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摭谈

2024-05-07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摭谈(精选十篇)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摭谈 篇1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们的识字质量呢?工作中我得出结论: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保持教学内容的丰富,学习形式的新颖,变枯燥为生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使学生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

一、课堂之内,行之有效的方法。

1. 歌诀俗语法。

把汉字各部分拆开,编成儿歌、口诀或一句俗语,把生字含其中。如猜字谜“大口抱小口”(回);两人在一起(俩);“传”旁“人”去“车”来换(转);“蝴”蝶“虫”跑水来伴(湖);“十”上两点上下串(斗);两边辛苦,心在中央,用心辨别永不忘(辨);“赛”下“贝”走来两点(寒),等等。

2. 形声法。

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柳、村、杨”,“推、抱、扔”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木”旁和“扌”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学生们“木”旁表示与树木有关的意义,“扌”旁表示与“手”或“动作”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木”旁和“扌”旁的汉字。

3. 会意法。

把几个有具体意义的形体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意义的方法。如:千口舌,舌甘甜;土里埋,木帛棉;人门闪,马门闯;口入门,那是问;三进门,那读闫;心入门,闷得慌;合手拿,分手掰;人失足,跌下台;雨田雷,雨山雪;白+水=泉;禾+火=秋;日+生=星;木+旦=查;林+夕=梦;盼,用眼睛一分一分地看;采,一只手正在摘树上的果子;修,一人小竖短,折文右上边,三撇在下,此字认不难;初,是裁剪,是制作衣服的开始,等等。

4. 比较法。

被—波、琢—啄、班—斑、提—题、等—特、校—郊、坐—座、桥—轿—娇、既—即、引—张等。

5. 部首法。

(1)身体部位用字多挂有“月”部,如脑、脖、腰、背、脚等。(2)用手和臂完成的动作多挂有“提手旁”,如摘、提、披、扑等。(3)用脚完成的多挂“足字旁”,如踢、跑、跳等。

6.“猜字谜”识字。

它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引导小学生自编、互猜字谜,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

7. 圈画法。

每课找岀一两个最难的字,画上圆圈,引起注意,通常学生记得最快、最牢。

8. 制字卡片。

学生把自制的字卡带入课堂进行生字接龙游戏,游戏以每个学生为单位,会读的字一个接一个地读下去,不会的放在一边,请教四人小组中的组长,他们互相帮助,使学生的生字接龙不断地进行下去。这种轻松、有趣的识字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在快乐中认识生字,而且能增强他们的互助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在很多的识字教学中,归类识字也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教会学生去归类遇到同类字,他自己就会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

另外,在识字教学中,我以满腔的热情为他们铺路搭桥,帮助他们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学生们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华。识字教学百花齐放,识字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成为一种乐趣。

二、课堂之外,解除束缚,开放性识字。

陶行知先生说:“文字只是生活的符号,要与生活连结在一起。”社会发展了,人们生活的环境不同了,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汉字到处都有,随处可见。因此,我们要改变思维方式,拓宽途径,走开放识字之路。

1. 利用校园文化识字。

进入校园,醒目的校名、校训,学校公开栏、光荣榜和校园的文化设施;进入班级,课程表、值日表、板报、班级制度、学生名单都是学生识字的好素材。教师应当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认认这些字。日久天长,学生就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注意一些生字。

2. 利用电视媒体识字。

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如动画片、儿童故事片等,学生都能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在看电视时注意认读字幕,不懂的向家长问。日积月累,通过眼看、耳听、口问,不知不觉中,陌生的字就变得熟悉了。

3. 利用商业资源识字。

如今学生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广告、商标、招牌、店名,可要求学生利用上学、放学,家长带他们上街等机会,问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店名叫什么,柜台上的商名叫什么,达到认字的目的。

4. 利用字典识字。

字典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也是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最权威的工具书。我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自备一本字典,强调课前准备必须将字典和语文书、练习本整齐地放在桌子左上角,并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是否齐全。在课堂上,让学生多动手翻字典,从而有更多机会认识更多的字。

总之,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我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学生教学应博采众长,综合运用,灵活运用各种识字方法组织教学,不应局限于一种方法,让识字教学充满人文性。学生的利益是唯一的追求,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多认字,是最好的选择。利用课堂内外的各种机会,在不知不觉中,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识字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是那样的高涨,他们体验着快乐的学习生活,也快乐地成长着。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总结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质量。

摭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六法 篇2

教学设计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一项主要常规工作。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怎样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课程实施质量,是广大一线教师需要不断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摸索和总结了以下几种实用的、便于操作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法,今缀以成文,期望和广大同仁一起探讨、改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一、“一线贯珠”式教学设计法

所谓“一线贯珠”,“线”即教学主线,即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支点。“珠”则是紧紧围绕教学主线展开的、始终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各个活动环节。教师可以由课文中的某一个字、词,或者句子展开,设计一个关键的问题。在初读课文之后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带着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走进文本,把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主要目标。学生围绕主问题展开积极有效的对话,抓住“关键点”深入解读文本,使语言、篇章等方面的学习都成为达到中心目标的过程或手段。这种以一个关键问题带动学生对全篇文章阅读品读的教学设计方法,我们称之为“一线贯珠”式。

如学习《检阅》这篇课文,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围观的人为什么会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让学生带着这样一个具有提纲挈领的主问题深入文本阅读、圈划、批注、对话、交流。而接下来的阅读对话、语言感悟、情感体验、人文熏陶、语言训练都紧扣这个主问题,这个学习主线。

这种“一线贯珠”的线索式教学思路,相当成功地拎起了一连串的教学内容,有效地简化了教学头绪,使课堂教学环节更加简洁、流畅。

二、“板块碰撞”式教学设计法

“板块碰撞”式教学设计法的基本教程是“三部曲”:即先品读一个板块,再品读一个板块,然后将两个板块用一个问题拉在一起进行“碰撞”,这样使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排列。

