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新闻编辑

2024-05-20

人口新闻编辑(精选五篇)

人口新闻编辑 篇1

1980年后,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蓬勃发展, 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和一些大城市先后办起了人口家庭报刊。其宗旨都是为计划生育工作服务、为育龄群众服务, 向全社会宣传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 宣传在计划生育实践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 传递科学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等科普知识, 以及男女平等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理念等等。人口专业报刊由于具备了强烈的行业特色, 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新闻界的重视。

由于国际舆论中时时以“人权”问题质疑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作为人口新闻的编辑, 在编辑审核人口新闻稿件中, 更需审慎、规范、讲究规则, 这就要求人口新闻的编辑要充分把握人口新闻的特点, 具备政治强、政策通、业务精、作风正的基本素质。

1人口新闻的特点

人口新闻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政策性强。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是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稳定低生育水平,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了控制人口数量, 国家提倡晚婚晚育, 少生优生,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但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又有不同要求,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汉族与少数民族人口政策也不一样。在人口新闻报道中, 报道内容一定要符合政策, 报道的口径要统一。稍有失误就会引起生育秩序混乱和社会不稳定。

二是涉及面广。人口与经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都发生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时如何处理人口问题, 处理的方法、过程、结果都属于人口新闻的范畴。

三是专业性强。控制人口, 实行计划生育是中国的一项国策, 也是一门科学。关于人口问题的专业术语不少。大量的术语包含着丰富的专业知识, 人口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这些专业知识, 在审稿、编稿工作中才能得心应手。

四是敏感点多。控制人口数量, 实行计划生育, 国家干部职工和城镇居民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这些中国特有的生育政策与中国几千年来遗留下的“多子多福”、“无后为大”的传统生育观念不合拍, 在实行计生政策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碰撞和摩擦。另外, 我国政府从国情出发, 为保证在本世纪20年代末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均水平是其中重要的措施。但西方一些国家拿“人权”做文章, 攻击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另外, 在推行计划生育工作的过程中,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政策,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做法, 也会引起矛盾。这些都是人口新闻的敏感点, 在报道这些新闻时必须恰当处理, 以免产生误会, 造成不良影响。

五是影响力大。人口新闻的影响有时超过了人们的想象。每年的“两会”期间, 总有政协代表提议“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的议案, 引得媒体特别是网络大肆宣传, 但是, 有的媒体和网络断章取义, 把政协代表提议“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当成国家将调整现行生育政策的新闻来报道, 在群众中引起混乱, 弄得基层人口计生干部非常被动。

2人口新闻编辑必备的基本素质

人口新闻的特点对从事人口新闻工作的编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人口新闻编辑必须政治强、政策通、业务精、作风正。

——要强化政治意识。具体到某一篇新闻稿件的审核, 首先要看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 是否符合当前形势的需要。采写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面的新闻稿, 也同样需要注意政策性和理论性。实行计划生育,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大力宣传这项基本国策, 作为人口新闻编辑责无旁贷。

在审核新闻稿件时, 第一要把好政治思想关, 自觉地和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对于稿件中没有准确、全面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地方, 一定要认真把关并予以纠正。稿件中对重大问题的提法, 要与党和政府的决议、声明、宪法、法律等正式文告和文件上的公开提法相一致, 要坚持“内外有别”的原则, 严守党和国家的机密。

人口新闻编辑要具有解读政策的新闻眼, 把好政治关, 要增强政治意识、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别力, 要融会贯通人口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 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良好的政治品格;在编发人口新闻时, 应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弘扬正气, 正确报道国家的人口计生方针政策、人口计生工作的经验和成就、人口计生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风尚, 推动人们婚育观念的转变;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修正通讯员来稿中不正确、不恰当的提法, 保证舆论导向正确和宣传的正面效果。

——要坚守新闻的真实性。不仅要做到所报道的单个事情的真实、准确, 而且要力求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去把握事物的真实性。编辑对于稿件中的内容、事实、引语、名称、地点等都要一一核实。

