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化提升

2024-05-06

内化提升(精选九篇)

内化提升 篇1

一、知识教学情景化, 加深印象

1. 生活化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识教学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记忆的效果呢?笔者认为应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置层层递进式问题,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受到启发, 减少化学知识教学的顿挫感, 当然问题的设置也不能过于简单, 最好是学生能够联系, 但是又有可能会联系错误, 借助于学习前概念制造认知冲突, 打破其原有的认知平衡, 激发学生想知道结果的欲望, 并寻求“不平衡”的成因, 逐渐形成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生活的化学知识无处不在, 学生思考的空间甚是宽广, 生活化设置化学情境, 引导学生从生活到化学, 再从化学到生活, 促进化学知识内化。

2. 实验化情境,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高中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情境的创设, 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进行规律的总结本身就是生成和创新的过程, 有助于知识的内化和化学品质的提升,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可以将教材中的一些实验进行改进, 如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引导学生从提升实验的绿色化和可视化的角度出发, 对实验方案、原理进行分析和设计, 树立批判式继承的创新意识。

例如, “Fe (OH) 2白色沉淀的制取”, 实验操作上“白色沉淀”的生成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影响白色沉淀物生成的原因是什么?”“用哪些方法可以避免Fe2+的氧化, 且能保持较长时间?”通过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中实现教材实验方案不足的自我认识, 再结合自己的原有知识和经验设计出更为优化的实验方案。

二、习题教学精致化, 内化提升

1. 设置开放性问题, 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

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于能否将知识内化, 内化程度的表现在于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综合性问题的研究优化知识结构, 提升内化程度。

例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用来鉴别乙醇溶液和苯酚溶液?

解析:利用二者性质的差异之处, 寻找物质加以鉴别。可以总结出常见方法: (1) 闻气味 (2) 冷却 (3) 滴加溴水 (4) 滴加氯化铁溶液等方法。同时排除一些错误的方法:酸碱指示剂法、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等。

点评:通过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探究, 加深二者性质的理解。

2. 注重以题纠偏策略, 帮助学生沉淀正确方法

在习题课的教学中教师教会的学生不仅仅是解题过程, 还要引导学生去研究题目, 训练学生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总结归纳的能力。针对学生产生的典型错误, 设计有一定针对性的专题训练, 使学生逐步学会反思自己为什么会出现错误, 习题讲评时不断剖析习题的错因。把批改作业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错误打在幻灯片上, 让学生相互指出错在哪里, 分析错误出现的原因, 师生共同找出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错误的方法, 引用变式训练当堂练习, 课后寻找同一类型的习题加以跟踪巩固。

例2: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B.室温时浓度均为0.1mol·L-l的NH3·H20和NH4Cl的混合液, p H为10, 则:c (NH4+) +c (H+) >c (NH3·H20) +c (OH-)

D.0.1mol·L-lNa HC2O4溶液显弱酸性, 则:

解析:A中需要考虑NH4+的水解, 所以c (SO42-) >c (NH4+) ;B中考查的是电荷守恒原理, 需比较c (NH3·H20) 与c (Cl-) 的大小关系, 比较电离和水解的强弱;C中考查的是物料守恒;D中考查Na HC2O4中电离和水解的程度。学生在这道题上面的典型错误是将电离和水解混为一谈, 所以在比较离子浓度的时候无法抓住溶液中的主要矛盾, 无法准确运用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关系, 导致错误的发生。教师请学生自己分析溶液中是单一溶液还是混合溶液, 混合溶液先考虑二者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然后考虑电离和水解的程度大小, 总结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在此基础上, 复习三大守恒原理, 并采用变式训练进行知识的强化, 达到以试题为载体, 将学生考虑问题的偏差纠正过来, 形成条理清晰的解题思路。

总之, 要提高学生化学知识内化能力, 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 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实验的角度出发注重学生的思维创新, 注重习题教学的策略, 开发学生的潜能, 发展学生的智能, 实现知识的高效内化。

摘要:学生在化学学习中, 总觉得课上能够听懂, 就是一下课知识点就模糊了, 到了自主做题时, 困难就来了, 其根本原因在于知识没有真正的内化, 提升知识内化能力是促进高中化学教学高效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高中化学,知识结构,内化,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克龙.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J].化学教学, 2007 (5) .

内化提升 篇2

[摘 要] 对于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来说,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孩子的认知基础,为幼儿未来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莫大的帮助。有了丰富的知识经验才能让孩子在这基础上总结、组合、提升,从而汲取更多更新的知识、技能。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丰富的知识要传授给幼儿,不可避免的与“灌输”相关联。这是一种自上而下幼儿被动的接受方式。幼儿接收到的概念往往是苍白、模糊、容易混淆的。

而采用“比较法”为抓手则充分调动了幼儿探索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自主的思维、分辨来发现概念的本质,区别模糊的概念和经验,有效地主动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过程是上下互通,生动有个性的。充分发挥了幼儿探索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培养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为幼儿的终身学习着想。但我们也要避免无效的、盲目的比较。

[关键词]比较法、做中学、概念、内化、提升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 “比较法”是人们常用的思维方法,是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方法,通过事物间相同特征或相异特征的比较,提示事物的本质和区别。人们认识事物往往是从区别事物的本质特征开始的。而要区别就要有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事物之间在现象上和本质上都存在着同一性和差异性。现象上的同一和差异一般来说是容易识别的,而本质上的同一和差异就不那么容易识别。在教学活动中,它将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对于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来说,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孩子的认知基础,为幼儿未来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莫大的帮助。有了丰富的知识经验才能让孩子在这基础上总结、组合、提升,从而汲取更多更新的知识、技能。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丰富的知识要传授给幼儿,不可避免的与“灌输”相关联。这是一种自上而下幼儿被动的接受方式。幼儿接收到的概念往往是苍白、模糊、容易混淆的。

