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体系与概念

2024-05-12

基本体系与概念(精选十篇)

基本体系与概念 篇1

智慧旅游的起源来自“智慧地球”同时也是“智慧城市”在我国推行和实践所引申出的重要内容。“智慧地球”的主要概念就是通过新型信息科技投入使用从而改变包括政府、公司等不同主体在内的人与人的信息交互的重要方式。主要的特点就是对于交互信息的目标明确,交互效率提高同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响应。

“智慧城市”反应的主要就是“智慧地球”从理论研究到应用于实践的一个外向型举措,一种主要应用于城市的重要建设手段。大部分的商用信息公司认为,在21世纪,“智慧城市”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够灵活充分的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通信技术手段对于所在城市的各类核心系统和关键性信息进行准确分析和资源整合,从而对各类包括民生组织、环保工程、公共安全系统、城市建设服务项目、工商经济活动在内的各类活动建设信息作出及时的智能回应。综合的总结可以认识到主要的方式就是先进的信息运用同时采取各类智能化的管理和综合性的运行措施,从而达到构建美好城市的重要目标。城市中的市民、城市的主要交通建设、城市的能源系统、商业信息管理部门、水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子系统都是各类部门之间的一个普遍的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

二、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

智慧旅游目前已经在我国的很多地区进行了初步的建设尝试,但是我国到目前为止我国有关“智慧旅游”的相关研究和理论研究成果不够完备,所以对于“智慧旅游”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个较为系统准确的理论层面的定义,所以对于这一重要的科学研究课题还需要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目前我国的智慧旅游从概念明确角度还是远远不及智慧城市完备,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智慧旅游研究依然处于启蒙的初级阶段。我国目前现有的有关智慧旅游的概念总结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首先一点就是从信息技术角度分析,智慧旅游的核心技术明显不明确,同时信息技术的整体构架也不够清晰,只有将各个不同层面的技术进行平行的安排和罗列,才能构建一个逻辑系统清晰完整的理论信息体系。第二个主要的主要的欠缺就是在有关核心技术的概念陈述方面和核心技术的准确理解方面不够到位,智慧旅游在非学术性领域的表达和说明以及智慧旅游在非专业性的研究领域里依然存在知识体系的内部混乱。应用主体的不明确也是智慧旅游概念混淆的一个重要原因,应有主体存在的问题会严重导致智慧旅游的受益范围的严重缩小,同时对于应用价值的实际论述也会明显受到影响,所以难以构建起实质性的理论应用机制;智慧旅游的概念陈述明显存在公益性与营利性的概念混淆不清,这会严重导致建设主体与运营主体的两者定位偏差,这会严重引发智慧旅游的推广受阻同时应用受到限制,这些都很容易导致商业模式的严重混乱,这会导致建设和运营的严重缺失性的错位。

三、智慧旅游的理论体系

智慧旅游的理论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明确的开发智慧旅游的理论主体,同时兼顾到应用主体和运营主体。如果关于智慧旅游的理论研究主体问题不得到及时的解决就很难将智慧旅游投入到实际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很难在城市的建设问题发展中发挥良性催化作用,针对这一问题,应该通过构建一个完善的理论框架实现智慧旅游能力的有效提高。智慧旅游的理论体系构建主要涉及到能力、属性以及应用三个主要的理论层面。在智慧的旅游的能力构架层面可以了解到智慧旅游所具有的重要先进信息技术能力;智慧旅游的属性主要涉及的就是智慧旅游关于公益性还是营利性的区分问题;最后关于智慧旅游的应用主要针对的就是智慧旅游能否实现对应用主体划分的功能性研究,判断智慧旅游对于各方利益主体的重要服务功能。智慧旅游的公益性职能主要依靠政府主体和第三方组织实现,同时主要的服务目的也是侧重于公共的服务和管理,是非营利性的活动组织;营利性的智慧旅游并不是偏向于公共管理和服务的目,营利性的应用主要由市场化的调节机制为主导,同时对于具体的事务性决断也依靠服务的直接提供商。智慧旅游的理论研究主体属性是决定开发主体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于具体的应用主体和运营主体也是主要的划分判断因素。在智慧旅游的理论体系研究中,应用对象是一个很重要的划分领域,智慧旅游的应用对象主要涵盖了以政府主体为代表的各级旅游地方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同时对于旅游者和旅游类的各种相关企业和旅游区域所涉及的旅游地居民都是重要的应用对象。

智慧旅游的研究在近些年逐步受到智慧城市发展的带动受到人们的关注,从智慧旅游的发展起源入手分析可以发现,智慧旅游概念评述需要结合城市的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同时智慧旅游的理论体系方面考虑可以发现智慧旅游不论是应用主体还是应用领域都存在理论研究和准确划分的欠缺问题。智慧旅游是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各个不同地区进行旅游信息化发展建设的关键问题。同时智慧旅游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进步的重点。

基本体系与概念 篇2

1.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被称为网络协议。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语法:即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作出的响应 时序:即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对于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协议最好的组织形式是层次结构模型

2.我们将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计算机网络中采用层次结构具有如下优点:各层之间互相独立;灵活性好;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会影响其它层;易于实现和维护;有利于促进标准化。世界第一个网络结构体系是IBM公司1974年提出的,命名为“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4.在OSI参考标准中采用三级抽象,即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格说明书。OSI参数模型并没有提供可以实现的方法。

5.OSI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划分的原则是:网中各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上层提供服务;不同结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6.OSI参考模型各层的主要功能如下:

物理层:利用物理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在通信的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送以帧为

单位的数据,采用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网络层:通过路由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网络层要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连的功能。

传输层: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透明地传送报文。它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因而是计算机通信体系结构中最关键的一层。

会话层:组织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管理数据的交换。表示层: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它包括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操作,而且还要作为应用进程的用户代理,来完成一些为进行信息交换所必需的功能。它包括:文件传送访问和管理FTAM、虚拟终端VT、事务处理TP远程数据库访问RDA、制造业报文规范MMS、目录服务DS等协议。

7.TCP/IP参考模型应用层与OSI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相对应,传输层与OSI传输层相对应,互连层与OSI网络层相对应,主机—网络层与OSI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相对应。

8.TCP/IP参数参考模型互连层的主要功能是将主机的报文分组发送到目的主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处理接收的数据报;处理互连的路径、流控和拥塞问题。TCP/IP参考模型的互连层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网络层的无连接网络服务。

9.TCP/IP协议是一种可靠地面向连接的协议,UD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TCP协议要完成流量控制功能,协调收发双发的发送与接收速度,达到正确传输的目的。UDP协议主要是用

于不要求分组顺序到达的传输中,分组传输顺序检查和排序由应用层完成。

10.TCP/IP参考模型应用层协议有:网络终端协议TELNET、文件传输协议FTP、电子邮件协议SMTP、域名服务协议DNS、路由信息协议RIP、网络文件系统NFS、HTTP协议用于WWW服务。

11.按层次结构思想,TCP/IP协议分布于不同的层次,组成了一组从上到下单向依赖的协议栈或协议簇。

12.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共同之处就是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

13.在TCP/IP参考模型中,互连层之下是主机—网络层,也是参考模型的最底层,负责通过网络发送接收IP数据报。从一个网络到另一网络,这一层协议可以是不同的。它包括各种物理网协议。

14.地址解析协议ARP/RARP不属于单独的一层,它介于物理地址和IP地址之间,起着屏蔽物理地址细节的作用。IP可以建立在ARP/RARP上,也可以建立在网络硬件接口协议上。IP协议横跨整个层次,TCP、UDP协议都要通过IP协议来发送、接收数据。TCP协议提供可靠地面向连接服务,UDP协议提供简单的无连接服务。

15.应用层协议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依赖于面向连接的TCP协议;一类依赖于无连接的UDP协议;而另一类则既可依赖TCP协议,也可依赖UDP协议。依赖TCP协议的主要由文件传输协议FTP、电子邮件协议SM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依赖UDP协议的主要由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FTP;既依赖TCP又依赖UDP协议的域名服务DNS.16.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定义了两种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国债发行与管理基本概念介绍 篇3

按照国债余额管理规定,在每年向全国人大作预算报告时,报告当年年度预算赤字和年末国债余额限额,全国人大予以审批,一般情况下年度预算赤字即为当年年度新增国债限额;在年度预算执行中,如出现特殊情况需要增加年度预算赤字或发行特别国债,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相应追加年末国债余额限额;当年末国债余额不得突破年末国债余额限额;国债借新还旧部分由国务院授权财政部自行运作,财政部每半年向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书面报告一次国债发行和兑付等情况;每年一季度在中央预算批准前,由财政部在该季度到期国债还本数额内合理安排国债发行数额。

储蓄国债发行机制

储蓄国债是指面向广大居民个人发行的,不可流通转让但是可以提前兑付的,期限通常为3年、5年的国债品种。按照债权记录方式划分,储蓄国债分为凭证式和电子式,其中凭证式国债以纸质凭证为特征,储蓄国债(电子式)以电子记账为特征。储蓄国债通过代销方式面向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发行,发行利率由财政部参照居民储蓄存款基准利率确定。

记账式国债发行机制

记账式国债是指面向全社会各类投资者发行的、可以上市和流通转让的、期限结构丰富并以电子记账手段记录债权的国债品种。记账式国债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面向记账式国债承销团成员发行,招标方式包括单一利率招标、多种利率招标和混合式利率招标三种。目前记账式贴现国债发行采用多种利率招标,关键期限国债发行采用混合式利率招标,超长期国债采用单一利率招标。

关键期限国债发行计划

关键期限国债是指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形成和完善具有关键作用的记账式国债。自2003年开始发行以来,关键期限国债品种不断丰富完善,由最初7年期一个品种,发展到目前1年、3年、5年、7年、10年期五个品种。

关键期限国债年度发行计划于每年初对外发布,总体坚持滚动均衡发行原则,内容包括关键期限国债品种、发行期次、招标日期、付息方式等。2009年以来,每期关键期限国债招标均安排在周三进行。目前,每年关键期限国债发行额占记账式国债发行额的比重约为60%。