新闻必须坚持写真人、叙真事、说真话、讲真理。2009年初, 重庆市某区人口计生协会报送了一篇《部队战士与丧子家庭结亲, 丧子家庭有了“兵儿子”》的新闻, 题材、主题都很不错。但是, 笔者对此新闻非常感兴趣, 打了一个电话向作者进一步核实, 结果却非常扫兴。通过在和作者交谈得知。其事实是该区人口计生协会只是计划在2009年开展这一活动, 作者却把它当成已经发生的新闻报道出来。我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假, 作者竟然辩解说这件事反正早迟都要发生, 早一点报道也没啥不妥。编辑核实稿件,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有一定的难度, 重要稿件可以通过电话联系, 要为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认真把关。

人口新闻编辑 篇2

答:回答这个问题,我选择从网络新闻的的特点来分析,从特点出发,分析上述

三种媒体新闻编辑的异同。

1、全时性。网络新闻的全时性表现在传播过程的全时性,信息储存的全时性,信息接收的全时性。

2、多媒体性。网络可以实现数据、文本、声音及各种图像在单一的、数字化环

境中的一体化的信息传播。

3、多级性。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往往有多种渠道,他并非总是从网站直接传播到

个人,而是可能通过不同方式的多级传播。网络信息的传播通常是大众传播渠道、群体传播渠道与人际传播渠道三者的组合。

4、连通性。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连通性,传者与受者的连通性,受众之间的连通

性,各种传播形态的连接性。

5、互动性。网络打破了过去有信息传播者单向传送信息的格局,信息传播者与

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变得切实可行。

6、海量性。网络的储存海量性的特点,是他较少受到过去传统媒体经常遭遇的容量不足的困惑,这为信息内容的进一步丰富提供了基础。在一些重大的新闻报

道活动中,网络媒体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满足受众对内容的全面性的要求。

7、传播低门槛。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相比,网络传播的门槛很低,这表现为

信息发布设置方面的低门槛和信息发布技术的低门槛。只要能拥有能上网的电

脑,会一些最基本的操作,任何人都能在网上发布信息。

首先,我将广播电视新闻与纸质媒体新闻统称为传统新闻,在此基础上,将网络

新闻编辑与传统新闻编辑做比较。具体来讲,网络新闻编辑与传统新闻编辑相比,它们的不同表现在:1网络新闻编辑具有全数字化的特点。多媒体、计算机和因特网的最大特征之一

是数字化,他们为新闻的采编制作和传播提供了强大的数字化平台,将传统的以

纸张和模拟电子技术为依托的编辑方式发展成为以计算机数字多媒体网络技术

为基础的全数字化的编辑方式。这种数字化的编辑方式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基石。

而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对数字化的要求比较低,甚至不需要依托数字化。

2、网络新闻编辑的非线性化,与传统新闻编辑的线性化。网络新闻的数字化新

闻编辑的一个突出表现是非线性化。网络新闻编辑是一种在因特网平台下的以数

字式多媒体、计算机等编辑设备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非线性编辑方式。它完全突

破了传统的线性编辑原则和方法,在编排过程中,它可以根据需要将新闻素材中的任何一部分文字、图画、声音和影响等轻易地插入当前正在编辑的多媒体新闻

中,亦可根据需要轻易删除和调整各部分的组合方式和长度等。运用非线性编辑

方法,可在报到时间的进程中,在编辑部与新闻事件现场及其他相关媒体之间进

行实时沟通和编辑。而且这种新闻编辑方式不仅可对新闻信息进行无限复制和长

期保存,而且在数字技术的作用下还可保证信息传播的质量。用这种编辑方式,使修改变得轻而易举,从而达到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新闻内容的重组,有效提高了

