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社会

2024-05-07

知识社会(精选十篇)

知识社会 篇1

1 文献综述

1.1 知识城市概念的提出并完善

《SGS Economics and the Eureka Project》(2002)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描述性知识城市概念,认为知识城市的产品中应该以技术和脑力创造的价值为主,城市在教育、培训和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Edvinsson认为知识城市是一个有目的地鼓励培育知识的城市,这一定义重视知识创新但没有强调知识应用。Ergazakis把知识城市定义为通过不断促进知识管理过程,以基于知识的发展为目标的城市,这一定义以知识作为城市发展的资源基础,但没有考虑知识对其他资源的作用。Francisco认为知识城市是那些通过研发、技术和智慧创造新产值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城市,这一定义强调知识对城市经济的作用,忽视了知识对城市其他方面的影响。Yigitcanlar等认为知识城市是综合性城市,它在物质环境和体制制度方面都既能发挥城市科技园的职能,又是市民宜居之所,这一定义综合考虑人与环境和谐问题,但忽视了知识城市应有之义。综合前人的研究,知识城市应该是通过全面的社会知识管理,创新知识并充分挖掘知识的无尽价值,既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又使人与自然充分融合,和谐共存的城市。

1.2 知识城市的主要特征

Haines通过对伦敦创建知识城市的观察和研究,认为强大的知识开发和运用能力是知识城市的本质特征。Edvinsson强调城市知识化、网络化、虚拟化、人文多样性和以知识资本为核心的知识城市特征。王东等认为,知识城市具有数字城市、创新城市、金融城市、人文城市和智本城市(即以人才等智力资本为基础的城市)等5个显著的特点。从城市功能来看,知识城市应该具备知识集聚和扩散的强大能力、知识创新和利用的强大能力;从城市基础设施来看,知识城市应该具有高速传输的信息系统、快速畅通的交通系统、开放稳健的金融系统和宜人居住的环境系统。

1.3 知识城市的衡量指标

2004年9月,西班牙巴塞罗那“E100圆桌会议”上发布的《知识城市宣言》指出衡量知识城市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1)广大市民有分享知识的有效途径;(2)以知识为基础的第三产业占城市经济的主导地位;(3)公共图书馆网络系统符合欧洲制定的通用标准;(4)普及的通信技术成为市民获取知识手段之一;(5)文化服务设施能够适应城市的中心教育战略;(6)拥有一份知名度高的报纸,市民阅读水平达到欧洲平均水平;(7)大中小学网络系统成为指导市民欣赏文化艺术平台;(8)尊重市民文化的多样性;(9)城市街道具备文化服务功能;(10)拥有足够的空间、绿地以供社区和“公民社会组织”开展活动,建立起市民之间、政府官员与市民之间面对面的直接关系;(11)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提供能够表达意见的便捷工具和手段。这个指标体系的原稿是基于欧洲城市发展平均水平制定的标准,可以为世界其他地区的城市借鉴,但不是世界通用标准。Kaieteur 知识管理研究所提出了衡量“知识城市”的10个基本原则,即:知识目的、知识对称性、知识商务、新增长的介质、富余经济(相对于稀缺经济)、知识民主、知识融合、无边界的知识资本、基于知识的城市管理、推动知识分享的网络。Carrillo采用8类资本作为衡量知识城市的指标,即:身份资本(identity capital)、智力资本(intelligence capital)、金融资本(financial capital)、关系资本(relational capital)、个人人力资本(human Individual capital)、集体人力资本(human Collective capital)、物质工具资本(instrumental material capital)、知识工具资本(instrumental knowledge capital)。刘洁和徐苏宁建立了包括知识传播、知识培育、知识应用和城市环境4大方面的指标体系,共有29项具体执行指标。邵大伟等构建了包含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潜力、知识技术从业者、文化与交流及地缘区位的知识城市的评价体系,并且做了实证分析。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评价指标既有相同之处,也出现了较大差异,但可操作性都还不强。

1.4 社会知识管理研究

社会知识管理是一种宏观层次的知识管理,知识城市、知识社区等包含了各种不同类型组织的区域内的知识共享、创新和应用需要相应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因此催生了社会知识管理职能。陈搏等在社会知识创新和共享的宏观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知识管理这一概念,即:建立一个各种组织或个体互相交易知识,促进知识创新的有效体系。在国外文献中,社会知识管理是指基于社会网络的知识管理(R.A. Costa 等)。段宇锋和刘伟对政府部门开展社会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和优势进行了分析。陈搏分析了学习型党组织与社会知识管理能力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提高执政党的社会知识管理能力的必要性。

综合以上文献可知,目前对知识城市的研究还缺乏城市管理主体在知识城市建设如何发挥作用的研究,而城市中的知识存在于个体、团体、组织和知识化的物体上,需要城市管理主体将这些知识统筹管理才有可能真正建立知识城市,本文就想在此方面展开一些基础研究。

2 社会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知识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系统创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知识既是知识城市建设的资源之一,又是管理的对象之一。Campbell对城市间学习的系统和过程进行了研究, 指出城市不仅要致力于知识的获取, 也要重视知识的管理, 并且学习过程本身与学习成果同等重要。知识城市建设主体对社会知识进行全面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社会知识管理是制定知识发展战略的基础和实施工具

“知识城市”本身是一座城市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认真做好知识发展的战略规划,将战略目标具体化为长期计划目标和年度计划目标,通过计划的实施引导社会知识的创新、共享和应用,最终实现“知识城市”的战略目标。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墨西哥的蒙特利尔和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等城市都制定了城市知识发展的战略。制定知识发展的战略,要分析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以及社会知识质量和数量现状的优势与劣势,而只有通过社会知识的积极管理才能掌握其优势与劣势。因此,社会知识管理既是制定知识发展战略的基础,又是实施知识发展战略的工具。

2.2 社会知识管理是实现知识民主的基本途径

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居民被知识“武装”后,开放性、透明度、责任心和感召力将会代替恐惧、玩世不恭、虚伪等,知识鸿沟便会经常出现在“谁知道”的问话之中,这样城市居民的身份会渐渐改变,对政府的期望和要求也将发生渐变和提高,特别是对民主的诉求将会有新的内涵。通过社会知识管理,对市民的知识需求进行预测、规划,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成本将适当的知识推送到有知识需求的市民,有利于缩小市民之间的知识差距,体现知识的价值,实现在知识获取、共享、转化和应用等方面的权力平等,进而提高知识民主化的水平。

2.3 社会知识管理是整合全社会知识并实现全面创新的前提

建设知识城市的目的是将知识管理和智力资本规划相结合,促进知识传播和创新,为创造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可持续的城市大环境,从而为城市打造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社会知识管理通过建立社会知识库和知识共享平台,提高知识流动速度;激励社会成员进行知识创新,挖掘并扩大知识应用的价值等方式,将全社会的知识进行整合,推动各个行业、各个组织、各个成员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进行知识的创新和发展,最终实现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创新发展。

3 社会知识管理的基本框架

社会知识管理是泛指对整个社会的知识进行管理,但如果与知识城市建设相结合,社会知识管理的基本框架则如图1所示。

3.1 社会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

社会知识管理的主体涉及整个社会不同行业、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社会成员,既涵盖了各种组织的知识,又包括了个人的知识;社会知识管理的客体既有嵌入在人脑中的知识(隐性知识),又有物化在电脑、机器设备、模型和纸质文件等中的知识(显性知识),因此,社会知识管理者管理的是一个大系统,需要以系统论作为其管理基础。

在社会知识管理过程中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工具,特别是显性知识的管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知识本身是一种有价值的信息,信息的获取、储存、扩散、整合等过程管理需要以信息管理理论为基础。

知识管理是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经过国内外学者多年的研究发展,知识管理理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社会知识管理是高于企业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的宏观层次的知识管理,但也是以企业知识管理和个人知识管理为基础的,因此,虽然现有的知识管理理论主要是以企业知识和个人知识为管理研究对象的,但是将构成社会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

社会知识管理的主体是社会成员,人具有社会性,人际关系网络对知识的共享、创新等产生直接的影响。一方面,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知识获取、共享或转移发生在整个社会的联系系统中;另一方面,随着科学社会学的兴起,人们越来越重视将科学活动和科学知识置于社会学的视野下开展研究,以探察科学知识的生产及其与其他社会建制的关系。因此,社会学理论是探讨对整个社会知识全面管理方法的基础。

除了以上理论之外,社会知识的学习研究需要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基于利益的社会知识共享行为分析需要以博弈论为基础;知识作为市场经济中具有高附加值的资源,在市场中被交易,相应交易机制建立的研究需要以商品价值理论、市场交易理论和知识产权保护理论为基础。

3.2 社会知识管理的方法体系

社会知识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的系统,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如何适当运用成熟的管理方法将是提高社会知识管理绩效的关键。

(1)建立社会知识库。

社会知识库以城市图书馆网络为基础,利用云计算技术将社会知识资源和硬件资源相结合集中起来供社会成员共享。

(2)建立知识交易平台。

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知识创新者为创新知识付出了劳动成本和其他费用,应该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通过知识交易平台,让知识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觉完成知识的转移和共享,这是社会知识管理的关键技术。国内已经有上海、杭州和深圳等城市探索建设知识交易平台,深圳的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和文化博览暨交易会的成功就说明了这一点。

(3)提供召开座谈会、学术沙龙的场所。

知识工作者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一起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即头脑风暴法,这是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城市管理者为知识工作者提供这种场所,将为跨行业(因为知识工作者来自不同的行业)的知识创新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4)问卷调查。

社会知识管理是社会全体成员参与的管理,管理者需要经常了解社会成员的意愿,以及对知识创新、共享、整合和应用等工具运用的意见。问卷调查正是获得这些信息的主要方法。

(5)网络培训。

知识获取和共享的技术工具不断创新发展,社会成员要熟练运用这些工具,需要一个学习过程。利用网络技术对社会成员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已经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等城市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制度,培训的内容包括技能培训、网络基础知识、地方计划培训项目、学校资源共享、在线图书馆使用,等等。

(6)产业技术路线图法。

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知识概括、总结和创新的知识管理过程,通过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研究引导知识创新的方向,激发产业合作创新知识的意愿,减少重复创新的资源耗费。

3.3 各级政府对社会知识实施管理的着力点

市级政府对社会知识管理工作的重点在知识发展战略的规划和制定上。任何一座城市都不可能在所有的知识领域展开突破性知识创新投入,只能根据城市知识基础的优势和劣势,选择自己最有可能获得创新优势的领域进行重点投入。政府要对全社会的知识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需要充分发挥各领域的专家的智慧,因此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专家团队库,并且定期组织专家对社会知识管理建言献策。

市级政府制定知识发展战略,区级及以下政府部门的重点工作就是要落实知识发展战略。区级政府要建立各种行业的知识库,收集并整理知识;建立知识交易平台,引导知识供需双方进行知识交易;建立知识创新激励制度,调动创新者的积极性。街道级政府要调动社区居民充分利用现有知识,建立居民培训制度,促使居民掌握相关知识;组织知识共享活动,拉近专家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距离;落实知识创新激励政策,让创新者获得合理的创新回报。社区级政府承担居民培训工作,提供相应的文化服务,并收集社区知识创新者的创新信息反馈到城市知识库和知识交易平台。社区级政府是知识扩散和知识收集的重要终端,并将收集的显性知识反馈到区级政府的知识库,推荐所在区的各行业专家进入市级政府的专家团队库。

4 结论与展望

情境教育:儿童-知识-社会 篇2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教育工作者碰上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为老师拓展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就在这时,我开始了语文情境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说来也巧,当时,因为信息的闭塞,我尚不知道在地球的那一边,也开始了情境认知的研究。这种东西方教育同步的巧合,似乎是偶然的,其实也并非完全如此,它表明人类文化的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东西方也往往会产生一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惊人相似,甚至是相同的发现和发展。

情境教学就是这样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一步一步向前发展。情境教学的多元化,情境教学的普遍性,使它呈现出发展的美好前景。

到上世纪80年代末,在国际国内教育的不断变革,从科学化走向情感化、人文化的大背景下,情境教学顺乎自然地向情境教育拓展……

1.语文教学与生活相通 走向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

古代刘勰的《文心雕龙》,近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可谓“意境说”的经典。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那么怎样的客观外物能激起儿童的情感呢?我便带着孩子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从中优选富有美感的、意境广远的场景。我和孩子们一起去寻找春姑娘的笑脸;到小河边观察小蝌蚪;秋夜看明月从天边升起;下雪了,我和孩子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踏雪去欣赏松、竹、梅岁寒三友的风姿……春夏秋冬,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山川田野,鸟兽虫鱼,我都带孩子们去观察,去欣赏社会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人和事。孩子们置身于此情此境中,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常常即兴描述他们的所见所闻。他们既在情境中学习语言,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这是真正的语言的综合实践。比方,到现在我还记得孩子们在春天里看到孔雀开屏,就脱口而出“孔雀张开美丽的翅膀要和春姑娘比美”;看到蒲公英向四面展开的绿叶,说“那是二月的风伯伯剪裁的”;看初升的月亮,说“月亮悄悄地爬上树头”,“天边的树丛仿佛伸出长长的手臂托起一轮明月”……真正做到了孩子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的精彩习作,真所谓“情动而辞发”!