储蓄国债发行计划

为进一步增加国债管理政策透明度,方便个人投资者购买储蓄国债,2013年首次提前公布储蓄国债全年发行计划,包括发行品种、发行期间和付息方式等。

季度国债发行计划

季度国债发行计划是指以年度关键期限国债发行计划为依据制定并提前对外发布的,包括该季度所有国债发行品种、期限、招标日期(或发行期间)及付息方式等内容的发行计划。每期国债发行额通常提前一个星期在国债发行文件中公布。

国债续发行

国债续发行是指对已上市流通且尚未到期记账式国债进行追加发行的发债机制。续发的国债并入已上市国债的流通和兑付,续发价格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票面利率、剩余期限及付息方式与已上市国债保持一致。国债续发行有利于提高单期国债的流通规模及交易定价准确度,改善国债市场流动性。

国债预发行

国债预发行是指以即将发行的记账式国债为标的进行的债券买卖行为。国债招标日前四个法定工作日至招标日前一法定工作日可进行国债预发行交易。国债预发行交易实行履约担保制度。国债预发行原则上应实际交割标的国债。国债预发行必须于上市日前完成结算。

储蓄国债承销团

储蓄国债承销团由商业银行组成,每三年组建一次。2012-2014年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共有38家(见表1)。

记账式国债承销团

记账式国债承销团由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等机构组成,分为甲类成员和乙类成员,每三年组建一次。截至2012年底,2012-2014年记账式国债承销团成员有54家,其中甲类成员15家,乙类成员39家(见表2)。

储蓄国债兑付

储蓄国债(凭证式)即凭证式国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储蓄国债(电子式)按年付息,到期还本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记账式国债兑付

记账式贴现国债按低于面值价格发行,到期按面值还本。记账式附息国债中,1年至10年期(不含10年期)国债按年付息,10年期国债从2004年开始每半年付息一次,10年以上期限国债每半年付息一次,所有附息国债到期还本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国债二级市场

国债二级市场即国债流通市场,包括交易所国债市场和银行间国债市场两部分。交易所国债市场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目前除非上市商业银行以外的所有投资者均可参与,交易机制包括撮合交易、询价交易和报价交易。银行间国债市场由国债批发市场和国债柜台零售市场组成,其中银行间国债批发市场是国债交易和托管的主要场所,市场参与者包括各类金融机构,交易机制包括询价交易和报价交易。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负责国债总托管和银行间市场的登记结算,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负责交易所市场的登记托管结算,两个市场之间可以转托管。

瑞典公共卫生体系的基本概念 篇4

1 国家卫生法 (Health Act) 的概念

Health Act是规定国家卫生医疗框架和卫生体系运做模式及基本服务宗旨的根本大法。在早期, 瑞典制订的国家卫生法详细陈列了很多条款, 过于繁杂详细的国家卫生法条例阻碍了人们的阅读和理解, 从而阻碍了卫生大法的贯彻落实。瑞典卫生部门意识到必须修改和精简国家卫生法, 使国家卫生法成为人人能够理解和牢记的医疗卫生服务准则。之后国家卫生法几经修改, 内容不再涉及细节问题, 篇幅大大缩减, 成为人们容易记忆、理解和实施的真正意义上的大法。目前瑞典的国家卫生法被高度概括为:为瑞典公民提供公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公平”和“高质量”成为瑞典卫生法的基本落脚点。不论医疗服务者和医疗服务管理者都可很好的理解卫生法的实质, 因而, 在考虑医疗服务网点布局、医疗资源分配、医疗服务质量评价等关键问题上, 人们可以很容易的以“公平和高质量”两个概念为基本参照来指导决策和实施。简洁易懂的卫生法不但在瑞典得到全面的贯彻实施, 同时也成为瑞典卫生体系的一个独特亮点。

2 公共卫生 (Public health) 的概念

Public health 一词在国内一般翻译为“公共卫生”。关于“Public health”的概念, 各个国家和各个方面还没有一个统一严格的定义。许多国家认同Acheson (1988) 的定义, 即“Public health” 是一门科学和艺术, 通过社会有组织的努力来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和延长寿命。国内一般理解的公共卫生包含Promotion (健康促进) , Prevention (疾病预防) 和Protection (健康保护) 三大内容。具体来讲, 在我国公共卫生的主要内容是指疾病的一级预防和控制, 如对职业人群, 妇女、儿童、青少年, 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进行的疫苗接种和健康防护, 通过健康教育、健康政策干预等措施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等社会实践。因而在我国提到Public health, 人们更多的理解为预防医学这一领域。在瑞典, Public Health的概念却更加宽泛, 它更多的被理解为 “公共健康”或大众健康问题。 瑞典人普遍认为大众健康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最大财富, 一个国家或社会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大众的健康。因而Public Health所指内容应包括一切与全民健康问题有关的事业和工作。事实上在瑞典Public Health囊括了四大块内容:社会保障 (Social security) , 临床医疗服务 (Medical care) , 预防保健服务 (Health care) , 疾病康复服务 (Rehabilitation) 。瑞典人认为在一个人健康时需要社会提供预防服务, 生病时需要医疗服务, 功能障碍时需要康复服务, 无活动能力时需要社会保障服务, 只有将这四部分工作融为一体才能实现人的生命健康愿望, 才能保证大众健康。这才是Public Health的全部内容。基于这种理念, 瑞典的医疗体系与预防体系几乎是无法分开的, 没有在医疗机构之外设立单独的疾病预防机构。比如查体、保健、咨询、预防免疫和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在社区医疗中心完成, 由市级政府独立负责该部分的经费预算、财政税收、分配和管理协调。

3 病人安全 (Patient safety) 的概念

毫无疑问各国的医疗服务都是以救死扶伤为目的的。医生的主观愿望是治愈病人而不是残害病人。但由于各种原因, 或轻或重的医源性伤害总是不可避免, 医疗服务存在极大风险。在中国这一矛盾更突出的表现为医疗纠纷 (medical conflict) 。 而在瑞典则更强调用病人安全“Patient safety”一词来概括这一问题。 他们认为造成医源性伤害的更多原因是医疗服务系统的缺陷所致。虽然操作手册, 法规和条款可以有效警示医疗服务提供者时刻保持规范操作, 但并不是阻止错误的最好办法。有效阻止医疗伤害的发生, 必须注重从卫生系统运行层面分析错误出现的漏洞, 找到了这种漏洞就可避免下一次错误的出现。他们的理解是“病人安全问题的出现是一个本来不存在的事件的动态变化结局 (Safety is a dynamic of non-event) ”。因而事故的分析调查和处理不以追就个人责任为重点, 不以惩罚医务工作者为处理结局, 而是以预防下一个错误的出现为目的。责任心不是医疗事故追求的终点, 也不以此为事故发生的最终结论, 还必须要深入细致的进一步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责任事故, 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下一次事故的发生。如临床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药物误用问题, 尽管每个医疗工作者在使用前都会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反复核查和校对, 但总会有误用问题出现。 最后的调查显示对一种药的不同剂型采用类似包装是误用药物问题出现的关键原因。 因此改良包装就大大降低了药品误用风险。 基于对医疗伤害的这种理解, 从病人安全的角度出发, 医疗事故的原因和分析结果在网上公开, 让大众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 既有助于增加医患沟通和理解, 又利于医疗服务系统的完善和提高。

4 医疗服务可及性 (Accessibility) 的概念

Accessibility是指公民接受医疗服务的便宜性和可能性。瑞典政府为提高大众对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不屑努力了近百年, 他们从消除影响人们接受医疗服务的三大障碍入手, 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医疗服务可及性: (1) 时间上的可及性:门诊时间, 住院等待时间是影响公众接受医疗服务的突出问题。瑞典政府采取增加医疗资源和加强服务管理两条腿走路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在强化社区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 规定医疗服务时间限制, 使每个公民在零时间内接受医疗服务帮助, 7天时间内接受专科医疗服务, 90天内接受专科手术治疗。 (2) 地理上的可及性:瑞典医疗服务网点布局建立在居民点布局基础上, 保证在瑞典国土上的每位公民与医疗服务网点的距离都不会太遥远 救护车在15分钟内可以到达3) 经济支付能力的可及性:支付医疗服务费用是许多国家公民接受医疗服务的最大障碍。瑞典采取全民公费医疗服务体制, 公民接受医疗服务时只需支付大约150~250元人民币的挂号费用和极少量的住院床位费用即可。 对于无力支付挂号费的公民, 年最高挂号费限价条例 (既年挂号费超过1 900元时将免挂号费) 和社会保障系统将帮助支付和解决这一问题。

5 医疗服务平等 (Equity) 的概念

为公民提供平等的医疗服务是瑞典卫生法的基本内容。事实上瑞典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也做到了这一点。 全体瑞典公民享受一律平等的医疗服务, 体现在医疗服务的各个方面, 比如瑞典公民享受统一的药品价格 (无论在多远的山区, 药品价格一样) ; 统一的医疗技术服务 (全国的大部分医院具有相同的医疗设备和水平相同的医疗技术人员) ;一致的医疗服务可及性 (任何偏僻的山村都具有相应的医疗服务机构存在) 等。对于外来移民在接受医疗服务时可能会因为语言障碍而影响医疗服务质量时, 瑞典政府专门为此拨款聘用语言相通、有共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医生为此类社区提供医疗服务。真正达到了每个公民都享受平等的医疗服务的目标。

6 医疗服务质量 (Quality) 的概念

医疗服务质量是瑞典卫生大法所强调的另一个重要概念。瑞典卫生法强调医疗卫生服务必须为瑞典公民提供最好质量的服务。 这不仅包括建立在循征医学基础上的最好的医疗技术、同时还要保证最人性化的医疗服务。瑞典的大型综合医院都有极度发达的急救中心、重症监护病房和专科手术病房。对于大部分非手术病人, 瑞典各大医院都提供一种叫做“白日住院 (Day care) ” 的服务, 即白天在医院接受住院治疗, 晚上回自己家中休息。 这样可使病人在感觉比较正常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所需要的住院医疗服务。