而采用“比较法”为抓手则充分调动了幼儿探索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自主的思维、分辨来发现概念的本质,区别模糊的概念和经验,有效地主动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过程是上下互通,生动有个性的。充分发挥了幼儿探索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培养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为幼儿的终身学习着想。但我们也要避免无效的、盲目的比较。

一、认知冲突激发幼儿自主的比较

比较只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科学概念的真正内化却需要幼儿自主地比较鉴别,这就需要老师找到幼儿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幼儿自主的比较学习。

金秋,园内一丛丛的一串红正绽放着娇艳的红色,煞是好看!孩子们每次排队经过花坛,总会被这团红色吸引,还忍不住要伸手摘上几朵。孩子们虽然喜爱一串红,可还未认识过一串红,看来一串红是孩子们一个认知的兴趣点,于是我及时组织幼儿开展一串红的认知活动。

一串红的名字很形象,与花的外形十分贴切,于是我先从一串红的外形入手。我把一串红的外形分解成茎叶和零散的花朵(其中花朵的颜色、花形多样)让孩子自己来拼贴成一串红。

首先从花朵中挑选出一串红的花朵,孩子们由于具备了观察经验,所以很容易就能成功完成了。其次是把花朵拼放在花茎上。花朵在花茎上生长的位置是孩子平时观察的盲点,也是认知活动的重点。孩子们只是根据自己的回忆和猜想进行摆放,有的把花朵放在花茎的梢上,有的把花朵拼成一团花球,有的把花朵连接成一条长长的花链。到底一串红的花朵是怎样长的呢?孩子们的不一致激发了孩子更大的探究欲,急切地想要知道正确答案。

带着疑问我再次让孩子们观察。这次的观察孩子们尤其地仔细,专注地看,用心地记。这下孩子们自信地拼出了一串红的样子,和一串红实物比较,终于成功了,孩子们别提多开心啦!这时老师加以总结:红红的花朵在花茎上整齐地排列成能一串,我们叫它一串红。孩子们一下就对一串红有了深刻的认识!

分析:

在一串红的认识活动中,我一改以往老师为“导游”带领幼儿按照老师的“路线”来被动认识的模式。采用挑出孩子探究点的方式,激发孩子自主地探索比较认识。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模式。

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经常观察一串红,对一串红的颜色和花形应该是记忆深刻,如果把孩子已知的经验作为认识的重点,那无异于“炒冷饭”,孩子一定觉得索然无味,探究欲不但不会被激发,反而就被泯灭了。因此,我没有把这作为重点,而把孩子观察的盲点(花朵的生长位置)以过孩子的自主操作、比较暴露出来。孩子在自主的活动中发现了争议和疑问,这无疑成为孩子想要进一步探索的催化剂。为了寻求答案,孩子的再一次观察更有积极性,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成效了。

更重要的是,由于疑问的最终答案是孩子们通过努力自己寻找到的,孩子们更有成就感,对于自主探究活动更加青睐,积淀了孩子好的学习方法、探索精神。

二、运用多通道多感官比较

传统意义上的“比较法”往往是单一通道的,比较的途径局限于观察、思考、分辨。这样的学习方式显然满足不了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小班幼儿认识周围事物,建构自己的概念体系是通过多通道、多途径、多感官来整合的。

如比较认识水果的活动中,教师没有立即出示水果实物,而是拿出了水果的黑影图片,让幼儿猜猜是什么水果?

幼儿积极性一下就调动了。纷纷猜测讨论。幼儿:“是苹果。”教师:“你怎么知道的?”“我家里有的。苹果就是这样圆圆的。”立刻有幼儿附议,“是的,我也见过的。”“我还吃过呢。”“是苹果。”

但也有幼儿提出了异议:“是橘子!”教师:“怎么又是橘子了?你怎么知道的呢?”幼儿:“橘子是圆的!”此时也有幼儿附议。并且争论的声音更强了。

“不对的,橘子上面没有那个小柄的,苹果才有呢!”这个细小的发现给了许多幼儿定论的依据。

“到底是那种水果呢?我们来看看正确答案。”老师这才拿出实物苹果。孩子们立即欢呼雀跃起来“噢!~我猜对了,就是苹果。”

老师把苹果传给每个幼儿,摸一摸,闻一闻,再尝一尝水果。却没有立即要求让幼儿来表述什么。

接下来,老师出示橘子的黑影卡片,孩子们异口同声说:“是橘子!”老师问:“为什么你们都说是橘子呢?”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骄傲自信地说出其中外形的不同之处。这时老师拿出橘子实物,孩子们一片欢呼,活动室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老师再把橘子传给每个幼儿,摸一摸,闻一闻,再尝一尝。这次让幼儿讲一讲,橘子和苹果的不同。“哪种水果摸上去光滑?”“哪种水果是酸溜溜的?”“哪种水果果肉里的水多?”“它们的颜色一样吗?”“你还发现它们哪里不一样?”

由于有了比较,孩子们的发现更多了。“苹果的皮薄,橘子的皮厚。”“苹果的肉是一大 1 块的,橘子的肉是一小瓤一小瓤的。”“苹果硬,橘子是软的。”……

其余几种水果,老师都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认识区分不同水果概念。幼儿的认识兴趣由于水果的变换,小话题的变换而始终处于较兴奋的状态。通过自主比较,幼儿能抓住水果外形的不同特征,在不断地比较、辨别、认知、表述下,幼儿对不同水果的概念有了更清晰更深化的认识。教学效果明显好而有效了。

分析:

对于幼儿来说,接收新信息是多通道多感官的。教师正是迎合了本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和需求,通过视觉的比较、触觉的比较、嗅觉的比较、味觉的比较来丰富各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是有效地区分了概念间的不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采用“比较法”,围绕水果的不同特征,由幼儿自主地通过多纬度、多感官的比较,来抓住不同水果间最本质的区别,从而建立和深化水果的概念。

