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编辑教程

2024-04-12

电视新闻编辑教程(精选6篇)

篇1:电视新闻编辑教程

电视新闻编辑教程

一.名词解释。

新闻价值:新闻价值具有原生价值和衍生价值。原生价值由显性价值(when、where、who等基本元素为显性信息,是判断新闻价值的最原始、最直接依据)和隐形价值(why,how往往隐藏在实施的表象下,对新闻价值起到确定、奢华的作用)构成。衍生价值是指:新闻传播实践中,新闻事实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要处于一定的传播环境,传播环境与个体新闻事实的相互作用会释放出一些衍生信息,对新闻事实的原生价值起到修正作用。这种衍生价值属于新闻事实的附加价值,它对原生价值起到增强或削弱的作用,使新闻事实的价值呈现出一种相对性。

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满足社会需求的素质的总和。新闻价值要素包括真实性、时新性等不变要素和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可变要素。

栏目策划:广义上可以理解为“新闻媒体运作策划”,是对新闻传媒生存发展的战略规划,包括对传媒的受众定位,经营方针,产品设计,制作营销,广告经营以及传媒的其他各类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等进行运筹和规划,已经不限于新闻报道本身,揽括所有和信息活动有关的行为。狭义就是指在新闻报道过程中通过对题材更好地组织、挖掘、合理、有效、充分地利用新闻资源,形成新闻资源的增值。即新闻策划,是指在新闻报道过程中通过对题材更好地组织、挖掘、合理、有

效、充分地利用新闻资源,形成新闻资源的增值。新闻策划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新闻事件,使对新闻资源的统筹运用。

广播电视编辑:就是在栏目定位的基础上对构成栏目的全部要素进行整合,它是栏目编辑意识的集中体现。

相对新闻价值: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新闻事件也不例外,因此,新闻价值又具有一定的相对性。新闻价值要通过传播才能真正实现,只有把新闻报道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去考量,才能确定新闻的传播价值。对新闻的绝对价值产生修正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受众、目的、语境。这三个因素构成了新闻传播的基本环境。

栏目化:电视栏目化:把电视节目分成多个专栏的编辑形式和播出方式,即将反映同一内容和同一类型的节目归为一栏,使它有固定的名称、标志、开始曲和时间长度,并安排固定的时间播出。标志为:

1、栏目规范化

2、栏目类型化

3、栏目个性化

是近年来电视新闻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主要表现为,栏目有明确的定位;有明

确的目标受众;有明确的风格;有固定的播出周期、播出时段、节目场地;有稳

定的收视群体。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台就当前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重大问题和新闻事件发表看法,进行解释分析,是一种具有政治倾向性的以广大观众为对象的电视新闻体裁。是电视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实行舆论监督,指导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新闻报道体裁。

EFP:即电子现场制作(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它是对一整套

适用于台外作业的电视设备的统称。这套系统包括两台以上的摄像机,一台以上的视频信号(图像)切换台,一个音响操作台及其它辅助设备(灯光、话筒、录像机运载工具等)。利用这个方式,可以在事件发生的现场制作电视节目,进行现场直播或录播。

ESP:即“电子演播室制作”(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它主要是指演播室录像制作。ESP方式既可以先摄录后编辑,也可以即摄、即播或即录。

ENG:即“电子新闻采集”(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这种方式是使用便携式摄像、录像设备来采集新闻。它大大方便了新闻的现场拍摄,但它所获取的素材还需要在电子编辑设备上进行剪辑,在制作方式上分为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两个阶段。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大编辑部体制?

所谓“大编辑部”,就是在传统编辑系统基础上升格出的一种中控系统,以这个系统为中枢展开新闻节目生产的机制就是“大编辑部”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编辑功能实际上已经出现分化:一部分是传统的节目改编、编排播出等,可以称为“事务性”功能;另一部分则是对整个新闻生产进行规划、调度,可以称为“调度性”编辑功能。在世纪运作中,从事“事务性”工作的编辑仍然以栏目为阵地,而从事“调度性”工作的编辑则以整个新闻系统为平台,处于采访系统和“事务性”编辑系统之上。

2.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人员应具备什么意识?

应该具备电视新闻栏目编辑的基本意识:

1.全局意识。全局意识是栏目编辑意识的宏观体现。(1)体现在宏观传播环境:国家的法律法规、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党和政府一段时期的工作中心;一段时期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2)掌握本媒体一段时期的传播重点(3)新闻栏目的整体布局。

2.责任意识。要坚持原则,吃透两头(党和群众);要维护个人利益;要防止不良模仿。

3.平衡意识。地域的平衡;领域的平衡;形式平衡;力度的平衡;观点的平衡;热度的平衡。

4.栏目意识。注重对栏目风格的凸显;着力于栏目整体形象的塑造;增强竞争意识、展现栏目实力。

5.人本意识。受众意识;人文关怀。

6.评论意识。

3.解说词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作用和功能?

电视新闻中的解说是一种依附于新闻画面的画外语言。它由新闻报道者播讲,传达的是一种经过新闻报道者、思考后的见解信息。解说主要的作用和功能体现在:1)表达抽象性的内容:它表达的是一种经过报道者的理性思维概括整理的见解信息,因此适于表现一些抽象的内容。2)表达报道者的观点或情感。3)解释说明,交代背景。4)对画满信息的整合。

三.论述

1.近年,栏目化产生的原因?(为什么随着媒介发展,栏目化成为运用的基本运行模式?)

1)栏目有明确的定位;2)栏目有明确的受众目标;

3)栏目有明确的稳定风格;4)栏目化有固定播出周期,固定的播出的时段,固定的节目长度;5)栏目有稳定的收视群体。

电视栏目化:把电视节目分成多个专栏的编辑形式和播出方式,即将反映同一内容和同一类型的节目归为一栏,使它有固定的名称、标志、开始曲和时间长度,并安排固定的时间播出。

栏目化的形成背景:观众对电视节目播出的准时性的要求。

20世纪80年代,电视节目大量增加,栏目种类齐全,电视大量普及,但是由于电视节目的栏目和播出时间没有固定化,栏目本身的时间长度也没有规范化,因此央视率先提出“栏目化”。1984年7月,栏目化播出;1985年,全台栏目化,共80多个专栏。

栏目化的发展:1、从电视节目向电视栏目发展;2、从社教节目为主向各类专栏发展:3、从封闭制作向开放协作发展

栏目化的标志如下:

1、栏目规范化

主要指编排技术层面,要求做到电视节目定时间、定内容、订栏目,按时播出。

2、栏目类型化

栏目类型化,是指电视节目按照不同的内容类别进行系统的编排的一种状况。电视栏目化就是要将丰富庞杂的传播内容,按照一定的划分标准将其归类制作管理。按照类型划分电视栏目:新闻性、教育性、文艺性、服务性和教学性节目。3、栏目个性化

电视栏目的个性化体现在栏目整体构思与创意个性化,栏目的主持人、记者个性化,栏目表现形式的个性化。

2.你如何看待大编辑部体制?“大编辑部”体制是从传统的编辑系统中衍生出协调机制的一种现实可行的方案。所谓“大编辑部”,就是在传统编辑系统基础上升格出的一种中控系统。以这个系统为中枢展开新闻节目生产的机制就是“大编辑部”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编辑功能实际上已经出现分化:一部分是传统的节目改编、编排播出等,可以称为“事务性”功能;另一部分则是对整个新闻生产进行规划、调度,可以称为“调度性”编辑功能。在实际运作中,从事“事务性”工作的编辑仍然以栏目为阵地,而从事“调度性”工作的编辑则以整个新闻系统为平台,处于采访系统和“事务性”编辑系统之上。]

“调度性”编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规划(2)协调(3)调度(4)监控。从以上的描述中,我们基本可以看出电视新闻编辑功能从简单到复杂,作用不断突出的过程。

3.在危机中,广播的传播功能是?