这让我感悟到学习语文必须把孩子带到生活中去。儿童进入大自然、进入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语言便逐渐丰富而且生动。那种以“儿童-知识”封闭的语文教学观是残缺不全的,因为语言文字连同一切的知识都是在情境中发生的,也一定要在情境中才能得到真正运用。情境教学正是让学生通过走进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获取习作题材,“儿童-知识-社会”三者顺乎自然得到建构。

2.语文教学与艺术相连 模拟的情境笼罩上审美的光环

初步的成功,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当孩子们进入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情境时,是那样兴致勃勃,继而沉浸其中,甚至流连忘返呢?经过观察我发现,“美”是教育的磁石。那如何充分地把美展示在孩子的眼前呢?我想到了艺术。于是,大胆地将图画、音乐、戏剧引进当时单调而沉闷的课堂。我引导孩子用图画去再现课文内容,在孩子的眼里,在孩子的心里,画面上的角色都是活的,会说话,有思想,有感情,他们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想像,去丰富画面,并与之对话。用音乐去渲染情境,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音乐给孩子们带来欢笑,带来哀伤,带来律动,与作者在课文中抒发的情感,产生共鸣。在音乐声中,他们仿佛看到卖火柴的小女孩蜷缩在街头,划着火柴,脸上掠过一丝凄惨的微笑,他们为小女孩最后冻死在街头而心灵颤动;在音乐声中,孩子们仿佛看到契诃夫笔下的“麻雀”为掩护小麻雀毅然与猎狗决一死战的无畏与担心。这种感受,不仅让孩子比较深入地,而且是伴随着形象去理解课文语言的含义,以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我还运用戏剧形式让孩子扮演角色去表演。戏剧是立体的画、动态的画,更符合儿童的心理。课本上静止的符号式的人物,通过角色扮演就能鲜活地展现在孩子的眼前,无论是扮演者,还是暂时的观众,都一起卷入到角色的命运中。那是生活的再现,是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的再现。图画、音乐、戏剧让小学语文教学一下子迸发出生命的热浪,那是儿童真正欢迎的语文教学。

这些艺术的手段再现了课文描写的情境,说得更确切一些,是把作家创作时,脑海和心灵所经历的那些情境,用艺术的直观再现在儿童的眼前,尽管是模拟的、仿真的,但神韵却相似,同样给儿童以真切感。通过儿童进入情境的感受,他们仿佛真的进入了课文描写的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中;而课本中的语言,无论是词、是句、是修辞手法、篇章结构,一系列的语文基础知识都整体地、相互联系地镶嵌在这个情境中。这是语言的理解,语感的领悟,也是人文精神的熏陶。

艺术走进语文教学,让孩子们具体地感受到美--艺术的美和课本本身内涵的美,原来枯燥的抽象的符号式的语文教学,在艺术的典型化的展示中,使模拟课文的情境,罩上了审美的光环。我感悟到孩子要“美”。“美”能生情,“美”能激爱,进而认识到孩子的认知活动不可能是纯认知的。情境的美,巧妙地将儿童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结合得是那样合乎逻辑。我猛然觉得我找到了一条多少年来寻求的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精神品质的路,实际上也是今天新课程标准阐述的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运用相互联系的整体理念 拓展多元的网络式情境

情境教学就是这样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一步一步向前发展。情境教学的多元化,情境教学的普遍性,使它呈现出发展的美好前景。情境教育基本原理为“儿童-知识-社会”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情境教育是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活动与环境相一致的原理构建的,马克思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相一致”,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情境教育”之“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的情境,是“有情之境”,是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是一个有情有趣的网络式的师生互动的广阔空间。它是将教育、教学内容镶嵌在一个多姿多彩的大背景中,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优质的生活世界。

情境教育不仅从哲学上找到依据,而且还从科学上借鉴现代心理学的暗示、移情、角色学、心理场等研究成果,构成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即暗示诱导原理、情感驱动原理、角色转换原理、心理场整合原理。

情境教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吸取当代先进教育思想的理论,另一方面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意境说”的滋养。“境界说”的主要特点为:“真”、“情”、“思”、“美”,这四点正是儿童教育所需。应该说“境界说”,不仅是为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提供理论支撑,而且进一步地支撑整个情境教育的研究。它蕴含着美学、心理学、创造学最古朴的原理,运用它可以使小学教育真正走中国人自己的路。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以儿童的个性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儿童知识建构及其发展的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构建操作的基本模式。

拓宽教育空间--社会是儿童知识建构的情境

社会是儿童知识建构不可缺少的资源和运用知识不可替代的现实情境,学生在其中感悟、观察、体验。通过多样性的课外教育活动,渲染学校欢乐向上的氛围;通过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与社会相连,并设定教育周‘节’,例如二月的“爱书周”、三月的“学雷锋周”、“六一节”前夕的“爱生日”、十月的“爱国月”,连同“鲜花节”、“丰收节”、“童话节”等等,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课堂与校园、家庭、社会横向融通,并且在相对固定的教育周‘节’中,使教育得到强化、持久。教育空间的拓宽,推倒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丰富了儿童认知建构的源泉。

缩短心理距离--情感是儿童知识建构的纽带

情境教育通过创设一种“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和“美、趣、智”的学习情境来缩短儿童与老师、与同学、与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沟通师生情感交流。师生关系的平等、亲和成为激活儿童潜在智慧的有效形式。

利用角色效应--儿童是知识建构的主体

情境教育的根本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知识是通过学生自己去建构的,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因此,毫无疑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让儿童在自己的心里形成主体意识,老师让儿童在已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担当角色、扮演角色。除扮演教材中的角色外,根据需要,让儿童担当向往的角色,扮演童话角色或现实中的角色,课堂里充满了情趣盎然的生活气息,使儿童仿佛进入了现实生活的情境,而且根据需要,老师也常常担当角色。角色转换产生的新异感,激起儿童热烈的学习情绪,使儿童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角色意识的趋动下,尽情地投入,全面地活动起来,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注重创新实践--“基础”与“发展”是知识的双翼

情境教育十分注重让儿童在特定的情境中和热烈的情感驱动下进行创新、实践,并通过实际应用来强化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情境教育通过实体性现场操作、模拟性相似操作、符号性趣味操作,为儿童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插上“基础”与“发展”的双翼。

总之,让儿童学习知识、认识社会和未来的应用紧紧相联,实际上就是将“儿童-知识-社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缩短心理距离”,师生在情中,在爱中交流、互动。

4.开发情境课程 情境教育走向大众化

由于情境课程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其“美”、“情”、“思”、“儿童活动”及“周围世界”作为构成的要素,因此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起着整合、熏陶、启智、激励的作用。情境课程讲究精心设计、组织儿童活动,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优化的情境融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努力追求将外显课程与内隐课程的影响糅和在一起,从学校各个不同的区域、时空,包括基础区域、综合区域、源泉区域,课内、课外体现课程的基础性、情境性及多样性,发挥情境课程的多种功能。

基础区域:学科情境课程

学科情境课程将知识的系统性、活动的操作性、审美的愉悦性融为一体。在被优化的学科情境中,儿童是作为完全的人、整体的人存在而且活动着的。学科情境课程,根据教材特点创设、渲染一种优美的、智慧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氛围,将学科课程与儿童活动结合起来,知识镶嵌在情境中,知识与情境相互依存,儿童与老师互动,并在其中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

学科情境课程中,儿童的活动既保持着学科特点,又充分体现学科与社会的有机联系。事实上,一切知识产生于情境中,最终又回到情境中去运用。因此,学科情境课程所设计的活动,往往以知识在真实的或模拟的社会实践情境中的运用为主要内容和生动形式。我们常常根据教材内容和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儿童担当所向往的社会生活中的角色、生活中熟悉的角色或童话角色,让他们以一个特定的角色通过活动去学习教材内容,或操作演示,或观察研究,或报告见闻,或评判裁决,或说明介绍,或演讲复述等等,从而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凡是儿童,都爱活动,活动是儿童生命体和个性发展的根基。把学科课程与儿童活动结合起来,就保证了儿童在学科学习中的主体位置,保证每个儿童在热烈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体验、探索、发现、表达、操作。

学科情境课程保证儿童在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活动学习知识,又在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活动运用知识,拿语文来说,所创设的是作家创作时的那个情境,显然那是社会的情境;数学也可以创设相关的真实情境,或者是把定理、公式产生时的那个情境重演再现。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科知识通过儿童的活动,就很自然地,甚至可以说是较为完美地将“儿童-知识-社会”进行有机的建构。这种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建构,有利于儿童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而产生知识的迁移。在这样的过程中,因为情境的美感和情趣,促使师生情感的参予。这种最佳的情绪状态,这种情感的驱动,势必激活儿童的潜能,儿童的那种带有稚气的创新火花,便会不时地闪现在学习过程中,正如一位科学家所说“创新是激情产生的直觉思维”。因此,儿童在学科情境课程中的知识建构更具文化性、情感性和社会性。

综合区域:大单元情境课程

传统教育“因为分立了的缘故,每种课程往往偏于一个境界”,这种各科教学的离散性,削弱了教育的整体效应。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最后目标都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分立的课程能发生的影响纠集在一块儿,构成了有机体系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其中。为了追求教育的整体效应,情境教育“以道德与智慧为主导,以语文学科为龙头,以儿童为主体”,开设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如《小蜜蜂行动》、《我们去寻找美》、《情系灾区》、《童话让我们插上想像的翅膀》、《走进科学的大门》、《我们与时光老人赛跑》等等,都是对儿童颇具吸引力的主题。从教学到教育,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园到校外乃至家庭和社会,在主题的导向下,各科老师和班主任协调动作,相互支持,相互迁移,相互补充,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内容中的“相似块”,将其集合在一起,从各个不同的侧面集中进行教育。利用大单元情境课程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一致性,加大教育的力度,使有限的教育教学活动,从深度、密度上拓展空间,强化教育的效果。这不仅为课程的综合找到了出路,而且也体现了课程综合的优越性。

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因为“主题鲜明”、“情感伴随”、“儿童自主”、“角色众多”、“场景逼真”,孩子们一个个兴致勃勃,主动探究,大大增强了教育的力度和效果。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中得到充分地操练。

源泉区域:野外情境课程

情境教育开设的野外情境课程,正是遵循了教育的真谛。大自然的诗、画、音乐对儿童情感、意识以及智慧起着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儿童走进大自然宽阔的怀抱,会睁大眼睛看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美,种种景象所包容的、所显示的因果关系,都会引起儿童的喜悦、惊叹和思考。为此,我们在优选的野外情境中进行观察说话、情境作文,进行野外数学、生态变化、社会现象调查等等。儿童在优美的情境中观察、想象、思考、切磋、交流,在这独特的、宽阔的、丰富的野外情境中,顺乎自然地把认识周围世界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孩子们既观察春天的飞燕,又研究候鸟的特性;既观察大雾笼罩的田野,又研究雾的形成;既感受小河流动的美,又调查河水的变化和研究、领悟保护水资源的重要及其科学办法……在这现实的情境中,儿童感受真实,情绪热烈,思维活跃,此时此刻他们真正成了生活的一员,社会的主人,大自然的好友。并受到智慧、道德和审美教育,在无限美好的天地间感受、思索、顿悟,“儿童-知识-社会”在这里得到完美构建。

回顾从“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的三个发展历程,深感优化的情境以儿童为学习的主体,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将学习与生活相连,突出情感的纽带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儿童-知识-社会”的完美建构。因为美,因为智,因为情,因为境,使儿童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获得作为人的全面发展。

【案例一】

数学教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老师不是像过去那样,先复习长方形公式,然后演示讲解,最后让学生按老师教会的公式计算;而是用简单的几句话引起学生对公式产生的历程的关注与思考:“历经漫长岁月的探究,人类创造出长方形公式,此后较快地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公式,由此证明古代数学家们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中得到了启示。”老师简短的、富有暗示的导语,让儿童感悟人类对这两个几何面积公式探究的历程,接着让全体学生担当角色,把学生进一步带到产生公式的模拟的社会情境中:“有一位老爷爷的屋前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出示画面),老爷爷很想知道这块地究竟有多大?现在就请你们做古代小小数学家,你们这些小小数学家能不能想出办法来计算它的面积?”如此让学生领悟到是生活、生产的需要,数学家才演绎、创造出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从而对数学与应用的关系有了比较具体的感受。于是在课堂上可以看到这些“古代小小数学家”,他们拿着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摆弄着,切割着,在古典音乐典雅的旋律中,他们专心思考,小声议论,大胆猜想,终于发现了,并迫不急待地报告老师:“我们可以运用长方形计算公式来计算平行四边形”,学生边说边演示,情绪热烈,一方面兴奋地报告自己的发现,一方面又提出相关问题,教室里沸腾了!“公式”不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通过担当向往的角色,在模拟的社会生活的情境中,由学生自己发现的。最后又让学生测量、计算画在教室外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平行四边形。在这里,知识与情境是相互依存的,儿童与情境是互动的。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是公式的理解、公式的运用,而且是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人类文明史进程的初步体验。

【案例二】

前不久,在南通举行“国际港口洽谈会”期间,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学校举行了《我爱长江,我爱濠河》的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因为南通地处长江入海口,市内有一条美丽的濠河绕城流过,各科教学把有关热爱家乡的教材集中教学,或自编、选编相关的补充教材,并组织学生走出学校。中低年级的孩子在市内漫步濠河,了解濠河边上的人文景观,欣赏家乡的美景;高年级的大孩子驱车来到长江边,或登山远眺水光山色,或沿着长江进行考察。孩子们亲眼看到长江边的港口、码头、船厂和船坞,江边停靠的万吨的远洋巨轮、堆积如山的集装箱……他们去采访,去摄影,去查找历史资料,去报道南通港的新貌和远景。在主题班会上,他们运用地理知识介绍南通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以及从南通开往国外的一个个码头的地理位置;又从历史的角度,讲述南通港新旧码头的变化;用数学计算港口货物吞吐量及船只吨位的增长。还有的孩子用绘画,用诗歌、散文,甚至用通讯来赞美南通港。学生的视野得到极大的扩大,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本文摘自《中国教育报》

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 篇3

鉴于这种令人不得忽视的现状,记者采访了上海东升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创办者、留法博士施晓旦先生。

造纸业的现状

《科技创业》:请您谈谈1996年您在法国公司驻中国办事处时中国造纸业的现状和现今的现状相比,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施晓旦:中国造纸业这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1993年的时候作为中国最大的造纸业的江南造纸厂,当时的年产量只有2万吨,在1996年的时候,产量达到100万吨。而且当时中国造纸业比较落后,和国外的先进造纸业相比有20年的差距,但目前来讲,中国造纸业和国外造纸业相比最多有5年的差距。

《科技创业》:从您描绘的中国造纸业的现状来看,我们造纸业进步了很多,但为什么目前纸业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呢?

施晓旦:我们的造纸业的确进步了很多,但因为我国森林覆盖率在全世界来说极其的低,并且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森林面积就更是落后。而和造纸业密切相关的是林业,因为造纸业需要大量的林业来支持。林业面积相对不多,人均就更少了。而造纸业最发达的应该是北欧国家,主要集中在挪威、瑞典和芬兰等国家。因为他们的森林覆盖面积很广,人口密度小,人均林业面积多,所以他们具备发展造纸业的条件。我国森林面积相对人口总额来讲极度缺乏,而国家领导人又意识到森林覆盖率对我们的远景规划的重要性,所以对没有计划的乱砍乱伐现象严令禁止,也不会为了造纸业的高速发展而改变自己的远景规划。

同时,中国在前进,世界上的其它国家也一样在进步,而中国林木的缺乏,导致造纸业所需原浆的极度缺乏,所以我们的造纸业还是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

造纸业的瓶颈

《科技创业》:请问目前约束造纸业的瓶颈是什么?

施晓旦:造纸业的瓶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森林覆盖率较低,导致造纸业的原浆极度缺乏。

二是我们目前对废纸的回收率极低。在造纸业比较发达的北欧国家,废纸的回收利用率在60%左右,在美国,回收利用率也在50%左右,而我国对废纸的回收利用率却不到20%。废纸多数我们都浪费了,但我们每年都要从美国进口1000万吨以上的废纸来保证我们造纸业的供应,每吨废纸大约0.14美元,这样算下来我们进口废纸就要花掉140万美元。如果我们的废纸的回收利用率能达到40%左右,我们每年就可以节约几百万的美元。

三是造纸业是一个对环境污染性很强的一个行业。造纸厂必须要有自己的排污和治污系统。这就要求造纸厂必须做大,因为只有做大,才可能形成一套良性循环系统。如果小的造纸厂每年生产的纸张仅够养活自己的职工,当然就更不要提治理排出的污水了。所以前几年国家关掉了很多小的造纸厂,就是因为小厂不具备治理污水的能力,严重污染了环境。

《科技创业》:我们每年的造纸主要供应在哪个方面?

施晓旦:造纸主要是供应在包装上面。我国经济的发达,致使我们的出口量激增,而任何出口的货品都必须依靠包装,这些包装用纸占了所有纸张供应的50%以上。比如我们的衬衣,每年我们要卖掉多少件衬衣,每件衬衣都有一个包装盒子,我们的皮鞋、家电等生活用品也是一样。而大家平时根本不注意这些包装用纸的回收,只是随便扔掉,对自己来讲,也许的确是不在乎这点小钱,但近13亿人口加起来,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了。我们浪费掉的纸张,和我们进口别的国家的废纸,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突破瓶颈

《科技创业》:刚才我们谈了造纸业的瓶颈问题,针对这个瓶颈,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解决这个瓶颈?

