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知识掌握程度

2024-05-08

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精选十篇)

疾病知识掌握程度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医院门诊就诊牙周病患者160例,平均年龄(37.8±12.2)岁。本次调查主要是宁波市杭州湾新区工厂和公司对象人员,年龄段主要为30~50岁。纳入标准:⑴确实具有牙龈炎或者牙周炎。⑵3个月内没有使用过抗生素。⑶身体健康,无系统性疾病。⑷妊娠期女性除外。⑸全口余留牙齿不少于20颗。⑹经调查,全部患者之前并未接受过类似的口腔疾病健康教育。根据患者个人意愿,将定期来医院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作为干预组,不愿或无法来医院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在治疗的基础上维持原来的生活方式,不进行特殊干预,仅在病情复查时进行牙周病知识测评。干预组:以社区为基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4,5,6]。通过了解病史、职业、文化背景、对种牙周病知识了解的程度、平时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与环境、心理状态、门诊病历等信息进行汇总。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

1.2.1 牙周病相关讲解

包括对牙周病症状的讲解,引发牙周病的原因,菌斑的概念和产生,刷牙的益处,以及日常生活中牙周病的预防。

1.2.2 口腔健康教育

着重对正确的口腔护理行为进行讲解,主要包括:(1)建议患者使用软毛平头牙刷,以减少对种植体和牙体牙周组织的损害。(2)在确保有效刷牙的前提下,为了有效地清除菌斑,可以到医院进行专业清理。(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吃过硬、过粘的食物,以免对牙齿造成损害。

1.2.3 相关工具的使用

牙周病患者除了经常使用牙刷刷牙外,还会用到牙线、牙签、牙间隙刷等工具。正确使用此类工具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1.2.4不良习惯的改正

牙周病患者应该主动戒烟戒酒,少熬夜,营造健康的生活习惯。其中吸烟对于牙齿的危害极大,影响炎症介质的产生,加剧牙龈的损伤。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根据《口腔预防医学》中问卷调查项目的基本要求,参照口腔健康抽样调查表,并借鉴《牙周病学》等书籍,编制牙周疾病认知水平问卷调查表,主要包括牙周病的症状、局部促进因素、全身易感因素、基础治疗以及预防原则等内容。填表人根据所选项目举例说明即可,无法进行说明者所选项目无效。统计各项指标填表人选择数目,并进行统计。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牙周病症状的认知情况

对照组在牙周病症状知识方面,对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齿脱落三方面与干预组相差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牙龈萎缩或肥大方面,基本认知人数为45例,而干预组为6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牙周病各症状的认知人数(n)

2.2 两组患者对可引起牙周病的不良习惯的认知情况

对照组在引发牙周病不良习惯中对食物嵌塞具有一定的知识,与干预组相差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牙结石、不合适的假牙、吸烟三方面知识与干预组相比相对不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可引起牙周病的不良习惯的认知人数

2.3 两组患者对刷牙目的及每次刷牙时间的认知情况

对照组在刷牙目的方面主要认知为去除食物残渣,此选项与干预组相差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消除口气或去除菌斑方面,基本认知人数为23例和11例,而干预组为72例和68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在刷牙时间方面,干预组79例刷牙时间大于60s,而对照组只有42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3 讨论

牙周病是口腔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的患病率甚至高于龋齿,患病群体主要为成年人。其发病隐袭,病程缓慢,早期多表现为龈炎。从微观上看,牙周病属于细菌感染性疾病,其病菌可通过多种机制干扰宿主防御能力,引发牙周破坏[7,8,9]。不仅如此,牙周病的致病菌还可能通过血液到达全身各个器官,引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炎等全身性疾病。大量临床事实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某些口腔卫生良好的人群可以长期停留在牙龈炎阶段,并不转变为牙周炎。而某些口腔卫生糟糕的人却有严重的牙周支持组织破坏,可见口腔卫生对于牙周炎的加重是非常重要的[10,11,12]。

表4 两组患者对刷牙目的及每次刷牙时间的认知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对于改善牙周病患者的认知能力作用是显著的。可以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平日中不良习惯的改正,从而促进病情的好转,减少或消除威胁患者健康的各种不利因素。

摘要: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对改善牙周病患者疾病预防知识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就诊牙周病患者160例,根据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维持正常生活习惯,病情复查时进行牙周病知识测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采用牙周疾病认知水平问卷调查对患者的认知水平进行评估,并统计两组患者的牙周病症状的认知情况及引起牙周病的不良习惯的认知情况,以及对刷牙目的及每次刷牙时间的认知情况。结果 对照组在牙周病症状知识方面,对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齿脱落三方面与干预组相差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牙龈萎缩或肥大方面,基本认知人数为45例,而干预组为6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引发牙周病不良习惯中对食物嵌塞具有一定的知识,与干预组相差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牙结石、不合适假牙、吸烟三方面知识与干预组相比相对不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刷牙目的方面主要认知为去除食物残渣,与干预组相差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消除口气或去除菌斑方面,基本认知人数为23例和11例,而干预组为72例和6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提升牙周病患者的认知水平,并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牙周病的好转以及预防工作。

关键词:健康教育,牙周病,认知水平,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慧,孙克勤.健康教育及口腔疾病的健康教育处方[J].医学与哲学,2010,31(6):64-65.

[2]易璇,张卫红.健康教育对强健牙齿预防口腔疾病的重要性[J].职业与健康,2006,22(18):1495-1496.

[3]Kageyama M,Odagiri K,Suzuki N,et al.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of a group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 in the workplace and an examination of educational methods to promote behavior modification[J].Sangyo eiseigaku zasshi=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2014,56(5):141-151.

[4]Hong H.Evaluation of oral health education to type II diabetic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J].2013.

[5]关福源,魏志伟,钟艳芬,等.健康教育对不同人群口腔疾病治疗行为形成的近期效果评价[J].现代医院,2014,(8):149-151.

[6]Geisinger M L,Geurs N C,Bain J L,et al.Oral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rapy reduces gingivitis during pregnancy[J].Journal of clinical periodontology,2014,41(2):141-148.

[7]Preshaw P M,Alba A L,Herrera D,et al.Periodontitis and diabetes:a two-way relationship[J].Diabetologia,2012,55(1):21-31.

[8]Geisinger M L,Robinson M,Kaur M,et al.Individualized Oral Health Education Improves Oral Hygiene Compliance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Pregnant Women with Gingivitis[J].Oral Hyg Health,2013,1(111):2332-0702.1000111.

[9]冯奕文.健康教育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其知识、行为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621-1623.

[10]阮世红,武剑.口腔疾病患者口腔保健行为调查与健康教育[J].广东牙病防治,2001,9(4):277.

[11]刘顺玉.浅析公共卫生考核在社区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02:218-219.