4.央视两个栏目的比较。估计是《朝闻天下》和《第一时间》的比较。

媒体定位:一个是CCTV1的节目,一个是CCTV2的节目,都属于中央电视台。都具有政治权威性,全球视野,都具有时政功能,职责多元化。主流意识形态越来越淡化。

频道定位:CCTV1是综合频道,更能体现新闻的综合性,政治突出性,咨询权威性。而CCTV2是财经频道,它强化经济特色新闻,更具亲和性,日常性。

栏目定位:《朝闻天下》的定位是朝闻天下,开启新全新一天。从内容上着力于拓展选题范围,确保原有重大国内、国际新闻报道权威的优势不丢,加大观众收视意愿更强的社会新闻、文化体育新闻和天气出行资讯、生活服务资讯的报道量;在形态上,从主持人表达、节目包装、演播室设计等元素入手,改进节目的形态,使节目形态更趋时尚。早上六点开始的节目,使观众一起床就获得了丰富的咨询;服务性强,特色栏目《今天早知道》,提前告诉了观众当天会发生的新闻,时效性强;栏目不仅有权威性的政治新闻,也有关注民生的社会新闻。

《第一时间》是CCTV-2的早间资讯栏目,主打社会经济新闻、实用信

息和生活话题,是中央电视台播出时间最长的新闻类栏目之一。其定位是相约早7点,用资讯唤醒每一天。氛围”—轻松、温暖、明快、向上。“味道”—经济味、早间味、人情味。整体风格—实用、鲜活、大气。理念:以轻松的方式传播严肃的资讯,形成资讯扑面的感觉。内容:以凌晨以后发生的最新的国内、国际新闻为主,偏重经济视角。特点:节目开篇有记者早间出镜;整个节目突出人物,突出故事性、戏剧性,突出评论员。

所谓栏目,是有固定的主持人主持、内容主题明确、风格和形式统一、定时定量定期播出的节目单位。在一个频道内部,决策者对新闻栏目的整体布局是有考虑的,希望通过不同

栏目的功能区分和时段配置,实现新闻传播效能的最大化。就一个具体的栏目而言,它的发展受到整体布局的制约。栏目只有在服从本频道新闻发展的整体需要、办好分内之事的基础上才能寻求进一步发展。栏目定位是栏目生存的生命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栏目风格,风格和形式是栏目定位的外在表现,对于一个栏目而言,这种外在表

现形式在一段时期内是统一的,也是固定的。

2、内容取向

3、播出形式

4、目标

材料:10条新闻排序,并说明理由(按新闻的重要性,和相关性)选择你喜欢的一档节目分析其优劣得失。

电视新闻栏目编排技巧

一、突出重点

(一)精心选择和安排有分量的头条;

(二)组织好重点报道;

(三)以集合的方式组织有分量的稿群。

1、同题集中(1)连续编排(2)关联编排(3)参照编排

2、同类集中(1)集合编排(2)相关编排(3)对比编排

3、稿件的配合(1)配资料(2)配评论

二、形成段落

(一)结构性段落

1、形态固定

2、位置固定

3、间隔鲜明

(二)自然段落]

三、设置兴趣点

(一)重点

(二)关联点

(三)新鲜点

(四)视听冲击点

四、掌握节奏

(一)报道力度的变化

(二)兴趣点的变化

(三)其他因素的变化

篇2:电视新闻编辑教程

1、新闻传播的主导型工作,(1)编辑工作的主导性体现在报道的定位上,报道

定位是对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和个性特征所作的总体规范,它从根本上决定了新闻报道的方向、特色和质量,是指导新闻采编的基本思想和原则。(2)编辑工作的主导性体现在报道的策划上,报道策划是对报道运作诸环节的预先预谋,即对报道什么和怎么报道的思考和设想,他追求创意与良谋,着眼于报道效果的优化。(3)编辑人员安排版面、节目和网页,又几乎每天紧盯网络,因而比较了解总体情况、突发事件和信息,加之具有旁观者清的有利条件,这就使他们能够对记者的报道给予一定的指导,包括提炼主题、开掘题材、选择角度乃至提供采访线等等。(4)报社的编前会制度,集中、鲜明体现了编辑工作主导性,为动态地把握好新闻传播的方向和质量提供了保障制度。编前会通常由值班总编、编委和各采编部门负责人参加,是每期报纸组版前的决策和调控会议,着重确定重要版面和重要稿件的安排。

2、新闻传播的整合性工作,整合是在筛选和整理基础上的组合,不是将单篇报

道简单相加或随意拼凑,而是以优化为目标,对他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和配置,彰显和发掘他们各自的内涵,形成“量变效应”,使新闻报道总体升值。

3、新闻传播的把关性工作,(1)编辑的把关是全程性的把关,把关贯穿于编辑

工作的全过程,从新闻的选择、修改、标题,到报道的配置和合成,每个环节都是在把关,都不能疏漏,都应当有把关意识。(2)综合性的把关,不仅对新闻报道从政治、思想到事实、表达等层面进行全面检验,还包括既要检验报道的个体,又要检验报道的总体——版面、节目和网页。(3)终审性的把关,记者报道的差错由编辑可以纠正,而编辑审定的报道出了问题,就会向受众传播,所以是终审性的把关,至关重要。

二、新闻传播与新闻编辑的关系

新闻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采写与编辑是其中的主要环节和基本业务。两者相互依存,统一于共同的传播目的和服务对象之中,同时呈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新闻传播的主导性、整合性和把关性,是新闻编辑工作的基本特性所在,从中也可以看出他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价值和作用。

三、网络新闻编辑的特点(互联网带来的变化)

1、编辑地位与职责的变化,如果说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主要是处理记者、通讯

员和通讯社提供的新闻,那么,网络新闻编辑还增加了搜索和跟踪网上新闻信息的职责。及时网站配备的记者不断增多,编辑工作依然是网络新闻报道中最主要、最重要的业务,网络新闻的竞争更多表现为编辑工作的竞争。

2、编辑思维与观念的变化,(1)互联网作为多媒体平台,他的新闻编辑人员不

仅要熟悉平面思维和线性思维,还要懂得超文本思维,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和一种环换位思考方式,必须考虑网民浏览新闻后可能需要的信息,设身处地为网民着想。(2)互联网交互功能的凸显,还需要编辑人员树立护动传播的新观念。编辑应该随时注意征询和搜集网民的反馈意见,介意调控报道内容和方法。(3)独家新闻在互联网领域也是掌上明珠,但与传统媒体相比,因为复制粘贴时效性不再是作为独家新闻的第一要素,也就是说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编辑还应改变对独家新闻的传统理解,不是单纯追求他的时效性,更应解读和开发其对网民的接近性和重要性。

3、编辑手段与方式的变化,网络的编排手段不像传统媒体那样各有侧重,而是

兼收并蓄,囊括所有;方式上最主要表现为动态化,不仅流量特大而且滚动

性极强,网站的首页和主页的设置也是比较突出的表现。

四、媒介融合给新闻编辑带来的改革

媒介融合,广义是指所有所有媒介及其功能、所有权、组织、资本、传播手段等有关要素的结合,狭义是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合作和联盟。

1、技术层面,报纸编辑不仅要会处理文稿、图片还要懂得音频、视频新闻的编

辑,不仅要会设计报纸的版面,还要懂得网络版、手机版的编辑。

2、内容层面,需要编辑部更新观念,转变思路,积极探索跨媒体运作的模式,围绕同一主题或事件,选取不同报道角度和重点,不同报道形式才能同中显

异,各展所长,避免同质化竞争,提升不同媒体各自的影响力。

3、角色层面,编辑兼任新闻节目播音员或主持人。

五、新闻编辑的基本修养

1、高度的责任意识

2、广阔的知识视野

3、执着的探索精神

六、报道定位的依据

报道定位,是新闻媒体编辑部对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和个性特征所作的总体规范,他从根本上决定了新闻报道的方向、特色和质量,是新闻报道乃至新闻媒体安身立命的基石。

1、媒体因素,(1)以媒体性质而言,具有机关报性质的媒体在政治、思想、政

策导向方面,担任着更为重要的任务,同时又容易掌握来自权威部门的重要

信息。(2)以媒体的层级而言,所处层级越高,报道的视野应当越广,报道的要求也应当越高。(3)以媒体的物质条件而言,技术设备与资金保障(4)

以媒体的传播时间而言,如晚报与日报各有优势。

2、受众因素,在性别、年龄、籍贯、职业等方面,受众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庞

杂性、多样化特点。

七、报道定位的要领

1、坚持正确导向,2、满足受众需求,3、体现自身特色

八、报道策划的原则

报道策划,是新闻工作者根据新闻规律,对报道运作诸环节的预先谋虑,即对报道什么和怎么报道的思考与设想。

1、取信原则,报道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搭准社会的脉搏和受众的需求,不能闭门造车,应注意打假,表现在(1)不能任意摆布报道对象,导演事实;(2)不能以报道策划为名,行商业策划之实。

2、立异原则,报道策划的生机和魅力在于立异,在于出新,最宝贵的品格是拒绝平凡,追求创意,应当不拘一格,大胆探索,尽可能在报道的内容、形式、角度、参与对象等方面求异求新,出奇制胜。

3、应变原则,讲究灵活性,随即应变,因为策划是对未来将发生的情况做当前的决策,如规定太死,一旦有了变化,影响报道。

4、集思原则,报道策划的主要对象是战役性报道、专题报道、以及重要事件,重要活动和重要典型报道,涉及社会环境和媒体内部的众多方面,难度系数大,靠个人不容易策划好,其时效性是快速决策,时间比较紧,需要集思广益,优势互补,提高质量和效率。

九、报道策划的类型:阶段性报道策划,专题性报道策划,即时性报道策划

十、报道策划的方法:系统方法,参照方法,逆向方法

十一、新闻选择的重要意义

1、实现报道宗旨的基本保证,报道宗旨可概括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

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2、形成报道特色的基本保证,任何媒体都要求自己的新闻报道具有独特的个性,以吸引