新闻采编和传播的速度。而传统新闻编辑包括以纸为介质的报纸新闻编辑和电子

为介质的广播电视(声音和图像)新闻编辑,其文字稿编辑流程一般为:报到策

划→组稿和选稿→改稿→制作标题和写作提要→设计版面和栏目等,这种编辑方

式叫线性编辑方式,它有线性编辑时代声频和视频的编辑中的稍纵即逝、节目呈

线性固定排列的缺陷。

3、网络新闻编辑的多媒体化与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信息单以及报道手段的单

一化。网络新闻编辑打破了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各自为政的局面,它的聚成性

和超链接功能是三种媒体相互沟通和融合成为可能。严格意义上的网络新闻编辑

是将多媒体新闻聚集于一个与网络相连的多媒体计算机平台中的编辑,这一编辑

平台中和各种软、硬件相互配合,将传统媒体的文字、声音和影像等个性不同的新闻,数字化后融合成了一种新的超文本新闻样式,即网络新闻。在功能巨大的数字化网络空间中,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图像等再不像以前那样泾渭分明,而是相互取长补短,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功能比传

统媒体强大的多的媒体编辑形式。而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信息形式单一,报道手

段受到各种限制,不能将各种信息形式很好的结合。

4、网络新闻编辑的超链接化与传统媒体的断层。超链接和超媒体决定了网络新

闻编辑是一种跨越媒体障碍的海纳多种媒体形式的编辑方式。超文本和超链接结

构是网络新闻成为多媒体新闻及其相关资料的结合体,这就突破了传统新闻编辑的单一媒体和信息容量的限制,而将文字、声音、影像、图片等不同的特点的素

材相互链接或在同一新闻中进行层层链接,使新闻的内容得到有效地丰富和拓

展,使新闻的信息量向本体之外延伸,将传统新闻编辑的平面式结构变成了立体

网状结构的编辑,经过新闻与新闻、新闻与资料、新闻与网站等的相关链接,加

之在新闻写作中的所建立的人名、地名、国家及相关背景等的超文本链接,再加

上在某一链接对象的中在创建下一级的链接,从而构成一种网状式的新闻构架和

多维立体式的大容量的新闻。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只能单向

编辑,往往出现信息与信息之间的断层。

5、网络新闻编辑的全球化与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地域限制。因特网是一个国际

性的交互式媒体平台,这就决定了网络新闻的采、写、编、评等事务工作具有全

球化和平等化的特点。尽管到目前为止网络编辑的工作的基本流程(如选稿、改

稿、制题、内容配置及栏目设置、版式设计等)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在编

辑环境、编辑的价值取向和编辑工具等方面却发生了巨变。传统的媒体新闻编辑

由于受地域,受众,文化等的制衡,大多只能实现在一个地域内的传播。

6、网络新闻编辑的互动性与传统新闻编辑的单向性。网络新闻传播中,受众点

击新闻形成了直接反馈、受众对新闻发表评论、受众提供新闻线索、在线交流、在线调查。而传统媒体新闻只能传播信息,受者不能及时实现与传者的互动。

7、网络新闻编辑低门槛与传统新闻编辑的高要求。

其次,网络新闻编辑与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又有着相同点。

1、都讲求时效性,尽管网络新闻具有全时性,但是他和传统媒体新闻一样,都

把新闻事件的时效性放在首要地位。

2、真实性是网络新闻编辑与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灵魂,无论是互联网时代的网

络新闻编辑还是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都必须把新闻编辑放在真实的基础上。

3、都需要满足手中的信息需要。对新闻事实进行全面深入的报道,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报道方式将事实全方位展示给受众,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

4、有义务使报道更加生动,更加有吸引力。无论从传者角度来讲,还是从受者

一方考虑,这一点都很重要。

二、如何面对现在网络编辑就业缺口与自身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答:在未来几年可能最赚钱的十大职业预测中,网络编辑名列其中。目前,我国拥有网络编辑从业人员300万,但仍不能满足需求,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未来10年内,网络编辑需求将呈上升趋势,总量将超过30%。