疾病知识掌握程度 篇2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首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使他们准确掌握知识,熟练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着力培养他们勤动手、勤动口、勤观察、勤思考的良好习惯,把感知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例如,在教学生字时,我注重引导,通过“思考-交流-练习”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写字方法。

其次,应注重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在操作中学操作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学习活动。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学习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学生愉快的操作不仅可以丰富感性知识,激发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理性知识的理解。

第三,让学生多想想,多议议,在讨论中学。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和个性化的过程。学习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讨论”就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一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讨论”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对他们不管不问,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明辨是非真伪,以获得知识。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变“讲”为“导”,学生从“学会”向“会学“方面转化。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教师不通过直接讲解让学生掌握,而是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在动脑、动口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认知过程。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例题变成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充分讨论,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如何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问题一直捆扰着我们这些工作经验尚浅的新教师.经过两年的一线工作实践和学习,我就这方面积累了一些心得.下面就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浅显看法.

一、课堂设计不宜过满

7,8岁的孩子是好动的,一堂课45分钟,让学生完全利用这45分钟,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他们的注意力比较分散,在一段时间内能集中的最高限度不超过十分钟.喜欢在上课时东张西望,和同桌私下交流,甚至一块橡皮,一枝铅笔都是他们的玩具,时不时要和它们做个游戏.总之他们的眼神和思维是浮动的,不停的游荡,很难一直停留在教师的身上.因此一堂课太满了,教学效率反而降低,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去思考,放松,适度地调节,留有他们吸收,思考的时间。一堂课45分钟,至少留出十分钟给他们适度放松,抑或游戏,抑或课堂操,使注意力再度回复到教师身上。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课堂上要运用多种手段吸引他们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作为老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要轮换使用。出示挂图可以吸引他们的眼球,但几次下来都只是挂图,学生就会对它失去兴趣,所以可以适当换用投影仪,效果也很好的。光这样轮回,几次过后,学生又开始转移,所以在适当的时候也不防让他们看看书,但时间不宜过长,也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除此之外,做实验,收集资料讨论等等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授《乌鸦喝水》时,我就设计了一个喝水实验,找来细口长瓶,学着乌鸦往水里放石头,加入红墨水,水慢慢上升,效果很明显,学生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实验上,整篇课文结束后,再让学生表演课文,又有趣又增强了记忆效率。

三、表演在低年级教学中的效果

低年级的语文教课书中,大部分内容可以运用肢体语言来表演,诠释。边表演边理解,又快又好。例如,在教《蚂蚁和蝈蝈》时,“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通过表演,把背,拉的动作表现出来,也体会出来了,在“玩”中学。

当然象数学中,无法向语文那样进行表演,那就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例如,在“认识人民币”时,光讲理论知识,他们很容易混淆,不知道该如何换算。效果很不好。后来让他们实际演练,拿真币来进行购物,一个一个算得很清楚,过后再让他们换算,或做题时,他们的正确率明显提高了。再例如,在认识图形时,特别是立体图形,一定要让学生亲自感知立体图形,才能更好的认识他们的特征,比如,正方体有六个面,一定要让他们摸一摸,数一数。

四、教具选用要多样化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小黑板,这就要求我们在粉笔以及书写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些要重点提示的内容,教师一般选用红色或蓝色的粉笔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如语文在教书写时,重点笔画要换色提示,“书”要特别强调最后一个点,所以整个字用白粉笔来书写,最后一点用红色来着重标示。数学中除了立体学具的运用,还可以适当选用纸具,效果也不错的。

五、抓住高效率时间段

按照一般规律,一天中上午的使用效率较高,下午的使用率比较低,特别是夏季,学生的精力比较差,容易在下午时犯困,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教师和孩子都很难改变。所以在教学安排时,尽量把新授课的内容放在上午,下午的教学要多加活动,多加游戏,或以练习为主,这样的安排比较合理,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

六、奖励机制在教学中的运用

表扬在教学中的效果是很明显的,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效果更加明显.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信心比较薄弱,批评会降低他们的自信心,使教学效率下降.而相反表扬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课堂上,我尽量多表扬,少批评.适逢学校推行双语教学,我在课堂上运用了英文表扬,学生们的积极性更高了,对于开动脑筋的学生全班鼓掌,“GOOD,GOOD,VERY GOOD”.受到表扬的学生个个乐滋滋的,脸上写满了自信.听课就更加认真了,也更愿意开动脑筋和老师交流了.总之,在教学中我还要不断的学习,请教,思考,以求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浅议小学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什么样的策略开展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对教学价值的体现、学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小学数学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知识能力

数学是一门重要学科,也是一门基础课程,小学数学更是基础中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数学”是“数学”这座高楼的地基,所以教好小学数学,在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对小学教师也提出了迫切而更高的要求。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增长知识改变观念。注重自己的知识水平的提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各种提高有效课堂效率的书籍;经常向有经验的老师们请教新的教学方法;同事之间经常探讨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二、小学数学教师要跟上课堂教学的新理念

现在提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课前了解“课标”精神,明确教学目标,熟知教学重点和难点。认真钻研教材,做好备课教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力争上好每一课,但要分析学情,注意一些细节,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不必一味地跟着备课教案走。在教学中,笔者注重教给学生的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指导学生自学能力,出示自学指导,学生看懂然后带着明确任务去学,教师起引导作用。慢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师要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营建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教师要做到不以权威的姿态对待学生:

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多以启发式问答、讨论、竞赛抢答、表演、游戏等形式组织学习。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鼓励学生怀疑、挑战师长的意见,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从不同角度、相反的方向、超常规的方式进行思考和提问,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创造力和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

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一部分人,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教法,掌握学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好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及时表扬先进,鼓励进步;常给每个学生设置一些力所能及的“成功案例”,采取争五星、讲故事、比一比等等、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充分发挥小学生特有的表现欲望和比拼精神等。学生的兴趣来之易去也易,教师要深入学生,循循善诱、答疑解惑、及时疏导,以保护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和鼓励,以便激发学习兴趣。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来引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巧妙地设置适当的悬念,刨设思维情景,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注意精心设问激趣。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教师的设问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提问要避免随意性,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要适时。要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学生用情感的驱动而生趣,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数学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教学本身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在于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五、教师要学会多角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对教学有极大的益处,教师要从课前预习、学习态度、思维模式、学习方法、解题后反思等多角度、全方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实践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触摸到数学,能用数学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热爱数学。教师要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缥渺,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如改革家庭作业形式,突出应用性操作。比如学习了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以后,布置学生双休日随父母去菜市场买菜或购物,按单价独立计算价钱,学生兴趣十分浓厚。重视了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操作。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可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等。在学习“米、千米”的教学中,可领着学生去操场上数步伐,估计长度等。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模仿,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让他们亲自动手、实际操作。通过操作,激起和诱发思维展开,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更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灵活教法,让孩子们掌握学法,不断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实践,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 有效的课堂教学

1、备课

任何一堂成功的课,离不开课前认真细致的备课,而备课的充分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你上课的自信程度,讲课效果,学生听课的效果,所以备好一堂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1)细致全面。我们上课面对的是学生,而学生是各种程度参差不齐的,你无法预料到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那么我们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细致入微的备好每一堂课,细致到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放过。举个例子,我们语文课学生提出问题最多的是讲评卷子的课,特别是学生有错误的地方和得半勾的地方,最主要的是一题有多个答案的题。要尽可能的多准备几个答案,并且逐一排查,甚至学生可能在哪个答案上提出问题,都要一一想到。所以学生有时非常惊讶,为什么老师看到学生一皱眉头,甚至没等他们举手,马上就能说出他们要问什么和为什么他们会问,他们是怎么想的,而老师甚至能一语中地,很少有废话。当然做到这一点也是需要长期经验积累,同时也反映出,你备课的时候是否也细致到这种程度,是否备课的时候备学生了,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战,千万不能忘记我们要带好子弹上战场。