如学习《赵州桥》一课,教师将其切割成赵州桥的设计、坚固、美观、联想四个板块,在教学中四个教学板块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相对独立而又环环相扣。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升华,理解了说明文特有的严谨之美与智性之美。

“板块碰撞”方法运用在教学实际中,有时也不见得一定要求“板块”就是课文中的“段”或“层次”,它也可以是由教师的设问而形成的某种内容的“集合”,这种集合同样可以“碰撞”而发出火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几个板块进行连缀,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三、“螺旋上升”式教学设计法

所谓“螺旋上升”式教学设计法,就是将教学过程分成几个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环节之间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式的课堂结构。这种螺旋上升式的教学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识、接受、学习事物的一般规律。其教学过程清晰地表现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每个板块之间呈现出循序渐进的思维坡度,具有鲜明的教学层次和节奏的美。将全课的教学板块连缀起来看,它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式的教学造型。特别是重点部分,板块突出的内容具体,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语言文字训练。

如《搭石》这篇课文,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是三个板块:1、整体感知(感知美):什么是搭石?2、品味赏析(品味美):搭石美在哪里呢?3、拓展延伸(提升美):通过补白资料提升美。三个板块看似各自独立又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达到了由浅入深,逐层理解,获得审美体验的教学目的。

这种设计法似乎更切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即“整体感知”、“研读赏析”、“拓展延伸”三步曲的课堂结构。但如果只用这一种方法势必显得单调,难免导致千篇 一律。因此教师要在“研读赏析”这一板块下足功夫。

四、“延伸创造”式教学设计法

“延伸创造”式教学设计法是一种“无提问式”课堂教学设计,是一种变“读”为“写”(或“说”)的教学设计艺术。这种设计的特点是,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出发,淡化提问设计,不将问题作为理解文本的抓手;但是它注重的是“问题”的设置,将“问题”作为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的钥匙,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特点。

如《白鹅》的教学设计:1.读――学生阅读文本,想:白鹅的特点是什么?2.议――作者是怎样写白鹅?3.说――介绍身边熟悉的动物。4.写――运用说明方法写片段。

教师可以运用这种思路设计较多的.“延伸创造”式教学形式,它可以使我们的日常教学增加许多“花色品种”,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扎实,更加活泼、有效。

五、“选点突破”式教学设计法

所谓“选点突破”,就是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选取课文的关键处进行“重敲细磨”。这个关键的地方可以是语言表达有特点的、内容非常深刻的亦或是细节描写非常精彩的。教师将这些关键点提取出来,引导学生进行细腻深入地品读,以达到对课文深透理解的一种教学设计艺术。这种教学设计法不仅能高效地达到教学目标,而且能使学生在表达上出现施教者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普罗米修斯》这一课的教学,在理解普罗米修斯遭受宙斯惩罚,可引导从“锁之痛”和“啄之痛”两方面进行品读。第一个是“锁”的品读。可以引导学生诵读文字,展开想象,提供画面,体验情景,最后感受到普罗米修斯遭受到巨大痛苦。抓住这个字,抓住了整个语段的向心力,整个语段的支撑点。第二个是“啄”字,那只凶恶的鹫鹰,对着普罗米修斯的肝脏,一天又一天,不间断的啄食,这个“啄”字凝聚了这个语段的全部精神内涵。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感悟,体会普罗米修斯遭受的巨大痛苦。

“选点突破”式教学设计法因其点少而精,而其内蕴又十分丰富,所以能把学生从繁琐的分析中带入自悟自解的豁朗之境,深奥的文章也能被它学得深入浅出。

六、“一字立骨”式教学设计法

“一字立骨”也称“一字经纬”,它是指以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凝练的短语作为构思的焦点――立意的根本,行文的线索,统摄整个文章的结构。这里指教师抓住能引领课文主要内容的某一个关键字、词或者句子,将它们作为整个课堂的支点,贯穿整个课堂。这样就能使课堂教学线索清晰,环节简单,重点突出。

如《索溪峪的“野”》的教学,教师抓住一个“野”字,由“野”存疑引导学生探究教材,就可带起全课的教学:1.课文从哪几方面写出索溪峪的“野”?2.课文是怎样写出索溪峪的“野”?

又如《跨越百年的美丽》这一课的教学,抓住“美丽”组织全课的教学:1.质疑“美丽”(引导学生围绕“美丽”进行质疑);2.初识“美丽”(找到描写外貌的语句,体会外表美);3.解读“美丽”(品读3、4两个自然段,让学生更清楚地感受“跨越百年的美丽”所指不仅是居里夫人的美丽端庄,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学精神和人生态度);4.升华“美丽”(通过阅读5、6段以及资料,对居里夫人的美丽有更深的认识);5.定义“美丽”(谈谈对课题的理解,给“美丽”下个定义)。

上述设计以“野”和“美丽”两个词为主线,贯穿起诵读感知、内容品读、方法鉴赏和拓展延伸这四个基本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环节既独立又互为交叉,环环相扣,简单有效。“一字立骨”教学设计法,它抓的是诗眼、文眼或题眼,主要是题旨型的线索,抓住了诗眼、文眼或题眼,也就把握了课文的内涵,领悟了文本的主旨。

教无定法,形式永远为内容服务,教者要想找到一个非常理想的教学设计,就要不断地钻研教材,在教学实际中去摸索、研究。

(责任编辑:左小文)