施晓旦:针对第一个瓶颈,森林覆盖率低的问题,我们国家现在开始出台林纸一体化政策,利用我们南方的一些丘陵地带种植林木,采用的是循环式的种植方法。比如在一块空地上,划分成五块,每一块一年,我们分五年的时间来种植林木。那么我们每年砍伐林木的时候,再在这块空地上补上新的林木,这样就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我们既不会导致林木资源的枯竭,也对造纸业的原浆的缺乏是一个有效的补充。

针对第二个瓶颈,严重浪费的问题。这是一个全民运动,必须从人人做起,把自己家里的废纸都让收废纸的人收走,这样才会造成一个很好的循环,现用纸——废纸——原浆厂——造纸厂——现用纸。

第三个方面就是能不能找到代替品。比如说用芦苇等其它植物来代替林木。但我国湿地面积不多,现在正在进行一些湿地改造工程。

第四个方面就是我现在正在进行的工作。利用造纸化学品来降低原浆的使用率。

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

《科技创业》:您1993年开始接触造纸业,迄今也有11年的时间了,请您谈谈您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行业来创业?造纸化学品又对造纸业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施晓旦:我在法国公司从事的就是造纸化学品这一行,选择这个行业来创业,也是学以致用吧。而且我从1996年被公司派驻到中国的办事处以来,对中国的造纸业的发展也有一个较深的了解。

造纸业所需原浆的极度缺乏,也促使造纸化学品有所发展。举一个例子,我们现在主要进行的是涂布纸的化学品的研制。我们称呼没有经过化学品改造的纸张为原纸。假设原纸原本只有60克的重量,但我们可以在它的正反两面各涂上25克的碳酸钙,这样纸张就变成了110克,大大缩减了对原浆的需求。

废纸循环的次数多了,里面的纤维就会越来越短,生产出来的纸张就很脆,极易碎裂。造纸化学品就可以改善这种状况,生产一种粘合剂,使纸张结实好用。

《科技创业》:听说您原来在法国公司的待遇很好,不知为什么放弃优厚的待遇,选择了创业?

施晓旦:选择创业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想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回报社会。在法国公司做的职位再高,待遇再好,也是为别人打工。创业,不管自己公司的规模是大还是小,毕竟是自己的一番事业。而且读到博士,又在法国公司工作了多年,认为还是身在异乡为异国客。而且,这么多年见证了我国造纸业的迅速发展,也想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贡献出来,为社会创造财富。

《科技创业》:您在造纸这一行做了这么多年,认识很多造纸业的同行,您创业选择合作伙伴时,为什么会选择位居山东兖州的太阳纸业呢?

施晓旦:我在1996年被公司派到驻中国办事处的时候,就认识了太阳纸业的李总。后来在1999年创业之前,也考察了一些造纸厂,江浙一带的造纸业比较发达。但通过和李总的交往,觉得李总身上的一些东西深深吸引了我,就是他很乐于接受新事物,对外来的新事物,只要是对造纸有利的,他很愿意尝试。而我呢,作为留学生,很希望自己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知识能得到同行的认可,能在它应发挥作用的领域发挥作用。

现在我在上海的公司主要是搞前期造纸化学品的研发,然后把研发的成果送到兖州的实验室里,根据那边传递过来的信息进行一些改进,然后进行中试,生产出来的试验品放到太阳纸业的机器上进行实验,效果良好,我们就会投入生产。

结束语

全国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 篇4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设立组委会, 举办全国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活动。竞赛试题依据《社会保险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编写, 答题可参考《社会保险法知识问答》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

2.竞赛设立优胜个人奖和优秀组织奖。优胜个人奖分为:一等奖50名, 奖金各2000元;二等奖100名, 奖金各1000元;三等奖500名, 奖金各200元;纪念奖1000名, 各赠纪念品一份。同等次分数超过所设奖项名额, 通过抽奖确定。组委会向优秀组织奖获奖单位颁发证书及奖杯。

3.竞赛试题刊登在2011年5月4日出版的《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组织人事报》和2011年第5期《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杂志、《中国社会保障》杂志、《中国医疗保险》杂志。

在线答题网页于5月4日9时30分在下列网站同时开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 (www.mohrss.gov.cn) 、中国社会保障杂志官方网站 (www.zgshbz.com.cn)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官方网站 (www.zgylbx.com) 、中国社会保障网 (www.cnss.cn) 、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www.clssn.com) 、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 (www.chinanet.gov.cn) 。

4.竞赛分为网上答题和书面答题 (答题纸) 两种方式, 参赛者可任选一种方式参与, 答题纸复印无效。两种答题方式的信息由计算机进行处理, 重复参赛的信息将被系统删除。

5.参赛单位如需更多的试卷和参考书, 请与竞赛组委会办公室联系。联系电话: (010) 84221128-2053 84216442 (兼传真)

6.竞赛组织单位以及为本次竞赛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得参加竞赛。

全国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选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由 ( ) 第十七次会议于2010年10月28日通过。

A.中共中央政治局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常务会议

2.《社会保险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 是一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根据 ( ) 制定《社会保险法》。

A.《宪法》 B.《劳动法》

C.《劳动合同法》 D.《就业促进法》

3.《社会保险法》颁布实施, 使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发展全面进入 ( ) 轨道。

A.现代化 B.法制化 C.标准化 D.国际化

4.《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宗旨是规范社会保险关系, 维护公民 ( ) 合法权益, 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A.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

B.充分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

C.拥有较好的生活水平和无后顾之忧的

D.及时获得社会救助和优厚福利的

5.我国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 ( ) 水平相适应。

A.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 B.市场化和国际化

C.经济社会发展 D.现代化和公民收入

6.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 ( ) 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

A.审计署 B.民政部

C.财政部 D.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

7.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 ( ) 以上的, 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A.10年 B.15年 C.20年 D.30年

8.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 其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 缴费年限 ( ) 。

A.中止计算 B.分段计算 C.累计计算 D.重新计算

9.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 ( ) 组成。

A.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B.基础养老金和统筹基金

C.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D.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统筹基金

10.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 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 按 ( ) 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A.年 B.季度 C.月 D.不定期

11.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 可以将 ( ) 合并实施。

A.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B.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C.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D.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12.国务院规定开始领取新农保养老金的年龄是 ( ) 。

A.男60周岁, 女55周岁; B.男女同为55周岁;

C.男女同为60周岁; D.男55周岁, 女50周岁。

13.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由 ( ) 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A.个人 B.用人单位 C.用人单位和个人 D.各级财政

14.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 由 ( ) 缴纳工伤保险费。

A.个人 B.用人单位

C.单位和个人共同 D.国家补贴和单位

15.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 ( ) 日内做出认定决定;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 应当在 ( ) 日内做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A.30, 15 B.45, 30 C.50, 30 D.60, 15

16.职工因工死亡,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 ( ) 的20倍。

A.最低工资 B.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C.农民人均纯收入 D.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17.《社会保险法》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10年以上的, 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 ( ) 。

A.12个月 B.18个月 C.24个月 D.36个月

18.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 同时符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工伤保险丧葬补助金和失业保险丧葬补助金条件的, 其遗属 ( ) 。

A.可以领取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和工伤保险丧葬补助金

B.可以领取失业保险丧葬补助金和工伤保险丧葬补助金

C.可以领取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和失业保险丧葬补助金

D.只能选择领取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工伤保险丧葬补助金和失业保险丧葬补助金中的一项

19.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 ( ) 起计算。

A.自失业之日 B.自解除劳动关系之日

C.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 D.自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指定之日

20.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 生育津贴按 ( ) 标准计发。

A.女职工生育前工资

B.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C.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基数 D.社会平均工资

21.用人单位履行社会保险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的时限规定分别是 ( ) 。

A.30日, 15日, 15日 B.30日, 30日, 30日

C.15日, 15日, 30日 D.30日, 15日, 30日

22.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及时申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对未按规定申报的,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 ( ) 。

A.暂按该单位上月缴费额的110%确定应缴数额

B.暂按该单位上月缴费数额的1倍以上3倍以下确定应缴数额

C.暂按该单位上月缴费数额的120%确定应缴数额

D.暂按该单位上月缴费数额的90%确定应缴数额

23.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用人单位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 ( ) 内予以审核, 审核合格的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件。

A.20工作日 B.15工作日 C.20日 D.15日

24.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 ( ) 。

A.护照号码 B.驾驶证号码

C.公民身份号码 D.工作证号码

25.《社会保险法》规定,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 ( ) 设立预算。

A.行政区划 B.财政体制 C.统筹层次 D.税务层级

26.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成立由用人单位代表、参保人员代表, 以及工会代表、专家等组成的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 掌握、分析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 对社会保险工作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 实施 ( ) 。

A.行政监督 B.社会监督 C.人大监督 D.专门监督

27.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 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 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 ( ) 的罚款, 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 ( ) 的罚款。

A.二倍以上五倍以下 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

B.二倍以上五倍以下 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

C.一倍以上三倍以下 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

D.一倍以上三倍以下 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

28.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并自欠费之日起, 按日加收 ( ) 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 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A.万分之一 B.万分之三 C.万分之五 D.万分之十

29.我国与 ( ) 于2001年签署了首个社会保险双边协定。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韩国

30.《社会保险法》自 ( ) 起施行。

A.2011年7月1日 B.2011年9月1日

C.2011年12月1日 D.2012年1月1日

二、多选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 至少有两个选项的答案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31.依据《社会保险法》规定, 我国应建立 ( ) 社会保险制度。

A.基本养老保险 B.基本医疗保险

C.工伤保险 D.失业保险 E.生育保险

32.依据《社会保险法》规定, 在完善社会保险制度过程中应坚持哪些方针? ( )

A.广覆盖 B.低水平

C.多层次 D.可持续 E.保基本

33.依据《社会保险法》规定, 用人单位应该履行哪些社会保险义务? ( )

A.缴费义务 B.登记义务

C.代领各项保险待遇义务 D.代扣代缴义务 E.申报义务

34.依据《社会保险法》, 个人在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后享有哪些权利? ( )

A.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B.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C.查询个人缴费记录 D.查询个人权益记录

E.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35.按照现行规定我国社会保险资金的主要筹集渠道有哪些? ( )

A.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B.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C.各级政府财政补助

D.遗产税 E.消费税

36.《社会保险法》规定“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在现行制度中社会保险方面的税收优惠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 )

A.用人单位和个人社会保险缴费部分在所得税前列支

B.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免收利息税

C.社会保险待遇免征个人所得税

D.免除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环节的相关税收

E.免除用人单位所缴纳的公司所得税

37.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 以下哪些工作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 ( )

A.社会保险登记 B.核定社会保险费

C.社会保险待遇支付 D.办理社会保险转移接续

E.个人权益记录

38.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 职工基本养老金根据 ( ) 等因素确定。

A.个人累计缴费年限 B.缴费工资

C.个人账户金额 D.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E.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39.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 ( ) 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A.职工平均工资增长 B.物价上涨情况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D.财政收入增长比例

E.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收益

4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有哪几项? ( )

A.基础养老金专项补助 B.个人账户养老金补助

C.缴费补贴

D.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的代缴补贴

E.农村专业户补贴

4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渠道为 ( ) 。

A.个人缴费 B.政府补助

C.慈善捐款 D.集体补助 E.社区补助

42.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 以下哪些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 )

A.酗酒、自杀造成的 B.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C.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D.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E.在境外就医的

43.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认定为工伤。 ( )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B.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C.自杀或自残的

D.因工外出期间, 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E.在上下班途中, 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44.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 按照国家规定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 )

A.住院伙食补助费 B.停工留薪期的工资

C.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D.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E.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 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45.失业人员失业后领取失业保险金, 必须符合的条件 ( ) 。

A.参加工作满1年

B.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的

C.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D.已经进行失业登记, 并有求职要求的

E.从事自谋职业的

46.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有下列哪些情形的, 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 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 )

A.重新就业的 B.应征服兵役的

C.移居境外的 D.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E.无正当理由, 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适当工作或者提供培训的

47.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其中, 生育医疗费用包括 ( ) 。

A.生育的医疗费用 B.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C.妇科检查费 D.一次性营养费

E.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48.职工有以下哪些情形的, 可以依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 )

A.女职工晚婚假 B.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C.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D.女职工护理假

E.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49.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欠费单位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缴费, 用人单位逾期仍未执行的, 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采取下列哪些手段强制征缴社会保险费 ( ) 。

A.直接对欠费单位进行罚款

B.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

C.申请县级以上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 书面通知欠费单位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

D.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 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 签订延期缴费协议

E.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且未提供担保的, 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 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50.《社会保险法》对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规定的义务主要有 ( ) 。

A.应当依法按时足额征收社会保险费

B.将缴费情况定期告知用人单位和个人

C.对于用人单位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产生的欠费, 应强制征收

D.适量减免用人单位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E.为用人单位代管存款

51.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申请人民法院对欠费单位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进行处置。处置欠费单位财产的方式有 ( ) 。

A.扣押 B.查封 C.拍卖

D.租出其厂房 E.销售其产品

52.下列哪些部门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报用人单位的成立、终止情况, 或通报个人的出生、死亡以及户口登记、迁移、注销等情况。 ( )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民政部门

C.机构编制管理机关 D.公安机关

E.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53.《社会保险法》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哪些制度? ( )

A.业务制度 B.财务制度

C.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 D.存货管理制度

E.基金贷款制度

54.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 定期保管期限分为 ( ) 年。

A.10年 B.20年 C.30年

D.50年 E.100年

55.《社会保险法》规定,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 ( ) 获取社会保险工作所需的数据,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如实提供。

A.业务经办 B.统计

C.调查 D.强制性搜查

E.委托第三方搜集

56.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 被检查的用人单位和个人应该履行哪些义务? ( )

A.如实提供与社会保险有关的资料 B.提供市场营销规划

C.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书 D.不得谎报或隐瞒情况

E.不得拒绝检查

57.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社会保险基金实施监督检查, 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 )

A.查阅、记录、复制与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相关的资料

B.询问与调查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要求其对与调查事项有关的问题作出说明、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C.对隐匿、转移、侵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予以制止并责令改正

D.对检查发现的违规违纪人员, 可以直接予以刑事处罚

E.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或者灭失的资料予以封存

58.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哪些行为的, 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社会保险基金、用人单位或者个人造成损失的,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 )

A.未履行社会保险法定职责的

B.未将社会保险基金存入财政专户的

C.克扣或者拒不按时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

D.丢失或者篡改缴费记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记录等社会保险数据、个人权益记录的

E.有违反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其他行为的

59.违反《社会保险法》规定, 隐匿、转移、侵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或者违规投资运营的, 应当如何处置? ( )

A.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审计机关责令追回

B.有违法所得的, 没收违法所得

C.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责令追回

D.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E.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追回

60.国家工作人员在社会保险管理、监督工作中出现哪些情形的, 应依法给予处分? ( )

A.滥用职权 B.效率不高

C.玩忽职守 D.未达标准 E.徇私舞弊

三、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的字母T涂黑, 错误的将字母F涂黑。)

61.《社会保险法》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

62.《社会保险法》规定, 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 )

63.《社会保险法》规定,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 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 )

64.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 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有权参与社会保险重大事项的研究, 参加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 对与职工社会保险权益有关的事项进行监督。 ( )

65.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 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存款利率, 免征利息税。 ( )

66.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 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丧失劳动能力的, 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 )

67.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 )

68.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并全部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 )

69.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 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 )

70.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 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 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分别支付。 ( )

71.在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地区, 所有农村居民不必缴费, 到达符合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时可以直接领取新农保养老金。 ( )

72.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由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构成。 ( )

73.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 由政府给予补贴。 ( )

74.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可以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 )

75.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 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 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 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 )

76.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 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 )

77.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签订服务协议, 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 )