这一点就如同我们老师所说的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准备长流水,所以你一定要把你的水备好,并把每一堂课的知识备全备细。

(2)重点突出。是不是细致全面的准备上课就一定会很充分,学生就会相当满意了呢?我觉得并非如此,我们必须在全面细致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课进行精细加工:做到哪些知识是自己要储备的,哪些是要讲给学生听的;讲给学生的哪些是需要了解的,哪些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哪些是学困生需要掌握的;哪些是中间生需要掌握的;哪些是优等生需要掌握的;都应该有分门别类的要求。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一些学生说:我们的老师很负责,上课讲的可多了,但是就是不知道哪些是重点,该记住哪一个。这就需要我们提取精华,突出重点,让学生听课时,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时有些年轻老师会说:老教师可以,他们明确的知道考题之中哪些是重点考察的,可是我们哪里知道,而且我们生怕讲少了。这一点很好解决,第一,你应该大量做题,这样不但能够应付学生提出的问题,而且你会发现一些反复出现的考题考点,而这就是你应该对学生重点讲解的。第二,应该多向老教师求教,避免走弯路,讲过多没有必要的东西。(3)语言精练。在课前准备好精练的上课语言,力求一语中地,切中要害,做到这一点很难,尤其是年轻老师。我听过一些年轻老师的课,在讲述一道题时,语言罗嗦,讲了半天学生还没有听懂,然后又讲两遍三遍,这样非常浪费时间,久而久之,你会给学生留下一个印象:讲不明白知识。为了能够真正做到在课堂上使用最精练的语言,最有效的方法,做到干净利落的解决问题,那就需要你在备课时,就要针对于一些尤其是重点的问题,棘手的问题要备出精练的讲解语言,课前就想好从哪里找到突破口,切入点,如何能做到一步到位,不说废话,学生们还能心服口服。首先你可以在课前把这个问题先讲给你的同行听,或者讲给老教师听,他们一定会在字里行间找出你说话的毛病,你讲不到位的地方,集体的智慧会让你将困难的问题容易化。

2、上课

(1)正视自己。不管你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还是有多年经验的老教师,无论何时,你站在学生面前,都要充满自信,敢于迎视面对你的几十双眼睛,要让他们从你自信的目光中读出,你有充分的准备和无穷的力量,勇于面对他们所提出的任何问题和给予你的任何挑战。坚实的自信心会让你上课时铿锵有力,毫不畏惧的目光会让你在学生面前信服指数激增,所以无论上任何一堂课,无论面对什么类型的学生,坚定的信心,自信而执着的目光会让你更加具有人格魅力。

(2)真情投入。我们现在经常会见到年轻老师的教学及班级管理,满意率都比老教师高,他们取胜的筹码决不是靠知识和经验,而是依靠对学生的真情投入,年龄上较小的差异使他们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他们课后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们朋友般的接触,把自己的业余时间无偿的给学生答疑,解决问题,这一点大大弥补了他们知识经验的不足,学生们在心底里接受了年轻老师,而这一点是我们用知识和经验无法做到的,因为你高高在上,因为你距学生于千里之外,所以如果我们这些有经验的老师能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去,你会惊喜的发现你的加入让学生们是那么的开心。

所以只要老师真情投入,无私付出,学生们就会在情感上接受这位老师,即便是课讲的还不是很精彩,但是学生们因为喜欢了老师而喜欢上了他讲的课。

(3)准确明了。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度的,更不用说是小学生。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的特点,抓住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段,利用诙谐幽默简洁明了的语言,抓住一颗颗年轻跳跃的心。这时在准确的讲授知识,尤其是对一些需要重点讲解的知识,要将语速放慢,语调加重,字斟句酌,上课的时候尽量不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语言:可能是吧,差不多,当然要想做到准确规范,课前备课非常重要,但是一旦面对学生提出的一些突发性的问题,决不能信口开河,尤其是年轻老师还不具备知识讲解的全面性,拿不准的不讲或绕过去,等到下节课准备充分了再准确到位的讲解给学生,如果总是用含混不清的语言,学生们决不可能信服你“金碑银碑不如学生的口碑”,学生们的评价会影响你以后的教学生涯。

3、课后反思

上完课下来要认真思考得失,哪些地方是成功的,要仔细的进行回味总结。哪些地方学生听得清楚明白,当时采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样的语言,以便以后应用。那么在上课过程中的不足,一定要想办法在下一堂课中更充分更准确地讲解出来,决不能使同样的失误再次上演。我认为一位总是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创新的老师他才会不断的进步,他会使自己的课越来越精彩。

三、多媒体的恰当运用

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和欢迎,它带来了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变革。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上,是极为有效的手段。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第一手感性材料,使学生储备丰富的表象信息,为他们实现信息重组、进行“再发现、再创造”打下基础,但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一定要恰当,要有“度”,否则将达不到目标,收不到效果。

在应用中掌握知识 篇3

笔者认为,知识的学习可以在应用中掌握。学习物理,看课本用处不大,不像政治、历史,背背记记就能考高分。物理要多做题目,做多了,体会就深,就会理解物理知识,就会掌握物理知识。笔者对此表示深深地认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中许多定律、定理的发现源于观察、实验。同样,对许多物理知识。也可以用实验手段来加深理解、掌握。尽管新课程更加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更加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可是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不少教学同仁为了多抓练习卷等书面练习,随心所欲地取消学生实验。也有的教师把实验课看成形式主义教学,放任学生在实验室中自由活动,以致于不少学生把实验课看作放松课。其实,认真做好实验,多向学生提几个问题,布置学生观察任务,激发学生开展实验的兴趣,实在是太必要了。

为什么历年考试经常在实验题方面失分颇高,尤其是一些电路连接题,如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等,学生常常出错。一个简单的量程选择,选择安培表接线程,0.6A还是3A,也会出错。没有抓好课堂实验和学生实验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让学生动手接电路,可以用交叉检查等多种手段促使学生观察、分析。在动手实践中,学生常常能干起来的,会掌握知识的。

在动手实践外,练习卷等也要精选题目,按照循序渐进原则,逐步深化。做练习题,也是很重要的应用知识手段。当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一道题目时,做对了,他会感到高兴、喜悦;解错了,会促使他思考。如果经常做对,他会树立自信心。但如果常常错,他也会产生挫折感,甚至对学生物理失去信心。

要设计一些题目,来巩固知识。

比如,在静电场教学中,有不少教师认为这部分较难。不错,这部分是有点难。但笔者在教学中,却能把这部分使学生感到比前面的物理更简单,笔者是怎么做好的呢?