摭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与对策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作文教学设计杂乱无章。很多语文教师在作文选题的组织设计上并不是以学生为基础的,脱离学生兴趣与生活的作文话题,自然无法赢得学生的积极参与,写出优秀作文自然困难。因此,语文教师要对作文教学进行优化设计,尽量选择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话题,激发其内心的写作冲动。例如,在作文课上教师可以叙述一个场景或事件,以语言的形式去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下意识地进行相关话题的作文练习,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语文教师真正做好作文优化设计环节,才能让学生真正实现轻松愉快的写作,实现情感的真实宣泄。

2.作文教学评价效果差强人意。学生写出作文之后,后续的评价同样对学生非常重要。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都是由教师进行点评,所以教师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比如有的学生就有这样的观念:老师说过,作文要写好的方面,那些不好的方面就不能写。可能是教师的偶然一言,便导致这样的观念长期驻扎在学生脑海,越来越不敢说真话。写作如做人,如果在小学时期就让学生失去了求真的思想,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1.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树立良好学习榜样。作文教学倡导的永恒主题是“从说到写”,由教师“说”,学生跟着“写”。教师说得好与不好,跟自身的文化素质高低有很大关系。如果一个教师能在作文课上风趣幽默、旁征博引,应该没有哪个学生会拒绝。但并不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能做到如此,更多的时候,我们在进行作文课程教学时,会出现词穷说不下去的尴尬,当教师的思路都断电,又如何让学生去理顺呢?因此,教师在平时一定要多阅读和积累,通过提升自身素质水平,才能晋升为受学生欢迎的风趣幽默、博学多才的好老师。教师的引导与指导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学生能否在生活中源源不断地找到写作素材,决定于教师不被时代和学生淘汰。

2.注重培养阅读习惯,强化提高学生语感。所谓语感,是指语言的感知应变能力。良好的语感是学好语文写好作文的前提,语文教学是离不开读和写的,在平常的阅读训练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习惯,从朗读和默读入手,抓住每一个时机培养语感。小学阶段的课文分析,还是应该以浅显易懂为主,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开口去读,反复不断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提升。千万不要抱有小学生读书念经一样的想法,这样的理解有失偏颇。在学生的潜意识里,熟读之后他们会自然理解其中一二,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自己内在的东西,在写作时跃然纸上,这就是语感的后续体现。

3.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打造合理想象空间。生活处处皆文章,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日常接触的人和事当中留心观察,找到写作的灵感,因为实际是越来越多学生缺乏这样的观察力与想象力。这点我们在学生平时的作文练习中就可以发现,没有想象力的作文是苍白的,只有具备一定想象力的人,才能写出生动形象可读性强的作文。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关注一些细节的层面,让学生对观察到的事物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享受写作的快乐,他们才更愿意主动用心去完成这样一种学习任务。当学生在观察与实践中体验到乐趣,他们便不再把作文课当作是煎熬,才能切实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4.注重作文教学评价,激励学生主动写作。作文评价是根据文章进行信息反馈,实现各种有效数据的收集。作文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制定更好的教学策略,改进作文教学方式,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小学生的作文教学评价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多多鼓励学生,二是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对于写得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促进其进步;对于暂时相对落后的学生,则要发现他们文中的闪光点,通过积极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作文的信心。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则是培养学生互评互改能力的重要一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改和自改,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利民.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J].吉林教育,2009,(02).

[2]邹一民.作文教学要端正四种关系[J].作文教学研究,2005,(11).

[3]陈志莲.小议怎样提高学生写作能力[J].新教育,2009(09).

小学语文对话教学摭谈 篇4

1. 师本对话。

师本对话是指教师课堂教学前钻研教学资源、设计课堂对话的准备过程。而“教学资源”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以及学生身心特点、学习习惯、知识基础等基本情况。简而言之,师本对话其实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教师备课的过程。这是教师熟悉教材、确定目标、了解学情、选择教法的过程,对课堂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2. 生本对话。

所谓生本对话,就是学生与文本(即教学内容)的对话。它包括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文的过程和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默读、朗读等形式感知、理解课文的过程以及课后消化、吸收书本知识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生本对话的本质,就是通过学生与文本的接触、体验,实现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本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意义,提升素质。

3. 师生对话。

师生对话是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对话形式。它是指师生之间进行的、蕴涵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是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以获得精神交流和价值分享的过程。师生对话的形式,既有较为常见的提问与回答,也有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等多种形式。

在《拉萨的天空》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笔者与学生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师:在这个比喻句中,作者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作者是把湛蓝透亮的天空比作了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

师:这位同学讲得比较具体。为什么要这样比呢?

生:这样一比,形象、具体地描写了拉萨天空湛蓝、透亮的特点。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通过形象的比喻,作者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拉萨天空湛蓝、透亮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段师生对话中,学生通过对这一比喻句的理解,一下子就把握了拉萨天空湛蓝、透亮的特点,从而为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4. 生生对话。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就是对话。所谓生生对话,就是指学生之间围绕学习内容进行的对话。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课改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重要形式。需要指出的是,在生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因一味追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成为无动于衷的旁观者,而应适时成为这一对话的关注者、倾听者、指导者和评价者——通过关注和倾听,教师可以发现对话的精华,纠正对话的偏差;通过指导和评价,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了《梦圆飞天》后,根据课后练习四的安排,笔者布置学生在自主搜集“神舟号”飞船信息的基础上,开展一次交流活动。由于准备充分,所以孩子们在活动中都表现得非常踊跃:

生: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都是无人飞船。

生:2003年10月15日成功发射的“神舟五号”飞船是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我国第一位成功飞天的航天员是杨利伟叔叔。