和扩大受众群,赢得竞争的主动权。

3、提升报道水准的基本保证,新闻选择居于支配地位,他制约着新闻的梳理、标题的制

作、报道的配置与合成等诸道工序,其他处于从属地位,新闻选择得当,有了好的基础,其他环节合理才能收到好效果。

十二、新闻选择的依据

1、社会规范(1)遵守政治规范,最根本的是要服从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和领导核心,还要注意不能刊播与现行政策不相符合的新闻。(2)遵守法律规范(3)遵守道德规范,力行其中的实事求是和清正廉洁。

2、受众需要(1)受众的需要具有一致性和差异性,一是反映热点事件,二是涉及大众

利益,三是反映案件或灾祸;(2)及时地、动态地了解受众需求的变化。

十三,新闻选择的注意事项

1、要有全面的观点,一是不能只看到新闻中积极的一方面,而忽略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消

极一面。第二层是不能只看到消极而忽略其可以转化为积极的一面。

2、要有平衡的观点(1)重点与一般的平衡,比例一般以三七开至四六开为宜;(2)领

域、行业及其各构成要素的平衡;(3)肯定性因素与否定性因素的平衡要以积极为主,但不能放弃对那些落后、阴暗的、消极的因素开展必要的批评。

十四、新闻的梳理

新闻的梳理是对选定的新闻进行净化和优化处理,既要求注意整体又注意细节,既要求注意内容又要求注意形式,因而是对新闻的一次全面而细致的再检验。

1、新闻梳理的下限,新闻梳理的首要任务是要纠正新闻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差错和问题,这

种着眼于补偏救弊的改稿行为,可称之为新闻的“保护性梳理“(1)纠正各种差错,包括事实性差错(违反常识,不合情理,主观想象,言过其实,前后矛盾,以偏概全)、政治性差错、知识性差错和文字性差错。(2)避免各种不当,@内容方面不当,一是提法不当,二是做法不当,三是泄露内情;@用词方面不当,词语的分寸,感情色彩和适用范围,尽量避免用词不当。

2、新闻梳理的优化,(1)凝聚主题,@一线串珠,主题集中,确定一个中心,不能中途变

道;@削去枝蔓,为了突出主题,就要忍痛割爱;@以少胜多,选材以少胜多,材料既可以突出主题,也可以冲淡主题,材料的选取不在于量而在于质;@精简过程,对事物过程进行必要的压缩和概括,使新闻报道短而精;@详略得当,与主题关系直接、重要的内容应当展开,写得具体、详细一些,不足的部分还应当设法补充,关系间接的应压缩,写得概括,简略,可有可无还应删除。(2)凸显精华,@改变体裁,调整结构,各种文体,各有特点,各有优势。@取其特点,独展所长,不能面面俱到,可以将精华取出独自成篇。@化整为零,各显其要,对于新闻重要信息多,但篇幅长,压缩会伤筋动骨,整体刊播难以使受众统揽各要,可以分成若干篇,组合刊播。@分层加工,链接建构,网络新闻可以超文本链接的形式显示,可按照标题——摘要——简讯——全文这种倒金字塔式结构分层予以加工。

十五、新闻梳理的准则,1、有稿必检(1)一般记者的稿件要检验,总编辑的稿件也不能忽视;(2)基层通讯员的稿件要检验,领导机关的稿件也不能忽略;(3)本媒体的稿件要检验,转载稿件也不能忽略;(4)地方媒体与中央媒体的稿件

2、有错必纠,既是对受众负责,也是对新闻工作者和审阅者负责,无论受众、领导及有关

人士都会欢迎与支持。

3、有改必慎,慎重修改要求改必有据,一定要求准确无误,一定要有充分的依据。新闻的标题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题目,他以简短的文句概括新闻内容,是新闻传播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影响受众满意度的极为重要的因素。

一、新闻标题的作用

1、导受作用,导受即引导受众阅读和视听,是导读、导听和导视的总称。

2、导向作用,标题是新闻与评论的结合点,标题的导向功能最为明显的表现是就事理论,借题发挥,更多是通过词语的褒贬和语气的强弱来显示的。

二、新闻标题在新闻媒体中的区别

1、不同载体的新闻媒体对标题的要求不尽相同,如报纸要求标题特别注意词句的修饰,更

加讲究语言的生动、形象、含蓄和凝练。

2、同一载体的新闻媒体对新闻标题的要求也有区别,这是由媒体的性质、受众对象和所属

地区等因素造成的。

3、语言,如机关报性质的媒体,标题总体上要求语言朴素,平实一些。

三、新闻标题与新闻事实的关系

新闻标题与新闻事实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新闻标题必须揭示和符合新闻事实。

1、新闻标题必须揭示新闻事实,2、新闻标题必须符合新闻事实。

四、新闻标题系统的结构

1、主体类标题(1)主题,也称主标题,以示与文章的主题相区别,通常用于揭示新闻中

最重要、最吸引受众的信息。从表现方法来看,主题可以是实题,即叙述新闻事实,也可以是虚题,即评价新闻事实,揭示其意义或隐含的理念。但在单独使用时,消息的主题应当是实题或有叙有议的虚实结合体。主题可以是一行,也可以是多行,但一般不超过两行。(2)引题,主题的引导题,位于主题之前,常用于说明、引申和烘托主题,因而有纵向和横向,又分别被称为肩题和眉题。新闻的来源、背景和原因,一般由引题来交代;新闻的意义、本质一般由引题来揭示,新闻的环境、气氛一般由引题来烘托。(3)副题,主题的辅助题,主要用来补充、解释和证明主题,通常位于主题之后,又称子题、副标题。如果主题不胜负担,难以概括新闻中重要的信息,就应借助副题予以补充;如果主题含而不露,不叙述具体事实,受众不易明了,借助副题解释;如果主题就实论虚,不提供具体事实,受众易觉空泛,借助副题予以证明。引题和副题又统称为辅题。消息和通讯的标题都可以有副题,但消息副题前面不用破折号,而通讯要。主体类标题按组合不同,又分为单一型和复合型标题,单一型标题有主题而无辅题,通常用于信息单一的新闻。复合型则是两者具有,一般用于信息比较重要而又复杂的新闻。

2、从属类标题,这是新闻标题系统中的从属部分,是对主体类标题的补充。(1)提要题,比较详细地概括文中主要内容的概要题,通常用于重要信息多而篇幅又较长的新闻,可以收到突出要旨和活跃版面的双重效果。(2)分题,插在新闻或文章中的小标题,又称插题。

3、整合类标题(1)栏题,为一个专栏或一组稿件所加的总标题;(2)类题,以归类为主

要目的的综合题。

五、新闻标题的表现方法

1、态度层面的方法:@客观性方法,即只叙述事实,不发表议论,不加渲染烘托,述而不

作。@主观性方法,即标题对事实进行评论、渲染和烘托,明显地表现出倾向性。

2、修辞层面的方法,@形象方法,化虚为实,化静为动,让受众可以感受和触摸;@强调方

法,加强语气、突出内容的方法,可以使标题加深对受众的印象。@蓄意方法,曲陈其

事,隐含其意;@齐整方法,特指对偶方法;@引用方法,借用他人话语或语句来概括新闻内容,以增强标题的表现力(顺口溜、谚语、方言口语、诗词名句、标题要拓宽引用的视野如歌词、影视片名等等)。@简练方法(炼意、炼句、炼字)

报道的配置

报道的配置,就是按一定的报道意图将稿件搭配、组织成有机完备的整体,一、综合性配置,强调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以吸引方方面面的受众。配置要领要做到“六

个结合“

1、点面结合,点指的是重点,面指的是一般的新闻。既要反映当前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

方面的新闻,要有反映当前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新闻。

2、庄谐结合,庄重、严肃的新闻与一些轻松活泼的新闻。

3、褒贬结合,不能忽略批评性稿件,更好的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4、图文结合5、长短结合6、多种文体结合,除消息为主外,还可以安排通讯、评论、来信等。

二、同一性配置,是将具有某一或某些要素相同的稿件聚集在一起,这种方式可以增强新闻

单元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还能形成强势,获得规模效益和比较优势。

1、强标识组合,即具有明显标志。(1)借助标题,通过标题的整合,显示稿件之间的相同

关系;(2)借助专栏

2、弱标识组合,即不具有明显标志。适用于一是报道价值一般,没有必要加以突出,或报

道价值虽大,但多次采用标题予以强化,再突出就作用不大,而且有可能冲淡其他需要突出的信息。二是报道价值虽大,但如用明显标识一个是较难第二是效果不一定好。

3、延伸性配置,增配其他稿件,对新闻加以拓展,使之丰富、深化。(1)广度延伸,即对

新闻进行补充,增加相关信息,着眼于加大信息量,量的延伸。(2)深度延伸,即对新闻着力开拓,深入揭示其底蕴。

4、解释性配置,当一篇新闻内容不易为广大受众所理解或明了的时候,需要借助其他资料

加以说明。(1)文字资料,(2)示意图表

5、多媒体配置,就是运用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多种编排元素构成一篇或一

组新闻报道。(1)内涵式配置,将多媒体元素纳入一篇新闻,使他们成为其有机的组成部分。(2)外延式配置,将这些多媒体元素作为相对独立的报道,从不同角度延伸、拓展某一新闻事件或新闻活动。