78.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 医疗机构应当为参保人员提供合理、必要的医疗服务。 ( )

79.职工所在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 发生工伤事故的, 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 社会保险机构可依法追偿。 ( )

80.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用人单位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工伤发生率和所属行业费率档次等情况, 确定用人单位缴费费率。 ( )

81.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2年后, 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 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复查。 ( )

82.《社会保险法》规定,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 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经办机构从其本人的失业保险金中代扣代缴。 ( )

83.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 参照当地对在职职工死亡的规定, 向其遗属发给一次性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所需资金从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 )

84.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 由职工和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 ( )

85.个人与所在用人单位发生社会保险争议的, 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 提起诉讼。 ( )

86.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参加社会保险情况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结余和收益情况。 ( )

87.全国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按照国家统一规划,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共同建设。 ( )

88.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直接划拨欠费单位的银行存款, 用于抵缴社会保险费。 ( )

89.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且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 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 签订延期缴费协议。 ( )

90.社会保险基金专款专用, 除领导批准的外, 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侵占或者挪用。 ( )

91.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按照社会保险险种分别建账, 分账核算, 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 )

92.社会保险基金的会计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 ( )

93.社会保险基金通过预算实现收支平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社会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 给予补贴。 ( )

94.社会保险基金可以用于平衡政府财政预算, 但不得用于兴建、改建办公场所和支付人员经费、运行费用、管理费用, 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挪作其他用途。 ( )

95.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工作需要, 经所在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批准, 可以在本统筹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 ( )

96.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及时、完整、准确地记录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缴费和用人单位为其缴费, 以及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等个人权益记录, 定期将个人权益记录单寄送本人, 费用由个人承担。 ( )

97.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应当依法为用人单位和个人的信息保密, 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 ( )

98.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要先保后征, 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长期有保障, 保障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 ( )

99.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

100.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就业的, 参照《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 )

■答题须知■

1.满分100分, 单选题 (30题) 、多选题 (30题) 、判断题 (40题) 每题各1分。请将答题纸上您认为正确的选项框涂黑。

2.请完整、真实、准确填写各项个人信息, 要求字迹工整、清晰。您的个人信息将用于知识竞赛统计和抽奖, 不会向第三方泄露。

3.每个参赛者限寄送1份答题纸, 请勿重复寄送。

4.竞赛截止到2011年6月20日, 答题纸寄送以信封邮戳日期为准。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22号实创大厦B座5层, 北京五岳鑫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请在信封下面注明“知识竞赛”字样) 邮政编码:100085

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答题纸 (共100题, 每题1分)

(请将答题纸上您认为正确的选项框涂黑■)

基本社会保险知识 篇5

社会保险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形式,为依靠劳动收入生活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庭成员保持基本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安定而举办的保险。

社会保险从大的层面来说呢,具有稳定器安全网的作用,对维护国家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个人面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不确定性极大,加入。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生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的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强制性。

企业给员工上保险是一个法定义务,无权利用高工资来代替保险的缴纳,而且商业保险不能替代社会保险。通常所说的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养老保险: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简称社保,由政府主办,主管部门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保是强制性的,用人单位必须为自己的员工办理社保,城镇职工参加了社保,退休以后就可以到当地的劳动部门领取退休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即企业为自己的职工购买的商业保险,这是商业行为,不带强制性,目前一些效益较好的企业都会为自己的职工购买商业保险,以达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目的,职工在退休以后可以到商业保险公司领取一份养老金。国家鼓励企业为职工办理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出资的部分按规定比例可以享受所得税减免的优惠政策;个人为自己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目前,各保险公司均有这类产品,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具体情况选择购买。所以,作为个人而言,完善的养老保险应该有三种,这样个人在退休以后,就可以获得三份退休金,以保障退休以后老有所养。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

享受失业金是有一定条件的:

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以上的; 2.在法定劳动年龄内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3.已按规定办理失业和求职登记的。只要满足以上条件,是可以享受失业保险金的。

其失业金的领取有这样方面的规定:累计交纳满一年不足两年的时间的,可以领取到三个月的失业金,满两年不足三年的为六个月,以此类推,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即两年时间。手续包括失业证,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失业登记,身份证等。相关手续需要自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60天内办理有效。

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是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险。职工因疾病、负伤、生育时,由社会或企业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或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如中国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中国职工的医疗费用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以减轻企业负担,避免浪费。

医疗保险同其他类型的保险一样,也是以合同的方式预先向受疾病威胁的人收取医疗保险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当被保险人患病并去医疗机构就诊而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因此,医疗保险也具有保险的两大职能:风险转移和补偿转移。即把个体身上的由疾病风险所致的经济损失分摊给所有受同样风险威胁的成员,用集中起来的医疗保险基金来补偿由疾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医疗保险,是指以保险合同约定的医疗行为的发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接受诊疗期间的医疗费用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险。

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是国家对职工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职工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工伤保险的实施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标志和成果。

实行工伤保险保障了工伤职工医疗以及其基本生活、伤残抚恤和遗属抚恤,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职工和家属的后顾之忧、工伤补偿体现出国家和社会对职工的尊重,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建立工伤保险有利于促进安全生产,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工伤保险与生产单位改善劳动条件、防病防伤、安全教育,医疗康复、社会服务等工作紧密相联。对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和职工的安全生产,防止或减少工伤、职业病,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工伤保险保障了受伤害职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妥善处理事故和恢复生产,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维护社会安定。

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社会保险立法,对生育职工给予经济、物质等方面帮助的一项社会政策。其宗旨在于通过向生育女职工提供生育津贴、产假以及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待遇,保障她们因生育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时的基本经济收入和医疗保健,帮助生育女职工恢复劳动能力,重返工作岗位,从而体现国家和社会对妇女在这一特殊时期给予的支持和爱护。

生育保险是为了维护女职工的基本权益,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孕产期以及流产期间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使她们在生育和流产期间得到必要的经济收入和医疗照顾,保障她们及时恢复健康,回到工作岗位。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行生育保险是对妇女生育价值的认可。妇女生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她们为家庭传宗接代的同时,也为社会劳动力再生产付出了努力,应当得到社会的补偿。因此对妇女生育权益的保护,被大多数国家接受和给予政策上支持。目前世界上有135个国家通过立法保护妇女的生育的合法权益。

二是,实行生育保险是对女职工基本生活的保障。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离开工作岗位,不能正常工作。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她们离开工作岗位期间享受有关待遇。其中包括生育津贴、医疗服务以及孕期不能坚持正常工作时,给予的特殊保护政策。在生活保障和健康保障两方面为孕妇的顺利分娩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实行生育保险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需要。妇女生育体力消耗大,需要充分休息和补充营养。生育保险为她们提供了基本工资,使她们的生活水平没有因为离开工作岗位而降低,同时为她们提供医疗服务项目,包括产期检查,围产期保健指导等,为胎儿的正常生长进行监测。对于在妊娠期间患病或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妇女,做必要的检查。如发现畸形儿,可以及早中止妊娠。对于在孕期出现异常现象的妇女,进行重点保护和治疗。以达到保护胎儿正常生长,提高人口质量的作用。

“知识—权力”与规训社会 篇6

关键词:肉体;知识;权力;全景敞视监狱;规训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5—0114—02

一、“知识——权力”的连带关系

福柯的权力技术学旨在强调,我们不能把刑罚看作是减少犯罪的手段,也不能认为任何形式的刑罚都以矫正和修补为目的、以追究责任为任务。应当把“具体的惩罚制度”放在其特定的运作领域和环境中加以研究。这样我们就能看到,惩罚制度不只是为惩罚犯罪,它还具有某些积极的功能,即关注罪犯的更好发展。惩罚制度的任务也就是维持这种积极功能。比如,在奴隶制经济中,惩罚制度被用来提供额外的劳动力,即生产出大量的奴隶;在封建制度中,对肉体的惩罚是一种普遍的惩罚方式。因为在那个时候。肉体是唯一可触动的财产;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惩罚逐渐体现为收容所、强制劳动力、监狱工厂等;到19世纪,工业制度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强制劳动这种惩罚方式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教养”拘留。因此,我们可以接受一个基本的观点:在今天的社会里,惩罚制度已經与有关肉体的“政治经济”相关联。

在政治领域中,学者们对肉体的研究强调权力关系对肉体的控制、干预和训练,以及强迫它完成某些任务、表现某些仪式等。这种政治干预归根到底与对肉体的经济使用紧密关联。这意味着,肉体作为一种生产力受到权力的控制:只有肉体受到控制时,它才能成为一种生产力;只有肉体既具有生产能力又被驯服时。它才能变成一种有用的力量。对肉体的这种征服是可被建构的,它可以通过暴力或非暴力手段实现,但不管怎样。它都具有物质因素或物质结构。也就是说。关于肉体的“知识”与对肉体的驾驭共同构成了一种有关肉体的政治技术学。

各种制度机构和国家机器运用的是一种权力的微观物理学,它在制度机构和国家机器的重大功能与具有力量和物质性的肉体之间运作。这种权力的微观物理学有如下假设:第一,权力是一种关系,必须要有权力关系双方的配合权力才能实现,它是权力双方“共谋”的结果。第二,权力具有生产性,它通过掌权者对无权者的控制生产出来,它的实施也会生产出其它东西。第三,权力不是稳定的,因为在权力关系中,存在着掌权者与无权者之间的冲突和斗争,从而使权力发生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福柯对权力的基本看法:即“权力是一种关系”,它是多元的、多维度的、流动的和不确定的,具有后现代社会的特质。这种权力始终处在—种关系网中。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是多向度的、变动不居的。

对于知识与权力之间的关系,福柯说:“我们应该承认。权力制造知识(而且,不仅仅是因为知识为权力服务,权力才鼓励知识,也不仅仅是因为知识有用,权力才使用知识);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在他看来,知识与权力关系本身及贯穿其中并使其发展变化和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决定了知识的形成及其相应领域的浮现。他借用政治“解剖学”这一术语,把“政治肉体”看作是一组物质因素和技术,作为知识与权力关系的中介。福柯指出,罪犯的肉体造就了一些法律机制、仪式以及相应的话语,而施加于罪犯的“过剩权力”造就了罪犯身体的复制物——灵魂。灵魂通过权力的运作从肉体中生产出来,从而衍生出更广泛意义上的权力与权力对象。比如,罪犯、疯人、儿童和工人都可看作是这种权力对象。这种在历史现实中展示的灵魂是由各种惩罚、监视、强制的方法生产出来的。它是一种物质因素,体现着权力的效应与知识的指涉,体现为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权力关系与知识紧密联系。权力关系相应地生产了某种知识体系,反过来,这种知识体现的出现强化并扩大这种权力。

二、规训社会是什么?

规训是一种操作身体的政治技术,不管在什么时代,它都以生产、训练、培养和造就“驯服的身体”为基本目标。监狱实际上是一种生产性的规训机器,也是规训技术的集大成者。边沁的全景敞视监狱基于这样的原理:四周是一个环形建筑,中心是一座瞭望塔。瞭望塔有一圈大窗户,对着环形建筑。环形建筑被分成许多小囚室,每个囚室都贯穿建筑物的横切面。各囚室都有两个窗户,一个对着里面,与塔的窗户相对。另—个对着外面,能使光亮从囚室的一端找到另一端。这样,只要在中心瞭望塔安排一名监视者,每个囚室里关着的人的一举一动都历历在目,而被监视的这些人却看不到监视者。这样,“在环形边缘,人彻底被观看,但不能观看;在中心瞭望塔,人能观看一切,但不会被观看到。”全景敞视监狱是一个完美的规训机构,在此,囚犯处处可见,而监视者却是隐匿的。

全景敞视监狱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行使权力,并且使权力的效应达到最大强度以便尽可能地扩大这些效应。这意味着,规训在现代社会就是一种权力运作的政治经济学。在现代社会中,全景敞视监狱模式的出现使权力成为一种普遍的机制网络,被各种机构或体制所借鉴,工厂、学校、军营、医院等机构都利用它来对不同的人进行规训,从而生产出更普遍意义上的被规训的现代人。这样,规训权力发生作用的范围从空间上、时间上、对象上全方位地扩展开来,遍及整个社会。在空间上,它不只限于特定的、相对封闭的地方,比如:工厂、学校、军营、医院、监狱;而是延伸到更广泛的社会领域中;在时间上,它不只限于如对付瘟疫的这种特殊时段;而是覆盖社会运行的所有时间;在对象上,它也不只限于针对有异常行为的人群,而是针对社会中普遍的个人。总而言之,全景敞视监狱使权力的运作变得更轻捷、更迅速、更有效,从而使权力运作的功能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也使权力运作的规模从空间、时间和对象上极大地扩张,促使规训的方式从异常规训转变为普遍化监视。全景敞视监狱是对整个社会进行监视、训诫和控制的典型场所和基本模式。

福柯将全景敞视监狱的运作机制和权力机制看作是一个生动的规训社会的缩影,也就是说,规训社会正是一个被放大的更趋完善的全景敞视监狱。在他看来,从18世纪开始的欧洲社会的规训化,并不是指组成社会的个人越来越变得驯服,也不是说他们全部都被集中到军营、学校和监狱般的地方,而是指人们千方百计地在生产活动、沟通网络及权力关系之间,寻求越来越有效的监控,即越来越理性化和经济化的那种监控。他认为,用最“合理”和最“科学”的方法对每个人进行规训。既进行全面普及的教育,又实行严格的法制管制下的惩罚,特别是通过自身的技术(指运用知识对个

人自身的自我约束和控制)和监狱系统,两大方面双管齐下,使每个人既成为自身的主体,又自由自在地成为个人和整个社会的控制对象,这才是现代西方社会的真实本质。也是规训社会的真是所在。

三、规训社会的运作

全景敞视监狱作为一种政治干预肉体的权力策略和技术手段,它的设计充分地利用了近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并且,全景敞视监狱在规训权力的运作过程中,一方面,借助近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将古代残酷的刑罚和体罚转变为对罪犯的身体在时空上进行严密而精细的监视和控制。另一方面,也借助现代管理科學,如调查、测量、记录、检查等来维持整个规训机构更有效地运作,并最终达到其规训个体的目的。不仅如此,全景敞视监狱模式在其推广中也促成了某些知识的发展,如犯罪学和社会心理学等。

在“知识——权力”这种连带关系中,现代社会中如工厂、学校、军营、医院、监狱等一系列的规训化机构利用不同程度的规训权力生产出不同层面的知识以及不同领域的更有用的现代人,规训权力的这种后果又反过来促进了规训权力本身效应的增强和规模的扩大。现代社会的规训权力也极有效地运用知识对时间和空间进行了精密地划分。使它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和控制,从而促使规训权力渗透到每一刻时间、每一寸空间,并毫无时空中断地遍布整个社会。这样,规训权力的规模极大地扩展,随之,规训权力的生产效应极大地提高。

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说,现代监狱是现代国家权力扩张和全面渗透的结果。福柯指出,整个规训机器的运作本身,就是权力,就是国家政权运作的延伸。高度规训化的现代国家,实际上凝聚了宗教和军营的监控功能,并使之发展和膨胀到最高限度。现代国家不但利用军营、工厂、学校和医院等全控机构,同时也利用殖民地和奴隶买卖时期的高度规训化的手段,达到其进行全面统治的目的。现代国家不仅养育了大量的警察、军营和情报人员,而且,也培训了素有规训管教能力的教师和管理干部,试图对各个阶层的人们进行规训和管制。在现代社会中,监狱类似于工厂、学校、军营及医院,而这些机构又反过来类似监狱。国家本身不一定直接介入规训活动和程序,它只需要善于将整个社会的规训化组织动员起来,就足以达到其全面统治的目的。