第一,认真做好实验。《静电场》一章的实验,要注意天气,下雨天不适合做,最好挑干燥的晴天。这可以通过气象预报早做安排。并且在晴天,要把实验器材晒干。潮湿的实验器材不容易积累电荷,实验效果不好。

第二,编制例题,有针对性地巩固课文内容。上库仑定律时,有的教师会别叫学生背诵库仑定律或者点电荷概念,这大不可必。笔者在这节课中,出了这样一道题目:

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电量分别是Q1=Q2=1库仑,当他们之间的距离为1米时,测得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9×109牛。1,若把它们的距离增大1倍,则相互作用力又为多少?2,使距离为1/3米时,又使Q=3库,Q2不变,相互作用力又为多少?

这个题目,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做,但作用很明显。解题应用了库仑定律,并且强化了对静电力常量K=90×109牛,米/,库‘的掌握,也加深了对相应比例关系的理解。学生做对了这个题后,有助于他们掌握知识和树立信心。

在电场强度这一节课中,笔者把这样一道题目作为课堂例题:一个小球带有电量Q,在距球心30厘米处的A点放了一个点电荷去q=-10-14“库仑,受到电场力为10-10牛,方向指向球心,求:1,A点的电场的强度等于多少?2,如果从A点取走电荷q,A点的电场强度将是多大?3,把q放在离球心60厘米处的B点,所受的电场力将是多大?4,带电小球的电量Q是正的还是负的?大小是多大?

这个题目能够巩固电场的概念。其中第2小题,更加突出电场的存在,与有没有放置检验电荷无关;同时这个题目,也加深了电场强度的大小可以用检验电荷在电场中受的电场力和检验电荷电量的比末量度,但电场强度又不信赖于检验电荷这些概念。

经课后了解,学生做了这个题后,感到对电场强度这一节有较深理解了。其他作业也敢做,解对了。学生应用了课堂学习的知识做题,并且对了,自然更高兴,学习兴趣就来了,信心也有了。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笔者把课之中的例题,作为习题让学生做,再让他们对照课文的解释。笔者又演示计算过程,分析过程给学生看。结果,学生由于主动应用知识做对了题目,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

疾病知识掌握程度 篇4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知识,态度认识,影响因素,实习护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 因其操作简单、安全、留置时间长而被广泛使用, 其护理质量也引起更多医务人员以及病人的关注。PICC护理质量的提高首先要求护士对PICC置管及日常维护相关知识充分了解和掌握, 并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年轻护士发生护理缺陷的比率较高[1], 低年资护士实习期间PICC知识学习不够将会影响护理质量, 存在护理安全隐患。因此, 对某校实习结束的16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护生对PICC知识掌握情况及态度认识, 分析其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对某校实习结束的护生共160名进行了问卷调查, 其中男9名, 女151名;年龄20岁~24岁 (22.7岁±0.86岁) ;本科105名, 专科55名;实习医院:三级甲等134名, 二级甲等26名。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在查阅文献[1-4]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 参考PICC培训考试题目,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 (1) 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学历、学校、实习医院等级、实习相关PICC科室数量、获取PICC知识的主要来源。 (2) PICC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置管知识、维护知识、健康宣教知识。根据回答正误情况进行计分, 共20题, 每题4分, 回答正确计4分, 回答错误计0分。漏选根据情况给分。 (3) 对PICC的接触程度:由10个条目组成, 采用4级计分, 分数越高, 表明对PICC的接触程度越高。 (4) PICC的态度认识:由10个条目组成, 采用5级计分, 分数越高, 表明对PICC的认可度越高。问卷通过预调查后, 得出Cronbach’sα为0.817, 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发放问卷170份, 回收有效问卷160份, 回收率93.75%。

1.2.2 统计学方法

收集的资料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录入并分析, 应用的统计方法有一般描述性统计 (均数、构成比、标准差、频率) 、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多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双变量相关系数比较PICC知识掌握程度与态度认识的相关度。

2 结果

2.1 实习护生PICC知识掌握情况

护生PICC知识问卷得分11分~78分 (51.89分±12.47分) , 按照百分制标准转化后平均分为64.87分±15.59分, 其中6 0分以下4 4人 (2 7.5 0%) , 6 0分~8 0分9 4人 (58.75%) , 80分以上22人 (13.75%) 。

2.2 实习护生对PICC的态度认识现状

护生 (100.00%) 都直接或间接接触过PICC, 对PICC的认可度较高。具体分析采用5级评分法, 同意为5分, 依次递减为1分, 总得分为10分~50分。结果显示, 护生PICC态度认识得分为1 5分~5 0分 (3 2.0 0分±5.97分) 。

2.3 实习护生PICC知识掌握程度及态度认识的影响因素

由表1可见, 性别、实习医院等级、是否在校学习的因素对护生PICC知识掌握程度无影响 (P>0.05) 。但不同学历、实习PICC相关科室数量、PICC途径输液次数、PICC冲封管次数、PICC操作失误次数对PICC护理知识得分有影响 (P<0.05) 。以调查对象PICC护理知识得分作为因变量, 性别、年龄、学历、实习医院等级、实习PICC科室、是否在校学习PICC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实习PICC科室数是影响PICC护理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 (B=4.30, t=3.407, P=0.001, F=11.605, R2=0.063) 。不同实习医院等级对护生PICC的态度认识有差异 (t=2.179, P<0.05) 。

2.4 实习护生对PICC的态度认识与知识掌握程度相关性分析

运用两变量相关系数方法比较实习护生对PICC的态度认识与PICC护理知识掌握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两者无显著相关性 (r=0.170, P=0.032) 。

3 讨论

3.1 实习护生PICC知识掌握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本组实习护生PICC知识得分平均为64.87分±15.59分。有58.75%的护生得分在60分~80分, 提示实习护生对PICC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中等偏低水平, 实习护生对PICC护理知识的掌握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一结果与金晓燕等[3]对临床护理人员PICC知识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表1显示, 不同学历、实习PICC相关科室数量、PICC途径输液次数、PICC冲封管次数、PICC操作失误次数对护生PICC护理知识得分有影响 (P<0.05) , 而其他因素 (性别、实习医院等级、是否在校学习) 对护生PICC知识掌握程度无影响 (P>0.05) 。分析原因: (1) 据笔者所知目前护理专业的教材中只有本科的基础护理教材中有一个小篇幅章节介绍PICC、大专教材中只提到一点, 而中专教材中根本没有提及。在传统的护理教育和考核中几乎不涉及该领域的内容, 说明护生在校接触到的PICC护理知识非常有限, 无法从学校获得全面的相关知识。 (2) 调查中也显示实习护生获取PICC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带教老师的讲解 (80%) , 说明护生获取PICC知识的途径较少, 影响了护生PICC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相反, 护生在临床实习中轮转PICC相关科室越多, 接触PICC越多, 实际护理操作机会也多, 相应地PICC知识掌握程度就越高。有研究显示, 护士对于PICC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其所在病房PICC业务开展的时间长短有关, 开展时间越长, 总成绩越高[4]。 (3) 不同学历的护生PICC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有差异, 可能的原因是本科学历护生学习时间较长 (5年制) , 相对而言理论知识基础扎实, 对知识的学习能力较强、领悟力较高。 (4)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 深静脉导管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国内的许多三级甲等医院, 也包括相当一部分二级甲等医院早已开展和应用PICC技术, 护生在临床实习中或多或少都接触到了PICC。因此在本次调查中, 护生PICC知识掌握程度不受所实习医院的等级影响。

