化[N].甘肃日报,2013,(3).

作者简介:王斌(1992-),男,甘肃省陇南市武都人,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化和陇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

作者:王斌,刘岩,任笑冉

白马藏族社会经济论文 篇2:

甘肃文县白马藏族传统活动《池哥昼》的艺术特征研究

【摘要】甘肃文县白马藏族的传统活动《池哥昼》涵盖了白马藏族人的音乐、舞蹈、服饰和文化,是白马藏族民族文化的象征。本文以甘肃文县白马藏族为研究背景,以传统活动《池哥昼》为研究对象,对《池哥昼》的溯源、基本情况进行梳理,运用多种调查研究方法,旨在丰富相关的文献资料,探索出《池哥昼》的艺术特征及现实功能。

【关键词】白马藏族;《池哥昼》;艺术特征

一、基本情况概述

“阴平”是古代对文县的称呼,位于甘肃省的最南面,与四川省的南坪还有甘肃省的舟曲、陇南两个市相邻。地势高,起伏也大。在文县的铁楼乡,聚集着白马藏族,他们称自己为白马人。因为受这种生活环境的影响,经济也较落后。

二、《池哥昼》溯源与梗概

(一)溯流穷源

《池哥昼》自古以来就是白马藏族的大型传统活动,此活动代表着他们的信仰和文化。主要有以下来源:

欢庆仪式的需求。最初形态以狩猎为生,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当地人将它作为一种欢庆的仪式。

华夏傩舞的根源。邓延良认为“池哥昼” 是华夏大年时的驱邪舞,早在三千年前就有记载,因此,它也是对华夏傩舞的传承。

自然崇拜的产物。崔峰对于“池哥昼”的解释:他认为“池哥昼”的产生源于对动物的崇拜,因此,也是对于自然崇拜的产生物。

(二)粗具梗概

关于《池哥昼》名称的来源,用当地语言来说:“池哥”指面具,“昼”指跳舞,也叫“鬼面子”。

从时间上:《池哥昼》在每年的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开始,正月十七结束)演出。这几天所有人都盛装打扮,因此它是整个白马藏族人的集体活动。

从形式上:他们主要用边唱边跳的形式进行表演。通常由伴奏乐器以及唱歌的村民等集体表演,最后以火圈舞结束。

从内容上:他包括秋昼、池母擀面、杀野猪,以及结束时的火圈舞等。

三、白马藏族传统活动《池哥昼》的艺术特征分析

《池哥昼》的流传已有多年历史,它包括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态,因而又是白马藏族的一大重要象征。

(一)音乐特征分析

对于白马藏族人来说,音乐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尤其是歌曲的演唱,代代相传。

1.唱词语言口语化

她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因此歌词是用口语化的语言来表达,“啊”、“咿”、“嗦”等字,即兴性很强,主要目的是为了驱邪、祈福、对新年的美好祈愿等,所以对唱词的要求并不严谨。

2.旋律曲调自由化

《池哥昼》的旋律简单自由,曲调不明显。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在整个传承的过程中,最原始的曲调也有所变化;白马藏族群众嗓音独特,对歌曲采用原生态的唱法,因此乡音较重,地域文化特点也就凸显。

3.伴奏乐器主导化

锣、鼓、钹为伴奏乐器,其以独特音色和音响效果在表演中占主导地位。表演过程中可以独奏,还可以配合歌唱、舞蹈,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呈现不同的情节发展。

(二)舞蹈特征分析

《池哥昼》的整个表演过程较长,舞蹈动作基本都以重复的二拍子进行,在表演过程中都是按照传统的仪式排成长队进行。从固定场合的秋昼开始,随后去每家进行表演,最后以跳火圈舞结束。

在《池哥昼》的表演中,“锣、鼓、钹”為伴奏乐器,舞蹈的律动与之相对应,为二拍子。伴奏乐器以每小节两拍的二拍子结构进行,舞蹈律动以伴奏乐器节奏为基准。

在《池哥昼》的表演中,舞蹈速度以中速进行。由于要去每家表演,所以就会随着位置的变化而转移,这使得整个表演速度尽量平稳,偶尔变化,从而体现出在行进过程中不同的风格特点。

四、白马藏族传统活动《池哥昼》的现实功能

随着白马藏族的逐渐发展,其积极的内涵在今天及未来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白马藏族的社会、经济、文化传承都有一定的现实功能。

(一)社会功能

《池哥昼》作为白马藏族传统的大型活动,极大地推动社会发展间的联系;作为一项全民参与的活动,对秩序的建立有重要作用;作为他们传统的活动,思想教化作用也很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极大地促进了村民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同时有利于建立友好和谐的关系。《池哥昼》以驱邪、祈愿为主要目的,强化白马老爷、山神、庙神等在大众心中的地位,使其群众能够更加虔诚地去信仰这些神,因此对于思想教化又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促进了礼仪教化。