7 社区医疗服务和全科医生 (Health Centre and GP) 的概念

瑞典公民的大部分医疗服务是由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提供的, 而不是综合医院。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工作的医生通称为全科医生 (General Practitioner 简称GP) 。瑞典的全科医生除了不进行专门手术或特殊技能操作如器官移植, 骨关节置换, 大型心脏手术外, 基本提供了内、外、妇、产和儿科在内的各科医疗诊治服务。全科医生本身都有自己的专业特长, 可以是儿科专家或妇科专家。瑞典的社区医疗服务相当发达, 不仅体现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几乎覆盖了所有居民区, 同时还体现在有极好的医疗器戒装备和技术精良的医生。每一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就象我国现有的一个县级或城镇级的综合医院, 除提供综合性的社区医疗服务外, 他们还设有专科社区医疗服务, 比如“青年中心”主要为13~25岁青年人提供各种生殖医疗服务, “老年中心”主要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老年病诊疗服务和康复治疗服务等。因而瑞典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可以完成大部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任务。社区居民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医生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他们或者与某个医生建立长期医疗服务关系 (Patient listed) , 或者某医生根据疾病类型与社区居民建立长期医疗服务关系 (Diseases listed) , 因而每个医生都十分熟悉自己的病人情况, 每个病人也十分熟悉信赖自己的医生。 同时每个求医者还有一份完整的电子病历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计算机网络中, 可供任何医疗服务提供者在需要的时候使用。这种极度发达的社区医疗服务大大减少了大型综合医院的费用支出和医疗服务压力。由于较高水平的社区医疗服务, 没有居民会主动到大医院寻求服务, 他们更愿意在自己就近的地方接受医疗服务, 只有少部分确实需要专门住院治疗的病人才去大医院接受住院治疗服务

8 国家药房 (Apoteket) 的概念

瑞典药物的研制、生产、出售和使用是由国家绝对垄断的 (monopoly) 。在瑞典, 全国只有一家医药公司, 叫"瑞典国家大药房"即Apoteket。瑞典所有的药店都归于国家经营。每一个药房的设立都由国家统一布局。瑞典每个药店的药师都由药剂师和处方师组成。其中药剂师必须接受5年的专业教育, 处方师要求有2~3年的高等教育。药剂师参与药物使用咨询和指导, 因此成为Apoteket药房中十分重要的人物, 他们有义务向买药者提供药物使用指导服务, 并承担药品使用的咨询服务, 限制使用过度包装药物和药物滥用等。 Apoteket要满足对全国药店的供应, 拓展公众自我药疗的范围, 因此售卖健康知识是瑞典药店的一个显著特点。 表面上看来, 在这种经营模式下, 药店无法引入竞争机制, 无法通过竞争提高药店的营业额, 但是, 瑞典是高福利国家, 整个国家的氛围并不要求药店提高获利能力, 药店的职能只是体现在专业服务这个层面上。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只要有健康的公民, 就是最大的财富, 所以赚钱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提供健康服务。其次Apoteket还承担废旧过期药品回收工作, 统一转运到指定部门处理废旧过期药品, 以保障药品使用安全和减少环境污染。

9 信息技术 (IT) 的概念

所有医疗服务机构 (包括大小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 和管理机构 (包括国家和地区的医疗管理政府部门) 都有连网的医疗数据库服务, 数据统计极其完善。其中包括基本医疗数据如每个就诊病人的病历, 政府统计报告数据如医疗费用支出等, 高度发达的IT保证了瑞典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同时也为医疗服务管理提供了可靠保障。

10 集权与分权管理 (decentralized and centralized) 及医院分级的概念

瑞典的医疗服务机构管理除国家大药房是集权管理外, 基本都是分权管理。分权管理的根据是医疗服务机构的类别。 在瑞典医疗服务机构可分为医院和各类医疗服务中心两大类。 其中医院主要指医学院校附属医院 (University hospital) 和省立医院 (County council hospital) , 这类医院有省级政府共同负责运营和管理, 国家和省级政府共同提供经费支持;另一大类是社区卫生中心 (health centre) , 家庭医疗中心 (home care) , 诊所 (clinic) 等由市级政府 (municipality) 负责运营、管理和经费支持;但所有的医疗服务机构必须接受国家级有关机构的数据监督和测评管理。这种职责分工明确, 监督及时到位的管理体系保证了瑞典各级医疗服务机构的高效能, 高质量运行。大部分瑞典公民对这种医疗机构运行体制表示满意。

11 社会保障体系 (Social security) 的概念

基本体系与概念 篇5

运动学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1:质点(1)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形状大小或质量轻重,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知识点2:参考系(1)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2)参考系可任意选取,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原则是要使运动和描述尽可能简单。(3)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知识点3:时间与时刻 在时间轴上时刻表示为一个点,时间表示为一段。时刻对应瞬时速度,时间对应平均速度。时间在数值上等于某两个时刻之差。知识点4:位移与路程(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不能说位移就是(或者等于)路程。知识点5: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等于位移和产生这段位移的时间的比值,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2)瞬时速度(简称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也是矢量。方向与此时物体运动方向相同。知识点6:加速度(1)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称为速度的变化率)。(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3)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4)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知识点7: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知识点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基本公式:(2)推论:(3)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规律:知识点9: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同,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最小,两极最大)。此外高度越高,g值越小。(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t=gt.H=gt2/2,vt2=2gh

基本体系与概念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与模式

一、当前概念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概念的教学相对比较枯燥,都是一些需要学生去记忆的理论知识,所以学生对概念的教学都不太感兴趣。在当前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去寻找一些方法去解决我们的课堂效果不理想的现状,真正地做到去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够对概念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

2.教师不重视概念的教学

在当前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注重对于概念的教学,很多教师认为数学的教学就应该是学生不停地做题不停的训练,题做得多了自然数学的能力也就随之提升了,没有必要去把概念作为重点教学的内容。其实不然,我们的数学概念都是经过很多的数学家经过反复的研究和文字的提炼所得出来的结论,它相对而言更加的简洁也更具有概括性,我们的教师可以把概念作为基础然后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去对知识有一个很好的理解,这样,学生不仅会做题,而且对理论知识也精通,我们的教学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3.只要求结论,不追求过程

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让学生把概念的结论记住,也就是强迫学生去记忆一些结果而不去重视概念的得出过程,这种教学的形式导致了现在普遍出现的“高分低能”的现象,我们的学生对于一些结果了如指掌,推理的过程却完全不会。这也是我们在进行概念教学时的一个误区,希望教师能够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纠正。

二、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该采取的策略

1.注重概念的印证过程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教学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探究和思考的过程,概念的教学也是如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学生对于概念的探究的过程。举例而言:在进行加法结合律的教学时,概念是这样的“三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教师如果只是让学生把这个概念而不引导学生去进行探究的话,那么学生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这个知识点是怎么得来的,因此,教师可以随机出十组数字让全班同学分成十个小组,每一组验证一组数据的加和,来验证这个概念是否准确。学生通过自己的推理与验证得来的概念,记忆起来自然也就更加牢固了,这样的教学形式也能提高我们课堂的效率,保证教学的质量。

2.对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

小学数学的概念虽然简单但也是经过反复的提炼得来的,所以一些数学的概念学生按字面意思理解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概念拆开来进行分析,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概念是这样的“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这个概念比较长,学生理解起来会有问题,记忆起来也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概念进行拆分再一点一点进行分析,先说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教师一边进行举例一边来让学生对概念有一个理解,向学生分析为什么同分母的分数是分子大的就大;然后再进行异分母同分子分数的比较,学生往往会有误区会觉得同分子的分数分母越大了分数就越大;教师可以把我们的分数比作一个除法运算让同学们进行理解,当被除数相等时,除数越大那么所得的商就越小,让学生以这种形式去去理解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当分子分母都不同的时候,我们可以先通分把他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前面两点学生们明白了之后这一点就很好理解了。教师通过将复杂的概念进行拆分剖析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也方便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去运用这个知识。

3.理论联系实际,创建概念教学的情境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因为它不仅能够很好地将学生带入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去,而且能够吸引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如何来创建教学的情境呢?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生活中的一些与概念有关的视频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在进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教学时,如果两个相关联的变量乘积一定那么它们就是反比例的量,如果他们相除所得的商一定,那么它们就是正比例的量,教师可以播放一个汽车匀速行驶的视频,汽车的速度是不变的,那么时间和它所行驶的里程就成正比例,时间越长行驶的距离也就越长,当汽车行驶的里程是一定的时候,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就越短,速度越慢用的时间就越长,那么这个时候速度与时间是呈反比例的,教师利用生活实际中的现象制作成教学的视频来让学生进行学习,那么学生对于概念学习的兴趣吸引上来了,我们的教学效率也能有所提高;其次,教师可以运用自己的语言来创设教学的情境,利用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往教学的方向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利率的概念时,教师就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大家有没有跟自己的爸爸妈妈去银行存过钱呢?银行的工作人员有没有告诉你们存一年会给多少钱的利息呢?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利息的具体数额是怎么算出来的?”,教师利用这种创建生活问题情境的形式引导学生去进行思考从而引出利率的概念,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把自己开头的提问解决了而且也能够引出概念的教学,让学生带着兴趣学到了知识。所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建教学的情境来进行概念的教学。

三、概念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模式

在现阶段的教学而言,我们的概念教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模式,因此很多教师一直在尝试一个能够最大化提高教学效率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以下仅是个人在教学中的一点建议,希望这种教学的模式能够帮助到教师的教学:我们拿质数来进行举例,教师在课前的十分钟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这个概念并每个人列举10个质数;在学生完成这个工作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去进行讨论看看哪个学生列举的质数中有错误,为什么会错,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质数,引导学生自己去对知识进行一个探究和推理;在学生学成讨论之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进行反馈和总结;教师把学生反馈给自己的知识进行评价。这是我们教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预习-讨论与探究-反馈与总结-评价”,这种教学的模式充分重视了学生在学习概念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引导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新形势下教师比较常用的教学模式,当然我们的教学中还会有更多的更有效果的教学模式,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去总结和研究。

四、总述

在新形势杂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也逐渐认识到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如何来进行概念的教学也成了教师们所研究的课题。今天我们就现阶段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的策略和采取的教学模式做了一下探讨,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够对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教师们能够意识到概念教学的意义,让它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相信我们的概念教学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的课堂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邵丽萍.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模式.内蒙古教育,2010,(20).

[2]许幻生.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4,(27).