3.2 实习护生对PICC态度认识及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 PICC在操作安全、导管相关性感染率等方面优于其他中心静脉导管 (CVC) , 在预防静脉输液外渗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患者输注化疗药物时能有效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提高工作效率, 使医患双方达到双赢的局面[5,6]。表1显示, 实习医院等级对PICC态度得分有影响 (t=2.179, P=0.041) , 而其他因素无影响 (P>0.05) 。分析原因:在三级甲等医院开展PICC技术的科室、例数较多、较早, 医护人员和患者对PICC有较高的认可度和关注度, PICC的培训比较规范与完善, 其中PICC护士起到了模范与带头作用。因此在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护生和临床工作人员会经常接触到这方面的教育和实践, 对PICC会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掌握。有文献报道, 是否具有PICC专科资质是影响临床护理人员PICC置管后日常护理态度的主要因素[3]。

3.3 实习护生对PICC的态度认识和知识掌握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实习护生对PICC的认可度较高, 但PICC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中等偏低水平。用Pearson双变量相关系数分析PICC护理知识掌握程度与对PICC的态度认识的关系, 在P≤0.0 5的显著水平上, 两者的相关系数不高, 只有0.170, 说明PICC知识掌握程度与态度认识无显著相关性。这与金晓燕等[3]对临床护理人员研究的结果一致:护理人员PICC置管后日常护理相关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无相关性。原因可能是护生对PICC的认可度高, 但是获取PICC知识的途径较少, 护理教育不重视, 我国的护理教育中仍以生物医学基础课程和护理学基础为主, 过于重视基础课程, 忽视了护理新知识、新进展、新技能的教育, 与目前迅猛发展的医学实践有一定的差距[7]。因此, 应通过多样化的教育途径为实习护生提供有关PICC置管后日常护理新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PICC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携带PICC等深静脉导管的病人越来越多, 不同类型置管病人对护理的技术性、专科性有着更高的要求, 护士在输液治疗护理领域的实践也不断拓展[8]。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即将毕业的护生虽然对PICC的态度认识较好, 认可度高, 但静脉治疗相关专科知识缺乏, PICC知识掌握不够全面, 提示了今后岗位中的护理风险。仅有好的认知和学习态度是远远不够的, 应提供多途径、多方法, 加强护生在校期间PICC理论知识的教育, 加强实习期间对PICC的认知和护理操作, 提高其将来临床护理工作中独立处理PICC问题的能力, 保证护理安全。同时增加护生对护理专科及专科护士的认识, 提高护生对职业的认可度, 也有利于个人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龚梅.病人对实习护生进行静脉输液态度调查[J].护理研究, 2007, 21 (7B) :1820.

[2]刘慧珠, 方芳, 何联珠, 等.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 23 (3) :93-95.

[3]金晓燕, 尚少梅, 刘洋.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后日常护理相关知识及态度的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24) :2248-2251.

[4]赵继红.PICC导管风险管理[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 2010, 8 (2) :61-62.

[5]范爱飞, 丁小容, 石兰萍.三种静脉注射方法对化疗患者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 2005, 4 (1) :4-6.

[6]Miller JW, Vu DN, Chai PJ, et al, Upper body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in pediatric cardiac surgery[J].Pediatric Anesthesia, 2013, 23:980-988.

[7]林岩, 周雪, 贞镇艳, 等.美国PICC专科护士的培训方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 (10) :955-956.

掌握应急避险知识 篇5

2013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总结

礼义北街明德小学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教育局、教办“防灾减灾日”活动的通知精神,增强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师生防御地质灾害和自救、互救能力,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在全校师生中形成积极掌握避险知识,学会自我保护的良好氛围。现将我校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机构、明确职责

1、成立由宋育红校长任组长的“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防灾减灾专题会议,制定“防灾减灾工作应急预案”,并及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并要求渗透到各自的工作中。

2、成立学校防灾减灾宣传领导小组,由校长宋育红担任组长,赵咏玲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师生应急避险演练与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二、活动教育,形式多样

学校坚持安全知识教育和实践体会活动相结合的原则,科学的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采取组织了一次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专家讲座,一次避险安全教育主题活动课,开展一次自护自救技能训练活动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自救”的舆论范围,强化了学生的安全自救意识,提高自救能力。

1、一次“防灾减灾”主题班会

为了进一步深化防灾减灾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自救意识和能力,我校各班学生开展了以“掌握应急避险知识,提高自救能力”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各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班级座谈会、演讲等,使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了提高自救能力,珍爱生命,建设“平安校园”的重要性。

2、一次预防地质灾害专题片

学校在课外活动时间,分别组织学生在教室内听有关安全教育专题片交通安全等。通过听有关安全教育,使全校师生更了解预防地质灾害的基础知识,并提高对防灾减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3、一次防溺水专题教育

随着炎日夏日的到来,防溺水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校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措施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预防能力。

4.一次紧急疏散演习

学校将组织进行紧急疏散演习活动,以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一次防震避险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安全自护自救能力。

五、立足防范,变“堵”为“疏”。

我校一直坚持“安全教育,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做足做好“防”文章,在此基础上变“堵”为“疏”。每一个季度都组织学校各部门对学校各处进行安全大检查,摸清学校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潜在的矛盾,并做出相应的对策,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同时,学校积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每学期的开学领导要讲安全,放寒暑假前,学校在给家长《告家长书》也强调安全。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了组织落实、教育及时、管理到位,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自己摸脉,掌握疾病“脉搏” 篇6

摸脉能发现多种病

健康人在休息状态下,心脏每分钟跳动次数在50-100次,多数在60-90次。而每一次心脏跳动,都会转化为脉搏的一次搏动。换言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就是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于是,通过给自己摸脉就可以对自己心脏的跳动情况有个初步了解。

例如,休息时每分钟脉搏跳动高于100次,表明可能存在心动过速;而低于50次,則可能存在心动过缓。这两种情况都需要到医院检查。可以说,脉搏是心脏跳动情况的晴雨表,通过摸脉能够及时发现心脏跳动的异常,即心律失常,这是一大类常见的心脏疾病。

此外,通过摸脉有时还可以知道血压的变化。比如,发现自己两侧肢体(包括双下肢)脉搏跳动的强度显著不同,这个时候就需要到医院就诊了,必须排除是否存在一侧动脉狭窄或者闭塞的情况。

摸脉的方法很简单,可采用端坐位,把一侧的上臂手心向上平放到桌面上,然后把对侧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尖并排轻放到该侧手腕的拇指一侧,这时候往往稍加寻找就能触摸到自己的脉搏。如果开始不太熟悉触摸的方法,可以在触摸侧的手腕下面垫上一个小枕头,这时脉搏就会变得清晰起来。如果反复触摸都摸不清自己的脉搏,这本身就提示需要到医院就诊了。

摸脉时要记录三种信息

摸脉时首先需要记录的信息就是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需要强调的是,每次数脉搏跳动的时间不能少于一分钟;其次是记录脉搏跳动的规整性,这一点往往需要在练习几次后才能找到感觉;最后一点是记录脉搏的强弱,特别是左右两侧脉搏跳动的强度是否差别很大。