论社会控制的知识嵌入 篇7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以权力为主体的社会和金钱为主体的社会, 前者表现为强制权利与行政权利合二为一, 成为支配一切的绝对力量, 而后者表现为行政权利的后台不再是以暴力为基础的强制权力, 金钱成为真正的主宰力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上,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可以冠以权力主体社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 金钱逐渐取代了暴力, 人类社会向金钱主体社会过渡, 让社会进步的脚步仍没有停止, 近来著名的社会学家阿尔文·托夫勒 (Alvin Toffler) 在其出版的《权力的转移》一书中根据西方社会的发展趋势预言:随着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 社会的主宰力量将由金钱向知识转移。这为社会学家构建以知识为主体、以财富为基础、以权力为保障的知识主体社会打开了思路。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之一的苏格拉底提出了“知识即道德”“知德合一”的著名论断;早期的知识论者柏拉图、康德、费希特则从违心主义立场出发, 认为“知识就是意识”, 即知识不是人们感觉所接触到的可见世界, 而是理念世界;到了科学革命的开始阶段, 英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则从经验论的角度给知识重新下了个定义, 即“知识是经验的结果”;美国学者伯·霍尔茨纳则认为“任何肯定的结论…人们可以据此采取行动的…, 都可以称为知识”, 即知识是能够指导人们行动的一系列反映现实的肯定性结论;此外, 不同学科的学者都对知识有着不同的定义。由此可见, 早期的知识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 道德与意识角度占据了主导地位, 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和专业化发展, 经验论、实践论、专业领域的定义应运而生, 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知识定义因定义角度不同而不同、因所属领域不同而不同、更因知识本身的不同发展阶段而不同。

于是马赫以拉马克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基础, 形成了自己的知识进化论。关于知识的起源, 马赫说:“人类半自觉地和无意识地获得最初关于自然界的知识, 它来自于一种本能地在思想中模仿和预测事实的习惯, 以及用思想的敏捷来补充缓慢经验的习惯, 当然所有这些首先仅仅是为了人类的物质利益”。因此, 知识根源于有机体的有目的的本能, 知识的增长是经验的积累过程。对于知识的发展问题, 马赫从生物进化论中借用了“生物的适应”, 将“适应”作为其知识进化论的中心概念, 在马赫看来, 知识进化的过程就是“……问题→适应→新的问题→新的适应……”, 即知识的发展历程就是新的知识不断产生, 陈旧的与实际不相适应的知识逐渐被取代和遗忘。

知识进化论的思想在其他学者身上也得到充分体现, 如波普认为知识的增长就像生物进化一样, 为此他将把自己的试错法理论称为“进化知识论”或“关于知识增长的达尔文理论”。波普认为古典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都是错误的, 无论观察还是理性都不能说成是知识的源泉, 实际上我们的知识有各种各样的源泉, 但是没有一种源泉有权威性。在此, 知识的本源问题被回避。

知识的分类方法有很多, 本文本着遵循知识进化论的客观需要, 及知识的发展由非正规化走向正规化的历程和现代社会分工促进知识分化的客观事实, 吸纳了美国学者伯·霍尔茨纳在《知识社会学》一书中的观点:知识可根据其正规程度 (如是否用系统的语言来表述) 分为非正规知识和正规知识。前者包括常识和经验知识, 常识指的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文化所界定的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经验知识则是人们通过实际经验所学到的知识。后者则包括诸如法学知识、医学知识、经济学知识、物理学知识、生物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社会学知识等。值得注意的是, 常识和经验知识不一定是正确的知识, 同样正规知识并不一定是科学的, 但科学知识是人类社会正规知识中最重要的知识形式。

我认为知识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意识和道德, 知识是人们自觉地、半自觉地、无意识地获得的包括常识、经验知识、以及一切正规知识的总和。在个人获得知识后, 知识会反作用于人的意识和道德。常识、经验知识、以及一切正规知识不是固定不变的, 会随着知识的进化而不断更替。知识进化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 因此不同的知识其进化的途径也不尽相同。

二、公共知识

相对于物质产品而言, 知识有很多特性为人们所共知。如:在知识使用上, 知识可以由不同的对象同时并多次使用, 并且使用过程中并不使得知识本身产生损耗, 甚至加快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的创造。然而学者们很少去注意知识具有公共性, 直到近来,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王维国提出了“知识的公共性维度”一说, 为知识的研究以及与知识相关领域的研究拓宽了空间, 如知识的公共性、公共知识、公共知识管理等等, 如果再与知识社会背景相衔接, 可供研究的领域将更宽。

所谓公共性就是指一种社会化的可重复性, 即某一经验不仅某观察者本人可以重复, 而且社会上其他合格的观察者只要实现相同的条件也可以重复, 它是相对于只能由某观察者本人所重复的个人经验而言的。在这里我汲取了走出“个人”面向“社会”来诠释知识的公共性, 如果某知识由个人知识走向了社会的知识, 那么, 此知识便成为公共知识。在这点上我与王国维就知识的定义有些出入, 他认为公共性是知识不可或缺的纬度, 即如果不具备公共性, 那么知识不能称其为知识。而我认为, 由知识走向公共知识是知识社会化的结果。

为此, 在确认公共知识的内涵上, 我认为凡是常识、经验知识、以及一切正规知识中具备公共性特征的知识都是公共知识。即公共知识排除了个体性常识, 容纳了社会性常识;去除了个体性经验知识, 保留了社会性经验知识;将权属个人的正规知识拒之门外, 而将权属社会的正规知识涵盖在内。

三、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在他1901年出版的《社会控制》一书中提出的。在罗斯所处的时代, 正值美国历史上的进步主义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及汹涌的移民浪潮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为此罗斯认为, 社会需要公民中的“伦理精英”群体 (由教士、教育工作者和专业人员组成的精英团体) 发挥他们“绰绰有余的道德力量”, 来引导建立美国社会控制的新运作机制。罗斯将社会控制看成是社会对人的行为所作的约束, 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机制, 认为在结构复杂的现代社会必须运用各种各样的社会控制手段, 建立起“人工设计”的秩序, 以防社会走向混乱和解体。他同时将社会控制分为三类, 即对意志的社会控制;对情感的社会控制;对判断的社会控制。社会控制论得到许多中上层阶级进步主义者的首肯和支持。他们对大城市及其移民威胁美国民主的稳定、外来文化对美国文化传统的侵蚀深表忧虑, 便以“伦理精英”自居, 肩负起制定法律和法规, 并对移民、工业工人和黑人进行社会控制的使命。

社会控制在类型上可以分为:积极性控制与消极性控制。积极性控制是指运用宣传、教育等措施引导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预防社会越轨行为的产生;消极性控制是指运用惩罚性手段对已经产生的社会越轨行为进行制裁。

硬控制与软控制。硬控制是指运用强制性手段, 如政权、法律、纪律等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实行控制;软控制是指运用非强制性控制手段, 如舆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实行控制。

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外在控制是社会依靠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服从社会规范, 社会力量的强制性是其发挥作用的基础;内在控制是社会成员在内化社会规范的基础上, 自觉地用社会规范约束和检点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制度化控制与非制度化控制。制度化控制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 (如法律、纪律、规章及各种具体社会制度) 告知社会成员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非制度化控制是指虽无明文规定, 但因风俗、习惯等的约束, 社会成员对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已经明了。

四、社会控制的知识嵌入

知识对人的意识具有反作用, 公共知识同样如此。人的社会化过程可以归结为不断习得知识及公共知识的过程, 如果一个社会实现了对知识特别是公共知识的控制和管理, 那么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他实现了对人的意识的控制, 包括意志、情感和判断。

首先, 从制度化控制与非制度化控制角度看, 无论是制度化的社会控制还是非制度化的社会控制都与公共知识密切相关。

舆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是以人们已经掌握的公共知识为基础的, 并且会随着公共知识的不断进化而发生改变, 因此控制好公共知识的传播内容及传播途径就等于控制了诸如舆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意识形态领域, 进而决定并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 公共知识在这里无疑起到了非制度化控制的作用。法律、纪律、规章及各种具体社会制度等成文规定是人类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正规公共知识, 无论这种公共知识科学亦或不科学、合理亦或不合理, 在权力的支撑下, 他们都对人们的行为有着绝对的制约作用。

其次, 无论以公共知识为基础的舆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 还是以法律、纪律、规章及各种具体社会制度等表现出来的正规公共知识都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着引导作用, 体现了积极控制的职能。

第三, 以公共知识为基础的舆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起着软控制的作用, 而以法律、纪律、规章及各种具体社会制度等表现出来的正规公共知识则彰显着硬控制的力量。

第四, 无论以公共知识为基础的舆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 还是以法律、纪律、规章及各种具体社会制度等表现出来的正规公共知识, 一旦被人们习得并内化, 就会形成自发的内在控制。

因此, 公共知识对社会控制的意义是重大的, 如何利用公共知识实现社会控制值得探讨。人们获得公共知识的渠道有三:即家庭、学校和社会。如果进一步分析, 家庭成员本身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接受者, 因此从学校领域和社会领域入手整合公共知识可以有效地实现社会控制。

学校是公共知识 (主要是正式公共知识) 的集中地, 在学校领域, 课程的传授是公共知识传播的主要途径, 是公共知识的载体, 通过控制学生可获得的公共知识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就可以起到社会控制的作用。社会对课程的选择和控制是利用公共知识实现社会控制的一个很好的表现。

课程是一种“法定文化”, 对于教育对象而言, 是既定的而不是生成的, 是社会 (统治阶层) 对其未来成员 (学生) 加以控制 (亦即社会控制) 的一种中介。课程中的公共知识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和组织起来的, 被认为是对学生和社会的未来是有用而必须的知识, 是“合法”的知识, 而正是这种合法性使得社会控制得到保障。这种控制不仅表现在对意识形态的控制上, 而且表现在随着公共知识的分化, 因课程的选择与设置, 受教育者的专业化的公共知识结构使得现行社会分工得以维持, 现行的社会结构与秩序保持稳定。

总而言之, 无论是在学校领域还是在社会领域, 整合公共知识, 形成社会群体的共同理性是运用公共知识实现社会控制的着眼点。

参考文献

[1][美]伯·霍尔茨纳, 著.傅正元, 蒋琦, 译.知识社会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4 (7) .

[2]郭强.反思知识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1) .

[3]郭强, 扬维灵等.知识与经济一体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1) .

[4]王维国.论知识的公共性维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知识社会 篇8

一、古代大学与中世纪大学:形而上学知识型与神学知识型

(一) 古代大学

形而上学知识型 (本体论知识) 出现在古希腊时期。当时出现了一批新知识分子——哲学家, 他们一天到晚观察天象、苦思冥索, 思考世界的起源与万事万物存在的依据。形而上学知识论认为, 世界是从某一特殊的本源派生出来的, 真正的知识是揭示世界“本体”的知识, 是抽象的、绝对的、终极的知识, 一旦获得就永远有效。西方的高等教育可追溯自古希腊始, 当时很多人围绕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大思想家身边进行着非正式的学习。其后, 诸如柏拉图的“学苑”及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等学府都得到继续发展, 培育了几代教师, 而至罗马时代, 学校的发展更为稳定。这些古代高等教育形式基本上只是一群师生的自愿结合而已, 虽然实质上它们已有大学的意义了, 但它们没有法人组织, 因此还不能称之为大学。

渊源于古希腊时代的博雅教育 (又称自由教育) 就是今天通识教育的源头。博雅教育的语根 (liberal) 源之于“自由” (liberty) , 即不束缚于肉体, 也不束于体力, 而任由心思驰聘, 向真善美的无境苍穹翱翔。希腊人有句成语译成拉丁文就是encyclius disciplina, 其意即是“多才多艺的训练”或“均衡的发展”。富有美感的希腊人将博雅教育的理想解释为个人在德、智、体三方面的和谐发展, 为了促进这三方面发展的不偏不倚, 希腊人于是演化出其被后人众所周知的“七艺”。希腊人信奉理性的心灵必须要追求事情的本质, 并能够确定什么是最终实在与永恒的, 而知识即来自对此实在的理解。所以古代高等教育的理念是以追求知识的发展为首要任务, 以获取揭示世界“本体”的知识为终极目的。其主要的课程有文法、修辞、论辩、逻辑及口才训练等科目, 在教学方法上也很多样化, 如两难论式法、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柏拉图的理性思辩法、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法等, 都是古代大学探讨高深知识学问所不可缺少的方法。因此, 形而上知识论促成了当时学人们在知识问题上进行讨论和辩论的形式与风气。简言之, 古代的高等教育是由一群对追求知识真理有着崇高热忱的师生团体开始的, 而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个人文雅的性格及智慧的内涵。

(二) 中世纪大学

现代大学真正起源于12世纪欧洲的大学。中世纪所谓的“大学”其语源来自拉丁文“Universitas”一词, 原义是指一种行业的行会或自治团体。因此, 大学原义即是指一种由学生或教师所组织形成的行会。12世纪以前, 由古代的文化遗产 (希腊与罗马文化) 与基督教哲学结合而产生的中世纪文化与学术, 主要由“修道院”和“司教座学校”继承和传授。12世纪以后, 由于各种宗教、精神及政治运动开始蕴酿, 道统的学术体系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革。随着辩论、逻辑思考以及三段论法等新的治学方法的产生, 促成了当时哲学、神学、法学及医学各领域的独立研究, 社会形成了广泛尊重知识的风气。在这种气氛下, 来自各地的学生和教师聚集在一起, 自发地形成了学问研究集团。为了保障权利、利益和提供法律保护, 师生们仿照手艺人行会的方式, 组成了教师或学生行会, 这些行会就是中世纪大学的前身[3]46。如, 意大利最古老的波隆那大学便是由学生行会发展而成的大学;而法国最早的巴黎大学则是具有教师行会性质的大学。两者可以说是中世纪大学的两大典型。

中世纪大学虽然拥有高度的自治权, 但当时的学人并无研究学术的真正自由。在当时罗马教会主导的“教会一元化的真理体系”支配下, 人的理性只能在教会所设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任何对正统教义的怀疑和挑战, 都被视为异端而加以严酷镇压, 大学只是教会传播宗教教义的工具, 一切行政与教学权, 完全操控在主教管辖下的神职人员手中, 宗教神学知识在整个中世纪占据着大学知识的统治地位, 成为一种霸权知识。在学科领域方面, 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神学、哲学、法学和医学等四个学科领域, 这影响到后起大学的研究范围。在知识结构方面, 虽然中世纪对知识的概念保留了亚里士多德式的“七艺”组织的基本结构:“三艺”中的三种语言艺术 (文法、修辞、论辩) 和“四艺”中的四种数学艺术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但在亚里士多德的知识世界中, 这些知识是无阶层的, 而现代欧洲大学从中世纪大学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 却是试图在七艺中建立一种知识的阶层秩序, 原本神学位居首要, 哲学居于其次;而“七艺”随着时代推进发展成为现代学科后, 如哲学、数学、文学、科学, 神学不再是知识的核心了。