生:我国发射的第二艘载人航天飞船是“神舟六号”。

生:2008年9月25日晚,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乘坐“神七”成功飞天。

……

孩子们的积极交流,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了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交流中,掌声不断,笑声不断,大家都为祖国日益强大而感到无比骄傲,无比自豪。教师的适时点拨,恰到好处地把孩子们的思路调整到“‘神舟号’飞船”这一中心话题上,从而有效避免了交流活动的偏题、跑题。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上述四种对话形式绝不是机械地割裂开来的,它们总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也只有实现多种对话形式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对话教学更加生动,也更为有效。

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篇5

根据新课标“多认少写,认写分开”的精神,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要求认400个字,写100个字;一年级下册要求认550个字,写250个字。教材编排的目的明显强调学生大量识字,争取在儿童语言能力的黄金期尽早进入阅读的自觉状态,同时又不至于加重学生的负担。但是,识字量大了以后也给识字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课课清,堂堂清,个个清,而大识字量的人教版教材根本无法做到,于是有的教师着急了。其实,如果我们细加分析就无需着急。通过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和能力,使他们乐于识字,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识字活动中去,达到大量识字的目的。下面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激发兴趣,在情境中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是识字的主渠道,在课上,我们要积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识字。如教学人教版新教材第二册《识字4》一课。一开始,我就指着黑板上美丽的贴图(图上有茂密的森林,鲜艳的花丛,碧绿的田野,四五个孩子有的手拿着放大镜在地上蹲着,有的拿着蝴蝶网兜在田野跑着……)对大家说:“让我们也跟着这些小朋友一起到树林里转一转,到花丛中钻一钻,到田野里跑一跑,好吗?”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个个睁大眼睛,有的说:“我看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停在花朵上”,有的说:“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接下来,我随机把蝴蝶、蝌蚪等词贴在相应的昆虫旁,图文对照,让学生练读词语,孩子们个个读得有滋有味,浑然忘我。认读词语后,我请学生上来捉昆虫,并把自己捉到的昆虫用一两句话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兴致勃勃走上台,有的捉到了蝴蝶,有的捉到蚂蚁……拿着这些战利品,仔细观察外形后,学生的发言令人惊讶,有的说:“我捉到了一只蝴蝶,它穿着一件五颜六色的衣服,真好看。”有的说:“我好容易捉到蚂蚁,它很小,穿着一件黑衣服。”学生个个抢着上来捉,一个比一个说得精彩。这样孩子们既认识了事物,又巩固了词语,还发展了语言。轻松愉快,在游戏中识字

教育家卡罗琳说:“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愿意接受的。”低年级更是喜欢游戏,因此要尽可能通过游戏、表演等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使用了许多游戏方法,如: “猜字谜”游戏:我们经常根据汉字的结构,把汉字编成谜语,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兴趣。如:一头牛走在独木桥上(生)。大口里小口藏(回)。我们也鼓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编字谜让大家猜。有的编出了,一人前面走,一人后面跟(从)。有的编出了有个人,他姓王,袋里装着两颗糖(金)。井里一只大青蛙(因)。十月十日(朝)等。虽然有时候学生编的字谜比较粗糙,但是他们的创造力还是不得不令我们折服的。翻牌游戏:学生把生字制成生字卡片,然后几人一小组,边出牌边读字音并组成词,谁先把手中的生字卡片打完,谁就是学习生字的冠军,奖励一个五角星。在打牌的过程中,把不会读的字放一边,及时请教同学或老师,把手中的牌继续打完,在有趣的活动中,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些生字。另外还有“摘苹果”、“送信”、“送字宝宝回家”、“你读我找”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学生在愉快地情感状况下学习,其乐无穷。主动探究,在创造中识字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他们,独立地去掌握他们。汉字是最古老,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古代劳人民智慧的结晶,识记汉字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在指导识记生字时,我们经常引导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你还有更好的办法记吗?”以激活学生潜在的创造能量,实践证明,学生有许多识记方法。开发资源,在生活中识字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汉字到处都有,随处出现,因此我们十分重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的整合,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的社会化识字教学活动,使学生树立“生活即是识字时”的观念。利用校园文化识字。进入校园,扑面而来的校名、校训,走进班级、班级名、课程表、伙伴名字等都成了我们指导学生认识汉字的材料。如开学后,我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漂亮的名片上,贴在桌子上,课间休息时,互相认识,互相介绍自己的名字。久而久之,学生记住了很多小朋友的名字,接下来,我让学生先分小组、大组为单位发本子,继而发全班小朋友的本子,比比哪个小朋友认得的同学名字多,发本子的速度快。注重评价,在激励中识字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的渴望是被肯定。”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欲望。”评价的重要也在于此,它具有激励功能,能让学生体验进步和成功的愉快,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低年级学生,自尊心强,爱表现,为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 开辟“识字园地”。在墙报上开辟出识字园地,把学生课外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出来,可以是自己认识父母写下来的,也可以以画画形式记录下来的。建立“识字档案袋”。学生认识的字多了,如不及时巩固会渐渐遗忘,因此,我们指导学生制作了“识字档案袋”。将每天认识的字,课外收集到的商标等装入袋内,每周将字卡拿出,采用全班交流或同桌互相交流的方法,认识上面的字,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汉字。

“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运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喜欢识字,主动识字,视识字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识字教学才会事半功倍。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还应牢牢把握好识字教学的要求,“会认”的字就坚决不写,会写的字就一定要求写正确端正。不随意提高要求,也不随意降低目标,决不要求学生“会写”新教材中只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以免影响学生识字的兴趣,打击他们识字的积极性。在识字的要求上,我们也不能 “一刀切”,对识字能力差的学生不歧视,允许他们发展得慢一些,相信他们以后肯定会认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多识一些字。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摭谈 篇6

一、以人为本: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资源的人文整合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资源的人文整合,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富于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资源形象化、丰富化、动态化、发展化,使它们所含的图像、文字、声音、视频、影像、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在更大范围内为“学”所用。