疾病知识掌握程度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12月中山市育龄夫妇15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3岁98例, 24~30岁800例, 31~40岁532例, 年龄>41岁者7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 夫妇二人分开填写。调查人员都要过严格统一培训。问卷内容包括避孕知识掌握程度和需求情况两个大项, 根据研究对象年龄段分别进行统计、比较。

1.3 评价标准

避孕知识掌握情况, 包括避孕方式的选择、对避孕意义的知晓程度、避孕失败后的处理等内容, 总评分满分100分, 小于60分表示掌握较差, 61~80分表示掌握一般, 81~100分表示掌握较好:避孕知识需求程度调查表根据被调查者的主观感受包括三个选项:强烈希望得到全面的避孕知识指导, 对避孕知识需求程度较高, 即为较强;希望得的避孕知识指导, 对避孕知识需求程度一般, 即为一般;对避孕知识无特别需求, 即为较差。本次发放问卷1500份, 全部当场收回。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段育龄夫妇对避孕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年龄段在31~40岁及>41岁的育龄夫妇对避孕知识的掌握程度最高, 明显高于<23岁及24~30岁年龄段育龄夫妇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例 (%)

2.2 不同年龄段育龄夫妇对避孕知识需求情况比较

年龄段24~30岁的育龄夫妇对避孕知识的需求程度最高, 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育龄夫妇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例 (%)

3 讨论

近年来, 我国育龄妇女意外怀孕的发生率在逐年增高, 很多妇女选择了人工流产, 对其身体和工作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3]。国内有研究报道意外怀孕和人工流产与育龄夫妇对避孕知识的掌握程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可见使育龄夫妇提高避孕知识的掌握程度, 能够起到降低意外怀孕发生的目的[4]。鉴于此, 计划生育部门应该对育龄夫妇进行相应的有关避孕知识的指导, 而对育龄夫妇对避孕知识掌握以及需求程度进行充分的了解是进行有目的宣传避孕知识的前提[5]。

因而, 对本地区1500名育龄夫妇进行调查, 充分了解不同年龄段夫妇对避孕知识的了解程度及需求程度。发现, 不同年龄段育龄妇女对避孕知识的掌握和需求程度不同, 其中年龄段在31~40岁及>41岁的育龄夫妇对避孕知识的掌握程度最高, 达到75.00%以上, 明显高于<23岁及24~30岁年龄段育龄夫妇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年龄大的育龄夫妇对避孕知识掌握较好, 这与随着年龄增长对相关知识了解较多有关。而在避孕知识需求上, 年龄段在24~30岁的育龄夫妇对避孕知识的需求程度最高, 高达86.25%, 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育龄夫妇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与该年龄段夫妇结婚时间较短, 对相关知识缺乏, 工作负担重, 迫切需要掌握相关避孕知识有关, 可根据本次调查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育龄夫妇避孕措施, 更好的进行优生优育。

综上所述, 不同年龄段夫妇对避孕知识的掌握及需求程度不同, 根据调查结果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育龄夫妇避孕措施, 更好的进行优生优育。

参考文献

[1]覃小金.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13) :148-149.

[2]吴要青, 杨翠.未婚妇女药流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32) :80-82.

[3]洪霞.人工流产女青年其避孕知识知晓率、避孕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6) :63-64.

[4]米新民, 陈晓新, 练云, 等.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围生期健康宣教对产妇避孕知识及避孕意愿影响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36) :148-149.

疾病知识掌握程度 篇8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到祖国和民族的未来,而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却不容乐观。现如今的中小学生们虽然被给予了极大地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学习方面的条件,但是其内心情感方面的一系列心理因素却并没有达标。心理学家和高校工作研究者们通过一系列的问卷调查发现:没有情感宣泄对象的中小学生占26%,中小学学生之间相处不融洽甚至出现矛盾冲突的占29%,时常感到焦虑不安的占20%。所调查出来的数据均显示现如今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改善是以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为基础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正是为了改善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才得以颁布与实施的。中小学阶段是孩子身心得以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在学校教育方面得不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常见的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包括:焦虑不安心理、逆反心理、孤僻和抑郁心理,以及最常见的依赖心理。因此为了解决中小学学生在成长阶段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知识水平是必然的也是刻不容缓的。所以说,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可见,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得到和谐发展是国家全面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举措。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程度也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所以说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势在必行。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存在着片面性和不平衡性。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群体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满意度调查方面研究较多,对小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丰富,相对成熟,但是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及其专业素质的研究相对匮乏。主要表现如下:

(一)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内容构成的研究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刚要》中就指明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内容的大体思路为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具体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发展智能、发展创造性、发展社会性、发展个性、适应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人际关系以及学会做人。

这八个方面的内容体现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与现代教育所强调的作为一名学生应该懂得如何成人成才,如何利用知识技能来强化学习,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得以生存这一思想不谋而合。

(二)关于心理健康教师卫生知识及其专业素质的研究

袁桂平(2016)通过自编的问卷,调查了中小学教师各320名。研究结果表明,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小学教师人数占全体中学教师人数的81.3%,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中学教师人数占全体小学教师人数的72.8%,且男教师的比例为79.8%,女教师的比例为75.4%。以上数据表明大多数的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刘宏良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在心理健康专业知识技能掌握上实力薄弱,但对于语数外等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方面总体较好,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的培养。王宏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54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进行调查,其结果显示多数教师具备一定的卫生知识,此处的卫生知识主要指的是生理层面上的,这说明了当今我国的中小学的师资力量中在生理卫生课程方面是有一定基础的。但是只有少数教师具备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这也从正面说明了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的很薄弱。

(三)关于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水平研究

胡卫平利用改编的“教育心理学知识问卷”,对495所学校的近4000名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知识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性别、年龄、教龄、学历、办学形式、学校类型对教师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影响。其调查结果显示:性别对教师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影响为女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好于男教师;年龄对教师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影响为教师的教育心理知识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教龄对教师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影响为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随教龄增长呈倒U型曲线,5-10年教龄的教师得分最高;学历对教师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影响:专科以下学历教师的学生身心发展知识最差,本科学历教师的教与学的知识最差。

三、国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方面未找到外文文献及相关的研究,但国外对教育心理学、教师教育知识构成方面却有着很详细的研究

舒尔曼对教师知识的研究及其深入,是国外研究此类的典型代表。舒尔曼对知识的类型划分激起了各国学者对教师知识研究的高潮,国外学者最先关注教师知识结构。舒尔曼把知识划分为“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学生知识、教育环境的知识、教育宗旨”等知识。普特南和博克把教师教育知识划分为教学法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

除此之外,国外鲜有对教师教育心理知识作系统完整的研究,本文采纳Thamar Voss,Mareike Kunter,and Jürgen Baumert等学者对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的界定:课堂管理、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学习过程、学生差异性等五个方面。Thamar Voss和Mareike Kunter(2001)通过系统研究,选取了746名德国教师将教师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划分为课堂管理、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学习过程、学生差异性等五个方面。