报道的合成报道合成包括版面、节目和网页的编排设计,是新闻编辑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新闻价值判断的综合表现。

一、编排设计的价值,编排设计主要运用非语言符号。

1、表态功能

2、启示功能,既有积极又有消极方面。

3、吸引功能

二、编排设计的原则

1、相符原则,编排设计与对象相一致,包括三层意思(1)要与媒体的性质与特点相一致;

(2)要与新闻单元的性质与特点相一致,如政法、科技、经济、文娱等方面;(3)要与稿件的价值和特点相一致。

2、重点原则,突出重点,分清主次。

3、有序原则,编排设计要分清条理和层次,注意新闻的组合,尤其是文字与图片。

4、便易原则,要易于受众阅读或获取信息。

三、版面元素,正文、标题、图片、线条和色彩这些印刷符号式构成现代报纸版面的基本成分,统称版面元素。

1、正文,即用来显示报道和文章的文字,涉及大小、形体等;

2、标题

3、图片

4、线条

5、色彩

四、版面编排的方式

1、重点式编排,是运用强化手段突出重点稿件,主要有标题字和面积加大,标题字黑底反

白,正文字放大或用异体字,正文排长栏,题文围框,粗线勾勒,图文组合等等。

2、集中式编排,用比较多的篇幅报道同一类内容,或反映同一个主题

3、对比式编排,是将内容对立的稿件组合在一起的编排方式,具有对比显著、褒贬分明的特点,有利于主题的强化和深化。

4、对称式编排,讲究版面元素的工整对称,整体感和稳定感较强,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5、交叉式编排,注重稿件之间的穿插、咬合,标题横竖搭配,交替使用,避免碰题,讲究

错落,正文多呈不规则形状。优点是化长为短,增加版面变化,易显生动。不足是设计和排版都花较长时间,长篇稿件过度穿插会带来阅读不便。

6、模块式编排,题文组合均成四边形,不忌碰题,讲究块状错落,版面简洁,整齐,清晰

易读,便于读者快捷地获取信息,而且易于设计、排版和抽调稿件,十分适合电子排版。

7、冲击式编排,标题显赫,照片增大,线条粗黑,色调浓重,醒目夺人。

8、分解式编排,把一篇消息或通讯拆分成几个部分,并通过字差、线差、框差、栏差或色

篇3:电视新闻编辑教程

一、电视新闻编辑应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电视新闻编辑应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编辑的日常工作不仅仅是编辑稿件, 很多时候他还要去组织稿源, 率众采访。一个重大的报道或一次专题性节目, 需要哪些稿件和画面, 采写拍摄任务由那些记者承担完成, 新闻编辑应该做到胸中有数, 同时新闻编辑在组稿时还必须重点突出鲜明的思想。在组织报道采用的形式上, 新闻编辑还要做到与时俱进, 时常创新, 既可采用典型报道、重点报道、连续报道、综合报道等一般方式, 还可以采用实况转播、录像剪辑、嘉宾访谈、受众互动等特殊形式。在组织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上, 既要体现报道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向纵深展开, 又要体现报道的广泛的群众性向横向展开。要防止强调一个方面忽视另一个方面、夸大一个方面而抹煞另一个方面的现象发生。

二、电视新闻编辑应有高超的策划能力

新闻策划是一项既需要决策又需要设计的工作, 而获取信息是新闻编辑决策的前提。媒介的受众定位和功能定位、编辑方针的确定、报道选题和报道方式的确定等等, 都要依赖外部与内部的各方面信息。因此, 策划主体必须时时刻刻追逐社会信息、行业信息、受众信息等。社会信息是新闻传播的主要内容, 它们对报道选题决策最具参考价值;而了解行业信息, 即可了解本行业的最新动态, 知道同行的想法和行为, 对媒介策划和报道策划都有重要意义, 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和浪费。同时, 也能从行业信息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 不重蹈覆辙;而受众作为媒介的服务对象, 他们的需要和愿望以及他们对媒介的评价直接影响媒介产业的发展, 只有全面、准确、及时地把握受众的愿望和要求, 才能有的放矢, 使传播有效地进行。一个重大题材的报道和开设一个专栏, 新闻编辑要进行认真细致的策划。首先, 确定报道主题和报道重点, 然后向记者、通讯员约稿, 集纳成专栏, 并配发本台评论或编后话, 进行集中报道。造成大的声势。在形式上, 采取适合内容的新颖、独创的手法, 使所报道的内容成为当天新闻的“兴趣中心”, 能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三、电视新闻编辑应有撰写、修改新闻标题的能力

新闻的标题是新闻主题的浓缩、集中, 好标题可以画龙点睛, 为电视新闻锦上添花。目前电视新闻普遍使用电子字幕, 用文字显示标题。有的记者常常不重视标题的写作, 当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时, 需要编辑重新撰写或修改标题, 言简意赅地以最简练的文字提炼出好的标题。例如, 2008年河南省评出的电视好新闻《总书记田间听民声》, 最初记者的标题是:胡锦涛总书记到焦作农村的田间地头倾听农民的心声。编辑看后觉得标题太长, 虽然表达比较明确, 但是不符合标题简练、准确的要求, 很有必要把它压缩一下, 经过推敲琢磨, 删繁化简, 压缩为:总书记田间听民声。由原来的25个字压缩到8个字, 字数少了, 意思没变, 简洁, 准确, 受众看起来听起来都节约时间。

四、电视新闻编辑应有撰写新闻提要和串联词的能力

新闻提要是为了突出重要新闻事件, 指导、吸引观众收视而采用的一种编播技巧, 运用得当即可体现编辑意图, 又能为观众提供有效的服务。一般来说, 新闻提要是在一次电视新闻栏目播出开始, 选播部分重要新闻题目, 帮助观众预先了解本次新闻的全貌和重点。这种摘要类似于报纸、杂志版面中的主题, 一般只用一句话, 一行字来突出新闻的核心内容, 要求简洁、准确、精炼, 朗朗上口, 易懂易记。商丘电视台在2010年3月5日播出的一档新闻中摘要是这样写的:1、我市号召各县区农民不失时机地抓好小麦抗旱工作。2、商丘市公安局开展严厉打击嫖娼卖淫活动。3、夏邑县会停镇投资亿元兴建农村新型社区。

串联词是指上下新闻之间承上启下的简短议论介绍。上面已播出的新闻的简要评价, 和下面播出的新闻的主旨, 或新闻中心的简要提示。不论是提示或议论, 都是短短数语, 并要讲得生动活泼, 具有吸引力。举例来说, 商丘电视台的《黄土地》栏目在2009年10月播出的一期节目中, 其串联词是这样写的:观众朋友, 我们从上面的几条新闻中, 了解到我市各县区抗旱浇麦情况, 对抗旱保苗夺取小麦的丰收充满了信心。下面我们为你讲述一则新闻小故事, 题目是:彩色红薯, 化危为机。

五、电视新闻编辑应有撰写编后语的能力

电视新闻编辑要有新闻敏感, 对蕴含有新思想、新观念, 或有典型指导意义的新闻, 及时配有“编后语”, “编者的话”等电视短评, 以加深新闻节目的思想深度。是否能撰写短小精悍的电视短评, 也是衡量编辑新闻素质的重要标志。例如, 商丘电视台《黄土地》栏目在一期介绍农产品生产销售情况后, 编辑写了这样的短评:观众朋友, 以上讲述的红薯、白菜、粉条三种农产品, 是家家户户厨房里经常用到的菜料, 也是千家万户餐桌上经常见到的食品。然而, 我们故事的内容却远远超出这个范围, 红薯、白菜、粉条是我们豫东的土特产, 也是农民兄弟的摇钱树, 它们生产、销售的好坏, 直接关系着农民的收入。黄土地希望农产品的价格, 去掉过年过节的影响, 一路平稳, 稳中有升。

六、电视新闻编辑应有处理文字稿的能力

毫无疑问, 作为电视新闻编辑就应该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 能够熟练地掌握撰写、修改、加工各种新闻稿件的能力。新闻文字稿通常也叫解说词, 它在新闻影像学中是传播新闻事实的重要语言符号。他不是画面的重复、多余的解释, 而是画面形象的补充和深化。文字稿除交代新闻事实外, 还要注意交代必要的背景材料。处理新闻文字稿时, 特别要注意克服不顾及画面, 按照报纸新闻稿的写作方法, 要克服声画两张皮的现象, 使电视新闻的声画结合最有效地传播新闻信息。

摘要:本文从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 从几个方面重点论述电视编辑应该具备的几种基本能力, 为电视编辑从业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基本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淑萍.电视采访与写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1]赵淑萍.电视采访与写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

[2]朱羽君.电视画面语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2]朱羽君.电视画面语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篇4:浅析电视新闻节目编辑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 编辑

通常来说,为了能够给人以真实、不可置疑的印象,电视新闻节目需要以其声画并茂的效果,再现出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只有这样才可以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随着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电子技术已经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了,当然这样让我们越来越担心电视新闻节目真实性的可靠程度[1]。