三、同中求异

在原有经验上进行知识累加或更新,从而获得的新概念。比突然进入幼儿认知领域的新概念更容易让幼儿接受。老师又选择得将新知识和幼儿的相关经验罗列出来,引导幼儿自主比较,帮助幼儿提升原有概念。这样做为幼儿掌握新概念搭建了脚手架。

比较点:

1、不同颜色的花朵

2、不同的花形(主要是花瓣形状和花瓣数量)

通过前期的观察,幼儿对迎春花有较深的印象,在活动中,孩子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学习、认识状态。

我出示了许多不同花色、花形的花朵任幼儿观察比较,从中挑选出迎春花,通过观察比较,幼儿首先选出了所有黄色的花朵,看来,孩子对颜色的认识很敏感、很深刻。

在剩下的黄色花朵中,孩子挑选出近似迎春花的花朵,这过程里,孩子对花瓣形状出现过分歧,花瓣到底是圆的还是尖的,在出现分歧时,我没有充当“裁判”的角色,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我让孩子们观察迎春花的放大照片,比较一下各种花片和照片中的花形,通过比较,孩子们自己找到了正确的答案:花瓣是稍尖的。

孩子们挑出稍尖的花瓣花形,满以为花朵找对了,任务结束了,就不再注意观察更细致的地方,这时,我引导幼儿再次观察,这些花难道真的都是迎春花了吗?再仔细看看哪里不一样?

经过老师的提醒,孩子们发现花瓣数不一样,有的三瓣,有的五瓣,有的六瓣,使哪一种呢?孩子们一下茫然了。“我们怎么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孩子们说:“只要再看看照片就知道了。”于是大家再观察起照片,通过与照片的比较,数一数,终于找到了真正的迎春花。

分析:

孩子们在不停地观察、比较、挑选中认识了迎春花的花形特征,在熟悉的花色花朵中比较鉴别出不同的花瓣形,在相同的花瓣形中比较鉴别不同的花瓣数,幼儿就是在不断地观察、比较、鉴别、挑选中不断调整,渐渐清晰,完善了对迎春花的认知、比较,帮助幼儿对事物进行鉴别,而鉴别的过程恰恰是幼儿对事物本质认识、区别、记忆的过程。

在熟悉的花色花朵中比较鉴别出不同的花瓣形,再相同的花瓣形中比较鉴别不同的花瓣数,幼儿就是在不断地观察、比较、鉴别、挑选中不断调整,渐渐清晰、完善了对迎春花的认知。

四、异中求同

许多事物表面看起来没有相似之处,但在本质上存在着共同点,这对幼小的小班孩子来说不易发现和掌握。运用比较法就能解决幼儿面临的难题。

在认识“雨具”的活动中,雨具的防水性是活动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老师:“在下雨的时候为什么要带这些雨具?” 幼儿:“因为他们不怕雨。” 老师:“怎么会不怕雨?” 幼儿:“因为他们没有洞。” 老师:“这件衣服(牛仔服)有洞吗?” 幼儿:“有,没有。”(意见不一)老师:“哪里有洞?” 幼儿:“看不见洞。” 老师:“你的衣服能挡雨吗?” 幼儿:“不能,会湿的。” 老师:“雨衣会湿吗?” 幼儿:“会,不会。”(意见不一)

面对幼儿迷茫的经验,我决定用比较实验来解决,先让幼儿摸一摸雨衣、雨伞、雨鞋,说说是什么样的?什么感觉?

幼儿:“滑的,光的,没有洞……”

老师组织幼儿做了三个小实验,把干燥的餐巾纸放进雨衣、雨鞋、雨伞里,然后放进水里,请幼儿观察这些雨具能否保护餐巾纸的干燥。许多幼儿都很担心这些雨具的防水性,可实验结果让他们兴奋不已。

分析:

活动中,比较法成为幼儿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雨伞防水性是在比较法中发现的,各种雨具的外行特点大不相同,可是他们之间却有着共同的防水特性,这个本质共同点也是在相互的比较中呈现出来的,比较得越多越细致,得到的答案就越丰富越全面。比较有助于幼儿总结经验,找到科学现象的本质原因。

积极内化,语用能力提升的助推剂 篇3

[摘 要]目前的阅读教学,学生并没有在语用实践中获益太多,他们的语用能力仍旧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只有语言积累,而无内化悦纳就进行语言表达实践,导致学生思维认知的断层。在教学中,要从文本走向生活、以意蕴融合语言、从内容转向结构,让学生在可感语境、语言形式的转换和概述历练中内化运用,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内化 品悟 语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5-034

自从修订后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用”教学理念以来,各种语用实践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但纵观近年来的阅读教学,学生并没有在语用实践中获益多少,他们的语用能力仍旧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只有语言积累,而无内化悦纳就直接进行语实践,导致学生思维认知的断层。那如何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呢?

一、从文本走向生活,在可感语境中内化运用

不同的语言情境,作者常常会选用不同的言语结构与模式加以呈现。只有做到形式之“言”与内容之“意”高度契合,才能真正形成“表之于外,达之于人”的效果。而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言语形式与表达意蕴高度交融。这也为阅读教学中品悟语言、内化语言,直至运用语言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例如,《蒲公英》一文中,太阳公公有一段“嘱咐”小种子的话。既然是浸润在“人物嘱咐”的语言情境之中,教师就要引领学生从太阳公公的话中寻找:哪些语言体现了这段话是人物在“嘱咐”呢?学生在深入文本后圈画出“记住”“不要”“只有……才”“别”等语言,并紧扣这些语言感受“长辈嘱咐”的言语形式;然后,教师继续引领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嘱咐”这一独特语境表达的实质;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忆:哪些人曾经“嘱咐”过你什么?运用刚才圈画的词语,用上“嘱咐”来说一段话。

纵观这一案例,教师首先从语段表达的核心之意“嘱咐”入手,引领学生探寻这一语境下的言语形式;然后,在深入朗读品味中内化这一言语形式对表达“嘱咐”语境所起到的作用;最后,引领学生进入生活,进行言语实践,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以意蕴融合语言,在形式转换中内化运用