企业战略预算基本概念与特征研究 篇7

一、传统预算的局限性

(一) 预算目光短期化

传统上企业在编制预算时, 通常是以过去几年特别是上一年的经营业绩为基础, 通过一定程度的调整与讨价还价, 形成新一个年度的预算。这种紧盯过去、局限内部和只关注自身的预算视角, 必然使企业预算目光短期化。采用这种做法编制预算的一个前提假设是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一切都处于稳态之中, 未来只是历史的线性继续, 这也是传统预算的一个前提假设。正是基于这一经营稳态假设, 企业预算就可以不断地重复以前的做法, 企业只需要考虑眼前的一些基本情况就可以编制出预算, 预算目光非常短暂, 基本只考虑未来一年的情况。至于两、三年以后情况, 在经营者看来, 依然会如此继续, 因此没有考虑的必要。但如今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企业面临的是一个日益多变的时代。企业的经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例如企业在短期内很可能必须面对一个新的、强大的竞争对手, 企业关键的经营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可能突然离开企业, 企业很可能必须执行新的法律法规。所有这些重大变化使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树立起长远眼光, 尽可能提前预计出企业未来可能面临的重大变化, 提前做好准备, 安排相应的预算, 达到“居安思危, 有备无患”的效果。

(二) 预算目标单一化

传统预算脱胎于20初世纪的预算控制方法即全面预算体系, 预算编制的起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基本上都是一些单一化的财务预算目标 (王斌, 1999) 。这些单一化的财务目标主要有:以成本为起点的成本导向型预算;以收入为起点的规模导向型预算;以现金流量为起点的现金导向型预算;以资本预算为起点的资本导向型预算;以利润为起点的利润导向型预算等。这些预算主要以企业或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 即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 应选择相应的、以单一目标为导向的预算模式。如在企业或产品的初创期, 企业面对新市场的进入或新产品的推广, 需通过快速资本投入支持规模扩张, 此时应优先采用以资本规模为目标的资本导向型预算;企业进入成长期时, 战略重点转向市场营销, 即通过市场营销来扩大市场规模和提高市场占有率, 因此适宜采用以销售收入为目标的规模导向的预算;当企业进入成熟期后, 开始追求收益最大化目标, 企业可以有选择地采用成本导向型、利润导向型和现金流导向型的预算。尽管这些预算编制方法也宣称是以战略为导向的, 能够与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所采取的战略相对应, 但各种单一目标的预算体系并非完全能够适应企业的战略导向。因为实际上大多数集团公司或多元化经营企业, 其生命周期的特征并不明显, 往往是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分部, 或者产品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在时间上相互继起, 因此企业的具体战略任务也是多元的。于是, 适应于集团型或多元化型的企业组织形式, 需要建立相应的预算制度体系。

(三) 预算实施的游戏化

在这种目光短期化和目标单一化的预算制度之下, 预算的实施过程往往表现为预算制定者与预算执行者或者预算审核者之间的博弈游戏。这种游戏往往明显地表现在预算的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之中。在预算制定过程中, 由于预算制定者与执行者之间都不是将未来的发展目标定位于企业未来的战略目标, 而是仅仅专注于短期化的行为, 于是预算执行者往往单纯从自身利益出发, 倾向于制定保守性的预算, 并且往往可以通过近期的历史数据找到理由。相反, 预算制度者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 往往倾向于制定高标准的预算。于是, 接下来就成为双方之间的博弈。结果往往是经过双方的讨价还价, 采取一个折中的方案。而且, 由于执行者对于预算的执行情况占有更大的信息, 使双方博弈的结果更加有利于预算执行者, 预算结果往往只是比历史业绩有所提高, 并不能保证企业既定战略目标的实现, 造成“预算与战略”的相互脱节, 表现为企业的经营过程的“言行不一”, 最结果只能是“战略沦为空谈, 行动失去目标与动力”。同时预算实施的游戏化还表现为预算执行的游戏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预算执行者同样比预算审核者掌握着更为充分的信息。预算执行者从自身利益出发, 往往不能公正、客观地披露预算的执行情况, 倾向于通过调节收益或盈余的手段来达到单一的财务预算目标。这种调整通常是通过运用会计收益、费用的跨期调整方法 (如递延收益、递延费用等) 实现。这种调整表现为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当净收益高于奖金要求的上限时, 执行者会调整减少净收益, 以免给自身未来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另一种可能是当净收益低于奖金要求下限时, 通过调整来增加净收益, 以获取更多的奖金报酬。相反, 预算的审核者由于只能通过财务预算目标判断预算执行的业绩, 往往很难发现其中的不当行为。通常预算审核者为了减少这种不当行为, 还需要制定和实施预算的审核、检查与处罚等管理制度, 但是这些制度都需要支付成本, 增大了企业的制度成本支出。

(四) 预算激励的投机化

在目光短期化和目标单一化的预算制度的激励下, 预算执行者往往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从事一些短期化的投机行为, 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造成不易觉察的、持久性的, 甚至是致命性的伤害。如前述所, 传统预算的起点往往是短期的、单一化的财务目标, 并且这种目标还会成为考核预算执行者的业绩目标, 与其奖励相挂钩。当预算执行者难以完成目标时, 或者不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实现目标时, 就会采用一些不利于企业整体利益或长期发展的投机行为。以最为常见的预算目标利润为例, 当单纯用当年的利润指标作为业绩考核指标时, 预算执行者可以选择一些投机行为, 这样做既不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同时还可以完成预算的利润目标, 常见的能够提高利润的投机行为如应该进行的设备更新不更新;应该进行研究投入不投入;应该进行的市场营销推广不推广;应该进行员工培训不培训;应该为员工提高工资福利不提高等。当预算执行者选择这些投机行为时, 确实可以很好地完成预算目标, 同时也能够获取相应的奖金报酬, 但是却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却造成巨大的伤害。这也是长期以来为什么许多企业能够在短期内取得令人侧目的业绩, 却又可能在突然之间轰然倒下的重要原因。因此, 客观上需要建立一种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长期战略的预算制度, 即建立战略预算管理制度。

二、战略、预算与战略预算的理解与构建

(一) 战略概念的理解

战略预算从其功能是上讲, 是企业实施战略的有效工具。因此, 要想为战略成功实施构建一个恰当的战略预算制度, 就必须首先对战略这个概念形成清晰认识, 即首先明白“什么是战略”这一基本命题。如今, 对于战略概念的解释非常多, 在这些解释中, 最常见的解释是认为战略是企业未来若干年的奋斗目标与远大构想 (何丽娟, 2006;汤谷良、李苹莉, 2000) 。如果只是从目标层出发来理解战略, 这样解释并没有什么不当之处。但从企业失败的案例中可以发现, 大多数企业的失败, 并不是没有美好的战略目标与构想, 而是缺乏有效地实施战略的思想、制度与行为。根据笔者自身的感受, 从构建战略预算的角度讲, 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战略:

(1) 战略是一种锲而不舍的承诺与投入。哈佛大学战略管理教授潘卡?盖莫沃特 (Pankaj Ghemawet, 1991) 在总结多个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后, 认为有的企业之所以成功, 有的企业之所以失败, 关键在于每个企业的投入与承诺不同。按照盖莫沃特的观点, 战略是一种不契的承诺和投入, 是一种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没有对战略的承诺与献身, 任何一种战略都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图画, 只能一种只供企业自我陶醉的空想, 不可能变成现实。因此, 在战略实施和战略预算执行过程中, 企业的员工, 特点是企业的高层领导者, 不能仅仅把战略当作对外界的一种宣言与承诺, 而是要把它当作对自身的许诺, 对战略要有一种“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的坚守精神。只有在锲而不舍的精神之下, 战略和战略预算才有实现的可能, 才能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的、变革式的发展。

(2) 战略是一种资源配置导向。战略是一种锲而不舍的承诺, 是一种从思想、价值观层次来理解战略, 在这个层次上, 可以将战略理解为一种思想导向, 即战略就是让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将精力集中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战略除了这种思想导向外, 还是一种资源导向, 这是基于经济层次对战略的理解。在企业的经营实践中, 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 可供企业支配的资源通常是有限的, 但是企业的目标却是无限的, 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地配置, 始终是企业经营面临的艰难选择。正是由于这种有限性与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的存在, 就要求企业在实现战略和战略预算的过程中, 要按照既定的战略目标集中地、大规模地、持之以恒地配置优势资源, 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于是, 从这个意义上讲, 战略就成为企业配置资源的一种导向, 企业应该把资源集中配置到能够导致企业实现战略的关键成功因素上, 这时要求管理者遵循“需要花的钱一定要花, 能省的钱尽可能省下来”的资源配置理念, 遵循“量效为出”而不是“量入为出”原则进行资源配置, 沿着导致企业战略成功和预算实现的方向上坚守不懈的配置资源, 而不必计较于蝇头小利和屑小的荣誉。

(3) 战略是广大员工日常点点滴滴的行为。从导致企业战略实现的行动层次上讲, 战略不像从人们通常所想象的那样, 只是个别企业家或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雄才大略, 也不是这些人物振臂一呼就要可以实现的英雄主义行为。当然, 我们并不否认企业家或高层经营管理的远见灼识和巨大号召力。但是, 从能够促使战略实现、更具基础性的角度观察, 战略更主要表现为广大员工日常点点滴滴的普通行为。广大员工实施企业战略的行为通常非常普通, 可能表现为研究开发人员在无人关注的实验室内的与冥思苦想和不厌其烦的重复试验, 也可能表现为营销人员与客户交往中饱含真情的问寒问暖, 还可能表现为生产员工在流水线上常年如一日的精心生产。

(二) 预算概念的理解

传统上对预算的理解主要是从财务角度出发, 认为预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表达形式表现来的财务计划 (汤谷良、杜菲, 2004) 。具体来讲, 预算是以货币表示未来期间 (通常最长为一个经营年度)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和计算, 如有关现金收支、资金需求、营业收入、成本以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方面, 并用以调整各业务部门的活动。传统预算中最常的预算形式是以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为目的, 以销售预测为起点, 进而对生产、成本以及现金收支等进行预测, 并编制预计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反映企业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传统预算包括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筹资预算等组成部分。