我从多方了解到,目前,在中国从事网络编辑的人员很多,他们一般是从传统媒体中走出来的编辑、记者、网站管理员、图文设计等职业中分流的,他们有的熟悉网络,有的熟悉新闻,作为一个网络新闻编辑者不仅拥有网络方面的知识,还有新闻专业素养。而我现在面临的困境是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不能转化成实际操作,与本人在电视台实习期间所暴露出来的在写作、摄影、稿件组合等方面的缺陷及实际生活中对网络表现出来的陌生等多方面的实际,就目前情况,我很难满足网络编辑这一职位所要求的能力。面对网络编辑就业缺口与自身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我认为应该从自身着手,加强自身满足网络编辑这一职业的能力。

1、加强我专业知识的学习,包括对电脑软件的运用,为以后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2、需要获取更多的实践机会,特别是编辑、记者、网络管理员这样的实践机会。

3、需要加强对网络的运用能力,只有对网络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网络运用熟悉了,才能更好的胜任网络编辑这一职位。

三、在网络编辑中如何看待“原创”?如何看待“整合也是原创”这一观点? 答:由于网络是一个传播信息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信息丰富,各式各样,但是由于网络自身的限制,他注定了只是一个发布信息,接受信息的媒介,不能成为原创的天地。在网络上,网络编辑通过对信息发布者发布的信息的编辑,然后发布到网络上供我们转载、引用。在这过程中已经加入了网络编辑的痕迹,而原作者却被隐没在信息背后,这样的逻辑看来,所以说在网络上很难看到原创。在网络编辑过程中,网络编辑应该对原始信息进行合理的编辑,做到是信息尽量不失原来的色彩。

编辑部新闻 篇3

新学期刚刚开始,《少年文艺》就推出了两项重要活动:征稿交流会和召集“校园作家联盟”成员。9月9日中午,田俊和邹抒阳来到了南京市第五十中学,和那里的文学爱好者们一起座谈。小小的会议室里挤满了热情的同学。邹抒阳介绍完《少年文艺》的栏目和征稿要求后,一个女生怯怯地挤上前问:“可以写那种作文本上不能写的题材吗?比如关于感情问题……”“当然啦,”邹抒阳说,“题材、体裁都不限,最重要的是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其他就百无禁忌了。”听到这里,许多同学都兴奋得暗自摩拳擦掌。

一些同学还现场就当起了小编辑,为“声音”栏目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话题。“我觉得,男生和女生之间的故事也是我们关心的……哦,我不是说恋爱的事,”发言的小女生红着脸说,“我是说男生和女生怎么相处嘛……”田俊告诉这位同学,如果采用了这个话题,就会把她的名字作为“特别策划”署在杂志上。

最后,大家纷纷报名参加“校园作家联盟”,因为这可是一个难得的交流写作经验、展示文学才能的机会哦。

8月29日,《少年文艺》、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小星星”栏目以及江苏五星电器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我的体验日记”大型少年实践活动拉开了帷幕。

来自南京不同中小学的20名同学在五星电器总服务台集合后,就分别被各柜组负责人带到了通讯、数码、影视及厨具等柜台。这些佩戴着临时工作牌的同学们就此开始了他们两个小时的工作。

一开始孩子们还有些羞涩,悄悄地躲在工作人员身后。不一会儿他们进入了状态,活跃劲儿就充分表现出来了。拿着数码相机的刘昕忙得不亦乐乎,抓拍到不少有趣的镜头;“小星星”的百合姐姐的采访机也一直处在高速运转的工作状态,留下了孩子们天真的话语和开心的笑声。

等到商场的大喇叭里传出活动结束的集合通知时,孩子们都意犹未尽,千呼万唤始出来。当他们从《少年文艺》编辑手中接过《少年文艺》和五星电器精心准备的礼品———一块漂亮的五星手表、当期《少年文艺》及一本精美图书时,惊喜又被升了级!他们一个劲儿地对陪同前来的家长说,下次还要参加!