古语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对阅读教学中的语用实践而言,这句话并不适用。解读文本,学生会形成自己独特、个性的感悟。语用实践要在学生已经“意会”的基础上,进行准确“言传”的训练,引领学生在体悟之“意”与形式之“言”中反复穿行,相互转化,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在教学《哪吒闹海》一文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后说出了“恶毒”“心狠手辣”等词语;随后,教师要求学生运用关联词“因为……所以……”来说说哪吒惩治龙王的原因;最后,教师改变言语表达的方式,要求学生尝试用“之所以……是因为……”的方式进行表达。

在这一案例中,通过替换词语的方式,引领学生利用文本具体语境的全新的语言图式,促进了学生对词语的积极内化;然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范式,指导学生依托范式、变换范式进行语言表达实践,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不断发展。

三、从内容转向结构,在概述历练中内化运用

在语文核心能力中,概述能力是基础工程,既包括对文本整体内容的概括性提炼,又有对文本细节描述性表达,是提升其他能力的重要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在学生初读文本之后,就直接让学生进行概括描述。很多时候,学生表现得捉襟见肘、无从下手。因此,在学生具体描述之前,教师可以变换不同的形式为学生的概述文本奠定基础。

如,在教学《三袋麦子》一文时,教师结合文本内容、语言和结构特点,为学生设置了这样的概述思路。首先,让学生说说课文讲述了哪些人和小动物,他们做了什么,最终的结果如何。教师引领学生以三个动物为主线,分别进行概括。其次,依托板书,引领学生或按照课文的写作思路,或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概述。其三,自己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小动物,说说自己的理由。最后,如果你也有这样一袋麦子的话,你会怎么做。

案例中,教师先引领学生体悟文本、抽取核心要素,为学生全面概述奠定了基础;再转换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视角,在内化文本内容和语言的同时,更内化了故事的基本结构;最后让学生叩问自己的阅读感悟,尝试将自己的阅读所得融入自己的概述中,从而达成了内化文本结构,丰富言语图式的目的。

总而言之,语用训练是促进学生言语生命发展、提升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重要依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而要引领学生在悉心品味、自主内化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语言实践平台,推动学生的语言表达,从而真正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基。

内化提升 篇4

一、知识内化———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

深入课堂观察, 不难发现, 许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简单传授、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 整个课堂被教师的话语霸占。他们在讲台上卖力地讲课, 为的是讲完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 只能由学生自己来建构, 而且这种建构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1]。正如皮亚杰所说:“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头脑里原有认知结构的加工才能被学生真正认识和掌握。”由此可知, 课堂教学是教师知识的外化过程, 教师教了知识, 并不等于学生就学到了知识。教材文本知识和教师知识只有经过了学生认知活动重新组合才能转变成其内部的知识, 也就是只有使教材新知识和教师知识与学生主体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经历和生活经验建立内在联系, 才能形成其新的认知结构[2], 即实现知识结构向认识结构的转化, 这一过程即为知识内化的过程。

学生学习任何东西, 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在课堂教学中, 只有促进学生把学习的新知识融入到自己已经形成的知识网络之中, 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教师才算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学质量才能获得提高。

二、教学“三化”———促进知识内化的策略

(一) 学习过程自主化———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3]。知识的内化需要学生主体能动性、创造性地参与, 才能生成“个性化”的知识建构。因此, 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角, 他们已有的知识和思维活动应该成为教学设计的重心, 教师应当把大部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把教学主体任务交给学生, 把课堂的主体话语权让给学生, 因为教师成为一名站在学生身旁的引导者比成为一名站在讲台上的圣人更有价值[4]。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以采用学案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新课改中, 学案因其体现的“学生中心”、“先学后教”等特征, 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载体, 备受广大教师青睐。学案的编写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内容简明扼要, 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 主要应包括学习要求、重要概念、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等。

【案例1】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

1.学习要求

(1) 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2) 了解联邦政府权力的分配结构;

(3) 理解1787年宪法的分权制衡原则;

(4) 评价1787年宪法;

(5) 比较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的异同。

2.重要概念

邦联制;联邦制;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制;两党制。

3.学习方法

(1) 图示法:绘制美国联邦政府权力分配结构及制衡关系示意图;

(2) 表格法:列表比较邦联制与联邦制;列表比较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4.自主学习内容

(1) 新生的美国面临怎样的处境?造成这一处境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应如何解决?

(2) 邦联制与联邦制有何区别?

(3) 1787年宪法如何加强联邦的权力?

(4)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是如何构建的?

(5) 1787年宪法是如何协调中央与地方、大小州和南北方之间关系的?

(6) 1787年宪法如何防止专制, 保障民主?

(7) 何谓“驴象之争”?其实质是什么?

5.合作学习内容

(1) 列表比较邦联制与联邦制;

(2) 绘制美国联邦政府权力分配结构及制衡关系示意图;

(3) 列表比较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6.知识整合

如何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二) 学习内容问题化———问题引领学生探究

问题是课堂的生命, 是思维的动力, 没有问题, 就没有探究, 课堂也就失去了活力和趣味。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能使学习者产生认知上的冲突, 内化为主动探究的动力。历史研究的基本步骤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解决问题, 这其中的每一步骤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我们应该摒弃按教材历史事实发生的背景原因条件、过程概况、影响及评价“三段式”传统教学模式, 把学习内容按教学或者复习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易错点等精心设计成若干个紧密联系、难度适中的探究性问题,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 运用已有知识、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 从而建构起新知识。

问题的设计是引领学生探究, 激发学生思维, 促成知识内化的关键。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 熟练把握教材, 构建知识体系, 紧紧围绕教学主题来设计问题。教师还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使设计的问题难易适度, 造成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 引领学生顺利进入“最近发展区”。案例1“自主学习内容”中, 就是把本节课主要知识内容设计成七个具体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

教学过程中, 要重视问题的“动态生成”。学生发现和生成问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建构知识并运用已知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图片、文字等历史材料, 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之中, 通过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分析, 由学生自主生成问题, 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生生交流, 师生互动使问题得以解决, 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理解。

在《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中, 比较美国民主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 也是一个难点。教学中, 用表格方式厘清两种政治体制权力运行的机制后, 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英美两国所创立的新的政治体制的深远意义。为此, 我在列表比较之后, 设计了三个问题:

(1) 有人说, 英国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 反封建不彻底, 有其保守性, 因此, 美国民主共和制比英国君主立宪制更优越。谈谈你的认识。

(2) 从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 这两种政治体制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趋势?