(二)文化功能

文化是发展的必需品、是精神世界财富与精神主要食粮、是民族的灵魂。白马藏族的文化是通过《池哥昼》而表现发展的,它不仅包含了白马藏族群众的精神信仰,也包括他们的文化遗产。

首先,《池哥昼》经过重复演出流传发展至今,它有着自身的独特性。通过《池哥昼》使其得到了传承,由于传承方式的局限性,一部分流失掉了。其次,《池哥昼》的舞蹈表现了最早的狩猎场景,代表了他们最初的生活形态与文化。它与活动一起开始,代代相传。从总体上看,《池哥昼》活动对于民族文化具有较好的传承效果,在历史的发展中,仍能传承下来,为当前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三)经济功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对当地的开发以及文化和民俗的传播,使白马藏族逐渐出现在公众眼前。《池哥昼》作为白马藏族的传统活动,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着很大作用;政府以《池哥昼》活动为媒介,进行旅游区的开发,制定了相应的旅游战略,促进了白马藏族群众的经济发展。

目前,白马藏族传统活动《池哥昼》正朝着大众的视野迈进,逐步发展。白马藏族生态旅游区的开发,促进了白马藏族传统文化、民俗的传播,促进白马藏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我相信在未来它也将呈一个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这将给当地居民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更好的促进当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池哥昼》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发展。白马藏族的经济、文化都以《池哥昼》为媒介,与之相结合,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对于白马文化的传播,则以《池哥昼》为载体,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被大众所了解和喜爱,进而促进白马藏族的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雷生、蒲向明.陇南白马人民俗研究:故事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

[2]刘启舒.文县白马人[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

[3]张益琴.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卷[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 2011.

[4]哈彬.白马藏族“池哥昼”仪式及其社会功能[J].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15(3).[12]

[5]武茜.陇南白马藏族“池哥昼”研究[J].兰州:大众文艺, 2017(13).

作者:杨梅

白马藏族社会经济论文 篇3:

北川羌族民歌与平武白马藏族民歌之比较研究

摘要北川羌族与平武白马藏族是四川绵阳境内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最具特色的两个相邻且文化艺术相近的少数民族。本文将以现代人文地理学、艺术文化社会学等为理论依据和方法,对两个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进行具体阐释和比较分析,从而揭示它们独特的艺术内涵。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 北川羌族 平武白马藏族 民歌

一 引言

北川羌族与平武白马藏族,是四川省绵阳市境内最具民族风貌的两个少数民族。在强烈的地域性、历史性特色中,既有共性,又体现出各自独特的品味和气质,从人文地理学视野看,是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历史社会时空交融与汇合的必然结果。

人文地理学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形成和演变,是从李特尔用经验法和比较法,研究世界各地区各种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开始的。李特尔在他的《地理学——地理对人类素质和历史的关系》一书中,探讨了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相互关系,把自然作为人文的基本原因,强调自然界对人类历史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发展的影响下,分析和谐人与环境的关系已成为人文地理学的新课题。现代人文地理学,在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问题,其理论研究涉及国土整治、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等多个方面。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 现代人文地理学透视两地民歌的文化特征

运用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来研究音乐艺术,其科学性已逐渐得到学术界认可,并有不少优秀的范例。它充分证明了音乐艺术与地理环境的相关性。本文的研究包括:民歌产生、存在的地域特征;民歌的地域风格;社会演变所带来的大融合;由于民族特性造成的在民歌音乐性方面的差异等。

1 地理环境因素在两地民歌中的体现和升华

在绵阳山区生活的羌族和白马人,有着共同的自然环境,他们都处在岷山主峰雪宝顶之麓。雪宝顶海拔高达5588米,终年积雪,雪山之下是高山草甸,草甸下是原始森林。白马河、泗洱河、虎牙河从雪宝顶的融雪中奔流而下,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和山林。

两个民族由于有相同的生活环境,因而在环境意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如:都认为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神灵;对生存的环境依赖性很强;在长时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风俗习惯等。遗憾的是,这两个民族均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的历史,除了在一些相关典籍中可以查寻外,民歌成为了传承文化、记录历史的重要载体。两族人民无论劳动、年节、嫁娶、生活、爱情等无事无时不歌,这些民歌和他们生存的环境息息相关,是他们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狩猎、养蜂、采药等副业的劳动生产、生活的最直接最真实的再现,反映了他们的勤劳和智慧。