1.关注生命、促进发展——有限的课内资源和无限的课外信息完美结合。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不能不考虑学生的生命发展,不能不关注其生命发展的价值取向。“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给教材编写者和教师留下了许多空间,允许并鼓励教师着眼发展,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从广度和深度上对教材进行再创造。我的具体做法是:凭借教材,积极开发课内资源为学生所用;超越教材,努力填补课外资源,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2.关注主体、实现探究——开放的学习平台与共享的学习资源完美交互。《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所提供的广阔的发展空间,构建助学型和提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平台,实现人性化、个性化、合作化的学习,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如有教师就《爱的教育》展开主题性研读,其教学过程如下。第一步独立探究。阅读文本《爱的教育》,思考作品主要涉及了哪几方面的爱,并将学习所得独立制作成PowerPoint或Word文档。第二步合作探究。网上阅读《爱的教育》的有关资料(教师提供相关网站的链接),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筛选,确定小主题,3~4人合作制作成PowerPoint或Word文档。第三步交流评价。集体交流小组研究的成果,相互补充、辩论和完善。以在线测试的形式进行学习评价,以留言板为载体抒发学习感受。第四步成果展示。自主合作完成推荐文稿,在校“红领巾”广播站播出或制作“爱的教育”网页并在校园网内发布,达到资源共享、展示学习成果的目的。这种基于英特网未来教育的主题性研读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以教材为蓝本,充分开发语文课程、网络信息的资源,学生在信息技术创设的环境下进行语文学习,逐步实现意义建构,获得多元智能的发展。如此丰富的网络课件为学习创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在网络环境的支持下可以根据自己的潜能,乃至兴趣,对学习内容决定孰轻孰重、或多或少,在各自的基础上都会得到发展。

二、以学定教: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策略的有机整合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化静为动,利用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优势,构建利于学生个别化学习、个别化体验、合作式、探究式学习的信息化环境,让现代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产生“和谐共振”。

1.虚拟情境激发求知欲望。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的条件和场所,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意义的建构和学生习兴趣的提高。情境的创设不能单纯满足“教”,在更大程度上应该促进“学”。以《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为例。教学伊始,教师即以一个虚拟情境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电视栏目,你们想看吗?”虚拟节目主持人——一学生配合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地介绍圆明园从辉煌走向毁灭的沧桑历史。随后,“主持人”请大家以科学家的身份,研究由历史学家、建筑家、收藏家提出的问题。这种虚拟的学习环境优化了学习氛围,改变了学生的身份,刺激了需要,激发了求知欲望,学生喜闻乐见,自然会积极投身学习,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

2.合作学习提升实践能力。网络教学的模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挑战。在进行网络教学时,一方面要利用人机交互功能,在估计学生可能出现困难的环节设置“友情提示”或“帮助”键,灵活地将自主探究、亲身实践过程加以分解,假如学生还有困难,可通过语音系统请求个别指导或帮助,以“人——机”“师——生”“生——生”等互动形式,推动学生自主实践获得成功;另一方面,可利用网络教室的点播功能,将一些有代表性的练习或设计在大屏幕上展播,组织学生分析、评论同伴的思维成果,或评或改,加强合作学习,增强实效。

3.质疑问难崇尚真知。“学贵有疑。”“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可贵。”利用网络教学可以消除学生提问时害羞、畏惧的心理。学生通过文本将问题输入教师主机或发布网上,而不用公开自己的姓名。教师收到信息后,可根据所提问题灵活处理。如问题简单,可直接作答或提供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如问题复杂或有价值,更多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坦诚、执著、健康的质疑心理品质和良好的质疑问难的习惯,强化问题意识,逐步形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法。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长征源小学)

责任编辑:徐纯军

摭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问” 篇7

一、注意“问”的技巧

1.精心设计, 注意目的性。

课堂上, 也不是让学生一窝蜂地去提问题, 教师在这里还处于一个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要想得周到, 那样在课堂上, 教师引导学生始终抓住一个重点去提问, 去解决问题。

2.难易适度, 注意科学性。

在提问时, 教师还应该注意问题要难易适中, 不能当问题提出后, 就如同一颗石子掉入河中一样, 再也溅不起浪花, 学生弄得一头雾水, 无法解决;同样, 也不能当问题提出后, 学生的答案就会脱口而出, 那样的话, 学生就会在心中认为提问就这么简单, 课堂上注意力就不会那么集中了。

3.新颖别致, 注意趣味性。

因为学生每天的学习量很多, 学习的科目也很多, 所以我们在课堂上提问时, 一定要新颖别致, 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同时, 也能提出一两个有趣的问题来。

4.循循善诱, 注意启发性。

在问题提出后, 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当然, 提问的人也不能自己说出答案, 那样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所以, 我们在问题提出后, 要慢慢诱导学生向问题靠近, 一点点地启发学生往问题的答案上靠拢, 这样, 既解决了提出的问题, 也有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到新的知识, 得到新的乐趣。

5.正确评价, 注意鼓励性。

问题提出后, 学生思考出了答案, 当学生说出答案后, 教师应该适时适当地给予评价, 以此来鼓励学生, 使得下次能再进行提问, 再思考解决问题的答案。当然评价时, 也不能盲目地去鼓励, 当学生的回答离问题答案太远时, 教师也应该给学生提出来, 使学生能在以后的道路上坦然地面对错误。

二、优化“问”的方法

俗话说的好:“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同样的道理, 教师要学会质疑, 也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题的方法。一开始学生心中有疑问, 但是并不会用语言来表达, 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做示范, 同时还要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 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创新。