(3) 英美政治民主制度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何启示?

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探究、讨论, 加深了学生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解。学生从三个层面认识了两国的政治体制:一是这两种政治体制都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主要形式, 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现代政体的典范;二是一种政治体制是否优越、先进, 主要看它是否适合本国国情, 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三是英美两国新的政治体制的建立, 反映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三) 教材知识系统化———科学构建知识结构

人类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就是认知结构, 这种认知结构越是有序和组织化, 则其内化的知识的智力价值就越高[5]。皮亚杰强调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 而是努力建构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能否有效地实现知识内化, 与教材知识结构呈现方式有极大的关系。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根据学生已有认知结构, 加强学科整合, 揭示内容联系, 将教材知识系统化, 向学生提供有序化、整合化、有意义的教材知识结构, 把教材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帮助学生准时内化, 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结果。

【案例2】必修一专题七《美国1787年宪法》知识体系

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历史课堂教学“三化”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 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 以问题探究、生成为引领, 以有序整合建构知识体系, 促进学生把教材知识内化成合理化的知识结构, 进而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水平和理解能力。

摘要:教师教了知识, 并不等于学生就学到了知识、学会了知识。学生学会任何东西, 最终都要通过内化, 知识内化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历史课堂教学中可通过“三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历史教学,建构主义,知识内化

参考文献

[2][5]周天梅.论知识内化教学——一个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08.

储存内化迁移实践 篇5

一、注重语言积累, 扩大口语交际的物质储量

1. 在阅读教学中积累。

学生在课堂上所积累到的语言材料必然有限, 所学到的只是一种方法而已。而课外读物内容丰富多彩, 特别是文学名著。古人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2. 在语言运用中积累。也就是学生在日常口语交际中, 从他人口中获得的, 而自己所储存的词汇库中又没有的语言。

二、注重语言感悟, 内化口语交际的所需材料

语感是人对语言这一现象的直接的、整体的感受, 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长期语言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能力。只有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 才能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准确、深刻地理解他人的言语。

1. 要引导学生多读。

即“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指导学生多读。“多读是我国学习语文的传统经验。只有多读, 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这儿的“多读”一是指遍数多, 古人云:“读书千遍, 其意自见。”是也。二是指数量多,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了数量, “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三是品种多, 教材本身提供的课文就展现了各种文学体裁, 加之推荐的课外读物中的中外文学作品, 其目的是让学生如蜜蜂酿蜜一般, 从多方面吸收营养。四是朗读和诵读, 叶圣陶老先生要求我们:“令学生呤诵, 要使他们看做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 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 并不希望早一点背诵, 而自然达到纯熟境界。”

2. 加强虚词和文言文的教学。

因为, “汉语的语法规则相对较小, 而语言组合的灵活性较大, 语言表达方式的选择, 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经验, 依靠语感, ”对虚词的教学, 有助于学生对言外之意的感悟, 对文言文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现代汉语水平, 加强他们古文知识的积淀, 增强学生运用现代汉语的宏观语境。

在上好口语交际课的同时, 广泛开辟第二阵地, 特别是学生回家向父母讲述学校的学习生活趣事、校园新闻, 孩子在家待人接物、走亲访友等现场情境, 都是学生口语交际实践的大好场所, 我通过“家长教师沟通卡”, 不仅向家长介绍指导学生口语交际的方法, 评价交际行为的要点, 而且通过此卡如实收集到孩子在家完成口语训练作业的情况, 从而构建了“家庭———学校”共同实施口语交际实践的网络。

道德内化的心理机制 篇6

所谓道德内化, 就是个体在外部环境影响下, 将社会的道德要求、道德规则转化为自身动机系统的一部分, 从而在无外界压力的情境中作出道德行为。即通过一定的道德理论、道德规范或道德观念等作用于人们, 使人们产生身心的某种影响和需要, 使人们不仅真诚地信服、接受和遵守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而且自觉地将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纳人自身品德结构之中, 变为自己的观点和信念, 成为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内在力量的过程。

二、道德内化的心理因素

首先, 道德内化需要一定的认知水平。只有对道德规则、道德概念有正确的认识, 对道德是非间题有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对自己的行为将对他人产生什么影响有充分的知觉和估计, 才有可能将道德准则内化。皮亚杰、莱士特等人的研究表明, 人们的道德水平与认知水平是呈正相关的, 因此认知因素是道德内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 情感因素也道德内化的重要因素。从外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内部的道德需要的过程中, 道德情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当个体作出道德行为时, 就会产生愉快、满意、欣慰等积极情感, 这些积极情感起着自我激励的作用, 它将有利于道德行为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二是一旦个体违背了自己的道德规范时, 就会产生一种内疚感来惩罚自己, 个体为了避免内疚感的惩罚, 就必须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 有效地制止不道德的意念和行为。

再次, 道德内化还需要有较强的心理动机。个体在任何道德情境中要作出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 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和诱惑, 而道德动机将起定向、推动和维持道德行为的作用, 它保证个体能冲破各种阻力, 战胜各种诱惑, 坚定地实施道德行为。

三、道德内化的类型

道德内化是一种长期的复杂过程, 根据道德内化形成的方式和内化的程度, 可以将它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一) 消极型