山歌:北川县全境皆山,羌族人居住地更是山深林密,由于劳作多在半山坡上进行,所以山歌的内容也与劳动形式联系在一起。犁地有《牛山歌》,青稞、麦子收割了,用连枷打场时,你会听到有节奏的合唱或对唱。另外,还有《放羊歌》、《采茶歌》、《蓐草歌》、《手工歌》、《砍柴歌》等等。山歌与劳动号子不同,它不受劳动节奏与动作的制约,歌者“兴起而歌,兴尽而止”,有较强的抒情性。按种类分,北川羌族山歌就有高腔山歌、平腔山歌和妇女在室内唱的山歌等几种。其中,高腔山歌用在山间劳作时唱,其节奏自由,音域较宽,旋律起伏较大,声音高亢嘹亮,常有悠扬的拖腔,曲前曲后常有自由的吆喝声,多为成年人在野外以真假嗓音相间演唱。如《蓐草歌》(在蓐玉米草时,主人家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就带头歌唱,意思是告诉大家不要光摆龙门阵,要边唱边做),另外还有《沙米》、《太阳出来照白岩》等。平腔山歌结构较严谨,节奏规整,旋律进行较平稳,男女都唱。如:《喔那米几》、《今天遇到唱歌手》、《太阳落坡四山黄》等。妇女在室内演唱的山歌,声音柔和、优美、节奏性强,音量较小。如《前娘后母歌》等。白马藏族山歌一般在山上干活和归家的行路途中、劳动间隙、圆圆舞结束后等室外或寨外的场合演唱。演唱形式多为独唱或男女二人对唱。其内容不仅有对行路中美丽景色的赞美,对劳动之苦的倾诉,和远出归家时的欣喜之情的宣泄与心理调节,还有仅限于妇女传唱的诉苦歌等。

酒歌:羌人和白马藏人好酒又好客,民俗性的节日和礼仪都要用酒招待客人,主人和客人一边喝酒一边轮流唱酒歌,多是祝贺、赞颂、酬谢等内容。如羌人的《开酒坛歌》就是由德高望重的长者开咂酒坛时唱的歌,歌词大意是:“这坛酒好哟,我们现在就开始喝了;这坛酒好哟,喝酒要唱歌哟”。唱毕,以辈分大小的礼节程序,轮流用插入酒坛内的酒杆吮吸香甜的美酒,饮后随之高唱酒歌,乘兴起舞,情绪振奋热烈。白马藏人在大雪封山之时,更是不分昼夜的拥火而坐,边喝边唱,唱至兴时就唱敬酒歌跳敬酒舞,喝醉了,倒在火塘边便睡,睡醒了又加入喝酒唱歌队伍。以此抒发情怀和渡过漫长的寒冬。唱酒歌时,成年人按年龄尊卑入坐,按一定歌曲顺序,每首歌由受人尊敬的男性长者起唱,然后男声加入,至第二句女声加入。男声粗犷、浑厚、雄壮,女声清脆、嘹亮,且带有明显的颤音,以略微加花的高八度曲调漂浮于男声之上,其音响之谐美,感情之真挚,令人惊叹。他们多数不愿个人歌唱,没有妇女也不乐意唱。他们的解释是:“男声太莽,没有女声就不好听”。男声由于对高音的偏好,以假声的大量使用和真假声的频繁交替为特色,在敬酒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还有一种古老酒歌,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对太阳、月亮、土地等宇宙万物和日常事务,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然后用拟人的天真的想象加以解答,优美而饶有兴趣,别具一格,如《太阳的歌》等。

2 民族文化对两地民歌的渗透和影响

虽然有着共同的生活环境,但民族文化的差异,给他们的民歌赋予了不同的内容。北川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交融,对羌人的影响迄今未辍。其原因主要有:北川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用兵的古战场,封建王朝在此用兵频繁,明代在松潘设镇,建立总兵,给养必须由成都平原运送。北川是一条必须保护的通道,因此明王朝对北川苦心经营,建立了最完备的军事系统;封建王朝对北川的土司控制很严,改土归流最早,汉化程度最快,这是政治压力下的政治同化。北川同茂、汶相比,羌人不仅要归顺,而且要改汉姓、用汉历,全国只有北川如此。北川在历史发展中成为羌汉杂糅区域,经过千百年的民族迁徙、融合、同化后,这里的羌族汉化现象非常严重。80年代初以来,从各级政府历次收集到的大量民间音乐资料中可以看出,虽然北川羌人有自己的语言,但用羌语来演唱民歌的人已经越来越少,相应保留下来的古代羌族民歌也越加稀少。

平武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其在地形上处于高原、山区、平坝的交汇处;在民族分布上是汉藏两大民族之间的夹缝区;在政区上是川甘两省的交界处;在历史政区建置上曾是刚氐道(今平武古城)、前氐道(今松潘县元坝子)、甸氐道(今南平县安乐乡)、阴平道(今文县境)四氐道县的结合部。另一方面,至汉武帝以来,统治者对该地区一直采取既占地夺财、又屠杀人民的政策。元明以后,白马人的力量已小到不足以引起统治者的注意,加之其居住地区既远离全国的中心地区,又远离地区性的乃至本县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基于以上原因,白马藏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从已有记录和仍在传唱的民歌中,不难发现白马藏族民歌不仅一直用本族语言演唱,其唱腔、节奏、韵律,都和该民族的传统相关,密不可分。