1.敢问。

儿童来到世界, 便开始认识世界, 在认识的过程中, 就会碰到许多“为什么”, 所以, 我们教师就应该小心地呵护每个学生与生俱来的能力, 同时还要鼓励他们提出心中的疑问, 克服自己的自卑心理, 提高自己问“问题”的欲望。问题提出后, 还要培养学生去独立思考, 设法解决, 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去提问, 要引导学生去提问, 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提问的氛围。在提的问题中, 不管学生提的问题多么肤浅, 多么可笑, 多么不符合实际, 多么与主题、中心无关, 教师都不能一口否决掉学生, 甚至于去嘲讽他、讥笑他, 因为一旦你这样做了, 那么在提问者的心中就会留下不可抹灭的痕迹, 他以后也不能再问出问题了。

2.善问。

在学习中, 有疑才会产生问题, 有问题才会引入深思, 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但在这过程中, 学生还要善问, 善于把自己的问题问精、问全。学生在学习时, 从敢问到善问,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跨越, 每一位学生, 只有做到多问、勤问、善问, 最终才能学到该学到的知识。在以前的教学中, 课堂上总是教师一问, 学生一答, 教师再问, 学生再答的模式, 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和空间去思考问题, 更谈不上去提问了。因此,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 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多留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 让学生去提问。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激发学生勤于思考, 善于思考, 勇于创新。要教给学生发问的方法, 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 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构建“问”多元模式

1.形式多样, 主动提问。

在教学中, 不能总坚持上课提问或者课后提问, 教师应该想出各种方式, 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如同桌相互提问, 四人一小组相互提问, 男女生相互提问, 自由组合相互提问, 全班集体相互提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只起引导作用, 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己主动提问的习惯, 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如:我在教《望月》这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能够读出文中第二节的意境, 教师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读重点语句, 读完后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读?对自己的朗读是否满意?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为什么?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正是由于我们教师创造了让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 学生对文本中“作者眼中月”的把握就更加鲜活了。

2.善待好奇, 珍爱问题。

摭谈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的策略 篇8

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 是以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一组教材为基本教学单位, 在整合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及课外资源的基础上, 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活动的一种教学理念。把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需要一定的教学策略, 如何有效开展单元整组教学呢?

一、细读一组教材, 明确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在以“篇”为单位的教学中, 教师考虑得比较多的是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单元整组教学是以“组”为单位的教学, 需要教师整体把握整组教材, 强化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

1. 细读整组教材, 确定单元教学总目标。

人教版新教材从五年级上册开始按“双专题”的方式组单元, 在单元导语中既揭示了人文精神方面的教学要求, 又提出了读写能力方面的教学重点, 但是不可能罗列出整个单元完整的教学目标。而且, 人教版新教材在三、四年级又以人文专题组单元为主, 读写能力的教学要求渗透在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之中。单元整组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通读整组教材,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 制订全面的单元教学目标, 避免在单元课文、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教学时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

2. 紧扣单元目标, 制订课文等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一篇课文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解读。单元整组教学还要求教师在备课时, 从单元总目标出发去解读课文、指导口语交际和习作, 紧扣单元总目标制订课文、口语交际、习作等教学目标。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第八组中《一次成功的实验》一课, 分析实验成功的原因很多, 可以是小女孩的沉着冷静、急中生智, 可以是伙伴们听从指挥、做事有秩序……课文的人文内涵非常丰富。但是根据单元导语“本组课文会告诉我们怎样去爱别人。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 使生活变得更美好”的要求, 本课教学的主目标应该是“有危险要先为别人着想”, 教学重点应该放在课文中女孩对两个同伴说的“快!你第一, 你第二, 我最后”这句话上, 在多元解读中把握教材的主导价值。这样用单元总目标把一个单元中课文、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的教学目标串起来, 就可以使单元教学形成一个整体, 有效达成单元教学目标, 提高单元教学效率。

二、教材二度开发, 有机整合教学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仅靠学习语文教材是不够的。教师一定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具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 积极地开发语文教学资源。

1.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有效整合教材内的资源。

人教版新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但是, 语文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化, 各地学生的基础也不一样。教师在使用教材时, 既要尊重教材, 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五年级上册第五组中有《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4篇课文, 教学中有的教师先教《地震中的父与子》, 再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引导学生比较文中父亲和母亲不同的爱的方式, 并和《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父亲进行比较, 体会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然后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母爱, 延伸出两篇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的学习, 让学生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学习, 学生不仅感受到母爱方式的不同, 还感悟到3篇课文分别从母亲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来表达母爱的写作方法;然后借助“交流平台”, 引导学生从父母之爱的表达方式和表达父母之爱的写作方法两方面进行小结, 及时迁移到写自己父母的习作练习,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想认识、学习能力、语言表达的和谐发展。当然, 整合单元教学资源时不能为整合而整合, 要认真思考为什么整合、怎样整合等问题, 明确整合的目的, 把握整合的力度, 使资源整合真正为优化教学、为学生发展服务。

2. 积极开发教学资源, 有效整合课内外的资源。

一个人语文素养的发展, 30%得益于课内、70%得益于课外, 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量不能少于145万字。人教版中一组教材的教学时间一般是13个课时左右, 相当于两周教一组教材。单元整组教学建议教师在整合一组教材中的课文、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的基础上, 能留出1~2个课时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堂, 丰富单元学习资源, 落实145万字的课外阅读要求。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初识鲁迅”这一单元, 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朝花夕拾》这本书, 开展班级读书会。当然, 也可以随课文进行拓展阅读或群文阅读, 如教学“初识鲁迅”这组课文时让学生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致颜黎民的信》《钓虾与放牛》《藤野先生》等适合六年级学生阅读的鲁迅作品, 加深对鲁迅的了解, 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把握三个阶段, 整体推进单元教学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整体到部分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一篇课文是一个由思想情感、语言文字等要素组成的整体, 我们一直强调“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原则。一组教材也是一个由课文、口语交际、习作等要素构成的整体, 单元整组教学时也应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 落实单元整体感知、读写实践、回顾拓展3个阶段。