(二)国外对教师知识的来源研究

范良火于1998年在美国芝加哥研究了数学教师如何发展他们的教学知识,结果表明:教师的“自身教学经验反思”和“与同事的日常交流”是数学教师发展教学知识的最主要的来源。

Lortie的研究认为学生在学校的一段时间内通过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获得学习经验,这从侧面证明了教师本身也是作为学生的学习经验而存在着。通过观察教师而获得学习经验的方式会对学生的将来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

Jones M.G.和Vesilind对师范专业就读的23名未来教师的知识来源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在教育实习中重新建构了关于教学的知识,从他们的研究结果来看,大学课程及指导教师的影响比不上在实习学校学生与师生间互动的影响。实习学校期间,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对教学知识上的一种直接的互动,这种知识来源对于教师的影响来说是非常重大的。

四、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不好的原因分析研究

学者们主要从两个角度来入手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不好进行原因分析,学理层面的原因分析将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好的原因一般归结为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和教师自身三个方面。另一层面就是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分析人口学变量和知识来源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影响。

首先从学理层面上来看,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不好的原因,总结如下。祁占勇教授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教师教育专业中的重要作用,以教师教育的视角来论述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不好的原因:教师教育条件性知识过度注重知识的理论逻辑性,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运用;对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教育缺乏师生互动;课程教材内容过于陈旧,缺乏更新;师生缺乏问题意识。

其次有部分学者选取不同程度的教师为研究对象并探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的影响因素,学者们把人口学变量和不同的知识来源看作是影响教师条件性知识的两个重要因素,有些论文的研究结果一致,而有的研究结果则不尽相同。在人口学变量中研究学者们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学教师的年龄、性别、教龄、所教学科和学历等因素。总体而言,中小学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将会有所下降;且其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将会随着教龄的增长开始时会显著增加,但随着教龄的持续增长其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将会有所下降。

五、总结

总体说来,中小学教师在心理健康专业知识技能掌握上实力薄弱,但对于语数外等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方面总体较好,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的培养,要把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教师职业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复杂性,众多学者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观点各异也说明了这一点。虽然学者们对教师专业素质研究的角度各不相同,但他们的研究大多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现状而从教师知识水平角度来分析的研究却不多见,涉及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师专业知识的研究又更加稀少。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也决定了加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水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所以,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依托其他学者对教师专业素质的相关研究对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水平进行相关探索与研究。

摘要: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是保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学科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但几乎没有研究来检验这个前提假设,本研究试图对其进行初步的检验。通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综述,阐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所做研究的相关现状。分析其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学历因素、性别因素、年龄因素及学龄因素和所教学科的因素这些统计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袁桂平,临沂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J].临沂大学学报,2016(3).

[2]刘宏良,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4).

[3]胡卫平.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及其影响因素[J].当代教师教育出版社,2010

[4]高莹.幼儿教师隐性心理学知识的测量及其显性化的干预[M].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3).

[5]王宏,重庆市渝中区中小学295名健康教育任课教师的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02(5).

[6]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班华.“心理教育理念”再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8]周雪梅,俞国良.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类型、成因和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3(3).

[9]郭峰.如何为教授治学创造良好的环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1).

疾病知识掌握程度 篇9

关键词:孕妇,孕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

孕妇孕期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对其孕期顺利程度及妊娠结局影响较大的方面, 因此对于孕妇孕期保健知识的干预一直是临床的重点任务之一[1]。而不同地区的孕妇受多种因素影响此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进行针对性研究的价值较高。本文中我们就2010年~2012年孕妇孕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进行研究分析, 现将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10年1~12月本院的240例孕妇为A组, 2011年~12月的240例孕妇为B组, 2013年的240例孕妇为C组。A组的240例孕妇中, 年龄20~35岁, 平均年龄 (27.0±2.8) 岁, 孕周22.0~40.5周, 平均孕周 (30.4±3.9) 周, 经产妇28例, 初产妇212例, 文化程度:初中161例, 中专及以上79例。B组的240例孕妇中, 年龄20~36岁, 平均年龄 (27.1±2.6) 岁, 孕周22.0~41.0周, 平均孕周 (30.6±3.8) 周, 经产妇28例, 初产妇212例, 文化程度:初中160例, 中专及以上80例。C组的240例孕妇中, 年龄20~34岁, 平均年龄 (26.8±2.7) 岁, 孕周21.0~40.5周, 平均孕周 (30.7±3.5) 周, 经产妇27例, 初产妇213例, 文化程度:初中161例, 中专及以上79例。三组孕妇在年龄、孕周、生产史及文化程度方面的统计数据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三组孕妇均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然后将三组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 并比较组内初产妇和经产妇的评估结果。

1.3 评价标准

孕妇孕期保健知识问卷内容涉及对孕妇营养、卫生、心理、产检及其他相关保健知识的调查, 问卷总分范围为0~100分, 其中分值达到80及以上为优良, 分值范围在60~79分为一般, 分值在60分以下为较差。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14.0, 其中的计量 (孕周、年龄) 与计数资料 (生产史及文化程度构成、妇孕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 分别进行t检验与卡方检验,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A组2 4 0例孕妇中孕期保健知识掌握优良者1 4 8例, 优良率为61.67%;一般者60例, 一般率为25.00%;较差者32例, 较差率为13.33%。其中28例经产妇中优良者22例, 优良率为78.57%;一般者4例, 一般率为14.29%;较差者2例, 较差率为7.14%;212例初产妇中优良者126例, 优良率为59.43%;一般者56例, 一般率为26.42%;较差者30例, 较差率为14.15%。

B组2 4 0例孕妇中孕期保健知识掌握优良者1 7 3例, 优良率为72.08%;一般者40例, 一般率为16.67%;较差者27例, 较差率为11.25%。其中28例经产妇中优良者25例, 优良率为89.29%;一般者2例, 一般率为7.14%;较差者1例, 较差率为3.57%;212例初产妇中优良者148例, 优良率为69.81%;一般者38例, 一般率为17.92%;较差者26例, 较差率为12.26%。

C组2 4 0例孕妇中孕期保健知识掌握优良者2 0 4例, 优良率为85.00%;一般者26例, 一般率为10.83%;较差者10例, 较差率为4.17%。其中27例经产妇中优良者25例, 优良率为92.59%;一般者1例, 一般率为3.70%;较差者1例, 较差率为3.70%;213例初产妇中优良者179例, 优良率为84.04%;一般者25例, 一般率为11.74%;较差者9例, 较差率为4.23%。

C组孕妇的孕期保健知识掌握优良率高于A组及B组, B组掌握优良率则高于A组, 且三组内的经产妇掌握优良率均高于初产妇, P均<0.05, 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孕期保健是关系到妊娠期间母婴健康及妊娠结局的重要方面, 临床对其重视程度较高, 而较多调查研究, 孕妇自身的孕期保健知识掌握是对其影响极大的一个方面[2,3], 因此对于孕妇孕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十分必要, 以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本文中我们就本院2010年~2012年三年间的孕妇孕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分析研究, 调查结果显示, 2012年的孕妇孕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好于2010年和2011年, 而2011年则好于2010年, 说明其呈现不断改善的趋势, 另外, 历年中的经产妇孕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均好于初产妇, 而这可能与其缺乏相关的经验实践等有关, 说明初产妇仍是孕期保健知识的重点干预人群[4,5]。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2010年~2012年孕妇孕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持续改善, 且经产妇好于初产妇, 应根据此种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艳.400名孕妇孕期保健知识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1, 14 (9) :1366-1368.