这是建立在条件性恐惧和焦虑基础上的道德内化。一个人由于作出某种不良行为而遭受惩罚, 因而对这一行为及其情境产生了焦虑。这种人在无人监督情况下也能抑制不道德行为或作出道德行为。这是一种最低级的道德内化类型, 属于这一类型的人只是内化了具体的道德规则, 而且对其道德意义尚未理解, 只是从消极的方面 (避免惩罚或摆脱焦虑) 去遵循规则的。

(二) 榜样型

这是建立在对某个榜样或榜样群的积极定向基础上的道德内化。这时, 个体对他所尊敬的并以其自居的人物的道德标准深信不疑, 事事处处加以模仿, 即使榜样不在身旁, 也能参照榜样的道德标准行事。属于这一类型的个体已内化多种道德规则, 已基本理解它们的意义, 并从积极的方面 (希望受奖赏或成为英雄) 去遵循规则。

(三) 原则型

这是建立在对道德原则的充分理解和坚信不疑基础上的道德内化, 是一种最高级的内化形式。属于这一类型的个体已经在心理内部形成道德规则体系。这是一个分层次的结构体系, 高居这一结构体系最上层的是一些最基本的道德原则, 他们具有抽象性、普遍性和权威性等特点。抽象性是指这些道德原则已摆脱了具体的道德情境和来源, 成为一种纯理性的东西;普遍性是指它适用于一切道德情境;权威性是指它们是高于一切的, 其它一切道德规则都必须服从这些原则。属于原则型的个体, 讲遵循这些道德原则作为自己的义务, 而不是为了某个榜样。

以上三种道德内化类型, 从发展的角度看, 消极型出现最早, 在年幼儿童身上就可看到这种内化;榜样型出现稍晚, 一般在学龄初期儿童身上可看到这种内化;原则型出现最晚, 一般要到青年初期才有可能出现。

四、不同学派对道德内化的阐释

(一)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 “自居作用”是道德内化的主要机制。所谓“自居作用”实际上是一种无意识的模仿, 它是儿童因害怕父母的惩罚或害怕失去父母之爱而去吸收父母的各种特征, 包括道德标准和价值观。通过“自居作用”, 儿童将外在的道德规则内化到自己的人格结构中去, 逐步形成“超我”, 即所谓良心。一旦儿童违犯道德规则, 超我就采用一种特殊的惩罚手段——内疚感来惩罚自己, 儿童为了逃避这种惩罚, 就要与内化的道德规则保持一致。

(二) 行为主义者认为, 人们以前不良行为曾多次收到过惩罚 (负强化) , 而道德行为曾多次受到过奖赏 (正强化) , 行为与后果之间建立了暂时的联系。所谓道德内化实际上就是条件反射的建立。

认知主义的代表人物皮亚杰在系统研究了儿童道德发展的基础上提出, 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 儿童道德发展与智慧发展是平行的, 一定的道德水平总是与相应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外部的道德规则、价值观念之所以成为儿童自身的东西, 是通过一系列同化或顺应的过程实现的。所谓同化, 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于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所谓顺应, 就是同化性的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因此, 同化与顺应是客体与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同化是将外部的东西纳入主体已有的结构, 而顺应则是以主体内部结构的改变来适应外部世界。通过不断地同化与顺应, 人的认知结构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人的道德水平也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即从一种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支配的道德判断发展到自身具有的价值所支配的道德判断。

从以上几种对道德内化机制解释的不同观点看, 弗洛伊德非常重视动机和情感在道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 但忽视了认知因素。皮亚杰则只专注于认知因素而忽视了动机和情感的作用。行为主义者用条件反射来解释道德内化现象, 虽然简单明了, 但无法说明在相同的环境中会形成不同的道德品质这一事实。社会学习理论家们提出学习行为可隐于内部而不表现, 行为获得可不依赖直接的强化物, 特别强调道德原型对儿童道德行为的影响, 但也很难解释这样的现象。

五、马丁·霍夫曼的道德内化理论

马丁·霍夫曼是西方第一个系统提出道德内化理论的心理学家。他提出道德内化的机制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知机制对规则的认知特性进行加工整合, 二是移情和移情基础上的内疚感。霍夫曼曾系统比较三种训育方式 (暴力手段、爱的取消、诱导) 对儿童道德内化的作用。研究表明, 道德内化以及高级的内疚感的产生与诱导方式有直接的关系。诱导方法主要强调父母应该对儿童行为的后果加以解释, 同时表明其它两种训育方式对儿童的道德内化无显著促进作用。

霍夫曼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分析了这三种训育方式影响儿童道德内化的机制。暴力手段和爱的取消具有激起儿童唤醒水平的作用。过低的唤醒水平, 会使儿童根本忽视父母或老师的教导;而过高的唤醒水平, 往往会激起儿童的抵触情绪, 不利于对诱导成份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当以诱导为主时, 儿童注意力才会集中于自己的不良行为对别人产生的影响;其次, 父母的解释可以降低道德规范的强硬性, 从而减少儿童的抵触反应;再次, 诱导方式一般不带有惩罚性质, 避免使儿童产生焦虑。总之, 训导技术应以诱导为主, 集中于儿童的道德内化。

霍夫曼的道德内化理论集各家所长避各家所短, 对道德内化机制的分析更全面深刻。既看到道德内化过程中认知的作用, 又注意动机和情感的影响。他还运用归因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分析了道德内化的机制, 对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启发。霍夫曼的道德内化理论的主要不足是只注意强制性的道德规范的内化, 而忽视了积极的道德规范的分析, 将道德内化看成一个消极的过程。另外, 霍夫曼的研究只停留在儿童早期, 只涉及一些低级的道德规范的内化。

由于道德内化现象本身的复杂性, 目前对其机制的尚未认识清楚, 许多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随着研究的进展必将极大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燕国材:《谈谈道德内化问题》, 《中学教育》, 1997年第6期。