1. 用好单元导语, 指导学生整体感知。

人教版新教材中的每组教材前都有一个导语, 提示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在单元整组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导语, 在学生浏览整组教材的基础上细读导语, 明确单元的学习目标。在读写实践、回顾拓展阶段, 还可以让学生回应单元导语, 交流学习收获, 充分发挥单元导语的导向作用。

整体感知阶段除了让学生浏览整组教材、阅读单元导语外, 更重要的是为后续课文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练习做好规划。如根据课文学习的需要, 思考准备搜集哪些相关资料, 阅读哪些书籍;根据口语交际、习作的要求, 思考准备怎样去观察生活, 积累口语交际、习作的素材。单元整体感知的时间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而定, 但是建议时间不宜太长、指导不宜过细, 否则会影响学生后续课文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练习的兴趣。教学时间短, 学生看不完一组教材, 可以先让学生选一篇自己最喜欢的课文阅读, 在生生互相交流感受时激发学生阅读其他课文的期待心理。教学时间短, 40分钟的语文课可以这样安排:一是单元整体感知后, 马上进入单元读写实践阶段, 进行单元首篇课文的初读教学;二是前半节课进行上单元的回顾拓展, 后半节课进行本单元的整体感知, 使一册教材的教学也成为一个整体。

2. 用好单元课文, 引导学生读写实践。

课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载体, 承担着指导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习作等多种功能。人教版新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 每一组教材基本上是编排了4篇课文, 有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单元整组教学要求教师加强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 或举一反三, 在精读课文教学时渗透学法, 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应用学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或比较阅读, 在教学略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与精读课文比较,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或读写结合, 加强课文与口语交际、习作之间的联系, 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七组中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在学习《乌塔》时就可以和《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从《乌塔》想到的……”联系起来, 开展一次辩论活动, 把课文阅读与口语交际紧密结合。

在单元整组中的课文教学时, 我们可以思考这些问题:这篇课文的教学与以“篇”为单位的教学有什么不同, 怎样才能发挥单元整组教学的优势?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前已经单元整体感知过了, 这篇课文的教学起点在哪里?一篇课文也是一个整体, 怎样在单元整组教学中保证一篇课文教学的相对完整性……单元整组中的课文教学不能是零起点, 应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点、提升点展开教学;不能因为强调单元整组教学, 把一篇篇完整的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 在课堂上不停地让学生跳跃学习, 造成学生阅读理解的困难、单篇课文整体的失落。

3. 用好“我的发现”或“交流平台”, 诱导学生回顾拓展。

人教版新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安排了“我的发现”栏目, 到五年级在每个单元的“回顾·拓展”中安排了“交流平台”栏目, 积极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发现语文规律。一个单元结束时, 让学生及时复习整理所学知识, 能产生温故知新、熟能生巧的效果。回顾拓展时不能泛泛而谈, 简单重复已经学过的内容, 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抓住一个重点展开, 或把单元中的零散知识系统化, 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或强化单元学习的主目标, 适当作些延伸拓展。如六年级上册“初识鲁迅”这一单元, 在回顾拓展阶段, 让学生设计一份鲁迅先生的人物简介, 引导学生梳理本单元自己在课内外学习中了解到的有关鲁迅先生的信息, 从而较全面地把握鲁迅先生的形象, 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开展单元整组教学时, 教师常常会比较关注单元人文专题的感悟、学习方法的迁移、表达方式的比较, 而忽视认字、写字、词语等语文基础的教学。在回顾拓展时, 还可以查漏补缺, 进行重点练习;或结合口语交际、习作讲评、单元检测等内容展开, 以提高单元整组教学的时效。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摭谈 篇9

一、以“诵读”为引线

俗话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诵读是诗词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教学过程中, 诵读法已经成为理解诗词含义、掌握诗词主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教师让学生反复大声朗读不仅能帮助他们深入领悟诗词的含义, 而且还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审美和道德取向。

首先, 从形式来看, 诗词讲究韵律美, 句式整齐, 音律和谐, 押韵使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 很有节奏感。通过诵读, 学生能充分感受诗词的美妙, 体悟其中的审美价值, 从而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其次, 从内容来看, 诗词主要有写景、状物、抒情等几类, 用精炼的语言概括现实生活, 从艺术的角度赋予生活浪漫的气息。诗人对现实和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通过反复朗读, 学生能受到熏陶, 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 教师要重视诵读在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鼓励学生经常诵读。

例如在学习苏轼的《赠刘景文》一诗时, 首先, 教师可以进行有感情的诵读, 让学生感受这首诗的情感。然后,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诵读。随后, 再以诗的形式和内容两条线索展开, 让学生谈谈诗的韵律美、绘画美和表现的思想感情。值得一提的是, 在诵读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要抓住古诗, 还要关注作者及创作背景, 这对把握主题有重要作用。这首诗前两句对比秋天“荷花”的凋零和“菊花”的坚挺, 后两句话锋一转, 引出“一年好景君须记”。菊花具有什么象征意义?告君之句的醉翁之意是什么?通过多次朗读可以发现, 诗人意在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 乐观向上, 努力不懈, 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遇到挫折不气馁、奋发向上的主题深深地感染着学生, 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以“鉴赏”为深入点

诗词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积淀下来, 以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和深刻的内涵内蕴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和品格。诗词鉴赏不仅是充分发掘诗词多重含义、丰富文学要义的方式, 也是探讨诗人思想情感、研究历史的深入点。鉴赏诗词意在通过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经典诗词的理解,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诗词的价值, 并能在鉴赏中体会其中的人文情怀, 例如古人对生活的看法、内心的修养及为人处事之道。