[2]焦亚萍, 温秀兰, 董宏薇, 等.孕产妇对孕期保健知识的需求现状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4 (6) :825-826.

[3]Dako-Gyeke P, Aikins M, Aryeetey R, et al.The influence of sociocultural interpretations of pregnancy threats on health-seeking behavior among pregnant women in urban Accra, Ghana[J].BMC Pregn Childbirth, 2013, 13 (1) :211.

[4]张瑞萍.北京市流动妇女生育及孕期保健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12, 28 (6) :495-496.

疾病知识掌握程度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于2015年4月1日-4月30日期间, 随机分层抽样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本科生, 分别为150名中医专业学生和150名护理专业学生, 按照学号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中西医结合七年制、中医七年制、中医五年制大二、大三学生, 每班发放调查问卷30份;护理专业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每班发放调查问卷15份。

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中药煎服流程两部分, 一般资料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专业、有未煎煮过中药等。中药煎服流程包括煎药器具、用水种类和用量、药渣处理方法、服药时间和温度、注意事项等。

调查人员应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目的等相关内容, 被调查者自愿填写问卷后当场回收。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97份 (护生150份, 中医类学生147份) , 回收率为99.0%。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医学生和护生中药煎服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医学生和护生中药煎服知识得分分别为6.163 3 和8.006 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 表明护生对中药煎服知识的掌握程度优于医学生, 应加强对医学生相关知识的教育。见表1。

2.2 煎药器具

有40%左右的中医类学生和护生认为不锈钢锅不适合煎煮中药, 实际上不锈钢锅很适合煎煮中药。不锈钢锅具有抗酸耐碱的性能, 可避免与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适合大量煎煮中药[1]。家用电压力锅具备温度、时间可控性及密闭不蒸发等优势, 可作为煎煮中药的一种工具[2]。见表2。

2.3 煎药过程加水方法

约44%的学生认为煎药过程中不能二次加水, 因为老师教育学生煎药时开盖加水会导致药性流失, 但很多患者为避免中药煎糊, 会在中途加水。正确的加水方法是加入热水, 而不是冷水, 这一点只有10.77%的学生知晓。见表3。

2.4 药渣处理方法

药物组织内部会吸附一定的药液, 若不进行压榨取汁, 会造成有效成分损失。荆秀峰[3]指出药渣挤压后可使药液增加10%。除榨渣取汁外, 还可将药渣重新煎煮一遍, 用剩下的药液泡脚, 或将药渣放入纱布中于身体不适处热敷, 将药渣作为化肥种花种菜等。从表4可看出, 近70%的老师上课未讲过药渣的处理方法。

2.5 中西药合用方法

教师在讲授中药煎服知识时很少会谈及中西药联用的注意事项。一般来说, 中西药应分开服用, 间隔时间应长于1h, 以免发生不良反应[4]。从表5可知, 一半以上的同学对中西药服药间隔没有概念。

2.6 温药方法

只有约27%的学生知晓放冷的中药汤剂应加热至沸腾再待其冷却至适宜温度时服用, 具体见表6。

2.7 应空腹服用的方剂

医生和护士应熟练掌握最基本的中药材知识, 以指导患者正确煎服中药。从表7可以看出, 学生对于特殊方剂的服用时间和药物毒性知识掌握不佳。40%左右的学生知晓补益药和安神药应空腹服用, 只有27%的学生知晓驱虫药应空腹服用。见表7。

2.8 可能引起慢性中毒的中药材

约80%的学生知晓何首乌的毒性。决明子[5]、柴胡[6]、益母草[7]和苍耳子[8]长期使用对肝肾功能有一定的损害, 可引起慢性中毒, 但有60%以上的学生不了解该知识点。决明子、何首乌、柴胡、益母草、苍耳子均有一定毒性, 长期过量服用可导致肝肾功能损害。而知晓任何一种药物慢性毒性的人数均不超过50%, 反映出医学生和护生临床实践知识的匮乏。见表8。

2.9 患者在家服药感到不适后应采取的措施

多数学生认为患者在家服药感到不适后应询问医生后再加减药量, 这是正确的做法。而有36.7%的学生认为患者应自行减量, 如此便难以保证治疗效果, 是错误的做法。具体见表9。

3 讨论

3.1 加强跨专业教育交流, 减少专业教育差距

与护生相比, 医学生对中药煎服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差。由于医学生学习知识较为宽泛, 忽视了对中药煎服这一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在实际工作中, 大多数患者更相信医生的指导, 因此医学生应更精准地掌握中药煎服知识。医学生与护生应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加强对中药煎服知识掌握的统一性。医护之间相互融合、学习对于整个医学教育系统意义重大, 也可减少医护合作中不必要的冲突。

3.2 改革中药煎服课程教学, 强化学生细节学习

学校对中药煎服知识的教育不够重视, 应加强中药煎服流程的细节教育, 开展中药煎服实践课, 使学生动手操作, 事半功倍。

3.3 重视用药指导教育, 减小高校教育与临床差距

学生自身知识掌握不足, 踏入临床工作岗位后便无法正确指导患者, 因而中医药类高校应重视对学生的用药指导教育。教学中可增加临床情景模拟课程, 使医学生和护生在模拟教学中逐步体会到患者对中药煎服知识的迫切需求。应重视高校教育与临床同步, 加强医患合作、医护合作, 促进用药指导教育, 拉近高校教育与临床实际的距离。

中药煎服知识对于临床指导患者合理使用中药有重大意义, 只有将中药相关知识完整正确地传授于学生, 才是对患者真正负责。

摘要:目的:调查中医类和护理专业在校学生对中药煎服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对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中医学和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各150例进行问卷调查, 分析其对中药煎服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发放调查问卷300份, 收回297份, 仅有6.1%中医学专业学生中药煎服知识掌握良好, 有24.7%护理学专业学生中药煎服知识掌握良好,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中医院校应加强对中药煎服知识的宣教, 开展实践课程, 力求与临床工作接轨。

关键词:中医学,护理,中药煎服,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医药报.煎煮中药器具的选择[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 (8) :74.

[2]黄惠芬.家用电压力锅煎煮中药汤剂的可行性探讨[J].中医药导报, 2010 (12) :96-97.

[3]荆秀峰.中药汤剂煎药的原则及注意事项[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09 (5) :105.

[4]郝育秋.对患者中药煎服的健康指导[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12) :232.

[5]高芃, 隋海霞, 刘海波, 等.决明子乙醇提取物的亚慢性毒性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4 (5) :410-415.

[6]刘亚旻, 刘新民, 潘瑞乐.柴胡毒性作用研究进展[J].中成药, 2012 (6) :1148-1151.

[7]孙蓉, 冯群, 赵庆华, 等.益母草毒性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警戒, 2014 (2) :70-73.

上一篇:功率因数的动态补偿下一篇:“三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