在大学发展史上, 15世纪后创建的大学才是人类精神觉醒、理性抬头的象征。当时大学组成的“学者集团”, 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学术与维护真理, 希望与当时至高无上的宗教权威相抗衡。这些追求真理的学者聚集于大学而赋予了大学世界主义式的性格, 大学因而成为“普遍性知识”的温床, 它不受制于特定的民族国家, 而是以普世律则为其依归。随着欧洲大学学术自由及学科专门化理念的兴起, 大学保持了一种独特的知识创造性动态, 当中国、希腊、回教世界、印度以及中世纪晚期的基督学院还停留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时——课程只限定于一些特定领域——欧洲大学已经走在新知识专门化的道路上。由于学术传播技术 (如印刷设备) 的缺乏, 当时的知识很少被再生产与流通, 因此, 中世纪时代的知识模式是与社会隔绝孤立的, 此种形而上的知识是与社会现实相脱离的知识。

中世纪大学的成立提供了知识探究的场所, 增强了学术研究的风气, 学者们担负起保存文化、传承文化与创造文化的重任, 成为“从人文主义到人文科学”大转换的重要角色, 他们直接带动了14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随着17世纪民族国家的兴起, 中古大学渐渐丧失了跨国主义与世界主义的性格, 而蒙上国家主义的色彩, 大学发展也开始出现国家的概念。17、18世纪的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 导致传统大学的功能发生转变, 进而促使知识的性质产生变化, 大学的整体思想体系已逐渐从基督教的教义转移至现代的实验科学及理性逻辑的研究精神上, 即大学进入了“现代科学知识型”时期。

二、现代大学:现代科学知识型

现代性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末期, 随着欧洲势力的不断扩张而传播全球。城市的复兴 (11-13世纪) 、文艺复兴运动 (14-15世纪) 、海外探险及殖民主义 (15-19世纪) 、资本主义发展 (14-20世纪) 、宗教改革 (16世纪) 、民族国家 (15-17世纪) 、民主革命 (17-18世纪) 、科学革命 (17世纪) 、启蒙运动 (18世纪) 、工业革命 (18-19世纪) 等, 上述现代性的重大事件和精神形成了西方现代性的历史轨迹。现代性的历史进程是否也隐含了不同的知识转型与社会知识论?历史社会学家杰拉德·德兰迪 (G.Delanty) 从“知识转型”的视野进一步阐述了“现代性”。他从“知识模式”转换的角度将现代性的历史发展分为:古典的现代性 (从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 历经16世纪的宗教改革, 到17世纪的科学革命及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 , 自由的现代性 (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到19世纪末) , 组织的现代性 (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 , 晚期的现代性 (20世纪70年代至今) [4]。以下借用德兰迪的历史划分阐述各个时期的大学知识模式与学科知识特性。

(一) 古典的现代性

古典现代性时期的知识模式可称为“革命型的知识”, 其知识型源于地理、医药、天文上的新发现, 绘画、音乐、建筑上的新技术, 以及哲学与宗教上的新阐述。此种知识上的变迁对日后欧洲新文化模式的累积及社会制度的架构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 直接导致了现代国家的形成与政治制度的现代形式。

在大学课程方面, 文艺复兴的学者在古希腊罗马作品中重新发现了博雅教育的人文理想, 因为博雅教育是以古希腊及拉丁文学知识作为内容, 这些课程科目被称之为“人文学科”。“人文主义”也因倡导描绘人所具有独特价值而产生, 它反应了人在美感方面的深沉体验、道德意念的崇高追求以及智力冥思的驰骋无际, 人文学科也自然成为博雅教育课程的主科。16世纪的宗教改革导致基督教世界分崩离析, 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开始逐渐成形。因此, 在十六七世纪设立的大学不论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方面, 都更加注重本民族国家和地方的利益与需求。已有数百年传统的大学, 在迫于外在环境压力的改变下, 也必须要回应教会和民族国家之间权力的消长。尽管基督教神学在大学中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已经不再是大学课程设置中唯一的规准。例如牛津、剑桥大学, 由于英王亨利八世和教会的冲突, 不得不在1535年取消原本学生数量最多的教会法课程, 逐渐转向以培育绅士为主的博雅课程[5]。自此揉合宗教和世俗, 既注重伦理陶养和道德灌输, 又强调古典人文学科的系统训练, 以培养社会精英阶层的绅士教育, 成为16世纪后期和17世纪英国大学教育的主要特色。

17世纪被誉为欧洲史上“科学的世纪”, 这一世纪不仅出现了几位现代科学巨人, 如牛顿、哥白尼、伽利略等, 也出现了培根、洛克、笛卡尔、斯宾诺莎等现代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知识论的代表人物。他们深刻批判形而上学知识论的绝对性、终极性和抽象性, 明确提出了一种与形而上学和神学知识观不同的新的知识观:科学知识型。培根认为, 人类认识世界越多, 就能越脱离愚昧, 迈向幸福。因此, 知识就是力量。而外在的物理实在只要经过量化处理, 转化为客观知识, 就可为人类理性所认识。笛卡儿则主张, 被认识的世界必须是可以由理性、客观的方法所证明, 通过严格的科学方法, 方能发现唯一真理, 并获得可以掌握并驾驭世界万物的“理”;而价值、判断、意见、解释、情绪等主观性的特质, 仅是人类对世界的非理性运思的结果, 是不可靠的, 必须被排除在客观的科学知识之外。启蒙运动以来的知识论遵循上述信念, 强调建基在科学理性知识上的社会才有无限进步的可能, 唯有人类走出蒙昧, 了解自身及世界, 才能使生活更加美好。因而十七八世纪成为欧洲史上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的时代, 对传统大学的改革有很大影响。

1694年, 德国哈列 (Halle) 大学的成立带动了传统大学改革的风潮。哈列大学在课程上作了划时代的学科安排, 纳入当时反映时代精神的课程内容, 如数学、自然科学、地理、政治、法律和道德哲学等, 并进一步宣扬理性主义精神, 对抗久居高位的神学, 将大学发展与社会潮流紧密结合。其后于1737年成立的哥廷根 (Gottingen) 大学承袭了哈列大学的精神, 在课程内容上求新求变。哥廷根大学除了保留逻辑、形而上学、伦理学等传统课程以外, 还开设实验心理学、自然法、物理学、应用数学等课程, 这些新式课程广受学生欢迎。哈列大学和哥廷根大学的课程创新精神, 为1810年创立的柏林大学打下了稳固基础。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进一步推动了理性、自由、人权、博爱思想的传播, 向封建权威、专制、神学发出严峻挑战, 形成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基础, 也进一步奠定现代大学的发展理念。1636年至1740年是美国宗教改革的年代, 此期间美洲英属殖民地最先成立的三所大学——哈佛大学、威廉玛丽学院、耶鲁大学——由三个不同教会兴建, 都属“宗教改革时代的学府”。随着宗教改革, 世俗力量大增, 此时美国大学课程还是原封不动地保存了中世纪大学的原样, 改变较少, 课程要求精通古典语文, 伦理学、形而上学以及自然哲学是课程的主要内容。1745年至1776年是美国的殖民地时代, 在此期间美国大学课程新旧并陈, 知识内容一方面是以神学观为中心的宇宙观为主, 另一方面则强调来自洛克与牛顿作品所彰显的科学开明观念。随着启蒙思想的影响, 大学中“启蒙精神”逐渐占据上风, 设置了很多实用性的学科课程。总体而言, 殖民地时代的美国大学在履行宗教义务及满足当地实际需求上, 双方取得了平衡点, 也提供了一种更为丰富也更为世俗化的知识盛宴。

总之, 在古典现代性时期, 大学并非知识生产的核心, 此时的知识生产者多是制度外人士, 包括文字工作者、无所依附的知识分子以及贵族阶级或圣职改革人员。当时所发展的知识模式是改革性知识及解放性知识。无论是文艺复兴还是启蒙运动, 都表达着知识要从政治和神学的权威中独立出来, 成为一种自由流通的言说, 知识可以受个人支配, 它启蒙思想、解放人性。实证研究的兴起与理性主义的萌芽促生了现代科学知识观。这种知识观强调, 唯有当科学通过实验证实时, 才能称为是一种知识;同时理性主义也宣称, 知识最明确的形式是源于心智的明确性。虽然当时的知识是实证主义式的, 但是就当时知识的民主性 (知识开放给一般民众而非属于制度权威的特权) 而言却也是解放式的。然而当知识从贵族权威中解放出来后, 却也很快地屈服于初期专制主义国家的羽翼之下。随着17世纪中期以降英国皇家学术基金会的成立及国家资助的各种研究机构的兴起, 一种追求制度化的力量也在古典现代性时期兴起了。这种力量同时带动了两种知识形式的兴起:一种是大学内的制度化知识;另一种则属于制度外的公共空间, 也就是市民化社会的知识。此时期大学效忠对象也从教会转至国家, 而且慢慢与社会相脱节, 成为研究高深学术的“象牙塔”。“知识转型”在此阶段形成, 并在美国及法国大革命达到高峰。在早期现代时期, 文化现代性的兴起大多起因于大发现时代的新式学习所导致的知识模式大转换, 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到来, 古典现代性的基本文化模式 (人文主义式的文化统一) 理念, 以及文化与自然的统一性, 已无法符合当时社会所需, 因而古典现代性终结了。与此同时, 古典现代性的知识模式特性——革命性、解放性、人文性的知识, 开始受到19世纪后启蒙时期的历史主义与实证主义的挑战。

(二) 自由的现代性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揭开了现代化社会的序幕。启蒙运动认为, 无知是人类迷信的根源, 人类若想走出迷障, 迈向幸福进步大道, 必须祛除无知代之以科学知识, 而对知识自主性的追求就必须要诉诸于人类理性。因此, “勇敢地运用你的理性” (康德) 成为启蒙的最强音。诉诸于理性的“启蒙时代”来临后, 教育家们纷纷倡言要摆脱知识权威、解放思想束缚, 启蒙论者希望将社会与知识予以合理化地分类, 认为理性与知识能毫无限制地应用到所有领域, 包括社会领域和道德领域, 因此整个19世纪成为现代科学知识型高唱的世纪。在此科学理性知识论的范式下, 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取代了形而上学的思想家和神学家, 成为工业社会中新的知识精英, 大学也成为生产知识的主要场所。

随着18世纪末自由现代性的兴起, 欧洲大陆出现了一批新人文主义大学, 例如德国的柏林大学和英国的人文博雅学院。这些大学以知识的自主性理念为基础, 用康德的观点将现代性大学视为“批判理性的悍卫者”[4]。康德在其晚期著作《学院冲突》中, 讨论了学术自由及西方大学理念等问题, 他认为哲学具备理性及自由的特质并且象征现代性, 能促使大学成为追求与研究真理的场所, 因此学术活动上的自由权力应该让渡给哲学家们[6]。康德之所以强调大学学科中哲学的重要性, 是希望对当时社会弥漫功利主义的腐败氛围提供一隅可供明辨价值的思维出路。在此, 知识的目的除了需兼具实用与功能的用途之外, 仍需保留启蒙运动以来所追求的真理价值, 大学要成为传递真理知识的场所, 以此而有别于其他社会机构。康德的思想对洪堡影响非常大, 他于1810年创建柏林大学时, 就以康德的理念来规划他的大学。洪堡将大学视为学术知识的“研究中心”, 他将康德思想中抽象的大学理念和具体历史社会情境中的国家及知识生产关系辩证结合, 使我们看到一个兼有纯作理性思考、不直接牵涉任何功利目的的学术型大学, 以及生产符合现代民族国家标准的有用公民的实用型大学。前者为真理而真理, 它不断后设地以知识本身作为对象来建构知识, 在一个自由思考批判、不断自我创新的无限知识活动中推动科学进步;后者则把自己的知识和教学用于民族精神、公民道德、国民健康、法律实践和精神修养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上, 其是工具性、利益性导向的大学功能。在洪堡等人的带领改革下, 德国大学摆脱中古以来一脉传承的神学旧传统, 将大学重新改置并调整了大学教育的方向。德国大学认为教育的目的即是通过对知识的追求, 强化人的理性能力;德国大学一方面恢复古希腊学术思想中以哲学作为一切知识的根本和基础;另一方面则继承和发展了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的理性思想, 用理性将个别现象的研究统一于一个大系统内。

除了德国的新型大学外, 其他国家的大学也进行了学科调整。苏格兰各大学一改传统的文/哲、神、法、医4学院的组织架构, 改设专门化的单一科系, 开创了新的学术领域和课程, 产生了一批学术专精化的学者。苏格兰模式成为19世纪英国新兴大学的模仿对象, 例如伦敦大学1826年成立时, 就分为医学、法学、政治经济、化学、物理、现代语言、逻辑和哲学等学系。法国大革命后, 法国国民会议决定改革高等教育, 关闭了22所中世纪建立的大学, 改设各种专门学院及专门性的研究机构, 设置的单科学院, 后来统称为高等专科学院。而启蒙时代的美国大学, 启蒙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各个学科, 甚至连神学都设法融入科学及理性。

随着大学对科学研究的重视, 大学成为引导国家发展的动力源及创新知识的思想库, 今天大学的源头即是18世纪晚期研究取向的大学, 而非中古时期的大学;转型为研究取向的大学是一个新的“知识政体”, 这样的知识政体需要一个新的科学社会组织, 而知识的制度化产生了专业化与专门化的科学家, 取代了过去广泛涉猎的通才。现代大学与中古大学的不同之处, 是从程序转化到国家的概念上, 现代大学的诞生伴随着国家主义的兴起, 知识由一个封闭的调和系统, 转变成为彼此歧异的知识型态[7]。自由的现代性时期结束于19世纪晚期, 当时的焦虑文化导致了现代性的危机, 即对真理、自主与理性的怀疑与拒斥, 随之而来的是组织的现代性。

(三) 组织的现代性

1. 技术性课程与实用型知识的兴起。

随着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到来, 19世纪的大学课程也开始大力引进科学的新发展。例如英国工业发展的诸多重镇在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和努力之下, 许多城市学院陆续升格为城市大学。城市大学配合各地的工商业发展, 提供大量的实用性课程以培养专业人才, 因此城市大学最初的开设几乎全是工程、机械、造船、采矿、治金等职业性课程。在德国, 1870年代以后, 各地原有的专门学院陆续升格为工科大学, 提供建筑、土木、机械、化学、治金、采矿等技术性课程。而以追求知识统一为理想的柏林大学, 在19世纪中叶之后却因各种学科日愈分化, 其当初试图通过哲学将所有学科统一的理想, 已变得十分困难。此外, 面对德国快速的工业化, 大学无法坚持纯粹的学术研究, 必须兼顾国内工业发展而开设技术性课程。1862年, 美国国会通过《莫里尔法案》, 利用出售联邦政府土地所得资金, 在每个州开办强调机械和农业课程的“赠地学院”, 培养工农业方面的实用人才。《莫里尔法案》的通过, 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农业、家政、工程等实用性课程开始正式进入高等学府, 与古典学科分庭抗礼, 法案使美国的高等教育摆脱了纯古典及纯形式化的传统, 使大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引导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实用导向。

1904年, 范海斯 (C.R.Van Hise) 出任威斯康辛大学校长, 他大力强调大学应该在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服务作用, 这就是著名的“威斯康辛理念”。范海斯主张大学教授应该善用其拥有的专家知识, 协助政府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民主发展。在范海斯的领导下, 威斯康辛大学在1915年建立了为全州服务的知识推广部, 提供函授、学术讲座、辩论与公共研讨、一般信息与福利等服务, 成为推动大学服务功能的代表。威斯康辛理念的诞生“使得美国承继于欧洲大陆的大学模式彻底摆脱了象牙塔的束缚, 得以直面美国现实社会生活, 使服务成为继教学、科研之后高等教育所承担的第三项功能。”[3]286