1、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意义

社会文化事业活动的组成部分是编辑,同时,编辑活动本身也是文化产业中极其关键的一个环节。在生产精神产品的过程中,通常来说,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这里除了要求作者本身要有自觉意识以外,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在这个生产过程的最后阶段通过编辑进行严格把关。所以说,编辑就像是足球运动中的“守门员”,它的主要职责是在选稿、审稿和修改加工上。电视新闻编辑主要指的是在电视这一大众传播的专业活动中,利用文字和电子技术的独特符号系统,对记者发来的稿件和画面进行取舍、删改、剪辑、加工、整理等创造性的优化处理,使其在单个性画面的基础上,构架成完整的系统的声画结合的电视节目的物化劳动过程。当然,如果出现前期拍摄和稿件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找到相应的补救方法,这主要是通过后期的编辑来进行修改,但是如果后期的编辑工作不到位,那么前期的所有工作都失去了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就电视新闻节目而言,电视新闻编辑是十分关键的,这将直接影响到具体节目的成败生死[2]。

2、电视新闻节目编辑工作的现状

众所周知,电视新闻编辑是十分关键的,但是目前往往出现较差的电视新闻节目质量,进一步分析里面的原因发现,这有着极其复杂的因素,尤其需要说明的是,主要影响节目质量的因素是,存在较差的编辑队伍素质,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作,存在明显缺乏相应的艺术、技术水平。就目前电视新闻节目编辑工作出现的问题,经过分析发现主要是一下几个方面:其一,目前很多的电视新闻编辑并不是毕业于电视新闻编辑专业,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其中大部分人是由其它行业转行来的半路人,所以说,明显存在专业理论的欠缺,专业知识面的不足,他们仅仅是学会了一点简单的操作技能,仅仅能从事一些模仿式的边干边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目前出现的难以驾驭整体、把握大局的现象;其二,造成素质不高的重要因素是编辑的思想观念。目前的大部分编辑仍然存在着“为人作嫁”的思想,并没有具备足够的敬业意识,尤其在当前的这样一个社会当中,存在部分编辑认为自己没有记者风光实惠,因此,不能安心的进行工作,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这里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另一个制约编辑工作的主要因素是重采轻编的倾向[2]。目前存在部分领导认为,编辑工作可有可无,敷衍下就可以了事了,不用特别进行重视。所以说,编辑的岗位就如同接纳二、三流记者的地方,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编辑工作无所谓的环境。

3、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编辑的措施

3.1合理运用电子动画技术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需要合理运用电子动画技术,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卖点”。当然,使用了电子动画技术,可能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真实性上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然而,这对新闻节目本身来说,确是有着增强直观感的效果[3]。

3.2办好电视新闻

这就需要坚持真实性的原则。新闻的生命是真实,一旦没有了真实,新闻也就失去了生命,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所以,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是报道新闻事件的工作原则[4]。

3.3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目前经常出现新闻失实报道的现象,进一步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原因较为复杂,为了能有效避免新闻失实的现象,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深入采访,精心编辑。采访不深入,编稿不注意核实,剪辑不认真,电子画面充当新闻画面等,就容易造成电视新闻报道失实。电视新闻不同于广播和报纸,它具有声像并茂的特点,视觉性很强,一组镜头的组接对电视新闻的真实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电视新闻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以负责、谨慎、严肃、诚实的态度去工作,应当成为每个新闻工作者的座佑铭。电视新闻工作者要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把更真、更美的电视画面呈现给电视观众。

电视新闻编辑以新闻素材与新闻稿件为基础,通过组稿、优选、组合等综合性的脑力劳动,获得一个新闻集成,并通过电视传播给受众。既然编辑工作是从组稿到编排的综合性脑力劳动,同时又是一个精神生产过程,所以编辑过程就是一个创作过程。重视头条新闻。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突出重点最重要的是选择好头条新闻,任何新闻机构都把精心选择头条新闻作为新闻编排的重点来抓。电视新闻由于其顺序传播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的头条更为重要,它起到"龙头"的作用。头条新闻直接体现了新闻编辑部门的意图,对观众来说头条新闻是否吸引观众直接影响到他们收看新闻节目的兴趣。注重有效信息量。有效信息含量是指受众从该媒体传播中获知的与认同的信息数量。编辑不能仅仅注重新闻的信息含量,提高其有效信息含量才是最终目的,要时常站在一个受众的角度,审视自己编排的新闻究竟能给受众多少信息,对于受众度,审视自己编排的新闻究竟能有多大帮助。只有自己对自己的“作品”满意了,才可能使受众满意和接受。

4、电视新闻节目编辑需要掌握的技能

4.1当编辑先要当好记者。电视新闻编辑仅有文字功夫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不够的。他们日常大量的工作是与图像打交道。如果对电视新闻采访拍摄一窍不通,就很难修改记者和通讯员发来的消息。

4.2要有组织、协调能力。电视新闻编辑不仅经常与社会各个层面打交道,而且每天都与本系统的各个环节发生关系。如果将整个电视宣传队伍比作一个庞大的乐队的话,那么,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是乐队指挥,而编辑则是吹大号的角色,既接受指令,又发布指令,并确保指令百分之百地执行。

4.3要有纯熟的节目剪辑技术。节目剪辑包括单条新闻的剪辑成片,多条新闻的组合和后期的切换导播三个部分。这些工作通常都是由编辑完成了。纯熟的编辑技术,不仅是为了搞好新闻包装,而且有利于“分秒必争”。

4.4要有敏捷的思维和文字、口头表达能力。电视新闻的播发有时带有一定的随机性,那么,便要求编辑迅速作出反应,是否发、如何发,都须在短时间内决定。需要表明编辑部看法的述评部分,如果来不及写稿,则由编辑拟定腹稿向节目主持人转述,而后,直接见诸屏幕。

5、结论

总之,电视新闻节目整体编排的问题,也是电视新闻编辑应注重研究和改进的课题,因为,每档新闻都应按新闻规律规范地采用不同序列、不同组合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编排,对于这一点,电视新闻编辑必须掌握并善于运用和创新,以使电视新闻节目既有整体性又有灵活性和新鲜性。电视新闻编辑则应在运作中娴熟、创新中求新,不断拓展电视新闻编辑领域,不断丰富电视新闻编辑理论。

参考文献:

[1]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M].苗棣,等译.华夏出版社.

[2]贾秀清.“娱乐”:从功能到本体——电视节目类型构成要素分析[J].现代传播,2005(1).

[3]温化平.电视节目解说词写作[M].北京广播學院出版社,2003.

[4]任远编,译.海外名家谈电视[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篇5:电视新闻编辑

柏圣申

电视新闻作为目前新闻传播最快、最直观的一种媒体,已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所接受。难怪有人说:电视新闻节目是电视台的“龙头”,只要新闻节目办好了,就能撑起电视台的“半边天”,这话并不过分。那么,如何才能舞好“龙头”,赢得观众呢?笔者认为:电视新闻编辑是关系新闻节目成败的关键一环。

电视新闻编辑不同于报社、电台的新闻编辑。报社编辑只是编文字稿和设计版面,然而,电视新闻编辑除编文字稿和节目板块串联外,还需要编辑画面、录制解说、加字幕协调等等。电视新闻编辑的这一特性,决定了编辑部门必须有大量的组织工作要做,比如接待、通联,与各有关部门协调等等。但是,要真正编好一组成功的节目,笔者认为,除做好组织工作以外,最主要的是制定报道计划,并组织实施,直到节目与广大观众见面。

电视新闻节目是现实生活的体现,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不是稿件的堆积,画面的组合,更不是让观众欣赏的镜头画面,而是体现党的宣传方针,体现办节目思想的结晶,如果在这一方面出现偏差,就会使新闻宣传出现负效应,甚至会引起误导,给党和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基干这一点,要使新闻节目做到有思想、有水平,引导观众积极向上,制定宣传报道计划尤为重要,这也是关系到新闻宣传成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说,编制宣传报道计划,是编辑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假如没有宣传报道计划,只坐等来稿,有什么播什么,那么,新闻宣传肯定是杂乱无章的,节目也肯定办不好,办不活。

那么怎样制定宣传报道计划呢?宣传报道计划从宏观上讲包括宣传总的指导思想和不同阶段的报道重点。从微观上讲分为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但是从新闻节目的特点看,有的台一天一组,还有的台二天甚至三天才播一组新闻。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在制定报道计划时,要注意每组节目,要有一个重点,外采记者要围绕这一重点来组织报道,这样做,才会给观众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首先要吃透上级的方针、政策和宣传指导思想,摸准上级或同级党委、政府现阶段的工作重要,然后分头到各有关部门调查采访,有针对性的汇总成一个切实可行的报道计划,做到每组新闻有重点,条条新闻有着落,要形成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报道计划,部主任、各协调部门必须付出巨大的劳动才能完成。在这一点上,新闻部(报道部)是能否顺利完成任务的先锋,他们的工作永远处于忙乱之中,因为他们上联系领导机关,下心系广大观众,就像十字路口的交警一样,处在各路人马的交汇中心。因此,做为新闻部主任这一角色,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充分的时间学习、研究和思考,真正起到忙而不乱、指挥若定的中心作用。但是,新闻节目到底办的如何,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台的领导集体,特别是第一把手的领导水平和政治素质,这也决定着他们付出劳动的多少。因此,济南电视台及所管辖区(县)各台把电视节目精品工程做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就是基于这一因素。