以“鉴赏”为深入点的诗词教学不仅能延长学生对诗词情感的体验, 还能开拓思维, 提升感悟。因此, 教师要在诵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词的构词艺术、创作特色及思想情感, 帮助他们充分感受诗词的多重艺术魅力。诗词鉴赏一般可从语言风格、行文技巧、主旨、艺术手法等方面展开, 主旨是鉴赏的核心内容, 必须首先弄清主旨。例如在《赠汪伦》一诗中, 全诗以叙事的手法展开, 并运用对比的手法 (桃花潭水的千尺深和汪伦对我的情意) 来突出“我”和汪伦的情谊。通过分析, 学生能够把握诗的主旨, 感受到二人之间的深厚情意, 并反思自己和朋友之间的友谊, 由诗词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这就是鉴赏的升华。

鉴赏的形式多种多样。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研究诗词的热情, 教师就必须不断创新鉴赏的形式。诗词的美不仅在于韵律美, 还在于意境美。以王维为代表的诗人将“诗”与“画”完美结合, 使诗词呈现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特点。因此, 教师可以此为突破点, 让学生根据诗中的描述画插图, 体会诗的绘画美。例如杜甫的《绝句》一诗, 不仅运用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早春图, 还赋予此画鲜明的色彩, 展现了早春的生机与活力。教师可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来绘画, 其意义在于鼓励学生用生动形象的图画表达抽象的诗词, 在此过程中, 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再三咀嚼体会和感悟内在含义, 在绘画的同时掌握内涵, 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鉴赏把学生的认知从表层深入到了内在, 将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它不仅着眼于学生对诗词基础知识 (如诗词的朗读、翻译等) 的掌握, 更侧重于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提升文化内涵。

三、以“探究”挖掘内涵

传统语文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常常使诗词学习陷入一潭“死水”中, 课堂失去活力, “活水”难以引入, 更不要说激起新的思维“涟漪”。探究法的提出意在倡导教师打破这一尴尬局面, 更新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方法, 从而淡化教师在课堂中的决定作用, 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探究要求教师能够独辟蹊径, 引导学生以全新的形式深入探究诗词, 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诗词的价值。在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能够领悟诗词多义性内涵, 还能通过合作培养合作意识、领导意识和服务意识。

从探究的内容来看, 教师要不断引入新鲜的元素, 以新颖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眼球, 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古诗词的内涵, 以便学生能从中借鉴有价值的思想。教师可以将诗词与音乐、美术、戏剧等不同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 给予学生全新的感受, 使学生领略诗词在不同形式中的生命力, 汲取其中别样的人文精神。例如在学习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旧诗新唱”, 通过旋律让学生感受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和久别回乡的亲切感, 进而引发自己对“背井离乡”的思考, 从而更加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 学生能够感受到以艺术为载体的人文精神, 感悟诗的哲理, 体悟生活。

从探究的形式来看, 要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倡导合作探究, 以综合展示的形式来呈现探究成果, 以师生共同打分的形式来评价活动, 通过合作—展示—评价这个过程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从而提高人文素养。仍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诗为例,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围绕古诗背景、情景再现、主题深入等环节展开。在活动过程中, 各组学生要发扬合作精神, 既要着眼于个体的能力, 又要考虑到整个小组的利益, 协调个体和集体的关系, 正确认识合作在活动中的重要性, 从而树立集体意识。由浅入深的探究活动考验的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更是对学生的耐力和毅力的挑战。诗词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培养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在生活中能勇敢地面对挫折。

探究诗词要敢于突破常规, 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模式, 让学生勇于展现自己、表现自我。在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能够深入诗词的创作背景、历史发展及诗人的思想情感, 发现诗词中隐藏的内容, 充分感受诗词的价值和时代赋予的新的内涵和意义, 从而体现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提高人文素养。

四、结束语

摭谈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实施 篇10

语文在生活中产生,生活是语文的实践基地,加强现实生活与语文的联系,才能为语文教学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不仅能改变语文学习停留在讲义上的现状,还能增加语文学习在生活中的实践,实现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目的。

一、紧密联系生活,寻找教学素材

现行的教材内容许多都来源于生活,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有趣内容。语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但是,有些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学生不了解课文中的主人公和事件。对此,教师要积极带领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师在对国家历史、民族精神等课文进行教学时, 可在课前搜集与课文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帮助学生加深对国家历史和民族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心和民族自豪感,从而防止学生对所学内容难以理解, 降低学习兴趣等问题。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不仅能使学生摆脱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本中发现生活,而且能从小教育学生积极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运用生活。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对部分课文内容难以理解,学习时会觉得抽象、不容易理解。教师在面临这一类问题时,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情境的创设要贴近生活。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将教材内容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促进阅读教学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牵引,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学生尽快全身心地融入到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教师需要运用独特的方式,自然贴切地将阅读内容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铺设桥梁。教师在课堂开始时,要先引导学生注意教学主题,通过学生对教学主题的讨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将课文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对课文有独特见解。

2.问题的设计也要贴近生活。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质疑,标志着课堂教学展开了新的阶段。 为了将问题变得容易理解,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教学问题生活化,将教学问题还原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在阅读教学时,为了使问题更加容易理解,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可以将问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创设和阅读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真实地感受到课文中描绘的情境。学生学习的语文知识来源于课内的教材传授和课外的生活体验,是语文知识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的体现。

三、注重作业安排,布置生活化作业

语文和生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布置语文作业,加强学生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总结。生活化的作业不仅能使作业成为连接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也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学生在语文课本里学到有趣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课后亲身体验一下,并且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通过安排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活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适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回应,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学生通过实践和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能使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灵魂工程师下一篇:地方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