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新闻编辑比较 篇4

一、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新闻编辑的相同点

首先, 无论是网络新闻还是报纸新闻, 它们的编辑程序都是相同的。报纸编辑在对新闻进行报道、编辑的时候, 通常包括稿件组织、稿件选择、稿件修改和版面设计等流程, 而报纸编辑对新闻作品起到串联、整合与把关的作用。网络新闻编辑则是在传统的报纸编辑工作基础上, 增加了对网址、网站链接链进行设计、图文融合以及多媒体声效进行处理的工作。从某种角度看, 无论是网络新闻编辑还是报纸新闻编辑, 他们的工作流程是大同小异的。

其次, 两者对新闻的编辑目标相同。网络媒介作为新时代科技进步的产物, 它不仅促进了社会新闻传播的构建, 还增进了人们传统的记录手段和思维方式。但从编辑目标上看, 无论是网络新闻编辑还是报纸新闻编辑, 它们都是通过更新与改良其传播途径, 来提升新闻便捷度和读者的满意度, 其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向读者提供更加优良的新闻传播平台。

二、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新闻编辑的不同点

不同传播媒介的特点决定了其在进行新闻报道和编辑上的不同。虽然网络信息编辑和报纸新闻编辑在工作流程和目标等环节上有着相同的地方, 但它们在稿件内容编辑、文章题目选择、版面设计等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

(一) 两者在版面设计上的差异

网络新闻编辑需要对与新闻网页内容息息相关的图片、文字、动画甚至音效及视频进行专业配置, 使其形成一定的关联体现在互联网站或者网页上, 通过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带给读者一种新的网络浏览感受。而传统的报纸编辑则仅仅需要对新闻的文字和图片、插图进行编辑修改, 与网络新闻编辑相比要略显简单一点。

(二) 两者在稿件标题上的差异

首先, 在标题制作方面, 网络新闻编辑所冥思苦想的题目, 其更需要利用简短的文字来突出、强化主题, 但要避免哗众取宠的“吸引眼球”。可以说, 好的文章题目是一篇成功的新闻稿件的灵魂, 如果标题无法吸引读者的点击欲望, 那么这就是一篇失败的新闻。过于繁杂、冗长的标题在报纸上也许能够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 在网络新闻上却不适用, 因为网络新闻需要在题目的设定上做到短小精悍。例如, 在2015年11月2日的《xx日报》中, 曾有一篇题为《矿山路上布满文艺之花, xx地区矿工文艺汇演取得阶段性突破》的新闻;而其在网络版中的新闻题目则改为了《矿山路上布满文艺花》, 运用简短的题目点明了主题。可以想象, 如果在本就版面有限的网络新闻中, 编辑采用三行的主标题和次标题结合应用将会产生什么后果。其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读者点击观看该则新闻的欲望。

(三) 两者在文字编辑上的不同

读者在对网络新闻进行阅读的时候, 注意力受到屏幕饱和度、光线明暗度的影响, 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所以, 编辑在编辑网络新闻的时候要注意对文字特点的差别应用, 做到文字的平实无华、突出信息的传播功能。要尽量避免使用一些文字修辞过于复杂、辞藻过于华丽的编辑手段, 以免影响到新闻信息的网络传播速度和读者的阅读舒适度。另外, 网络新闻不宜与报纸新闻一样采取长篇文章叙述的形式, 即便是一些必须使用长标题的语句, 编辑也要注意利用标点符号对其进行切割, 以便让读者在短时间内理解、掌握新闻的中心思想。