新闻编辑工作,从宏观上讲是实现新闻传播的中心环节;从微观上,一次新闻节目的编辑工作也是该节目播出的中心环节。因此处于“龙头”节目、“龙头”位置的责任编辑,对准时完成节目制作播出,是衡量责任编辑完成任务、工作干得是否漂亮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责任编辑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业务基础,与各部门密切协作,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编排工作,及时把稿件、画面、串联单、提要等分别交给播音、制作、字幕等有关人员,让他们用最快的速度熟悉资料,充分做好播前的准备工作,详细交待制作要求,节目制作起来,既顺利又避免出现差错。

总之,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项及繁杂、又极具政治性的工作。只要编辑人员认真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实质,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倾听观众意见,密切与观众的联系,就能编辑出高品位、高水平让观众喜闻乐见的好节目。

摘要:作为一名电视编辑,要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

到了21世纪,随着社会文化、信息交流的快速发展、变革,社会变动速度加快、新事物不断涌现,新观念层出不穷,社会信息量骤增。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除了应具备新闻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敏感性、较深的洞察力、较新颖的思路,有较宽泛的知识面,对各方面的知识要做到略知一二。这样才能制作编辑出有深度、有层次、有思路的优质的新闻节目。

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明辨是非能力

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用“德”“学”“才”三个字来概括。“德”是指电视新闻编辑要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甘当无名英雄的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学”是指电视新闻编辑要有广博的学识,新闻编辑作为信息传播的中介应当具有较好的文字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应掌握专业知识。“才”是指新闻编辑要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越复杂的活动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越高,包括策划能力、组织能力、编写能力等等。

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求编辑必须具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善于见微知着、明辨是非。如果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不强,对那些论点或是过于片面、或是与国家的大政方针不相符合的新闻没有严格把关,致使这样的新闻播出,就会产生负面影响,既影响国家政策的实施,又误导广大读者,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二、积累生活素材和提升专业技术知识的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闻编辑应不断进行知识储备,因为广博的知识能开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电视新闻编辑每天面对的新闻稿件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多个角落,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科技、文艺、体育等,可以说是内容繁多,包罗万象。只有博览群书,处处留心,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善于积累生活素材,并且不断更新知识。其次,还要有熟练的专业技术知识。要注意检查和核对稿件与画面的情节内容和基本事实两个方面有无差错,前后有无矛盾,是否合乎情理,是否违反科学,有无虚构、添加、嫁接或“张冠李戴”等现象;同时,还要注意把好文字声画关。因此要求熟练地掌握改稿配稿,画面组合,制作标题,内容提要等技巧,要懂得录音、录像、复制等技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编播的速度和质量。

三、不断提高为受众服务的能力

受众对电视人来说,就是他们要争取的市场。电视新闻观众的多少,决定着收视率的高低,从而影响电视新闻事业的兴衰。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必须不断提高为受众服务能力,牢固树立为受众服务的思想。深刻了解满足观众需要,才能促进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

四、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新闻编辑的生命。新闻编辑要从适应观众心理需求入手创新报道内容和方式。一是判断哪些信息最有新闻价值,二是要在文字上下工夫,三是采取会内外结合的方式,如每年的“两会”新闻。我们的镜头不单对准会场内,当涉及到各行各业大好形势的内容时,我们的镜头就对准了场外的工、农、企等行业改革的现场,解决了过去那种会议报道围着人头转的现象。四是头条的选择不应按官大官小去编排,对那些紧紧围绕大局,积极弘扬主旋律的新人、新事、新经验、新成绩以及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反映群众关心的问题的也要编入头条。五是在按主次编排节目的基础上应适当增加对比编排,两种典型的鲜明对照,更加突出了导向意识。六是要注意地方特色和时代性,做到有的放矢。电视编辑创新的意识决定了电视新闻节目质量的高低。

五、组织策划能力

首先,电视新闻编辑应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编辑的日常工作不仅是编稿。还要组稿。同时新闻编辑在组稿时必须重点突出鲜明的思想。

其次,电视新闻编辑还应有高超的策划能力。策划项是既要决策又需设计的工作,而获取信息是新闻编辑决策的前提。媒介的受众定位和功能定位、编辑方针的确定、报道选题和报道方式的确定等等,都要依赖外部与内部的各方面信息。因此,策划主体必须时时刻刻追逐社会信息、行业信息、受众信息等。

六、较强的编排艺术能力

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来说,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编排电视新闻,例如,在编播节目时,要根据本台的宣传宗旨和观众的收视心理,充分考虑政治类新闻节目与文体娱乐类新闻节目的有序安排,全面、系统地考虑整档新闻的框架、节目的内容,甚至每条新闻的位置以及每条新闻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增添裁剪、删节取舍,使政治类、经济类、文体类新闻节目有序排列,作到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性,从而实现较佳的电视宣传效果,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电视化地传达给观众。

七、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

编辑主要是对稿件进行修改和加工,新闻编辑在编辑中会碰到各种新闻体裁,既要撰写评论,又要驾驭各种文字体裁,还要在极有限的时间内加工修改稿件,制作标题,这就要求必须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娴熟的写作技巧。

八、电视编辑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电视新闻编辑不仅经常与社会各个层面打交道,而且还要与本系统的各个环节发生关系。如果将整个电视宣传队伍比作一个庞大的乐队,那么,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人是乐队指挥,而编辑则是吹大号的角色,既接受指令,又发布指令,并确保指令百分之百地执行。

与其他媒介的新闻编辑工作相比较,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其中编辑对象的复杂性和编辑主体的群体性,直接关系编辑工作的全局。而正是电视编辑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着作为一个新闻编辑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九、电视新闻编辑对新闻应有新的认识

过去,人们总是认为,电视新闻只是对最近发生的事的报道,而忽略了它的另一种作用,那就是它传递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传授知识性、趣味性的功能和新闻信息传播功能并不矛盾。这些功能都是21世纪电视新闻的主功能。实现后一种功能,是电视新闻的本份。而传授新的知识,这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电视新闻的功能的一种拓展,一种延伸。众多电视媒体现在都在大家感兴趣的新闻中插播新闻背景。如前不久在全球泛滥的电脑“冲击波”病毒,给众多电脑用户造成重大损失。这时,很多台在新闻节目中及时插播“冲击波”病毒的新闻背景资料,让观众了解到相关的知识,对防范病毒的再次发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电视新闻选题有时也必须着眼于宣传知识性和趣味性,使电视新闻成为快速可视的“大百科全书”。

对于电视新闻编辑而言,要想真正把一桌色、香、味俱佳的电视新闻大餐呈现在受众面前,就必须具备以上的基本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电视新闻的工作使命。

由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电视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电视新闻界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课题:建立电视新闻自身的编辑学体系。

目前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至少在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有关电视新闻编辑学的专著问世。理论界与电视实践之间的隔膜,也许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当然我们不能过分地苛求研究者。因为,以报纸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闻学对于以形、声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电视新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适应是在所难免的。即使电视新闻工作者自身,也未必能识“庐山真面目”,除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外,还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因素。每个人站在各自的岗位上,以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那么,认识的高低、理解的深浅自然也就不一样。记者偏爱自己发回的消息,编辑更看重多条新闻排列与组合;摄像师呢?对于画面的讲究不亚于一个严肃的画家。他们在本岗位上都付出了汗水,付出了心血,但他们很难独立地将微观的实践转化为宏观的理论。

电视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关联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与之相关的理论的滞后。几年前,人们无法想象到“现场直播”这个概念,而现在,即使一些中小型电视台也开始尝试。传统的新闻学多数教科书对“新闻”的定义是“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最近发生的能引人兴味的事实。”“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对新近发生或发现事实所进行的报道。”这些定义,虽然表述各异,在时间概念上,都忽视了“正在进行时”这一最富电视新闻特点的时态。因为随着“现场直播”的出现,电视屏幕上的形声可能与远在大洋彼岸正在发生的事件同步。

与此同时,电视特技手法增多,这样便给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的机会。比如,以往在电视新闻编辑操作中比较多地关注“蒙太奇”。而现在,我们能够借助先进的电子编辑技术,达到超出“蒙太奇”以外的境界,画面的分割,同时传递两路以上的信息;字幕的运用,能在节目播出时,插入来不及编排到既定时段节目中的新闻,还有巧妙地安排受众介入某一事件,随时插播微波传回的消息,有意识强化感观效果等等。

概括地说,电视新闻已经由预制式向直播式迈进;电视新闻编辑开始由简单的排列组合型进入复杂的“创作”型时代。

我们认为,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性质、特点及其使命,是电视新闻学必须研讨的课题。

按照通常的分工,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两部分,其一是外采,其二是编辑,于是就有了前期和后期之分,有了记者“冲锋陷阵”,编辑“坐收渔利”的说法。