2. 学科专精化与学科组织化。

19世纪末, 许多原本是“职业”的领域如新闻、教育、工程、药学、护理、企业管理、公共卫生、农业、图书馆服务、公共行政等, 都打着“专业化”的旗帜进驻大学, 成为大学中新的知识领域, 随后工程、企业管理、师范学院等专业学院纷纷成立, 形成了课程的职业主义。如何提升新的职业至专业地位成为当时大学变革的重要主题。原本捍卫博雅教育的学者坚持大学专业科目与学士学位阶段的文理科目应严格区分, 但在哈佛大学选修制度推行后, 学士阶段就必须包含专业学程, 以满足专业学院的要求, 因而许多职业科目都纳入到大学课程。大学课程不得不分科设系, 在选修制的推动下, 造就了学科专精化。为满足专业及学术研究的需要, 学者们也不得不变成学科专家。以前学者以博著称, 现则以精见长, 既专又细又尖, 这是学科知识演进的现象, 加之现代科学知识的暴增, 新学科领域及其分支学科的出现, 更助长了这种趋势。此外还有一股力量也影响了大学的学科专精化, 即大众以功利取向来挑选大学。许多大学为抢夺生源、筹措经费, 因而开设了许多实用性课程来吸引学生, 为他们未来谋职或从事专业工作做准备。大众的诉求, 导致大学应用科学的势力大增, 人文社会科学也奋起直追, 这两类教授都大声疾呼:应广设实际生活及“民主式”的公共服务课程, 大学的价值是以“实用的功利”及“社会效率”为标竿。

随着学科专精化, 学科也走向组织化。以美国为例, 从1890年到1905年, 美国几乎大部分学科, 都成立了全国性的专业组织。如1869年成立的美国语言学学会、1879年成立的美国考古学会、1884年成立的美国历史学会、1885年成立的美国经济学会、1892年成立的美国心理学会、1905年成立的美国社会学学会等。与此种“专业学会”相平行的发展, 是大学的学系组织架构, 也依此来筹划。学科研究从此有了双层组织:一是学科组织团体 (学会) 的出现, 成为展示本学科研究成果的舞台;二是大学学系本身要履行更高深的学术研究。由于教学工作已更由大学教授来承担, 大学开始强化学术专业的重要性, 大学教授也借此机会成立了“美国大学教授协会” (AAUP) , 以争取学术专业权利, 尤其是学术自由的权利。

3. 学科知识的工具性目的。

实用性知识的兴起与服务社会的大学功能发挥, 导致学科知识的工具性目的大行其道。知识不再是以知识本身为目的, 而是从属于逻辑运作的一环, 关注于满足个体和社会世俗性发展的能力。“大学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将专业的知识与组织的需求结合在一起, 以提升国家的、社会的以及经济制度的效率。社会性的价值与特殊的利益需求间所产生的冲突会慢慢地被消弭, 而带有价值性、道德性的哲学、神学, 会被更明确的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及自然科学所取代。这些工具性的理念凸显出社会知识论的改变, 那就是规范性和哲学性的策略已经转变成改革主义者所倾向的具体实际性知识。他们认为科学专业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出具科技性、组织性的策略来使得政府、社会福利与教育达到更有效的运作。于是, 知识本身被重新分类了, 学科专精化的制度更巩固了专业实用知识的合法性地位。”[8]如此一来, 传统现代性大学的知识价值退位了, 教育机构成为更具功能性的导向, 强调技术甚于价值观。在“效率”和“功用”的尺度下, 知识与教育更像超级量贩店。人们不再问知识“是真实的吗?”而是问“有用吗?”、“可出售吗?”、“有效吗?”。在商业化的知识情境下, 大学已完全地专注于客观的、可计算的、精确的以及可验证的运作方式, 大学完全视知识为商品, 这种商品经过消费性巧思与精心包装后, 称之为我们熟悉的学分、课时以及课程。学生进入大学不再是关心社会进步的解放思想的自由知识分子, 而是要去接受专业的训练。大学被要求去创造技术而非创造理想, 大学最初欲使人们建立人文精神的理想已渐褪色, 传统大学的角色已逐渐被“职业训练所”所取代, 它已经被专业主义以及装配线式的学术精神腐化了。这种高等教育实用性的趋势, 表明了学科、课程设置从学术能力向实际操作能力的转变, 也表明了谁决定什么是有用的知识、谁的话语起决定性作用的权力关系。

三、后现代大学:后现代知识型

现代科学知识型从古代知识型那里继承下来的知识的“客观性”、“绝对性”信念, 遭到人们批评, 认为它产生了新的知识权威和知识霸权, 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 科学知识型所造成的消极社会影响正越来越明显, 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知识型, 即后现代知识型[2]114。科学知识型模式——以学科为基础的知识形态, 由民族国家所建制化的知识, 以及由现代性、专门性、例行性所合法正当化的知识——已渐渐产生分裂与断层, 产生了以下几种知识转型:第一, 过去由民族国家所规范建制的知识, 在当今全球化的影响下, 已逐渐可由社会其他制度来生产。第二, 过去在学术界内的学科知识结构原本是以两种截然不同的领域为基础, 即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 “自然”无论在自然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界都已经再发展成为新兴主题, 从建构的观点来看, “自然”与“社会”已无法再由现代性的类别观点视之。第三, 民主与公民权的兴起也挑战了旧有观念, 当人们讨论与知识相关的议题时, 所重视的是“文化或科技上的公民”。随着大众化教育、媒介与科技的新发展, 知识比以往更容易获取。知识的扩张性也造成知识的竞夺性, 知识的内容更充满政治上及文化上的价值歧义。第四, 过去“两种科学”间的争议, 当今已转换为专业知识与非专门知识间的界限问题, 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与专家文化的“正当化” (delegitimation) 功能的解构呼声四起, 使知识的再定位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议题[4]。

(一) 后现代性的知识情境与后现代大学的学科知识特性

20世纪50年代起, 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 知识面临第三次转型进入后现代时期。利奥塔在后现代文化论述奠基性著作《后现代状态》中, 集中研究了当代知识结构及其功能的根本变化。他认为, 二战以后, 西方社会中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形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最主要的变化是知识的信息化、媒体化、技术化、符码化、商业化、全球化和政治化及其多样化[9]。后现代社会的知识结构和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不仅不同于古希腊时代的知识, 也完全不同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的近代社会的知识。当代知识论述结构的符码化, 使一切有关真假区分的科学认识活动变得更加相对和不确定。当代知识论述中真理标准客观化问题的彻底丧失, 也标志着作为西方文化灵魂的哲学和普遍主义的形上学基础的彻底跨台。利奥塔从现代知识到后现代知识的转变来说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知识转型, 这种知识转型主要是对“科学知识”合法化危机的一种回应。利奥塔认为, 在新的知识转型中, 知识是以外在符码方式进行传递 (相对于传统上认为知识经由“心灵与智慧的训练”的现代性观点) , 知识供应者和知识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正在倾向于商品生产者与商品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知识完成了自己的“商品化”。也就是说, 后现代社会的知识不再以知识本身的追求与心灵智慧的陶冶为最高目的, 知识已成为一种商品, 经由计算机信息的管道贩卖到各种网络, 任何人只要会运用计算机与网络, 都可以从网络上获取知识。今天计算机信息已成为一种新的霸权形式, 知识的控制机构也从“国家”手中转移至“知识网络”, 每个人都处在知识网络的一个环节上, 都可以像以往的专家那样行使自己的知识权力, 接受知识、消费知识、转述知识、生产知识, 大学机构的自主性将丧失, 大学教授的身份也将改变。似乎科尔 (C.Kerr) 所谓的大学转变已出现, 在后现代社会的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推波助澜下, 科尔所说的“多元化大学”已成为知识经济中“知识工业”的重要推手, “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 不可避免地要向社会提供服务”[10], 知识的功利实用思维已渗透至各种政策与实践中。

(二) 晚期现代性的高等教育变迁与学科知识特性

20世纪90年代起, 世界掀起一股全球化浪潮, 全球化将世界整合成一个大型市场, 加速了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的“市场化”。后现代知识的形成在全球化推动下加速了其知识反思性、知识大众化、知识商品化、知识国际化及学科制度间疆界的拆解与模糊等历程, 即知识疆界的拆解与新连结的产生。

1. 大学与产业间疆界的拆解与新连结:

学科知识的实用逻辑与商品化。经济全球化导致后工业经济形态的产生, 新经济依赖科学、技术与管理取代了传统型经济的资本与劳动力。新经济体制可以说从过去标准化的“福特主义”转向消费者导向的、弹性多元的、即时的“后福特主义”。1996年, 经合组织 (OECD) 发表《以知识为本的经济》的文章, 首次系统阐释“知识经济”的概念, 将知识经济定义为“以知识资源的拥有、配置、生产与使用为最重要的经济形态”。在这个“知识”成就未来的时代, 各国政府与民众都视知识为创造财富的主要源泉, 知识社会的形成已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推手。在知识经济形态为主的“新经济“逻辑下, 大学作为知识发展与创新的重镇, 成为各国发展国际竞争力的火车头。在福特主义时代, 大学被视为国家公共投资的枢纽, 而在后福特主义时代, 大学在各国财政预算紧缩下却被视为财政负担, 大学于是走出“象牙塔”, 开始了各种“创业”活动, 知识的资本化与大学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开始进入大学发展议程, 大学正发生着从象牙塔向创业范式的演变, 企业与大学间的各种产学合作的“新连结”生成, 追求独立品格和自主权力的传统大学理念, 大学与社会 (产业间) 保持的疆界一时被拆解, 产学合作成为主流。大学被要求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其结果是大学学科所生产的知识符应了科学的、技术型的、组织化的知识, 而这些知识都是工业与服务经济的主要角色。此外, 全球化时代中, 教育和商业服务、销售、金融等并列为“服务部门”, 是全球贸易中重要的服务性产品, 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的一项重要产业。当大学屈服于市场需求, 知识转化成为生产与效用的工具性目的, 大学无法再维持知识圣殿中“为知识而知识”的理想, 传统大学负载的“公共利益”之理念也将烟消云散。因此, “产学研”合作我们要特别注意大学独特的学术任务与自主精神, 只有当大学的灵魂带着象牙塔精神走出象牙塔的时候, 大学才能走得更好。

2. 知识精英与社会大众间疆界的拆解:

学科知识与终身教育连结。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在 (P.F.Drucker) 1993年出版的《后资本主义的社会》中认为, 资本主义后的“知识社会”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 资金不再是主导经济发展的力量, 知识的运用与创新才是经济成长的动力。知识的生产率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行业、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因此, 知识资本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 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将成为社会的主流。网络技术的发展, 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全世界刮起了以“E”字为首的文化旋风, 向世人宣称“E-learning”的时代来临。今天知识的获取已不再限于学校, 整个社会文化工业都是教育的场所, 人们对终生教育、远距教学、媒介素养愈来愈重视, 这种趋势也冲击了高等教育, 3C (Computing, Communications&Cognition) 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三大推动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大学教育的疆界推至无限, 以往受大学教育是少数人或阶层的特权, 现在已经是大众的一项基本权利。网络技术加速了整体高教市场学生人口结构的转变。以往高等教育的人口以18岁至25岁的年轻学生为主, 在职学习与终身教育使得非传统型中高年人口的学生回流学校。网络科技使大学远距离教学蔚为风潮, 高等教育已不再受时空的限制。高等教育学生结构改变的现象, 使许多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也纷纷跃跃欲试, 想运用其财力以及对市场的敏感度大举投入高等教育, 与传统大学一较高下。因此, 科技的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非常深远, 可能会在不久将来彻底改变大学的本质。营利大学、成人大学、网络大学等, 都将是全球化下未来的高教发展趋势。可以预见21世纪中期之前, 高等教育的课程将呈现以下特色:一是分化, 避免与其他科系或大学重复开设课程;二是全球化, 教育质量的差距因网络科技的发展而缩小, 而全球性的教育合作及竞争也相对增加;三是个别化, 符合学生个别需求的“消费者导向”的课程, 代替了以往依照大多数人需求设计的课程;四是集中化, 集中资源发展本大学具有特色的专业、研究中心或跨领域的学程, 以增强大学的竞争力。总之, 后现代与全球化不仅将高等教育带入前所未有的大众化、科技化、市场化、企业化时代, 这些变迁更拆解了原本现代性下的知识疆界, 包括知识生产单位 (大学机构本身与其他社会机构) 的界限, 知识合法化的界限 (专业知识与业余知识间) , 以及知识结构中各学科领域的界限。

我们从“知识转型”来看大学学科知识 (包括课程) 在不同时期的面貌, 可发现有以下趋势: (1) 随着西方“现代性”的变迁, 知识在每一个时代中都有不同的面貌与社会功能, 并进一步影响高等教育的知识观;大学学科知识在某种程度上, 是社会政治经济变迁的产物。 (2) 从学科的广博与专精分化上看, 从古代大学及古典现代性时期大学课程知识的广博, 到现代与后现代时期大学学科的专精分化变迁。虽然后现代全球化时期有所谓跨学科、学科疆界拆解的论述, 但现实上更集中于专业性、实用性的学科课程, 与其他大量职业化、分化的学科相比, 只是占一少部分。 (3) 从强调教育的博雅与专业上看, 古代大学及古典现代性时期的课程教育强调的是博雅性与全人发展, 到了现代与后现代时期, 大学课程上所建制的学科是专业化的培训, 知识一再被建制为学科制度与专业主义。 (4) 从重视课程的古典与实用上看, 古代大学及古典现代性课程教育强调的是古典的人文学科, 到了现代大学则兴起了实用性、职业化、为产业界所需的学科课程。在全球化知识工业、知识经济与后现代时期的知识实用逻辑下, 大学课程更趋向实用技术化与职业主义。 (5) 从大学的理念与功能上看, 在古代大学及古典现代性时期, 大学强调其博雅、绅士、全人等教化功能;而从现代性时期到后现代时期以来, 大学在国家竞争需求的要求下科学研究的功能备受重视, 在效用性与实用主义当道的时代, 大学被赋予了社会服务与生产效益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黄文彬, 胡春光.试论大学学科边界的形成与分化[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07) .

[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3]贺国庆, 王保星, 朱富文, 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46, 286.

[4]Delanty G.Challenging Knowledge:The University in theKnowledge Society[M].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1:19-24.

[5]戴晓霞.大学模式和理念的演变[C]//戴晓霞.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市场化.台北:杨智图书公司, 2000:10.

[6]Kant Immanuel.Kant:Political Writings[M].Cambridge and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45.

[7]Delanty G.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 in the global era:fromknowledge as an end the end of knowledge?[J].Culture andPolicy, 1998, 12 (01) :9.

[8]Popkewitz T S.A Polit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Reform:Power/Knowledge in Teaching, Teacher Education, andResearch[M].New York and Lonson:Teacher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1991:83-84.

[9]高宣扬.后现代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149.