(三) 战略预算概念的理解

如果从企业战略角度理解预算, 首先需要理解预算的最初含义, 即将预算理解为“事先的计算”。在这个概念中, 包含了预算的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个特征是“事先”性, 指预算通常位于行动之前。传统预算的“事先性”往往指预算位于年度经营活动之前, 主要以时间维度来划分预算活动, 即每个经营年度开始之前所进行计算。而战略预算的“事先性”表现在预算是在企业战略行动之前, 它并不完全按时间维度来划分预算活动, 而主要以战略行动来划分预算活动, 战略行动的时间可能长至两、三年, 甚至达到数十年。第二个特征是“计算性”, 指预算通常表现一系列复杂的、系统的计算活动。传统预算的“计算性”主要是从单一财务目标出发, 用货币形成对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进行测算处理, 最终表现为财务报表或财务数据。而战略预算是从企业战略目标出发, 通过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筹划与安排, 以最终实现既定战略而进行的计算, 最终结果可能表现为多种形式报表与数据, 如市场数据、质量数据、研究与开发数据以及学习与培训数据等多个方面。

三、战略预算基本特征的理解与构建

(一) 预算目标与行动的长期性

战略预算目标与行动的长期性是战略预算区别于传统预算最显著的特征。战略预算的长期性具体表现在:首先, 预算目标的长期性, 战略预算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就是企业的战略目标, 而战略目标是未来若干年企业整体的奋斗目标, 因此战略预算不只是追求一个短期的年度经营目标, 而是要追求跨越若干个经营年度的长期战略目标;其次, 执行行动的长期性, 大多数执行战略预算的行动会跨越若干个经营年度, 而不是一种短期性的投机行动;最后, 预算影响的长期性, 执行战略预算的行动不仅会对本年度经营产生影响, 而会对未来若干个经营年度产生影响, 并最终影响战略目标能否实现,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 执行战略预算的行动都可以看作长期性的资本化行动。

(二) 预算执行精神的坚守性与承诺性

战略预算制度的长期性决定了执行精神的坚守与承诺性, 而这一切要都来源于战略的坚守与承诺性。战略预算是为实现企业长期的、具有变革性的奋斗目标而设计的制度安排, 由此决定了执行者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必须固守一种专注与坚守精神, 既不被暂时的困难所吓倒, 不能始终处于摇摆不定之中, 又不被短期的利益所迷惑, 从事短期性的投机性行为。因此, 战略预算具有坚守与自我承诺的精神, 预算执行者不是与预算制定者进行短期的博弈, 而是共同通过长期的努力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三) 预算内容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战略预算是为实现企业长期的、具有变革性的奋斗目标而设计的制度安排, 而这种目标还难完全用一个单一的财务目标所概括, 它可能涉及到企业经营的多个主要方面。因此, 战略预算可能会涉及到企业市场营销、生产供应、客户服务、研究与开发以及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且, 战略预算并不是这种内容的简单相加, 其中包含一系统的因果逻辑关系。目前,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既能够综合反映战略预算各方面内容, 又能恰当表明其中因果逻辑关系的战略预算工具 (Kaplan、Norton, 1996) 。它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反映企业战略预算的主要内容, 并且能够表明各个角度之间内在因果逻辑关系。

(四) 预算逻辑的可理解性和可沟通性

由于战略预算所反映的综合内容具有内在的因果逻辑关系, 而战略预算的实现又需要企业每一个员工专注而持久的努力行为, 这就要求使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够理解战略预算各部分之间内在因果逻辑关系。目前, 能够清晰说明战略预算各部分内容之间因果逻辑关系的有效工具是“战略地图” (Kaplan、Norton, 2003) 。企业可用应用战略地图将战略预算中的因果逻辑关系清晰地表达出来, 企业员工还可以应用战略地图就战略预算中的内容进行相互的沟通与交流, 这样企业战略预算就可以被员工理解和接受, 增加员工实现战略预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有效地提高预算的实现程度。

(五) 预算指标的具体化和个性化

在对战略、预算和战略预算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理解以后, 可以发现企业战略的实现需要企业中每一个员工的承诺与行动, 而战略预算正是实现这一样制度的有效工具。在企业在建立战略预算制度和实施战略预算管理过程中, 应该尽可能将企业的预算指标具体化和个性化, 将预算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一个部门, 甚至每一个员工身上, 实现“战略落地, 人人共进”的共同努力奋斗的有利局面。

(六) 预算规则的程序化与透明化

正是在战略预算概念的指导下, 借助于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等先进战略管理工具, 使得企业的战略预算能够被广大员工所理解和接受。员工明白了企业战略预算的实施是服务于企业远大的战略目标, 而不是高层管理人员个人的意志, 明白了战略预算的最终结果是有利企业的未来发展, 有利于企业中的广大员工, 而只是有利于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员或者企业的股东。这样, 企业员工就形成共同的奋斗目标和愿景, 企业也可以将如何选择预算目标、确定预算指标、明确指标水平等预算管理活动纳入正常的流程轨道, 并在公开透明的环境进行。

摘要:本文通过对传统预算制度缺陷与不足的分析, 认为建立战略预算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与战略预算有关基本概念的分析, 发现了战略预算制度的基本特征。同时还认为, 对战略预算基本概念与特征的探索性研究, 有助于加深对战略预算的理解, 提升战略预算的实施效果, 有利于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战略预算,战略,预算

参考文献

[1]汤谷良、杜菲:《基于公司战略预算目标体系模型的构建》, 《财会通讯》2004年第2期。

[2]迈赵尔.波特著, 陈小悦译:《竞争战略》, 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3]汪家常、韩伟伟:《战略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管理世界》2002第5期。

[4]王斌、李苹莉:《关于企业预算目标确定及其分解的理论分析》, 《会计研究》2001年第8期。

[5]Pankaj Ghemawat, Commitment:the Dynamic ofStrategy, the Free Press, NewYork, 1991.

[6]Robert S.Kaplan, David P.Norton, The Balanced Scorecard:TranslatingStrategyintoActi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6.

信号概念的内涵与信号的基本性质 篇8

对信号概念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掌握课程内容, 本文试图对信号概念进一步展开阐述, 明晰信号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概括信号的基本性质。

信号与信息两个概念是紧密相连的, 二者不可分割。在引入信号概念之前, 须先建立信息概念。

1 信息

物质、能量与信息三者是具有同样基础性质的自然科学研究对象。传统科学以物质和能量为中心观念, 现代科学以物质、能量和信息为中心观念。

信息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人们既在日常生活的普通含义上谈论信息, 又在不同技术领域中使用信息概念, 科学文献中围绕信息定义的说法已在百种以上[2]。我国信息学家钟义信教授在《信息科学原理》中对信息概念进行了在本体论与认识论意义上分层次的定义。哲学中, 研究世界本原或本性问题的学说称为“本体论”, 研究人类认识的学说称为“认识论”。“主体”与“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主体指认识者 (人) , 客体指作为主体认识对象或实践对象的客观事物。

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是主体所感知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 包括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含义和价值[2]。“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的研究对象, 可以是物质客体, 也可以是主观精神现象;“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运动的状态”是指事物在特定时空中的性状和态势;“状态变化方式”是指事物运动状态随时空而变化的过程样式。

本体论层次的信息定义从“事物”本身的角度出发, 就“事”论事, 是最广义的信息, 它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与“人”的因素无关。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定义从“人”的角度出发, 就“人”来论事。人具有感觉能力、理解能力及目的性:能够感觉到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能够理解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内在含义;能够判断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对其目的而言的价值。

2 信号

信号:事物的物理状态随时空变化的过程称为信号。信号是信息的物理体现。一切运动或状态的变化, 广义地说都是信号。

信号与信息:信息概念的核心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 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表现形式即为“信号”。信号是信息的形式, 信息是信号的内容。形式不等同于内容, 信号不等同于信息。信号是信息的媒介, 信号是信息的载体, 信号所载荷的内容是信息。

若事物的物理状态随时空变化的过程是自然界本身产生的, 那它实际上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若这个过程是人们用来描述、记录、表示或载荷信息的手段, 那它只能称为信号, 不能称为信息。在本体论层次, 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与人无关, 它是信息, 不是信号。一旦人要获取事物的信息, 就进入认识论层次, 面对的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号。

由于信号概念的广泛性, 在信息处理问题中, 信号概念可以与具体的物理状态相脱离, 成为一个抽象概念。信号概念适用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 可涉及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

3 信号的基本性质

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与表现形式, 信息是信号的内容。钟义信教授在《信息科学原理》中对信息的特征、性质与功能进行了详细分析 (详见参考文献[2]) 。本文基于文献[2]对信息性质的讨论, 推演出以下所述信号的主要基本性质。

3.1 普遍性:

信号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 事物是普遍存在的, 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在运动, 都有一定的运动状态和状态改变的方式, 一切事物都在产生信息。信息是普遍存在的, 它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及人的思维。信息的表现形式———信号也是普遍存在的。

3.2 无限性:

在宇宙时空中, 信号是无限的。空间和时间的总体叫做“宇宙”, 宇宙时空中的事物是无限丰富的, 因而它们所产生的信息也必然是无限量的, 信息的表现形式———信号也是无限的。即使在有限的空间中, 事物也是无限多样的;在无限的时间长河中, 事物的发展变化更是无限的, 因而信息与信号自然必是无限的。

3.3 可测性:

信号是可以进行测量的。信号作为事物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物理表现形式, 是可以进行测量的。对事物进行观测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任何形式的观测结果都可看作是信号。

3.4 相对性:

信号具有相对性。 (1)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之间的深刻联系。物质运动特性制约着时间与空间的特性, 人所感知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具有相对性。 (2) 人的感觉器官的功能和灵敏度总是有限的, 并非事物的所有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都能被感知, 更多的事物是通过各种仪器间接地认识, 人所获得的信号是随观测手段的改进及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的。 (3) 对同一事物, 不同的观察者关注的信号形式可能不同。

3.5 传递性:

包含信息的信号可以在时间上或在空间中进行传递。信号在时间上的传递称为存储;在空间中的传递称为通信。信号在空间中传递的同时, 也伴有时间上的传递。信息借助于信号在时间上和在空间中传递, 使人类的知识能够积累和传承, 使人与人之间能够通过信号进行信息的交流, 使人能够获得环境的信息, 以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与发展。

3.6 变换性:

荷载信息的信号可以进行多种形式上的转换。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 不是事物本身, 信息可以荷载在其他一切可能的物质载体和能量形式上, 信息的载体———信号可以进行转换, 同样的信息内容可用不同的信号形式来表示。例如, 信息“是”与“非”, 可以表示为二进制数“1”和“0”, 可用多种物理量的不同的两个状态来荷载。又如, 思想可以转换为语言, 语言可以转变为声音或记录成文字, 声音和文字可以多种形式进行转换、传输及存储。