以“前期”和“后期”来界定记者、编辑的职能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编辑的手脚,影响他们在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组织、参与功能的发挥。

电视新闻编辑部门和编辑的肩头,应该担起三大任务棗组织指导、编辑制作、控制指挥。

前期:组织、指导。编辑工作千头万绪,组织指导要摆在首位。

——编辑部应该是整个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参谋”新闻视角,把握舆论导向。

——编辑部应该经常组织战役性报道。其中包括开办栏目、组织拍摄系列(连续)报道、发动观众对某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等。

——编辑部应该成为记者站和通讯员的“良师益友”。电视新闻的屏幕建设,离不开完备的通讯联系网络,这一网络的经纬主体,由记者站和广大通讯员组成。编辑部不仅要与他们形成鱼水关系,更得经常与他们互相传递信息,定期通报有关要求和发稿情况,帮助他们出主意,想点子,服好务,指导具体的新闻采编,组织新闻业务方面的培训学习。

中期:编辑、制作。这是编辑有别于记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字的编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视解说词的修改和节目内容的提示。编辑可以也必须根据对所负责的时段新闻中的每一条消息进行合理的“加工”,有些重要消息,还必须写好编前、编后话,配发评论;编辑部的意图,与受众之间沟通,都由编辑拟好提纲或成文的东西,由播音员(主持人)传播到千家万户。中期的第二个方面的工作是节目制作。这是由电视新闻的特性决定的。记者拍摄了画面(含现场声),编写了文字稿(含字幕设计),并不等于完成了一条新闻。编辑的任务是让每一条新闻达到播出要求,至少有下列工作要做:1.镜头的剪辑;2.使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相一致;3.将字幕迭现在适当的位置上;4.画面的技术处理;5.解说与同期声的合成;6.计算该条新闻的长度。

这些繁琐的工作,并非一位编辑就能完成的。各道环节的衔接依赖于每个岗位的默契配合。可以这样形容,诸多工作就像宫商角羽徵,各自发出应该发出的音响,才能构成一首完美的乐曲。

后期:控制、指挥。这里所说的控制,指的是对新闻播出过程的控制。控制者,通常称之为导播。在直播式节目,播出过程是最紧张的时刻,节目主持、技术人员、栏目编辑,乃至该时段准备发布的消息,都必须各就各位,随时听从导播的调遣。

值得注意的是,在微波进入电视的时代,外采记者每时每刻都可能从现场发回消息,这时,担任导播任务的编辑就需要敏锐的思维、果断的决策、精确的计算、纯熟的技术,以便及时、准确地将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和最新消息,在适当的位置切入。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是编辑的核心工作,编辑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拟订播出大纲。

播出大纲是用以指导当天播出的新闻节目的计划。与此同时,每个时段的电视新闻节目,毫无例外地需要有一个详细的节目单。大纲重在组织,而节目单侧重具体地实施。例如,大纲中列有某记者上午10时采访香港客人访问武汉的消息;而在12时或晚些时候的节目单中,则会清楚地写上拟就的稿件题目,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的名字、消息的长度以及在第几条播出,该节目编辑带的序号等。

与报纸排版相比,电视在规划版面时有自己的特性。

其一,报纸是在单位面积中布置文字,电视则在单位时间里安排节目。单位时间的固定和客观时间的流动,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单位时间,服从于整个电视版面。它不仅将每一个时段的节目界定在固定的时空里,而且根据电视节目制作所需要的时间,确定“成套新闻”,口播消息的最后发稿期限,这个时期,一般确定在播出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太推后了,就可能影响整个新闻的播出。

突发性新闻以及播出之前来不及制作的新闻,可在节目播出过程中适时插播;由微波接收或记者传回的消息,如果是重要新闻,也可能由导播者及时切入。

插播消息,意味着要打乱原来拟定的节目单。插在什么位置,在什么时间插入,都需要经过缜密的考虑和精确的计算,否则就有可能乱方寸。

电视的版面,时间就是空间。在有限的时间里丰富、活跃空间,是电视编辑追求的目标之一。

其二,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具有相对的连续性。同一个新闻事件,由于版面的限制,19:00时的新闻中,可能安排得短一些,而在21:00时的新闻时段中,则可能介绍得说尽一点;上一个时段播出可能没有交待背景,而在下一个时段中则可以较充分地展开。

连续性有时还表现为,同一题材的不同角度,某一事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对于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随时都可以将记者在现场播报的信息编排到整块节目的某一空间。

一般说来,在一天的最后一个时段新闻中,编辑不妨将当日发生的重要事件,回顾一番,评述一番。值晚班的记者针对一些有社会影响的消息对受众反响的采访,在这个时段里播出是十分贴切的选择。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记者抱怨,摄制的许多素材,白白地浪费;在电视新闻实现滚动播出后,这种抱怨,就会减少,因为,那些未能采用的素材很可能由编辑排到另一个节目单中。

编辑应该具备这样的功夫:将超过既定播出长度的节目缩短,将达不到播出长度的节目延长。对庞杂的素材进行合理提炼,从剩余的材料发现“精华”,当然其中需要节目主持人和节目制作人的鼎力配合。

其三,新闻类节目的相互呼应。在一天的新闻类节目中,消息、新闻专题节目以及现场直播、现场录播节目往往不在一个时间段播出,中间穿插有电视剧、文艺节目、广告等,所以,受众不会因重复而感到腻味。从另一个角度看,不同的时间段拥有不同的观众面,对某一新闻的延伸和展开,无疑有助于提高收视率。

通常情况下,重要的新闻先抢发消息,来不及配制图像或制作“成套新闻”的,就采用“独白式报道”(记者拿话筒在现场直接播报),或者根据电传文字稿由节目主持人口播。在播发消息的同时,最好预报一下在什么时间播出相关的新闻专题、跟踪式报道或现场直播等。这种方法,专业术语称之为“立体式报道”,即轻重武器同时“攻击”目标。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不难看出,电视新闻的编排可以根据原料和佐料的供应情况随时修订“菜单”(节目单),同时可以一菜几吃(一个新闻事件分期传播);也可以玩特殊的拼盘,同样的原料做出不同的菜来(多种电视宣传手段一起上),这些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多样性、连贯性和灵活性。

在了解了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普遍原理后,并不意味着我们掌握了“编排”这门学问。换句话说,要想编排好电视新闻,还必须懂得与宣传心理学、宣传艺术学密切相关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及如何将“规律”行之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来。

电视新闻编排中对受众“心理”的关注和传播“艺术”的追求,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接收“最新信息”并最大限度地留下深刻印象。

“艺术”地进行传播,从一定意义上讲,有益于适应受众“心理”,而受众“心理”则规范着“艺术”行为。报纸的受众是读者,因此,它的版面结构更多地考虑“空间”的规划;而电视接受者是观众,对于时间的认同,则是至关重要的。

报纸率先问世,它将“空间存在形式”的编排“艺术”转嫁给“时间存在形式”的电视。若干年后,这种沿袭仍然留有痕迹,最突出的表现在忽视了电视形、声兼备的特性和不可重复阅读的局限,忽视了“时间”可以创造出“节奏”的优势。

让我们先看看头条的选择。电视的头条从时间上看,最先播出的那一条,或者说列在节目单第一条的自然就是头条。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是“最重要的”。

报纸认为的“最重要”并不能代表电视的看法。比如,一篇“社论”,一位领导人重要讲话,一些典型经验,报纸将其摆在头条无可非议,而电视则不然。我认为,电视新闻编辑在确立时段新闻“头条”时,至少要把握以下一些原则:

1.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最重要的”。有些消息,从内容看是重要的,但当天的报纸已刊出,电视就不应该视为“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它曾经引人注意过;有些消息,虽然题材重大,但时过境迁,记者无法拍摄第一现场,也不应视为“重要”,因为它未能体现电视的特点。因此,我们认为,所谓“最引人注目”,对电视来说,就是“最新的、来自事件现场的报道”。

2.最重要的并不一定就在头条播发。[美]特德·怀特等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写作与

制作》一书中,将电视新闻节目想象成“一系列的山峰和峡谷”。他说“每次新闻广播都要用当天最重要的、最新的、突发性的新闻做头条,即从高峰开始”。这一想法当然是合理的,但如果“新闻节目表越往后,新闻的紧近性和新闻价值也就越小”,那么观众就会索然无味地关掉电视机或另换频道。因此,应该找到一个办法,让观众感到每个时段新闻中随时都可能有“高潮”发生。目前广泛采用的“本台最新消息”或“本台记者刚刚发回的报道”就属于这种“办法”之一。实际上,在实现“直播”后,有时也很难将最重要的摆在“头条”,只好“头条”屈居其他位置了。

3.要随时变换编排方式。一成不变的编排节目,会让观众厌烦,也会让观众忽略既定收看时间以外的节目。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为例,前20-25分钟,是国内新闻,后10-5分钟是国际新闻,而国内新闻,常规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这种格式,多少年不变,毫无疑问对收视率有所影响。

“山峰、峡谷、山峰、峡谷”这是一种编排法;“峡谷、山峰、峡谷、山峰”这也是一种编排法。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新招应该经常推出。当然,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什么样的内容,确定什么样的编排方式,就不会使人觉得故弄玄虚。

电视编排“艺术”方面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蕴含在相对时空中的“节奏”。

特德·怀特说:“节奏意味着新闻节目要保持流畅,不能迟滞或令人厌烦。”在具体操作上,他认为“要将录像新闻和口播新闻恰当地混排。”

“混排”只是最简单地形成“节奏”的方法,“节奏”问题实际上涉及到编辑工作的方面。

从小的方面讲,如“成套新闻”、“现场报道”的剪辑技巧;一条重要新闻配发评论的长短、风格等,都需要考虑到“节奏”。试想一下,如果一条“成套新闻”的长度为1分20秒,而前面1分钟是录像加解说,后20秒是现场采访,能不给人以头重脚轻之感吗?