[2]顾海根:《道德内化的心理分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版) , 1999第22期。

信息技术促进道德内化 篇7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激“趣”导入

一堂好课应当从优异的导入开始。如在讲授四年级下册《说了就要做》一课时, 上课伊始教师先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视频, 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设疑, 通过“为什么懒羊羊为了睡懒觉而爽约, 羊羊们就不喜欢他了呢”等问题逐步导入, 揭示课题。学生的学习欲望空前高涨, 在轻松的环境下通过欣赏短片和讨论明白了道理:做人要诚实守信。

2.激“思”导学

任何知识的学习和提升都离不开想象, 想象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 是经验的加工和改造。教《小小一粒米》一课时, 在学生充分感知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之后, 教师出示了反映国内外贫困地区饥饿现象的一组照片。学生的思维被这些触目惊心的照片激活了, 他们纷纷想到要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 想到了平时的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很明显, 学生已把自己的情思融入到了教学活动中, 一切水到渠成。

●有利于开拓鲜活的教材内容

1.激“情”内化

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积极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将学生的情感体验升华到一个新的层面,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道德的认识和理性的发展, 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增强了明理和导行的效果。如教学《和爸爸妈妈交朋友》一课时, 教师播放了班上一位同学的妈妈对孩子成长回忆的录像, 母亲慈爱的脸庞以及亲切的话语, 打动了每个学生。看过录像之后, 孩子们又看着手中妈妈给自己的亲笔信, 更是泣不成声。教师通过多媒体化无声为有声, 化抽象为具体, 从听觉、视觉上感染学生, 打动他们的心灵, 将孝敬父母的情感自然地内化成学生的情感体验, 而不需要教师的过多说教。

2.以“境”激情

现代信息技术和思品教学的融合, 为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做了情境铺垫。在《我们的母亲河》这一节课的课堂上, 教师先演示课件, 让学生认识地球上哪里有水, 播放人们在地球上辛勤地劳动、愉快地工作、幸福地生活的情景, 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讲了水的重要性之后, 说:“如果我们不节约用水, 我们的地球将会这个样子。”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干枯的地球在转动。学生立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设想了各种结果, 这与多媒体的使用有直接的、必然的关系, 它以情景化学习材料作为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媒介, 直观形象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尤其在小学阶段, 信息技术与思品课程的整合, 让学生不断地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习成长, 使他们逐渐学会获取信息、分析加工信息。这样既遵循了品德与生活教学的规律, 又发挥了学生主体的作用, 为将来适应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好铺垫。

内化积累“四步曲” 篇8

一、立足教材, 拓展积累

教材中所选课文, 无一不是文质兼美的作品, 其中还有不少堪称精美的名家名篇, 文中美词佳句比比皆是, 不论是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的情感, 还是对学生积累语言兴趣的培养, 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课本的功能, 重视课本积累, 对于一篇阅读课文, 我引导学生主要积累的内容有: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典型写法等。

语文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工具, 也是学生拓展知识的范例。在日常的教学中, 我以教材为轴心, 重在从以下几方面开发和利用教材资源来拓展积累的广度。

(1)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拓展积累。教学时, 我不仅让学生积累美词佳句, 还让学生以此为例子, 积累相似的内容。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一文时, 孩子们通过初读课文就已发现这篇童话故事中有许多优美的四字词语:鲜花盛开、绿树成荫、鲜果飘香、白雪一片……在孩子们发现的基础上, 我又引导他们把这些优美词语积累下来, 并积累“白雪一片、北风呼啸、隆冬来临、狂风大作、雪花飞舞”等描写冬天的词语, 然后, 再积累描写春天、夏天、秋天的词语, 从而丰富词汇量。

(2) 结合单元主题进行拓展积累。目前的小语教材, 往往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 那就是按“主题”组织教学内容, 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制教学单元, 构成一个在人文主题方面具有共同特色的相对统一的教学单元。这也为学生的积累提供了内容。我引导学生结合单元主题, 拓展积累内容。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为“祖国在我心中”, 我就引导学生积累与“爱国”相关的句段, 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只为了积累, 更是为了运用, 学生写本单元的作文时, 也会派上用场, 后文还将提到。

(3) 结合课外书屋进行拓展积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五年级上册开始在“回顾·拓展”中编排了“课外书屋”的栏目, 而且五年级上、下册和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均有两次。我们向学生推荐这些书目, 阅读并积累, 要求“采撷集”有记录并能背诵。

(4) 结合古诗词进行拓展积累。教材中的古诗词是非常有限的。但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诵读积累古诗的好处。小说家金庸说, 让孩子背诵古诗文更多的是一种情感和民族性格的熏陶, 要继承温柔敦厚、乐而不疲、哀而不伤的诗教使孩子养成至大至刚的性格。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积累古诗文能够相得益彰。

二、涉足课外, 深化积累

吕叔湘先生说过:“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 我回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 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看来, 积累语言材料光靠课内加强对课文的朗读和背诵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在课外引导学生广泛地进行阅读。让学生多读点, 多积累些, 等到自己写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 信手拈来, 随心所欲, 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平时教学中, 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和接受能力, 结合新课标规定书目的要求, 采取向学生推荐和向家长列书目清单的方法, 向学生推荐了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书籍, 让学生和家长有选择性地购买、阅读, 以扩大学生阅读的视野, 提高阅读质量。从而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深化积累。

三、搞足活动, 沉淀积累

开展各项活动, 在互动中沉淀积累语言。在大量的课内外阅读活动中, 学生增长了知识, 开阔了眼界, 掌握了许多的精妙词句, 知道了不少的奇闻逸事, 学到很多课外知识, 他们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