(四) 两者在图片编辑上的不同

将图片应用于新闻信息中的主要作用, 就是辅助读者对新闻内容进行理解。一般情况下, 生动、形象、优美的版面插图可以给读者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 附带精美图片的网络新闻始终要比纯文字的报纸新闻更具吸引力。但在网络新闻的编辑过程中, 仅仅做到图片的精美是不够的, 网络新闻编辑要在选择恰当图片的同时, 配合上黏合度较高的音频、视频, 以此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引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如果网络新闻编辑仅仅选择与报纸新闻一样的插图, 则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新闻编辑的审核及把关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新闻编辑, 在传播新闻时都必须经过程序化、科学化的审核流程方可公布于众。在这方面, 传统的报纸新闻更具备较强的审核性, 不易发生新闻事故;网络新闻编辑则容易受到网络开放性的影响, 忽略对新闻内容的监管。并且, 有时候即便对一些不法内容的新闻进行了IP封锁, 人们还是可以从不同的节点实现登录操作。例如, 在克林顿的拉链门事件中, 即便美国政府对《美国周刊》进行了干预, 但依旧无法阻止网络新闻人德拉及对该新闻事件的传播和报道。

四、结语

网络新闻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 需要网络新闻编辑在利用好自身优势的同时, 做好对网络技术的把关和监管工作。虽然其可以对新闻内容做一定程度的加工, 但要避免一些不实消息的发布。此外, 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在与传统报纸新闻工作进行有机结合的同时, 也应做到共同发展、并驾齐驱。

参考文献

[1]陈章龙, 许国峰.网络新闻学[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7-11.

[2]阚丽华, 程刚.论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比较[M].济南:山东新闻出版社, 2015:102-123.

[3]季云冈.网络和报纸新闻编辑规律比较[J].新闻世界, 2009 (01) :150-151.

电视新闻编辑艺术探讨 篇5

一、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性

编辑工作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核心环节。一档电视新闻节目能否具有视听性、艺术性,以及舆论导向是否正确,传递的信息是否利国利民等等,都和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密不可分,因此说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十分重要,同时新闻节目编排的是否得当也体现出该媒体的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水平,所以说编辑工作人员责任重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视新闻编辑的政治责任。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编辑人员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自己的政治责任。作为电视新闻编辑人员要具有冷静的政治头脑,以及敏锐的洞察力,来判断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事件,并且要选择好报道的角度,为社会传递正能量。作为电视新闻编辑要有选稿和审稿的能力,这项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不容易,一旦没有把握住政治动向,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说,电视新闻编辑人员要时刻不忘自己的政治责任,对新闻事件的处理要从大局出发,深刻进行分析与判断。另外,对于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我们也要处理好,一定要尊重其人格,切忌损伤他人的名誉权,伤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和自由。

(二)电视新闻编辑的社会责任

电视编辑除了要对党和国家负责之外,还要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你所编辑制作的新闻内容一定要对社会负责,真实的反映社会状况、不能为了赢取收视率、收听率胡编乱造,极其不负责任,为大众传递虚假甚至错误的消息,来误导大众。电视新闻当中,人物是新闻事件的核心,人物报道是新闻报道的最高境界,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在编辑制作新闻稿件时一定要注意实事求是,掌握分寸。

(三)电视新闻编辑的岗位责任。

这是职业对人的要求,你在编辑的岗位上,就要认真的履行你的职责,干好自己的本质工作。电视新闻编辑的岗位职责就在于把好每一道关,如把好选稿、审稿关,站稳自己的立场、把握住方向;把好节目质量关,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提升节目质量,改良节目的制作方式,来适应大众的需求;把好职业道德关,坚决不能报虚假新闻,自觉抵制关系稿、人情稿。

二、电视新闻编辑的艺术体现

(一)电视新闻标题制作

一件电视新闻作品要想传达宣传思想、体现制作意图、传情达意。表现在制作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标题的制作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画面、声音、文字三者和谐互补,构成了电视全息式的传播框架、有很多人都愿意把标题比作一篇文章的眼睛、而这双眼睛在电视新闻作品中,对于观众的视觉有着分外重要的作用,电视新闻作品的标题作用非常大,它可以引人入画,揭示内容,加深观众印象。