在北川羌族民歌的历史演进中,值得一提的是有多首反映北川羌族人民积极投身于我国近现代第一次国内革命,为少数民族支持国内革命写下了光辉一页的新民歌,也再一次印证了北川的地理位置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如《当军就要当红军》、《出操歌》、《放哨歌》等。从这些歌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革命战争年代里人民的斗争生活;感受到少数民族人民对党、对领袖、对红军的热爱和血肉相连的鱼水关系;感受到少数民族人民对翻身解放的无限喜悦和自豪。

3 两地民歌比较分析的总结和归纳

北川羌族民歌的曲调结构短小而完整,多为“二句体”、“四句体”的单乐段分节歌曲式。其中“二句体”民歌多为对应性结构,前一部分发问或展开,后一部分对答或收束,二者平衡均匀,逻辑严密,但有不同的结构功能,有的是前者向后者的倾向,造成音乐进行的动力性,有的是后者对前者的承应和解决,造成音乐进行相对的段落性、稳定性。此外,下滑音或其他装饰音反复出现,结束句或半终止处,多用装饰音或下滑音收束,不仅很有特色,对增强调试的稳定性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你不唱来我又来》、《前娘后母歌》、《松潘下来二叉河》等。唱词集中在句首、句间,而句尾用拖腔或衬腔,结构功能十分稳定。有些“四句体”民歌也是对应性结构,采用“二上二下试”,如《数麻雀》两个上句落音在商音(属音)上,两个下句落音在徵音(主音)上,是功能性的倾向关系。

北川羌族民歌音域不宽,除部分高腔山歌外,一般在八度以内,很少超过十度。由于长期与其他民族杂居,且汉化程度很高,北川的羌族民歌多为单声部民歌(居住在松潘小姓乡、镇平沟一带的羌族北部方言区和小黑水的羌族地区流行的民歌多为多声部民歌)。根据旋法及所强调的骨干音的不同,在徵调试中又有几种不同的类型,并以羽音、角音、商音为骨干音的最为常见。如《天上下雨如下雪》、《你的没得我的多》、《今天遇到唱歌手》等,乐曲首句均采用徵音、羽音、商音这个三音列,其中商音多次出现在乐句结束和较长时值初,与主音形成稳定的五度关系,是以五度为支架的三音音列的发展与丰富。其次是五声商、羽调试,再其次为五声宫调试,角调试很少。六声音阶在部分歌曲中也有出现,给旋律增加了一定色彩。

白马民歌的调式体系以徵、宫、羽为主,并呈现出两类框架形态。徵、羽调式主要呈“四、五度框架”;宫调式则呈“三度框架”。白马民歌的音域较宽,爱使用高音区,音区的选择因歌类与演唱者性别不同,而呈现规律性差异;白马民歌节奏以短长型为特征,民歌节拍以6/8拍子为特征。节奏型的生成与语言有关,节拍型的生成与舞蹈(人体运动)有关。白马民歌的曲体结构分“单曲体”与“套曲体”两类,以前者为多。

三 结语

雄伟、秀丽、神奇的自然环境,不仅催生了一首首动人心弦的民歌,更给现代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音符似乎难以再继。山崩地裂的5·12大地震,在埋葬了太多鲜活的生命和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留下深深伤痛之后,但愿我们能以更加慈爱、宽大的心怀,去看待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注:本文为2008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绵阳师范学院民间文化研究中心项目,编号:MJ08-17。

参考文献:

[1] 王恩涌等:《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计学文:《北川羌族民间音乐简论》,绵阳内部资料,2000年版。

[3] 《白马藏族——文化与体育》,绵阳内部资料,1993年版。

[4] 赵兴武:《红军在北川执行民族政策的情况》,绵阳内部资料,2000年版。

[5] 刘芬:《北川羌族民歌的艺术特征》,《四川戏曲》,2008年版。

[6] 何晓兵:《四川白马藏族民歌的描述与阐释——白马民歌形态描述(上)》,《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7] 《绵阳地区民歌选·第三集》,绵阳地区文教局编印(内部印刷),1983年版。

[8] 唐光孝、罗光林:《北川羌族与平武白马藏族当前文化现象之比较》,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9]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北川县资料集》,四川省北川县民间文学集成三套集成编委会编印,1987年版。

作者简介:刘芬,女,1978—,四川绵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工作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作者:刘 芬

上一篇:高速公路行政管理论文下一篇:开放教育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