(1) 每日活动。进行“每日一句”和“每日一讲”活动,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育长效性。“每日一句”是每天由一名同学负责为大家积累一句优美语句或名言警句、格言谚语, 内容不许重复而且必须健康, 要求在黑板上书写, 努力做到工整;“每日一讲”是每天语文课前, 由一名同学为大家讲述自己的见闻或小故事或心得体会等思想健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要求声音洪亮、口齿清楚、叙述完整、表达流畅, 最好再加上自己的评论;同学们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2) 定期活动。我利用每周四的语言实践活动课, 通过交流来促进主动积累, 定期检阅学生发展情况, 整体调控。具体做法: (1) 展:指展评, 就是展评“采撷集”。 (2) 讲:指讲述, 采用故事会, 积累心得交流会等形式。通过定期反馈, 反复比较, 进一步使学生产生积累什么, 为什么积累, 怎样积累等自我积累意识和自我体验, 从而指导今后的学习。 (3) 写: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中, 我专门开辟了“读书”专栏, 其中设有“采撷集精选”栏目, 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精词妙句、百科知识等摘抄上去, 以互相交流学习。 (4) 赛:举办班级小报、小博士知识竞赛、作家作品知多少等读报比赛活动。 (4) 赏:进行阅读欣赏活动, 使学生的阅读活动得到肯定的展示。通过这些活动, 孩子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激发了自主积累的兴趣, 从而把课外阅读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四、练足文段, 升华积累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 作文训练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 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 练笔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过程。

(1) 单元小练笔、作文训练和积累结合起来。前文提过, 结合单元主题, 学生拓展了积累内容。积累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学生在完成单元小练笔和作文前, 先翻阅“采撷集”中与单元主题相关的积累内容, 力求恰当运用, 丰富作文语言、作文内容。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为“祖国在我心中”, 在引导学生积累了与“爱国”相关的句段后, 学生在完成本单元作文“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时, 即可先翻阅“采撷集”, 为练笔提供材料。

(2) 恰当地把握练笔的时机。一些精彩的语段, 不仅让学生记录、背诵, 更要让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运用, 提高学生练笔能力。如教学《匆匆》, 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排比的用法, 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了课文中的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 伸出手遮挽时, 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天黑时, 我躺在床上, 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 从我脚边飞去了”, 进行句式仿写的练习。结合教材特点, 还可让学生仿写篇章结构, 仿写过渡句等,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只有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拓展、深化、沉淀、升华、积累, 才能不断内化积累语言, 不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摘要: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 “积累”尤为重要。我引导学生以“采撷集”为名字, 记录积累内容, 从课内到课外, 从内容到形式, 从摘抄到练笔来拓展、深化、沉淀、升华积累, 来丰富学生语言, 从而奏响内化积累的“四步曲”:①立足教材, 拓展积累;②涉足课外, 深化积累;③搞足活动, 沉淀积累;④练足文段, 升华积累。

反思活动历程加速经验内化 篇9

一、强化活动意识, 促进活动经验的积累

要善于用活动引领学习的深入, 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感受数学问题、发现数学问题, 在不同的数学研究活动中学会分析、学会思考, 从而探索相互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这样有助于学生活动经验的不断累积。

如“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 一是营造自主探究的氛围,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感受不同活动, 产生不同见解, 有的是将长方形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从而不完全地猜想出面积公式, 有的是将不同的三角形进行组拼, 从而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得到面积公式等等;二是引导创新学习, 指导学生学会如何用数学的工具转化现实世界中的种种现象, 如何抽象出数学问题, 如何用更为简明的数学方式表达数学对象或者自己的观点, 让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在学习活动中成为一种有益的学习经验。

二、参与活动过程, 实现经验的数学化

借助于实物、模型、图形、符号等具体的、形象的感知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 巧用实践操作的直观, 以此来弥补抽象思维不足的缺陷, 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学会辨析、学会思考、学会梳理, 从而积淀数学活动的底蕴, 并内化为经验, 成为其终身学习的基本素养。

同样是“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学习活动中, 一是让学生学会比较, 学生会针对裁剪长方形、正方形等特殊图形得出三角形的面积, 以及采用剪拼等方式实现三角形转化, 得出三角形的面积, 还有的是利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组成平行四边形, 从而利用已知经验获得信心突破等活动经验, 让学生感受到实用价值。可以指导学生经历比较不同类型但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的组拼过程, 体会到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之间的本质联系;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任意三角形的组拼, 从而形成牢固的活动经验: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而不具备这种约定的则很难作出定论。

整个探索的过程、辨析的活动, 能够有效地证实、强化、提升学生已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 实现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由具体的、零散的、原初经验, 经过经验的再生、再现和概括化, 向较高级的、较为有条理和系统、较能推广应用的概念化经验转化, 实现经验从低到高层次的超越。

三、设计综合活动, 促进活动经验的提升

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的“实践与探索”课题, 将数学学习直接变成小组探索和自主研究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做中体味数学, 在经验循环实用中感悟数学。如果我们能够引领学生将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灵活地融入数学探究之中, 那么学生的操作经验、探究经验、思考经验、合作经验、应用意识等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强化经验的积累, 增强经验的厚度。

如四年级“运动和身体变化”的实践活动学习, 首先, 就得引导学生说出运动前后自己身体反应, 并尝试说出不同的变化, 用自己的经验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研究素材;其次, 利用汇报的经验, 梳理出脉搏跳动是运动前后最容易观察的素材, 从而使数学活动更有目的性;第三, 通过分组活动, 记录脉搏跳动与运动前后的关系, 在学生分析、思考中获得更为科学的结论, 形成一种更正确的生活经验, 并提炼为数学活动经验。

我们深知越是难学的知识, 学生的精力就会越集中, 经验的实用必定会出现高度的叠加, 从而使学生的积极的情感意志得以强化, 学生的体验定会愈加深刻, 那么相应的经验积累也会得到加强。每当此时, 学生就会在活动结束后自觉地反思其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各种各样的体验就会很自然地成为自我的一种经验。

上一篇:合作型教学模式下一篇:复合搅拌桩