那么如何把电视新闻作品的标题做得准确、鲜明、生动呢?首先要突出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已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是衡量客观事实能否构成新闻的标准,体现出受众对当今的物质和文化的追求,选择和需求。所以制作标题时,就要优先考虑新闻的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是指新闻事实对群众利益、社会生活、国内国际发展形势要影响。

(二)符合镜头切换规律

1.动接动

运动镜头,指画面主体的运动和画面外镜头的运动,而不是同一主体的动作剪辑点。两个视觉上有明显动态的镜头组接,切换时要保持运动方向和速度的一致。动接动要避免推拉过频俗称打气式的剪辑方式。

2.静接静

两个视觉上没有明显动感的镜头的组接,即固定镜头的组接。如果画面中部是静止物体,剪辑时要寻找相关的因素,如相似的背景,相关的物体等。如果镜头主体在运动,则要选择在运动主体的停止点或主体运动开始前切换。在静接静时,同样要防止同景别、同机位的静止画面的组接。

3.动接静或静接动

动接静或静接动的方法,即动感明显的镜头和无明显动感的镜头间的切换,使画面有强烈的冲击,迸发观众的内在情绪。但使用不好会影响欣赏的连贯性,在新闻节目中也很少用到。

(三)引入负面报道,提升电视新闻编辑艺术性

新时期,各类媒体有关揭露报道内容显著增多,例如资金黑幕、学术造假、矿难调查等。大众会深感被愚弄,在形成激烈的情绪同时,会借助媒体通过争议呐喊唤醒社会大大众的诚信。由此可见前期负面新闻更易吸引大众眼球,创建媒体品牌形象。当然发展到一定时期,负面报道制作采编成本大大提升,这时收益会逐步降低。为此,应良好的平衡有关揭露报道正反两方效应,注重预防揭露报道的不良泛化。应合理的把握适度原則,形成良好的政治敏锐性,同时树立大局意识,有效应对处理现实问题,优化相关机构工作,发挥良好的借鉴功能。应把握批评式报道的艺术性,即适度适量,摆正媒体位置,尊重大众分析判断总体能力,将评判舆论权限交由大众,令其成为舆论监督的核心主角,预防大众形成逆反心理。应把握公平公正的技巧以及艺术性原则,立足当下,做到有理有据,赢得媒体认可、提升声誉水平,进而上升到新的层面高度,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三、电视编排的原则

(一)突出新闻重点

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重要的权威舆论宣传阵地,还承担着舆论导向的的使命。要求我们把寅传党的方针、政策始终作为新闻编排的茸要任务。要求所有工作者要特别注意全局问题,要研究新闻的配置和优化组合,充分挖掘其蕴含的新闻价值。因此,新闻报道要以高屋建瓴之势站在时代的高度,洞察整体形势,以独特的视野,既要了解党的中心下作精神,与党的思想保持一一致,又要r解具体实际情况.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要“两头吃透”,并通过具体编排来突出新闻重点的目标。

(二)科学把握新闻编排节奏

控制好内在节奏,体现在长.短新闻搭配。严肃与活泼的搭配,层次分明,解说与同期声相互协调,使用各种氛围有机组合,达到内在统一,新闻节日中要根据不同内容适量加入一些片花,使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稿件有所问隔。一档新阏节目中,如果都是严肃性新闻,会使观众觉得太沉重,如果两三条长新闻连在一起,会让人觉得内容繁杂厌倦,如果整个一梢新闻都足短、快的短消息。又会使观众感列节奏变化太快。美同新闻学家特德?怀特说“节奏意味着新闻节目要保持流畅,不能迟滞或令人厌烦”。闪此,必须控制节目的编排有张有弛,适时的长短新闻穿插。

上一篇:软件工程迭代式教学法下一篇: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