4 结论

信号是事物的物理状态在时空中的展开, 是随时空变化的过程。信号的主要基本性质有:普遍性、无限性、可测性、相对性、传递性及变换性。这些性质使得信号可用数学上的函数进行描述。在用函数表示信号时, 隐去了其具体的物理形态。信号与系统课程所讨论的信号概念是抽象的, 适应于所有的情形, 包括各种不同的实际状态或物理量。函数的利用使得抽象的信号概念适应于任何实际情形的分析与描述。

摘要:本文基于本体论与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概念定义, 对信号概念进行阐述, 明晰信号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基于对信息基本性质的认识, 推演出信号的基本性质。信号的基本性质使得可用数学函数来描述信号。函数工具的利用使得抽象的信号概念适应于任何实际情形的分析与描述。

关键词:信息,信号,信号性质

参考文献

[1]郑君里, 应启珩, 杨为理.信号与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基本体系与概念 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学科教学知识,专业发展

新教师初到岗位, 一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实冲击” (reality shock) , 如角色冲突、人际关系、工作任务、现实落差等困境;另一方面新教师阶段的专业发展会深刻影响其后期发展品质[1]。因此, 世界各国特别是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非常重视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新教师群体规模巨大, 而已有新教师入职教育模式又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高教发展之需。因此, 如何深入研究和开展更为积极有效的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模式, 使新教师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而科学施教, 就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

一、问题提出:研究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之重要性

(一) 作为主力军的高学历化、年轻化的新教师群体急需快速提升教学能力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 每年高校都新增大量专任教师。1997-2006年间, 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呈现以下特征[2]: (1) 普通高校教师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 35岁以下青年教师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十年间35岁 (含) 以下的教师年均占比48.78%, 最高达52.71%; (2) 研究生学历层次的教师数量稳步增长, 整体提升了教师队伍的学科专业素质。十年间我国专科及以下和本科这个两个学历层次的专任教师年均占比持续降低, 分别从5.39%、66.37%降到2.73%、57.64%, 而研究生学历层次的专任教师稳步增长, 数量由114206人增加到426428人, 占比从28.24%升至39.63%, 增长11.39%, 其中博士学历专任教师数量由15500人增加到108605人, 占比从3.83%升至10.09%, 增长6.26%; (3) 教师队伍仍处于持续年轻化和高学历化的过程当中。自1999年我国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以来, 1999-2006年间, 年度新增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平均为13.84%。又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 2007-2012年间我国普通高校年均新进专任教师6.07万, 其中除了少数新兴或紧缺学科专业外, 大部分新进专任教师有研究生学历。高学历新任教师的加入, 一方面大大改善了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 提高了队伍的整体学科专业素质, 但另一方面, 由于新任教师大都欠缺教学经验, 他们进入高校必然要面对如何胜任教学的问题。因此, 如何迅速提高新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成为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二) 从教前几年是大学教师教学专业及教学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教师职业生涯及专业发展理论认为,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阶段性、动态发展过程, 其职业生涯头几年是决定其一生专业素质发展的关键期, 对职业持久性、教学有效性和工作满意度产生长期的启迪和影响。因此, 尽管不同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 但都将教师刚踏上教学岗位的这段时期单独划分出来, 以显示其重要性和特殊性。国外如富勒 (F·Fuller, 1969) 将这一阶段称为“早期生存关注阶段” (early concerns about survival) , 凯兹 (Katz, 1972) 和伯顿 (Burden, 1979) 称之为“求生存阶段” (survival) , 费斯勒 (Fessler, 1984) 称为“引导阶段” (induction) , 伯林纳 (Berliner, 1988) 称为“新教师阶段” (novice) , 司德菲 (Steffy, 1989) 称为“预备生涯阶段” (anticipatory career stage) 等;国内如刘捷 (2006) 称为“上岗适应”阶段, 罗晓杰 (2006) 称为“适应、探索阶段”, 罗琴和廖诗艳 (2002) 、傅树京 (2003) 、钟祖荣 (2012) 称为“适应期”等。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一, 这是影响他们认知教师职业内涵、形成教师职业理想的关键时期, 决定着他们是否会在教学领域内继续工作下去、是否会终身从教;其二, 这也是决定他们如何从教、养成或形成什么样的教学习惯、成为什么样的教师的关键时期, 教师职业独特的教学专长往往就是在此阶段奠定基础的。同时, 新教师阶段也是高校教师逐渐完成学术职业社会化并熟悉学术工作, 逐步转换社会角色并确立工作发展方向, 渐次融入院校团队并建立稳定心理契约的关键期。长期从事美国大学师资培训的博伊斯 (Boice) 认为, 大学教师职业生涯的最初几年奠定了其后续职业发展的基调, 再往后, 成功或失败的长期模式便以极快的速度形成[3]。密西根大学教授麦凯奇 (W.J.Mc Keachie) 也认为“教学最开始的几个月和几年是相当重要的。在这一时期积累的经验可能会使一位有前途的教师的教育生涯从此夭折, 也可能为其在教学上继续成长和发展铺平道路”[4]。据不完全统计, 在英国大约有30%-50%的教师会在从教5年内离开教师队伍, 新教师的流失率为老教师的5倍之多[5]。在美国, 约有30%的初任教师在1-2年内离开了教学岗位, 10%-20%的人在5年后离开教学岗位;总起来, 大约50%的初任教师在7年之内离开了教学岗位[6]。

(三) 当前培养培训做法尚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大学新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需要

历史地考察来看, 国内促进大学新教师教学专业成长与发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从个人层面看, 主要是建基于教研室制度上的新教师助教制度和教学研讨制度。然而, 为应对规模扩张所造成的师资不足, 多数高校的新教师入校即上岗, 助教职位逐渐由学生替代;在科研导向的评价体制下, 教研室制度由学科部或研究所制度取代, 博士新教师入校即认定为讲师, 两年后凭科研成果立升副教授[7]。由此, 以往助教制度中的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过程和教研室负责组织的以课程为基础的教学研讨制度逐渐被弱化或取消。二是从组织层面看, 目前针对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主要包括由省部级师资培训中心组织的岗前培训和由各高校自己组织的针对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岗前培训是建立在获取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先培训, 后上岗”就业制度的基础之上, 主要开设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和职业道德4门课程, 目的是使广大新教师初步掌握高校教育教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树立高校教师职业意识和依法从教的自觉性, 缩短新教师职业角色认知和适应进程, 但其也存在明显不足, 如作为主体的高校和教师对培训的认识不到位, 主动性不足, 培训内容偏窄, 培训过程重理论轻实践, 考核方式不全且重结果轻过程, 培训时间过短等[1]。新任教师入职培训主要是由高校人事处组织进行。人事处针对所有新进人员开展以校史校情、教学科研人事等相关校规校纪、优秀教师教学科研示范等专题培训, 这有利于新教师迅速熟悉具体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但学校组织的这类培训表现出“培训内容偏颇, 培训机制不完善, 少有职业化的培训教师, 结合高校性质和自身特点而开发的个性化培训很少”[2], 以及广大教师参与动力不足等特征。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 新教师

新教师 (new teacher) 也称初任教师 (beginning teacher)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新教师是指教师入职后的最初几年, 但对于具体是“最初几年”这个问题, 不同研究与实践有不同说法。美国高校对新教师的界定较为普遍的有三种:一是获得学术职位任命后工作时间在7年以内的教师;二是具有终身教职系列的院校内没有获得终身教职的年轻教师;三是刚获得博士学位, 进入高校从事学术工作不久的教师。其中接受第一种定义的较为广泛[8]。学者伯林纳在其“教师教学专长发展阶段理论 (developmental stage of teaching expertise) ”中划定的新教师阶段包括新手教师阶段、熟练新手教师阶段和胜任型教师阶段, 他认为, 所有教师都是从新手起步的, 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经过约2-3年的时间, 新手教师逐渐发展成为熟练新教师, 其中大部分熟练新教师经过3-4年的教学实践和继续教育才能成为胜任型教师[9]。

在国内, 对于新教师的时间划分也有3年之说、5年之说, 如刘庆志等[10]认为“转入新教师” (从社会其他行业、职业转入高校) 前3年为新教师阶段, “就业新教师” (高校毕业选择到高校从教) 前5年为新教师阶段。根据当前国内高校实际情况, 近年来高校新进教师绝大部分是“就业新教师”, 他们一般都有博士学位, 博士入职后即认定为讲师, 通常2-3年即可评上副教授;“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的新进教师一般也能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晋升为副教授。

综合以上研究与国内实践情况, 笔者将本研究中的大学新教师界定为入职高校后5年左右的教师, 但不同教师个体之间的时限会有所区别。此阶段的教师, 由于刚踏入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 不管是转入新教师还是就业新教师, 他们通常是既无实际教学经验, 也无专门的师范训练, 对于教学活动及环境大都仅局限于学生时代或社会感知的模糊认识与记忆, 对所面对的各种事务都处于适应过程当中。他们一方面积极、热情, 另一方面也因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失落。因而这一阶段作为教师成长的最初阶段, 通常也被称为适应、引导或转变阶段。