课堂知识的社会学分析 篇9

一、课堂

课堂是什么?佐藤学认为“课堂就是通过其特有的装置, 潜入进了社会的权力与权威, 并且以特有的方式发挥作用的场所”[2], 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 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场所。课堂是一个既规范又自由的场所, 在这里可能有自由地表述、思维的碰撞、情感的共振、心灵的契合, 也可能有空洞地说教、思想的禁锢、情感的压抑、强制地灌输。课堂既是学生的空间又是教师的空间, 教师在这里展现其才华、实现其价值。

课堂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揭发并抨击权力、权威、充满矛盾的场所。我们知道在这种场所中, 权利关系往往会带来课堂人际关系中的非人称化, 课堂常常成为把教师个人转化成“教师”的角色, 把儿童个人变成“学生”的角色的这样一种场所。课堂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它具有很大的复杂性。课堂作为生活的场所它的社会构成也具有复杂性。日本学者佐藤学从教室的人际关系出发, 把“教室社会”分为三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原始共同体。在此形态中, 每个学生的意识与行为具有同化于班级规范并使之均质化的取向。第二种形态是集合性社会, 也就是教室中权利与义务的契约关系与制度性的角色关系所构成的集合性社会。在此形态中, 共同体的性质被剥夺了, 是以儿童个人自由为前提的教室社会, 个体的主体性得以发挥, 个体开始寻求个性的认识及其实现。第三种形态是学习共同体。也就是上述两种人际关系基础上加以变革而形成的。每一个儿童都各自在自主的个人世界中生活, 同时他们也通过同他人的社会亲和, 在教室的共同体世界中生活。

二、课堂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知识被认为是绝对的, 是真理性知识, 在教师的潜意识中学生应该是无条件地接受这些知识。课堂教学是一切皆以“教科书”“课程标准”“教学参考”和以书本为准的知识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似乎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其实不然,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现实中人的话语权力, 作为人认识与实践的对象的知识成了教学的主角, 处在教学的前台, 而教师和学生只是在幕后。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用“银行储蓄”来批判学校教育, 在他看来“教育成了一种储蓄行动, 学生是储蓄所, 教师是储蓄者”, 教师充当着课程知识的传声筒的作用。

但是随着后现代知识观的发展, 对于课程知识的特征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具有新的特征, 如建构性、情境性。麦程知识的实施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课程即事实。从这点来看, 知识就是既定的事实, 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第二课程即实践。从这点来看, 知识是人创造的, 人常常主动地解释社会事实, 并且通过个体的积极理解和建构形成自身的知识。课堂知识的建构性是知识建构现在课堂中的具体化, 课堂知识的生成是师生互动的结果, 而学生进入课堂之前就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应该正确对待学生已有的资源, 学生的个人知识并充分合理利用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建构一种新的经验, 教师在教、学生在学的过程中, 已经在内容、形式、方法上重构了法定的课程。真正的课堂是怎样的呢?应该是一个令人身心皆能放松, 学生能自由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地方。因此, 课堂应该是一个特定的情景场域。石中英说:“任何知识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理论范式、语言符号等文化因素之中的, 任何知识的意义也不仅是由其本身的陈述来表达的, 而且是由其所处的整个意义系统来表达的, 离开了这种特定的境域, 即不存在任何知识也不存在任何的认识主体和认识行动”。[3]课堂作为学习生活的重要场域是学校制度化环境下的组成部分, 学生只有作为真正的参与者, 才能融入课堂情景, 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得知识、能力、情感。

参考文献

[1]吴康宁.课程社会学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p.437.[1]吴康宁.课程社会学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p.437.

[2]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2]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论知识经济社会的“文凭”价值 篇10

关键词:知识经济社会,“文凭”,自致身份,分层杠杆,排序基石

二十世纪末期, 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社会。丹尼尔·贝尔 (Daniel Bell) 不仅多次使用“知识社会”这个术语, 而且还明确指出它的显著特征是“理论知识日益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战略源泉, 即中轴原理, 而大学、研究机构和知识部门等汇集和充实理论知识的场合则成了未来社会的中轴结构。”[1]“进不了教育阶梯意味着被排除社会上的特权地位……大学毕业、专业考试、许可证———成为取得高等职业的一项条件。”[2]于是, “文凭”的价值日益凸现, 一个人接受教育所获得“文凭”的高低, 既是知识经济社会的“自致身份”, 又是知识经济社会的“分层杠杆”, 还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排序基石”。

一、“文凭”:知识经济社会的“自致身份”

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途径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先赋”的, 一种是“自致”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人们社会地位的获得或者社会阶层的改变, 个人的努力程度与知识贡献愈来愈具有影响力[3]。一个人社会声望的高低往往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 学历和文凭是向上升迁的的主要因素, 这是大多数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准则[4]。所以说, “文凭”是知识经济社会的“自致身份”, 人们接受教育的程度 (文凭与学历) 已成为社会测定个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术技能的一个重要标志, 它影响着个人选择社会职业、社会赋予个人岗位, 参与了人们社会阶层归属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遴选过程。

教育收益改变个人的社会地位, 几乎是世界通用的一条主要游戏规则, 尤其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更加显著。托夫勒 (Alvin Toffler) 指出, “一场革命席卷今天的后培根世界, 权力发生了最深刻的转移:暴力和财富本身都开始依赖于知识”[5]。丹尼尔·贝尔预言, “每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是按照他的‘智商和努力程度’来设定的”[6]。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 认为, 政府在录用官员、社会在决定个人地位时, 已经不再根据血统而是依据一种新的东西作出决定。这种新的东西就是具有抽象社会意义与独立个人价值的文凭。由此, 文凭取代特权而成个人自致社会身份的最具决定性因素, 成为一种新的社会价值实体并以此构成一种价值制度。[7]

在发达国家, 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受教育的水平;社会现实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差别, 主要是因为所得到的教育结果不同。个人学历对本人地位的影响无论在哪个国家都很大。体现个人学习经历、代表后天努力程度的“文凭”, 已经成为个体获得社会地位的重要依据。文凭既是素质教育、职业培训的一个凭证, 又是一种社会身份的必然获取, 这种身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得到社会舆论的认同。考上大学, 获得文凭, 就为选择较高职业奠定了基础, 为参与社会竞争做好了必要准备。在美国, “人们为了谋求社会地位而蜂拥冲进大学去读书”, “他们追求的不是知识, 而是尊敬和社会地位”[8]。由于美国不存在世袭的等级和封爵制度, “美国人更加依赖自己的大学体系, 指望这个机构培养人们的势利观念, 建立社会等级机制。在别的国家, 人们不仅仅依赖大学来实现社会地位, 还有其它的传统途径。而在美国, 尤其是本世纪以来, 只有高等院校这样的组织, 可以成为实现所有最高荣誉的来源。或者说, 受高等教育至少是实现地位追求的最佳途径。”[9]由此可见, 受教育程度 (或文凭、学历) 是向上社会流动的一个先决条件;没有受到良好教育是次等公民的终身伴侣;社会的不平等是因为获得的教育不均等造成的。大学教育几乎成为人们社会地位的最终仲裁者。

在我国, 高考一直是中国社会阶层实现流动的重要途径, 尤其是农家子弟跳出“农门”, 改变人生命运的唯一选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国家通过举办高等学校有计划地培养“脱产干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等教育文凭相当于“白领俱乐部”的“入场券”。不同的职业地位, 预示着获得与占有社会资源的显著差异, 职业地位的竞争不仅依靠个人禀赋的天资、智力, 更要依赖于个人自致的教育程度和人力资本。不仅高考, 近年持续升温的考硕、攻博以及各类考试, 又将教育纳入社会身份授予的必要轨道。

知识经济社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知识的急剧增长与迅速传播, “信息爆炸”和“知识”的急剧更新, 只能以知识拥有的数量和质量来决定阶层划分, 社会阶层的划分只能取决于知识、技术占有量的多少和运用能力的高低。[10]按照“能者统治”原则, 社会评价一个人的标准是依其才智、能力和成就来决定, 知识成为权力配置与金钱分配的制高点, 谁拥有大量的知识, 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竞争中获胜。今后, 甚至在所有人类领域出现的全球性权力之争的核心, 就是如何控制知识[11], 文凭的国家性“自致身份”价值也将日益凸显。

二、“文凭”:知识经济社会的“分层杠杆”

社会分层一直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社会是由不同层级凝合而成的一个有序实体, 其中, 不同阶层的形成、定型与变迁, 必须遵循相应的模式、原则和机制。由于整体上社会资源具有稀缺性, 不可能满足每个人都获得同等的所需资源, 因此, 社会分层实质上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而产生的社会地位不平等现象。

然而, 问题是:人们凭借什么来进行社会分层?对此, 最具影响力的是韦伯 (Max Weber) 的多元分层理论, 即财富、权力和声望。美国学者丹尼尔·列文 (Daniel Levin) 认为, 有四种社会经济指标决定社会分层:职业威望、教育、收入以及社区评价。中国研究者则更多地强调以职业来划分社会阶层, 职业分层主要由不同职业的互动关系和模式、教育程度、生活方式来决定。[12]从社会资源分配角度看, 社会分层反映的是社会资源的空间占有形式, 无论采用哪一种分层方法, 其中, 通过教育、培训获得的“文凭”价值, 始终是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杠杆”。

社会分层是制度化了的社会不平等体系, 在这种不平等体系中, 一些社会集团总是会通过某些程序, 将获得某种资源和机会的可能性限定在具备某种资格的少数群体内部, 甚至成为攫取公共资源的机会。为此, 就需要选定某种社会的或自然的属性作为排斥他人的正当理由。从现行体制看, 这些属性通常包括:国籍、文凭、证书、民族、种族、出身、地域、信仰等等。胡森 (Torsten Husén) 认为, 筛选性教育系统始终含有某种社会不公正。在等级社会里, 受高等教育是个人的出身、财产和社会关系等方面都属社会最高层者的特权。[13]丹麦关于“才能储备”的调查结果也证实了教育社会家的理论, 即学校乃是使学生的职业抱负分层的工具。于是, 个体在教育系统中取得的成就将是现代社会中成就的先决条件。[14]这样, 人们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不同, 既成了人们社会地位高低的选拔依据, 也成了人们社会地位分层的评价标准。

为了确保社会分层的高效性与公平性, 也为了在社会分层过程中争取到基本的“社会信任度”, 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寻找、甄别、抉择“最佳衡量标准”的过程。经过各个方面或自发或有针对性的权衡, 人们普遍希望最终能寄托在学校教育的筛选功能上, 知识经济社会则直接提供了一种容易操作的筛选机制———“文凭”。在此情形下, 文凭日益受到重视, 它作为获得社会地位的一次性手段发挥着极大作用, 持有相应“文凭”, 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分配着相对稀缺的社会资源。于是, 社会不再根据血统而是依据个人资质决定其社会地位的高低和资源分配的多寡, “文凭”成为一种新的价值实体并以此构成相对公平的社会分层机制。文凭作为知识社会的“分层杠杆”, 使社会分层实现了由血统取向、身份取向到能力取向、成就取向的迅速转变, 这应该说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15]

文凭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和独立地决定社会阶层的功能, 在社会身份的区分中既起着“杠杆”作用, 又在各国现代化进程中起了关键的促进作用。例如, 在日本, “大学毕业生把西欧先进的学问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到日本, 成了发展日本工业的原动力”。[16]在中国, 重视教育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基础, 不仅有悠久的传统, 也是一种现实潮流。中国科举制度将权力、财富、地位与考试直接结合, 结果是社会分层变成“科举”分层, 即以“科举取仕”来区分社会地位。1977年, 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 “高考”在世人心目中已经成为国家举办的最权威的进入脑力劳动者队伍的“选拔赛”。目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仍然承袭着传统科举制度的某些特征, 充当着社会竞争的“起搏器”与社会分流的“通行证”。

文凭作为知识经济社会的“分层杠杆”, 带动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使人才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大学学位或文凭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体现了丰富知识的获得和在社会范围内明智地使用这种知识的能力。”[17]事实上, 这种重视教育、重视知识和人才的环境, 开辟了靠“学问”、凭实力而走上持续发展的人生道路, 成为新的像大卫·布鲁克斯所说的“布波族” (“有钱有势又潇洒的学历文凭者”) 或者“知本家”、“学款”[18]。

三、“文凭”:知识经济社会的“排序基石”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 人们的身份地位不仅存在一个普遍的“分层”问题, 同时还存在一个残酷的“分类”问题。人们为了不断升迁或者职业的威信持续提高, 肯定会产生相互竞争, 必然要导致教育条件的增高和文凭的升高[19]。“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无序”;大浪淘沙, 泥沙俱下;百舸争流, 勇立潮头。在新一轮的“角逐”与“竞争”中, 意志坚强者不断进取, 继续深造而成为领军人物;而那意志薄弱者则却步不前, 败下阵来甚至逆向而行。于是, 同一“分层”内部分出了“伯仲”, 不同“类群”当中产生“裂变”。从这意义上说, “文凭”不仅是知识经济社会的“分层杠杆”, 而且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排序基石”。

教育文凭与职业地位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职业既是经济分层的最佳指标, 又是政治分层和声望分层的集中体现, 职业结构既显示出人力资源在社会各方面的分配情形, 也反映出一个人的成功、成名与成就。每一种职业在社会分工中都有自身的位置和作用, 社会个体通过职业形式实现对资源 (包括权力、知识、资金和生产资料等) 的具体占有。一个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就会占有什么样的社会资源, 体现什么样的社会地位。美国社会学家布劳 (Peter Blau) 和邓肯 (Otis Duncan) 于1967年出版的《美国职业结构》, 对文凭与职业分类之间的关系进行过深入研究。他们认为,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中, 教育文凭与职业地位的相关系数为0.73。[20]文凭越高的人越容易获得声望较好的工作, 所能替代和选择的职业范围也越大, 迁移的灵活性与主动性也越强。

“文凭”还是专业技术职业的“入场券”。当代发达国家, 在职业的专门化过程中, 众多的专业技术职业都设置了相应门槛。没有受过相应的专业教育和取得相应的资历证书, 被排斥在这个职业的大门之外。“大学颁发的文凭是进入某些专业工作的特别通行证, 如建筑学、医学和工程学等领域就是如此。其它一些学历资格虽然与特定的专业或职业的联系不那么紧密, 但在实践中也往往被雇主用作衡量一般能力的指标和一个组织中某些岗位最低要求的条件。因此, 高等教育的授证作用对社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它起到了一种广泛多样的职业筛选机制的作用。”[21]这种现象在我国职场中已经凸现出来, 用人单位在录用人才时, 相当关注求职者是否毕业于“211”高校。

教育文凭的纵向差别不仅影响到职业选择, 其横向差别也影响到职业晋升。“文凭”有两个维度, 一个是纵向维度, 指不同级别的文凭, 如高中毕业、大专毕业、本科毕业、研究生毕业等;另一个是横向维度, 指同级但不同类型、不同学校的文凭, 由于学校档次和声望不同, 文凭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22]在美国, 所受教育年限和学校出身都构成能否取得职业成就的一个决定因素。如果排除学校出身这个因素, 在较好的和较差的中学、大学、研究生院及法律学校的毕业生之间, 职业成就的取得存在差异。[23]美国学者詹克斯等人 (1979) 的一项研究也表明, 受教育程度越高, 职业地位越高, 收入也越多。这项研究还发现“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比“非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收入多28%[24]。可见, “文凭”是竞争较高地位、职业的前提条件。换言之, “文凭”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排序基石”。

在知识经济时代, 证书制度是学历发展的一种重要形态, 与国际接轨的权威技术证书, 将愈来愈成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用人标准。这预示着“证书”效用在攀升, “文凭”作用“贬值”, 因为权威技术证书克服了“文凭”的狭隘性, 拓宽了“文凭”的结构、功能与内涵。因此, “文凭”的“终生席位”逐步在淡化, 一纸文凭“龙行天下”的现象在改观。由大学正规教育文凭“独尊的社会筛选地位”构成的金字塔式文凭结构形态, 将逐步让位于多元、多维、辐射性的终生教育“证书”形态, 以服务于人的生命发展全程的未来需要。尽管如此, 仍然没有失却“文凭”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具有“自致身份”、“分层杠杆”与“分类基石”价值的思想光辉。

上一篇:人才个体下一篇:自创商誉确认与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