从大的方面讲,新闻与新闻的联结,每一时段节目的段落也受“节奏”的影响。同样是三条长消息,连在一起发,就会使人觉得疲倦,换一种排法,在三条长新闻插入两条短消息,就会张弛得当(有时由节目主持人利用串联词间隔也可以产生类似的效果)。节目段落的起伏体现出一定的节奏。

此外,报纸排版中许多有益的经验我们也要吸取。比如,集纳式报道棗将同一类型的消息连缀到一起,形成相应的声势;对比式编排棗将正反两类有关联的消息对应,显示出鲜明的褒贬色彩;穿插式汇编棗选取甲乙或更多消息中的共同点或不同点进行综述,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等等。

电视新闻编排既要有规矩,又不能墨守成规;有成就的编辑往往得益于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五

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来说,除了必须有其他新闻媒介的编辑相同的思想、文化素质,还需要掌握哪些基本技能呢?

第一,当编辑先要当好记者。电视新闻编辑仅有文字功夫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不够的。他们日常大量的工作是与图像打交道。如果对电视新闻采访拍摄一窍不通,就很难修改记者和通讯员发来的消息。

第二,要有组织、协调能力。电视新闻编辑不仅经常与社会各个层面打交道,而且每天都与本系统的各个环节发生关系。如果将整个电视宣传队伍比作一个庞大的乐队的话,那么,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是乐队指挥,而编辑则是吹大号的角色,既接受指令,又发布指令,并确保指令百分之百地执行。

第三,要有纯熟的节目剪辑技术。节目剪辑包括单条新闻的剪辑成片,多条新闻的组合和后期的切换导播三个部分。这些工作通常都是由编辑完成了。

纯熟的编辑技术,不仅是为了搞好新闻包装,而且有利于“分秒必争”。

第四,要有敏捷的思维和文字、口头表达能力。电视新闻的播发有时带有一定的随机性,那么,便要求编辑迅速作出反应,是否发、如何发,都须在短时间内决定。需要表明编辑部看法的述评部分,如果来不及写稿,则由编辑拟定腹稿向节目主持人转述,而后,直接见诸屏幕。

第五,要有社会活动家的本领。电视新闻飞入千家万户,千家万户都可以介入电视新闻中来。“双向传递”的实现,更要求我们的编辑成为社会活动家。

经验告诉我们,同社会各个层面接触得越多,越能及时获取新闻信息。这对于编辑们制定报道计划、编写播出大纲是极为有益的。

以上五个方面的基本技能,是衡量一位编辑能否胜任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尺度,但是,我们千万不能用“基本技能”来涵盖一切。作为一位新闻工作者,不可没有“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奉献精神;不可没有“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情操;不可没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可没有“修身养性”的生活态度。

篇6:电视新闻编辑期末复习

2、我国第一座广播电台:中国无线电公司(上海)1922年建成,1923/1/23开播第一座电视台 ;1958/5/1北京电视台试播,9/2正式播出

3、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1936.11.2【英】BBC广播电视公司建成开播

4、列宁——您所发明的广播是:“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

含义是:广播同报纸一样是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是声音,不需要印刷发行;在时间空间上几乎是零距离。

5、广播的优势是什么?

①传播迅速:传受同步

②受众的范围广:覆盖面广,受教育程度低

③诉诸听觉:联想自由

④收听方便:移动收听(跟你走)

⑤费用低廉:广告的千人成本低——CPM=(广告费/受众数)×1000⑥忠诚度高:受众的换台率低

6、广播的局限是什么?

符号保留性差——转瞬即逝

选择主动性缺失——线性传播、限制性选择

同时空的排他性——选定了甲,其他都排除不存在了

会产生误解或歧义——同音不同字,说出来会产生歧义

7、广播编辑的职责:经办节目

宏观——各频道、频率定位;各类节目设置

微观——每档节目的内容、编排、制作;做到节目可听可见

8、广播编辑工作的特性:

①听的编辑工作——树立听众观念,用耳朵编辑

②节目的编辑工作——节目的艺术,生产出可供编辑的节目

③更强的时效性——从TNT到NNN

④更强的专业技术和相对繁杂的后期工作

92部分组成。把现场录音部分删去,报道仍完整那就不能称为录音报道。

10、主持人节目的特点(特指新闻节目)

①采编播合一,节目整体感强

②以第一人称出现,交谈式传播

③主持人长期固定,节目形象人格化

记得看3天新闻联播!· 记得看3天新闻联播!

11、主持人节目的条件

①确保真实——真实的人讲真实的故事交流真实的思想情感

②相对固定——节目名称、定位、播出时间和主持人相对固定有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收听群体、收听习惯

③直接交流——“我在(同你)说”一对一沟通交流

④个人形象依靠节目策划和主持人的个性特色

⑤真实主持——是节目的核心、是高水准全面性的广播工作者而不是“传声筒”

12、主持人的素质,是能力和修养的综合体现

①政治素质:理论政策水平、分析判断能力

②业务素质:

发现新闻的能力、现场采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评论能力(专业能力)现场控制能力、现场引导能力、现场协调能力(现场驾驭能力)

③人格修养:尊重听众、有修养说话文明分寸得当亲和可信、有协作精神

13、编排广播节目树立2个观念

①听众观念,考虑听众的需求

②树立节目全局的整体观念

14、两条消息同等重要?短在前、长在后

15、写作内容提要

①原则——适当多写几条,反映节目概貌

每条简练一些

②写作要求——宜实不宜虚、准确贴切、明白易懂

16、电视的优势?

①传播符号的特殊性——视听结合、声形色兼备

②广泛的参与性

③影响的家庭性

④特别需求的满足性——电视数字化以后,从看电视到用电视

⑤传播迅速

⑥受众广泛

17、电视的局限?

①信息传达上——短于抽象理念的东西、长于形象动态的东西

②信息的度量上——深度有限

③与广播共同的局限——符号保留性差、选择的主动性缺失、同时空的排他性

18、电视新闻选择的特殊性要求

①可视性——必须具备真实、生动、关键的画面

②可听性——真实、清晰、典型的同期声

19、彩色电视制式:制作、传输和播出系统的技术标准

PAL(德1962)NTSC(美1953)SECAM(法1958)

MAC(英——兼容,适合通讯卫星转播)

20、蒙太奇:源于法语建筑学词汇,是“构成、组合、装备”的意思

意思发生改变,前期——后期剪辑时一个个镜头按生活逻辑和美学原则组接起来

中期——特有的叙述和结构手段

后期——一种思维方式,形象思维

21、画面剪辑的要求:事实进程

长短适度

剔除空费

合乎逻辑

声画合一,解说词画面基本一致

22、同期声:与画面同步采录下来的现场实况音响

同期声的性质:真实性、现场性、感染性

23、同期声的作用:体现现场实况、体现矛盾冲突、体现新闻个性(人物、事件)

24、解说词的作用:

①构思作用

②补充作用,补充画面的不足;补充无法交代、无法展示、展示不足的内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可从新闻要素、主题思想、知识方面补充

25、解说词的特点

①特殊的用武之地——补充画面无法展现的、表现不足的、强调不够的地方

②特别的结构形态——断断续续、不那么连贯、不那么完整的只有和

电视画面结合在一起,才是一个整体。

③特别的判别标准——是否和画面巧妙结合、是否实现了信息有效传

26、解说词的写作

①为看而写——让观众看懂新闻

②为听而写——做到:通俗口语、容易听、愿意听、朗朗上口、生动活泼 ③不要当做一篇独立的新闻稿写,应该要依据画面的需要

④力争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⑤声画合一

27、直播题材:重大性——重大的新闻、活动、政党活动等

事件性——能形成事件必须有有进程和人物活动动态性——有运动发展的过程

悬念性

28、现场直播的元素

①事件现场——关键所在②演播室是由主持人嘉宾和专家组成的调度中心;

起到调度作用(调度现场、灯光等)、衔接作用、补充背景知识作用和评述作用

③现场记者——关键人物

要熟悉现场,准备好各种充分的资料

引导受众来关注焦点

提供重要的背景信息

上一篇:超声波 自己总结的下一篇:中小学校图书室现状调研对策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