(二) 教学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和专家教师特征研究表明, 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 但各阶段主要特点均集中于教师教学能力 (teaching ability) 上, 这一点在基础教育阶段通常没异议。但在大学教育领域, 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形成了“多余论”和“替代论”两种观点[11]:“多余论”认为大学教师根本就不存在专业化问题, 因为大学教师通常都是某一学科专业领域的专家和学者, 经过严格、规范的学科专业训练, 有较高学术造诣, 再强调大学教师的专业化问题纯属多余;“替代论”虽然赞同大学教师也有专业化问题, 但主张用大学教师的学科专业能力代替教育专业能力, 认为大学教师的专业化主要在于提高其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学科专业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提高了, 其教学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但这种认识自博耶1990年提出“教学学术” (1) 概念、并在美国发展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重建本科教学的学术运动, 进而在世界高教领域推广并逐渐走上制度上的道路之后而得以慢慢改变[12]。大学教师的学术研究不仅包括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 也包括教学领域的学术研究, 在观念上认可教学学术并在实践上切实加强研究与实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如曼吉斯 (Menges, 1996) 指出, “教学和学习的进步与改进取决于教学学术的发展”[13]。换言之, 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教学学术发展的基础及程度之上, 教学能力的提升是大学教师专业化之核心, 教学专业的发展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那么什么是教学学术?其结构如何?博耶认为, 教学学术是指一种通过教学来传播知识的学术, 主要包括:教师有效地呈现学科知识, 并根据一定目的把不同领域的知识有条理地组织起来, 使学科对学生来说更易接受, 更有意义地掌握等[14]。之后, 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第八任主席舒尔曼 (Lee Shulman) 对教学学术做了进一步阐述。他认为, 教学学术具体指对教和学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它拥有“公开、能面对评论和评价、采用一种能够让他人进行建构的形式, 并且能够对结果进行反思”[15]等所有学术形式具备的突出特点。现在一般认为:教学学术就是教师从教和学的实践中提取中心问题 (problem) , 通过使用合适的学科认识论的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并将结果应用于实践, 对结果进行交流、反思及同行评价[16]。首先, 教学学术并不仅仅是“每名教师都有的责任”———追求优秀的教学, 而且也是一种情境, 在这种情境中教师提出并对如何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之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究”;其次, 教学学术也是一种“过程”, 这一过程中教师架构并系统地研究与学生学习有关的问题———它发生在什么情况下, 看起来如何, 如何对它进行深入挖掘等;再次, 教学学术还是一种机制, 通过它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可以得到提高, 通过它教学就不仅仅是坐在凳子上的工作 (a seat-of-thepants operation) [16]。可见, 教学问题 (2) 的识别和提取是所有教学学术活动及过程的起点, 而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也就成为大学教师开展或参与教学学术研究的过程。正如时伟所言, “大学教学具有问题性”, “在连续生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形成了研究者的学术问题谱系”, 所以, 大学教学的问题性“是教学学术活动的起点, 是大学教学持续改进的动力所在”[17]。同时, 教学学术的内涵还随着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特别是对“教师知识”的深入研究而得到进一步明确和深化。这将在后文阐述。

综上所述, 如果从知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传播过程来考察, 教学学术是指基于教学问题的识别、提取、研究和解决而产生的如何有效地选择、组织、呈现和传递知识的学术。教学能力是教师认知、理解、掌握和运用教学学术开展教学实践和研究的能力, 即识别、提取和解决如何有效开展课程知识的选择与组织 (课程与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的呈现与传递 (课程与教学实施或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评价 (课程与教学评价) 以及对整个知识传递过程的反思、监控和改进等方面的教学问题而形成的实践与研究两方面的综合能力。基于问题的实践性与研究性是表征教学能力水平的两大指标。

(三) 大学新教师的专业发展

大学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其教学专业的发展, 正如英国教育社会学家莱西 (C.Lacey) 所说,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18]。而这样的一个由新手而至专家的转变过程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 其所具有的教学能力结构及水平不同;反之亦然。换句话说, 教龄相同的教师, 可能处于不同的教学专业发展阶段, 具有不同的教学能力发展水平;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群体和个体, 需要的外部支持和帮助也不相同。所以, 高校在设计或组织实施教师培养培训活动时, 必须依据教师现有教学能力水平确定其所处教学专业发展阶段, 然后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 设计和提供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式, 从而构建起以阶段目标的达成推进教学能力可持续发展与提高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使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效益最大化。另外,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 “教师的教学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认知活动,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特定的关于教学的观念和规则”[19], 即对教学的“自我认知图式”。这种具有个性特征的教学“自我认知图式”一旦建立, 在很大程度上便左右着教师的课堂行为及其自我调节模式, 并对后续教学活动的认知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进而阻碍或者助推教师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

对于刚毕业、拥有博士学位、无任何职前经验的大学新教师而言, 其学科专业能力一般都能达到大学教学的需要与水平, 但他们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一般教学法和学科教学法等教学学术知识、理论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教学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讲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虽然他们在学生阶段已形成了对“什么是大学教师”和“什么是大学教学”的“自我认知图式”, 但它还未全面、稳固地建立, 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因此, 大学是可以引导新教师对这种感性认识进行不断修正和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大学新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甚至全部在于其教学专业的发展, 高校要通过发展学校的“教学学术”, 并依据新教师的教学“自我认知图式”尚未定型这一特征来设计培训内容与方式, 帮助新教师自觉树立“教学学术”观念, 以促进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问题:目标、内容、特征与途径

(一) 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胜任教学

从教师的职业发展特点看, 大学新教师共同面临的课题首先就是教学, 需要尽快完成从学习者到教育者、从学生到教师这些角色的转换。在此过程中, 其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在教学胜任上, 简而言之就是如何解决好“教什么”、“如何教”以及“教的效果如何”等问题, 这也是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应该具有的且区别于其他职业的胜任特征。“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审视, 高校教师应该既具有解决‘教什么’这一问题的学科专业知识, 又具有解决‘如何教’这一问题的教育专业知识。只有把‘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都解决的高校教师, 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教师。”[20]而根据国内外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和教学专长发展阶段理论, 入职5年左右所处的新教师阶段恰恰也是教师个体集中关注自身是否胜任教学、由新手教师发展到胜任型教师的阶段。因此, 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或新教师培养培训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就是胜任教学。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国内质性案例研究的证明:高校初任教师首要关注的是“能否胜任教学”上, 如课堂组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生学习效果, 以及教学评价等[21]。同时, 新教师由新手教师转变为胜任型教师的这样一个成长过程, 也是“教师学会教学、不断习得与教师有关的角色期望和规范的社会化过程”[22]。但在这里需强调的是, 这虽然只是一个基本目标, 却是大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 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内容是学科教学知识及其应用能力的形成与提升

认知心理学中有关“教师知识”的研究表明, 做好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以下知识[23]: (1) 学科知识 (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 (2) 一般教学法知识, 指超越于各学科之上的关于课堂管理和组织的广义的原则和策略; (3) 学科教学知识 (PCK (1) ) , 即专门针对具体要教的内容施教的知识; (4) 学生及其发展特点的知识; (5) 教育背景知识, 包括小组或班级活动状况、社区与地域文化特点等知识; (6) 有关教育宗旨、目的、价值与其哲学、历史背景的知识。其中, (1) 是通常所说的“教什么”的知识, (2) - (6) 是“如何教”的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知识的核心。概括说, 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是关于教师如何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以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加工、转化、表达与教授给学生的知识[24]。从静态角度看, 它主要包括四部分[25]: (1) 教师关于一门学科教学目的的统领性观念, 包括关于学科性质的知识和学生学习哪些重要内容的知识或观念; (2) 关于学生对某一课题理解和误解的知识; (3) 关于课程和教材的知识, 它主要指关于教材和其他可用于特定主题教学的各种教学媒体和材料的知识, 还包括学科内特定主题如何在横向和纵向上组织和结构的知识; (4) 特定主题教学策略和表征的知识。从动态角度看, 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又是一个不断整合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学生知识、情境知识这四种知识, 并逐渐由小到大的动态过程[26]。

大学教师要科学有效地开展教学, 一方面必须掌握自己所授课程的基础性学科教学知识, 并将其运用到教学活动全过程中去;另一方面, 还必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增加和优化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可见, 大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是一种体现教师专业特性的知识, 更是区别教师与学科专家、教学专家的一种独特的教师知识类型, 也是构成教学学术和教学能力的知识基础。正如赫钦斯和舒尔曼所说:“学科教学知识为我们提供了表征教学学术的符号、语言、观念、概念、理论、隐喻、类比, 以及一种探究的模式, 它们构成了有效教与学的知识基础。”[27]大学教师创造、构建、展示、推进学科教学知识的过程, 就是教师教学学术的生成与发展过程, 同时也就成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过程。所以, 笔者认为, 学科教学知识及其应用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就成为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内容。

(三) 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基于自我反思实践的分阶段自我教育

博耶在1990年发表的《学术的反思》报告中明确指出, 教学学术包含两种不同但却彼此交织、相辅相成的活动———教学实践活动 (学术性的教学) 与理论生成活动 (教学的学术化) 。这种关系有三个方面内涵:首先, 现代教学实践的开展应建立在已有教学学术成果的基础之上, 即开展学术性教学。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往往仅凭个人实践智慧, 并通过大量教学试误缓慢形成个体教学专家知识 (teaching expertise) , 而现代意义上的教学 (学术性教学) 是在有意识地学习、借鉴和应用已有教学学术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反思、观察、交流、分析、选择等教学研究过程, 有目的地设计、实施、评价和改进教学, 从而使得教学学术成为教学活动得以科学有效实施的内在基础, 教学活动本身也就成为教师施展教学学术的主阵地;其次, 教学学术理论的生成是建立在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 即开展教学的学术化研究。“教学理论的生成是建立在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提升与抽象基础上的, 是通过与实践的对话不断发展的。”[28]它是基于对教学实践问题的识别、提取及解决全过程经验的反思、总结、提炼、抽象而形成的原初性研究成果, 并在持续实践、反思、总结、提炼与抽象的螺旋式过程中或在与已有教学学术理论成果持续互动过程中不断整合与修正而逐步系统化、文本化, 最后通过同行评议与发表, 进入、扩充和完善教学学术知识。最后, 由于与实践情境的紧密对接, 使得经由反思与对话而生成的新的教学理论又成为指导新一轮教学实践的知识基础。在这样的一个不断学习、借鉴、实践、交流、反思、研究的螺旋式循环往复中, 教师将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学生知识、情境知识不断整合, 由小到大地生成不断完善的学科教学知识, 从而不断提高驾驭教学的能力。可见, 借鉴、实践、交流、反思和研究是教学能力形成和持续提升的基本特征。可见, 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主要是依靠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 因而更多的是属于一种自我教育模式, 基于教学实践活动的问题性、基于个体经验反思的实践性构成了这种模式的两个内在特征。

对于大学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形成与发展来说, 这种基于教学实践问题和自我反思实践的特征也体现在新教师由新手教师达至胜任型教师这一过程当中。研究表明, 这一过程通常需要经过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 : (1) 关注自身阶段。从学生身份转变成为教师身份, 大学教师首先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状态与课堂控制, 以及学生对自己的评价, 很少考虑还要学习、借鉴和应用本门课程教学已有教学学术理论成果来开展教学。且由学生而至教师最大的变化就是对教师职业角色的感知迅速由“学生视野中教师”向“教师视野中教师”的转变, 两者之间的差别与差距常常会导致大学新教师对“教师”角色的不适应、不自信、不果断, 甚至在教学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就易生挫败感。因此, 帮助大学新教师正确认识教师职业角色特点及职业发展路径, 让新教师掌握各种存活技能, 顺利度过第一年就非常重要。 (2) 关注教学内容阶段。这一阶段往往开始于大学新教师的第二或第三轮的教学时间。他们关注的是课程与教学内容是否全面、科学而丰富, 因而往往会花大量时间备课, 以便在课堂上顺利呈现教学内容。他们大都在课堂中能够放松, 也开始尝试在课堂教学中纳入一些开放的内容, 视野变得相对开阔, 但如何从众多相关课程、内容和领域中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知识则仍然缺乏策略, 特别是针对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是学生最易出问题的方面往往还把握不准。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还尚未认识到将学科知识转换成学生易于理解与接受的学习内容也是一门学问, 需要综合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等多种知识而开展专门研究, 进而形成与不断发展自己关于本门课程教学的学科教学知识, 增长自己有关课程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掌控等方面的教学能力。因此, 在这一阶段, 如何帮助大学新教师正确认识教学学术特点, 并帮助其学习和内化诸如课程设计、教学设计等教学学术知识及其应用能力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关键。 (3) 关注学生阶段。这一阶段通常要到新教师的第四或第五轮以上的教学时间才开始。他们开始在关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探索通过课上提问与课下师生交流来了解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学习方法, 开始关注如何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但他们往往苦于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即不知如何开展科学的学习效果评价。这同样需要学习借鉴、实践、反思与研究本课程已有的相关教学学术成果。因此, 如何帮助大学新教师获得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师生互动等教学策略, 以及如何开展学生学习成绩的形成性评价就成为他们获得成功的重要基础。这一阶段也是一名大学教师开始形成自己教学风格和教学魅力的开始。从教师个体成长的实践考察来看, 大多数大学新教师都会经历这三个阶段, 他们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反思、实践, 再学习、再反思、再实践, 由此循环往复而获得经验和逐渐认识并有意识学习借鉴已有教学学术成果。

(四) 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基于个体自我反思实践的校本培养与培训

综合以上研究表明, 构成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学术发展基础的学科教学知识具有学科知识的相关性、基于经验反思的实践性、个体性和情境性四个特征[24]。这四个特征为我们思考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内在过程特征奠定了基础, 也为有效设计与实施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培训提供了科学依据。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 加速大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生成并获得教学学术上的发展, 仅通过与实践分离的学科内容培训和教育学、心理学等一般教学法的培训是不够的, 而“通过教学实践并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与编码才是更为重要的路径”[28]。为此, 克劳斯与斯代德曼 (Cross&Steadman) 更直接地将这一过程表述为“对教与学的研究行动———既包含传统的教育研究, 但更包含情境性的课堂教学研究 (contextual classroom research) ”[29]。由此, 我们可以认为, 一方面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构成了教学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基础, 同时其持续发展又是建立在大学教师对各自所属的具体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自我反思实践基础之上;另一方面, 大学教师教学专业化和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不仅要从学科专业化的角度开展学科知识的培训 (典型如学历提高培训) , 也要从传统的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角度开展教育学知识培训 (典型如我国以获取教师资格证书为基础的岗前培训) , 但更应把这两种知识基础有机地结合起来, 认真研究、设计和组织开展基于学科教学知识形成与发展方面的教学能力培训活动, 也即开展基于大学教师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学科课程与教育学科课程有机融合的培训。

正是基于以上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基于大学教师自身反思实践、且将具体学科课程与教育学科课程相融合的教学能力培训模式已越来越为教育理论界与实践领域重视的一种促进大学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教师培养理论, 且被认为是能够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并使大学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顾名思义, 自我反思实践必须与大学教师的教学活动相结合才能开展, 而校本培训正是基于这种结合点而开发出的培训模式。具体说, 校本培训是建立在教师工作岗位上的一种案例分析式的培训, 是由专家、同行们作为培训主体, 共同对教学过程进行观摩、分析、改进的研究性学习过程,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行性和针对性。它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所在的具体学校、具体学科、具体课程和课堂, 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 更加关注教师的个性和特殊性, 使教师培训更具活力和效益[30]。《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 要“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 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

四、结束语

基本体系与概念 篇10

1 信息和信息产业的概念

由于“信息”特有的本质, 致使关于信息概念的定义问题成了人类科学史上争议最大、历时最久的问题之一。人们几乎可以从任何一个学科角度和认识领域对信息的概念做出自己的解释, 而与此同时。人们又可以从另外的几乎是任何一个角度对这一解释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出有力的质疑。正如《太英百科全书》所认为的那样:“信息现象渗透于物理和精神的世界之中, 信息的多种多样性使迄今为止所有为信息作统一定义的企图都落空了 (1989年版552页) ”。在众说纷纭的关于信息概念的定义中, 最有代表性、最难以在理论上推翻, 但也最无法令人满意的就是控制论之父、信息论创始人之一的诺伯特·维纳对信息的解说, “信息就是信息, 不是物质, 也不是能量”。如此看来, 信息与物质和能量的最大区别恐怕就在于它无法被人们用是什么来解说, 只能被人们用。不是什么来解说。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认为:系统是世界的结构, 或是说系统是世界的存在形式;信息、物质和能量是系统和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和能量是人们所熟知的。在人们所熟知的一切都不是信息的情况下, 信息也就只好, 当然也只能是“信息”, 就是说, 信息的本质有如云雾中的庐山, 仍处于朦胧之中鉴于信息概念的复杂性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学术难度, 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显然不是我们这一信息管理科学的论文所能胜任的工作。然而, 作为信息管理科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而且是位于首位的基本概念, 这又是一个无可回避、必须面对的学术难题。有鉴于此, 本文在最具代表性的若干观点的基础上, 从信息管理的角度, 提出对信息概念的定义意义, 以便在此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理论架构。

关于“信息产业”的概念, 国内外有各种各样的表述。我国学者乌家培先生认为“信息产业是从事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以及信息生产、加工、存贮、流通与服务的新兴产业部门, 它的形成和发展, 是信息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结晶, 也是信息经济走向繁荣的表现和保证” (乌家培, 经济信息与信息经济.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这一定义在国内影响较大。显然这是一个从经济学, 特别是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所做出的定义。如果从信息和信息行为的角度, 即从信息管理学的角度出发, 我们则认为信息产业是社会信息行为的产业化组织形成。而上述乌家培先生的定义, 则是关于这一产业化组织内客和经济性质的最好的说明。这样, 从信息管理学的角度, 可对信息产业的概念作如下表述:信息产业是社会信息行为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它是当代从事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以及信息生产、加工、存贮、流通与服务的新兴产业部门, 它的形式和发展是信息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结果, 也是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分析, 社会信息系统的社会组织化形式就是信息产业。我国目前的各级各类事业性信息机构和各种类型的信息企业都是信息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现代信息产业的实质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为手段、以社会信息资源为开发对象、以提供各种形式的信息服务为内容, 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化的信息时代主导产业。

2 科技信息管理的意义和内容

科技信息是用文字、图像、符号、语言等形式对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方向、规划重点、课题、成果、市场等情况的反映。它是人类共同的知识财富, 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资源, 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反映。科学技术理代化要求有救地利用信息, 及时掌握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动向及其发展趋势, 掌握当前取得的成果和未来探索的方向和重点, 克服科研工作的盲目性, 避免低水平重复, 站在科学技术工作的前沿, 科技信息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是, 广、快、精、准。

广, 是指收集和积累信息资料的面、信息来源的渠道、组织动员开展信息工作的人力及信息服务的对象面要广;

快, 是指信息搜集、服务要新、快、及时;

精, 是指信息工作要有针对性, 提供的信息资料要有分析、有对比、有选择, 经过整理加工确为科研工作实际需要的准, 是指提供信息资料要准确。具有科学性, 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

要选到广、快、精、准的要求, 关键在于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配备事业心强的训练有素的科技队伍。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科技信息管理的内容包括:

2.1 科技信息的收集:

根据科研工作的需要, 有针对性广泛地收集科技资料其方式有文献资料的调研、社会调查、专访、实地考察探索性试验等;

2.2 科技信息的整理分析: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评价、鉴别, 选取对科技工作有关的、有使用价值的信息;

2.3 科技信息的加工:

在收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 对科技信息进行专业性和综述性论述, 提出专题报告、预测性研究报告等;

2.4 信息的传递与服务:

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 将科技信息提供给科技人员参考、使用, 为发展科技和经济建设服务。

3 科技信息工作的任务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 科学技术分工愈来愈细, 形成的文献资料愈来愈多。任何一人要想全面继承、借鉴他人的成就都非常困难。再加上学科交叉、出版分散、文种繁多。科研人员要想完全靠自己去查阅所需要的文献资料, 难有可能。由于社会的发展, 产生了专门从事科技信息工作的机构。有了专门的科技信息机构, 就可以从不同角度为科研人员或各种用户服务。

4 科技信息工作的现代化

为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加速发展科技信息管理的现代化十分重要。目前科技信息管理的现代化技术主要有:

4.1 应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信息, 用于情报

的收集、采购、资料目录的编制, 用于情报检索和机器翻译、汉字信息处理;

4.2 应用光学记录技术使信息资料存贮缩微化;

4.3 应用理代通信技术使信息传递网络化;

4.4 应用声像技术加速信息工作社会化。结束语

信息管理是在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社会条件下, 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原理、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对信息、信息产业、科技信息工作的任务和现代化的发展, 并且进行科学的组织与管理, 实现社会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 从而实现社会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合理利用, 有效满足社会信息需求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付智辉.科技信息管理中资源共享及安全问题的研究[J].科技广场, 2009 (6) .

[2]刘梅.提升科技信息管理工作水平促进科技快速发展[J].江苏科技信息, 2007 (12) .

[3]邓学来.浅谈省级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科技信息管理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14) .

[4]郭群, 杨小华.计算机技术在科技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8 (9) .

[5]孙淑君.论科技信息管理工作[J].河北煤炭, 2006 (9) .

上一篇:网络家电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